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课堂教学建议范文

大学课堂教学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课堂教学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课堂教学建议

第1篇:大学课堂教学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时期是人才成长和培养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其学习特点也随之改变。本文通过总结大学学习的特点,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改进大学课堂“教”与“学”的三点意见: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的双主性;加强学习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大学学习的特点

      在大学时期,学生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自觉学习,由片面追求书本知识向发展综合素质转变。相比中学时期,大学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1学习的自主性

      进人到大学学习阶段,虽然也有老师讲课,但是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巩固的过程主要靠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要有很强的自觉性。另外,大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他们已经不满足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开始逐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1.2学习内容的专业性

      大学生从一人学就有专业定向问题,专业与学科群的划分将大学学习与未来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相关课程,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1.3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查阅文献、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学术报告等方式深人学习,将积累的知识融会贯通,不断探索创新,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另外,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撰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以及参加各种形式的竞赛和老师的科研项目等,锻炼动手能力。

2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

    由于大学学习具有以上一些特点,已不同于中学的传统教育,一些学生在进人大学学习后,没能充分了解这些变化,使自己在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2.1自律意识薄弱

    大学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比较宽松的,学生除了完成课程的学习外,有更多的时间自我支配。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没有了中学时期的严加管教,一些学生自我放松严重,表现在正常作息时间不能保证,上课有缺席现象;听课不专心、在课上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花费大量时间和朋友吃喝玩乐,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等。薄弱的自律意识,加之学习内容的加大和学习难度的增加,使得一些学生在刚进人大学学习时就感觉到力不从心,更甚者从此自暴自弃,一撅不振。

2.2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中学时期,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进人大学之后,这种明确的目标没有了,面对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有的学生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如何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变得没有动力,没有更好地发展自我,个别学生甚至过起了浑浑噩噩的生活,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和自己的大好年华。

2.3部分学生学习被动

    由于学生所学专业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已经选择了的,不可避免产生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对所选专业不了解,进人到大学才发现不感兴趣;二是有些学生为了能进入到大学学习,服从了专业调剂,没能选择喜欢的专业。在大学期间换专业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大多数同学只能凑合着读,学习呈现出一定的被动性,也影响到学习效果。

3改进课堂“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改善大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出如下教

   3.1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任务或某类任务的主观判断,是个体自信心在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自我效能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前提。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处于一种人际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授课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后学习效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积极的评价,建立一种以尊重、关怀和激励为特征的课堂人际关系。

      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出于对老师的信任,学生相信教师会利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设计最好的学习方法,帮助自己持续学习,以达到课程目标;比起个人学习目标,学生优先考虑按照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一步一步地来进行学习;学生相信教师对于自己学业成就的评估。通过总结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教师这一重要资源的学生,不管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如何,学习效果是相对较好的。

      由此可以得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认可和激励会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提供了有利的前提。

3.2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的双主性。

    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绝对主导者的角色,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权与发言权,除了以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考虑积极采用讨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把课堂管理模式转变为交互式的、自主的管理模式,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目的,使得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自觉性得到更好发挥。

    为此,教师可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人手,改善教学效果:

    (1)课前,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课程的特点、学习要求和学习安排,其中包括:每星期的课的内容,每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在每个时间段内必须完成的任务;课下需阅读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实验或讨论安排、考试安排、评分标准等等。这样使课程内容清晰明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

    (2)课中,教师在提纲掣领地对课程内容重点、难点进行讲授之外,要注重提出个人见解,并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适当减轻常规课外作业,可以考虑多增加一些随堂练习,一方面能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另外,教师应创造性地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课后,除了常规的课后练习之外,教师可以考虑设计一些综合性问题,让学生结合已学的知识加以扩展、延伸和综合,撰写报告和论文,达到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深化的目的。同时,教师还要定期与学生交流,广泛收集学生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教学过程。

3.3加强学习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学习理论家主张把自主学习从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和学习的社会性等八个维度来加以界定,当学生在上述八个维度上均能由自己做出选择或控制,其学习一般就被认为是自主的。

第2篇:大学课堂教学建议范文

一、加强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备课的第一要素是“备学生”。备课必须立足于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越是尽早对班级学生状况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就越能早早融入班级管理中,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信任、融洽、和谐的关系,为有效课堂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知识应该由学生积极主动建构,教师的作用是提供建构知识的机会和动力,帮助学生形成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合作学习等。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动机”、“兴趣”都无从谈起,再优秀的教学策略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实施。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念。教教材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第一追求,不在乎课程目标是否实现;用教材教则是把教材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是有效教学的特征之一。布鲁纳的教学结构原则强调:要教给学生最佳的知识结构,知识再现的形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基础;教材组织要符合经济法则,应教给学生简明、扼要而又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的教材;学生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所教内容,并实实在在地取得进步和发展。

因此,备课时,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敢于将知识结构重新整合,要预设教学进程和结果,为各种可能的生成做好充分准备,其中包括精心选取教学内容,确定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编排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及知识呈现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围绕重点、难点实现有效动态生成,根据课堂教学情况机智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等等。

例如,在“溶液”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将庞大的知识体系分解为若干知识小块,流畅地呈现,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如其中重要的知识链条:溶液概念的形成――溶液的组成――溶液组成的表达方式――配制溶液,从理论到实践一气呵成,由于知识结构简明,呈现方式流畅,学生理解和操作起来并不困难。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这是知识结构整合带来的课堂效益。

