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口诀范文

初中物理口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口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物理口诀

第1篇:初中物理口诀范文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物 距

(u) 像的性质 像 距

(v) 应 用

大小 正倒 虚实 像、物位置

无穷远 一 点 异侧 v=f 测透镜焦距(f=v)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异侧 f<v<2f 照相机或眼睛

u=2f 等大 倒立 实像 异侧 V=2f 测焦距(f=v/2、f=u/2)

f<u<2f 放大 倒立 实像 异侧 v>2f 投影仪、幻灯机

u=f 不成像 无穷远 平行光源或测焦距(f=u)

u<f 放大 正立 虚像 同侧 v>u 放大镜

由规律表可看出凸透镜成像牵涉到的概念多、成像特点变化多,很不容易记忆。兴趣在初中学生中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饿帮助,他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内在学习的动力,物理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对各种工具的使用来激发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其中口诀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好用的工具,他可以帮助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长久的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为此,我根据实验事实,把“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成了四句简明、易记、实用的口诀:“一倍焦距定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物走远像变小,像如影子跟着跑。”

“一倍焦距定虚实”是说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uf)时成实像,即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定大小”是说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f

“物走远像变小”,即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变小。

“像如影子跟着跑”,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应用上面四句口诀,就可以方便地根据物体或像移动的方向与凸透镜位置,确定物距、像距的大小,从而确定像的大小,解决有关问题了。

例1:在物体由远处沿凸透镜的主光轴向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与实像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

B、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

C、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

D、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小

分析:物体由远处沿凸透镜的主轴向焦点移近,由于“像如影子跟着跑”,所以像将沿物体移动的方向移动,即像离透镜的距离越来越远,也就是说像距越来越大,又因为“物走远像变小”,那么,像也就逐渐变大。所以,应选择答案A。

例2: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A.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B.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C.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第2篇:初中物理口诀范文

【关键词】物理;联想记忆;右脑

在现今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记忆方式以理解记忆为主体,通过理解的知识记忆起来相对轻松、牢固。而机械记忆则是绝大部分同学不喜欢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而机械记忆那些枯燥的概念、公式、数据,恰恰是部分同学学习的瓶颈之处。机械的记忆甚至还扼杀了很多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使那些机械记忆的教学内容也变得生动起来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有趣的联想记忆法。

一、谐音联想法

在初中光的折射这一节教学中,因为初中的实验研究只是选择了部分特殊的介质作为代表,并未涉及更多介质,也没有太多的定量测量,所以初中课本把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描述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样的结论相对于初中生来讲,记忆有点难度。但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光从空气(或玻璃)斜进入水,还是从水斜进入空气(或玻璃),都是空气中的那个角大,我们简称“角气大(脚气大)”。我们用脚气谐音角气,一下子把复杂的结论变成了一个极其简单且很方便记忆的内容,学生自然很容易记忆。

二、形象联想法

我们在高中电学知识学习中,有一个电容的公式C=Q/U,有些同学总会把它错记为C=U/Q。如果我们把字母形象的比喻成相关的物品,公式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在这一公式中,我们可以把C看成是张开的嘴巴,Q看成是鸡蛋,U看成是茶杯。嘴巴想吃鸡蛋,是鸡蛋放在茶杯上稳定呢,还是茶杯放在鸡蛋上稳定呢?结果很明显,当然是将鸡蛋放在茶杯上稳定。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学生一下子就能记得很牢固。

三、故事联想法

在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繁琐的结论经常让学生反复记忆,且效果不佳。时间一长,忘记的学生仍然很多。这时我们可以巧妙的抓住实验过程中物与像移动的特点,利用故事联想法来进行处理。此时我们可以把凸透镜左边的物体想象成敌人,凸透镜右边的像想象成我们的部队。然后以两倍焦距处为参考点,运用同志的游击战术,敌进我退,退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所以我军的队伍在壮大,即像在变大;敌退我进,进攻意味着伤亡,所以我军的队伍在缩小,即像在变小。在想象过程中,我们尽量把自己想象地置身其中,那激烈的场面犹如亲身经历——有声、有色、有动画、有情节……充分调动全脑,记忆自然倍加深刻。

