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

数据调查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据调查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据调查方式

第1篇:数据调查方式范文

关键词:杭州地铁;客流量;高峰期拥挤度;分时票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公共交通客流量的激增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困扰,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程。地铁建设是加快大都市建设、拓展副城和组团、拉开城市框架的重要纽带,是改善交通状况的根本之策,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辐射力的重要步骤。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中心,杭城在地铁发展中存在着票价不合理、服务满意度较差等问题。地铁作为服务性行业,只有让乘客感到满意,才能够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之下,科学制定灵活合理的票价,运用价格杠杆影响交通出行者的决策,进而提升地铁的运行效率,优化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缓解杭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是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课题。

二、基于居民出行选择方式的出行时间价值的估算

本文根据出行量及出行费用将出行方式概括分为3类:小汽车出行、地铁出行、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其出行方式所占比例分别表示为、和。根据调查结果计算了3种出行方式的平均出行费用及平均出行时间,并应用非集计MNL模型计算出3种出行方式的平均出行时间价值。

模型如下:

式中:Δγik、Δtik分别表示不同出行方式间出行费用和时间之差,可通过数据调查得到。Δaik表示第i种方式(路线)相对于第k种方式(路线)除时间和费用以外的优越性,目前尚没有可以计算的方法,也难以通过调查的方式获取,但不同方式(路线)间的相对优越性应有一合理的取值范围,这一范围的确定可以通过模拟分析的方法求得。

第2篇:数据调查方式范文

关键词:鄂尔多斯民间借贷

        引言

        民间借贷一般是指处于官方正规金融体系以外自发形成的民间个体之间的资金借与贷活动之总称。民间借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民间借贷是各种民间金融的总称,狭义的民间借贷指民间个人之间的借贷活动。本文主要研究广义的民间借贷。

        广义的民间借贷,按其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二是有组织无机构的各种金融会;三是政府没有认可的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民间借贷按其从事的活动性质划分,可分为灰色金融和黑色金融,前者不合法但合理、对社会有益的金融活动,后者是不合法、不合理、对社会有害的金融活动。

        民间信贷大多兴盛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金融市场不健全和不完善的产物。国内外许多研究对非正式金融现象及成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也有一些研究数据涉及到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但很少有研究系统的介绍和分析鄂尔多斯的民间信贷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鄂尔多斯民间信贷问题进行较全面的阐述: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概况、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现状、特点与成因、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问题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吻合性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有限负面作用。

        一、鄂尔多斯民间信贷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机构多、数量大

        融资服务功能是典当公司最主要的也是首要的社会功能,是典当行的社会交易功能,在鄂尔多斯民间融资中,“典当行”和“投资公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0年对典当行的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向经贸委移交后,鄂尔多斯典当行发展迅速,至2008年6月末,全市典当行由2000年的1家发展到15家及27家分支机构,注册资金1.79亿元。此外,专事民间融资活动的类似融资机构还有很多,据调查,到2008年6月末,经鄂尔多斯市工商部门注册的投资公司414家,注册资金82.47亿元,担保公司159家,注册资金7.8亿元,委托寄卖商行46家,注册资金499.46万元,小额贷款公司1家,注册资金1亿元,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公司总计635家,注册资金93.1亿元。

        (二)业务发展迅速,规模大

        由于民间融资形式多样且大多无法通过正规统计渠道进行统计测算,因此鄂尔多斯市民间借贷的规模一直没有准确权威的数据统计,目前根据注册机构的注册资金发放情况调查测算,2008年末鄂尔多斯市的民间借贷机构借贷资金总额达到220亿元左右,约占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的28%和34.4%;然而另外根据一份对企业、家庭及个人的问卷调查测算,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规模达到410亿元,约占同期全市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的66.72%和71.65%。

        (三)民间借贷利率水平总体较高

        民间融资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基本趋势是随行就市,并参照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随时变化,集资集股的利率还要考虑资金使用的回报率。据调查,企业和家庭的民间融资利率主要集中在月利率为10‰-20‰和20‰-30‰这两个区间,并且民间融资利率与企业规模、融资规模没有显著相关性,只是与行业有一定的关联。从总体利率执行结果来看,家庭民间利率大约在20‰-30‰,其中农户借款利率一般在20‰-30‰之间,个体工商户融资利率相对较高,在20‰-30‰,中小企业集资的利率一般在20‰左右,以典当和投资公司为媒介的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一般在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50%。据调查,融资机构吸收存款的利率一般维持在20%左右,最高的达到25%。

        二、鄂尔多斯民间借贷情况有如下特点

        (一)民间融资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旗区和经济水平中等的传统农牧区,民间融资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自由借贷和民间集资的形式,而在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由于煤炭以及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表现的非常高而且极为普遍,其融资的形式更趋向于组织化、规模化的各类融资机构以及类似私人钱庄这种融资形式。据调查,鄂尔多斯民间融资较为集中,其中60%以上集中在东胜,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其融资需求主要体现在解决推动私营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以及房地产、采掘业的投资需求方面。

        (二)借款期限灵活、用途广、手续简便

        一是期限灵活。民间融资的期限由于用途的广泛及利率水平档次多而灵活多用,但总体来看期限集中于短期,最短有几天,最长可能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二是用途广。民间融资的资金用途主要是用于生产经营以及解决购房建房的资金需要。从企业融资用途看,主要用于解决流动资金不足、更新固定资产以及投资开发房地产。从家庭融资用途来看,主要用于生产经营、经商和进行农业生产及购房建房。总体来看,民间融资的资金用途已从消费型向消费型与投资型并重转变。资金主要投向房地产开发、煤炭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经营;三是手续简便。从民间交易的方式来看,民间融资的形式主要以信用借贷为主导,操作手段比较规范,手续简便。据调查,民间融资的协议方式以选择签订正式合同的形式居多,其次为打借条和口头约定,且借款方式中大部分需要保证人或者财产抵押。

第3篇:数据调查方式范文

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我国现阶段这些城市老年人问题,调查了解老年人生活的现状和困难,探索老年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试图提出城市社区老年人综合社会保障网络的构建。本文的一些数据来源于笔者接受的民政部科研课题。笔者利用暑假组织本校民政行政管理专业27个教学班、近1200人的调查队伍,分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城市,实施“城市社区老人问题调查方案”。其中沿海地区有6个省、3个直辖市,中部地区有10个省,西部地区有11个省、自治区和1个直辖市,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调查社区1125个、老人48563人,完成有效样本22460个。

一、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的现状和困难

(一)在“老有所养”方面

1.老人居住形式

根据调查,单身独居的老人家庭有3369个,占调查总数的15%,老年夫妇同居两人家庭有7187个,占调查总数的32%,与子女同居的老人家庭有11903个,占调查总数的53%。这种居住形式变化趋势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相吻合,如法国单身独居的老人家庭占32.60%,老年夫妇的两人家庭占36.80%,与子女同居的老人家庭占30.60%;我国的这种老人家庭居住形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表明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正在逐渐削弱,这对于我们构建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应加以重视的。

2.老人居住房屋

近十年来由于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老人居住房屋的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由原来那种比较单一的福利性租赁式转换为以商品房为主的多元式。