又如,讲到原子结构,难点在于原子形状的空间想象、原子核在原子中的位置以及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有的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建构原子模型,将本来晦涩枯燥的理论变成了一堂精彩的演讲。从阴极射线管到伦琴发现X射线,再到汤姆生发现电子,从汤姆生想象的“面包夹葡萄干”的原子模型到卢瑟福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确定原子的行星模型,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表面上看,教师浪费了很多时间,因为他讲的这些科学探索和成就既不是课程目标又不是考试内容,但科学不是功利的,特别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学生已经很难再听到科学探索的精神,很难体会科学家们不畏艰险、愈挫愈勇的精神动力。教师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侧重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出发,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正确人生观和科学的人文素养。实际效果是:学生兴致盎然,不仅掌握了原子结构,领悟了电中性,还将心里迫不及待的探索欲望和进取动力带入了下一个内容的学习中,这种看似另类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课就是有效的课,前提是备课时教师用心收集资料并细心加工整理。可见,“优备”是“优教”的前提。

三、备课严谨,预设课堂,充分考虑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布鲁纳的强调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即教师是学习的引领者,起主导作用。

但化学学科的特点注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不能弱化,有时甚至要站在学生的主体性之上,这是因为:(1)学生新接触这门学科,要靠教师的引领才能将化学思维与学生的生活阅历产生联系;(2)在接触化学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学生还不习惯化学学习的思维方向与思考方式,需要教师慢慢培养;(3)学生即便是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没有资料背景的前提下,许多新知识不能通过预习而获得,这与其他学科很不一样。例如化学实验,如果学生连实验仪器都没见过,脑子里根本没有这样的影像,让他说出实验目的、评判实验装置的优劣是根本不可能的。

布鲁纳在强调学生内部的动机时,并没有否认教师的作用,在他看来,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时取决于教师何时、按何种步调给予学生矫正性反馈,即教师的总结、评价、纠正等主导。

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上述因素,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联系起来,既不能教师一言堂,也不能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必须把握好“度”,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学生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例如,将演示实验交由学生完成,学生的参与度、情绪兴奋性和注意力都会超过教师的演示。又如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比,找出其内在规律。

四、认真准备实验,以实验教学魅力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特征,更是化学教学的优势,它能抓住学生眼球,使之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准备实验是备课环节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它耗费了教师很大的精力,即便有专职实验员,实验设计也还是要靠教师完成。此外,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很多时候教师需要提前验证,某些需较长时间才能观察到现象的实验要提前做好,以便举证。例如“铁生锈的探究”“铁与硫酸铜或稀硫酸反应后溶液颜色的观察”等实验,因为当场的实验结果是溶液并没有变为浅绿色,而是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看到。这时如果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结论,学生会感觉老师是“睁眼说瞎话”。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对结论的认可和怀疑都直接或间接与实验有关,直观的感觉和知觉不是任何影音、视频资料可以取代的。

此外,根据教学进程和要求,有时需要补充实验或者改进实验设计,这都是备课过程中要考虑的。

如果实验准备不充分、不细致,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继而导致本堂课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实验是化学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是任何探究都遵循的过程,若实验失败,教学效益最大化便成为空谈,学生甚至会质疑教师的水平。而成功的实验进程,有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更有助于师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实现“优学”。

然而百密一疏,不经意的疏忽和意外造成实验失败或结果偏差有时在所难免,教师要能根据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不回避失败,不强加结论,审时度势生成课堂资源,引领学生向预设的结果发展,这恰能体现教师的备课智慧。

参考文献

第3篇:大学课堂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 教学创新

0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行为主义理论相关内容,突出了教师的中心地位,通过教师的一言堂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过去的几十年g,教育界普遍都认同构建主义理论,也获得教师以及学生的广泛支持。根据构建主义理论,所谓的学习过程,不再是知识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构建,应该体现出主动学习的特点,应该强调学生则是学习中的主体。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基于构建理论的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前进,结合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出现了当前最为流行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主要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相关问题。

1翻转课堂概述

课堂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普及而逐步深化,课堂模式发展已经呈现出根本性的变革。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听讲、课下作业的教学环节,而是通过课前的视频讲解进行预习,课堂中通过视频资源,进行知识点详细讲解,课后充分利用教师进行答疑解惑,通过协作的方式来完成探究性教学活动。上述转变,能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好地结合学生个体情况,促进其性格发展,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构建主义教学,能够有助于学生性格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能力。在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中,能够利用新知识的学习,不断激发旧知识的联想,更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此过程中,杜绝了简单的知识的重复灌输,而能够利用自己的分析能力,进行知识的重新构建,一方面,保证能够吸收、复习掌握原有旧知识,另外,还能积极有效保障新知识的获得。

所谓的翻转课堂,则是从西方教学理念中翻译过来,也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翻转过程,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堂开始前,通过自主学习方式,掌握教师所分发的数字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主动性强的互动教学过程,比如,相关的教师答疑环节、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等,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和教师的角色都进一步颠覆,充分体现出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教师教学角色也更多担负起教学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很难被激发,利用翻转课堂,他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视频、音频资料,保证让更加优质的课堂学习呈现在学生面前,创造出更加逼真的语言环境。另外,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学习资料的选择,缓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焦虑情绪。翻转课堂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中所缺乏的师生互动内容,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大提升,同时,也能有助于克服哑巴英语的弊端,以便具备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

从我国的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此模式在2011年底引入我国,最早在重庆市的聚奎中学,试验应用范围比较小,但获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强,这样也为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

2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为了更好保证基于构建主义的学习行为的培养,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1)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则应该重视将良好的情景为学生创设。首先,为了切实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应该确定良好的语言环境的搭建,由于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教师应该尽量采用全英文的教学方式,并且尽量减少母语对于教学的干扰,同时,还应该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进行英语的发言,在轻松的环境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其次,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构建多种语境环境,保证学生练习英语效果,更好实现英语知识的快速构建。

