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范文

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

第1篇: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问题;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资源和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小学数学在教学中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学习的模式、教师授课的方式和师生探讨的方式得到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增添学生探究新问题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中遇到的问题

(一)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无处不在,小学数学教学也在随着信息时生重大改革,小学数学作为教学中重要的课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是教学领域的必然走势。小学数学教学引进信息技术是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认知能力,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应侧重于教学课程,以免出现脱离课程目标的结果。

(二)教师作为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导人员,如果不能熟练的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对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会有很大的影响,一些资深的教师,并不能熟练的应用信息技术可能会造成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到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会有一些难点,要点。本就很难被学生所理解运用。很多时候数学都是将抽象的该概念转化成具体的事物,再把具体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概念,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信息技术的设定上,要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合理的设定出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转化[1]。近几年,中国普遍的中小学才开始实施信息技术,所以还不是很完善,很多教学课堂通常都是以教师电脑操作大屏幕,学生观看为主。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表现形式足以吸引他们眼球,可是对数学学科来说还需要体现出数学教学的特点,数学是严谨的,所有的论证依靠的都是理论知识,所以教师在制作影像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的把数学中理论部分表现出来,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多方位的呈现出小学数学的特点,用丰富的画面体验出数学特有的语言[2]。

(三)信息技术本就是通过图像、影像及色彩来教学,其中没有老师与学生的直面讨论交流,而是通过大的视觉效果体现出来。此时就要注意到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应,能否接受这种新型的上课模式,小学数学多是以理论为基础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而信息技术丰富的教学环境,很容易会使小学生忽略理论知识,使学生忽视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

二、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多种软件的开发给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改变,每一种多媒体形式都是靠相应的软件表现出来的,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促使小学数学更加丰富多彩,更具象的表现出来,比如小学数学中关于梯形面积的应用,利用ppt将梯形面积所需的动态图像清晰的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动态的展现梯形的特点,把每个边都分解开来和学生们讨论,这是信息技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首先要培养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素养,任课教师要做到熟练运用信息教育,使课堂内容更精彩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多时候数学都是将抽象的该概念转化成具象的事物,再把具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概念,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信息技术的设定上,要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合理的设定出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转化。

(二)小学数学课程主要是激发学生们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课堂教育,对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的奥秘是未知的,相比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加入信息技术的教学会更加吸引学生探索未知的数学。我们拿小学数学来说,在学习《圆柱》一课时,关于圆柱的学习,圆柱的教学难点一直是侧面展开图,尤其是在讨论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时,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信息技术给教学事业带来了很大方便,多样的展现方法给教学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帮助,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本中有关于《平移与旋转》案例中,平移距离的问题一直是教学中学生比较容易犯错误的一点,加入信息技术的配合,制作平移的视频,添加丰富的色彩,在每个位置都标出不同的颜色,在老师的演示解说中,直观的观察每条线每一个点的位置,具象的展现方法,让学生看到就明白其中的含义。

(四)我们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做一个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网站,在网站中根据小学数学的难点、要点,进行论述,把小学数学中的要点、难点都明确的标出,提出新的问题,结合小学数学理论进行探讨,网站可以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也可以是以学校为单位的建立,让学生和老师进一起进行讨论,其中学生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明确的标出,让老师解答其中的难点,让老师知道每个学生的困惑处而老师也可以在网站中提出自己觉得容易被学生忽视的要点,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快速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信息时代数学教学课程改革中占据主要位置。所以,提倡在小学数学课堂引进信息技术,并通过不断的研究实验,力求做到用最好的方式把信息技术呈现在小学数学课堂。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考验,迅速的将信息技术到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11 (03)256―257.

