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明创造范文

发明创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明创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明创造

第1篇:发明创造范文

    【编号:284,国级,国内范围发行, 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在《中学生理化报·高二生物版》2005年9月23日11版上刊登。2005年9月在北京K12育教信息产业集团主办的《K12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发表。2005年10月在广东省汕头市教育局主办的《中小学电教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教育局主办的《51中小学教育资源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中国教育资源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云南省蒙自县教育局主办的《无忧教学资源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江西省南昌市中华教育资源网主办的《中华教育资源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卓越教育资源网站主办的《卓越教育资源网》上发表。】

    “鬼斧神工”是惊叹天公造化之伟大,“巧夺天工”则是赞美人类创造能力之无穷。每一位中学生都蕴藏着强大的创造潜力,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品质、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再学会一些创造技法,一定能在创造方面有所成效。

    一、加减法

    在原有的事物上加减一些东西,可能创造出一些崭新的东西来。

    及获奖情况简介:

    【编号:284,国级,国内范围发行, 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在《中学生理化报·高二生物版》2005年9月23日11版上刊登。2005年9月在北京K12育教信息产业集团主办的《K12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发表。2005年10月在广东省汕头市教育局主办的《中小学电教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教育局主办的《51中小学教育资源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中国教育资源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云南省蒙自县教育局主办的《无忧教学资源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江西省南昌市中华教育资源网主办的《中华教育资源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卓越教育资源网站主办的《卓越教育资源网》上发表。】

    “鬼斧神工”是惊叹天公造化之伟大,“巧夺天工”则是赞美人类创造能力之无穷。每一位中学生都蕴藏着强大的创造潜力,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品质、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再学会一些创造技法,一定能在创造方面有所成效。

    一、加减法

    在原有的事物上加减一些东西,可能创造出一些崭新的东西来。例如圆珠笔杆上加一个裁纸的刀或者一个小梳子,这样就成了多用笔。又如在歌曲的录音带或录像带上,把歌声减去只留伴奏声,就成了大家喜爱的卡拉OK带。

    二、扩缩法

    在原有的事物上扩大或缩小一些什么,变为创新的又一事物。例如雨伞要手来撑,特别是抱小孩的母亲在雨天感到打伞很不方便,因此有人想到把帽沿扩大,就创造出“帽伞”。又如磁带录音机录放音乐是比较方便的,但携带不是很方便,于是有人想到缩一缩,把收录音机做成“随身听”,很受人们欢迎,风靡全球。

    三、改变法

    把原来的事物,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以及功能等等,也会创造出新事物。例如棉花是白色的,有人就想到培育有色棉花。又如电子钟表发明以后,有人想到制造报时钟表,也有把钟表外形改一改,变成精致的装饰钟表。再如,以前饼干总是甜的,现在就创新了,有咸的,有麻辣的,还有怪味的。再说录放机改进一下,功能变成了重复放、跟读等功能,就变成语言机。

    四、缺点改进法

    对现有的事物,找出它的缺点,改进缺点就创造出新的事物来。一把伞将各种缺点改进,每改进一种,就是一种新产品。雨伞颜色单调,大都是黑色,许多放在一起不易区别,容易拿错,改为多种颜色和图案。雨伞太长,不易收藏和携带,改为折叠式。为了挡住迎面吹来的雨,伞布遮住了视线,容易撞到别人,改伞布为透明塑料。拿东西撑伞不方便,做成自动伞。打伞时再拿东西不方便,改做帽伞,上车收伞时,雨水会滴落到别人或自己脚上,在伞顶上装个“储水器”。雨夜打伞行路,车辆不容易看到你,会发生危险,在伞柄上装上只电筒。

    五、联想迁移法

    把某件事物的原理,迁移运用到另一些事物上去,采取触类旁通的办法。例如河蚌由于砂砾刺伤而生出珍珠,有人依此而创造出人工培育方法。有人把这种方法联想到培养人工“牛黄”。“牛黄”是牛胆的结石,于是通过外科手术在牛胆中接种异物,果真得到人工“牛黄”。又如有人发现老鼠掉进氟化碳溶液里淹不死,研究其原因,原来氟化碳能溶解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于是有人就联想到这与血液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红血球一样,于是利用氟化碳制成“人造血”。

    六、反面求索法

    有时某一创造,正面思索得不出好结果,以至不可能得出结果,从反面思索还会有所创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家喻户晓。一个小朋友从假山上掉进大水缸里,不马上救他,他会被水淹死。其他小孩只从正面思考,救他出来,可人小力小,叫大人又来不及,没有办法只好哭。但是司马光却能反面思考,人救不出来,就放水吧,于是砸缸放水,小孩得救。另外大家常碰见圆珠笔漏油的问题。许多厂家研究过漏油的原因,主要是圆珠磨损后产生较大的缝隙漏油。很多厂家就从正面想法用耐磨的圆珠,结果装圆珠的套也要磨损,反正得不到解决。但是有人就反面想,磨损不可避免,一般写上25000字磨损漏油,干脆把笔芯改小,改写20000字左右换笔芯就行了。再有“吸尘器”的发明,实际上是“吹尘器”反过来的事例。最初打扫清洁的工具是“吹尘器”,结果尘土飞扬,反而不卫生。反过来变成“吸尘器”效果就非常好。

    七、仿效摸拟法

    仿造某一事物来创造出新的事物的办法,特别是“仿生学”在创造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飞机的翅膀就是仿造老鹰的翅膀。模仿鹞能垂直起飞降落的功能就制出鹞式垂直起落飞机。模仿海豚造出快速潜艇。模仿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各种性能、角度的球型,制造出乒乓球发射机。鲁班发明的锯子,也是模仿茅草边的小齿。模仿乌龟壳的结构,而发明耐压的“薄壳结构”的大屋顶。不但生物有许多可模仿的,就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事物,也可以模仿。例如模仿玩具竹蜻蜓制造出直升飞机。模仿心理医生对精神患者谈话方法,创造出“暗示教学法”等等。

    八、代替法

第2篇:发明创造范文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被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乙方受甲方委托代为办理名称为__________的发明创造,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以及该申请在审查程序中的全部事宜,至收到该案的审查结案通知。该案的后续程序的处理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

二.甲方应乙方确认以下事项:

1.委托乙方代为办理:

? 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 并在申请时同时要求:提出实审请求 递交提前公开声明 请求费用减缓

2.提供所需要的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着录事项:

???发明创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申请人姓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 申请人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申请人姓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 申请人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申请人姓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 申请人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

??? 委托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

??? 电话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

???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

4.支付下列费用

费用类别

费(含工本费)

加急费申请费(代收)

实审费(代收)

制图、照相费

印刷费(代收)

年、登、印费(代收)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三.如果甲方的地址、联系人或通讯方式变更,应及时通知乙方,否则由于有关通知不能送达甲方而产生的后果由甲方负责。

???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第3篇:发明创造范文

2、《极品家丁》,作者:禹岩。

3、《萌娘四海为家》,作者:三十二变。

4、《三国之风流军师》,作者:天豪。

5、《修改三国》,作者:龙之少帝。

6、《三国之北伐中原》,作者:崛起绝灭。

7、《汉末重生之一统全球》,作者:明洋天水。

8、《临高启明》,作者:吹牛者。

第4篇:发明创造范文

关键词:重复授权 同样的发明创造 保护范围 惯用技术手段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227-01

