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教育的特点范文

高校教育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教育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教育的特点

第1篇:高校教育的特点范文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理论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的基本原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总之.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理论的实质,探索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研究;二是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理论,就无所谓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理论教育是以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理论体系,包活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人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第2篇:高校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特点;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28-02

一、突发事件研究概述

高等教育突发事件的处理,近年来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们的研究兴趣,对校园危机以及相应应对政策的著作也颇多,当中最权威的是美国教育学者Lerner等所著的《校园危机反应实战指南》。针对美国的校园中较常出现的自杀暴力、滥用药物、怀孕试婚、车祸幸存者、骚扰等突发危机事件,将其归纳为“急性精神创伤”(AcuteTraumaticStress),Lerner等学者在此书中展开了相关的对策研究以及指出如何对教育机构管理者进行有效培训。最初,国外关于高校危机、突发事件等领域的探索研究,都源自公共关系学科的分支——校园公共关系,比如:面对办学成本上升、公众期待提高、学生人数减少、政府支持度走低、媒介恶意报导等美国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激化,美国的著名学者卡特里普、森特等在1952年从公关角度提出了一些适用性对策,美国学者库姆斯也在20世纪80年代末从宏观角度研究了世界高等教育危机并大声呼吁寻求对此问题的重视。中国学者周贝隆作为国内较早重视校园公共突发事件研究的学者,在1994年也提出了“中国教育的危机”这一概念。受研究角度和自身环境的影响,国内最早研究高校突发事件的学者主要分为两类:从校园公关角度出发研究的公共专家,如熊源伟、袁传荣等;从实际管理经验出发,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寻求发展的大批学校实务工作者。由于理论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研究成果较少,即使国内学者认识到了突发事件对高校声誉和形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影响,也很难得到更为深入的处理方法和研究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比如能维护社会稳定、为教学科研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应对高等院校中发生的突发性危机事件,既有技术管理问题,更存在着思想教育、心理异常防控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党的优良作风建设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优势,在应对这一系列校园危机时发挥着积极独特的作用。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趋向于多样化,各类社会化问题不断出现。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群体有着其自身所处环境产生的特殊性,具有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征。信息网络传播渠道日益发达,学生对国际社会热点问题更敏感,高度信息化下学生受不良信息影响程度加深,扩招后的校园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脆弱化,等等。还有,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问题日益突出,贫困生承受比一般大学生更重的经济社会压力,部分同学甚至觉得自己失去人格尊严,各种心理障碍以及极端行为都极易产生。只有在深入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1.突发性。高校突发事件的首要特征是突发性。极小事件以偶然发生的形式,造成或可能产生的后果让人猝不及防,难以预料,措手不及。从量表到质变的过程中,外界干扰和内部诱导因素都不可测、不可知。因此,高校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和偶然性是无法避免的。它一旦发生,影响力势必使在校园内迅速扩散,使师生和学校陷入慌乱当中。

2.危害性。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和恶果,给高校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大学生群体由于其心智相对不够成熟却又相当敏感易触动,突发事件容易引起群体性恐慌,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安全稳定,这是高校突发事件的另一特性。一旦遇到负面效应极强的突发事件,极易被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唆使摆弄,加深危害程度,并向政治敏感问题演化,最终威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偏差。

3.客观性。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偶然性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必然性。突发事件的酝酿、出现、发展、蔓延和爆发这一过程,不断会有信息传递出来,这些信息都能为高校管理者和决策人提供一些线索资料,因此,高校突发事件及其原因和背景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突发事件又是可以把握和预测的。

4.扩散性。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比其他群体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社会反响,由于高校师生作为社会上的高知识、高素质群体,有着标杆的作用,而突发事件的“涟漪效应”使其极易扩散蔓延到社会其他角落,引起相应的连锁反应导致一个或几个继发事件的发生。加之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渠道高度发达,网络媒体反应迅速,高校突发事件蔓延扩散途径多样化,速度也更快。