第2篇: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是我国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质量,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意识,开拓他们的思维,并且也能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相关的专业水平。本篇文章就将简单地探讨究竟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n堂的质量和水平。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灵活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进步了,所以教师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和实际的教学特点,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不但要具备最基本的教师专业素养,更需要在已有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灵活地创新与运用,摆脱过去传统教学的方式,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自身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灵活自身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不要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随时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进行五年级数学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提问,然后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找到其中的数学规律,最后选出代表来对本组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发言,最后所有同学发言完毕之后教师再进行统一的总结和完善,对学生的表现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并对他们不足的地方进行提出和改正,完善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由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才是主体,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的教学设计时,就要根据这种实际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尽量让学生完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小学教师也应该注意,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是学习的附属品,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长处,不要过分压抑学生的本性,要让他们释放自己的个性,尊重每一名小学生的想法,而不是独立专制的替他们做决定,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学生成为朋友,多给学生一些关爱,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积极的学习,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将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转化成有趣生动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接受小学数学的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学。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我让学生用分数去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一些学生用来描述班级人数,比如,我们班约1/3是女生,2/3是男生,四年级的人数占全校的1/6。通过这些描述,学生能够意识到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简要地说明许多事物。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来源还是课堂教学,小学的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学生能够获取数学知识的最重要途径就是通过课堂学习,因此课堂40分钟的学习就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有限的40分钟之内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水平,让学生尽量能够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要能很好地利用这40分钟,就能完全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让学生的数学水平提升一个层次。而想要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但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融洽和谐,而且能够很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课堂的一些互动,还能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就要首先从自己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一些本来就厌倦学习数学的要更注意他们兴趣的培养,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对一些本来就热爱数学的同学,教师就要多给他们进行数学知识的扩展和深入,让他们在对已有知识熟练掌握的情况下,也能对其他课外的数学知识有一个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将数学的学习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并进行思考与分析。除此之外,教师要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尽量多的新鲜感,让他们摆脱对数学的偏见,充分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来。比如在进行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来给学生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数学相关知识的歌谣,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设置悬念,让学生进行猜测即将学习的内容,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激情和兴趣去完成接下来的学习,打造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教学,既增加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来,同时又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去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另外一个不同的数学世界。

结语: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并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为打造一堂高效有趣的课堂不断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志刚.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J].科技文化,2011,(10).

第3篇: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创新教学;新思路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是比较单一和固定的,而且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也比较老旧,因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基本没有联系,这就很难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长此以往,最终会导致数学教学效率的低下,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在小学生刚刚接触小学数学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革新教学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致力于开发他们潜在的逻辑思维能力,淡化所得分数和考试名次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打造一个好的开始。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教学内容来制订的,主要体现在:(1)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简单易懂,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在小学时期,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于很多事物都有好奇心理,许多事情都想探索,但却又都不深入,这种浮躁的心态影响着他们的知识学习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小例子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毕竟小学数学的知识比较简单,这样做会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进而让学生时时刻刻接触数学,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的本质,这样一来,不但让数学变得生活化和具体化,而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2)引发学生问题意识,带动他们进行问题探究。小学生所学习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做到引发学生问题意识,带动他们进行问题探究。例如,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上街买东西的算账问题,这些具体知识的成功运用能够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建立起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提升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数学在小学教育中非常关键,数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小学数学探究问题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率与高质量。

二、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新思路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新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新情境。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为小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同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这部分的内容时,进一步认识钟表,了解钟表内一大格表示的时间意义是本章内容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一块较大的挂表来帮助学生认识时间,这样比单纯地讲解教材的知识点要简单易懂,最后再给学生总结出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时间之间的进制为60,而不是10,重点的地方一定要再三强调。再如,在讲解认识单位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建立起1米和厘米、千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在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用尺子学会测量,掌握较小的长度单位,如毫米、厘米,然后再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地的测量工作,掌握米和千米较大的长度单位,这样在生活教学中进行数学教育,帮助学生激发对数学的兴趣,这样一来,既学习到了关于长度的知识,又锻炼了生活化的实践能力。(2)灵活运用数学教材,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对于作业,小学生都是比较抵触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师应当充分探究作业的开展形式,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从而增加趣味性和生活性,减少学生对于作业的抵触情绪。例如,在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作业,把班内的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对老师设计的数学题进行回答,小组内的成员在完成作业后,首先进行答案对比,针对有错误的数学题,再次进行计算,然后总结一份认为全部正确的答案作为小组比赛的成绩,通过小组之间的成绩对比,帮助学生订正最后的答案,根据作答结果,老师对每一小组予以评分。这样的教学方法,重点在于消除小学生对作业的抵触情绪,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多有助于学生进步的方法或者小游戏。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开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比较复杂,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是想尽办法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研究出有效的教学手段和途径,加强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并把相关的教育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联系生活,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提升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第4篇: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推理极强的学科,一直都有“科学之王”的美称,在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也一直都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教学中所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是基础性的,还没有涉及到深奥的部分,但却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是不可小觑的。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他们虽然在教授着最简单的数学入门知识,但却要承受着很大的教学压力,因为这期间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对于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师都在寻找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一向是学生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应用题包括了很多方面的数学知识,对应用题的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关于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教学的一些内容。

