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大学生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研究背景
(一)UCD思想的发展与引入
1、UCD思想的发展。UCD(即以人为本的设计)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国外IT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功地与很多公司相融合,而且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UCD思想传入我国。本世纪初,百度、联想、华为等公司相继成立UCD设计部,从而使UCD思想在我国真正投入实践。
目前,UCD思想在我国迅速地传播,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使用或部分使用UCD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开发设计。在创新性项目设计中,UCD思想被广泛使用。UCD思想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UCD正向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展现出其独特魅力。
2、UCD思想的理论研究。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开始多是研究UCD思想理论,将其作为一种辅助设计方案,以提高用户满意度,简化开发为目的,此时的开发设计是以技术来推动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日益复杂化,产品的功能不断加强;同时,开发费用不断地增加,使用也不断地复杂化。在随后的理论中,人们提出开发设计的目的并不在于技术,而是要以人为中心,提倡开发产品的可用性,从而形成了可用性工程等UCD开发的具体实现。目前,UCD思想及开发方法已经不局限于IT业,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开发方法,为各个行业提供可用性、易用性、创新性和人性化的解决方案,以人的需求来推动技术发展。并且,使用UCD思想能够正确解读用户的需求,有利于企业抓住机会,迎接挑战,提高企业国际化竞争的优势。
而在国内,UCD思想刚刚引入,理论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现有的成就只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思想和实现方法。因此,我国还基本上处于介绍和导入UCD的概念的时期。在国内关于UCD的构成普遍遵循的是John Gould和他在IBM的同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可用性工程的框架。
(二)大学教育中的创新
1、大学生创新性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教兴国是国家在教育界提出的基本方针,大学生处于教育中的最重要的阶段,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主要人才来源。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大学生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这一点对祖国未来的主人大学生尤为重要。
目前,国家正处于崛起的关键时期,各个方面飞速发展,能否培养出创造力位于世界前列的大学生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能否真正立足于世界强国之列。指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
2、大学创新性培养现状。我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视的,但是根据相关的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只排在世界中等水平。这是与我国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所以,我国培养大学生创新性的任务是很艰巨的。
在我国的教育中尚未形成一个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比较全面的框架,也没有一些比较确实可行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所以,从总体上看,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处在初步的阶段。
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大学里积极培养大学生的个性,以鼓励其创新。可是这么多年的尝试下来,大学里面虽然培养了很多创新能力很强的人才,但是随之出现的也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大学里面自杀和杀人事件等“创新”事情不断发生,难道这些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创新吗?这些事件虽然包含着许多的社会因素,但还是与学校的培养不当分不开的。
3、大学生创新性培养的关注点。大学中的创新性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总结起来其主要的症结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试教育”的阴影。在经过高考之后,无论多么有创新思想的人都会有一些麻木了,以高考为代表的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有着“先天缺陷”。另外,在相当一部分的学校仍旧把考试看作是学习的目的,这就更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2)教育体制陈旧。在相当一部分大学中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案例是十几年前的资料,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些资料早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提不上培养其创新能力了。
(3)难以达到创新与实际的结合。有的时候,我们过于强调创新而忽略了创新是为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存在的,创新性地进行实践、创新性地回答我们遇到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创新。而目前创新与实际脱离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创新又等于不切实际的趋势。学生看不到自己创新的结果,使得创新的积极性不断遭到打击。
(4)难以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诚然,培养一个人的个性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个性的培养推动创新的思想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目前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是明显的,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是一个合作的过程。现在的大学教育有时过分地强调个性的培养,最终使得人的创新性很强,但是难以与人合作,最终也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在这些关注点中,前两点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需要一个长期和艰难的过程才能够解决。但是,后两点完全是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就能够解决的,而将UCD的思想引入大学教育课程正是基于这两点的考虑。
二、UCD与大学教育的结合点
(一)UCD在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
1、创新与实践的结合。UCD思想诞生于创新的前沿――IT行业,其能够指导创新、推动创新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应用UCD思想开发的产品或者应用UCD思想公司都有极强的开创性。例如,网络支付工具支付宝、IBM公司的项目开发方式等,这些都是UCD思想应用于实践的成果。
UCD思想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创造,在充分掌握客户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用户提出解决方案。这样使创新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之上,创新应用于实际,所以才有了IBM“概念制造工厂”的成就。
将UCD思想应用于大学教育领域,使大学生通过基本的UCD方法的学习掌握UCD思想,同时也就掌握了一种面向需求的创新思想,使创新来源于确实的需求,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众所周知,软件开发虽然是创造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个性。但是我们也知道,开发出好的软件需要很多人协作。特别是在今天我们所用到的软件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用到的技术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势必要求大规模的协作才能够完成。同时,由于软件的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出现了软件定制化的趋势,这就要求软件开发与客户的沟通日益增加,UCD思想正是满足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推进软件开发制作的发展。
UCD思想一方面通过以用户为中心,调节了开发者与用户的关系,达到了开发者与用户的统一;另一方面UCD开发小组人员沟通顺畅,通过明确的目标使得每个人的工作以及责任明确。循环开发的方式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产品的提高令每个人都有成就感,从而达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在学习UCD开发设计方法时,领悟UCD思想,在培养个性的同时融入到一个集体之中。在学习UCD时,全部通过协作完成所有的任务,使每个人能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并在这个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使创造真正地为所有人所认可,同时也在创造中获得乐趣。
(二)UCD应用于大学教育的可能性。早在1999年,国际标准组织就将易用性和人的需求为核心的UCD确立为一种工业标准:ISO13407。UCD思想应用于实践最著名的是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设计学院(ID),UCD的许多基本方法和工具都诞生于此。由此可见,UCD思想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可以利用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思想。
UCD思想应用于人才培养已经不是想像,ID学院已经通过UCD课程培养出很多创新性极强的人才,所以UCD思想应用于大学教育是完全可能的。目前,国外已经有了通过UCD课程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较为全面的课程体系,但是在国内这一方面还是空白,不过通过目前UCD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形式来看,其应用于教育是完全可能的。
三、UCD思想应用于大学教育的方式
(一)UCD课程的设立。UCD思想应用于大学教育,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这可以先借鉴国内外的UCD开发的成功案例,特别是借鉴国外UCD课程以及相类似课程的教学经验。然后,组织一批优秀的教师,制定出完整的基于UCD思想的教学方案。通过不断地补充完善,最终形成完整的UCD教学体系。
在UCD课程设计的初步可以学习国外的教学经验,采取案例教学的形式,找到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或者是身边的热点,分组进行分析,按照UCD模型解决问题的步骤为每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答案。在学生基本掌握UCD思想之后,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将UCD思想应用于实践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在模仿外国教学经验的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UCD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真正建立中国特色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解决方案。最终让UCD思想为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合适的解答。
(二)UCD思想建设。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UCD理论体系,UCD思想的应用还在处于探索阶段。这样使得UCD的应用缺少一个理论体系的支持,但正是这样才给了UCD思想的应用一个比较宽松的空间,可以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其比较自由地发展。
关键词:生物工程;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高校,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直接融入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1-2]。湖北理工学院是湖北省第一批转型试点改革学校,其生物工程专业三年来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生物工程企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构建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在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1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面临的问题
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无自身特色