根据调查,老人居住自己私房的12578人,占调查总数的56%;租用房屋的2471人,占调查总数的11%;居住子女私房的3818人,占调查总数的17%;其他形式的3593人,占调查总数的16%。

3.老人收入状况

根据调查,有退休金的9209人,占41%;有社会保险养老金的2471人,占11%;靠子女赡养的4267人,占19%;需再劳动挣钱的4717人,占21%;其他收入的1797人,占8%。与八十年代相比较,有两项明显不同,一是出现了一批收入稳定的,领用社会保险养老金的老人,二是靠子女提供养老费的老人数量减少了21.53%。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与九十年代初我国全面启动社会养老保险,一批九十年代退休的企业单位和部分事业单位的职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二是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的退休人员退休前有工资、退休后有养老金的居多,无收入的明显减少。

4.现在的养老方式

根据调查,住家全部自养的12353人,占调查总数的55%;子女养老的4492人,占调查总数的20%;自养并依靠社区服务的3369人,占调查总数的15%;福利机构养老的674人,占3%;其他方式的1572人,占调查总数的7%。

(二)在“老有所乐”方面

根据调查,在家看电视的老人5840人,占26%;与邻居闲谈的老人4941人,占22%;参加社区活动的老人3369人,占15%;睡觉或无事可做的老人1348人,占6%;逛街或游公园的老人3594人,占16%;一年中有若干次旅游活动的老人1797人,占8%;其他方式的老人1572人,占7%。与八十年代相比较,有两点最明显的变化:一是有部分老人参加了社区活动;二是无事可做难已打发时间的老人减少了一半多。这与近年来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

(三)在“老有所学”方面

1.学习的人数

根据调查,从不学习的老人10107人,占45%;间断学习的老人6289人,占28%;持续学习的老人3594人,占16%;其他类的老人2471人,占11%。

2.学习的内容

根据我们的调查,城市老人学习的内容主要分布于六个方面。学习政治、法律、新闻类的4941人,占22%;学习专业知识类的3818人,占17%;学习个人兴趣爱好类的6738人,占30%;学习新知识如电脑类的1123人,占5%;学习技术类如电器修理的1123人,占5%;学习种养知识或技术的1572人,占7%;学习其他类的3144人,占14%。以此表明,现阶段的城市老人爱好越来越广泛,求知需求越来越迫切。

3.学习方式

传统的老人学习方式主要靠自学书本,手段单一。近年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计算机和社区教育的兴起,电视的普及,使城市老人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元式。

根据调查,只看书本自学的5390人,占24%;通过计算机上网学习的1123人,占5%;通过电视学习的6513人,占29%;通过社区老人大学学习的2695人,占12%;其他方式学习的6738人,占30%。

(四)在“老有所困”方面

根据调查,城市老人养老费无保障的3144人,占14%;做家务活难的7861人,占35%;有病无钱进医院的4043人,占18%;有病无人护理的3594人,占16%;精神空虚日子难熬的3818人,占17%。

(五)在“老有所医”方面

根据调查,城市老人有钱上医院看病的5615人,占25%;缺钱看病的2021人,占9%;只有大病才上医院的6064人,占27%;生病找民间偏方的1348人,占6%;生病自购药的5839人,占26%;其他方式的1572人,占7%。从上述数据来看,只有四分之一的老人有抗疾病的安全感,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老人缺乏保障的安全感,这与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有关。

(六)在“老有所为”方面

1.劳动类型

根据调查,城市老人息工休养的7910人,占56%;从事种养殖业的1123人,占5%;从事家庭副业的674人,占3%;城镇打工的1797人,占8%;原单位返聘的2471人,占11%;从事小商小贩的2471人,占11%;自办公司企业的1348人,占6%。从上述数据来看,与16年前比较,在家息工休养的人数减少三成,而再就业的人数相应增加三成。其原因何在?这与再就业的目的有关。

2.劳动的目的

根据调查,城市老人劳动的目的是用来补缺养老费的4492人,占20%;用来帮助子女的3594人,占16%;用来为今后有备无患5840人,占26%;用于家庭建设如购房的2920人,占13%;用于其他类的5615人,占25%。根据上述数据,可见老人再就业的,五个人中有一人是因为养老费不足;四个人中有一人是为了预防今后的风险。

从上述城市社区老人生活的现状可以看到,近十几年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正在逐渐渗透和影响着城市社区老年社会保障,使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①随着城市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如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的启动和发展,城市老人基本生活保障的稳定性得到不断加强。

②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和兴起,为社区老人的福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③近年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的发展使社区老人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二、城市社区老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在“老有所养”方面,社区老人的生存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据我们调查,目前,我国城市社区老人养老的体制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所有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大部分其他所有制成份的企业都已纳入社会养老保险;

②大部分的事业、行政单位仍然沿袭原有的退休金制度;

③原所属的单位已破产、倒闭、兼并的退休人员和没有正式工作或没有工作的老人,现在既没有社保养老费,也没有退休金。

对于第一种情况的老人,养老金稳定可靠,但是大多数水平不高,有入不敷出的现象。这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职工的收入一直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度,现在的老年人在工作时很难进行储蓄和自我积累。再加上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使这一部分老人要维持正常的养老水平,就必须靠再就业或子女帮助。

第二种情况的老人是三种情况老人中最好的一种,其退休费水平较高,一般可拿到原工资的80%至95%。但是由于其社会化程度不高,保障的稳定性受其所属单位经济效率的左右。

第三种情况的老人是三种情况老人中最差的一种,到了老年根本无收入保障,这种人据我们抽样调查达39%之多。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我们调查“今后(5至10年)最担心的问题”时,摆在第一严重位置的是缺钱养老。

据我们调查,缺钱养老的老人5390人,占24%;家务活无可奈何的老人3144人,占14%;无钱看病无人护理的老人5166人,占23%;太孤独闲暇日子难熬的4941人,占22%;其他的3818人,占17%。如果把缺钱养老的和无钱看病无人护理的两种老人加起来就占有老人总数的46%了,这就显得城市社区老人生存问题十分严峻了。

(二)在“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学”方面,福利性社会服务的问题是城市社区老人养老问题中现在和今后十分突出的问题。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庭小型化越来越突出,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越来越弱化,不仅独居老人、夫妇两人居家庭迫切需要社会服务,就是成为当今社会主体类型的“四·二·一家庭”也少不了社会服务。老人的养老方式、老人的闲暇生活方式、老人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离不开社会服务。根据我们调查,关于“理想的养老方式”和“理想的休闲方式”专题调查正反映了这种迫切需求。

其一、根据我们调查,希望住家自养的老人6738人,占30%;希望子女赡养的老人6289人,占28%;希望到机构养老的老人2471人,占11%;希望住家自养并依靠社区服务的老人6963人,占31%。把后两类人相加,期望得到社区服务的老人达到42%。

其二、根据我们调查,希望在家看电视的老人2920人,占13%;希望与人闲谈的老人4043人,占18%;希望逛街游公园的老人4492人,占20%;希望参加社区文体活动的老人6064人,占27%;希望社区组织旅游参观的老人4941人,占220%。把后两类老人相加,期望得到社区服务的老人达到49%。

