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

诚信案例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诚信案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诚信案例分析

第1篇:诚信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合作讨论 探究性学习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经济专业课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理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变化。案例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专业课教师的重视。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具有三个重要特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案例教学是讨论对话取向的而非灌输“独白”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话,重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彼此的尊重和信任,注重形成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案例教学的这个特点体现了“一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新课程理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二、案例教学是集体合作取向的而非个体“单干”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有效的学习只能发生于共同的合作与集体之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那种单干方式是与案例教学的思想背道而驰的。案例教学的这个特点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案例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权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承认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最终发展程度上的差别。案例教学给每个人提供了创造才能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讨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合作、探究的课堂处处洋滋着民主的气息,宽松和谐的气氛,使每个人都充满自信,充分发展了他们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第三,案例教学是批判反思取向的而非结论教条取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正确结论”的至高无上性,学生的义务就是要循规蹈矩地遵从那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标准化、程式化、固定化结论。而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珍视学生个人的想法和意见。案例教学为人们反思自我、社会及其两者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探究式案例教学通过把一些真实典型的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地作出反应,让他们分析、推理、思考、概括,帮助学生逐步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多渠道的获取知识的机会,形成了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乐观向上的学习方法,符合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的价值取向。 

    二、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人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但案例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事先经过精心选择的。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同学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围绕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所以案例的选择,应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学案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目的明确性。进行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良好的案例至少应该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生动典型性。应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的实际活动中,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法实例,并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选择的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人胜,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展开深人的讨论。 

    第三、综合时效性。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过于简单也不应是陈年旧事。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紧跟形势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可激发学生进行深人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便于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如在讲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的义务时,举了网吧非法通宵营业致学生死亡的案例,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实质可归为一种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最常用的是讨论法和实验法。我认为讨论法案例教学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是阅读案例、个人分析阶段。这是案例讨论的准备阶段,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选好案例,下发案例材料(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提前一周左右发给每一位学生,)或创设案例情境,同时。下发一些思考题,供学生分析、阅读。

有些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案例可以提前发动学生自己搜集、归纳、案例应贴近现实生活,可读性、趣味性较强,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能很快进人了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很容易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与过去形成的经验与案例展示的背景材料整合起来,通过思考、分析、推理,从个体的角度形成初步的结论;同时在此过程中获得乐趣、自信及终生学习的方法。第二步是分组讨论、形成共识阶段。合作小组是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单位,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好讨论的效益,根据我校实际,把每4位同学划为一个合作小组,讨论中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简要地谈出结论形成的过程和思考,允许意见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记录员应认真把意见记录在《合作小组讨论记录本》上,讨论一致的形成本组意见,有疑同的带人全班讨论。通过分组讨论,使大家对于复杂的安全的观点能够充分展开,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发,相互补充,分工协作,鼓励支持,便可以逐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谋求最佳的解决对策。这一阶段工作主要是由学员自主完成的,教师只

需适当维持课堂秩序,控制讨论节奏即可。第三步是正式发言、全班交流阶段。全班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由组长汇报本组的观点,同时将本组案例分析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讨论,全班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看问题,通过摆事实的方法讲道理,使不同观点相互补充、相互接纳,形成合力解决问题,继续允许不同意见进行争论,集全体同学的智慧,共同讨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但是教师一般不轻易参与争论,也不发表权威性意见。只是鼓励大家充分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分析,同时注意吸取其他人的见解,发言时要求尽量做到逻辑清晰、言简意赅、有理有据。第四步是总结归纳、消化提升阶段。在全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系统的总结。教师对案例讨论结果不应简单做结论,而只就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及讨论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其深人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既要充分肯定学员讨论中的科学分析和独到见解,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如发言的热烈程度,论题的集中程度,问题分析透彻程度等。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案例讨论的质量。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局观念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运用案例教学法中注意问题  

第2篇:诚信案例分析范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工程在业务形式上已经开始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运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将工程中一些复杂的管理资料进行整理,还能缓解交通工程中的一些管理漏洞以及工程问题等,从而提升我国现代交通工程的运行水平。在信息化管理形式下,根据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中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的技术形式进行分析,并提供有效的应用对策,以供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参考。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交通工程;安全管理

我国的交通行业已经开始向数字化、信息化以及标准化方向发展,相关的发展部门已经开始重视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由于一些管理材料比较混乱、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整,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成。特别是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实现,不仅提升了我国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人们对交通的发展需求,从而使交通行业能实现较高的服务质量。

1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中的主要内容

1.1财务管理

在交通工程中的财务管理,相关的建设单位在对各个类型的支付报表进行审查期间,要对报表中的安全代码以及业主要求的相关编码进行比较分析,并及时将一些错误代码改正。而且,财务的支付报表被相关管理单位上交时,不能上交一些纸质材料,要保存成电子文档式的财务报表才能确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

1.2质量管理

在对交通工程进行质量管理期间,它是整个工程实施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整个交通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条件。在对工程进行建设期间,最重要的就是填写质量用表。在业主实施相关的施工准则以及交通工程质量管理保持在一致水平上,可以对其进行表格填写[1]。相关单位在将质量表格填写完毕后,相关的信息工程师还要对其进行检查,并保证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与有效监督,以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如果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可以利用相关的定位系统对其进行严格监控,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有效发展,已经实现了较高的管理地位。

1.3安全管理

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形式能够促进整个工程的实施安全。相关人员应对具体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与检查,并及时对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关的安全事故进行拍照、记录等,同时,还要将已经拍摄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行记录,并等其重要信息传递给相关的管理单位。因为一个有效的、标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实现实时性的监控管理,还能降低发生事故中的一些隐患。

2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主要技术

2.1文件管理的信息化

每个单位都要将业主制定的相关编码内容、方法与实际的文件编码进行核对、分析,但在核对过程中,要根据各个类型的工程文件,要将一些不一致的文件信息进行明显标注[2]。如果文件在编著期间存在其他记录的文件,也要将相关的引用文件进行标注。同时,业务颁布的相关表格也要根据相关方法进行参照。各个业主在全部文件进行传递期间,要注意将纸质性的与电子版式的文件一起上交,无论是相关的文本文件还是图片文件,都要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工程的工作效率。

