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品工业研究范文

食品工业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工业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工业研究

第1篇:食品工业研究范文

1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生物处理工艺,其中主要包括有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及由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与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方面,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目前实际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SBR法)和生物膜法(具有代表性的是曝气生物滤池法)。由于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相较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无论在后期的运行管理费用还是前期的基建投资方面的费用都有较大优势,其中比较具有典型的处理工艺有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工艺、第三代厌氧处理工艺———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被广泛应用到了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此外,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在处理食品工业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1]。

2各种工艺特点及应用效果分析

目前国内外,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以生物处理[2]为主。在实际中运用较广,技术较为成熟的主要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污泥床法、浅层曝气、延时曝气、曝气沉淀池法等等。

2.1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不断供氧的环境中,利用好氧微生物来氧化有机物。在好氧过程中,微生物对复杂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一部分被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CO2、H2O和NH3,一部分则由微生物合成为新细胞,最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2.1.1SBR法,即间歇式活性污泥系统(又叫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法目前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生物反应池中集中了生物降解过程、沉淀过程以及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这种工艺比较简单,它是在以前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基础上发展来的一种新工艺,采用SBR法处理废水的运行过程一般包括了进水、充氧曝气、静止沉淀、排水和排泥五个步骤。与连续性活性污泥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的有点主要有: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不设二沉池,也没有污泥回流设备,系统结构简单,易于管理;耐冲击负荷,一般无需设置调节池;反应推动力大,较为简便的得到优质出水水质;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便于自控运行,后期维护管理也较为简便。居华[3]通过SBR法在酱油、酱菜食品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后得出,原废水CODcr在2000mg/L~4000mg/L范围内,经SBR法处理后出水水质得到了二级标准,去除率达96%以上,没有出现污泥膨胀现象,而且操作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运行的费用也低。

2.1.2BAF法,即曝气生物滤池法。这种工艺最早可以追溯上个世纪80年代,是由欧美等国家应用和发展起来的,大连马栏河污水处理厂是我国最早采用BAF工艺。该工艺是在生物接触工艺基础上,在滤池中填装陶粒、石英砂等粒状填料,以填料及其附着生产生物膜为介质,发挥生物的代谢功能,通过物理过滤功能,发挥膜和填料的截留吸附作用从而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处理。廖艳[4]等采用混凝—ABR与曝气生物滤池(BAF)联合处理工艺,对某市肉联厂高浓度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研究后发现,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从原水时的1500mg/L~4500mg/L、30mg/L~85mg/L,经处理后出水COD<100mg/L,氨氮<50mg/L,达到了国家一、二级排放标准,取得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2.1.3MBR法,即膜生物反应器法。是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技术,该工艺是将膜组件替代传统的二沉池,实现固相和液相分离。其实质是把细菌和微生物以生物膜的方式附着在固体表面上,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营养物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从而达到实现净化污水的效果。该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力,对水质和水量变化具有较强适应性;污泥产量较低且沉降性能优,易于固液分离;对于低浓度污水也可以进行处理,在正常运行时可以把原水中的BOD5由20mg/L~30mg/L降至5mg/L~10mg/L;运行费用也不高,管理方便。张亮平,王峰[5]以MBR在湖北某食品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为例进行研究后发现,采用MBR-活性炭-杀菌联合工艺,出水COD和BOD的去除率达到了99%以上,系统工艺能耗低,运行稳定。

2.2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在食品废水处理过程中,厌氧处理法与好氧处理法相比由于产生的污泥少,动力流耗小,管理简便,既能节能又能降低成本,逐渐在高浓度有机废水行业———食品工业广泛推崇。

2.2.1UASB法,即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该种工艺是由高活性厌氧菌体构成的粒状污泥,在UASB装置内随上升的气流呈向上流动的状态。处理效率高、性能可靠、能耗低,也不需要填料和载体,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既可以处理高负荷废水,也不会产生堵塞等优点。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高速反应器之一。王炜,何好启[6]研究发现,食品废水经由UASB+接触氧化法工艺处置后,CODcr、BOD5、SS和植物油由原水浓度的1170mg/L、570mg/L、600mg/L、150mg/L,处置后的效果为60.2mg/L、15.5mg/L、40mg/L和3mg/L,出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且工程的经济运行效益也良好,总运行费用约为0.54元/m3,工艺占地小,处理成本低,运行方式灵活,值得推广。

2.2.2EGSB反应器,即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该工艺是在UASB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厌氧工艺,与UASB工艺相比,EGSB增加了出水的回流,提升了反应器中水流的速度,其速度可以达到5m/h~10m/h,比UASB的0.6m/h~0.9m/h高出近10倍。李克勋[7]等以天津某淀粉厂采用EGSB处理淀粉废水为例,EGSB的厌氧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超过了85%,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大量有机物被去除,后续单元的处理压力被减轻,此外,厌氧反应器的介入使用,可以产生沼气作为能源进行二次利用,降低运行费用(总运转费用为0.73元/m3•d),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2.3ASBR法,即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最早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在SB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工艺的显著特点是以序批间歇运行,按次序分为进水、反应、沉淀和排水四个步骤,与连续流厌氧反应器相比,该工艺由于不需要大阻力的配水系统,因此极大地减少了系统的能耗,也不会产生断流和短流,运行灵活,抗击能力较强,实现厌氧功能,也同时兼有了SBR的优点。

3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优势分析

第2篇:食品工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咸阳;科技带动与支撑;食品工业

一、强化科技带动与支撑对加快咸阳食品工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食品工业包括农副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饮料业和烟草加工业,主要以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由于原料的生物性特征,食品工业的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承担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繁荣消费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吸纳社会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

就总体情况来看,食品工业现已成为咸阳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发展速度逐年加快。2011年,全市工业支柱产业共完成总产值1632.3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食品工业实现产值236.8亿元,增速为37%,分别位居支柱产业的第三位和第二位,并涌现了一批在省内外影响较大的食品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产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咸阳食品工业存在产业集群规模小、聚集度低;竞争力不强、产业链条短;食品原料生产标准化、基地化水平低、规模小;加工方式粗放、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低;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较低;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低、食品安全能力建设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当前,咸阳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抢抓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战略机遇,推进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是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作为咸阳的传统支柱产业,咸阳市委、市政府充分重视发展食品工业的战略意义,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陕西食品工业基地。作为全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咸阳食品工业既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严峻挑战和压力。

咸有显著的科技资源优势,全市分布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雄厚,科技成果具有层次高、成果密集、覆盖领域广等特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实施、西咸新区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2011年5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的出台,全市科技创新迎来了巨大的战略机遇,政策及区位优势日益显著,为咸阳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区域,在更高平台、更大空间聚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水平,增创新的产业发展优势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根据咸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建设创新型咸阳的决定》、《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咸阳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以及《咸阳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确定的全市科技工作及食品工业发展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政策措施,通过有效整合,充分激活科技创新资源的能量及潜力,强化科技带动与支撑,增强科技创新对食品工业发展的贡献度,借以促进食品工业的优化升级,推动实现全市“经济实力更加强劲、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改革开放更具活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就成为当前咸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二、基于科技带动与支撑的咸阳食品工业发展路径选择

