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网络舆情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当今互联网世界中,多种新兴的网络产业此起彼落、风起云涌,带动了整个互联网发展与改变,在不断前进和创新的道路上,互联网不再停留于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多路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展现得淋漓尽致。WEB1.0带动了互联网群众的热情,催生的WEB2.0加速了网络作为媒介传播的力度,打破了传统媒体平面和单途径的简单方式,传播的方式从“广而告之”的一对多转变为“人人皆记者”多对多,直接影响了整个互联网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在没有特定的主客体之分的情况下,“受”者皆为“授”者,而这样的时代也被称之为“自媒体时代”。
在自媒体时代中,信息的更替让原本的受者主动成为授众,微博、SNS、论坛等各种多元化信息交互平台均衡地推动互联网服务的发展,一点一击中,信息变成充满活力的新鲜事物,更多的人在感知自媒体时代的分享和速度。互联网群众催生了自媒体时代的现在,自媒体时代也将引领整个互联网世界充满“活的信息”的未来。这不仅是正向推动传播媒体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从传播者的角度还是新闻参与者的角度,群体的力量逐渐显现。青年群体也将在互联网激流中涌进,而这股年轻的力量将伴随互联网一同成长。
互联网自组织群体现象定义及网络中大学生群体自组织的意识和价值定位
互联网背后支撑的群体力量,让“自组织”的概念再一次走上舞台。早在1959年由Yovits M. C 和Cameron S写的《Self-Organizing Systems》中就有提出“自组织系统”的定义。之后更有多位学者提出自组织系统概念和特征,其中有经典的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系统自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过程。”如今互联网的潜在群体力量让信息从无序的分享走向有序的聚合,互联网个体行为也从无序的形式走向有序的自组织群体。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的学说——混沌理论(Chaos theory)中,也对今天这样的群体现象做出了概念性解释。混沌理论说明了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系统 ,而这正贴合了如今的互联网群体,他们在无形中组成了虚拟世界中的组织体,他们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
网络群体中,散布着大量的年轻人。据EnfoDesk易观智库最新研究揭示,国内两大主流微博平台——新浪和腾讯,他们的用户多集中于20 ~29岁,均占据各自用户年龄构成的60%左右。特别是作为中坚力量的多是大学青年,在社会大环境中,信息洪流冲击着这些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大学青年们往往怀有满腔热情,对于互联网应用较为熟悉,善于利用互联网寻找到现实生活中无法诉求的渠道,获取有用信息,寻找共性同伴,自发形成自组织群体。他们大都广泛开展线上交流,部分还结合线下互动的形式。他们在现实中组织意识较为淡薄,却往往寻求在虚拟世界中的倾述,价值取向较现实世界中更为自由。
自媒体时代打破了原有的静水传播模式。互联网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方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各种文化的冲击,迅速扩散到虚拟世界的每个角落。这同样也影响着网络中的各种自组织群体。网络中的自组织群体团结在相似的情感环境中,有着较为类似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表达自我,倾述自我,这无形中加大了舆情问题产生的几率。
大学生自组织群体及舆情问题产生的成因、影响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需要面临整个互联网以及社会文化传播格局的转变。同时,网络舆情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多样,已有很多典型网络舆情案例,特别是其影响常常被不可控地扩大,给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符合幂律分布模式,当一个信息传递一次的概率是k时,传递后的再次传递通道是m的话,那其所可能第三次传递的概率就已经从原本的1变为km,而这决定于信息的被关注度和有效性,也更取决于被转发后传递通道数量。六度分隔理论4也印证了互联网传递无边界的特点,它打开交流互动的空间,不仅将更多的信息带给使用者,还提供了一种无序无责的复杂的虚拟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形成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思维的波动和行动的冲动多见于这个年龄层次。在互联网中,青年大学生往往会放弃在现实生活中的拘谨,缺少面对面交流的互联网强化了青年大学生在线上自由表达自我的诉求。在互联网管理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的今天,互联网带给青年大学生一系列的错觉,无责感、多样性、随机性都会将任意的群体趋向于无限制的自由状态。而这恰恰忽视了舆论错误导向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具有有序结构的消息即为信息”,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群体,通过从无序的消息集合,慢慢转变为传递有序的信息。“消息有序是信息,信息有序是知识,知识有序是智慧”5的说法中,不难看出到在传递信息和知识之间,尚未构成知识的无序信息最容易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郭美美事件、温州重大集资案、环境PM2.5检测、故宫文物被盗、世界末日说等一系列新闻事件都在互联网平台上引起网民的广泛热议。一方面促进了舆论监督力度,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夸大不实的虚假谣传。青年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对事物的好恶分析多以个人不成熟的观点以偏概全。如何提高青年学生的鉴别能力,加强对谣言的抵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问题都是现今高校亟待思考和完善的。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行为及舆情问题管理的办法和建议
对于大学生网络群体自组织行为及舆情问题如何有效管理,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青年大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紧跟时代脚步,研究尝试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开设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课程,营造良好的自我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氛围。
2、加大互联网舆论管理力度,完善自组织管理办法。 互联网的纷繁复杂,不仅在于网络媒体错乱无序的形态,更在于对网络舆论管理的缺位。如何让无序的互联网舆论走向有序、规范,法治化将是可以维护互联网和谐环境的基本路径。例如采取网络实名制,这将进一步引导舆论参与者的言论规范化,约束谣言的散播;创设规范互联网舆论的法规办法,促进互联网络健康发展,用文字性法规健全网络言论及自组织行为。将混乱无序自由的组织建构从线上虚拟状态转向有序民主和谐的形态,这不仅有利于互联网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网络民众的非组织行为得到保护。
3、发挥党团组织指导作用,促成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在虚拟媒介中传递往往借助了自组织的群体活动的介入和推崇。在青年学生中,网络生活已经深入人心,贴近他们的生活,结合新时代的媒介特点,进行健康、良好的网络文化的传播,将大大丰富和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通过新媒体,建立良好的党团组织网络载体,传播党团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将培养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也创新了党团组织服务方式,贴近群体,走进生活,教育和提升了网络群众的精神文化。
P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学风
目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而影响着高校的学风建设。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能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助力,这是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大学生都关注的问题。