地方高校在中国高校分类体系中属于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学术型的工程型人才,尽管各地方高校也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但事实上,地方高校在发展的过程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过程中,虽然也在不断推进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3],但总体来是以学习和借鉴部属高校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厚基础、宽口径”这一不变应万变的精英教育理念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非精英学生[4],较少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区位环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缺乏创新,落入了“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的窠臼,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3]。
1.2工程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大部分是由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升级而来,本科教育时间不长,工科专业无行业背景支持,工科专业大部分以为理科基础衍生而来的,开展工程教育时间较短。学校升本后的首要任务是迎接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使师资队伍学历层次达到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学校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大力引进高学历、特别是有留学经历的人员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3]。这无疑提高了师资队伍整体的理论教学水平,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但在引进这些教师的同时,只注重引进人员的高学历学位,忽视了他们大部分是刚从一所高校毕业又转进入另一所高校任教,缺乏工程训练的基本实践。毫无疑问,这些老师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他们能教给学生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3],但对工科教育的本质“工程实践”缺少感性认识和深度理性思考,绝大多数引进人员的思维停留在理科“科学教育”上,其教学环节与工程实际需求有偏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质量监控不到位,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指导[5]。致使工程教育师资紧缺和工程教育研究人员相对匮乏,具有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5-6]。
1.3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
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具有生物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方位人才[7]。这要求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应能直接与企业对接,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掌握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8]。传统的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讲究大而全,缺乏工程实践性和地方特色,与社会企业生产需求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没有形成与企业生产岗位职业能力相匹配的科学课程体系[9]。地方高校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所设置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失调,在课程设置上因人设课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纯理论性的课程较多,而实验和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3]。部分课程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往往都是课内实践,学时少,时间分散,每组学生人数较多,学生无法体验到生产岗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3]。
1.4实践教学资源匮乏
生物工程的理论知识源于实践,最终服务于实践,学生很难单纯从书本中了解、掌握生物工程工艺的各个环节,他们必须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因此,实践教学尤为重要[8]。地方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远落后于中央部属院校,教育经费不足,实验平台条件相对较差,不能配置相应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无法完全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了理论教学的效果。地方高校建有一些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但由于实践基地管理模式、人员配置、学时安排等方面的原因,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指导相对薄弱[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时间短、效果不明显。主要是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认为接受学生实习,为学生提供相关实习场所,安排学生吃和住等,将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还需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辅助管理,严重浪费企业的人力资源,甚至影响生产[8-9]。而且在校外实践的具体操作上,企业一般只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这些岗位可能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往往会出现学生只是为了到企业实习而实习的情况,专业课老师没能深入企业车间学习实践,与企业员工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导致校企信息的沟通不及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因此,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停滞在相对较浅的层次上,未能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和探讨,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9]。
2转型发展期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措施
教育的本质区别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培养形式[10]。
2.1结合地区特点,科学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湖北理工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它的办学类型定位是应用型,其生物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企业所需要的生物技术人才。为体现此目标,湖北理工学院学院的生物工程专业应制订出自己的科学、合理、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不是照搬中央部属的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此,湖北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分别邀请了劲牌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黄石)有限公司、湖北紫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石世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数十家生物技术企业代表,以及省内兄弟院校的一些知名专家学者,结合湖北理工学院的办学类型定位、鄂东南地区的资源优势、企业生产的需求和学院所录取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多次论证,共同制订出湖北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案时,遵循确立主线,统一编排,避免重复,相互协调,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方向、多维度地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理清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先修和后修的关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核心,按照“模块综合”的思路,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11]。避免各位老师上课时同一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多次重复,同时也有利于将零碎的知识点归纳提炼,形成环环相扣的知识链,使教师都对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学生学习时能够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脉络。(1)明确应用型人才目标。区别于学术型、研究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注重于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促进理论知识服务于生产实践。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以社会需求为为导向,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夯实工程基础。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重点强调坚实的工科基础,设置有物理化学、机械制图、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及CAD、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等课程。(3)整合专业课程内容。2年级在完成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后,整合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生化反应工程、发酵工程等传统的专业课程内容,开设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与地方企业生产直接对接的酿造工程、酶工程与酶制剂、植物细胞工程、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微生物制药工艺学、啤酒生产技术、生化分离工程等应用型课程。(4)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性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33.8%。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二部分,课内实践教学环节由基础课程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生物工程专业实验三部分组成,总达338学时;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实习实训,达35周,主要有化工原理实训和化工单元操作设计(4周)、认识实习(2周)、生产实习和生产工艺设计(6周)、工程实训及工程制图(7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16周)等五部分组成。
2.2切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多渠道造就“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湖北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采取多种渠道,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较好生产实际经验、能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指导。新入职的人员,根据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的要求,统一进行“岗前培训”。学院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其导师,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用、教案撰写、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及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新入职教师实施专业教学技能指导。同时要求三年内手写教案,不使用或少使用多媒体教学,每次课前要写板书设计,使其快速熟悉课程,掌握教学基本技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青年教师实验课课说课比赛”、参加校外的提供课堂教学能力的研修班,如由北京中教国培教育咨询中心和《发现》杂志教育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中国特色的成果导向教学实务操作”培训班、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新技术条件下高校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等,青年教师还要求每年完成一门课程完整的跟堂听课任务,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下迅速成长。(2)强化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湖北理工学院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请进来”是指聘请合作企业的高层领导和生产骨干为外聘教师,每学期为生物工程专业师生举行2~3次讲座,与专业教师一起担任毕业设计及工厂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根据生产的需要对师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操作能力。