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政单位财务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究
从整体角度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将其资金运作以及财务收支的基本状况进行反映,利用相关的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优化管理。其中,新会计制度的颁布牵扯到了会计法律、法规等方面,并且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所要求[2]。除此之外,在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合法合规的同时,需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能够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充分发挥出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整体效率,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真实的财务信息。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理念
现如今,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以社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资金补助,因此,这种情况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整体的财务管理理念,并且工作人员并没有对财务资金管理有所关注与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财务风险,并且还会不定期出现会计操作、财务处理、财务监督等各种类型的核算风险。
(二)缺乏财务预测以及控制
一般而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来源为国家拨款,因此在财务管理中期预算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另外,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缺乏预测与控制,没有从行政事业单位整体财务预算角度出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财务资金的预算编制出现不合理以及不准确的现象。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的整体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缺乏财务预算以及控制,从而导致在整个实际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资金的使用以及支配,会出现资金预算以及资金随意挪动的现象。
(三)缺乏资金管理制度以及资产管理方案
根据笔者研究与分析,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使用中会存在控制管理不严谨的现象,并且会衍生出诸多财务问题,比如资金挪动、资金使用超支等。与此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缺乏对财务管理理念的认识,在财务资金的管理中表现的并不严格,往往会出现资产闲置现象,这种情况下不仅无法及时对资产进行清查,并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产账实不符或者帐帐不符的现象。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欠缺
从本质上而言,财务管理人员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关键人员,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财务控制管理只是,并且对财务信息的控制管理不够牢固,导致出现各种严重违纪现象[3]。甚至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以及法律观念,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会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从根本上导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管理工作无法得到创新发展。
三、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
在新会计制度下,我国行政单位需要依据《会计法》严格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按照其规定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遵守新会计制度的基本理念以及要求,尽可能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减少人为因素的出现,尽可能对财务资金的指出结构以及指出用途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行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严谨性
在新会计制度下,要想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校发展,则需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严谨性。一般而言,需要积极完善收支审批、进度管理、资金核查等制度,并且要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保证权责明确[4]。此外,在财务审批以及核查的过程中,需要公平透明的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保证财务预算控制的真实与可靠。
(三)对资产管理进行严格规范
一般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资金控制,并且保证资金的使用具有透明性,保证专项资金在使用中专款专用。此外,还要保证专项资金与相应的指出资金有所区别,不会出现随意挪动以及挤占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完成情况、使用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从本质上提高资金使用的自觉性。
一、当前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现状
首先是没有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还存在着很大问题,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到位,最重要的是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管理上很随意。有些单位还没有规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财务人员对自己的职权范围不清楚,使得整个单位的财务管理混乱失控。‘
其次是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财务管理的关健性内容就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可以促进财务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也是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甚至财务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都缺乏理解。
还有就是在财务资产管理上的随意性。财务管理的核算工作以及各种出库、入库工作都没有录入账簿,相关的款项的来龙去脉无从了解。一般情况下会出现管账不管物或者是管物不管账,不能做到两者的产效结合。
最后则是财务管理预算上没有科学的方法。作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心环节的预算工作,必须要有严格的系统程序。而且有些事业单位随着项目的增加,财务的预算越来越随意,最后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失控。
二、立足内部控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基于内部控制角度,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保障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财务管理。因此,我们要根据法律的规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准则,在财务的管理上接受内部控制监督,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作 ,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所以,要严格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管理规定,不断地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的开支上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培养财务人员的大局意识。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有扎实的会计基础以及相关的法律常识,财会人员在财务的管理工作上有着重要的责任。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注重财务人员的资格审查和专业培训。首先是对财务人员的从来资格进行审核,财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资格证,同时,还得要求从事财务工作的经验。然后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一方面提高其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对财务人员的人格修养也有一定的提升。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科学理财,树立新的理财理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上存在着很多矛盾,要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转变观念,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财务管理。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强调的是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要体现出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将财务的集中管理和专项管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由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了统一的核算之后,再实行相应的管理办法。
强化财务管理责任人的控制意识和责任意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要对单位的财务工作和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做出系统完善的信息登记。单位可以实施奖罚分明的制度,鼓励员式人人参与,从而更好地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财务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明确有关责任人。有关单位要给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使得有关人员以及全体员工都可以按照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尽心尽力。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进行为企业实现信息化系统管理提供重要条件。
总结: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国内的经济有了全新的面貌。但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上仍需要加强,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上的控制和监督,这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然而,内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发展的决定性条件,确保单位的经济运营情况,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我们要注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完善财务管理体发,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曹.基于内部控制角度探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国经济研究学院.2010(2).
