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新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把“新理念”看得太神秘了,看得太神圣了。看到和学到的“新理念”只是局限在书本中、理论中、表象中,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没有体现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其原因是学校和教师将“教育新理念”看得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
其实,“新理念”就是建立在一种新思维基础之上的“新观念”、“新思想”。现实工作中,它就是一种指导思想,它区别于传统的旧观念、旧思想。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进行一番理性思考,在进行对自己工作的反思中,提出一些区别于传统的新的想法,并将其加以提炼形成自己的一种新的思想,将其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这就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教育新理念。
“教育新理念”的形成,不是“空穴来风”,它来源于教育实践,是对教育实践的再理解、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对于别人提出的教育新理念,要与自己的工作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具有理性的、前瞻性的思考,采用“扬弃”的哲学方法,对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弊端进行一番深刻的批判。结合学校现实情况:其一是师资状况,如学识水平、工作经验、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敬业精神师德水平等;其二是学生状况,如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行为方式、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品德修养等;其三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将这些有机地结合起来,领导者需要进行一番深刻的思考,找出自己工作的不足和指导思想的缺欠。
同时,领导者还要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之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形成自己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思想。经过思考、总结、归纳、提炼这一过程,使之进一步完善,从而形成本校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即所谓的“教育新理念”。
“教育新理念”的形成过程,是我们对现实工作的一种认识过程、思考过程、总结过程、归纳过程、提高过程和内化过程。通过这一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它符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提高我们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比如,在我自己的学校管理工作中,认识到“应试教育”其实质就是以放弃绝大多数学生、以牺牲绝大多数学生为代价的“精英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下的教师整天一副冷面孔,死死地统治着课堂,统治着学生。教师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课堂和学生的统治者!学生不被重视,甚至遭到歧视和体罚。学生得不到理解和宽容,导致师生关系僵化。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人格得不到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遭到扼杀,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就是考试的机器,教师就是这个机器的操纵者!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提出:“有用,既是人才!”、“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别人的孩子!孩子是学生,学生是孩子,学生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孩子需要关爱和呵护!”、“不择生而教,是教师思想的最高境界,是良好师德的具体体现。”、“不放弃每一名学生,不择生而教,是我们育人者的最高理想。”、“把学生首先看成是孩子――是既有优点同时又有很多缺点的孩子。只有这样,为师者、为人父母者、为长者,才能真正读懂一个孩子!”、“凭着一种精神去生活、去工作,并为之感动!”、“只有消除偏见,勇于关爱,才能真正彰显一名教师的博怀。”、“理解和爱,是学校德育之魂。”、“学校教育肩负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它需要我们用生命和灵魂去投入。育人,从爱开始,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富有爱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等等。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就教育而言,创新同样是教育的灵魂、学校的灵魂,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凌源教育应该在教育创新方面大做文章。
其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教育创新计划”,制定“教育创新实施方案”。基层学校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创新计划”,确定“教育创新目标”,制定“教育创新实施方案”。教育创新要从小处着眼,从宏观到微观,更要注重微观,注重细节,要从教育的精准、精细上下工夫。比如,从宏观上,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做课题”教育;山东渡郎口中学的“探究式开放性课堂”教育等。微观上,我们可以注重细节的个案研究。如,从“书写标准汉字”上研究,教育和指导学生写出一手标准漂亮的汉字。写一手好字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素质。还有对学生有意识的进行“亲情、感恩、责任、沟通、合作”等方面人文素质的教育。
其二,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推出典型、学习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典型引路来促进凌源教育的创新,引领凌源教育走向创新之路。
凌源教育缺少的是各个层次的教育典型。这也是凌源教育的缺憾!我们应该从小学、中学、高中三个学段各培养和树立至少一个典型学校,使其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典型学校是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有其自己的先进性、独特性和创新性。教学方面,它必须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管理方面,它必须具有合法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但是,典型学校并不是重点学校。
1、对着目标彷徨,会让你更加迷茫,对着梦想哀叹,会让希望更加暗淡,要做的是先厚积再薄发,成功之船便会很快到达。
2、退一步海阔天空,懂得进退才能成功;人生路风雨兼程,真性情不宜放纵;多少坑都要去冲,成长痛并快乐中,不强求才能争锋;平常心事事轻松。
3、人生的经历中总是有许多的坎坷、许多的伤痛。只有让我们相信自己,友谊才会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让我们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又友谊才会长存。
4、朋友,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丧失了信心,让我们紧握幸运,创造幸福,捕捉财运,等候机遇,你一定会有辉煌的未来,加油努力!