1.有效整合全市科技资源,加快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咸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确定的食品工业发展及科技工作发展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食品工业优化升级。要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以延长产业链和生态维护为突破口,有效整合全市食品工业科技资源,瞄准全市食品工业的技术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开展关键技术开发、技术集成及推广示范工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实现食品工业的“绿色”发展和资源可循环利用,增强产业实力和发展后劲。科技创新要坚持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相结合、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相结合、与循环经济相结合、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与保障食品安全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依托全市优势农产品资源、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要以果品加工业、乳品加工业、特色食品加工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装备,提高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比重,加强食品安全能力建设。

2.加快实施大企业科技提升战略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大企业无疑是工业化进程的龙头,“一个龙头催生一个园区,一个园区孵化一个产业集群,一个产业集群带动一方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鉴于全市食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偏弱的现实,咸阳要以“扶优、扶强、扶大”为原则,制定完善政策措施,调动各方资源,实施大企业科技提升战略,作为食品行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及“领头羊”。各县区应筛选出若干起点高、成长性好、前景广阔、竞争力强、带动性强的骨干食品加工企业,逐户制定具体科技扶持方案,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优先保证项目规划、金融支持、财政扶持、配套设施、人才引进等。要遴选认定一批技术研发型骨干食品加工企业,作为重点对外科技合作基地,给予相应的支持。积极鼓励有实力的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突出贡献的,政府要予以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3.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与园区经济的紧密结合

发展工业园区是食品工业做大作强的基本经验,这对咸阳食品工业带来的启示和借鉴是:应积极开展园区建设,促进科技资源整合重组,最终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集群。因此,要在全市大力推进食品工业与园区经济的紧密结合,提高产业聚集度。根据全市的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在各县区建立若干食品工业示范园区,发挥后发优势,高形态定位、高档位起步、高层次发展、快节奏推进,走“高科技、高效益、高附加值、全产业链、全生态”的发展道路。食品工业示范园区的主要任务和功能是:第一,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深加工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形成食品专业化生产和研发转化基地,改变食品工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落后的状态。第二,通过对入园企业的选择,促进食品工业上档次、上规模,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群,以本地资源为支撑,立足本地自然禀赋,走特色化、专业化之路。第三,大力引进国内外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打造集研发、生产、营销、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4.推进大型专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基于食品工业对咸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应尽快启动“咸阳食品网”的建设工作,作为全市食品工业的门户网站,以大型专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推进改善全市食品工业科技信息汇集及利用的不足。“咸阳食品网”将提供、展示最新最全的食品工业科技信息,承担全市食品工业信息汇集、提供、分析、研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调控产业运行提供决策参考,为食品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供规划依据,为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和商机。具体可包括以下服务:第一,提供食品加工科技信息、设备信息、原料信息、产品交易信息及项目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二,提供有关食品工业的产业政策、投资环境、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政策信息。第三,提供食品工业运行分析及预测,包括食品工业运行状况、特征、影响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运行趋势。第四,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市场、政策、战略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蕴,武晓耕.陕西高校科技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探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2).

[2]郭玉德,沈传河.科技资源整合激励制度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0(1).

[3]王喆.中国食品工业发展与产业科技发展对策[J].食品工业科技,2006(3).

基金项目: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促进咸阳食品工业优化升级研究”(项目编号:2012k16-09)。

作者简介:

第3篇:食品工业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介绍茶果露、茶蔬露和茶瓜露的加工工艺,以为茶叶食品加工提供参考。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新技术在茶业中应用广泛。茶叶突破了传统饮料的概念,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茶叶生产从单纯的农副产品加工转变为现代化的新型食品工业[1]。开展茶叶深加工,使茶叶产品向卫生、保健、方便的方向发展,已成为世界茶叶发展的大趋势[1-2]。现代社会,饮茶已由消费初级大宗散茶向消费袋泡茶、速溶茶、保健茶、各种液体方便茶及茶叶食品等[1-2]高级产品方向发展。因此,务必要大力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以高新技术为依托,进行茶叶在食品、日用品领域的研究,让人们从传统的“喝茶”变为“吃茶”,进而促进茶叶消费,寻找我国中、低档茶的出路,促进茶产业高效发展[1-2]。为解决婺源县中、低档茶的销路,开发茶叶旅游食品,2009年以来,开展了茶食品的研究工作,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茶果露的加工工艺  

1.1产品开发的意义  

制作茶果露的主要原料是茶叶和香蕉,配料是橙汁、食用糖、食用油、香料。医学研究表明,茶叶具有提神、去脂、明目、解毒、抗癌、抗辐射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3]。日本癌症学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香蕉所含的食物纤维非常丰富,而且热量低,具有减肥、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的效果。茶叶与香蕉配伍,制成茶果露,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一种减肥和预防癌症的药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又能增强体质。  

1.2加工方法  

1.2.1茶汁的制取。用五六级茶或级外绿茶为原料,以降低成本。要将茶汁浸提出来,必须做到加水少、时间短。因为加水过多不便浓缩,而浸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生化成分又发生变化。所以在浸提前必须将原料进行轧碎处理,加快浸提速度,一般以茶颗粒大小15.7~23.6孔/cm为适度,浸提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沸水浸提法。在浸提前先将茶叶进行浸泡处理,一般使茶叶全部浸润为度。浸润后按茶水比例1∶6~8的沸水冲泡茶叶,分2~3次进行,每次冲泡后用纱布挤滤。浸提液须进行浓缩,因为浸提液含水率太高,干物质只有3%~5%,经过浓缩可减少干燥的时间。浓缩时,把浸提液倒在锅中,然后用80 ℃的火温加热,慢慢蒸发水分,当浓缩液达到40%的浓度时,结束浓缩,存放于较低温度处待用[4]。  

1.2.2香蕉的处理。将香蕉去皮,切成小块,放入80 ℃烘箱中烘2 h,然后用绞切机切成细小的颗粒,备用。  

1.2.3熟化。通过多次试验,得出一个较佳配方,按配方比例,将茶汁、香蕉、橙汁、食用油、白糖、香料等原料均匀混合,放在锅中,用小火煮熟、煮透,煮沸的过程中不断搅动,以免焦底。  

1.2.4初烘。将恒温电热鼓风干燥箱预热至100 ℃,物料倒在烘屉中刮平,放入烘箱,旋动调温旋扭,定温90 ℃,烘5 h,出烘后摊晾1 h。  

1.2.5复烘。将物料翻转,背面朝上,放在烘屉上,把烘箱定温至80 ℃。打开箱门放入烘屉,迅速关上箱门,以免温度骤然下降。烘2 h,达8成干时出烘。摊晾后,切成长3.2 cm、宽1.0 cm、厚0.4 cm的方块状。  