(三)城市社区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不容忽视

城市社区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主要是两大问题:

1.支付医疗费困难

我国现行的医疗社会保险采取的是一种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做法,平时门诊医疗费用主要靠个人帐户的钱支付。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老人个人帐户的资金没有经过长时期的储备,直接进入基本医疗保险,再加上很大一部分老人原单位没有实行补充医疗保险,所以个人需支付的门诊医疗费用就远远多于个人帐户的钱。如果老人得了重病住院治疗的,需要支付几万乃至十几万,那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仅为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老人个人需支付的金额就更大。

2.医疗保健服务缺口太大

老年人风烛残年,不仅有病需要及时治疗,而且平时还需要保健、体检、预防,需要社区提供更多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人力、物力和机构。但是现有的社会和社区能提供的服务设施十分不足。

根据我们调查,希望生大病能住医院的3594人,占16%;生小病能找社区医疗点看病的4717人,占21%;生病能叫社区医生上门服务的7187人,占32%;社区能定时体检身体的5166人,占23%;其他方式的1797人,占8%。由上述数据来看,老人对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的期望值很高,占老人总数的76%。

(四)在“老有所为”方面缺乏老人再就业服务机制。

“老有所为”不仅能发挥老年人余热,再创造社会财富,而且能提供老人自我保障的能力。根据我们的调查,老人再就业的目的在于补缺养老费和为今后有备无患的占老人再就业总数的45%。所以,国家和社会应大力支持和帮助老年人再就业。但是,现有的社会和社区为老人再就业提供的信息服务、政策服务、机构服务远远不够,就业基本上靠老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以,城市老人再就业难或就业待遇不公平的现象也就比较多。

三、构建城市社区老人综合保障网络的思路

从上述所见,社区老人的基本需求,社区老人保障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养老费保障和福利保障。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来构建城市社区老人综合保障网络。

下面就城市社区老人综合保障网络的两大网络加以说明。

附图

1.社区养老费保障网络

社区养老费保障网络主要是保障老人基本生活费的开支,满足其生存问题。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基于老人各自不同的情况,这一保障网络可分为四个保障层次:第一个保障层次是社区福利、社区优抚;第二个保障层次是社区保险;第三个保障层次是家庭保障和再就业自我保障,第四个保障层次是社区低保。

①社区福利、社区优抚。

社区福利主要是解决社区里孤寡老人、经济来源困难的残疾老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方式可采取集中供养、分散居家供养和经济补助。

社区优抚主要是解决老复退军人、老军烈属等老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补助问题。对他们除了按国家政策标准给予抚恤、优待、补助外,社区还可自行提高标准,给予补助。

②社区保险

社区保险是解决社区里90%以上老人养老生活问题的重要途径。社区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为了确保社区保险发挥保障社区老人养老的功能,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建立和完善社区保险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A.建立社区一体化的保险体制。目前我国养老金体制有三种:一是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二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三是一些老企业和其他所有制成分单位的退休制度。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三种养老金制度应尽快实行一体化,建立社区统一的社会保险体制。

B.保险的层次。可采取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社会基本保险。这一保险制度现在已初具规模,只存在一个全面推行,实行企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其他所有制成分单位一体化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社会补充保险。对于这一层次保险,目前只是行政单位和部分经济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实行了,大部分的单位没有实行。第三个层次是商业保险。目前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还不够,有待进一步改进。通过这三个层次,三道保障,不断提高社区老人养老的收入水平,从而达到提高社区老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C.保险的项目。社会保险对于社区老人来说,主要是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两种,考虑到一些再就业老人,还可以增加遗属死亡保险和工伤保险。商业保险又分为人寿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

D.改进社会补充保险的做法。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都规定了基本保险和补充保险的做法,但是,基本保险是强制性的,必须实行,而补充保险视其单位的经济效益而言,经济效益好的可以建立补充保险。我认为对于这一规定应加以改革,鉴于我国的退休老人是在一种长期低工资的情况下退休、养老金水平很低的状况,并且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要保障老人基本权益,因此补充保险制度应向老人倾斜,要求一般的单位要给退休的老人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

E.改进现行的医疗保险的做法。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于现在的中青年、特别是青年的保障性、安全性体现较好,而对于已经退休或快要退休的老人来说保障性差、安全性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的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做法,仅对年轻人有利,而对老年人不利。我认为对于这种做法应加以改进:应按照老人的工龄和一定的标准核算一笔钱,放入老人个人帐户,弥补其在过去工作阶段没有得到医疗保障或保障不够的损失,从而提高老人的保障水平。

F.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保障作用。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一般一个劳动者除了强制参加社会保险,在中青年阶段还要给自己买若干种、若干份商业保险,以减轻老龄到来时社会保险难以抗拒的各种风险。因此我国应建立鼓励劳动者参加商业保险的机制。我认为建立鼓励机制,应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是利用社会保险基金为保险人购买人寿商业保险、大病医疗商业保险;二是制定一些政策鼓励人们自己购买人寿商业保险、大病医疗商业保险,比如免除个人所得税。

③家庭保障和再就业保障

家庭保障是指直系血亲对家庭老人的保障。它是我国传统的一种保障,在今天进入市场经济阶段以后,无论是从法律还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说,仍然值得提倡和强调,而且还要以法律来保证实施。但是对于孤寡老人来说,家庭保障是缺项,这就需要别的保障网络来补充和加强。

再就业保障是一种老人自己保障自己、自己养活自己的自保障。目前在国外对于这种保障方式也大力积极提倡和鼓励。我认为,对于老人的再就业除了提供服务,还应给予政策性的鼓励,如对其收入免除个人所得税等。

④社区低保

社区低保是社区老人的最后一道保障线。目前这项工作按照民政部“应保尽保”的精神,基本上把城市社区的社会救济对象全部纳入了保障范围。但是要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社区老人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A.与人们直接相关的基本生活物质的价格是一种动态变化的东西,要及时地调整低保标准,否则,就失去了最后一道保障的意义。

B.享受低保救济的社区老人也是动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再就业的老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要经常注意那些再就业的社区老人的生活收入的变化,一旦他们失业,落入低保救济线以下,就应及时把他们纳人低保救济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

C.对于享受低保救济的社区老人,特别是一些孤寡老人,还要有其他的配套措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除了享受低保救济之外,还应在社区福利方面给予多方面的帮助。

2.社区福利保障网络

社区福利保障网络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①义务支持服务

与家庭保障一样,义务支持服务是指直系血亲对家庭老人的服务。服务的项目有生活护理、关心照顾、闲谈、抚慰等。

②友情支持服务

友情支持服务是社区里邻里之间、老人之间、朋友之间、居民之间对老人一种帮助服务,是一种内容最生动、最丰富的支持服务,是一种浓厚的中国特色的社区支持服务。

③道义支持服务

道义支持服务是发动社会、社区力量参与对社区老人群体服务的重要支柱,是潜力巨大、资源丰富、弥补其它服务的人力、财力不足的一种服务,是对义务支持服务和专业支持服务的一种重要补充。

