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

第1篇: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Abstract: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cological monitoring, and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ecological monitoring.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监测技术

Key words: ecological monitoring;ecologic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X8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109-01

0引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问题,而且还包括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资源问题,因此,环境监测也从一般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以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监测,只对大气、水、土壤等中的化学毒物或有害物理因子进行测定,强调“局部剖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生态环境监测着眼于“整体综合”,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影响进行测定。可以说,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保护的前提,是生态管理的基础,是生态法规的依据。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生态环境监测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但在我国才刚起步,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1生态监测

生态系统是指地表生物与非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的核心,是以生态学为基础,通过生态系统各部分组成、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人为作用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来评价环境质量。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又称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国内有学者提出“生态监测就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目前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生态监测可分为宏观生态监测和微观生态监测两大类:宏观生态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2生态监测技术

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生态监测技术方案的制定大体包含以下几点:生态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数据的整理;建立数据库;信息或数据输出;信息的利用。在确定具体的生态监测技术方法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尽量采用该学科较权威或大家公认的方法。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生态监测平台是宏观监测的基础,它以3S技术作支持,并具备强大的信息处理装置。3S技术(即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它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遥感、航照、卫星监测、地面定点监控有机结合起来,依靠专门的软硬件使生态监测智能化,使生态资料数据上网,实现生态监测化,是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监测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

3国内生态监测现状

在我国环境监测中,对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的监测与环境污染监测相比,仍处于落后状况。我国对荒漠生态监测的研究开展最早,做的工作也最多,新疆环保科研所早在1984年就接受了“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的工作。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地球动态观测信息网络”、“我国代表类型区生态状况和变迁规律的大尺度时空观测研究以及发展趋势预测”、“资源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等方案和计划,均侧重生态监测的内容。中科院的“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研究计划已经实施,成果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新疆、内蒙、洞庭湖、舟山等生态站的建立,为生态监测提供了广大的应用前景。中山大学与华南环科所在海南岛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生物量、多样性、稳定性和清洁度四原则和20个指标参数,并将每个参数按生态学特征及划分为5个等级。吉林环科所对东北自然保护区生态指标体系研究中,将生态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五个指标。目前,我国生态监测工作的特点是注重生态过程的研究,生态监测覆盖范围较小,属微观监测范畴。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宏观生态监测有了一定的进步,3S技术成为近几年来生态监测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内容,并显示出其快速准确的明显优点,是宏观监测技术发展的趋势。“六五”期间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调查,“七五”期间三北防护林遥感调查、黄土高原遥感调查均包括生态监测内容。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利用气象卫星五个波段影象数据,完成了全区土地荒漠现状的评价工作。利用GIS系统预测预报模型对黄土高原、三峡库区等重点侵蚀区域进行土地退化预报、景观生态退化预测、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测。近年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牧场产量、农作物产量、资源调查、水土保持状况和灾害预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宏观生态监测积累了经验。目前,特别需要一套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且对各种生态类型监测的技术路线和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以便大范围普遍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第2篇: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两栖动物;异地保护;宣传教育

前言

为加强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博物馆系统单位必须在保护两栖爬行动物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改变,数量迅速减少,加强对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已迫在眉睫,而异地保护是最直接有效是保护方式。

1.两栖爬行动物生存现状

1.1栖息环境的破坏是两栖动物种群衰退最主要的原因

近年来,人类活动引起的森林、湿地、水域环境的改变,是导致两栖类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生存环境破碎化会从栖息环境总面积缩小减少了种群数量和增大了消亡速率、不连续的栖息环境的再分配,影响物种散布和迁移的速率两方面威胁两栖爬行动物的数量。此外,栖息环境的破碎,降低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两栖动物的原有繁殖场和栖息地退化,可能会形成外来种的适宜环境。各种自然灾害不定期发生也会造成两栖动物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大量观测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极大影响,气候变化改变了区域的温度和降水格局,使动物的生境发生改变,甚至丧失栖息地。

1.2现有数量与种类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面积跨越古北界和东洋界,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我国已知有两栖动物11科43属274种,其中有175种为我国的特有种。近年来,新的物种和国外已知物种在我国被发现的新记录还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已知的爬行类410种(包括亚种)左右,约占世界爬行类动物总数的7%-8%。已知的两栖动物有3目、11科、58属、284种,约占世界两栖类总数的7%-8%,且我国两栖类的特有种类多达190多种。同时据报道,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科学家历时3年对全球已知的5743种两栖动物进行彻底普查,得知全球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急剧下降。

2.异地保护策略

2.1建设有针对性的专项保护区

湿润的陆地环境和适当的水体环境是两栖动物的注意栖息地,所以可以选择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及生活习惯。对一些极度濒危没有野外生存能力的两栖动物,首先要保证濒危物种的数量稳定,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恢复其野外生存的可能,所以必须建立科学的异地保护区,同时建立两栖动物的人工繁育基地,大量进行人工繁殖;因为濒危物种大多没有独立的繁殖生存能力,或者繁殖生存能力弱,必须依靠人类的帮助才能正常繁衍,一旦其数量不能得到保证,人工繁殖也将没有材料可以利用来恢复物种。同时注意保护野外环境,提前选择适合的环境进行野化自然化,等人工养殖动物长到适合的阶段再放养到选择好的野外环境中生长。饲养繁殖野生动物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濒危物种恢复野外种群数量,所以异地保护必需注意保持动物的野外生存能力。

2.2积极推进人工养殖的研究

异地保护进行的人工饲养繁殖应该注意遵循自然规律,要对两栖动物实行野外调查和监测,并且要长期进行充分了解它们的种群特点及生活规律,为如何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两栖爬行动物提供足够多的研究资料和依据。如根据两栖动物原生地的气候变化调整人工环境的气候变化,使两栖动物能处于与野外环境相似的条件下,不至于失去正常的生存繁殖能力。动物对新环境会保持探索的心理,经常性改变饲养环境的设施可以保证动物不失去活动性,两栖爬行动物尽管属于相对原始的类群,但保持其活动性依然不容忽视,这是恢复野外生存的前提保证。

2.3完善保护设施和养殖方法

目前对两栖爬行动物的行为研究还不如其它动物,但通过对野外生态环境的大量观察和研究将有利于人工饲养环境的设计。设施的丰容应当建立在对该物种野外生态环境特点和行为特点的研究基础上。环境特点塑造了动物的适应性特点,这些适应性特点在人工饲养繁殖过程中也应当得到强化和锻炼,保持与野外生境相匹配独特的适应将有利于再引入的成功。

