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范文

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

第1篇: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范文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的实施意见》,我区决定开展“放心上民校”活动,现就开展“放心上民校”活动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努力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规范招生办学行为,加强安全、收费监管,引导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诚信办学,坚决遏制、取缔非法办学活动,以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学生到民办学校就读,做到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选择教育服务的合法权益。

二、时间安排及工作要点

(一)时间安排:2011年11月10日至2011年12月16日。

(二)工作重点: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市民办学校管理办法》、《市民办学校分类设置标准》等法律法规的广泛学习和宣传,为民办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依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强化安全卫生管理,严肃招生纪律,治理招生市场,坚决遏制、取缔非法办学活动。明确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对辖区民办教育工作负总责的工作机制,理顺各有关工作部门民办教育的审批和管理权限。

三、方法步骤

“放心上民校”活动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部署阶段(2011年11月10日至2011年11月20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要认真开展民办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举办专栏、讲座、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方法,广泛宣传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办学成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民办教育的认识和民办学校依法办学、服务社会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各有关工作部门依法积极作为的自觉性。

第二阶段:排查整治阶段(2011年11月21至2011年12月6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要再次对本辖区幼儿园、办学机构进行全面的排查清理和造册登记,做到村不漏组、街不漏巷,并对各幼儿园、办学机构安全防卫、食品卫生管理、收费情况、周边环境等进行督查和整治。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企业要依照有关法规,对各自批准设立的学校、培训机构进行认真审查,符合学历教育、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的及时移交教育部门,符合技能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的及时移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不符合民办学校分类设置标准的自行清理撤销,并及时向社会予以公告。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对各自审批的民办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办学能力、安全卫生管理、收费行为进行认真审查,对违法违规办学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整改,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建立退出机制。

针对“放心上民校”活动开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公安、工商、物价、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体育等部门要进行联合执法,采取强硬措施,坚决清理取缔外省市民办高校、民办培训学校未经备案私自招生的窝点及辖区内私自举办的民办中小学、培训机构、幼儿园,对已批准设立的幼儿园、民办培训机构、中小学校安全、卫生、收费等存在严重问题的要限期整改。

第三阶段:复查巩固阶段(2011年12月7日至2011年12月12日)。

教育部门要对“放心上民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及时复查、总结,巩固活动成果,防止反弹,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活动开展情况和突出问题要及时总结,书面上报。

第四阶段:总结督查阶段(2011年12月8日至2011年12月16日)。

区政府组织工作督查组,对“放心上民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总结通报。

第2篇: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社会力量;中职;护考;通过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02-02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中职学生没有入学门槛,在全国有护理本科、专科、高职组成的护考大军中显然处于劣势地位,加上我校每年生源爆满,教室、寝室、食堂、教师都无力承担集中考前培训,护考成绩一直不理想。我校从2014年开始,尝试借助社会培训机构,提高我校护生护考的通过率。经过两年的尝试,效果是值得肯定的,现将我校的做法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2011、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3307人,毕业前参加护考3156人,年龄16―18岁,男生4%,女生96%。两届学生均为初中毕业,没有入学门槛,在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学习成绩等方面无差异。

2.方法。(1)选择培训机构。我校由教务科负责对培训机构资质、教室、住宿、食堂等条件进行考察,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如实告知学生,学生自愿选择培训机构。学校从维护学生利益和提高培训效果出发,参与过程监管,不额外收取费用。(2)培训前调查。培训开始前,自制调查表,从对护考的了解、对护考是否有信心、是否愿意接受封闭管理和学习习惯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在开学典礼结束时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现场发放问卷,发放1580张,回收1510张,回收率为95.6%。(3)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前2个月,聘请5―6名有责任心、经验丰富、好学上进的中、青年教师搭配组建一支护考教师团队。采取:①分任务:按护考大纲疾病的系统分类法把任务分给团队教师,一人2―3个系统,化整为零,采取系统负责制,同时兼顾其他系统。②找考点:要求教师不但熟悉任务系统中涉及的所有知识模块的内容,还要收集任务系统相关的所有护考试题并进行分析找出考点,逐渐成为任务系统专家,同时对其他成员有任务系统指导义务。③互请教:每人负责一套试卷的模考评讲,在评讲前集体备课、相互请教,迫使教师精通任务系统兼顾其他系统。④随堂听课和满意度调查:要求班主任以随堂听课和每周一次满意度调查等形式促使教师的学习、进步并负有责任心。教务科负责协调,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情况下部分教师接受培训机构邀请开展教学。(4)实施培训。①时间:培训时间选在考前一个月。②方式:封闭式培训,每周休息一天,每天8节课加早、晚自习。③授课:教师采取系统分类授课模式,一位教师负责2―3个任务系统的串讲、答疑和一次模考试卷评讲。④后进生管理:每次模考后,对后10%的学生集中开会,分别谈话,结对子帮扶。⑤活动:在第二周和第三周分别开展以护士节和“五四”青年节为主题的活动,停课半天,学校操场进行,全体同学参加。⑥激励机制:每次模考后评选一、二、三等奖和进步之星,给予张榜表扬。⑦班主任:同吃、同住、同上课(随堂听课)。⑧问卷调查:培训快结束时,发放调查问卷,问卷由培训方式、时间、师资、组织管理和自信心等方面组成,调查学生的满意率,不满意的写明原因。问卷由同一人使用同一指导语,当场发放,由学生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6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36份,有效回收率93.1%。(5)统计学方法。对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X2-检验。

