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课题综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数学课生活化,让数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相连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课程标准中揭示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最终为生活服务。所以,我在教学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时,设计了一节室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先让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知道1米大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量一量100米大约是多长,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1千米大约需要绕操场几圈,从而感受1千米有多长,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这些量有了感性的认识,也帮助学生建立了这些量的表象,避免了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课开放化,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有价值的数学
关键词 课程设置 体育课程 高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是教学的中介或媒体, 也被视为培养人才的“蓝图”,因而,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重心必然向教育领域转移, 并最终转向实践。学校体育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设置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完成高等教育培的主体思想和魂魄,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体育课程怎样设计和编写已成为社会多方面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1 我国现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与开展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刚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1.1 普通高校体育项目设置状况
在《安徽省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文中对安徽省13所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状况进行了调查,指出在被调查的13所高校中,均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太极拳、健美操等项目,有8所学校开设了体育舞蹈、乒乓球项目,5所学校开设了羽毛球、散打项目,2所学校开设了网球、跆拳道项目,一所学校开设了轮滑项目。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网球运动受到男女大学生的喜爱,这与网球课程开设的现状是完全不符合的。许桂芝、路俊艳在《对体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思考》一文中对福建中医院体育课程涉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受师资力量、体育场馆、器材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仅有排球、足球、篮球、健美、健美操、武术6个选修项目。袁莉萍在《湖北省高校体育课程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对湖北省13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类型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马力对安徽省13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安徽省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类型大致有普修课、选修课、保健课等几种。郑国荣、廖建媚对福建省15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类型做了调查,指出福建省现行体育课程类型较为丰富,开设课程所占比例较高的是选项课、理论课、保健课、选修课。袁莉萍对湖北省高校体育课程的类型也做了类似的调查,也是这几种类型。李吉远从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随机抽取了106所作为调查学校,发现所有的普通高校均已开设体育课程,多半数以上高校对3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为部分身体异常、病、弱、残及其他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一般有公共课程、教育课程、学科课程、选修课程、特设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综上所述研究中发现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种类基本符合目前课程发展的状况,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思想理论研究
袁莉萍在分析湖北省高校体育课程现状时指出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受竞技体育思想观念的影响,片面地强调技能而忽略学生体质,片面强调增强体质而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
曹诗卉、李连伟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要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把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渗透到研究中去,在调研现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素质以及将来走向社会所扮演的角色,树立现代化的体育教育观和牢固的终身体育观,把传统体育与终身体育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探究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课程设置体系。同时还指出要深入素质教育发展的理念,依靠于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作为基本内涵,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3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面临的问题
经过查阅文献发现高校体育课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尽管各高校对体育课程做了调整和优化,且部分高校取得的成效明显,但是,从整个大局来观察和分析后仍然得出:课程改革和调整方面普遍滞后和迟缓,高校间差距大、课程调整失衡等多方面问题。
3.1 改进和丰富课程的内容
郑国荣、廖建媚在研究中指出要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开设体育项目应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符合未来人群健身活动的需要,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锻炼的知识。张凤玲在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的研究中指出高校体育课程存在重点不突出,与社会体育相脱钩,教学实效性差等问题,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大众喜爱的项目开设不足,学校体育与社会相脱钩。建议如果高校体育教学项目想更贴近大众就必须进行项目创新,比如开展三人篮球、沙滩排球、软式网球、毽球等人数少、技术容易、趣味性强的项目,以此来增强课程设置健身、娱乐的实效性。
3.2 普通高校体育课修课形式
目前许多文章对高校课程类型也进行了归纳,总结。郑国荣在文章中建议改变学生在大一、大二修完体育必修课程的限制。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计划,在大学期间任一学期修完体育必修课时和学分,不再对课程的修课时间段加以限制。
4 结论与建议
(1)在未来的研究中要始终以健康第一和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健康和教育的理念应该渗透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根据这个理念指导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
(2)体育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是体育课程的命脉。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不是很多,要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和改进内容体系才能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在实践中必须紧紧抓住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四个优化组合,以实现体育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的优化目标。
(3)师资力量不足是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及内容体系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之一。特别是小球和健身健美类的教师缺乏,建议加强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
(4)建立传统的常模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系统。传统的常模评价即建立统一的标准常模,学生对号入座,主要看成绩等客观因素。而过程评价则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实施个性化评价,过程评价主要看态度、努力程度、提高幅度等主观因素。常模评价客观、准确,较易操作,过程评价具体、公正,操作时工作量较大。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高校体育课程采用的学生评价趋势将是对多数学生采用常模评价,对少数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采用常模加过程评价的综合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Z].教体[2002]13号文件.
[2] 杨海龙.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1997(2):88-913.
[3] 詹晓梅,曹开华.创新教育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0(3):76-78.
[4] 李志杰,于素梅,刘笑舫,王伟,梁磊.河南省三年制师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86-91.
[5] 林立,吴燕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趋势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94-96.