1.2.6足干。将块状茶果露,薄摊在烘屉上,在70 ℃烘箱中烘30 min,出烘屉摊晾后包装。  

1.3包装  

将足干后的茶果露装入铝箔复合袋,每袋装250 g,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高温灭菌。当蒸汽温度达到110 ℃时,维持30 min,放气冷却后,装箱,贮藏于阴凉、干燥的室内。  

2茶蔬露的加工工艺  

2.1鲜茶汁的制取  

2.1.1萎凋。采摘一芽四五叶、对夹叶、单片等低档鲜叶为原料,在日光下薄摊轻晒30 min后,收到室内摊晾1 h。  

2.1.2做青。萎凋叶在水筛中筛转2 min,使叶子在筛转过程中碰撞摩擦,擦破叶缘细胞产生生化反应。叶子筛转后静置30 min,再筛,静置,如此重复,一直到做青适度为止[5]。做青方法与乌龙茶相同。  

2.1.3杀青。由于采摘原料较老,加上做青失去一部分水分,做青叶含水量较低,因而要以闷杀为主,杀青时间宜短,杀匀、杀透便可。  

2.1.4揉捻。杀青叶趁热装入揉桶揉捻,揉捻时采用重压长揉,使之揉成紧结的条索。茶汁附于叶表。  

2.1.5揉切。揉捻成条的叶子立即上转子揉切机揉切,切后筛分,切头反复揉切。  

2.1.6榨汁。揉切叶及时进入压榨机榨汁,榨出的茶汁如不能及时利用,应存放在5 ℃左右的冰柜中。  

2.2原料预处理  

茄子去蒂洗净,锉成细丝,紫苏洗净切碎。生姜、大蒜去皮洗净切碎。花椒、辣椒、糯米等磨成细粉。  

2.3加工方法  

2.3.1熟化。将茄子丝、紫苏放在锅中煮熟,然后按一定比例,放入茶汁、生姜、大蒜、辣椒粉、花椒粉、食盐、白糖、食用油等原料。充分拌匀后再煮10 min,加入糯米粉搅拌,以后边加糯米粉边搅拌,一直加到浓稠、搅动困难时为止。再煮10~15 min后起锅。  

2.3.2初干。将物料放在铁盒中刮平,厚度1.5 cm。在干净向阳的地面上架起晒架,铁盒就放在晒架上晒,太阳落山时收回,放在通风阴凉的室内。第2天早上将铁盒翻转,将物料倒入另一铁盒中再晒。一般晒2~4 d,至7成干时结束初干。  

2.3.3足干。初干物料水分含量高,不便于食用和贮放,必须经过足干。在初干物料中按比例加入香料,搓揉均匀,装入烘盒中压平,厚度1.3 cm,放入恒温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先用95 ℃烘3 h,出烘箱摊晾1 h,水分分布均匀后,再入烘箱用80 ℃烘2 h,达9成干时出烘。再干的作用是挥发多余水分,防止粘连,便于食用和包装贮藏,用高温提高香气,杀灭病菌。  

2.4包装  

将再干后的物料切成长3.5 cm、宽1.2 cm、厚0.4 cm的小方块,然后装入铝箔复合袋中,每袋装250 g,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高温灭菌。当蒸汽温度达到110 ℃时,再蒸煮30 min,放汽冷却后,装箱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室内。  

3茶瓜露的加工工艺  

3.1原料及仪器  

鲜茶汁、优质南瓜、糯米粉、食用油、白糖、盐、辣椒粉、食用香料等;小型揉捻机、小型揉切机、榨汁机、铁锅、铁盒等。  

3.2原料的处理  

3.2.1南瓜预处理。先将南瓜刮皮,去掉籽和瓤,然后锉成细丝,备用。  

3.2.2茶汁的制取。①萎调。采摘一芽四五叶、单片、对夹叶等低档鲜叶为加工鲜茶汁的原料。将竹簟放在向阳、洁净的水泥地面上,鲜叶均匀摊放于竹簟,在日光下晒1~2 h。当叶子出现暗绿色,感觉萎软,手握能成团,含水率60%时,结束萎凋[6]。②揉捻。将萎凋叶装入揉捻机中揉捻,采用重压长揉,使之揉捻充分,将茶汁挤出。③发酵。将揉捻叶放在竹篓中,在发酵室里发酵,温度控制在30 ℃左右,湿度95%左右。当叶色黄红,有红茶香气时结束发酵。④揉切。揉捻叶上转子揉切机揉切,采用短时快速揉切,切后筛分,筛头复揉切。⑤榨汁。揉切叶上榨汁机榨汁,榨出的鲜茶汁如不能及时加工,应放在冰柜中,在5 ℃条件下保存,以免变质[7]。 

3.3加工方法  

3.3.1熟化。将南瓜丝放在锅中,加适量水,用小火煮熟。按比例放入加热过的植物油、食盐、辣椒粉、生姜、大蒜、味精、白糖,并充分搅拌。糯米粉加入冷水搅透成糊浆。然后分次加入物料中。边搅动边加入,要等前面的熟透后再加入,防止出现生粉团。熟化过程中火力控制要适度。火太大,易焦底,产生烟焦味;火太小,不易熟,生味重。浓稠度要掌握适度,太稠,易焦,搅动费力;太稀,水分足,不易干。在加入糯米浆糊的过程中,如果太稠,需适当加入开水。在加入浆糊结束后,需加温搅拌20 min,达到完全熟透,如果加热的时间太短,就会有生青味。  

3.3.2干燥。熟化后的物料水分高、粘度大,必须经过干燥,才便于食用和保存。初干是用阳光晒,再干是用烘箱烘。①初干。将物料倒入洁净的铁盒中,厚度1.5 cm左右,上盖1片不锈钢纱网,以防苍蝇、蚊子落在上面影响卫生。在干净向阳的地面上搭晒架,将铁盒放在晒架上晒。晚上收回放在通风阴凉的室内,避免打上露水和雨水。第2天晒之前将铁盒翻转,将物料倒入另一铁盒中再晒。一般曝晒2~3 d,达七八成干时便可。②再干。在初干物中加入适量香料,搓揉均匀,装入烘盒中压平,厚度1.2 cm,放入恒温干燥箱中烘干。先用80 ℃烘4 h,出烘箱摊晾1 h,水分分布均匀后,再入烘箱用90 ℃烘1 h,达9成干时出烘。再干的作用是挥发多余水分,防止粘连,便于食用和包装贮藏,在高温下提高香气,用高温杀灭病菌。  

3.4包装  

将再干后的物料切成长3.5 cm、宽1.5 cm、厚0.5 cm的小方块,然后装入铝箔复合袋中,每袋200 g。为延长保质期,需进行高温灭菌。将包装好的的制成品装入高压灭菌锅中,当蒸汽温度达到110 ℃时,再蒸煮30 min,放气冷却后,装箱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室内  

4参考文献  

[1] 安明霞.变“喝”为“吃”推进茶叶深加工[n].中华合作时报,2008-11-25(2).  