二、结果

1.考前需求调查结果(见表1)。

2.集中培训与未集中培训结果比较(见表2)。

3.集中培训学生对培训模式的满意率调查结果(见表3)。

三、讨论

1.培训前调查非常必要。常言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培训前对培训学员的充分了解是必要的。从表1可以看出,70%的学生对护考不了解,80%的学生承认自己没有好学习的习惯,说明中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自己没有清楚的认识。

2.中职学生考前集中培训效果显著。从表2可以看出,是否考前集中培训护考通过率具有显著差异,说明考前培训是保证护考通过率的有效措施。徐亮等认为护生对即将面临的全国护考很担心,考前辅导是非常必要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为88.5%,证明教师团队的建设和授课方式达到了预计效果。要想给予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3.班级管理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大多数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控能力差,三分钟热情,虽然有愿意接受管理也想学好的愿望,但真正面对失去自由的封闭管理时,学习压力过大使他们很快会打退堂鼓,难以坚持。

4.注重学困生的管理,可以提高护考的通过率。根据“木桶效应”,要想多装水,不是增加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一般来讲,经过培训,大多数学生都有所进步,对于学困生,我们一方面采取鼓励和心理支持,增加其自信心,另一方面,让班上成绩好的同学与其结对子帮助。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每次模考后,对成绩靠后的10%的学生集中开会,分别谈话,让她们正确认识自己:“虽然我现在成绩不好,但我会越来越好。”

5.培训时间安排要科学。中职学生基础差,一个月时间的强化训练,效果的确不错。但从表3调查结果来看,40%的学生对时间不满意,主要认为每天8节课加早、晚自习的安排强度太大,身心疲惫,有些吃不消,部分学生有半途而废的想法,从而影响了对培训的满意度。

6.后勤保障问题多。表3看出,后勤工作的满意度不足50%,主要集中在饮食问题上,反映出饮食品种单一、不和胃口。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初期,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加上学习压力大、消耗大,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应充分考虑饮食的质量,多方协调,提高饮食的满意度。

四、结语

研究表明,中职护生参加护考考前集中培训非常有必要,在学校无力承担集中考前培训时,依靠社会的力量,利用有条件的培训机构参与监管,对提高护考的通过率非常有效,但还存在学生经济承受力、学校监管模式、学生安全管理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协调达成共识,形成学生、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三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护士条例解读编写组.护士条例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2]邹杏婵,韩春明.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102-103.

Relying on Social Forces to Improve the Rat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to Pass the Test

CENG Jian-ping,HOU Sheng-feng,CHENG Ying,JIANG Wei,CHEN Yan

(Chongqing Medical and Health School,Chongqing 408000,China)

第3篇: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范文

一、培训目标

2013年,全区劳务品牌项目培训任务400人。培训合格率达90%,出勤率达95%,就业率达80%以上。

二、培训的重点

一是对新成长的劳动力(初、高中未升学人员)和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二是区内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三是失业人员(包括参加失业登记的大学毕业生、留在城里的失地农民工)针对个人实际情况和用工需求开展中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培训的实施

(一)邀请招标。由区劳务开发办公室组织邀请招投标,于7月30前刊登招标公告,对参与投标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具有培训资格)筛选择优,在评标会上综合核定各中标机构承担2013年劳务品牌培训项目任务。

(二)操作办法

1、参与招投标的培训机构范围及条件

(1)范围:凡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区财政局共同认定的区内职业培训机构。

①年培训(教学)规模应不低于500人。

②有与技能培训工种、人数相适应的培训场所和办公用房,教学、实习、实验设施和设备,有充足的学习工位。

③配备有专职校长与教学管理人员,有从事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相关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财会人员资格证书;配备有与技能培训相适应、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④具有与技能培训专业(职业、工种)相对应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

⑤建立有包括办学章程与发展规划、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及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2、参训对象

法定劳动年龄,自愿参加劳务品牌培训的城乡劳动者。

3、投标程序

(1)符合品牌培训条件的培训机构,可向我区劳务开发办公室提交与基础条件相符的相关证明和资料。

(2)区劳务开发办公室对培训机构提交的资料进行复核认定;

(3)经复核、认定符合培训条件的培训机构可向劳务开发办公室提出劳务品牌培训招投标要求,并提交与招投标相符的各类资料;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区劳务开发办公室投标;投标书递交7份(其中正本1份,副本6份),递交的投标书在密封后加盖单位和法定代表人的印鉴,于具体公告日后的10天内交劳务开发办公室。

(4)区劳务开发办公室将于投标结束的5天内邀请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评审小组,采取集体评议方式对投标的单位进行评审,确定各单位中标情况,并将评标结果书面通知中标单位,中标单位在三日内交缴履约保证金并签订培训协议。

(5)培训机构根据中标的劳务品牌培训专业(职业、工种)和人数,组织符合参训对象条件的人员进行培训;在每期培训班开班时必须书面请示(附参训人员详细花名册),由培训验收监督领导小组对参训人员进行复核后方可开班。

4、验收程序

(1)在培训结束前3日内向区劳务开发办公室书面申请,由区劳务办公室、培训验收领导小组组织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试考核。对需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试卷必须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中提取,否则考试无效。考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的,培训机构才有资格申请培训补贴。