2.2质量管理的信息化

将质量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能有效的提高整个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主要根据业主指定的相关方法以及规定的质量报表,对其存在的质量条件进行编码填写。业主要指导工程管理员以相关信息对施工数据进行填写,如果期间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程序、不易监控的工作,在施工现场可以利用实时监控分析施工图像,也可以利用GPS系统监控整个过程。针对现场实际的施工条件,要及时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具体情况传输到指挥部,从而促进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效率执行。

2.3安全管理的信息化

在安全管理中实现信息化手段期间,相关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要实时对一些事故的发生、安全隐患等进行拍照保留,并在拍好的照片后标注具体的时间、地点、相关的实施单位以及具体人员等[3]。同时,将这些信息及时发放到业主单位,因为每个单位是信息的处理都有专门的人员来分析、整理,并对其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等工作。这期间,具体的执行工作都是根据业主的档案管理标准进行整理、分析,分析工程本身的实际特点与国家的档案管理信息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这样才能促进信息的安全整理。

3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信息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现代的信息化建设已经适用于各个行业,因为一个完整的、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与先进设施、标准的信息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在运行过程能提升各个行业的工作效率[4]。首先,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以及相关条件建立优质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交通工程在实际建设工作中,各个单位都要加大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并成立一个规范的、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还要培养更多的高技术人才,使他们能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建立的相关标准实施工作,特别要掌握一些计算机知识、摄影机以及相关的信息化管理设备等,以促进相关设备在利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该情况下,不仅能对交通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相关的天气条件进行快捷查询,还能促进安全服务形式。而且,还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相关的交通工程根据建设的实际情况,创建各个例会以及文件传递等制度,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度,并确保工作者的个人职责,从而促进信息化管理责任与权力范围得到有效保障。其次,在对交通工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过程中,由于各个施工条件、文件、设计等阶段的复杂特征,有效的管理形式能降低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混乱现象。所以,可以将交通工程中的全部归纳到信息化管理部门中去,并实现统一的检查与收集,从而保证文件的收集与文件的归档等过程都不会存在问题[5]。

3.2施工数据的收集系统

在对数据进行采集期间,建立的收集系统主要是将整个工程中的相关价值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能相关数据经过处理后,转发给业主以方便它的日后使用。这些数据主要包括整个工程的质量、相关的安全数据、进度数据以及财务数据等,还包括一些文档、视频以及图片中的相关数据等各个类型。业主能根据这些数据的提供,将施工范围中的相关信息以及施工的基础条件,为以后的施工建设作出有利条件,同时,还能为以后的施工建设作出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从而提升整个施工效率。

结束语

我国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并贯穿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在交通工程建设中,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得到积极响应,加大交通的工程管理,能推动我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创新性的时展,更能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作者:崔永丰 单位:黑龙江省集贤县公路管理站

参考文献

[1]胡水清,俞力.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3):180-181.

[2]智鹏,史天运,于鑫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统一信息平台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3,22(9):40-42,46.

[3]吕培印,廖弈棋,罗凤霞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21(5):37-40.

第3篇:诚信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措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TN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052-01

前言:自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国民对物质消费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同时对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的安全管理要求也就在逐渐的提高。通信管线传输工程行业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开发和发展的能力,但在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建设中所遇到安全管理的各种各样问题也不容忽视。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重点观察通信管线传输的必要条件,所以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的安全管理应该首先得到建设生产者的重视。本文就针对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以求得到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1.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监管人员养护意识缺乏

通信管传输工程监管人员就是在整个通信管线传输工程过程中需要针对通信管线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作出提前的准备与安排,在此基础上,就需要有特定的管理人员对传输工作进行审定。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是否成功直接影响通信管线的使用,所以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监管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就需要得到保障。但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对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标准,通信管线传输工程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一些工作较久的通信管线传输工程人员停留在过去的方式,不接受新的技术和必要的养护意识。还有一部分工程监管人员想要学习掌握完善的管理意识,但由于自身周边的监管人员的影响,不能够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意识,就导致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可能出现错误的概率增高。

1.2 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通常在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建设的最终的目的是想要提高通信管线传输在应用中可以发挥最大的效能,这就需要通过安全管理体制来最大限度的提高现有传输工程的水平。做好这些工作的大前提就是有一整套完善的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的安全管理体制。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建设人员需要确保每一个设计阶段的准确性,然而由于没有严格的管理体制,导致一些部门对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的建设工作缺乏重视。甚至有时,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工作人员自己为了方便,也就不遵守国家规范,最终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有时还会出现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并没有根据设计的要求来进行建设完成,擅自减少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的建设工序,这样也导致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建设的工作以及审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3 缺乏有效的对工程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

近年来一些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其中主要原因就包括安全管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的监管,这就需要一套有效的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前期的通信管线传输工程施工准备、施工现场实行还有后期的养护工作等环节必须都要有充分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建设的顺利。

2.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2.1 增强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监管人员的专业意识

作为一名优秀的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监管人员想要完美的完成管理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专业意识。专业化的监管人员是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最主要的部分,控制着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影响着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建设的安全。通过了解监管人员在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提高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监管的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规范监管人员的施工行为,从而实现更好对监管人员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在现有的教育基础上,应该适当加强教育的强度,提高整体的安全管理养护意识。除了专业的基础知识之外,也应该适当的开展有关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的专家讲座,通过通信管线传输工程中真实发生过的一些无法忽视的造成严重影响的安全隐患问题对监管人员进行经验方面的教育,通过实例来警醒监管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意识,这样有效的减少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一定程度上提高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的整体水平。

2.2 建立完善的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体制

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的有关工作必须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规程来进行,除了对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遵守之外,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建设企业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建设水平和发展要求建立出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制来进行有效的为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建设工作提供标准。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通信管线传输工程负责人具有较高的管理学知识,同时还需要一组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负责任的要求建立出适合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当前发展状况的安全管理体制,这样就为通信管线传输工程有关的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保障。完善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也应该将奖惩制度设计到其中。奖惩制度是针对一些不负责任的、经常出现因嫌麻烦不去实地调查就进行的建设施工人员。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所以需要通过奖惩制度对其进行处理。奖惩制度的加强不仅仅只是为了处罚消极怠工的人员,也是想要奖励认真完成建设施工的人员,增加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3 加强有效的工程的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

