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业监管体制范文

行业监管体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业监管体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业监管体制

第1篇:行业监管体制范文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现状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成立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正常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频繁出现的会计造假和审计失败的事件,表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监管主体不清,监管机构重叠。我国会计行业的多头监管现象普遍存在。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事务所具有“指导”、“管理”或“监督”职责的机构除中注协外,还包括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等。但由于各自职责不清,造成监管主次不分、监管不力。各政府部门都可以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对事务所实施检查,必然会造成多头监管、重复检查的问题,不但影响事务所的日常经营活动,也增加了政府的监管成本。另外,机构的重叠必然导致“踢皮球”现象;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政府凭借其掌握的“特许、配额”等一些弹性稀缺资源进行各种形式的“设租”行为,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无序和审计服务质量的低劣,使大量上市公司舞弊及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状况一直得不到根本改善,并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腐败。

(二)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干预程度过深。政府对行业干预过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行为的干预;对跨地区审计的限制;对审计对象的限制;对审计报告的干预。政府对行业的过多干预,扰乱了会计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限制了事务所的发展。尤其是对跨地区审计的限制,这种不公平竞争状况的存在制约了会计行业的发展。另外,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必然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比如,审计某些国有企业时,主管部门为了保持局部稳定或为了粉饰政府官员在任期间的政绩,就会利用其所掌握的权利实行各种办法干预审计工作,影响了审计报告。

(三)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以《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补充的会计监管法规体系。该体系从原则性规范到操作性规范都做出了详细、合理的规定,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由于这些法律法规立法的时间不一致,同时加上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这些法律条文在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上存在不一致之处。同时,在对注册会计师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上也存在不对等的地方。

2、《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没有得到确认,以致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裁决时认为《独立审计准则》是行业标准,不足以作为注册会计师的辩护依据。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详细,对于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违法违规行为,我国的相关法律仅规定了对其追究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很少涉及民事赔偿处罚,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风险收益比较大,而相对的违规成本比较小。

(四)行业自律机制薄弱,监管效率低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主要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在各事务所内建立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以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一方面由于我国会计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一系列规范性的制度和公约,行业协会自我保护和自律监管力量薄弱,自律机制尚未建立;另一方面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属于财政部的一个下属事业单位,具有半官方半自律的性质。

自律监管也存有缺陷:一是自律监管的独立性不够,在行业自律管理中,由于协会与事务所之间存在会费交纳的利益关系,使得社会公众怀疑协会的独立性;二是协会的权威性不高,由于协会属于一种民间职业团体,其权威性不如政府高,惩戒措施有限。这些方面的因素,使得行业自律监管的效率低下。

二、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辅以独立监管机构的监管模式

目前,对于我国应该采用哪种监管体制,学者们各抒己见。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政府监管模式、行业自律监管模式、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模式和独立监管模式。其实,不管选择哪种监管模式,都要以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理念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据,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切实保护公众特别是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职业服务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所谓的监管是建立在管理部门全面、真实掌握监管对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的,政府距离市场主体最远,很难全面、真实地掌握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特点及运行规律,而协会距离市场主体最近且具有专业优势,同时协会可以通过加强行业组织之间的合作及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因此行业自律监管的作用不容忽视;独立监管机构承担监督职能,对行业实施有效的、独立的、透明的监督,同时可以加强政府和协会的联系和沟通,为行业维护公众利益提供一种外部的保证;政府是从整体和大局上对行业进行宏观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业的公信度,同时由于只有一种宏观层面上的监督,也避免了大包大揽造成的资源浪费。最后,上述三者的管理均基于一种法律授权的基础,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在强调外部监督的同时也保证了一种内部监管主体的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法律授权、行业自律、政府监督与独立监管并行的现代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

(一)政府监管方面改善的措施。“政府监督”是指政府对行业的发展负有监督、指导之责,政府监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明确监管者的身份,解决多头监管现象。为解决多头监管现象,避免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导致的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无效监管,降低监督检查成本,减轻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负担,同时提高政府的监管功效,应对有权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各政府部门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财政部为主要领导部门,由有权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行使检查监督的部门组成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会议,进行交换、沟通和协调行业监管信息,联合开展检查工作,共同开展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违法造假案件等的监督检查及处理处罚,研究制定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法规,检查核实有关管理政策的落实情况等,形成一个务实、协调、有效的监管网络。

2、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按《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可采用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两种形式。实践证明,有限责任制不利于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风险成本比较小,不利于内部制约。应去掉“有限责任制”的形式,推行合伙制,既有助于完善民事赔偿机制,又有利于会计师的内部牵制,降低违规风险。同时,完善统一现有法律规定不一致的地方,尽量使其趋同,明确《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3、加大违规者的处罚成本,降低其预期风险收益。目前,在会计行业中,一些违法违规者往往基于风险成本与收益比较差异,在差异较大时,不惜以身试法,攫取非法经济利益。因此,在注册会计师涉及的诉讼案件中,一旦法庭判决执业者罪名成立,不但有责任的合伙人要承担金钱和名誉上的责任,其所在的事务所也可能因此背负沉重的债务。改变我国现行的只对责任人实施行政处罚、刑事处罚不力、几乎无民事处罚的现象,形成对其民事赔偿处罚机制。

(二)行业协会监管方面的改善措施。“行业协会监管”是行业的具体管理事务由行业协会负责。为了体现行业协会的独立性,行业协会应逐步从挂靠行政机关中独立出去,政府公职人员不能在协会任职,协会会员不得在政府部门担任相关的职务,使协会摆脱半官方半自律的性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1、健全行业自律组织体系。协会应严格执业资格管理,推行执业道德,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计划,加强管辖范围内的执业质量调查与惩戒工作,督促CPA公正执业。健全行业自律组织体系,建立会员大会、理事会、秘书处三方相互制衡的内部治理体系。中注协对省注协实行垂直一元化业务领导,自上至下设立监管部门,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2、建立同业复核制度。各省注协成立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的同业互查组,成员主要由非执业会员构成。非执业人员的加入可以缓解我国CPA人员不足,同时也增加了互查组的独立性。在成立复核小组时有关部门要制定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选拔优秀的非执业人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复核小组对被复核会计师事务所的制度、报告和业务等进行审核,做出评价并出具同业复核报告。为增加透明度,报告必须是公开的,公众可以随时查阅被复核会计师事务所的同业复核报告和相关资料。

3、尽快制定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制度。进一步严格对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审查制度、年检制度;完善行业业务报备制度、谈话提醒制度、惩戒制度;建立CPA与事务所诚信档案;完善后续教育,加大后续教育执行力度。