④专业支持服务

专业支持服务是一种最稳定、最全面、服务水准高的服务,是一种由专业人员来管理、专职人员来动手的服务。

第4篇:数据调查方式范文

1.1调查对象

2013年从江苏省根据经济水平高、中、低选取三个区市(县级市),每个区市再根据经济水平较好、较差各抽取2个乡镇,以健康管理团队成员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调查问卷546份,有效调查问卷535份,有效率为97.99%。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对培训的意愿和需求等。

1.2分析方法

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团队成员的培训需求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α=0.05。

2结果

2.1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健康管理团队成员535人,其中乡镇卫生院成员385人,村卫生室成员150人,平均年龄为41岁。性别构成:男性占42.62%,女性占57.38%,男:女为1:1.35。学历:初中及以下占10.84%,高中或中专占34.02%,大专占29.35%,本科及以上占25.79%;在职称:高级、中级、初级和无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7.85%、27.66%、39.07%和25.42%。被调查农村健康管理团队成员总体素质偏低。

2.2对培训的认知与评价

2.2.1对培训的认知根据调查显示,在调查前一年内有383人接受过培训,培训比例为71.59%。其中,乡镇卫生院成员接受培训的比例为67.53%,而村卫生室成员中82.00%参加了培训。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χ2=11.108,P=0.001,显示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成员接受培训的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从团队成员参加培训的原因来看,工作需要占63.45%,自我提高占31.85%,领导要求占4.70%。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χ2=48.817,P<0.001,显示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成员在参加培训的原因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乡镇卫生院成员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需要和自我提高,村卫生室成员更多是由于工作需要而参加培训。

2.2.2对培训的评价从培训结果来看,97.65%的参训成员认为接受培训后业务水平有所提高,19.06%的参训成员认为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其中,乡镇卫生院成员对于培训后业务水平选择无变化、有一定提高、明显提高的比例分别为1.92%、74.23%和23.85%,村卫生室成员以上三个比例分别为3.25%、87.81%和8.94%。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χ2=12.315,P=0.002,显示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成员对于培训结果的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乡镇卫生院成员认为参训后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的比例更高一些。对于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参训成员中有357人作了回答。调查结果显示,参训成员认为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时间太短、缺乏实践、培训速度过快、针对性不强和重视程度不够等。

2.3培训意愿与需求

2.3.1培训意愿根据调查显示,91.21%的被调查团队成员表示愿意参加培训,8.79%的成员不愿意参加培训。进一步调查原因显示,影响工作占17.95%,地点不方便占25.64%,培训意义不大占25.64%,培训费用高占20.51%,其他原因占10.26%。应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团队成员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将是否愿意参加培训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引入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从事专业、所在卫生机构和调查前一年是否接受培训。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学历、调查前一年是否接受培训对团队成员的培训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与男性相比,女性成员更愿意参加培训;不同学历比较,大专学历的成员参加培训的意愿最强;与未接受培训的人员相比,调查前一年接受过培训的人员选择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相对更高。

2.3.2培训内容需求对于希望参加的培训内容,被调查团队成员中有495人作了明确回答。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卫生院成员选择临床技能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医学心理学和人际沟通,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位居第三位;村卫生室成员中,超过80%的人员选择临床技能和慢病管理,同时传染病防治、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的选择比例也比较高,均在60%以上。

2.3.3培训方式需求对于最希望参加的培训方式,被调查团队成员中有522人作了回答。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卫生院成员最希望采用的培训方式是集中授课,其次为上级医生指导,会议讲座和临床进修位居第三位;村卫生室成员最希望的培训方式分别为集中授课、上级医生指导和会议讲座,选择临床进修的比例相对低一些。

3讨论

3.1团队成员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团队成员学历为大专及以上比例仅占55.14%,职称主要集中于初级和中级,无职称人员所占比例高达25.42%。显然,团队成员的整体素质亟需提高,而培训是提高人员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绝大部分成员也表示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需要和自我提高。但从实际来看,团队成员中仍有28.41%的人员在调查前一年内未接受任何培训,其中乡镇卫生院成员的这一比例达到32.47%。团队成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团队卫生服务开展的质量和效果,各级领导必须重视对团队成员的培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配套措施的完善,合理制定团队成员培养、考核与激励等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团队成员培训工作持续有序的开展。

3.2团队成员参加培训的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所调查团队成员中,91.21%的人员明确表示愿意参加培训,对团队成员的培训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有性别、学历、调查前一年是否接受培训。其中,女性成员培训意愿高于男性,原因主要在于大部分男性成员承担的工作量较重,工学矛盾比较突出;不同学历成员的培训意愿呈现出“橄榄形”特征,这与其他学者针对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培训需求的调查结果相似;调查前一年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参加培训的意愿明显强于未参加者,这主要与他们参训后感觉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有很大关系。对于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成员认为影响工作、地点不方便、培训费用高和培训意义不大是其主要阻碍。为调动团队成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应进一步提高对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的财政经费投入,由各级财政、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培训费用;在培训地点上尽量采用就近原则,以乡镇卫生院为主。同时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团队成员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3.3团队成员的培训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第5篇:数据调查方式范文

    1 河北省国有林场采伐管理现状

    1.1 森林经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河北省现有国有林场138个,其中省属林场18个、市属林场10个、县属林场110个,总面积55.9万hm2,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12.89%。调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国有林场中有54.5%的林场没有编制过森林经营方案,很多经营单位甚至根本不知道森林经营方案如何编写,这就更谈不上用森林经营方案进行科学管理经营。即使在编制过森林经营方案的经营单位里,森林经营方案可能只是一个摆设。据调查,已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188个经营主体中有64.45%的经营单位未能在经营管理中按照森林经营方案来执行。

    1.2 采伐限额管理现状

    现行森林采伐类型分为主伐、抚育间伐、更新采伐、低质低效林改造及其他类型采伐。据调查,河北省国有林场采伐限额实际管理中,主伐和抚育间伐限额指标剩余较多,分别为30.33%和55.45%;而有55.92%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更新采伐限额不能满足实际需求,36.02%认为低质低效林改造采伐限额不能满足经营需求。

    1.3 采伐监督管理现状

    据调查,在采伐监督管理中,主张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监督的占77.25%,是监管的主要形式;由同级林业主管部门监督的占21.80%,自查的占44.55%,通过其他类型监督管理的占5.21%。但这几种监管方式相互有交叉,各种检查方式可能同时存在。在调查中,69.91%的经营者认为采伐限额指标下达较晚,60.66%的人认为在采伐审批程序太复杂,等待时间较长。审批时间拖延过长,在这期间经营者很可能丧失最佳的获利机会。在审批完结到采伐实施,采伐的监管也是采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而43.59%的被调查者认为,采伐监管力度并没有执行到位。主要反映在监管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专业技术不高,责任心不强而使监管工作成为“做样子”“走过场”。

    2 采伐改革意愿分析

    森林采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保障经营者利益、保护生态环境和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等。对此,被调查者也表示支持。只有明确了森林采伐管理的出发点才能从制度要求和管理方面调整和改革现行采伐管理制度。