在专利制度中,禁止重复授权是一项重要基本原则,即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专利审查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正确判断是否属于“相同的发明创造”是避免重复授权的关键。审查中对“相同的发明创造”的认定原则应当是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高度,分析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是否相同。笔者根据审查实际,分析了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几种情形,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1 同样的发明创造的相关规定

专利权的基本含义是权利人禁止他人未经其许可实施其发明创造的权利。因此,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即使有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提出了专利申请,并且都符合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也不能都授予专利权,否则在多项专利权之间就会发生冲突。这就是“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显然,禁止重复授权是专利制度的基本原则。在专利法第九条中就明确规定“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为了避免重复授权,在判断是否为同样的发明创造时,应当将两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或专利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进行比较。判断时,如果一件专利申请或专利的一项权利要求与另一件专利申请或专利的某一项权利要求完全相同,应当认为它们是同样的发明创造。

2 实践中对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

判断是否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就是判断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是否相同。在审查实践中,容易认定是:权利要求内容完全相同的情况。但是更多的情况是权利要求文字表述不完全相同,这时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一直是审查中的难点,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判断“同样的发明创造的”的主体应该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就是要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分析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是否相同。

(1)两项产品权利要求相比,区别仅在于采用不同的用途来限定其主题。

[案例1]

申请1的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双门冰箱的磁性冰箱贴。

申请2的权利要求:一种用于三门冰箱的磁性冰箱贴。

分析:申请1、2权利要求的区别在于产品的用途不同,根据审查指南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在确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时,权利要求中的所有特征均应当予以考虑,而每一个特征的实际限定作用应当最终体现在该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上。对于主题名称中含有用途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其中的用途限定在确定该产品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时应当予以考虑,但其实际的限定作用取决于对所要求保护的产品本身带来何种影响。对于用途权利要求应当考虑权利要求的用途特征是否隐含了要求保护的产品具有某种特定结构和/或组成。如果该用途由产品本身固有的特性决定,而且用途特征没有隐含产品在结构和/或组成上发生改变,则该用途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相对于对比文件的产品不具有新颖性。①

就本案例中的两项权利要求而言,区别仅在于产品的用途不同,但是用途的不同并没有使冰箱贴的形状或构造发生变化,因此,该用途限定没有隐含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产品在结构和/或组成上发生变化,二者实际保护了相同的技术方案,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

(2)两项权利要求相比,存在描述方式不同的技术特征。

[案例2]

申请1的权利要求:一种电机转子铁心,所述铁心由钕铁硼永磁体制成。

申请2的权利要求:一种电机转子铁心,所述铁心由钕铁硼永磁合金制成,所述钕铁硼永磁合金具有四方晶体结构并且主相是Nd2Fe14B金属间化合物。

分析:上述两个申请仅从文字内容来看,完全不同,申请1的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特征为“钕铁硼永磁体”,而申请2的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特征为“具有四方晶体结构并且主相是Nd2Fe14B金属间化合物的钕铁硼永磁合金”,但是分析是否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必须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在本领域所谓“钕铁硼磁体”即指主相是Nd2Fe14B金属间化合物,并且具有四方晶体结构。也就是说申请1、2描述方式不同的技术特征实际上完全相同的,因此,申请1、2的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实质上是相同的,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

(3)两项权利要求相比,其中一项权利要求增加了技术特征。

[案例3]

申请1的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手术刀,包括刀柄和刀体,其特征在于:刀体上设有无菌致密棉,刀柄上设有表示长度的刻度。

申请2的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手术刀,包括刀柄和刀体,其特征在于:刀体上设有无菌致密棉,刀柄上设有表示长度的刻度,方便在手术中对刀口长度的测量。

分析:申请2的权利要求与申请1的权利要求相比,增加了效果特征“方便在手术中对刀口长度的测量”,但显然可见其声称的效果仅仅是依赖于与申请1的权利要求记载的相同结构实现的,具有这种效果特征并不意味着该装置有所改变,即这种效果特征没有对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定作用,这两项权利要求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

(4)两项权利要求相比,区别仅在于惯用手段的直接替换。

[案例4]

申请1的权利要求:一种装置,由A、B、C组成,A与B用螺栓固定连接。

申请2的权利要求:一种装置,由A、B、C组成,A与B用螺钉固定连接。

分析:该类申请仅是对权利要求中的某个特征进行了惯用手段的简单替换,在目前的审查中这种情况不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即在“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中不考虑惯用手段直接替换的情况。

在审查实践中,就遇到部分申请人在同日将权利要求中的个别技术特征用惯用技术手段直接替换后大量申请专利,根据目前的审查标准,这样的申请并不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但是若将此类申请授权,会导致大量保护范围实质相同的专利存在,这只是增加了专利的数量,却不利于专利质量的提升,与鼓励发明创造的专利法的立法宗旨相违背。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将新颖性审查中“惯用手段的直接替换”的标准引入“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中。

3 建议与结语

在判断是否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时,应当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分析两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范围是否相同。尤其是对于权利要求文字内容不完全相同的情况的产品权利要求,应当分析描述的不同是否导致产品的形状和/或构造等发生变化,若未导致产品的形状和/或构造发生变化的,可以仍定为“同样的发明创造”;而且笔者建议将“惯用手段的直接替换”引入“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中,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专利授权质量,更加符合专利法的立法宗旨。

参考文献

[1]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导读[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操作规程实审审查分册[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指南[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4] 孙平.重复授权审查标准的思考[J].电子知识产权,2010(4):58-63.

第5篇:发明创造范文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中学生发明创造的思维培养

摘要:中学生的创新理论与时间的研究对于提高整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创新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作为创新的核心内容,创造性思维是指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去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在整个发明创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在培养中学生发明创造过程中都需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以及文献参考,找出在理论与实践上中学生发明创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并且为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发明创造;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创新与国家的前途以及命运息息相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创新型的民族,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近代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等等,这些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将会永远没有进步,只能被淘汰。中学生作为一个民族的新鲜血液,他们的整体素质与能力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仅是在理论上的解读还有实践中的挖掘。

一、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

1.创造性思维主要是通过自己固有知识的重新搭配组合,使用不同的方法以及程序对问题进行新的解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性思维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昀能体现,其固有的四种基本品质为: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以及精致性。但是从一般评价角度来说更侧重发散思维的维度以及处理问题结果的独特性。

思维的流畅性与独特性是衡量创造水平的关键指标。通过调查发现,从思维的流畅性来说中学男女生的发展曲线都差不多,但是男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不断上升,但在初三到高三基本是停滞的;而女生在初中和高中的前两年发展较快,但是高三有明显下降趋势。但是总体来说男生的创造思维的流畅性高于女生。

从思维的灵活性来看,初中发展缓慢高中发展迅速。男生的灵活性在同时间点上均高于女生。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高中时达到昀高,之后会逐渐递减。而从精致性上来看,初中阶段缓慢上升,高中几乎不变,男女发展曲线基本相似[1]。