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最终的目的就是在质量过关的网络通信上得到有保障的通信管线传输工程,针对这个问题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就需要得到领导阶层和管理人员的支持,还要有十分完美的策划书来作为建立的基础。加强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建设施工可以依照科学合理的机制方案来有序地开展,建设施工中各个环节如果能够以运行机制为参照进行工作,那管理的目的更加的清楚明了,每个环节都有需要自己负责的事务,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可以直接找到负责的领导,保证在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建设到最后的环节也依然严格要求,才能保证建设出来的通信管线传输工程能够得到安全方面的认可与肯定。

3.结语

近年来,我国网络通信进程发展不断加快,网络通信安全保障及其他方面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之一,同时我国网络通信管线中的安全保障的方法措施也在一直不断加强。即使有这些成就,但我国通信管线传输工程依然需要通过方法措施来优化保障,这就需要增强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监管人员的专业意识、建立完善的通信管线传输工程安全管理体制及加强有效的工程的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等,只有这一系列合理的方法措施才能促进我国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发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第4篇:诚信案例分析范文

“互联网+”首先要“安全+”

“互联网+”战略落地后,互联网信息安全再成风口,信息安全作为互联网行业中的基本要求,除了业内每个参与者不懈努力外,同时也要以“安全+”的战略积极布局。投资了京东、58同城、大众点评等平台及企业后,腾讯公司于日前在国家网络安全周上宣布了投资知道创宇并与启明星辰(002439,股吧)达成企业级安全战略合作。

据了解,国家“互联网+”战略提速,网络信息安全被认为是保障“互联网+”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此次腾讯在互联网安全领域的一系列动作,或与其正在全国推进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不无关系。启明星辰、知道创宇分别属于企业安全、国家安全领域的领军企业,腾讯通过战略合作或投资方式进行布局,符合腾讯公司的一贯路径。腾讯副总裁马斌表示,“新时期的互联网安全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单一企业级防护产品已经无法抵御“心脏出血”等新兴病毒威胁,这就需要产业链参与者打破行业壁垒、优势互补,针对企业内网终端用户容易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一整套的完整终端管控安全解决方案”。马斌认为,“互联网+时代,国家给了企业自主经营的土壤,企业安全一定要服务于国家安全;国内企业只有彼此开放合作才能形成竞争力,更好的服务国家战略。”

数据安全受到挑战

就在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前,中国几家大的互联网企业却接连出现网络安全问题。继支付宝因光纤被挖短暂失灵后,携程网也遭到了因员工操作失误导致的网络瘫痪,互联网安全事故接连发生,数据安全问题引起公众关注。在线商旅管理专家HRS亚太区副总裁姜君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目前我们正在经历互联网+的时代,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日益加深,从个人服务到企业合作,都在向在线化转变。携程和支付宝的遭遇对公众来说是一个提醒。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安全管理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有着深厚互联网基因的公司来说,其数据安全管理将对其公众信任和公司的行业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姜君指出,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数据高效传输和运用的便捷性,同时也提出了数据安全管理的挑战。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随着企业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互联网安全企业也开始在企业安全层面乏力。日前瑞星方面就了互联网企业信息安全服务产品—瑞星“安全+”。据瑞星安全专家介绍,瑞星“安全+”产品的推出是为了帮助广大互联网企业保护网站安全,避免因系统漏洞、产品漏洞、黑客入侵及员工违规操作等问题遭受损失,提升用户安全体验,将安全做到家。瑞星安全专家表示,由于近期信息安全泄密事件呈爆发式增长,瑞星已为不同规模的互联网企业定制了快速、标准化的服务,广大企业管理者应尽快为企业定制一套专属的解决方案。

个人信息安全不分“大小”

与企业的信息安全相比,广大网友的个人信息安全同样举足轻重,而且随着不法分子的伎俩越来越多样化,普通网友也可能因为信息泄露等的原因导致重大的损失。广州市公安局日前就宣布,在手机管家的协助下,成功破获近期猖獗的冒充“10086”积分诈骗案,罕见比较完整地抓捕了整个积分诈骗黑色产业链上的木马开发,包马,洗钱等所有环节的27名嫌疑人,还缴获了大批嫌疑人用于作案的伪基站设备、作案用车、电脑、手机等大量涉案物资。

第5篇:诚信案例分析范文

一、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背景与意义

(一)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背景

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档案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工作内容有:计算机技术与档案管理自动化、多媒体技术与档案信息服务的多样性、网络传播技术与档案信息传播技术、网络储存技术与档案信息储存技术、数据库建立技术与档案信息网络组织技术和虚拟技术与电子档案技术[1]。

(二)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档案管理技术现代化与智能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其次,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保证城建档案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信息化环境下城建档案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一)硬件管理设施设备不够完备

目前,有的档案管理部门没有配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档案管理设施、设备,对档案的收集、管理、查阅利用都是实行手动的管理方法,不能实行管理、查询信息化、自动化,不能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与档案服务效率。

(二)档案管理软件建设工作不完善

目前,档案管理的软件种类较多,功能参差不齐,而且各有各的特点,在选择档案管理软件时,必须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利用软件进行管理,目的不仅是为了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的便捷性,更多的是需要能及时针对管理平台进行及时的维护与升级。

其次,注重高效性原则。软件管理系统必须具备较快的反映速度,满足查询以及操作的需求。软件必须规范,应当符合国家以及环保等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软件应当通过国家的认定。行业或地区间相统一原则,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应当尽可能的用同一种管理软件,便于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服务,另外,还要注意经济性原则,即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投资与回报成正比。

(三)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利用现代化设备与信息化技术来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而一个真正优秀的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懂档案管理,又要懂建筑工程知识还要懂计算机操作等,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掌握新的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加强对档案管理的操作管理能力。

三、信息化环境下城建档案管理实施措施

(一)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意识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有发展理念,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实现档案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现代化相统一,提高城建档案管理整体水平,满足新形势下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大众对城建信息的日益增长需要,进一步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价值,提升城建档案事业的作用地位,提高城建档案影响力。