(三)独立监管机构的设立。政府监管是否公平是新的行业管理体制能否有效运作的决定因素。因此,应成立一独立于政府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机构,尤其是在经济等方面独立于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同时,该机构的成员应以非执业人员为主,以审核、监督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独立性。

独立监管机构对政府监管职能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的效果进行检查分析,防止政府过多地干预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影响其迅速发展。发现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的问题时,及时向有关上级政府部门反映,以进行改善和解决。

第2篇:行业监管体制范文

【关键词】管理;体制创新;市场现况;建筑行业

1. 前言

为了顺应市场潮流,在风云莫测的市场竞争与社会变革中有立足之地。管理体制就得随市场的进展而发生改变,旧有的管理模式显然不能够应用于现今的市场状况,要以实际的市场情况来订立新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管理从体制从根本上的一个创新与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与时代共进的新型建筑业,也为我国的建筑业的长久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2. 针对建筑业的现有机制进行分析

自从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的建筑业就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轨道。建筑行业的管理体制也在这种时代一次次得进行创新与进步。尤其在21世纪后,与国外企业的交流贸易逐年增多,各种投资各种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建设的规模越来越高新化,国际化,高档化;也带来了技术与建筑工艺的多面化,规范化,技术化。在与外界的知识以及技术交流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建筑业管理制度的改革。我们要取其精华,尽可能地降低一切生产风险,包括安全风险,管理风险,以及成本风险等。我国的建筑业在整体上有着较为光鲜的进步,但是也有各种管理上的疏漏与问题。譬如出现的:地方黑社会或者地方政府的强权保护与限制,项目管理由多方干涉;员工的职责落实得不明确等[1]。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市场机制运行不合理有关,与此同时,还与当地政府的指导力度不够,地方人员法律意识以及职业意识不足有关。

3. 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3.1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我国特有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中,建筑业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体现在它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上,以及优化配置民族产业上。作为我国的一个重量级的支柱产业,建筑业不仅仅影响着我国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得以长久发展的一个不朽的齿轮。建筑业的管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动而逐渐趋于完善的[2]。建筑业能够带动第三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传统的将土地等固定国有资产或者私人资产转化为生产力时,通过现在拥有的最新技术以及管理手段,能够带动起相关的运输行业、服务行业、监管行业、以及生产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业将来自各方面的行业以及资源充分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优化的资源整合,将资源利用到最大化,起着一种无形的链接与枢纽作用。

3.2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要实现经济快速有效的转型,我们就要对建筑业的发展进行改革,也要对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要将管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前工业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的后工业体制进行改革。改变旧有的管理路线以及管理模式,顺应现代的进程发展。

3.3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

3.3.1国际化的管理模式

我国在WTO的浪潮影响下,国际化成为了现代建筑业的重要议题。国际上标准的管理模式以及各种多面化的管理方式,影响着我国建筑业管理层面的发展。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机遇挑战,我国建筑业的相关部门以及中上级领导就要跟紧这个时代的脚步,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一套适应我国发展与进步的新型管理模式[3]。不仅仅具备国际化的知识技术,也具备我国独特的管理风格。

3.3.2多元化的投资模式

我国国有企业的配置重组,以及公有制比例的降低。新型的民间与自主建筑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社会上的各种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民间企业与私人企业的参与投资,还有部分外资企业的涌入,令旧有政府投资模式发生了一个根本上的转型。政府出资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越来越少,整个市场的投资模式凸显出多元化的形式。

3.3.3严谨化的执法模式

要保证管理的质量与力度,信息化对政府的监管部门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接到一个重要的建筑项目时,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通过获取并排查出有效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到拥有较高信用度以及较多业绩成果的承包商。利用数据库,对承包商的优劣进行对比研究,为项目的最终执行与完工做足前期工作。关键的,是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数据库,实现政府监管部门对项目施工的全程监管。信息一旦有了一个完善的系统进行管理,就有利于政府对项目的透明化监管,能够随时跟踪建筑进程,督促工作的进行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对成本的降低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够大大缩短工时,实现建筑周期的提前化完工。

4. 对建筑业管理体制创新的改革

4.1管理体制上的服务创新

要想进军到建筑业的国际化开放融通市场,我国的建筑业就必须实行资源优化以及产业化的发展与升级。能实现这个目的的,就要发展并且完善服务业,对工程的执行、投资的项目、投资以及管理的方式,都可以设立一个服务咨询平台。不仅仅是方便了企业间的联系,还能够帮助建筑业的发展,帮助第三产业链的发展[4]。4.2管理体制上的信息化创新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句话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建筑业,一点都不为过。高效的管理,才能成就精致的工艺。管理层面的精确性与电子信息已经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政府要大力建设建筑业的信息化管理,建立一个透明化的监管系统,将管理工作切切实实落实到位。信息化的创新,对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上,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4.3管理体制上的结构创新

市场是建筑业最大的指导方向,依据市场正确的导向进行内部的管理结构创新。管理体制的调整,是在根据施工状况下的,针对相应的施工问题进行的实质有效的调整。结构的创新,能够更好地解决各个管理层之间的矛盾,起到衔接管理与管理之间的一个重要作用。管理的体制,要从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信息交流上进行一定的结构创新。

4.4管理体制上的政府手段创新

政府作为一只有形的手,能够充分调动起宏观调控的力量,对市场规模与体制进行合理的调整与规范。政府要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职能与力量,对市场施行切而有效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政府要意识到,政府的力量只能够作用于市场的调控,而不能够针对企业与项目进行干涉与调配。政府要明确自己作用的方向所在,才能够杜绝与避免地方执权干涉以及政府出台保护等影响建筑业发展的现象。与此同时,政府要充分利用好民众的力量,通过社会的眼光来监察建筑业在公共事业中的发展。政府还应该支持各行业的往来与交流,为社会各阶层的友好合作作出贡献。政府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对建筑业的施工管理进行一定的监管以及协助,强烈抵制不良行为与有损治安的现象发生。政府在支持建筑业发展的同时,应该为其构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一个好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政府还应当适当地为建筑业指导方向,引导其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与潜力,适当放松政府机制,令企业自身更好地去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少博.施工装备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陕西水利.2009(05):11-12.

[2]刘东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管理[J].科学之友.2011(22):59.

