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思政教育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教育主要是由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部分构成的,后者主要是指借助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完整、道德品质更加高尚、行为规范更加合理,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目前,高校思政隐性教育开展成效甚微,而在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暗示性教育作用,应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变化,融合显性与隐性资源,优化配置隐性资源,以此保证隐性教育资源功效的扩展。
一、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特点与价值
1.特点。隐性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被列入课程方案,同时学校也未对其进行明确的规定,它仅以隐含、非计划、不明确或未被认识的课程形式存在。隐性教育资源主要有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与人际情境等,根据其内容可知,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具有广泛性、全面性、丰富性、多样性与隐秘性等特点。
隐性教育开展的过程具有内隐性,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学生的三观、言行举止、道德素质等,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隐性教育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校园环境、教师举止、课堂氛围等均对学生有引导作用,但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各异,因此,学生经思考而获得的结论也有所不同。
2.价值。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促进学生主动接受。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难以有效实现,造成此情况的原因为大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过于单一,未能明确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对其认识较为片面。如果大学生通过主动接受,将政治理念、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转变为其自身道德品质外化的行为,此时的思政教育符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随之其将主动接受相应的教育活动。因此,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学生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既为教育主体,又为教育客体,如果实施强制性教育,则可能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而通过隐性教育,将教育信息渗透到各个方面,如:物质、制度与精神等,从多角度、多渠道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政发展,此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自发的,同时对教育内容的分析、理解、选择、吸收与改进,从而促进了自我提升。
其三,保证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便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隐性教育开展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在独立、自由与平等的环境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利用策略
1.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两个关键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唯有二者有效的融合,才能够保证高校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经调查可知,思政教育的目的性越明显,学生对其抵触情绪越严重,因此,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时,应将不同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融合,以此保证思政教育的成效,同时,在构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体系时,应以思政显性教育为价值导向,并且要准确把握二者的融合。
一方面,注重思政教育的本质,明确内容的重要部分与非重要部分,借助隐性教育,让学生自主感受与学习,同时结合教育重点与难点,采用隐性教育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分析隐性教育资源,为了保证思政教育资源体系的有效构建,要尽量消除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不合理性,教学实践中,传播正面、积极的思想,抵制负面、消极的思想,通常情况下,隐性教育实现需要特定的时间与环境,如果其影响力十分突出,难以控制,则应由隐性层面转变到显性层面。在教学中教师应将隐性教育的内涵、精华等逐渐渗透与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以此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
2.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隐性教育资源有着不同的形态,如:物质、精神等形态,其不具备独立性,各资源间相互影响,逐渐构成了统一的体系。在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性原则,并对其展开积极了探索与挖掘。
在学校领导方面,应明确隐性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与发展规划,通过校园物质与精神环境建设,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在学生方面,经过教师的指导与设计,大学生应关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如:教师举止、校园布置、人际关系等,借助隐性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内涵与气质。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隐性教育十分重要,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扩展其功效,文本分析了思政隐性教育的特点与价值,并阐述了几点利用隐性教育资源的策略,相信,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隐性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将更加显著,同时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世合.分析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的扩展与开发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256-257.
[2]张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教育功能的扩展[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29-32.
[关键词]思政教师 辅导员 高校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188-01
目前,国家在高校思想政工建设工作方面已经明确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即16号教育文件。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了高校教职队伍应明确的具体职责及义务。但碍于实际工作中,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在思政建设工作中的实践成果实现有着一定缺陷及优势而言,难以使两者工作做到有效协调。因此,加强思政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必然,两者有效结合也可谓是一种有效尝试。
一、思政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实现有效结合的工作思考
首先,加强两者队伍的有效结合必然是一种有益尝试。由于两者的教育工作任务重点均是以培养现代高校人才作为工作职责,以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水准作为工作目标。因此为了承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实现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提高高校学生的内在素质,在加强知识理论、素养培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想教育意识,以保证高校学生在提高学业成绩水平的同时,利于其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与不断巩固。此外,目前高校在思想政工建设方面已经明确了育人为先、教育为本、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重要教育问题,就需要高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能够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战线,以为了学生一切,促进学生主体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加强两者队伍的有效结合是保证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领域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由于大学生主体的思想政治水平要比中学、高中阶段时要突出,思想更加明确,爱国热情更加膨胀,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道德素质水平也相对提高等。因此,对于学生主体意识形态领域的逐渐成熟而言,就需要思政代课教师与辅导员能够达成思想一致,避免各自为战,才能逐步解决高校思政建设势单力薄、思想不统一、学生社会注意观念动摇等问题。也就是说,面对当前这些挑战,如何有效地培养高校学生主体的意识形态领域逐步走向成熟非常重要,需要高校两支教职队伍共同努力,相辅相成,以此才能逐步解决学生缺乏交流、沟通以及阅历尚浅等引发的一些叛逆问题,另学生认识到思想教育意识提升的重要性,在面对学习困境、政治困惑时,保持一定的判断能力,并逐步巩固自身意识形态领域,培养坚定信念。
二、整合思政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的有效对策研究
(一)注重制度更新及建设
空有制度不见得能够起到良好管理成效或者执行成果。此外,实践表明高校领导重视才是解决高校教职队伍相关事务的关键。因此为了能够将思政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实现有效整合,就必须立足实际,以实践行动及制度落实去说话。为此,首要任务需要成立一个负责两者有效结合的领导组织机构,在机构职责划分上应明确宣传部、学工部以及教务处、人事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小组,以为两者有效整合提供科学建议或者提供政策支持。其次,明确实施方案。在整合方案中,要理清重点,掌握具体的结合实践操作方法、计划工作量、制定建设经费份额以及具体实施原则等,唯有如此才能逐步推进两者走向有力整合与协调发展。再者,在两者的人员调配方面,要建立两者结合的联系机制,以用来弥补两者在高校思想政工建设方面的不足与发扬优势。
(二)加强学生沟通建设
两者的结合、整合及推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着想。因此,不论是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还是辅导员本身,都应当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全面了解学生课业习惯、课余生活、贴近学生主体等,以解决“问题学生”的同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制定出更为适宜的管理政策等,使学生逐步领悟到思想教育的本质目的。
(三)提供建设平台
学校要分阶段、定期举办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学术交流会。其目的是各院(系)间的两者教师队伍能够相互交流,在本着为了学生一切的目的,解决好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对自身业务技能、思想理论知识等加以巩固。此外,通过与学生主体的及时交流与沟通,建立活动组织课堂也非常有必要。即强调学生积极参与两者队伍所组织的校内活动等,以保证两者队伍学术性、学生群体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塑造及培养。
三、结语
整合现代高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非常重要,它是促进高校学生主体提高责任意识、思想观念的有利前提。因此,在学校教育事业提倡不断改革的今天,立足实际,科学考虑整合两者队伍的实施方案,制定长远整合目标等十分关键,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在提高课业成绩的同时,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民朴.对高校辅导员兼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02).
