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历史时代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

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但是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都得不到重视。文章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俗文化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施行方法。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

建国以来,高中历史教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起初,历史教学在内容上拘泥于革命范式,充满了无产阶级斗争和共产国际运动的内容,对于人民群众的民俗生活文化几乎没有涉及。在期间,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政治工具和手段,此时的历史教学缺少生机和活力。1988年,我国发行了《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在历史教学中增加了一系列关于民俗生活方面的内容,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历史教学大纲上首次关注到历史民俗教育的重要性。2001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更凸显了人文性和时代性,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非常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增加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背景下民俗文化得不到重视

从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很多高中学校还是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从历年的高考历史真题中可以看出,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占比很小,有时甚至没有民俗文化方面的试题。在这种背景下,历史教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不讲,由学生自学或者是教师照本宣科,使得本身很有趣的内容在这样的形式下也会变得淡然无味。

(二)教师民俗文化知识的欠缺

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呈现出地域性的差异,东部发达城市的历史教师专业水平相当高,而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较弱,有的地方的历史教师根本不具备专业的历史教学能力,对于民俗文化这一方面的内容,只是单纯地就知识讲知识,难以挖掘一些民俗背后的历史现象和时代特征。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中历史教师民俗专业知识欠缺。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社会教育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城市中有很多传统的民俗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真实的民俗建筑。人们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利益问题,在传统文化的投入上非常有限,对于民俗文化的关注也就更少。此外,信息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禁锢了人们的行为,学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参与一些与民俗有关的活动。

二、民俗文化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施行方法

(一)提高教师在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一节课的承载者与主导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引领者,也就是专业素养较高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师应该意识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思想多元化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高中生普遍缺乏的社会责任感,还有一些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很难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恰当地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此外,高中历史教师还要扩展其在民俗文化这一方面的知识,因为课本中的知识必然是整个民俗文化中比较典型的一部分,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必然要加大对此方面知识的讲授。

(二)灵活把握教材内容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教材,就教材而讲教材,一些教师往往在上课的时候面面俱到,生怕漏讲一些内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学生很难全盘接收所有的内容。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知识,教师在讲授时要灵活把握教材中的内容,有所侧重,又有所补充。以岳麓版必修二第十二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为例,教材涉及服饰、报刊、电影和习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教学时可以摘取其中一个内容进行延伸讲解。

三、结语

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展开了探讨,具体分析了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分别是应试教育背景下民俗文化得不到重视,教师对于民俗文化知识的欠缺和社会教育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并提出了具体施行办法,分别是提高教师在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素养和灵活把握教材内容。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本文的一些见解能给相关研究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谋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22-25.

第2篇: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

根据以上学情分析,在高中体育生的历史教学中,本着解决问题、有的放矢的原则,积极践行历史课程标准精神,着力探索适应高中体育生的历史教学策略。

一、竞争与合作策略――使体育生在学习中动起来

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高中历史课标指出,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大多数体育生缺少学习主动性,课堂上不能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很容易变成“一言堂”,教师洋洋千言,学生默默无语。为此,在教W中可运用竞争与合作策略,使体育生在学习中动起来。采用竞争与合作策略的原则是教学中实行分组学习,组内合作,组外竞争,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的教学中,把学生按运动队来分组,有足球队、田径队、散打队和射击队,分别代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开展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假如你是校长,用哪家思想管理学校更好?在辩论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各家思想精髓。每队学生为了本队的集体荣誉,都认真合作,努力领会各家思想的观点和主张。在辩论中每队辩手都激情饱满,充分阐明自家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长处。辩论的胜负是其次,重要的是辩论的过程,通过辩论,调动了体育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了解了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法家的律治和墨家的节俭,达到了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主张的教学目标。

二、直观教学策略――激起体育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学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为主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仍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体育生尤其需要。为此,在高中体育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知识。

1.巧妙利用漫画感知历史的时代特征。

历史知识林林总总,但每个历史时代都有显著特征,这些特征蕴含于每个历史事件之中。有许多历史漫画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下了历史事件,从中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特征。教材内包含着许多紧扣课文内容的历史漫画,学生们看到漫画后纷纷大笑,在笑声中认知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2.运用历史音像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

普通高中历史课标中指出,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在有关二战史的教学中,利用二战实录作为素材,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来观看。学生们看到战争惨状时惊呆的表情说明了战争的残酷已深深印入脑海。这时教师适时提出和平观念,就能让学生们接受。本教学情节的设定,首先帮助学生感知了历史知识,同时也使学生感悟了和平观念,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3.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地呈现历史知识。