第3篇:行业监管体制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 资产评估 监管 有效性

问题概述

作为最基本的一种计量模式,历史成本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会计计量属性的主导地位。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利率、汇率、金融衍生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日益增大,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不稳定,所提供的信息难以如实反映企业的现时价值,也无法反映市场价格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财务信息的相关性逐渐降低,给报表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进行合理的决策判断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在这一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尤其是英美等发达国家早已开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目前,公允价值计量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计准则,我国也从2007年起将公允价值模式引入了新的会计准则中。

公允价值(fair value)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可见,公允价值不是现实交易价格,而是意欲交易的双方达成(主要是通过评估来加以确定)现行交易的价格。一般而言,人们将公允价值的确定基础分为三个层次:资产或负债有活跃市场时的报价;资产或负债有同类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时的报价;采用评估技术(涉及现金流、折现率、收益期的判断)。不难看出,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在一个较为成熟、有效的环境中对资产或负债以当前市场为依据确定其价值,如果缺乏市场价格则需要应用各种估价技术确定其价值,即评估师需要将时刻变化的市场、影响资产价值的各种因素等“综合”在某一时点的价值判断中,模拟市场来确定资产的价值。因此,资产评估就是为委托者提供有关资产或负债在特定条件下的价值信息的行为,“价值”是其核心概念,其基本特征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高度一致。

公允价值环境下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以资抵债

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以资抵债的资产评估过程中,评估价值的公允性值得关注。如美尔雅集团,大股东用以抵债的磁湖山庄,其账面价值为9627万元,而评估值高达16569万元,评估升值幅度高达72%,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抵债资产实质并不盈利。再如,西宁特钢大股东西钢集团以767197.8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偿还对西宁特钢的应付账款16966万元,在西宁特钢的公告中只对这项重大的以资抵债作了简单的介绍:该项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为18155.12万元,而对该项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只字未提,投资者又从何了解抵债资产的质量呢?在对以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作为抵债资产的评估中,本应考虑到减值、折旧等因素而使评估价略低于账面价,但有的却是评估价值接近甚至超过了所抵欠款的数额。ST冰熊的大股东分别以用于冷柜生产的机器设备和雪苑宾馆房产冲抵对上市公司的两笔欠款,其中,用于冷柜生产的机器设备账面价值为1260万元,而评估价为1400万元,正好与相冲抵的1409万元的债务数额基本接近;雪苑宾馆房产账面价值为1126万元,其评估价为1300万元,略高于相冲抵的债务额1286万元。这都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此外,由于商标等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因人而异,因此,购买商标权被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当成了偿还债务的一条“捷径”。此外,还有很多公司,如ST东盛等,公司以资抵债的资产评估价值之所以高出市场价几倍甚至十几倍,在于评估机构是在基于较好的业绩基础上来进行估价的,但最后这些资产却没有达到承诺的盈利水平,上述这些欺诈行为显然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二)企业合并重组

2009年11月17日,S*ST兰光启动股改方案,同时,为了重组保壳,宁波银亿控股集团以承担部分债务为条件,从S*ST兰光原控股股东兰光经发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在协议成为S*ST兰光控股股东的同时,并计划注入旗下房地产资产。不过,银亿房产100%股权溢价增值率为285.82%,评估后的资产溢价达到将近3倍。除了未考虑仲裁结果的影响而乐观地将一些项目产生的长期应收款增值外,更多的是其账面余额仅为19.7亿元的长期股权投资评估结果增值了22.3亿元,超过40亿元,增值率达到113%。该项资产增值成为导致净资产最终评估增值2倍多的主要原因。

同样的还有*ST亚华,在其股改重组过程中,将公司原来的资产全部出让,浙商集团等以每股3.9元价格以地产认购*ST亚华定向增发的11.71亿股股权,定向增发之后,ST亚华总股本变为14.43亿股,公司资产包括0.8亿元现金及五家房地产公司股权,这五家房地产公司截止2007年9月30日净资产9.14亿元,评估值45.68亿元,评估增值36.54亿元,增值率高达400%。此外,重组方注入的资产2007年9月30日估值45.68亿元,2008年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但2008年3月31日及2008年12月31日估值竟然与一年多前估值相等,这让投资者难以理解。实际上,评估增值36.54亿元要在未来三年内(2007年9月30日起)实现,平均每年要实现净利润12.18亿元,亦即在2010年9月30日之前要实现收益36.54亿元,可是重组方作出的2008年、2009年两年业绩累计仅实现净利润19.35亿元,通常意义上,剩余的17.19亿元应在2010年实现,但是公司报告中并未对此予以说明或作出承诺。我们由此质疑,为何2010年的业绩不予承诺?若业绩发生变化,近一半的未实现收益的评估增值如何处理?公允性又从何谈起?

类似的还有正和股份、宜华地产。根据正和股份2006-2008年的评估报告显示,公司在2007年置入的商业地产的估值三年基本未发生任何变化,2007年正和股份确认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79万元,而2008年确认的变动损益为-264万元,在房价高峰的2007年以及随后房价跌落的2008年这一商业背景下,其地产估值为何没有发生变动?而恰恰又是在2007-2008年这一期间,其审计的事务所又发生了变更。2007年年报披露,宜华地产于2007年9月30日购买广东宜华,广东宜华在购买日净资产只有1.3亿元,但评估作价6.23亿元,评估值溢价3.79倍,即宜华集团在将广东宜华注入宜华地产时获取了379%的超额收益。广东宜华2007年注入宜华地产时被认定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故使用购买法。广东宜华仍按账面价值核算损益,但宜华地产编制年报时必须对广东宜华的以账面价值为基础的损益调整为公允价值的损益。此时正是房价最高峰,任何房地产当时的估值绝对不会低于后来的市值,通常情况下,购买法下的广东宜华2007-2008年年报只会亏损,不会盈利,那么宜华地产2007年1.13亿元净利、2008年0.82亿元净利又来自哪里?从2007-2008年年报中不难看出,尽管房地产都发生了溢价,但宜华地产仅抬高了待开发地块的价值,明显压低开发产品和开发成本的价值,将其账面价值等同于公允价值,原因在于宜华集团对2007-2009年宜华地产业绩作了承诺,如果将开发成本或开发产品价值调上去,等于将成本调上去,则以后盈利压力非常大。可以说,如果没有宜华集团及宜华地产人为压低广东宜华开发成本和产品,则宜华地产2008年必亏无疑。

2009年,沪深两市共有95家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涉及注入资产的有87家,账面值合计1727.89亿元,经评估后的资产价值为2748.77 亿元,评估增值率平均为59.08%,其中注入资产价值最大1家是长江电力,账面值835.63亿元,评估后资产价值1073.15亿元。若不计长江电力,其余86家的资产经评估后平均增值率为87.79%。其中最大增值率3446.03%,最小是-8.05%。在2009年过会的57个项目中,55个项目涉及关联交易,占总数的96.49%,其中53个项目均进行了评估,49个项目中置入资产直接以评估结果定价。2009年度经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的案例中,以评估结果为基础定价的占92.98%,其中以评估结果直接定价的占85.96%;涉及直接资产交易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案例100%进行了资产评估,其中92%以上的资产交易定价直接使用评估结果。不难看出,资产评估已成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定价的核心。

