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医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血压;中老年;中医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2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35-0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我院根据高血压患者不同症状和症候分类采取中医护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120例患者中男77例,女43例,年龄50-75岁,平均(62.2±6.5)岁;I期高血压23例,Ⅱ期高血压61例,Ⅲ期高血压36例。
1.2 护理措施
1.2.1 基础护理 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暴露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也要避免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因此,在进行中医护理时,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环境安静、整洁,外出应注意保暖,冬天洗澡水温不能太高;日常起居方面,在患者刚发病时应尽量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各种活动尽量做到有人陪护,以防止发生意外。待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后,则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活动,这样可以使经络通畅,营卫气血调和,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对中老年人来说,主要的运动方式有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3类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每日进行1-2个运动单元的运动,注意运动要劳逸结合,运动强度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避免剧烈活动致血压升高[1]。
1.2.2 情志调护 中医认为人体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变化与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波动与情绪有非常密切的联系[2]。因此,护理人员要多关心和尊重患者,告知患者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鼓励病人说出引起焦虑、烦躁的原因,及时发泄情绪,保持乐观态度,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饮食干预 中医认为过食肥甘、高钠盐,过度饮酒可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郁化热而诱发高血压病[3]。因此应注意饮食护理。要求患者低盐低脂饮食,禁食或降低腌制品食用量,少吃甚至不吃单糖类,控制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戒烟限酒,日饮酒量
2 结果
以血压降至正常,或血压未降至正常但临床症状消除确定为好转;其他定为无效。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本组120例高血压患者,好转115倒,有效率95.83%。
3 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起居不定、饮食不节、七情五志过极及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因此,本文依据患者不同病情,实行针对性中医护理。首先保持高血压患者生活环境整洁、安静,室内空气新鲜,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运动康复方案;通过开展情志调护,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依从性及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饮食护理方面,根据患者情况实施辨证施膳,指导患者正确饮食。通过开展一系列中医特色护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组120例高血压患者,好转115倒,有效率95.83%,说明中医护理在控制中老年高血压方面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文英.高血压病的饮食辨证施护[J].光明中医,2011,26(5):1047-1048.
关键词:老年人产品;产品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24-1
当前的社会正在步入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面对这样的背景,老年人产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人群体的认知特性也与其他年龄群体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进行老年人产品设计时,其设计也应与其他产品有所区别,要能够适应老年人的认知特性及行为特性。
一、产品认知语义