面对浩繁的历史知识,体育生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相对繁重的矛盾一直存在,教材中千头万绪的历史信息对体育生来说枯燥至极。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把枯燥的历史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画面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例如,在“秦的统一”的历史教学中,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秦灭六国的过程、秦朝首创的政治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果把这些信息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将抽象的信息变为直观的图表,就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三、巧记策略――助力体育生博闻强记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历史知识的积累是历史学习的基础。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可谓是“上下五千年、纵横两万里”。体育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体育专业训练,学习时间较少。面对庞杂知识体系的体育生,过好识记关成了学习的第一道关,采用什么识记方法成了最直接的问题。对此,在教学中切实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巧记历史知识首当其冲。

1.理解记忆法。

历史知识间存在广泛的联系,历史事物的出现有必然原因,体现逻辑关系。教学中指导学生弄清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例如,用动力的革新来识记工业革命成果的发明顺序:人力――1733年飞梭,1765年手摇纺纱机;水力――1769年水力纺纱机,1779年骡机,1785年水力织布机;蒸汽――1782年联动式蒸汽机,1807年汽船,1814年蒸汽机车。人类对动力的革新过程体现了工业革命新成果发展的轨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上述工业革命新成果会事半功倍。

2.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的方法。面对冗长的历史知识,体育生往往有畏难情绪,但如果借用联想来识记这些知识,就能激起他们极大的兴趣,识记效果明显改善。

3.谐音记忆法。

第3篇: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考教学 史论结合

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缺陷,即,能力培养严重滞后,教学改革的步伐远远跟不上考试改革的步伐。具体表现为:(1)知识传授僵化、机械,只侧重“是什么”,而忽视“为什么”,从而导致学生只是一味沉缅于史实的简单记忆之中,而不是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去精确地把握史实。(2)对历史概念教学力度不够,忽视对一些重要历史概念和问题的阐释,致使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历史概念的内涵,从而判断失灵,造成失误。(3)对于各种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教学,仍大都局限于就事论事的狭窄范围内,忽视从历史的发展趋势、社会大背景和阶段特征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从较高的角度去加以理解、认识。(4)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材料辨析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仍不充分,致使学生还不能很好地从历史材料中充分获取信息并加以提炼和分析;同时,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致用能力也比较薄弱,史论不能有变化,历史试题第①问属“史”的范围,第②问则就是要求从生产技术和管理经营方式角度,从“史”中得出“论”。再如(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前两问基本亦属于“史”的范畴,而最后一问“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则必须是在分析了有关史实表现的基础上,自然地“顺其事,合其度”得出“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结论。

由以上分析,我们对于今后高考历史命题发展的趋向,大致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即:鉴于高考是选拔性的测试,肩负着为高校选拔具有学科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的重任;同时,学习历史的意义也决不仅仅在于“温故”,目的是为了“知今”。因此,历史学科的命题侧重于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理解,达到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的能力考查轨道是决不会逆转方向的

在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三轮高考复习过程中,应把知识与能力层次的不断深化作为总的基本原则。同时,注意各轮复习的基本教学目标要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性。具体而言,第一轮复习的起点应稍高一些,应将“理解”作为该轮复习在能力方面的最低要求。方法上可将教学内容按照其不同的阶段特点划分为若干单元进行复习指导,力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重要历史概念的内涵,认识重要历史现象的本质以及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各历史阶段(单元)的时代特征”。单元复习课在处理教材时必须紧扣“主题”(单元所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对于每一个基本史实都要注意从揭示“主题”(特征)的角度考虑进行教学。其基本步骤应为:“激疑并抓出特征运用有关史实充分说明特征深化认识并回扣特征”。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认识的程度真正深化下去。第二轮复习一般采取专题复习的形式,但在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不断强化的新形势下,应格外注意“纵中有横”,强调专题与综合相结合,要在“纵”的专题主线复习进程中,时时注意左右、中外相关内容的结合、渗透。我们所主张的“专题与综合相结合”,主要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在第一轮单元复习的基础上,由小的“面”(单元)梳理出“线”(专题),而后对“线”进行交织,形成大的“面”(综合),从而构成立体知识结构,力求使学生达到对专题知识结构乃至整个学科知识结构的整体认识和把握,提高其系统化思维的能力。另外,在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所包容的几条线索(专题)复习完之后,有必要再增加(穿插)一个大的单元复习(阶段性)环节。如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手工场时代)”(16-19世纪初)、“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即蒸汽时代)”(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即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整体观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阶段特征的认识和历史知识内在关系的把握等,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至于第三轮的复习,习惯上往往只注意知识记忆程度的查漏补缺,而忽视了它同时也是能力的巩固阶段。基此,这个阶段的复习,既要注意弥补知识缺陷,同时更应注意尽力弥补能力的缺陷。应当达到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系统,能力更完善。与此相适应,在方法上,教师应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主,并辅以必要的点拨,切不可再一味滔滔不绝地进行灌输或搞大容量的频繁模拟训练了。以上三轮复习策略,简言之,其程序大致就是:“小单元(一轮)专题+大单元(二轮)知识与能力的巩固、回扣(三轮)”。

