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的基本矛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县域经济;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4-0020-04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根本矛盾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党和政府的文献文件中一直采用的是“县级经济”概念,其实“县级经济”和县域经济是两个性质和内涵都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行政经济概念,而后者则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指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单位,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源、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因此,县域经济在内涵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矛盾(主要指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这一矛盾束缚了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阻碍了县域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二元结构矛盾主要表现为:
1.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与农业产业化对农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相矛盾;四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江苏宜兴的板栗、百合等传统农产品由于加工、分级等技术不过关,市场销量不理想;蔬菜由于农药残留,市场前景不乐观,不仅导致了农产品优质化进展缓慢,也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农产品加工的升级和龙头企业层次的提高,很不利于农业企业的国际化竟争。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何解决“小农户”和“大农业”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2.工业化与农业经济的矛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任务中的第一条,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县域经济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县域经济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它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与工业化矛盾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率先”的实现。表现为:一是农业比重过大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2004年宜兴服务业比重占34.6%;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设施严重落后;工业生产格局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状况,使目前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社会成本很高。二是乡镇企业集聚度差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发端于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苏南模式”,它的典型特征就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遍地开花,“小工业”与“大农业”矛盾非常突出。三是县域消费市场的萎缩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从2003年统计资料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饮食开支是1958元,农民的食品开支是820元,差距是2.41;城镇居民非食品的开支是3040元,农村居民的非食品开支是850元,差距是3.61。2004年,宜兴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40元,农民所享受的教育、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还相对较低。县域消费市场相对萎缩,新型工业化没有牢靠的社会基础。
3.资源瓶颈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益经济,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效益。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存在着“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首先,由于现行财税体制的向上集中性,造成县乡财政普遍拮据,产业投入严重不足。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2004年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县乡财政收支缺口已不少于1万亿元。绝大多数县域都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其次,目前中国的科研、教育、资本、人才、信息等活性资源在大城市高度集中,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力严重不足,从而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脱节的局面。再次,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少,消费力低下。目前县域人均社会总产值是全国平均水平70%,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4,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3,仍有2/3的农民由于收入低而缺乏消费能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路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质上是传统社会遗留问题的集中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以宜兴为例创新宜兴经济发展思路,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目前我市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分量不足;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少。解决以上产业结构性矛盾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当前应对宏观调控、提高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
第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经济增量。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自主创新为主,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工业总量增长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强化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工业运行质量。按照宜兴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以非金属材料和氢燃料电池两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为依托,加快崛起精细化工及医药制造业、高技术环保产业、新型建材复合材料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积极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对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竟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全面推进宜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放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一体化对县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创空间。宜兴市的开放型经济是一条“短腿”,2005年,市委、市府提出了“学赶江阴,三年翻番”的奋斗目标,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主攻产业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大力拓展引资领域,扩大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利用外资规模,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产业开辟道路。
第三,尽快建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建立前瞻性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题规划,突出搞好市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综合规划应该包括发展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交通网络规划、乡镇驻地规划、县城建设规划和城镇区位功能规划等。利用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以园区为载体,将中小企业集中,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通过园区招商,将外来企业集聚到园区,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重点培育电线电缆、化纤织造、环保、陶瓷、服装服饰、精细化工、机械铸件等七大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基地。