5.敏感性。绝大多数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嗅觉敏锐、好奇心强,对新事物的反映和接受能力极快,参与事件的能力也很强,这是高校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文化组织而产生的特点。一旦高校发生突发事件,这些有知识、有理想、充满热情的青年学生极易被卷入;同时,由于他们从小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尽心保护,社会实践经验和危机意识都相对较缺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中,缺乏对突发事件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也是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一个特殊性所在。

三、高校突发事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稳定。突发事件,容易使人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某种病态的人格行为,集中表现为不信任、茫然无措、恐慌和行为失常,人人都有一种危机感,人与人之间不能正常交往,导致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中。这也是由社会心理学角度得到的正常结论。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井然有序的教学生活安排往往由于外界干涉或学生自我不适应而被打破,影响了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思想稳定,甚至会产生对自己、学校、国家和社会的怀疑、不信任。如“非典”在北京等地急速蔓延期间,恐慌出现,许多学生未经学校同意就擅自离校、返校等等,心理活动表现出病态的人格行为,这些行为又造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2.激化了高校潜在的矛盾。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贫困生总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当前已达到了在校生总数的20%左右。贫困生比率过高是学校和谐稳定发展的隐患。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急速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伴随着社会发展出现就业难度加大现象,就业压力给很多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负担,就业问题积压成疾极易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高校安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招生和就业方面的利益关系导致的各种问题,都能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起到激化高校潜在矛盾的作用。

3.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面临考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管理者和执行者,面对突发事件时,更要沉着冷静,细致观察前因后果、敏锐预测事态发展动向、迅速正确作出决策解决问题以及及时掌控学生思想动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有效地采取防范措施。其次,要对学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现实案例教育,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三,面对突发事件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快速决策、妥善处理、稳定人心,为处理事件赢得宝贵的缓冲时间,避免高校的突发事件在不可控制情态下进一步扩大。

四、高校突发事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契机

高校突发事件不仅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机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这一“非常态”带来的契机,找出引起人们产生共鸣的事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在社会常态下难以企及的教育效果。

1.高校突发事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机遇。高校突发事件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能充分利用突发事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1999年发生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一些高校以该事件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分析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该事件为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爱国舆论环境,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更易被受教育者接受;其二,有些道德品质在危难而紧迫的背景下更容易凸显,突发事件的发生就为这些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巩固和强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其三,人们对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所获得的感受其影响更为深刻。

2.高校突发事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有助于建立起嗅觉灵敏、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预警和信息反馈机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及时把握社会的思想动向和在校学生的心理动态,如何才能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苗头和根源,如何才能超前预测并及时发现潜藏在社会生活中的暗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是对其工作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极大考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科学化发展,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角度解决高校突发事件,还需要思政工作者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高校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美国中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特点

[作者简介]周素勤(1977- ),女,河南漯河人,重庆三峡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4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10087)、重庆三峡学院2011年度第一批教授(博士)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中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ZZ-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116-02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即通过教化或教育把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转化为人们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从而唤起人们强烈的聚合心理,并将这种聚合心理上升为共同信念和奋斗目标。①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提高国民向心力的重要手段。虽然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存在根本差异,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也大相径庭,但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对于优化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

1.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确保个性发展和个体利益为核心价值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美国人普遍认同并内化为价值判断和为人处世的标准,这也正是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丰富,并能够根据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期间,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美国意识”以及进行广泛的废奴宣传工作。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则主要是激起大学生对美国参战的支持以及鼓舞士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冷战期间,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进行教育和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冷战结束后,随着国内外局势的不断演变,美国继续适时地调整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以最大限度地为国家、社会服务。

