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险调查评估范文

风险调查评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调查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险调查评估

第1篇:风险调查评估范文

2005年初,针对当时最易引发的一些重大建设工程,**市出台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制度》,明确规定凡新开工工程未经稳定风险评估不得盲目开工,评估出的严重隐患未得到妥善化解不得擅自开工。

新出台的规定,立即在实践中发挥出了积极效应。当年,**市船山区对“猫儿洲”立项整体开发,考虑到涉及2700余名村民整体搬迁,存在不稳定事件隐患,市里邀请了国家、省、市、区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最终,这个项目被改为了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开发,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认可和支持。

2006年,尝到了“甜头”的**市又进一步完善了风险评估机制,建立了《**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制度》等八项工作机制,要求在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和其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办法出台之前,均要认真组织开展风险评估。

“所谓风险评估,就是群众不受益、不支持的事,坚决不做!”**说。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共对281件重大事项进行评估,群众拥护并顺利实施156件占56%,暂缓实施33件、占12%,完善后实施68件、占24%,被否决的24件、占8%,经评估后实施的重大事项没有发生较大影响稳定问题。

“否决还是实施,每一次评估都要讲科学”

重大工程、改革、决策涉及利益面广,问题错综复杂,科学评估尤为重要。为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经过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从内容到办法、从目的到责任追究等,都建立了一套完整、周密、细致的政策规定和工作体系。

**说:“否决还是实施,每一次评估都要讲科学。否则,也可能会损害老百姓利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为确保风险评估科学性,在开展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市始终坚持着“五步走”:第一步,确定评估对象,全面掌握情况;第二步,分析预测、评估风险;第三步,形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第四步,通过对显性风险、潜在风险和可能诱发风险的因素进行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系数,提出四级预警的分类处置意见,作出不准实施,暂缓实施、分步实施、准予实施的决定;第五步,各级维稳办负责抓好本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化解工作的督促和协调。

**年12月,**市**县水电气安装部门要求提高安装费用。作为一项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决策,**市立即对此展开风险评估。

12月25日,市物价部门举行了听证会,邀请消费者、经营者、其他利益相关方、专家学者参加,接着又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最终认定,提价依据不充足、群众满意度测评支持率很低、方案不详实、配套措施不完善,否决了提价要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风险评估机制,**市还规定,对贯彻执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机制不力、酿成重大不稳定事件的,要坚决实施责任追究。如“凡发生重大的,取消责任部门、县区及主要领导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发生重大不稳定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领导应引咎辞职”等。

一条条“铁令”,成了“悬”在领导干部头上的一把“利剑”,也使“风险评估”成为**市家喻户晓的一个词汇。“现在啥事都要风险评估,改个桥梁名字都要听听我们的意见。但只要能通过评估的,那绝对是能让我们受益的,肯定要支持!”49岁的**区月山村村民罗贤丰说。

“民生配套”让风险评估插上“双翼”

**市维稳办主任侯贤松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变“保稳定”为“创稳定”,是“源头维稳”的一种表现形式,但风险评估只是针对重大项目和决策。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市还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民生政策,以解决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给“风险评估”插上了“双翼”。

在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中,**市倾力打造了“政务服务中心”、“惠民帮扶中心”和“群众接待中心”。如今,这三个中心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政务超市、幸福驿站、群众之家”。

**市52岁下岗工人袁晓林的爱人**不久前得子宫肌瘤住院,花了3000多元钱,23岁的女儿**待岗在家。惠民帮扶中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给他们申请了每月70元的困难补助金,并安排他们的女儿参加技能培训,帮助她顺利找到了一份工作。

**市总工会副主席何春林说,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也是把稳定工作前移,杜绝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

与惠民帮扶中心

第2篇:风险调查评估范文

①结构分析

桥梁结构形式不同,施工方法不同,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状态大不相同。对桥梁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可以发现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可全面识别施工风险并针对性的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②现场调研

对桥梁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施工区域气候条件以及施工单位现场施工情况等进行现场实地勘察,总结风险事件。并随时了解施工现场工程进度等情况变化,同时,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跟踪调查,随时发现新的风险事件。

③专家调查

专家调查法是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各领域的专家在专业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对象,可较全面地识别出各类潜在的风险。

二、桥梁施工风险分级综合评估法

桥梁工程包含多种桥型的多种施工方法,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单一的评估方法对桥梁工程施工过程进行评估往往不够精确。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分级评判的桥梁施工风险综合评估方法。

①一级评判

采用简便的评判方法(如专家调查法、专家评议法等)对风险源进行评估,将风险明显较低的风险源定义为低度风险,其余风险源进入二级评判。

②二级评判

采用较高精度的评判方法(如LEC等)对风险源进行评估,将风险较低的风险源定义为中度风险,其余风险源进入三级评判。

③三级评判

采用高精度的评判方法(如风险矩阵法等)对风险源进行评估,将风险较低的风险源定义为高度风险,风险较高的风险源定义为极度风险。这种分级综合评估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评估方法的优势,在简化评估繁琐度的同时又能保证较高风险源的评价精确度。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种桥型的各种施工方法,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风险评估方法。

三、桥梁施工风险评估实例

1.工程概况

湖南省某高速公路大桥,主桥长308.04m,主跨为(80+145+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箱梁单个“T”共分18段悬臂浇筑。悬臂浇筑施工艺流程为:浇筑0号段;拼装挂篮;浇筑1号段;挂篮前移、调整、锚固;浇筑下一梁段;依次类推完成悬臂浇筑;挂篮拆除;合龙。