第4篇: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

作为高中历史老师,我认为要学好历史,对大量的文本的阅读是基础,所以首先要教会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系。

一、阅读教材要树立全局观念

高中历史点多面广,体系庞杂,许多同学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其实,越是庞杂的东西越要寻求规律,要钻进教材,更要走出教材,从另一个高度审视教材,才可以整体感知,把握全局。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指导学生先站出来,对整个历史教材有全局的把握。

1.查看“目录”,浏览“大事年表”。目录和大事年表是全书的骨架,要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

2.“引言”不容忽视。这部分内容会帮助学生了解本章内容的历史背景,把握时代特征。

3.正文内容(大字部分)是主体,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还有一些小字部分,是对正文主要内容的过渡、补充或拓展。有些章节中安排了表格,插入了图画,这些都与正文有很大关联,要让学生多加关注和思索,理解编者的用意等。

4.练习题和思考题。练习题是基本的作业,思考题是较高层次的练习。这两者告诉了学生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样需要关注。有些问题在提高学生思辨、大胆质疑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识记知识要讲究科学方法

历史知识一般分为概念类、结论类、特征类、线索类等。这里我以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类”为例做一些阐述。

历史概念抽象地反映了历史事物及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历史知识基本上都是由许多彼此之间有联系的历史概念组成的。因此,掌握历史知识首先要掌握概念。而掌握的前提是记忆。学生储备了大量的历史知识,才会去分析、综合和概括。

不同的历史知识,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1.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本身有其发生发展的顺序,可依次去记忆,我称之为“顺序记忆”。

2.对于一些内容相似的知识,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和全面比较后,总结其别容易记住的几个特征。我称之为“特征记忆”。

3.能否记得住,重复是基础,没有多次的重复,记忆就是空谈,所以,我要求学生必须多反复巩固,这就是“重复记忆”。

4.对于一些庞杂的抽象的知识,可以用图表等较为形象的形式列出来,在比较对照中记忆,我称之为“比照记忆”。

5.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组织学生与同学讨论,这就是“讨论记忆”。

当然,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口诀记忆、谐音记忆、练习记忆、联想记忆等等。

三、分析教材要学会思维方法

要探寻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从历史的背景、事件的经过、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1.历史的背景包括产生的动机、形成的条件和事件的原因等。而仅就“原因”这一要素分析,包括:(1)历史的还是现实的原因;(2)内部的还是外部原因;(3)必然性的还是偶然性的原因;(4)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原因;(5)根本的还是一般的原因;(6)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原因;(7)主要的还是次要的原因等。

2.事件的经过包含诸多因素,如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阶级、现象、制度等。

3.产生的影响一般从性质、结果、功绩、意义、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

四、自主学习要遵循基本程序

一般来说,高中生较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校也会安排适当的自主学习时间,那么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应先让学生遵循一定的步骤,引领学生步入正轨后,再讨论创新教学之类的话题。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逐段概括段意。这与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相类似,让学生知道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更主要的是要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2.列出要点提纲。整体阅读之后,根据各层的结构关系,提炼内容要点,列出章节提纲。

3.搞清来龙去脉。对于本章节中的历史问题,必须搞清它是怎样从背景到过程再到结论的,理清主要线索,并逐渐形成一个

体系。

4.总结基本观点。这是很关键的一步,用发展的、辩证的,尤其是历史的眼光审视,然后总结出相关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5.把握记忆要点。勾画出必须要记住的知识点,然后想办法记住记准。这些重要的历史内容,即历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6.大胆评价教材。我经常对学生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教材不见得尽善尽美,它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要不盲从、不迷信、勇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