(2)开展多边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表现为被动性的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这种方式存在非常枯燥的特点,被动性的接受知识不利于思维得到锻炼,容易产生思维僵化的问题。所以,应该结合构建主义教学的特点,保证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独特性得到发挥,更好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改变教学理念,体现出师生互动的特点,应培养能够主动开展知识构建的意识,利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更好地实现原有知识的认知。应该确保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提供必要的大量教学资源,并能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应的资源以及环境,能够实现旧知识的巩固,新知识的构建。另外,教师还应该进行必要的指导工作,特别是在学生主动学习方面,应该通过合理方式,保证良好学习环境的搭建,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能力,使得原有的教学弊端得到改善,切实通过实践教学来体现出构建主义理论的优越性。

(3)保证课后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学生一般能通过课堂了解必要的学习内容,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大量的练习必不可少。所以,应该在课堂练习之外,积极通过(下转第128页)(上接第116页)各项活动,保证额外课程任务的增加,能够更好地实现情景中的锻炼。例如,在进行英文写作训练过程中,可以及时补充必要的视频、短语以及作文的相应应用任务,在较为深入了解后,方可动笔写作,保证具有较强的写作目的。

(4)利用分组形式学习,培养学生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讨论以及分析,具体的讨论中,应该及时要求学生对于问题的想法、观点进行英语表达,在仔细倾听别人观点的过程中,也能有助于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弥补存在的缺点。利用分组式学习方法,能够有效锻炼独立思考的水平,同时,还可以明确团结合作的精神。

(5)应具备较为完备的教学计划。在具体的语言学习中,应该要求教师进行长期的鼓励,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据课文要求来进行音频制作,能够保证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锻炼,避免出现哑巴英语的困境,同时,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利用自己动手的小音频,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让同学和教师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词汇、语法以及发音提出必要的意见,在基础上,进行修改,然后进行二次分享,这个过程能够更好地为学习创造真实的语境,保证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语言的理解;二是,利用听力日志的形式,增强必要的听力水平训练,结合具体听力时间、内容进行基本记录。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不断督促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帮助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教学内容;三是,利用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大量语言教学活动的进行。利用即时聊天工具能够同外国朋友进行交流,教师还能及时推荐优秀的英语文章,以及国外CNN,BBC及时的网络新闻,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读后感写作,增强写作能力。

3结语

总体来说,基于构建主义的英语教学活动,结合翻转课堂的理论,能够提供英语教学中创新思路,帮助实现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应该明确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的指导作用,并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激发课堂气氛,不断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第4篇:大学课堂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 建构主义知识 内化知识 传递

【Abstract】Flipped classroom is the produc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deology of constructivism, of which the core concept is to emphasize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to explore, discover and construct knowledge. Flipped classroom lay emphasis on the autonomy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reverse the loc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and internalization of knowledge. In this way,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re mobilized to maximum extent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ir independence on parsing and solving problem.

【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 Constructivism;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Knowledge Transmission

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大学英语学习的好坏或多或少直接影响着学生其他科目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由于大学英语课程开设的特殊性,即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及为其他学科提供衔接性知识等,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固步自封的教学已经不适合当今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是严重的阻碍了大学英语学科的发展进步,因此信息化教学必须而且应该首先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尽管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改革已进行多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于相当一部分大学英语课堂上,老师在课上讲授课本知识,与学生的互动很少;学生课下忙于社团活动及兼职等,很少学生能抽出专门时间巩固课上所学,课堂改革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翻转课堂教学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近年来日益受到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然而,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应用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必将有力的促进我国翻转课堂的研究发展。

一、建构主义及翻转课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一种在西方19世纪60年代开始盛行的学习思想,它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何克抗,1997)。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主动地接受加工外来信息;同时,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起对现实世界的意义。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称反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转,即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在课下进行,学习模式主要是通过老师提前制作的教学视频,学生通过对视频的学习及在线测验,进行自主学习及反思。课堂上,学生针对老师的教学视频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则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通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起到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的作用。

二、翻转课堂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

1. 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埃里克・马祖尔(Eric Mazur)认为,一般的学习过程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知识传递,即进行知识的灌输,讲解,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内化过程,通过对课堂上老师讲授知识的复习,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这种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课堂上的知识传递,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向老师提出意见。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先把课堂上要讲授的知识制作成一个15至20分钟的简短视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及见解,在课下完成知识传递过程。在课堂上,老师针对学生视频学习中的重难点进行进一步讲解,同时有针对性的辅助学生完成答疑解惑,在课堂上完成知R的内化过程,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内化由课下搬到了课堂上,有助于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翻转课堂教学较之传统课堂的最大特点在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要探究知识,必须首先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内在本质。只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及同学的高质量交流中,牢固掌握知识,真正的学以致用。

2. 翻转课堂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是整个课堂的中心,更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绝对领导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不高,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部分成绩差的学生甚至对课堂产生抵制情绪;反过来,学生课堂上的消极情绪也会影响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久而久之势必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产生恶性循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学习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他们变成了课堂的主体,而老师则由原来的绝对领导地位变成了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真正的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轻松融洽,有助于更进一步重塑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不再具有“绝对权威”,而是演变成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难题,培养学生学习中强大的精神动力,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3.翻转课堂有利于资源的优化及重新组合,实现教育公平。在当今世界,教育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均匀现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状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翻转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差异和不平等,使教育资源分配趋向于均衡及合理。教师通过微课视频的制作,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各高等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视频中,使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生均能够享受来自全国甚至全球最优质的英语教育资源,弥补了因教师教学方法、知识储备及教学方式差异导致的教学效果差异之缺憾,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翻转课堂的出现也使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组合,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垄断,使处于不同层次,身在不同地区的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优势是传统教育无法比M的,它的出现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公平。