2.桥梁施工阶段风险识别

2.1事故总结

桥梁事故是桥梁风险事件的主体,对桥梁事故资料的收集总结研究是风险评估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的特点,通过科技文献、媒体报道及专家调查等途径,收集整理连续梁桥施工相关事故,得出风险事故类型,汇总于表1。同时采用事故致因理论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事故造成的损失等进行了统计,为风险事件的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奠定了基础。

2.2结构分析

通过结构分析可以获得桥梁结构详细的受力状态,即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结构受力特性。本文对大桥施工过程进行有限元结构分析,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受力有了全面的了解,为风险事件的识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预应力筋张拉时底板崩裂”风险事件,即是通过结构分析结合桥梁事故识别得出。当施工过程中底板脱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够或预应力管道偏位等意外事件,极有可能发生底板崩裂事故。

2.3现场调研

桥梁施工风险识别现场调研主要对现场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和现场管理等进行调查。

①自然环境

大桥位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暖多雨,夏季干热,秋凉冬冷。年平均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6.8℃,年平均降雨量1169mm,多集中在6~8月,是湖南省暴雨集中地,易发洪涝灾害。桥址地表水体水系发育,横跨河流,河道内有长期性流水,水量较大,水深最大可达31m。桥位区百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210.37m,通航水位205.00m,施工水位188.00m,低水位174.89m。桥址所在地形属构造侵蚀丘陵地貌,河谷呈“V”字形,切割较深。桥址区未发现有滑坡、岩溶及断层构造等不良地质现象。

②技术条件

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施工机械设备齐全,施工单位长期从事桥梁施工,技术条件较好。

③现场管理

施工单位工程经验丰富,施工现场管理到位。通过对大桥施工现场多次的实地调研,得出的风险事件,参见表1施工风险事件列表。

2.4专家调查

专家调查是本文中采用的主要风险识别方法。桥梁施工风险评估邀请桥梁设计专家2位、施工方面专家2位、科研方面专家2位、管理方面专家3位,共9位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的专家,对风险事件的识别提出了宝贵意见。向专家组提供了大桥详细的勘察、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专家组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许多的风险事件。

3.施工风险综合评估

桥梁施工风险识别后,进行施工阶段划分,并采用表上作业法对各个施工阶段进行风险事件的识别,确定风险评估的主体。现采用悬臂梁浇筑施工为例进行风险评估说明,该施工阶段包括模板施工,钢筋施工,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生。

3.1二级评判

采用LEC法进行二级风险评判。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的风险大小:L为事故发生可能性;E为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事故发生会造成的后果。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风险越大。

3.2三级评判

三级风险事件评判采用风险矩阵法进行动态估测,具体评价标准参照文献。根据指标体系法对事故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计算,再对照风险等级标准表得出风险事件等级。

四、结论

第3篇:风险调查评估范文

关键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进行投资。然而,2004年以来中国共有14家企业在海外发生巨额亏损,14个项目累计亏损达950.5亿元。商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已经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境外投资企业13000家,对外投资积累达到2457亿美元。2010年上半年中国作为收购方的并购交易额,排在美国之后,居全球第二位。2011年7月初,中铝宣布澳大利亚昆士兰奥鲁昆铝土矿资源开发项目最终告吹,项目损失高达3.4亿元;2011年6月,中国铁建投资沙特轻轨项目亏损达人民币41.48亿元;2009年底,中化集团在海外投资的3个油气田项目,累计亏损1526.62万美元;2009年9月,中国中铁在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亏损,合同总额4.47亿美元。还有一些海外投资亏损具体损失没有数据显示。如此巨额的投资亏损不难看出走出去的国有企业在内部风险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我国,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2006年6月,国资委制定并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于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推动风险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2008年6月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强调企业应当建立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然而就2006年国资委在中央企业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以来,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定改进空间。本文力求从企业风险识别及评估的实践角度,论述全面风险管理思想在企业实践中如何更好的增强风险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为形成自上而下、全员风险管理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提供支持。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简介

1.企业风险的定义:2006年国资委的指引对企业风险的定义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将企业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并将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本文提到的风险主要是指仅带来损失可能性的纯粹风险。

2.全面风险管理:根据指引的定义,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3.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指引将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分为五个步骤,如图所示:

本文主要侧重从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及风险评估的实践角度,研究分析如何有效的开展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工作,为制定合理、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及解决方案提供可靠保障。根据指引的规定,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及风险评估的解释如下:

(1)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企业应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与本企业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初始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应把收集初始信息的职责分工落实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

(2)风险评估:企业应对收集的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和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

风险辨识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

风险分析是对辨识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

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

二、企业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实践方法论介绍

1.风险识别方法的介绍及应用:

(1)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即按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的财务资料,风险管理人员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其潜在风险。通过对公司资产、负债、收入利润构成状况的分析判断公司经营管理结构,初步判断风险可能存在的主要环节。通过财务指标与行业的横向对比分析及3-5年的纵向分析判断风险的形成及变化情况。

(2)风险专家调查列举法:根据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确定的风险出现范围及变化情况,由风险管理人员对该企业、单位可能面临的风险逐一列出,根据指引要求划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五大类。根据对企业所处行业的分析及对企业内部环境的了解,将五大类风险中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列示,主要体现企业所处行业面临的固有风险。通过访谈、相关资料收集了解针对固有风险企业所采取的公司层面控制措施,并分析判断公司层面的剩余风险。

固有风险是指管理层不采取任何措施减少其发生可能性或影响程度的情况下,原本就存在的风险。

剩余风险是指考虑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之后,仍然会发生某方面或多方面的损失的风险,考虑的是经过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之后风险仍有可能造成的影响。