截止2010年4月,全国资产评估机构已达3500余家(孙树明,2010),注册资产评估师3万多人,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达到8万多人,由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批准的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有70家。就我国的价值评估行业执业情况而言,2007年前有两次全国性的检查验收工作:1999年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进行的全行业清理整顿的检查、抽查及验收工作和2004年由财政部组织的全国范围的对资产评估行业进行的全面检查工作。2004年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评估机构设立条件和执业质量。检查结果数据显示:全国不涉及证券业务的评估机构共3355家,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就达到了1871家,占总数的55.8%,暴露的问题总数达到5130个。所有问题中,执业质量问题4125个,所占比例最大,为80.41%;评估机构不符合设立条件的有565个,占11.01%。2007年9月,中评协了82号文件,要求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对其会员进行执业质量检查。本次检查是资产评估行业第一次自律性的检查,共选取了22家特别团体会员及其11家分所作为检查对象,共抽查资产评估机构正式出具的122份评估报告,其中抽查价值评估报告82份,占抽查报告总数的67%以上,抽查无形资产评估报告15份,占抽查报告总数的12%以上,主要根据现有的准则、规范着重考察评估工作底稿、评估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与2004年的全面检查相比,虽然很多方面有所改善,但通过案例分析及中国证监会近年来对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资产评估机构的检查所得出的结论来看,本次检查中所涉及的本质问题更为突出,主要包括评估执业质量、事务所内部治理等。随后,在2009年全国性的资产评估检查中,上述问题同样存在,如上市公司购买资产的评估增值率显著高于出售资产的评估增值率、少数评估机构对于整体资产的评估结论以及单项资产的具体评估政策方面选择性地使用评估方法、部分项目评估方法的选用以及评估结果的取舍受制于交易各方在博弈中的主动权、交易的目的、资产的性质、交易的关联性、重组方案设计的局限性等多种因素,从而大大影响了交易定价机制的正常运作。这些情况的出现,除了新准则自身的原因外(施超,2009),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资产评估行业的执业监管亟待加强和提高。

1.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缺少独立性。评估业务的委托主体错位及评估机构组织结构没有真正独立,使得评估师在执行业务的时候缺少独立性。在所有者(评估委托人)、经营者(被评估资产占有方)、注册资产评估师(评估人)构成的三方契约关系中,注册资产评估师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对经营者持有的资产或负债进行评估。只有当注册资产评估师能够完全依据事实对公允价值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估,并能够不受任何影响地出具评估报告时,所作出的评估结果才是公允的。正如前所述,在所有者、资产占有方与注册资产评估师三者形成的委托关系下,注册资产评估师相对于资产占有方是独立的,即所有者是“委托人”,事务所是“人”,管理当局与事务所之间不存在任何契约或利益关系,从理论上说可以保证其公正性。但由于评估业务的委托人实际上是公司的管理当局,而董事会决定评估费用的权力又被管理当局控制,因此聘任、解聘事务所的真正权力掌握在管理层手中,委托主体的错位极大影响了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独立性。同时,部分从会计师事务所分立出来的评估机构实际上没有真正独立,部分合并成立的评估机构合并后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多头管理依然存在,作为独立性重要“保障”的内控体系也未予以真正地实施。因此,如何在资产评估行业监管中保持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独立性,减少相关方的利益冲突(Beauchamp & Owie,1988),对随意更换评估师的行为予以更加严格的监管(既包括对“接下家”的评估机构的监管,也包括对委托方的监管),尤其在公允价值环境下使其站在不偏不倚的立场,客观独立地出具评估报告是监管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规范体系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机制。截止2009年,财政部、中评协等已陆续了包括2项基本准则、8项具体准则、2项评估指南、6项指导意见在内的18项评估准则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办法,包括《资产评估执业行为自律惩戒办法》(中评协[2005]18号)、《会员诚信档案管理办法》(中评协[2006]96号)、《资产评估行业谈话提醒办法》(中评协[2006]97号)、《资产评估执业质量自律检查办法》(中评协[2006]98号)、《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中评协[2007]169号)、《关于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8]81号)和《资产评估业务信息报备管理办法》等,初步建立了统一的制度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但迄今为止,注册资产评估师法及资产评估法尚未出台,很难从法律上赋予资产评估的地位及明确权利和义务,且《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资产评估准则―评估程序》、《资产评估准则―业务约定书》、《资产评估准则―工作底稿》、《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资产评估准则―不动产》和《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指导意见》等资产评估准则的内容也过于简单,难以为评估师及评估机构的执业行为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指导、规范和监督。因此,应抓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准入、退出和惩戒机制,继续推动资产评估准则的建设,形成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

加强资产评估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借鉴国际经验以逐步完善准则体系

美、英等发达国家应用公允价值较早,在评估方面的经验较多,因此,我国应吸收、借鉴国际资产评估行业的经验和做法(如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实行少数股东聘请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制度),结合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国际通行惯例相一致且协调、统一的资产评估法律法规及准则、指南等来对原则性条款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如,除现行准则要求外,增加披露资产评估机构、聘请人、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的金额和评估报告内容简要、最终交易价格与评估金额差异及原因等),规范评估程序,建立诚信档案,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退出机制,加大惩罚力度,仿照国际上通常认为内部控制应实现3大目标即合理保证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及相关信息的可靠性、经营(operation)的效率和效果、对法律法规的遵守(compliance)等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规范,通过评估立法从根本上解决评估行业管理体制问题,增强公允价值环境下评估报告的可用性。

(二)推行合伙制组织形式且加大事务所或合伙人的责任比重

改变以往由事务所兼营评估业务的做法,改由专营评估机构开展评估业务,并全面实行合伙制。在推进资产评估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的同时,适当加大事务所及发起人或合伙人的风险责任比例,增加违规的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的赔偿责任,提高违规者的投机成本,避免资产评估机构为利益驱动而与企业联合造假的行为。