[2]丁彬.基于内部控制角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浅析.中国人民经济研究学院经济论从.2011(5).
[3]张艺.从内部控制角度探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2010(12).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属于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合称,所以财务会计工作便需要从其特点上出发,记录、反应预算执行过程,这一系列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新会计在灰度的实施,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基本需求,所以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整体性改革,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促进收支计划的实施,同时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份助力。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缺失
行政事业单位的本质,就是要为社会服务,其部门运作与管理所需资金大多来自于国家的财政补贴。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大多行政事业单位都缺少相应的财务管理理念,对资金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轻视的前提下,各种问题都极容易发生。同时在工作上还有许多核算风险,整体上存在较多的财务风险。
(二)预测与控制缺失
财务管理中,预算占据关键位置,但是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对财务资金进行预测与管理控制的相应措施,很少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入手,所以时常会出现预算偏离以及预算不合理等情况。在国家拨款资金的使用上,因为缺少管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不会从预算的角度入手对资金进行支配,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时常出现混乱的场面,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工作使用资金大于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挪用资金的情况,影响体系的正常运行。
(三)资金管理方案缺失
因为在控制管理问题上存在不严谨的问题,所以其财务资金管理上也存在不严格等问题,资产闲置情况严重,没有科学的控制管理制度,所以不能对资产进行科学的清算与盘点,所以常会出现资产账实不符或者是账账不符的情况。
(四)财务风险管理措施欠缺
因为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对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导致其内部控制体系与管理体系存在诸多不科学之处,最终出现问题时,没有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对其进行制约。单单依靠管理部门的个人从业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武断性判断,使行政事业单位自身财务管理体系与控制体系有如不存在。
二、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强化流程与真实性
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严格的按照新会计制度中规定的流程来进行。强化财务办理程序及基础工作的强化管理。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所应具备的准确性、真实性,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要有机结合,将每一部分工作所对应的责任分配至相应的工作人员身上,做好基础核算工作。与此同时,新制度背景下各单位的来往款项都要如实的汇入到本年结算中。
(二)强化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以及内控控制工作都需要通过一套切实可行的体系才能完成。首先要增强肩部监督及内部控制力度,建立起健全的会计管理部门,保证单位内部各部门的会计工作人员可以井然有序的工作。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的审计与监督制度,保证工作人员可以依照新会计制度来履行自身的指责,进而保证核算结果可以反映出实际经济活动。
(三)提升工作人员能力
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才是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要求,所以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将《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内容通过培训会议的方式灌输给工作人员,使其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定及要求。前期可以将内容定位在知识点培训上,以传授为主,待一段时间以后,将主要目标转移到知识考核上,对考核成绩优异的人员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对长时间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通过培训与考核相互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业务素质。其次可以从预算方面入手,对财政支出与进入进行动态监督管理,保证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在帐,保证账目记录的真实性。最后可以推广财务公开制度,通过财务公开这一方式来强化财务监督职能,发挥干部自身的监督作用,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四)强化资金管理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审计部门等,需要从各自的职能入手,增强经常性监控及突击性的专项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检查与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将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作为主要指标,对基础工作进行衡量,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相关部门需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基础工作,对前些年经常出现的不依法设置会计张薄、私自设定会计账簿或者是有账外账的单位进行严格处理,处理方式可以依照我国相关法律从严处罚,保证制度不流于形式,具有实际意义。
三、结束语
新会计制度的颁布,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势在必行。同时这一制度的颁布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助力。本文从四方面对完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殷典平,林涛.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创新工作[J].现代商业,2011,09(02):55-57
关键词: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国提供公共服务及公共设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近年来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我国的不同方面提供着基础性支持。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我国进行国库资金管理过程中的支付环节,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控制、资金划转拨付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来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通过国家指定的银行账户进行财政资金的划转,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快速高效地处理有关财政资金给付的问题。而随着我国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规定也日益明确,我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政府时,其资金来源和单位预算编制过程及预算管理等工作都需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支持。因此,有必要探讨新的会计制度给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产生的效应,这样才能了解到现行制度的不足,为完善制度和单位进行财务管理提供新的线索和指导,最终促进我国社会基础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实现我国经济的二次腾飞。
一、新制度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新制度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的有利影响