(3)分析解析法:指将一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事物,将大系统分解为具体的组成要素,从中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潜在损失的威胁。根据调研结果整理出的剩余风险,分析各项风险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调研及历史数据搜集,整理出企业的风险事件,研究分析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造成的影响,与各项剩余风险进行逻辑关系对接,从而形成风险逻辑关系图。

(4)流程分析法:该种方法强调根据不同的流程,对每一阶段和环节,逐个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通过访谈收集资料梳理企业流程现状,识别流程目标、流程层面风险及控制措施,并将目标、风险及控制措施进行匹配。发现流程层面的剩余风险,即缺少控制及控制失效的流程风险。

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可发现公司层面风险并进行分析分解,进一步发现流程层面风险。

2.风险评估方法的介绍及应用

(1)问卷调查法:通过将识别出的公司层面剩余风险按照风险分类编制成公司层面调查问卷,向公司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公司管理人员对公司层面风险的判断。将识别出的公司层面剩余风险按照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划分级别,通过发生可能性与影响程度的乘积确定风险等级。

(2)离散度分析法: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离散度测试分析,对各项风险的问卷结果进行逐项分析,找出离散度较大的风险,访谈风险离散度较高的评分人员,进一步了解原因及风险表现情况。将调查问卷填写不完整、不合理或者离散度较大的情况进行调整,形成公司层面风险地图,将风险划分为一般风险、重要风险、重大风险分布在风险地图上。

(3)管理层访谈法:将问卷调查结果及离散度分析结果汇总后,掌握公司管理层对初步识别的风险等级排序结果的判断。通过了解公司管理层的信息,对风险出现的原因,可能导致的影响进行更为深入的沟通和分析。

(4)德尔菲法:是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相对合理的结论。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复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根据初次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风险评估环节使用德尔菲法,结合离散度分析及管理层的意见反馈,组织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参加风险讨论会。对风险等级排序靠前的风险逐项讨论,进行第二轮背对背的问卷调查,统一管理人员对公司层面风险的认识,并积极讨论应对策略,明确风险的责任归属。根据集体讨论的最终结果,形成最终的公司层面风险排序结果。

三、风险识别及评估实践方法论的应用说明及局限性

1.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存在“落地难”的问题,采用有效的风险识别方法能够相对准确的找出公司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公司层面风险涉及范围较广,逻辑关系相对复杂,容易出现识别风险颗粒度不一致的问题。如何有效的体现实际存在的公司层面风险,并以相对清晰的逻辑关系进行列示和关联,可能直接影响到风险评估环节的合理有效性,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摸索总结。

2.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要与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本文介绍的风险识别及评估方法主要基于公司层面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风险管理方案及监督改进的工作与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相结合,将公司层面风险进一步分解为流程层面风险,会更有助于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地。

3.本文主要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提供了公司层面风险识别及评估的方法及应用实践,对于定量分析的内容尚未进行有效说明,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篇:风险调查评估范文

IT在银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银行业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强IT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为此,银监会于2009年出台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风险管理是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的过程,最终目标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而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是识别风险、评价风险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信息科技的风险管理也需要以风险评估为基础。

整体和专项两种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安全规划、业务连续性管理和实施等级保护等方面也离不开风险评估。

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可以分为整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

整体风险评估是指对信息科技的各个方面,如治理、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开发、测试与维护、信息科技运行、外包、业务连续性管理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专项风险评估则是指针对信息科技的某一方面、某个系统或为某个目的而进行的评估。常见的专项风险评估还会根据评估对象分为网络评估、系统风险评估等。

整体风险评估侧重于反映宏观层面的风险,即全面反映影响实现IT目标的风险,帮助银行高级管理层把握信息科技的整体风险状况,从而据此来进行战略决策,最终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专项风险评估则侧重于反映微观层面的风险,即反映信息科技某一方面或者某个系统存在的风险,据此来决定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理措施,降低相关系统所面临的风险。

评估风险的七个步骤

风险有影响及可能性两个属性,而影响是由资产的价值与资产存在的弱点决定的,可能性是由资产面临的威胁及资产存在的弱点决定的。因此,风险评估需要对资产、弱点及威胁进行综合分析。

风险评估工作一般有以下七个步骤:描述分析评估对象,确定其目标或者价值;识别评估对象存在的弱点;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威胁;通过分析弱点及威胁,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分析资产及弱点,预测风险如果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已经分析出的可能性和影响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提出风险处理建议。

这几个步骤可划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定级三个阶段。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的基础,只有完整地识别出被评估对象的风险才可能进行正确的风险分析、风险定级。风险识别要对评估对象存在的弱点及面临的威胁进行识别,这是风险识别的关键。

整体风险评估覆盖范围广,反映的是宏观层面的风险,因此在进行整体风险评估时应该以调查方式为主,以检查、安全测试方式为辅。

在做整体风险评估时,要先准备详细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信息科技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讲,银行的IT目标是在满足合规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支持业务创新和业务运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管理流程和基础资源配备作为支撑。其中,管理流程可分为IT业务创新支持、IT业务运营支持、IT合规管理及IT治理等四类,基础资源配备包括支撑IT运行的人、信息、应用系统及基础设施。

专项风险评估反映的是微观层面的风险,要深入查找评估对象存在的风险。因此,专项风险评估应该采取以检查与安全测试为主,以调查为辅的方法。

第5篇:风险调查评估范文

关键词:风险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经营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加快,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经营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