产品语义学是以符号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设计理论,其研究对象就是符号。符号是一抽象的概念,它往往是通过视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经验和视觉联想或其他的感知方式来传达形态所包含的内容。产品语义学的口号是“使机器容易懂”,减少学习过程,使机器符合用户的经验、行为特点等,从而减少操作出错。在产品界面设计过程中,通过产品的形状、颜色、材料等视觉语义来表达人们以往操作、使用产品时所熟悉的界面信息,使每一件产品都通过自身的结构、形状、色彩、材料等来象征自己的含义。例如:人们在看到一个圆形的把手,总会想到要去旋转;看到红色的指示灯时,总会联想到危险的信号。
二、老年人产品语义的特点
老年人产品作为产品的一个细分类别,它是以老年人的知识结构、生活习惯、学习能力、时代特点和心理、生理特定等方面因素为基础的。
(一)老年人产品的外观语义
产品的外观的作用是能够反映出产品的空间尺寸、功能特点和形态内涵。其中空间尺寸、和功能特点属于产品外观语义的固有示意。而形态内涵属于深层次的感觉示意。在老年人产品设计中外观形态的固有示意要能够体现出产品的简洁大方、安全可靠、物理结构和操作形式等方面的语义特点。另外老年人产品的外观固有示意要依托外观当中的点和线两种基本元素。其中点属于深入到产品细节之中的具体元素,能够配合产品的整体外观发挥作用。例如一个指示灯、一个按钮都具有独立的实际功效,可以提供操作、将信息反馈传达给老年人等服务。线元素能够界定和分割,例如操作区域与显示区域的界定常常是依靠线的分割来完成的。
(二)老年人产品的色彩语义
在设计中色彩有着一套较为常见的语义表达原则。例如设计师常用绿色的指示灯表示工作正常,而用红色的指示灯表示产品出现非常规的问题。在老年人产品设计中对于色彩的恰当运用更加地重要。
老年人的视觉分辨率开始下降,因此可以用色彩的对比语义进行视觉区分,起到引起注意的作用。另外在设计中要尽量多的采用暖色系,比如红色、黄色和橙色。因为老年人的视力下降,对于冷色系的识别与区分能力明显下降。
(三)老年人产品的材质语义
材质的质感和肌理可以给人以触觉感受和心理联想,同时良好运用产品材质可以增加产品的亲和力,增强产品与人的互动。如老年人医疗产品应当选用质感柔和、肌理温暖的,以老年人日常的握持类产品为例,与手接触的部分,最好是表面具有褶皱或者是磨砂的质感,这样可以增加摩擦力。
(四)利用语义符号引导操作
老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下降明显,当在他们面对科技型产品时,很容易忘记自己的操作步骤与操作顺序。因此,将老年人科技产品的信息和操作步骤进行简洁化处理显得非常重要。利用产品的语义符号可以有效地减少地操作的选择性与干扰信息的过滤性。如图标符号的含义与颜色符号的对比特性,可以很好地引导老年人如何去操作。
三、语义学在老年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老年人在生理衰退过程中,其认知能力也必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衰退趋势,包括视听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对事物的思维能力衰退等现象,这将导致老年人在接触一件产品时,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认知障碍。而对于具有一定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来说,运用产品语义学来指导产品设计,使其具有老年人所熟悉的形状、颜色、材料、位置等产品信息,老年人在使用产品时就能很快了解产品的象征含义,产生关联性,从而能更快地引导老年人进行产品的操作使用。
同时,老年人生理上具有诸多与年轻人的不同之处,例如平衡能力差、缺乏协调能力、弯腰和下蹲不便等。因此,老年人产品的设计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这些生理特征,才能让产品具有人机协调性。产品语义学认为产品设计除了辅助人们认识产品功能操作外,还要能引导操作,老年人产品的设计应能引导老年人操作,通过设置一些辅助设施,以避免由身体上的障碍所带来的不便。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对于老年人产品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语义学在老年人产品界面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高老年人产品界面的友好性、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年人产品的符号信息(形态、色彩、材料、肌理等视觉要素)直接影响着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快速性及精神性,只有充分认识这些与老年人有关的形态语义符号,所表达的产品才能正确引导老年人操作,并在操作中使操作者感受到产品所带来的愉悦感,提高人机效能。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方良.设计的意蕴:产品的意义阐释及语意构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慎任,马海波.产品形态语义设计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邵云.老年电子产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
[5]罗仕鉴.产品造型意象尺度与认知研究[D].湖南大学,1998.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 西医药物疗法 老年冠心病