1当前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
(1)上网的人数多、时间长。数据调查显示,38%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0~20小时,其中男生每周上网时间比女生多;48%的学生认为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一般;有46%的学生每周自学时间
(2)上网的主要目不是为了学习。大学生上网最大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娱乐、聊天、购物,利用网络来学习的所占比重较低。男生比较喜欢玩游戏,因此主要目的为娱乐休闲。此外,大学生在大学里脱离了家庭的束缚,无法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希望通过新媒体在网络上寻找朋友,获得心理上的慰藉。
(3)自控能力不足。调查显示,80%的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离不开网络,10%的学生感觉还好,6%的学生无所谓,4%的学生认为可以。不少同学反映,自己在宿舍本来想学习的,但旁边的同学正在上网玩得很刺激,根本静不下心来,有时反而被吸引一起到网上“冲浪”了。高校的课堂上,手机也因网络如虎添翼,学生因缺乏自控力,变成“拇指族、低头族、手机控”。
2网络对大学生学风的影响
2.1对大学生学习观念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拓宽了人们的视觉与触觉,但不良的网络信息也时刻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青少年时期正是三观形成时期,价值观念易被误导,在网络上他们易接触到资本主义的文化作品、价值观念、不良言论等信息,长此以往易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易滋生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想。
2.2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1)网络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记笔记,课下看课本”是过去传统的学习方式,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这种方式己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另外,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学生也在不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生还可在网络上学习到许多专业的所有课程,甚至在一些教育平台可修满学分、甚至可获得学位,这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2)网络休闲、娱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效。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包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交友聊天,学习或工作等方面。上网时间长且大学生的网络自控能力相对校差,不少的大学生迷上网络甚至无法自拔,旷课成了家常便饭,重修课程多甚至到了退学的边缘。
(3)影响了班风和学习氛围。寝室是休息的场所,但是课余时间我们会经常看到同学们在宿舍里上网、聊天、打游戏,他们不仅自己荒废了学业,甚至还影响了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舍友。另外,学生上课用手机上网的现象屡禁不止,耽误了自身的学习又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
2.3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第一课堂,它既是主渠道,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当前信息发达的形势下,第一课堂似乎正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一些教师只知道围绕教科书而不更新知识,所讲内容老旧;一些教师在课堂上随意发挥,脱离教学内容,甚至口无遮拦:一些教师授课内容枯燥乏味,吸引不了学生。相较之下,“宽广辽阔”的手机网络深深地吸引着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他们拿着手机在课堂上看新闻、聊微信、玩游戏,若课堂管理不严的话,早退、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对策
3.1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引导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
(1)做好教育引导,营造文明网络环境。高校通过开设网络文化相关课程,客观、全面、对比地分析各区域网络文化,促进学生们用辩证的思维、客观的角度来看待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还可以召开主题班会、论坛、辩论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清朗网络”教育,争做文明网民,自觉远离、抵制“网络垃圾文化”;通过开展漫画比赛、微文大赛、微视频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文明、理性地使用手机,做到课堂上远离手机,逐渐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同时要建立网络党建团建主流网站、微信公众号、思政微博等,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平台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2)强化课堂纪律。如何杜绝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行为,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学生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首先,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学积极分子组成课堂纪律检查小组,加强课堂纪律巡查。同时做好宣传动员,倡导建立“课堂关机制度”、尝试设置课堂手机集中托管点等多种方式,减少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其次,对手机重度依赖和网络成瘾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必要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
3.2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提高网络知识和技能
(1)提高学工队伍的信息化素养。一方面,统一学工队伍思想,要让他们充分认知到网络信息化对学风建设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但我们只有不断提高信息化能力与技术,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高校学风建设。另一方面,通过辅导员沙龙、论坛、案例分析等形式加强学工队伍之间的交流,不断创新信息化工作思路与方法,提高学工队伍的信息化素养。
(2)提高学工队伍的信息技术能力。一方面,以讲座、交流等形式对学工队伍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高效地使用学生管理系统、微信公众号、易班等网络平台。同时,还要在实践应用中锤炼学工队伍的信息技术能力,推动他们掌握相关技术能力。另外,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熟悉和掌握大学生网上行为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好网络思想教育的同时,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来。
(3)提高学工队伍的网络话语能力。在网络信息时代,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话语内容枯燥、话语形式单一、话语模式教条的缺陷,使其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报告、沙龙、竞赛等形式进行培训,将网络话语中多样化的话语形式吸收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中来,用生动鲜活的话语内容来加强话语的吸引力,提高队伍的网络话语能力。
3.3发挥网络宣传功能,营造健康的校园学习氛围