“送出去”是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湖北省高校青年与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根据项目要求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一年,学习企业的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每年要承担实习教学任务,带领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生产实习和专业实践。教师深入生产一线,通过交流与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2.3突现地区特色,精心构建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厚基础、重实践,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湖北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吸纳劲牌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湖北紫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技术人员及公司主管从生产实际角度提出的建议,综合考虑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性、专业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和内容的连续性,突显“绿色、虚拟、智能、矿冶”的地区特色,建立起既满足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又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无缝对接的课程体系。(1)校本课程模块。理论课程方面:1、2年级完成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等);3年级开设生物反应工程、生化分离工程、发酵工程、酿造工程、酶工程与酶制剂、生物技术制药、细胞工程、生物能源技术等专业课;第7学期开设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抗生素生产工艺工艺学、矿山废弃地的生物修复、鄂东南特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企业经营管理、啤酒生产技术等特色课程。实践课程方面:构建以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基础课程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和小学期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每学期开设16学时(8次)的生物工程前沿专业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动态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加强工程实践训练,把企业技术个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专业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的课堂来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企业课程模块。邀请劲牌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湖北紫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石世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等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以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的形式讲解白酒酿造关键技术、啤酒的质量分析与品管、天然色素提取与分离、阿奇霉素生产工艺、矿山废弃地的生物修复、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内容,直接将企业生产技术和相关管理知识导入课堂教学,培养与企业生产直接对接的应用型人才。(3)课外自主学习模块。第七时期,每位同学须独立完成一项与生物工程专业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进行科研训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对学生的进行指导,形成科研小论文,期末集中答辩,进行评审。大学四年期间必须完成课外自主学习的10学分,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参加各类竞赛,如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药工程杯”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也可以申报各类项目,如,学校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
2.4产教融合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生物工程专业现已建有劲牌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黄石)有限公司、黄石世鑫药业有限公司、湖北远大富池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紫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个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践与实习教学基地。2017年积极与江西彭泽县矶山工业园化学化工协会对接,建立湖北理工学院-江西彭泽县矶山工业园化学化工协会联盟,并签订实习就业协议。突出学生实习实训,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了保证实习落实到位、收到实效,制定了实习教学管理相关规定和实习教学质量保证措施,安排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管理。同时根据社会的需要与人才培养要求,尝试对实习方式改革,将生产实习安排在暑期进行,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老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习并重。学生通过实习,深入企业,了解了企业,将生物工程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消化和巩固了专业知识,拓展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3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取得的成效
转型发展三年来,生物工程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的各级教改项目共5项,其中湖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3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1项,实验建设说课比赛三等奖2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在30%左右,其中考取“211”或“985”院校的学生占一半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学生人数比例为6∶1,一次性就业率达92%以上,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学生申报湖北理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7项,湖北理工学院实验室开放基金项6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6项。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6篇,在湖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第三届学生荣获单项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综合赛二等奖2项;第四届荣获单项赛二等奖3项、优秀奖1项,综合赛三等奖1项。在第十届、第十一届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生分别获得三等奖。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学风,为培养专业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眭平.地方高校创新实践平台嵌入创新方法教育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索,2015,34(9):168-171.
[2]卜路平.PDSIPE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J].钦州学院学报,2015,30(3):73-77.
[3]汪大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22-24.
[4]董妍玲,潘学武.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策略及实践—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版),2015,12(下):26-29.
[5]兰智高,谢伟,韩高军,等.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北省5所地方本科高校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36(6):5-9.
[6]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0):1-19.
[7]杨青宝,李焕玉,李靖,等.地方高校新进青年教师生命质量现状分析与影响因素探究[J].体育科技,2014(5):91-93.
[8]刘微,董媛,姜勇,等.关于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生物技术世界,2016(5):305,308.
[9]王娣,曹珂珂,李妍,等.校企合作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广州化工,2016,44(12):183-185.
[10]游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探索—以钦州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6,31(1):75-79.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提出。所谓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保持和利用某种资质或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倾向。就业能力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然而,随着国内外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逐渐增多。国内学者最早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是郑晓明,郑晓明(2002)认为,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文少保(2006)则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在以学习能力为基础上发展的与职业相关并嵌入在个体身心里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个人获得成功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晋升的能力,并且拥有可以随时获得成功就业的相对机会;对组织而言,就业能力能够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谭诤认为,在我国现实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就业体制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应包含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终身学习和动态性特征四个方面的内容,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所积累的知识和各种能力无疑是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部分,大学生运用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职业岗位也是其就业能力的一种体现,此外,谭诤指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种学习能力,并且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学术界存在着二维、三维、四维、五维及以上层次的解释构架,其中五维结构是从可持续就业角度,对大学生能力要求进行了细化和拓展。瑞士学者M•L•戈德斯密德教授认为,大学生要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需要具备五种能力: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出色的人际关系技巧、对丰富的科学知识的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锐广阔的视野。Fugate和Kinicki(2008)从个性角度出发提出生涯认同、积极性、生涯动机、对工作变化的开放、工作和生涯弹性五个维度。国内学者张丽华、刘晟楠(2005)提出,就业能力由五个维度构成,即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宋国学(2008)从专业技能、沟通技能、个人属性、学习能力和人际技能五大维度构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二、基于就业能力提高的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改革
在没有进入现实工作领域之前,大学生对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持有的工作兴趣实际上是停留在抽象认识层面上的,而认识实习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体验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参与和表现,不仅能够向企业展示自身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明晰自己的职业倾向。一直以来,由于实习方案设置不合理、实习基地少、校企合作深度不高等原因,工商管理专业认识实习效果不佳,没有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各所高校都在积极探寻解决策略,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认识实习教学改革中,确立了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重点从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教师管理、实习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革。