1、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质上就是对于国家拥有的财政资金进行汇总管理的制度内容,是国家集中收取支付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可以明显发现有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规定,且制度规定项目逐步完善,涉及到单位发生资金支出退回、日常资金拨付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这无疑提高了我国政府对财政资金的总体把握能力,增强了单位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新制度中有关国库集中支付的规定也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会计核算的能力,从单位管理者到单位内部从事财务核算管理的职工对于财政资金的用途重视程度的提高,将会大大减少因意识不足而产生的随意支出财政资金、财政资金浪费现象。新会计制度中有关行政事业单位支出项目的规定更加严格,也强化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中权利制约的职能,为保障单位正常运营,减少不合理支出项目,最大化提高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变革
对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财务管理模式一般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模式,并没有引进新型财务管理方式和财务管理系统进行财务指标的核算和管理。但是新制度中有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内容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实质上是为单位的工作给予了一定的提前量,并且对于单位未来年度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事先流程筹划和资金筹划。当单位的工作项目有了预先考虑时,就可以减少拍脑袋做决策带来的巨大弊端,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了因缺少规划性产生的单位工作随意性过大、资金支出不按照预算进行的事件概率。同时,新会计制度中对于不同财务事项和国库支付制度的关系也给予了单位财务管理职工的工作指导性,使得职工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
3、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流向
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过去在未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时候,财政资金直接流入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单位账户中,有关财政资金的流向国家难以进行实时监控,容易出现私自挪用公款、单位资金流向不明的情况。但是在新会计制度对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了更加明确规定之后,行政事业单位有了预算规划,所需的财政资金不会直接流入到单位账户,这样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的财务会计管理不会涉及到大额资金管理和调度,而直接转化为现在的预算编制管理和决算核对项目,这必然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向和金额消耗大小,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也大大增强了我国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二)新制度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的新的考验
1、新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其中有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说明也更加清楚,新制度必然会给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变革,但是本质上会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走向更加规范、透明的道路。但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有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需要现代化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和国库资金管理系统的匹配支持,否则必然会出现工作量巨大,难以进行资金项目匹配的问题。而这也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现代化电子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否则难以胜任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2、新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中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提出了较高要求
当新制度实行后,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资金结算流程必然会出现较大变化。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进行的财务会计资金结算的银行财务资金管理、报账流程审核、项目预付资金支付等都和过去的流程产生了一定差异。因此,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间配合度较高,各部门通过相互配合尽快适应新的会计制度,同时在制度变更之前需要提前做好规划,防止因制度变更导致单位内部事务处理中断给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在新会计制度下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对方案
(一)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自身财务管理思想进行改变,提高单位预算管理的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基本职能部门,其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发展水平,也牵动着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普遍适用,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对于自身财务管理思想进行升级,提高单位进行预算编制管理的水平。首先,这需要单位内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主动升级财务管理思想。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取消之前单位自身存款账户,实现集中收付。因此,如果单位内部领导不配合改革,容易出现私藏小金库等恶性事件,给国家资金和单位声誉都会带来恶劣影响。其次,单位内部的相关从业人员也需要认真学习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有关制度的核心内容并对单位内部涉及事项进行事前筹备,减少因制度变更给企业事项处理带来的困扰。同时,单位会计管理人员通过学习使用新的信息化系统并掌握处理解决系统简单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给单位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大大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同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在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颁布实施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做支持。同时随着新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传统资金管理方式产生冲击,因此单位需要在适应制度变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内部控制制度,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运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不断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实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而言具有极高的重要性,这必然会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核算带来有利的影响,但是根据前文分析可以发现,新会计制度对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会带来新的考验,这便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不断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信息化系统需要涵盖至少包括资金安全保障、资金划转限额、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内容,其中资金安全保障和相关信息的保护则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够全面推进的重要屏障。同时对于某些特殊事业单位的机密性信息其联网也需要通过主管机构的审批才可进行,防止因执行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给单位其他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有这样,新会计制度对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才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也日益显现。而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颁布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国实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资金透明度起到了相应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明确新会计制度对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并找到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新举措。