2.4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目前,我国尚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管理外来物种的法律,一部法律的形成于颁布是耗时耗力的,生物入侵又是不可逆转,在相关法律出台前我们急需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来防止外来种入侵。防患于未然,建立、完善生物入侵预警系统是最有效的方法,现在动植物检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生物入侵,为人类争取时间找出对付生物入侵有效的方法。对于已将发生的生物入侵现象,及时开展外来生物的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研究,找寻针对特定目标的有效消灭措施或控制外来有害生物的方法,可以从人工防止,机械防除,生物化学消除等方面进行考虑。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制定相关法律,强制的手段往往最为有效,可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3.宣传提高人们对两栖动物的保护意识

在现今的信息时代,必需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作用,加强宣传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危急现状和物种特点,让公众能了解和认识到两栖爬行动物在生态、经济及药用各方面的价值,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保护两栖爬行动物的活动中来。同时要让公众认识到外来物种入侵的严重性,提高公众抵制外来入侵生物的自觉力;倡导科学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外来物的偷渡贸易行为,从而减少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行为,维护本土生态安全和平衡。

4.合理开发利用

目前国内市场贸易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仍然是人们历来开发和利用的物种,并未找到新的可替代性的资源。所以在建立两栖动物保护基地,保证一定物种数量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既可以保证它的遗传多样性和繁殖数量的稳定性,也可以好好发挥其经济、药用、食用等方面价值。对于濒危的两栖类物种,应尽早列入国家和地方的保护动物名录,对于确有经济利用价值的,可以大力开展人工繁育工作,但要注意培育一定数量的适于繁衍的群体,不可因一时的利益而致物种生存于险境。

参考文献:

第3篇: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森林;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51-1

1 森林生态、资源及其功能

森林与人类存在重大关系,首先森林能够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其次,森林不断为人类提供木材、能源材料,各种林产品和动物、植物性的副产品,这些仍然是现代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不可缺少的物资。

1.1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和特点

森林系统是地球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与陆地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有着最复杂的组成,最完整的结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最旺盛,因而生物生产力最高,生态效应最强。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和优势:森林占据空间大,林木寿命延续时间长;森林是物种宝库,生物生产量高;森林是可以更新的资源,繁殖能力强。

1.2我国的森林资源

一个国家森林资源的消长,每日每时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关于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的森林资源,按林种划分,可分为用树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竹林、特用林等几大林种。按林龄组划分,可分为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三种。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从面积、蓄积量和覆盖率来看,都是不足的,与我们这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相比是极不相称的。

1.3森林的多种功能

森林具有多种功能,对人类社会所能发挥的效益也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一是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这是直接效益;二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作用,这是间接效益。森林的主要功能和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护田保土;调节气候,增加降水;保护环境,净化大气;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

2 森林保护对策

多年来,我国森林的培育和保护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问题。森林大面积的采伐,加上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和森林火灾的毁坏。主要林区的可采资源显著减少,新培育的中幼龄林,多数林分质量差,生长率低,相当多的地方造林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光山秃岭面貌没有多大改变,随着对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亟待解决。

2.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森林作用的认识

森林作为维护良好的陆地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人类是处处离不开它的防护作用的。一个国家的林业发达与否,对国家的富足,民族的繁荣有着密切关系。有了发达的林业,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2.2提高森林资源的造林速度和质量

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了植树造林运动,投入的劳力和时间确实不少。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把造林看作是挖坑栽树的简单劳动,而没有注重科学造林、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树种选择不当、栽植不讲究质量、缺乏必要的检查验收制度和抚育保护措施,没有控制人为的和牲畜的破坏,因而年年造林不见林,即使成活了也生长不良,不能成林。

2.3加强采伐森林资源管理,严厉惩罚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毁坏植被的行为

我国森林资源少,对森林采伐应严加控制。但是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木材的需要量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不得不多采一些木材;同时现行的采伐管理体制混乱,造成采伐难以控制。加强采伐管理可通过统一掌握采伐计划,产销集中经营、各级地方政府加以限制计划外采伐、企业应按原设计修建林场和道路,合理铺开采伐等措施。

2.4预防森林资源火灾和病虫危害

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尽管年年在各地坚持不懈地开展,近年来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也有所减少,但总的来说火灾的损失是严重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方面由于机构不健全,监测、预报和防治技术跟不上,一方面是我国人工林的比重越来越大,森林病虫危害不仅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十分危险。

2.5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我国森林普遍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森林多的林区多数没有进行森林抚育。大部分人工幼林和一部分天然幼龄林中,都存在林分过密问题,有的因为没有砍伐,林木十分拥挤,大部分处于严重被压境地,影响生长,并使林分状况不稳定。在采伐中,应注重森林“破坏容易恢复难”这个特点。在计划投资等方面,单纯从增多角度考虑,按照森林生长规律,做出合理安排全面经营好森林。从政策上来说,在制定和执行多样林业政策,鼓励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2.6健全法制,依法治林

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治林,是势在必行的根本之计。我国的森林过去所以遭到严重的破坏,归根到底是没有尽早制定森林法和与之相适应的各项林业法规,人们的法制观念非常淡薄,加之一度无政府思潮泛滥和其他人为的原因,致使我国森林长期处于被肆意摧残的境地。对破坏森林的各种案件,要认真清查处理,对违法分子要严厉打击,根据肇事情节和森林法及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给予应有的处理。各地应根据森林法的规定,建立健全林业公、检、法机构。

参考文献

[1]潘家坪,常继锋.中国森林保险政府介入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0(3)

[2]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1)

第4篇: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一、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统计

在CNKI中以“生态旅游”为关键字进行期刊文献检索,并限定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以及CSSCI,共输出3025条检索结果(截止于2015年1月)。并且在Science Direct中以“ecotourism”为关键字,并且限定来源为Journals,时间为最近二十年,共输出3763条检索结果(截止于2015年1月)。

按照文章发表时间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此外,将历年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占该年旅游相关研究文献数量的比重的变化趋势与历年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数量的变化趋势比较,同样可以佐证上述结论的内容。虽然2000-2011年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数量持续增加,但是其占当年旅游相关文献的比重却是在逐渐下降,说明旅游研究内的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研究增长,使得生态旅游的研究趋势下降。

通多对比可以发现,1999年之前我国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1999年被定为“生态环境游”主题旅游年,也是自该年后,发表在核心期刊以及CSSCI的相关研究文献超过100并且持续增长十多年之久,直到2011年之后有所下降。2011年之后的相关研究在下降之后继续呈增长态势。而国外的相关研究近二十年来持续增长并且其峰值超过我国2011年峰值。生态旅游深度和广度都有较大突破。图1中并未显示1995年之前国外相关的文献数量,实际上此前的相关研究数量累计达307篇之多,原因在于我国的生态旅游概念是由国外引进的,相比于H.C.Lacsurain正式使用这个专业词汇晚了近10年。