2.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灵活多样。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倡导并遵循个性化原则,在尊重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的基础上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引导。这样的教育理念贯穿于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全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其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一方面,美国始终坚持使用公开的、直接的教育方法,通过公民教育、历史教育、政治法律教育等课程向学生灌输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另一方面,美国开始侧重采用隐蔽性、渗透性极强的感染启发法、心理咨询法、参观考察法等,引导学生自我感知、自我意识、自我教育。此外,美国高校从“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出发,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道德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进行情感体验、获得经验认知,并在生动的情景与平等的交流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增强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3.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载体多元化。第一,利用总统竞选等政治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第二,借助宗教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美国政府十分注重实现宗教与政治的结合、宗教与教育的结合,其密布全国的宗教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宗教活动进行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的教育,巧妙而隐蔽地把国民的转化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政府的顺从。在美国,有的大学还设有教士、牧师办公室,随时接待学生,还有专职牧师负责向外国留学生传教。②第三,通过参加唱国歌、向国旗和纪念碑敬礼等日常公民教育活动灌输爱国主义思想。第四,通过参观各种各样的纪念馆、博物馆、国家公园、展览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场所,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与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第五,通过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慈善工作等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网络化。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非常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不仅着力抓好学校这一主阵地的建设工作,还努力调动政府、家庭、社会、大众传媒以及各种政党、宗教团体积极参与,已经形成了一个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教育网络。政府着力将报纸、书籍、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打造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有力工具,通过它们宣传官方的政治道德信息以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等,从而强化了受教育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内化。

二、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突出政治性,理直气壮地开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然而,目前仍有一些人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颇有微词,认为这是无聊的、无用的、无需学习的课程。之所以如此,除了受社会转型期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看作纯粹的政治课而否认其科学性外,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理由就是认为美国大学没有思想政治课,但美国却是当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美国虽然标榜和鼓吹思想多元化,事实上却固守资产阶级思想一元化且意识形态化趋势日益凸显。因此,我国高校也必须理直气壮地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淡化论”等思想。

2.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丰富且不断根据形势变化和社会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也应在掌握意识形态发展、传播规律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这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对高校学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这既需要我们坚持理论的一元指导地位,提高其同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较量的能力,也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于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积极借鉴其他意识形态中的合理因素,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保持足够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3.以学生为本,加强受教育者的参与性。与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肯定个性、尊重个性发展,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相比,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更偏重于教育的系统性和知识的传播性,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其结果是,课堂教学往往沦为教师单方发送信息的“独角戏”,学生则只是信息的“接收器”而已。因此,应当在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校内外实践活动并为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感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魅力并提高认同度。

4.加强渗透性,注重运用隐性教育方法。相比较而言,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偏重于隐性教育手段,我国则主要采用显性教育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多采用直白式的灌输,媒体上也是铺天盖地的宣传说教,而让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去体验、提高的隐性教育却非常薄弱,教育效果自然是难如人意。这就需要我们花大力气改进教育方法,加强渗透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继续采用灌输式理论教育方法的同时,积极采用心理暗示、感染启发、参观调研等隐性教育方法;要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渗透到专业课教学、教学管理和日常服务中,渗透到媒体宣传和社会环境中。

5.坚持系统性,打造“五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引导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并成为其行动向导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一目标的实现,单靠高校自身的努力根本无法完成,还需要政府、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就当前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来说,家庭、社区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还未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阵地网络化的经验启示我们,党和政府必须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包括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个人在内的综合性立体化教育网络,形成合力,提高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注释]

①李飒.中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比较研究[DB/OL]./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CurRec=1&recid=&filename=2008028698.nh&

第4篇:高校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历史背景;师资力量;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221-0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既懂业务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青睐。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以提高外语(尤其是英语)运用能力为目的的中国双语教学开始发展,得以积极的展开。

《朗文应用语言词典》中,双语被定义为“能掌握和使用两种语言”,而“双语教学”则被定义为:“在学校中采用第二语言或者一种外语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和学”。根据教学方法,双语教学可分为浸入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和迁移型双语教学[1]。

