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考化学原子质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厘清概念,准确表述
【例1】下列化学符号、图示、用语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一致的是( )
A.Co――1个一氧化碳分子
B.4N2――4个氮原子
C.5个钠离子――5Na+1
D.――O2-
【解析】Co是钴元素的元素符号,既可以表示宏观概念Co元素或物质钴,又可以表示微观意义1个Co原子或Co原子,A项将Co错看成一氧化碳的化学式CO,错误。B项表示的是4个氮分子,错误。电荷的电性和电量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时,表示的是元素的离子符号,数字在左,“+”“-”号在右,数字“1”可省略;电荷的电性和电量写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时,表示的是元素化合价符号,数字在右,“+”“-”号在左,数字“1”不可省略。5个钠离子的正确书写方式应为5Na+,故C项错误。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时为原子,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大于核内质子数时为阴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小于核内质子数时为阳离子,D项中核内质子数为8,是氧元素,核外电子总数为2+8=10,大于核内质子数8,是O2-,正确。
【答案】D
二、领悟内涵,理顺关系
【例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组成物质的粒子
C.原子中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得出元素的种类由电子数决定
D.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解析】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通过定义可知,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是正确的,物质可分为纯净物、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A项正确。微观概念用构成,宏观概念用组成,因而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B项错误。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元素是指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的核外电子得失形成离子,核外电子数目发生改变,但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故C项错误。宏观概念单质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物质可分为纯净物、混合物,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气体是由O元素组成的混合物,故D项错误。
【答案】A
三、借助模型,搭建桥梁
【例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示中没有单质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丁中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解析】通过所给微观模型知,甲是CO2,乙是H2,丙是CH3OH,丁是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一定条件CH3OH+H2O。由模型可以看出,甲、丁分子由2种原子构成,丙分子由3种原子构成,均属于化合物;乙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A项错误。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此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定义,故B项错误。质量守恒定律在宏观上理解为参加化学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所有物质的总质量,在微观上理解为“微观世界三不变”,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但分子的数目可能会改变,也可能不变,通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从微观上理解为参加反应的分子数目为4个,生成物分子的数目为2个,分子数目发生改变,故C项错误。微观粒子原子的质量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叫做相对原子质量,可知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故D项正确。
关键词: 初中化学;资料卡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52-1
一、问题的提出
“资料卡片”的作用是:简单介绍化学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物质性质、技能方法等。本部分的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的要求,为学生的深入发展提供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可利用这些素材创设学习情景,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一线化学教师我们必须充分挖掘“资料卡片”栏目的教育价值,重视“资料卡片”栏目的有效教学。
二、现状分析
面对中考的升学压力和初三有限的教学时间,加之多数教师受“不能为应试教育提供有效服务的教育很难立足”这一现实思想的影响,化学教师很少关注作为选择性素材――“资料卡片”栏目的教学,思想上和行动上不够重视,更多关注的是中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忽视了“资料卡片”栏目的教育功能。
三、实施策略
1.作为引入新知识的背景素材,教师可以围绕“科学事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线索进行教学,让学生再现科学探究的历程。
如“资料卡片”定量研究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向学生介绍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历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实为学习情景,以科学家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为学习的内驱力,以学习定量化学实验研究方法为过程性体验,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为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归纳、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达到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学习目的。
2.作为拓展性阅读材料,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当堂阅读。
如“资料卡片”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爆炸极限、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溶液乳浊液悬浊液、酶、纤维素等内容作为阅读材料呈现。一方面是对教材正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正文知识严谨的逻辑结构,突出学科知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如在学习制取氧气时,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学习后,教师让学生阅读“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液态空气的分馏属物理方法,全过程很少涉及化学变化。再如在学习相对原子质量时,可介绍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体会相对原子质量测定的学科价值。又如在学习纯碱时让学生当堂阅读侯德榜的相关资料,加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的意识。