[2] 变“喝”为“吃”推进茶叶深加工[eb/ol].[2009-06-12].http://china846.com/newsed.  

[3] 郑世发.蔬菜营养[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詹成业,汪松能.茶叶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5] 邓景煜,杨家雄.广式糕点[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3.  

第4篇:食品工业研究范文

为加快发展哈尔滨市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根据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精神,笔者深入哈尔滨市8区10县(市),对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且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思路与措施。

一、哈尔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我们采集抽样农产品加工企业389家,涉及粮油、蔬菜、食用菌、水产品、饲料、畜禽、肉制品、乳制品等多个品种,其中大米加工企业134家、肉类加工企业43家、奶制品企业8家、果汁饮料加工企业15家、饲料企业23家、蔬菜加工企业10家、其他加工企业156家。企业资产总额281.59亿元,固定资产114.46亿元,带动农户总数158万户,带动基地种植面积95.43万亩,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上缴税金13亿元,出口创汇3563万美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小、产品单一。哈尔滨市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初级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单一,企业带动能力弱。在全国65家涉农上市公司中,哈尔滨市仅有6家,且企业规模较小、利润率低、产品单一。

(二)精品名牌少,知名度不高。哈尔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当中,属中国名牌、著名商标的企业15家,占总数的3.90%;省级名牌企业27家,占总数的6.94%;市级名牌企业18家,占总数的4.63%。被调查企业中,阿城区在城北工商所注册的黄牛屠宰企业有7家,年实现利润最大的只有200万元;注册的笤帚生产企业6家,年实现利润最大只有21万元。在五常市工商局注册的40家大米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及效益相差悬殊,品牌杂乱,不成规模,调查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者缺乏商标品牌意识,创牌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自主特色品牌,产品定位不突出,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牌少,中低档产品多,名优产品少。

(三)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弱。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当中,有26家企业有进出口经营权,但只有7家企业实现了产品的出口创汇,分别是黑龙江省千发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哈尔滨天通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黎明植物蛋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高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宾西牛业有限公司、哈尔滨美佳娜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木兰县达河柳制品工艺有限公司,年出口创汇额为3563万美元。

(四)合作机制不完善,缺少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宾西牛业年加工能力为20万头肉牛,实际加工7.2万头,仅为年加工能力的30%;宾县禹王植物蛋白有限公司生产大豆油、低温豆粕,年实现利润2840万元,每年要外进原料11万吨;木兰县绿华圆蔬菜保鲜有限公司,年实现利润1856万元,年加工5万吨保鲜蔬菜要全部从外地市场调入;尚志市黑龙江真心食品有限公司年实际加工量2万吨,有1.8万吨原料来自外地;平房开发区益海嘉里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金龙鱼、口福、胡姬花牌大豆油,原料几乎全部从外地调入。调查中发现,哈尔滨市多数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缺乏稳定合理的利益机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只是一种简单松散的买卖关系,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和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签订的合同多数是合同契约型,缺乏履行保障机制,加上双方义务和权利不明确,或者没有规范措施,存在高价时农民惜售,低价时企业违约压价,单方面违约现象十分普遍。

三、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农产品加工是哈尔滨市发展绿色产业的支柱,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和主攻方向,也是加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以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坚持调结构、抓特色、上标准、创精品,发挥区域优势,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

(一)加快培育产业化主导产业。哈尔滨市要立足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为抓手,着力抓好产业的提档升级,形成优势产业集群,要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链,即生猪产业链、肉牛产业链、肉鸡和蛋鸡产业链、乳制品产业链、玉米产业链、水稻产业链、大豆加工产业链、林木产品产业链,各区县(市)要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形成合力,提高产业化经营规模与水平。

(二)加快建设农产品产业基地。稳定的农产品产业基地是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哈尔滨市要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建好基地带农户的思路,加快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形成以企业促产业带基地的良好对接环境,一方面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链条,同时采取政策扶持、以奖代补、利益返还、税收分成等形式,积极鼓励引导农民,根据加工企业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大量优质原材料,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加工企业吃不饱和农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

第5篇:食品工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食品加工企业;安全采购;综合激励;差异化抽检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2-013-03

1 引 言

随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口味和营养转到食品安全上来。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等意识开始逐渐加强,而近期出现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以及三大速冻品牌食品的细菌超标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其他行业相比,食品供应链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仅仅依靠供应链上的核心加工企业无法保证食品的安全健康,只有上游的供应商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加工原材料,食品加工企业才能生产出安全健康的产品。近几年,我国很多学者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宏观体制和政策以及检测手段等方面探讨了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加强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的建设以及国家政策既可以规范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也可以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以后为处罚相关企业提供依据。在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建设方面,王艳林在文献中指出,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现行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在制定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时要依据相关国际标准甚至要高于国际标准;熊宇、贾靖在文献中提出了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监督制度的措施,主要包括强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立法监督、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监督、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公益行政诉讼制度,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司法监督等几个方面;高耀兴在文献中指出了当前我国工商部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所面临的履职风险,这主要包括立法与现实脱节,造成体制性风险;标准比行业超前,造成行政许可风险、监管“缺位”、“错位”、“越位”,造成履职风险;软、硬件资源缺乏,造成技术性风险。

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可以为相关的监督部门和食品加工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检测支持。高思安在文献中利用委托—理论分析可追溯体系在保证食品安全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指出,可追溯体系的精确性、食品安全事件的成本、生产成本、来自委托人的转移支付等均会影响食品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邵晖在文献中介绍了目前的生物芯片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病原体检测、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转基因食品等相关检测方面的最新应用情况。杨明等在文献中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免疫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放射免疫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以及单克隆抗体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郭源源在文献中介绍了无线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运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无线传感网络和无线射频识别不同系统的最新进展和应用,以及基于 ZigBee 的无线传感网络和被动式、半被动式和主动式的射频识别技术。

2 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安全研究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到,学者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政府监管、法律制度建设、企业检测程序以及社会监督等几方面,从企业采购的角度来研究原材料采购安全还是比较少的。原材料的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食品加工企业只有保证能够采购到安全的原材料才有可能加工出安全的食品。本文从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的角度切入研究,通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我国著名的食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的原材料采购为例,分析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在保证原材料采购安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安全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从源头上确保我国食品安全提供合理的借鉴。

3 影响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安全的因素分析

影响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安全的因素有很多,结合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具体的实际情况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对原材料采购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这包括采购双方的交易模式、采购企业的抽检比例、对供应商的激励方式以及原材料采购追溯体系。