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质量,提高高校整体办学实力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构建的重点。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重点。本文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对高校理论教学质量体系进行了构建。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校思政;教学质量;全面质量管理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高校教学方式也面临新一轮的改变,高校教学质量成为凸显新形势下高校教学实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而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化条件,为高校教学质量服务,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 构建思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作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与理论两门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大学践行党的教育机构的宗旨。而信息化条件下,各种不同思潮的冲击,在不断的侵蚀着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因此,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成为在信息化条件下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直接对当前我国政治理论教学的效果有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在信息化条件下,很多高校缺乏利用信息化条件下对高校政治理论思想的认识;其次很多的高校对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认识不足;再次从教育者的角度,存在着利用信息化的惰性;最后当的思想理论的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要求,通过上述的分析总结,从而使得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信息化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构建的原则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源于质量管理的理念,通过监督,实现对活动的全方位的监控,从而从各个方面保障产品的质量。而思政教学质量体系的构建,是建立有组织、规范化的监督体系,从而使得将整个教学活动都纳入到监控的范围内,并通过相关的机制及时转变和提升我国高校思政教学课程。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其必须遵循以下的构建原则:
第一,科学化原则。结合高校思政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制定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政教学体系的时候,其必须与教学大纲的要求一致,同时在对各个不同指标进行测定时,必须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软件和硬件相结合,从而使得保障体系的科学性。
第二,系统性原则。作为高校思政质量保障体系,其属于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需要学校各个不同的部门联动,从而形成配合。而构建信息化的思政教学体系,其将不可避免的调动各方面的资源。
第三,全过程动态原则。如何将教学构成纳入到信息化条件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是该体系构建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原则。因为教学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在以往的评估考察中,其往往都是在考试终结后才进行考察,而网络技术的运用,可及时有效的对教学进行评价,从而使得对思政教学的监督成为可能。
3 思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针对高校思政保障体系,在本文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对保障体系进行构建。而全面质量管理是由美国著名的菲根堡姆在上世纪60年代的初期多提出的。而其基本的思想则是通过以质量作为中心,以全民参与的方式,从而使得顾客或者是组织成员收益的管理途径。而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在新形势下在高校思政采用质量管理,就是将教学看成为一个系统,以提高思政教学质量为中心,并在思政教学有关的所有联系者作为参与者,实现对思政教学活动从事前再到事后的全过程的控制,从而达到对教学质量监督的过程。其具体的框架构建如图1所示。
通过对其构建可看出,该系统主要包括教学组织管理、思政教研、教学质量督导、教学质量信息、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整改等不同的子系统。而每个不同的子系统又包含着不同的功能,以此构成了对高校思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机整体。而这些功能又在学校各个不同部门的配合下实现运作。总体形成以学生和老师作为基础,以高校二级学院、院系教学督导、思政职能部门构成的第二层级监督体系,最终由高校的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实现对其整个高校思政教学质量的监督。
其中,教学质量组织管理是以负责教学质量的副书记、分管校长、教务处领导等构成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从而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同时机构领导定期开展思政教学的会议,从而解决在思政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督导二级学院加强对思政教学的工作和质量监督。
思政教研子系统则主要包括各个不同的二级学院和专门的与思政有关的职能机构。通过该系统,承担全校思政教学的任务,并对思政老师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培养,同时以马克思学科点作为对马克思理论研究的依托,不断拓展和深化对马克思教育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同时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教学督导系统则主要包括校级和院内针对思政教学的督查监督系统。而该系统则主要由教务管理人员和退休教授组成,并直接向校委会报告的制度,从而形成对青年教师、新聘教师的常规课程检查。其次动态的对相关的教学信息进行收集和监督。
教学评估系统主要功能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的方式,如调查问卷、网上调查、微信调查、听课、专家打分、座谈等方式,并通过同行的评价等,实现对思政教师教学从外在因素到内在因素的评价。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则主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实现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收集和整理,并对教师进行综合的评比,以此为下一步整改奠定数据的基础。
整改系统则是通过上述分析,对教师在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如需要教师进行整改的,则必须立即进行整改,而其运作则将反馈意见反馈到学校,并通过各部门的奖惩、监督机制实现。
通过上述的构建,使得思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通通过各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对高校思政教学的科学监督,并提高了思政教学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林,徐少杰.完善我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8):151-153.
[2]王润孝,支希哲.注重发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作用确保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6):74-78.
[3]杨光;全面高质量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11.