5、补贴标准

该项目培训的补贴标准为500元/人执行。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做好宣传发动。要继续发挥区劳务办开发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充分调人社、财政、就业等部门的积极性,切实履行职能职责,进一步加强对劳务品牌培训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同时强化对培训的监管,加强综合管理,建立由培训、监督、就业等工作的协调机制,研究制定政策,提高好衔接工作,并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培训质量。要围绕技能就业培训的主题,加大技能就业培训工作实施的宣传力度,努力扩大技能就业培训的社会影响,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技能就业培训的良好氛围,推动劳务品牌培训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抓好一批技能就业培训学员典型,树立样板,用致富学员事迹进一步激发广大城乡劳动力参加培训和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二)严格项目管理,公开招投标。继续实行培训项目管理,公开进行劳务品牌培训项目招投标。要分别根据本级所承担的农民工培训任务,确定分布合理的培训工种,严格按照招投标要求规范操作,在招投标过程中,劳务开发办公室要继续邀请纪委(监察局)、招标办等有关单位的相关人员对招投标进行全程监督,要强化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要现场随机抽取人员组成评标委员会,独立评标,新闻媒体参与并追踪报道,确保招投标的公正、公开、公平。

第4篇: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范文

【关键字】技工教育 发展现状 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借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的东风,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支,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数量上明显增多,办学规模上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在金融危机社会用工明显萎缩的背景下,技工教育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尽显无疑。技工教育如何逆势发展壮大,令人深思。

思考问题一:招生问题?

技工学校如何面对激烈的招生竞争?如何在招生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是摆在各技工院校面前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一方面,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增多,在生源有限的形势下,形成了“粥少僧多”的局面;另一方面,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一些规模小、质量差的民办院校应运而生,他们夸大宣传,误导学生和学生家长,严重扰乱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环境,严重损坏了职业教育的社会信誉和社会认可度。事实上只要稍微细数一下,不难发现导致职业教育生源抢夺的因素很多。

1、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增多的因素。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增多,是有限的生源分流渠道增多,形成了“粥少僧多”的局面。这是目前导致技工院校生源抢夺的主要因素。

2、适龄入学人数的减少因素。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增多,适龄入学人数的减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学生家长期望值较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条件的改变,使家长供给子女充分受教育的愿望强烈。社会对高学历的看重,是“上大学、拿文凭”的观念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假文凭泛滥便是很好的证据)。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家长还是期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大学,而不愿选择职业教育。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新浪网联合进行的调查,逾六成受访者在面临中考或高考时,选择“上高中,考大学”,只有三成人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以一技之长立足社会”。

4、技工教育较高的费用和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壮大的因素。一方面,我国广大农村家庭,人们的生活水平,只能说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对于供给一名职业院校学生3年的花费,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我国日益发展壮大的第三产业,提供了较多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如此以来,那些家庭贫寒、学习基础差一点的学生放弃继续接受教育,也是影响生源抢夺的重要因素。

5、地方保护。地方保护是近几年来,生源抢夺中的又一新情况。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各地都成立了职教中心。为了在招生中占有先机,不少地方教育部门都明令要求学生分流中优先向职教中心分流,甚至于采用行政手段给各个学校领导下硬任务。这样以来,技工院校在招生中的难度大大增加。

综上分析,在未来的发展中,技工院校如何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壮大,保证生源是头等大事。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技工院校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各技工院校必须保证一支相对稳定的招生宣传队伍。拥有一支稳定的招生宣传团队是一所院校在招生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因为团队中的每一位人员,开创和培育自己的生源地是十分不易的事情,“走马灯式”的更换招生队伍不利于生源地的开创和培育。

其次,“以就业促招生”。高的就业率和良好的满意度是一所技工院校在招生宣传中取胜的法宝。只有确保毕业生分得出去,才能保证学生招的进来;只有确保毕业生安置的好,才能获得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认可。那种认为把学生随便找个厂家先就业、后择业的做法和只看车间有没有空调、企业厂房盖的漂不漂亮,而不关心学生上班后的工资待遇和学生学习的技术能不能用上的做法,是不会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的。它也将反过来影响学校的招生工作。

第三,招生工作必须是积极的、主动的、充满激情的。大家都在抢夺有限的生源,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做到积极主动的宣传自己的院校,那种认为“支起桌子等学生上门”的想法是靠不住的。只有不断的实事求是的宣传自己,扩大自己的社会知名度,才有可能招到更多的学生。

针对目前社会对技工院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建议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把技工院校的招生纳入高考统招和普通高中录取的范畴,视技工教育的地位与普通教育等量齐观、同等对待。 加大对技工院校尤其是一些有实力的院校的经费投入,解决技工院校高级工以上毕业生的文凭问题,重点扶持一批办学时间长、师资力量雄厚、实习设备齐全的技工院校,从政策上支持技工院校的招生工作,实现技工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思考问题二:专业设置问题?

早前已有专家指出: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就业情况,决定着技工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技工院校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适应市场需求,一定会影响就业情况,而能不能很好的就业,在一定意义上由市场决定。换句话说就是技工院校培养的人才是不是社会急需的人才,技工院校专业设置是否和社会用工需求相一致。毕业生能否拥有一技之长且学以致用,目前技工院校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各院校“一窝蜂”的开设机械加工专业。一方面社会对机械加工人才的需求量有限,企业大量数控设备的投入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建成,是一人看管多台设备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企业已经大量使用新工艺、新技术,而学校培训的内容有限,学生上岗后难以很快胜任岗位工作,造成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企业用不上,企业所需的人才有找不到。同时,各院校开设相同的专业,必然导致同行之间恶性竞争的加剧。

2、专业涵盖面广而实训内容跟不上。比如说,许多院校都开设钳汉专业,表面上看似乎毕业生既会钳工有掌握了电焊技术。事实上,所谓的钳工,学生只是练习了锯工、锉刀的使用。难以胜任“划线”、“打眼套扣”的工作,更谈不上装配工作了。所谓的电焊,学生也只是初步掌握了普通焊机的操作方法,难以胜任氩弧焊等工作。

3、社会急需人才、容易就业的专业开设不够。比如说汽车驾驶、水电安装、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和制作。开设汽车驾驶专业,一方面方便了学生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在已有的生源中挖掘潜力。水电安装工是近几年在房地产的推动下产生的,目前已经达到每套房子2000元左右的工价。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和制作是在信息时代下产生的,现在出门随处可见各类平面广告,而从事平面广告的设计制作人员相对稀缺。当然了还有南方制衣厂急缺的电车手、叉车司机等。

一句话,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应紧随市场,同时还应“出奇制胜”。

思考问题三:学生管理问题?