3.作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资料,可作为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向家长、亲友介绍。
如“资料卡片”空气质量日报、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如何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氮肥的简易鉴别、鉴别服装的标签等内容,作为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介绍给家长、亲友。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营造了生动有趣和基于生活经验与社会文化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和成就感。
4.通过创设习题情境,进一步在习题中开发“资料卡片”内容的教育功能。
运用资料栏目内容创设习题情境,也是将资料内容用于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使本来枯燥、无味的习题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编制习题时应根据资料内容的教学需要及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层次的题型,体现不同层次的教育功能。如为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在课后以练习题目的形式呈现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史的素材――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被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①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②由于波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以上通过习题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擦肩而过的原因做出分析,使得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对科学故事的阅读上,而是基于问题情境产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不但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为逐步深入理解科学本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育价值分析
1.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
资料卡片栏目中许多素材融入化学史的内容。如:水的组成揭秘、酸碱的由来、原子的猜想与证实、张青莲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等,一个个生动有趣充满智慧的科学故事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家的科学品质、人格魅力及其科学成就对学生学习化学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2.再现了科学探究历程 。
资料卡片栏目中“定量研究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酸碱指示剂的发现”等内容以化学史料的形式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以历史上化学家的科学探究为榜样,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注重化学概念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的训练,为化学计算夯实基础
首先涉及初中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概念,在形成时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或其他具体事物分析、概括导出;其次,注重概念同化,进行新旧概念对比,弄清相近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然后加强运用概念的训练,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最后还要加强与基本概念相关的化学用语的训练,掌握化学学科独特的学习语言。
实践证明,当学生理解了化学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基本概念,化学式含义及化学式前系数的含义等内容后,有关化学式的基本计算就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了;当学生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反应物及生成物各物质间质量比的含义等内容后,学生基本都能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了;当学生理解了溶液、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也就不再难倒学生了。
二、初中化学计算是化学“量”的思想与数学计算方法的结合,化学计算的关键是化学“量”的思想
各种计算类型在教材上都出示了相应的例题,它们以清晰的解题步骤阐述了运用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的思想,以简明的解题格式规范正确运用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表述逻辑思维过程的方式,故而要特别注重发挥教材上例题的作用。从接受式和探究式两种学习方法来形成两种策略,即传授性和探究性教学策略。
传授性教学策略主要是指通过教师讲授或师生共同谈论或学生直接自学教材上例题的方式,学习化学基本计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训练,并通过师生评价或学生相互评价等矫正,让学生掌握化学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化学计算能力。这种方法多数学生能够较快接受,并迅速掌握基本方法,效率较高。但少数学生容易因“不理解而掉队”,从此对计算失去信心。
探究性教学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力图运用基本化学概念完成基本化学计算问题,通过评价矫正不足。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概念或原理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例题中获取方法(不仅限于模仿),把获取的方法运用于问题中并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进行迁移。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悟或体验运用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自然形成化学计算能力,并巩固学习兴趣。短时间来看,这种策略似乎更费时间,但学生真正运用化学思想和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时,既形成了能力,又保持了兴趣,应该是更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当然这种策略要求学生的化学概念必须牢固,基本学习方法必须到位,化学学习兴趣必须浓厚,否则课堂教学中容易“冷场”,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因而两种教学策略都要根据学生特点而确定,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化学的总复习策略