一、 重视学生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掌握

应用题虽然相对于其他的数学题型而言,难度很大。可我们应该清楚,所有的数学题型,都是建立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应用题的解决也同样要依靠课本的基础知识。从小学数学的各类试题中,不难发现,应用题仅仅只是增加了题干的叙述内容,解题方法仍是基本的知识。因此,小学的数学教师如果想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效率,还是应该从基本的课本知识入手,而不能只是单独地从应用题本身入手。数学这门学科就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虽然枝桠众多,可这所有的枝桠都是从树干延伸出来的。应用题就像是这棵树的枝桠,而树干呢,就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当摸清了树干的纹理,那些错综复杂的枝桠自然也就清楚了。同理,应用题的教学也应该建立在课本的基础知识上,这才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应用题学习效率的方法。

二、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中的课本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算术问题,简单,而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很密切。教师就可以紧紧抓住小学应用题的这个特点,将应用题的教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巨大乐趣,从而可以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应用题的教学中来。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总会抱怨学无所用的情况,时间久了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一旦学生在这个环节就产生了厌学等负面的因素,必定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进程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而小学数学中的重、难点都在应用题的学习方面,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一切的有利条件,来帮助孩子们进行数学的学习。将应用题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显然是一个理想的教学模式,可以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他们主动探究

同一个问题会有不止一种的解决方案,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也是如此。同一个应用题,或许由于思考角度的不同,就会产生多种解答方法。但教师在进行应用题的教学时,总会存在考虑不全面的现象,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学生的思考方式是没有必要严格按照教师的思路走下去的。教师在结束了某一道应用题的教学之后,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重新对这道题进行解答,也许学生会在提出另一种新的解答方法,这也是极有可能的。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也就是让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积极发散自己的思维。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避免学生思维的僵化,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数学本来就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完全没有必要追求这个方面的统一。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会让他们收获到解决应用题的一种,这样就能使得他们主动进行有关应用题的学习。

四、 做好总结,归纳解题技巧

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之后,不论学习的效果如何,总会有一些收获。在学习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或许很快速地就会找到解答方法;有的学生则会经过一番思索之后,才会发现解题的突破口;另外呢,也会有些学生找不到解题的方法,这些情况都是经常存在的。但摒除结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经验,这个时候,学生应该积极进行总结,归纳解题的技巧,为以后的解答累积经验,避免重复走上弯路,浪费解题的时间。教师也可以为他们的总结进行辅助引导,毕竟小学生的自制力还不是很高。另外教师的辅导也可以弥补学生因为经验或是知识不足而造成的失误,因此学生的总结性学习应该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下进行,这样才能保障总结内容的科学性。

五、 结语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一个过程,教师是为辅助学生进行学习而存在的,当然教师的辅助引导作用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必备的知识,引导他们解题的方向后,还应该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让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才真正达到了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应用题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题型,通过这种题型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应用题的教学作为重点,积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范文

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下文我们主要针对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讨论。具体包括关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关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关于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关于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等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展开具体论述。

