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关系范文

区域经济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关系

第1篇:区域经济关系范文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分支,不是孤立的,其规模和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处理运输和经济发展,使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决策者关注的主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困难时期,增加投资交通基础设施成为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因此,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交通运输不仅可以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善运输条件,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传统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附加值农业创造条件的变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分离,交通是城市的城市扩张是快速扩张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同时也对交通部门的支持。交通运输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运输适应经济的发展,交通的自身发展,并刺激在经济相对滞后的交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拖”的效果,但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往往产生新的交通需求,从而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国民经济系统起到桥梁的交通系统,它是有机联系的各个环节的生产,处理,交换和消费,以确定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正常前提得以顺利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直接相关的运输,这是关系到一个非常密切的关系。交通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的整体性能和法律的相互影响:当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疲软,运输需求和容量会缩小,流量限制区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当地区紧急调运经济蓬勃发展,为强劲的投资热情发展的需求,但交通的发展和技术经济特点,因为它是不可能表现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公共交通制约快速发展的影响后面。

 

1.运输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发展的需要,以满足因交通需求的区域经济活动;交通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须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挥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2.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强调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它被认为是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即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开发和运输,运输能力,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仅是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该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运输能力,从而促进交通发展的改善。因为了解这些基本上都是定性判断的理解,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总结,以及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总结是少之又少,缺乏实践验证。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要求。对应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安全的交通运输系统,交通发展和利益形成的区域应该是社会,行业和地区的成员发展的地区,根据社会分配公平分享,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可以容忍和消化的最佳水平。这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内容。

 

1.区域产业结构的运输

 

组成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区域经济关系的各种类型的行业和各行业的比例和质量,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产业分布比例不同,经济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交通状况是影响产业结构的诸多因素之一,交通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产业布局的变化,进而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为了追求低成本优势,大比例的重工业原材料集中在周边的港口或轨道交通枢纽。航空的优势,以满足“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产品的功能,从而形成了新的工业区。因此,由于不同的交通条件,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吸引力,与交通条件对提高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也增加,在一般情况下,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产业结构水平比较高。

 

2.交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和形式分布在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它是人类经济活动和地点选择过程和长期的经济发展成果。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一个非常核心的类型,点轴和网络类型。由于交通便利,极核的道路交通枢纽等铁路枢纽,港口,区位优势明显,经济活动有很强的吸引力,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路线(铁路线,线航空公司)本身沿通道,各种经济因素和产业沿着传送带的扩散,形成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坚力量,线性空间的人口,产业,城市,物流的整合,信息流复杂,即传送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区域交通网络已成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区域网络基础设施可以被分为交通,通信,电力设施网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流量的人和货物运输网络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影响一个伟大的程度区际贸易主要包括改变流动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联系。公路运输网络的完善可以从2个方面促进区域贸易,减少运输成本,降低空间成本。现代交通的基础,区域运输成本是确定不仅实际的距离,决定覆盖其运输网络密度和结构,交通设施升级建筑不仅要满足现阶段的贸易需求,更多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区际贸易需求。

 

三、运输问题的建议

 

1.以交通为主线,发展交通经济带的空间范围和持续改进的扩展经济活动,走廊,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和传输线不断接触密切,和逐步形成一个集群,工业和城市发展轴的主干道交通或运输通道高度发达的经济,它是运输走廊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彼此为很长一段时间。结果。在其发展过程中,人才,产业,技术要素在空间沿交通干线集聚与扩散,由于交通和经济可及性的提高,提高的经济地理位置,促进企业间,跨行业,交通基础设施主要波束空间运动路线之间的杆单元。华纳帕特森在生长轴理论,直接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运输路线的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推动建设中的作用。交通之间的增长极建立联系,方便人员,要素流动,降低运输成本,在形成一个新的有利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产业和劳动力的新的道路将吸引,聚集交通轴线,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作用。经济中心的经济区,第一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在城市的中心,被称为区域经济中心的经济核心,一路上通信大致相同形式的核心,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区域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运输,并逐步使自然条件和资源,当这些“点”的经济潜力,达到区域经济具有一定实力形成核心的经济潜力,这些“点”,被收集。然后,在区域经济的核心,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构成一串沿着交通线,导致行业公交线路的数量是高度集中的,高浓度的物质是高度综合技术市场高度集中,高度集中的,高资本积累和经济潜力,经济区,在“行”聚集。这是交通对区域经济的综合效应。有吸引力的运输或减少形成机制可以概括如下:首先,由于运输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了企业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路线的产业集聚优势的地理范围,通常被称为成本-第二运输收敛作用,提高该地区的运输能力,提高空间通信的水平,增强个体经济空间的能力,拓展经济发展,贸易和交通经济带的规模沿着核具有较大的空间,通常被称为成本流汇聚扩张效果。

第2篇:区域经济关系范文

关键词:民航运输业;区域经济;模型;互动关系

民航运输业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产业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大型的国际机场是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场所,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性作用。机场充分运用了自身的区位优势,构建了集纸质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产业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对促进区域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和产业体系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一、民航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理论

首先,区域经济对民航运输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民航运输业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增长推动了人流和物流的发展,增大了客货运输需求。区域经济的产业机构直接影响着民航运输业的产业结构,民航运输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设施生产部门和能源部门支持的基础上,生活服务部门需要展现出辅助作用,促使民航运输生产工程能够实现对整体产业体系的依赖。区域商贸活动对民航运输业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区域间的商贸活动能够满足货邮交互和居民出行需求,推动了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其次,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民航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会降低交通成本,带动城市形象、技术进步、经济产品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民航运输业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和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民航运输对区域经济影响研究模型

1.研究方法。需要将经济效益评价作为民航运输业经济效益评价的重点内容。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投入产出法、重力模型方法、凯恩斯乘数模型。其中投入产出法主要是指利用经济学原理,结合产业部门的技术经济平衡关系,对企业的投入产出数量进行分析的方法,能系统的分析出产业体系部门经济数量关系。重力模型方法主要是从地理空间角度对产业单位与机场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为提高机场的社会效益评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凯恩斯乘数模型,主要是根据区域航空运输业的投资情况,来计算航空运输业的经济活动给区域活动造成的影响。2.研究原理。投入产出表需要将特定的行政范围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需要明确各个部门之间与区域外相关产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关系主要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诱发影响和催化影响。航空运输业对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体化建设。3.模型构建。模型构建需要结合产业关联理论和经济效益评价模型的建设方法,需要从宏观整体影响的角度出发,模型构建思路为:第一步,计算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的总影响,并分别计算出对区域外和区域内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第二步,制定出民航运输业投入产出结构,定位产业体系作用和类型。第三步,对产业关联影响的前向推动作用和后向拉动作用进行分析,细化产业结构和产业部门的影响规律。