2.影响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父母以及家庭方面对于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很重要。根据研究表明,父母的学历水平越高或从事较高的社会地位的职业,其子女的创造性思维在灵活性以及独创性方面显着于其他职业的子女;受到较早家庭教育的学生与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学生在独创性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一般生活在郊区以及县城里面的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的沉思性方面优于生活在城市里面的孩子。

学校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般具有好人缘以及威望的学生,他们的独创性高于其他学生;具有影响力的学生在灵活性方面高于其他学生;每天睡觉平均七个小时的学生在独创性方面高于睡觉六个小时的学生。其他例如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但是不很显着。

社会因素也会对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影响。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高于偏远的山区;其次传统观念以及语言的使用也会对其造成很重要的影响。

二、中学生发明创造的理论研究

创造性学习是对整个传统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次更新,随着对创造性学习的不断全面解读,不断找到其存在的理论支持。在《创新学习论》中龚春燕阐述了创新性学习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还是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学习的核心需求还是一个国家未来需要的人才的首要素质。随后龚春燕又从四个方面对创造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讲,创新是人的本质所在,不论是哪个国家其发展教育事业的昀高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一切教育发展都需要创新作为支撑,不论在教育的哪个阶段都需要教育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思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造性思维为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持;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随着当代脑部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更是为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先天的物质基础。

有一种后现代知识观指出,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教师在看待学生时不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什么都不懂的认知主体以及匮乏知识需要很长时间去积累的主体,而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并且可以迅速提升的一种主体以及与科学家、教育家一样拥有自己的知识,但是需要不断发展原有知识的人。在对待知识时,教师不应该把知识仅仅看作是一种“客观的”“绝对的”知识,而应是一种具有价值性与社会性并且可以通过创新去完善扩充的知识[2]。

还有一种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指“通过对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分析,总结出目前以及未来一个阶段中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教育现代化的需求,教育者通过采用创造性的方式引导以及启发受教育者潜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出一种文明、和谐、轻松的教育环境,从而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规划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性、自主性的新型社会主体。核心思想就是把人作为一切活动的主体,尤其是在受教育中的学生。对于在受教育中的学生确保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不断学习与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强调学生是主体为一回事,在受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否承认是另一回事。很多的教育者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下不会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而是客体,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中学生发明创造的实践应用

中学生在发明创造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个程序,即;观察—想象—设计—绘图—制作—实验。

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是源于观察,达尔文曾经说道“我没有过人的机智与理解能力,我唯独有的只是对那些不经意的事物的观察能力。”因此在中学生中进行一些小发明创造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细微的观察。例如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蜂巢引起了马拉尔琪的关注,经过不断地观察发现其仰角平均109度28分,锐角平均70度32分,这一发现对于建筑学有很大影响;古代的故事鲁班发明了锯也是在平时不经意间被树叶划破手指而突发奇想;再如莫尼埃从观察树根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混凝土[3]。

在创新过程中联想也是很重要的,从观察到的事物联想到其他相关联的事物。例如:蜂巢墙就是通过深入观察蜂巢而建造出来的;通过袋鼠以及母亲抱孩子的情景发明出了袋鼠衣。

再者就是设计,任何事物都有优缺点,通过筛选,去掉那些不能付诸于实践的联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明确目标,分解目标从而形成思路设计方案。

对自己所设计的事物进行绘图制作,在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

作品完成后要经过反复的实验,要有耐心,因为任何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各个环节都不能忽视,从细节做起,才能形成昀有价值的创造。

参考文献

[1]张广斌.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第6篇:发明创造范文

2.我国学者在国外期间作出的发明创造,若根据所在国的专利法及有关规定,明显属于职务发明创造的,经报使馆科技处核实后,可按照所在国的法律规定,由我国学者在外工作所在的单位申请专利。

若非明显属于职务发明创造的情况,应力争我方的专利申请权或共同申请权;必要时使馆科技处应及早同国内有关主管部门联系,酌定处理办法。

3.若明显属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应报使馆科技处酌定其经济意义等情况,准其直接在国外申请专利。然后根据情况办理国内申请或向第三国申请专利。申请所需要的外汇,原则上在国外自行解决,确有困难,可以和国内派出部门联系解决或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专利基金。

4.在国外取得的专利权,应根据中国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确定其归属问题。

5.中外科技合作项目中,中方人员在国外作出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中方人员的国内派出单位;并可根据情况,报使馆科技处,准其直接在国外申请专利或先在国内申请专利。

第7篇:发明创造范文

关键词 创造发明;顿悟;原型启发;脑机制

分类号 B842

1 国内外顿悟脑机制研究现状

创造性是人类文明的源泉(Dietrich&Kanso,2010)。创造性思维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突然性(Dietrich,2004),所以顿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顿悟被认为是突然地、直觉性地以及清晰地获得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Bowden,Jung-Beeman,Fleck,&Kounios,2005)。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旧的无效的思路被抛弃(即打破思维定势);二是新的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的实现(新异联系的形成)(罗劲,2004);三是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伴随着强烈的“啊哈”体验(Bowden&Jung-Beeman,2007;Bowden et al.,2005)。这三个要素是判断顿悟是否发生的标准。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研究者们(Lavric,Forstmeier,&Rippon,2000;Luo&Niki,2003;Luo,Niki,&Phillips,2004)开创性的使用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EEG/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以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对顿悟问题进行考察,这为探索顿悟的脑机制提供了较为直接的方法,同时也掀起了国内外研究顿悟脑机制的热潮。

1.1国内顿悟脑机制研究

国内,研究者们基本以fMRI与ERP为技术手段,而且在实验材料上也表现出了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采用谜语或与汉字生成有关的任务。

1.1.1fMRI研究

罗劲等人首先采用傳统的谜语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向被试呈现标准答案来“催化”顿悟的过程(Luo&Niki,2003;Luo et al.,2004;罗劲,2004),结果发现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左腹外侧前额叶(left ventr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LVLPFC)、以及海马(hippocampus)等脑区参与了顿悟问题解决过程。其中,他们2003年在Hippocampus杂志上报告的结果是第一项有关人类顿悟过程的脑成像研究(罗劲和张秀玲,2006)。随后,他们(Luo,Niki,&Knoblich,2006)采用汉字组块破解任务进一步对顿悟问题进行探讨,发现早期的知觉过程对问题解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近,邱江和张庆林等(2010)采用字谜作为实验材料,在“学习一测试”范式下通过提供启发信息探讨了被试主动获取答案的顿悟过程,发现楔前叶(precuneus)、左侧额下/中回(left inferior/middle frontal gyrus)、枕叶下回(inferior occipital gyrus)和小脑(cerebellum)等脑区参与了顿悟过程。在该研究基础上,田芳等人(Tian et al.,2011)进一步分析了测试字谜谜面出现之前的准备状态对顿悟问题解决影响的脑机制,发现左侧额中厂前回(left middle/medial frontal gyms)、左颞中/上回(left middle/superior temporal gyrus)、右小脑(right cerebellum)以及左侧中央后回(left postcentral gyrus)等脑区参与了对顿悟问题正确解决的准备状态。