(1)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事迹进行深度宣传报道,同时结合课堂教学、讲座论坛等面对面接触,让同学们感受到他们的大师风范、学术魅力。积极开展专业学术竞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但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经常组织专家学者针对大学生考研出国辅导、职业指导、个人发展等方面进行线上、线下交流,用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断勉励学生克服困难,逐渐提升自身能力。
(2)开展校园文化活樱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我们要利用网络覆盖面广、快捷便利的特点,努力打造精品网络文化活动,帮助建设良好学风。同时,借助网络教育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名师讲座、职业规划、传统文化等第二课堂,促进同学成长成才的同时,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另外,要充分发挥模范的作用,如举行“模范引领”、“优秀毕业生”评选等活动,并对他们的事迹进行深度宣传报道,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学习氛围。
3.4发挥网络助学功能,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1)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高校应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师生网络操作技能,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
(2)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丰富共享学习资源。网络“共享、开放”的特点,为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提供了可能及便利。高校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实验实践平台、网络学习资料库等学习平台;专业教师还可引导建立专业论坛、专业QQ群、专业微信群等学习互动平台。在学习平台上,高校提供精选部分优质课件、辅导视频、正式出版教学光盘等资源,供同学们选择学习:学习互动平台上,线上、线下交流让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效果。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德育;路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有50.7%的网民是属于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这个群体中大学生群体占主流,可见大学生群体是使用网络最为活跃的群体。因此,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探索大学网络德育建设,对促进大学生成长和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权威、丰富、优质的网络德育资源系统
(1)贯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权威的网上教育系统。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以为指导,以培育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和文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党我国人民历经多年积淀发展起来的,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网上教育系统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助于建设权威的网上教育系统。(2)吸纳外来先进文化,丰富网上教育系统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得以快速发展。人类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精华都可以汇集到网络上展现在全人类面前,供每个人去比较和选择。可以说,任何人只要进入互联网,都能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之旅。吸纳外来先进文化供受教者交流学习,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因不了解外来文化而产生的排斥现象或因片面了解而产生的崇外、等不良现象,而且也大大丰富了网上教育系统的内容。(3)挖掘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建设优质网上教育系统。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进民族优秀文化的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品味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的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我们可以挖潜民族优秀文化,例如让儒家文化精华进网络,利用网络这一文化宣传的制高点来进行宣传,扩大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大学生甚至社会的精神食粮,建设优质的网上教育系统。
二、加强监管,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高度自由开放的网络信息环境,必须要完善网络文化的管制立法工作,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当前,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法律法规来管理网络信息。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可见,加强网络文化管理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07年同志关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五项要求”中就有涉及网络文化管理:“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营造共享共建的精神家园。要坚持依法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好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完善网络文化的管理体制,净化大学生上网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加强政府引导的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条例和制度,对拥有优秀网络文化的网站加大扶持和宣传力度,用先进文化和优秀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要加大力度让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信息在网络中传播,使网络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由于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会在网络上搜索相关信息,我们可以设想,当网络文化中先进文化和优秀文化占主流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从源头上避免负面信息对大学生德育带来的影响。(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引导大学生的网上言行。近年各高校相继制定《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修订《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这些条例和制度对学生上网的时间、场所进行了规范和限制,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罚条例,如:学生不得因上网耽误上课和影响同宿舍同学的休息等。对于违反网络管理条例规定的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暂停上网资格、取消学生评优评先,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等等。建立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在源头上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使其在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基本规范。(3)加强网络的技术支持,抵御不良信息的入侵。一些大学的校园网刚建设时,由于其网络漏洞较多,防护系统较为薄弱,很容易被黑客恶意攻破窃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同时,在对匿名用户缺乏有效管制的情况下,一些不宜宣传或不健康的内容也能通过网络进入了校园网。基于上述问题,学校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设置对境外不宜网站和带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进行屏蔽,这就需要加强网络的技术支持,提高网站管理人员和德育工作者的技术素养。