关键词: 教师课堂提问 研究现状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有关课堂提问的系统研究始于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她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数量格外惊人—平均每天提问395次”。①根据所查的文献,国外的课堂提问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功能与作用、提问的技术、提问的问题的数量和分类、教师的候答时间和反应等几个方面。
对课堂提问的作用和功能做出总结的主要有心理学家帕特·特纳,美国教学论专家L.H.克拉克和Ls.斯塔尔、威伦、爱仕拉尔、凯茨沃特、瑞格等。
以上诸人的结论均具有相当大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他们总结的提问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教师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提问能够引导教学、检查教学、补救教学、诊断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对学生而言,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评价、纠正和加强当前的学习观点;促使学生关注教学进程的变化,促进理解知识技能,促进记忆;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课堂互动中。
最早进行提问分类研究的是Barnes,他认为提问分为事实型问题,推理型问题,无须进行推理的开放式问题及社交型问题。Barnes又提出推理性问题可分为封闭推理和开放推理(close/open questions)两类。②第二种影响很大的分类法是根据问题认知层次来划分。第三种较为有名的分类法是根据吉尔福特三元智能结构提出的,他将提问分为:认知、记忆、扩散性思考、聚敛性思考、评价五类。之后,桑达士据此将问题分为七类。
在提问的分类方法方面,基本上没有脱离布鲁姆等几人的经典模式,虽然,对其研究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我们的分析具有“事后性”,是“马后炮”,无助于当时教学行为的矫正。即换另外一节课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昨日的故事”是不会在今天重演的,因为每天每时的教学都具有不可重复性。③
古德和布罗斐认为,很多依靠逻辑而提出的以有效提问技术促进学习成绩可能是不可靠的。而拉德和奥斯蒂则认为,教师不能一直等到研究成果证明某些特别的技术是有效的再使用,他们现在就需要提供最好的建议。克拉克等人认为,口头课堂提问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良好的问题、良好提问的先决条件、良好的提问技术。美国格拉伊塞尔认为有效提问技术应该具有六个特点:清楚;有目的;简短;自然、适合班级水平;有序;发人深省。
归纳起来,提问技术主要有:问题的措词;问题的难易度;教师的追问;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等待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度。④
韩金斯认为成组提问的策略主要有四种作用:中心、扩充、分配和秩序。⑤韦尔、乔伊斯和克卢温在其合著的三本书中向教师提出了八种教学策略。这些策略被归结为三种教学模式:信息过程模式、社会模式和个人模式,而美国Mary lou Dantonio和Paul C.Beisenherz提出提问的教学策略为:收集策略、搭桥策略和锚定策略。⑥国外其他学者还提出了常见的三类提问策略:追问、转移、激励。
在课堂提问时最常用到的就是追问、转移及激励这三种,也是非常有效的提问策略。
等候时间分为两种:第一等候时间和第二等候时间。⑦根据Rowe的研究,等待时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教师提问后让学生考虑的时间;第二类是学生的答案有待改进的时间。第一类等待时间往往比第二类等待时间短。Rowe曾强调指出:“如果教师能等待学习者更长时间(一般为3~5秒钟),则学习者的参与度和答案质量会更高。”⑧
研究发现:不少教师在提问前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实际上,候答对学生与教师都相当重要。稍长的等待时间对学生的语言行为有很大效果。此外,研究表明,候答时间超过三秒,对教师行为、态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简单的教师反应分为直接反馈、间接反馈两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斯腾伯格把教师回应儿童提问的水平划分为七个级别。
对教师的反应调查发现:教师的反馈反应大部分是肯定和简单的。调查报告表明:目前对待学生回答的反应,停留在重复、重述、更正层次,缺乏追问、延伸及层次的扩展,启发性提问太少。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是语言上,还是表情上给予学生的评价反应都太少。仅有的一些反应主要是鼓励和判断,语言相当简单。在学生不会回答问题的情况下,不同的教师对学生的鼓励程度有很大差异,对其失望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关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研究者多是给出一些有效性问题应该具备的特点作为检测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一般都是从提问的语言、侯答的时间、叫答的范围与方式等几个角度给出建议,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此外,这些关于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检测标准多停留在教师语言、行为动作等外在形式上,很少挖掘教师提问能力的深层的原因。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课堂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作用和功能及提问的技巧和艺术等方面。
国内学者姚安娣指出提问作用有七种作用,宋振韶等人指出提问有十种作用。从以上学者总结的功能可以看出课堂提问不只在于“提出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的简单的问答行为,而是一种具有丰富意义的复杂的教学行为。提问与学生、与教师、与课堂情境等紧密相连。然而,脱离实际课堂情境则是当前大多数课堂提问研究的不足之处。提问是否有效不仅要依靠所选择的字词语句,而且要依靠声音的选择和运用及具体的问题情境。有很多方式可以用来提问,而你所选择的方式决定了你的学生是否接受及如何接受你的问题。
国内学者对提问的技术与艺术关注较多,如李如密、刘显国、金传宝、姚安娣、张东红、张丽等人,总结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提问的技术与艺术主要体现在设计问题、发问、候答、理答和反馈这五个方面。
综合所述,国内课堂提问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提问技巧,似乎有了好的提问技巧就会有好的提问,其实不然。我们的日常教学行为必然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是技巧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课堂提问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技巧只是提问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过于强调技巧,则反而会适得其反,达不到提问的目的。所以,我们应该走出“提问技巧”研究的误区,从更全面、更开阔的角度研究提问这一教学行为。提问与其他问题一样,要有技巧,但“技巧”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我们对于课堂提问的研究要走出技巧的误区,走向科学又能体现提问艺术的道路。
总体来说,近年来,我们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已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前的提问研究较多地停留在理论研究的表面,而现在则开始出现对课堂提问作实证研究的实践研究,尤其是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如,语文教学提问在实证基础上的研究近来有了较多的成果。第二,理论思考的视角发生了重大改变。以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简单的师问生答上。而现在则把研究的视角聚焦于“主体性”这样一个哲学的高度研究,主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一种对话,凸显了教学活动的“主体间性”。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课堂提问的作用得到发挥。
注释:
①王丽.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1(5).