三、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的挑战。翻转课堂的出现,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老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领导者,而是变成了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从拥有课堂的绝对话语权中解放出来,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完成对知识的传授过程。这些转变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他们需要在业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判断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及协作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给他们带来的新的挑战。同时,翻转课堂的出现还要求教师具备更高水平的信息技术素养。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知识,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才能最大程度的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整合课程重难点,设计课程检测练习,同时可以同步跟踪学生自学情况等,使翻转课堂教学收到最大程度的教学效果。

2.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意识。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上课效果,即课堂上“知识内化”过程的具体效果。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成了学生课下观看视频获取知识传递的逆向过程。学生在课前需主动调节学习节奏,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自主判断学习重难点;课堂上,根据自身对知识的理解,有针对性的与老师交流,消除学习上的困惑,同时与同学沟通,进一步完成知识内化,扩充自己对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此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这种能力会让他们获益终身。

四、结语

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巨大变革。它在全球化背景下,顺应了当今世界的教育信息化潮流,符合我国教育的发展趋势。翻转课堂的出现,有助于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的角色转变,有利于培养新型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翻转课堂的引入弥补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缺憾,它的有效实施,必将最大限度的为当今的大学英语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8):46-51.

[2]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112.

[3]吴忠良,赵磊.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21-126.

第5篇:大学课堂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民办高校;情境教学;评估体系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x(constructivism)最早是由瑞士的皮杰亚(J. 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虚拟情景、团结协作、日常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学生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构建的目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之处在于教学过程中的四大要素作用完全不同: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并非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知识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只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对象;媒体则用来创设情境,是学生进行写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工具,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写作的认知工具而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何克抗,1997)。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注重知识构建的过程。“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新信息而构建的”(张建伟、陈琦1996:76)。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构建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 J. Cunnighan, 1001)。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灌输书本信息,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并储存到大脑中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教师和学习伙伴的积极主动的互动,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自动生成信息的过程。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也给出了新的概念,即知识不再是我们之前所普遍认为的课本、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板书和演示等生硬的知识信息,而只是一种学生对所学知识构建的理解和假设,且并不存在唯一标准,而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和知识构建,以自己的方式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其重点是所有的知识获取都建立在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传统的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传承高校固有的以知识为主的知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重灌输轻理解,学生靠记忆力被动接受所学知识,根本没有主动探寻未知知识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遏制;教师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为教材,过分强调教材的重要性。这不但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重听说重实践,重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了学习者的创新意识,从长远角度来看更符合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侧重于多媒体帮助下的教学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首先,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转变,教师只是促进者,帮助者,而并非主宰者,控制者,教师的一切活动都以服务于学生为目的,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构建过程。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首创精神。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要培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学习不足,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进行改善,最终才能达到提高自己英语运用能力的目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也只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反思,自己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具备真实性和实用性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学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学习者才能顺利对知识进行构建。所以作为帮助者和促进者的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任务时应尽可能地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任务设计也应尽可能地真实。在真实的情境下,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吸收新知识,或者对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同时形成新的知识完成新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比传统教学法也更加轻松更加顺利,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彻底。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给学习者以更真实的学习体验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也得以体现。语言学习者可以看到文化背景画面,听到纯正的英语,还可以跟读模仿发音,这一切使得学习更有趣,更有吸引力,也使得新知识的渗透更加合理更自然更容易。

(三)提供有利于学习者创新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学习者可以利用此环境中的多种因素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除教材外,民办高校应该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的馆藏图书,电子资源,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实验室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此外,学习环境的创设还包括周围的学习同伴,学习者应重视同学之间的学习合作。有的学习者认为没有语言环境,语言学习比较困难,认为只有在国外生活才能练好口语,这种观念就忽视了学习同伴在学习中支持和帮助的作用。教师应该转变学生的这种观念,指导学生把合作学习策略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应首先意识到协作的学习环境以及同伴的帮助更有利于学习者对新知识的获取,合作学习策略不可或缺。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评价,通过和其他学习者的讨论、交流、协商、辩论,更有效地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最终达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4)建立适当的评估体系

传统教学设计中,所有的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进行,因此评价学习成果只单纯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成为唯一的评估标准。而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构建,所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因此,评价学习成果不应只以分数为标准,而应包括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意义构建的要求。评价方法也应力求客观公正,并能够真实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可以利用学生自评、教师考评、小组互评综合评价,同时以试卷分数做参考四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另外也应辅助进行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动态考评模式进行评估。这样,既鼓励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也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较客观地反应出学习进展状况,评价结果也更加真实可靠。

三、小结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民办高校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其指导和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情境”教学的重要作用,体现其真实性和实用性;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并转变学生观念,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协作和合作学习;学生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和创新能力;而评估体系更应摒弃传统的考试测评,利用多种评估体系,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学习方法等多个层次评估,并综合学生自评,教师考评,成员互评等模式,同时采用实时动态评估模式全方位考评学生,最终实现学生对知识意义的构建,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目的。总之,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具有实际的推广意义。

作者简介:赵丽(1981-),女,汉族,山西省晋中市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学科教育,1998(3):29-31