5、人生是否有奇迹,且看自己去努力,前方或许有荆棘,千万不要去躲避,生活一点不容易,前途如何看自己,拼搏才是真实力。
6、相信自己,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只有当你拥有一双自信的眼睛,你的生活才会更有光彩,你的生命才会更有生机。
7、勇于去尝试,才会有奋斗的底气,用行动见证自己的努力,积累出真实的实力,让生活把自己锻炼,去赢得成功的天地。
8、哲人说: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愿你回味、超越昨天;尽情发挥、把握今天;抓住机会,创造明天。真心祝你昨日无悔、今日顺利、明日如意!
9、人生如花,花开,我们应该欣赏它的美丽,花落,我们应该赞美它的成熟,乐观地生活,我们才不会错过生命中每个阶段的美丽!
10、给自己一个每天奋斗的理由,然后向着那个目标前进,不要总是想着结果,只是关心每天收获了什么,让自己与开心相伴,与自信相随,祝你开心!
11、大风卷得风沙起,人生总是要磨砺,前进生命才有意义,懒惰懈怠是天敌,跟刻苦结盟在一起,才会顺利到达目的地。
12、人生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有逗句号,困难只是逗号,快乐也不会是句号,若能带着问号走,定有惊喜的感叹号,()朋友,愿你的幸福就像无穷尽的省略号!
13、难关难不难,要看去分辨,其实成功并不远,努力才会梦实现,拼搏才有别样天,事情总是苦后甜,钢铁总是炼后坚。
14、天生一人必有路,顺其自然莫停步,前进路上勤思考,得来全不费工夫,亲爱的朋友,快乐是一种选择,成功也只是一种选择!
15、寻找理想,理想就在追求的路上,前方是否真的光亮,且看勇气壮不壮,面对困难的波浪,只有迎上,才会领略到成长的力量。
16、一个人,就是一个平面镜,你微笑,别人真诚,彼此笑脸相迎,生活也像一面镜,人人都在镜中行,你真诚,常常微笑,肯定事事顺心!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力求解决好“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在解决“学什么”,即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它突出了基础性;在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即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它突出了自主性。本文拟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
突出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是由其课程性质决定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7-9)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课程标准》还指出:“历史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这里,突出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成为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即课程内容选择的一项重要的取舍原则。
为了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降低教材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编着者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
首先,在编写体例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教科书的编者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存联系把全书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突出了一个学习主题,全书共编写了44课(上、下册各22课)。这样就使全书的总课量大大减少,同时也为活动课的设置(全书共设9课活动课)创造了条件。这既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也有利于改变传统教材“难、繁、偏、旧”的现象,突出了重点,降低了难度。
其次,每课内容只有2-3个目,并以正文部分(宋体字部分)作为学习的主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正文部分力求写得少而精,精心选择能够体现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的基本史实(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让史实说话”,让学生与“历史”交流对话,旨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基本历程。例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只用三个子目讲了三个典型: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而重点又突出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秦王扫六合”一课,突出了“统一”这一主题: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始皇采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等制度和措施,巩固统一国家;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维护统一国家。每课正文内容讲得精简,减少抽象的历史理念和概念,减少繁杂的知识点,这不仅减轻了学习负担,而且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
第三,以阅读部分(楷体字),文献资料专栏、自由阅读卡等多种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使信息载体多元化。阅读部分往往是正文要点的具体化,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是理解正文要点的必要补充。文献资料专栏选用浅显而简短的、具有典型性的文献材料,既增强了教科书的历史感,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自由阅读卡则是课文有关物质文明内容的拓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多种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使每一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此其一;其二,有助于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其三,由于这些内容不作为学习的基本要求,不要求学生必须识记与掌握,就大大增加了教学的弹性,为有潜力的学生扩大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第四,力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载体,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是写给只有十余岁的初中生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不是培养历史学家,也不是尽可能多地灌输历史知识,而主要在于利用教科书这个中介让学生与“历史”交流对话,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逐步培养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逐步培养终身受用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方法。因此,教科书编写中尽量增加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的倾向。
二
突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自主性,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历史课程革新的必然结果。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渗透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型转化,由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转化。只有实现这一转化,才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为了突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自主性,教材的编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作法:
一,物理教育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
物理教育学
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学科教育学的范畴。物理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物理教育和教学的问题。学习和研究物理教育学,首先要钻研和领会已有的物理教育教学理论,因为这是人们多年来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成果,接受这些成果有助于避免重复别人在物理教学上所走过的弯路。但对物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必须与当前的物理教学实践。
二,注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物理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
三,认清《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教育的定位。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中物理课程。
四、注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物理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物理。
1.创设动画情境,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影、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
2.创设生活情境,物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物理的理解。
3.创设故事情境,学生都很喜欢听物理故事,而且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更多的物理启示。
4.创设挑战性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地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创设游戏情境,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
6.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7.创设实践情境,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和第二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考模式的改变,现行的中学物理教学不应单纯立足于物理知识的学习,而要把物理知识与化学、生物、地理乃至历史知识相互穿插,并适当增加这方面综合题的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学科综合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在讲解“原子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时,可以与化学上的电离及生物上的遗传、变异等相联系;在讲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时,可以与生物上的血液流动 方向挂钩;《电磁感应》一章中,在判断飞机在某地方上空飞行时两机翼的电势高低时,可以与地理方面的知识相联系。
六,改进评价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根据标准及大纲的要求,目前的评价理念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更多地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更多的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主题精神。在评价
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评价主体互动化:即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与协商;⑵评价结果效益化:即重视评价结果的科学化反馈作用,以使被评价者最大限度的接受;⑶评价方式动态化:即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注意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⑷评价内容多元化: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⑸评价模式过程化:即不要只关注评价结果,不要只关心学生作对了多少,要更重视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去了多少时间?是否与他人合作过?是否遇到过较大的困难,最终又是如何解决的?⑹评价施实日常化:即重视评价的实效性。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将评价日常化,通俗化。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育;创新;整合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是两个相区别又相关联的概念,心理健康应当归属于一种心理状态,而素质则应当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或特性,我们需要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进行整合研究,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通过整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环境等要素,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整合之下,更好地发挥其整体,从而达到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健全发展的目标和功效。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分析
(一)心理素质是青少年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
从心理素质的功能角度来看,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对于其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而言,属于内源性因素,它可以直接调节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状况,心理素质的这种内源性效应直接体现为:心理素质健全的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并且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而心理素|缺失的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具有自身的劣势。
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个体可以更好地抵御压力,可以正面地、积极地应对各种负性的生活性事件,也更容易汲取社会环境中所给予的支持力量,从而建构自身应对压力的积极的外在保护系统,并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心理素质的外显标志
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功能角度来看,心理健康状态是个体心理素质健全的外显标志。良好心理健康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自身心理素质的健全程度,然而,这也并非完全一致的,例如:一些处于保护状态良好的“温室”个体,他们尽管外显出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然而,他们的心理素质未必健全。
(三)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并非是必然的对应关系
