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范文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层建筑施工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第1篇:高层建筑施工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

1高层建筑的施工特征

1.1施工特征

特征:①施工工期长,有时可能跨季,遇到雨季或者冬季必须停工。在施工前必须合理安排时间;②高层建筑的楼层一般都比较高,为了加强稳固,它的地基会比较深,通常为6m左右。还应该建立一个地下室,主要是用于稳固地基,也可以用来当做车库等;③层数多,结构种类也多,作业难度大,技术也比较复杂;④安全性能差,包括防火灾性;⑤高层施工,用水用电比较麻烦,高空作业产生的垃圾部方便处理,因此高层建筑管理难度大;⑥施工场地的周围环境比较复杂。需合理安排施工场地,保障施工时场地的材料可以不移动或者少移动,保证材料的充足,而且还要考虑商品材料和半成品材料的问题。

1.2高层建筑的特性

高层建筑的楼层高度不断上升,可能导致建筑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如果变形比较大的话,墙体可能会出现裂纹或者墙体的油漆掉落。因此在施工高层建筑的时候,要注意整体的布局,一定要使其具有抗压作用,保障建筑有一定的刚度。建设的建筑物都具有一定的抗震性,高层建筑也是如此。但高层建筑的承受能力和普通的建筑物不同,它的抗震性能的要求也不同,在设计高层建筑的时候必须加以考虑,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后的整体质量。高层建筑整体压力的参数发生改变是因为其内部承受的压力较大,而且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内部轴出现变形。这对于建筑物中梁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导致梁的移动。产生这个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①高层建筑内部的构件位置出现移动或者是发生了变形;②高层建筑物内部的柱子发生了变形,中间的柱子和周围其他的柱子发生了不同的变形,使得整体发生了变形,影响了整体的支撑水平。为了避免内部轴的变形,在设计高层建筑的时候就要考虑齐全,把内部轴的变形范围控制在可变型范围内。

2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施工

(1)高层建筑施工时,混凝土是最常用的材料,混凝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为如果混凝土的质量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可靠。所以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加强混凝土的配合。这主要在于水泥、砂石骨料的用量和里面水量的比重,以及砂石骨料的质量。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有混凝土裂缝,为了防止和减少出现混凝土裂缝,必须要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2)混凝土通常采用泵送技术。泵送技术的流程:安装混凝土泵机、混凝土输送管道,以及固定输送管道,进而完成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泵送。高层建筑对混凝土要求很高,在施工时泵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还可以采用“双掺技术”,即施工时在混凝土中加入化学剂或者粉煤灰。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技术,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缩短工期,而还可更大化的发挥混凝土的作用。(3)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也很重要,然而现在很多施工单位都忽视养护。为了快速施工,不追求质量,只追求速度,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到位,没有做好混凝土的工作,导致混凝土配比出现问题,强度不足,以至于对施工造成影响。其它条件也能对混凝土养护造成影响,比如气候条件、温度变化和周围的环境等。为了提高混凝土养护的效果,在养护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到周边环境。因为混凝土的种类有所不同,所以养护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养护混凝土的时候,养护时间要依据混凝土的配比来确定。

2.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时,钢筋工程施工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固性、结构强度。必须提高钢筋施工的技术,提高其质量,让其更加科学合理。主要是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①相关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了解施工的各种细节问题,充分掌握施工中各个结构的构造,深入透彻的了解施工图纸;②控制柱钢筋的位置,防止出现钢筋移位这种错误,以免无法满足图纸要求;③固定螺纹接头,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2.3逆向施工技术

逆向施工技术在高层施工上是很常见的一种技术。它主要是根据地下室的轴线位置或者高层建筑上的支护结构,找到相关的位置来进行内部浇注。当然也可以采用支撑柱,来实现对整个施工整体的支撑。另外,支撑点也可以是高层建筑的底板,在封底之前,开挖土方然后进行浇注。高层建筑施工时运用逆向施工技术,可更快的顺利完成基层建设的施工,为后边的作业打好基础。而且逆向施工时,地上地下同时作业,可以缩短施工时间,还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2.4预制模板技术

施工建设标准层结构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而且导致施工建设质量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应用纵向结构,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的进程。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采用了滑膜法,这样不仅减少了高空交叉作业,还提高了施工建筑整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滑膜法的主要应用是在钢筋筒壁的结构和剪力墙的结构中,在建筑物的底部族长滑升模板,采用分层浇注来满足建筑物标准的浇注高度。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建筑业也开始繁荣发展。而它的发展也给高层建筑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随着现在社会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出现在人们面前,高层建筑也开始使用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高层建筑的楼层也在不断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大,高层建筑在建筑行业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人员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本身技术水平,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自身的学识,突破自身技能,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问题,而且还要注意高层建筑的进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不断进步,高层建筑也不断得到更新的发展。

作者:王宇 单位:大连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印滨.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城市地理,2016,(18):161.

[2]吴建亮,穆新盈.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58+160.