三、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和产业分类。本文主要是对北京和上海在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对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产出表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主要将航空运输业分为航空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两个部门。在对产业结构影响进行分析时,侧重结构特征分析。为了避免部门分类繁琐和结构特征不清楚带来的影响,将产业部门进行合并,对整个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表1中显示北京和上海的民航运输业完全乘数在2005年和2015年处于增值状态,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总影响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和上海是的民航运输业单位产出对经济贡献持续提升,说明两地的航空运输业得到了持续发展,民航运输业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对跨区域产业的一体化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2.两地民航运输业对经济及产业结构影响分析。从两地民航运输业对经济及产业结构影响对比进行分析可知,民航运输业单位的产出对经济贡献得到了明显提升,促进了两地航空运输业的明显发展。民航运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带动了产业服务体系的稳定,促进了产业体系的协调发展,需求和投入更具稳定性,产品和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影响运输业区域内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部门空间布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充分利用航空运输业来完成生产活动。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贡献,由于民航业自身具有多种类服务,主要是围绕民航运输业的产品需求,来形成具有层次结构的产业链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大型机场的带动性作用,以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升级为契机,结合当地产业体系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民航运输业产业链,强化区域产业体系部门之间关联关系,促进民航运输业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本文以民航运输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论述了民航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对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民航运输对区域经济影响研究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来论述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民航运输业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机场周边的区位优势,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和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民航运输业作为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服务部门,与其他产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对产业体系有了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实现了对区域产业体系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作者:霍淳 单位:烟台国际机场

参考文献:

[1]王恩旭,王立新.区域性中心城市民航运输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02:70-73.

第3篇:区域经济关系范文

关键词:物流;经济增长;内蒙古;统计检验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杜克拉就曾经预言,物流业是每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黑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现代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强的联动性,不但是实现各相关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而且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国民经济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业是将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复合型服务产业,并且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加强国家竞争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经济越发展,就越是需要强大的物流支撑,经济的发展也为物流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由此可见,物流与经济的发展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因此,要发挥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使得物流业和国民经济产生良性的发展模式,从而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

1 文献回顾

近些年,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对于经济增长与物流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更多的学者由定性的方法转向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李文顺[1]等选取货运周转量代表物流发展水平,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物流和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可靠的协整关系。钱晓英等[2]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以货运周转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为自变量,国民生产总值为因变量,对我国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我国物流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崔国辉等[3]以物流产业投资、货物周转量里程、物流网络密度代表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对吉林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物流与经济关系表现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发展趋势。刘南等[4]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浙江省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且呈现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趋势。李松庆[5]选取物流产业规模和GDP作为研究变量,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广东省物流产业规模和GDP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增长是物流产业规模的Granger原因,而物流产业规模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以上文献研究均从不同角度对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后人进行相关研究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但是由于采用的理论、方法及选取的样本不同,数据的时段和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地域性和不平衡性,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有的实证结果表明物流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的实证结果表明物流与经济发展缺乏相关性。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以内蒙古物流需求指标、物流基础设施指标和内蒙古消费指标为主要变动因素,以内蒙古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希望以此为相关学者提供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参考。

2 数据的选取及来源

2.1 变量的选择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国民生产总值主要从“量”上体现经济的持续增加,人民平均生活质量的提高则从“质”上体现整个社会经济的总体进步。由于“质”的数据不易获取,本文仅能从“量”的角度对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衡量,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记为Y。

由于判定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没有统一的界定,所以物流指标具有多样性,根据以往的文献研究,本文选取以下指标来衡量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物流需求指标,物流需求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产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所构成,通过各种物流需求量来反映。货物周转量是表现物流需求较为全面的指标,本文选取货物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需求的指标,记为X1。物流基础设施指标,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流通中心以及网络通信基础等。本文选取铁路总里程数代表物流基础设施指标,记为X2。另外,本文还选取社会消费品总额代表该地区的总体消费水平,代表该地区人民消费的总体水平,记为X3。

2.2 数据的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内蒙古1980~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货物周转量、铁路总里程数和社会消费品总额作为分析指标。本文所使用的样本取自1980~2010年内蒙古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内蒙古统计年鉴2011》。

对选取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保证所选数据的平稳性。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且根据检验结果,参考数据对模型的拟合程度,再进行White检验和DW检验,消除模型的异方差和自相关,从而使数据和模型达到更好的拟合效果。

3 实证研究

3.1 平稳性检验

利用Eviews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以方差,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对数处理,且处理后并不改变原序列的协整关系。变量经对数处理后分别表示为logY、logX1、logX2、logX3。经过检验发现,logY、logX1、logX2、logX3各变量都是不平稳的,而对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后,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Ly=logY、Lx1=logX1、Lx2=logX2、Lx3=logX3。

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经的P值均小于0.05,ADF统计量均小于在5%置信度下的值,所以证明在置信度为5%的水平下,各变量经一阶差分后的时间序列变为平稳序列。

3.2 对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经过ADF检验后,表1证明各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因此对其进行不会出现“伪回归”的现象。然后用最小二乘法对1980~2010年的Ly、Lx1、Lx2、Lx3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知,R^2=0.99817,调整R^2=0.997966,F=4 908.321,在置信度为0.05,t检验在自由度为n—k=31—4=27(n为期数,k为变量个数)的检验值为2.048,C、LX1、LX2、LX3的t检验值分别为—4.685143、5.253028、2.221770、14.40076,且绝对值均大于2.048,P值均小于0.05。

再对数据进行White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存在异方差,然后进行异方差的修正,在Eviews软件中将权重设1/resid^2(resid为模型中的残差),从而消除异方差,修正后的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修正异方差之后的DW值为1.890258,模型中自变量个数为3,期数为31,查表可知dU=1.65,dL=1.229,所以1.65

LY=—6.03116+0.41780*LX1+0.34624*LX2+0.85321*LX3

Se=0.125677 0.004432 0.017328 0.002920

t=—47.98954 94.25973 19.98225 292.1964

由检验结果可知,该模型的R^2=0.998156,调整后R^2=0.997951,F=2982952,DW=1.890258,说明调整后的模型数据拟合优度较高,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较好。

货物周转量、铁路总里程数和社会消费品总额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解释度约为99.8156%。由回归方程可知国民生产总值与货物周转量、铁路总里程数和社会消费品总额密切相关,且呈同向变动。当货物周转量提高1%时,国民生产总值增加0.4178%。当铁路总里程数增加1%时,国民生产总值增加0.34624%。当社会消费品总额增加1%时,国民生产总值增加0.85321%。

4 结论及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文对内蒙古地区的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物流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协整关系。物流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内蒙古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并且经济增长带动物流产业发展,说明当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时,会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促进物流产业的成长和发展。物流需求越大、物流基础设施越完善、社会消费品总额越大,从而对经济增长越有促进的作用,同时经济发展也积极带动了物流需求、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增长。因此,现代物流成为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另外还应当扩大内需,拉动人民消费,从而是实现经济的增长。