    2.1 采伐限额的管理范围

    对于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采伐管理,38.39%的被调查者认为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采伐应不纳入采伐限额但必须办理采伐许可证,31.75%的人认为可由经营者自主决定,主张按森林经营方案管理的占29.86%,极少数调查者认为应完全纳入限额。对于林业用地上的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范围,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应包括全部公益林和商品林;少数被调查者认为,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林也应纳入采伐限额管理范围,所有林地上的商品林都应纳入采伐限额管理范围。但是也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森林采伐限额不应包括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林。详见表1。据我国有关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法规意见,林业用地上采伐胸径5cm(含5cm)以上的林木,必须纳入年森林采伐限额。而在调查中,85.31%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抚育采伐和低质低效林改造过程中,采伐胸径应放宽到10cm以上的林木纳入限额管理;实施其他类型采伐时,采伐胸径5cm以上林木应的纳入采伐限额管理。

    2.2 采伐类型的划分

    2009年在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国家林业局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中也分别对商品林和公益林采伐类型进行了简化:商品林采伐简化为主伐、抚育采伐和其他采伐;公益林采伐简化为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其他采伐。李秋娟(2010)提出将森林采伐类型划分为两种即:培育性采伐和商品性采伐。77.73%的被调查者对于这种划分表示支持。

    2.3 采伐管理途径

    可由国家规定,对已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分配采伐限额指标;对未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按照森林资源所占份额分类排序的原则分配采伐限额指标。在调查中,85.78%的被调查者认为国有林应以国有林场(局)为基本单位进行采伐限额编制和管理,24.64%的被调查者认为集体林的采伐限额编制和管理应以县为基本单位进行。采伐许可证制度是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核心,它是对于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经营主体在采伐时必须向采伐主管部门申请采伐许可证,在审批通过之后方可进行林木采集。被调查者一致认为采伐许可证制度不能取消,但采伐许可证应由哪个部门核发,经营者具有不同意见(表2)。

    2.4 采伐审批意愿

    调查问卷中将森林采伐限额指标结构划分为培育性采伐和商品性采伐两种类型。根据不同的采伐类型拟定了相应的采伐审批程序。调查结果对培育性采伐审批的管理意愿有67.77%的被调查者认为人工中幼龄林在抚育采伐时应编制作业设计,审批方式可以实行备案制,而不再履行报批手续。21.33%认为仍应严格实行报批制。在低质低效林改造的审批方式上,实行备案制还是报批制的意见基本持平,分别为32.70%和35.55%。由表3可知,对于天然林主伐的审批,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应沿用过去的管理方式,严格实行报批制,通过严格控制实现对天然林的保护。对于人工林主伐的审批,认为应实行备案制的为45.50%,认为该严格实行报批制的为48.82%,基本持平。关于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审批,不论是人工生态公益林、还是天然生态公益林,被调查者的意见趋于一致,大部分认为更新采伐审批应严格实行报批制(表4)。

    2.5 采伐监管

    对于森林采伐监督和管理该如何进行调查,调查数据表明,78.6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实行伐前、伐中和伐后检查,但对于监管主体有不同看法,32.23%认为应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进行,20.85%认为应由林场自行组织;31.27%的调查者认为应取消伐前和伐中检查,只进行伐后效果检查,其中9%认为伐后可由经营单位自主组织,22.27%认为应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表5)。

    3 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政策调整建议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能有效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经营主体的经济利益。为此,对河北省国有林场森林采伐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3.1 明确采伐限额的管理范围

    根据2005年颁布的《林地利用规划》,采伐限额管理的范围包括:规划林地内所有林木;非规划林地内林业用地上的公益林和商品林(除以用材林为目的的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采伐限额管理的一切林木。对于非规划林地内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在采伐时只需申请采伐许可证即可。我国法律规定林业用地上采伐胸径5cm(含5cm)以上的林木,必须纳入年森林采伐限额。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在抚育采伐和低质低效林改造过程中,采伐胸径放宽到10cm以上。

    3.2 加强森林经营方案管理

    增强国有林场按照森林经营方案进行科学管理的意识,提高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能够如实反映经营主体实际经营需要,并能够为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从2009年河北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数量较前几年有明显增加,这说明森林经营方案正在被经营单位认可与接受。对于已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并通过审批的国有林场,日常经营应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来进行,对于尚未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国有林场按照森林资源所占份额分类排序的原则分配采伐限额指标。

    3.3 简化森林采伐类型

    简化目前较多的森林采伐类型,把森林采伐限额的类型简化为两种,即培育性采伐和商品性采伐。培育性采伐是指以改善林分(树种)结构、促进森林生长为主要目的所进行的森林资源采伐活动,主要包括抚育采伐,低质低效林改造,更新采伐等。商品性采伐是指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的采伐活动,主要指主伐。采伐限额的编报,可依据不同的采伐类型而进行。

    3.4 完善采伐管理途径

    森林采伐管理应采用森林经营方案管理制度和采伐许可证制度相结合的途径。据调查,国有林以应国有林场(局)为基本单位进行采伐限额编制和管理。对于集体林及非公有制林木的采伐管理,应以县为单位进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国有林场采伐应建立起完善的以森林经营方案制度为依据的森林采伐管理方式。对于未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通过采伐限额制度进行管理。目前森林资源的采伐管理依然要实行采伐许可证制度。

    3.5 简化采伐审批手续

    采伐审批是采伐限额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培育性采伐中的人工中幼林抚育采伐,只需编制作业设计,不再履行报批方式,而实行备案制;低质低效林改造时,沿用报批制;对于以木材生产为目的的商品性采伐和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的审批,依旧沿用过去的管理办法,严格实行报批制。

第6篇:数据调查方式范文

[关键词]客运汽车;服务质量;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08-03

1 前 言

近几年,安徽省把握中部崛起战略机遇,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运输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运输管理部门也注重道路交通运输的管理,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提高道路客运市场的竞争力,安徽省道路客运服务质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在出行时,人们更加注重客运服务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快捷性,对客运服务要求趋向高档化。旅客这种消费需求特点要求道路客运企业树立新的服务理念,转变客运服务模式,以旅客满意为中心,不断提高客运服务水平。

安徽省现有的道路客运服务体系提供的服务与人们不断增长的出行服务需求之间还有差距。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客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道路客运服务系统作为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服务性行业,有必要进行顾客满意度研究,了解旅客的满意程度和旅客需求,从而找出道路汽车客运服务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为今后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增强道路客运企业的客流吸引力,使道路客运企业进入到良性发展循环中。

然而,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水平已落后于其他行业,到目前为止,对我国道路客运行业服务质量实证研究的论文更是少见。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进行了安徽省道路客运汽车服务质量调查,期望通过调研发现旅客对于道路客运服务系统中客运企业的感知态度,分析道路客运系统中客运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道路客运企业服务质量管理的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指导道路客运市场服务质量的改进,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带来道路客运绩效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

2 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根据安徽省客运企业服务系统的现况和安徽省道路旅客的特性,选择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结果通过对所收集问卷的分数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结合专家经验进行评价。

由于旅客对道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实际感知与对其期望往往不同。因此本次研究结合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用公式对道路服务质量进行打分。根据分值排名客运公司的服务质量的高低。