二、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生态旅游”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顾问,墨西哥学者Lacsurain于1983年第一次提到西班牙语“tourisimo ecologico”, 并在1987年在研究中描述为:“到没有扰或受到污染的天眼地区,以研究或观光目的地的天然景色、野生资源以及过去或现存的文明现象为目的的旅行”。Elizabeth Boo(1991),更为严谨的将生态旅游描述为以观光、学习自然景观、野生资源和目的地过去或现在文化为目的,此外,生态旅游能够起到给目的地筹集经济支持,为本地社区提供就业岗位,为大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倡导,并且对保护环境和发展可持续旅游活动有促进效果。此后随着国际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研究不断深化,不论是世界各地的旅游组织或者是学者,都阐明了各自的观点。Fennell(2001)在对八十多个定义归纳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生态旅游主要集中于价值导向型,例如可持续性发展、品德道德、教育、当地社区等。Blamey(1997)的研究认为以下原则是主要核心:旅游吸引物是以当地的天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旅游者与目的地的交互主要是学习与倡导;旅游体验与相关产品管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国外相关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关于CBET,即社区参与旅游。研究内容涉及可行性分析、社区参与的主体、方式以及其发展、利益相关者等方面。例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认为社区参与旅游的条件有:有吸引力天然生态风光和野生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以及专业研究人员。社区的生态系统承受力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观光客。目的地社区居民在感受旅游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并依然对接待旅游者感兴趣。目的地管理者可以有效的做出管理决策。对本地文化和传统风俗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对市场预测不超出生态旅游区的服务范围。

三、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定义的讨论也由于各自学术背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例如唐建军(2004)认为生态旅游是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准则,通过保护性开发,使旅游者、目的地企业和本地居民获得响应的利益,使百姓受到生态保护的教育的旅行方式。卢小丽,武春友(2006)对比了国内外四十个被广泛认可和引用的概念与定义,归纳出了大多数概念论述中涉及的八个标准:“以天然生态资源为基础、环境保护、本地社区受益、环境保护教育、道德与责任、可持续发展、旅游体验和文化”。

国内关于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以分类评价、环境承载力、目的地开发等研究为主要内容。例如王洁,杨桂华(2002),孙道玮等(2002),李慧欣(2004)认为,环境容量和承载力的研究对实现生态旅游能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中,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资源空间环境承载力心理承载力、和环境管理承载力都是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容。而社会文化因素、社区的文化程度、带薪假期制度的影响、基础设施因素、居民生活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容量、旅游者心理因素、时间和气候因素、目的地景区与当地社区的相互关系、内外部的管理等等。环境承载力是衡量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水平和可利用潜力的重要指标,在学者和企业间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以构造某个环境承载力测量模型为主要手段,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来描述某个旅游目的地环境系统的承载潜力状况。

四、结论与启示

第5篇: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利用中部地区37个资源型城市2005―2014年城市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30个指标数据,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动态变化进行测度,并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及其二者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结果表明:①2005以来人口城市化对资源型地区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影响力减弱,社会城市化的影响力逐渐加大并趋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尽管资源条件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影响最大,但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对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影响力正变得日益重要。②各城市间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较大,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差异较小。自2005年以来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城际差异无较大改变,但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城际差异正变得日趋缩小。位于山西省的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变动较之其他省份更为显著。③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协调类型处于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并以初级协调型为主。2005以来中部地区多底试葱统鞘谐鞘谢与生态环境关系保持不变,关系恶化的资源型城市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和湖南,关系更为协调的资源型城市主要位于山西。④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显著,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差异并不明显。再生型和衰退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较高,成熟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较低。⑤城市化滞后仍是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不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模型;资源型城市

中图分类号K9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7)07-0080-09

DOI:10.12062/cpre.2017043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早在19世纪初英国学者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城市发展理念以协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世纪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发展规划(MAB)将人类聚居地的综合生态研究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引起世界性广泛关注。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掀起了学术研究[1-2],特别是过去的20年来,伴随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城市化与全球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呈快速增长的趋势[3]。

我国学者关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关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环境响应、二者耦合规律的揭示以及协调关系的评价[1-2]。以方创琳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注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六大基本定律[4-5],随着近年来特大城市群地区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和城镇化的主体区,该团队建立起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6]。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定量评价主要是应用耦合模型[7-8]、EKC模型[9]、灰色系统模型[10]、双指数曲线模型[11]、投入―产出模型[12]以及模糊物元分析模型[13]等来实现二者关系的定量评估,其中刘耀彬等学者建立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被广泛应用到全国[14]、区域[15]、省级[16]、城市[17]、城市群[18-19]等不同空间尺度。

作为特殊类型区域,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以资源依赖性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典型特征,普遍存在城市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来源于资源型产业发展,城市经济发展结构单一化,城市工矿职能突出、服务职能不足,公共设施建设不足等城市化问题[20-21],而与此相对的是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作用以及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较之其他地区更为突出[22-23]。如何协调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该类型区域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资源型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到底处于什么样状态,尚能和谐共生还是已处于失调发展状态,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中部地区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产业转移、城市化发展潜力和增速较快的地区[24],对该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过程及演变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的讨论,有助于加深对资源型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中规划的资源型城市中,地级行政区有126个,其中中部地区共37个,占中部六省82个地级行政区将近一半。在37个资源型城市中,山西省10个,安徽省9个,河南省7个,湖北2个,湖南4个,江西5个。各个城市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规划中依照它的资源供给优势和协调发展潜力,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成长、成熟、衰退和再生型(见表1)。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06―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山西省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湖南省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湖北省统计年鉴》、《江西省统计年鉴》以及37个资源型城市2005―2014年的各年自然生态质量报告、水资源报告及国民经济统计报告等。

2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测度方法

2.1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2.1.1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准确评价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借鉴相关研究成果[14,18],按照典型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的原则,对城市化综合水平的评价从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四个方面概括,选取15个指标,构建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对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评价从资源要素、生态条件、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来概括,选取15个指标,构建生态环境水平综合指标体系。二者共同形成对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测度的指标体系(见表2)。

2.1.2数据标准化处理

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指标采用不同的无量纲化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当指标值有同向作用时,即指标值越大越好时,采用公式(1)进行数据处理;当指标值有反向作用时,即指标值越小越好时,采用公式(2)进行数据处理。

公式中,Xj表示第j项指标实测数据值,Xmax表示第j项指标实测数据中的最大值,Xmin表示第j项指标实测数据中的最小值,X′ij表示实测数的标准化值。2.1.3权重确定为较为客观地进行测量城市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此采用熵权法来确定二级指标权重,在二级指标基础上加权汇总得到一级指标。从2005―2014年一级指标的权重变化状况可以反映出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在资源型地区城市化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变化以及资源条件、生态条件、环境压力和环境治理在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变化。