(一)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实习的质量。因此,建设一批稳定、优质、深度合作的实习基地,是高校解决各种实习问题的有效途径。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实习基地,主要是以铁路局、中铁建、中国北车等为代表的路内企业,然而,随着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的不断拓展,传统的实习基地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就业需求,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和建设多领域、多岗位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滞后,企业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注重借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以学校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依托,加强与工商部门辖区内各大企业的交流与联系,逐步建立起服务学生就业需求的政、校、企合作机制。在工商行政管理局、兰州众邦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甘肃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物流等政府部门、各种类型企业等诸多工商管理专业涉及的就业领域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们提供多岗位的实习体验机会,丰富学生的社会工作经验。
(二)采取集中、分散与轮转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工商管理专业认识实习宜采取集中实习、分散实习与轮转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模式。由于企业管理类实习岗位能接收的实习人数相对有限,如只采用“集中式”实习模式,一方面会给实习单位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实习效果,因此,在实习安排上采取“分散式”实习教学模式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习模式更为适宜。我校工商管理专业认识实习的组织和安排,完全采取“双向选择”的形式,将学生个人实习意愿和企业用人需求有机结合。首先,由实习单位根据工作的具体需要确定实习人数、提供实习岗位工作说明;其次,实习教师向学生宣讲实习单位概况和实习岗位工作规范;再次,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填写实习岗位申请;最后,由实习教师依据学生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统筹分配实习岗位。以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为试点,63名学生按照此种模式,被分别安排到四个单位的多个岗位开展了认识实习,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另外,轮转实习模式也是解决实习人数多而实习单位少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所谓轮转实习模式,就是先将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分组,然后按照不同的时间段将各组学生在多个实习基地循环轮换实习。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面向铁路单位,大中型企业、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物流管理、行政文秘等岗位,为方便学生了解和体验未来的职业角色,更好地促进就业,我们对工商管理专业在分散实习的基础上,实行轮转实习模式,这一做法能够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工作部门,熟悉不同行业的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了解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
(三)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外双导师制是由认识实习课程指导教师和选聘的企业实习导师共同设计和指导学生认识实习的一种制度安排。认识实习课程指导教师通常由系里选派年轻教师担任,在每学期认识实习开课之前,校内指导教师必须提前进入企业,搞清楚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主动了解实习岗位工作职责及人员任职要求。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开拓视野,增加社会工作经验,而且能够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组织沟通能力。校外指导教师由选聘的实习岗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担任。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实习是一个适应和锻炼的过程,需要得到相关的指导和帮助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采取分散实习和轮转实习的模式,校内指导教师无法实现对所有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指导。为此,设立校外指导教师就变得愈加迫切和重要。企业实习导师需要从知识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熏陶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并在实习结束时评价学生实习表现。作为学生成绩的第一评价者,企业实习导师需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工作能力等方面予以评定。此外,我校工商管理专业还邀请了企业实习导师担任学生的生涯导师,与学生交流沟通职业发展规划情况。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与校外导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而且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亦获得了职场专家的咨询和帮助。
(四)校企联合开发实习教学方案为避免校外实习出现走过场和内容空洞等问题,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进行实习方案设计时,强化实习企业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实习企业从前期实习方案的制定、实习过程中的监督与指导、到实习成绩最终评定的全过程参与,这种做法,不仅使得工作岗位的要求与认识实习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而且充分调动了实习单位参与教学的热情。以我校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实习为例,实习企业XX公司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安排总经理、各职能部门主管等诸多岗位和人员参与此次认识实习教学。学生的实习任务包括新员工导入、工作实践研讨、职业角色分享、工作岗位体验、表彰总结五大块,学习内容涉及XX公司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物流配送流程、营销策略等方面,详细方案设计参见表1。整个认识实习过程,学生深刻体验了未来工作的环境和职业角色,了解了未来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也为学生未来进入职场提供了准备。
三、结语
关键词:信息技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2-0054-02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以电子、通信、计算机及软件为主体的信息产业在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中高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信息产业特点是中小企业众多,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经营与市场相关性高、竞争激烈,劳动力转移和职业岗位转换频繁。因此,信息产业从业人员不仅要能够适应单一工种劳动,也需要参与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进入计划、管理、服务等环节,甚至自行创办企业。与此同时,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1],毕业生就业率偏低是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我们对齐齐哈尔大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开展了毕业生调查工作,发现很多当年统计为未就业的毕业生实际已在中小型生产、经营企业工作,其中个别优秀者甚至创办新型企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生把此类工作当做临时性、非正式就业,不看好工作前景,学生的就业心理预期与社会现实脱节严重,导致就业率统计不准确。如何使学生认清我国信息产业已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的新型人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针对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现实,变革原有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原有“一刀切”的做法,采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原有守成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养,构建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思路,是极其必要的。
一、国内外现状分析
一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以美国百森商学院的成立为标志,随着如Yahoo、Excite、Netscape这样的大公司在校园创业氛围中诞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受到世界各国关注。美、澳等发达国家高校在专门机构的负责下已形成一套成熟、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一些大学设置了创业教育专业,其支持体系相应健全、完善。欧洲国家十分重视创业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创业精神,建有“欧洲模拟公司”网络。其中德国在2000年明确提出,在今后5―10年中,每届大学生要有20%―30%的人创业[2]。
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于1991年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牵头组织在国内6省市、20个县乡和30多所学校进行了创业教育实验研究。1997年,清华大学率先主办了“创业计划大赛”,国内高校开始以创业大赛为突破口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自发性探索。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团中央、中国科协于2000年和2002年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从2002年起,教育部也成为这一赛事的主办单位之一。2007年,中南大学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与 “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试点单位[3]。同年,经教育部、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2010年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配合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2011年教育部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受政府导向和舆论媒体的推动,到目前为止,我国很多高校已经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是,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定位不同,有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仅限于开设一两门课程、邀请知名企业家开办讲座、搞一些创业计划活动,普遍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学科、专业教育脱节。
二、信息技术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探索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纲领性指导。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对信息技术类专业而言,这种能力应包括知识、技能和特质。信息技术类专业在确定培养目标时,目标不宜宽泛,要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应解决好守成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间的关系。以创造性、创新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其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特质等。