一、关于教学模式的改革

1.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把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认为教师才是主导整个课堂进度的关键。然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其实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人物,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假如不能准确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定位,会影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尽管全新的教学模式反复表明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定位,但由于以往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一时之间无法有本质的改变。因此迫切需要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2.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能力兼备的人才,而不是空有满腹经纶却不会应用的书呆子。那么,培养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应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思想比较封建,教师只是依照传统的方式一味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方式是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无法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在社会中的发展。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能够教会学生一些数学方面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而不是单纯的解题答案,那么学生就能通过这些来学习如何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一通百通的境界。

二、关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

现代社会讲究合作共赢,不管是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还是小到日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不例外。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太提倡学生之间的自由讨论,因为会影响课堂纪律,从而剥夺了学生了言论自由和交流自由。这样做大概有以下几点弊端:

1.学习小组划分无规律:尽管并没有明确规定小组划分细则,但教师也不能按照自己意愿胡乱安排。划分的一大依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首先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不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另外,小组成员的类型不能太单一,如果小组学生成绩普遍较好或较差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没有太大作用,而且小组内学生的性格最好不要太相近,如果都太外向会影响课堂纪律,如果都太内向会影响交流的有效性。还要规避成绩较好学生覆盖其他学生正确想法的现象发生,要给每一个学生同等的表达机会,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发表观点。

2.讨论内容选取不当:虽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前提是讨论内容要选取得当。如果不论什么问题都讨论,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还没有太大气色。所以我们要对讨论的问题进行仔细的筛选,尽量保证问题符合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才有讨论的必要性。

3.讨论时间太死板: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事情的拍案者,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而不是给学生一条已经规划好的路去走。学生的交流讨论可以发生在课堂的任意时间,只要当时有关于数学的任何想法,但前提是不影响课堂纪律。

三、关于自主学习的问题

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是学生能否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同时也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大因素。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采取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的奥秘,从而对数学产生热情。

1.自主学习的定义: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鼓励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自主学习。然而自主学习内容的选取很关键,对于一些既定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学生没必要花费精力去思考,应该主要关注学习方法和做题技巧的研究和总结。如果能够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上自主学习热情就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方面的学习效率。自主学习也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虽然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还是要把教师的讲解作为辅助学习方式,二者相结合,才能真正创新教学模式。

2.对自主学习的重视:由于自主学习的形式还没有被广泛认可和采取,所以一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是把教师的讲解作为课堂的重点。因此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老师给予的知识,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培养。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正确看待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四、结语

第6篇: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探索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实质就是发现人的价值观,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一味灌输,忽视学生的主观作用,现代教育理论则不然,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小学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开放式教学法势在必行,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智慧,引导思想,培养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开放式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首先,开放式小学数学教学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对象,学生们的思维认知有限,大多数学生在遇到难题时,都会产生抵触心理,使得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开放式教学法侧重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尤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总结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其“主人翁”意识,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效。 其次,开放式小学数学教学能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强调的是形式与内容上的开放,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改变原来单一、枯燥的教学,并将相关数学知识引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营造一种更为开放的数学学习环境。开放式数学教学即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大脑中构建起较为清晰的数学逻辑,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与开放式教学方式相对应的方式

1.在课堂上营造开放,自由的良好课堂氛围,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课堂氛围的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氛围中释放出来,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主观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让自己愿意自我思考,主动探索,从而保持对数学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和学生是否和谐也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让学生敢于回答问题,即使错了也不责怪,而应该鼓励学生。

2.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是在讲台上讲,学生听在下面听。这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学生难以真正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勺子喂”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现行的教学原理和教学目标,不符宜 时代的发展趋势。新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主动性,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发挥自己的能力。很多数学的学习需要发散性的思维,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才能帮助他们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数学思维。只有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才能在小学教学中实现开放式教学方法。

3.设计开放式习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开展开放式习题的设计,而设计开放性的习题要遵循能巧妙灵活的运用数学思想来达到解题目的的原则。开放式习题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小学生通过开放式习题的训练,能使他们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改变原来传统的学习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中的再现知识更进一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开拓创新能力。比如,可以组织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全班共有46人,而每人每张售票价为2元,团体票价为10人15元,那么让同学们经过计算选出最佳的方案。第一种是只买单人票共花费46×2=92元,第二种是买团体票,总共花费15×5=75元,第三种是既买单人票又买团体票,总共花费15×4+2×6=72元,这样同学们很明显的可以知道最后一种方法是最划算的。通过这种开放式习题的练习,使学生在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同时又能将这些数学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与评价具开放性