现阶段,学生难教难管是教育界人士共同的体会。技工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基础更差、底子更薄,这给技工院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其具体表现为:

1、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不受教。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基本上形成了6个大人关心疼爱一个孩子的局面,教育孩子上,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天冷怕冻着、天热怕晒着,过于的疼爱,长期以来孩子逐渐养成了以自己为中心,偏激看待事物的毛病,稍微遇到自己不随心的事,就不依不挠。作为学生管理者来说,就必须想方设法使这样的孩子走出自己认识事物和对待事物的圈子,让其融入集体生活,使其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周围人群的看法、想法和感受。

2、早恋问题。目前看来学校的层次越低,学生的早恋问题越严重。学生过早的谈情说爱,往往会是他们学业荒废,无心学习。无形当中给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人生带来了危害。管理中,老师必须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学习和谈恋爱在人生不同年龄段的轻重地位。学生只有在明白了其中的厉害关系,才能区分好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和恋人之间关系,才能正确处理学习和交朋友的关系。

3、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技工院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日常生活中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上网打游戏,他们可以不吃不喝不睡觉,通宵达旦游戏升级。其后果是第二天要么旷课、要么精神萎靡的坐在教室,对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知之甚少,大脑空荡荡。管理中,要制止学生上网打游戏,必须正确的加以引导,而不能简单的仅对学生上网进行禁止。培养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很重要,只有学生对新事物产生了兴趣,才能慢慢从网游中走出来。

4、学校周边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目前,学校周围都有相当数量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甚至于麻将馆。大量娱乐场所的存在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学生很容易被里面的玩乐活动所吸引,被一些不健康内容所毒害。学校管理部门应密切联系配合公安部门,不定期的对这些部门进行查处,控制学生涉足其中。

学生管理事无具细,老师的语言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把自己和学生视为一体,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思考问题四:就业问题?

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与学校的专业设置有关,另一方面与国家的政策导向有关。具体体现在:

1、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为社会紧缺专业。市场紧缺的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必然相对容易,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也就容易达到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期望值。一些陈旧不切合市场的专业,学生的就业必然较难,工资待遇也就难以达到学生和家长的愿望,很难保证学生就业后的稳定率。

2、企业和中介机构挂钩。在我国的南方人才市场,一方面是技工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是不少的用工企业和中介机构挂钩。中介机构一面向企业索要服务费,另一面又向学校收取介绍费。用工企业和学校都拿出了不斐的费用,而得到好处的往往是企业的行政部门和中介机构。无形中为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门槛。

3、劳务关系问题。目前存在的劳务派遣工行为在新的劳动法下会升温,一些企业为了逃避责任、降低成本,会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而所谓的劳务派遣,往往都是有偿服务,在新的劳务派遣制度下,劳动力的雇佣和劳动力的使用相分离,用工企业使用劳动者却不需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务派遣单位却不使用劳动者。这种模式下,用工企业炒职工“鱿鱼”成为轻而易举的事,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把职工打发回劳务派遣单位,且不需承担任何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挣到了管理费,而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性和安全感却受了严重的挑战,职工的权益也受到严重损害,劳务派遣势必会是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4、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力过剩的现状,一些企业把大学生工资待遇和中专生的待遇同等对待,把技工院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同等对待。忽略了技术人才的培养成本,工资待遇过低也是导致目前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面对种种压力,技工院校必须注重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让学生顺利就业,平时除了开设“大卖场”式的大型校园招聘会与“专卖店”式的小型招聘会外,建议建立网上远程招聘平台,搭建免费群发就业信息集成平台,编发《毕业生就业导航》,借助网络资源,扩大招聘信息的搜集范围,加强对毕业生的宣传力度。也可根据学生批量实习、订单就业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在全国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形成庞大的就业网络。

综上所述,目前技工院校在招生就业、专业设置、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潜在压力,不断完善和细化落实这些工作的难度很大。加之这些工作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做好工作的难度,哪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反过来影响学校的招生工作。因此,必须贯彻和落实好岗位目标责任制,只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到位了,才能使学校的整个工作上台阶,确保学校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第5篇: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范文

一、现阶段就业工作队伍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式由“包分”转向“双向选择”,就业指导随之产生,就业教育在各高校陆续开展,就业工作队伍日益壮大,但存在一定问题。

(一)就业人员不专业

就业人员不是本专业出身,大多是从其它专业转变而来,自身对就业工作不了解,只是经过简单地培训就开展工作,缺少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的了解,对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掌握不足。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从“自己就业”至“指导别人就业”,没有一个实践的过程。

(二)就业指导缺方法

由于就业指导工作在我国还是起步阶段,正处在国外就业理论本土化,国内就业理论在研究兴起的时期,就业培训没有系统性,没有规范统一的就业指导教材,所以就业人员在就业指导的过程缺少方法指导,这就需要建立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金字塔状地就业队伍开展就业工作。