正如前面所说,处于“温室”保护效应下的个体,尽管外显出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然而,其心理素质未必健全,也未必心理素质的水平就高。同样,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受到外在环境或交互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导致个体心理素质健全却未必能够达到较高的心理健康程度。当然,心理素质健全的个体更有可能主动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理障碍,也具有自我康复的能力,具有“实现趋向”的主观选择和适应性。
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在我国社会处于较大的变革时期,我们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剖析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成因,并加以有效的素质教育和整合创新,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个体社会化的理念困惑
在青少年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由自然实体向社会实体转变的过程,这也是人类个体的社会化发展过程,在这个关键性的社会化发展阶段,要注重对青少年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培育,引导青少年掌握社会规范,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而现实中在这些方面的培育却存在缺憾,青少年社会化发展中的“价值观”、“社会自我行为规范”、“社会责任和使命感”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的研究。
(二)心理压力
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的主要压力源于学习适应、升学、就业、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交往压力”、“环境应激压力”等。具体表现为: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的期望过高、青少年个体的学习动力不足、应试传统教育下的升学压力、人际交往中的过度防卫或退缩性人格、同伴交往困惑等。
(三)不良情绪的困扰
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处于个体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期,青少年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侵扰,难以自我摆脱,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焦虑、心理抑郁、受挫感强烈、极其敏感、自我强迫等。
(四)婚恋与性的心理困扰
青少年逐渐进入了性成熟的阶段,这包括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在现代西方性观念和性文化的入侵之下,发达的网络媒介成为了性传播的一条途径,青少年通过网络受到性好奇和性冲动的诱惑,而产生了性心理问题,这对于辨别能力较差的青少年而言,成为了极大的心理困扰。
(五)网络心理问题
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轻度的网络成瘾者导致智力受损、精神抑郁、双重人格、躯体适应不良等;重度的网络成瘾者导致暴力倾向、自毁等行为。
(六)职业心理问题
在青少年的职业心理成长时期,还表现出个体不够成熟的特性,他们缺乏对自身的职业合理规划,对职业的价值观念不强、职业能力较为薄弱等现象,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态势,青少年的职业心理问题日益突显,表现为职业选择面较为狭窄、职业价值取向单一化等问题。
三、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素质培育的整合创新路径探讨
我们要针对当前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素质培育相整合,采用不同的素质培育策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并从成功素质教育、情商素质教育、抗挫折素质教育等方面入手,生成青少年个体的良好心理健康状态,促进青少年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一)开展成功素质教育
对青少年开展成功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对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强化,为青少年的心灵成长指引健康的方向,对于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及优良身心素质的全面塑造大有裨益。
一、青少年德育中心理阻抗的成因分析
青少年德育中的心理阻抗是以个体已有的主观认知为基础,通过对客观现实进行折射的过程中形成的。具体来说,影响青少年产生心理阻抗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少年的个人生活史归因
1.青少年原有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偏差。在一些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中,以打架斗殴的方式来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被看作有胆量;与班主任、老师甚至学校领导对着干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这些有偏差的道德认知,会让青少年形成一种消极的对德育的态度定势,即对教师的教育产生否定、厌恶甚至排斥的内心倾向性。同时在“高考一卷定终身”的诱导下,很多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使德育流于形式,“学习好就可以代替一切”,在青少年头脑中形成“德育无用”的认知定势,很多学生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文化课知识的学习上,形成了对德育的漠视。
2.青少年之早年成长记忆的负效应。良好的成长环境和父母的关爱可以促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调节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其行为能与社会、集体要求保持和谐一致,处处维护社会秩序和集体利益。相反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来自家庭爱的缺失而造成一些令他难以忘记的负面的成长记忆,他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与社会道德要求相悖的事情,或表现出冷漠态度,或表现出强烈的对抗态度。
3.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因素的不良影响。在青少年的同辈群体中,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相近的兴趣爱好,共同的行为倾向让他们相互间很容易形成认同感,也最能达到相互转化与感染。因此,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也最突出。如果同辈群体中存在着与社会道德要求相悖的行为和观念,就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使之对不道德的观念和行为产生认同,形成对德育的心理阻抗。大众传媒由于在信息的选择上忽视对青少年群体的考虑,一些信息进入青少年的视线,对是非观念模糊而模仿力又强的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甚至诱使青少年犯罪。一旦青少年接受这些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与现实生活中的德育内容相悖的信息后,就会对德育产生抗拒心理。
(二)青少年个体的个性心理归因