三、构建功能齐全的网站模式,服务于网络德育建设
(1)网站建设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都可以作为核心材料进入网站建设中。由于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学生群体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别的,所以某些理论重点和难点还一时未能被所有大学生掌握,某些理论的热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或许意犹未尽,于是网站就为其提供了一个再学习,再讨论的交流平台。同时,课程学习完毕,在网站上也可以通过网络考试,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网上考试相对于传统的纸质考试,将显得更加快捷、直观和受众面广等特点,这都能服务于大学生德育的建设。网站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是在课内一个是在课外,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能对大学生教育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建设网站的时候注重与思政理论课教育相结合,把理论的重点、难点吸纳为网站建设的主体内容,把深受学生喜爱的理论热点作为讨论区重要主题,形成建设服务于学生理论学习的完善型网站模式。(2)网站建设与党团建设相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文化的繁荣,当代大学生呈现出“求知欲高、自律意识弱、价值观淡化”等特点。新时期党团建设显得非常重要,除了继续发挥其传统优势之外,还应与信息时代接轨,把党团建设与网站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高校党团建设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如何把网站建设与党团建设相结合。(3)网站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校园文化,在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持久性、渗透性、暗示性等居多特点。校园文化正是以它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把德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知的情境之中。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的。”网站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应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原则。
1.网站建设应发掘校园环境文化。校园环境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载体。每个高校都有其校园环境文化,我们发掘校园环境文化进网络,利用网站的技术,结合文字、照片、视频等立体表现形式,让刚入学的同学更直观的了解本校的环境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让在校的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本校的环境文化,在校园环境文化中成长成才。
2.网站建设与礼仪文化相结合。健康的、文明的交际方式和能力是现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如何处理好同学间、师生间以及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礼仪文化的熏陶和教育,网站建设应与礼仪文化相结合,把礼仪文化纳入其中,通过讲述典故、解读典型案例、报道先进事迹等方式教育大学生。
3.网站建设要与校园活动文化相结合。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它体现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大学生正值青春活力年龄段,一味的追求书本知识不利于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这一认识,校园网站建立应建设专门活动专栏,像专家讲座、校内运动会、校园科技文化节等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第一时间,可以通过网上报名,事后报道相关活动的面容及反响,为那些未能参加活动的同学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网站是一个载体,它能服务于校园活动,同时校园活动文化也能促进网站的建设,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网站新模式,已成为众多高校着手实施的德育方式之一了。
4.网站建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从某些角度看,网络文化实际上是“当前社会环境在网络中的侧面反映和缩影,网络文化是来源于社会生活且又服务于社会的文化形态。”高校网站在建设时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设服务于高校德育建设的功能性网站。我们在建设网站时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网站内容的客观性、实践活动的针对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
四、充分运用微博网络平台开展大学德育建设
微博作为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微博科技含量高、信息传输速度快、传播交互性强特点与当代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高素质、年轻活跃、参与性强等特点相契合”,使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远超社会其他人群。作为当代大学德育工作者占领微博德育高地显得尤为必要。(1)高校可以以校园德育网站为依托,创建官方微博平台,促进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网上互动交流。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力度,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教育引导工作。(2)高校可以以学生手机用户群为载体,建立手机微博平台,促进师生、生生点对点的信息互动交流。为广大学生、特别是部分没有电脑、上网不便的学生开辟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送渠道。通过网络微博信息正是运用微博传输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征,相比较传统的信息传递渠道,微博更具有操作简单,传输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3)充分发挥微博的集聚效应,构建以“社会公众任务、知名学者、知名校友、典型学生”为主体的微博绿色社区。大学生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形,构建绿色社区显得尤为必要。引导大学生多关注学术明星、明星校友、明星同学,立足校园,放眼社会,既增强自豪感和凝聚力,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4)聚焦时政热点,生活热点,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网络微博的内容良莠不齐,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导致辨识能力缺陷,所以急需要正确的引导。例如:社会上类似于感动中国的真、善、美等案例的转载。
网络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对于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作为德育工作者需要“润物细无声”,把网络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学生工作中去。
参 考 文 献
[1].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1-19
[2]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