第6篇:大学课堂教学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公共基拙必修课之一,目前学生普遍存在忽视课堂的现象,原因之一就是课堂太过于枯燥乏味,要想达到课堂授课的最大绩效,就要进行课堂授课方式的改革,营造一个轻松活波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公共基础必修课之一,是一门适应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需要的课程,其教学任务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同时具有突出的自我修养性和实践性。这一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与学生的实践参与、情感体验和自我感悟相结合才能得到最好的绩效。也就是说,要求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找到现实的切合点,用此来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锻炼能力,指导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带动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现实情况来看,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的摄取有很多渠道,课堂教学是其中之一。一个人良好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这也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可以说,课堂教授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多少理论知识,而是要使学生有一个把理论知识由内转外的方法,实现从道德意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变。这其中,实践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实践能够有效地巩固课堂理论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对学生意志的培养也有积极的影响。

实践教学有很多种,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某些实践环节,也可以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对专业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实践是一种很好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创新思考,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的课堂现状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课堂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接受新的知识体系的指导,但是课堂仍然是其接受理论知识的前沿阵地,这里可以提供系统学习的资料,可以提供正规的实验指导,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新鲜的信息。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课堂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普遍存在逃、混对待的状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新生开设的一门课程,一般来说安排在新生人学的第一学期,这实际上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和更好地安排大学生活而开设的。但是学生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感觉上课枯燥无味,不能很好地集中精神,课堂上经常心猿意马,听课的时候不可抑制地分心,导致上课说话、逃课、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看电脑、听MP3、吃零食等现象频频出现,更有甚者上课竟然在下面偷偷地打牌。

2.大学生课堂问题原因简析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有很多原因。

从学生自身状况来看,考上大学后压力减小,面对大学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不能正确地面对和安排“以自学为主”的新的方式,加上一部分同学对所学课程缺乏应有的兴趣,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课在生活中用不到,因而从心理上排斥这门课,导致各种课堂问题出现。

从课堂讲授情况来看,有些教师因循守旧,与其说按部就班地讲授理论知识,还不如说对着教材照抄照搬,这样学生即使上课听讲,所接受的也只是陈旧的知识体系,而且加上不顾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味地“灌输”,就会使学生失去对课堂的向往。

从课堂管理方面来看,一般的大学对旷课的学生有一定的惩罚措施,例如旷课三分之一取消考试资格、三次迟到可以记为一次旷课等,但是对课堂说话、吃东西、玩手机等问题并没有明文规定如何惩罚,这就使得学生能够找到课堂管理的漏洞。

从社会环境的影响来看,目前的学生更为关注的是能够带来未来就业效益的各种课程,而且更加倾向于立竿见影的课程,例如英语,但是对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各门课却缺乏相应的兴趣。加上有些同学整日奔波于考研、考证、出国、积累各种就业经验、打工等事情,课堂上分心和逃课现象的出现就在所难免了。

三、课堂教学实践方式的实践

就目前学生上课的状况来看,对他们影响比较深远的因素之一便是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说,好的、灵活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强大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然而对于新形势而言,实践经验显得更为重要。暂且不说实践经验对未来就业的影响有多大,单从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接受程度而言,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会显得更受欢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增强学生整体素质的课程,因此课堂上把学生素质的提高作为坚守的主旨,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

1.打破学生的老套观念

作为教师而言,课堂教授是主要任务之一,把教材内容和信息传达给学生是一个基本的工作任务。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不同于专业课程,很多学生在上课前就给该课程下了一个基本的定义,那即是—这是一门政治课,是宣传口号的阵地。因此,最初的印象就给该门课人为地设置了一个障碍,在这种观念的统领下,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大为减弱,很多学生第一感觉就是任课教师会用一种老套的“填鸭式”的教授方式进行授课,而且课堂一定会是枯燥乏味的。因此,要想开好这门课,首先就要打破学生的这种老套观念,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以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图片或者网络资源来导人新课。尤其是第一堂课,应摆脱传统的强调课程重要性的引人方式,用一种全新的体验式的方式把课程内容与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有一种参与的感觉。这样,营造一种活泼的课堂氛围会大大改变学生的传统观念。

2.上好第一堂课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舞台,但绝不是唯一的舞台。把学生的各种课下活动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般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学生进人大学之后上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一个轻松的课堂对其他课程的开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新生来讲,大家从不同的高中学校来到一个大学教室里,相互之间还不熟悉,因此,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安排一次学生相互联系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上,传统的方式是让学生各自做自我介绍,但也可以转换一种方式—相互介绍,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之间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了解,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不同的课堂方式。但这需要任课教师做很多课下工作。就本人上课的经验来看,课前需要了解任课班级的具体人数,然后做一些卡片,其中一半卡片上写上一些简单的问题,另一半卡片上对应写上答案,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做好相关的介绍工作之后把卡片发给同学,然后给出一定的时间相互“配对”,最后安排学生按照“配对”的结果相继上讲台,做相互介绍,其中介绍内容要包括姓名、专业、专长、爱好、来自何地等,其他也可以自我发挥,越精彩越好,并且相应地记录平时成绩。从效果上来看,这样开始的第一堂课给学生的印象很深刻。在课程结束时的调查中,学生说第一堂课大大地改变了他们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感觉,使他们从原来的心理上的排斥转换到被吸引上来了。 转贴于 3.增加课前分享环节

其实,学生自身有很多的想法无法实现,而且学生缺乏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由支配,给每个学生一定的时间做课前演讲。本人授课的班级都是两个或者三个班的合班,学生有各种好的想法或者困惑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不太现实,但是可以改变一种方式—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会提前通知学生,每堂课都有一个我称为“课前分享”的环节,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疑难的、困惑的等问题,然后在正式上课之前做三分钟小演讲,可以用各种方式来传递信息,按照学生的人数决定每次上课的演讲人数,具体哪一周可以自己选择,课前我会做好表格,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把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填写要做“分享”的时间,然后回去准备,每堂课开始的时候,学生会利用下课时间安排演讲的顺序。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机会展示自己,实践效果非常好。绝大部分同学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好PPT,“分享”的内容也有很大差别,其中,有动漫的、游戏的、热爱的家乡的、热门电影分析的、唱歌的、表演魔术的,等等。总之,学生的想法很奇特,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每个学生都很期待自己展示的时间。虽然时间有限,但是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展示自己,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课堂与课下活动相结合