初中化学的复习阶段,当然主要是针对选拔功能来说的,在复习迎考中有这样几点需要大家加以关注:
(一)复习措施
1.以大部分同学现状为基础,分析教材、学生,研究对策,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2.认真研读中考精神和中考说明,把握走向,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3.分轮次复习,使用盐城中考说明、盐城零距离、中考十三地市试卷,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按单元顺序复习,加强学科知识的联系,使基础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加强对学生“三基的考查及时查漏补缺。
4.注意对学生思想的教育,要进行人生理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明确目的,增强信心,提高复习的自我意识。
5.积极搞好教研沙龙,通力合作,集大家智慧,提高复习的质量。
(二)化学复习计划
1.指导思想。以教材、科学课标、考试说明为依据,以“三基”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为重点;以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为方向
2.复习目标。扎实地掌握三基;形成熟练的科学(化学和生物)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化学和生物能力和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思路方法。
(1)加强集体备课,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完成说课――讨论――导学反馈案。
(2)落实复习环节:读、讲、练、测、评、补(六环节复习法)
读:预习、练习,发现问题;
讲:按知识体系,梳理知识,形成结构,提炼学科思想方法,理清基本题型,掌握基本解题方法;
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
测:进行单元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训练应试能力;
一、定向思维
定向思维并不是定式思维。定向思维就是初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定向思维让学生更易掌握这些知识,并为他们对知识的简单应用指明了方向。如初中化学经常用稀盐酸来检验碳酸盐,这就是利用了H+与CO2-3相结合会产生CO2的特点。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碳酸盐(CO2-3)就应该定向想起酸(H+)。形成这种定向思维对解题很有帮助,可减少思考时间。如除去括号中的杂质:KCl(K2CO3)、K2SO4(K2CO3)、KNO3(K2CO3),学生就不难想起可分别用稀HCl、稀H2SO4、稀HNO3来解决问题。
二、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提出多种不同的方式方法的过程。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中考命题更趋向于素质测试,这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要求提升了一定的层次。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发散思维并非漫无目的地思考,而是围绕一个中心――解决某个问题,遵循一定原则――符合基础理论知识,提出不同的想法――解题方法的多样性、结论的开放性。如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2-3,这个中心就是解决上述问题;遵循的原则就是利用某物质与CO2-3反应产生特殊现象的理论知识;提出不同的方法:可利用稀HCl和石灰水、稀H2SO4和石灰水、稀HNO3和石灰水、CaCl2溶液、Ca(NO3)2溶液等解决问题。长期这样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三、极限思维
极限思维就是为解决某个问题或理解某个知识而采取的一种极端假设的方法。极限思维也适用于当今创新人才的培养,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宗旨。初中化学的很多问题,利用这种思维方式解答可能会让学生更好理解。如溶液中的pH值与溶液中H+、OH-的离子浓度有关,而初中所学内容又不涉及离子浓度,这时就可采用极限思维。
例:将某硫酸溶液稀释,这个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我们采用极限思维,假设稀释到最后“没了硫酸”而只有水,则此时的pH=7,那么稀释硫酸的过程pH值应逐渐向7靠近,这样解释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利用相同的思维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甚至解决其他问题。再如:已知镁在空气中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氮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Mg+N2=Mg3N2,问24克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多少?如果我们只根据正常的思维方式是很难下手的。这时我们可以根据极限思维,假设24克镁全部与氧气反应,就能算出生成40克的MgO,假设全部与氮气反应就能生33.3克的Mg3N2,这样就不难得出24克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33.3克M固体40克。如果能经常性地训练极限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有一个新的提高。
四、平均思维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课标解读
学习本单元,同学们对物质组成的认识要由宏观上升到微观,由现象深入到本质,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之所在:认识元素的概念,从宏观上了解物质的组成;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和多样性,并能用微粒的观点(分子、原子、离子)解释日常现象,如气体的压缩、扩散,不同液体混合时体积的改变,以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认识原子的构成,能从质子、中子、电子、电性、电量、相对原子质量等方面建立原子模型。
本单元知识在河南省每年化学中考试卷中占9~11分,常以选择、填空题形式出现。
二、理解和应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
教材中把元素的概念分3次呈现出来。第1次是在教材第3页:“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实只有100多种。”告诉我们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第2次是在教材第46页:“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的研究,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第3次是在第73页,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给元素定义为:“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课本从不同层面阐明了元素的概念,中考试题多由现象到本质的层面上命题。
例题 (2007年河南B卷)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油长时间煎炸后会产生丙烯醛(C3H4O)等有毒物质。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烯醛属于氧化物
B. 丙烯醛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丙烯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1∶4
D. 丙烯醛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一定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答案:C)
请你思考:为什么C项是正确答案?