以访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应用,既可以充分体现出高校思政课教育的目的和大学生知识学习的特点外,还可以彰显出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出高校思政课堂理应具有的教育功能和活力。何为访谈式教学?也就是相应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围绕课程教学核心内容而进行的情景模拟和角色代演,而教师就以此为依据,与受访谈者进行相应话题的采访、交流,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得到启发,并通过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分析和解决,进而固化大学生的所具有的信念以及思想行为方式。而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正符合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要求,新颖独到;更迎合了课堂教学主体性在学习上的接受意趣,增强了高校思政课程对大学生的教育成效。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运用访谈式教学的可行性
(一)访谈式教学的运用符合现阶段高校思政课开设的新理念
访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程的运用符合现阶段国家的“05方案”,一方面可以改善高校思政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传统教学手段,另一方面则可以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充分结合。而且通过访谈式教学,也可以使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师教学研究视野得到开阔,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从而不断地衍生出全新的访谈式思政教育课题。访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同样也对高校思政教师的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其充分掌握基本理论,并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相联系,另外一方面则要求其具有积极乐观的开放式教学心态,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加强对学生学习思路的启发。
(二)访谈式教学满足学生对学习的接受意趣
通过高校思政课程的教育,大学生可以自觉地对自身的思想行为和政治认知形成内化提升。而对于高校思政课程的访谈式教学方法,其在更多意义上则可以理解为教师与学生学习的共同参与性以及共同发展的交互性“对话”模式。通过对大学生集体思政教学课堂的精讲访谈,既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封闭性环境,拓展高校思政教师的总和文化水平素质,也同样可以在开放性的互动思政教学课堂中激发、提升大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能力。例如以热点社会话题作为访谈式教学的主题引导,在充分结合教师的专业分析,便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满足于学生对学习的接受意趣,从而使高校思政课程中访谈式教育模式发挥出真正地实效。
三、访谈式教学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实现运用的途径
(一)严格筛选访谈式教学中的受访谈者
高校思政课堂中的访谈式教学,简言之也就是教师与学生、访谈者与受访谈者之间围绕正确思想行为而展开的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参与交流。因此,在访谈式教育模式下,高校的思政教育也就不再仅仅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授课,而是师生双方之间的一种“交谈”,以两者的交流、研讨来实现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导向和示范。因此,正确选择受访谈者也就成为了访谈式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受访谈者的身份来区分,其既可以是学生,可也以是教师或者是社会上的其他人士;但是在具体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求上,也就必须要综合考虑受访谈者的知识文化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经验阅历,甚至于是其所具有的语言风格等等。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让思想政治教学发挥其应有的趣味性、示范性和导向性。
(二)注重访谈式教学的多样化手段运用
语言的艺术固然是访谈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适当且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则是其成功实现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保障。再加之,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运用访谈式教学,既可以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领悟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的课堂中,也就更应该要加强其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例如通过原著选读访谈来加强大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反思、启发等手段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辩证能力;还可以通过教学课堂的情景模拟来实现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等等。此外在课堂教学方式的构成上,也同样可以进行创新,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以灵活运用,如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等,既丰富了高校思政教学课堂的情境建设,也同时锻炼了大学生的思考能力。
[关键词]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整合路径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之一的国防教育,广泛应用在思政教育体系中,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汇着国防教育,也正是因为教育存在的统一性,让二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可以发挥教育的综合,而且可以达到双向强化的目的。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意识到二者具有的教育差异,不能在国防教育中忽视思政教育,也不应该忽视思政教育中国防教育所具有的功效,要通过二者教育资源的探究与整合,促进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更好的发展。
一、简析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政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作用
(一)提供教学方法与途径。以内容丰富为基础,进一步创新与完善教育方法路径是对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基础性要求。但从高校进行国防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将军事教育纳入普通高校教育体系中,一方面有助于军事科技充实高校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军事教育所具备的优势及其管理模式,进行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国人民不仅拥有着坚定的信念与崇高理想而且训练十分有素,在其发展壮大的进程中积累了许多思政工作成功经验,由此能对高校思政教育途径与方法进行完善与补充。此外,国防教育的有关经验及其方法途径,还可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经验。与思政教育以往成功的教育方法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从而让思政教育更具实效性与针对性。(二)国防教育能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众所周知,受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是明确思政教育内容的重要基础。因为思政教育目标自身蕴含着尤为丰富的规定,针对教育对象综合素质发展方面提出多元需求,因此高校所进行的思政教育一定是全面且针对的,并且要随着时展而进一步丰富与充实。对于国防教育而言,所具备的爱国主义教育力量,能够渗入到一切领域并灌注于所有工作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国防教育的作用还是内容,均和高校思政教育之间存在较多的共通性,借助国防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实思政教育内容。(三)国防教育为思政教育发展搭建平台。国防教育因其独有的方式,在针对高校学生开展以理想信念作为核心的“三观”教育过程中,能够为深化高校学生开展以理想信念作为核心的“三观”教育搭建有效平台。国防教育还能对高校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开展搭建有效平台。通过进行国防教育对高校学生自身的国防意识加以培养。在进行国防教育时,主要以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教育作为其主要形式,军事斗争体现的对抗性、军事活动具有的团体性,是军事领域的突出特征。其中的团体性有助于对高校学生协作精神与集体意识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内心的集体荣誉感;至于对抗性则能有效培养新时代高校学生应具备的互助团结与革命英雄主义等精神,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意识。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高校学生肯吃苦、敢拼搏奋、勇竞争的精神品质。国防教育主要以军事科学体系为依托,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范围广博具有极强的综合性,通过组织高校学生集中学习有关的军事科学知识,一方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覆盖面,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展学生眼界,有助于突破高校学生因长期进行专业学习而形成的思维定势,进一步增强其思维能力与创造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简析整合高校国防教育和思政教育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双向实践平台。许多高校由相对独立的部门分别管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国防教育工作,在二者之间的融合实践与信息交流等方面缺少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只有部分高校专门设置了军事教育专业、军事训练教研部、实践平台等。很多高校在选取国防教育部门时,主要和校内体育、保卫部、校外指定范围内的军事部门,采取联合的人才培养与办学模式。对于国防教育而言,在其规划方案与组织架构等方面缺少一定的规划性、前瞻性以及管控波动性风险的能力。换言之,无法将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的具体发展融汇至相同的运行机制,由此削弱了协同发展的实效性。(二)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与民族意识教育相对薄弱。现阶段,一些高校在落实国防教学时仅关注“首因效应”,认为军训只是新生入学的课程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就读专业规划、高校文化价值等方面所具备的价值,未能对课程的实施采取宏观上的调控举措与思想准备,由此会造成国防教育与思政教学相脱节。另一方面教育教学工作者所处的层次、区域不同,其在了解国防教育体现的现实价值和未来发展变革方向容易进入认知误区,在融合双方资源要素的层面上体现一定的对立与割裂,也使得在落实发展实践平台、贯彻理论成果等层面上难以达成一致。(三)未能充分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高校的思政教育学科已有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高校思政工作的关键问题已经明确,则是“怎样培养”“培养什么人”以及“为谁培养”。关于国防教育,其在完善高校学生自身道德品质目标构建上发挥着引导作用。但国防教育学科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发展体系还不完善。相比于其他课程,国防教育课程的基础理论较为薄弱,在新时期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有十分丰富的资源储备,可实际情况却是发掘不够深入、分配不够均匀以及应用不充分。