②冯怡.对外汉语综合课新手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4).
③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9).
④侯栗宁.教师有效提问教学行为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⑤贾云玲.小学课堂提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⑥侯栗宁.教师有效提问教学行为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⑦张红,蒋明方.国内外教师提问研究情况、发展趋势、研究反思和意义[J].中学数学,2011(2).
⑧冯怡.对外汉语综合课新手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4).
参考文献:
[1]冯怡.对外汉语综合课新手教师课堂提问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1.10.
[2]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09).
[3]李如密.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探微[J].教学与管理,1996(02).
[4]张丽.试论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5]宋振韶.课堂提问基本模式以及学生提问的研究现状(上)[J].学科教育,2003(01).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批准号:GH14374。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11-01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申报于2014年5月,于2014年7月18日,经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立项。课题的研究背景建立国家教育部在2004年12年下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及2006年11月下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两个重要的教学改革指导文件基础之上。自上述两个文件下达之后,吉林省高校音乐学专业积极响应改革,并根据自身办学基础与办学条件,调整课程体系。在近十年间,各所高校通过不断的调整课程体系,实现了各具特色的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国家宏观教学改革方案,对近十年来在国家“方案”下达后,吉林省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前期的文献梳理: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论文层出不穷。仅从知网中获取相关论文,包括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以及硕士与博士毕业论文有就243篇(从2005年-2014年)。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出不同的建议。对此类论文进行筛除,最后精选了其中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述评。
1.从宏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这一类的文章直接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通过较为详细的数据支撑其结论。代表性的文章如王丽燕的硕士论文《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等。
2.以某一专业方向作为切入点,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通常以“声乐”、“器乐”、“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基础理论”等专业方向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整体中取其研究的部分进行专门研究。代表性的文章如龚迅的文章《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框架与教学流程》[J].(《音乐探索》,2012,04:124-126.)等。
3.以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为中心,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从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之间的统一性出发,以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向作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调整的依据,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代表性文章如张海彬的硕士论文《基础课程改革视野中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等。
4.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中心,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从社会人才需求、各类技能大赛中反映出的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展开研究。代表性的文章如李艳红,刘雪松的论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改革策略》[J].(《大舞台》,2013,10:178-179.)等。
综上,近十年里,有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以服务于吉林省音乐教育事业为研究目的,将吉林省省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对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的音乐教育专业近十年来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长春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音乐学院、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等六家高校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在各兄弟院校音乐学院教学院长与教学秘书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搜集到了各校近十年来人才培养方案共计11个版本。这些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本课题的研究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另外,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还对于课程的实际开设情况作出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交流各校教学改革思路,这些工作中,课题组成员无论是从教学研究的视角与视野,还是从教学改革的构思与课题调研实践,各方面均有所收获。
本篇文章所综述的内容仅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的研究目前仍在进行,课题的下一步工作将把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对比研究之中,通过上述内容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高师音乐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丽燕.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
[2]龚迅.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框架与教学流程[J].音乐探索,2012,04:124-126.
[3]张海彬.基础课程改革视野中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李艳红,刘雪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改革策略[J].大舞台,2013,10:178-179.