把学生课下的各项活动与课堂联系起来,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先给学生分好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主题,利用课余时间做社会调查,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作业。从本人教授班级的效果来看,这项工作学生基本都能够认真对待,交上来的作业也都比较好。他们大多采取数码拍摄的手段,利用电脑进行一定的加工,或配以文字以Word文档的形式上交,或加上音乐和文字以PPT的形式上交。学生抓取的素材大都是身边经常出现的生活琐事。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往往能够把自身的很多缺点和发现的问题联系起来,然后加深对自身的认识,并且注意改善。例如,有学生拍摄到校园里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如乱扔垃圾、不守秩序等,这类事件平时生活中很容易出现,但往往意识不到,当学生把这种现象当作一个问题来看待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自己行为的某些不足之处,这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在这项工作中走“捷径”,从网络世界里搜寻相关素材进行加工,也有个别学生完全照抄照搬别人的东西。但无论以何种形式完成这项课下活动,学生都从教材从课堂上走出来了,并且开始去关注平时容易忽略的问题,更可嘉的是开始去寻找自身的问题。这样一来,从课上走到课下,教材与生活相结合,教育教学的绩效得以实现。

5.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是现代课堂使用频率广泛的手段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课堂兴趣的途径之一。多媒体有多种形式,多彩的图片、适合的短片以及影响力大的影片都可以作为多媒体的一种出现在课堂上,而且,往往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例如,本人上课的时候曾经给学生提供了一部励志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学生从主人公奋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人的进取和目标的作用,很多学生泪流满面地看完影片,但结局是以微笑来结束的。课后学生都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从中得到很大的启示。但不得不承认,现在这样的片子不多,需要教师提前做好选择。这样,虽然是课堂教学,但却是课堂实践,给学生提供吸取经验的机会,从中提升自身的素质,走生活和学习的捷径,这样的课堂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第7篇:大学课堂教学建议范文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中产生回避现象的调查统计

课题组对该院2011级开设大学英语的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任课老师的34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随堂问卷的调查统计,以下是具体的调查统计数据。(附表1)

问卷调查共设计了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1-10,多项选择题11-14,简答题15-17等内容。(附表2)

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单选问题具体内容大致为:你听说过“回避现象”吗?你认为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中会发生回避现象吗?你认为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能避免回避现象吗?你认为英语课堂上发生“回避现象”老师有责任吗?你了解在英语课堂上发生“回避现象”的原因吗?等。多项问题具体内容大致为:避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回避现象你希望教师如何做?避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回避现象,你希望自身如何做等。简答问题为:在你看来,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回避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对于如何避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你有哪些好的方法和建议?就如何改善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等。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选择否定答案的学生占少数,第二部分选择多项的学生占有较大比例,第三部分简答题很多学生给出了诸多建议。

调查结果归纳与分析

(1)本次调查人数占2011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总数的34.3%。其中文科生42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8%;理科生68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2%;男生共720人,理科男生532,文科男生188人;女生共482人,理科女生120,文科女生362。调查涉及2011级开设大学英语课的10个专业。其中文科四个专业,理科六个专业,任课教师19个(其中兼任文理科教师7人)。

(2)调查问卷于2012年4月期间随堂进行,在1102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059份,空白卷43份,有效率为96%。调查涵盖了目前各独立院校的主要开设专业,考意到影响该课题的实施的因素不同,即:文理科专业有别、男女生性别有别,任课老师的综合水平有别。此次调查文理科专业人数分配比例合适,男女生性别分配均匀并在不同的任课老师的不同班级里进行了调查。数据真实具体,分配合理,真实的反映了独立学院学生对回避现象认知情况及英语学习回避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3)从单项选择题的结果统计来看,80.5%的学生给予肯定答案,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回避现象“从没听说过”或“听说过,但不大了解”并且认为课堂教学中发生回避现象是普遍的,是不可避免的;从多项选择题结果统计来看,72.1%的学生选择了多项答案,这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回避现象的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特点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简单题结果统计来看,81.1%的学生提出了克服回避现象的多种建议,这表明回避是普遍存在的,很难克服的,但可以找到应对的教学策略。

学生的回避现象原因总结与分析

通过此次问卷结果调查与统计,分析原因如下

(1)很多学生片面的认为“学习外语的懈怠、不主动”,“课堂上对教师的提问不积极,敷衍了事”即为“回避”。可见学生对回避这种消极的语言策略对于外语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影响无太多认识,避免回避现象的对策更无从谈起。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发生“回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自身造成的,而把克服回避现象寄希望于教师,这就产生了很多教师难以掌控的回避现象,就教师单方面解决此问题困难重重。

(2)因独立院校的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加之大学英语课并不是专业学生开设的,故学生自身的英语成绩低,水平参差不齐。统计结果分析得出,独立学院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回避现象集中的体现在词汇使用,句型使用以及文化方面。这说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回避现象的产生有着其自身的客观原因。

(3)在调查过程中,课题组发现英语水平偏低的学生倾向于使用回避现象,把它作为应试策略之一。特别是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时,水平偏低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自己业已熟练掌握的词汇和句型,从而导致了语言内容的贫乏,英语水平也就停滞不前。教师在教学过程并没有关注到这些特殊群体,导致了回避现象的内在原因。