4.2 建 议

根据内蒙古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4 246.1亿元,增长14.3%;地方财政总收入2 264.1亿元,增长3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40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 642元,分别增长15.3%和2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 849.1亿元,增长11%。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繁荣活跃,物流业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12%;预计货物运输量达到32亿吨,货物周转量达到11 950亿吨公里,“十二五”期间分别实现16%和20%的年均增长速度;交通、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到1 8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5%。另外,内蒙古政府关于建设《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文件的出台,为促进我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政策导向。由此可见,物流业未来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机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内蒙古发展物流业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仅要积极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和法律环境。例如,对区内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使其有更充裕的资金进行发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铁路、公路及相关设施,合理规划和利用物流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做好物流园区的规划,从整体上进行把握,避免重复建设。内蒙古物流产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点,结合地方重点产业的发展,不能脱离实际。另外,政府还应鼓励人民进行消费,从而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实现物流无缝衔接。目前区内的公路和水运规划、民航规划、铁路规划等分属不同的部门管辖,使得很多交通渠道难以实现快速便捷链接,大大降低了物流业运作效率。通过合理布局与协调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设施完善、运行高效的物流系统网络,从而为我区“十二五”期间的经济腾飞助力,为《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供强大的物流体系的支撑,促进的经济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最后,加强物流企业的自身建设。一方面,要加大投资,促进物流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例如自动高架仓库系统、高架叉车、计算机控制等技术,还应当熟练地对现代物流系统加以运用,例如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系统、弹性制造系统等,从而建立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平台,构成集仓储、运输、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物流服务企业。另一方面,首先要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的类型群体及个人的要求;其次要加快物流企业的内部改革,实施企业之间的兼并和重组,建立起在全区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物流企业;最后要加强物流企业自身建设,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服务范围和客户群,从而使得其能长期的、良性的发展下去,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文顺,刘伟,周宏. 1952~2002年中国物流增量和GDP增量的协整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4(12):45—49.

[2] 钱晓英,马传秀. 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协整性分析[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4):84—87.

[3] 崔国辉,李显生. 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10(5):90—96.

[4] 刘南,李燕. 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2007,21(1):151—154.

第4篇:区域经济关系范文

关键词:区域;R&D投入;R&D强度;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11-0108-08

一、引 言

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是有目的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以下简称R&D)活动的结果,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某些经济政策,如通过实施主动的R&D投资、支持教育、刺激资本积累、保护知识产权等来实现要素收益递增,最终实现经济长期增长。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缺乏的大国,长期以来主要是依靠资源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已逐步显现,而且这种增长方式也不可能长期保持,所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必然选择。我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禀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区域差异很大,区域经济的差异也很大,大多数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继续拉大,不仅没有出现经典增长理论所推论的收敛性倾向,相反各地区间的差异还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过大,不仅会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造成整体经济效率的损失,而且还会带来社会公平问题,引起社会矛盾冲突和严重的政治后果[1-2]。美国经济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前半叶的高速发展就部分得益于其地区间差距的缩小[3]。当然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在此仅从通过加大R&D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各个不同区域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定量地确定各区域的R&D投入对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所起的具体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R&D投入效率不同的原因,从而为各个区域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R&D投入政策,促进我国各区域经济摆脱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进而为促进全国经济长期、协调、稳定发展提供实证的依据。

在国外文献中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文章较多,但是研究区域R&D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章较少,国内学者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和研究的角度也各有差异,如赵海娟、程红莉利用1998―2004年相关数据研究了这一时期各区域R&D投入对专利受理量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影响,得出从这两方面的产出指标看,东部地区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的结论[4]。吕忠伟、李峻浩利用1997―2005年各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了东部地区的R&D投入强度与TFP的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R&D投入作用不显著的结论[5]。赵喜仓、陈海波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R&D状况进行了区域比较分析[6]。覃成林以我国各省2000年的R&D投入数据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R&D产业的发展差异,得出从三项专利、科技成果和应用技术成果三方面的产出成果来讲,区域R&D产业的产出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但中部地区的产出效率高于东部和西部的结论[7]。江静利用我国1998―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研究了各省R&D强度影响因素的差异[8]。吴延兵则利用我国地区工业1996―200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影响等[9]。但是纵观以上对区域R&D投入研究所依据的区域划分多是以目前《中国统计年鉴》上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为标准,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所以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依据R&D强度对 R&D投入的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使之更加科学,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区域R&D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得出我国R&D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呈现倒“U”形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区域的分类

目前对我国R&D投入区域差异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对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划分进行的,但是,笔者认为依据这样的区域划分对R&D投入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不合理性。图1给出了各省、市、自治区2000年、2006年和各年的平均R&D经费投入额,在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西部地区有像陕西这样R&D投入较多的省份,中部也有像河南这样R&D投入较少的省份,单纯依赖地理位置进行的区域划分不能反映R&D投入的真实差异,所以本文依据目前用于衡量一国或地区科技投入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R&D强度对研究R&D投入的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

R&D强度是指R&D投入占GDP的比例,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用于衡量一国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在此以R&D强度为标准进行区域的分类,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各省对R&D投入的差异。我国2002―2006年各省及全国R&D强度平均数据比较见表1所示,从表1中可见我国各省的平均R&D强度基本上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除北京、陕西和上海外,其它各省的R&D强度水平普遍较低,而且这种差异还呈现逐年加强的趋势。从2003年开始,高于全国平均R&D强度水平省份的数量在逐年减少,如2002年在全国平均R&D强度水平以上的省份为10个,到2003年降为9个,2004年和2005年则只有6个,2006年为7个。所以上述数据一方面反映了全国R&D强度水平在逐年上升,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R&D投入的地区结构差异非常大,而且有两极分化的趋势,科技经费的投入更趋于向某些经济发达的省市集中。

在利用R&D强度指标对各省进行分类时,如果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全国31个省份分为三类,则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第一类里只有北京,第二类里只有天津、上海和陕西,而剩下的其它所有省份都在第三类中,形成分类极不平衡的现象,所以在此我们利用分位数对这些地区进行分类[10]。首先求出各省各年份的R&D强度的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作为第一分位数,将高于这一平均值的省份列入R&D高投入区域,其次求出剩余各省各年份的R&D强度的平均值,选择高于此平均值的省份为中等R&D投入区域,剩下的低于此平均值的就是低R&D投入区域,最后根据各省在各年份出现在高、中、低区域的概率确定各省份最后的R&D强度区域的归属,其分类情况及其各个不同区域的统计特征如表2所示。

表2中的数据显示,R&D中等投入地区的均值和R&D低投入地区的均值差距较小,但高投入地区与中等投入和低投入地区的差距则非常大;高投入区域的标准差也比较大,这说明尽管高投入区域投入水平都比较高,但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在其内部各地区的投入密度的差异也非常大,中等投入和低投入地区的标准差则比较小,表明了中等投入地区和低投入地区内部的差异有缩小的趋势。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国家发展初期R&D强度一般在0.5%―0.7%左右,国际公认的经济起飞阶段R&D强度为1.5%[8]。从我国R&D强度各地区的平均值来看我国R&D高投入地区的R&D强度已经超过了经济起飞阶段的水平,中等投入地区的投入水平也已经超过了一个国家发展初期的水平,但低投入地区的水平就相对较低了。图2给出了按照上述分类,从2001―2006年我国低、中、高三个区域的平均R&D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6年来各个区域的R&D强度都处于持续上升状态,说明各地都对R&D的作用给予了重视,并加强了对R&D投入的力度,其中,中等R&D强度区域的年平均增长率最高,为9.91%,低R&D强度区域次之,年平均增长率为7.73%,高R&D强度区域的年平均增长率最低,为4.18%。