该模式围绕学习任务(教学目标),以美术活动体验为中心,在任务的驱动(目标达成)下实现美术(本位学科)与人文、生活、科学等社会知识的汇合。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向传授、资源单一的局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任务的驱动、活动的渲染、情感的体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达到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全面提升和健康审美价值体系的形成。
一、操作程序
“任务驱动,汇合体验”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全程让学生参与美术活动体验,即便是最初的任务(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也要求学生参与设计,力求完善。活动伊始,要求教师在把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定总任务,接着将一个完整的任务再有机地分解成若干小任务(小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并通过这些任务来驱动学生围绕美术(本位学科)和社会知识(人文、生活、科学)实现任务完成和情感体验,最终实现总的学习目标。
1.准备阶段:设计任务
教师首先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美术综合课程需要,把握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其次通过平时掌握的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和技能水平,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分析汇合的方向(可以是单一的人文、生活、科学,也可以是多个方面涉及)来设计任务,制订任务书与学习进程表并将相关资料交由学生审核、修订并完善(也可以和学生代表商量制订学习任务)。在“任务”的分解、编排中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任务”设计的阶段性目标要完善,充分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并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层次任务的设定,前后“任务”之间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见教学模式示意图驱动①、驱动②)。同时教师还要完成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相关美术活动情境建设(硬件:各类设施等;软件:活动方案、分组方案等;必要时可提请学生代表参与)。该环节一般在活动前完成。
2.实施阶段:完成任务
由于活动前创设了教学情境,设置了学习任务,整个活动就成为我们自由或合作完成任务的主阵地。根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围绕美术活动以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探讨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和服务者,不能越位、错位,也不可或缺。教师要把握难点、抓住关键,在任务的驱动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的组织引导并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去(见教学模式示意图驱动③、驱动④、驱动⑤、驱动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把美术汇合到社会知识(人文、生活、科学)的情境中体验到美术综合学习的快乐,突破学习难点,完成学习任务。
3.延伸阶段:反馈调节
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教师应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做好教学评价(见教学模式示意图驱动⑦、驱动⑧)。有时候教学评价可以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指引。活动结束后,教师除了完成教学过程的反思,研究总结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还需要多和学生交流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反思整个学习过程,为下一学习任务的设置提供成功的案例,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链和学习链。这是“任务驱动,汇合体验”教学模式在实施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学生实现美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并向高层次升华(在汇合中把美术本位与社会知识汇合于一个整体)的必要途径,在具体教学操作中我们应给予足够重视。
二、汇合形式
在后现代课程观影响下,美术教育更注重美术与文化及生活、科学的联系,因此设计一种开放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美术综合课程教学模式就成为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焦点。“任务驱动,汇合体验”教学模式就是基于美术与社会知识(人文、生活、科学)在领域学科水平――学科外的汇合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根据不同领域学科的不同特性具体分析其汇合的形式如下:
1.与文化的汇合
运用接近美术边缘式分类法,分析乡土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中小学美术综合课程的关联性,使美术教学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全面提升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从而达到既强调知识的综合,又强调价值观的综合,不断发展与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比如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的特点(美术与乡土文化);参与儿童节、国庆节等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和美术书法展(美术与校园文化);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生活素材,制作展示自己个性的个人网页(美术与网络文化)。
2.与生活的汇合
美术存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其对生活的影响,以综合为核心理念让学生从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中发现美、感悟美,并学会应用美。由此,学生对生活的目的、意义及人生价值也是一种再认识与提升。具体方法有: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生活,在生活情境中感悟美;优化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应用美。
3.与科学的汇合
运用美术活动教学、美术小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美术综合课的学习活动中,使其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滋润和培养;让学生从小学会用科学的解剖刀解剖艺术,用艺术的眼光提升科学的品位,让科学美和艺术美握手联姻。
三、实践意义
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汇合体验”教学模式在进度控制上遵循学科知识的连续性,鼓励学生在美术综合课程的学习中有张有弛,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认识规律。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任务明确,目标适当、准确,教学容量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完成了美术综合课程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最大收益,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优越的美术活动展示的大舞台,显示了较强的活力和生命力,重点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摆脱了传统课堂的模式束缚
“任务驱动,汇合体验”教学模式明确了美术教学活动的任务,实现了以任务为中心,在汇合社会知识的体验过程中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学美术,在学习美术技能中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真正让美术教学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走到生活中去。如社区黑板报、红色旅游采风、乡土美术探究、非主流社会资源运用等,不仅让学生体会了生活的情趣,更使得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变得像大海和天空一样广阔。
2.回归到美术教育的原始模式
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教育,原本其教育目标就是为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服务。它不等同于现代大学的美术专业教育,不是去培养画家,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任务驱动和汇合体验中学会审美、热爱科学、学会生活、善于学习。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传授美术技能、技巧,需要在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中回归美术教育的原始状态,运用美术综合课程下的“任务驱动,汇合体验”教学模式来改变现代美术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知识与情境中生动活泼地学习美术,既实现了课堂的升华,改革了教学方法,还转变了施教者和教学主体对美术教育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3.形成了合作学习的驱动基础
“任务驱动,汇合体验”教学模式要求我们的美术教学活动中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任务),这就为合作学习的可能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与条件。受任务驱动的影响,美术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提供教学资料,共同设计任务;课堂上的引导、交流和反馈,美术与社会知识的汇合;活动后的拓展与延伸,总结与反思。无处不是在合作中分享着集体的智慧,体验合作的过程,这既是科学学习的一种体现,也是美术活动教学中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如在欣赏评述中,学生共同查找资料并将自己收集的图片、各种音像、文本资料;绘画中、手工制作中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不喜欢手工的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等等。
4.实现了美术教学的体验磁场
服务社会、体验生活是我们美术教育的根本。社会是个大课堂,无论是人文的美术思想,还是科学的活动方式,都离不开在生活中的实践与总结、提炼。而生活本身即是最鲜活的教材,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作品的产生、美术文化的传承自然离不开生活。就我们美术学科而言,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主要是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完成的。内化美术技能知识,形成健康审美情趣,健全心理结构,提升审美品位都必须经过这样一个汇合、体验的过程。因此,用任务来驱动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对社会知识的汇合极其关键,也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 进行不定时园内专题公开课及培训
我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定期的给新老师进行培训,让她们明确的知道怎样上好一节《智能数学》课,知道上课的流程。教研小组开展了不定时抽查班级的授课情况,实行授课透明化,并且给带智能数学课的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作出了针对性的研究和讨论,并多次邀请全称教育发展(河南)有限公司教研中心讲师杨鹏佳老师:1.2010年11月郑州智能数学专家来园观课指导。2.2013年3月22日来园进行《智能数学观摩及培训》,杨鹏佳上两节示范课中班《按规律排序》、大班《统计》及我园两位教师观摩课大班吴文娟《仿编加减法应用题》、中班涂新丽《认识颜色和分类》。3.2013年8月20日来园进行《智能数学培训》,通过多次给我园教师进行理论培训、上示范课、听我园教师授课并加以点评,使每位教师能更好地学习和改进!