(三)就业工作力度不够,后劲不足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工作的认识不足,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没有深入,就业经费不舍投入,多数高校把就业教育的开展只是开讲座、摆架子。校系领导重学生管理,轻就业,把就业工作看成了形式,所以就业工作队伍建设较缓,开展实际工作较难,就业工作没有目标,出现盲目性。

二、从纵向看构建三级就业工作梯队,做到就业工作专业化

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意见》教学〔2007〕823号“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标准,配备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建立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这是对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就业工作在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要求,从纵向

来讲,根据工作层次,要打造好校级、院(系)级、班级三级就业工作队伍,使之专业化。

(一)打造校级就业工作队伍,重在精

校级就业队伍负责制定学校就业规划,指导全校就业工作的开展,全盘考虑,重在大局,全方位地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与管理、开拓就业基地等工作。就业人员要求工作能力强,敬业爱岗,团队重在精。

(二)打造院(系)级就业工作队伍,重在稳

很多院校在系级就业工作中没有建立专业化的就业队伍,只是指定就业专干一人负责,有的系几千名学生,就业力量极为薄弱。院(系)必需建立自己稳定的组织,成立院(系)就业领导组,设立就业办公室,学生数较多的系要增加就业工作人员名额,从事院(系)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这支队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沟通又有协作指导,因此要建立稳定的院(系)级就业工作队伍。

(三)打造班级就业工作队伍,重在实

辅导员、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的学生管理服务者,就业工作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辅导员、班主任往往从传统的职责认识为就业工作与他们无关或者说关系不大,这种思想必须进行更正,对辅导员、班主任要赋予新的工作内容,明确责任,工作要务实,担负起就业小团体或个体就业指导、服务管理事宜,具体落实校系两级就业工作任务。

三、从横向看建立双支就业队伍,实现就业工作职业化

根据就业岗位目标,分为就业教育队伍和就业服务队伍。就业教育队伍是指从事就业指导与教育研究咨询的教师和咨询师,通过就业教育,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增进就业技能,教育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科学规划,对将来从事的职业进行理性认识,合理制定发展路线。学校成立要就业指导教研室,吸纳整合就业指导教师,规范校、系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使每位学生接受就业教育。

就业服务队伍是指从事就业管理与服务日常性工作的就业人员,如办理发放就业报到证,就业协议书的管理,就业市场的开拓等,学校成立校系两级就业服务机构,加强对就业服务人员的管理,强化以服务为宗旨,树立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就业观念,以学生满意为目标,做好就业服务与管理。

就业教育队伍和就业服务队伍是开展就业工作的重要力量,两支队伍在不同岗位开展工作,不同的领域有各自职业技能的要求,就业工作职业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四、全面提升就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达到就业队伍专家化

无论从纵向或从横向分析,全面提升就业人员的职业素质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就业工作队伍素质的提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培训对象要专门化

随着就业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就业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学校在选派培训人员时要有计划分层次培训。校、系、班级辅导员在就业教育或就业服务等不同岗位工作时,要参加相对应的专门化培训,不能有培训就参加,出现就业培训的盲目性,所学在所用的过程中出现知识能力不足。

(二)就业培训知识要有系统性

现在有培训机构进行的培训形式与内容简单,知识脱节,一次培训只是几个没有内容相关地讲座的组合,缺乏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因此,在学校或有关部门组织培训时一定注意培训内容系统化。

(三)就业培训教学要实践化

就业工作人员虽然多是从实践中来,但在实际工作没有过硬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只凭经验或简单地方式做以指导,有时出现误导,所以在培训过程中的实践环节不但不能少,而且还要有深度、广度。可利用现场就业咨询等解决问题,进行经验交流,授课教师示范分析和讲解,使实践环节丰富生动,特别是初次参加培训此环节十分必要。

(四)就业学习内容多元化

建立一支过硬的就业工作队伍,他们必须具备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素质,除了他们本身应该具有的生理、心理、政治、文化素质外,他们还应该是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职业咨询专家、人力资源专家。所以进行培训时,聘请企业家、部门领导、工程师、社会成功人士等社会各届人士进行经验知识传播,丰富就业人员知识体系。

(五)就业人员教育制度化

第6篇: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安教育 学历教育 改革

一、我国启动公安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

自2008年起,公安部直属的两所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将停止招收本科生。全国其他公安院校,亦将逐步停招本科生。据此,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警察教育培训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借鉴“美国模式”,淡化或暂停学历教育,培训将成为警校的主要职能。

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公安院校首先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必要的文化理论课程,确保学员的文化水平达到相应的学历程度。同时,还要按照警察培训的要求,进行警务知识、专业技术、业务能力及体魄等方面的专门训练。而本科学制仅有四年,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使学员在学历教育和警察培训两方面都达到理想要求,显然十分困难。

随着形势发展,这种公安教育模式在实践中愈来愈显现出诸多弊端。一方面,受师资力量等资源所限,其学历教育的水平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距日渐明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相形见绌;另一方面,沿袭多年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死板教学方式,也使其警察培训工作与公安实践严重脱节,公安实务部门对毕业学员的认可度不断降低。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急剧增多,包括警察在内的诸多公务员岗位,也已为广大学子热衷报考、激烈竞争的理想职业。在此背景下,公安机关完全可以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出所需的大量优秀人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公安部着手启动公安教育体制改革,以利于公安机关广揽人才,优化队伍素质和结构,集中精力、强化职业培训工作。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公安教育培训多年来所积累的一些深层问题,如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缺乏实用性和实践性等,远非停招本科生一举能够解决。