三、整合高校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资源有关路径分析
(一)教育资源方面。科学整合双方的师资队伍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不管是思政教育还是国防教育所具有的教育效用与功能不容忽视,在提高教学综合能力的同时应深度发掘教育潜力,从而全方位释放教育所具备的社会发展效能。在高等教育中国防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高校学生开展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有效教育手段,更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路径。如何有效整合课程资源迫在眉睫,但若想实现课程整合则需要以教育资源整合为基础,尤其是科学整合师资队伍,通过整合师资队伍能为整合国防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有力支撑。课程整合是教育整合的主要体现,而最为直接的就是整合知识,可是怎样整合人才和师资才是整合知识的大前提与重要基础。所以,高校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体现着高校师资整合的科学性,同样只有配备合适的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达到课程整合目标,不然无法有效落实教育整合工作,自然也难以推进教育实践工作。从某种角度来讲,课程整合是创造性地组合各方面教育知识,人才优势是高校独有的优势,而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资源的整合则应将高校所具备的人才优势发挥出来,突出高校教育具备的创造性能力,若想满足时展要求则需进行创新教育。所以教育整合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充分运用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则是科学配置教育资源,让教育效能全面发挥出来,借助教育创新推动教育形式与功能的创新。知识、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创新都包含在教育整合要求之中。在高校教育实践过程中,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集成运用与创新,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之间的科学整合,应以人才整合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整合相关实践活动。面对新时期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将民族意识、军魂教育作为构建国防教育体系的关键,以现实情况为依托强化与调整党政建设、政治工作方向,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强化军魂建设,以此构建“国防—思政”教学机制;通过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内涵进一步扩展,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唤醒高校学生的爱国心,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国防意识并与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组织教育讲座、国防知识竞赛、军事练操等,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成效。(二)完善育人机制。高校需要健全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的立体化育人机制,通过统筹安排,开创教育共建的崭新局面,从而促进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在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汲取与学习国内外现代化思潮及有关研究成果,让资源整合视角更精细、更科学、更具前瞻性,以此对教育资源整合情况进行整体调控与规划。关于高校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的机制融合需做到有据可依,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构建有效的实施机制,对两类机制进行不断磨合由此实现多维度调控协同机制。站在建设双向机制视角分析,高校思政教育以及国防教育主体需要认真对待师资人员的统筹工作、培养工作以及引入工作,搭建强大的师资培养平台,例如从事国防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承担日常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依据就职意愿、教龄、专业职称、教师个人发展潜力等许可指派至平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出于确保教师群体在德道价值观念、专业认知水准等的一致性,有关部门可以对高校国防教育师资团体进行后期系统性的培养,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国防教育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发展步伐相一致,制定并完善培养思政人才的有关机制,增强竞争能力。(三)生活化的“国防教育—思政教育”模式。在高校国防教育中日常国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更是具体化与日常化的高校国防教育内容。认真做好日常国防教育工作,无论是巩固军训成果还是锻炼学生意志品质、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国防教育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日常与集中国防教育。对于集中国防教育而言,其是指高校新生入学所进行的军训以及军事理论课程。至于日常国防教育,其不仅涵盖上述两点在高校学生培养过程贯彻落实,还有其他的教育形式,例如军事实践活动、与爱国主义相关的教育活动等。高校应依据学生与教学工作实际,进行多样化的日常国防教育实践活动。首先,构建国防教育“第二课堂”。积极鼓励并引导高校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依据其自身兴趣爱好组织内容积极向上、形式多元的国防教育社团,例如“国防教育协会”“军事天下”等社团,成员能够在相关交流中形成良好的关心国防的氛围。这样也可以吸引周边学生的加入,从而在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教育基地。例如革命老区、革命遗址、博物馆与伟人故居等教育基地,让学生重走“红色革命之旅”以此更好地开展国防教育,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能学习各方面历史知识、陶冶情操,也是在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改进路径,以此促进高校学生身心更好地成长。(四)教育管理方面。通过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有关机构的精简、增强教育服务功能、创新教育实践等多元化教育形式与手段,推动教育培育目的更好地实现。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共同性,即在强化国防教育的同时也会相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进一步拓展高校教育功能,全面体现其所具备的社会效益,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必要支持条件。通过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为开展与强化高校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提供保障。
科学整合高校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资源,属于教育改革工程,具有极强的系统性,需要适当调整与有效改革课程、优化课程结构、精选课程知识以及创新课程实践体系等。实现二者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能科学设置教育元素更是对教育功能的创新,在调整高校教育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配作用,优化调整并科学配置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资源。由此可见,只有将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效协调,才会充分发挥其所具备的教育价值,提高教育资源整合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余敬斌.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研究——深入学习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思想[J].党史博采(下),2020(01):49-50.
[2]徐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的整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88-89.
[3]廖希凯,林国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国防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9(03):86-88.
[4]黄志钧.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64.
[5]曾雅琴.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8,32(04):92-96.
[6]巩梦丹.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策略[J].新西部,2017(09):122-123.
[7]史朝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6(05):67-68.
[8]宋英,陈红祥.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作用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94-96.
[9]贾东海.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J].职业,2016(02):147.
[10]赵江永.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中外企业家,2015(33):165.
[11]丁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整合及意义解析[J].大众文艺,2015(18):232.