(二)强化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

首先,提高档案建设管理的数字化建设规范,将工程档案的纸质文件以及声像文件等采用扫描等技术输入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库,这些电子文件的扫描与建立,经过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系统化组织,最终形成具有一定系统性的完整的档案信息资源库。其次,加强对文件档案的网站信息建设。城建档案信息库的建设依托于公共网站的有效建设,通过网页以及连接的方式对档案的使用与管理进行规划。

(三)加强文件档案储存数据化

实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的主要方法是在对城建档案进行整理后,通过一定的设备将所有城建档案相关的文献档案数字化。并将城建档案文件中的相关档案信息与图像资料等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文件进行分门别类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四)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对档案管理储存模式的安全性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导致信息泄露的主要手段有黑客入侵、网络数据被篡改以及计算机的病毒等,针对这种现象对建筑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就成为了档案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采用一定的科技手段,提高网络安全管理安全性:

首先,有纸化和无纸化相结合。对电子文档进行及时的归档整理,以确保工程建设档案信息能够被有效、完整的保存。其次,计算机档案管理者要充分利用档案管理的科学技术管理手段,设置一定的访问权限,对档案公开性进行分类,在保证信息能够被合理安全的使用的前提下,开放资源。再次,做好数据库备份工作,保证信息安全。应对系统数据做到定期进行备份。对比较大的数据库采用双机备份,多介质多份备份、异地备份。要建立备忘记录。

第6篇:诚信案例分析范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新时代,与特定区域利益密切相关的区域集群创新作为获取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日益凸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与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随着创新难度及创新风险的提高,创新不再是单个企业的活动,而是嵌入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各主体间相互作用及其合作的过程。通过推进区域内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的经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概述

1,区域集群创新概念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及竞争力提升最具根本性的力量,传统意义上的创新只来源于研究型非营利机构、营利性企业和个人,区域集群创新使人们发现创新的第四个来源,即空间上邻近的企业及相关机构通过交互学习而产生的聚集创新。同前三者单一性主体不同,区域集群创新是一种集合型主体创新,它自然有着更为复杂的实现机制。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是指区域产业集群依据集群优势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工艺、新的市场、新的材料来源、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区域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主体核心层、支撑层在创新知识、技术、产品、工艺等方面所具有的能力,主要表现为集群内知识创造和知识流动能力、公司间本地结网能力及参与者持续学习能力。

2,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形成

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形成是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各个参与者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过去过于强调政府在这种交互作用中的主导性,而忽视了企业和其他参与者作为创新体系主体的作用。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形成要依赖各个参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结成的网络关系,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企业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形成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产出。据此,可以将区域集群创新体系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1)以产业集聚为中心的产业链模式

在产业集群中,不同的企业在一个共同的产业链中不断地聚集、分工细化促进了知识的交流与合作,使创新和学习成为一种集体行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相应地也形成了一大批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尤其是在浙江等地表现更加明显。产业集群是在同一个产业链中的企业集聚,在集群中以企业为中心可以结成三种网络:与供应商和客户结成的垂直网络;与同行竞争对手和其他能够提供互补性资产的企业结成的水平网络:与大学和研发机构结成的知识创造网络。

(2)以技术范式为中心的技术扩散模式

企业的生产经营总是会形成一定的技术范式。在技术范式中,通过技术知识的积累、知识性质、知识传递和交流等带来了特定的技术机会,在这个基本的技术轨迹中,创新网络中的企业以共同的技术范式来开发利用这一技术机会,获得进一步的技术积累。这种模式比较常见的是一项技术(尤其是通用技术)的扩散,可以被应用在很多个行业中的不同企业中,这些企业由于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而结成了一个创新网络,在运用这项技术的同时不断对其加以改进。

(3)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非契约模式

创新环境不仅包括由基础设施、资金、人才等构成的硬环境,还包括由政策法律和社会人文基础构成的软环境。软环境的突出表现是在一个特定地区的非正式社会关系结成的网络,通过资本积累和非正式的共同的学习过程强化了地区的创新能力。创新体系可以看作是参与者的共同学习,区域集群创新体系中的知识联结更多的是建立在不可交易的暗默性知识共享和社会网络嵌入的基础上,是非正式的、隐性的、关系性的和文化性的。它强调共同的社会文化基础,地区特性在激发社会资本和强化地区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区域集群创新体系中的各个行为主体在地理和文化上的相似性所形成的关系网络是重要的创新源泉。

3,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1)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地区竞争力

我国的大多数地区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冲击下,这些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尚未实现工业化,传统产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贡献,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振兴,是我们的现实选择,也是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主要作用。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有依靠技术创新。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有效作用能够促使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技术基础支撑,没有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区域集群创新体系所形成的创新环境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和孵化器。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构建,使得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实现了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更有效联结,有助于高新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扩散,必然会造就和培养出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取代或者改造传统的产业。

(3)推动中小企业创新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曾对八万多项创新成果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约有55%是小企业做出的贡献。另据考察,20世纪美国的许多重大创新如飞机、个人计算机、生物合成胰岛素、人造革、录音机等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并推向市场的。可以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就是一大批高新技术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大。实力弱小的中小企业缺乏创新资源,管理水平低,不具备必要的研究开发能力,往往也不能承担创新风险。因此,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以创新网络的完善来促进中小企业的

创新。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区域集群创新体系对中小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意义更加重大。

总的来说,区域集群创新体系要实现创新资源的匹配并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区域集群创新体系的形成并不是单个因素的作用,而是在多个要素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不同的环境决定了区域集群创新体系形成的不同特点。

二、优势来源分析

通过中外两个区域集群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美国硅谷创新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分析出他们的优势来源有以下这些

1,政治优势

从总体上看,硅谷是自然发展而形成的,但仔细观察,硅谷的发展是与政府的投资分不开的。事实上,早期的硅谷就是由国防工业带起来的。在美苏冷战时期,这里的研究与发展项目是由政府投资。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其国防技术逐渐商业化,由政府和民间共同开发、使用和经营。在政府和工业界携手合作方面,硅谷政府以清廉著称,贪污现象在此非常罕见。政府办事不拖拉,效率高。政府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这一规划不仅考虑了环境保护,而且将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和娱乐区大体分开,建筑物规格也更趋一致,这样既省却业者不少麻烦,也考虑到该地区长期的发展。政府通过营造创业和创新的制度建设和文化氛围,调动了创业者的积极性和保护了他们的合法权力,为创新企业的出生、成长和茁壮提供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为硅谷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外部环境,即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公共服务。