2006年10个R&D高投入地区的R&D投入总量占全国投入总量的64.15%,9个中等R&D投入地区的投入总量占26.40%,而12个低R&D投入地区的总量仅占全国R&D投入总量的9.45%。所以总的来说,无论是从相对数上看还是从绝对数上看,我国R&D投入都存在着严重的地区性差异。

三、R&D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模型的设定

(一)模型的设定

传统经济学中生产函数是表示生产投入与产出之间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型,其一般意义上的函数形式为[11]:

Y=f(x1,x2,…,xk)(1)

其中,Y表示产出量,x1,x2,…,xk分别表示k种生产要素的投入,Cobb-Douglas据此建立了描述产出与资本和劳动投入关系的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为:

Y=AKαLβ(2)

(2)式中,A表示科技进步系数,K表示资本要素的投入,L表示劳动要素的投入,α、β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虽然传统的C-D函数在实证研究中被广泛地应用,但是它用固定的系数A来衡量科技创新对产出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是不能准确反应科技创新对经济的影响的。保罗.罗默(Paul Romer)在内生技术进步模型中提出,对于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A,如果仅仅考虑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呈现的是规模报酬不变,但是,如果考虑第三种投入要素,产出一定是规模报酬递增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行研发,R&D投入能促进知识的积累,从而使生产者用相对较少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出,实现技术的进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也表明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技术进步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所以在上述传统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将R&D投入作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引入该方程,形成改进后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其形式为:

Y=AKαLβRγ(3)

(3)式中,R表示R&D投入,γ表示R&D投入的产出弹性。改进后的C-D函数将原本分摊在资本和劳动要素上的科技创新要素的影响从函数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第三要素来反映R&D投入对产出的影响。本文在对R&D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就使用了改进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一个地区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Yit=AKαitLβitRγit(4)

其中,i表示地区,t表示时间,Yit、Kit、Lit、Rit分别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的总产出、资本要素投入量、劳动要素投入量和R&D投入量。α、β、γ分别表示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和R&D投入的产出弹性。A代表了除物质资本、劳动投入和R&D投入之外的所有其他影响产出的因素。

将(4)式两边取对数得到方程(5):

lnYit=lnA+αlnKit+βlnLit+γlnRit(5)

设a=lnA,则方程(5)可简化为方程(6):

lnYit=a+αlnKit+βlnLit+γlnRit(6)

将方程(6)转换为经济计量模型为:

lnYit=a+αlnKit+βlnLit+γlnRit+μit(7)

其中,μit表示随机误差项。

(二)变量数据的选取

由于我国公开的统计数据中关于各省R&D投入的数据是从2000年开始的,所以我们选取的数据为2000―2006年的样本数据。总产出用各地区生产总值来表示,代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选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代表资本要素的投入量,年末在岗职工人数代表劳动要素的投入量,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地的R&D投入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网(省略.cn)。为了剔除价格波动引起的影响,我们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分别对各地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R&D投入额(由于R&D投入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在此也使用了固定资产价格指数)进行了价格平减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取自然对数,用以消除时间序列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分别记为lngdp、lnk、lnl和lnrd。

(三)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首先必须检验Panel Data序列的平稳性,在此进行Panel Data单位根检验。目前Panel Data单位根检验的方法很多,本文使用Panel Data单位根Fisher-ADF检验方法对模型中使用的序列及差分序列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序列均不平稳,但它们经过一阶差分变换后均为平稳序列,所以各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四、我国R&D投入的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估计结果

由于本文选取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6年的年度数据序列,样本区间较短,无法进行Panel Data类型选择的F检验,所以本文假定在区域内经济结构大体一致,在实证分析时将基于以上三个区域的划分采用Panel Data的不变参数模型[12]。

大量的实证研究都表明R&D活动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滞后效应,前期的R&D投入对当期的R&D投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模型中,我们将滞后一期的R&D投入作为模型的一个解释变量,则经济计量模型(7)将转变为模型(8)的形式:

lngdpit=βi0+βi1lnkit+βi2lnlit+βi3lnrdi(t-1)+μit(8)

其中,i=0、1、2、3,分别表示全国、高R&D投入地区、中等R&D投入地区和低R&D投入地区,t表示时间期间,μit代表随机误差项。

下面利用Eviews5.1软件和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模型(8)进行回归分析,在此权重选择Cross section weights,假设存在截面异方差,对模型进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得到如表3所示的回归结果。

表3模型8的估计结果

β0β1(Lnk)β2(Lnl)β3(Lnrd)R2调整的R2样本容量

全 国0.246810(1.026172)0.417715*(8.104784)0.299249*(9.791815)0.234963*(8.584979)0.9287310.927727217

高投入地区[]0.764039**(2.354463)0.588046*(6.447598)0.152108*(3.457678)0.071004(1.452755)0.8531600.84648570

中等投入地区1.060770(1.178069)0.092968 (0.560109)0.412184*(5.247296)0.433665*(2.706175)0.8887450.88308863

低投入地区-2.170981*(-5.500768)0.475548*(6.817436)0.645477*(14.90210)-0.089090(-1.484907)0.9697310.96859684

注:参数估计值下面括号里数值表示t检验值,*、**分别代表参数估计值在1%、5%水平上显著。

(二)模型结果的解释

从表3中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除少数变量外,绝大多数变量的系数都非常显著,模型估计良好。

1.从全国范围来看,2000―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要素的弹性约为0.42,劳动要素的弹性约为0.3,R&D投入的弹性是0.24。所以综合来看在这7年里,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赖资本的投入,属于资本推动型经济,其次得益于劳动力的投入,R&D投入也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每增加1%的R&D投入能够带来0.24% GDP产出的增加。

2.在R&D高投入地区,资本的弹性达到了0.59,劳动的弹性只有0.15,R&D投入的弹性为0.07。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虽然这些地区的R&D投入非常高,如2006年这些地区的R&D就占了全国R&D投入的64.15%,但是这些地区R&D的产出弹性却很低只有0.07,即每增加1%的R&D投入只带来了0.07% GDP产出的增加。

3.在R&D中等投入地区,资本的弹性为0.09,劳动的弹性为0.41,R&D投入的弹性为0.43。虽然资本的系数不显著,但是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也能看出在这些地区的R&D投入所带来的产出是非常明显的,每增加1%的R&D投入能够带来0.43%GDP产出的增加。

4.在R&D低投入地区,资本的弹性为0.48,劳动的弹性为0.65,R&D投入的弹性为-0.09,并且R&D投入的系数不显著。

综上所述,从我国R&D投入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R&D投入的水平越高,相应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R&D投入的水平越低,为正相关的关系;反之,R&D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却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根据上面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到各地区的R&D投入状况与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关系,即投入最多的地区和投入最少的地区,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不大,只有投入中等的地区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在这种关系中,R&D投入低的地区其R&D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小,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从地域上看,这些地区的省、自治区都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或是农业大省,生产主要以农牧业为主,而R&D投入主要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才会发挥作用,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在这些地区经济的增长过程中,R&D投入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是可以理解的。