1.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首先,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成人感”意识增强。成人感的出现使青少年在思想上要求独立,行为上要求自主,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是在现实的德育中,一些德育工作者片面强调个人的权威性,使学生处在被管制的不平等低地位,在这样不民主的德育环境中,青少年的成人感无法得到满足,必然会对德育产生心理阻抗。其次,青少年出现心理上的闭锁性。闭锁性是一种心理防御,青少年在自我意识中一旦出现闭锁性,会让德育工作者发现不了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即使发现了问题,德育工作者也无从下手,德育工作无法展开。第三,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出现。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2](P244)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思想上认为德育大而空;行为上会做出与德育相悖的事情。当德育工作者对其不良的行为进行劝说和引导时,他们认为是对其的“管、卡、压”,不愿意接受,甚至是公然的反抗。
2.青少年的个性心理倾向。首先,不良价值观。青少年正处在自我认识迅速发展的时期,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个体性。因此在价值观上一部分青少年更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弱化社会意识和集体意识。所以在这种功利性、个人本位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德育对他们来说就是“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很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其次,道德信仰危机。道德信仰危机是指“人们对既有道德价值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缺失的精神状态,在现象层面上显现为道德失范”。[3]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表现为道德情感的麻木、道德观念混乱和道德行为失范,它使青少年对现有的道德价值体系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否定,形成了对德育抗拒的心理。
3.青少年的个性心理特征。刚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渴望摆脱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束缚,寻求独立和平等。但是由于其意志性格处在形成过程中,所以青少年情绪不稳定,很容易产生偏激和逆反心理。而且由于自控能力的薄弱,很容易将这种情绪迁移,反映在对德育要求的漠视,甚至是抗拒,因而产生对德育的心理阻抗。
(三)学校德育视角的多维归因
首先,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使青少年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地位的低下和流于形式的过程让很多青少年认为德育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德育“无用论”,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于德育的漠视,形成对德育的心理阻抗。
其次,德育目标的高期望值。德育目标的高期望值一方面会使青少年因理想德育目标的高不可攀而失去追求的勇气;另一方面又因现实中缺少基本道德规范的约束,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而陷入无所适从的迷惘之中。
第三,德育过程中对青少年主体性的忽视。在德育过程中,忽视青少年个体需要,使青少年个体无法实现道德的内化;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青少年对德育工作者的抵触情绪,继而造成对德育的逆反心理。第四,德育内容失恰与方式、方法失当和对德育对象评价中尊重与关怀的缺失也是造成青少年对德育产生阻抗心理的重要因素。
二、青少年德育中心理阻抗的疏导和矫治
(一)通过日常交流增进与青少年的互纳
1.增进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在工作中一要树立学识威信,做一个知识渊博、专业理论功底深厚、有水平又令人信服的德育专家;二是要树立品德威信,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三是树立情感威信,融入青少年群体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教育者产生信任感、依赖感和亲切感,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德育工作者通过对个人学识、品德和情感的修养与提升,不断地增进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达到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和心理共融,才能消除心理阻抗,自觉地接受德育。
2.注重对受教育者的理解、尊重和关怀,用理解和尊重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打开师生间的心结,然后用关怀和关爱感化受教育者,消除受教育者的心理阻抗。
3.以细致、真诚的态度了解并接纳阻抗。青少年德育中心理阻抗的产生都有其主、客观的原因,德育工作者不能一味地指责、批评和抱怨,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用细致、真诚的态度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并从思想上和心理上接纳阻抗,才能有效地消除师生间的隔膜,化解阻抗。
(二)优化德育课的教学过程
1.根据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增强教育内容的适恰性。“德育的生命在于真实,而真实来源于生活。德育材料只有沟通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集知识、趣味、思想于一身,才能使学生欣然接受。”[4]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内容要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关注青少年的现实需要、满足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
2.针对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增进教育方法的可接受性。首先,德育方法的选择要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变“单向灌输”为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其次,注重体验式德育,通过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三,利用非课堂教学形式的道德教育,“通过社区组织和学校课外活动进行道德教育,寓道德教育与学校及社会的全部教育活动之中,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多维立体的道德教育网络”,[4]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由知到行的转化。
3.通过德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实现“以情育情”。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情通则理达。德育工作者用情感将青少年培养成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人,并激发青少年将这种情感投入到对自我的道德教育中,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从而有效克服心理阻抗。
4.以欣赏性评价促进青少年对心理阻抗的自我克服。道德评价对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具有强大的导向与激励动能。以表扬和肯定为主的欣赏性评价,可以让学生找回自尊和自信,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进而不断地激励自己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判断和选择,从而克服不良的道德行为,使其道德品德修养得以提升,有效地克服心理阻抗。
(三)借助心理咨询、辅导进行心理阻抗的矫治