第2篇:高层建筑施工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特点;施工技术;工期

前言

随着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多以及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房屋建筑高层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其对于缓解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层房屋建筑对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更要注意对施工技术的选择和把握。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具有高空作业多、工期长、造价高等特点,使得传统的房屋施工技术不能直接应用,需要针对高层房屋建筑自身具备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1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特点

1.1 高空作业多

高层房屋建筑本身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这无疑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高度的增加,各种建筑材料、机具设备和施工人员需要向高处输送,这无疑增加了施工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高处作业时要做好各种洞口、临边的防护工作,既要防止出现施工人员高处坠落的安全事故,又要防止高空抛物造成对地面人员的打击伤害。

1.2 工期长

高层建筑结构相对复杂,例如基坑开挖深度更深,还要涉及支护、降水等工序,而且基础和主体承重构件一般都为大体积混凝土,用料多而且管控严格,再加上物料、机具等的输送路径较长。因此,一般来说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工期较长,可达到一至两年左右,在这期间还会遇到季节的更替、恶劣天气的影响等,给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麻烦,可能导致工期更加延长。

1.3 基坑深度大

为了将高层房屋建筑的自重和其他荷载均匀传递给地基土,使房屋建筑整体上均匀沉降,并抵抗高层房屋建筑在水平方向上的荷载(如风荷载、地震力等)、增强建筑结构稳定性,需要将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很深,因此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能否实现安全使用功能的前提,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基坑深度一般都在 5m 以上,随着房屋建筑高度的增加,甚至可达 20m 以上,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发生塌方等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1.4 工程造价高

由于基坑开挖土方量大,基础埋置较深,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支护和降水,为保证房屋建筑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的量很大,因此相应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数量相对庞大、工种多样,再加上现场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量较大,产生的费用较多,因此导致工程造价较高。

2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很多,由于篇幅原因文章只以具有代表性的钢筋连接技术、预应力技术、基坑支护技术等做为讨论重点。

2.1 钢筋连接技术

钢筋的连接对于保证高层房屋建筑质量至关重要,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混凝土主要主要承受荷载压力作用,而钢筋则用来抵抗结构内部拉应力的作用,随着人们对高层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中钢筋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针对不同种类的钢筋以及不同施工部位的钢筋来说,其连接技术的选择也有较大差异。当前钢筋连接的方法主要有焊接、绑扎连接以及机械连接等,对于非承重部位、不承受动力荷载的部位可选择焊接、绑扎连接的方式,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节约施工成本;而对于承重部位和承受动力荷载的部位来说由于钢筋直径较大、受力复杂,一般必须用机械连接的方式,如套筒挤压连接等进行钢筋的连接,当前这种钢筋连接方式已经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2 深基坑支护技术

高层房屋建筑的基坑深度一般在 5m 以上。因此,不适合放坡开挖,只能采用带有支护结构的中心岛式开挖、盆式开挖以及逆作法开挖等,在开挖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使基坑侧壁具有一定的侧向刚度从而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根据基坑岩土性质、周围环境情况、开挖深度等条件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当前最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有锚杆支护、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水泥土搅拌桩、土钉墙、逆作拱墙等,目前我国在对深基坑支护的选型、施工等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已经较为成熟。

2.3 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就是对钢筋预先施加一定的拉应力,使之抵抗混凝土的裂缝,并且使构件具备更大抗冲击力的一种技术,目前预应力技术在一些高要求的房屋建筑中已经得到实际应用。预应力技术包括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和后张法预应力技术两种,先张法就是在浇筑混凝土以先对钢筋施加拉应力,待混凝土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放张;而后张法则是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埋置钢筋套管或在钢筋外表面涂剂、包覆塑料膜等,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凝固后再张拉钢筋,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包括有粘接和无粘接两种,其中无粘接预应力技术被认为是更有前途的技术。

3 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3.1 推广建筑施工新技术

当前我国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能够满足房屋建筑的各项基本要求,但在诸多方面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应当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充分学习并与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施工新技术,使施工过程更加安全、快捷,并使房屋建筑更加牢固、耐久、美观,满足各类人群对房屋建筑的高标准使用要求,使我国的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逐步与世界接轨。

3.2 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

将各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相结合,可极大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在施工之前将工程中涉及到的各类参数输入到计算机软件中,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将整个施工过程模拟出来,判断建筑施工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有助于管理人员从整体上把握施工流程,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修改,减小实际施工的损失,有利于安全、进度、质量、成本等各项目标的实现。又如利用传感器技术,将传感器埋置于建筑结构关键部位,如易发生形变、裂缝等部位,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里表温差过大、基础不均匀沉降以及渗漏水等即可及时报警,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排除质量问题。可见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4 结束语

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较为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功能等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在传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创新新技术,提高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万库.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23.

[2]徐轶安.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木前分析与思考[J].门窗,2013(6):149.