(二)业务培养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可分为以学生创业素养与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广义创业教育和以创业素质与具体创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狭义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应当是一种根植于全日制本专科教育的根本性教育体制,它既包含综合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品质、个性、才能、创造性等的培育和提升,也包含市场知识、创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对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是一些急于创业学生的共性,经验不足,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实行管理的能力,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开展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以真实的项目、虚拟的公司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尝试。在这方面,中南大学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要改变以往青睐大企业忽视中小企业的做法,组织学生到创业型企业进行实习,体验创业者的艰辛和事业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毕业设计要在坚持原有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成本核算等内容。
(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现代课程论从大课程观的角度将课程划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目前,许多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造成部分学生情商缺陷,意志薄弱、缺少自信、缺乏独立自主精神、不善合作、较多的依赖性等。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科课程要做出相应改变,不仅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要变,普通教育课程也应做出相应改变。例如,外国语言类课程可适当宣传国内外成功创业的事迹,树立创业典型。对活动课程而言,尤其实验、实习要增加各种不同的创业教育内容。结合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一般应有明确的活动目的、特定的活动方式。
三、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建议
(一)管理制度建设
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深化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宽松的育人环境,实行弹性学制和真正的选课制。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实行选课制,但受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等限制,以专业选课制居多,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很小。对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应该延长学制,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提供更多的选择课程,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学生管理方面,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鼓励办法和管理制度,完善学生创新创业的管理机制。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应该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的资源是扩张的”[4],不仅包括传统的教师、教材和课程,还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学校的学术环境、讲座、学生的各类社团组织,乃至校友资源、政府和企业以及研发机构的资源和海外的教育资源。建立“能够充分给学生提供各个环节,实践、实习学习机会的广阔资源”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取得社会各界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资金支持。为此,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相当重要。加强学校与企业、政府的联系,尽可能取得多方面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创新创业实验班、创业教育辅修专业建设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2010)中国报告》,2005―2010年间,我国大学生认为创业机会有所增加,2005年,认为“在随后六个月中存在创办新企业的良好机会”的比例是32.43%,到2010年,该比例上升到44.13%,但认为创业能力存在不足。尽管有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创办企业的技能和经验”,但这是一种没有创业的“事前主观评价”,是对自身创业能力的一种高估。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以实验班、辅修专业的形式比较好。对参加实验班的学生,选拔时可以开展“创业者个人特质的自我评估测试”。实验班成立后,独立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选修创业教育第二专业的学生,以校内辅修专业的形式培养。
参考文献:
[1]桂卫华,凌玉华,粟梅等.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
[2]牛长松.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国外职业
教育,2007,(3).
[3]董青春,董志霞.高校创业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改革[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
(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64)
摘 要:针对常州大学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如何培养出符合轨道交通产业需求的具有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确立了“科学制定培养方案、校内校外实践并重、多学科交融校内外团队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论文从培养方案设置、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为培养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模式;信号与控制;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79-02
收稿日期:2014-11-09
作者简介:屈霞(1968—),女,甘肃张掖人,常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教育研究课题“卓越教学理念及其实践研究”(SCZ131950000V/002)
从2005年开始,国内轨道交通建设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期。截至2014年,我国获得国家批准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已达到37个,高居世界第一。目前,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等9座城市的长三角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总量将达到3383.87公里。未来3年,至少还有10个以上城市将获得批准。也就是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热潮至少要持续10年以上,这将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领域急需大批具有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常州大学为推进立足常州、服务地方的办学实践,在整合现有优质学科资源的基础上,于2013年成立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开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以深入培育轨道交通产业新领域人才。逐步确立了“科学制定培养方案、校内校外实践并重、多学科交融校内外团队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需求,从培养方案、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为培养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科学设置培养方案
(一)确立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
从调研各高校尤其是长三角地区高校本专业办学的经验及其目前就业实际形势,确立了培养目标:为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培养掌握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掌握轨道交通系统理论和轨道交通信号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能从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从苏州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30—50%的学生进入轨道交通产业,其他出国、考研及其从事通信、自动化控制类岗位占多数。将办学定位为“在宽基础之上重视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即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通信工程、控制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各种能力,而能力的获得必须有相应完善的课程体系来支撑。课程体系建设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本着为轨道交通行业服务的宗旨,突出轨道交通行业的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实践出发,改变学科导向为专业导向,先从培养专业能力入手,分析所需的专业知识从而确定专业课,由专业课导向专业基础课,再根据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来确定基础课程的内容[1]。
1.专业课程的确定。轨道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在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下,根据自动化学科大类与专业内涵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加强核心专业基础教育,强调综合性和完整性出发,整合出9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课程。确定列车运行控制技术、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检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4门课程作为专业课程,列车运行监控系统原理及应用作为专业选修课,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基础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城市轨道通信系统和系统可靠性原理作为专业基础选修课。
2.专业支撑课程的设置。配合轨道专业课程,设置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系统、电机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嵌入式系统设计等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和计算机类基础课程,以扩展学生知识面,更好地适应就业形势。
二、实践平台搭建
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以及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依托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保障了实践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好的实践平台要贴近工程实际和科技前沿。
(一)专业能力进阶的校内实验室建设
依据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专业能力提高和职业能力提升的要求,按照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三个层次[2],搭建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和微机连锁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校内的城轨课程课内实验及实训场所。信号基础设备实验室包括轨旁信号控制设备及城轨动车转向架模型等基础设备。城市轨道信号控制实验室分为城市轨道综合监控模块、城市轨道通信模块、城轨信号及列车监控沙盘模块等。城市轨道综合监控模块实时地模拟地铁车站控制、运行,包括车控室IBP一体化工作台及车站级ISCS综合监控工作站二部分。
(二)建立校外实习及实践教育基地
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是通过实践教学将专业理论知识要素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要素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主动到企业进行广泛调研,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最新发展技术,进一步与苏州地铁公司、上海申通地铁公司等企业建立实习及“工程实践教育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制定实习培养方案,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或毕业设计,参与真正的轨道信号的检测、诊断与维修等具体的工作。由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及现场学习指导等。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高校教授、企业专家技术讲座