参考文献: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以及新会计制度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进而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朝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新会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
一、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健全资金核算体系
在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已经详细核算了各类收入状况,例如,在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以及上级补助收入等等,财务管理人员会按照收入种类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核算。此外,在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完善财务报表结构与财务体系,为有效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在报表编制部分已经逐渐增加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例如,在资产负债中,虽然取消了收入与支出项目,但是增加了一项新的规定,即财政补助收入支出。为了能够精准的分析财务风险,在债务模块,新会计制度增加了负债的分类管理,在负债期限方面,可以划分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加快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资金核算体系健全的进程。
(二)改进和完善计价管理
新会计制度下,为了能够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具体流向,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式,财务管理人员在不断进行创新,并且在资产管理方面,已经增加了两项新的管理模式,即无形资产的摊销,以及待处置资产的损溢。此外,新会计制度下,在资产管理方面,增加了非流动资产,并且在净资产中,也增加了新的内容,即财政补助的结转与结余,并且在资金分配过程中,已经实现了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操作流程也非常清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将会朝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理念淡薄
现阶段,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特殊性质,财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拨款,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忽略对资金的管理。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以经营国有资产的方式,为自身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是在经营的过程中,却没有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导致经营的国有资产存在较大的风险。
(二)缺少财务预测理念
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无偿拨款,因此,财务预算环节至关重要,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旧存在很多缺陷。例如,在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缺少财务预算理念,不能依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编制,这不利于加快财务管理的进程。
(三)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较差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想适应时展的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以往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需要。但是,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较差,忽视预算与核算环节。此外,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为使自身获得经济收益,违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阻碍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
三、新会计制度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做好会计核算环节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应熟悉和了解新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依据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规定的统一流程,做好会计核算环节。在财务核算过程中,为实现核算的精准性、真实性与可靠性,应使内部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做好账簿记录环节,以及基础核算环节。此外,在新会计制度下,对于暂存、暂付以及其它应付款项,依据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财务管理人员应将这些款项纳入决算环节。
(二)加大力度监管财务资金
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审计部门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外部监控,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对于违法乱纪行为,应当加大惩处力度。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过程中,审计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实施细则的基本要求,加大力度监管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机率。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
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效率,因此,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逐渐转变财务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
此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应经常参加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业务交流会议,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专业水平与专业素质较高的财务管理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使财务管理人才更好的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
(四)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现阶段,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做好财务管理的预算环节至关重要,是确保财务管理稳固运行的基础,因此,这就要求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人员应转变以往的预算理念,完善预算方法,依据新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做好预算环节的工作。如果事业单位能够确保预算环节的精准性,不仅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能调整和优化配置资金资源。
此外,在资金绩效管理方面,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例如,共性指标、个性指标等等,使事业单位的评价制度不仅能够适用于所有的财政支出,也能够依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因此,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也要发挥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新会计制度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我们能够看出,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环节至关重要,是确保事业单位运行的基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视财务管理环节,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方法,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进而为财务管理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媛,李丽丽.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中国投资,2010,18(03):259-261.
[2]开宁,王萍.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探讨[J].中国外资,2012,20(05):12-14.