第四,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现代化进程。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抽样调查显示,宜兴市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1.4%,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数只占15.7%。在劳动力转移人数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2.3%。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有一种本能的拒绝感、离异感和观望感。因此,政府必须尽快花大力气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网络建设,让农民尽快接触信息化,接受现代文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新农村就业分流机制,引导部分农民去发达城市打工。新型工业化还必须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宜兴具有山区、圩区、渎区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将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2.创新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有效解决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市场、小农户”的矛盾,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目前,问题的关键是“中介缺失”,农户在与企业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收购企业中。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一系列的“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信息型龙头企业+普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信息型农业大户+普通农户,等等。但这些模式中都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项目的盲目引进破坏耕地、资本排斥劳动、公司一旦亏损就撤资导致农民更大亏损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意三点:一是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体制基础。二是强化村集体的经济组织功能。条件好的村可以参照以色列的“基布兹”模式,搞有特色的村级合作经济;一般村最好以村集体作为农民代表同企业进行谈判,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换取农民就业、纳税、社会保障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必须有充足的资本投入和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这就要求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必须进行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改革。四是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科技进步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保证。所以农业产业化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虽有极大的正面贡献,但这种贡献不可能长期延续。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前途,核心问题仍在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3.创新县域国土管理体制
我国的土地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人均土地拥有量很少。宜兴市仅有耕地50多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且质量较好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97.476万亩,用地指标仅有3300亩,而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宜兴市土地负荷相当沉重,人地矛盾也相当突出。
保护耕地资源应该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工业化发展需要工业园地。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要尽快由法律确认下来;另一方面,作为县域政府,要努力搞好土地经营,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具体方法是先建立县级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在此基础上,政府再采取以下做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1)建立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完善土地市场运作机制;(2)建立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制度,保证政府稳定的土地收益;(3)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形成统一完善的土地市场体系;(4)建立市场化的土地开发机制,为土地资本运营制度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4.创新县域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的县域行政管理体制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那一套,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市管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城乡对立的矛盾,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现在这个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阻碍。首先,造成虚假城市化和对县域资源的垄断性掠夺,是明显的“市卡县”体制;其次,多了“市”一个地方行政层次,产生了新的条块分割,对于县域,增加了一个财政上缴层次,加重了财税负担;再次,市对县的行政垄断,不利于县域间的经济横向合作。另外,这种体制不但违背了市场经济国家城乡分治的国际惯例,而且也缺乏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为省、县、乡(镇)三级。“市管县”体制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但必须清楚,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管县”体制改革,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动或行政管理手段的变革,而是一场深刻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和政府权力的再分配。必须从战略高度、从国家宏观体制完善的高度进行深入慎重的研究,根据“缩省强县、创新市制、市县分治、省县直辖、乡镇自治”的思路进行全面的创新改革。
[关键词]善本图书;科技手段;新型替代品
[中图分类号]G258.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105-03
一、善本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善本图书(大多指古籍善本)的管理、服务与利用状况令人担忧,尤其在一些地方性的图书馆更为严重。由于善本图书获之不易、保管困难,普遍受到各个收藏单位的高度重视,随之产生了“只藏不用”的畸形倾向。善本书库常年紧锁,一旦确认为善本则秘不示人。一般图书馆的所有善本图书概不外借,偶尔有些可以在馆内阅读,但不准带出或复制。有允许复制、拍照者,须交高额的底本磨损费和管理费。因此,善本图书的管理与利用形成了严重的对立与冲突。经常有善本图书的利用者与工作人员吵架、发生不愉快事情的情况,从表象上来看,似乎是善本图书管理员与利用者之间的正面冲突,其实是制度、管理方法与充分利用之间的冲突。其次,绝大多数善本图书管理员一直在知识的大门外充当看门人,没有真正融入学科领域,从而严重制约了善本图书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导致信息服务工作被动。因此,一般的图书馆只是被动、简单地保管善本,能够见到善本的只有图书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时间,善本都是蛛尘封锁。本地的利用者难越雷池一步,只能花很多时间、花巨大财力去外地一些开放程度较高的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等)查阅。这是对国家资源与财富的极大浪费。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与症结
之所以会产生以上列举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善本图书管理员要尽可能地保管好善本资源,这是他们的职责;而用户想尽可能地利用善本资源,这是他们的需要,从而造成了善本图书保管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冲突。仔细分析,其矛盾冲突的交点就是善本图书资源,其实就是一个是否直接接触善本图书的问题。如果我们想方设法制作一些善本图书(底本)的替代品来流通或使用,这样收藏单位可以安全地保管善本图书(底本),用户也可以尽情地利用善本图书资源,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三、保管、保护与利用之间矛盾的解决
(一)善本图书的确认
从馆藏的图书中寻找、确认善本,是一项非常繁杂而又基础性的工作。
善本是与普本相对立而存在的一个概念,它既是本体性的概念,又是历史的概念、发展的概念。
作为一个本体性的概念,善本有它自身的属性与特点,以古籍为例,它的文字内容准确性高,纸张好,雕刻、印刷、装帧精美,并且现存数量很少(甚至是孤本)。1978年3月,国家文物局编辑《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善本总目编委会给善本下的定义为:“精加校仇,误字较少的版本或稀见旧刻、名家抄校及前贤手稿之类。” [1]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善本的范围,初步达成一致意见。
同时,作为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善本被淘汰,新的善本又在出现,善本与普本这一对立概念在相互转化。如新的“藏书洞”的发现,将会出现很多的善本,同时很多现在认为的善本将会变成普本,现在的普本又有可能变成以后的善本。