具体来说,高校双语教学可以被定义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在除语言课以外的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以一定的比例同时使用汉语和某一外国语(主要是英语)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2]。

高校作为教育发展的较高阶段,其双语教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特殊的属性。

一、历史背景

从全球范围来看,语言不仅是一种常用的交流工具,同时也代表着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因此,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不仅是国际交流的需要,更是增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相互了解的桥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9年的一次面向21世纪的全球教育论坛中就提出,让各国学生学习一门比较通用的外语,而且尽可能多学几门。从国家个体来看,出于政治目的而实施双语教育比较成功的国家有加拿大、美国和新加坡。

为了维护加拿大国内英裔和法裔两大民族间的平等、和谐,加拿大于1965年在魁北克省圣・兰伯特_设了第一个沉浸式双语班级,并取得成功。如今,这一双语教育模式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的双语教育实践。

有着大量移民的美国,为了帮助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更好地融入美国文化,美国国会于1968年发起组织了双语教学。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美国有近40所学校进行了这种教学实验。1968的双语教育法则被看成是美国双语教育的里程碑[3]。

独立后的新加坡于1966年开始正式实施双语教育。到1987年,新加坡的中小学已经全部实行了以英语为媒介语、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计划[4]。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于2001年由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到2007年,教育部更是明确要求“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这项政策的出台,显然是看到了各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师资水平不高等问题,从而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但从已有的历史描述看,当前尚未有成熟的理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国外双语教学(最终形成双语教育)是从中小学开始的,而我国的双语教学是从高校开始的。要求一个从小习惯以母语学习知识的大学生用英语学习新内容,本身就是一项新的挑战。其次,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国情只与新加坡相似,能够从国外借鉴的经验不多。因此,在实施双语教学的十几年时间中,出现了各种研究、各种实践和各种讨论,但都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理论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所以,起步晚(不只是时间上晚,教育阶段也比较晚),没有(目前也无法制定)强制性的双语教学政策,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成为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历史背景。

二、师资力量

许多研究在分析高校双语教学时,总认为我国双语师资严重不足。事实上,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开始阶段,高校师资相对中小学来说,应该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从语言角度来说,很多教师有国外留学经历或具有博士学位,他们的英语基础并不差,只需经过短期培训,完全可以胜任双语教学。其次,双语教学本身不是单纯的英语教学,实行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教和学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直接了解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质;高校教师有机会掌握国际教育发展新动态,跟随和适应国际教育新变化,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以上两点,都可以利用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介得以实现。

所以,高校教师本身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以实施双语教学,同时其坚实的学科背景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也使得实现国际化教学有了保障。而且,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些都是中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有利因素。

三、学习主体

从参与双语教学的意愿来看,在世界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未来的信息交流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因此,学好英语成为社会的普遍需要。所以,更接近社会生活的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对双语学习有着更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5篇:高校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交际语言教学法 高校英语 创新改革

交际语言教学法是指以交际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偏重句子语法分析式的教学,在教育改革和新教材中体现很明显。分析以往国内的高校英语教学,学生缺乏口语交际能力,以至于所学无用武之地,究其原因,与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有着莫大干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对高校英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实践和应用成了新的主要方向,但在国内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还需及时解决。

一、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特点

以交际为主要目的,是该教学法的首要目标。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句式分析,导致国内大部分学生只会做题,不会应用,口语交际能力较差,而综合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二语习得等理论分析,语言教学应以应用交际为主。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要求,体现在能够识别英语的交际功能,及其社会交往涵义,可以灵活传递信息,在不同场合调整策略,合理地运用语言技巧。所以,语言功能作为教学框架的组织,掌握语言功能是其另一个明显特点。

除了功能意义,语言的社会交往意义也不容忽视。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及时调整。学习英语,必须突出真实性和交际性,在过去教学活动中,学生一旦出现语法或词汇错误,教师就会立即指出,打断了学生的思维,影响到表达的连贯。而交际语言教学法更注重语言应用的流畅性,在保证流畅表达的基础上,再去纠正错误,效果明显不同。