在当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们吸取知识、掌握知识信息的方式逐步走向信息化、多元化,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完全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比如在学习“统计”这章内容时,教师不要受教材的束缚,要进一步的拓展,比如我们马上要开元旦晚会了,可是由于我们班资金有限,只能给学生们购买一种水果,让学生自己选出喜爱的水果。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们也因此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同时还要注重教学评价,其中包括基础性知识以及学习过程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侧重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的评价要公平公正,结合学生平日的作业、课堂表现以及最终的考试成绩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四、结语

随着中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教学目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注意这一现象,紧紧围绕“教学方法 - 开放式教学方法是满足新课程教学方法的要求,有利于动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从过去被动学习中学习到现在积极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胡开勇,李志军,刘朝建,李竹筠,刘方东. 基于游戏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J]. 教育科学论坛,2014,( 12) :39-41.

[2]张少华.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 学周刊, 2016,( 01) : 96-97.

[3]胡宗福.小学数学开放教学的尝试与探索[J].天津教育,2011(7).

第7篇: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培养兴趣

兴趣是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研究任何高深问题的开始都往往由兴趣引导。小学是一个为我们日后学习各种知识打基础的时期,高年级常常有人抱怨数学难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学数学基础没有打好的缘故,而根据这部分人的反映,他们大多数都是对数学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这样的老师

保驾护航,怎么能够一路无阻地在数学这块荆棘地上前行呢?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提高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小带着兴趣学习数学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在数学这块领域上走得更远。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学习上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多动的小毛病,因此对于内容抽象、概念难记、公式难背、运算易错的数学,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的一些同学就会显得难以应付,成绩也就不尽如人意了。然而如果学生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另外一种结果,他们会对数学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学习起来乐此不疲,成绩骄人。因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克服那些非智力的因素,在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得到培养。

关于培养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我们总结了以下的方法:

一、通过选择图文并茂、新颖的教材引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科教兴国的今天,教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教科书,各种科目的教材书籍远不止一个版本,结合小学生对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以及周围事物的特殊的敏感性,我们需要选择的是一本让小学生拿起来就爱不释手的数学教科书,生动的图文,新颖的内容,让他们拿起来就有学习的欲望。例如,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本关于面积的内容,以通过人物对话产生疑问的形式导入,再引出公式,化用公式一步步下来直到解决问题,如此详尽、图文并茂的教材,让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可想,学生也易于跟着引导一步步学会应学到的知识。

二、通过有趣的学习素材以及数学学习工具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数学的学习上,常常需要举到例子,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光课本上的例子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从生活中再汲取一些实例引入到课堂上,丰富抽象数学知识的讲解。小学生不像初高中生那样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如果老师的例子不够吸引他们,如果他们感到例子和知识太过单调、无趣,他们就会分散注意力,去做别的事情。因此,面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老师要细心地在生活中寻找有趣的学习素材,如:关于对纸币单位的认识,教师可以把纸币当作学习素材带到课堂上去教学,看到这样的素材学生容易眼前一亮,很快进入到知识的学习中。

另外在市场上,为了方便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一些数学工具随之产生,如用塑料做成的正方体、圆柱这样的类似于玩具的数学文具。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上,不妨让学生把这些文具带到课堂上去,让学生按要求拼摆出各种组合结构,并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来,通过这样要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也把本来抽象、难用言语说明的图象知识化作具体摆在眼前,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三、开展适当的课堂数学游戏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都是未成年的孩子,爱玩乐是他们的天性,要他们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一板一眼地认真听课显然过于强求,那我们何不把玩乐借到课堂上作为一种传授知识培养兴趣的教学方式?例如: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几套练习、试卷让学生独立完成是很难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相反,借助游戏二十四点,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比赛,这样学生一方面全身心地投入到运算中去,一方面也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这样的方式是十分能够把小学生带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去的。