因此,善本图书的确认要在现有的馆藏基础上,既具有敏锐的目光和精确的鉴别能力,又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对善本的鉴别,其具体操作可以 “从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三方面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全面考察。要把古书抄写印制的时代早晚,同它的学术资料价值和艺术代表水平综合起来加以考核。有时侧重某一面,取其一点,全面中有重点,看重点又不忘全面考察”。[2]历史文物性指古书印制、抄写的时代较早而具有历史文物价值,或者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文献实物见证而具有某种纪念意义。学术资料性是指经过精校细勘和精注精疏,或在学术上有独到见解、有学派特点、有系统。艺术代表性主要指能反映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或在装帧上能反映书籍装帧形制的演变,或用纸特异、印刷精良、能反映古代造纸工艺的进步和印刷技术水平。[3]
(二)寻找善本图书的新型替代品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善本图书管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必须走出传统,寻找其替代品――多种载体形式、多种流通与利用渠道相结合的新型载体。“让保护文献的着眼点从维护文献载体转向仅对文献的内容加以保护,这不仅是保护方法的变革,也是保护思想的革新,是为利用而保护文献思想的体现。”[4]
1.影印出版
影印指出版发行善本的影印本,这种方法是最普遍采用的一种保护善本、发挥善本价值、弘扬文化的有效办法,并且在影印出版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到目前为止,先后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齐鲁书社、北京线装书局影印出版了大批的善本古籍。比如,近年来影印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宛委别藏》等,使孤善原版古籍化身千百,广泛流传,人人可以就近读之。2001年11月,全国高校古委会主编的《日本皇宫存藏宋元版汉籍影印丛书》第一辑,由北京线装书局影印出版,这些善本为全国高校古委会历尽艰辛,系统引回的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的宋元汉籍孤本,价值很高。同时,影印出版这种方法能够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古籍原貌,并且经影印出版的善本数量可以人为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研究和利用者的需要。因此,它在现在和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影印出版善本有缺陷:首先,是善本(底本)的获取。如果从外单位甚至国外引进获取底本,复制费用高昂,困难重重,没有政府的政策和财力的支持,一般的图书馆无法完成。其次,影印技术本身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因此,影印出版成本较高,一般的收藏单位无力购买。再次,由于有的古籍善本年代久远,几经流传或保管不善,出现破损、纸张泛黄、字迹模糊等,影印出来效果不佳或难以再现古籍原貌。鉴于这种情况,还需寻找其他出路。
2.数字化处理
数字化处理指用电子扫描仪将善本图书扫描进计算机,从而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一种现代技术。与影印出版相比较,数字化处理有其明显的优势:首先,它可以在扫描后进行技术化处理,能起到较好的修复效果,弥补善本(底本)的缺陷,最佳地再现古籍善本的原貌。如底本纸张泛黄,可以在扫描后采用背景色设置,从而去掉发黄的底色。如底本字迹模糊,可以调整数字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图像设置,使图像清晰,达到恢复字迹的目的。其次,数字化处理成本低廉,只要有底本、计算机和扫描仪,就可以进行善本图书的复制。第三,可以为本馆的联机查寻或更大范围的联机(网络化)奠定基础。数字化处理后实行本馆联机,本馆读者可以在计算机上查寻,多个利用者同时使用,互不影响。同时,读者检索方便快捷,读者与馆藏的善本不直接接触,减少了善本的磨损或毁坏。这样既很好地保护了善本,又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善本资源,也节省了读者的时间,一举几得。第四,古籍数字化不单是对典籍的复制和再现,而是将传统内容与现代工具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工具与内容的统一体。全文检索是古籍数字化要重视的技术,简单的全文匹配检索在几乎所有的文本编辑和对象数据库中都能实现。同时“要求古籍数字化必须深人文献内部的知识单元,通过古籍文本内容的深人揭示和关联重组,达到知识发现的目的。为此,对古籍的内容进行深度标引就非常有必要,在实际标引过程中不应放过任何含有学术信息的关键词,比如文献中的人名、官阶、地名、年号、典故、制度、族属、语词、范畴和其他专名等都应制成索引,力求做到从任何角度都能检索到读者所需要的信息”。[5]
李国新先生特别强调古籍数字化成果应具备研究支持功能。具体来说,是指“能够提供有关古籍内容本身科学、准确的统计与计量信息,提供与古籍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辅助工具。这些信息、资料或工具都是古籍内容的增值或补充。比如古籍字数、字频、词频的统计数据,异体字的汇聚显示,读音的自动标注和朗读,行文风格特点的概率统计,必要的背景知识、参考资料的汇聚,在线标点断句工具的配备,不同版本比勘校对界面的设置,字典词典、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研究工具的加载,等等”。[6]近年来不少古籍数字化项目已将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了李国新先生所提到的这些方面。
但是,本馆的联机只是区域性、地方性、封闭性的,只能尽本馆馆藏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本地读者,如果该善本的数量很少,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馆藏,外地读者只能花很多时间和财力千里迢迢来查寻,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物尽其用。如果要突破这一局限,还需采用更大范围的联机(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
3.网络化与虚拟馆藏
网络化与虚拟馆藏指利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连接各地区、全国甚至全球信息资源的逻辑意义上的图书馆馆藏。即各个单位、各个图书馆将其善本图书资源录入或复制到计算机中,然后联机输入到通信网络中,各个联机的用户终端可以自由接收,同时善本拥有者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其资源补充输入到网络中。由传统的独立的个体操作向社会化操作转变,在馆藏和服务对象两方面,突破地域、国界的限制,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这样就突破了图书馆有形的围墙限制,从实体走向虚拟,从孤立走向网络,形成开放式的动态流通,实现虚拟馆藏与资源共享。
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启示。1995年,我国已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古籍数据库的倡议。现在宜加速研制步伐,在研制过程中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如“日本从60年代初就开始对本国现存古籍进行整理和编目,1963~1976年由岩波书店刊行了9卷本的《图书总目录》,其中古籍38万件。1980年开始研制古籍综合目录自动化系统,经过10年的努力,1990年建成的数据库正式运行,并刊行了《图书总目录续编――古籍综合目录》(共3卷)。这个目录所录古籍涉及日本63个图书馆和文库、83个其他收藏古籍的机构(如博物院等),共收古籍4.3万件,采集古籍书目约9.1万件。该数据库以有效检索日本现存古籍为目的,在整理以往的古籍目录有关数据的基础上,主要依据古籍书志的特征,如版本、出版商、收藏者、形态等数据的记录,增加了一些新的著录项目,为检索者区别古籍和选择检索特征提供了方便”。[7]
用扫描仪和计算机为手段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复制的善本容量有限,大部头的类书、丛书无法复制。同样,利用虚拟馆藏时,对于数量较大的图书信息,读者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查阅完,无法下载或拷贝、软盘存储。这就需要激光技术,实现大容量的光盘存储。
4. 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可移动存储
光盘或移动硬盘存储指利用激光和媒体技术将信息存储到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上。制作者采用一次写入光盘(WORM)或可擦除式光盘(E―RW)存储信息,最后以只读式光盘(CD―ROM)的形式出版。单位或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收藏、利用。如果版权允许,可以复制,使用者可视情况将其复制存储到移动硬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这种光盘和可移动存储设备存储量大,适合于大部头的图书,如《四库全书》、各地或各国的“大百科全书”、丛书、类书、系列类图书(如“二十五史”等)。由于光盘存储量大,但它的存放空间很小,因此它最大的优点在于节省空间、便于收藏和保管。其次,和扫描复制品一样,光盘存储和可移动存储作为善本的替代品流通使用,可以减少底本的损坏,读者利用方便快捷。但光盘制作成本较高,一般的部门凭自己的人力、物力难以制作,当然其出版物售价也较高,因此,普通的读者没有实力收藏、利用。
由于以上几种善本复制方法各有利弊,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几种方法可以兼通使用、相互弥补。另外,还要注意对古籍善本替代品的保护。缩微制品、数字产品、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都有其使用和存储寿命,如果保存和使用不当,其存储寿命就会大大缩短。注意了以上问题,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善本图书管理与利用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
[2]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0.16~17.
[3]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0.13~16.
[4]刘家真.从传统中走出――论文献保护发展的方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22.
[5]李明杰.中文古籍数字化基本理论问题刍议[J].图书馆论坛,2005,(5).99.
关键词:科学理性;价值理性;德育;发展性;本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68-02
德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其本质的外在功能不仅表现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而且表现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内在潜能。其“合目的性在于帮助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性,即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素质、潜能的全面发展状态。探讨德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发展性。丧失了发展性,就丧失了德育的意义和生命力,反之,坚持了发展性,就彰显了德育的威力和魅力。这是德育的内在本质要求。