第3篇:高层建筑施工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在城市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提升施工技术对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目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而言,其中有多个可以提高的环节,需要相关人员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促进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正处于不断深入的阶段,加强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

1、基础埋置深

深主要是指建筑基础埋置深。为了保证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必须符合标准要求,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地基埋置深度必须在地面下5m及以上,超高层则至少达到20m。深基础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在进行软土地基的施工工作时,需投入更多的工程造价,完善支护工程,这样会影响到施工的成本和工期。因此,在施工时要重点解决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方面的问题。

2、高空作业

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控制高空作业,而在高空作业中就必须将人员、材料、制品、机具设备等的垂直运输工作切实的做好。在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必须注意做好高空临时厕所、安全保护、通讯、用电以及用水等诸多问题,施工现场应当注意将安全意识提高,最大限度的避免因高空物体坠落所带来的损失。

3、施工周期长

“长”是高层建筑工程的长一大特点,指的是高层建筑工程有着较长的施工周期,这便难以避免出现季节性施工,比如冬季施工、夏季施工等。通常而言,多层建筑每栋所需要的平均施工工期大约是10个月,而高层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平均施工工期在大约为2年。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是借助于缩短装饰及结构施工周期,来实现整体施工周期缩短的目的。高层建筑工程即便是有着较为繁多的施工工序,大体主导施工工序为现浇混凝土。所以,如果能够对模板体系合理的加以选择,那么便能够有助于施工成本的降低以及主体结构工期的缩短。

4、建筑体量大

大是指工程量和体积大。高层建筑施工涉及的工作单位多、施工方法多、工程项目多、施工工种多,同时,对施工的质量和管理技术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更加严格。有些工程会采用设计、准备和施工工作同时进行的方法,这样虽然可以更好的根据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但是过程将会更加复杂。比如,为了使每个环节都能很好的协调和配合,需要多个工作单位同时进行,对施工的计划、管理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到集中管理,精细施工,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的难度。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的方法,这样能够有效利用高层建筑工作面大、层数多的特点,使时间和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1、模板技术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模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模板的质量关系到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还关系着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所以在施工准备阶段,就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模板施工方案。模板施工方案的选择过程,必须保证模板的质量能保证在其使用过程中具有稳定性,并且保证在工程使用模板全过程中模板不会出现任何变形等缺陷,另外对模板施工方案要进行成本合理性分析。在模板施工方案选定后,要进行模板材料的选择,模板的材料不仅仅要具有的基础作用,还要考虑其使用、维护等的方便性,另外还要考虑其是否具有循环使用的功能。对于模板的选型方面,主要是保证模板内部结构合理,并且能够均匀受力。

2、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经常会采用混凝土结构,因此,加强混凝土施工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首先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施工人员在配置混凝土拌合物时,要严格的按照事先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操作,并控制好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混凝土拌合物搅拌结束后,施工人员要对其质量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并在浇筑过程中,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严禁出现过振、漏振等现象,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振捣结束后,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查合格后,要及时进行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要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不能少于7d。

3、地基施工技术

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首先要做好地基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支撑地上部分施工,由此可见,地基的施工质量对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目前,施工单位在进行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时,经常会使用地基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地基桩基础能适用于不同的地质结构中,在复杂的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高层建筑的基坑深度比较大,施工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进行基坑施工时,为保证基坑施工安全,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有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土钉墙支护技术等,通过对周围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决定采用地下连续墙结构进行基坑支护。

第4篇:高层建筑施工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混凝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的结构应力结构较为系统,功能多样化,规模庞大,建筑难度大,因此高层建筑的施工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

1、地基深挖,施工面临很大困难。若实现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就必须向地下深挖,然而地基深挖面临着重重困难,如地下渗水、基坑围护,施工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

2、规模庞大,工期较长,施工成本高。高层建筑层数多,体量大,占据空间大,建筑施工周期较长,需要的工程投入也比低矮建筑多,资金周转困难,面临很大压力。如果工程出现延期,就快速增加了施工的成本,投资收益率下降。

3、结构复杂,功能繁多,对施工组织要求高。高层建筑除了本身的建筑结构以外,还涉及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多个系统,对施工组织的要求很高。

4、施工标准高,对材料要求严格。高层建筑的设计标准很高,就需要对过程线进行控制;高层建筑对材料的强度也有严格的要求。

5、作业空间狭小,垂线运输量大。高层建筑是垂直延伸的,这样施工只能逐层开展,作业空间狭窄;建筑材料的垂线运输量大,因此,垂线运输速度直接影响施工效率。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在高层建筑项目施工中,为保证工程总目标的实现,就需要进行分阶段、全时段的动态控制。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根据实际状况的变化,进行计划的优化调节。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涉及到许多的方面,其施工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在施工中要不断创新思路,改革施工技术手段,着重注意几个重要的施工技术环节,严把质量标准,创造高标准、高质量的高层建筑施工工程。