二、交际语言教学法在高校英语中的挑战及解决对策

1.改革教育体制。国内教育体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形式而轻内容,以至于在过去英语教学中,学生基本上属于理论派,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究其原因,与考试体系密不可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是应试教育占据主导,直至今天,应试教育依然有着极大影响。其弊端在于,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完成任务,学生的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取相关证件。四、六级考试一直是高校英语的重要部分,直接关乎毕业后找工作,所以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压力,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目标却非常不合理。花费精力做题,背诵单词语法,学习应试技巧,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一点,即应用。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国正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剔除传统教育体制中的不合理部分。考试的题型固定,内容会划分范围,即使考出高分,也无法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应用的掌握和应用程度。目前,国家对教育体制和考试体系的改革非常重视,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校教育情况的道路。

2.创造交际环境。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无需去学,因为处在汉语环境中,每天的见闻都是以汉语的形式实现的,这就是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高校英语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英语交际环境,学生没有机会锻炼,注重做题,忽视了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这才造就了中国的哑巴英语现象。也有部分学生,写作水平较高,但在听力和口语表达上,却存在很明显的短板。

所以,应该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为学生提供听英语、说英语的机会,使他们经常锻炼,敢于开口,走出这第一步,才能有更大进步。听力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常听英文歌曲,观看优秀的欧美影视剧,如果达到了一定水平,尽量看原版,忽略掉中文翻译。表达方面,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创设相应的情境,比如超市购物、医院看病等,令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尝试用英语完成对话。或者,每节课前抽选学生进行两三分钟的表达,可以讲故事,也可以是简单的讲话,使其养成经常说英语的习惯。

3.提高教师水平。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既是全局掌控者,又是引导辅助者,所以对优秀的英语教师的要求颇为严格。一般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极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同时还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很明显,国内的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都是在传统教育中成长的,难以达到如此高的标准,以至于他们自身对交际语言教学法也没有深入的认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主动去了解国外文化,把文化背景引进到教学中。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参加职业课程培训,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提高综合能力。

4.创新教学手段。语言交际并没有太多固定的套路可循,所以灵活运用能力很关键,不过从国内教育现状来看,教材内容陈旧,更新不够及时,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致使不少W生都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采用交际语言教学法,就应创新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作出适当的策略调整。电化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利用图文音像等多种形式,可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满足教学要求。学校应加大硬件设备上的投资,引进信息化技术。

三、结束语

交际语言教学法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也符合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但是传统教育在当前的影响依然很大,限制了该方法的推行,短时间内彻底改变教学现状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应当树立起长远意识,认清现状,进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第6篇:高校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191-03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1]。

据专家表示,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这类助人职业中的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2]。民办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公办高校教师工作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一、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为了解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对山东省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开展了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5份,有效问卷457份。问卷主体部分包括15个有关职业倦怠情况及40个有关职业倦怠成因的问题,每个问题设置了7个选项,分别用0、1、2、3、4、5、6表示。其中,“0”表示从不感到倦怠;“1”表示极少感到倦怠;“2”表示偶尔感到倦怠(一年几次);“3”表示经常感到倦怠(一个月一次左右);“4”表示,频繁感到倦怠(一个月几次);“5”表示非常频繁感到倦怠(每周一次左右);“6”表示几乎每天感到倦怠。

在回答“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否感到倦怠?”时,有59人没有倦怠感,所占比例为12.9%,有398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同程度的倦怠,所占比例为87.1%。其中,感到极少、偶尔倦怠的为212人,占倦怠人数的53.3%;感到经常倦怠的为100人,占倦怠人数的25.1%;感到频繁倦怠的为86人,占倦怠人数的21.6%。虽然民办高校教师的倦怠率较高,但倦怠程度较轻,平均为2.3,也就是说倦怠感人均一个月不到一次。