研究发现,人口城市化的权重在城市化系统中不断趋于下降,且趋势比较明显,经济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的权重在城市化系统中趋于上升,且社会城市化权重要大于经济城市化,表明2005以来在资源型地区人口城市化对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影响力在减弱,而社会城市化对地区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影响力在逐渐加大,并趋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在二级指标中,城镇人口密度历年来权重都位居第一(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在10%以上),因此,提高人口集聚程度,加强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应是提高资源型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着力点。

在生态环境系统中,资源条件对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影响较大,而生态环境压力对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影响最小,近年来生态治理水平在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中趋于日益重要的地位。在二级指标中,人均水资源量、森林覆盖率、工业SO2除去率对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贡献份额较大,因此提高水资源储备、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工业部门环境污染的治理水平应当是提高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有力措施。

2.2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模型

耦合度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通过受自身和外界的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由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这两个整体具有相互P联作用,前者能够对后者产生影响,反之亦然,因此可将耦合理论应用于对二者交互作用研究[14]。即:

其中,C是耦合度,f(U)是城市化子系统,g(E)是生态环境子系统。

进一步,可以建立以下模型测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即:

其中,C表示的是耦合度,D表示的是耦合协调度,T表示的是综合调和指数,α表示的是城市化的重要性,β表示的是生态的重要性。D的测算数值越大,表示所研究的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准就高;相反D的测算数值小则表示它们两者没有实现协调发展。参考相关研究,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划分为十个类型,并根据城市化综合指数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进一步划分为城市化滞后、生态环境滞后和基本协调三个子类型(见表3)。

3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动态分析

3.1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动态变化的城际差异

3.1.1城市化综合水平城际差异

由于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37个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指数差异较大,2005年以来37个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指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大都保持在0.4―0.6之间, 变异系数比较平稳,仅2014年最高值铜陵(0.698)与最低值宿州(0.158)之差达0.54,变异系数有微增加。从均值变化看,2005年以来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趋于下降(见表4)。

2005年,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处于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化综合指数0.45以上)有12个,除湖南外,各省均有分布;中等发展程度(城市化综合指数0.35―0.45)的城市有13个,主要包括山西、河南和湖南的资源型城市;低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化综合指数0.35以下)的资源型城市有12个,主要是安徽和江西的资源型城市(见图1a)。2010年,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减少到9个,忻州、吕梁、运

城的城市化水平都上升到中等发展程度,朔州、长治和三门峡上升到高城市化发展水平,仅淮南和景德镇城市化水平出现下降(见图1a,b)。至2014年,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程度未发生变化,变化仍主要发生在山西省,晋中城市化水平提升,而朔州、长治又分别回退到先前的中等发展水平,忻州回退到低发展水平;此外,娄底和郴州城市化发展程度也降低至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又增加到13个(见图1b,c)。总的来看,2005年以来城市化发展程度变化剧烈的资源型城市主要位于山西省境内,并且山西省内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趋于不断提升,其他省份的资源型城市城市化发展程度大多未有变化,有发生变化的资源型城市其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则出现下降。3.1.2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城际差异

与城市化综合水平变化相反, 2005年以来37个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普遍趋于上升, 并且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城际差异不断减少,2005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距为0.37,到2014年差距减少到0.21,生态环境变异系数趋于下降(见表4),说明2005―2014年间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城际间差异逐渐缩小。

2005年,多数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综合指数0.4以下)的资源型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省,高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综合指数0.5以上)的资源型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于江西、安徽和湖南(见图1e),这与前述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关键因子分布水平密切相关。从变动来看(见图1e,f,g),2005―2010年生态环境变动明显的资源型城市集中分布在山西省,并且生态环境综合水平都由低级提升到中等水平,此外,洛阳、景德镇生态环境水平也由中等水平上升到高级水平;而滁州、黄石的生态环境指数水平下降到次一级水平,到2014年,朔州生态环境继续好转,但忻州、吕梁、洛阳生态环境退回到先前低水平,长治生态环境得到提高并提高到高发展水平,南阳、衡阳生态环境恶化到中等水平。总体来看,2005年以来37个资源型城市中以山西省内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变动明显,一些城市虽有所波动,但总体趋于改善;南阳、滁州、黄石和衡阳等4个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降低,其他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并未有较大改善。

3.1.3耦合协调度的城际差异

基于上述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分析,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测算2005―2014年中部地区37个资源型城市的各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发现均处于0.5―0.8的范围内,根据前述表3分类,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水平在勉强、初级、中级三种协调类别状态内变化,表明中部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都已进入磨合状态。

从各城市的耦合协调类型及其变动看(见图2),2005年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以初级协调为主(0.6≤D≤0.69),勉强协调型(0.5≤D≤0.59)的资源型城市有3个,中级协调型(0.7≤D≤0.79)的资源型城市也仅为5个;到2010年,勉强协调型减少为2个,中级协调型增加为6个,忻州、吕梁由勉强协调型发展到初级协调型,亳州的耦合协调度下降变为勉强协调型,新余由初级协调型向中级协调型转变;到2014年,有南阳、滁州、亳州、宜春、郴州和赣州6个城市协调关系出现下降,勉强协调型增加到8个,湖南郴州由中级协调下降到初级协调,仅阳泉、黄石的耦合协调度增加,协调类型从初级协调向中级协调转变,中级协调型城市增加到7个。

总体来看,中部地区多数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保持不变,并以初级协调为主,洛阳、焦作、铜陵始终处于中级协调型,宿州始终处于勉强协调型,平顶山等18个城市始终处于初级协调型。有吕梁、阳泉、晋城、新余一直处于不断协调状态,有亳州、南阳、滁州、宜春、郴州、赣州、邵阳7个城市协调关系恶化显著,有忻州、黄石

处于不稳定状态,从发生变化的资源型城市分布看,资源型城市协调关系趋于改善的城市主要分布于山西省,协调关系恶化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和湖南。

3.2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耦合关系动态分析

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发程度不同,与此相伴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耦合关系不同,在此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的划分标准,基于2005―2014年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各年度均值变动情况来分析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动态变化。

3.2.1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水平的变动态势

从不同类别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指数及其变化看(见图3a),发现衰退型和再生型资源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较高,而成熟型和成长型资源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相比较低。从变动趋势看,成长型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指数总体趋于上升;成熟型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为平稳,仅在2012年之后有所下降;衰退型城市,变动也较为平缓,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不变;再生型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虽在2008―2010年有波动上升,但整体趋势下降,表明再生型资源城市在基本摆脱资源依赖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在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还存在重重困难,导致城市化综合水平出现显著下降,2010年后城市化综合水平尚不及衰退型城市。

从不同类别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及其变化看(见图3b),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资源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差别不大,且近10年来的变化幅度亦不大,仅成长型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较低,但其生态环境水平提高幅度较大。整体来看,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差异不大,2005―2014年间37个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总体趋于改善。