2 活动时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前制定了一些各年龄阶段的活动目标,要求及工作计划,如:小班年龄阶段操作常规培养为主;中班年龄阶段以感官教育及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为主;而在大班年龄阶段则以抽象教育及数学教学为主等;同时,我们还逐步摸索《智能数学》教具的操作方法;根据其原则配备了生活部分的操作材料,设立了《智能数学》操作区角。让幼儿自由选择教具操作,教师进行分组及个别指导。
3 开展智能数学展示课活动,提升教师智能数学教学能力
我们幼儿园坚持开展了智能数学展示课活动:2010年11月潘瑜大班智能数学《认识左右》,2011年4月李平枝大班智能数学《区分左右》,2012年4月吴成英中班智能数学《找规律》,2013年3月大班吴文娟《仿编加减法应用题》、中班涂新丽《认识颜色和分类》等每位做课老师在设计时能关注幼儿的兴趣,创设较有情趣的场景,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动过程中能关注幼儿的操作方法和策略,探究幼儿学数学的心理过程。每一位老师的每一次展示、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特色,也都有自己的亮点,为我们智能数学数学展示课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每位老师也在一次次的听课、磨课中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对智能数学教学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 紧抓幼儿园智能数学活动契机,积极培养锻炼老师
每一次智能数学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教师的智能数学教学组织能力,又能为大家提供了展示、交流、反思的平台,真正起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作用。为此我们组统一思想,紧抓机遇:
2011年4月我园7名教师参加了河南省“全程博雅杯”《幼儿智能数学》教案征集活动,其中井亚娟老师中班教案《10以内的单双数》获得“活动设计奖”。
2013年4月我园11名教师参加了河南省“全程博雅杯”《幼儿智能数学》教案征集活动,其中潘瑜老师小班智能数学教案《5以内的数物对应》、赫蒙蒙老师中班智能数学教案《相邻数》、范晓红老师大班智能数学教案《分类统计》均获得优质课件“活动设计奖”。
2013年8月我园教师井亚娟老师小班智能数学活动《5以内的数物对应》、赫蒙蒙老师中班智能数学活动《比较高矮》、吴文娟老师大班智能数学活动《10的加减法》将参加河南省“全程博雅杯”《幼儿智能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5 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化
智能数学活动形式主要分为集体活动和分组活动,在集体活动时教师们都能有明确的目的、计划、组织、连续性,突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在分组活动是能按幼儿的兴趣、爱好、意愿进行选择活动,并结合幼儿的能力进行。
6 实践的效果与体会
这三年的智能数学教育教学,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提高较快,大部分学过幼儿与过去没有接触智能数学的幼儿对事物感知的灵敏度要高,观察细致,无论是生活能力,还是学习习惯,都有很强的顺序性。同时,他们还爱动脑筋,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
7 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7.1 在探索活动中,教师在运用每一种教具时还不够灵活和充分利用教具。
7.2 进行智能数学教具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简洁。
7.3 方案教学中的实施工作中,中班级和小班级的有待提高和加强。
关键词: 综合类高校 艺术实践课 评价体系
声乐艺术实践课是近年来各个高校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它是高校声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声乐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和延展,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最好平台。因此,它越来越受广大声乐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对它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当前高校声乐教学的一个热点课题。
一、什么是声乐艺术实践课
声乐艺术实践课由实践课程、校内舞台实践和社会舞台实践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相辅相成,是声乐艺术实践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实践课程是在学生大一下学期时开设的一门课,设置长度为四学期,每学期32学时,每星期两节课。课程类型由四个板块组成:(1)美声、民族(女声组);(2)美声、民族(男生组);(3)流行歌曲歌舞表演组;(4)小音乐剧组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不按年级分组,只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由具有此方面特长的老师担任专职指导教师。主要教授:舞台表演要素、常识、要求和编排节目等。学生通过此课程,学习一些基本的舞台表演技能,丰富表演手段,增强表演能力。
2.校内舞台实践是艺术实践课程的有效延展,是迫使学生从琴房走到舞台的有效途径。校内舞台实践可分为理论实践和技能实践。理论实践包括聆听声乐讲座、大师课、音乐会等内容;技能实践囊括校内组织的一切音乐会,具体包括:专业音乐会、班级音乐会、年级音乐会、迎新音乐会、新年音乐会等。
3.社会舞台实践是校内舞台实践的提升,学生通过参加校外舞台实践一方面拓宽了眼界,明确了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的缺陷。另一方面锻炼了专业能力,增强了实践审美能力,扩大了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了就业机会。社会艺术实践分为短期实践和长期实践两种。短期实践包括:广场音乐会、庆典音乐会、各事业、企业单位会议音乐会等。长期实践包括:社区音乐会、艺术团周期音乐会等。这些活动都由学校或者系部出面组织,在实践课程和校内舞台实践的基础上成立艺术团,利用实践课程和校内舞台实践排练、积累节目。
以上只是从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方面对声乐艺术实践课进行介绍,要完善声乐艺术实践课还应重视评价环节。
二、构建综合类高校声乐艺术实践课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课程评价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延续和完善。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真实评估、考察学生在一年中所参与的教学活动及他们在行为举止方面所做的改变,以便对学生的品行作出真实的评估。艺术实践是一门极具特点的课程,主要体现在:
1.综合性。艺术实践课是一门综合课,它的综合性体现在它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是由几部分课程组成。其中包含实践课程、校内艺术实践、社会艺术实践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各具特点。如果仍按照声乐课的单一考核方式进行,则势必不能把这些课程的特点一一展现出来。
2.实践性。艺术实践课程重在实践,所以实践也成为这门课最大的特点。打破学生以往声乐考试只在琴房、教室进行,将考试和舞台结合起来。艺术实践考试的形式采取在舞台上“带妆”表演,由全体声乐老师一起打分,邀请全系的同学观看。从一开始就将考试和舞台表演紧密结合在一起,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舞台实践机会。艺术实践课把单一程式化的课堂练习转化为动感的舞台训练,这就要求课程评价突出舞台表演性,以适应实践课的实际需要。
3.延续性。艺术实践课不是阶段性课程,是延续性课程,课程学习贯穿六学期。每一学期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大一:注重表演课程(理论部分)学习;大二:兼顾表演课程(实践部分)和校内舞台实践;大三、大四:注重校内舞台实践和社会舞台实践。因此只有对每部分进行科学的评价,才能体现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实际学习情况。
从上面可看出艺术实践课程是较复杂的课程,因此单一的评价已不能体现这门课程的特点,只有根据它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才能完善艺术实践学科的建设,使其科学地发展。
三、高校声乐艺术实践课评价体系的主要目标、内容、实施方法