1.1.2ERP研究

在答案催化顿悟范式下,买小琴等人(Mal,Luo,Wu,&Luo,2004)同样以谜语作为实验材料,首先考察了谜语问题解决中答案呈现后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发现答案呈现以后,“有顿悟”比“无顿悟”诱发了一个更加负性的ERP成分(N380),他们认为该成分可能反映了顿悟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定势的打破。类似于买小琴等的研究范式,邱江等人(2006)也采用呈现答案催化顿悟的方式,考察了字谜问题解决过程中顿悟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发现“有顿悟”和“不理解”比“无顿悟”诱发了一个更加负性的ERP成分(N320)。研究者认为该负成分反映了新旧思路之间的认知冲突。最近,沈汪兵等人(2011)采用同样的催化顿悟范式,考察了三字字谜问题解决中谜底所诱发顿悟的时间进程以及半球差异,结果发现谜底出现后,“有顿悟”和“不理解”比“无顿悟”诱发了一个更负的ERP成分(N380),,研究者认为N380可能反映了顿悟中舍弃强外显意义而选择弱内在隐喻意义的认知抉择过程,而且右半球在“顿悟”中表现出优势效应。

在“学习-测试”范式下,邱江和张庆林等人以字谜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字谜问题解决过程中谜面出现后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研究。例如,邱江和张庆林(2007)首先操纵了两个实验条件,一类是“真配对”条件,即学习字谜的解决方法可以用以测试字谜的解决;一类是“再认”条件,即学习字谜和测试字谜是一样的,发现测试字谜谜面呈现后的300~350ms和600~700ms内,“猜中”比“再认”分别诱发出一个更负的ERP成分(N350)和一个更正的ERP成分。随后,邱江等人(Qiu et al.,2008b)除了考察“真配对”条件外,还操纵了一类“假配对”条件,即学习字谜和测试字谜之间没有解决方法上的共通性,结果发现成功解决字谜比没有解决的情况在测试字谜谜面呈现后的200~600ms内诱发了一个更加的ERP成分(P200-600),在1500-2000ms和2000-2500ms内诱发了更负ERP成分(N1500-2000和N2000-2500)。在该研究(Qiu et al.,2008b)基础上,他们(Qiu,Li,Jou,Wu,&Zhang,2008a)进一步分析了

谜面出现之前的准备状态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的ERP效应,结果发现测试字谜在谜面出现之前的1000到-800ms内,成功解决字谜比没有解决的情况诱发了一个更正的ERP成分。最近,罗俊龙等人(Luo et al.,2011)又进一步细化出了三个实验条件,一类是表面相似性条件,学习字谜和测试字谜在谜面上有相同的文字;一类是结构相似性条件,学习字谜和测试字谜在谜面上没有相同的文字;一类是简单的基线条件,学习字谜和测试字谜都是简单字谜任务,结果发现测试字谜谜面出现后的300~500ms以及1000~1300ms内结构相似性比表面相似性均诱发了更负的ERP成分,900~1700ms内表面相似和结构相似均比基线条件诱发更正的ERP成分。

此外,一些研究者或从不同角度或用其他范式或以新的汉字生成任务为顿悟问题对顿悟的脑机制进行了考察。例如,唐晓晨等(2009)利用汉字组块破解任务和ERP技术从蔡格尼克效应的角度探讨了大脑左右半球在问题求解失败以及关键提示信息出现两阶段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问题求解失败在右半球诱发了更大的P150成分;对于没解决的问题在提示信息出现后也在右半球有明显分布。还例如,王婷等(Wang et al.,2009)在没有任何提示信息下直接呈现字谜的谜面让被试进行问题解决,他们主要考察了谜面出现后的脑内动态时程变化,发现在额中部顿悟问题比常规问题诱发了更负的ERP成分(N300-800和N1200-1500);在顶枕部顿悟问题比常规问题诱发了更正的ERP成分(P300-800和P1200-1500)。再例如,类似Aziz-Zadeh等(Aziz-Zadeh,Kaplan,&Iacoboni,2009)使用的变位字谜任务(anagrams,例如由几个颠倒顺序的字母“oxmia”来生成一个单词“axiom”),张猛等(Zhang,Tian,Wu,Liao,&Qiu,2011)以汉字为实验材料(如,由“愍”生成“想”)让被试报告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是通过顿悟还是搜索得到的答案,结果发现顿悟答案比搜索答案诱发了更正的ERP成分(P200-600和P640-780)。

1.2国外顿悟脑机制研究

国外,有关顿悟脑机制研究的技术手段上较国内更具多样性。除了fMRI和ERP外,EEG以及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也被研究者用于探讨顿悟的大脑奥秘。在实验材料上,国外研究采用了不尽一致的顿悟性问题,这些问题之间甚至缺乏可比性。

1.2.1脑成像研究(fMRI和PET)

Jung-Beeman和Bowden等人(Bowden&Jung-Beeman,2007;Bowden et al.,2005;Jung-Beeman et al.,2004)一直致力于揭示顿悟的大脑机制。他们(Jung-Beeman et al.,2004)利用fMRI技术考察了被试顿悟性地解决远距离联想任务(例如,呈现pine、crab、sauce三个词,要求被试找到一个词使其与任意一个能组合成常见的新词)的神经活动。结果发现,顿悟激活的脑区主要位于右半球前颞上回(right hemisphere anterior superior temporal gyrus)。因此Jung-Beeman等认为,右侧前颞区负责在原本不相关的信息之间建立新的联系。

不过,在一系列其他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大脑的双侧不同脑区均参与了顿悟性的问题解决过程。例如,Rose等(Rose,Haider,&Buchel,2005;Rose,Haider,Weiller,&Buchel,2002)采用fMRI技术对减数字任务(Number Reduction Task)的探讨;Starchenko等(2003)采用PET技术对不同词(12个)用其他词进行连接任务的探讨;Kounios等(2006)采用fMRI技术进一步对远距离联想任务的探讨;Aziz-Zadeh等(2009)采用单试次fMRI技术对变位字谜(anagrams)的探讨;Bechtereva等(2004)采用PET技术对远语义距离词(16个)编故事以及不同词(12个)用其他词进行连接任务的探讨等。

1.2.2EEG/ERP研究

采用EEG/ERP对顿悟进行研究,最早可追溯到Lavric等(2000)对经典的顿悟问题(例如,蜡烛和双绳问题)的探讨,结果发现分析性问题(四卡问题)比顿悟问题在头皮的前部诱发了更正的P300成分,据此,研究者认为顿悟问题解决较少依赖计划以及工作记忆。此后,研究者们利用EEG/ERP技术展开对该领域不同实验任务的探索。例如,Danko等(2003)采用EEG对不同词连接性的顿悟问题(同Starchenko et al.,2003)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顿悟问题在前额区域的各个频段表现出了较低的一致性,顶区和额区的α事件同步性降低,而在颞区增强。Lang等(2006)利用EEG/ERP对减数字任务(同Rose et al.,2005,2002)也进行了考察,发现相对于没有成功解决的被试而言,成功解决的被试诱发了更大的ERP成分(如:N1、P3a、P3b以及slow positive wave)。Kounios等(2008)采用变位字谜(4-5颠倒顺序的字母来生成一个字)作为顿悟问题,发现右下额皮层和颞前区表现出来更大的α波、β波以及丫波与顿悟策略有关。