3.2.2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耦合协调度动态变动与协调类型

由于耦合协调度分别取决于城市化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于上述不同类型资源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动不大,因此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耦合协调度的水平与变动与城市化综合指数相似,再生型和衰退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较高,成熟型城市和成长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从变动来看,2005年以来再生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成熟型、衰退型城市虽有波动,但大体保持稳定。成长型城市朔州耦合协调度提升明显(见图4)。

根据城市化综合指数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关系,计算2005年以来各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均值,对各城市进行子类型的划分发现,城市化滞后型有12个,生态环境滞后型有3个,基本协调型有22个(见表5)。

在中部的37个资源型城市中,只有朔州市一个成长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基本协调。朔州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在近年来进入稳产高产期。由于资源开发处于上升阶段,生态环境整体水平较好,从近十年来朔州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可以看出,朔州市处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初级协调阶段,但由于资源型城市所特有的城市发展属性,朔州自2010年以来城市化综合发展已经开始滞后于生态环境综合的发展。

成熟型城市的资源开发处于稳定阶段,现有资源的存储规模仍较大,也是目前我国能源资源保障的核心区。该类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高,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看,多数成熟型城市属城市化滞后型。2005年以来中部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程度等级发生显著降低的城市亳州、滁州、宜春、赣州主要是成熟型城市,这些城市耦合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综合水平的下降,导致城市化滞后现象没有改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恶化。

衰退型城市的资源消耗殆尽,历史遗留问题相对严重,由于该类型城市一般经历资源开发的兴盛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水平较高,处于中级协调类型,但是一些城市在转型增长过程中面临着内生动力缺乏问题,城市化综合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导致尚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江西景德镇2008年后已开始从基本协调向城市化滞后类型转变。

再生型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协调关系多为中级协调。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洛阳自2006年起由生态环境滞后型向基本协调型转变;马鞍山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有不断上升趋势,生态环境滞后的情况在不断改善。由于再生型城市大多大已从资源依靠模式中进入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随着城市功能的不嗤晟疲城市发展质量提升,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有望提高到高级协调阶段。

[7]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2):237-247.[LIU Yaobin,LI Rendong,SONG Xuefeng. Grey associative analysis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coupling in China[J]. Acta geographic sinica,2005,60(2): 237-247.]

[8]刘耀彬,宋学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J].地理科学,2005,25(4):408-414.[LIU Yaobin, SONG Xuefeng. Model and criterion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upling[J].Scienita geographica sinica,2005,25(4):408-414.]

[9]刘刚,沈镭,刘晓洁,等.资源富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互动作用初探――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7,29(4):18-24.[LIU Gang,SHEN Lei,LIU Xiaojie,et al. Harmonious interaction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in resourcerich and economypoor regions: a case in Yulin City Shanxi Province[J]. Resources science, 2007,29(4):18-24.]

[10]严姗,孜比布拉・司马义.北疆地区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灰色关联性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1):47-51.[YAN Shan,SIMAYI Zibibula. Gray relevance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North Xinjiang[J].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4,34(1):47-51.]

[11]乔标,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5,25(11):3004-3009.[ QIAO Biao,FANG Chuanglin. The dynamic coupling model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rid area[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5,25(11):3004-3009.]

[12]姜涛,袁建华,何林,等.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分析模型体系[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12):67-72.[JIANG Tao,YUAN Jianhua, HE Lin, et al. An analyzing model system on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s[J].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 2002(12):67-72.]

[13]郭月婷,徐建刚.基于模糊物元的淮河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5):1244-1252.[GUO Yueting,XU Jiangang. Coupling coordination measure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system in Huaihe River basin of China based on fuzzy matter element theory[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3,24(5):1244-1252.]

[14]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05-112.[LIU Yaobin, LI Rendong, SONG Xuefeng. Analysis of coupling degrees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5,20(1):105-112.]

[15]晓红.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63-90.[CHEN Xiaohong.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in Northeast China[D]. Changchu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2008:63-90.]

[16]聂艳,雷文华,周勇,等.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时空变异特征――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1):56-62.[NIE Yan, LEI Wenhua, ZHOU Yong, et al.Research on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couplin: a case of Hubei Province[J]. China land science,2008,22(11):56-62.]

[17]赵安周,李英俊,卫海燕,等.西安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6):152-156.[ZHAO Anzhou,LI Yingjun, WEI Haiyan, et al. Study on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urban ecoenvironment of Xi’an City[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2,19(6):152-156.]

[18]王少剑,方创琳,王洋.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J].生态学报,2015,35(7):2244-2254.[WANG Shaojian, FANG Chuanglin,WANG Yang.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5,35(7):2244-2254.]

[19]宋建波,武春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0(2):78-87.[SONG Jianbo, WU Chunyou. The Study on 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mong city cluster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China soft science,2012(2):78-87.]

[20]翟顺河,郭文炯,景普秋.资源型区域城镇化动力、特征与战略取向――基于山西的实证[J].城市规划,2010,34(9):67-72.[ZHAI Shunhe, GUO Wenjiong, JING Puqiu. Driving forc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resourcebase areas: a case study of Shanxi Province[J]. Urban planning,2010,34(9):67-72.]

[21]文忠, 王岱.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特征和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6):12-17.[ZHANG Wenzhong, WANG Dai. Discussion 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of Chinese resourcebased city and the path selection in promoting its development[J].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2014(6):12-17.]

[22]张复明.资源型趋于面临的发展难题及其破解思路[J].中国软科学,2011(6):1-9.[ZHANG Fuming.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its solution in resourcebased regions[J]. China soft science,2011(6):1-9.]

[23]景普秋.资源型区域矿-城-乡冲突及其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5):146- 151.[JING Puqiu. Studies on mineurbanrural conflict and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in resourcebased regions[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2013,20(5):146-151.]

第6篇: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乡土树种;园林绿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2-111-0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是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园林绿化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淮北地区在进行城市园林树种选择时,舍近求远,乡土树种应用较少,外来树种的大量使用打破了植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规律,片面追求新、奇、特、异的景观效果,致使外来树种特别是南方树种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角,这样就导致城市绿化中出现了物种多样性低,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千城一面”。由于外来树种适应性低,常出现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等情况,远远达不到设计者预期的效果,比如香樟、广玉兰、红花木等。而乡土树种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易于栽植成活,与周围的生物易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在园林绿化上应该积极推广。

1 乡土树种的优势

乡土树种就是多年来生长在本地的树种,淮北地区常见的乡土树种有榆树、楝树、泡树、刺槐、香椿、臭椿、柳树、楸树、皂荚、枣树、银杏、国槐等。经过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长期考验,对于当地自然环境已经十分适应,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完全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共同维护着淮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1.1 对环境适应性强 淮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经常出现较重的春旱。这种气候往往导致外来树木不易适应本地环境,虽然投资大但景观效果差;而乡土树种是在淮北地区特有自然环境条件下经漫长的自然选择,对于淮北地区自然环境十分适应,易于栽植成活。