一、中国公司“走出去”面临经营风险

近期围绕中国在美投资的一场争议再度引起关注。这次的话题是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试图买下美国一家小公司3Leaf,却被华盛顿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2010年华为在美国收购宽带网络软件厂商2Wrie公司和摩托罗拉无线设备部门资产也败北,尽管华为的每项出价至少比其他竞购者高出1亿美元;2007年华为曾携手贝恩资本欲收购3Com,但该交易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止。

从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到海尔竞购美国第三大家电企业美泰克公司,直至华为多次并购美国公司的失败,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必须进行有效控制。

二、企业经营风险相关理论方法分析

国资委风险指引指出: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实现经营目标的影响。美国COSO认为:风险是带来负面影响的事项。经营风险是指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它是任何商业活动都有的风险。

风险起源于美国,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萌芽。近20年来,美国、英国等国家先后建立起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管理领域。

我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险管理理论被逐步引入国内。但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对风险管理的系统认识,一般也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作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借鉴国内外相关风险管理标准、先进方法和理论,企业经营风险的控制核心内容包括:风险源分析、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经营因素分析、企业经营的主要风险源分析;风险识别:企业面临的各类主要经营风险识别和分析;风险评估:企业经营风险评估与控制。

1、风险源分析。主要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技术(Technical)、法律(Legal)、环境(Environmental)等六个方面开展分析(PESTLE分析法),辨识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因素。在上述六方面因素,对中国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所在国的政治和社会因素,包括国际政治冲突的影响。

2、风险识别。在对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内部经营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较为全面的辨识。一般可将企业主要经营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五个主要类别。

3、风险评估。主要是对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程度两个基本风险变量进行评定和估算。风险概率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即风险对企业经营影响的大小。

国资委风险指引指出:风险评估的定性方法可采用问卷调查、集体讨论、专家咨询、情景分析、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管理层访谈、由专人主持的工作访谈和调查研究等。定量方法可采用统计推论(如集中趋势法)、计算机模拟(如蒙特卡罗分析法)、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等。在指引附件中又提出了风险坐标图法、压力测试法等方法。

英国风险管理标准列举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技术包括:问卷调查法、产业标杆法、情境分析法、研讨会法、事故调查法、市场调查法、事件树分析法、VAR值法、统计推理法等。

三、案例分析

YYYY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世界著名能源集团,集团经营范围包括输配电和发电,在世界多个国家有投资项目。该集团于200X年开始实施全面风险管理。YYYY集团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设立了集团层面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工作组。对经营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1、风险源分析。采用PESTLE分析法,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环境六个方面分析影响公司经营的环境因素,将公司经营风险分为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三个主要类别,并在各经营风险类别下,对各类子风险进行进一步的识别和分析。

2、风险识别。根据问卷调查法取得的风险资料和数据的分布状态,考虑各类经营风险的相交和重叠因素,确定公司的风险评估范围如表1所示。(表1)

3、风险评估。在问卷调查法基本上,综合考虑集中趋势法、历史数据分析法、事件树法、政策分析法、风险坐标图法等方法,进行经营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评估后,可将公司总部和主要下属单位主要经营风险的综合参数值进行整理、归纳、排序如表2所示。(表2)

根据上表数据绘制公司各类经营风险坐标图如图1所示。(图1)

将风险坐标图所示的风险区域进行分区处理,风险由小至大依次分为A、B、C、D、E五个区。

第6篇:风险调查评估范文

在意大利上市的前100家大型企业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25%的企业未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67%的企业只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只有8%的企业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和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见,风险导向审计并未在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而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关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也多停留在介绍基本概念、分析其必要性上,虽然提出了一些推广运用的设想,但多数较为笼统,缺少实践案例,对实际操作的借鉴性不强。鉴于此,我们以科技管理审计实施为切入点,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为在具体审计项目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开展了积极探索。

二、风险导向审计实施过程风险导向审计过程主要分为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三个阶段。

(一)审前准备。风险导向审计的一大特点是审计重心前移,在现场审计前需充分了解被审计对象的情况,分析、评估其面临的风险,这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决定了审计的成败。

1、风险识别

为了识别被审计对象科技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我们在审前采取询问被审计对象内部相关人员、咨询其上级主管部门、收集内外部相关资料、审计组内讨论等方式,收集了被审计对象科技管理和信息系统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状况、被检查和考核资料等相关信息,为进行风险识别准备好了数据原料。对于科技管理的风险,可从风险源、风险影响和风险行为等多个角度来分类。由于考虑到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完善风险控制,因此从风险控制措施的角度来看,同一风险源可能采取多种攻击方式,不同风险源也可能产生同样的危害,不便于提出控制措施;而从风险的影响来区分较为笼统,也不便于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因此在审计中,我们从风险行为的角度,将科技管理风险主要分为操作失误、滥用授权、行为抵赖、身份假冒或密码分析、黑客攻击、恶意代码和病毒、泄露信息、篡改数据、破坏系统、系统意外故障、系统环境威胁、物理攻击和管理不到位等十多类。我们以以往开展的科技管理审计获取的数据和所收集到的被审计对象科技管理情况为基础,明确科技管理的目标,分析威胁目标实现的风险,依据风险分类方式,进行风险识别。由于风险不可能穷尽,为抓住主要矛盾,仅识别较重要的风险,共识别出7类、24个风险域、49个风险点,形成了科技管理风险清单。