此外,在一系列以远距离联想任务为顿悟问题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采用EEG技术也对顿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揭示。例如,在Jung-Beeman等(2004)的研究中,他们实际上是把EEG和fMRI相结合来对顿悟进行探讨,其中EEG分析显示在顿悟前的0.3秒于右半球前颞上回诱发出一个突然发生的高频γ波。随后,Kounios等(2006)进一步发现,较无顿悟情况,顿悟情况在额中区、颞区、躯体感觉区以及右下额皮层等表现出了更小的α波。Sandkuhler和Bhattacharya(2008)深入考察了顿悟问题解决过程中四个特征的神经机制,即进入问题的僵局、重组问题、深入理解以及突然获得答案,结果表明重组情况下右颞区表现出了更大的α波,而右前额区表现出了更小的α波。γ波效应反映了选择性注意以及无意识获得解决方法的过程。

综上所述,由于顿悟活动本身的复杂性,采用不同的实验范式及创造性问题、使用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顿悟的脑机制的研究结果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有时会相互矛盾(Dietrich&Kanso,2010)。

2 理论框架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王娃,汪安圣,1992),问题解决就是利用各种算子(手段)来改变问题的初始状态,逐步达到目标状态。问题解决可以分

为常规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问题解决。常规问题解决中,个体可以通过回忆已有知识经验把问题由初始状态顺利转化为目标状态。然而,创造性问题中,很难搜索到有效算子(手段)使初始状态成功地转化为目标状态。这样一来,个体在没有启发信息的提供下,很容易进入错误的问题空间,并可能产生定势,使问题解决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受到原型的启发,就可以运用原型中所包含的启发信息,使问题空间的搜索从算法式转变为高效率的启发式搜索,从而促进问题的快速解决。

许多创造发明者在面对百思不解的“科学难题”的时候,往往不经意间从一个表面上无关的事物中获得启发,获得灵感,而忽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顿悟)。灵感是如何闪现的,为什么创造发明者能够“独具慧眼”从表面上无关的事物中获得启发,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根据对创造性思维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张庆林等人基于科学界关于“原型启发”催化顿悟产生的普遍事例(王极盛,1981),提出了顿悟问题解决的“原型启发”理论(张庆林,邱江,曹贵康,2004)。该理论认为,在解决顿悟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在大脑中激活恰当的原型及其所包含的“启发信息”,那么顿悟就能够发生。顿悟的“原型启发”包含两个加工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型激活”,即想到对眼前问题有启发作用的某个已知事物(原型);第二阶段是原型中的“关键启发信息利用”,即想到原型中所隐含的某个关键信息(如原理、规则、方法等)对眼前问题的解决有启发作用(田燕,罗俊龙,李文福,邱江,张庆林,2011)。从中国的“鲁班从带锯齿边的茅草中得到启发而发明锯子”的傳说,到“瓦特从沸腾的开水壶盖上受到启发而发明蒸汽机”的经典故事,都说明“原型启发”在顿悟中的重要地位。该理论自提出以后,先后得到一系列行为实验的初步检验(张庆林,邱江,2005;曹贵康,杨东,张庆林,2006;任国防,邱江,曹贵康,张庆林,2007;吴真真,邱江,张庆林,2008),并且原型启发的两个加工阶段“原型激活”和“关键启发信息利用”也被证明是存在的。

原型启发理论认为:(1)问题解决者之所以能够从表面上无关的原型事物中获得启发信息,是因为人脑具有一种“自动响应机制”,即,问题解决者在不经意间偶然遇到表面上无关的原型事物时,头脑中的“科学难题”会自动激活,因此很容易将原型事物中所包含的启发信息运用于“科学难题”解决(获得灵感),从而换用高效率的启发式搜索;(2)高创造性者之所以能够“独具慧眼”,是因为他们在“大脑自动响应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大脑自动响应机制”是如何实现的?其可能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原型启发理论假设,问题解决者在遇到表面上无关的原型事物的时候,之所以能够自动激活“科学难题”(参见下文‘3研究构想’中所举实例),是由于问题解决者对原型的表征和对问题的表征两者之间包含了相同的语义:当问题解决者遇到表面上无关的原型事物时,如果对原型的表征建立了一个特定的“构造一功能”连结(如,虾壳的“环状连接”是“构造”,“既坚硬又可以弯曲”是“功能”),并且对科学问题的表征也已经建立了一个“构造?一功能目标”的表征(如,“宇航服如何构造”就是一个“构造?”表征,“既坚硬又可以弯曲”则是“功能目标”的表征),那么,二者在语义表征上存在的共同成分就会导致一种“自动响应”,类似于物理上的共振现象。也就是说,问题解决者在遇到表面上无关的原型事物的时候之所以能够自动激活“科学难题”,是因为问题解决者对原型表征中所包含的特定语义激活了“问题表征”中的共同语义成分,并因此激活了整个“问题表征”,因此可以在工作记忆中同时加工“原型”和“问题”,两者联系在一起的结果是问题解决者能够从原型的“构造”中获得启发信息而解决“问题”中的“构造?一功能目标”表征中的“构造”的缺失。

由于“原型”和“问题”之间具有共同的语义成分,这意味着在原型启发过程中两者之间有共同的脑细胞群激活,因此“原型”和“问题”之间在fMRI上应该记录到某个(或某些)脑区的激活强度有显著的相关。

高创造性者为什么能够更加“独具慧眼”?原型启发理论的假设是:第一,高创造性者对“科学难题”具有更高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即具有更强的“蔡格尼克效应”。蔡格尼克效应表明,人们对于那些未能完成的任务的记忆有时会比对已完成任务的记忆更好(Zeigarnik,1927)。而个体对问题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会导致对问题的感受性提高(激活的阈限降低),因此更容易在面对原型的时候激活“科学难题”。而这种感受性的高低与个体的“创造性人格特征”的高低有关。课题组已经发现,《威廉姆斯创造性倾向》量表的得分与原型启发测量分数显著相关(朱海雪等,刊印中)。第二,由于高创造性者对“科学难题”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导致对问题表征的“兴奋性”的提高,并无意之中影响对表面上无关的原型事物的表征。例如,如果没有宇航服问题的“构造?-功能目标”的表征的“启动效应”,被试对虾子也不会形成“环状连接”与“既坚硬又可以弯曲”的连结(一种“构造一功能”式的表征)。课题组已经发现“先问题一后原型”的实验条件下原型启发的测试分数显著高于“先原型,后问题”的条件,出现了“位置效应”(朱海雪等,刊印中),并在进一步的fMRI研究中发现了问题表征对原型表征的“启动效应”的脑区(另文发表)。第三,从逻辑上讲,是原型表征影响问题表征,还是问题表征影响原型表征?其实两者之间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大脑自动响应机制”是一种并行加工。高创造性者似乎更善于进行这种并行加工(或许在单纯的因果关系的推理方面,高创造性者与低创造性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别),这一观点有待进一步检验。第四,高创造性者更善于洞察问题的关键所在,更善于将纷繁复杂的问题简约成“构造?一功能目标”的表征,并形成一个问题图式。正是由于“构造?-功能目标”表征的存在,高创造性者才更容易对原型的表征产生“启动效应”,也更容易在共同语义基础上形成“自动响应”。