一
人由于生活在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其生命的自由活动超出了动物本能的满足活动,生命的持存和优化成为人的一切活动的目的。因此,不断吸取社会文化以充实、完善、调整自己,并创新着一种更好的、新的生命存在,这就成为人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在需要。然而,“当人们对自身的真正需要还不可能形成全面性认识的时候,就不可能获得客体丰富的和全面的价值。事实上,人们的价值追求往往会陷入一种狭隘的实践态度,受当下境遇和客体的直接特征的局限。”德育之所以在现实中被人看成“无用论”,在某种意义正是这两方面的局限使其发展性本质不能显现而形成的。
(一)“科学理性”优位的当下境遇使人的发展性本质被弱化,德育成为受教育者的额外“负担”
一般来说,以认识世界、探究自然为中心的科学认识理性,我们称之为“科学理性”,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客观必然性,西方把它叫做“纯粹理性”,马克思称之为“物种的尺度”。以研究社会、认识自己,探讨伦理道德等社会人文为中心的理性为“价值理性”,它所表达的是一种主观价值合理性,西方把它叫做“实践理性”,马克思称之为表达人类主体选择的“人的内在尺度”。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都是人的能动力量,是人在本质方面的重要特征。从学科属性来说,前者为“事实判断”,其作用在于发现“真”,活动方式为从已知前提推出未知结果,没有终极目的;后者属“价值判断”,其作用在于追逐“善”,其形成完全在于既定事实的能动感受,且都有要达到的目的。自然科学的运用及其本身的变化,几乎与人文科学产生了不可填补的鸿沟,相互沟通非常困难,而且,人文科学由于不接受任何的“科学”标准,则不可能不在自然科学当道的今天扭曲它们自身的情况下,达到自然科学所要求的严格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文主义的社会话语权。
当今,我们的时代、周围世界几乎都是技术塑造出来的,学校把教育组织成类似工业生产的过程,用统一的课程、技术、工艺流程,把受教育者“制造”成标准的“教育商品”。如此一来,教育成了名副其实的“强迫的机器”,语言不再是让人相信的,而是叫人服从的。
随着学校的课程体系、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出现严重的片面性,受教育者的发展性本质被片面地限制在“纯粹技术”领域。至于德育,则越来越成为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可有可无的点缀,成了受教育者的额外“负担”。因而,教学中的中性化、庸俗化、市场化倾向非常严重。“没有内容的政治”大行其道。有的甚至是在教学改革幌子下,堂而皇之地把各种趣闻逸事、井市消息、传奇故事,甚至是自我吹嘘搬到神圣的大学讲堂。这样的教育的确迎合了无知者的猎奇心理以及一部分只满足于求职的受教育者的一部分需要。但这种教育实质上只把受教育者作为劳动力来看待,实际上是把受教育者作为工具,作为具备“工具性格”的专业人。而且,随着现代社会分工越复杂,技术的发展对个体职业技能的要求越高,“工具性格”的高级专业人就越多。可见,教育在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手段时,却限制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价值理性”的不可量化性使人的发展性本质被侵蚀,德育被受教育者漠视
如前所述,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德育属“价值理性”类学科。就其自身的直接特征而言,有两个极为明显的方面:一是“可复制性”。这就是说,它能够反复运用、到处运用,这极容易导致的结果是不被人珍视;二是“不可量化性”。它不可能以“科学理性”中的度量单位进行衡量、标示,无法指标化,且与“技能”、“升学”、“职业”等均没有明显的直接关联。
理性化的知识是一种可以由客观标准评价的知识。长期以来,不少有关德育教学与实效性研究均不同程度地走了一条“不归之路”。研究者为了证实德育的价值性,总是千方百计地在“科学理性”的框架中进行论证,这样,受教育者越受教育,思想就越被包裹在一层坚实的知识硬壳之中。如果’不对这种教育观进行反思,任由人的发展性本质被漠视的话,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人对目标的功利意义的重视膨胀到超过人自身的地位,使获得优位的人重新沦为机器和技术的奴隶。正所谓人类学会了创造工具,同时在使用工具时,工具“人化”为手的延伸,手也不知不觉地“物化”为工具的延伸。
二
人并不总是生活在对科学的兴趣之中,就是纯粹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也有他最基本的生活世界,而且生活世界始终是先于科学而存在的。造就科学技术人才的科技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纯粹技术”的教育。对“纯粹技术”的教育的校正是全面而自由教育在未来的巨大责任和机会。教育应当是集科技与正确的价值观、高度的社会感于一身的全面的教育,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德育。德育要在实现与相关学科对话、与社会发展前沿对话以及与世界对话中回应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其发展性本质内在地诉求于如下三个问题的解决:
(一)必须正确看待人与技术的辩正关系,使德育必要性得以彰显
有一种观点认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性被丧失完全是现代化、或者是科学技术“惹的祸”。卢卡奇等西方社会批判思想家就是把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人的异化归罪于科技本身的进步,把科学技术看成是“魔鬼为了消灭人的价值而铺设的道路”的典型。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有过非常明确的态度。他说:“利用机器的方式和机器本身完全是两回事。火药无论是用来伤害一个人,或者用来医治创伤,它终究还是火药。”其实,科学技术对人有什么价值,最终取决于人类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发展的程度。技术对人究竟有哪些价值,取决于人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发展的程度。人本身发展越全面,技术对人的价值就越丰富,越与人相适应。所以,除了要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的属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和认识人本身的需要和能力。不仅要真正了解符合人性的需要是
什么,而且更要知道如何合理地满足需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德育的必要性才得以客观存在并显现出来。
(二)必须通过“引发”受教育者需求的方法和手段为契合点,使德育走出困境
德育专家郑永廷教授指出:“人都有思想道德是绝对的,否则就不是人;人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则是相对的,否则就不会有人的发展。”德育教什么,怎样教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的课题。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性的发展,是德育取舍的客观标准。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想,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既要做好内容保鲜,更需要与时俱进,赋予德育以鲜活的时代气息,如引人生态伦理、终极关怀等新鲜内容。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按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进行有效安排。从了解受教育者人手,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整合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既重视对“知”的科学性、系统性传授,又强调“情”的价值性、审美艺术性的宣染,更不忽视“意”的选择性、实践性力行。反之,如果只强调“情”一方面,学生必然会被导人无知、庸俗和虚伪之中;如果只强调“意”,学生就可能出现盲动、偏执。恩格斯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本身”的问题就是人的发展问题。教师为此要成为学生德育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以情感价值为基点对学生引导、沟通并适时与学生进行思想交锋。
(三)必须遵循德育本身的内在规律,使德育作为人的内在需要得到满足
社会成员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别与对立,构成了德育的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必然要产生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适应―超越”规律。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要求以及品德状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要求去影响受教育者,不断解决其思想品德水平与社会品德规范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其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提高到新水平。就目前而言,德育中存在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是,既没有给受教育这讲清“是什么”也没有讲清“应怎样”,结果使受教育者既缺乏生存能力,也没有终极信仰,“两头不着地”。因此,着力于培养受教育者真正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自身长远发展的关注以及对生命终极的关怀显得尤为重要。但要做好这一切,都必须遵循德育本身的内在规律。
总之,发展性是德育的本质要求,是彰显价值教育的关键所在。它不仅体现了思想道德的主体性特点和以人为本的特点,而且还是调节德育内容、方式、途径的基本准则。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受教育者从思想道德必然向思想道德自由转化。
参考文献:
[1]李 萍.现代道德教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66.
[2]张文喜.马克思论“大写的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60-194.
[3]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48.
[4]匡和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不良倾向及其对策探讨[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2005,(11):41.
[5][美]J.A.克尔德和v.v.瑟斯比.当代政治思想[M].纽约:霍尔特、莱固哈特和温斯顿公司,1969:22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81.