四、通过探索、交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课堂上除了教师的教学,也可以给小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知识不是单方面传授的,交流与思考同样重要。在交流的时候小学生可以得到思想的碰撞,可能原本只想出来一个解题方法的同学,在探究交流中得到另一种解题方法,这样会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对小学生进行访问时,结果反映出小学生更喜欢小组学习,因为在小组的交流学习中,学生往往会有自己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法,在探究交流中学习也更加专注。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只要老师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在教学方法中努力寻找关于小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切合

第8篇: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备课 理解 利用

关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师备课,教师应该备什么?怎么备?常规的备课,个人认为其基本要求是: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很多教师备课时没有很好的理解教材,把重心放在教学设计上;往往是参考别人的教学设计而制定自己的方案,甚至是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而没有很好的理解教材、理解别人的设计意图,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往往会事倍功半。

教师备课是教师基本的常规工作,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当前新的课程理念已经成为广大的教师的共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外显出来。根据本人的学习和理解,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备课能力的几点想法,与老师们商榷。

一、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我个人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形成以下几个的基本理念:

1、愉快生活中学数学。愉快生活中学数学,就是要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又处处充满数学。我们已经欣喜的看到,无论那种版本的教材,在数学的生活化方面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我们在给学生呈现学习素材的时候,就要尽可能的考虑采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数据和情境,进行教学。比如“万以内数的认识”,我们知道,数是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关于大数的认识,就是从生活中的事物入手,让学生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先呈现生活中的大数,如购买大件商品的价钱等,让学生尝试读写这些数,再在数位表中表示这些数。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学生的学习视角,从狭小的书本上打开,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中学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的课程目标之一。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标准》的这一目标集中反映了未来公民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阐明了“学生为什么学数学”。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做中学”的基本理念。即,让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新知识学习,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自主尝试、与他人交流、合作与反思等,学会新的知识,亲身体验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而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力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比如,在以前的教学中,对于乘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我们是先讲解几个式题,之后归纳总结运算的顺序“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应该先算……,再算……”,后面再学习能够列成这种形式的综合算式的应用题。新课程教材打破了原来的编排方式,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来学习混合运算。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水平得到了发展。

3、自主探索中学数学。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小学自主学习的教改实验在我省也有六个年头了,自主学习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教师的心中。人教版教材的编写适应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个要求,将教材的呈现方式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教师备课、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二、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阅读教材的过程是教师与课程标准,教材编者进行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解析教材的内容设计,做到细致理解。首先是教材上的数学内容(尤其是新增加的内容),教师要认真研究,不要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其次是每个栏目的名称及其含义要搞清楚,不要搞混要求。如教材中的“说一说”和“议一议”,有些教师总是分不开,其实,“说一说”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经验的交流,而“议一议”主要是讨论问题和不同方法的比较。

2、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做到心中有数。看到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内容,一定要研究前面已经学习了什么,后面有什么内容等,要了解一套教材的内容安排。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发展目标。比如关于数的认识,就要了解教科书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安排在几个年级,分为几段,每段的教学要求是什么等。

3、理解教材的设计理念和编排特点,做到取材合理。每套教材都有主编和编者自己的设计理念,包括教材的内容怎样编排,活动过程以什么方式呈现等,实质上体现了教材主编和编者教学价值观和教育理念。通过研究和分析教材的设计理念和编排特点,可以使老师更好的驾御教材,使备课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教学参考书和网络资源。

如果说教材是课程标准内容具体化(既合格产品),那么,教学参考书就是教材编者提供给教师的教材“说明书”(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每一本参考书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各领域的特点,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单元教育目标,每节课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等内容。是教师理解教材,备课必不可少的工具书。有的小学数学教师用把教材、教参和教师的教学札记三合一,既经济又方便教师的使用;也有的把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全套教材的编写设想和本册教科书的实施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呈现在教师用书中,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创造性的组织教学活动;还有的教师用书把评价贯穿于全书中。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身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另外,有的教师用书把每一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给老师列了出来,非常方便教师备课。因此,我们应该认真阅读教师用书,研究每个章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为我们备好课提供保障。