第5篇: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

    1.是高中课程设置的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由历史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学习模块中的必修课程由三个学习模块组成,共设置了25个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修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正是由于选修课程是建立在必修课程基础之上的,因而如何处理与把握同必修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既要注重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关注学生在学完历史必修课程内容之后所达到的认知水平与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做到必修与选修内容的平稳过渡和顺畅连接;又要注重选修课程在内容、方法等方面的适度深化,力求避免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或内容过于艰深和复杂。

    总之,一方面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的重要依托。但是另一方面,就高中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而言,必修课程的内容是存在严重缺陷的,不能完全地整体构筑历史学科的知识框架,这使选修课程成为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必修课程的深化和拓展。因而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是必要的。

    2.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

    新课程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以往单一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而共同成长、老师与学生间积极互动而教学相长的过程,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与方法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历史学科还必须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总之,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高中历史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层次性更加明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关注。选修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衔接与深化必修课程的内容,不仅是学生自身学科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的途径,也是学生为自己提供选修课程学习的知识支撑的重要手段。

    3.是高中历史学习层次划分的阶段性要求

    高中历史的学习层次划分:

    ①必修阶段的教学。进入高中阶段后,新生首先是从必修课程的学习而开始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的。这些体现人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基本文明成果的内容,是高中生必学的。无论知识的构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塑造,要求都是最为基本的。

    ②选修阶段的教学。这个时段的学生主体发生了变化(文理分科),教学的各种要求明显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要求开始转向深层次的历史规律的探索,对历史学习技能的要求开始注重探索研究和发现的素质的提高,对历史意识的培养开始注重学生独立的历史价值观的塑造。

    ③以通史模式为线索的知识整合。由于以应对高考为主要学习方向,这一阶段的学习以知识的回顾为主,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一些基本价值观的温习和认同。

    ④以提高综合素质应对高考为目的的针对性训练。通过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其有规律的梳理,有目的、有针对地开展系列训练,通过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以上四个层次的划分表明,高中历史的学习有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彼此间也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选修课程的实施阶段必须与必修课程进行合理有序、有效的衔接及深化。

    4.是选修模块高考备考复习策略的要求

    高中课程改革也包括了高考评价方式、手段和内容的改革。国家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和我省《考试说明》对选修选考并占一定比例分数的规定,无疑具有将选修内容完全纳入高考评价范围的明确导向。由于选修模块的内容是由相关联的某个领域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所组成的,某种程度上相对独立或许是相对地孤立,将选修模块的各专题内容置于必修内容的历史知识背景中综合考察,能得出对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更加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这在高考试题中已经得到了印证。

    二.选修与必修课程衔接及深化的策略

    选修课程实施阶段,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总体上得到加强,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技能,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意识。选修的教学中与必修的衔接上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其一,以选修课程内容为切入点,深化和拓展必修课程内容。选修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必修知识进行回顾,在比较学习中把握选修部分扩展的知识内容,认识选修部分所表达的深邃的历史道理,感悟选修内容中所蕴含的至深的历史情感。例如,改革模块中的“梭伦改革”,必修一和选修一的主干内容是一样的,可是,选修教材展开介绍了改革前雅典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梭伦强烈的爱国情感,因此,在教学衔接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回顾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入手,与学生一起探讨改革的复杂背景,探讨改革前后梭伦的个人情感的变化,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改革的必然性和进步意义,深刻地体会到改革家的个人素质对改革进程和效果的巨大影响。

    其二,以必修课程内容体系的掌握为基础,理解和应用选修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合理的框架将选修和必修的知识串连起来,从而形成宏观的知识概念。例如,改革模块的《商鞅变法》一课,要更好地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必然性,得从变法的背景和所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上去体味。联系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通过分析,“礼崩乐坏”是背景,“六王毕、四海一”是深远影响。经过教学衔接以后,我们的学生就能从历史发展的大空间上确立起如下概念:

    其三,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知识的能力。由于选修模块的专题性特征十分突出,每一个专题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可供学生探究的课题,但也因此在各专题知识的背景上显得相对孤立。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历史情境、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选修课程目标的有效实施。

    以上所述,虽然是关于选修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但是高中历史模块间的知识联系是具有共性的,其联系的思路及其方式大体如此。

    三.选修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举例

    ? 选修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1.梭伦改革

    ? 衔接:

    ? 希腊的自然环境和城邦政治及其公民素质(必修一)。

    ? 深化:

    ? 改革的措施、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 商鞅变法

    ? 衔接:重农抑商(必修二)、法家思想(必修三)

    ? 深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特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 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法

    ? 衔接: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必修一)

    ? 深化: “冗官、冗兵、冗费” 或“兵虚财匮、内忧外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5.欧洲宗教改革

    ? 衔接: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必修三)

    ? 深化: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6.默罕默德.阿里改革

    ? 衔接: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开辟后、尤其是工业革命前后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及其客观上的文明传播”(必修二)

    ? 深化:阿里改革的发生及其失败的历史命运,说明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给当地带来奴役压迫的同时,也客观地冲击了落后农业文明地区的旧制度和社会结构,使当地出现了趋向工业文明的改革,但是阿里改革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再加主观上的穷兵黩武耗费国力,失败是必然的。

    7.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6篇: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

一、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这是教师依据的第一层级目标①,是教师对历史课堂的整体把握。有了这个方向,教师制订课时目标,就有了明确的任务,而如何制订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呢?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都会遇到的问题。

课时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直接指导教学,对教与学的活动制订准确的测量标准,特别是对认知性目标和操作性目标,要设计出明确的可测量、便于操作的目标。因此,设计课时目标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思维特点,分析课程目标和教材,从而制订相应反应学习结果的多样性目标和层次性目标,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目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打破过去教学中无教学目标、或目标过于笼统泛化、或脱离实际的弊病。一个完整的课时目标应包括对象、行为、情境或条件、表现程度。赵亚夫老师在谈及层次性目标时就以“”为例,他做了这样的设计:A.能够列出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说出的历史影响;B.能够说出时期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创办者、背景及其运营情况,阐明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②这两个层级之间的弹性就是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如果说要初中生理解“中国近代化”还有些困难,教师在进行具体授课时可向学生阐明工业革命的机器大生产,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过度,进而理解和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一份好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来自教师对教材的掌握,来自对学生的了解,来自教师的教学经验,故设计出适合学生、促进学生成长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善讲故事,以点带面

实验版课标确定的“学习主题”呈现方式,对于12—14岁的孩子来说不免有些艰涩难懂,因为“学习主题”大多内涵宏大,如中华民族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为此,在修订版的课标中,采用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在每个板块之前以‘通论’的方式概述该时段历史的基本线索及主要特征。每个板块的学习内容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③“历史简单一些,这样就给教学留下展现故事、细节、情境的空间。”④既然课标和教材已经要求将“历史”讲得简单,教师何苦要把“历史”教得复杂,非得让学生记住一条条背景、原因、影响这些陈述性的知识呢?相反,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讲故事,用细节、情节和语言去创设情境,营造学习的氛围。修订版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任世江先生亦强调:“初中学习的重点应该在于了解历史,而了解基于兴趣。为兴趣而学习,学习才能成为主动行为。因此初中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历史兴趣。”⑤历史(History)本就是由众多人的故事组成的,所以才形形,丰富多彩,相对于枯燥的文字描述,故事是有趣的,有意思的。而如何把有意思的故事放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且觉得有意义,这需要教师对故事重新解读、加工组织,用细节展现历史的同时,通过问题给学生提供想象的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如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但是否能说明中国已经产生了磁学呢?祖冲之计算出了圆周率值,是因为他具备了抽象的数学思维和基本数学理论知识吗?再比如,手的进化在人类进步过程中起的作用,如果人不能直立行走,就不能耕作、生产机器……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去学习教材文字所承载的意义,用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思考一些历史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将历史知识进行溶解,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另外,通过故事,学生已经内化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再借助时间轴,让学生将它们串成线,进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理解这个历史时段的主题。

三、多元的教学评价

修订版课标亦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强调了学习过程和效果,就“要坚持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主体,教师可采用多元的评量方式来考核和评价学生,如问答、报告、讨论、表演、纸笔测验、行为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学习档案评量等方式观察和评价学生,并及时给予学生回馈与指导,从而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对于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思维水平、问题解决、探究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样,学生在学习找到了兴趣和自信,便会从学习的被动客体转为主动的学习主体。教师亦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我满足感,激发教学热情,不断实现自我提高与成长。正如“教学相长”所说,在这个过程中最终实现了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

初中历史是高中历史的“前奏”,如果学生一接触初中历史就觉得历史是如此枯燥与乏味,便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对历史产生了不好的刻板印象,极不利于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因此,把历史教得有意思应该是初中历史教师的一大追求。

[注释]

①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第3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第36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版)》.