1.2 绿化成本较低 乡土树种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物资源,相比于外来树种,成本更低,更加经济实惠。乡土树种在淮北地区分布广泛,沟塘河堰随处可见,刺槐、柳、臭椿、泡桐、苦楝等几乎不需人工专门培植,具有自然繁衍的特点,数量多,资源丰富,且不需要长途运输,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1.3 易于管理养护 乡土树种与环境长期融合,对环境极其适应,比如土壤肥力的供应,土壤的酸碱度,温度变化,光照条件,气候的适应性等。乡土树种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病虫害的侵袭,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有益的昆虫与有害生物处在微妙的平衡状况,对乡土树种正常的生长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因此乡土树种在淮北地区特有自然气候条件下可以更好的发挥保持水土、蒸腾降温、防尘降噪等作用,栽植后能够适应生长环境,无需过分养护,即可保持其自然特征。

2 乡土树种在淮北地区园林绿化中应用现状

城市园林绿化具有景观、生态、安全多重效应,园林植物景观供量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的整体景观效果。淮北地区乡土树种资源丰富,乡土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是地方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而在淮北地区的园林绿化中,一提到乡土树种,很多人认为是生长在农村房前屋后、沟塘河堰或山旮旯的普通植物,自生自息,很难与城市“高、大、上”的园林绿化景观联系起来,用于城市绿化显得档次太低,没有开发价值,因此使用外地树种成为一种时尚。随着淮北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目标,而淮北地区乡土树种多为落叶乔木、灌木,入冬后树叶调落,树形稀疏,景观效果差,致使多数园林绿化设计者、决策者不愿意采用乡土树种,这也是园林绿化大力引进外来树种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乡土树种在淮北地区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3.1 乡土树种体现淮北地区的自然风貌 我国有着悠久的园林建设历史,历代的园林设计者、建造者都非常注重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利用乡土树种造景,表现出自然林的野趣,符合现代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乡土树种体现淮北地区的自然风貌,其地带性植物群落表现出淮北地区的地方特色。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满足人们视觉景观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有效、生态的园林绿化目标。

3.2 乡土树种已与当地的自然条件达到稳定性的平衡 维系着淮北地区园林植物生存和群落演替,乡土树种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方面有着外来树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适地适树的角度看,乡土树种对淮北地区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尤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对于土质不良的土壤,一些乡土树种具有避免地力衰退、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的肥力、抵御自然灾害、防风抗旱等特点。由乡土树种构成的生物群落,林分结构稳定,林相整齐,生长旺盛,抗逆性强,病虫害不易爆发成灾。

3.3 乡土树种是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最佳保障 任何外来物种的到来都会打破原有的平衡,而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平衡,这不仅需要时间,有时在重建平衡的过程中还会使原有的一些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若多用乡土树种,少用外来植物,本地区的生态平衡不易打破,即使打破,重建平衡也较容易。

4 提高乡土树种措施

4.1 提高对乡土树种的认识水平 部分决策者和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对乡土树种缺乏全面深入地认知和了解,认为乡土树种不够大气美观,观赏价值有限,而外来植物更加有气势或美观,视觉效果好。该观念忽视了乡土树种的优良性质,片面地美化了外来植物。因此,园林绿化部门应大力宣传乡土树种的优良性能,宣传盲目引进外来树种给淮北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矫正人们对于乡土树种的偏见及对外来品种的盲目偏好。

4.2 提高乡土树种苗木的级别及质量 现在乡土树种的很多优良品质还没有被大家所认识,苗圃对繁育乡土树种热情不高,因而在种植乡土树种时出现结构性重复,导致区域整体优势难以发挥,弱苗、病苗较多,市场竞争力不强,大多数苗圃管理粗放。随着苗木产业的不断成熟,粗放经营将逐渐被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取代,因此,乡土树种的推广首先要提高苗木的等级质量。

4.3 制定科学合理的乡土树种发展方案 淮北地区应在充分调查树种资源的基础上规划出相应区域,建立乡土树种资源研究基地和数据库,加强对乡土树种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充实完善乡土树种数据库,指导合理保存利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生态文化遗产,杜绝挖掘、迁移古树,保护淮北地区的生态植被。

4.4 加大对乡土树种推广的政策扶持力度 乡土树种繁育要建立长期的、统一的规划,建议林业主管部门将乡土树种繁育、推广列入政策补贴范围。可采取政府鼓励农户以及大、中型苗圃繁育、推广乡土树种,既可保证有充足苗源,又可带动淮北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5 结语

第7篇: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安全 格局影响

一 引言

本文选取内蒙古多伦县为研究区,在3S的支持下,研究2000~2010年多伦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在吸收已有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环境评价以及国土资源评价相关成熟经验与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多伦县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多伦县近十年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内在关系。

二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研究区域概况

多伦县地处内蒙古波状高原的南缘,地理坐标115°54′E~116°55′E,41°46′N~42°39′N。东与河北省围场县接壤;南与丰宁、沽源县交界,西与镶白旗、正蓝旗为邻,北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毗邻,县境南北长110千米,东西宽70千米。地貌为平缓起伏的沙地,土壤以发育在砂性母质上的风沙土为主,也有草原栗钙土,间有风沙土、棕钙土和草甸土等土类,植被以典型的草原植被为主,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的典型大陆性气候。目前,多伦县已演化为沙漠化较重的地区,其北部为著名的浑善达克沙地。

2.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源包括:2000年和2010年TM影像;1﹕50000的地形图、2000年和2010年土地详查数据;200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2000~2010年间多伦县统计年鉴、环境公报和其他相关社会统计数据。

三 方法与结果

1.土地利用动态

主要利用ERDAS9.2进行遥感影像预处理及解译,采用ARCGIS9.3进行矢量化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及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变化专题图的制作。分类过程中对混合像元采用实地校验的方法,运用GPS手持接收机现场调查并记录土地利用状况与经纬度,然后用采集的样本定义监督分类模板,并结合现有的结合现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其他图件,分类结果精度评估显示研究的遥感影像解译精度达到应用要求。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限于篇幅不再列出。

2.指标体系及模型

第一,指标体系及权重。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考虑区域特点基础上,运用PSR模型构建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用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人文环境响应模拟现实的生态状况;为了避免AHP在确定权重时的主观性,本文采用信息熵与AHP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指标体系及权重如表1)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在考虑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拟定了生态安全的5个等级(表2)。

第二,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测算。本文采用功效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假定各指标变量为uj(j=1,2,…,m),aj,bj分别为各评价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指标值xj对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功效Ui(uj)由式(1)确定,再根据表1中的各指标权重wj,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生态安全综合指数ESIj,计算公式见式(2)。

Ui(uj)= Ui(uj)具有正功效时 (1)