(4)独立学院学生对英每文化的了解尚浅,对本族语文化了解不深。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差异,从而造成了回避现象的发生。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灌输目的语的文化内容,而忽视了扩展学生对英语文化的阅读和了解。造成了教与学不能达到同期的效果,从而产生了回避现象。

对克服回避现象的建议

(1)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回避现象存在的普遍性及其产生的消极作用,从而上课之前预习课文准备课堂知识。

(2)就独立院校的学生的自身特点,独立学院的学士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断哦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3)要求教师在准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多收集课外资料,丰富教学内容,灵活掌控课堂,减少回避现象的发生。

(4)大英学生应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扩展自己的课外知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须先进行相关内容的引入,再进行课堂目标内容的讲解。这也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对“回避”现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外语教学方法及策略上作相应的调整。

综上所述,回避现象是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它的客观存在影响着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效率。因此,针对这一语言现象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对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的提高是有必要的。

第8篇:大学课堂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 第二课堂 问卷调查 自主性 多样性

一、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教学现状

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1983)提出,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之外的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娱乐性的、公益性的及有酬性的等一系列健康有意义的开放性活动。国内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2004)指出:“在中国外语环境下学好外语,谁能在模拟或构建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即第二课堂)上下工夫,谁就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目前而言,大学英语第二课课堂是否以教学之外的一系列活动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明显的教学效果呢?答案不是肯定的。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张海彦(2009)指出:第一,目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第二,就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而言,我国高校仍对此未形成成文的教学计划、大纲和要求,从而造成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缺乏统筹规划,没有系统性;第三,许多高校还是过于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缺乏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意识;第四,高校对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投入不足。

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读写译”和“视听说”两大体系,学院把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我院开展了“英语角”第二课堂的活动,旨在突破大学英语第一课堂教学局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途径,强化英语语言实用能力。“英语角”活动基本每周两次,时间都在晚上,并且都有外教在场。学生围绕既定话题进行分组活动,老师走下讲台,外教与学生随时随地用英语交谈,创造轻松愉快、交互式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在“说”和“做”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语言在具体情境下的使用,活化语言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同时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虽然独立学院英语第二课堂一直存在,但学生对英语角等活动缺乏必要的兴趣和热情,第二课堂的成效并不明显。

二、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冯智文(2012)指出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延伸拓展和补充第一课堂教学,加速建设大学英语第二课堂非常必要。由此可见开设第二课堂确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英语角”立足于日常英语学习,同时是对其有利、有效的补充和扩展,增进教与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

刘本香(2014)提出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和实验基地。的确,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第二课堂英语角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李瑞芳(2012)着重探讨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必要性、教师在第二课堂中的角色,以及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当然,第二课堂对学生的积极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笔者在此基础上着重深入调查了学生对第二课堂缺乏兴趣的原因,探究了如何提高第二课堂的成效性。

基于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和目前第二课堂面临的困境,笔者将立足本校英语第二课堂开展情况,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就第二课堂英语角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兴趣缺乏、开展方式及如何提高第二课堂的成效性进行一些探讨和思考。通过探究学生在第二课堂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英语第二课堂中真正地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

三、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考查大学生对开设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程度;了解大学生喜欢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如何提高第二课堂的成效性。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本校非英语专业班级作为被试,一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

3.研究工具及施测

本研究调查问卷的10个问题包含:参加英语第二课堂的原因(1-3),第二课堂优势(4-6),第二课堂的形式及希望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7-9),第10题为开放式提问:学生对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建议。

被试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并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

四、结果与讨论

针对独立学院第二课堂英语角的调研,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英语角的看法,以完善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水平,打造更好的英语交流平台。

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参加英语角的目的广泛多样。50%的学生参加英语角的原因是为锻炼英语口语,掌握新的知识,还有部分学生是为扩大人际交往,与外教近距离接触,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可见学生本身对第二课堂英语角的态度还是积极的。但是有51%的学生认为英语角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有些学生觉得用英语交流有压力。因此在一次调研中,笔者针对英语角这种沟通交流型的活动,学生喜欢以哪种形式开展做了调查,并制成以下表格。

很多学生认为本校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太单调,主要为英语角,内容不够丰富,让人对此缺乏兴趣。很多学生觉得英语角无聊,自己自顾自地在一旁玩手机,根本不能从中学到什么。而且由于外教少的原因,很多学生想与外教交流却没有机会,同学与同学交流习惯用中文,根本不能达到英语角强化学生口语能力的效果。如果对英语角形式或内容做一点改善,第二课堂英语角对大学生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五、建议

目前,对于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因,主要还是活动形式过于单一,不能真正运用用到英语等,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在以后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可以玩一些英语小游戏,开展英语短剧配音、英文朗诵、英文书法等比赛,锻炼学生的语音和书写基本功,也可以分组用英文举一场小型的role play。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参加自己所擅长的比赛,从中选拔出优胜者,并设置一定的奖励措施,激发其他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在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一定提高之后,开展一些英语演讲比赛等难度稍高一些的活动,还可以开展英语猜谜会、英语故事会等寓教于乐的活动。此外,还应该增加外教老师的数量,不让学生觉得与外教说不上话,更不让学生觉得没事可做。针对学生对第二课堂英语角提出的意见,我们也会向学院反馈,以便更好地开展英语角的活动,打造更好的英语交流平台。

六、结语

第二课堂英语角的举办,突破大学英语第一课堂教学局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途径强化英语语言实用能力。经过这次的问卷调查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我们认为英语角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还是有一定切实意义的。我们希望这一活动能在独立学院得到进一步开展和推广,让更多的英语学习积极分子参与其中。而且应该有目的地制订出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计划:每星期至少举行一次第二课堂英语角活动,活动内容不宜过难,便于不同英语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这样能让第二课堂的成效性更明显。总之,英语第二课堂英语角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途径以强化英语语言实用能力,培养适应时展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它更好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冯智文.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调查研究[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

[2]胡壮麟.外语教育往事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李瑞芳.英语第二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刘本香.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调查与探讨[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4.