存在心理阻抗的青少年由于其行为常常危害他人而经常受到指责、批评,甚至是惩罚,常感到四面受敌,进而对周围的人产生厌烦、敌意和偏见。同时又由于他们身上存在缺点与不足,内心敏感,一旦受到不友好对待,就会感觉自尊心受挫,对自己不能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缺乏自信心,甚至是自卑。所以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困扰下,青少年不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倾诉内心的烦恼,不仅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也难以消除阻抗心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青少年进行心理阻抗情绪的疏导和行为的矫治。
首先,维持与心理辅导老师的经常性联系。心理辅导是一种建立在心理辅导老师和学生之间和谐、信任的良好关系之上的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与德育工作者相比,心理辅导老师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也能更快地找到学生产生心理阻抗的原因。所以在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要维持与心理辅导老师的经常性联系,通过心理辅导老师的心理辅导来帮助心理存在阻抗的学生克服阻抗,健康成长;同时,德育工作者也能在与心理辅导老师的交流中提升自己,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使自己在工作中改进工作方法,预防学生心理阻抗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教学反思; 交流工具; 发展创新能力
1 教学理念的反思
面对新教材,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在语言环境的欠缺中不仅要崇尚“苦读”、“勤教”,更要以人为本;对学生“乐学”的潜能大力的开发,英语教学过程既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因此,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
1.1 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尽一切努力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1.2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3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1.4 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 。传统教学是由老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守成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火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
2 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进行使用而教学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不是一套死的规则,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过分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而忽视它的交际功能,不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堂教学大体上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笔记,课下做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为了改革传统教法弊端,适应这种全新的“任务型”教学,教者要做到:
2.1 课堂要有互动交往的教学设计。 教育活动,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交际 ( 交往 ) 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互动。在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交往情境,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真实与互动的情境中,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双方共同参与,频繁交流,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合作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同时,活化了教学内容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乐意学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越学越爱学。
2.2 要有可行的教学任务。 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同时强调完成任务是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是对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从任务的真实性、实用性、功能性三个方面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并且确保学生明确领会并全面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应以大多数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为基点,设计难度适中,切实可行的活动或任务,使学生敢于去尝试用不同难度的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被关注到,并都能解决问题。
3 教学活动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目标落点实践法”的内涵
在“目标落点实践法”的活动中,幼儿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具体的实践过程,改变了过去的学习基本是听闻式的、缺少实际应用空间的状况。幼儿会逐步明白怎样去想、去做,做事需要的知识技能可以从哪些途径得来,该怎么用,怎样克服困难,怎样与人合作,怎样把事情做好,符合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终极目标。落点的确定使任务前置,幼儿的各种探索学习成为真正主体意义上的学习。这既体现了现代的教学思想,也有效地改变了原来幼儿总体上仍是被动学习的状况。
幼儿的学习探索更多依赖于个体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于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大大压缩,而有效性大为提高,区域活动、生活渗透、集体教学和家园互动真正成为提升幼儿能力、升华情感的活动,教师在和幼儿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得到一体化的发展,改变了过去那种零散式的、一次性式的、只重知识技能的学习模式。
这符合课改倡导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目标落点实践法”这种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模式,反映的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它适用于幼儿园各年龄段,有利于幼儿根据不同兴趣、不同体验、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实践,也有利于教师正确理解教育目标、根据幼儿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确保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以“抓两头放中间”为原则,构建“目标落点实践法”之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模式
“抓两头放中间”意即“抓大放小”。抓大就是要保方向,使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改革探索能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使教学更具有科学性。放小就是先不要搞得过细,不要统得太死,给教师与幼儿留下足够的生成探索空间。