四、代码联想法

为了增强记忆的效果,可以利用谐音、形象等方法编一些适合自己记忆的代码。如:3像耳朵,4像手掌,那么就可以把“耳朵”定为3的代码,把“手掌”定为4的代码……这样就可以把那些本身没有意义的数字替换为有意义的事物,这样对前面几种记忆法都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数字代码也特别适合记一些理科方面的数据。

比如声音的速度是340m/s,把0谐音为“铃”,把34看成是手捂着耳朵(应用代码)。连起来就是用手在铃和耳的中间,手捂着耳朵是怕铃声太大;也可以直接想象成“掩耳盗铃”这个成语。这样也就很容易将这些数据记住了。

五、口诀联想法

在初中物理大气压强这一节中,有一个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水的沸点和压强的关系。我们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情景,编成如下顺口溜:“沸、压关系怎么看,想想你家做米饭。不盖锅,煮得慢,而且还会很麻烦。底下糊,上面烂,中间还做夹生饭。”这个顺口溜既融入了物理知识,又完全符合现实的情况,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同学们记忆的效果。

在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时,一般都会遵循一定的模式。我们先选择一个典型的事例——“紧急刹车系安全带”。处理好押韵,把解释的关键词和解释的一般步骤整合成如下口诀:

原来速度很快,突然受到阻碍,由于惯性存在,保持原来状态。

若不系安全带,容易受到伤害,轻则撞破脑袋,重则飞出窗外。

这样学生很容易在笑声中理解并记住这一知识点,同时也容易形成老师的人格魅力,从而产生良性的教学循环。

第3篇:初中物理口诀范文

二十多年来,就这个问题,本人不间断地进行摸索,冀望能教给学生一点实实在在的能力,让他们写出的文章有棱有角,有一定的文体特点。初中作文的弹揭点拨教学,是本人作文教学的一项尝试。

弹、揭、点、拨,四个词都是近义词,都含有对问题的精要挑动、拨动、启发、指明,使其特点、要脉显露的意思。本人把“弹、揭、点、拨”串成一个短语,用作作文教学的一项尝试性方法,目的是就初中学生要掌握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各自的写法问题,对节骨眼的一步,关键的一着,分别弹弹揭揭,点点拨拨,让学生明道悟理,茅塞顿开,“啊”然来神,挥毫成文。

针对面上学生作文的普遍性弊端,本人的作文教学从下列四个方面进行弹揭点拨。

一、宏观上的弹揭点拨

不同体裁文章靠不同的选材立意角度和谋篇布局方法、走笔行文方式等等,粗线条的体现了各自的文体特点。宏观上的弹揭点拨,就分别从这些方面入手作精要的叙说。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对不同文体文章作阶段性着重编排同步,某一阶段某一文体可系列式的连开五、七个宏观性的弹揭点拨专题课,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像记叙文类的散文一项,就开了“透过景物揭示景物的深层意义”、“托物咏人散文的构思路子”、“借物点理散文的构思路子”、“写叙事散文应善于捕捉有典型意义的言语动作或场面”、“散文的‘行散’在于生发和联想”等五个课,每个课后面都有一个对应性的作文训练题目。宏观上的弹揭点拨,让学生明晰文章的体裁特点,心中有问题意识,笔下有文体经纬,篇中有问题胚模。

二、微观上的弹揭点拨

微观上的弹揭点拨是指对文章“部件”写法的具体导引。“部件”是文章的血肉。因此,弹揭点拨教学特别注重对文章“部件”的弹揭点拨。“记叙文文段的写法”、“说明文文段的写法”和“议论文文段的写法”等专题课,就是集中分析不同体裁文章“部件”的不同写法问题。对于“部件”的弹揭点拨,要力求准确、中肯,言简意赅,点到理彻,立竿见影。例如同属议论文的首段,题目中带“感”字的这种类型文和一事一议这种类型文首段的写法就有差别了。对前者首段的一般写法,本人作了这样的弹揭;“先概要地写你读了什么或观了什么,再阐明你读后或观后的什么感受;一是用叙述性语言,一是用议论性语言。”而对后者首段的一般写法,本人则这样点拨:“文章的首段摆出一张现象或是一种情况,一般是不正常的现象或情况。语言,是叙述性语言。这段文字是作为下文议论的依据。”微观上的弹揭点拨,实际是从细微处对不同体裁文章文段的不同写法作技术安排,让文章的具体“部件”体现文体特点。