3 研究构想

在以往创造性问题的研究中,如装缸问题、九点问题、火柴问题,蜡烛问题,双绳问题等都为数不多,并且这些问题的性质、特征、复杂程度等也都各不相同,不具备等值性。字谜、谜语、远距离联想以及变位字谜等作为实验材料虽然解决了数量问题从而能够进行脑机制研究,但归结到一点,这些材料都还停留在非科学问题(例如,知识贫乏问题)上,带有人工性问题的特点。利用这些问题虽然能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对高级认知活动进行研究,也能对额外变量进行很好地控制,但其生态效度往往不高。作为与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不能脱离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更为符合创造性思维产生过程的科学性实际问题的

顿悟机制,成了一个很迫切、又很困难的任务。

实际上,朱丹等(2011)已经成功编制了《创造发明实验问题材料库》,而且该库经过了一系列的参数测试(正确率、反应时、难度系数、启发量等)和多项认知实验的检验。例如,田燕等人(2011)考察了原型表征对科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发效应的影响。

该库共筛选出84个测试题目,都是在各个学科领域内收集到的最新的创造发明的实例。这些问题都很难,难在人们容易从常规的知识出发产生思维障碍,但是一旦获得某种原型启发,灵感就会忽然降临。因此,这些问题都具备了顿悟问题的基本特征:第一,在没有原型启发的条件下这些题目都很难以解决(容易产生问题表征的错误和思维定势的限制);第二,在获取原型启发之后一般都会“豁然开朗”,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思维定势被打破,形成恰当的问题表征并进入正确的问题空间,原型与问题之间的“新异联系”得以形成);第三,找到答案之后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和愉悦的情绪体验(“啊哈”体验)。

下面是84个测试题目的一个实例:

科学问题:中国神六航天飞船上天之前,科学家们被宇航服的设计难住了。宇航员出舱时候穿的宇航服,既要有一定的坚硬度能够承受气压,又要能够自由弯曲,便于宇航员出舱操作。怎样使宇航服既有硬度又能自由弯曲呢?

原型:煮熟的虾子,其身体部分的外壳,既坚硬又可以弯曲。

参考答案:将宇航服需要自由弯曲的部位做成虾子外壳的样子。

这84个测试问题,涉及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领域,每一个测试问题都“一对一”地配备一个“原型事件”(共84个不同的原型)。

此外,本研究还编制了40个常规性问题(用作实验中的基线条件),例如鲁班从带齿边的茅草中得到启发而发明锯子的经典例子。该类问题与新近创造发明问题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些例子是人们都知道的常识性例子,在没有原型启发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解决。

本项目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顿悟的“原型启发”为理论框架,以《创造发明实验问题材料库》为实验材料,以fMRI和ERP作为记录手段,系统探讨创造发明问题解决中原型启发催化顿悟发生的认知和神经机制,例如,原型激活和启发信息利用的脑机制、问题意识下灵感捕捉的脑机制以及原型知识表征、动机与情绪状态、大脑工作状态等因素对原型启发影响的脑机制。根据理论框架,本项目拟解决以下几个关键的科学问题:

第一,按照顿悟的原型启发理论,原型激活是自动加工,而原型中所包含的启发信息的利用过程是控制加工,如何将这两者分离,是一个难题。本项目分别采用“一对一”、“多对多”和“群对群”的“原型学习一问题测试”范式,有效地对两种加工机制实行有效的分离。

第二,如国内学者罗劲指出(罗劲,张秀玲,2006;邱江,张庆林,2011),顿悟问题本身的特殊性(顿悟发生的时间不可预期和复杂性)以及认知神经技术特殊要求(采用足够多的心理事件进行叠加)会导致个体可能在遇到问题的几分钟之内顿悟,也可能在几个小时或几天后顿悟,也可能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永远也不会顿悟。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主要探讨“原型启发”催化创造发明中顿悟这一种重要思维方式。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提供原型(包含启发信息)帮助被试在实验要求的时间内采用启发式搜索从而很快产生顿悟,使被试在实验中“数十次地”重演科学家发明过程中的顿悟思维,并进行fMRI和ERP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第三,由于创造发明中的顿悟属于“知识丰富领域”的问题,所以被试的“已有知识”这一无关变量成为实验控制的难题。本项目采用“原型知识学习”这一控制措施,确保被试都具备创造发明中的顿悟问题解决所需要的启发性知识,并具有同样的“新近性”和“预热程度”。同时,即使“原型知识学习”条件相同,不同的人在不同场合下,导致的对原型知识的表征是不相同的,这将导致原型启发的效果和机制各不相同,本项目将原型表征设定为自变量,加以有效操纵,深入揭示“原型表征”如何影响原型启发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第四,由于创造发明中的顿悟,往往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正如酝酿效应的许多行为研究所揭示的那样,所以在脑成像的研究中难以真正捕捉这样的“不经意”记录机会(而且需要“数十次地”重复记录)。本项目将动机、情绪以及“大脑工作状态”等作为自变量加以操纵,以揭示创造发明中顿悟发生的条件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3.1研究一:创造发明中原型激活与启发信息利用的脑机制

如上所述,以字谜为实验材料,在顿悟的“原型启发”的脑机制研究方面,本项目组在“学习一测试”范式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Qiu et al.,2010;Qiu et al.,2008b),主要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原型启发促发顿悟主要涉及原型激活和关键启发信息提取,在大脑激活上主要与楔前叶有关,在ERP指标上主要与P200-600成分有关。研究一首先以《创造发明实验问题材料库》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一对一”和“群对群”的“原型学习一问题测试”范式,利用fMRI作为技术手段,记录分析创造发明中顿悟的原型启发的大脑激活状态。“一对一”范式(一个原型配对一个测试问题),具有“类比迁移”的特点,被试可以直接对原型中的隐含的关键信息进行提取,那么该范式下可以直接对“关键信息提取”的脑机制进行揭示。而“群对群”范式下,如何从众多的原型中激活与之对应的信息涉及到的认知过程,可能首先是某一原型的自动激活(原型激活),进而才是对原型中启发信息的利用。这样一来,通过比较“群对群”范式和“一对一”范式的脑机制的差别,可以揭示“原型自动激活”的这一脑机制。此外,采用“5对5”的“原型学习-问题测试”范式,利用ERP作为技术手段,进一步记录分析“原型激活”以及“启发信息利用”的脑内动态时程变化过程,具体而言:

实验1采用“一对一”范式:即先让被试学习一个原型(学习阶段),然后再让被试解决与之对应的一个创造发明问题(测试阶段)。对正确解决创造发明问题和常规问题的思考过程的fMRI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2采用“群对群”范式:第一天被试在行为实验室里学习完70个原型材料(40个创造发明的原型材料,30个常规问题的原型材料),第二天被试进入磁共振实验室去解决随机呈现的创造发明问题与常规问题(测试阶段),问题出现顺序随机化。

实验3采用“5对5”范式:即先让被试学习5个原型(学习阶段),测试阶段随机呈现与之对应的5个问题。对正确解决创造发明问题和常规问题的思考过程的ERP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原型激活”以及“启发信息利用”的ERP效应。