学院聘请了西南交通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国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四方车辆研究所等轨道交通领域专家教授、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开展技术讲座,学生通过现场与专家教授的交流,把握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前沿,拓宽其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应用能力。
三、多学科交融的团队指导模式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行业相关性很强的专业,涉及到自动化、通信、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学科,培养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和城市轨道的实际工程项目研究需要具有学科交融的教学团队的群策群力。
(一)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监督教学
由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南车车辆、学校教学校长等校内外专家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对培养方案、实验室建设方案、日常教学等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跨学科、校内外指导团队的形成
本专业教师全部来自原通信工程系,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占80%。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一定的实践生产能力。但由于信控专业具有起点高、发展快、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因此,专业教师都需要到地铁公司参加培训,参与企业正常的生产和运营;需要经常性地去企业现场调研,通过调研展开课题研究;吸纳其他相关专业教师,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校内实训课兼职教师,自有实验教师负责助课,共同构成教学指导团队,指导学生校内实践及毕业设计,实现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知识交叉和融合[3]。
(三)课堂项目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潜质
作为实践教育创新的主体,教师需将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和自身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即在相关课程授课过程中,结合研究项目进行案例教学,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4],例如对于“列车运行控制技术”课程,教师可以采用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的设计和速度控制器的设计、有轨电车车载控制器的设计、轨旁区域控制器ZC的设计等案例,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课后通过查阅文献设计相关系统方案。在专业课教学中,尤其要注重让学生掌握仿真工具及软硬件设计方法。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学生应熟练掌握KeilVision软件模拟仿真和Proteus对电路交互式仿真,课后每位学生要动手焊接并调试出一个具有实际功能的作品。在EDA技术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用VHDL语言设计一些基本的通信信号。
(四)将提升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贯穿本科教学
进一步综合各学科优势,搭建和完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软硬件平台,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创新活动中来。以教师科研项目、各类学科竞赛、各级科技创新项目为实践创新活动板块形成多个学生创新实践团队。鼓励学生申报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竞赛。
通过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各类学科竞赛、各级创新性实训计划项目、创新基金项目、校企合作、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各类竞赛等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创新动力,激活学生创新潜质。
常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成立为常州市围绕轨道交通产业进行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增添了新的力量。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自2013年招生以来,报考人数位居常州大学前列,学生录取分数高、生源好。2013级学生一年级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93.5%人,六级通过25.8%人,多人获得江苏省数学竞赛二等和三等奖。部分学生已参与到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进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培养了良好的研究习惯和功底。
参考文献:
[1]魏朱宝,刘红.“错位”与“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2]王海燕.“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
摘要:大学生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主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使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和提升,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其中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地方院校学生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从培养机制、培养方案等多方面提出了促进企业主人翁角色转变的对策。
关键词:学生专业实习;企业;主人翁角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45-02
大学生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专业实习(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大学生实践活动等,要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分子材料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实习。
一、专业学习现状及存在问题
国内绝大部分高校会在大二年级和大三年级分别组织专业认知学习和生产实习,让学生在企业中锻炼和提升实践能力,但是往往效果令人很不满意,学生任务式地完成了实习,修完了实习学分,没有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也没有学到生产知识。这种现象在我们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中更为严重。在地方本科院校中,相比于直属高等院校,学生主动性较差,学习能力不强,懒于动手和思考问题,另一重要原因是企业的角色定位,在学生专业实习过程中,企业没有主动参与到学生实习中来。学生实习没有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相反学生实习给企业的安全、管理等带来一定的麻烦,所以大部分企业不太愿意接待学生实习,更不用说主动去教学生生产知识,给学生操作训练的机会。
二、促M企业主人翁角色转变的对策探讨
“学生专业实习中企业主人翁角色转变的对策研究”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分子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基于以上现状,本文从培养机制、培养方案等多方面提出了促进企业主人翁角色转变的对策,以求达到优良的实习效果,从而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毕业后能迅速成长为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一)建立以“专业为导向,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方案
在课程开设方面,学校可以开设有关实习单位生产知识的课程,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通过为企业定向培养毕业生或提供优秀毕业生,建立校友联结,促进学生向企业主人翁角色转变。在实践教学方面,如实验教学、毕业论文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中,较多的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可以在教学方式上遵循“创新思维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启发和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创造性,同时建立监督和考核机制,杜绝“走过场”现象。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开放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建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制
在培养机制上,高校要积极建立产学合作的长效机制和校企资源共享平台。例如:学校可以聘请企业高工来高校进行讲座、讲学,传授学生相关生产知识;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知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些途径,学生去企业实习,企业专家更容易将实习生视为自己的学生,更乐于教学生知识。学校可为实习单位提供入职培训、安全培训,主动向企业培养或推荐优秀人才,提倡和鼓励教师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调动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企业指导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还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
(三)合理定位实习模式和安排实习
企业的选择、实习模式的定位、实习的安排等直接影响着实习效果,因此科学地选择企业,定位实习模式,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实习时长、实习食宿等至关重要。
高校在选择企业时,指导老师应去企业充分调研,选择能够接纳所有学生实习且具有多个实习岗位的企业,这样会有利于对学生的管理。实习模式可以采取顶岗实习、轮岗实习,让学生在岗位中学习生产知识及安全常识,学习完某一岗位知识后,再进行另一岗位的专业知识的培训,这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中都得到锻炼。
在安排学生实习时间上,要避免生产淡季。在淡季实习,工人较闲,学生可学到的知识也会相应减少,且很容易出现人员扎推现象,甚至会出现指导教师和学生捉迷藏现象,同时也会让学生感觉企业效益不好,这一行业的就业前景不好,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时长的安排也对转变企业主人翁意识很重要。现阶段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认知实习一般安排一周,生产实习一般安排一个月,出现学生稍微对设备和工艺有所了解实习就结束了的情况。时间不够是导致对生产知识了解不彻底不深入的重要原因,适当延长实习时间,可以加深学生和工人师傅的感情,加深学生对生产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在企业扎扎实实干三个月或半年,拜师学艺。
在安排学生实习食宿上,企业统一安排食宿,学生在实习中通常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例如:我院2012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分为两批,分别是湖南中财化学建材有限公司和邦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由于中财员工宿舍正在建设中,学生住在附近的宾馆,而邦弗特公司为学生安排了住宿,在中财实习的学生出现迟到、早退现象较为严重,而邦弗特没有出现学生迟到、早退现象。我院2013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由湖南中财化学建材有限公司统一安排食宿,实习效果明显改善。
三、结语
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有重要作用。高校可通过建立以“专业为导向,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创建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制,合理定位实习模式和安排实习等方式,让企业主动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提高学生专业实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波.高分子成型与模具专业实习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84.
[2]王选伦,盛旭敏,周冕.浅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基地建设[J].大学教育,2012,1(7):5,9.
[3]王慧敏,崔孟忠,侯立杰.改革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的尝试[J].化工高等教育,2013,(5):74-77.
[4]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5]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03,(04).
[6]王欣,吴书安,夏晓青.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8):47-48.
[7]Beastall,G.H..Adding value to laboratory medicine:A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2013,51(1).