三、直观性的弹揭点拨

物理课化学课在实验室里的直观教学,也适应于作文的弹揭点拨教学。对作文弹揭点拨教学直观性的弹揭点拨本人研究、实践了下列几种形式:一是名家范文、本人下水文和在教学生优秀习作剖析法形式。每讲一个专题课,得事先准备三两篇上述的对应性文章,通过解剖评析,使同学仿效有实体,生发有依据。二是不同问题专题课只是图示法形式。这种形式多用于不同文体文章框架结构的直观性弹揭点拨。三是体现文体特点要领的口诀歌形式。口诀带有文学形象,让同学在熟读口诀的同时,意想体现文体特点的形象。例如在“体现说明文文体特点的重要因素”这个专题课中,每个因素用两行诗点明,凑成这首口诀歌:“说明类属要辨明,实体事理先弄清;说明对象要明确,不能有声不见影;说明对象是形体,‘特征’二字是眼睛;说明方法有多种,量体裁衣看适应;说明顺序管文路,经纬分明文严谨;语言不求华丽句,平实之中见神韵。”直观性的弹揭点拨,内容贴实亲近,可望可即,学生易学易懂,举一反三有效,是从“文有定法”向“文无定法”飞跃的基础阶段。

四、实践性的弹揭点拨

在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同时,注重教师的参与意识。教师的参与,对大多数认真进行能力训练的同学来说,是一种精神激励!是实打实的弹揭点拨。例如在讲“说明文几种类型文的写作要领”这个主题时,学生对程序式事理说明文和内在关系式事理说明文的写法还模糊不清,本人根据妻子制作豆腐的“浸豆”、“磨豆”、“烧浆”、“虑浆”、“定浆”和“压浆”等工序,说明制作豆腐细致,严谨的科学性,给同学以启发;又布置了《用高压锅做饭》的同类文让同学实践,结果程序式事理说明文的写法要领大家掌握了。另外,本人又根据自然现象和物理现象,写出了内在关系式事理说明文《为什么屋檩会“流汗”,地板会“流泪”》给同学参考,再布置了同类文《单车内胎为什么夏季容易爆胎》给同学训练,这样,内在关系式事理说明文的写法要领大家也就掌握了。实践性的弹揭点拨,无论在树立教师的教学形象,激励同学的写文积极性,获取学生作文训练最佳效果等等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它的作用都无可置疑。

第4篇:初中物理口诀范文

怎样培养学生结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关键要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以下通过一些事例进行闸述,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反证法

什么是反证法:假设某命题不成立,然后推理出矛盾的结果,从而得出原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的论证方式。

例l:初二物理课本上有: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很多学'直想不通,为什么“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呢?如果用反证法就很好说明了,因为光线的传播只有两种直线和曲线情况。

例2:我们推车推不动,是由于摩擦力____推力(填“大于”、“小于”、“等于”),很多学生会填“大于”。

[反证法]:假设摩擦力大于推力,如图2,设摩擦力F2=10牛,推力F1=8牛,则车受力不平衡车将向后退,而与题目车不动发生矛盾,填“小于”也与题目矛盾,所以可得摩擦力等于推力。

二、改变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使复杂的知识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口诀法

记得小学时老师教的“乘法口诀”至今还受用,初中化学老师教的元素周期表由于老师的声情并茂,朗朗上口的朗诵,至今还记忆犹新。把比较难记或容易混淆的概念,编成口诀,让学生容易记住、记牢。如,“左物右码”、“左动右发”很多学生对物态变化中吸、放热情况经常弄错,所以我编了一句口诀“龙升气兮年夜饭”,“龙”同“熔”,指熔化,’“升’’指升华,“气”指汽化,“兮’’同“吸’’,指吸热,“年”与“凝”谐音,指凝固、凝华,“夜”指液化,“饭”指放热。连在一起的意思是溶化、升华、汽化都要吸热,凝固、凝华、液化要放热,这样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就容易记了。