1当前我国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主观能动性问题当前,我国行政单位内部工作人员还没有形成完善具体的内部控制意识,这是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管理工作无法真正得以落实的直接原因之一。我国行政单位财务部门人员大多数都是一些非专业专职人员,部分会计人员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这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虽然目前许多行政单位都着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但成效甚微。
1.2财务制度不完善在我国现今的各行政单位中,财务制度不完善现象普遍存在。各行政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在制度上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单位自身经济事项与运营管理出现偏差,使得员工缺乏规章制度约束。另外,行政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过于陈旧,且各项制度规定存在矛盾、混乱等问题,对人员的约束力和协调调配力下降,进而导致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滞后,发展受限。许多行政单位还缺乏相关的会计制度规范,一些印签票据的管理制度、岗位分离制度以及对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制度等,都还没有有效实施,间接造成某些领导在单位中“一支笔”的现象。
1.3资产管理与财务费用审核存在不足首先,现今我国的大多数行政单位,财务费用支出过大,对各支出项目审核不严格,加之其对财务控制的管理力度不够,导致单位的财政部门在对单位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无法实现零基预算这一目标。另外,行政单位中的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上存在粗制滥造现象,没有遵照行政单位财务部门应有的客观准确原则,导致行政单位中的年度预算经常变更或频繁调整。其次,行政单位各项财务的具体支出,没有严格按照预算计划安排,导致单位财务预算流于形式,失去了原本应该具备的财务管理约束力度。最后,行政单位在财务支过程中,缺乏统一分析,合理性不强,成本效益意识不足,导致行政单位中的多项财政费用被反复支出、超额支出。财务管理制度失衡,使单位财务管理混乱,购入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录入财务档案,导致行政单位中的资产收录情况以及财务内部管理严重失序。
2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亟需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2.1增强主观能动性首先,应对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会计知识培训以及财务节流意识培养,尤其是对一些单位的负责人,更应增强其自身责任观念。我国《会计法》以及《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等条例有关规定明确指出,单位各级负责人,应该对其所在单位的会计工作以及会计统计的财务档案、报告等资料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完整性负责,对本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应肩负起实施责任。行政单位的各级负责人要以身作则,遵守规定,在员工中起到榜样和带头的作用,使行政单位的内部工作人员真正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单位要经常性地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有关的财务专业管理知识学习,以逐渐提升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设立严格的奖罚制度规范,充分调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责任明确、人人参与。
2.2建立和完善单位的内部财务制度和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在制定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财务处理工作流程图,并根据流程图就行政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计划编制、主管审核、过程监督,对财务支出各个流程认真落实责任人,明确岗位责任。
2.3完善资产管理和资金审核制度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完善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和资金审核制度。首先,实行岗位分离制度,严格分离不相容岗位,以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其次,应及时进行业务记录控制,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必须及时入账,及时进行资产盘点和清查,明确登记资产购置及后续计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强化管理,加大执行力度,尽量避免年度预算的随意变更。最后,增强对资金支出的审核。明确每笔支出,对重大支出应建立完善的追踪和控制流程,以及时获悉资金动向。
3结语
行政单位财务职能预算管理资产管理
行政单位是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做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重要举措。行政单位只有严格履行财务职能,遵循财务管理规律,循序渐进,才能使财务管理变得合理和规范,才能促进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健康高效发展。
一、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现实情况
财务管理是行政单位各项工作的经济命脉,是国家财务之本,只有做好有效的财务管理,才能保证我国行政单位正常运行,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建设长期稳定发展。由于不同行政单位具有差异性,各行政单位管理方式和水平也各不相同。根据实际情况,我国目前行政单位仍然采用收支记账的方法,这样逐层审批在现实中会产生冲突,出现问题,审核方式落后,权限集中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工作人员会产生情绪使得积极性不高,麻痹大意现象严重。
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虽然也在不断提高,改革力度也在不断增强,但财务管理中的不合理,不规范问题依然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行政单位长期稳定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不断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1、财务职能履行不到位
财务职能是指行政单位财务在运行中所固有的功能,财务的职能源于行政单位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表现为筹资、用资、耗资、分配等过程中的管理职能。行政单位在财务管理中不能合理履行筹资职能、调节职能、分配职能、监督职能,职能拓展更谈不上。
2、行政单位财务预算中管控机制不健全
行政单位的预算是一个综合性的财务计划,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由于部分行政单位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只重视短期活动,忽视长期发展目标,使各期编制的财务预算衔接性差,预算指标与行政单位长期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只强调财会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忽视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完善;只重视静态管理,忽视动态管理;只重视资金运用管理,忽视资金成本管理;只重制造成本法的运用,忽视成本管理方法的改进;只重视内部因素分析,忽视外部环境研究;
3、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收支问题突出
行政单位财务收支情况是国家规定应当接受监督的,国家赋予一些行政单位收费职能,是为了筹集部分财政资金,平衡社会收益。但现实中,某些单位在利益驱使下,不遵守法律法规,践踏体制,往往出现巧立名目,乱收费、随意收费,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加重了企业和老百姓负担,给党和国家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支出方面出现的不均衡问题很严重。由于资金在短时间内被违规使用,不仅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出现滥用、占用现象也难以控制。一些行政单位为了满足预算,虚构经济业务往来,使用各种手段来逃避国家监管,导致预算部门加大支出力度,使得预算失衡,严重影财务资金的合理使用。
4、行政单位财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错误现象发生,都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行政单位财务人员知识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仍然不能与经济工作完全相匹配。许多财务管理人员还停留在理论的角度上,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需要专业技能的学习。落后的财务管理方法,会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财务管理人员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还亟待提高。
三、完善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方法