3.1 交易模式

不同的交易模式会影响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控制和监管,过多的流通环节以及过多小规模的供应商会降低企业对供应商的监管力度、增加企业的监管成本。在我国,食品加工企业与散户农民的交易之中一般都以经纪人为中介,这样可以方便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与散户农民之间的交易,但这一模式会增加流通环节,使得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同时还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双汇集团每年需要3000万头生猪的供应量,而目前集团的自建养猪场一年出栏生猪约为30万头。这意味着自养比例仅为1%,因此双汇每年肉类加工所需的绝大多数原料都来源于对外收购。在双汇的供应商中,绝大多数为散户农民。为了双方交易方便就在产业链中产生了生猪经纪人这样一个交易中介。人们在购买冷鲜肉的过程中对瘦肉有一定的偏好,瘦肉的销售价格要比肥肉高,为了获得暴利,生猪经纪人就会诱导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添加瘦肉精。由于供应商过于分散,使得企业对生猪养殖的监管以及发现瘦肉精之后的责任追查难度很大。如下图所示:

双汇公司原材料采购模式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整个生猪产业链中,供应方过于分散而且生猪经纪人的存在使得交易十分混乱,增加了监管以及责任追查的难度。

第6篇:食品工业研究范文

软件产品线工程是使用平台和大规模定制开发软件应用(软件密集型系统和软件产品)的一个范例[1]。在过去数十年的实践中,研究者认识到软件产品线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率、缩短上市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但同时部分软件开发组织也发现软件产品线的实施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它有时不但不能提高效益,反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的开发进度,造成了开发进程的混乱[2][3]。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对软件产品线的工程实践及其前景展开研究。

2 软件产品线概述

2.1 软件产品线的基本概念

软件产品线的定义为:“具有一组可管理的公共特性的软件密集性系统的集合,这些系统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或任务需求,并且按照预定义的方式从一个公共的核心资产集开发得到”[4]。在这个定义中,所谓核心资产,指的是那些构成软件产品线基础的资产。核心资产通常包括(但不局限于)构架、可重用软件组件、领域模型、需求陈述、文档和规格说明、性能模型、进度表、预算、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工作计划和过程描述。构架是核心资产集合中的关键。基于产品线的软件产品开发的特点就在于维护这样一个核心资产库,并在开发过程中实现对这些核心资产的重用。软件产品从产品线体系结构获取自己的体系结构,实例化并配置产品线构件集的一个子集,并开发产品特定的代码。实例化的软件产品构成了领域软件产品家族。

2.2 软件产品线的基本特征

图1 软件产品线开发活动[4]

简而言之,产品线包括了核心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了核心资产的产品开发,这两者均需要技术和组织的管理。通常而言,产品和核心资产的开发密不可分、彼此相关。它们的关系如图1所示。每个圆圈代表一个基本活动,三者连接在一起并持续运转,表明这三者是必不可少的、紧密连接的、可能以任何次序出现,并紧密循环。

软件产品线是一个系统性的大规模的复用方法,贯穿软件开发的所有阶段,其本质特点在于强调领域体系结构的重要性以及面向特定领域的市场导向。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重用导向贯穿始终、以体系结构为核心、市场目标驱动、面向特定领域[6]。

在软件产品线方法中,重用是有计划的、能够实现的和强制的(而非偶然的小粒度的重用)。所有核心资产都是为重用而设计,为能够重用于多个系统进行优化。整个产品线被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可以区别对待和维护的多个产品。软件产品线中的产品由核心资产中的组件组织而成,但这些组件都是由产品线构架指定的,且按照预定义的方式进行组装。开发组织为最终用户提供的每个产品都不过是核心资产的一个简单定制。

3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

3.1 “基于海量视频的事件轨迹快速检索平台”(MVRP)概述

某单位与全国多地的公安机关有着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在市场调研中该单位发现目前警方迫切需要一套软件系统对海量监控视频进行智能分析,以实现:实施视频摘要,减少监控视频时长;检索用户关注目标,进行目标跟踪和目标关联;将目标轨迹映射至真实空间,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目标运动轨迹,预测目标运动路线。警方希望该软件系统能够减轻案件侦查过程中线索目标的查询检索工作,缩短目标检索所需时间,提高破案效率。

图2 MVRP总体架构

该单位在进行软件开发时,将此软件系统定名为“基于海量视频的事件轨迹快速检索平台”(MVRP)。并将MVRP设计为如下三个部分(如图2所示):

①目标轨迹时空分析子系统:该子系统与用户直接交互,供用户调看监控视频,指定检索目标,将用户指令进行下发;并实现目标运动轨迹的真实空间显示,预测目标可能的运动轨迹。

②综合调度控制服务子系统:该系统接收用户指令,向合适的智能视频分析单元下发指令;接收智能视频分析单元的运行汇报,向用户加以汇报。

③智能视频分析服务子系统:该系统接收指令;进行视频摘要、检索与分析。

3.2 MVRP开发分析

在MVRP的开发进程中,系统架构人员为了保证其设计的系统架构稳妥可靠,能够按期实现,同时也根据自身经验,直接以其亲身参与开发的另一个软件系统“高级视频监控系统”(AVSS)为蓝本,进行开发。

AVSS是一个集视频图像监控和安保综合管理为一体的大型分布式网络平台。该系统实现对分布在大范围内的视频监控设施进行调度管理,同时结合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使得用户能够在直观、良好的界面中接收报警信息,调看指定地点的监控视频。该系统主要由两个分系统构成:视频应用分系统和视频服务分系统。视频应用分系统实现与用户交互,使用户在一目了然的地图界面上调看监控点视频,监控各点报警信息及监控区域整体态势。视频服务分析同实现后台的数据服务,实现视频转发、视频存储、通信控制等功能。AVSS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AVSS总体架构

由这两个系统的总体构成可见,MVRP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AVSS的架构。因为MVRP需要调度多个客户端和多个智能视频分析单元,引入了独立的综合调度控制服务子系统。其余如地理信息显控、调度管理等需要与用户直接交互的部分集成为一个目标轨迹时刻分析子系统(对应AVSS的视频应用分系统),如视频处理等需要服务端自行完成的功能集成为一个视频分析服务子系统(对应AVSS的视频服务分系统)。事实上,在MVRP的总体设计阶段,系统开发人员是直接以AVSS的设计文档作为蓝本进行讨论,最终完成MVRP的总体架构设计。

3.3 软件产品线视角的分析

在软件产品线中,重用是有计划的、能够实现的和强制的,其重用的资产也是明确为重用而设计的[4]。软件产品线绝非偶然的小粒度重用。因此前面所讨论的MVRP开发只能说是利用了软件重用的思想,而不是软件产品线的实践。然而试图以软件产品线的视角对这一案例进行研究依然是有意义的,它可以探讨如果在某单位的软件开发实践中引入软件产品线方法,将会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收益。

3.3.1 实施软件产品线的困难

经过对该单位的软件开发实践进行分析,认为该单位引入软件产品线方法,面临着如下困难:

①延误产品交付时间。研究表明,传统的软件产品线方法需要软件开发组织在引入新的软件产品线时投入过去开发2到3个项目的精力[5],有时甚至需要近100名开发人员,投入900至1350个人月[6]。各地警方对能够辅助进行智能视频分析的软件系统的需求无比迫切,甚至提出希望该单位能够尽快提供可以实现基础功能的软件系统Demo,然后再在使用中不断完善。考虑到该单位目标客户对产品的迫切需求,在开发MVRP时新引入软件产品线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②缺乏系统架构人员。该单位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软件开发企业,缺少有足够经验的架构设计师。在过去几年间有过成功的软件架构实践的架构师几乎都成为了中层领导,离开了开发一线。但在以开发软件产品线时,必须有足够优秀的软件架构师设计软件产品线核心资产库中的软件架构,才能使得软件架构能够适应未来不同产品的配置需求。

③缺乏管理层支持。一般而言对软件开发技术缺乏深入了解的管理人员需要一定时间和实践以理解为何需要专门的开发人员从事难以见到实际产品的技术工作。此外,如果引入独立的软件产品线开发小组,这必然对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造成相当的影响,对企业管理造成一定挑战。这就使得管理层在面对软件产品线方法时需要做出更多权衡。

3.3.2 实施软件产品线的收益

尽管前面述及的困难使得该单位在开发MVRP时新引入软件产品线方法几乎成为不可能,但假如该单位已经开发了成熟的软件产品线体系,也将带来诸多显而易见的收益:

①降低开发难度。虽然目前该单位缺少有经验的架构设计师,但如果该单位具备了完善的软件产品线,那么新产品的开发难度就可以大大降低。如果该单位能够组织公司内最优秀的架构设计师,对这样一些工作于网络上的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分析,确定一个产品线架构。具体的产品开发就无需重新进行架构设计,而只需进行实例化,可以降低开发风险,降低开发难度。

②节约开发成本。尽管该单位目前十分欠缺有经验的软件开发人员,但由于不同部门经常会开发有着一些具有共性的系统,造成了大量的人力浪费。如果该单位已经具有了完备的软件产品线,那么就可以以得力的工程师开发具有一定功能的组件,减少人力浪费,投入到单个产品中的人员就可以大大削减。节约出的人力可以用于开发其他产品或者研究新的技术。

③减少开发时间。如前所述,在建立软件产品线之后,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仅仅是产品线构架的实例化。这样可以节省大量初期设计、代码编制时间,最终减少产品的开发时间。

第7篇:食品工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工业产品;质量;栖霞;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15年11月,栖霞市260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达到212亿元、11.8亿元和1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12.5%和12.3%。其中18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22家利税过千万元。企业亏损面为11%,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260户企业按类别分,包括9家国有企业、26家股份合作企业、108家民营企业、102家有限责任公司、15家合资企业。调查显示,260户企业对国际标准和生产许可比较重视,其中通过ISO国际标准体系认证的达到201户,占规模以上企业的77.3%,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有198户,占规模以上企业的76.2%。

1.企业主导产品少、产品档次低。从调查结果看,260家企业虽然拥有主导产品630多个,但超过80%品种科技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分别为15种、26种,分别占主导产品总数的2.3%和4.1%。企业对产品质量要求低,超过85%的企业使用企业自己的标准,使用国际标准的有18家,仅占2.9%,其余基本都属于订单式生产,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2.产品合格率不高。从近几年省市质检部门产品抽查情况看,产品合格率偏低。以2015年烟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栖霞市7家食品生产企业26种食品抽查为例,抽样结果显示26种产品蛋白质含量不达标、细菌超标、分量不足分别占抽样的3%、6%和12%,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3.名牌产品缺乏。截至2015年底,全市630多个主导产品中国家级名牌产品仅有3个、省级名牌产品仅15个。部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老品牌已不复存在,相当多生产加工企业属初级加工企业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缺乏名牌产品又没有强烈的品牌争创意识,使全市争创名牌产品工作举步维艰。

4.缺乏质量保证能力。近年来,国家对产品生产要求越来越严格,产品必须获得许可证方可正常生产。但由于栖霞市工业基础差、企业缺乏发展资金以及企业对自身要求低等原因,截止2015年12月全市至今尚有20多种产品属工业许可证调整的产品,有12种产品未能获得生产许可证。

二、产品质量较低原因分析

1.缺乏高层次人才。被调查的260户规模以上企业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有26名,尚有24名仅具有中专、高中学历,占企业家总数的9%。一方面是人才短缺,另一方面,由于栖霞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人才待遇低,导致人才招聘难,让企业陷入了“培养难、招聘难、留才难”的尴尬境地,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步伐,这种现象在中小企业就更为为突出。

2.质量意识较差。被调查的企业中,认为“产品质量最重要”的只占调查企业的20%,另有10%的企业认为是“其他因素”,足见对产品质量重视不够。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导致进厂原材料质量不过关,产品出厂检验不严格,部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降低了企业形象。

3.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调查发现,超过60%的企业对检验工作不重视,设备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工业生产需要,甚至对产品检验仅凭经验、靠目测,降低了产品质量。质量管理水平落后,全市260户规模以上企业中,仅有160家企业通过了国家质量体系认证,占61.5%部分企业对虽然编制了质量手册,拟定了质量方针,但未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去做,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没有发挥。

4.政府监管力度不够。长期以来,质检部门实行的是省以下垂直管理体系。受体制制约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影响,质检部门对产品监督抽查比例较低,对生产低劣产品质量的企业缺乏有力的制裁,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意识。

三、加强质量工作的建议

1.加强骨干企业培育。出台骨干企业培育措施,挑选产品市场前景好、企业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重点扶持,在信贷、企业招工等方面为企业创造优良的环境,争取培育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出一批拳头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严格落实质量工作责任机制。确立质量工作目标,明确地方政府在质量工作中的责任,将企业产品质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研究鼓励发展名牌产品措施,优先扶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搞好新产品开发,增强发展后劲。

3.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发展名牌产品。对发展潜力大、市场后劲足的企业,经有关部门审定后,在发展资金方面优先扶持;对获得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通过召开表彰大会、官方网站重点宣传等形式,扩大其知名度;对符合信贷政策的,由政府牵头通过举办“银企推荐会”、“银企见面会”等形式,协调各商业银行优先考虑企业资金需求,并在还款期限、利率等方面适当放宽,给予扶持发展。

4.为名牌产品企业成长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建立保护名牌产品长效机制,持续深入开展产品打假工作,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实行明察暗访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尽力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让假冒伪劣产品无处藏身,让真正的名牌产品充实市场,加快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发展速度,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施国洪.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工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5.

[2]王长峰,李建平,纪建悦.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7-112.