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环境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责无旁贷的大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必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素质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调控教育环境中各种教育因素,使教育的氛围和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和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一、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
一个宽容的和接纳的人际环境,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育,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又将反过来鼓励他们形成对社会的良好认知、情感和行为,鼓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和充满自信地与外界交往。
首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尤其对学生来说,积极的、健康的人际交往会使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心理障碍得以及时有效地消除,从而也促进了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人际环境像一张网,每个人都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结,人们所参与的活动都是与别人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生活在群体之中,不断进行感情交流和联络,才能变得乐观、开朗、充满活力,其精力和智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及各类活动。正常的人际交往也是保持人精神与心理健康的基本需要。正如英国著名学者培根所说的“当你遭到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朋友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压抑、郁闷会使人得病。”
最后,构建和谐的师师关系。这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师师关系包括一个班的搭班老师、整个学校的老师、老师和后勤、领导与老师的关系等。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除了接触自己的同伴,还有老师、学校领导等,成人之间亲切的交谈、真诚的问候,可以直接感染青少年的情感。教师与教师之间,坦诚交流,相互理解,化解矛盾,沟通心灵,形成真诚相待的氛围,不仅有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还会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处世态度。
二、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从教育过程看,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适应。这个基本矛盾长期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因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的产生。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水平和层次。教学过程不是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的简单叠加,它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活动过程。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发展需求和发展水平相适应,教学方法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教与学的目标要一致,不仅与学生的发展而且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首先要树立“教学就是服务”的新观念。真正和谐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务精神的教育。教师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要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
其次,我们要把“一切为了孩子”落到实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者。为此,我们还应该坚持几个原则:
坚持主体性原则。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育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提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每一个看似怪异的想法。
坚持平等性原则。我们提倡师生平等,教师与学生在生活上是朋友,学习上是导师和伙伴。过去那种约制人性的、束缚创造力的师生关系应该摒弃。只有师生平等,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
坚持尊重个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学生个性的多样化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个性都应该给予尊重、理解、引导和开发。
三、助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现代化社会条件下,随着家庭生活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和家庭教育热的兴起,家庭的教育功能日益显著,它与学校教育环境的关系也更加密切。所以,学校要紧密联系家庭,帮助家庭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
家庭是重要的育人环境,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家庭教育包含着多种因素,诸如家庭居住环境、物质条件、家族情感气氛、家庭社会阶层背景、家长教育观念、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等。家庭教育环境具有较大的教育功能,它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教养而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环境产生影响。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的影响还具有早期性和启蒙性特点。所以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父母、家庭同学校一样,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管做父母的是否愿意,他们都是教育者,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子女施以教育影响。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多注重子女的营养平衡,却常忽视他的素养水准;多注重生理健康,却常忽视心理健康;多注重文化成绩,却常忽视品德人格。如何处理好学生的生理成熟的超前性与心理成熟的滞后性、学校教育的规范性和家庭教育的随意性之间矛盾,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来研究、探讨、协调,并着力形成共识,形成合力。所以我们要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使他们主动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只有这样,才会使孩子生活态度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亲和、责任感等积极情感。此外,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总之,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引领育人方向是成功办学的价值追求。当今学校要通过优化各种教育要素,创建一个合作、自由、协调、开放、统一而又极富个性和特色的育人环境,这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才、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品位提升都是大有碑益的。
关键词:新课改;素质教育;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31-01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育中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课改"为着每一个学生发展、终身发展,为着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成为我们新的教学核心理念。下面笔者将谈谈在学习课程标准后的问题和认为需要做好的几大转变。
1.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材方面的问题。政治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政性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在新课程中新的教材的远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从而形成理论和实际脱节。教材的滞后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教师对新课改理解问题。教师对新课改纲要和课程指标理解得不够透彻,有些老师关于课改的目的是什么,还不太清楚,关于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改革,心中没底。许多老师片面的理解新课改,认为新课改就是少讲,多练;有的为了追求少讲,一节课完全放给学生,导致学生盲目的学习;有的认为新课改就是让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讨论。把一节有机联系的课变成了讨论课。学生看似讨论热烈,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什么都还不知,收获很少。
1.3教师教学方式问题。政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更好地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常常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接受的东西却很少,课堂上能吸引学生的兴奋点少,常常是一个问题反复强调很多次,但做题时仍是有大部分学生出错。课前,备课主要是备"书"——吃透教材,变教材内容为讲述内容。课堂上教师根据己经制定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按部就班地单向传递知识,学生配合教师活动,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如何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来学习政治,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效率,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教学手段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单一,即"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以教师讲授为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学条件的改善,信息的四通八达。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理解的不断加深,政治教师必将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一定要整合、利用好各种资源,包括图片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献、其他学科资源、专家讲座、社会教育基地、网络资源等。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进各种教学资源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运用现代化的各种教学手段是现代化教学活动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保证。我们的中学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术和自身信息素养,大胆尝试,不断积累和创新教学手段。
3.教师角色的改变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但并不是彻底否定过去的角色,例如有人认为不能当"知识的传播者",要当"学习的促进者",不能当"教学的管理者",要当"学生的引导者"……,如果学生是主体,整个课堂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会各行其是,像一盘散沙,虽然他们各抒己见,但对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新课改是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的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不是全盘否定讲授法, 讲授法并非全是"灌注式" 。其实讲授法自有它的优势,简洁高效,在单位时间内信息输出量大。正确运用讲授法,对发展学生的智能也是有益的。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在学习时,什么是生产社会化就需要老师加以适当的讲解。不然学生就很难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一直注重的是结果,所讲给学生的是生硬的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以一个学习者、尤其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即在讲的内容上,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生硬的结果。
4.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新课程理念呼唤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也是如此。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三个过程。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要使学生自己首先知道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让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
一、“三生教育”发展态势及其活动特征