同学们要从本质上认识元素的概念,就要知道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如钠离子( )和钠原子( )都是钠元素,虽然核外电子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钠离子( )与氖原子( )虽然核外电子数相同,但质子数不同,所以是不同的元素。
同学们要知道,元素是描述物质的宏观概念,所以只有种类之分,没有个数的含义。比如描述一种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通常有四种正确说法。以水为例:① 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宏观对宏观);②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宏观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③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微观对微观);④ 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个数对个数)。请同学们仔细体会以上四种说法,其本质区别就是不能相互交叉使用概念。现在同学们应明白“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三、认识微粒构成物质的多样性
同学们可能难以判断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但要记住几个典型的例子就不会太难了。如NaCl,根据原子结构,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所以氯化钠就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像氯化钠一样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通过电子得失形成阴、阳离子结合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它们经历了原子离子物质的形成过程,如:氯化钾、氧化钙等。像水、二氧化碳、氧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经历了原子分子物质的结合过程。像碳单质、稀有气体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即原子物质。
思考一下:
1. 右图是物质与其构成微粒之间的关系,请将正确化学用语填入方框内。
2. 同一种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有( )。
A. 单质或纯净物B. 氧化物或化合物
C. 单质或混合物D. 化合物或混合物
一、 化学式的书写
初中化学中,出现的不同物质的化学式有一百多个。记忆和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绝不能靠死记硬背,而应掌握其书写要领,只要常写常练,便能较快地达到熟练的程度。
1. 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
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相对较为简单,首先它与元素化合价无关,其次初中阶段一般只要求同学们掌握两类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1) “X型”单质化学式书写
所谓“X型”,即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单质的化学式。这类单质情况之一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初中最常见的是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如单质铁的化学式为“Fe”、氦气的化学式为“He”,X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常温下为固体的单质(除碘单质),如硫单质化学式为“S”。
(2) “X2型”单质化学式书写
初中常见的有常温下为气体且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如:H2、N2、Cl2;另外还有碘单质I2。
2.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1) 名称中带有数字的
书写名称中带有数字的化合物化学式时,一般也不要考虑化合价,只要直接根据名称书写即可,当然要注意前后位置(先读后写,后读先写)及数字的位置(直接写在对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如四氧化三铁(Fe3O4)、五氧化二磷(P2O5)等,需要注意的是,写在后面的元素的原子个数为“1”时,名称中的“一”一般不省略,写在前面的元素的原子个数为“1”时,名称中的“一”则省略。如CO2读成二氧化碳,而不是“二氧化一碳”,CO读成“一氧化碳”,而不是“氧化一碳”。
(2) 名称中不带有数字的
正确书写这类型物质的化学式,一是要熟练记忆元素符号,二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要熟练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三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要符合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四是掌握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2.2.1:命名为“某1化某2”型的
如氧化铝、氯化钙、氢氧化钠等,书写化学式时,某2写在前面,某1写在后面,再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书写步骤写出对应的化学式。如氧化铝(Al2O3)、氢氧化铜Cu(OH)2等
2.2.2:命名为“某1酸某2”型的
这种类型的化合物往往由以下两部分组成:“某1酸根”和“某2元素”。书写化学式时,“某2元素”写在前面,“某1酸根”写在后面,再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书写步骤写出对应的化学式。如硫酸铜是由“硫酸根“和“铜元素”组成的,不能认为是由“硫元素和铜元素”组成的,也不能认为是由“硫酸(H2SO4)”和“铜元素”组成的。
2.2.3:命名为“某酸”型的
这种类型的化合物往往由以下两部分组成:“某酸根”和“氢元素”。书写化学式时,氢元素写在前面,某酸根写在后面,再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书写步骤写出对应的化学式。如硫酸(H2SO4)等。
需特别提醒的是:硫酸是由“硫酸根(SO4)”和“氢元素”组成的,初学者往往以为“SO4”就是硫酸的化学式。
二、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中考时,大都考查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意义,它一般有以下几种意义:表示一种物质及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该构成物质的分子及分子的原子构成;还能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元素的质量比等)。
如“H2O”的意义有:表示水;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表示水分子或1个水分子;表示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或1个水分子是由于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表示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相关数量关系等。
典型错误分析:
关于“H2O”的意义,有下列常见典型错误:
(1) 表示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原因分析水是分子构成的物质,不是原子构成的物质。
(2) 表示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原因分析分子是微观的,元素是宏观的,微观概念不可能由宏观概念组成。
(3) 表示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2:1;
原因分析2:1表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对于不同元素来说,元素的质量比不等于原子个数比。
三、 中考链接
1. (2011南通)依据氧化铁化学式Fe2O3,某同学做出的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 氧化铁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