2、风险评估

为对已识别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每个风险点的等级,采用了风险矩阵的方式(见图1),将风险分为4个等级:风险可忽略、风险较低、较高风险、重大风险。对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由于目前还未能建立完备的风险监测数据库,无法准确的量化风险的发生频率和影响,因此采取的是主观估计法,在审计组内部实施头脑风暴法,由审计人员根据以往科技管理审计的实际情况和经验,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作出判断,在风险矩阵中得出对应的风险等级。对风险影响程度的判断,主要是从风险发生后影响的范围、损失金额大小、系统重要性和业务量、系统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系统持续运行要求、系统操作难度等因素来考虑。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评估的是固有风险,非剩余风险,使用固有风险是因为审计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查,评估已有控制措施的效力,进而确定剩余风险,因此,审计前的风险评估应评价的是固有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在评估固有风险后,还可根据被审计对象的控制风险进行调整。调整因素包括:距上次审计或检查的时间、上次审计或检查的结果、上次审计或检查后的整改情况。调整原则是,如果被审计对象在近2年被审计或检查过,且未发现严重问题,整改情况良好,则被审计或检查过的那部分风险点全部降一个等级。

3、建立科技管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为更好的指导审计实施,量化风险评估结果,提高科技管理风险评估的可比性,我们还研究建立了科技管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制作了《对××单位科技管理审计风险评估表》。在风险评估表中,围绕科技管理内控机制建设、机房与设施管理、网络管理、安全保密管理、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维护管理、采购和外包服务管理、应急备份和文档管理情况等7部分科技管理主要工作,确定了每部分的工作目标,列出每部分的风险域和风险域中存在的风险点,并针对每个风险点提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便于审计人员根据控制措施的提示对风险点进行脆弱性检测。对于指标体系中权重的设置,由于存在分类、风险域、风险点3个层次,分2种方法进行处理。对于分类和风险域这两种较为抽象的指标,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向科技人员和审计骨干们发放调查问卷,请专家们按照1-9标度法对指标的重要性作两两比较,填写判断矩阵;将结果进行汇总平均后,得到最终的判断矩阵(见表2),计算各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并检验其一致性,再对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处理后,计算得出各分类和风险域的权重。对于风险点的权重,则利用之前已确定好的风险点等级进行相应赋值,对风险可忽略、风险较低、较高风险、重大风险这4个等级的风险点分别赋值1、2、4、8,在风险域范围内进行归一后获得各风险点的基础权重,再与其对应的风险域、分类的权重相乘后,得到风险点的最终权重。为了更好的评价被审计对象的风险管理情况,我们还编写了审计方案,不仅检查科技管理内控制度的充分性,机房、网络和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性,运维、采购和安全管理的规范性,还重点关注科技风险管理的情况,检测科技风险管理的环境建设、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监督等情况,扩展了审计范围,综合评估被审计单位科技风险管理整体状况。审计中,将《对××单位科技管理审计风险评估表》作为审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审计人员在评估表的指导下,根据各风险点的高低实施相应的检查,根据审计结果填写对风险点的控制得分。

(二)审计实施。在审计实施阶段,我们针对不同的风险点,指派特定的审计人员花费一定的审计时间,采取适当的审计程序获取一定范围内具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检测被审计对象的风险控制情况,评价其剩余风险。由于科技管理审计中,机房、网络和业务系统等部分审计内容是高风险点集中的区域,且具有专业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分派具有相应技能和丰富经验的审计人员负责。审计人员根据所负责部分的风险点高低来确定其审计重点,分配工作量,以风险为导向,采取多种方法检测被审计对象对风险点的控制情况。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程序主要分为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两类。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包括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和穿行测试等方法。实质性程序是指针对重大、特别风险实施的更深层次的审计方法,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由于实质性程序多用于财务性审计,因此,主要应用了控制测试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运用了询问、观察、问卷调查、现场检查、重新执行等方法,多角度测试被审计对象的科技风险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对于审计中检查样本抽取数量,根据风险点等级和业务频率来判断(见表3)。高风险点按上限抽取,低风险点按下限抽取。

(三)审计报告。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评估所获取的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报告,提出审计建议,并持续跟踪、落实审计整改情况。现场审计结束后,审计组与被审计对象就事实确认书和风险评估的最终情况进行了沟通和确认,根据反馈情况编写了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以风险为中心,全面评价被审计对象的科技风险管理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建议。为了突出审计发现的高风险管理情况和问题,引起关注,我们在审计报告的开始就对被审计对象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简短的总体评价;将发现问题按照严重程度划分为严重、较严重、一般和轻微4类,依次列出。被审计对象的风险评估最终得分直接根据审计查出问题来赋值。对严重、较严重、一般和轻微问题分别赋值100、40、20、10分,每个风险点原始分值为100,统计每个风险点发现的问题数,单个风险点的最终得分V=100-严重问题数×100-较严重问题数×40-一般问题数×20-轻微问题数×10,得分V最低为0分。风险评估最终得分为所有风险点得分的加权总和。在审计中,我们共发现11个问题,分别为7个一般问题、4个轻微问题。根据评分规则打分后,风险评估最终的得分为95.13分。为了将定量评估转换为定性评价,还建立了风险评估定级标准(见表4)。根据标准,审计组对被审计对象的科技管理情况给出了风险管理状况良好的评价。改情况,特别是要对所发现的严重、较严重问题做重点关注,注意这些重要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消除,并评估是否有新的风险和问题产生。根据被审计对象提交的整改报告和其他途径获取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开展后续审计或检查,以确认审计发现的纠正情况。