根据统计分析发现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具有如下特点:

1.女性教师倦怠率高于男性,倦怠程度却略低于男性。在调查的457位教师中,女性为298人,男性为159人。其中,女性教师的倦怠率为89.3%,高于男性的83.0%;女性教师的倦怠程度为2.295,略低于男性的2.308。女性和男性教师偶尔感到倦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6.2%和22.6%,男性教师感到频繁以上倦怠的比例为20.2%,高于女性的18.1%。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天感到倦怠的男性教师比例远高于女性教师,达到了8.2%。

2.处于31~40岁年龄段的中青年教师倦怠率及倦怠程度较高。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对回答者的年龄进行了统计。在此将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职业倦怠率和倦怠程度归总于下页表2。从下页表2中可以看出,倦怠率和倦怠程度随年龄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最高峰都集中在31~40岁的年段上,分别为90.5%和2.517,说明这一年龄段教师最容易感到倦怠。总体来看,40岁及以下教师倦怠率和倦怠程度要高于40岁以上的教师,而且,40岁以上教师,随着年龄的增加,倦怠感在逐渐减弱。

3.已婚教师倦怠感高于未婚教师。在457名被调查的教师中,已婚教师为378人,未婚教师为79人。已婚教师的倦怠率和倦怠程度分别为:88.9%和2.378,未婚教师的倦怠率和倦态程度分别为:78.5%和1.924。比较可见,已婚教师的倦怠程度和倦怠率都要高于未婚人士。

表3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婚姻分布情况

二、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对策

从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虽然不严重,但也正在形成一种蔓延的趋势,如果不予理会,将会影响到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个人的健康、幸福。所以,政府相关部门、民办高校和教师个人要高度重视,积极治理。

(一)政府相关部门对策

从社会层面来说,要为民办高校教师减压,主要是正确认识和公平对待民办高校教师。政府相关部门要引导家长、学生及社会对民办高校教师去除主观偏见,要理解并合理评价民办高校教师的角色及活动,要为民办高校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同时,应调整相关的政策和规定,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使民办高校教师拥有同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地位。

1.了解、关注及关心民办高校教师群体。对民办高校教师进行调研,了解民办高校教师的生存状态、面对的压力源及主要需求。在制定相关法规时,要切实维护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使民办高校教师真正感受到自己被社会所尊重。

2.进行科学的政策设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全局出发,宏观考虑,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科学合理实施细则,保证和促进公平、公正,使民办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权利。

3.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培训。鼓励和支持民办高校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专门组织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培训,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促进本地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4.对民办高校进行检查和监督。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管理,要定期对民办高校进行监督和检查,规范民办高校的行为,纠正部分民办高校侵害教师权益的行为,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利益。

第7篇:高校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3-29

一、“90后”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转变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巨大影响,“90后”大学生思维更具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确定性。随着近些年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网络融入了大学生生活,网络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网络虽然给学习带来了便利,但网络上的大量不良信息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行为习惯产生着负面影响,危害着“90后”大学生身心健康。当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出现了整体下滑现象。

笔者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思想行为表现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普遍呈现出个性张扬、价值观多元、个体本位突出、崇尚自我、依赖网络、道德观念缺乏、媒介素养欠缺、理想信念淡化、金钱至上、追求外貌等特点,“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比如,前不久网络中曝光了某“90后”女大学生欲借两百万尽孝的新闻: 一名女大学想要不劳而获通过“卖掉”自己的后半生来获得两百万。

社会学家胡光伟就此事指出:“她如果凭自己的能力挣了3000元钱给她父母,都是孝顺。但是这种想要靠别人来帮忙尽孝道的方法,她父母知道后,心里也会难以接受的。”