C. 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60
D.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2. (2011年盐城)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竹炭可用于净化室内空气
B. 竹炭纤维属于有机化合物
C. 每个(C6H10O5)n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
D. 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3. (2011年苏州)下列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 酒精乙醇C2H6O
B. 纯碱氢氧化钠NaOH
C. 熟石灰氧化钙CaO
1、开学至3月28日,授完新课,做完实验八至十和部分选作实验。采用市编资料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与检测。
2、3月28日至5月20日,专题复习和训练:
(1)化学基本常识(运动形式、仪器性能、药品使用、基本操作);
(2)空气的组成与污染防治;
(3)氧气的制备、性质、用途、燃烧与缓慢氧化;
(4)分子和原子;
(5)元素和元素符号;
(6)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7)水及水的污染防治;
(8)氢气的制法、性质、用途;
(9)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及化合价;
(10)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2)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碳酸盐);
(13)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14)铁和铁的化合物;
(15)生铁、钢和常见金属;
(16)溶液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饱和性、溶解度、组成表示法);
(17)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8)化合物的电离与溶液的导电性;
(19)常见的酸、碱及其通性;
(20)常见的盐、盐的性质、化学肥料;
(21)初中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采用市编资料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与检测。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复习。
3、5月21日至6月中旬,综合复习,强化训练,模拟考试。
二、教学要求
1、各班要参照以上教学进度,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化学教学有序进行。
2、要特别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挥究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素质。
3、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讲究艺术。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效率要提高。
4、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化创新能力,让化学教学充满新的活力;营选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5、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化学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实践的技能技巧。
6、把多媒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多媒体不但能强化课前研究,而且还能优化教学过程,能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模拟实验、提高视度等;多媒体还能进行辅助学生总结和反馈检测。 。
7、化学教学中要贯穿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和精神;培养学生道德高尚,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等。
8、要认真研究市“中考说明”。研究专题的知识结构和重点,研究样卷的内容和标高,做到不超纲,不拓宽,不加大难度 。
9、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操作规范,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操作、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有关活动
1、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全市化学教研会。
2、评选:
(1)优秀论文评选。
①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境创设艺术;
②对“××××”实验评价和优化的设想。
(2)研究性学习的教案和学案评选。
____部分地区中考试卷知识点分布情况统计
____一、知基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最初接触到的化学用语,在中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物质的变化形式有两种,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形态变化(如块状变成粉末状)、状态变化(如液态变成气态)、物理属性的变化(如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均为物理变化;而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产生了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这些现象只能帮助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而不是判断的主要根据。
既有体积的改变又有热量放出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变小了,同时放出了热量,但由于无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当然,也可能是化学变化。例如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其体积变小了,同时伴随着热量的放出,但因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即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
2.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判断的关键是看物质的性质是否必须在化学变化中才能体现出来。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就是化学性质,反之,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称为物理性质。
_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是不同的概念,如“酒精在燃烧”和“酒精能燃烧”虽只有一字之差,表示的意义却不一样。前者表示一个化学变化过程,而后者表示酒精的一种化学性质――可燃性。再如“食盐能溶于水”和“食盐溶解了”,前者是指食盐的物理性质,后者是指食盐的状态、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变化是过程,而性质是结论,性质是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性质的描述词前一般有“能”、“易”、“不易”、“可”等字词出现。
例1__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为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
解析:根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及题中所给信息可知,酒精的物理性质有: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多种物质。化学性质有:易燃烧。发生的物理变化是汽化。发生的化学变化是燃烧。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泰安市第6题(选择题),乐山市第18题(选择题)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在传统中考试卷中出现的几率相当高,新课标实施后,这类以识记形式为主的试题逐渐减少,预计在今后的中考试卷中分值不会太高,且将以选择题为主。