第7篇: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实物史料;直观性

一般来讲,历史学科具有自身的学科特性和知识架构,如何真实客观地反映和还原历史,给学生以栩栩如生的感觉,回归到历史当中,探寻历史和人类社会变迁发展规律,这是历史教学中日常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就离不开史料支撑和史料堆积。因此,在现代史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必须要重视史料支撑和史料的引用,将其引入课堂,充分发挥史料的作用,使得我们的历史教学走出传统的死记硬背,走向一种带有思考和探究式的学习状态。

灵活使用史料对老师来说,史料引用得恰到好处,对历史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增加了历史教学的趣味,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视野极大地开阔,这种多学科和多重思维的并用增添了历史学科的色彩。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史料的取材都是有选择的,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全面驾驭了,需要老师具有良好的驾驭史料的能力,这也体现出一个历史教学老师的历史素养和史学探究能力。史料的选取不可能面面俱到,是有取舍的,就一节课堂而言,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史料取舍的有限性。史料的选取一定要精,切记面面俱到。史料种类引用过多,就会使得学生关注史料而显得教学主题分散,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类型丰富而真实准确的历史资料对历史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史料的解读本身就是学习和思考过程,对历史资料的学习和解读会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加跨学科知识。由于历史资料大多与文献学有密切关系,史料的运用锻炼了学生文学素养和文言文知识,从普通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解和探索,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历史学习调动了学生一系列知识的运用,在无形中加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熏陶和教育是历史课堂之外的收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认识,就是体现在这一方面。通过不同史料的引入,使得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的一系列知识来探究和认识,锻炼了学生综合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引入可以使传授内容更加丰富,弥补教科书中对该问题的介绍和论述。通常而言,我们获取历史信息和解读历史的史料主要依靠传统的文字资料,我们都知道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时代特色不一,反映各个时代的史料不一,这就需要选取最具代表这一时代特征的史料。如夏商周时期,我们需要借助考古出土的实物和遗址来解读当时历史,后来出现的甲骨以及简牍等,都是教学的手段。实物史料可以订正史书,辨别文献资料记载的真伪。

第8篇: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

关键词:学困生;高三历史;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96-01

在全面推进新课改,完善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困生的转化是关系学生发展、高考质量和教育整体发展的大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困生对历史学习缺乏信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导致恶性循环,学习成绩难以提高,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现将高三历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1.对高三历史学习的特点认识不够,缺少复习计划,以被动学习为主

高三历史复习,具有知识范围容量大、节奏快等特点,需要学生不断进行归纳总结,但很多学生的认识仍停留在新授课的学习特点上。学习中对教师依赖性强,课前没有提前准备的习惯,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以被动学习为主,带有较大盲目性,忙于追赶教师的教学进度。

2.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遗漏现象严重,不注重总结反思

学困生一般通史意识较弱,缺乏整体史观,不具备把握历史时代特征、知识衔接和迁移能力。高考历史复习中,教师大多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困生又不能做到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反思,考试中学困生难以把试卷中给定的新材料、创设的新情境同高中所学知识相结合,难以灵活应用,严重影响答题的准确率。

3.学困生自身素质差,学习动机不足,不求上进

学困生由于各方面较差,故受到批评较多,面对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教师的"另眼相看",他们多自卑,感觉低人一等,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进而自暴自弃。学困生由于学习动机不足,缺乏远大的志向和动力,大多表现为课前不预习,上课睡觉或不专心,课后不复习,不认真做作业,对考试无所谓等。

4.教师教学策略匮乏,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调动不起学困生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缺乏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则很难给学习上疏于用心的学生以有效的指导,进而导致学困生的产生。教学内容上的照本宣科或是面面俱到,使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机会。教学方法不能照顾学困生的兴趣和个别差异情况,也会导致学困生学习兴趣不{或学习效果低下。

就目前高三历史学困生所占比例来看,制定适合高三历史学困生的复习策略,这一直是教师、学校和家长心中的一大难题。重视对学困生的帮助和关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保证高三学困生高考成功的关键因素。