育人先育德,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做人,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多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和职业技能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多是在走形式、搞过场,并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十分缓慢,大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老思路、老模式当中。教育方法没有紧跟时展进行必要的更新,依然采用传统的说教模式;教育内容更是苍白无力,与现实社会情况严重脱节,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进行调整。所以某些教学内容很难得到学生认可,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甚至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反感情绪。教育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缺少对学生个体感受的考虑,缺乏对学生心理特征变化的把握,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将越来越大。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心态,就很难走入社会迎接挑战;在工作中遇到些许困难便会一蹶不振,甚至走上偏激道路。

想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保障教育有效性,各高校必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解决当代学生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模式,改革教育方法,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展开教育,以保障教育的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第8篇:高校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高职学生训练手段职业技能

随着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职业劳动正向着复杂化、节奏快、强度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更高。虽然普通的体育教育也能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但它不适合职业教育“抑其过而补其缺”的特点。职业劳动的身体活动部位、运动轨迹多是局部的、重复的,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身体训练,必然会影响其劳动技能的提高。进人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十八九岁的青年,身体发育的可塑性很大,如果能在体育教育中有目的地开展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锻炼,则会有效地增强学生职业体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使职业技术的学习提高大走捷径。因为体育运动中许多运动素质可以迁移到职业体能上;如运动中的快速反应、耐久力、动作协调配合、注意力和观察视野等,正是许多职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

1、紧扣职业活动的特点,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

职业体能素质是学生在基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体能素质。是今后从事职业劳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在进行“双向选择”时,职业体能素质成为职业选人和人选职业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种类繁多,各专业特点迥异。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分析不同的职业劳动对从业者身体素质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同时还要研究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什么不同的促进作用,结合生产劳动实践进行实用性身体训练,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相应的身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有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教育知识;强化发展对职业重要的身体能力及其相关能力,在此基础上保障身体活动水平的稳定性;提高机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保持和增进未来劳动者的健康。

2、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融人教学内容

树立了终生体育的思想,才能自觉自愿地进行锻炼。作为职业教育的体育教师,一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终身体育项目,并能根据职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订科学的锻炼计划;二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方法;三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科学知识,如运动创伤的预防、锻炼效果的评价、运动中的自我监督等。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3、实用身体训练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的体现。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对人的机体有着良好的影响,系统从事身体锻炼的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健的体格,对生产活动的适应能力也要比一般人强,能够态度明确,意志坚定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研究发现,一般身体训练水平与顺利适应职业需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直线相关关系。实用身体训练的含义就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过程,它通过使用体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适应劳动和军事活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和在独立生产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突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体的要求,学校的劳动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参加生产活动时,能够迅速地了解工具,掌握工艺,适应生产条件。这一切只有在他们具有对职业十分重要的身体训练水平,具有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能够灵活节省地完成必须的动作的情况下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应与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协调一致,把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和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二、对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提出建议

1、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用身体锻炼,可以提高学生职业必要的身体机能能力、运动能力及相关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适应劳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和在独立生产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同时通过心理素质的陪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意志品质、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等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成为身心俱健的高素质劳动者。

2、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材,突出教程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也要考虑高职设立专业的特点,突出职业特色,结合自然地理特征、人文社会风俗、高职生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特点以及社会需求,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最大限度地使人体适应职业劳动所必需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需要,并使之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

3、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要在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安排实用身体训练的内容。体育教师也应当为学生制定必要的职业实用身体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进行职业实用身体锻炼的习惯。

4、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特点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在与时俱进,所学专业不断变化。因此,体育教师不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是不行的。首先,体育教师要和专业教师互相沟通,了解专业课教学内容、劳动特点,抓住体育教学与职业技术相关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的内容、课程配置形式、考核方式要抛开以往强调系统性、统一性、竞技性、规范性、纪律性的陈旧模式;其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征求专业教师对体育课教学的意见,以使教学有针对性、实效性。对特殊专业的课程,可自编教材,以求更好地搞好教学。