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拆模、养护。

2、 混凝土浇筑之前,对如下项目进行检查 对模板,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通过,并必须有预检记录和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检查记录,对模板的安装位置、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接缝宽度、加固支撑情况以及预留洞口模板的安装进行检查,混凝土浇灌申请必须已经经过各专业人员签字。 对钢筋,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通过,并必须有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钢筋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对预埋件,检查其数量和位置,确保预埋件没有发生位置改变,并形成交接检查记录,对于玻璃幕墙和钢制雨蓬以及钢结构部位的预埋件要特殊检查,保证不遗忘,尤其是钢结构和雨蓬部分的预埋件,另外对于塔吊的附着部位的预埋件也必须额外注意检查,确保不会遗漏。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设专门的看护模板和钢筋的人员,对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破坏模板、钢筋的情况及时制止,并及时调整修补。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检查模板的加固和变形情况,若有破坏及时修整。钢筋看护人员随时观察钢筋情况,对钢筋移位、钢筋间距发生变化的马上调整并绑扎牢固。 混凝土浇筑前,由测量员在下一层的墙体筋和柱筋上投测四角1米线,并用红漆标识。用以控制本层浇筑混凝土后的最终高度。

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延续时间尽量缩短,根据气温宜控制在0.5~1h之内。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应充分搅拌后再卸车,不允许任意加水,混凝土发生离析时,浇筑前应二次搅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应使用。

4、混凝土浇筑、振捣 (1)墙、柱混凝土采用拖式泵和布料杆相结合负责运输,同时,兼顾现场需要塔吊配合进行混凝土浇筑。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处先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第一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1m;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1/3区段。当采用平模时或留在内纵模墙的交界处,墙应留垂直缝。接槎处应振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2)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30cm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混凝土及振捣。

(3)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应小于50cm,门洞口两侧构造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外墙板空腔防水构造等,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处理。

(4)墙上口找平:浇筑时通过墙、柱插筋控制混凝土上表面的标高,墙、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抹子将上口的混凝土表面找平,标高符合以下要求:框架柱的施工缝留在框架主梁底以上一个浮浆厚度+5mm,浮浆去除后施工缝位置比梁底高3~5mm;墙体混凝土施工缝留在板底以上一个浮浆厚度+5mm。

(5)拆模养护:在结构模板拆除以后,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构件截面湿润,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14天,对抗渗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养护时间14天。

(6)对于夏季温度较高的季节,混凝土拆模后,必须立即进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每2h一次,保证混凝土充分湿润;必须派专人进行不间断养护,当墙体内侧(两侧)搭设模板支架后,必须预留养护人员行走的通道,保证混凝土养护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7)常温时混凝土强度大于1MPa,冬期时掺防冻剂,使混凝土强度达到4MPa时拆模,保证拆模时。墙体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缝,及时修整墙面、边角。常温及时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湿润。

(8)冬期施工:首先,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应根据冬施方案施工;其次掺防冻剂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得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再次冬期注意检查外加剂掺量,测量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入模温度,骨料必须清洁,不含有冰雪等冻结物,混凝土搅拌时间比常温延长50%;第四,混凝土养护做好测温记录,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的规定温度,当温度降低到防冻剂的规定温度以下时,强度不应小于4MPa;第五,拆除模板及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至+5℃以后,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时,表面应覆盖养护,使其缓慢冷却。

三、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从我国的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看出,裂缝宽度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其裂缝宽度也有不同的控制标准,允许裂缝最大为0.2mm~0.4mm。但作为裂缝控制来说,应以预控为主,等裂开了、缝增大了再补救那是万不得已。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

(1)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2)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小于450kg/m3)。实践经验表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加10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升高1℃。高层混凝土用量大,有时还有大体积混凝土,从经济、实用角度宜掺入外加剂。当然掺入外加剂后,要预计对早期强度的影响程度。据此可提请设计科研部门予以探讨和评定。

(3)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有资料显示:用5mm~40mm碎石,比用5mm~25mm的碎石,可减少用水量6kg/m3~8kg/m3,降低水泥用量15kg/m3;用M=2.8的中粗砂比用M=2.3的中粗砂,可减少用水量20kg/m3~25kg/m3。

第5篇:高层建筑施工特点范文

关键字: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一)工程量大、工序多、工种配合复杂

高层建筑的工程量较大,工序也比较多,施工包括:土方、钢筋、模板、混凝土、砌筑、装修、设备管线安装等,这种多专业多工种交叉配合非常的复杂。同时,由于工程量不断增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些技术包括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粗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应用技术、玻璃幕墙的安装技术等。

(二)施工准备工作量大

由于高层建筑的体积较大、面积也比较广,所以需要的材料、构配件和机具设备也越来越多,品种也不断增多,采购量和运输量相对庞大。在施工中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特别是在一些施工场地狭小的地方,只有有效调整施工组织设计才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三)施工周期长,工期紧迫

由于高层建筑单栋施工的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5 年,工期也比较紧,一般结构工期为5~10d 一层,这就要求工人加班加点, 常常需要两班或三班制来进行作业。面对施工周期长、工期紧迫,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有特殊的施工技术方法,在施工管理中合理安排工序,这样就能减少费用,缩短工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制定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和预案以保证安全生产。