关键词:课程思政;生物教育类课程;路径探析
1生物教育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生物教育类课程承载着学生的生物教育观、教师观、教学观的塑造工作,在培养教师的专业底蕴上关注学科前沿、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深层次专业知识的拓展,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脉络.如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课程,构建了以“知识为底、能力为核、思政为魂”的三位一体育人目标体系.“以知识为底”构建高中生物学知识结构,研究高中生物学习题类型与解题思路;“以能力为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以思政为魂”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明确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课程兼有专业课和教师教育类课程性质,其思政元素的挖掘主要围绕两方面:一是在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中,通过从教引领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系好职业生涯第一颗扣子”,培育学生高尚的师德修养和深厚的教育情怀.二是教学素材中思政元素的挖掘.生物习题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生命观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内容,借助这些载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
2生物教育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开局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校级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仍不完善.评价是衡量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的重要尺度,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课程思政更好地落实与发展.部分高校对教师考核的重点落在科研指标评价上,同行与学生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如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从各维度掌握高中生物习题,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或进行思政教育的质量如何,校级层面还缺乏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二是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视还不够,教师的思想政治理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三是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仍不尽合理.思政教育是隐形教育,需要教师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担当.高校教师不但要意识到课堂思政的重要作用,还要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课程主要以“题”为中心,教师在挖掘高考生物试题中的思政元素时,倾向于将其从题目中提取出来,以说教的方式表达题目中所体现的思想道德观念,表达很刻意,学生并不能从内心上完全接受.
3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实例
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教育融合,做到“五个融入”———把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方案、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实现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连接.
3.1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方案
把分散在各类生物习题中有关生命观、生态文明、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整合[3],分类融入于教学方案之中.通过对生命自然属性、生命伦理、生命健康和安全、生命责任等相关习题的解析,实施正确的生命观教育;通过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等相关习题,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生态的保护意识,落实生态文明教育;通过生物科学史的相关习题,引导学生树立质疑、实证的科学精神;通过挖掘我国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辉煌成绩,认同科学家们的爱国、奉献、敬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实施以“导、展、悟、扣、竞”为核心的“新五步”教学模式,把思政目标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之中.[4]导标激趣———围绕目标、激发兴趣;展标置境———设置情境、教书育人;悟标共振———互动探究、引发共鸣;扣标演练———回扣目标、演练巩固;竞标分层———层层递进、拓展延伸.
3.3将思政教育融入自主学习
将生物学家传记、生物学史、生物系列科普读物等列为阅读书目,指导学生查阅生命科学领域前沿问题及课堂有关内容的延伸拓展.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能力.
3.4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指导学生与校外导师、中学生物学教学名师交流,强化学生在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基础教育的习题命制、试卷批阅、质量分析全过程,引导学生增长实践经验,感受一线教师的敬业、奉献、严谨的工作作风.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践行科学精神,将所学、所思、所悟梳理成文,积极申报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在环保宣传、三下乡活动中争做生态文明保护的使者;在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中学生物习题编制等工作,注重习题课程思政情境的创设,发挥习题的育人导向作用.
3.5将思政教育融入评价体系
把任课教师、小组成员、校外导师作为评价主体,将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学习参与度、习题分析与讲解技能、基础教育衔接、习题册作业、期末考试六方面作为评价内容,进行全过程考核.使习题分析、讲解技能的评价成为课程思政考核指标之一,对学生进行多元立体的评价.[5]
4结语
生物教育类课程的建设和实践过程始终秉承“真”“实”“润”三原则.“真”,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鼓励学生追求真知、保持本真.“实”,依托实际知识和学习材料,将课程思政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试题情境中,做到真实贴切,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而非流于形式.“润”,使课程思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教学中注重从“细处”着手,把捕捉到的思政教育点做深、做透,真正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课程思政建设永远在路上,教师担负着教育教学重任,既要做人师,又要做经师,用责任和担当为师范生的成长铺路领航.
参考文献
[1]秦华,闫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25(01).
[2]张艳.课程思政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6):72-74.
[3]张晓军,吕云,郭志成,等.“课程思政”在高校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3):65-67.
[4]刘秋月,郑明顺.基于目标导向的“新五步”教学程序在一轮复习课中的应用———以“流动镶嵌模型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例[J].生物学教学,2020,45(07):29-31.
[5]杨昕卉,陈宝玲,张冰,等.教学设计:物理学史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3):62-64.
[6]郑友进,孙婷婷,邹敏秀,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质量评价机制的建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78-80.
[7]蔡悦,常飞,夏明,等.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22(02):94-98+101.
[8]邓小军.“课程思政”在高校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65-67.
【关键词】高校‘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
一、绪论
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逐步深入,以及高校教育模式的逐渐转变,加强及完善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处维护高校和谐发展的主题。另外,为有效处理高校特殊群体的管理问题,高校的思政教育管理者,必须为其的管理模式加以创新研究及尝试。
二、高校学生特殊群体形成的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有力促进本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水平。以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物质利益与利润追求的观念,使我国经济与社会活动中出现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现象,进而产生贫富分化、就业困难、严重腐败等问题。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教育的办学制度也发生极大的变化。由以往政府的单一承担变为至今学生教育经费的教育模式,造成我国的贫困生逐年增多。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严重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甚至多数大学生扭曲了“三观”的观念。部分学生过度追求享乐与个人主义,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少数学生缺少责任感,集体主义的观念不强,这些社会弊端均影响较多大学生的心理平衡。
2、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孩子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是家庭,而父母则是其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人们通常是通过自身的成长环境以及父母的行为以认识客观现实,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及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少数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要求严厉,造成多数孩子出现叛逆行为。部分家庭对孩子过分宠爱,致使孩子养成严重的依赖性,缺少信心与自控能力。部分学生基于家庭生活拮据,承受过重的生活与学业压力。或者有些学生由于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等原因,而产生自卑、郁抑的心理,进而歪曲自身的恋爱观。近年来,单亲家庭的大学生逐渐增多,其缺少较多的父爱、母爱,进而缺少健康的教育,缺少安全感。因此,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联系。
3、学生自主学习及就业压力的干扰