ESIi= Ui(uj)具有负功效时 (2)

3.生态安全动态

本文采用Kriging插值法将统计数据进行格网化转换,栅格大小为25m×25m,地图采用Albers Conical Equal Area投影,参考椭球体为Krasovsky,基准面为Beijing1954。将表2中各指标进行格网化后分层存放,在ARCMAP中通过,按

照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测算方法得到2000年与2010年生态安全评价图,限于篇幅未列出。在ARCMAP提供的属性统计功能对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图与生态安全动态图属性表分别进行统计,可以得到多伦县生态安全格局(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多伦县生态理想安全区域、安全区域和临界安全区有所增加,局部区域正在向不安全区域和很不安全区域过度,而且向很不安全区域过度的幅度很大。说明从2000~2010年由于多伦县采取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而收到良好效果,近十几年来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但有些局部地区有加剧恶化的趋势。

4.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

将200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图分别与2000年和2010年生态安全评价图做叠置分析,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安全等级面积比例表(表3),与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图(限于篇幅未列出)。

四 结论与展望

第一,2000~2010年,多伦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剧烈,10年间耕地面积、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则增加,林地、草地、水域面积急剧增加。导致建设用地增加的原因,是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林地、草地面积增加的原因,是近年来进一步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果。

第二,2000~2010年,按照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中安全等级像元出现的频率,2010年较之2000年虽然生态理想安全区域、安全区域和临界安全区域有所增加,局部区域正在向不安全区域和很不安全区域过度,而且向很不安全区域过度的幅度很大。说明从2000~2010年由于多伦县采取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而收到良好效果,近十几年来多伦县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但有些局部地区有加剧恶化的趋势。

第三,2000~2010年,很不安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除林地、草地都有所减少,其中减少幅度最大为耕地,最小为水域。很不安全面积有所增加的林地、草地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土地整理措施,使闲置土地回复其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在不安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水域、未利用地与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减少;临界安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和草地面积有增加,应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大生态建设的范围,长期推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安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林地与水域均有所增加,证明政府在局地采取生态保护政策取成效;耕地、林地、水域与建设用地理想安全的面积均有所增加,林地的增加幅度最大。整体上,多伦县的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生态安全状况都有所好转。

第四,本文对于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动态仅是一个探索性的研究,今后有必要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方面进一步研究。同时,如何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形成生态安全格局等命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于兴修、杨桂山.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地理科学进展,2002(1)

[2]李子君、周培祥、毛丽华.我国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影响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7(4)

[3]史培军、江源、王静爱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响应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陈星、周成虎.生态安全:国内外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5(6)

[6]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等.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05(4)

[7]周文华、王如松.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5(7)

[8]谢花林、李波.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

[9]龚建周、夏北成.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部分城市生态安全态势比较[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3)

[10]左伟、王桥、王文杰等.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J].地理科学,2005(2)

[11]肖容波、欧阳志云、韩艺师等.海南岛生态安全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6)

[12]张兵、金凤君、胡德勇.甘肃中部地区生态安全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07(5)

[13]邱微、赵庆良、李崧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黑龙江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2008(4)

[14]李玉平、蔡运龙.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

第8篇: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论文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生态保障机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还直接制约了农村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最终将影响国家经济与社会的整体良性运行。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生态文明”概念,把环保上升到了文明高度。

一、现实农村环境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生活垃圾造成的农村污染

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商品消费量迅速增加,垃圾的排出量也迅速增加。城市垃圾每天的量大得惊人,中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沉重的国家之一。虽然不少大城市出台了一些垃圾管理规定,但是由于监管部门的不力和市民的环保意识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还很原始,基本上是拉到郊外的大型垃圾场堆放。于是,很多城市的周围便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垃圾场。而这些城市垃圾平均含有70%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菜叶、碎纸、包装袋、泥土、果皮、碎玻璃、砖渣、石块等等,它们的利用价值较低,生活垃圾中有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玻璃物品和废旧电池等,成分复杂、不但不可再利用,还加剧环境的恶化。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再加上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多数农村还是新生事物, 对生态文明建设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高,思想认识不到位,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二)农村白色污染的危害

据市场统计,自1990~1995年,塑料的生产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长,已经席卷了整个地球。简直可以称作“白色革命”。但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温度达到65°C时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塑料最早运用于农业地膜,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促进了市场消费,但它能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地中,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众所周知,随着化合制品的增加,例如竹菜篮、木桶、畚箕等传统道具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而使用方便的白色垃圾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破坏了农村景观。

(三)农村种植养业造成的污染日益突出

农村种植业污染源主要由农用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田秸杆等构成,起源分散,成因复杂。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地力下降,引起水体污染、耕地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以及通过食物链给人畜带来危害。

农村是一个大市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多建在大、中城市近郊,并出现大量养殖专业户和专业村,畜禽粪便量大且集中,而城郊又没有足够土地消纳,农牧分离, 种养严重脱节,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加之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有机肥施用量大幅减少,使畜禽粪便未得到有效利用。还有生蓄粪便污染是由于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需求都难以得到保证,绝大部分生活污水、蓄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塘,污染水源,造成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四)农村落后能源利用方式造成巨大浪费

在农村,农民大量燃烧薪柴破坏了植被,造成木材的巨大浪费;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地方是煤和柴草并用,致使秸秆还田难以大规模操作,而且燃料直接燃烧时产生大量废气及废渣,由于农村生活消费分散,废气废渣难以集中处理,污染了生态环境。还有农民住房建筑多为砖结构墙体,并且被盲目地建得又高又大,保温隔热性能较差,这也造成了不少的浪费。

二、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建设新农村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应该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结合县情、乡情、村情、屯情,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尊重民意,村民自建”的原则,统一建筑风格,统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实施污水净化设施,着重突出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理念建设新农村。文章就如何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一些思考。

(一)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针对部分农村的农民生态意识薄弱,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有限,采用农民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制作宣传板报、印发宣传资料、结合文艺宣传、科技下乡等形式,为生态立村大张旗鼓地展开环境宣,编写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适合使用的环境和生态乡土教材,在农村中小学中广泛普及。摒弃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同时,积极倡导生态消费模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人人积极参与生态家园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增强农村垃圾分类意识

垃圾也是一种宝贵资源,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可变废为宝,节约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乱丢垃圾或简单掩埋焚烧垃圾,不仅严重浪费资源,所渗透出的废液和产生的烟雾粉尘还会造成土壤和空气的第二次污染。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在加强对农民科普教育和环保意识培养的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从长计议,加大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站,真正做到物为我用,变废为宝。