(四)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

高层建筑基础一般都比较深,地下室也有2~4 层的,这就给施工技术增加了难度,施工中的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地基处理以及深层降水都很严格,在安全和技术上也都很复杂,对工期和造价将直接产生影响。目前采用新技术也比较多,如逆作法、复合地基等。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非常重要,它是控制的关键,施工中各种的基坑支护也很有难度,因为地下工程施工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有很多情况是难以预见的,特别是对于基坑工程的施工,随时都会有意外产生,所以做好一些施工技术保障措施和组织管理工作及各种应急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五)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高度为45~100m, 超高建筑达到100m 以上。所以高处的作业比较多,垂直运输量也比较大,高空材料、制品、机具设备、人员的垂直运输工作也都需要解决好,这就需要合理地选用各种垂直运输机械,对材料、设备的运输和施工人员的上下班要妥善安排好,材料、用水、用电、通讯问题也要充分保障,甚至最后的垃圾也要妥善处理。

(六)层数多、高度高、安全防护要求严格

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也非常高,但施工场地却比较狭窄,经常需要采取立体交叉作业、高处作业等,这就对施工和路上行人的安全造成了影响。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要做好通讯、防雷、防水、防触电措施,保障高空施工安全。相应也需要增加安全措施费用。

(七) 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

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和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对高层建筑的装饰与主体结构的标准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在施工中要使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特别是对于新设备,一定要用精度高的设备进行施工。施工中必须要保证技术的有效性,对水、电、气等线路的施工要精益求精,对建筑基础、地下室墙面、厨房、洗手间等地方的建设格外仔细,不能有任何的渗漏。

(八)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

因为高层建筑标准层比较多,施工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扩大施工面,就要采用多专业多工种、多工序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为了提高工程的效率,多采用机械化施工,这种施工的配合比较复杂,对多工种、多工序的立体交叉配合及纵横向各方面都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按计划进行。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

(一)逆作法施工技术的要点

逆作法是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技术,具有保护环境、节约社会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将高层建筑地下结构自上往下逐层施工。具体说来,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先沿着高层建筑物体的支护结构或者地下室轴线,在建筑物的内部的相关位置进行浇注或建立起支撑住,以此作为施工过程中承担施工荷载以及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的支撑点。然后对浇注向下开挖的土方以及地下各层结构,一直持续到封底板为止。

(二) 混凝土泵送技术的要点

高层房屋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对混凝土泵送技术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高层房屋建筑混凝土泵送技术的运用中,配合比的选定是开展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前提,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 ,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严格执行初步配合比计算和基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三)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工程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上看,高层房屋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一是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对钢筋图纸进行熟悉,了解使用的材料、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并对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筋品种、型号及使用部位进行检查;二是当完成钢筋绑扎之后,需要对悬臂结构的撑脚与螺纹接头的进行详细严谨的检查,以确保其牢固可靠性;三是在抗震技术的处理上,高层房屋建筑要适当增加强筋,坚决禁止随意对钢筋进行割、拆等行为。四是对柱插筋位置进行严密控制。不仅如此,悬挑部位的钢筋还要控制其面板负筋的高度,并对其进行钢筋支架与跳板的保护设置,防止人为践踏而落低,对悬挑结构必须单独开具隐蔽工程验收单。

(四)严格养护施工技术要点

由于高层房屋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严格养护制度,加强养护期的督查工作必不可少。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而言,对浇筑量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应该有专门的养护方案,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且有专人专职负责,养护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根据规定不同水泥品种与砼的要求确定养护时间,对于大体积砼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如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以内。

三、高层建筑的施工控制要点

(一)前期的施工定位放线,控制桩位应该尽量离坑边远一些,以免边坡发生位移造成错误,各控制桩位的具置应在测量施工方案中明确。

(二)对于基础土方的开挖工作,对车道的留设、车辆的协调要充分考虑,计算好土方量和每天的出土量,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好工期,才能编制好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该方案应明确边坡的监控措施,落实到人。

(三)开始施工要对钢筋工程提前做好施工方案,特别是对于混凝土技术的交底工作。由于这个工作的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在土方开挖的时候就应该开展这些工作了。

(四)防水施工,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当中,一般都会有地下防水工程,对于地下防水工程的工作要提前准备。其中最主要的准备是提前做防水好工程施工方案, 对于防水构造节点图的各个部位要尽量详细。在一些施工当中,塔吊有时候需要安装在楼内,这时候也要充分考虑此部位的防水作法。

(五)对于模板工程的施工,工程技术人员要充分考虑地下室的集水坑,电梯坑等处的模板作法。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在这部分的模板上一定要有透气孔与抗浮措施。另外,由于工程地上部分标准层比较多,因此要提前做好大钢模板的施工方案,选择质量信誉好的厂家与其签订合同,在地下室工程快完成时提前进场。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地下室墙体及顶板模板进行施工,在施工要做单独的方案。在材料使用方面,地下室的墙体模板材料与地上顶板模板材料统一,这样就可以进行周转使用,节约施工成本。