高校学习、高校生活与中学的全然不同,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相对较大。部分学生对高校生活的期望过大,进而导致产生的落差越大。学生无法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每个学期均有多门学科的考试不通过,若学生对此产生自卑的心理,无法克服难题,最终将难以摆脱这种学习压力大的阴影。少数学生设计的目标过高,但能力有限,最后无法达到预计的效果。比如英语的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的等级考试等,学生均考前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入眠、试后悲观失望的现象,长久下去,便会形成心理障碍。此外,学生刚踏入高校的大门,便要思考未来的就业方向。此刻,其将会撕破头脑、想尽办法,以增加自身的就业筹码,却失去了施展自身才华的机会,为此苦恼不已。就业压力的影响,也会给高校校学生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问题,对此,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极其重要。
三、目前高校特殊人群的类型及体现
根据心理学理论,群体主要由互相影响、依赖的人构成,群体中各成员间常存在面对面接触或者互动的可能。目前高校特殊人群的类型及体现主要有:1、经济困难型。对于这类学生,由于不善于交流、性格孤僻、自尊心较强等,易表现冷漠、自我封闭的现象。对此,可借助多渠道进行资助这些学生,如国家、政府及学校设置的贫困生奖学金等。积极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工作,以便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此外,选用临时补助与定期补助有机结合的方式,对经济困难型的学生给予适当补助等。2、心理障碍型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对学习、就业及情感等方面的压力承受不强,进而出现孤独、自卑、焦虑不安的心理。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疏导其的心理,正确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使其学会自我调节。或者设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室,以便疏导及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鼓励学生构建友好的人际关系,真正面对自我、走进人群,从而获得应有的信任及理解。3、沉迷网络型的群体。这些整夜耗于网络游戏,在网络世界中寻找满足感的群体,易于出现责任心不强、自律能力低及厌倦学习的心理。因此,可通过多种途径加以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国家应加强高校附近网吧的整治工作,杜绝大学生通宵上网。其次,重视网络资源的监控与管理,尽量减少黄色网站或者不良信息的出现。与此同时,不断开发高校的网络资源,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好服务。最后,对痴迷网络的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对于违纪或者学习受挫的特殊群体,也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
四、目前加强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
关心学生特殊群体,关爱学生中的特殊个体,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从处理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具体问题开始,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接近生活、接近学生,以有效增强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完善的经济支援体系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必将有所调整。通过“扶贫”结合“扶志”的形式,鼓舞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树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未来人生的挑战。首先,设立助研、助教等新型的勤工俭学岗位。在高校学生能力有限的前提下,鼓舞学生通过业余的时间,配合教师组织科研教学的活动,以全面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其次,设置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为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置专项的奖学金,尤其是奖励学习优越、均衡发展的贫困生,以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从而增强其的自信心。最后,和社会各企业共同联合,以培养全能的专业人才。我国各高校可与实力较强的企业联盟,利用签订协议、按需培养、定向培养的形式,使企业投资参与专业人才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2、利用科学理念指导学生特殊群体的政治教育工作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综合把握学生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所存在问题的根源,并努力寻找处理问题的关口,积极开展对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不断增强其的未来人生的信心。(2)利用专业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以及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配合职业道德与专业思想的教育。与此同时,以诚实守信、技术精湛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全面实现教育和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借助思想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科教影片以及录像等进行教育,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从而引起其的共鸣。(3)积极开展有关“感恩教育”的活动,使学生特殊群体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进而学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教师的虚心教诲、感谢社会的和谐稳定。(4)积极组织及开展有关“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特殊群体深刻意识到责任对自身生活的重要性,唯有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才能全面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人生的意义,进而有效引导其走入正常的轨道。
3、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首先,构建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信息档案,以便及时、准确及完整的了解学生特殊群体在学习、心理及生活等方面的状况,加以跟踪管理高校学生特殊人群的行为,并给予相应的政治教育。其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机构,制作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明确科学先进的心理教育内容及方法,开展相应的心理咨询与讲座答疑活动,对症下药,确保学生特殊群体的不良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最后,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高校学生特别人群的情感教育。在尊重学生特殊人群的基础上,通过亲切的语言、交友聊天的方法,努力减少或者处理特殊群体面临的困境。以尊重唤起其的自尊,以关爱温暖学生特殊群体的冷漠心灵,以激起其对学习、生活的希望。
4、树立全方位、全面教育的友好格局
第一,加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首要阵地,能真实、全面以及直接的了解及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而能给予相应的统筹安排与全面调动的措施,在学生危难时刻,更能冲锋上阵、摆脱危机、排除万难。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管理者,应加强提高自身的思想理念水平,逐步深化自身的专业技能,为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服务,从而有效解决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制定导师制与班主任制,全面发挥高校教师的德育为先、教书育人的专业技能。安排思政水平高、事业心强、具有责任感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及班主任,使其与辅导员积极交流关于学生特殊群体的日常行为表现,并加以研究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方法与思路。第三,通过高校学生干部等部门,加强学生特殊群体的监督与管理。在各年级、各班设立相应的信息员,并由班委会、学生会以及学生党团组织等学生干部受职担任,让其定时检查学生宿舍的环境卫生、学生早退、迟归等情况。与此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努力做到尽早发现、及时报告、密切跟踪的教育。
五、结束语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在高校思政课中,实践教学对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培养品德以及深化对理论的科学认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05方案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教育部11方案又强调,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覆盖全体学生”。因此,近几年来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全国高校开展热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尝试梳理和总结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提供启发。
1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
1.1概念模糊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对于什么是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以及如何具体操作,由于和教育部至今尚未出台统一、明晰和刚性的规定,因此这使得高校在社会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上,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参观爱国主义教学基地、进入社区进行志愿服务、走访调查优秀校友、科技三下乡、拍摄简短历史剧、组织校内辩论比赛、到学校部门挂职锻炼等,都被认为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范畴和内容,可谓参差不齐,五花八门。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表面上看似乎形式多样、一片繁荣,实际上严重削弱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规范性。
1.2与课程内容脱节
顾名思义,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围绕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所设计、实施的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活动。“思修”“纲要”“概论”和“原理”思政四门骨干课的课程内容,既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理论对象;既是实践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处。但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往往与课程内容相脱节,实践是实践,课程是课程,各行其道,互不相干。这种脱节大大弱化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本有、当有且独有的“思政性”,模糊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一般性社会实践的区别和界限。