冠心病是因不正常的脂质代谢附着于动脉内膜而引发的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由于动脉内脂质斑块逐渐增多,致使动脉腔变窄,血液无法正常流动,从而引发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等症状[1-2]。目前医学界并没有明确划分冠心病发病机制,只对冠心病好发人群进行分类:男性50岁以上或女性55岁以上者易患冠心病;有冠心病史的家庭成员易患冠心病;高血压、吸烟、不爱运动等人群易患冠心病。本次临床诊疗以60例患者为例,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现简介临床诊疗效果: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院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诊疗对象,其中有36例患者为男性,有24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从55岁到7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6±2.50岁,本次临床诊疗患者均有典型的冠心病临床症状。我院与60例患者签订自愿诊疗协议后,将60例患者随机成为常规组与对照组,常规组人数30人,对照组人数30人,经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及性别得出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法,用药为倍他乐克和消心痛等。对照组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诊疗,选用地龙、郁金、当归等12味中草药经科学配比调制出诊疗药剂,每日喂服患者一剂,分两次熬煮,每次取药汁500ml,使患者早晚各服一次,当患者冠心病发作时立即喂服15粒速效救心丸,服药疗程为14d。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诊疗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4.00统计学软件计算,以p
2.结果
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诊疗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有9例患者经诊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有2例患者经诊疗后病情无好转;常规组:30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经诊疗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有12例患者经诊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有7例患者经诊疗后病情无好转。
由表1:可知对照组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比例为63.33%,病情明显好转的比例为30.00%,病情无好转的比例为6.67%;常规组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比例为36.67%,病情明显好转的比例为40.00%,病情无好转的比例为23.33%。比对结果为p
3.讨论
我国古代并没有冠心病一词,冠心病一词是民国时期由西方国家引入我国的,中医理论认为当今医学界所说的冠心病应归结到心痛和胸闷等病症中,根据中医心主血理论分析,冠心病发病机制是因心肌脉络阻塞麻痹而引起的,该病症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老年人是冠心病好发人群,中医认为冠心病发病机制是因情志失调、年老体衰或饮食不当引起的[3]。病位在心,主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本虚可有阳虚、阴虚、血虚、气虚,且可表现为气血双亏、气阴双虚、阴阳两虚;标实为寒凝、痰浊、气滞、血瘀[4-5]。在冠心病发病时,血瘀症状尤为严重,血瘀症状的临床表现为血液运行阻滞、如刀削针刺般疼痛,并且在夜间时疼痛感会明显加剧。面部表情呈现口唇暗紫状,肌肤微小血脉丝状如缕,女性患者出现血瘀症状时会发生闭经现象,脉象极其细微,总而言之,血瘀症状就是以疼、瘀、紫为主要特点。根据中医理论研究,要想治疗冠心病,就必须先治疗血瘀症状,由此可知,活血化瘀的诊疗作用十分明显,可以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患者痛苦。
笔者经过研究证实,活血化瘀法不仅可以有效诊疗动脉粥样硬化病症,同时该诊疗方法还可促进心肌代谢,改善心脏循环功能,有助于消除血液中的脂质沉积。本次临床诊疗中发现,红花和丹参可以通脉络、消除血液中的脂质沉积、皂角和水蛭可以排除血液中的污浊、郁金可以通络行气、地龙可以有效舒缓痉挛,增加心脏搏动能力,增加心肌供血量。
近年来由于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致使我国心脏病患者人数逐年递增,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我国心脏病病例数位居全球第一。虽然近年来西医诊疗技术不断发展,在冠心病诊疗药物研发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我们仍不得不承认,西医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合理利用中医理疗方法治疗冠心病是非常有必要的,经本次临床诊疗得出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率较高,应在临床诊疗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Camici PG,Crea F.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J].N Ensl JMed, 2007,356 (8):830840.
[2] Schreyer AG, Finkenzeller T, G6ssmann H, et al. Microcirculation and perfusion with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in Crohn’ disease: First results with linear contrast harmonic imaging(CHI)[J].Clin Hemorheol Microcirc, 2008, 40(2):143-155.
[3] 赵彩霞.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1-12.