第9篇:大学课堂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技能 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青年教师特指年龄在40岁以下,在我国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承担教学任务的专职教师。由于高校扩招,加上各类民办高校的兴起等因素,应届硕士毕业生进入高校当专职教师的人数也有增长的趋势。高校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有创意,为高校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但是,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他们缺少授课经验,缺乏相关的系统培训,往往是一毕业就走上讲台。笔者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 多媒体教学技能薄弱

目前高校的课堂教学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课堂教学方式已淘汰。多媒体教学普遍采用PPT讲授方式,这样提高了授课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PPT课件能够引人入胜,过目不忘;单调乏味的PPT课件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青年教师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比较少用到PPT软件,对于制作及演示PPT课件方面缺乏必要的技能,经常看到“标题+文字”形式的课件,排版一成不变。有时甚至是通篇的文字,文字内容全部是照搬教材而来。按照这样的课件讲下来,仍然是照本宣科,只不过换了另一种形式而已。课件单调呆板,文字过多,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无法融入课堂,学习知识从兴趣变成了应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低下,多媒体教学技能不娴熟,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二者的矛盾更加突出。多媒体不能成为有效的工具,反而成为限制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瓶颈。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需要使用大量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才能让学生将枯燥的理论与瞬息万变的营销现象联系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媒体课件是一块敲门砖,是一座桥梁,是一个纽带,使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对于PPT软件使用生疏,缺乏课件演示技巧,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 内容设计不合理,时间掌控不得当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短短45分钟的一堂课,多数学生往往在课程开始的前10分钟聚精会神,之后是否能延续就要看教师的教学功力了。功力强的老师,学生会反映时间过得很快;功力弱的老师,学生会反映上课是一种煎熬。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课堂时间掌控不得当。从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来看,没有抓住授课重点,一堂课讲授的知识点过多,贪多贪全。教师总是希望上课多讲一些,实际上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有限,一堂课中把主要的知识点讲透彻,否则学生感觉似懂非懂,囫囵吞枣。从时间掌控上来看,青年教师对课堂45分钟掌控不得当,以致经常出现讲不完或过早讲完的情况。

3 课堂气氛沉闷,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青年教师由于授课经验不足,可能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这也许是教师自身教学技能问题,也许是学生出现懈怠的情况。教师应根据课堂现场的情况,适时调整讲课节奏。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参与意识不强,教师提问学生无反应的情况,也会出现个别特别活跃的学生回答问题滔滔不绝,成了自己的“脱口秀”,其他学生参与感不强,并且影响教学进度。这时,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就特别重要。青年教师往往缺乏组织能力,有时被学生牵着鼻子走,造成课堂管理被动,一堂课可能就变成大讨论或辩论赛;有时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这就形成了两个极端。

笔者有一定的企业培训经验,参加过TTT培训(Train The Trainer培训),该培训是专门针对职业培训讲师或企业内训师进行的专业培训。从事高校教学工作以来,结合过去的商务培训经验,笔者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如表1所示,在校大学生与培训学员在学习特点上有较大差异。成人学员由于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社会接触多,带给培训讲师的授课挑战更大。“90后”的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他们接触丰富的资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知识,但由此也带来一些弊端,比如把资讯当知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断章取义,浅尝辄止等等。传统的授课方式对于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吸引力,他们有了更多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笔者结合成人培训的经验,建议高校青年教师可以借鉴以下培训授课技巧。

(1)讲话有节奏感,注意运用肢体语言。教师授课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音清晰,声音大小适中。抑扬顿挫的语调更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避免过快的语速。短暂的停顿可以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特别是教师提问之后的停顿。有时讲课时的突然停顿可以警示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

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提升课堂气氛,在案例讲解之时,教师有恰当的肢体语言对于保持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是有利的。在学生回答问题或鼓励学生之时,带头鼓掌或竖起大拇指往往胜过千言万语。肢体语言还可以起到控场的作用,学生讨论时间结束或争抢发言之时,可以做个安静的手势,避免教师的声音淹没在学生的声浪中。

(2)课程设计时注重导入,运用开门关门技巧。所谓开门技巧指的是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注重引入,通过场景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问的方式带出知识点内容。门打开了总要再关上,知识点讲解完毕需要再回顾“开门”时的导入问题,总结知识点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清晰明了,这就是关门技巧。“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学生在一开始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度较好,上课时间越长越容易开小差。所以在上课初始时就要做好课程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共鸣,这样才能以学生为主角,完成教师作为引领者、教练者的角色定位。

(3)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增加专业技能培训。教师作为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需要终身学习,每年高校教师都要进行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的课程中,建议增加技能型培训,比如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培训、PPT演示技巧培训等实用性较强的培训。这种培训适用于所有专业的教师,特别是走上讲台时间不长的青年教师更加需要类似的培训,以提升授课技巧,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建议学校可以通过专业的培训机构组织这样的技能型培训,让教师了解专业培训讲师的风格,开阔眼界,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青年教师需要在教学技能方面不断改进,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教学反馈越来越直接,青年教师更加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理性看待评教结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