1.3缺少连续性
①空间上。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不同院系和班级开展的积极程度差别较大,存在空间分布上的不连续现象。②时间上。有的学期有,有的学期无,未能前后相续、连贯一体,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另外,思政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学生作业时间,而没有很好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时间———这是思政实践教学大有所为且当有所为的地方。学生迟早会抽身作业,但永远不能抽身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笃行思政课所传达的精神,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归旨。③逻辑上。四门骨干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性较差,在育德、育人和育才的目标和方法上缺少严密的逻辑连续性。四门骨干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往往是互不往来、单打独斗,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1.4学生收获少
一般而言,学生对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收获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而没有上升到理性认知,更难以感性认知去印证教材理论,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典型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往往是为了参观而参观,把社会实践教学当成了“景点半日游”。此外,学生参与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心态,缺少那种为实践而实践的纯粹精神。若实践教学在成绩中权重较大,就认真对待;反之,则马虎应对。即便是那些认真对待的学生,在思想上也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假大空”,是“形式主义”,对自己将来就业和发展无实际性帮助,所以可入脑但不必入心,可投入但不用当真,只要考试能取得高分即可。至于考后,相关理论是否还能谙熟于心和落实生活,对他们而言似乎都是无关紧要且不必思考的事情。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内在功效。总之,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学生“所视”“所听”———入乎耳目者很多,但“所思”“所获”———笃乎心行者却相对较少,二者往往不成正比。
1.5教师积极性不高
现在高校论文导向的发展模式十分明显。这种情况导致绝大部分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都集中向科研论文或者以论文为目标的领域倾斜。倾斜的最终结果就是“总以论文论英雄”———教师的主要目标就是科研,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而论文的发表直接关乎教师的晋升和利益。在这种模式主导下,少有论文产出但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社会实践教学,自然就得不到思政教师的应有重视。加之,对于社会实践教学是否纳入业绩考核,许多高校往往缺少相应的政策规定,思政教师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也一样,积极性严重受挫。思政教师没有了积极性,社会实践教学就失去了求好、求新、求精益求精的核心驱动力。于是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都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只图完成任务就好。
1.6软硬件配套不到位
①经费不到位。多数高校尚未设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思政教师如果要组织社会实践教学,费用多半从一般性教学经费中支出,但数目非常有限,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往往望资兴叹。②师资不到位。高校新进人才一般偏向可发表SCI论文的学科,而对于思政学科的人才引进则进行名额压缩。多数高校思政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实际都不达标。师资不够,导致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③管理不到位。教学部门、学工部门和思政部门之间,分工不明、权责不清,导致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许多高校往往是思政部门在唱独角戏,学校各种优势资源难以得到统筹利用。④基地不到位。迄今为止,针对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多是地方高校(非教育部)在运作,且零零散散,不成气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地的不足制约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发展格局。
2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解决对策
2.1厘定科学概念
笔者以为要改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首先就要厘定明确的概念。所谓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对在日常课堂和虚拟网络环境之外,围绕“思修”“纲要”“概论”和“原理”四门思政骨干课的课程内容而设计、组织和实施的一系列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并在一定的社会场所发生的目标明确、行为具体、内容充实的教学活动的总称。这种教学活动蕴涵四种特性:①思政性。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一定是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具有不可移除的思政性。这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能够达成的根本保障,也是用以区别一般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标志。②实践性。这用以和单纯的理论学习作区别,注重以知导行、以行显知,强调动手能力和行为素养的提升。③社会性。这用以和课堂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作区别,要求学生走出教室步入社会进行学习。④教学性。这是突出同一般性学生活动的区别,要学生明白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没有固定教室的课堂,它有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基地参观、社会体验以及普通调查等有着根本的不同。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此四种特性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2.2创新教学范式
2.2.1理念创新第一,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应充分照顾学生兴趣和偏好,形式和内容要回归学生生活本位。这种理念,有利于打通课堂与课外、学习和生活的联动渠道,从而实现实践教学在时空利用上的连续性和广延性。第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不但是科学理论的实践,更是德行品性的实践。德行品性的实践,不但是培养学生关于道德知识如何获得与运用的能力,更是培养他们对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那种内在的冲动。没有人不需要德行,也没有人不希望被别人认为是有道德的人。德行品性的实践,成为有道德的人,有利于消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假大空”的错误认知。2.2.2形式创新第一,设计上“分”“总”结合。即思政课四个主课教研室对社会实践教学有独立思考(“分”),也有总体规划(“总”),以防止闭门造车、各自为政,从而保障四门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在方法和内容上的逻辑连续性。第二,选题上,可单独开设一门实践教学的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选择和合理规划。2.2.3评价创新第一,手段创新。充分利用微信、QQ或面谈等渠道,进行立体化、跟踪性、多时段和全过程的动态评价,改变传统那种以“一纸作业”定成绩的静止、单一的评价模式。第二,对象创新。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应包含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对象,且学生的评价结果与成绩相关,教师的评价结果与业绩相关,学校的评价结果与教学评估相关,以此最大程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三,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全国性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网络评价平台,为每个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上传、下载、分享和评价等服务,以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3完善软硬件设施
2.3.1师资方面高校对于思政部门的人才引进计划应重点照顾;设立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制,给予较为合理的待遇,鼓励有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校内外教师积极参聘;硬性规定高校党政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每个学年必须完成一定课时的社会实践教学量。2.3.2经费方面教育部和高校都应设立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高校的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以参加的学生人数为基准进行计算,且按照一定的比率逐年递增,专款专用,定期发放。2.3.3管理方面教育部应出台相关条例,对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权责做出硬性规定,使地方高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高校应组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门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并与一线思政教师对接,以便于集中利用学校各种资源配合开展实践教学。2.3.4基地方面第一,就地转化。全国四批353个爱国主义教学基地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很大相关性,可就地转化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地。这是较为理想和经济的策略。第二,创新开发。创新开发需因地制宜和因校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注重地方性和就近性,即基地开发应同高校区域文化和历史地理相结合,以突出地方特色以及有效保障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所谓因校制宜,就是尽量与各个高校的学科特色结合起来,以便充分利用专业性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4提升教师素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提升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效果,必先要提升教师自身素养。①提升马列主义素养。思政教师必须潜心研读马列主义的原著,对马列主义的科学观点有一系统、深刻与全面的掌握,并将之转为一种充分的理论自信和信仰体系。在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只有自己相信了,才有底气引导学生;只有自己践行了,才能对学生形成最为雄辩的现实说服力。②提升道德品质素养。对高校教师而言最根本的问题,可能不是“怎么样”把社会实践教学搞好(这仅属于“技”的范畴),而是“为什么”要把它搞好(这属于“道”的范畴)。对于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当然要寻求制度和政策的支持,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思政教师如果具有崇高的道德追求,热爱教书育人并以之安身立命,关爱学生并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他们自然会想方设法提升实践教学质量。③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博大精深,即便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也不乏丰富又深刻的启示。如孔子对于二三子的循循善诱、朱子与弟子的应机答问以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都是值得教师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汲取和借鉴的智慧。这些智慧不但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直接感化和影响学生,而且还能够丰富实践教学的素材和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能以更令学生喜闻乐见的去格式化的方式呈现。