中国政府对长三角地区的支持着眼于政策环境优化,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实施中央取消、停征100项收费项目,对省级立项的涉企收费项目进行清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发挥政府采购政策作用,加大本省产品政府采购力度。优化、整合财政有关专项资金,推进绩效考评的制度化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政务公开要求,推进与企业发展相关的财政信息公开,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通过种种切实有效的手段,为长三角经济的活力重现和蓬勃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宏观环境。

2,经济优势

(1)雄厚的经济基础

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无论从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和质量,还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等体制因素衡量,长江三角洲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数据统计显示2000年~2004年长三角占全国GDP的比例是逐年上升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巨大。2008年末,长三角16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9万亿元,达到95945亿元,同比增长19.9%,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其中,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就有逾200家,仅在苏州投资的有81家,投资项目达188个。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地区合同利用外资累计已近1500亿美元;长江三角洲已变成一个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的强大磁场。长三角区域在上海的带动下,长三角城市群迅速崛起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长三角经济圈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

众所周知,美国硅谷是高科技的产地,也是知识经济的发源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到来之际,“硅谷”这一举世闻名的高科技园区格外引人注目。硅谷附近拥有大型国际航空港和以101、280、880、680为主要干道的高速公路网,101公路就象穿越硅谷的一条动脉,沿线聚集了高达8000多家电子科技公司和软件公司,其中全球前100大高科技公司有20%在此落脚。英特尔、思科、升阳、网景和3COM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的总和已超过2500亿美元,比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加起来的总市值还要多。而硅谷和其周边上市的科技公司的总市值更高达4500亿美元,超过了设在纽约的各类金融服务公司大约4000亿美元的总市值,几乎和整个法国股票市场的总市值相当。

(2)完善的中介服务

中介组织在硅谷的产业体系中扮演着关键的整合角色,促进了各创新要素的整合。硅谷生产协会积极与州政府配合为地区发展解决环境、土地使用和运输问题;西部电子产品生产商协会为产业界提供管理讨论班和其它教育活动,并鼓励中小规模公司之间的合作;半导体设备和原料协会也为半导体芯片技术标准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硅谷专业中介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会计税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猎头公司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保安公司等其他服务机构。这些服务机构一直为硅谷的科技企业所称道。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这里的创新服务业。

2004年东方科技中介论坛上,沪苏浙三省共同签署了协议,标志着在长三角区域搭建起了一批科技中介公共服务平台。“长三角科技中介战略联盟”、“长三角技术与资本对接服务平台”、“长三角技术信息服务平台”、“推进长三角技术经纪人合作平台”等四个协议的签署,是一次长远的战略协作,由此推动的地区间交流将打破行政地域的界限和体制壁垒,提高长三角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实现长三角的腾飞。

(3)完善的金融资本服务

硅谷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得到了丰富发达的风险资本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风险资本是创新企业成长的营养源,它不仅在高科技企业初期提供创业所需的天使资金,成熟的风险投资公司还为创新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战略决策等多方面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效率和质量。风险投资的这种重要性被人们称之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硅谷作为美国风险投资活动的中心,尤其是在硅谷的沙丘大道旁,汇集了风险投资的巨擘。他们目光敏锐,经验丰富,对各种新办的高科技公司情况了如指掌,犹如伯乐,能够从奔腾的万马群中,识别出千里马来。很多赫赫有名的电子公司都由风险投资公司培育而成,或者都曾经由他们追加投资而发展壮大。在任何时候,总有两三千位风险资本家在硅谷寻找下一个“机会”。此外,银行及纳斯达克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金融服务。纳斯达克市场还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了市场,形成完善的融资体系,加速了资本的流动和进一步的风险投资运作。

2007年底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在沪共同签署了《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发展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协议》,标志着长三角地区金融一体化进程正式启动。该进程着眼于区域经济金融协调、稳健、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着眼于创造条件不断消除制约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各种障碍,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实现金融的区域性联动,促进金融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实现区域内各方的互利共赢。两省一市为此建立了推进金融协调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金融协调发展重大问题的组织和协调。另外还设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论坛”,将其作为推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保持金融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实现长三角金融机构的全面合作、提升长三角区域金融竞争力建立长三角金融共同市场,实现资金的合理、有效流动,增强金融机构与企业跨区域呼应,实现金融服务~体化。

3,文化优势

(1)丰富的智力资源

硅谷拥有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大学和专业科研机构,拥有33万名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其中有6000名自然科学博士和工科博士,占整个加州博士人数的1/6;由于智力资源密集,人才众多,特别适合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

长三角地区同样具有相对丰富的科技资源。截至2006年底,长三角地区拥有普通高等院校244所,在校学生数达到249.2万余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13.7%和14.4%;拥有专职教师15.44万人,占全国的14.4%,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5.94万人,占全国的14.35%;拥有科研活动的单位近6.8万个,科技活动人员89.23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7.92万人,科技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及工程师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1.6%、20.7%;每万人口拥有科技活动人员62.2人,远高于全国31.43人的平均水平。作为我国最大的技术集聚中心,长三角区域每年产出近万项科技成果,长三角地区汇集了全国1/6的科技人才,集中了全国科研机构1/5、高等院校1/3和大中型企业1/4的科研经费。

(2)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

硅谷的创业发明之所以能持续发展与企业重视专利保护分不开。硅谷的公司都认识到申请专利及对其保护的重要性,因为拥有专利的数量是公司上市股票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公司可以自由进入市场而不会被、并可以吸引投资和提高公司信誉、防止竞争对手进入公司潜在的市场。据2006年的一项统计表明,全美20个最具发明创造的城市中13个在加州,而其中10个在硅谷。