“三生教育”在云南高校开展以来,很多高校在实施“三生教育”过程中不断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手段,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把“三生教育”理念与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结合起来,“三生教育”呈现这么一种发展态势,即地方政府和学校,从历史、现实与理论的维度,以多学科的不同视野和不同研究路径开展“三生教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把“三生教育”列入各级各类科研和教研课题,依托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一批不同层次的“三生教育”研究基地,探索“三生教育”的实施问题。红河民族师范学校的“三维渗透模式”,即课堂教学渗透增进思想、主题活动渗透修炼行为、歌曲解读渗透提升素质;思茅师专的“三位一体”模式,即基于专题教学、基于体验的实践教育、基于熏陶的学校文化建设;临沧师专的“三在”和谐生态模式,即在课堂、在宿舍、在社区;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以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区文化为载体,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书画、手工、辩论、演讲、小品相声、摄影展、海报设计、校园歌曲主持人、校园服装等比赛,以及以“生存训练”为目的的定向越野比赛;有的还开展励志电影观看活动,排演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话剧;组织学生去戒毒所参观,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志愿者活动。有的甚至以班会活动、团日活动等团队活动主体,开展“三生教育”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综合上述情况,“三生教育”活动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以政府为主导,政策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为主体,把“三生教育”作为一项素质教育创新工程加以实施开展。二是把“三生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组织实施;三是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进入校园文化活动;四是作为一种工作育人管理方式,形成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以实施;五是作为一种心智拓展训练项目,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形成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六是将“三生教育”列为时间性活动项目定期开展;六是依托校外活动基地等社会力量,建立实践基地开展“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相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虽然在理论上有了概念性、理论性的认识,但深层次的认识和有效的教育还是比较缺乏的,仍局限于校园文化活动。究其原因在于对“三生教育”的教学研究开展较少,在于实践活动体验缺乏有效深入的、深层次的教学研究,大多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贴上“三生教育”的标签,没有实质性的更新和进展,缺乏以“三生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学活动,缺乏教学设计上的系统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与本科、专科学校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体现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特色。“三生教育”怎么搞,是作为一项教育活动还是作为一项课程教学活动?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以校园活动为主、抑或以实践教学为主?这是高职院校实施“三生教育”活动要解决好的基本问题。探索切合“三生教育”的价值教育目的,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系统的、成熟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三生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实施好“三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及其规律
职业性实践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它是由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所决定的,这是高职教育的宗旨与关键。
(一)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高职教育是适应大工业生产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旨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与一线职业的对口性很强,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要求上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即可,强调专业技能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无论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都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
(三)知识结构的技能性。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是根据特定职业的岗位规范和技能要求,根据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来确定,突出实用性、工艺性、实践性,以能力为主,围绕职业技术岗位,培养能解决职业岗位实际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四)教育强调实用性和生产性。一方面,教育强调实际训练,突出技能、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教育强调实践教学与具体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拟合度,给学生以良好的道德训练,更好地为生产劳动服务。
(五)课程建设以实践训练课为主,强调能力本位。职业教育适应职业岗位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专业技术与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要满足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岗位的需求。
三、定位的哲学视点
基于上述特点,可以看到,高职院校“三生教育”应具有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自身特点。一是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二是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体验。三是活动环境的企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并以此为切入点,渗入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教育,只有这样,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开展才更具现实意义。
(一)“三生教育”作为一项价值教育活动,决定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着力点是学生的价值评价问题。
价值教育和教育价值是“三生教育”的核心和灵魂,选择正确的价值教育和教育价值是解决好“三生教育”的首要问题。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来看,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价值观的形成始于他人的某种满足和自己的生理需求,并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人的生命生存生活需要的发展规律,而内在动力就是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需要与价值的实现,实现的程度和质量决定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与质量。作为价值教育的“三生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认知、感悟、体验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以职业定向性教育为着力点的高职教育,职业性、应用性和岗位性的价值教育本质特征,决定高职院校的“三生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学生以职业岗位为基点的技能培养和以敬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正如黄炎培所说的,“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职业教育的功能就其理论价值而言,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道德的接轨,培养学生与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相同的行为规范,这应该是高职院校开展“三生教育”的价值所在。不重视这个问题,不具有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学生跨入社会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得不到有效保障。学生作为劳动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和操作者,其职业道德素质如何,决定着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没有职业精神武装的高职学生对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是比较模糊的,构建以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为目标的“三生教育”实践模式,其着力点应重在以敬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的培养。
(二)“三生教育”是一项教学活动。
根据的认识论,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知识能力与精神意识是学生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学生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的。学生与所学生命生存生活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三生教育”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立足点就是道德和行为方式的正确引导,只这样,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理想信念才会转化为学生成才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学生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下图表明:学生认识、体验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将“三生”的基本认识、能力转化为行为习惯是通过三个阶段、二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即理论认知-感悟-评价三个阶段和实习实训-实践体验二个环节来实现。认知解决的是学生生命生存生活观的构建问题;实践体验解决的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感悟外化问题;评价解决的是学生生命观、生存观与生活观的价值判断问题。这三个阶段的“三生教育”是通过实习实训等实践体验环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通过实习实训实践体验教学过程的循环,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中生命教育是基础,生存教育是根本,生活教育是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内容作出肯定性反应,体现在态度上和行为中逐步养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使学生由参与学校的德育体验扩大到参与社会的职业道德生活,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走入社会、适应社会,成长为成熟的职业人、道德人、社会人,更好地胜任岗位的需要。
(一)生态德育具有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性
生态德育的存在特性体现出适应性特征,而生态德育价值特性则是超越性的。生态德育超越“人类中心”的狭隘视域,自觉上升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站在自然界发展演变规律的高度去看待人类作为“类”而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重新体悟人类各种行为的道德价值,把培养向自然开战的个体勇敢性、自豪感等价值追求,自觉转向养成受教育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品性,引导受教育者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其“家园”的关系。生态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加看重传播和渗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的道德价值,养成人的生态智慧。
(二)生态德育具有教育过程的引导性
生态德育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迫切性、敏感性和棘手性而尚未被人们充分领悟的重大问题。我国古代人的生态意识停留在伦理学或道德思想成果的静态,尚未进到德育学的范畴和相应的德育活动领域。以致在整个近现代,学校中对生态道德的传播和对生态智慧的养成还比较贫弱,而教育学生向大自然开展的“战天斗地”精神是其主要追求。在生活中某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被赞颂为高尚的道德行为,导致生态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益严重。生态德育就是要用更加理性、自觉、系统的架构,引导受教育者从小养成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理解生命、关爱生命,学会关心可能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整个自然界的深层生态问题。
(三)生态德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生活性
在传统德育知识的灌输状态下,个体与道德知识是处在一种对立、挑剔、陌生、疏离的状态,无法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当然也无法形成首先品格和相应良好行为。生态德育强调个体的道德参与和体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体验。体验者以放松的心态和平常心进入生态体验,直接融入生态环境。体验者以一种欣赏的心情,自然会产生亲近感、善感、美感,体会到的是生命的多样性,体验到的是每一个生命与体验者自身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并以它自己认可的方式表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活生生的经历会让生态德育体验者产生一定的生态德育感受,使原本抽象而显得空洞的首先规范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赋予饱满的、真实的生活内容。
(四)生态德育具有内容传播上的丰富性
人类每天所从事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活动,另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青少年儿童既喜欢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轻松愉快的交往,也酷爱亲近自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儿童之间的人与人交往,往往要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依托,譬如儿童的游戏,常常要选择有草、树、水、山的地方展开。当教师或父母把儿童圈在固定场所使其与大自然隔离时,儿童则表现出厌烦、焦虑的行为。人际德育相对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圈里,人与自然关系圈被忽视,这就丢失了周围自然环境中大量生动的德育资源。生态德育不仅充分利用人际德育资源,而且自觉顺应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富含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德育内容极大地丰富起来,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
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
传统德育对生态环境的忽视或关注不够,使得人们的生态知识缺乏,生态文明观念淡漠,生态习惯难以养成。生态文明观教育还没有引起各类各级学校应有的重视。
高校的保守与封闭,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德育生态的断裂与凝滞。高校德育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围及教育理论出现凝滞现象,这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长期以来,我们以割裂的方法看待德育影响,把它看成是可以脱离其他诸种德育影响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的存在物,由于对德育生态整体性认识不够,德育实践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的合力。因此,在多元价值共生的社会转型期,如果一味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是不可能的。高校德育必须由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演进,以生态整体观理解德育、实施德育。