(六)在混凝土的施工方面,要充分考虑输送设备的选择,根据工程的混凝土方量进行确定,还要考虑高度,如果过高就要选择性能更高的混凝土输送泵,泵管需要多准备一些,保证混凝土施工不被打断,防止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堵管。

(七)在进行地下室人防工程的施工当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不能漏掉预留洞与地下通道交接处的预留电源管等。

(八)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塔吊型号、回转半径范围、起重量都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满足施工需要。

(九)关于电梯,在地下室施工时建议建设单位尽早确定电梯的型号,将电梯图纸与施工图纸对核对,预留好洞口位置。

(十)防排烟、配电室、水箱间、风机房、等房间的作法要控制好,同时提前安排各个专业进场,协调好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工作。

(十一)装修时考虑室外施工升降机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室外施工升降机基础都要落在回填密实的土层上, 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十二)室外窗口边一定要垂直且在一条线上,不能出现错位。

(十三)外墙外保温的施工,墙面垂直度、平整度要控制好,保证外保温层的厚度,个别部位墙面不太平整要做好处理。

(十四)节能工程是重点,节能安全至关重要,外保温的防火,外墙面砖的防脱落等都有可靠地保证措施。

(十五)高层建筑施工,安装工程工作量较大,安装各专业之间的配合以及安装与土建专业的配合非常重要, 现场应协调好,否则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四.施工队伍整体的素质与建筑施工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要求将任务分配到具体负责人来完成一定的任务指标,然后再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以保证工期正常的进度。在管理施工人员方面,要求施工人员服从上级的指挥,确保他们根据施工的方案有计划地施工,同时保证他们有专业技术能力,能通过自己研读设计方案再自己进行施工操作。另外,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是非常值得认真灌输和提高的,以便能使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具有高度超高、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施工组织管理复杂,施工特点多,所以作为施工方必须要清楚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还要必须掌握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和施工控制要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岩. 浅析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特点及质量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270.

第6篇:高层建筑施工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 特点

正文: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城市用地矛盾增加,特别是在大城市中人地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基本权利。为此,在新时代的到来之际,建筑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建设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解决人地矛盾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一、 高层建筑的发展背景

所谓高层建筑,世界各国对其定义的标准不一。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住宅建筑按照层数划分为四种类型:一至三层为底层住宅;四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除住宅楼外的民用建筑高度大约24m者即为高层建筑,大于100米的为即超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自古有之,在古代,高层建筑是为了炫耀国家的富强、国力的强盛而产生的。早在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就建造了高100多米的亚历山大灯塔;而523年,在中国河南也建有高约40米的嵩岳寺塔。

现代高层建筑产生于美国,1883年与美国芝加哥建成了高11层的保险公司大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城市化进程,呈现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繁荣期。高层建筑,以其自身特点与城市各方面特征的完美匹配,成为了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标志。

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始于上世纪2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大城市的亲睐。目前,在上海陆家嘴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我国的最高建筑,楼高482米。

二、 高层建筑的特点

历史实践证明,城市化进程中,高层建筑对于解决人地矛盾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高层建筑有着与城市发展适宜的特点,也因此散发出了巨大的魅力。

首先,高层建筑节约用地,有力的解决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地矛盾。人地矛盾,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突出矛盾,甚至成了阻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而其解决方法主要依靠开源节流。其中,开源主要指城市面积的扩大,而截流主要指对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发展高层建筑成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举措。

其次,在解决人地矛盾的过程中,无限的扩大城市的面积,一是可能会受到周边行政单位的限制,也有可能导致耕地的减少;另外也会增加市政建设成本,特别是道路交通和管道网等成本,而发展高层建筑恰恰可以节约成本。并且由于建设面积小,总体工程量小,可以减少城市建设的时间,更加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第三,高层建筑是城市的重要标志,良好规划和设计更可以增加高层建筑的美观性,成为城市的景观。

三、 高层建的施工特点

1、配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 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 ~3 ,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 ,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 20 ,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 ;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 ,强度降低5 ~10 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控制

2、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 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 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 养护时间严重不足 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 全湿养护3天 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 1.5 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所以严格养护制度不可忽视

3、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 当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测试大于设计强度时,是否就是强度评定合格了呢?不尽然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 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 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 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 混凝土的浇筑 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高层建筑 三线 控制轴线 标高 垂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 由一定数量的城镇作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是区域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人们往往称之为轴线 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所以就要加强高层建筑 三线 控制,具体如下:

4、垂直度的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 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 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 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 浇筑混凝土 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这样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5、轴线的控制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 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 200 8mm 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 200mm 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6、建筑裂缝的控制

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 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主要叙述有关对裂缝的放抗相关措施。

(1 )放的措施

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 梁 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2)抗 的措施

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

第7篇:高层建筑施工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特点;质量控制

一、高层建筑地基的施工技术特点

1、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横跨面积大,从南到北因环境不同,其地质条件也大不相同。我国常见的土地类型有盐碱地、冻土地等,常见的地形类型有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山地多伴有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在地基基础动工前,要充分了解和勘察当地的地质环境,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工作,既要分析所处土地类型,又要了解周边的地质状况,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排除在外。