[8]隋金玲,吴波,李合增等.石油化工类专业企业实习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应用型高校 中外模式 深化改革 生态共赢
全面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四种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互补、双赢”的校企合作关系,利用企业、学校各自的利益诉求,形成利益共同体,构建“校企合作共生共赢生态圈”。借助企业实践平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核心竞争力。
一、国外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二战后欧美等国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率先提出并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形成了适合本国的各具特色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奥地利的“模拟公司”,亚洲经济迅速崛起的日本采用“产学合作”、新加坡创立“教学工厂”模式等。
纵览各国校企合作模式,政府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是关键。具体举措有:(1)为校企合作立法,明确相应的政策法规,调动学校、社会及用人单位合作的积极性。(2)政府设立专门的协调或管理机构,依法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协调校企合作关系,保障合作渠道顺畅。(3)通过对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和扶持企业积极主动全程参与职业教育。
国外校企合作成功经验:政府通过法律及设立专门机构来规范并培育校企合作大环境,校企共同制订的专业培养方案契合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迅速提升,社会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认同度高,由此校企合作进入了互惠共赢的良性生态圈。
二、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现状研究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注重和企业的合作,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高校主动服务企业,寻求共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共建合作模式与管理机制。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是国家对校企合作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法规及配套政策调动学校、社会及用人单位合作的积极性,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不够,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责权利不明确,致使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开展。
二是高校对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不愿面对校企合作中的管理问题,对学生赴企业实习中遇到的纠纷缺乏有效引导,有的高校为了规避风险,选择少参与、消极应付的态度。
三是企业参与合作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中小企业参与的最大动力,就是借此吸引并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在企业就业,但企业往往走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老路,开展低成本的加工制造,尚未把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同时出于知识产权保护,也不会安排学生进入企业核心技术部门,而仅安排生产流水线顶岗实习,因而对大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不足,让大学生认为大材小用,缺乏施展空间,学生实习结束愿意留在企业就业的较少,导致企业缺乏合作动力。
四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认可度不高。企业只安排学生在生产流水线顶岗实习,高校和企业都对学生实行“放羊式”管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技能难以提高,且我国现行高考体制下,很多学生所学专业并非其职业兴趣所在,学生缺乏赴企业从事专业实习的兴趣。
三、校企深化合作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加强校企合作,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需要政府的政策导向,才能激发学生工程实践的学习兴趣。为此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一)政府需完善税收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
1.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适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支出的相关费用,在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时予以减免抵扣;允许企事业单位将职工教育培训费用于接收大学生的实习实训;企业与高校联合进行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转让符合条件的,均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2制定财政支持政策。设立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对接收实习生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允许企业根据接收实习生的数量和提供的培训内容等,申请一定额度的政府财政补贴;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为行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只有国家从法律、政策等方面保障了校企合作的大环境,并对政策予以了全面落实,校企合作才能走入实质,才能借鉴现行的德国“双元制”、新加坡“教学工厂”等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完善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机制
1.保障大学生实习期间的生命安全。一是明确安全责任,对因实习学生责任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责任分担的原则,由高校、企业、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二是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习期间的保险制度,明确大学生实习期间保险的投保主体、保障对象及责任范围等基本要求,鼓励保险公司进行设立并不断创新大学生实习保险,保险内容应涵盖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等。
2.保障大学生实习权益。政府部门出台有关行政规定和相关措施,要求企业、学校和实习生必须签订三方协议,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任何情况下,实习都不能成为廉价雇佣,实习生与企业要就实习的工作时间、加班约定、薪酬、考核等具体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并写入三方协议。
(三)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实践技能
(1)以学院专业教授为主,聘用合作企业的技术总监共同组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指导委员会,将人才培养方案紧贴当前行业的发展前沿,让人才培养方案真正满足企业的要求。(2)邀请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定期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或参与实践教学,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对所学课程在就业中的应用能够有清晰的认识,了解所学课程的整体架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将企业研发项目引入毕业设计课题,企业技术骨干与教师共同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从毕业设计选题开始就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相结合,用企业实际生产的标准考核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我国可以借鉴德国和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建立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安排教师赴企业顶岗实习,参与或主持企业的项目研发,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合当前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
(五)尝试“预聘”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政策保障的情况下,借鉴美国“合作教育”中的工学交替模式,尝试预聘。即在大三期间,学校根据学生的专业就业意向,引进相对稳定的对口企业到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一旦企业与学生签订预聘协议,学生就到企业顶岗实习,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共同开展对学生“四个能力”的培养。“预聘”人才模式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达成合作协议。高校在实地调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从岗位需求及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主动积极的姿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确定意向合作伙伴,制订校企合作协议框架,并修改专业培养方案,开设适合企业所需的专业课程,并在课程教学中,邀请企业技术骨干进行实践环节指导,并参与对学生的课程考核。同时可根据企业技术研发需要,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毕业论文指导。
2.建立合作保障机制。高校和企业相关人员可以组成预聘人才培养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总体指导、协调和管理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事务,包括制订合作计划、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协调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共同考核,明确最终录用结果。经过系统培训后,学校与企业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学生对企业文化和企业业务的熟悉程度,根据考核结果及双方最终意向,决定录用结果。这样,企业可以招聘到需要的人才,学校的专业能办出特色,学生能提高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技能,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语
在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众多跨国外资企业纷纷转往东南亚,国家大力倡导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紧缺人才,寻找一条适合当前国内形势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学习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校企合作,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以特色增强竞争力,树立面向应用、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科学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实践基础,从而为我国产业转型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顺彬.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经验,提升我国校企深度合作力度[J].企业家天地,2011年第8期.
[2]孙丽.应用型工科高校有效教学体系构建[J].装备制造技术,2013年第9期.
[3]刘宝良.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改革创新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4年第33期.