【关键词】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老年骨折;血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39-01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减退,血液粘稠,发生骨折后创伤对机体进一步产生影响。下肢骨骨折手术常规实施椎管内麻醉后,可对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发生低血压、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近年来,通过容量替代治疗增加血容量和心输出量来改善机体的供氧能力。小容量高渗羟乙基淀粉在临床应用的研究日益成熟,本研究针对老年骨折行椎管内麻醉的病人应用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对比,发挥贺苏的优势,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1年3月,年龄在65岁以上老年下肢骨骨折病人60例,平均年龄为67.5岁,ASAI~II级,女性37例,男性23例,实施硬膜外麻醉40例,腰硬联合麻醉20例。
1.2 方法:所有病人入手术室后开放右肘静脉输液,同时抽取血样(肝素抗凝)检测血流变学和电解质,均用DSH3000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电、脉搏氧饱和度,经鼻导管开放吸氧2L/h,随机将病人分为三组,每组20人,A组和B组分别在椎管内麻醉操作开始时输注贺苏3ml/kg和5ml/kg,C组输注林格液或生理盐水。记录三组病人在麻醉前、输液后30min、输液后60min、术后2h、术后6h的血压、心率、尿量和血液流变学、电解质的检测。用北京普利生集团生产的全自动模块式血流变检测仪测定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三组病人在年龄、体重、麻醉用药量和术中失血量、输液量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和B组病人麻醉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组病人麻醉后血压、心率下降15例,需用血管活性药物13例。A组和B组病人尿量明显高于C组。A组和B组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全血黏度和血浆粘度。C组病人血流变学改变与术前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高渗羟乙基200/0.5氯化钠注射液其PH值为3.5~6.0,滴定酸度<1.0mmol/L,理论克分子渗透压2464mosm/L,含Nacl72g,电解质Na+1232mmol/L,CL+1232mmol/L,是近年来临床用于“小容量复苏”的又一主力军。
高渗盐水对心血管的效应机制表现:(1)快速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每输入1ml该液体可扩充血容量达6-8ml。(2)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每博量,减慢心率。(3)产生胶体渗透压,使细胞脱水,细胞膜的钠泵启动,利于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平衡和扩张血容量。(4)可使毛细血管前小动脉扩张,降低末梢循环阻力,降低后负荷和小静脉的容量,从而改善微循环。(5)刺激肺门的血管床内“高容积渗克分子感受器”产生的冲动,并由肺门的神经传入中枢,作用于血管运动中枢,引起全身血液动力学的改变。(6)可增加肠道的淋巴流量,明显增加蛋白含量和其输出量,蛋白转运功能增强,改善淋巴循环,良好的抗休克作用。
同样,高渗盐水在临床应用亦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可引起电解质的紊乱(高钠血症、高氯血症、低钾血症),急性肾功衰竭,凝血障碍,溶血反应,颅内压反跳升高,桥脑脱髓鞘损害等。
[关健词]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031-02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常合并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HINS)、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等,这类病人极具危险性。有人认为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各类代谢异常的根源。本组通过观察老年高血压病人空腹及餐后血糖(blood glucose,BG)、血胰岛素(insulin,INS)、C肽(C-peptide,C-P)、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等各项指标,探讨老年人EH与IR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6年6月~2007年1月在门诊和体检中心就诊的病人,原发性EH 74例,男55例,女19例,年龄60~82岁,平均(68.23±4.24)岁。 HE诊断根据1999年WH0制定标准,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并排除继发性EH、糖尿病、肝肾功异常者。所有入选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及心电图、摄X线片等检查。健康对照组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61~84岁,平均(66.34±3.92)岁。无心、脑、肾等慢性疾病。
1.2 方法
受试者均禁食10~12 h于次日清晨抽血。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测定采用酶法,试剂盒由法国SEPPIMS.A.公司提供,血清胰岛素和C肽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身高、体重测定,标准血压测定法测量血压,并计算出体重指数(BMI),根据公式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肥胖者诊断标准依据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的亚洲成年人BMI的标准,BMI≥25为肥胖。胰岛素敏感指数ISI=ln1/FBG(空腹血糖)×FINS(空腹血胰岛素),李光伟[1]等提出的该指数与胰岛素/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的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率呈高度显著相关(P=0.01)。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实测值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与对照组BMI、SBP、DBP、TC、TG、HDL-C、BG、INS和C肽比较见表1、2。其中,老年高血压组BMI、SBP、DBP明显高于对照组。餐后2 h血糖老年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TC、TG有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国内外有大量文献报道在EH患者中存在着HINS和IR,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现象。高血压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多数研究均支持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2,3]。本研究结果说明,高血压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当同时存在代谢异常时,如高血脂、肥胖等,其胰岛素抵抗发生率更高[4],这一结果与代谢综合征的特点相符合。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这一概念是于1999年由WHO提出,它是伴有IR的一组疾病的积聚,主要包括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糖耐量低减)、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等,其每一项异常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多项异常合并存在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大,因而近年来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而糖耐量降低、HINS是其根本原因[5]。现代观点认为,高血压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性疾病,同时也是代谢紊乱性疾病,尤其是胰岛素抵抗在原发性高血压中普遍存在,并在一些代谢紊乱的中心环节起作用,高胰岛素血症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也是冠心病的独立预因子。