二、教学脱离实践――当前公安教育存在的问题

公安院校的公安专业课程,从师资上来说,这些老师都是按照教育部的规格招进来的地方大学毕业的高校学生,他们根本没有公安实践,和实践严重脱节。在公安院校,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根本不听讲的现象很多。

基于以上理由,导致现在公安院校的学生只能接受一些公安的皮毛。像实弹演练、汽车驾驶、擒拿格斗、查缉战术等实践性的训练基本走形式化或者根本没有,所以,进入公安队伍的公安院校学生也是要依靠岗前培训来学习实践中真正用得上的基本知识。

三、中美公安教育体制比较

1.警察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美国:美国的警察教育只由警察机关负责,各级警察机关自己开办学校或培训机构。

中国:警察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实行的是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双重领导。

2.警察教育模式比较

美国:以培训为主,以补充知识为辅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不计学历,也不授予学位,主要是为职前警察和在职警察提供必须的警察业务技能和知识。

中国:警察教育由普通教育和在职人民警察教育两部分组成,实行的是警察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3.教学内容之实践环节比较

美国:在教育内容筛选和课程设置上,把技术训练放在高于知识训练的地位,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

中国:理论课所占比例过大,教育内容偏重于讲授,有的理论知识脱离实际,个别学科内容陈旧、流于空泛,技能训练和实习时间较短,一般为4~6个月。

4.师资队伍建设比较

美国:挑选教师很严格,一般都招募警察机关中有大学文凭和五年警龄以上、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资深警官担任专业教师,这部分专业教师约占70%.其他公共课程主要聘请当地大学有真才实学、在学术上造诣深的相关教师兼职授课,这部分教师约占30%.

中国:专职老师,长期脱离公安工作的实践,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和生动性,很难反映公安现实斗争的新情况和新经验。

四、我国公安教育改革应当正确对待美国警察教育模式

作为一个在西方法治较为成熟的国家,美国警察教育制度理所应当地值得世界各国警察机构与警察教育部门学习和借鉴。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应该作为我们将要开始的公安教育改革的关注点。

1.关于美国警察教育模式对于我国的适应性

美国警察教育培训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培训内容贴近警务实践,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其不足之处,在于美国警察机构相互独立,其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培训内容不统一,各培训机构自为战;甚至个别警察培训机构将“巫术”作为警察的培训内容。如果我们对此不加以注意的话,也是不够理性的。

2.关于警察学历教育的职能

如果仅仅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让公安院校不办学历教育,则仍然不能解决公安院校教育的问题。如果借鉴美国警察教育模式而革去公安院校的警察学历教育职能,不但会损害包括公安民警在内的社会公众的感情,而且了会损害公安院校教师的敬业精神。我国公安院校通过提供学历教育而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能够得到教育部门在办学理念与办学程序方面更专业的指导与监督;在这一点上,是我国公安院校教育的特色之一。

3.改革公安院校现行的教学与学生管理模式――我国公安教育改革的关键,振兴公安院校教育

当前造成公安院校教育质量不高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教学内容与方式滞后于公安实践。二是公安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仍沿用军事化管理方式,造成公安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学风不振,在走上公安工作岗位后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不强。因此,当前公安院校教育改革近期目标应当是着力解决好这两个问题。

4.加强公安教育的职业化――后公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第7篇: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范文

一、襄阳市企业技能人才现状

调查的500家企业现有和急需各类技术工种共442个,其中高技能人才现有3837人,缺口2969人;一般技能人才现有23238人,缺口8967人。

二、2013年度襄阳市人力资源市场部分人才供求情况

表1 一季度人才供求情况

序号 职 业 需求人数 求职人数 缺口人数 需求倍率

1 电焊工 457 97 360 4.71

2 车工 1184 675 509 1.75

3 加工中心操作工 1091 338 753 3.23

4 其他行政办公人员 119 456 -337 0.26

表2 二季度人才供求情况

序号 职 业 需求人数 求职人数 缺口人数 需求倍率

1 电焊工 321 48 273 6.7

2 车工 461 311 150 1.5

3 其他工程技术 145 6 139 24.2

4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7354 15405 -8051 0.48

三、调查情况分析

1.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原因

第一,部分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有的企业不愿意招收刚毕业的中职毕业生,认为他们年轻怕吃苦,没有工作经验,在企业锻炼几年又流失了。襄阳市所有企业都在税前提取了职工培训经费,但真正用于技能人才培训的比例偏低,大多数企业没有专人和专门机构从事培训,有些企业又不愿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学校共同培养技能人才。

第二,技能人才流失到外地。襄阳市每年培养的钳工、电工、车工、汽车维修工等类技能人才在10000人左右,基本上可以满足全市的需求,但是毕业生在就业时却有一半人以上选择长三角区和珠三角区等待遇较好的企业,由此造成此类技能人才的缺口。

第三,技工院校生源严重匮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没有人愿意从事这类工作,如铸造工、锻造工和电焊工。二是生源数量严重不足。市属6所技工院校在2012年动员各方面力量,采取各种办法,招收全日制学生1376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之比严重失调,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严重短缺。

第四,部分专业尚未开展培训。如食品检验工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需求约为580人,啤酒酿造工需求量为400人。目前襄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和各培训机构均未开设此类专业,主要因为学校专业狭窄,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的需求覆盖所有工种。还有一种情况是因投入过大,无力开设。如起重工,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需求约100人以上,但培养此类人才需要一定的专业设备,投入过大。