R&D投入高的地区在地理、经济和人才等各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其投入取得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这要从这些地区高R&D投入的原因入手来进行分析。表4列出了R&D高投入地区2006年的R&D投入强度、R&D投入及其GDP的相关数据。

从表4可见,首先在全国R&D投入强度最大的是北京,其次是上海。2006年全国R&D投入的平均强度为1.12,而北京为5.5,上海为2.5,两个直辖市的R&D投入强度占到了高投入地区R&D投入强度的39.72%。北京、上海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最活跃的地区,其高校和各种独立的科研机构云集,R&D投入中有相当一部分被投入其中,而这些投入多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些研究使得R&D活动的直接产出,如各种科研成果较高,但真正能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是投入到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的实验研究,所以这些R&D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回报,这两个直辖市的GDP在高投入地区中仅占17.42%,但不可否认,这些R&D活动增加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陕西作为一个R&D投入的大省,其R&D投入的特点与众不同,陕西省有许多国家重要的科研机构,该省的R&D经费来源主要以政府资金为主,这些资金被大量地用于这些独立研究机构,而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又使得研发人员不注重所得到的科技成果是不是有经济价值,从而使该省每年取得的大量的科技成果在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产生了鸿沟,同时该省的工业研发投入以及省重点企业的投入比例偏低,企业自身的R&D能力极弱,科技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另外陕西省和四川省还有众多的国防研究机构,长期以来国防科技研究成果处于垄断状态,不能与地方实现资源共享,造成军民科技创新体系的分割,形成虽然有较高的R&D投入,但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却并不突出这一现象。在高投入地区中只有江苏和广东两个省的R&D投入强度占这些地区投入强度的13.85%,而GDP占到这些地区的45.69%,取得的效益较好。以上就是造成这些地区R&D投入强度虽高,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并不高的主要原因。

五、政策建议

通过利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0―2006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R&D投入高的区域,其高R&D投入并不是对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作用最大的,但低的R&D投入对其所处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最小的,这一现象与各个不同区域其存在的固有的资源禀赋有关系,但也与R&D投入发挥作用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熊彼特理论认为,只有在投入达到一定规模阈值并与当地其他经济主体相联系的情况下,才能够产生创新的外溢,这种创新的成果才能够转化为经济增长[13]。所以针对目前我国R&D投入整体水平较低的情况,首先必须加大R&D投入力度,同时为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进一步制定各种优惠的税收政策,提高企业等部门进行R&D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实际技术水平和R&D能力基础,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本文针对不同的区域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在R&D高投入地区,R&D投入之所以高的原因是其投入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而政府的R&D投入在产出效率和转化效率上都存在诸多的问题,而从国际经验来看,R&D活动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所以要想改变其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必须转变R&D投入的主体,将以政府投入为主通过各种相关政策引导到以企业投入为主的轨道上来。并要加速国有科研机构的转型,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广大的消费市场,加强创新主体与市场的结合,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更大程度地将R&D投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化R&D科技资源的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适当增加投入规模,从根本上解决R&D投入产出效率低的问题。

其次,在R&D中等投入地区,其R&D投入的产出效率是最高的,但这只说明与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在R&D投入结构、主体等方面可能比其它地区要好,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R&D投入产出效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对于该地区要继续加大R&D投入的力度,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要更多地从政策上对其进行支持,所以在这些地区继续探索提高R&D投入产出效率的新途径依然任重道远。

最后,在R&D低投入地区,由于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相关的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以及配套的环境等方面与其它地区相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这些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加大R&D投入强度,同时对可能成为新增长点的技术领域和产品国家要重点扶持,各地也要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人才和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种有针对性的创新激励政策,逐渐积累进行R&D活动的基础条件,寻找突破口,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王绍光,康晓光.中国地区差距发展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2] 林毅夫,蔡,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3-10.

[3] Higgins B.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ssays in Honor of Franciois Prerroux[M].Boston:Unwin Hyman,1988.

[4] 赵海娟,程红莉.R&D活动在东、中、西部的差异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3):103-104.

[5] 吕忠伟,李峻浩.R&D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J].统计研究,2008,(3):27-34.

[6] 赵喜仓,陈海波.我国R&D状况的区域比较分析[J].统计研究,2003,(3):38-42.

[7] 覃成林.区域R&D产业发展差异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7):95-97.

[8] 江静.中国省际R&D强度差异的决定与比较[J].南京大学学报,2006,(3):13-25.

[9] 吴延兵.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J].经济研究,2008,(8):51-64.

[10] 张维迎,周黎安,顾全林.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及其影响因素[J].管理世界,2005,(10):94-172.

[11] Robert J.Barro,Xavier Sala-I-Martin.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

[12] 梁云芳,高铁梅.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8):133-142.

[13]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张培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Chinese Regional R&D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WANG Wei-guo1,XIE Lan-yun2

(1.College of Mathematics & Quantitative Economics,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y,

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2.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y,

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第5篇:区域经济关系范文

关键词:目标;经济;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05;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相关概念

文化即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又是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 , 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区域文化主要研究的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文化的差异,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下,包括地势、环境、产品需求、风俗、科研等等各个方面一定存在着不同的区别,它在不同的地方变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功能,有些地方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有些地方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举例说明,A地区人口众多,没有山,没有水,土地多,人们思想观念薄弱,以种地创收入,根据地方的需求,文化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依旧传统思想,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B地区人口少,有旅游产业,交通发达,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很高,人们在追求价值观的时候思想意识达不到觉悟高,地方经济水平逐渐增高。通过两个地区的对比,不难发现,这种结果是由区域差异、环境因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等众多方面造成的,分析两个地区存在的问题,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A地区首先,根据当地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人口和土地多可以招商引资,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地方政府,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招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让企业来这里投资,餐饮、交通、物流等方面,最重要是要求政府开一些辅导班,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人们的价值观。B地区,人们思想意识超前,在旅游文化产业可以改进方法,更好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联。由于各个因素,如人的素质、居住的环境、需求不同,造就了非常大的文化差异,制约着经济发展。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文化是由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过程决定的,区域文化的特点、构架、因素等各个方面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状况的高低。地方产业文化的发挥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环境不同,地域差异,表现出文化的特征显然不同,因此地域差异的原因发挥出不同的功效。从而区域文化差异制约着区域经济状况的高低。各地区文化的差异不同,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价值观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强,反而,文化价值观低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薄弱。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文化与经济是有关联的,不是孤立的,他们互相影响着对方。结合地方文化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如开封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带动交通、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2006年度全市累计旅游接待量为1891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3469万人次,年均增幅16.3%,年旅游综合收入持续攀升,由2006年的60.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8.4亿元,年均增幅20.6%。从数据表明,开封市旅游文化产业呈逐渐上升状态,这就说明特色文化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开封市每年会举办很多节日,如大宋年文化旅游节、清明文化节、第32届文化节等精彩活动,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到开封观光旅游,开封特色地方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氛围,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二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对价值观会产生分歧,这就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人们对文化思想的改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区域经济关系范文