二、明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试验,该实验第一次向同学们展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操作过程。该实验主要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反应装置,其原理是: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并消耗氧气,使内部(集气瓶内)压力减小,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会进入导管,根据水面上升的高度可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
该实验对可燃物的要求是,燃烧后不能产生气体。如果有气体产生,必须选择适当的试剂来除掉气体,以免使气压差减小,影响实验结果。
常见的装置如图2所示:
例2__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用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2、高为20_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_cm处;③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④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态,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作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填字母)。
A.红磷_B.木炭C.铁粉
(3)在操作④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为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④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其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本题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知识背景,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迁移。本题的实验原理是:通过加热铜粉消耗A容器中的氧气,使A中的气压降低,通过计算倒吸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问题(1)考查利用“气压差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问题(2)间接考查了可燃物的选择条件;问题(4)紧接着制造了与问题(2)不相符的认知冲突,从另一角度展开讨论,突出了试题的发散性和创新性;问题(3)则主要考查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把“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1/5”用于实际解题中。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在测定过程中为了使A容器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在实验前后必须都要调整A、B中的液面,使之保持水平。
答案:(1)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向B中加水,使B中的液面高于A,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或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用手捂住A的外壁,若B中的液面上升,则气密性好。(2)B;(3)12,偏大;(4)NaOH,2NaOH+CO2=Na2CO3+H2O。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黄石市第1题(选择题),北京市第14、18题(选择题)等。与空气有关的环境污染题很常见,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作为探究方案题出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在今后的考查中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其中以实验题形式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分值约为4分左右。
三、看热点――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制取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在中考试题中常以实验题(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1.发生装置的选择
主要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时是否需要加热等因素来选择。
(1)如图4所示,凡是给固体加热或固体跟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均适用加热高锰酸钾制O2的装置(a套装置)。教材中Cu2(OH)2CO3、加热NH4HCO3、CO以及还原Fe2O3等实验均采用此装置或类似的装置。
(2)如图4所示,凡是由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且反应不用加热,均可采用实验室制取H2的装置(b套装置)。教材中用H2O2制O2_,实验室制CO2等均采用此类装置。若要控制液体反应,可用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若反应物固体块较大,且用量多,可将试管换成广口瓶、锥形瓶或烧瓶等。
无论选用上述哪套装置均应注意:①先检查气密性,再加药品;②制取装置中导管口略露出胶塞即可;③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另外,使用a套装置时还应注意:①药品平铺;②加热用外焰,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③如反应较剧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以防药品堵塞导管口;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后,应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使用b套装置时还应注意:①长颈漏斗底端须液封;②装药品的顺序是先固后液。
2.收集装置的选择
(1)凡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可根据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分别采用向下或向上排空气取气法。如图5所示,若使用C或D装置收集气体时,一定要根据气体的密度正确选择气体的入口。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需注意:①导管应插至集气瓶底部(无论向下排气还是向上排气);②应在瓶口验满,可燃性气体不能用点燃法验满。
(2)凡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可采用排水取气法(如图6所示)。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收集前集气瓶应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不留气泡。
(3)有毒性且不溶于水的气体,可采用洗气装置进行收集(如图7所示)。先将瓶中灌满水,使气体从B端进入(短进长出),从长管排出的水可用烧杯接装,如将烧杯换成量筒还可用来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洗气装置中的液体可根据气体性质选用。
例3__图8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纯净、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1)指出图中的错误,并说明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B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能否换成NaOH溶液__(填能或不能);C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
(4)B、C顺序能否交换?