2、工程的连锁性

建筑施工是一项整体、系统的工程,并非某一阶段工程完成便能检查出是否存在问题,而往往是后一项开始了才能发现前一项的问题。为杜绝潜在问题的威胁,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施工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在每项工程结束后,下一项工程开始时,及时对上一项工程展开细致检查。工程的连锁性相对比较繁琐,但却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和良好运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3、多发性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高层倒塌现象十分严重,楼脆脆、楼歪歪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大多时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不当所致。由此可见,把好地基基础质量关,对保证高层建筑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减少或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着眼全局、从小处着手,把好质量关。

4、重要性

地基时深埋地下的工程,之于建筑本身而言是其根基,是建筑屹立不倒的重要支撑。地基不稳是导致高层坍塌的重要因素,加强地基稳定性施工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来说极为重要。作为地下工程,地基一旦出现问题,则很难返修,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同时也会影响开发商经济利益和威胁居民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地基基础在建筑物施工中的重要性。

二、高层建筑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1、 高层建筑地基的测量放线

高层建筑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地基施工中的基础性工作,精确、详细、周密的测量能确保地基工程顺利安全的施工,并为上部结构的安全性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高层建筑的测量放线对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放线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好手中的科学仪器,提升施工质量。地基施工中利用新仪器和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工程测量人员要不断的掌握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仪器,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提供更为精确和周密的数据而服务。

2、高层建筑地基的施工材料控制

高层建筑地基的施工材料控制是确保地基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份。地基材料的质量决定着整体工程的质量,在施工中要确保原材料的达标性,既原材料一定是出厂合格产品并符合工程本身的技术质量要求。在地基施工的每个阶段都要严把质量关,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以此提高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原材料的把关上,要对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有必要的进行调研的,可以去原材料生产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确保原材料的真实性。施工中进场的原材料必需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统一严格的检查与审验,生产厂商对于每批的进场材料都要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有必要的还需进行化学试验,确保原材料的生产质量。

3、严控关键工序质量

高层建筑常采用深基础,或对地基进行处理。深基础和地基处理质量关系着整个建筑物质量安全。常用的深基础有桩基、箱基等。桩基如钻孔灌注桩,在进行钻孔之前,首先应该检查钻机的安装是否准确,保证底座与顶端平稳,在施工的时候不会出现沉陷或者位移;然后要检查钻机的角度,保证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此外,还要进行终孔检验包括孔深、孔径、孔底清理,并填写相应的检测记录。灌注要连续进行,并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塌落度,控制拔管速度。

4、高层建筑地基水泥灌桩的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地基多采用水泥灌桩技术进行地基基础的加固施工,钻孔灌桩技术中每个施工步骤都对地基的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钻孔和水泥灌桩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施工前对钻孔机器进行周密的检查,确保底座和顶端的平稳,避免施工过程中因底座的移位和下陷影响了灌桩的质量。当钻机达到设计高度后,需对孔径的大小,钻孔的深度和垂直度进行详细的检查,达到设计标准后请监理工程师对钻孔进行合格性检验,并填写钻孔检验记录,完成钻孔工作。灌桩进时所采用的原材料主要以混凝土为主,目前较多的施工单位都采用成品泥浆进行钻孔灌桩,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对进场的泥浆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在施工单位质量检验人员的检验的同时认真审核确保使用材料符合要求。

5、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 因操作不当引起了很多质量问题, 某些违规操作表面看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不大, 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质量危害, 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有必要不断地巡视检查, 一旦发现违章操作, 就要立即予以纠正。通过工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控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能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工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查须遵循若前道工序不合格就无法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 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此外, 还需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的监控力度。在进行机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评审时, 考虑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结构型式、建筑技术经济、机械设备性能等各种因素, 使之台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 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 力求取得最优的综合经济效益。对施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必须进行着重的检控, 通过合理使用机械设备, 来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依据标准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操作, 避免出现机械使用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

6、管理体系和人员管理

高层建筑的地基施工中,要完善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促进质量控制的实施,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得益于企业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及施工过程记录、监理等有效保障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为工程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是保证整体建筑质量的基础。只有保证地基施工的质量,才能给整体建筑的质量提供保障,才能确保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作为地基施工方,我们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把握施工要点,并不断优化施工技术,保证地基的施工质量,建造安全放心的高层建筑。

参考文献:

[1] 申长付,娄耀宾. 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30)

[2] 胡斌. 浅谈高层建筑地基施工要点[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0)

[3]祝成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08):208~209.