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财务纪律,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宗旨。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行政单位中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累。财务管理人员都要认真执行岗位职责,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活动。记帐、算帐、报帐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日清月结、近期报帐。财务管理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对于违反财务制度和纪律的事项,必须拒绝付款、拒绝报销或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2、加强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
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进行严格管理,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行政财务管理人员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依法行使财产管理者权利,履行其相应义务。实施对国有资产运作的有效监管,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3、建立有效的财务支出约束机制,全面、规范、合理管理行政单位财务
做到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约束,建立车补,电话费,邮资,差旅补助使用管理规范,提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做到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约束单位人员财务行为,具体要做到细节把控、权限控制、财务审核控制、部门内部控制、收支汇报控制,还要加强审计力度,严格审计流程,堵塞漏网之鱼。
4、提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要监督财务管理人员严格履行职责,做好财务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坚持持证上岗,进行全方位立体管理,财务管理人员调岗换休要登记上报,稳定财务运行程序,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意识、风险意识、大局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婧超.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梁雪.行政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5.
[3]张瑛瑜.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完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一、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经费保障是行政单位履行职能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财务管理是规范行政单位经费保障和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行政单位不核算成本,不追求经济效益,以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为目标,导致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局限在日常财务收支概念中,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随着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推进,目前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财务管理制度是行政单位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如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则无从谈起财务管理。行政单位普遍存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规章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的问题。行政单位虽然多数都已建立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但陈旧过时,不适用于实际工作,不能反映客观实际需求,不仅不能发挥其促进单位科学发展的作用,还会阻碍单位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各部委相继出台了多项财务管理制度,如不及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则无法满足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好的制度得不到执行就是空制度。行政单位存在有制度不执行、执行力度不到位的现象。使原本好的制度,因得不到有效执行而荒废。个别领导忽略制度的存在,甚至凌驾于制度之上,导致制度形同虚设,不能起到规范监督作用。
(三)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人,所有的工作最终都需要人来完成,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财务人员配备不足。有的单位没有明确的财务机构,财务职能由几个非财务部门承担;有的虽设有财务机构,但人员较少,仅能完成日常收支核算工作;有的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报账制,机构被撤销,单位不设会计机构,不保留财务人员,只设报账员,且多数为兼职人员,不懂财务,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现代的财务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专业性、综合性,而实际上,单位财务人员配备不足,领导不重视财务人员培训工作,导致仅有的财务人员,疲于应付日常财务收支核算工作,无暇顾及财务管理工作,即便人员充足也因能力有限而不能胜任财务管理工作。
(四)忽视资产管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行政单位不核算成本,不计提折旧,导致不重视资产管理,普遍存在重采购、轻管理,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的问题。没有固定资产台账,没有专人管理,购买资产不及时入账,不准确入账,人员调离、岗位调整时未及时清点资产办理交接手续,导致账目混乱、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未按要求一年至少进行一次资产盘点,更不能按规定如期报废核销使用年限届满的资产,使这笔烂账越滚越多,越滚越乱,最终只能打包核销。家底不清,导致资产闲置浪费,不能有效利用现有资产,重复购买现象严重。基建工程往来款项,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账务处理不及时,未及时结转决算,导致长期大量挂账,导致账面资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行政单位重资金数量、轻使用效益,在乎要钱花钱,却不管怎么花,花在哪儿。财务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起点和重点,在行政单位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预算编制前期准备不足,时间紧、任务重,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流于形式,导致财务预算不合理、不科学,未能准确反映实际需求。
大量往来款项的存在,使行政单位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单位财务情况,大量资金趴在账上不动,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缺乏监督考核机制
行政单位内部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预算执行部门与预算编制部门脱离,预算结果未与预算执行部门业绩挂钩导致预算执行难度大,效率低,不均衡,效益不高。财政部门项目绩效评估流于形式,缺乏有力的奖惩机制,无法调动行政单位的积极性,不能引起行政单位重视,导致对其敷衍了事,未能起到监督作用。社会监督作用发挥有限,行政单位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已全面公开,但因公开不充分、公众看不懂而导致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监督效果有限。
二、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不能停留在过去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应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以部门预算为核心,领导要注重财经政策和财经理论的学习,规范单位财务行为,职工要充分理解、大力支持财务管理工作,以遵守财经纪律、财务制度为荣,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同时加强创新管理理念,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向科学化管理模式的转变,以适应发展需要。