三、风险导向审计流程框架

基于此次风险导向审计实践,我们总结经验做法,提出了风险导向审计流程框架,以期对今后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提供帮助。要在具体审计项目中应用风险导向审计,就应该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运用至审计计划编制到现场实施,直至审计后续的整个审计过程。在审计过程中,必须重视项目的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的编制工作,重点开展对审计对象的风险评估。审计方案的编制应与审前调查结果紧密结合,以风险评估得出的高风险领域作为审计重点,作为选择审计程序、确定审计抽样比例的依据,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审计方案中应详细列示每一个审计要点对应的目标、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应编制标准化检查表以规范、细化审计步骤,详细列示需要采取什么方法、访谈哪些人员、需要抽取哪些样本等,避免因审计人员经验不足或懈怠等原因而影响审计质量。在现场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新增信息不断调险评估结果,优化审计步骤,以修正审前调查中由于信息量不足而作出的不当估计和判断。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也应以风险为导向,充分揭示存在的风险隐患,与被审计对象就发现问题和风险评估结果做充分的沟通确认。在审计报告中也以风险作为评价的重点,反映被审计对象的风险管理整体情况,提示风险,提出强化风险防范的建议。

四、结束语

第7篇:风险调查评估范文

关键词:基层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事故调查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98-02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和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形成安全预防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风险管理的应用将使安全管理更科学、更全面、更规范、更有针对性,从而使企业的安全基础更加牢固。基层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及事故调查体系。

一、安全风险管理

基层供电企业应该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工作组织,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评估及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实施工作,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形成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及定期检测、评估、监控、整改记录。

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为: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处理。其中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是核心内容,也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1.安全风险培训

基层供电企业必须坚持安全风险的全员参与,要立足班组、立足现场,加强对《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调度规程、防止电气误操作等安全管理规定及制度的学习、培训和考试,开展现场紧急救护、消防等基本安全技能的培训,加强对有关事故案例的剖析,从事故教训中发现薄弱点,提高风险意识,养成主动识别危害、控制危害、规避风险的习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人员有所侧重,在工作过程中检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安全风险辨识

基层供电企业必须结合企业生产运行实际,从电网设备、调度运行、继电保护、通信自动化等生产运行的各个方面,全面查找电网安全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系统辨识电网安全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为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风险控制提高基础数据和资料。

3.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一是依据《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及辨识防范手册》,按照一定的周期和程序,开展查评工作;二是对已经掌握的风险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确定各层次的管理短板、薄弱环节和薄弱部位。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一,生产运行环境。从设备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因素导致人为责任事故、运行和作业环境三个方面,评估生产运行环境中可能导致触电、高处坠落等人身伤害事故或误操作事故的风险,从而加强生产运行环境安全风险防范。第二,机具与防护。从安全工器具、专业机具和防护用品等方面评估机具与防护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定期维护、保管等是否符合管理要求,以及应用过程中是否正确规范等。第三,人员素质。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以及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评估企业不同层次人员安全素质方面的风险,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四,现场管理。从作业组织、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业过程安全控制措施、应急工作准备等方面评估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风险,加强企业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第五,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从安全责任制落实、规章制度的制订与执行、“两措”管理等方面评估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

4.安全风险控制

控制电网安全风险的目的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不发生电网瓦解、大面积停电和电网稳定破坏事故。为此,需要从单一事故方面加以控制,才能避免以上多重事故发生。

一是设备因素。需要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监视、巡视,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发现隐患和缺陷及时处理。需要加强对安全自动装置的检查、校验,低周减载容量应满足要求,确保安全自动装置正常投运。需要加强通信及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保证保护通道及通信畅通完好,自动化信号及采集数据正确,不影响电网事故正确处理。

二是人为因素。生产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反事故演习,提高防范电网风险的能力。调度运行人员根据系统负荷情况,合理安排系统运行方式,加强电网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继电保护人员需要确保设备主保护、无缺陷运行,确保整定正确;现场运行人员操作时需要认真核对现场设备状态,加强现场的操作监护,防止走错间隔、漏项及跳项操作。

三是天气及偶然因素。关注雷、雨、雪、雾、连续高温对电网输变电设备的影响;定期对变电站周围的环境和输电线路进行检查与巡视,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做好消防设备的检查及机房等重要场所的安全保卫,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和重点部位的防火防爆工作,防止发生火灾、偷盗和人为破坏。

5.安全风险处理

针对风险程度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制度执行力不强、执行不规范等管理类缺陷,采用加强督促检查等手段纠正基层单位的工作偏差,保证制度一丝不苟地得到执行;针对具有一般风险的单位,采用“提示”(批评、评价意见等)的方法通报,提出整改要求;风险中等的,给予“警告”(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专项督查等)的处理,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到期验收。对于风险较高或已发生事故的单位,给予责任追究。

对于各种类型的风险处理,采用不同方式的响应进行整改。其中综合性的、重大的风险纳入公司级别的风险响应工作范畴,实施全面整改和隐患整治。

6.风险管理的考核与持续改进

把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定期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上进行专题汇报和布置,纳入企业的正常管理和考核中。安全风险管理小组要及时跟踪了解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展,分阶段对风险管理教育培训以及风险辨识、评估、控制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改进。

二、应急管理

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应与日常安全管理相结合,由事后单纯应急处置,转向事前预防和事后应急处置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应对供电生产运行突发事件,正确、有效和快速处理大面积停电事件,保障电力供应,应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1.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基层供电企业应该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司、部门、班组三级构成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明确电力调度机构作为电网事故的现场指挥中心,落实应急管理人员和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投入,形成职责明确、信息畅通、上下互通、指挥有力的指挥体系。

2.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按照以下应急预案体系结构,结合各自职责范围、安全和稳定工作实际及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编制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预案、社会稳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一般划分为电网安全类、人身安全类、设备与设施安全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社会安全类应急预案。其中电网安全类包括电网调度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工作预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要变电站全停应急预案,重要客户停电应急预案。人身安全类: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设备与设施安全类包括电力设施大范围受损抢修应急预案、重特大火灾应急预案、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社会安全类:突发应急预案。