2003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知识产权局局长或有关代表集聚上海,在华东六省一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提出了联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联手打击侵权行为的共同宣言,从此长三角16个城市结成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宣告成立。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比较活跃、速度较快的地区,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推动这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迎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挑战的需要,是长三角16个城市的共同愿望。长三角16城市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将建立专利保护行政执法协作网,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专利法的宣传教育,联通专利技术交易网络,以实现专利技术信息共享和异地交易:加大专利执法力度,联合打击侵犯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3)鼓励创新的文化

硅谷内有一种不怕冒险、容忍失败、热衷创业、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这种创新的思维和文化能激励科技人员勇于进行科技创新,能激励企业家勇于冒险不断创业。在这种甘于冒险不怕失败氛围下,不需政府的投资或优惠政策的引导,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和人员就会不断进行创新,勇于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不怕失败。硅谷内这种独特的创业精神,促使了新公司不断从原有公司中衍生分立出来,不断有新企业产生,促使硅谷始终保持着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最终在全球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曾经有人用“飞越太平洋,深如玄武湖,活似钱江潮”来形容长三角的创新文化特征。专家对这三句话的解释是:“飞越太平洋”,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善于与国际惯例接轨。“深如玄武湖”,苏南地区不但创造了闻名中外的“苏南模式”和经济增长奇迹,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活似钱江潮”,杭绍甬及周边地区,是中国内地民营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各具特色的“创新文化”的带动下,长三角地区成了当今中国的“创新极”。

三、对策和建议

1,大力发展区域创新研发体系

(1)解决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体系薄弱的现状

首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立足区域经济状况进行自主创新,积极研发具有突破性和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项目及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知识和技术,充分发挥各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其次,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科技园、孵化器和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再次,加强与大学的合作,大力支持高校培育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研究机构和学科带头人。

(2)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着力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

首先,加大企业积极与国内外强势企业、上市公司、名牌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开展院企合作,积极寻找技术合作的机会与渠道,为企业搭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其次,在政府支持下搭建企业融资的平台,通过引进风险投资公司,形成产业集聚和商业集聚群,解决企业科研成果在“中试”阶段的投资经费。再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鼓励、支持、帮助人才干事业、干好事业,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以政策激励企业创新。

2,构建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体系

(1)促进区域分工协作,形成各国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体系

现阶段,我国区域间以及城乡间的创新能力分布极不平衡,各地都在探索如何增强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区域科技发展要充分体现特色,要发挥各区域的竞争优势,围绕各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各具特色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科技发展格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加强企业间、产业间以及区域间的竞争和合作,依靠竞争与合作,形成区域科技特色,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创新集群建设,培育各区域的基本科技能力,全面提高各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在产业集群中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实施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战略的切八点。作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集群内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有着重要的地位,需要重点建设。产业集群中不同行动主体的积极参与而形成有力的科技创新网络,是集群科技创新平台进行有效科技创新的关键。企业及时地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是集群科技创新的源动力,直接拉动在创新网络中的流动速度,提高创新网络的功能。

3,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1)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的作用

完善原有的网络信息资源,构建新的、更加全面、更快速度的网络科技信息平台,及时汇总并向社会区域内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开发的科技成果和面临的技术难题、区域名牌产品以及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动态等信息,推动省内各界的信息联系及与外界的互动,尽力改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争取实现科研成果向企业顺利转化。

(2)加强科技中介机构的能力建设,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搭建坚实的技术平台

可采取以下的措施:一是有计划地成立或转变部分省市科研机构、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中介机构;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人才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增加科技中介服务门类;三是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机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4,以政府为宏观调控者构建创新保障体系

政府作为一种非市场力量,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在市场经济中,本身具有非独占、高风险、高投入和市场对创新缺乏足够的激励等特征,致使部分企业对创新的动力不足,因此政府有责任构建区域创新保障体系。

(1)培育创新人才体系

真正以人为本,实现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解决教育水平低,人才匮乏的问题。首先,加大教育投入,在培养高端人才的同时,提高全民素质。其次,改善区域创新环境,大力吸引各行业的顶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再次,加快紧缺急需人才的培养,例如加强技术工人的培训和培养,为区域制造业基地输送源源不断的熟练技术工人,同时,要注意人才的合理配置。

(2)强化创新投入体系

首先,从政府本身来讲,要想方设法加大科研投人,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投资引导作用,扶持建设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信息服务平台等等。其次,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改造的投入,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同时,引导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到区域创新体系中来。

(3)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对现有的创新支持政策、人才优惠政策、科技政策进行梳理并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政策支持作用,不断完善区域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

四、结语

第7篇:诚信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古河道;覆盖层;渗透系数;渗漏量估算

1.工程概况

某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某河出山口附近,该工程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和生态保护为主,兼顾发电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

该工程枢纽由拦河坝、导流泄洪冲砂洞、表孔泄洪洞、发电洞、厂房及电站尾水渠等建筑物组成。

2.古河道的形成过程

新生代青藏高原经历了三次隆升,第三次隆升发生在第四纪早更新世,从300万年至今,青藏高原进入全面隆升期。目前意义上的青藏高原,源于第三次高原的隆升过程。该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左岸的古河道的形成就缘于第三次隆升。

3.古河道形态

在勘察过程中结合对古河道的分析,以进一步查明古河道形态、走向及成因,在充分利用原有资料和勘探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测绘成果,查明了枢纽区古河道的特征。该古河道较宽,整体呈SE-NW向,进口位于上坝址库区左岸,距上坝轴线100m,出口位于下坝址下游300m。古河道进口处呈直立的陡坎状,进口处顶部高程为2365m左右,宽度为2.8km,底宽1km。上部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砂卵砾石层,呈青灰色,厚34~38m。且全部位于正常高水位以上,在渗漏方面对水库蓄水没有影响。下部岩性为巨厚层的Q2砂卵砾石层,泥质半胶结,呈土黄~棕黄色,厚度50~260m,古河道底部低于正常高水位164m,未见基岩出露,该层存在渗漏的可能。根据对古河道进口处纵断面的勘测古河道两岸基岩出露,河道内沉积了深厚层的砂卵砾石,当库区正常高水位高程为2294m时,位于库区的古河道宽2.4km。