4.1 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强化高三历史学困生的学习动机。高三历史教师的教学策略,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态度,而且影响到高考历史成绩的好坏。教学策略是指那些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各种技巧,诸如提高讲课效果的技巧、指导学习时间安排的技巧、帮助学生保持注意的技巧、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技巧等。教师应掌握这些教学策略,激励学困生不断克服学习困难,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比如,利用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向学生提供一个个可望而可及的"适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克服学习困难的喜悦,享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一次次成功的体验能强有力地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增加学困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4.2 夯实学习基础,帮助学困生制定科学有序的复习计划。学习基础的好坏是历史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认真研读高考的相关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取舍,框定基础知识的范围,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的框架,凸显历史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使繁琐的知识变得简单易学。高三历史复习时间非常紧,要全盘考虑,遵循"因生制宜"的原则,根据学困生的个性差异,结合具体的校情和学情等因素,制定出适合本校学困生的复习计划,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4.3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训练学困生有效的复习方法。高三历史复习中,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困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困生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分析、讨论,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在复习课中,要有意识地让学困生把有争议的知识、模棱两可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4.4 精选习题,以练促学,帮助学困生及时总结反思。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指导,这是历史复习的关键。高考历史复习中,学困生怎么将知识、方法和能力变成自己的东西,装进自己的头脑,不断总结反思,掌握主干知识,这些能力的掌握是通过习题练习获得的,高考复习中可以利用课堂限时训练、课后作业、考试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方法技巧。特别是对那些稍有进步的学困生,从试卷中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在讲评时给予适当的表扬,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因素,激发其潜力的挖掘和能力的发挥。

4.5 指导学困生应试技巧,发挥最佳水平的应试策略。在高考中怎样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理想成绩,这是每个高三学生及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历史学困生,要想在高考时取得好成绩,除了要巩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应试策略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高考是紧张的思维活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考场,是高考能够正常发挥的前提,需要做到心态平和,自信从容,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顾此失彼等现象,整体把握,合理取舍,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总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奋战于教育第一线的历史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渗透于日常教学的点滴之中。加强对历史学困生的关心和督促,尽可能的协调各方面力量,发挥教育和家庭、社会的综合作用,促进高三历史学困生的成绩可以大幅度提高。当然,学困生的形成非一天之事,且学困生大多意志力薄弱,所以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高三历史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

一、依托教材,实现科学的教授

教无定法,重在得法。高三年综合复习,更要讲究得法,讲究科学合理教授,实质是追求复习的有效性。首先是以教材为依托,而不是教教材,把教材作为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资源和载体,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效益,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教授。以中国古代史为例,传统上注重三种社会形态、阶级斗争为主的史学体系,这种呈现历史知识的范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因而历史复习方法也必须常换常新,从新的视角,不同的角度来重组历史知识结构,构建新的史学体系。

以文明史观来梳理历史线索,整合教学资源,首先要加强历史现象的纵向联系,纵向类比,通过前后联系、类比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从而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并认识其发展趋势和规律。中国古代史不外是各个朝代、政权的更替,而每个政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对外等五条线索,参照高中历史新课程“文明发展史”的理念,用新教材的观点来解读教材,优化专题复习。

其次,要加强历史现象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内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突出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中国古代史每一阶段都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对外关系的内容,而这些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科学引导学生概括时代特征,构建横向的知识体系。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这一典型的文化现象,要从社会变革入手,说明政治、经济变化在文化上的反映。并结合历史事实,运用唯物主义原理来解释和论证,才能正确理解类似的历史现象。

二、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教,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上。有些学生在学习上也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成效不大,所谓的“好好学习”,却不能“天天向上”,有些学生对历史知识死记硬背,却记住甚少,不求甚解,遗忘率极高,…这些问题带有相当的普遍性,一直困惑着学生的学习,可以说是一种顽症。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历史学科特点的认识,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缺乏自我诊断的能力。因此,正确的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

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的过程。首先要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这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钥匙。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一般包含背景、原因、条件、过程、性质、特点、结果、影响 、评价等历史要素,然后按照历史要素来指导阅读教材,做好读书笔记,梳理知识体系,并且要理清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及其内在联系。为此,还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理解和解释一些历史现象。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反刍,学会反思。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不断作出自我评估、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并及时地寻找差距,不断调整。不仅能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而且还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知识、方法的迁移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一点比较难,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和教师的科学指导。

三、科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学习是学会学习的过程,复习更是知识提炼的过程,而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练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最后要落实到实践练习中,学以致用,来提高学生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科学合理,有梯度的训练,是提高能力的关键和途径。学生在适当的练习中练出能力,练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