高校德育强调社会期望,忽视学生内心追求,导致学生个性的丧失,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一直以来,高校德育强调的是过于理想化的社会期望,忽视了学生内心的追求,脱离了人的生态特性,否定了德育的人作为主体性的特点。用生态生命观点来审视高校德育,发现高校德育是一种无人德育。所谓无人德育是指无视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被动性、统一性是高校德育的特征,其本质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所以高校德育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和尊严,强调个体生命的多样和独特,弘扬个性的自由和发展。
德育与日常生活的疏离。高校德育重视知识传授,忽视道德体验,导致德育的空洞和伪善。德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门特殊课程,仅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没有启发和唤醒学生的生态道德自觉和生态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学会做人,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高校德育忽视实践锻炼,脱离了生态德育的生活性。严重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的德育模式,造成高校德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在内容上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在方法上强调单向的德育灌输,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在效能评定上,采用课程考试的方式或限于简单化的学生在校综合测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学生的“双重人格”。
生态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为了在高校更好地完成德育工作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转轨,同时提高生态德育的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生态德育。
结合课堂教学,唤起大学生生态意识。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德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各个教学环节是宣传、普及生态道德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使大学生获取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性,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重要责任,唤起生态良知,采取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行为。
美化校园环境,形成生态德育氛围。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的审美意识。美化环境就要绿化校园,让绿树成荫,鲜花争艳,碧草茵茵,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情与景的和谐相融。大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人自身的主体价值和创造能力,使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增强对环境的审美观念,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为以后自觉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奠定基础。
立足生态文化建设,优化生态德育环境。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发展的认知;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建立生态道德教育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惜花草的良好传统,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生态环境的改造意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其身临其境,通过改造环境的亲身体验形成和巩固环境意识。比如,利用地球日、环境日、土地日、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日子,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厂矿,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在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环保责任。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升生态法律意识。法律和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最基本的力量,两者相辅相承、相互支持。加大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土地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制意识。在生态德育的过程中,增加生态法规的教育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部分人欲望急速膨胀,丧失了道德操守,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在校学生。因此,在高校生态德育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生态法规的宣传教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内容摘要:人类社会正处于以市场经济扩张、信息经济联网和生态环境互动为主要标志的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人和自然的生态矛盾,已成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中国人和中国自然环境、资源等具体的生态矛盾及其解决,是决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调整科技、经济发展战略外,还有必要提出和实施生态德育。在我国大力倡导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生态德育有其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生态德育方法与途径
生态德育的内涵
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生态德育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德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这种德育观要求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原理为指导,以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影响为逻辑基点,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点,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基本道德品质。
同时生态德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环节,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生态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意在凸显其在德育观念上的革新性。它展现出一种崭新德育视角,意识到了在人际德育视角下看不到的德育问题。在生态德育视界下重新评价人类的行为,就要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到:种群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生态德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参考文献:
1.杨琴.谈生态德育.科教文汇,2008.09
关键词:青少年;养成教育;德育;途径
从广义上讲,所谓青少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养成教育的核心是习惯教育,养成教育强调由自发向自觉的渐进。加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德育过程的内涵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以实现人的价值,而后再外化为道德行为。德育过程的基本趋势是依据发展的规律和道德价值的追求,去限定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使道德品质逐渐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由多方面的变化到成熟。德育过程的结果就是人的社会化、阶级化、人格化,形成一个人的社会特质。德育过程实质上是给学生建立起受教育者所要求的实际关系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德育就是通过对人的启迪与内化,提高人的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境界。
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少年期以前的时期(即12岁以前),是真正的幼稚期或儿童期。这一时期的人更多地依靠成人的照顾、爱护,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低。少年期或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过渡期)的青少年,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是青少年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时期,是世界观萌芽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理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时期。这就需要教育者循序渐进地、积极地引导,以促进青少年养成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成功开展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五个基本点
(一)引导
引导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德育过程的积极因素,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引导青少年养成教育,除要遵循德育的原则(说服教育原则,摆事实、讲道理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实践性原则)之外,还要遵循普遍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
1.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引导,切不可受“唯智论”的片面影响,只注意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二是指要尽量把“引导”渗入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贯穿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每一个基本要素,从而使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统一,促进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针对养成教育的对象——青少年。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针对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实施积极的引导。二是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共同的显著特征,但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开展养成教育,一定要针对这种个别差异性,做到普遍关注下的个别引导。
3.适度性原则。少年的第一个社会化任务是谋求独立,在此过程中,他们开始抵抗儿童时期不愿执行的那些任务要求,当教育者限制他们的独立性,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会表现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的形成以及世界观的萌芽、自我意识的发展等心理特征,都要求教育者在引导青少年养成教育时,必须掌握适度原则,避免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二)协同
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 的德育网络系统,使多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这里的“协同”指的是德育网络中各要素的协同与一致。
1.德育网络系统分析。青少年的德育网络系统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校内德育网络系统,即由课堂教学系统、课下活动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和班级教育系统组成的联系网络。二是校外德育网络系统,即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系统。这是一个为有效实施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德育途径之间结成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校内德育网络系统能够充分体现教育者的意志和道德价值取向,而校外德育网络系统是校内德育网络系统的有效补充。
2.德育网络系统各因素功能上的互补。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上各具特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各有优势和不足。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认识——理性和规章制度、纪律来实现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青少年的教育影响有着显著的特点:奠基性、先入性、亲情性、可信性、权威性、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渗透性、感染性、长期性、持续性、随意性、局限性。社会教育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宣传、社会舆论、社会风尚、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社会环境和邻里环境等,这就决定了社会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和自主性。
3.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有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往往以自己的不正确的生活经验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轻易帮助别人”等。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的道德教育效果也会在父母的不良“经验教育”中毁于一旦。德育网络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不协同,就会让受教育者无所适从,德育效果得不到强化,不利于养成教育的成功。
(三)活动
养成教育应该重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品德,让青少年在日常活动中体验、感受道德的力量。活动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活动中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活动中得到检验和矫正,这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感受,从而深信自己所了解的行为规范是正确的、合理的,这些活动和行为才会变成他们的品德特征。例如:如果青少年只从理性上认识到劳动的好处和意义,没有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作用,没有感受到劳动后的欢乐,没有经历真正的劳动,那么热爱劳动的品质只能是空的。总之,任何良好的品德都是在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养成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更重要的是组织青少年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受教育。