(二)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加强财务规章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执行监督,以制度促廉洁,促发展。财务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工作中每个程序和岗位的职责范围及监督保障措施,实现以制度管事管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保证财务管理的各环节和业务处理程序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为创建安全、高效的财务运转机制打下良好基础。制度要与时俱进,应认真研究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工作情况,及时对财务规章制度进行调整和清理,使财务规章制度与实际工作相适应。实现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的目标。同时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使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对违反财经纪律的人员,一视同仁,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
(三)健全财务管理机构,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
根据《会计法》和有关财经法规中“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及“不相容会计岗位不得兼任、替换”的要求健全财务机构、充实财务人员,使财务机构设置与其所负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与应发挥的职能作用相适应,有利于提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单位报账员应由专职财务人员担任,有条件的单位要建立符合单位工作实际需要的辅助账。
现代财务管理工作不应只停留在财务核算上,应通过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和客观的财务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提出重要参考,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此需要财务人员有过硬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以适应发展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建设,着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组织开展财务培训、专题研讨和综合调研等活动,努力提高财务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财务人员要树立追求卓越的意识,自觉加强财务管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发挥潜能,适应新形势下行政单位的新要求。建立财务人员定期培训和轮训制度,提升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四)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行政单位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发展的物质基础。有效地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资产保值增效对促进行政单位各项工作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一套涵盖固定资产采购、登记、调配、维护、处置等的制度,以制度促管理。固定资产由专人管理,负责资产的登记、盘点,报损报废等工作,权责明确,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做到账账、账实相符。资产配置时坚持合理配置原则,不超标准,杜绝攀比,防止奢侈浪费,资产使用时,杜绝重购置、轻管理,重买入、轻使用的现象。采购前通过固定资产台账核实现有资产情况,结合本单位资产情况统筹安排,尽量内部调剂使用,确需购买的,严格按照标准采购,避免重复购置,超标购置,资产闲置浪费现象。
树立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学习借鉴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增强科学理财能力,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提高执行效率,注重资金使用效益,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的满足职能需要,提高财务管理效能。对预算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保证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标准支出,避免铺张浪费,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同时加大往来款项清理力度,避免旧账不清,新账又设,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的情况蔓延。
(五)加强预算管理执行与考核
关键词:行政单位 内部控制 缺陷 对策
政单位是指由我国政府运用国有资产而设立的、用以提供一系列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机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具体是指行政单位为了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控制风险、保护资产安全完整而采取的一系列有关制度制定、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的总称。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行政单位的各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换句话说,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国家加强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内部控制体系,行政单位的工作效率会更高,管理会更规范。但是不同性质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差异较大,执行力度也千差万别,导致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许多不足之处,影响其正常运行,难以发挥出内部控制的最大作用。
一、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首先,行政单位作为行使公职权利的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证社会公众利益,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而且能及时发现和弥补财务及其他工作中的一些漏洞和错误,使公众利益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其次,政府部门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公共服务质量,强有力的内部控制有利于行政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办事效率和治理能力,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真正能让行政单位完成好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再次,每一个行政单位都有一定的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内部控制是完成这些任务和目标的辅助及保障,在社会经济新形势下,各个行政单位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加强内部控制特别是财务方面内部控制,既可以使行政单位的工作顺利平稳进行,又可以实现单位制定的发展目标。总而言之,加强行政单位内部控制不仅可以控制风险、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经济活动的合理有效进行,还可以提高单位整体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社会保障职能。
二、当前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缺陷
(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内部控制作为单位防范和管控经济及管理活动风险而建立的内部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行政单位开始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仍有部分行政挝淮嬖谡体内部控制意识不足的问题,有些单位认为内部控制仅是财务部门的一项工作,财务制度就是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认清内部控制对行政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管理者与各部门之间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的责任,在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导致的。
(二)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长期以来,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驾护航,现有的内部控制也仅仅是一个原则指导性文件,并未建立完整可行的内部控制法规体系作为指引,并且已有的规范文件仅涉及经济活动,非经济活动并未纳入内部控制范畴,所以现行法规并不能给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发展做出指导。另外,虽然大多数行政单位结合现有法规和自身情况制定了财务和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制度不够细化,偏离实际,流于形式,影响力有限,无法约束所有工作人员,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内部控制政策执行力不足。所以,当前不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法规无法为行政单位提供保障。
(三)内外部监督力度不够