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次研究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顾客对道路客运汽车服务的主观感受,分析评价道路客运汽车服务状况。通过与公路客运企业工作人员及旅客进行多次深入交流和调查,对客运服务流程进行了全面了解,识别出其中的顾客接触点,再以接触时的服务情境为基础,构建道路客运汽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本次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化结构设定测评指标,划分为四个指标层次。第一层次为道路客运汽车服务质量评价指数是总的评价目标,为一级指标;第二层次将道路客运汽车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变量转化为具有客运行业特性的三个二级指标:旅客上车前服务满意程度、旅客车上服务满意程度、旅客总体满意程度;第三层次根据道路客运汽车服务系统的特点,可将三个隐变量展开为具体的三级指标;第四层次再根据三级指标展开为问卷上的问题,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四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为隐变量,四级指标为显变量,最终形成的道路客运汽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如下图。

公路客运服务旅客满意度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的构成

在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只有第四级指标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它直接转化为旅客满意度量表中的问题,用以获得旅客满意信息。它是否能充分体现上级指标的内涵,将对评价体系能否完全反映顾客真实满意程度产生关键影响。笔者通过收集资料,并与公路客运企业工作人员及旅客进行多次深入交流和调查,对客运服务流程进行了全面了解,识别出其中的顾客接触点,再以接触时的服务情境为基础,设计第四级指标。公路客运服务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见下表。

道路客运汽车服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四级指标

道路客运汽车服务质量评价指数旅客上车前满意程度旅客车上服务满意程度旅客满意度对安全性的满意程度对舒适性的满意程度对可靠性的满意程度对安全性的满意程度对舒适性的满意程度对准时性的满意程度对客运企业的总体满意度双班司机安全行车常识宣传

售票人员的服务态度车内设施、设备的配备引导、协助旅客摆放行李车内张贴里程表和投诉电话发车准时性绕城带客超载现象安全行车驾驶员技术

车辆运行安全中途休息车内车况环境车内卫生状况驾乘人员服务态度安全宣传和温馨提示驾驶员、乘务员的着装旅客呕吐、晕车的帮助车内设施、设备使用情况到达准时提前报站对本次出行的总体印象

4 数据分析

4.1 数据获取

顾客满意度评价的本质是一个量化分析的过程,即用数字来反映顾客对测量对象属性的态度,因此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本次调查使用5级顺序量表――李克特量表,采用的5级态度量表直接用于测量旅客满意程度:很不满意、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很满意,相应的赋值为1、2、3、4、5。通过调查数据可以汇总计算每个测评指标的旅客满意度评价值,从而了解被访者群体对测量对象各方面的态度;同时也可以计算每个被访者对测量对象的态度总分,以了解不同被访者对受测对象的不同态度。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19家安徽省二级客运企业的服务质量旅客满意度进行调查。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本次调查连续对安徽省二级客运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获得调查问卷6428份,其中有效问卷4268份,调查问卷数抽样比例为69%,调查车数辆抽样比例为13%。

4.2 样本概况

一是性别。总体上男女性别比例差不多,本次调查问卷中男性共239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8.6%,女性共1692人,占41.4%。

二是出行目的。本次调查出行方式中探亲比例较大,占21.2%;其次是公务,占19.4%;再次是上学,占10%;最后是旅游,占4.3%。由此可见,人们的出行方式中还是基本出行需求。

三是职业。本次调查对象中,职员所占比例最大,占27.6%;其次是学生,占22.7%;再次是工人,占11.9%;接着是农民,占11.6%,最后是商人,占6%。由此可见,出行的人群中各种职业所占的比例相当,商人由于有自己的私家车,所以乘坐公共汽车的比例最小。

四是可以忍耐的候车时间。对于可忍耐的候车时间显示,无所谓的占13.2%,大多说人能忍受的范围为20min~30min,占调查总人数的67.9%;能忍受的候车时间为10min的占12.2%,这部分可能有急事,比较赶时间;能忍受候车时间超过1h的较少,仅占5.3%。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忍耐的候车时间在20min~30min,对于道路客运的及时性要求不是很高。

五是车型。本次调查的车辆车型中,豪华车所占比例较大,占87.7%;普通车所占比例为12.3%。由此可见,安徽省道路客运市场的硬件设备基本良好,能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4.3 数据分析

通过整理分析采集的样本数据,运用上述理论分别对19家二级客运企业在调查期间的客运汽车服务质量旅客满意度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结果进行排名。通过打分结果可以看出,旅客满意度最高的公司得分3.76,接近于满意;旅客满意度最不好的公司得分3.21,接近于基本满意。

(1)旅客上车前满意程度

第一,对安全性的满意程度。根据调查,大部分旅客对于车辆是否配备双班司机不是很在意,在调查样本中,80%的旅客不清楚车辆是否配备了双班司机。77%的旅客反映所乘车辆未进行开车前的安全行车知识宣传。

第二,对舒适性的满意程度。根据调查,旅客对所乘客车的舒适性满意度一般。仅有2%的旅客对于驾驶员、司乘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满意;86%的旅客反映在车辆发车前驾驶员、乘务员会引导、协助旅客摆放行李;20%的旅客反映所乘客车张贴里程表和监督投诉电话号码,12%的旅客反映不清楚;同时,根据调查,大部分车辆都配有饮水机、电视机等设施、设备,但仅有50%的旅客对这些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表示满意。

第三,对可靠性的满意程度。根据调查,大部分客车发车都比较准时,66%的旅客对客车准点发车情况满意,13%的旅客对客车准点发车情况很满意。

(2)旅客途中服务满意度

①对安全性的满意程度。根据调查,车辆在行驶途中安全行车状况良好,基本上没有超载、绕城带客现象,99%的旅客反映所乘车辆无超载现象,94%的旅客反映所乘车辆无绕城带客现象,93%的旅客反映所乘车辆驾驶员在行车途中没有聊天、打手机等影响安全行车的行为。

②对舒适性的满意程度。根据调查,旅客对行车途中的舒适性满意度不是很高,60%的旅客对所乘客车的舒适性满意,55%的旅客对所乘客车的卫生状况满意,25%的旅客反映在行车途中出现晕车、呕吐等特殊情况时能得到及时的帮助,34%的旅客反映所乘客车的驾驶员、乘务员穿统一制服,24%的旅客反映所乘客车驾驶员、乘务员衣着整洁、佩戴工牌号。

③对可靠性的满意程度。根据调查,旅客对所乘车辆的可靠性满意度一般,大部分车辆都能准点到站,但仅有42%的旅客反映所乘客车,乘车途中乘务人员会提前通报下一站。

(3)旅客下车后服务满意度

根据调查,旅客对所乘车辆下车后的服务满意度较高,79%的旅客反映客车抵达目的地后,乘务人员会协助旅客带好行李。

(4)旅客总体满意度

根据调查数据,65%的旅客对所乘客车的总体服务质量满意,5%的旅客对所乘客车的总体服务质量很满意,30%的旅客对所乘客车的总体服务质量基本满意,无顾客对所乘客车的总体服务质量感觉不满意。客运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介于基本满意和满意之间。