基层供电企业编制的应急预案应符合如下要求:在机构设置、预案流程、职责划分等具体环节,要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保证预案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应符合国家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应符合电网安全生产运行特点,编写格式规范、统一,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的框架内容。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要进行预案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署,同时报上级主管单位备案。

3.做好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工作管理,将应急预案纳入企业培训规划和职工年度培训计划,制订培训大纲和具体内容,开展对各级人员的培训。培训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新上岗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开展电力生产、电网运行和电力安全知识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应对停电的能力,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开展社会停电应急联合演练,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社会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能力。

4.应急实施与评估

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及对企业和社会有严重影响的稳定突发事故,迅速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按预案规定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应急领导小组和地方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接受应急领导,请求应急援助;做好信息对外工作,减少事件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其他行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服从地方政府的应急抢险指挥,组织开展应急救援,保证事故抢险和应急处置所需的电力供应,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及时组织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电力供应。对每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相关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对本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三、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

第8篇:风险调查评估范文

【Abstract】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been seen as an eye-popping social problem based on larg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conomic downturn.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 gradually rise based on the public business and the peoples innovation. But how to raise?fund become the first problem for these entrepreneur. At the same time, they need to identify and evaluate the risk in the financ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financing risk managemen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of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to guide the start-up financing.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Keywords】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financing risk;risk identification;risk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28-02

1 引言

随着大学毕业生日渐增多,加之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一批大学生创业者开始涌现,大学生创业逐渐兴起。创业必须要有资金,没有资金创业无法进行下去。创业资金的筹集有多种方式,在创业资金筹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尤其应当引起关注,如何识别并对其进行评估,是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2 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的识别

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存在风险因素多,因此创业者在融资时需要对融资风险进行识别。通过对融资风险的识别,可以从中知道创业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2.1 识别方法

2.1.1 问卷调查法

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将风险项目列入调查问卷中,请问卷填写着对每项风险的大小进行评分,将其回收后进行汇总,某项风险分数越高,则说明该项风险越大,按照分数高低对风险类别进行排序,识别出创业融资风险。

2.1.2 头脑风暴法

当创业者定下创业项目以后,在主持人的主持下通过大家各抒己见,发表对融资风险的看法,进而识别出其中可能存在的融资风险。

2.1.3 实地考察法与谈话法

通过实地考察创业项目,获取融资风险的第一手资料,并且与相关人员进行交谈,发现在创业融资过程中的风险。

2.2 融资风险类别

2.2.1 融资渠道受限

在创业融资风险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为自己的资金和向亲戚朋友借的钱,而吸引天使投资者和向银行借钱的比例极小,渠道受限就导致项目无法扩大,并且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增大。

2.2.2 融资成本高

银行等金融机构确定是否贷款,以及贷多少款项是根据借款人的信誉来评定的,,信誉越高,贷款越容易,贷款规模越大,并且贷款利率也越低;当信誉越低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会提高贷款利率,并且会缩减贷款规模。大学生创业者在银行贷款时,贷款规模会受到限制,而且还会导致融资成本过高。

2.2.3 信用风险

大学生创业者在取得贷款后,由于经营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创业者不能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还款,造成违约,从而对个人信用产生影响。

2.2.4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跟管理当局的政策相关,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会影响政策风险的大小,大学生创业者需要高度P注国家以及当地政策对创业者的扶持政策,要利用好创业政策。

3 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评估

在对风险进行识别了以后,需要利用一定的程序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创业融资风险评估需要确定评估程序、明确评估方法。

3.1 融资风险评估指标

风险是不确定引起的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的可能性,既然存在不确定,我们选取需要对创业融资所面临的情况进行概率估计,列出所面临的情况,并且估算出每种情况下的概率。在创业融资过程中,我们选取以下评估指标:

3.1.1 标准差

标准差用于反映融资风险的波动情况,在确定标准差时需要将测算出融资的期望收益,融资的期望收益等于不同情况下的收益额与对应的概率相乘而得到,再估算出期望收益以后,我们将估算出每种情况下的收益与期望收益之差的平方,再与对应概率相乘得到标准差。利用标准差衡量风险时,当标准差越大,说明融资风险越高。

3.1.2 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率是标准差与期望收益之比,当标准离差率越高,说明融资风险也越高。

3.2 融资风险评估原则

3.2.1 客观性原则

根据识别出的融资风险,客观评估每项风险的来源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3.2.2 重要性原则

将识别出的风险继续评分后,按照分数高低进行重要性排序,划分为A、B、C三大类,A类属于重大风险,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应当对其进行重点评估;C类风险属于一般风险,只需要一般关注即可,但是也不能忽略。

3.2.3 科学性原则

对于风险评估,一是要科学地确立评估指标,建立科学合理地评价体系;二是要坚持科学的评价方法;三是要实施科学管理,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没有科学的管理,无法对风险进行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

3.3 融资风险评估程序

3.3.1 评估前

了解评估项目的实际情况,并且制作SWOT分析图,对创业项目融资进行全面了解;为了更好地评估融资风险,可以了解同类项目,便于横向比较;确定风险评估指标。

3.3.2 评估中

按照评估指标注意评价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融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分析来源、表现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按照重要性进行评估。

3.3.3 评估后

创业成员进行讨论,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应对措施。

3.4 融资风险评估方法

3.4.1 定量分析法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工具,测算出每类风险的大小。通常用标准差和标准差率来反映。

3.4.2 定性分析法

根据日常经验和历史资料,对融资风险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张博.西部地区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防范与对策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2(26):304-305.