内部监督在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内部监督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行政单位经济业务中发生的失误和舞弊,及时向领导反馈单位内部控制中的缺陷和改进意见。但很多行政单位却忽略了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单位内部很少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的单位建立了内部的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属于“平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而且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不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这就导致内部控制监督职能难以发挥。此外,行政单位外部监督方面,不能充分利用外部审计力量对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也会对内部控制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四)信息沟通机制不畅
高效的信息系统与沟通有利于行政单位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如果单位中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得以快速的收集和传递,那么就能使内部控制信息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而我国行政单位信息化建设推进较慢,行政单位在上下级信息沟通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滞后问题,领导与下级机构缺乏及时有效沟通,导致实际工作效率的下降;有些单位还没有将行政单位日常的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措施在单位信息系统中及时更新,单位不能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有关的信息,信息公开透明度低,长此以往,不利于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
三、改进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形势,行政单位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提升内部控制思想意识,营造较好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氛围,充分调动起行政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各行政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增强内部控制意识,特别是主要单位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应以身作则,树立“岗位责任”观念,将权利和责任落实到人,履行好单位内部控制职责,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严肃性。各单位还应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让单位内部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工作做到熟悉和了解,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提高全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使全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建设中,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为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创造出有利的环境。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在新形势下,我国行政单位的发展策略、业务处理、工作理念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行政单位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分阶段实施、按步骤调整,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流程,从大局出发,从细处着眼,层层落实,不断提高,循序渐进,从各项分散独立的制度到形成全面系统的制度体系,使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新环境、政治新形势。首先,在国家层面,各立法部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有规定和试行办法,制定出更加详细、权威、可实施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法律法规,使得各个行政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活动时有法可依。其次,各行政单位要全面梳理本单位的业务流程,结合单位具体的实际情况,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充分调动所有人员的智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制衡性特点,并严格遵照制度执行。不仅要把经济业务纳入到内部控制制度,还要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同时,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完善预算编制方法,严格预算执行,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最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有不妥之处应及时{整,以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三)加大内外部监督力度
首先,行政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杜绝行政单位管理人员,并对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进而促使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其次,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保证其能够独立、公正地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效果,也要选择较强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业务人员,从而提高行政单位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最后,要充分发挥外部监督作用,财政部门作为公共资金使用计划的审批者和分配者,有义务对资金使用的方向和效率进行持续跟踪和监督,外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就是对公共资金使用过程的合理合规性进行审查,对相关部门和岗位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进行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对负责公共资金使用过程中单位与人员的违法违纪情况进行监督、调查和惩处。这些外部监督组织既有权威性,又有强制性,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对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和保障。总之,只有通过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督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才能促使内部控制制度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四)构建信息沟通渠道
信息与沟通是行政单位保证信息收集、制作与传递,确保信息在单位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有效沟通。行政单位应当积极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将内控流程嵌入信息化系统,及时准确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及时有效,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良好运行。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制度,建立多渠道的上下级沟通机制,对单位内部管理层和外部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和反馈。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还可以促进行政单位内部各层级之间、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进行交流,避免由于沟通不畅导致的矛盾,排除人为干扰因素,保证日常工作顺利进行。
四、总结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呼声越来越高,要求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使得社会公众对行政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行政单位针对内部控制不仅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执行、坚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还要加大内外部监督力度、构建信息沟通渠道等,促使行政单位内部控制迈上一个新台阶,推动我国行政单位稳步健康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初探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4,(01).
[2]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1).
[3]张学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