对声乐艺术实践课进行公正、科学的评价,就必须兼顾实践课程、校内舞台实践和社会舞台实践三部分。因为学生每学期学习内容不同,所以每学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1.大一:重点考查实践课程。其中理论部分占60%,表演部分占30%,剩下10%为平时成绩。理论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的表演常识的掌握情况,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实践课程主要考查学生的表演技能,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分为自选内容和规定内容两部分。自选考试部分由学生自己确定人数,内容自选。规定考试部分内容、人数、表演形式都由授课老师确定。考试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试,根据学生声乐作品演唱的熟练程度和风格表现效果,由全体声乐教师进行成绩的评定和考核。考核评价的标准为:
(1)A级优秀(31.5—35分)。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突出,音色优美、乐感好、表现能力强,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和感染力。舞台整体效果好。
(2)B级良好(28—31分)。声乐作品演唱风格较突出,音色较好、乐感较好、表现能力较强,有较强的表现能力和感染力。
(3)C级及格(24.5—27分)。声乐作品演唱比较完整,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演唱技巧。
(4)D级不及格(0—24分)。声乐作品演唱不完整、声区不统一,音乐表现能力较差。
2.大二:大二学生主要学习实践课程的表演部分和校内实践两部分,因此重在考核这两部分内容,分数各占45%,剩下10%为平时成绩。其中实践课程部的表演评价标准同上,校内实践部分和社会舞台实践都由参加次数多少确定分数。明确规定每学年每位学生必须参加校内、社会舞台实践的次数。考核的标准如下:
(1)A级优秀(9—10分)。参加艺术实践次数多,效果很好,态度端正,能力提高很大,综合表现十分出色,纪律观念很强。
(2)B级良好(8—8.9分)。参加艺术实践次数较多,效果较好,态度较端正,能力提高较大,综合表现较出色,纪律观念较强。
(3)C级及格(6—7.9分)。能参加一定的艺术实践,有一定的效果,态度基本端正,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综合表现一般,纪律观念强。
(4)D级不及格(0—5.9分)。没有参加或者不愿意参加艺术实践者;或者参加实践效果不好,态度不端正,能力没有得到提高,综合表现差,纪律观念差。
3.大三、大四:大三、大四艺术实践学习主要由校内舞台实践和校外舞台实践两部分组成,考核内容也集中在这两方面,两部分分数各占45%,剩下10%为平时成绩。社会舞台实践评价标准和校内舞台实践评价标准一致。
4.平时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重要依据,占每学期艺术实践总分的10%,具体考核标准如下:
(1)A级优秀(9—10分)。课堂表现非常积极,课堂演唱积极主动,教学配合十分默契,课堂练习十分认真,技能掌握效果很好,效率很高。
(2)B级良好(8—8.9分)。课堂表现比较积极,课堂演唱积极主动,教学配合比较默契,课堂练习比较认真,技能掌握效果好,效率高。
(3)C级及格(6—7.9分)。课堂表现一般,课堂演唱一般,教学配合不太默契,课堂练习比较认真,技能掌握效果一般,效率一般。
(4)D级不及格(0—5.9分)。课堂表现不好,课堂演唱少,教学不积极配合,课堂练习不认真,技能掌握效果不好。
四、结语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功能从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和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去注重学生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个别差异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艺术实践评价体系,一方面能够加快完善艺术实践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艺术实践课程的发展。评价已不再是单一的分数划定,通过建立客观合理的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每阶段的学习状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促进艺术实践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明确每一阶段学习内容、目标,详细划分各部分评价标准,使评价体系更客观、具体,这也正是综合大学声乐艺术实践课评价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美]G.马丁·妮普(著).曾伏华,李扉南(译).教师成功秘籍[M].中国宇航出版社,2002.
[2]马达,董皞.“院团结合”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J].人民音乐,2011(7).
[3]耿琴瑶.无缝对接——从琴房到舞台的过渡[J].艺苑,2006(6).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策略
探究式学习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演讲时提出的。在我国,早在2003年左右结合国家课程改革实验期间,就有不少人研究过探究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改新理念,本校也把“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作为课题向广西教育学会申报,并于2008年底获准立为广西教育学会第二批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经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笔者发现,由于大部分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探究式教学”这种模式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从而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并有待改善。
一、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持“敌视”态度,他们认为在课堂上搞“探究”是在浪费时间,会使“双基”得不到落实,个别教师态度极其顽固,坚决不愿参与实验。
2.“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内容都拿来探究。
3.课前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创设的问题质量不高。
4.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究,教师介入时机把握不当。
5.重探究轻展示。探究时有声有色,展示成果时却因怕生事端,又要赶时间,于是草草收场。
6.忽视学困生,使懒于思考的学生成了课堂的旁观者。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学校要做的
1.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训的形式应多样化,可结合组织理论学习、学术讲座、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课堂教学实践、外出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通过培训学习,让教师掌握包括探究式教学在内的各项教学技能,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为在探究式教学中成功设计高质量问题打下基础。同时,也可以让“敌视”探究式教学的教师们认识到:探究式教学在短期内对学生分数的提高确实没有做题的作用大,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上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必须帮助这部分教师转变观念,共同参与到我们的“探究式教学”的课题研究中来。
2.学校要尽快建立一套与探究式教学相适应的体系。一堂探究课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它需要教师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做精心的准备,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所以,学校应考虑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并建立相关的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一些奖励机制,来保证和促使教师能够并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来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做复杂费时的准备工作。
(二)教师需要做的
1.确定合适的探究内容并做精心准备