(四)自律
养成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青少年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尽可能地让青少年独立生活,使他们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使他们在自警、自诚、自励的“道德长跑”中养成良好的德性,这是养成教育成功的捷径。
(五)评价
养成教育的评价是养成教育成功的重要部分,关系到青少年在养成教育中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定型化。青少年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只限于奖励和惩罚,先是物质上的,后发展为精神上的,德育的价值在他们身上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随着个体身心的发展,道德价值的享用功能得以深化和发展,并由此产生一种道德发展、人格完善的根本动力。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正确评价会成为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强化,从而使他们乐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
现阶段,我国在道德评价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德性养成不太重视。这样不利于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形成,对养成教育的成功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3.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一、“三生教育”发展态势及其活动特征
“三生教育”在云南高校开展以来,很多高校在实施“三生教育”过程中不断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手段,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把“三生教育”理念与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结合起来,“三生教育”呈现这么一种发展态势,即地方政府和学校,从历史、现实与理论的维度,以多学科的不同视野和不同研究路径开展“三生教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把“三生教育”列入各级各类科研和教研课题,依托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一批不同层次的“三生教育”研究基地,探索“三生教育”的实施问题。红河民族师范学校的“三维渗透模式”,即课堂教学渗透增进思想、主题活动渗透修炼行为、歌曲解读渗透提升素质;思茅师专的“三位一体”模式,即基于专题教学、基于体验的实践教育、基于熏陶的学校文化建设;临沧师专的“三在”和谐生态模式,即在课堂、在宿舍、在社区;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以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区文化为载体,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书画、手工、辩论、演讲、小品相声、摄影展、海报设计、校园歌曲主持人、校园服装等比赛,以及以“生存训练”为目的的定向越野比赛;有的还开展励志电影观看活动,排演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话剧;组织学生去戒毒所参观,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志愿者活动。有的甚至以班会活动、团日活动等团队活动主体,开展“三生教育”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综合上述情况,“三生教育”活动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以政府为主导,政策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为主体,把“三生教育”作为一项素质教育创新工程加以实施开展。二是把“三生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组织实施;三是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进入校园文化活动;四是作为一种工作育人管理方式,形成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以实施;五是作为一种心智拓展训练项目,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形成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六是将“三生教育”列为时间性活动项目定期开展;六是依托校外活动基地等社会力量,建立实践基地开展“三生教育”。“三生教育”相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虽然在理论上有了概念性、理论性的认识,但深层次的认识和有效的教育还是比较缺乏的,仍局限于校园文化活动。究其原因在于对“三生教育”的教学研究开展较少,在于实践活动体验缺乏有效深入的、深层次的教学研究,大多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贴上“三生教育”的标签,没有实质性的更新和进展,缺乏以“三生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学活动,缺乏教学设计上的系统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与本科、专科学校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体现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特色。“三生教育”怎么搞,是作为一项教育活动还是作为一项课程教学活动?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以校园活动为主、抑或以实践教学为主?这是高职院校实施“三生教育”活动要解决好的基本问题。探索切合“三生教育”的价值教育目的,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系统的、成熟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三生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实施好“三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及其规律
职业性实践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它是由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所决定的,这是高职教育的宗旨与关键。
(一)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高职教育是适应大工业生产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旨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与一线职业的对口性很强,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要求上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即可,强调专业技能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无论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都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
(三)知识结构的技能性。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是根据特定职业的岗位规范和技能要求,根据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来确定,突出实用性、工艺性、实践性,以能力为主,围绕职业技术岗位,培养能解决职业岗位实际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四)教育强调实用性和生产性。一方面,教育强调实际训练,突出技能、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教育强调实践教学与具体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拟合度,给学生以良好的道德训练,更好地为生产劳动服务。
(五)课程建设以实践训练课为主,强调能力本位。职业教育适应职业岗位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专业技术与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要满足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岗位的需求。
三、定位的哲学视点
基于上述特点,可以看到,高职院校“三生教育”应具有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自身特点。一是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二是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体验。三是活动环境的企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并以此为切入点,渗入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教育,只有这样,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开展才更具现实意义。
(一)“三生教育”作为一项价值教育活动,决定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着力点是学生的价值评价问题。价值教育和教育价值是“三生教育”的核心和灵魂,选择正确的价值教育和教育价值是解决好“三生教育”的首要问题。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来看,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价值观的形成始于他人的某种满足和自己的生理需求,并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人的生命生存生活需要的发展规律,而内在动力就是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需要与价值的实现,实现的程度和质量决定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与质量。作为价值教育的“三生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认知、感悟、体验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以职业定向性教育为着力点的高职教育,职业性、应用性和岗位性的价值教育本质特征,决定高职院校的“三生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学生以职业岗位为基点的技能培养和以敬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正如黄炎培所说的,“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职业教育的功能就其理论价值而言,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道德的接轨,培养学生与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相同的行为规范,这应该是高职院校开展“三生教育”的价值所在。不重视这个问题,不具有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学生跨入社会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得不到有效保障。学生作为劳动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和操作者,其职业道德素质如何,决定着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没有职业精神武装的高职学生对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是比较模糊的,构建以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为目标的“三生教育”实践模式,其着力点应重在以敬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的培养。#p#分页标题#e#
(二)“三生教育”是一项教学活动。根据的认识论,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知识能力与精神意识是学生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学生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的。学生与所学生命生存生活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三生教育”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立足点就是道德和行为方式的正确引导,只这样,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理想信念才会转化为学生成才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学生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下图表明:学生认识、体验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将“三生”的基本认识、能力转化为行为习惯是通过三个阶段、二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即理论认知-感悟-评价三个阶段和实习实训-实践体验二个环节来实现。认知解决的是学生生命生存生活观的构建问题;实践体验解决的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感悟外化问题;评价解决的是学生生命观、生存观与生活观的价值判断问题。这三个阶段的“三生教育”是通过实习实训等实践体验环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通过实习实训实践体验教学过程的循环,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中生命教育是基础,生存教育是根本,生活教育是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内容作出肯定性反应,体现在态度上和行为中逐步养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使学生由参与学校的德育体验扩大到参与社会的职业道德生活,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走入社会、适应社会,成长为成熟的职业人、道德人、社会人,更好地胜任岗位的需要。
(三)实践体验性是“三生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改造人的思想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表现为它是以人为本的教真育爱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以人为主体的、真理性的、富有大爱之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三生教育”,作为一种德育实践活动,其本质应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三生教育”不是完整的“三生教育”。引导学生认知、感悟和体验“三生教育”的循环往复,逐渐、逐层体验生命生存生活的建构性、生产性和创造性,“三生教育”的教育效果才能得到真实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将“三生教育”与生产实践、与实训实习融合,给学生创造条件接触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通过校内模拟训练和校外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体验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意义,认知、感悟、体验生命价值、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理念、行为、效果的统一的“三生教育”,就是要着力把理念转变成行为,使行为转化为效果,使学生具有与求生的专业技能来提高生命生存生活质量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是“三生教育”要解决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