(三)促进业界合作以加大信息共享力度

从西方实践来看,资产评估和会计之间的关系正变得日趋密切。对这种业界合作的最大推动力,来自于向“公允价值”会计的逐渐转化。2006年9月,《公允价值计量》(157号)的正式对美国评估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各大评估协会联合起来,积极与会计界、立法界和相关经济部门进行沟通,努力推动评估业与会计业的合作。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加强了资产评估与会计业务的合作,使得会计信息责任体系由以往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二维责任体系发展成为会计责任、评估责任和审计责任构成的三维责任体系。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会计、审计与评估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各自承担责任。会计是从企业内部管理出发承担的管理层对于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评估是对被重组资产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正确性、公允性承担责任。例如,资产的会计计价和财务报告的编制需要利用资产评估专业服务提供相关公允价值结论;在采用资产基础法对企业价值评估时,可借用审计的专业结论,参考会计数据资料;审计也可采纳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单项资产公允价值评估结果。作为公允价值应用的保障,评估机构应与会计部门积极沟通,加强配套数据库的建设,明确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影响因素等,或适时出台相关的操作细则,以加强对资产评估职业界的指导,促进会计界与审计界对公允价值评估结果的认可和采纳。

(四)加强自律监管并建立行业与政府的双重监管体系

行业内部自律监管和政府外部监管是保证评估行业执业质量的两个重要手段。行业自律检查是目前规范上市公司评估业务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公允价值环境下,评估机构应进一步提升行业自律监管水平,完善监管制度,强化执业质量自律检查,建立日常监管长效机制,同时,加强评估行业与政府的协同监管,实现行业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有效统一。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对上市公司的信息进行充分披露,但在市场环境不成熟的情况下,尤其随着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债务重组、非货币易、金融工具等公允价值计量比重的日益增加,能否真实、有效地对上市公司的信息进行披露,则需要资产评估行业的紧密配合(周勤业,2009)。纵观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评估行业与资本市场互相促进,互动共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加强公允价值评估问题的理论研究,尤其要针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评估实践中涉及到公允价值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评估业务相关准则的制定工作,完善涉及上市公司相关业务的评估准则,提升执业规范化程度,规范评估实践应用,提高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促进整个评估行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资产评估机构已达3000余家.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2009-10-10

2.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沪举行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监管交流会议.中国资产评估,2009(1)

3.关于印发《资产评估机构职业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政部,财企[2009]26号

4.严绍兵,王莉莹等.中国上市公司资产交易中评估结果与交易价格之间差异的研究.中国资产评估,2008(5)

第4篇:行业监管体制范文

出身贫寒的松下,年轻时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这家工厂人事主管看着面前的小伙子衣着肮脏,身体又瘦又小,觉得不理想,信口说:“我们现在暂时不缺人,你一个月以后再来看看吧。”

这本来是个推辞,没想到一个月后松下真地来了,那位负责人又推托说:“有事,过几天再说吧。”隔了几天松下又来了,如此反复了多次,主管只好直接说出自己的态度:“你这样脏兮兮的是进不了我们工厂的。”于是松下立即回去借钱买了一身整齐的衣服穿上再来面试。负责人看他如此实在,只好说:“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要你。”

不料两个月后,松下再次出现在人事主管面前:“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有关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来弥补。”这位人事主管紧盯着态度诚恳的松下看了半天才说:“这一行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像你这样来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

于是松下幸之助这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打动了主管,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并通过不断努力逐渐成为电器行业非凡的人物。

求职有时候是很需要耐心和韧性的,面试失败了并不代表你不可以再去那家公司。事实上,面试并不是唯一的关键,面试之后的坚持精神有时候更能打动主管。住我隔壁的这位朋友试着学习松下幸之助的求职招法,结果不出两个回合,他成功了踏进了北京中关村一家外企的大门。企业人事主管告诉他,面试之后,求职失败者往往爱惜面子,极少有人会再来试一试的。他能做到不顾面子,这一点就十分难能可贵。

第5篇:行业监管体制范文

关键词:智慧水务;水务管理;智慧城市

水务是城市的基础建设,智慧水务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M成,二者的关联不言而喻。国家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建设“智慧城市”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对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而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说智慧水务的万亿市场也绝非无稽之谈,现在行业内的呼声也是不断,资本企业也都为之所动。据悉,上海城镇建筑水展的展商先是新天科技与阿里云达成智慧水务战略合作。

1 智慧水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水利信息化真正起步于“七五”期间,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由于受到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的影响,之后才逐步利用全方位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智慧水务的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智能化管理的建设和城市智慧化应用的服务。

智慧水务是“互联网+水务”的新概念行业,在这个新概念行业内的企业大多数都是由原来的传统水务行业改变的,该行业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龙头企业,而且一些知名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率都不是很高,各企业之间也并没有出现比较激烈的竞争。而且智慧水务主要是强调水资源的精细化利用,基本上很少有企业能够推出与在水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相对应的产品,严格地来说全产业链型的智能水务企业到目前为止还并不存在,因此企业智慧水务产品在今后的水务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应该加速推广。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智慧水务的产品需求量务必会扩大,由此也会推动智慧水务产品供应的增长。

2 智慧水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对水利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网络技术等都在飞速的发展提升,水利网络信息资源已然成为了水利信息资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在水利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明显。但是目前水利系统在对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信息的计算机加工处理、及对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处理和二次开发等方面,都不如很多发达国家,而且也比不上国内的其他相关的行业和部门。这很显然与社会对水利信息的渴求是不相称的。因此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提高水利网络信息在搜集、分析、处理、加工和存储等方面的能力,使水利网络信息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2.2 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

数据库的建设是水利信息化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国家公共性信息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而目前水利行业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与实际的需求还相距甚远,文献型数据库主要是书目型;数值型数据库基本是原始数据的积累;事实型多媒体数据库还在试验阶段;虽然目前已经建成的或还在建造过程中的基础数据库的模式多种多样,但是标准化程度非常低,信息的共享也很难达成。

2.3 没有充分的开发利用水利文献信息资源

水利部门拥有的水利文献信息资源是最丰富的保存最完整的,它是经过广大水利文献工作者不断的对珍贵治水史料和具有水利特色的文献信息的研究、收集和整理下来的,是许多水利工作者的治水思想和实践经验的结晶,非常有研究和参考的价值。然而当下对以文献信息开发和数据库建设为中心的资源建设方面却非常落后。而对这种资源的浪费也严重的制约着水务信息化全面、准确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2.4 没有深入的挖掘水利信息资源

经广大水利工作者数年来的资源积累,已经形成了包括大量珍贵水情资料、工程资料在内的海量的数据,很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对这些数据的利用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查看表格的阶段,很少有相关研究来深入挖掘和调查这些历史数据的内在联系,这样就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