探究式教学的有效使用,可促使学生掌握数学发现的方法,形成迁移能力,并最终养成勇于创造的态度。但是,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对所教内容做出较好的加工和组织,要花费课前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并且,也不是任何内容都能有效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有些知识内容,由于种种原因,难以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去获取,有些也没必要做探究。例如,在探究出一些运算法则后,有一些课时专门是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像这样的内容就没必要再探究;再者,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是人类经几千年探索的结晶,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完这些知识,同时全部经历历史上的探究过程是不现实的。
教师应该把握好时间与教材,精选出一些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且可使学生在探究后能获得成就感的数学教材来组织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要立足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剖析和重组,用联系、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研究各知识点之间的转化,展示给学生一个动态的“知识生长”的过程。
2.保证探究时间,把握介入时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这里所说的支配时间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做后盾,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可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却总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于是常常过早地介入甚至草草收场。有时是看到学生讨论许久也不进入正轨,就急,然后提示一下;有时则是没过多久就有个别学生得出方案,教师一高兴立即请该团队的学生展示方案。这样一来,还有大部分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同时,它还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时指导又不充分,以致学生感到手足无措。这都是传统教学模式在作祟,注重结果,不注重学生得到的过程。这就违背了探究式教学的初衷。
所以,在学生做自主探究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和交流的时间,并在教室四处走动,采取以听、看为主的交流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学情的了解上,再迅速地加以思考:该不该介入、什么时候介入、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何调整、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等等。对此,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及时做出最恰当的选择,确保探究课能够取得预期的目的。
3.组织好自我展示环节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终于得出了方案,他们不仅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也需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同学来分享并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自我展示,是探究课的华彩所在,探究课的正是在这个时候来临的。它在学生展示异彩纷呈的成果的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学生的每一种方案,不论正确与否,不论繁琐与否,都要给予热情的、积极的正面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进取心,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还应对探究结果进行提炼本质,适当总结。让学生获得充分肯定的同时,能得到更加深入的思考。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探究式教学中,基本上都是思维活跃的学生在思维较慢的学生尚未充分思考前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打断了思维较慢的这部分学生的自主思考,剥夺了他们探究的权利,久而久之,还会使这部分学生产生惰性,最终沦为课堂的旁观者。这势必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所以,教师要在每一节课都要着力注重对这部分学生的引导和鞭策。一方面,在分组时就要特别关照小组长要带着这类学生一起讨论,用集体的力量把他们拉入正题;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深入小组时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鞭策他们一起参与讨论,可考虑在展示时随机抽取组内成员展示成果,使得他们不得不动脑,不得不一起探究和交流。
到今年,本校承担的这一课题研究已到了结题阶段,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探究式教学也将随之结束。目前仍存在的种种问题正说明了我们应该在理论上加大研究力度, 在实践中积极而又稳妥地继续试验,以使研究不断深入,使探究式教学不断完善。
一条世界文明古训说:“我听说了,然后又忘记了;我看到了,于是我记住了;我动手做了,我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古人亦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正是探究式教学的意义所在。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把探究式教学带进课堂,给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快乐学习的课堂氛围,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徐学福.科学探究与探究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课程设置 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92-03
前言
为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7月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目录,将原有的武术专业改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自1999年起开始招生,此后,一些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并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形式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十几年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招生规模都在迅速发展,但随之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因此,了解近年来学者们对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以及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市场需求相关研究,从而加强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详细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1.1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方式,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一般也反映出其专业所培养出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情况。近年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曹琼瑜、武俊昊认为现在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大多还是以武术专业课程设置为主,有少部分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开设的有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课程,有的学校只是为适应改革需要而开设一些相关课程。