[关键词] 城市经济 经济要素 区划

城市经济国家经济的重要聚集点,城市是国家行政力较为集中的体现,是城市经济存在的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区划是影响行政区域经济的重要因素。它是指国家结构体系的安排,是国家为了实行行政管理、治理与建设,将领土划分成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区划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城市区划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为;另一方面,也是行政力主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集中某种经济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城市区划由于改变了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并且这一改变是持续进行的,从而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动态地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区划变动影响城市经济的过程,是通过调动更大范围内更大数量的经济资源和经济要素完成的。因而,城市各经济要素便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可避免地与区划发生着必然的联系。

一、土地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城市土地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载体,具备足够的土地资源,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区划的变动,最直观上体现在对土地控制范围的变动。城市的土地有“寸土寸金”的说法,当城市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时,或者说城市管理者希望扩大城市空间,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时,他们便会通过市区区划的调整(主要是扩展)来获得足够的土地。土地在这一过程中,其供给和需求既遵循着经济规律,又受到来自区划的强烈外因作用。“对真实世界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各种规律给出一个精确的经济学解释,这是城市经济学家面临的一个挑战。这些规律中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城市土地利用密度在空间上的戏剧性差异”,由此可见,土地的利用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城市区划调整后的一个直观结果便是为城市的发展获得了必需的土地或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但它却不可避免地侵蚀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缩小农业用地的面积。由于土地是绝对数量有限的自然资源,各种用途的土地数量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城市工商业及住宅、公共建设用地的增加,必然造成其他用途土地的减少。区划调整后造成的结果之一即往往缩小周边农业用地的面积,当然,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和结果。区划调整或者说扩张只是执行了这种行为或者顺应了这种趋势。区划从城市外部获得了土地,显然要在城市内部改变土地的供求结构。城市内部土地供给的绝对数量大大增加,可能相对缓解城市土地的紧张状况。另外,区划调整后,可能大大提高某一种或某几种用途的土地供给数量;如住宅、行政用地,这在区划调整规划进行之时可能已以某种形式确定下来。

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地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城市市区区划的调整。首先,从数量上说,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地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市区区划调整的幅度和可能性。如市区周边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并且在该市一级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当市区空间发展受到某种限制时,行政力量就会以充分的理由考虑到扩展城市空间。土地数量越多,则行政力量行使行政力的灵活性越大,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也就越大;若市区周边土地资源较少,比如该市所辖县(市)面积较小,则市区区划调整尤其是扩大的可能空间显然较小。不过,土地的数量多少不能完全决定是否能够进行市区区划变动,区划变动的形式除扩大以外,在原有的范围内进行各类资源的空间重新组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是区划进行的动因或目的之一。市区周边的土地质量也是影响市区区划变动可能性的因素之一。若市区周边多为平整、地质状况好的土地,适宜进行各类建筑设施建设和道路建设,那么市区区划的扩大将具备较大的可行性,反之,若市区周边多山地或水面、滩涂,那么市区区划的变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劳动力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随着城市有影响的领域不断延伸和扩展,反过来又助长了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市区区划的变动对劳动力的影响除上述使新纳入市区范围的原农村劳动者转化为城市劳动者外,对市区的劳动供给和需求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加,无疑将占用一定的原城市市区范围内的就业机会,如果新的城市建设本身或者城市经济发展的程度不足以容纳所增加的劳动力,无论对原有市区居民还是对行政管理者都将产生较大冲击。市区居民的就业压力将增大,而行政管理者面临较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影响当地经济的健康运行,造成与区划变动目的相左的结果。当然,城市市区区划的变动(扩大)将改善原农村地区的各种条件,对于提高原属于这部分区域的劳动者素质有正面的作用。如,教育水平有因高素质的教师的到来而有获得了较大提高,能够享受原城市市区居民所享受的各种培训机会和优惠政策。原在城市市区工作的农村劳动者因为身份的变化可能享受到政府在就业条件及劳动环境方面给予的良好待遇。显然,市区区划的变动对劳动力的影响是较大的,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区范围内一个次级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影响。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人才的流动仍处于不完全自由状态,城市市区区划的变动如若不涉及扩大的问题,仅是原有范围内的调整和优化。则造成一定素质的劳动力在数量上出现了分布格局的变化,劳动力数量增加的地区,可能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福利压力,也可能因为某种紧缺劳动力的补足而获益,当然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若市区区划变动以扩大的形式为主,那么劳动者的数量将视扩大程度而有相应的增加,而新的市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平均素质往往有所下降,这种劳动者数量和素质变化更应引起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应充分考虑市区范围扩大后城市的容纳能力,并以此作为依据之一来考察区划的方案的可行程度。

三、资本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区划并不直接引发资本的流动,但区划强烈的政策指向性成为引发资本流动的重要原因。城市市区往往是资本的聚集地,市区区划的变动较其他行政区域区划变动更能引发资本的大量流动。一个城市资本存量的大小,投资积极性的高低,以及其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大小和资本容纳力强弱,都对当地区划工作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市区区划的变化,若不能引发新的资本投入,而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动,那么无疑将难以起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市区区划变动尤其是扩大对本地资本能够起到强烈的刺激作用;一方面,市区区划的变动后,政府往往会向重点建设的区域投入一定的资金,以实现其预期的发展目标。政府所投入的资金对民间资金来说是一种示范力量。伴随着政府资金的投入,民间资金将发现有利可图的时机,沿着政府资金的流向,民间资金成为一种客观的配套的资金对重点建设区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市区区划的变动,必将努力使原来并不引人注目的地区成为投资的热土,并且提供和扩大了资本投入的空间,从而使对重点区域的投资收益率大于正常的投资收益率,资本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流动的方向,新的资本流将主动流向区划变动后的重点建设区域。

与对本地资本刺激的原理相同,市区区划变动往往对外来资本起到一定吸引作用。但具体的作用程度与一个城市的外向程度有较大关系。外向性越强,这种吸引作用可能越明显,外向性越弱,则越不明显。另一方面,外来资本对区划也有促进作用,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引导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区划不断调整”。

四、技术与信息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技术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区域技术条件直接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城市市区这一重要的经济区域范围内,技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对区域经济布局的态势,对区域经济的效益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技术创新活动是政府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对技术创新从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积极调节系统内的创新资源,保证创新和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创新水平。”政府可以通过区划的积极变化,同样会对科学技术起到吸引和集聚作用。不过,虽然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在随着区划的变化而作用于一个地区时,往往处于一个相对“从属”的地位,因为它常依附于并随着资本和人才的流动方向而流动,而不是独立地发挥作用。即便如此,分析一下市区区划与技术的关系仍然有助于全面地看待市区区划的深入影响。