3.2研究二:创造发明中问题意识下灵感捕捉的脑机制

蔡格尼克效应反映了人们对未完成任务的注意保持。创造发明中的顿悟往往是在对问题的孜

孜不倦的追求中忽然出现的,灵感往往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所以当人们面临原型事件的时候,只有在头脑中存在一个问题(问题意识),才能够有效激活原型并解决问题。如上提到,唐晓晨等(2009)已经从蔡格尼克效应的角度对顿悟的神经机制进行了探讨,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研究二将操纵“问题意识”,以fMRI作为技术手段,探索“问题意识”下灵感捕捉的脑机制。具体为:

实验4采用“群对群”范式:不同的是采用“先呈现问题一后呈现原型”的实验程序。第一天被试在行为实验室里试着解决40个创造发明问题(根据前期建库研究,我们预期在没有原型启发的条件下这些题目都很难以解决,这样就使被试产生了类似于“蔡格尼克效应”的“问题保持意识”),第二天被试在磁共振扫描仪里被随机呈现80个原型,其中40个原型对应于前一天没有解决出来的40个问题(预期很多会产生灵感捕捉),另外40个原型与之前的问题无关(预期较少会产生灵感捕捉,作为一种基线条件),被试的任务即当原型出现之后思考当前的原型信息可以用来帮助解决之前40个问题的哪一个。通过灵感捕捉条件与基线条件进行比较,可以探索“问题意识”下灵感捕捉的脑机制。

3.3研究三:创造发明中原型表征对原型启发影响的脑机制

创造发明中的顿悟问题属于“知识丰富领域”问题,涉及到如何表征原型知识才有助于“原型激活”并将原型所包含的启发性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之中。田燕等(2011)以《创造发明实验问题材料库》为实验材料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学习原型的时候,呈现原型的方式不同(加入能够突出原型的科学原理的标识或突出原型形象的插图),结果表明标识和插图在问题解决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反映出原型启发的思维过程是复杂的,表现出灵活性、经济性的特点。因此,研究三将以田燕等(2011)研究为基础,在原型学习阶段中对“原型表征”进行操纵,以fMRI作为技术手段,探测原型表征的差异对创造发明顿悟中原型启发效应影响的脑机制。具体为:

实验5类似于实验4,采用“先呈现问题,后呈现原型”的“9对9”实验程序。不同之处在于,问题和原型呈现阶段都进行扫描。本实验下,自变量为原型学习阶段呈现原型方式的不同(是否加入能够突出原型的科学原理的“标题”和是否加入能够突出原型形象的“插图”),统计分析“标题”和“插图”两个自变量在问题解决上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行为指标)及其脑区激活上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fMRI指标),以考察“原型的形象思维”和“科学原理的抽象概括”在原型启发中的不同作用机制。

实验6采用与实验5基本相同的实验范式,不同之处是:原型学习阶段呈现原型方式(自变量)的处理改变为,“是否突出原型材料中体现科学原理的文字”(加黑处理)和“原型材料与创造发明问题材料两者之间是否有显著的共同文字”,结果的处理同样是统计分析两种处理条件下行为指标和fMRI指标上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以考察问题与原型之间“文字上的表面相同”和“科学原理上的深层语义相同”在原型启发中的不同作用机制。

3.4研究四:动机与情绪对创造发明中的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由于灵感往往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是在“散焦注意”(而不是集中注意)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过强的动机和过强烈的情绪状态,可能不利于顿悟的发生。李亚丹等(2012)以字谜为材料,采用“原型学习,问题测试”范式,考察不同竞争水平(高、中、低竞争强度和无竞争)情境下诱发的情绪效价(积极、中性和消极)对顿悟中的原型启发的影响,结果发现竞争水平以及诱发的情绪对字谜问题解决中的原型启发有显著影响,并且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以李亚丹等(2012)研究为基础,研究四将操纵动机和情绪,以fMRI作为技术手段,探测动机与情绪状态对创造发明中原型启发效应影响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实验7采用与实验5基本相同的实验范式,操纵动机的性质(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和动机的强度,探测动机对创造发明中原型启发效应影响的认知与神经机制。拟采用不同强度的鼓励作为内部动机的激发手段,以不同额度的奖金的作为外部动机的激发手段。

实验8采用与实验5基本相同的实验范式,操纵情绪的效价、唤醒度、强度,探测情绪对创造发明中原型启发效应影响的认知与神经机制。拟使用经中科院心理所改编后的国际情绪图片系统,选取愉悦度、唤醒度、强度不同的图片作为情绪诱发材料。

3.5研究五:大脑工作状态对创造发明中的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动机与情绪的影响,或许是通过对大脑工作状态的影响而间接发生作用的。研究五在研究四之外,将更直接研究大脑的工作状态对创造发明中原型启发的影响。操纵大脑工作状态(如,不同的疲劳状态、入静放松状态、催眠状态、饮酒的麻痹状态等),以fMRI作为技术手段,探讨大脑的不同状态对创造发明中原型启发效应影响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采用与研究四基本一致的“群对群”范式,研究大脑不同工作状态对创造发明顿悟中原型启发影响的脑机制。例如:

实验9通过对有午睡习惯的被试是否“剥夺午睡”的控制来操纵大脑的疲倦程度,以研究大脑疲倦程度对创造发明中原型启发效应影响的神经机制。

此外,在以上五个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还将从“特殊脑损伤病人的验证研究”等角度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4 小结

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是在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情况下遇到某一启发信息后产生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研究二和研究三下采用的“先呈现问题一后呈现原型”范式更符合创造性思维产生的过程(朱海雪,罗俊龙,杨春娟,邱江,张庆林,印刷中)。而研究一下,采用“一对一”和“群对群”的“原型学习一问题测试”范式,则是对以字谜为实验材料所揭示的楔前叶等脑区在原型启发过程扮演重要作用结果的验证。

第8篇:发明创造范文

创造与魔法防沉迷怎么解除

创造与魔法游戏中,无法修改或者解除实名认证,每个账号只能填写一个身份证号码,填写完成之后就不能第二次修改,如果想要进行修改玩家可以尝试找游戏客服咨询更改方法。

认证信息修改注意事项

1、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一经绑定,该账号将无法再换绑为其他人的身份信息;

2、已绑定成年人身份信息的账号将无法换绑定为未成年人;

3、存在账号共享的行为无法修改认证信息。

如何实名认证

第9篇:发明创造范文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造力;初中生;干预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3-00169-04

创造力是指人在解决问题时,在创造性个性的激励下,对信息进行发散思维加工,经过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而产生新颖且具有价值成果的能力。 对于创造力的研究,许多学者的共识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个性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成分,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或辐射思维,是对同一个问题探讨不同的、特异的解决方案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1]。