于翠兰的研究认为,高校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产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有:第一,建立了主副修多元课程结构体系。第二,压缩主修课,大量增加选修课。第三,采用了学分制,课程内容与学习顺序,给学生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第四,学生修业年限有了弹性。但她同时也指出当前的课程设置虽然有了变化,但是尚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定位,形成一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的课程结构体系,使之富有时代特征和符合新世纪高素质、个性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等。
高楚兰通过分析集美大学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改革情况后指出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与本学科的培养方向相吻合,应选择最能体现专业精髓,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同时,她认为专业课课程结构需要重新整合,应调整专项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分配及部分教学内容,提出专业课的修订建议和方案。
另外通过查阅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后发现,现在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武术、散打为主,少部分院校为了适应改革需要或者社会需要增设了其他一些传统养生、民族民间体育方面的课程,也有的师范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则稍微侧重于对学生的教育类技能培养。
1.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可以发现,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近年来有些学者也指出了此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
李朝旭等综合全国13所单科体育院校,对比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原武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性计划情况,认为课程开设的同一性导致学生的被动适应。
武冬认为,现在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缺乏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并且也提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应避免竞技化。
郑旭旭、高楚兰在其文中认为本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业类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内容单薄,与培养目标要求相距较大。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有所改革,但是普遍来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因此,进行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市场需求相关研究
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毕业生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制定、毕业生就业、专业发展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
邓永明等通过对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以便调查用人单位对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趋向于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专业理论、技术和体育基本知识、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创新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人才,还指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武俊昊通过研究指出,当今社会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有:(1)各级业余体校、武术馆校对武术专业人才的需求。(2)中等学校对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3)老年人健身活动对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4)“上班族”青年人的健身需求。(5)公安类对武术专业人才的需求。(6)企事业类治安工作对保安管理人才的需求。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市场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做出了详细的调查,并得出了比较全面的结论,可以看出,市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是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却是不尽相同的。
3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研究
3.1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培养目标的制定围绕着市场需求制定的,而专业课程设置又是实现培养目标,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马永通翻的研究表明,随着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健身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并且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但目前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状况有待于改革与创新。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与社会需求接轨,才能在服务于社会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周士菊指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教育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必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是一种产业,是生产具有主体性的特殊商品――“人才”的生产厂家,教育必须与社会需要接轨,否则就只能被淘汰。
综上所述,作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依托,高校社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3.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存在的问题
马学智等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其学院所存在的问题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入学后,没有专业学习与就业的指导和规划,缺乏所学专业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的联系性和灵活性,容易造成学业的相对稳定与我国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的矛盾。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在某些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与市场需求在客观上存在一些矛盾。因此,高校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合理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市场需求。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