4.古河道砂卵砾石层渗透特性

为查明库区左岸古河道内第四系上更新统Q2砂卵砾石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勘察过程中,在古河道进口不同高程上,针对性布置了勘探平硐,本次每个平硐中按不同的深度分别做了原位注水试验,并取样在试验室进行了颗粒分析、比重、相对密度、压缩、渗透等试验,查明了古河道第四系上更新统Q2砂卵砾石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根据试验资料分析,库区Q2砂卵砾石层渗透系数取值5×10-4cm/s比较合适。

根据钻孔资料显示,在Q2砂卵砾石地层中,局部发育有细颗粒充填的大颗粒架空结构透镜体,厚度一般10~20cm,在钻探勘测过程,此种情况渗漏较大。又在古河道进口区随机抽取了两处不同高程的地方,并统计了这两处的架空架构所占的比例,计算结果分别为0.5%和4%。根据这两处的试验数据和勘探中的渗漏情况,架空结构处的渗透系数取值为1.0×10-1较合适。

5.古河道工程地质问题

5.1古河道渗漏计算

当该枢纽工程建库之后,由于水库蓄水,水位抬高,水压力的增大改变了库区周围地下水的流动状态,就会产生水库的渗漏损失。

根据前面所讲该古河道砂卵砾石层渗透系数5.0×10-4cm/s,架空结构处的渗透系数为1.0×10-1cm/s。该枢纽工程库区的水主要是通过库区左岸古河道进口处Q2砂卵砾石层向外渗漏出去的。

古河道卵砾石渗漏量估算:

古河道卵砾石渗漏量计算选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表3-3-1中坝基渗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7-1)

式中:Q—古河道渗漏量(m3/d)

B—古河道宽度,取平均值为2800m

K—古河道卵砾石渗透系数,取值5.0×10-4cm/s即4.32×10-1m/d

H—水库正常蓄水位到古河道卵砾石顶部的高差,取值83.5m

2b—古河道卵砾石顶部坝基宽度,取值2400m

M—古河道卵砾石平均厚度,取值147.4m

参数的选取:计算时所需的数据必须根据库区及坝址的水文地质、地形、水工建筑物的型式等条件来决定,而这些地质条件及渗流运动均较复杂,往往难以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获得较好的成果。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常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定出一些经验性的数据,作为初步估算渗漏损失的依据。为安全计,对该古河道分为四种不同的渗漏方式。

(1)根据勘察资料所绘古河道的渗漏断面,根据公式(7-1):

通过计算,估算古河道日渗漏量为3184.59m3/d,年渗漏量为116.24万m3/a,渗漏量不大。

(2)计算架空结构所占比例为0.5%时的渗漏量。根据公式(7-1):

计算出古河道日渗漏量为6353.26m3/d,年渗漏量为231.90万m3/a。

(3)计算架空结构所占比例为0.5%时的渗漏量。根据公式(7-1):

计算出古河道日渗漏量为28533.93m3/d,年渗漏量为1041.49万 m3/a。

(4)计算架空结构所占比例介于0.5%~4%之间时的渗漏量。根据公式(7-1):计算出古河道日渗漏量为6366910.79m3/d,年渗漏量为636.69万m3/a。

在水库运行的最初几年,渗漏损失往往较大于上述经验数据,因为初蓄时,为了湿润土壤及抬高地下水位需要额外损失水量。水库运行多年之后,因为库床泥沙颗粒间的空隙逐渐被水内细泥或粘土淤塞,渗漏系数变小,同时库岸四周地下水位逐渐抬高,渗漏量减少。从已计算出的渗漏量可知古河道的渗漏量不大,对水利枢纽工程正常蓄水后的正常运行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第8篇:诚信案例分析范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73-02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学困生,部分学校为了留住生源而对学生一味地纵容;而有些老师面对中职学困生则一味地打击,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赏识不是溺爱,不是纵容,而是对学生有一颗宽容的心,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惩戒不是打骂、体罚,而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实践中牢记古训“因材施教”,运用“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转化中职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效果非常显著。

一、案例背景

2014 年秋季学期,笔者担任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2014(5)班班主任。该班共48 人,全部都是女生。绝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都是学困生,还有些学生连中考都没参加。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欠妥、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学习经验缺乏等诸多弊端。很多学生直言:我根本就不想读幼师,都是我爸爸妈我来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带着很强的消极学习心理,这种消极学习心理表现为:学习没有主动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纪律散漫,叛逆心理强,知识基础比较差,上课听不懂老师的课,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聊天等,有极强的冷漠心理――对学习成绩好坏和老师的教导都无所谓。

二、案例对象及行为表现

(一)案例对象

吴鸣一(化名),女,16 岁,家住水库移民区,家庭富裕。爸爸平时忙于做生意,妈妈是家庭主妇,在家带年幼的弟弟。父母平时疏于对吴某的教育,惯于用金钱进行补偿教育。这样的家庭教育养成了吴某偏激、固执,虚荣和刁蛮的性格。做事不计后果,喜欢拉帮结派,表现出很强的叛逆心理。因为经常违反纪律,又不服从学校管理,初中三年换了四所学校。

(二)行为表现

1.学习习惯差。吴鸣一从小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知识薄弱。上课前不会预习,课后不会复习。上课时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开小差。上课不做笔记,不完成作业。上手工课的李老师每次碰到笔者都告状:你们班的吴鸣一又不交作业了。

2.没有阅读习惯。上课用的教材没兴趣看,也看不懂。课外读物更加不感兴趣,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每天都开放,笔者一开学就鼓励学生有时间就去看书、借书,但吴鸣一一次都没去过。用她的话说:我一看书就想睡觉。

3.生活习惯差。吴鸣一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开学时床铺都是妈妈帮铺好的;随手扔垃圾,劳动委员和宿舍长安排的教室和宿舍值日从不参加,甚至花钱请同学代劳;经常买酒回宿舍喝,还买烟抽;不懂基本的礼貌,不尊重老师,经常说粗话,辱骂老师和同学;在网上宣扬同学的隐私,爱说谎话;生活没有计划,花钱大手大脚;做事情三分钟热度。