南锡(Nancy)等人在总结211项研究成果(1972)并计算各种能力的遗传决定系数、环境决定系数中发现,发散思维的遗传决定系数为0.22,是最小的一个,提示发散思维能力是最容易接受环境的影响而发展的[1]。吉尔福特(Guilford)在研究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时,对创造力所涉及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训练人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方法[2]。心理学家玛丽.米克把这一理论最早应用于实际建立了智力结构研究所,编制了许多提高学生能力的练习[3]。美国的西德尼.帕纳斯及其助手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设了二年的研究,结果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显著的提高[4]。沈德立等人对中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探讨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5]。李孝忠根据吉尔福特智力三维模型开发了中学生创造性个性测验、学生发散思维测验[6]。张向葵等采用国内修订的托伦斯图形创造力测验对阅读障碍儿童的创造力特征进行研究[7]。

本文以吉尔福度模型为指导在探讨制约个性创造行为的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认知能力为基础,以创造性个性和发散思维为中心内容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培养目标,探讨发散思维训练对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探索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长春市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重点)初中一年级两个班,其中一个为实验班(n=62),另一个是对照班(n=57)。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性别、年龄、一般智力和学习成绩无显著差异,两个班级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和学历基本相似。

1.2 干预方法

以吉尔福特模型[2]为指导,编制发散思维训练材料。根据24种能力内容的性质分为四组,按由易到难的原则安排:6种视觉内容的发散思维能力安排在最前面,其次是6种语义内容的发散思维能力训练内容,再次是6种符号内容的发散思维能力训练内容,6种行为内容的发散思维能力训练内容安排在最后。并编制了训练手册供教师使用,训练手册向教师介绍了练习题目的编制原则,列出了练习题目及参考答案,规定了基本教学模式,说明了教师应注意的事项。由东北师大心理系一名研究生使用发散思维训练手册,按24种不同内容的训练活动顺序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每周一课时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辅合思维和创造性个性等品质,为期一年,对照班不进行训练。训练课模式采取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讨论,包括呈现问题、自学思考、小组或班级讨论、引导发散和评价等环节。对实验教师采用自学“训练手册”和边干边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并辅以与其他实验点教师相互听课、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以保证实验教师正确理解与实施实验方案,有效地落实训练活动。在实验开始前、后使用创造性思维(TTCT)[1]、发散思维测验[1]和创造性个性测验[1]对两班学生施测。

1.3工具

1.3.1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1]

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TTCT)[1]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系主任托伦斯1966年编制的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TTCT)为原型。该测验(由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李孝忠修订)由言语创造思维测验、图形创造思维测验及词创造思维测验构成,本研究仅采用了图形创造思维测验部分。该部分又由构造图形(简称:第一部分)、完成图形(简称:第二部分)和建造图形(简称:第三部分)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以一个曲边图形为图形的一部分画一幅画或一个物体;第二部分要求被试在给定的十个未完成图形上加任意的线条,使之成为一个完整而有趣的图画;第三部分要求被试在给定的三十对平行竖线内、线上或线外加任意的线条,使之成为一幅画或一个物体。该测量的创造力维度为:①流畅性(迅速产生大量意念和见解);②独特性(产生新颖独特、别有见地的见解);③标题抽象性(产生点明主题,概括图形内容的见解);④精细性(反应的详细和特殊性);⑤抗过早闭合性(不是立刻用直线或曲线来封闭为完成的图形)。该量表经过7000多人的测试,表明有良好的信度,其信度值为0.86。

1.3.2中学生创造性个性测验[1]

采用东北师大心理系李孝忠教授“八五”期间编制的中学生创造性个性测验。该测验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表达欲、想象幻想、敏感性、幽默感8个分测验。重测信度0.88,分半信度为0.83,同质性信度为0.83。当把8个分测验的测试数据与另外6个语义发散思维的测试数据放在一起进行斜交旋转的因素分析时,结果8个创造性个性测验集中在一个因素轴上,另6个测验集中在另一个因素轴上,提示其结构效度良好。

1.3.3学生发散思维测验[1]

该测验由东北师大心理系李孝忠教授“八五”期间编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研究,发散思维能力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发散思维能力测验包括符号发散思维、语义发散思维和行为发散三个内容维度;思维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一连串加工过程中的不同层次和水平。流畅性是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变通性是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种类;独特性是单位时间内新颖独特的发散项目[2]。包括符号发散思维、语义发散思维、行为发散思维三个分测验。全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81,符号、语义和行为三个分测验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0、0.70和0.73。对119名被试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符号与语义的相关系数为0.33,符号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38,语义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53,三个分测验的数据中含有一个共同因素,即发散思维能力,证明测验的结构效度良好。

符号发散思维、语义发散思维和行为发散思维三个分测验成绩按五个等级评分,每道题目的答案在10个以上记4分;答案在6个以上记3分;答案在2-6个记2分;答案2个以下记1分;答案是零则记0分。还可以根据思维流畅、变通性和独特性统计不同层次的发散思维得分。发散项目为流畅性得分,发散项目的种类为变通性得分,超出一般学生所能想到的答案,作为独特性得分。如语义发散思维测验中的一个题目:请你在2分钟之内写出与“休息”意义相近的词,越多越好。一个学生写出听音乐、打盹、稍息、散心、长眠、闲谈、放松、静止不动、催眠、看电影、溜冰、养精蓄锐、以逸待劳、退休、郊外度假15个答案。其发散项目为15,答案超过10个,则语义发散思维得分为4分,流畅性得分为15分;发散项目的种类为同义词、近义词、转义词、成语、其他等5种,则变通性得分为5分;催眠是超出一般学生所能想到的,所以看作独特性。如果一种答案颇有新意,在同一年级中只有5%的人答出,可记2分;如果某种答案很有特色,在同一年级中只有10%的人答出,则记1分;如果答出某种答案的人数很多,超过10%,那么独特则记0分。最后采用标准分,可以得到符号发散、语义发散、行为发散、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发散思维得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4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实验班与对照班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个性和发散性思维测验前测和后测成绩比较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个性和发散性思维测验评分比较(x±s)

指标训练前实验班(N=62)对照班(N=57)t值P值

训练后实验班(N=62)对照班(N=57)t值P值

表1显示训练前两班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创造性思维测验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训练后,创造性个性的独立性、冒险敢为和表达欲评分实验班高于对照班;创造性思维测验的流畅性、独特性、标题抽象性评分实验班高于对照班。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总评分实验班高于对照班。

2.2训练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发散思维测验评分比较

表1显示训练前两班学生发散性思维测验各指标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训练后实验班评分高于对照班。对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不同内容、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发现符号发散、语义发散、行为发散、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六个方面,实验班评分均高于对照班。

3讨论

3.1发散思维训练对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经过发散思维训练,实验班的创造性思维测验评分高于对照班,说明发散思维训练对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与西德尼、帕斯及其助手的研究结果一致[4]。吉尔福特曾指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它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时起着核心作用。而南锡(Nancy)的研究则指出,发散思维能力最容易受环境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发展[1]。因此,学生在接受了发散思维训练之后,首先发展了发散思维的能力,继而提高了创造性思维的测试成绩。此外,为期一年的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而且也很可能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力求获得新颖独特的答案或找到更具创新性的解决途径,在思维流畅性、独特性和标题抽象性方面有较大提高。而在精细性和抗过早闭合性方面没有显著提高,可能是由于发散思维训练没有与学科教学联系有关,有待于在创造力培养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3.2发散思维训练对初中生创造性个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