具体来说,就是把好两头,一头是目标,一头是落点,这样使主题活动由原来的四散式自然变更为竖直式,成为一件有头有尾、要由幼儿与教师一起观察探索、最终由幼儿做成的事情,并尽可能通过尽量外显、多种适宜的表现方法让所有人能看到。
为什么要把好两头?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教师在做主题活动时,由于整体目标不明确,任意生成活动,致使一再出现跑远、跑偏的情况。相关活动虽然做了不少,但很难真正落实到幼儿的能力及情感发展上。例如,在中班《秋天的树叶》主题活动中,教师先带领幼儿观察秋天飘落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后由这些转到观察各种树,树的种类和名称等。教师陶醉于自由的生成中,已经完全不考虑当初进行该主题的目标了。而采用“目标落点实践法”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我们首先将《秋天的树叶》的落点定为“树叶展会”,要想办成自己的树叶展,幼儿就必须要先弄明白什么叫“展”、自己的树叶展上要展出什么、拿什么做、以什么形式展、怎样组织、怎样让树叶展的展出效果更能让参观的人满意。在落点清晰后,教师集体分析通过“树叶展会”这一主题活动可以预设哪些教育目标,这些目标中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最先确定,然后再设定载体性的知识技能目标,确保主题活动的目标及结果都明确。实施过程中的生成也有了明确的评判标准,有利于实现落点的活动就做,关系不大的就舍弃。
三、“目标落点实践法”的实施策略
“目标落点实践法”既是教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模式,又是促进教师及管理者教育观念转变的一种有效方法。实施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预设好。首先明确能力及情感目标,再填充适宜的知识技能目标。例如,让幼儿学习筹办、组织自己的树叶展会,那就能发展幼儿的策划能力、实施能力、组织能力、评价能力、展示及表现能力等,必然涉及幼儿的自信、耐心、专注、毅力、协作与交流能力、条理性、坚持性以及责任感等的培养。
2.落点要找好。好的落点应该是人人明白、具体外显的,经过一定的学习,全体幼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最为关键的是一定要能包含基本的教育目标。
例如,《秋天的树叶》主题活动中,最初备选的落点有参观森林、参观植物园、郊游、树叶展会等。经集体讨论,大家最终选定以树叶展为落点,因为其实践空间更大、更有利于实现预想目标。
3.把管理者、教师和幼儿一起变成研究者,让他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一件预设的事做成,让每一名幼儿、教师、管理者都置身其中,这样十分自然地就将家长吸引进来。在这样的活动中,管理者不再像以前更多是出现在事前或事后,只扮演要求者和评价者的角色,而是具体参与到其中,成为教师强大的支持伙伴。教师有了大量去观察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的机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情况,从而能针对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开展高层次的有效教学。幼儿们有持续关注的事,有每天该做又可能做的事,甚至有些幼儿回到家也在继续着自己的工作,使家长越来越认可这种主题活动的开展。
4.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要从预设与生成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不要由原来的预设过渡跳转为只讲生成,避免教学的随意化和低效性。教师集体一定要认真预设主题目标,那开展的才能是负责任的教学,也才能保证主题实施后最基本的教育效果。而教师和幼儿的互动生成,往往会成为教育中最动人的不可预计的精彩。例如,在树叶展的筹备过程中,幼儿不但按计划学会了画树叶、染树叶、剪树叶、粘树叶,还自创出了利用树叶拼接剪贴出各种图案和艺术造型,令人称奇。
1 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双方交流活跃,教学效果就会好一些。当课堂富有生气时,枯燥的知识传授就会变得生动而轻松,学生必然乐于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贻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2 形式多样、组织教学
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意志力不还不坚强,自我控制能力还不行。此时,教师要做到“导”的工作,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那具体有哪些呢?
2.1 利用多媒体素材,吸引学生。 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容易将知识在课堂上消化吸收,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多媒体能使教学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具体直观,感染力强,使学生看到了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学生通过直观视听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2 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目前,就合作学习,许多教师还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理解上。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小组学习等同于合作学习。其实不然,实际上合作学习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活动比赛(游戏竞赛法)、交错学习法(切块拼接法)、共同学习法、多媒体辅助合作学习法、大家动脑筋法、思考——配对——分享法等等。 例如在教学《穷人》后我就要求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上了多媒体课,让学生与计算机合作;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就人物的任务形象,我就让学生开展辩论赛……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样行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也是很明显的。合作学习能激励每位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合作学习还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合作学习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
2.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文本沟通。课堂有活跃的时候,当然也有宁静的时候。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静下心来,沉入到由语言文字构筑的世界之中,用心去理解、领会、感悟、玩赏语言,也就是要在课堂上拥有值得珍视的“智慧的宁静”。有一次,我聆听卞淑美在新中小学上的《最珍贵的东西》,在课堂上,卞老师让学生思考“你是否同意作者提出的观点,默读,写批注。”之后,卞老师给了学生整整八分钟的宁静时间。在这宁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学生思维与文本所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
3 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善于学习
教学过程本身,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内囚,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因此,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只是指教师“教”法的优化,还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学生“会学”了才能“爱学”,“爱学”才能促进“会学”,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优化学生学习活动。
3.1 鼓励学生勤思。“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