(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要靠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近几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特别是用在乡村公路、饮水、学校、医院、新型农村社区等方面,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是必须看到,目前城乡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其实,造成这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没有跟上来:就业难在于农村产业体系不完善,上学难在于农村教学条件差,看病难在于医疗卫生条件跟不上等。在农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的同时,做好村镇建设规划,抓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改厕系统建设;加强各类养殖场的畜禽粪肥的利用和处理水平;加快农村利用沼气新型能源建设等,积极推行保护性耕作或免耕技术,开展普及配方施肥技术,加大兴修水利、配套改造水利基础设施,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

(四)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制度,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认真落实环保法律法规,禁止高耗能、重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马,杜绝污染产业向农村转移。环保机构要加强对乡村的监管,为环保部门配备必要的执法和监测设备,以便能够全面掌控农村环境的动向趋势,才能保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

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垃圾固废等方面的污染,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展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有利于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以净化洁化美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垃圾固废统一收集,畜禽粪便污染和化肥农药污染明显下降,绿化水平显著提高,使农村环境面貌有根本性的变化。

(五)积极发展农村生态农业

农村生态农业包括循环农业发展,绿化造林,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综合治理等四个方面。

循环农业发展即指农村沼气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救灾等,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升农作物防病防灾能力,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森林即指支持植树造林、造林补贴、森林抚育、建设绿化基地等,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切实加快了农村绿化美化步伐。

保护森林资源即指支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防火、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白蛾防控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防病能力,有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大大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综合治理即指支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进一步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灾害,大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全面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多功能开发。

采取积极有效的现代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通过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扶持发展生态型农业,建设生态家园、区域性(小地域范围内)生态农业产业,培植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龙头产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继而大力发展生态富民农业产业,减少农药、化肥、地膜等面源污染,生产绿色、有机及生态农产品,提升农产品安全卫生水平。

第9篇: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 草地退化;现状;原因;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32-01

我国有草地面积近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在数量上,我国是世界上草地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农业发展史上,我国是最早利用草地资源进行畜牧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我国又是全球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 草地退化现状

目前,西部6省区(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因各种因素造成的退化草地总面积为14 253.23万公顷。其中轻度退化面积7 298.62hm2,占退化总面积的51%;中度退化面积4 933.6hm2,占退化总面积的35%;重度退化面积2 021.12hm2,占退化总面积的14%。

草地退化的直接反应首先是牧草产量的下降,其次是牲畜草食量严重不足,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的牲畜个体变小,生产能力明显下降。以青海省为例,1949年青海省的牲畜总数为646.9万头(只),单位占有草地面积约为7hm2;到1997年,牲畜总头数上升为2 082.52万头(只),单位占有草地面积下降为1.527hm2。草地生产力仅为1 575kg/hm2,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了50%~80%。如今,虽经多方努力,单位面积产草量仍在继续下降。草地退化反应最明显的是气候变化,降水量下降,蒸发量增加,由此引来的沙尘暴肆虐不止,以至于影响到了大半个中国。

2 退化原因

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化,但是,人类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无序的开垦耕作破坏了原有草原植被,松散了生草土层,松散的土地又极易受到风蚀,成为沙丘的物质来源。过度的开垦,既缩小了草地面积,又增加了单位草地的牲畜负荷量,从而引起草地植被的退化。我国西部6省区的牲畜数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2 181.3万头(只)发展到90年代的14 708.7万头(只),增加了5倍多。而草地面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1 000万公顷。草产量明显下降,牧草高度也降到8cm左右。截至2008年末,青海省草地总面积为3 644.94万公顷,可利用草地面积为3 160万公顷。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全省草地约有90%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为833.3万公顷。草食牲畜年存栏数为2 130.5万头(只)。据统计,我国40多年来为草地投入严重不足。草地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经费不足,科技人员少。以青海为例,9万公顷才有1名草地工作者。其他因素诸如乱砍滥伐、滥用水资源、滥牧、气候变异、干旱、病虫害等均是导致草地退化的直接原因。

3 经验与教训

草地是否能够稳定持续生产,关系到牧区人民的生存大计,也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环境是否能得到改善。生存是真理,发展是必然。但是,不尊重科学,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果会事倍功半,竹篮打水一场空。草地退化是草地生态系统缓慢逆向演变的过程,当系统失去平衡,畜牧业生产下降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草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想恢复生态至少还得几十年。草地的演变过程证明,人的生物属性决定了人与草地的生存依赖关系,所以人与草地的关系只能是和谐统一、协调持续的发展。

世界各国对于草地保护都十分重视。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草地退化后,立即颁布了一系列保护草地的法令;日本在50年代就提出以“草”保国的口号。我国的草地分布区也是风沙分布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华中等近2/3的国土安全。在进入21世纪之前,国家提出“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战略决策,为保护草地、建设草地、发展草地拉开了帷幕。

4 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关心、最迫切需要的问题。而持续发展就是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一种良性发展模式。持续农牧业的提出,有利于解决农牧业发展的环境的双向协调,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资源、环境的保护,使资源能永远、持续地支撑农牧业发展;有利于重新认识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使农牧业的功能不断拓宽,促进农村牧区全面、综合、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加农牧民收入,消除贫困;有利于从国情出发,调整农牧业发展战略和方向,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农牧业发展之路。草地资源是有限的,给人类的奉献也是有限的。根据人口预测,西部5省区人口增长比例大于内地,到2040年,全中国约有16亿人口,对牛羊肉的需求将远远超出草原的生产能力。其中,1亿多人口还要依靠草地来生存。近年来,草地生态系统总体生产力明显提高,但开发与治理不够协调,致使草原生态环境变得异常脆弱,对经济和牧业的压力逐步增大。这一切都要求草地发展必须走优化结构、节约资源、生产集约化经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化集约持续畜牧业的道路。

5 青海省草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青海省的草地资源丰富,但是退化也非常严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开始,青海生态建设已全面展开。天然草场保护和人工草地建设恢复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要有计划地分步骤分阶段展开;加强针对性,提高工作成效;避免形式主义和,使青海省再现“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景。一是建立草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对已有的草地技术体系进行持续性评估,制定技术和管理细则,提高持续发展的管理、技术水平,制定持久的发展战略规划。从长计议,避免盲目单一发展,科学决策。二是建立生态、畜产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制定和完善资源管理和畜产品的政策、法规和安全体系,制定草原生态信息系统和模拟运行系统以及动态监测系统,确保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三是建立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调整”工程,有重点、分区域地进行试点和示范,制定不同区域的三元结构调整策略。并对资源开发、作物开发、作物种植制度、养殖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建议。四是建立草地持续性发展的技术研究和推广体系。好的适用技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推广、应用、普及。重视实施机械化技术,加快发展速度。五是建立持续性农牧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推广季节性畜牧业,严格限制草场载畜量,提高饲草料的转化率和加工能力、个体生产率和商品率。提高农牧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六是加强草原科学的研究和草地建设投资力度。西部的人才和资金无法和内地、沿海相提并论,而草原建设是一个长期任务,同时重点突出社会生态效益需要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

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