2.需求较少的20个技能人才工种存在的问题

一是涉及的行业多,二是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均未开设这些专业。

3.从技能人才供求数据看问题

从人力资源市场部分技能人才供求数据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1)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如电焊工,今年第二季度需求321人,求职48人,缺口273人,需求倍数为6.7。其他工种技术人员综合在一起,在第二季度需求145人,缺口139人,需求倍数24.2。

(2)非技能人才供大于求。第二季度人力资源供求数据显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需求7354人,求职15405人,超出需求8051人。

四、解决技能人才紧缺的措施

一是发挥企业在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政府可对示范性职工培训中心给予补贴,企业要通过自身培训或校企合作的形式大力开展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解决技能人才紧缺的现状。

二是对需求较大工种采取以下措施: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使学生树立服务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意识;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的毕业生如果留在本地就业,政府可对学校、培训机构给予一定的职业介绍补贴;引导企业适当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

三是对生源不足的工种,要统筹高中阶段招生管理,严格执行《襄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使中等职业学校有较充足的生源。对学习此类专业的学生给予生活费补贴,引导企业提高此类技能人才的待遇。

四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需求量大的工种的培训。对需求量大,没有开展培训的技术工种,鼓励襄阳市技师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龙头院校开设这类专业,统筹分配专业和培训名额,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对新增开的投入较大的专业,政府给予投入一半的补贴。为鼓励招生,政府可给学习此类专业的学生一定的生活补贴。

第8篇: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范文

艺体兴趣学生管理规定

我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部分学生因文化基础薄弱但对艺术体育有天赋,而这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要求学校给这部分学生搭建学习兴趣的平台,让学生在健康的氛围中更好地发展特长。结合本校的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艺体兴趣对象

1.在学生选择文理科时,允许有一定艺术体育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报名登记。

2.经兴趣组辅导老师测试后认定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在同一年级中等以上。

3.家长支持,班主任老师和艺体任课老师筛选同意认可。

二、艺体兴趣开设目的

学校培养兴趣学生宗旨是发现和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使学生有所专长;提高我校艺体专业水平,提高升学率。

三、艺体兴趣上课时间安排

艺体兴趣学生课时纳入学校总课时安排,每周开课3节,分别安排在周二、三、四17:00--17:40进行,排到相应教师课表,记入教师工作量,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纳入学校管理。

四、对艺体兴趣学生和教师要求

1.艺体兴趣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金沙五中学生量化管理方案》等制度,不单独分班。

2.各艺体教师必须指导和要求学生爱护、节约使用各种专业器材:

对各种耗材,必须由学生自己准备,对学校提供的场地器材,必须本着爱护、节约的前提,按正规要求操作使用,有人为损坏或丢失者,照价赔偿,严禁放任自流。

3.严禁艺体教师私自对学生收取场地使用费等任何形式的费用,所有在学习期间的耗材费用,必须报学校,由学校办公会议决定后由学校统一采购;

4.艺体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老师,各任课教师的联系,配合班主任老师进行管理,对文化成情薄弱的学生加强辅导。

5.学习结束后,按规定在校内用餐,不得以任何理由外出吃饭;参加学校艺体学习期间,不得假借训练之名,逃避文化学习和文化课。如果逃避文化学习,学校有权终止他兴趣学习,并按制度扣分。

6.高二学年结束后,学生根据在学校学习的情况,需要外出集训参加艺体高考的学生,由学生和学生家长自行决定。且必须经本人与家长共同提出申请,在班主任、年级组长、辅导老师批准后到学校教务处备案;学习期间学生的管理、人身及财产安全由学生本人和家长负全责;学习、培训,高考专业考试结束后应立即回校学习。学生外出进行专业训练期间,各教师不得推荐培训机构,由班主任和年级组长提出要求,家长负责监管。

五.本规定从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执行。

第9篇: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专业教师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中职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基础

目前,由于社会、学校及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人们对中等职业类学校存在偏见,认为学生上中职学校没有前途,没有上大学有出息。这种情况下造成了中职学校的整体生源质量较差,问题学生较多,我们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困难,专业老师转岗和跳槽的很多。所以我们做为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一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热爱职业教育事业,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引导和感染学生,来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积极的价值取向,不辱“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1.2充电式的再学习素质是保障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教师,再学习能力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中职教育工作者。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直接是面对的社会,一定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专业技术水平。现代的技术水平和知识结构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类的教师,我们教育本身就存在书本知识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问题。我们要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及学校的有力发展

1.3优质的教学素质是核心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体现在教学上,全面的教学环节、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精彩的教学课堂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素质反映在备课、讲授、课后、考核四个环节。备课就是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制定的教学计划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方法,规范教案。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组织整个教学活动,我们应做到教态自然大方,板书简明规整,教学方法法多种多样,重难点鲜明突出,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教师从容驾驭课堂。课后要辅导学生及作业的批改,帮助学生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后面内容的预习。学生的成绩考核要有准确的科学评价和宏观导向,如:试卷答题、百分量化、提问回答等方式,来保证学生成绩的真实反映。因此我们作为一名基础专业教师,自身要具备完整、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重点把握学校的课堂教学,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

1.4过硬的实践素质是保证

我国早就对职业类学校的教师提出了“双师型”的要求,即不仅要精通理论教学还要过硬的实践教学本领。我们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毕业不是再教育而是直接面对就业,中职学校就是学生的练兵场,学生对实验和实践课也比较感兴趣,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实验和实践教学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就业率、工作岗位及待遇。作为“双师型”的中职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熟练的专业技术,这样我们的专业知识才能学以致用。