3 推进智慧水务建设的实施路径

3.1 完善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为它所需要的资源最广泛,关系最复杂,利益最直接。政府也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亲自主持市局信息化小组和思想动员来推进上海智慧水务的建设。在全行业内已经分工合作,分部合作和分头行动的工作格局。只有完善管理机制才能保障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就如上海市水务局还颁布实施了《上海市水务局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和《上海市水务局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以此来统一规范管理上海水务系统层次化的信息化建设。指出凡是局属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的建设项目必须通过信息中心来组织审查其立项、竣工和验收;年度财政预算中的信息化项目也要会同信息中心来进行审查。信息化建设已经作为各单位领导年度目标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在符合总体规划和分层建设需求的同时,又能实现信息系统资源的整合。

3.2 树立信息化转变工作方式的新理念

信息化是运用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过程,其中不断获得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关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信息化建设理念。举例来说,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就是信息应用的建设,随着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包含信息技术产品的价格从产品被买入的时候就在不断的贬值,但是信息技术建成了又不加以利用又是最大的浪费。不过与之相反的是历史数据从它开始积累的时候是在不断增值的,放置而不加以利用是最大的无知。因此,数据的重要性强过设施和设备的重要性,只要软硬件足够,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晚越好,但是数据的积累应用应该越早越好。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技术的应用应该重在选择,要看准技术发展的方向,尽量避免因技术产品的淘汰而导致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要在业务的流转、信息的传输己经规范到可以建设信息系统的时候来建设,一旦信息系统运行到人们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系统的时候,信息系统的建设才算真正的成功。

3.3 建立政府采购社会服务的管理机制

随着大量规模信息系统的投入,我国水务信息化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是缺乏具有专业性质的人力支撑,难以保障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的质量。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已经有很多单位认识到了服务的重要性,都纷纷通过政府的采购社会力量来进行更专业的服务。而且也还在运用行业规范管理理念的同时积极探索公开招标政府的采购服务。近年来,信息的采集存储系统、通信的安全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一些基础设施以及计算机终端和外设个性化软硬件运行维护应急处置、数据的录和处理、远程监控、语音呼叫中心等外包服务都还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因此要严格的规范和培育信息化运行维护服务的市场,各单位就必须借助政府的采购渠道积极探索公开招标,选择专业化程度高的运行维护的队伍。另外还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考核评估和组织验收机制,逐步形成有效的专业的为社会服务的监督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编辑部.水利信息化概论[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13(1)23:24

[2]常志华,曾焱,武芳.水利信息化建设回顾与展望[J].水文.2013(6)72:74.

第6篇:行业监管体制范文

关键词:预算;管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自2009年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以来,预算管理理念深入人心,资源配置更趋合理,资金投放更加明确,杜绝了预算外行为。公司预算管理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稳步提升,预算管理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预算管理有效性仍有待提高和系统的优化整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预算归口管理后,综合统筹能力削弱。实施业务部门管理后,财务在预算编制和分解过程中的角色多由“管理”转变为“汇总”,整个流程并没有发挥财务的统筹作用。

(二)预算管理界面不清晰,预算编制、分解周期长。预算编制、分解涉及业务单位多,管理具有多层级,导致各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对称、不透明。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循环多次,影响预算编制、分解的周期更加延长。

(三)预算编制、分解标准化有待加强。企业采用什么方法编制、分解预算,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从省公司到地市分公司都制定了成本费用业务标准或管控原则,用于开展年度预算的编制和审核。但由于业务标准是在上期预算执行结果的基础上,尚未建立一套预算申报、预算分解的标准模型,未结合多个客观条件进行预算编制分解方法的综合使用,导致预算审查时缺少全面、科学的依据,核定的预算数据往往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四)预算管理规范化有待加强。电网公司存在多层级管理,每个层级的管理要求未统一,尚未形成一套网、省、市、县级各层级使用的完整的管理规范,无统一的流程与标准化的表单。各单位编制预算时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应用的编制流程以及预算编制水平不一致,预算编制、实施及反馈进度也不同,难免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

(五)绩效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电网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目前只是在省、地市局、区局层面的利润完成等财务指标,期末预算考评措施不当使相关部门和员工对编制及执行预算积极性不高,己经成为影响供电企业预算目标无法很好实现的因素。

由于上述影响预算管理有效性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使预算管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要改善全面预算管理效果,使其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正确理解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管理是保证公司战略顺利实施的手段,它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及各个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分配。员工是企业最基本的预算执行者,对所承担的工作最为熟悉,分担着企业不同方面、各个环节的业务,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预算管理全过程。公司应建立起在预算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层层向下展开的、树形结构的预算管理体系,并将企业价值与各级组织的具体目标、岗位职责相联系。只有全员参与预算的管理过程,预算数据的来源才是真实准确的,战略目标才能从上到下分解、落实,企业工作所需资源才能从下而上汇总;只有员工积极为预算管理献计献策,这样的预算管理才是最有效的。

(二)规范全面预算全过程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效率。以价值管理为主线,以服务业务为出发,理清预算业务管理界面,结合价值驱动链的关键业务,细化各业务部门价值创造的管理界面和职责分工,系统规范预算管理全过程的管理界面、业务流程、模型标准和工作表单,建立起“财务管理业务化、业务管理财务化”的跨部门协同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涵盖“预算形成上报、预算分解下达、预算调整、预算执行反馈和预算考核评价”的科学的预算管理套路。

(三)实施划小核算单位,促进EVA管理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细化财务核算维度,通过成本归集精细化,对主网资产运维成本核算到变电站和输电线路,配网资产运维成本核算到供电所,建立生产单位和供电所价值管理监控评价指标体系,将EVA管理评价延伸至业务前端,客观反映不同生产部门运营成本水平和不同区域细分市场的价值创造能力,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四)建立与标准业务配套的标准成本体系。利用生产标准作业体系建设成果和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应用物流采购结果、财务核算结果,对可标准化的成本项目,建立与标准作业相配套的标准成本定额,形成成本定额库,将成本精细化管理延伸至业务前端,实现成本配置与生产作业的有效衔接,优化成本投向,引导资源标准配置,提高业务支撑能力。

(五)加强精益管控,深化经营分析。1.开展经营目标精益化管理,提高重大业务变化预警能力。围绕核心经营指标,层层分解价值创造关键业务,建立经营目标管控和重大业务预警机制,明确经营目标管理职责分工,细化明确各业务部门的预警范围和预警要求。建立月度经营协调会机制,分析重大业务变化影响,研究应对措施,确保经营目标可控在控。2.将经营分析延伸业务前端,应用划小核算单位实施结果,拓展经营分析广度和深度,动态把握经营变化,强化“业财联动”分析和同业对标分析,持续提升经营分析水平。开展投入产出分析,完善电网投资后评价分析体系,分析投资对电量增长的影响,分析电网投资、产出效益,分析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及配网工程的单位造价成本、单位投资效益及边际效能,强化电网建设价值创造引导,优化投资安排,引导资源向价值创造能力高的区域投入。