三、插上想像和模拟的肢膀――类比法

电影的发明是通过类比对照发明出来的,19世纪80年代,有人把影片图片匀速通过卡门,银幕上的画面则是模糊不清的。怎样才能使影片看得有生动感,对于这个难题,连发明大王爱迪生也一筹莫展。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奥古斯和路易,从缝纫机得到启发,缝纫机一动一停的间歇运动正可以借鉴。只要用一个类似压脚的机械来拉动片带,拉动一格之后,机械就离开片带,让片带停止不动,使每秒中动16次又停16次,这样在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终于发明了电影机,使卢米尔兄弟获得成功的就是类比发明法。

类比是指不同事物或现象在一定关系上的部分相同或相似。使用在计算器、电脑、电视上的液晶是不是晶体,晶体和液晶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点?

把液晶与晶体类比如下:

通过类比晶体与液晶就能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而不至于把两者混淆起来。

实际生活中类比方法是很多的,人们研究蝙蝠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原理,制成雷达,现在书上叫仿生学原理,其实就是用类比的方法。

四、科学进步的不竭动力――找缺点法

1971年6月30日苏联宇宙飞船“联合11号”返回地面,当人们打开船舱后,发现三名宇航员全部全死在船舱内,最后是由自动驾驶设备控制下落到地面。这是什么原因使宇航员全部死亡呢?对飞航进行检查,发现密封舱壁上有一细小的漏洞。显然,就是因为有漏洞,舱内空气很快地进漏出去,成了真空状态。而舱内宇航员,由于没穿上太空衣,在空气泄出去以后,体内毫无压力,人体血管和各部分组织中的血液、体液出现沸腾现象,以致死亡。后来通过改进,船舱做得更密封,为了增加保险系数,宇航员还必须穿上“太空衣”。

人类社会也是不断的改进缺点,科学才永无止境的和前发展的。例如:最早的黑白电视、人们看和不过瘾,后来又发明了彩电,现在又在研究电视如何上网,从手摇电话到数字电话、移动电话到可视电话。找出缺点,发扬优点,是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

第5篇:初中物理口诀范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因材施教;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73-0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一轮课程改革,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基础教育得到更快发展的一次机遇,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和学生共同学习的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通过不断改进,将思维模式与教学习惯加以改变,逐渐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尤为重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利用中学物理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特点,采取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及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十分有效的。

一、利用物理实验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定义、定理、定律都是通过实验建立的。 我们都知道,物理学的特点决定了只有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才会感到物理真实有用。实验现象对人的感官有较大的刺激,实验过程能让学生有参与科学研究的体验,所以多数初中学生都对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安排。实验活动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也可以在课堂下开展;可以使用实验室配备的仪器,也可以自备自制实验器材,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如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平口玻璃杯和纸做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用眼药水瓶做物体浮沉实验、用木板和平面镜做潜望镜模型、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样的实验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通过联系日常生活生产

在物理教学中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不但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注意把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义、物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物理学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独特角度和物理学思考并解决间题的典型思路等纳人教学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压强时,首先出示一幅单杠的图片和一幅沙发的图片,问学生:“坐在哪里感觉比较舒服?”然后再拿出一个装有重物的背包让一个学生试背,一次用扁而宽的背带,一次用细绳做背带,让他告诉全班同学他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得到“压力大小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又如在讲密度应用时,让学生计算用能装一千克水的饮料瓶去装13千克煤油,最少需要多少个饮料瓶。几乎全班学生都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处理计算结果,得出答案是16个。教师再问:“用16个瓶子装煤油后,剩下的0.2千克如何处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的原则。

三、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教师教学语言生动有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教师本人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势能时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落下时,你感觉怎样?而如果是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你会怎样?”由此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又如,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用人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真正成为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场所和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鼓励学生,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学好;不断地激励他们,哪怕只有点滴的进步。