“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集聚力与扩散力并存。”市区区划会对经济信息及其运行过程进行调整与优化。首先,市区区划变动本身是重要的经济信息源,向外散发出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经济信息,各类经济主体会被它所吸引,按照各自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从中发现众多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它将在城市发展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发挥持续不断的作用。第二,市区区划的变动尤其是扩大增加了市区能够发出经济信息的经济主体的数量,改变了部分经济主体在信息运行机制的地位。原本处在市区经济圈层以外的经济主体参加到市区信息和利用者的群体中,一部分经济主体因为在新的规划中经济地位的变化也直接导致了其信息运行机制中的地位变化。例如,原处在市区范围外的一个经营不善而闲置的工厂,由于其所处区域被划入市区,并且一条重要公路将从它旁边修过,那么它很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吸引多家投资者的注意,而拥有其产权的经济主体在经济信息运行过程中的地位也将发生改变。第三,市区区划的变动将可能提高信息传送的效率。它会随着交通及通讯条件的改善,将市区范围内较远区域的信息更为快捷和便利地传送到中心区及各经济主体手中,同时也会以相反的方向使信息向原来难以较快达到的较远区域传送。并且,原为农村的区域在归并入市区后,信息传输的成本一般会有所降低。区划的调整,市区范围的不断扩大,信息传送反而因为距离变大而加快了速度,这是由于人们选择了更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通讯方式。反之,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为区划变动提供了可能条件。

参考文献:

[1]朱 舜: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第22页

[2](美)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郝寿义等译.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第94页

[3]孙常敏:上海人口集聚与空间结构重构[J].社会科学,1999

[4]魏立华 阎小培:快速城市化中城市规划和区划的关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第2期

[5]朱传耿 沈 山:区域经济理论分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

第7篇:区域经济关系范文

关键词:继续教育;区域经济;发展

继续教育与时代脉搏息息相关。站在历史的高度和世界的广度来审视教育,我们发现,在人类社会演进和科技、经济发展中,继续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速驱动力作用。由于经济社会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对继续教育在经济及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方法等都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也有了重大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继续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了全国经济工作的重心。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使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不同行业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明显,各行业对于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的设置需要市场化。

(二)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

继续教育发挥了自身优势,将人才培养直接与市场挂钩,人才市场上缺少什么专业的人才,就培养什么专业的人才,并且能够根据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及时做出调整。另一方面,继续教育的内容会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深度定制,同一专业可以划分层次,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继续教育还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数据库,使学生在网络终端各取所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教育成本,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也有效地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我国继续教育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的比较

(一)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的现状

继续教育源于美国,后来逐步在日、德、英等国出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发达国家继续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完善的有效手段,成为生活当中重要的一部分;受教育对象广泛,参与者不受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区域、行业等因素限制;办学实体多元化,发达国家,举办继续教育的机构很多,包括高等院校、各种专业协会(学会、联合会)、工商企业、各种政府和私人企业等。目前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已经能够满足各地、各类人群对终身学习的需求,根据人们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如为就业做准备的职前和在职培训以及为居民提供的社区教育和补偿教育等。

(二)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的继续教育,是在建国后的50年代,随着工业建设的迅猛发展而大规模展开的。党的以来,继续教育又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继续教育还很落后,不能满足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继续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和宣传,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继续教育在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一)人才培养在当前京津冀地区经济环境中的重要性

党的“十”提出,政府要进一步扶持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以京津冀为中心的环渤海区域已经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好的发展环境,使区域内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也吸引了大批外资入驻京津冀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高速运转和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变化。能否有效地将继续教育结合到企业人才培养当中,成为行业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也影响着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二)继续教育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大批外资企业选择来到廊坊这个京津走廊上的城市发展,给廊坊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给市场敲响了警钟: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的同时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大,在激烈的竞争中重视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地利用继续教育方式不断为自身发展储备人才的企业,在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以河北省廊坊市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过去的几年里,荣盛集团发展成为廊坊市乃至河北省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这源于荣盛集团注重各级人才的培养,不断通过继续教育、利用校企合作进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方式,全面提升管理层以及基层员工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让人才培养带动企业发展,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继续教育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未来京津冀区域内企业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实力的关键在科技,科技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要通过继续教育有效地培养人才,企业就应把继续教育放到战略性地位,并使其发挥作用,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科学的理论和发展的眼光以及超前的思维、求实的态度去观察、思考、研究、认识和参与继续教育实践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创造出新成果,开拓出新局面。

四、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走向探索继续教育制度及实施办法

目前,我国对于基础教育抓得比较紧,9年义务教育基本上获得了保障,但基础教育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高校继续教育建设尤显突出。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京津冀地区,加深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才能有效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这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

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继续教育在未来发展中要做出相应调整。首先,优化课程设置,拓宽知识结构。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放弃低层次的技能和基础知识培训,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实现文理渗透、理工综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使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感到只要参加学习,就一定有收获,“用中受益”。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其科技贡献率,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其次,严格管理,有效监督。创新继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建立起既适应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律,又符合教育规律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高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和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区域性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机制

继续教育合作主体彼此间达成合作必须建立如下有效机制:第一,继续教育合作主体认识到单靠自身能力无法完成既定的教育发展目标,允许高校广泛利用已掌握的其他教育资源,继续教育合作主体之间才能达成全面可靠的合作。第二,继续教育的合作方应当能够从合作中获取各自所需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等利益,从而使教育合作主体达到共赢。第三,继续教育合作主体之间地位平等、互相尊重,双方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彼此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合作需求来自政策的安排、命令、鼓励,或自身发展需求。

(三)建立区域性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

1.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校企双方的地位平等,利益分配平衡有助于合作内容与范围不断深入发展扩大。

2.制定有效的校企合作支付机制。建立高效支付机制,增进双方互利互信,促使校企合作持续发展。双方协商制定相应的付费办法,并严格按照办法执行。

3.建立利益分配仲裁机构,在双方利益出现分歧的时候,需要有专门的仲裁机构在保证双方利益平等的原则下,将双方的收益进行合理分配,最终解决分歧矛盾。

(四)建立区域性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资源共享机制

高校利用自身基础设施和优质教育资源为企业员工提供提升能力或者学历的继续教育平台,采用灵活的培养方案,让企业员工在工作的同时进行深造,及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当中,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个人学历层次,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企业根据自身实力与发展需求与高校合作进行基础设施和实验基地建设,在发展和学习过程中双方不断促进,全方位、深层次地实现互利互惠。

区域经济建设离不开继续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与创新,发挥其灵活性强、专业性高的优势,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实现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的目标,积极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靳希斌.继续教育的经济效益与市场机制――兼论教育

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04,(11).

[2] 李瑞雪,盖永军.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子

教育,2002,(1).

[3] 常忠武.我国终身教育的特色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

与实践,2010,(34).