分析:B、C均为洗气装置,气体要顺利流动,导管要“长进短出”,显然C有错误。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管应插入集气瓶底部,这样有利于空气的排出,D有错误。除杂质时,主要物质不能与洗气瓶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故不能用NaOH(2NaOH+CO2=Na2CO3+H2O)。B、C顺序不能变,否则除去水蒸气的气体通过B时又会带来水蒸气。
答案:(1)C中导管没按“长进短出”装配,气体无法流动;D中导管未插入集气瓶底部,不便于空气排出,难以集满纯净的CO2。(2)CaCO3+2HCl=CaCl2+CO2_+H2O。(3)除少量HCl气体,不能;除水蒸气。(4)不能互换,否则除去水蒸气的气体通过B时又会带来水蒸气。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泰安市第16题(实验题),镇江市第26题(实验题),乐山市第46题(实验题)等。氧气、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气体,两种气体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在中考中往往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较高,一般为6~10分,预计在今后的中考中分值不会减少。
四、破难点――物质构成的奥秘
从微观结构剖析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1)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的)、碘、硫磺、磷等;(2)绝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水(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五氧化二磷等;(3)有机化合物。如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乙醇(由乙醇分子构成)、醋酸、甲醛等;(4)酸。硫酸(由硫酸分子构成的)、硝酸等。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1)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石墨、单晶硅等;(2)金属单质。如铁(由铁原子构成的)、铜、汞等;(3)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氖气等。
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1)碱。如氢氧化钠(由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构成)、氢氧化钙等;(2)盐。如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硫酸镁、碳酸钠等;(3)某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钙(由钙离子、氧离子构成)、氧化钠等。
例4__已知酸性物质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的一些性质,设计了如下的系列实验:
(1)如图9,向一小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该实验说明__。_______
(2)向图9的烧杯中再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分别取A、B两个烧杯(见图10),A杯中加入蒸馏水,再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B杯中盛有浓盐酸,用一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
该实验说明浓盐酸的两个重要的性质是:
(1)_______;_
(2)_______。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微粒的一些性质。(1)向烧杯中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时,由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且构成水的微粒之间有间隙,所以构成石蕊的微粒不断运动,扩散到水的微粒间的间隔中去了。(2)向该烧杯中再加入盐酸时,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说明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3)过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这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其微粒不断运动,扩散到A烧杯中,使A烧杯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扬州市第23题(填空题),北京市第11、24、25题(选择题),黄石市第4题(选择题)等。物质的结构为中考必考内容,考题仍以选择、填空为主,分值可能会略有提高。
五、析错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元素基本分两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区分金属与非金属应该从元素的性质入手,不过表面上我们可以元素的中文名称来区分:一般偏旁为“钅”的为金属元素,但偏旁非“钅”的汞例外;通常中文名称偏旁中含有“石”或“气”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但溴元素例外。
1.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都占据一格,每一格都含有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元素周期表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各种元素的性质,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依据,还能为人们寻找、发现和合成新物质提供参考和途径。
2.元素与原子结构: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一类原子”即指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以核电荷数为根本依据对原子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原子的核电荷数(即原子序数或质子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由更为微小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3种粒子构成的,但是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里只有一个质子,却没有中子。
在核裂变及核聚变中,不仅元素本身发生了改变,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巨大变化,构成物质的粒子也发生了变化,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改变,这属于核变化的范畴。
例5__对过氧化氢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____)。
A.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氢分子组成
B.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D.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解析:元素属宏观概念,而分子、原子属微观概念,当提到一种物质的组成时,应该说它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当提到某物质分子的构成时,才能说它是由什么原子和由几个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也就是说,它由大量的过氧化氢分子构成_,一种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其他分子,所以A、C是错误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因此D也是错误的,故应选B。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本知识块的计算关键是抓住这一概念,理解概念的含义,并要深刻理解化学式中各符号及数字的意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算术关系。
(一)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通过化学式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求某物质的化学式。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系数)与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乘”不是“相加”;若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间的“•”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是“相加”不是“相乘”。