IR作为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其导致高血压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胰岛素为一血管生长因子,长期作用可导致平滑肌细胞增生,动脉血管壁增厚;可引起交感神经活化;胰岛素在生理范围内增加可导致水、钠潴留;胰岛素影响细胞电解质平衡,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在胰岛素抵抗时,纤溶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血栓形成。总之,高血压不仅是一种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疾病,而且还是伴有多种物质代谢障碍的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是引起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高血脂的关键因素,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均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过程中,有效控制血压,改善心肌供血的同时,纠正代谢紊乱,控制高胰岛素血症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光伟,潘孝仁,LillojaS,等.检测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一项新指标[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0):656.
[2]Guo X,Cheng S,Taylor KD,et al.Hypertension genes are geneticmarkers for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resistance[J].Hypertension,2005,45:799-803.
[3]张纪梅.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关系探讨[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5):1796-1796.
[4]龚晓燕,李虹伟,顾复生,等.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状态分析[J].北京医学,2000,22(4):222.
[5]Reaven GM.Rol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disease[J].Diabetes,1988,37(12):1595-1607.
[关键词] 依达拉奉;疏血通;老年人;脑梗死患者;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123-02
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死的高病死率与高致残率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与身体健康,而且,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1],有效的治疗药物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本研究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脑梗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住院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依达拉奉;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60~77岁,平均(69.5±9.5)岁;治疗组5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60~79岁,平均(70.5±10.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各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10年全国第9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年龄均大于或等于60周岁,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同时排除影像提示有颅内出血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治疗方法 本组56例患者根据患者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包括降压、脱水及针对各原发疾病的治疗,常规应用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同时给予30 mg依达拉奉+10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2次/d,疗程为10 d。
1.4.2 治疗组治疗方法 本组5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6 mL疏血通注射液+25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0 d。
1.5 疗效判定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进行评分,治疗1个疗程后根据患者CSS评分减少程度对疗效进行评价。基本痊愈:CSS评分减少>90%,患者可正常工作与生活;显著进步:CSS评分减少>45%且≤90%,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进步:CSS评分减少>17%且≤45%,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进步者;无效:CSS评分减少≤17%。恶化:CS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 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显示,治疗组基本痊愈16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7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23例,进步11例,总有效率80.36%;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动脉硬化后栓塞,其治疗的根本是恢复可逆梗死部位的血液灌注,尽量挽救缺血坏死的脑组织。依达拉奉是一种活性抗氧化剂,是临床目前唯一证实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其主要作用是保护脑组织,减少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量研究已证实了其对脑保护的有效性[2],同时还能清除再通部位周边产生的大量OH-,阻止脑梗死的再次发生。
疏血通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其主要药物为地龙和水蛭,研究表明,水蛭的有效成分水蛭素是一种强效凝血酶特异抑制剂,具有阻止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酶,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地龙的有效成分为蚓激酶,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蚓激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溶栓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可迅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3-4],降低血黏度,增加脑血流量。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示,治疗组基本痊愈16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7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23例,进步11例,总有效率80.36%;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可多渠道改善脑部供血[5-8],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Watanabe T,Tahara M,Todos,et al. The novel antioxidant edaravone:from bench to beside[J]. Cardiovasc Tber,2008,26(2):101-114.
[2] 刑海波,李刚. 依达拉奉多器官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新进展[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20(5):305-307.
[3] 白金霞.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34.
[4] 朱友志. 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临床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09,16(11):17-19.