【2】任金芝,鲁凤丽,胡芳.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研究[J].企业导报,2012(5):232-232.

【3】徐宪红.规避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策略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20):26-28.

【4】陈少楠.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及规避策略[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5(14):18-20.

【5】吴开军.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技g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8):25-28.

【6】阳大胜,彭强,梁开竹.大学生创业“融资难”原因与风险管理对策[J].当代经济,2012(5):98-100.

第9篇:风险调查评估范文

(一)政策、行业风险评估国家产业政策是相对长期性、连续性和富有战略性的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经济政策。国家产业政策规定:某个时期鼓励支持发展的行业、产品;在一定限度内支持发展的行业、产品。项目评估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前提的原则,既是银行参与投资宏观调控的职责,又是减少和避免贷款风险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评估项目产品方案和产品纲领时,应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据此确定项目风险。凡属于国家瓶颈产业或行业优先扶持的,其风险度就相对较低,反之,风险度就相对较高。同时,要紧密结合地区规划要求,判断项目区域风险的大小,如果一地同类企业过多,考虑到未来分享资源和市场竞争的限制,则应谨慎确定项目风险,并相应提高预期风险,增加贷款风险管理的关切度。行业风险是指银行对不同行业发放的贷款,预期借款人未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而导致的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行业风险评估是在政策风险研究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考虑引发行业风险的因素,从而了解这个项目所处的行业是否景气、风险大小。所以说行业风险评估无论对贷款风险的识别、规避,还是对贷款的分散、转移和化解,均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行业风险进行评估可以科学、合理地确定银行贷款的投向和投量,能够为降低信贷资产的综合风险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不同行业的风险大小,商业银行可将贷款重点投向风险度较小的行业,在贷款总额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合理安排贷款期限,做到信贷资产结构安排的最佳组合,从而优化信贷资产的质量和结构。行业风险评估可以成为商业银行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挖掘那些处于成熟阶段、盈利能力较强、新增投资少、现金流入多的行业,为培育依托行业和存款基地提供参考。

(二)市场风险评估市场对于项目未来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客观地分析项目产出物的市场供求状况,科学地进行项目产品调查和预测,有利于事前控制项目市场风险。对于产品市场情况的驾驭,不仅要掌握产品市场的静态的现实的情况,更主要的是,要对产品市场的动态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合理的分析和预测,用以作为掌握贷款行业投向、产品投向和具体项目投向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确定市场风险过程中,通过确认产品属性、市场开拓的趋向、使用行业的用途及单位消耗量、消费条件、社会拥有量、现有企业生产规模、产品更新周期、价格、在建项目的生产规模,综合判断项目未来市场风险的大小,并据以确定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评估通过对产品市场情况的调查和信息资料的采集,进一步分析、研究市场供求关系,预测这种供求关系未来可能的走向,据此判断项目产品设计能力是否符合经济规模,并从目前市场偏好、产品属性确定项目产品未来市场占有率。当然,项目产品能否按最大设计能力生产和最大限度占领市场,还要受本身质量、性能、价格以及同业竞争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项目评估可以把相关市场因素可能对项目生产产生的影响,看作成一个个风险因素,根据各种因素发生风险概率的大小据以确定项目产品市场综合风险,这就是项目评估在项目产品市场风险预测、控制中所应发挥的预警作用。

(三)工艺技术装备风险评估工艺技术装备评估是对建设项目拟采用的工艺技术装备的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综合论证分析。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装备应具备一定的先进程度,在符合国家技术装备发展政策和技术进步装备政策的前提下,应比已有的同类项目的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高和进步。对某些知识密集型、技术较为尖端的产业,更应注意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保持与时代同步的发展水平,缩短与国外发展的差距。当然,这种引进方式虽然好,但也不能盲目地认为就不存在任何风险,还要受引进项目地区、企业筹资数额和消化、吸收程度的大小、配套能力能否保证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的效率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等方面的限制。对于一项先进的技术装备,必须经过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反复的实验,经过实验证明是成熟、可靠的,才能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如果选择同类企业普遍使用但不能算是领先的工艺技术装备时,应注意研究工艺技术装备的使用寿命期,近期被淘汰的风险有多大,从而全面确定工艺技术装备风险。在对项目工艺技术装备进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与同类企业工艺技术装备的对比,并结合产品技术经济指标来综合考察项目工艺技术装备是否先进、合理和适用,能否消化、吸收工艺技术以及配套工艺技术装备是否符合项目整体配套的要求。技术装备风险大小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项目评估可以在把握目前先进性和未来升级换代周期基础上,考虑各项因素后,对工艺技术装备风险大小加以综合评估判定。

(四)还贷风险评估在对基础经济数据的测算的基础上,评估项目盈利水平,整个生产寿命期现金流量状况,现金盈余或短缺对项目资金的影响情况以及能否按期偿还项目建设贷款本息,逾期甚至形成呆、坏账的可能性大小,同时还要考虑贷款投放是否符合银行有关规定要求,这对于项目建成投产后,能否如期发挥经济效益,保证贷款本息按时归还至关重要。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只有贷款本息全额收回,才能确保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值、增值,筹集、使用、再筹集、再使用资金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如果一旦项目在建成或投产期间出现了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将可能直接导致项目评估可行性基础发生改变,随着还贷能力的下降,使项目偿还期限延缓或无限期延长,风险系数骤然增大,这就要求在评估项目风险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不可预见因素,打足风险系数,并采取预防措施,增强项目抗风险能力,保证项目足额、按期偿还贷款本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