(六)构建以EVA为核心的价值驱动链和考核评价体系。逐项细化指标因素,建立以EVA管理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为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同时将EVA管理评价指标层层分解落实,确定各部门、各区局、各供电所的经营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对主要经营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实施完成结果和管理过程的考核。建立指标监控机制,按月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正确、客观反映经营结果,及时发现影响业绩的关键因素,促进经营业绩提升和经营健康发展。

第7篇:行业监管体制范文

在建筑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建筑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要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实力。在如今高科技信息时代,建筑行业的工程企业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先进的工程设备应该在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为了使得企业的设备管理体制完全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建筑行业企业设备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列入我们思考范围之中。

【关键词】企业工程;设备管理;体制变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建筑行业的工程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进而提高施工生产效率。机械设备已经在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机械设备的成本越来越高,企业购买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面对现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怎样合理利用机械设备、节约成本,建筑企业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这就要对现在建筑企业工程设备管理体制变革进行思考。

一、建筑企业工程设备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1、建筑企业工程设备管理体制改革是适应企业项目需求。建筑企业工程设备管理体制的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以经济效益为重点,追求高额利润。在传统的工程设备设备管理体制下,企业会购买施工中的所有机械设备,这样直接对企业经营效益产生巨大影响。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施工工程根据工程项目的成本为中心制定合理建设项目组织方式,提高施工进度。建筑企业工程设备管理体制应适应企业项目组织方式。现在企业一般都是通过项目承包的方式进行施工建设,通过各项目经理对工程进行控制管理。每个项目随着工程结束而解体,项目经理不可能拥有大量的机械设备,这样需要施工机械设备的租赁,设备租赁使施工企业获得较高的效益,也促进了建筑施工市场的不断发展。

2、建筑企业工程设备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工程设备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建筑企业设备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企业通过科学有效的设备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现在将施工项目以承包的方式建立形成以后,企业一般都是租赁设备来完成施工。租赁的设备要不断适应施工需求进行有效地管理来实现项目施工的顺利完工。企业通过对租赁设备有效管理来实现项目的管理,使企业管理水平也得到提高。

3、建筑企业工程设备管理体制改革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建筑企业设备科学的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首先,应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在建筑施工中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其次应用现代的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对施工设备改造,减少施工设备故障发生。第三,应用科学的方法对施工设备保养降低维修次数,使设备使用的寿命延长。在建筑企业工程施工时,施工设备的科学有效的管理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四条,可以通过有效运用现代机械设备,提高工程质量,减少今后工程维护成本,从而降低工程营运过程费用支出。

4、建筑企业工程设备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推动租赁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有租赁施工设备的情况,但是在建筑行业中建筑企业都没有在内部成立租赁公司。由于现在工程设备管理体制,租赁公司还没有真正经济独立,都会受到建筑企业的管理限制。

现在的租赁工作还是只对自己的内部工程施工,不面向整个建筑行业之间的租赁,从而限制了租赁事业的发展。

二、建筑企业工程设备管理体制变革的具体措施

总的来说设备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求施工单位结合自身条件,优化自有设备与租赁设备之间的比例,加强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强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1、建筑企业要优化自有设备与租赁设备比例

任何企业,无论大小,都不可能对施工设备保持全部自有,或者全部依靠租赁。因为企业结合效益对设备使用率的考虑,租赁设备进行施工。租赁设备使用方便、减少了本单位人员过多,但是如果工程施工全部依赖租赁设备,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如:1)、施工设备未按租赁合同进场施工,影响施工进度;2)、施工设备质量风险,如果设备的质量出现问题,有可能会造成双方的纠纷;3)、对于企业本身来说,设备操作人员系设备提供方配备,因此本企业的操作人员得不到良好的培训和锻炼,一旦企业因自身发展需要购置同类施工设备,操作人员就不能对其操作。如果施工设备全部自身购置,虽然在项目进行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使用方便,可一旦工程结束或者施工量减少就会造成设备闲置,而且设备长时间存放也有质量隐患,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闲置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由于设备闲置,那么设备操作人员也会无事可做。上述两种设备管理体制都有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弊端,那么施工企业就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施工需求制定出最佳的设备自由化与租赁化的比例。

企业随着市场的情况的变化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首先要对各个部门所拥有的设备进行统计,包括使用情况、保养情况、工作年限、大修次数。统筹整个公司的设备,将设备在部门间获得最大的使用率。对于不经常使用的设备,采取租赁的形式临时使用,在租赁之前认真审核承租方的资质,设备完好程度,操作人员操作水平,最后签订详细的租赁合同。结合各种因素确定自有设备和租赁设备的比例关系。与其他施工单位组成战略联盟,灵活变通的寻找最经济的设备使用途径。相互之间寻求合作,拟定设备共享协议,建立人员交流平台,在保证目标利益的前提下,不局限于眼前利益,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连横合众,结合各自优势,凝聚出强大的竞争力去迎合市场发展趋势。

2、加强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

松散的管理对任何企业来说是致命的,设备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越来越被施工、生产单位所重视。加强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是设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建筑施工企业购买设备的时候,往往注重设备的价格,忽视设备的使用前景。随着企业的发展,使得原有的设备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建筑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许多的建筑公司纷纷涌入建筑施工市场,对同一项目进行竞标,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建筑行业企业工程设备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摒弃原有的旧思想,集思广益,不断提出、完善对于企业设备管理发展有益的思想、思路及管理体制。提高自有设备使用效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设备的维修、大修费用,提高本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最终保证企业的长期利益。

3、提高技术人员操作水平

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管理方要从根本上保护生产设备。因此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学习,提高使用人员的操作水平是一项主要手段。组织各个岗位的员工自发学习,评比奖励,并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考取其他岗位的从业资格证。员工考取资格证后可以在企业中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企业来说也可以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使用。

四、结束语

建筑行业企业工程设备管理对于任何一个施工企业起着决定性作用。工程设备的管理可以节约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设备在施工中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提高施工设备的保养维修意识,减少施工设备故障带来的不必要的停工损失。建筑施工具有施工周期长,生产环境的多变性的特点。实行施工设备租赁才能够适应建筑市场的需要,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建筑行业企业工程设备管理体制要变革,加强对自有设备的管理,增加租赁设备引用,使施工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高,缩短施工周期,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经过工程设备管理体制的变革,我们的建筑行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林允明,设备管理,北京:机械上业出版社,2005。