第8篇:区域经济关系范文

关键词: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现状

一、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早已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也不容小觑,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当时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不一,其实质上,则是科技进步发展程度的不同,接下来,我们就对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

1.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构成要素有积极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包括:经济中心、腹地和网络,技术进步在对着三要素进行改良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地理环境。具体表现在:

(1)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中心的影响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区域内的主要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经济中心之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成长,技术进步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区域范围内的科术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中心的地理位置,这样就使其掌握了先进科技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经济中心处于整个地理区域的中心关键部位,整个区域中主要的先进产业和技术部门都集中于此,使其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使它能在第一时间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内在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经济能力。

(2)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腹地的影响

区域经济中心的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对周追经济腹地的辐射力。第一,科学技术在增强区域经济中心的经济能力后,还可以顺势吸收经济腹地内更多的剩余产品和安置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也拓宽了周围腹地的经济发展空间;第二,技术进步促使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势必会造经济中心城市产业的大变革,从而,使得一些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开始向周围腹地扩散,这就为腹地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网络的影响

技术进步也同样改善着经济网络的具体形态,以便促进其更快的发展,换一种方式说,技术进步也同样优化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例如,科技的进步使得经济中心的产业结构向多元发化发展,经济中心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深化了经济腹地的产业结构层次,这样就可以从经济腹地转化一部分剩余的劳动力,也就相应地密切了经济中心和腹地的关系。同时,对于经济网络来说,也相应地改善了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快了各地区之间的信息互递和经济交往。

2、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积极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通常有四种类型:自生要素、再生要素、牵动性要素以及制动性要素。对于再生要素中的劳动者来说,技术进步可以改善其存在的形态,促使其向知识化、技能化转变,再生要素的资金方面,技术进步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使用的效率,在拥有高技能的劳动者和高效的资金利用率的同时,就可以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对市场这一牵动性要素来说,技术进步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该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的作用功能;对于区域经济活动中的组织管理而言,技术进步可以不断地促进组织管理的方法趋于科学化、高效化,也就相应地改善和提高了组织管理的功能形态最终,也就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生要素有了重新的认识。

二、科学技术影响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科学技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区经济的增长规模体现出来。尤其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学者,他们强调经济增长作为经济体系的内部因素,是受内生技术影响的,所谓内生技术就是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等相关的技术进步因素,这些内生的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部分学者对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收集了我国2000以来四五年的综合数据,并采用了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首先,他们把全国所有的地域具体分为大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8个大的区域,通过对其统计的相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技术创新方面,与东部沿海以及北部沿海等一些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我国的西南、大西北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同时,其经济的增长速度与东部地区相比也较缓慢,这就明显地表现出当地经济的增长对先进科学技术的依赖性相对较弱,也就是说该区科学技术的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区域内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研究学者李国平同样利用Fagetherg的模型对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同样得出技术进步对我国区域地区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也较为显著的结论。

三、科学技术影响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原因分析

1.人力资源缺乏

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人力资源量少,尤其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极度匮乏,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其现有的类似于高等院校中的校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等先进科技力量难以充分发挥有效作用,从而,就很难形成一个从基础科研、实际应用到产业化落实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地削弱了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2.技术的消化吸收较低

从我国大部分经济落后的区域看,多数企业对科学技术的消化能力较低,吸收强度不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引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其对先进科技消化吸收的投入,其引进和消化吸收之间的比例关系约为1:2:6。而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其在科学技术方面引进经费与吸收经费的比例还达不到为1:0.1,这种引进与消化吸收之间的不合理现象,容易将其陷入“引进一落后一继续引进一继续落后一持续引进一持续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

3.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经济落后区域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健全,合作双方的矛盾突出,因为知识产权还未达到资本化、股份化的目标,这就使得先进科学技术发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得到充分的发

挥,进一步阻碍了科研人员原有的技术创新的动力。虽然,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企业的积极性很高,研发机构的技术水平也很好,但合作的道路却是异常艰辛。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双方不能及时地处理好各自的利益。

4.金融制约因素

多数区域经济落后地区的企业对风险投资机制的认识不深,该企业发展基金的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受到阻碍,在外资的利用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方面力度不大,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自身的科研实践和生产经营活动。

四、加快区域科技进步的有效措施

1.深刻认识到区域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个国家或地区其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脱离了科技进步的发展轨道,区域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总量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其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差、资源消耗高、企业效益低。这一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技术的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使我国经济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面临着提高经济整体素质的迫切要求。

2.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即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区域经济又为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东西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全国各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同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区域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

3.为区域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条件

各区域要深化改革,制定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相关制度。特别是要积极推进与科学技术配套的教育体制、经济体箭等方面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科技、教育、经济三者严重脱节的现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生产和科研的紧密结合,加快科学技术向产品的转化。除此之外,还要改革企业资金的投入方式,对科研项目研究要有选择性的进行资金的支持;加大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进步中的主力军作用。

第9篇:区域经济关系范文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46-02

引言

由于金融资源分布、产业分工布局等在不同地域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区域金融运行和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从理论上说,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差异的格局密切相关。由于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资源引导功能,区域金融运行的地域差异是导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金融发展可以充分发挥金融降低风险、有效配置资源、动员储蓄等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必然会加剧区域经济的失衡格局。在此背景下,研究区域金融差异的表现、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区域金融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国外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探索的热点问题。早在1911年,Schumpeter就指出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对该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的积极效应,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这一论断后来也得到了Goldsmith实证研究的支持。Goldsmith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理论鼻祖。之后,Mckinnon和Shaw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Rodriguez-Fuentes(1998)研究了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他认为银行信贷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为投资提供融资渠道,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区域信贷差异及其导致的区域金融发展模式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国内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

大多数文献以全国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周立(2004)遵循Goldsmith指标体系,跨越中国改革开放整个历程(1978—2000年),涵盖中国三大区域(东、中、西部),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立足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批评了中国“高增长、低质量”的数量型发展路径,倡导重建金融功能,选择质量型金融发展路径。也有仅针对单个区域的,如省域、县域的研究。艾洪德等(2004)的实证研究结论是,东部和全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中、西部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则表现出负相关,金融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马瑞永(2006)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胥嘉国(2006)对三大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各地区经济增长,但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董绳周(2007)运用1980—2004年各省区的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其中,西部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宋艳伟、李恒炜(2007)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VAR回归计量方法研究了1985—2004年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并非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在统计上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郑小婧、姜宁(2007)研究了在近十年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背景下,回顾梳理1998—2007年间全国及长三角金融政策运用与金融体制调整情况,探究资金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资金密集型特征,且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与中国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

(二)基于省市层面的研究

部分文献以某省或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曹廷求、王希航(2006)对山东省各地市1995—2001年的研究表明,泰安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烟台等九地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各地市和山东全省及其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谢太峰(2008)对北京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首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北京实际,对北京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董金玲(2009)基于1990—2007年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13个城市的数据,对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三大区域存在差异,其中,苏南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要大于苏中以及苏北。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内蒙古乌海市课题组(2009)基于乌海市进行实证研究,利用C-D函数,选取乌海地区1990—2009年的贷款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及GDP作为指标,采取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等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得出金融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是单向促进作用的结论。赵俊英(2010)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表明,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有限,因此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带动全省金融业发展,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与评价

总结:从已有文献来看,区域金融差异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学者纷纷运用金融发展理论及区域经济理论,解释各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实际问题。由于金融体制与金融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外学术界对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角度也不同。西方关于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主要围绕宏观货币经济学来展开,涉及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区域资金流动、区域利率差异、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问题。尽管西方学者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内容纳入其研究范围,但是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始终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中心内容。中国由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学者更重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差异形成原因、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区域金协调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跳出了传统的西方货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使区域金融领域的研究拓展到中观层面,拓展到金融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布结构及其发展态势层面,从而丰富了区域金融研究的内涵,拓宽了金融的区域结构、地区分布、运行机制等问题的研究范围,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