第8篇:食品工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公共物品 农业保险 社会福利

引言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平均每年约390亿元,70年代平均每年约 520亿元,80年代上升至620亿元(杜一,1997),到90年代的灾害损失则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年平均损失额达到 1747亿元。我国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平均超过3%,而美国的这一比例约为0.6%,日本约为0.8%。在自然灾害损失中,农业最为严重,而且农业承受灾害损失的能力最为脆弱。

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为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社会风险、人生风险等多种风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大,这些风险日趋严重,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农业保险业务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民对自身保障的潜在旺盛需求相比,目前的农村保险市场呈现出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存在很大的供需缺口,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不对称。这种情况不仅在我国存在,在其它国家也存在过。这表明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除了受自身特殊原因的影响以外,还受到其他国家地区保险发展共性的影响。

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特征导致的政府补贴依据

农产品的外部性很强,类似于公共物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相对于资本和劳动力过剩、技术和管理落后等,农民唯一的资源优势为土地,但是土地资源少,加之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供给的完全竞争市场和需求的相对不完全竞争市场,从整体博弈上讲,农民讨价还价的能力较弱,导致国内范围内农产品价格过低;二是世界农产品主产国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民少,组织化程度高,土地的私人所有权制度的存在以及土地数量大、技术和管理先进带来的规模化生产,使得农产品成本低,价格便宜,这对我国的农民冲击较大;三是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他的需求将会随着收入的增加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恩格尔定理),因此价值容易被忽视和低估。

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会根据有关的数学定律和统计来制定合理的表现价格。商业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参与度取决于资本在农业保险中的回报率,由于农民承担不起高保费的产品,保险公司只有在农民选择购买适当保险时才会有相应收入,保险公司承包的风险单位将受到保单价格和公司经营范围的限制。由于农业的外部性,农民收入低,承当保险的能力有限,需求低。在纯市场条件下会有很大的缺口,而这个缺口必须由政府来填补,才能使供需有效。

“大量研究表明,农民并非典型的风险厌恶者,有限的购买保险意愿与能力无法满足私人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商品或服务的要求”(Goodwin,2001)。我国农业保险需求更是受到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农业经营收入低下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较低。农产品的外部性导致农民的收入低,由于农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导致其收益与成本并不对应(收益小于农民投资资本的回报率),农产品的价格被严重低估和扭曲。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由于自身的收入问题,无法支撑保险公司的报价,从而导致供需缺口。由于农产品的准公共物品特性导致其利益和成本的主体不对等。非农人员都享受了农产品的外部性,那么整个社会就有必要对其进行补贴,这也成为政府提供农业保险补贴的理论依据。政府在应对外部性时是最有效的,为刺激农业生产者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和农业保险供给者对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政府应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使其成本(收益)内部化,从而使农业保险生产(供给)、消费(需求)的私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相一致,实现农业保险的供求均衡,使得保险公司有利润,农民有收益。另外只有在政府“垫高”的情况下从事农业保险才有利润,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农业再保险以及农业风险证券化才有实施的可能性,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保险以及相关工具。实践也证明,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农业保险才有可能成功。

政府主导的农业保险的资金效率低下

Skees通过对美国政府补贴农业保险的绩效进行分析后认为,政府补贴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政府陷入沉重的财政负担;扭曲农业保险的功能,对农业保险的大量补贴,实际上使农业保险损失补偿功能逐渐淡化,逐渐成为一种收入转移支付工具;降低社会资金的效用,政府直接经营容易产生“寻租”和低效率现象;对私人保险的“挤出效应”。

政府主导的农业保险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究其原因很多,主要是没有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业保险开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以及所承担的职责而导致的。政府应该根据自己的本位和优势完成应尽的角色后,把其他剩余的职责交由市场的本位和优势来完成,在此基础上强调政府资金的效率问题。

基于社会福利对农业保险投入的思考与建议

(一)社会福利模型与政府农业保险的投入确定

政府应该本着一个社会相对公平的角度去解决农业保险的补贴问题。公平是一个规范性的问题,在寻找公平的时候,要设置好适当的基准,为公平寻找较好的参考标准。体现在农民、政府、商业保险的共同博弈均衡,最主要的是补贴的基本准则必须使得三方面的总福利效用最大。借鉴纳什的成果并作修改,把社会的总福利写成以下的方程式:

W=AKaIbPc (1)

I=f(x) f`(x)>0 f``(x)

P=g(y) g`(y)>0 g``(y)

其中,W代表社会总福利,在农业保险的补贴问题情况下,社会的总福利由政府的利益K、商业保险的利益I、农民的利益P共同决定。其中政府的利益K由社会平均资本报酬率来替代,主要是用于解决Skees提到的资金在解决农业保险时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社会平均资本率相对稳定保持不变,这主要是由于社会资金数量庞大造成的。商业保险的利益I主要是由商业资金在农业保险的利润率来代替。而农民的利益P则是由农民的资本回报率来体现。x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中农户的补贴资金投入量,y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中商业保险公司的补贴资金投入量。方程式(2)意味政府对农业保险中农民补贴的投入会带来农民利润率的提高,但是农民利润率增幅会递减(资金的加大本身会导致资金效率的降低);同理方程式(3)意味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商业投入会带来商业保险的利润率的提高,但是商业办农业保险的利润率增幅会递减。A为系数。a+b+c=1体现出社会福利整体规模报酬不变,a、b、c分别表示各自福利的增长对总体社会福利增长的贡献率。

在社会平均资本率为基调的情况下(社会平均利润率不变),要想政府在使用资金时效率最高必须满足:

K/I/P=a/b/c (4)

由于K、a、b、c的相对稳定,可以得出:

I==f(x)

x=f-1() (5)

同理:

y=g-1()

也就是说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必须分两个方向,即补贴农民和商业保险投办保险公司,具体方式可以通过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私营保险公司管理费用补贴等。当政府对农业保险的两个主体分别投入一个确定量时,可以保证社会资金效率使用较高,社会福利较大。如果片面地强调农业保险的投入会带来资本的效率降低,不如直接投资其他行业,用直接补贴的方式要优于农业保险的投入。

(二)部门主体福利对整体重要性的设置与公平原则

1.a、b、c的设置与公平原则。公平是一个规范性的问题,在这里公平的价值标准取决于对a、b、c的设置,即谁的福利对整体的影响程度问题。短期内相对于农民方面,c这个基准的设置必须考虑到在研究补贴时对农民的倾斜,以维护农民的利益,迅速地提高其存量。这是农产品的公共物品特性及农民目前的收入水平所致,也是农业保险的根本目的之一。至于商业保险在农业保险中的活动,必须考虑到商业保险在其他行业中的资本回报率。政府的利益K用社会平均利润率替代,因为它是由整个社会资本的供需决定,即社会如果不把资本投入到农业保险市场,那么机会成本也是社会平均利润率,即社会资本的机会成本。