例 计算 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5×[64+32+16×4+5×(1×2+16)] =5×[160+5×18] =1250
(二)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任何纯净的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这样可以计算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的依据是所含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微观上每个分子(即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个数与其原子量的乘积之比。
例: 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氧化物的化学式: ,
Fe∶O=56×2∶16×3=112∶48=7∶3
二、关于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质和什么是生成物质,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例..有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100g,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碳酸钠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55%,求原混合溶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
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时,先发生如下的反应:
当有盐酸存在时氯化钙跟碳酸钠不反应,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碳酸钠溶液消耗53g时,盐酸全部反应,此时氯化钙和碳酸钠开始反应出沉淀,直到沉淀完全。可以看出加入53g碳酸钠溶液开始出现沉淀,至106g以后不再变化。由此可知53g碳酸钠溶液中的Na2CO3先跟HCl反应,继续加Na2CO3溶液至106g时,混合溶液中的氯化钙完全反应。
设生成CaCO3沉淀,需Na2CO3的质量为x
设混合溶液中含盐酸的质量为y
答:原混合溶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
解答这类题目时,从以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以看出,在计算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关系式是质量比,在一个题目中,最好用统一的单位,若试题中给出了两个量的单位不一样,可以换算成比较方便有利于计算的一个单位,这样可避免发生错误。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有关溶液的计算中,要准确分析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它们的最基本的质量关系是: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应注意此关系中,溶质质量不包括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一)溶解度的计算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量的关系,可进行如下的有关计算。
(1)根据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量,求这种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该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里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溶剂质量减少(蒸发溶剂)时,能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晶体的质量。
(4)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温度变化(降温或升温)时,能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或需加入晶体的质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也可以比较出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溶解度曲线还能反映出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溶解度曲线题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多,是中考化学的热点。 例如,如图所示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信息可知: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此外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
(1);
(2);
(3)。
解析:仔细阅读图1,从中可获得许多信息,现部分举例如下:(1)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2)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t1℃时,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4)t2℃时,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5)可采用降温的方法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6)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7)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8)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a从溶液中析出;(9)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的固体a比b多;(10)若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初中化学中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如下: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可以有: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液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的质量和它的质量分数,求溶液里所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将一已知浓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或加入固体溶质,求稀释后或加入固体后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例:“若把质量分数为3x%与x%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析:溶质相同但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应根据密度计算出质量,再根据质量分数的定义式计算。 设质量分数为3x%和x%的硫酸的密度分别为 ,由于硫酸是随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而密度增大的溶液,因此 ,体积为V,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三)溶液度与溶液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之比,是一个固定的值,也就是说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是恒定的。在计算中首先要明确溶液度与溶液质量分数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其次是要注意条件,必须是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才能进行换算。
例:氯化钠在10 ℃时的溶解度是30g,现有20%的氯化钠溶液250g,若要使它在该温度下析出2g氯化钠晶体,需要蒸发掉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析:题目告诉的溶解度是30g,质量分数20%,显然该溶液不饱和,所以先“建立” 下图甲所示“模型”,然后画出乙图所示“模型”,即去掉ag溶剂后形成饱和溶液,设饱和后再减少b g溶剂刚好析出2g溶质,则有下式:
所以设共需蒸发水的质量为:a+b=33.3g+6.7g=40g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要在计算的基本类型题上下功夫,切实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类型的计算,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