[4]汪建华.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长沙: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高校创新创业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各地方一般本科院校高度重视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注重“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积极推广体系建立、课程设置、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本文借鉴国外高校工商大类分流的经验,提出我国高校工商大类分流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思考。
一、国外高校工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
美国、欧洲、日本、挪威和俄罗斯等国家的许多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里都开设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大都实施的是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国外大学的工商管理类教育模式大多是在学生入学时先不确定专业,首先修读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然后根据所在学院选择专业核心课程,进入三年级之后才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选择专业,修读选修课程。
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着成功经验:创立之初一直以来高度的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其秉持“真理与学术至上”的教育理念——办学理念中蕴含的创新精神。教学方法中的创新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哈佛大学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开放、讨论、启发式的方法,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创造性思维。美国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一个 “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三个“结合”即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美国哈佛大学从1870年起,就注重对教育模式的改革,慢慢形成由学生自由选择的“学生选择型”分流模式。哥伦比亚大学自1919年起,就在美国高等院校中率先推出“核心课程”教育计划,在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方面,牛津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斯坦福大学重视培养和挖掘学生创造潜力和创新精神。在专业设置与分流方面,美国大学专业设置比较灵活,美国顶尖的五所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各校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美国、欧洲、日本的高校非常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体系。国外强调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注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重视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借鉴国外高校经验,安徽建筑大学工商管理类分流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一)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方案,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不能适应时展需要的专业会被学生自然淘汰,这将有利于专业结构优化。2012级开始大类分流按照管理学院大类分流细则执行,由于选择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的学生达不到分流细则要求的20人开班的条件,2012级开始停招了两个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2015年管理学院正在申报资产评估和金融工程两个新专业,优化管理学院专业结构。
科学修订2015版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创业理念下进一步深入改革。2015版培养方案修订中,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拓展模块的必修学分列入培养方案中。正在执行的2011版培养方案在执行计划中,也要做适量微调,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关教学内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安徽建筑大学在2015年8月28日及时召开了2015年度教学工作会议,会议主题“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引领,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会议要求所有正在修订的2015版培养方案以及正在执行的培养方案都要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当然也包括工商管理类分流培养。分管校长强调大类分流培养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教师科学转型,满足工商管理大类分流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整合管理学院教师资源,优化配置教师,合理分流教师,管理学院2012年教师合理分流。原来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教师20人,合理分流到工程管理、经济学、房地产经营与管理、财会专业,相应教师所上的课也进行了调整。(表1)
(三)大类分流的专业更加注重实践环节,强化“能力为要”
1、充分依托学校的优势资源,开发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实践教学工作长效机制,将本科生学问做在实践中、服务基层、扎根基层,解决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观念不强的问题。管理学院校内外实习基地完整、较稳定,与省内10多家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高质量的实习场所和教育教学平台。例如,信地置业(合肥)有限公司(2011年)、安徽天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宿州市中煤第七十二工程(2011年)、安徽省众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安徽省德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红星美凯龙(2015年)。
2、加大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管理学院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经常邀请企业管理者对学生培训。例如:2014年12月9日安徽建筑大学管理学院主办、艾福创投承办的《点燃青,赢在创业路》专题讲座共收到《建大管院&艾福创投创业实验室报名表》近百封,其中优秀创业项目近10个,艾福创投也将加强和同学们的联系,帮助同学们自主创业。
3、管理学院非常重视培养“创意”、“创新”、“创业”、“创造”的“四创”人才是管理类实践教学的目标。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育。比如,2011年管理学院开展“专业系图标”设计比赛、西方经济学知识竞赛,近几年,学生“创业”、 “创造”能力一直在上升。06营销学生自主创业成功,在网上开了多家有一定规模的网店。08城建财务自己创业开办了合肥赤子精诚广告公司。在第四届全国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我院两名同学荣获得全国三等奖和安徽省金奖。此外,在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中,我院同学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在“第四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中,管理学院6名学生荣获全国一等奖,第七届“用友杯”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管理学院代表队荣获省一等奖等。
2014年度、2015年度,管理学院老师带领工商管理类的学生主持国家级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项,内容涉及农村土地征用、城市住宅建筑节能综合评价研究、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问题研究等等。
三、结束语
工商管理大类分流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重视偏重于技术中的创新性发展与应用,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结构、个性品质全面发展,要加大对通识教育的重视,踏踏实实打好基础,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完善创业工作机制。河南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方针政策。学校成立河南大学大学生创业指导专家委员会,负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和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调研督导制度,强化创业课程培训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搭建创业平台,及时深入做好创业项目的孵化工作。
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全面搞好创业保障。为确保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方案》《河南大学本科生创新与科研基金实施办法》《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就业创业类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大创业教育经费支持力度,创业教育日常投入、创业项目专项投入数十万元,全面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学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一流教育师资,已先后投入资金近60万元,举办2期GCDF培训班、1期TTT培训班,并选派30多名教师参加KAB、SYB、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等培训班,目前已建成100多人的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形成了师资队伍力量强、学科覆盖面广、指导手段多元、指导内容丰富的良好局面。
丰富创业工作内涵,激发科技创业热情
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创业教育内涵。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专业课教学课堂、综合素质提升课堂加入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创业专题讲座及创业之星巡回报告中融入创业教育;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加大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发挥创业典型榜样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引领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拓展品牌教育活动,营造良好创业氛围,通过“职业训练营”“素质拓展”“创业论坛”“青年创业大讲堂”等活动平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创业意识,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积极宣传创业政策,推动大学生创业项目参与孵化,努力促成项目实现产业化。
实施创新实验计划,激发科技创业热情。从2009年起,学校开始实施“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该计划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项目由学生自主选题申报,要求思想新颖、创新性强、目标明确、技术先进。能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项目择优予以立项。学校每年评选40~50个项目立项,予以经费资助,年投入20多万元;设立“河南大学实践教学创新奖”,以表彰广大教职工在实践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学校从立项项目中择优推荐参加“挑战杯”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技创业热情,鼓励其实现科技创业目标。
形成长效机制,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形成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近年,学校秉承“就业扶持,创业引领”的大就业工作理念,坚持“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的指导思想,按照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标准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形成了政府推动、学校主动、社会互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明显提升,社会反响良好。
创新创业教育硕果累累。“十一五”期间,学校连续荣获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优秀组织奖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银奖、铜奖。2010年,由河南大学组建的“河南洁源创业团队”,在首届“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决赛中,作为唯一的地方高校团队闯入六强,最终与清华大学Hi―light团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朗博创业团队一起获得二等奖。2012年,在首届中国黄河滨海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评选活动中,河南大学组建的大河旭日有限责任公司荣获二等奖。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下,一批创业典型涌现出来。1997级广告学专业学生张云、2006级软件工程专业宋玮、2010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周光普、2011级在校生胡睿文都是其中优秀的创业典型。目前,张云已是里斯伙伴中国区的总经理、品牌战略专家,宋玮注册成立的公司获1000万元风投,周光普正和他的团队在微电影领域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胡睿文作为一名在校生已是BOBI Water护肤品五个城市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