具体的设置步骤如下:假设s是目前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t为目前商业保险办农业保险的利润率,v为目前农业资本的利润率。假定目前s>t>v,即目前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大于目前商业保险办农业保险的利润率大于目前农业资本的利润率。那么制定政策的时候就应该反相挂钩,即政策公平应以提高后两者福利为宗旨,尤其是农民的利益。

首先设定a和b的比例:

(6)

在此情况下再设置b和c的比例:

(7)

再结合:

a+b+c=1 (8)

得出:

(9)

此时可以得出a

2.兼顾静态和动态公平。静态公平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目标公平均衡,比如I=f(x),即对农业保险补贴投入与农民收入的增长率关系,其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比如农民的知识技能、产业化程度、组织化水平等。同理P=g(y)也是受很多因素共同影响,短期的情况下,假定这些因素相对不变,在此情况下利用实体数据得出的I=f(x)和P=g(y)也是相对稳定的,再根据短期测量出的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商业保险办农业保险的利润率、农业资本的利润率,结合公平原则,在短期情况下,反映现状的同时,也是适合所要达到的静态公平的目的的。

参考文献:

1.谢家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1999(5)

2.庹国柱,朱俊生.试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税收政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5)

3.杨福堂.交易视角下农地征收的线性补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5)

4.王蓓.浅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1(18)

作者简介:

第9篇:食品工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企业家;创新能力;多因素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092-02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新兴县竹镇榄根管理区的温北英等与温木辉、温树汉、古章汉先后以养鸡起家。90年代,他们都成立了庞大的养鸡公司(或集团),这些公司(或集团)均成为风云一时的龙头企业,“三温一古”一时传为美谈。他们创立的“公司+农户”模式更在全国推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先后有温木辉养鸡公司、温树汉养鸡集团、古章汉的万益公司轰然倒下,或被接管,或走向破产,现在仅有温氏集团以2007年117亿元的销售额、17亿元的纯利润一枝独秀,成为广东最大的农业畜牧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养鸡、养猪为主业,辅之以食品加工、动物保健品开发的大型农牧企业集团,下属有70多家分(子)公司,现有员工13500多人。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组织生产,2007年直接带动农户30000多户增收10多亿元。集团公司坚持以畜牧业为主的发展方向,稳步发展肉鸡业,加速发展养猪业,探索发展奶牛业、食品加工、动物保健品等,养殖业有关的其他行业,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1 温氏食品集团企业家与创新体系

温氏食品集团的成功离不开企业家持续的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为温氏食品集团带来了核心竞争能力,带来了创新利润,同时也离不开逐步完善的企业创新体系,它为企业持续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正确的方向。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眼光,能看到市场潜在的商业利润;二是有能力、有胆略,敢冒经营风险,从而取得可能的市场利润;三是有经营能力,善于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进行并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最终获得利润。企业家之所以创新,是因为他看到创新可能带来的赢利机会,或使潜在的赢利机会变成为现实的利润。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利润和企业家精神,目前,温氏食品集团企业家及其团队为集团总裁温鹏程及其率领的团队。

温氏食品集团领导层构建了企业的创新体系,而企业家是温氏食品集团创新体系的龙头和掌舵者,是整个创新体系的构建者和创新的发动机。温氏食品集团创新体系的构建逻辑说明(见下图):

新体系的构建者,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在一定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背景下,企业家面临着技术和资源的约束,企业家必须创造性地运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资源,实行产品创新、生产方法创新(即工艺创新或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开发新的资源、组织管理创新。

(2)温氏食品集团企业家面对技术和资源的约束,有选择性地选取一些资源加以整合,这些资源包括:高校的技术、农户的生产能力、客户的市场渠道和供应商的原材料、优秀的员工。

(3)通过资源的整合,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形成创新体系构建的基础。

(4)资源的整合需要契约联结形式的创新,明确各契约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尽最大可能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各种形式的创新。温氏食品集团的契约联结形式创新包括:利用高校的技术资源,实行“公司+高校”科技创新模式、利用农户的生产能力资源,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生产与科技推广、利用渠道和供应商的原材料资源,实行“公司+客户”产品销售和原材料采购模式、为充分挖掘员工创新潜力,实行全员股份制模式。

本文在温氏食品集团内部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基于主成分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温氏食品集团员工对企业家创新能力的评价。

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为了加深员工对企业家创新能力的认识,同时了解内部人员对企业家创新能力的认同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问卷就企业家能否创造较高利润贡献(利润贡献)、创新能力是否较高(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独特性是否很强(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家精神是否认同(认同度)四个问题让企业内部人员进行评分。为了使数据更真实,调查不记名。并保证这些数据只是用于总量分析研究,并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公开个人的信息。

问卷调查采用10分制,0-1.9分表示评价很差;2-3.9分表示评价差;4-5.9分表示评价一般;6-7.9表示评价良好;8-10分表示评价优秀。共回收有效问卷168份,全部问卷数据均有效,其中调查人员结构也分布合理。

3 问卷质量检验

在问题设计中可能有些问题设计不当,导致或者评分过低或者评分过高,不能反映现实情况,所以有必要对上述四个问题进行信度分析,了解数据的可靠性。为了评估调查问卷的内在信度,采取学术上常用的Cionbach`a系数来度量。统计结果显示,系数达0.9以上,而且删除任何一个题目都不能使问题设计的a值得到有效改善,所以认为其问题内部一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很好。

4 多因素方差分析

要对四个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各种因素不同水平的员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是否存在差别,如用一元方差分析可能会出现某些因素在某个问题上存在差异(P0.05),难以判断该因素对所有问题的综合影响显不显著。而且还会造成检验效率低;犯一类错误的概率增大;忽略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等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首先将数据标准化,将数据原来的n个指标作最能概括数据变异信息的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变换后主成分的均值为零。再对主成分进行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

5 分析结果

本次分析将企业内部员工对四个问题的评分的主成分作为因变量,而因素则包括年龄、学历、工龄、职务四项。又因为考虑到这四个因素之间可能会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共同对内部员工的企业家创新能力评价产生影响。因此采用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较为适宜。

6 结论

具体到每个问题的差别,各类员工对企业家创新能力评价的边际平均分是去除交互作用中的重复信息后计算所得的,它们更有可比性。

首先,在学历上,4个指标在各问题上的评分非常相近,说明不同学历员工对企业家创新评价都较好(在7.5分以上),不存在因文化水平导致对企业家创新能力的见解差异;其次,在年龄上评价同样一致性也较好,但41-50岁员工在企业家利润贡献能力方面评分较低,而51岁以上的员工对各个指标均有较高评价;最后,从工龄来看,刚进企业的员工评价较高,但工龄在1-2年的员工评价较低,企业家要注意多对这部分员工进行思想交流,使得员工更好地配合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牛宝俊,李大胜,熊启泉.“三温一古”养鸡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0(1):17-22.

[3]刘志超.W氏企业的经营管理[J].经济管理,2002(1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