[5] 陈斌,左友波,张国元,等. 依达拉奉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作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4):1508-1511.
[6] 那昕,唐合春. 依达拉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2010,39(19):2657-2659.
[7] 文燕.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56-57.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老年性;高血压;生活质量;影响高血压是指血压大于正常值范围,多见于老年人,是一种慢性疾病。该病会对心、肾等脏器产生影响[1]。该病需要终身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途径。该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2]。本文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2级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比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2级高血压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分级[3-4]。根据患者知情并符合医学伦理学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90例,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为(69.3±1.5)岁,其中肝火亢盛型21例,阴虚阳亢型27例,阴阳两虚型27例,痰湿壅盛型15例。对照组90例,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9±1.4)岁,其中肝火亢盛型22例,阴虚阳亢型26例,阴阳两虚型25例,痰湿壅盛型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症型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以及利尿剂。研究组:给予中成药或者中草药,患者自觉头晕头疼症状明显者或者是血液升高明显者加用西药降压,汤药者根据患者的中医症型来用药,中成药则以复方降压胶囊、牛黄降压丸、罗布麻片以及菊明降压丸丸等。
1.3生活质量评估应用自制的生活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生理状况、躯体化症状、工作状态、睡眠状况、焦虑、压抑、压迫症状、敌对等项目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5-6]。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以P
2结果
由表1可知,研究组生理状况、躯体化症状、工作状态、睡眠状况、焦虑、压抑、压迫症状、敌对等评分分别为(70.3±1.8)分、(20.2±1.9)分、(5.4±0.3)分、(7.9±1.1)分、(7.5±0.5)分、(10.9±0.3)分、(7.8±1.3)分、(7.9±0.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1.2±2.1)分、(12.3±1.8)分、(3.1±0.2)分、(5.4±0.9)分、(4.2±0.5)分、(7.2±1.2)分、(6.9±0.3)分、(4.2±0.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压力增加,该病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统计,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大约2.85%。多数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头晕和靶器官的损害[7-8]。药物治疗是控制该疾病的重要途径,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但是长期服用会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生理状况、躯体化症状、工作状态、睡眠状况、焦虑、压抑、压迫症状、敌对等,可以作为许多疾病治疗预后和疗效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生活质量的研究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9]。
本文对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思维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对患者整体和个体差异,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级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生理状况、躯体化症状、工作状态、睡眠状况、焦虑、压抑、压迫症状、敌对等评分分别为(70.3±1.8)分、(20.2±1.9)分、(5.4±0.3)分、(7.9±1.1)分、(7.5±0.5)分、(10.9±0.3)分、(7.8±1.3)分、(7.9±0.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1.2±2.1)分、(12.3±1.8)分、(3.1±0.2)分、(5.4±0.9)分、(4.2±0.5)分、(7.2±1.2)分、(6.9±0.3)分、(4.2±0.2)分,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性2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对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2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疗效,相比单独应用西医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邹启才.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3,35(04):545-546.
[2]秦茂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0):1208-1209.
[3]黄楦槟,黄卢杰,陈金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720-5722.
[4]梁小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0):1507-1508.
[5]黄力,盛雪,李琳.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1,30(06):436-441.
[6]莫兰.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10):1608-1610.
[7]方显明,黄红英.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07(02):130-132.
英文名称:Practical Geriatrics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9198
国内刊号:32-1338/R
邮发代号:28-20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北京市、黑龙江省、河北省劳动局(组):
关于一九五七年延期毕业的技工学校、半工半读学校、技工训练班的学员,他们的工作年限如何计算的问题,经与有关部门研究,我们意见,凡是根据国务院一九五七年总周字27号通知的规定延期毕业和分配工作的,应当从他们正式分配工作列入在册职工,并且领取了工人标准工资时,开始计算工作年限。个别地区和单位没有这样办的,应当照顾全局,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及时纠正过来。
其他年度延期毕业的上述学校和训练班的学员,其工作年限也应按上述意见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