1.5科学的管理素质是关键

优秀的专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常常扮演多个角色,既是理论课的施教者,也是学生实验实践课的指导者,又是学校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许多的专业教师不但教授书本文化知识,还要当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由于天天跟学生打交道,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差,所以就要求我们专业老师也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学生管理关系到学校的各个方面,这包括学生的课堂管理、食宿管理、晚自习管理、图书阅览管理、微机室管理等各种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学生管理一定要具有科学性,不能死抠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不能简单的强迫学生去执行,更不能以罚代管。我们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于理,使学生增强自治和自理能力,自觉的去遵守学校的各种行为规范。

2影响中职专业教师素质的因素

2.1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按道理说社会的文化教育素质应该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对金钱的欲望越来越大,而忽视了教育的作用,当然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价值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许多人都知道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教师的受尊敬程度是很高的,而在中国则截然相反,把一个做生意的老板和一个教书的老师放在一块的话,在大部分人的眼里老师的存在是可以忽略掉的,也可以说受欢迎的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社会现象值得深思,同时对我们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产生很大的影响,有能力的教师有的转行有的走上了行政岗位,在教师岗位上的心理也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因为他们的努力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可,所以我们要改变全社会对于教师的认识和看法,国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导向要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养和发展的制度作用要突显,来促进中职专业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2.2学校因素

学校是专业教师从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根据地,也是专业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学校的工作学习环境,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学校的学科制度建设,对专业教师的发展乃至整个学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中职类学校都是国家事业单位,养了一群闲人,而且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拿的死工资,养成了懒散的工作习惯。学校管理比较混乱,都想去那些管理岗位,教师的地位低下,特别是近些年来中职学校生源严重匮乏,学校的规模和经费得不到很好的保证,把本来学校应以教学为重点的任务作了转移。中职学校学科建设是以培养学生掌握职业技术为目标,应该以市场导向依据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而不是闭门造车让市场来适应学校,及时的专业教师培训和更新学校的实习设备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制订合理的学科发展目标,激发专业教师工作学习及自我发展的需求,多方位、多渠道的培养专业教师的业务知识,实行民主管理,造就一支工作作风硬朗、团结协作、教学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

2.3个人因素

在中职学校从事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应该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水平和要求,既能专业知识和理论教学又能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专业课教师教学的水平决定了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的高低。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和示范性三个特点。专业性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性知识教学是专业课教师必备的基础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的教学水平高低和实践知识的熟练程度决定着专业教师是否具备从业的资格,如果一个专业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内容都一知半解的话怎么能教好学生。专业知识示范性决定了学生专业的学习效果,做为一个老师,我们的要求不仅仅是自己会自己懂就行了,最主要的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一是要有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二是要有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要善于总结教学的方式方法,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师的职业道德反映了专业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自己的精神食粮。所以专业课教师不但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加强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3如何提高中职专业教师的素质

3.1发展培训机构培养,提高专业教师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也要跟得上社会前进的节奏。专业教师的师资短缺和能力欠缺问题问题日益暴露。所以我们要建立专业教师师资专门培训机构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一是为中职学校培养新的专业教师,二是可以为在职的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使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国家这些年来在政策上给予了培训机构大力的支持,说明很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培训机构有的是职业技术类师范学院,也有的是普通高校建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为我们建设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和提高专业教师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3.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专业教师素质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这是不变的教学规律。专业教师不能单纯的只教授书本知识,还要与市场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学校书本的知识总是落后于企业生产的要求,我们有必要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也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使专业教师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及时掌握了企业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增强了实践能力和科研方向,同时又能把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到教学工作过程当中,进一步提高了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

3.3招聘兼职教师,提高专业教师素质

师资力量是否雄厚,决定了这个学校的发展潜力,一个学校的人才是有限的,特别是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所以拓宽专业教师的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在教学岗位上的比例,是提高教学质量专业教师互相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兼职教师的来源一部分是那些高学历、高职称、经验丰富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授和专家;一部分是能力强、技能高、富有生产实践经验的重点企业的生产能手和标兵。这样也加强了中职学校与高校、中职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使学校掌握了高校的办学模式和企业对人才的具体技术要求,促进了学校的良好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3.4规范学校管理制度,提高专业教师素质

中职学校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培养和管理专业教师的规章制度,来满足学校各个专业的良好发展。一是专业教师的培养方案,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培养方式方法。由于中职学校的规模出现萎缩经费紧张,许多专业教师很多年都没有参加过正规的专业知识培训,给学生讲的内容过于老化,与现在的实际相脱节,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二是专业教师的评价标准,专业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很多中职学校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盲目的开设新的专业,学校的条件不能满足招聘该专业的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就让现有的其它专业的教师来补充,往往这些老师对教学内容还似懂非懂就去上了讲台,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三是专业教师的聘任制度。中职学校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作为一教育单位,管理人员跟教师人员一样多,有的甚至前者是后者的两到三倍,导致许多人没有跟学生接触过就达到了很高的专业教师职称,夸大了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因此通过各个学校建立教师管理体系来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是一个有效途径。

3.5建立校本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素质

校本培训是依托本校的专业特点及办学宗旨进行的一种培训形式。专业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结合工作实际来加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学校可以针对专业教师存在的的薄弱环节来制定,培训的核心就是服务于学校的实际工作需要,培训的内容更具体更明确,培训的成果能及时的反映在专业教师的日常工作当中,所以说校本培训是专业教师提高教学素质行之有效的一种培训形式。

4结语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努力提高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促进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优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及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候庆国,王桂霞.中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