四、用比喻的语言

课堂是提供给师与生研究探讨问题的场所,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以对话、聊天、讨论的形式取代传统的空洞枯燥的理论学说的说教形式,可以避免传统教学师对生单向传输知识带来的弊端。在教学语言中运用比喻,往往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如,在热现象学习中,学生经常将温度“升高或降低”说成“增大或减小”,将“吸热或放热”说成“加热或减热”,似乎意思差不多,但这是不正确的。对此,可举例:张三是胖人,李四是瘦子,胖跟粗差不多,瘦与细差不多,能将张三说成粗人,将李四说成细人吗?这种有趣的比喻学生很容易接受。

五、授以有效的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要抓住最基本的主干知识,抓住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应用最广泛、最活跃的知识,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误区具体详细讲解。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不仅要关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物理学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有助于他们克服学习困难,较易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物理知识中有一些比较枯燥而难以记住的内容,可在阶段学习小结之后,收集或自编一些容易理解的物理口诀提供给学生,以帮助他们轻松地进行理解记忆。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可总结为“一倍焦距看虚实,内虚外实;两倍焦距看大小,外小内大”,当然,这些帮助记忆的口诀都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

六、采用情绪激励手段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了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反复成功,就会促成学习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一些经过一定的努力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要注意及时抓住学生的成功之处给予鼓励。常用的激励语言如“思路正确”“解法巧妙”、“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能不能更巧妙些”等,可针对实际情况使用。实施因材施教实际上是来自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呼唤。优层学生希望个性得到张扬,低层学生希望学有所获。我们不能总是习惯于埋怨低层学生不肯学,其实他们本来也有同样的知识渴求和知识欲望,我们应重视他们,并采取妥当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乐趣。

第6篇:初中物理口诀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优化课堂教学;导入;重视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49-01

衡量课堂高效,一看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增长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的。下面笔者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

1.做好课前备课工作

课前备课工作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很重要,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重难点,备好课,更应该备好学生。不同程度的班级备不一样的课,同一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备课。此外,给学生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如初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知识,如果没有做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效果就难以实现了。因此,学生认真地做了课前预习,然后带着问题和良好的心理优势进入课堂,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发挥出来。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2.1做好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导入会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良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把他们引入探索知识奥秘的境界,为后面各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入的方式有多种,在地理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常用的方法有:联想导入、故事导入、教具导入和提问导入等。例如:学习"地球仪"的有关知识时,可以用联想导入,先让学生猜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子小,载着大河和高山。"当学生猜出谜底是"地球仪"后,教师可提出问题:① 地球仪是依据什么标准制作出来的?②它有哪些基本的点和线?③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如何在地球仪上表示出来?这样就把地球仪及其有关知识的课题导入了。教具导入是利用直观教具导入新课,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其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太强,教师很有必要引导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而教具的应用,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学生对直观教具非常感兴趣,一幅挂图,一张投影片,一个模型,都能引起学生的惊奇、感叹。因此,利用教具导入,能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直观现象,从而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用提问导入,如讲解初一《世界人口问题》时,可以先出示漫画《苦难的母亲》,提出问题:①这个"母亲"是谁?地球――我们人类的"母亲"为何遭受苦难? ②为何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多会给"母亲"带来苦难? ③我们如何使"母亲"摆脱苦难?问题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所学的新课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2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本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⑴手势法:如初中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拳头做模型,来认识山脊和山谷;用自己的手掌来记忆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的流向。在高中教学中让学生用左右手手势来表示南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规律、气旋和反气旋、水平气流和中心垂直气流的运动规律等。⑵口诀法:在讲解日本国特点的时候,可以把它的特点编成"人多地少,平原小;火山地震,灾害多;"用"高高低低"四字口诀来判断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凹凸形状与高低气压的分布,同时也可以用此口诀来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形状与气温高低的关系。⑶谐音、诗句法:此方法在地理知识记忆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可用"洋闺女贴给哪家美"的句子记忆等。⑷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学生对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教师要多指导学生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化文为图、图文结合。⑸数理结合法: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如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黄赤交角时用到几何学的知识,分析月球和太阳表面重力加速度时用到物理上的万有引力知识等。⑹实地考察法:到野外实地观察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凡此种种,都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活读书",并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2.3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辩论、讨论、座谈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内容的讨论,在分析、探讨中形成竞争交流机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见解,例如:在学习"日本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时,通过阅读图、内容,引导学生讨论:①日本是许多重要资源的缺乏国,为什么会有发达的钢铁、汽车、化学、纺织业?②日本利用什么优越的自然条件进口原料来发展工业?③为什么日本的工业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④日本采取什么方法使其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这样循序渐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和谐的气氛中掌握重点,获取知识。这样的做法可以步步引导学生进入高度思维状态,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时,通过座谈的形式,让学生探讨我国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出现的危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让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引导到自主学习的轨道上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采取"自我评价方式,进行自我对话";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化认识,自主发展。因为只有学生真心感悟和亲身体验到的知识,才能最终沉淀到他们内心深处。每个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不同的收获,而且会体验到学习新知识的乐趣,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课后作业布置要有梯度