5、改变现有的体育教师思想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9篇:高校教育的特点范文

所谓的特殊学生具体包括以下三类:一是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和留守家庭的学生、二是来自民族地区、西部农村地区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贫困学生、三是来自城市富裕家庭的学生。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学生的起点不一样,差别也较大,上述特殊学生所占比例也很大。故本文所指特殊学生即是高职院校上述三类学生。

二、高职院校特殊学生思想特点剖析

(一)来自单亲、离异和留守家庭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归因分析

来自单亲、离异和留守家庭的学生性格、思想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交流、交心、分享,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人际交往中的障碍时不能正确的认识、分析、调适和排解,抗打击能力较弱。二是自卑感强烈,自信心不足。究其原因,一是父母亲的关爱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身处单亲、离异和留守家庭的学生现实的处境,能激发起他们急切地改变现状的欲望,但缺乏耐心和方法,容易急躁,失去信心。三是自我认识的不正确。不能客观、辩证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产生自卑感。

(二)来自经济特别困难家庭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归因分析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自尊与自卑心理并存。他们极力掩饰自己的贫困,对克服困难的前景也感到渺茫。二是自强与依赖心理并存。急于改变经济困难的现状促使他们自立自强,但是同时急需社会、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三是自我悦纳度低。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和辩证思维能力,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对自己的前景感到茫然。探寻原因,一是经济上的困窘。二是学习上的压力,一方面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获取奖学金,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做兼职、做假期工、勤工助学减轻家庭负担,二者的矛盾导致学习上的压力。三是缺乏良好人际关系,一方面缺少广交朋友、同学聚会、参加活动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暴露经济上的弱势地位,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怜悯,故表现出孤僻、冷傲、不愿与人接触。

(三)来自城市富裕家庭、不良嗜好较多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归因分析

城市富裕家庭、不良嗜好较多的学生主要有三类。一是网络游戏上瘾者,主要是男生,整天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严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和教学秩序。二是抽烟、酗酒上瘾者,男生较多,崇尚享乐主义。三是手机依赖者,低年级学生居多,女生居多,他们封闭自己的心灵,不愿意或胆怯于与周围同学交流,把交往寄托在虚拟的网络上。探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部分学生家庭富裕、生活优越,缺乏良好家庭教育和正确引导,来到大学后,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空虚、相互攀比,养成不良生活习惯;二是学习、感情一时受挫,无法排解,借以抽烟、酗酒、打游戏麻醉自己,摆脱烦恼;三是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上、学校内和班级内不良风气的影响,又不能自觉抵制,慢慢变坏。

三、高职院校特殊学生教育对策建议

(一)来自单亲、离异和留守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建议

单亲、离异和留守家庭的学生最需要学校、老师的关爱,最需要科学的教育引导。第一,认识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造成单亲、离异和留守家庭的客观原因,应给予父母亲充分的理解,对家庭、自身有平和、乐观、积极的心态。第二,关爱教育。辅导员努力成为学生与家长的桥梁和纽带,经常与家长、学生保持沟通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家庭、学校和老师的关爱。第三,自强教育。让学生知道父母亲挣钱维持家庭、抚养子女的艰辛,自立自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第四,调适教育。让学生明白个体融入集体是人生成长的必然阶段,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在集体生活中不断修正自己、调适自己、完善自己。

(二)来自经济特别困难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建议

针对经济特别困难家庭的学生,需做好三个方面的教育工作。一是励志教育,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提高技能、提升素质,进入社会后用自己的学识和技艺改善经济状况,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回报。二是有效帮扶,在奖、助学金的评定上,向家庭贫困又品学兼优的学生倾斜,积极争取勤工俭学岗位与兼职工作,切实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三是就业创业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职业规划。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寒暑假派遣学生见习、实训,提升专业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就业创业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学生创造发明,利用技术自主或参与创业。同时,学校就业部门、辅导员可给予毕业生简历制作、面试应答、形象设计、就业推荐、信息提供等指导,帮助他们顺利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