2.5转变发展模式
要改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现状,就必须转变高校以科研论文为导向的现有发展模式。应该承认,科研论文的确富含价值,学校排名也关系重大。但是,这些量化的东西并不是高校与教师存在的所有意义,甚至不是主要意义。《科学》杂志在评论上海交大“全球大学排行榜”时,就讽刺性地引述了普林斯顿爱因斯坦办公室里铭牌上所写的:“Noteverythingthatcountscanbecounted,andnotevery-thingthatcanbecountedcounts.(不是一切有价值的都能量化,也不是一切能量化的都有价值)。”[1]学生对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良好冲动、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热切关注、对于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奉献情怀、对马列主义与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宇宙人生与人类文明的开阔视野等,这些主要由思政课承载但又难以用数据简单呈现的内容,实际上同样具有重大甚至更加重大的意义,也更能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与本质。短时间看,这些内容可能没有明显功效,也不如科研论文那样很快带来现实利益。但是从长远看,它们对一个国家和社会影响深远。一方面,这些内容塑造是整体意义上的“人”(成人),而非某一种人(成才)。一个培养人而不仅仅培养某一种人的教育,才是一个良好且健全的教育;一个普遍由人而非仅仅由某一种人构成的社会,才会是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现在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其实就在于“才”的过剩而“人”的不足。另一方面,这些内容对科研的开展本身就大有惠益。因为,人的科研能力不但受到知识和智力的影响,也受到品性、意志与修养等人格要素的左右,而且在许多时候后面这些要素发挥着更关键的作用。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就指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他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通常人认为的那样。”[2]深刻认识和明了这些,或许就能更快转变“总以论文论英雄”的功利发展模式,在高校中给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思政课及其社会实践教学以应有的尊重与支持。总而言之,要有效解决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耐心,也要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王义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靠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
当前的现代高校教学中,职业教育是比较典型的教育形式,和传统高校的教学方式对比,二者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方面,都有很大的不用,除此之外,在教学体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水平,下面就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
职业教育;思政教育;体系建设
一、引言
在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努力下,中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无论在教学质量方面,还是学校数量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普通院校。如果从性质方面分析,高职院校更偏向于“职业性”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以后的发展中,高职院校要以职业教育理念作为基础,建立一整套思政教育体系,只有将基础打牢固,在以后工作中才能稳步发展。
二、分析现代职业教育的整体目标
在高职院校当中,思政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制定根本目标的时候,要掌握对学生的定位,以此作为制定目标的基础,与此同时,学习还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地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当教学方向正确后,其教学效果才能令人满意。在这一过程中,还必须确保学生都具有很好的职业道德,在进行职业工作时,要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提高其个人成就,提高其个人价值。结合不同的行业和职业情况,要建立起和职业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的思政工作队伍,这样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针对不同的职业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政素质。例如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对其培养的过程中,要重点对学生的细致性和原则性进行培养。针对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重点要对其诚信、口才等进行培训。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要重点对礼仪形象和服务意识进行培养,培训工作主次分明,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很好的效果,有利于以后学生步入岗位,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三、分析在现代职业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进行思政教学时,一定要先建立在社会发展之上,教学人员要利用一定会的方式,把健康的思想政治观念传达给学生,教育内容是教学手段,教学机制和教育方法的重要载体,其也是整个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和传统高校的教学工作相比较,二者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对于传统高校而言,其更加重视理论教学,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只是教学的一小部分,其更加重视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训。下面就分别进行分析。第一,对于观念教育进行分析,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当中,其心理都比较复杂,其不仅希望自己成功,同时自身还比较自卑,针对这一情况,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正确的成才价值观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让其知道人才也是多样化的,不是单一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找到合适的位置,每个人都可以很好地发挥其光和热。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的自信潜能,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发展目标,要让所有学生都知道,社会对职业人才非常有需求,只要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就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1]第二,在专业素质这方面,要从培养目标出发,针对思政课程的教学,其内容必须以企业作为基础,掌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在此基础上,继续挖掘企业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企业人文精神与工作过程中的思想道德素质,并制定出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第三,重点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也不同,但是就一个工作岗位而言,很好的道德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专业作为教学的基础,对其职业岗位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以专业要求为基础,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2]重点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掌握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训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专业素质,这样学生就能树立起良好的职业理想与道德素质,在教学工作中,继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思政教学当中要充分融合职业理念,二者有一个很好的过渡阶段,这样在真正步入岗位后,就会有的放矢,很好地处理现场存在的问题,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四、分析职业化的思政教育方法
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对工作的创新,进行理论教育时,还应该展开全员育人工作,保证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向更加精细化的方向上发展,从一个角度出发,在思政工作中,还应该使用先进的技术方式,例如使用网络技术,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拉近思政教育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应该进行实践调研,了解不同专业人才对素质。技术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编辑有关的材料并建立档案,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利于对职业规范和劳动纪律的学习和培养。[3]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现代职业教育思政教育体系建设路径探索分析,在进行职业教育中,必须建立教学体系,以此作为日后工作的基础,在制定方向时,要以学生就业作为目标,建立起来的思政教育体系,需要具备职业化特点,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62-66.
[2]张广宇,王学林.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新校园旬刊,2014(9):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