总之,备课过程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为此我们广大数学在专业成长的路上,切记:学无止境,精益求精。只要我们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勇于探索和尝试,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认真备好每节课,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就一定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总结范文

一、还原数学概念的真实生命

数学家花了几千年时间才理解无理数,花了300年才理解复数,从一流数学诞生开始花了1000多年才得到负数的概念,又花了1000年才开始对这个概念逐渐接受。从这些实例中不难看出,现今看来非常自然甚至非常简单的数学原理及数学概念都是前人耗费千百年逐渐探索并且实践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典型的数学文化演变及发展的历程,也是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明白并且感受到的部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然没有必要这么费力让学生理解并且接受一个概念,但是教学中很有必要还原这些概念的真实生命,让学生对于概念的形成过程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这才能够让数学的文化特征得以体现。

以《认识负数》的教学过程为例,以往教学中和学生介绍这个概念学生们很难立刻真正理解其含义,理解了也只是当时听明白了,之后又忘了或混淆了。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生命,我会向学生们介绍正负数的来历,向他们讲述在很久以前欧洲人为了容易区分箱子中看不见的货物的重量,用“+”表示大于规定重量,“-”表示小于规定重量,从而区分各个箱子。这便是正负号最早的来源。这个小故事学生很容易理解与接受,这其中并没有冗长的关于知识的演变及对于知识展开的探究,那些说教对小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实用的。但是通过这些真实的小情节及小故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生命,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逐渐让学生领会到数学知识中的文化意味。

二、绽放数学法则的严谨之美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大量的关于数的四则运算的法则、运算定律及性质以及计算公式。这些内容不仅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是学生今后学好更复杂的数学知识的契机,同时,这些内容汇集到一起又能够统称为数学法则。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在数学法则的掌握上对学生有三方面要求:首先,学生要能够掌握各种数学法则的推导过程,这是他们能够灵活应用这些数学规律的基础;其次,学生要能够在解决各类实际数学问题时应用这些数学法则,要能够准确找到相关的法则来解决特定的问题;最后,学生要能够实现对于不同数学法则间的相互关系的归纳总结,要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训练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时,我在课堂上展开了小游戏。我先让学生写出最大的一位数、两位数及三位数,然后分别找出比这三个数字大的数。很多学生都能够发现,10比最大的一位数大,100比最大的两位数大,1000又要比最大的三位数大,于是,学生对于数的位数与数的大小的关系展开了思考,能够引发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正是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所在。之后我又给出一组数让他们将这些数按大小排列:374、28、3、44、857、74、9、372、5。首先我会让学生将这组数据中的所有数按位数排列,哪些是一位数、哪些是两位数、哪些是三位数,在排列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到,任何一个三位数都比所有的两位数大,任何一个两位数又都比所有的一位数大,就这样,学生终于能够明白位数在决定数的大小时的作用,这也为他们前面的思考找到了答案。

三、彰显数学思想方法的深邃

数学方法是指人们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本质认识,对使用的方法和规律的理性认知。数学的思想方法是人们从某些具体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抽象概括出的观点,再将其运用于数学研究中证明其正确性,它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数学知识本身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客观来说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生活是更有实际意义的,这也是数学文化特征的一种体现。

某次课堂上在教授《加法的交换律》时,我先给学生举出一个实例:25+34+18=25+18+34.接着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算式,看看等号两边是否成立。不少学生都得出等号两边结果是一致的,于是学生总结出“加法的计算中交换数字位置加法的和不变”。经过师生探讨不少学生觉得,只是通过一个算式就得出这个结论好像有些草率,具体应当怎么办呢,学生表示应当让每个同学都来列几个式子,看看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如果这个定律能够普遍适用那么说明这个定律是成立的。就这样,在学生们自己动手验证中最后终于得出交换律是成立的。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对于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有了牢固的记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