5 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各客运企业具体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道路客运服务质量总体良好,客运汽车服务质量旅客满意度总体在基本满意和满意之间。同时,通过本次调查,找出了旅客对安徽省道路客运汽车服务质量旅客满意度的进一步要求,找出了安徽省道路客运需要改进的地方。

5.1 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流程标准化差。大部分公司工作人员都没穿工作制服、佩戴工牌号。二是服务意识淡薄。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没有把顾客的服务需求放在第一位,如车辆运行过程中出现晕车等情况时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三是卫生环境有待改善。有些运营车辆卫生时好时差,不能为旅客提供一个舒适、干净、文明、整洁的乘车环境。四是软件建设有待提高。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车辆内的设施、设备配备良好,但使用状况不是令人很满意,5%的旅客对乘坐客车服务设备使用状况不满意。

5.2 改进措施及建议

其一,以人为本提供客运服务。首先,转变观念,树立一切为旅客的思想;其次,提高服务标准、提供新的服务,在温馨服务、体贴服务、细微服务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完善,丰富内容;最后,树立品牌意识,塑造客运新形象,不断提高道路旅客服务质量。

其二,健全客运服务质量体系。应制定本公司的服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公司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出客运行业系统的各项服务质量指标,编制客运服务质量体系文件,并认真严格实施。

其三,提高车辆运行途中服务水平。从调查数据可看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是旅客满意度不高的地方,应提高各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服务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灌输顾客满意思想,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

其四,强化安全运营管理。制定和贯彻车辆保养制度的质量管理系统,对驾驶员应继续进行定期安全教育和培训,实行奖惩制,从而让驾驶员从意识和操作技能上来提高车辆的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

[1]孙启鹏,丁海鹰.基于需求导向的道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调查分析及应对措施[J].交通世界,2004(9).

[2]陆丽花,符卓.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调查应用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2).

[3]Claes Fornell,刘金兰.顾客满意度与ACSI[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4]文子娟.公路客运服务顾客满意度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4.

[5]王强.浅析铁路旅客满意度的测评与提升[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1).

第7篇:数据调查方式范文

⑴经营状况调查,包括公司背景、产业背景分析、目前公司营运状况,人力资源状况、市场环境、科研开况等。⑵财务调查,包括损益表(营业收入确认政策、利润构成、产品销售成本构成、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利润分配政策及历年利润分配情况、税率)、现金流量表与融资(现金收入与构成、现金支出与构成、资本支出与营运资金支出、自由现金流量、融资需求与融资额等)、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明细、存货明细、应收账款明细及相关管理措施、长期投资明细、银行长短期借款明细、应付债券明细、资产负债表以外的资产与负债状况)、财务会计组织及管理控制体系考查(数据处理设施、财务资料的收集与传播、审计人员、会计控制、现金管理制度)。

⑶财务评价,一是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并根据调查到的实际情况、向公司经理层提交针对内部控制的管理建议书,为公司收购后改进内部控制、削减成本费用奠定基础。二是对公司资产质量、负债情况、资本结构、净资产情况以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真实性作出判断,并根据调查结果调整公司报表科目,进而确定公司的长短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与财务弹性。

⑷法律调查与评价,主要任务一是对公司过去的有关法律事项作出调查和评价,以确定公司过去法律问题不会影响收购后新公司的发展。二是要对经理层融资收购本身的法律事项及其对收购完成后新公司的运营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判断,以及时消除法律隐患。

⑸公司治理结构调查,主要内容一是控制权分配调查(产权调查、组织结构、信息传导体系);二是激励安排调查(报酬体系和职位晋升制度)等。

第8篇:数据调查方式范文

关键词:长沙;花卉消费

一、花卉消费状态分析

(一)花卉消费频率。根据调查数据可以发现,一年内购买花卉在3次以下的消费者所占比例最多,有42.11%。长沙市大部分居民的花卉消费都不是经常性的,一年之中购买花卉的次数很有限,购买4次以内的占多数,超过了一半。可见,花卉消费在长沙市居民的日常消费中所占比重不大。

(二)花卉消费金额。居民花卉消费金额在300元以下的占绝大多数,有71.93%,目前长沙居民在花卉消费中的购买力还是处在较低水平。

(三)花卉消费品种结构。根据市场上的花卉品种结构情况,笔者将花卉的种类分为了鲜切花、观叶类植物、盆花、盆景等。有38.16%的消费者选择观叶类植物;选择盆花、盆景的消费者分别有22.37%和19.30%;有17.11%的消费者选择了鲜切花。可见,较易打理的观叶植物最受消费者青睐,是长沙市居民花卉消费的首选。其次,色彩斑斓的盆花、造型美观的盆景和新鲜盛开的鲜切花也受到多数消费者的喜爱。

(四)购买花卉的用途。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28.51%的消费者购买花卉是为了净化空气、防辐射,所占比例最高;有26.75%的消费者是为了美化居室环境;因为个人兴趣爱好而购买花卉的消费者有17.54%;而用于节日和生日祝福、探亲访友、慰问病人、送恋人等方式赠送他人的消费者占21.93%;用于办喜丧事的占3.52%。

(五)购买花卉的时间。消费者大多数都在周末购买花卉,所占比例为41.67%;选择在平时购买的消费者有29.83%。在周末和平时购买花卉的消费者已超过了半数,可见,长沙市居民的花卉消费行为已日趋平常化,大部分消费者会在周末和平时有空的时间购买花卉,不局限于在特定的日子。

(六) 购买花卉的途径。目前长沙市居民购买花卉的途径大致分为:鲜花专营店、花卉市场、苗圃中心、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流动花贩、网上订购等等。根据调查显示,去花卉市场购买花卉的消费者所占比例最大,占34.65%;其次是选择去鲜花专营店购买花卉,占比例30.26%。

(七)购买花卉所考虑的因素。对于消费者在选购花卉产品时所考虑因素的调查中,有21.05%的消费者考虑的是花卉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多;考虑花卉的价格和花卉的养护难易的消费者所占比例很接近,分别为17.98%和17.11%。

(八)对花卉价格的认知。从被调查的长沙市居民对花卉价格的认知情况数据得出,有78.51%的消费者都能接受目前市场上的花卉产品价格,12.28%的消费者认为花卉价格“太高,接受不了”。

(九) 对花文化的了解程度。我国的花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广泛丰富,对花文化的了解程度,会影响消费者对花卉的消费。被调查的消费者中仅有9.65%对花文化十分了解,绝大多数的长沙市居民对花文化都不十分了解,还处于略有了解或不了解的程度,花文化的普及程度不高。要促进居民的花卉消费,就要加大花文化的普及力度,增强居民的花卉消费意识,培养花卉消费习惯,刺激和引导居民消费。