课后家庭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复习。高效的课堂离不开作业对知识的巩固与复习。对于高中学生教师应该布置自主性强的拓展性作业,也可以布置实践性作业。对初中学生布置一些简单易理解的作业,同一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有梯度的作业。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可以有效推进教学研究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第7篇:初中物理口诀范文

        1.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对初中学生来说,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对于自己的人生定向还没有明确把握。有的学生甚至产生厌学、自暴自弃的情况,但是好奇心在初中学生身上体现的更为突出。初中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任何学生对新课程都会充满好奇心,再加上化学是一门主要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实验往往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利用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每一节课我都会精心准备,设置悬念,让学生在悬念中体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关于实验的现象,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思考为什么,使学生在“疑问、观察、豁然开朗”的过程中体会到化学课带给他们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个好的开始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所有化学课里,我把第一节课,也就是“序言”看的最为重要。例如,在讲授“序言”内容时,我没有按照教材内容去讲授,而是先做几个有趣的小实验,如“变铜为银”、“吹气生火”等,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瞪大疑问的眼睛,然后告诉学生在化学王国里可以找到答案,接着介绍“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密切关系”等。从一开始,学生就向往化学,对化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2. 巧借“口诀、顺口溜”,帮助学生轻松突破重点和难点

        轻松愉快学习,不仅要求课堂气氛欢快、学生发言活跃,还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积极主动,也就是说,绝对不能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感觉知识枯燥乏味,而应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有些化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本身就是一种客观事实,不需要学生过多理解,只需要学生记住就可以了。对于这部分内容,死记硬背很慢,效果也不太好。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的记忆速度,我常常借用一些“口诀和顺口溜”。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说,是极其具有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每学期举行一两次。例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4. 定期引导学生理顺知识结构,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知识很零碎,对于这些零碎的化学知识,我定期帮助学生总结,理顺知识结构。除进行单元小结外,还对联系密切又相似性的内容进行总结,如常见物质的颜色总结;置换反应的几种情况:氢气+金属氧化物,碳+金属氧化物,金属+盐溶液;尤其初中化学的难点知识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类学习,并总结归纳出相关公式、一般性分析思路及解题规律。这样不仅简化了难点,使学生感到轻松,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学习兴趣更加积极。

        5. 注重学科综合,多角度创设学生学习化学的心趣

第8篇:初中物理口诀范文

一、细心观察

观察重在细心,我把这项方法列在各方法之首。物理是一门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必须细心地观察,包括教材实验和生活现象。我曾问学生,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结在室内还是室外。没想到这些生活在祖国北方的孩子们竟有一部分一时发愣,很多学生说在室外。可见平时的观察不细致。所以要有意识地提醒他们观察周围的一些现象,在实验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提高观察能力。

如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除了让学生观察气泡的大小变化及温度计的示数外,还要观察分别用烧杯、加盖的烧杯、烧瓶加热水时,水的沸点是否一样,思考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习凸透镜时,先让他们自己拿着凸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不限定内容,然后汇总观察现象比一比看谁观察得细,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复杂的物理现象应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步地仔细观察。如“凸透镜成像实验”:经过了上面的探究过程,学生得出结论: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关。具体什么关系,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探究:1.物距大于2倍焦距;2.物距等于2倍焦距;3.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4.物距小于1倍焦距。这几个步骤进行探究成像情况,条理清晰明了,操作有条不紊。

二、善于记忆、学会记忆的方法

学习物理,记忆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学生常常忽视物理中的记忆,我就倡议每天早自习用5分钟背一背定理、公式等,并寻找帮助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现列举几种有助于记忆的巧法:

1.口诀记忆法:如“物近像远像变大”,来记忆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2.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比较记忆法:如惯性与惯性定律、像与影、蒸发与沸腾、压力与压强、串联与并联等,比较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

三、加强习题训练,提高成绩

物理练习形式复杂多样,选择与填空、问答题、讨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物理与数学密切相关,力、热、电等知识点绝对少不了计算。物理的计算题要求写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公式,代入数据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但许多学生初学时常常掌握不了格式要求,顾此失彼。因此上课时除把知识要点和概念讲清楚外,在讲解例题时注意解题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通过归类讲解、认真分析、规范训练、个别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从数学的解题格式到物理的解题步骤,有一个大的变化,许多学生不适应。在训练解题规范时,可对部分学生加强专题强化,力求最初计算时掌握解题的基本格式。分析过程时,可由问题入手,联系相关公式,寻找已知条件,找到突破口,逐一化解。鼓励一题多解,发散思维。

第9篇:初中物理口诀范文

[关键词] 创设 愉快 物理课堂

“学习虽然不用交学费,但是学习还是苦和累。”这是当前在很多初中学生之间流传的一句话。是我们教师没有着力为学生提供快乐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还是我们的学生没有感悟学习快乐的敏感心灵呢?传统的物理课堂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说、看、演、练,这种学习方式是难以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笔者在参与新课改的几年里,一直注重学生体验,创设愉快课堂,从而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一、精心导入,创设愉悦之境

教师要注重新课导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一开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初中物理“内能和热量”的教学中我这样导入课题:看了2009年春节晚会,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又多了一位偶像――刘谦,同学们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帅气,还有高超的技巧。其实老师也有。请同学们看老师表演一个魔术(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真奇怪,棉布条并没有烧焦)。你们想探究这个魔术的秘密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二、开展活动,体验愉悦之情

1.开展游戏。根据初中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的实际,让学生通过游戏表演使其表现欲得到释放,体验成功的自豪、振奋等情感,让观看表演的学生在笑声中放松身心、调节情绪,从而引导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地参与教学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机械能”一节,我运用了两个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所有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在这种愉悦而又紧张的活动中掌握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规律。

2.组织探究。探究活动要求我们模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自主制定个性化的探究方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初中物理(苏科版)中“探究家庭用电的几个问题”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课。我首先由学生通过课外查阅资料、走访调查、进行实验探究等形式完成相应的准备(周末完成),然后分6个小组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展示同学们的成果,相互交流。要求组长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每人都有具体的任务,并且要有自己的报告和活动小结。

3.举行辩论。课堂辩论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促进学生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还可以开启思维的大门,唤起创新的激情,加深知识的理解。如初中物理中温室效应的学习时,我将全班学生根据自愿原则分成红方(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加对人类有利)和蓝方(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加对人类有弊),双方辩论得非常激烈,不分胜负。最后我来点拨:这些问题在科学界还存在争议,但全球变暖的确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人们进行深入研究。

三、发挥教育智慧,享受愉悦之美

1.巧设问题。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去提出一些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且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才会在对物理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有所发现,从而享受学习之乐。

2.巧用教学幽默。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在物理课教学中巧妙适度地运用幽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3.巧用教学媒体。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时空及微观限制,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愉悦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4.关注课堂生成。课堂确实需要认真地去预设,但是当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课堂更需要关注生成,这样教师才能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做到教学相长。课堂上的生成往往是学生瞬间智慧火花的迸发,教师只有及时捕捉,善于调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让师生的互动充满人性的关怀,共同演绎智慧的、快乐的课堂。

四、巧设课堂结尾,升华愉悦之感

完善、精要、奇特的结尾,如:巧设悬念、妙设口诀等,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还能使印象加深、记忆增强、知识系统、承前启后,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总之,教育原本就是一条追寻智慧、发展智慧的道路。然而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给予也不等于快乐,一味地给予只能导致学生厌学,甚至使其丧失感悟知识之美的能力和求知的欲望。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愉悦的课堂,让学生愿学、乐学、善学。正如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参考文献]

1.毕华林等《物理新教材开发与使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