第8篇:高层建筑施工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特点;关键工艺

1 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分析

较普通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如下方面的特点:一是,体积相对较大,且块体相对较厚。二是,混凝土结构所需连续浇筑量相对较大,且其结构对于整体性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较普通混凝土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更高。三是,若混凝土的厚度大于1.5m,则必须对水平分层施工的设置进行考虑,以更好地降低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四是,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而言,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埋于地下,主要用于基础结构中,因而其所受外界环境温度改变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于抗渗方面的性能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进行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进行水化热的影响以及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等相关问题的分析。

2 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分析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基础形式通常都离不开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或承台,因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因而通常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各国的规定也各不相同,我国就高层建筑混凝土而言,在相关行业标准中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其内部与表面之间的温度差,以及外表面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都不可以超过25℃”。

3 高层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3.1 材料的控制技术

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控制技术而言,其主要应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确保材料的质量;二是,注意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质量而言,进行施工前必须先要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搅拌,以确保不同强度的建筑均可满足其要求。对于柱子混凝土来说应尽可能减少水泥、水灰的用量,同时加大石子的用量,对粉煤灰及外加剂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混凝土温度的控制而言,则应注意进行碎石的浇水过程中药确保温度的适宜,同时确保通风良好,这样方可实现混凝土裂缝情况的有效避免。

3.2 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而言,其需要注意浇注的种类及其浇筑方量等问题。进行浇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浇注顺序,根据核心筒墙、柱、梁、板混凝土的浇筑依次进行施工。对于墙体浇筑时应确保其厚度维持在5cm,而高度维持在45cm最佳,对于浇筑的间隔时间来说应尽量保持在2h之内。对于柱的浇筑过程而言应进行钢丝网片的设置。进行梁、板混凝土的浇筑时应注意采取相同的坡度,等到筏板凝固后再进行二次浇筑,以确保浇筑环节的质量。

3.3 温测技术

混凝土的温测技术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底板产生裂缝。混凝土温测过程中必须对其各土层的温度都进行测量,并就其温度特性分别进行分析。对于温度传输器而言,通常采用的是电阻型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时应注意测温点以及测温线的分步进行,先进行位置的选定,并进行记号的编订和定位,然后再进行温度的测量。此外,应确保测温线同钢筋之间的合理接触,以确保测量过程的精确性,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的出现。

3.4 养护技术

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还应对其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有效控制,以降低其内外温差,并满足混凝土抗力方面的相关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进行塑料布的覆盖,并在塑料布的基础上进行防寒毡的覆盖,以做好保温保湿工作,避免混凝土的表面由于脱水而导致裂缝的产生。此外,还要注意设置隔热层,以实现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有效降低。

4 结语

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而言,必须首先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还应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来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进一步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样方可确保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益。

第9篇:高层建筑施工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特点;施工技术

1 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较普通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如下方面的特点:一是,体积相对较大,且块体相对较厚。二是,混凝土结构所需连续浇筑量相对较大,且其结构对于整体性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较普通混凝土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更高。三是,若混凝土的厚度大于1.5m,则必须对水平分层施工的设置进行考虑,以更好地降低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四是,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而言,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埋于地下,主要用于基础结构中,因而其所受外界环境温度改变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于抗渗方面的性能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进行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进行水化热的影响以及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等相关问题的分析。

2 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基础形式通常都离不开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或承台,因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因而通常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各国的规定也各不相同,我国就高层建筑混凝土而言,在相关行业标准中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其内部与表面之间的温度差,以及外表面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都不可以超过25℃”。

3 高层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材料的控制技术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控制技术而言,其主要应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确保材料的质量;二是,注意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质量而言,进行施工前必须先要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搅拌,以确保不同强度的建筑均可满足其要求。对于柱子混凝土来说应尽可能减少水泥、水灰的用量,同时加大石子的用量,对粉煤灰及外加剂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混凝土温度的控制而言,则应注意进行碎石的浇水过程中药确保温度的适宜,同时确保通风良好,这样方可实现混凝土裂缝情况的有效避免。

2)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而言,其需要注意浇注的种类及其浇筑方量等问题。进行浇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浇注顺序,根据核心筒墙、柱、梁、板混凝土的浇筑依次进行施工。对于墙体浇筑时应确保其厚度维持在5cm,而高度维持在45cm最佳,对于浇筑的间隔时间来说应尽量保持在2h之内。对于柱的浇筑过程而言应进行钢丝网片的设置。进行梁、板混凝土的浇筑时应注意采取相同的坡度,等到筏板凝固后再进行二次浇筑,以确保浇筑环节的质量。

3)温测技术

混凝土的温测技术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底板产生裂缝。混凝土温测过程中必须对其各土层的温度都进行测量,并就其温度特性分别进行分析。对于温度传输器而言,通常采用的是电阻型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时应注意测温点以及测温线的分步进行,先进行位置的选定,并进行记号的编订和定位,然后再进行温度的测量。此外,应确保测温线同钢筋之间的合理接触,以确保测量过程的精确性,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的出现。

4)养护技术

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还应对其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有效控制,以降低其内外温差,并满足混凝土抗力方面的相关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进行塑料布的覆盖,并在塑料布的基础上进行防寒毡的覆盖,以做好保温保湿工作,避免混凝土的表面由于脱水而导致裂缝的产生。此外,还要注意设置隔热层,以实现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有效降低。

4 结语

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而言,必须首先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还应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来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进一步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样方可确保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