4.性格偏激,叛逆心理强。吴鸣一的自控能力缺乏,在家长的谎言和对中职学校误解下来到学校,渴望自由,但来到学校后发现学校的管理比在初中的管理还要严格,对她行为的限制更多,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多,因而产生了叛逆心理。

三、教育方法

针对吴鸣一的具体实际情况,笔者先是和她的家长沟通,更深地了解她的思想和生活状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一)合理运用“惩戒”教育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教育,教育也是有两面性的。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教育既要有赏识教育,也要有适当的惩戒教育。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犯了错误的人应该受到惩戒,并非是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了要使他们不再犯。”我们呼唤惩戒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犯错后,应该承担责任,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法纪观念。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自控能力和是非辨识能力都不成熟,经常需要“他律”来调控其行为。因此惩戒教育作为“他律”力量将有助于学生分辨是非善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惩戒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开学第一课,笔者的首要大事就是建立规则―― 班级的规则。《班规》经过全体学生和班主任商议决定,对学生和班主任都具有约束性,可以通过建立《班规》给学生灌输一种规则精神与契约思想。笔者一有时间就向班干和吴鸣一的室友了解情况,同时也积极向科任老师了解她在课堂上的情况。核实情况后,笔者先找吴鸣一谈话,她很干脆承认自己的不良行为,也承诺以后一定改。但每天学生反映她的行为还是照旧。一个星期后,笔者决定改变措施,对她严格按照校规和班规进行管理,每违反一项规定就处以一定的惩罚,同时对吴鸣一进行严厉的批评,让她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最开始吴鸣一把这些惩罚根本不当回事,还是我行我素。劳动委员安排的值日和宿舍的值日吴鸣一都不参加,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在家都不用扫地。甚至出钱让同学帮她值日。周日下午回校经常带酒回校喝。针对吴鸣一的种种叛逆行为,笔者让她抄写《班?》或写违纪思想认识,电话通知她的父母,同时也把她的违纪行为上报学校学生科备案,视违纪程度给予班级警告、学校警告、留校察看等处罚。

(二)“赏识”教育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渴望被人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发现学生的优点,让其成为学生自信心的来源,多做一些正面的鼓励和表扬,指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合理目标,并且学会悦纳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活和做事的积极性。笔者对吴鸣一进行批评教育和适当惩罚的同时进行赏识教育。笔者通过对吴鸣一不断的深入了解中发现吴鸣一的身上其实有很多的优点:活泼、热情、普通话标准、讲义气、爱帮助人、在设计板报和舞蹈上很有天分。对她的优点笔者从来不吝于表扬,同时给予她表现优点的机会以增强她的自信心。在竞选班干时,笔者鼓励她竞选文娱委员,她不自信地说:“老师,我从来没做过班干,我不行的。”笔者告诉她:“你在设计板报和舞蹈上的才能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一定能胜任,我相信你。”同时也和她说了文娱委员在我们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的重要性,以此激起她的责任心。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每月一次的全校黑板报比赛,我们班都是第一名;每天早上的晨练班上学生在吴鸣一的带领下动作最规范;每天带领同学们用普通话朗读;毕业汇演担任主持人。

四、教育效果

第9篇:诚信案例分析范文

【摘要】本文笔者首先分析了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点,最后提出完善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

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信息化;轨道交通;档案

在轨道交通运营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高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档案管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是各个单位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轨道交通运营档案管理中的作用,促使轨道交通运营档案管理资料更加准确、更加真实,推动轨道交通运营档案管理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1]。

一、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一)节约时间,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之前的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利用人工加强对档案资料的整理和管理,这样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样的工作方式效率低下,发展步伐较慢,已经无法适应当前轨道交通运营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在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快速搜索到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大量节约了花费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二)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增加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的资源量,并且能够将各种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信息分得更加清楚,从而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资料的服务质量[2]。其中主要表现在:为用户利用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资料提供便捷,实现多项信息资源共享,促使工程档案管理由单一朝着全面的方向发展,从而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档案资料管理的真实性和系统性;同时通过在档案管理中加强计算机技术,提高了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资料的利用速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资料的价值。

(三)信息存储量大,避免了信息空间出现浪费的现象。信息化技术资源储存量大,这个优越性是其他信息储备载体无法比拟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信息传播量越来越大,导致各种各样的文件、图像信息、技术质量等等大量生成,紧接着就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为以后方便、快捷地使用提供条件。信息量日益增多,而信息化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张光盘就能储存几千万的信息,有效避免了信息空间出现浪费的现象,也降低相关成本的支出。

二、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策略

(一)建设档案数据库系统,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馆要以收藏容量大、高密度、联机能力强的电子档案介质作为未来收藏的主要方式。电子档案可以说是全新的档案类型,通过计算机存储之后,编程为计算机代码进识别。轨道交通运营工程电子档案在网络的支持下可以随时随地被广大用户借阅。档案网站与数字档案的建设是实现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体现,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信息管理网络的应用,利于快捷地进行查询,有效突破了地域性的限制。城建信息资源要实现共享,将焦点集中在计算机硬件配置与软件配置上,让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更加现代化。

(二)工作人员的复合化,需要更多高素质管理人才。在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高效利用,能够大大提高各项信息的搜集、整理速度,同时能够对各项档案管理信息快速进行分类和处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便需要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未来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多种多样的技术,这些技术不仅仅包含了坚定的政治素质,要需要未来的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人才在计算机信息知识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且具备坚实的外语基础,现在很多档案管理都会与外国进行对接,很多归档文件都需要用到外语,这种形势下,必须让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这些能力。

(三)档案收集逐渐走向电子化,利用管理系统完善个人信息。传统的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收集是个人或集体通过记录的方式,而未来的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收集方式完全可以利用信息网络。用户通过登录相应的管理系统将工程信息完善,然后通过网络将工程信息传输到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系统利用特定的编号方式对每一个档案进行编号,管理人员完全可以在终端计算机前面对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进行管理,而这个过程不要面对面,只需要一台机器与一个网络。

三、结论

在现代轨道交通运营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资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传统的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轨道交通运营的需要,严重阻碍了轨道交通运营的发展。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能够加快轨道交通运营工程建设的步伐,为轨道交通运营工程建设提供更多准确的数据资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