第8篇:行业监管体制范文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是当前高职教育中的热门专业。由于如今旅游行业火热,所以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长。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却忽视了实践及技能方面的教学,这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极为不利。所以,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旅游管理应该遵循教育过程中的规律,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从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

一、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依据

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是因为高职院校在定位过程中,与学历教育及中专层次的教育有所不同。从人才培养的类型来看,高职教育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其目标是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这一独特的定位展现出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另外,高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使学生具备专业的旅游管理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这样才符合专业教学的需要。对于今后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其主要以导游、客户管理、计调等职业为主。因此在岗位需求上,对学生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只有建立起实践性教学体系,才能将培养目标的共通性及独特性进行有效的划分和整合。

除此之外,职业素质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要不断培养学生在基本素质及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今后的发展目标。以基本业务技能为例,学生不但需要具备独立带团的能力,还要具备导游服务、酒店服务等方面的技能。

二、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

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包括很多不同的系统,分别是认知实习系统、实训课堂系统、校外实习基地系统和课后实践系统。实践性教学体系是基于旅游行业自身特点进行构建的。因为在旅游行业中,涵盖的基本要素是饮食、住宿、游玩、购物、交通以及娱乐这六个组成部分。所以将上述几个部分综合体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认知实习系统是让学生对社会活动展现出更深层次的认知,对学生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还能对旅游管理专业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采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可以将不同的旅游要素相互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其中所包含的关联性,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容。在开展实践的环节中,学生将熟练掌握工作流程,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始终保持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实训课堂系统主要应用是实训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并且是在多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展现出来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开展实训教学。通过这一系统的应用,学生在独立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开展不同方面的训练,如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饭店管理等,这些都与旅游管理息息相关。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系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升其综合能力。在这一系统中,教师要从学习的基本目标入手,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分别是景点、旅行社以及饭店实习,并且与相关的企业联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并由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员工带领学生开展实习。经过至少3个月以上的专业实习,学生对旅游管理这一专业会产生全新的认识,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课后实践系统是为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让学生可以获得完整的学习体验,其对于学生自身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开展课后的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对课堂上的知识加以延伸。因此,教师应更加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去,如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志愿者服务活动。所以,课后实践是第二课堂,这一课堂可以让学生对社会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

三、合理构建教学体系

1.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能够反映出企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因而在制订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将能力、素质、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制订的方案要科学合理,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把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主线,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2.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在发展中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高职旅游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旅游行业发展的现状,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培训,在教育手段、教育方式及教育内容上不断创新,以创新推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

3.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规程

完善的实践教学规程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标准可供参考。完善的实践教学规程包括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程序、计划书、指导书、日常教学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能使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制度上能够保证教学标准化、程序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旅游管理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其中涉及很多专业的内容。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行业监管体制范文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体系;财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的举旗起步,经历了从规模扩张到发展方向定位的扩张阶段,至今已经形成从示范引导到质量全面提升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高职教育的定位从中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中脱颖而出,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应用人才成为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共识。财务管理专业在高职教育中还是一个新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有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还不很完善,所以,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高职层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一、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的保障

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各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重要环节,任何的培养目标都会体现专业能力的要求,而这些能力的实现,都要依赖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科学实施,是学生形成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重要过程与保证。

(二)是专业与企业接轨的要求

教学的效果,学生的能力需要学生的就业来体现,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是既保障了学生的就业,又体现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其中实践教学这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改变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迫切要求

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还处在一支粉笔完成一门课程的落后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愿望不强,学习效果不佳,为此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把教学重点转为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四)是培养优秀教学团队的要求

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有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教学目标实现与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讲清楚,还要能做明白,这既是对教学团队的要求,同时也会有助于培养出优秀的教学团队。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设思路

在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坚持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全员性的建设原则,坚决走校企业合作之路,将企业工作内容转变为职业教育过程,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为理念,全支撑的实践性课程体系为依托,校内仿真实训与企业岗位实习为一体,“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保障的全过程实践教学是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形成职业能力是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实现与否的检验点。为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需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1)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作为实现目标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在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都要以些为基点。(2)建设符合教学要求的实验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将场所设计与实验实训项目设计要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作用。(3)优化教学团队,提高任课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中。

三、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过程

(一)确定职业能力目标

根据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把财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目标确定为以下职业能力:

1、职业专业能力,包括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咨询能力、财务分析能力,一般专业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需要重点形成的能力内容,是实践性教学内容,教学场所建设的重要依据。

2、职业综合能力 主要表现为跨职业的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通过相关实践课程的设计,实践教学过程来实现。

(二)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全支撑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突出职业专业能力培养,形成职业综合能力,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的关键。首先要对财务管理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进行筛选和归纳,再对典型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分析,归纳、提炼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对技术和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进行梳理,确定需要开设的实践课程,以及支撵课程和相关课程,从而构成实践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相关课程的教材建设,做到,课程与能力相一致,教材与课程相一致。

具体设计为:

1、职业专业能力实践课程设计

会计核算岗位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基础实训、会计实务实训、纳税会计实训)

财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咨询能力(财务管理实训、投资实训)

财务分析岗位财务分析能力(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训、企业财务分析实训)

2、职业综合能力课程设计

职业综合能力一般不单独设计课程,而是在专业能力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将与职业综合能力有关的知识点,能力点,有机的结合在这些课程中,从而实现全过程的综合能力培养。

(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础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学生完成模拟实训,仿真实训,工学一体化的重要教学环境。在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场所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职业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以项目化,模块化,仿真化,信息化为原则,提高实训项目的可行性,实训设备的多用性,实训效果的可见性。

具体表现为:

1、项目化 岗位能力要求通过具体的实训项目来实现,做到项目有目标,过程有操作,结果有评价。完成一个项目则体现一个工作能力的实现。

2、模块化 模块是构成项目的基本单元,是提高实训资源利用效果的最好手段,通过将实训项目分解,形成模块,通过模块的构建完成岗位能力、工作的基本工作环节,再由项目要求组合各模块,从而完成单项和综合实训教学。

3、仿真化 在实践教学环境建设过程中,充分重视仿真环境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在环境上,心理上,操作上,体会岗位工作,掌握职业能力。

4、信息化 将现代的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以各种信息形式完成实践教学过程。体现在实践教学的环境设计,教学设计,成果设计等多方面。

(四)实践性教学过程

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是实践性教学体系的表现形式,是实践性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从岗位讲解,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演示与指导,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职业能力的同时,形成较好高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将对专业知识单一评价转变为对专业能力的综合评价,这不仅是对评价内容的改变,也是学生对自我真实就业能力评价的形成。

(五)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教师团队建设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