二、花卉消费调研结论

(1)长沙城市居民花卉消费主要群体是青年人和中年人。这部分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职业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大部分的个人月均收入水平在2000元以上,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并且具备较高的审美情趣,求知欲和创新能力强,受现代消费观念影响很大等主要特征。(2)长沙城市居民花卉消费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净化空气、防辐射、美化居室环境以及个人兴趣爱好。(3)长沙城市居民花卉消费的金额主要在300元以下,花卉购买频率在3次以下。(4)长沙城市居民花卉消费的品种结构以观叶类植物为消费者的主要选择。(5)长沙城市居民花卉消费的时间主要在周末长沙市居民的花卉消费行为已日趋平常化,大部分消费者会在周末和平时有空的时间购买花卉。(6)长沙城市居民花卉购买途径主要是花卉市场。其原因主要是花卉市场的花卉品种较集中、可选择的范围大、价格相对便宜等,因此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挖掘潜在消费群体。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没有花卉消费行为的调查对象中,大部分调查对象都表明不购买花卉的原因是自己不会养护、打理花卉产品。由此看来,要消除人们的顾虑,挖掘出潜在消费者,稳定已有的花卉消费者,就应从普及花卉文化知识上下功夫,加大花卉消费理念的引导,改变居民的消费习惯,多途径全方位吸引花卉潜在消费者。可以充分利用展览中心、公园、植物园等公共场所开办各种花事活动;有目的地在花卉批发市场定期主办以花促商活动,开展花卉租摆、花卉速递等服务,从而引导和强化人们的花卉消费意识,促使人们转变花卉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增加居民的花卉消费支出,以推动长沙市花卉消费市场的发展。

(二)关注花卉消费群体,开拓消费市场。要获得花卉消费者的青睐,开拓消费市场,就必须关注消费者、尊重消费者、帮助消费者。从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长沙城市居民花卉消费的主要群体是20-60岁之间的青年和中年人。这部分群体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职业分布范围比较广泛,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并且具备较高的审美情趣,求知欲和创新能力强,受现代消费观念影响很大。在关注这部分消费群体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挖掘、拓展潜在的消费群体,开拓相应的花卉消费市场。

(三)提高花卉销售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据调查显示,长沙城市居民大部分对花卉文化都不十分了解,消费者在购买花卉时,尤其是初次购买花卉的居民,愿意听从经营者的意见和建议。建议相关部门为花卉从业人员组织各种花卉专业知识培训或者邀请高校学者或企业有关专家开展各种花卉知识讲座,向花卉从业者传授行业以及销售等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花卉专业素质和销售能力。尤其要重视培训花卉销售人员的顾客服务技巧,做到专业而又耐心细致的服务。

(四)优化花卉销售市场布局,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长沙城市居民购买花卉大多都比较偏爱去花卉市场。花卉市场的花卉种类集中、齐全,价格也相对便宜,消费者可以有更多选择。这种现状应该予以重视。目前长沙市的花卉市场数目不多,分布不够均匀。建议在长沙市区的六个行政区内都建设比较大型的花卉市场,方便居民购买,吸引和增加花卉消费。合理布局长沙市的花卉销售网络,势必会增加居民的花卉消费,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

(五)发挥地区花卉产业优势,坚持科技创新。从对长沙城市居民购买花卉所考虑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消费者购买花卉时考虑的是花卉的品种。这就要求相关科研机构利用湖南省的地区花卉产业优势,充分挖掘湖南省的特有花卉资源品种,并且引进和改良外来的适宜栽培的花卉品种,激发人们的需求动机。同时,要随时关注市场动向,经常针对消费者进行花卉市场调研,真正地了解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花卉产品大小、形态、色彩、价格、质量和购买时间、用途等方面的消费偏好和消费需求,通过持续地细致的科研开发,针对性地不断向消费者提供满足其消费需求的花卉产品种类,丰富花卉市场,扩大居民的花卉消费。

参考文献:

第9篇:数据调查方式范文

关键词:数据统计分析法;市场调查;对比探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下,对市场的调查主要是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完成的,随着市场调查范围的扩大,书记统计分析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因此,需要保证统计分析工作的科学、合理,确保数据信息的可靠与准确,这样才能达到市场调查的目的。发挥数据统计的实质作用。

一、数据统计分析的概述

1.数据统计分析的含义

数据统计分析是市场调查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指在具体的统计工作中,通过数据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反映一些国民经济及社会现象。或者通过对某一特定区域某一具体指标进行统计,通过数据分析,反映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数据统计分析,能够较清晰的反映所调查区域或者指标的发展情况,能够根据这种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以及对策。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数据分析统计法的特点

其一,具有系统性。市场调查工作内容复杂,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是一种系统性工作,不只是对单一项目的调查分析,要有完善的实施计划,科学合理地进行统计。其二,具有科学性。在实际调查中,要讲求统计方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严谨性,科学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信息。避免出现错误,导致统计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其三,有针对性。在市场调查中,有根据不同的调查项目,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统计,不能一概而论,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进行统计分析。其四,具有实用性。数据统计分析主要的目的是为人们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做出合理的决策,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发展问题,从而促进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数据统计分析具有现实的实用性。其五,具有发展性。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数据统计分析要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发展性。

二、数据统计分析法的主要类别

数据统计分析法在市场调查实际应用中具有不同的类别,一般主要有两种:

1.数量关系分析方法

这种统计方法主要是以统计学到理论知识为基础,对社会市场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有效反映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

数量关系方分析法有很多种,常用的主要有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

2.逻辑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是人们常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地对事物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认识。同时也包括对事物一定的判断及辨别能力。数据统计分析工作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观察问题,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逻辑思维方法对数据统计分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调查活动中,两种方法要紧密结合,根据不同的情况,共同使用,这样对数据的分析才更加精准,起到的实际作用才越大。

三、数据统计分析具体方法

1.描述统计分析

描述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离等。这种统计方法在市场调查中常常用到,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处理,对所调查对象做一个整体性的描述。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均值法、最小邻居法、剔除法等。数据分析清晰明了,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某一具体调查内容,有利于正确决策的制定。

2.推论统计分析

在市场调查中,通过收集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整体数据分析情况进行合理的推断,从而得出某一实质性的结论。这就是推论统计分析。这种分析方法要求人们对数之间联系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在实际调查中,影响数据调查对象发展的因素很多,需要经过实际分析,分辨出哪些因素是事物发展的主导因素,抓住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因此对调查对象的研究更加深刻,更加详细,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调查对象。从而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3.时间序列统计分析

这是一种动态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研究随机数据序列的规律,进行实际分析,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时间序列统计分析一般有四种要素组成。即:季节变动,循环波动,趋势以及不规则波动。通过对这四种要素的掌握,利用指数平滑法和移动平均滤波法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4.多元化统计分析法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统计分析法。分析对象与指标可以是多个,在市场调查研究中,各个调查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显著地差异性,多元化统计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部分特征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并且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在调查实际活动中,要根据市场调查的不同事物,不同指标,不同特性科学选择不同的统计分析方式,确定调查样本的范围的大小,设计类型,以及相关联的不同因素。最后确定统计分析的类型,做好统计计算工作。多元化统计方法要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已统计理论知识为基础,灵活运用。达到最终的调查目的,为经济发展所做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对市场的调查研究。而在市场调查中,运用正确的数据统计分析法具有重要意义。统计工作的要求就是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科学的数据分析结果,才有利于正确决策的制定。

参考文献:

[1]吴春琪.数据统计分析法在市场调查中的对比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