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与保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我国规划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后,海南省生态港口建设开始成为一个热点。然而,港口建设难免要对海南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之目前我国在港口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多,使得海南省港口建设伴随而来的海域生态环境问题越显突出。
一、海南省海域生态开发与保护现状
(一)港口资源开发现状。海南港口众多,全省沿海港口泊位已超1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3个。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启动,海南省的海口和洋浦两大港口在2014年初签署了港口资源整合协议。预计到2020年,海南将完善以洋浦港、海口港为双核的枢纽港,以八所、三亚、清澜港为重要港口的布局,港口服务能力将辐射东南亚。港口众多当然是优势,是发展海上物流的基础强项;但在全省经济尚不发达、货源紧张情况下,众多的港口集中分布在一个3.54万平方公里的海岛上,若协调不当反而可能带来一定负面效果。由此看来,在加强海洋海域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港口建设是当下的重点,应谨遵海洋法规定要求,加大对污染事故检测与装备建设的力度,完善对环境风险的应急机制,加强对当地大气、固体等带来的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二)渔业资源开发现状。海南省浅海区渔业资源丰富,且鱼类生物种类繁多,为当地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优势。从海南浅海区渔业分布和数量资源变化的数据来看,当地在2010年到2014年间捕鱼种类就多达数十种,其中冷温种3种,占据所有捕量的8.3%,温暖种15种,占所有捕量的38.9%,温水种19种,占所有捕量的52.8%。除此之外,在一些蚌、螺类生物种,捕量同样非常客观。但是,这些渔业资源在促进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尤其近几年,由于当地加大了对鱼类的捕捞力度,导致鱼量逐年下降。根据笔者对相关数据的调查发现:2014年间,海南当地的经济鱼类减少了5种,在整体产量数值方面比往年下降了2.3%。针对这一情况,海南当地监督管理部门已然采取了一些监管措施,并发挥了一定成效;但是整体来看,依然需要在制度和法规方面采取进一步的完善措施,确保其有效可行。
二、海南省海域生态保护为依托的港口建设的措施
(一)制度措施
(1)围绕海洋法制定科学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促进生态港口建设效率和水平的基础前提。海南港口建设的目的在于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所以在构建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海域港口的同时,更应让港口的发展和海域生态环境相协调,并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目前,海南当地政府遵从国家《海洋法》的相关规定制订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如:①将资源、环境、生态效益纳入到生态港口建设评价体系中,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②进一步调整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淡化GDP考核,大力发展考核制度,实施奖惩机制,这对生态港口建设及管理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③加大对企业投资的生态港口建设项目申请报告的管理力度,并备份文件,分别实施核准制和备案制等;④生态港的建设应该遵循不浪费、不污染、不乱建的原则,并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地服从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记录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次突发事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方案;⑤对生态港建设过程中伴随的一些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做出详细的分类,并围绕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记录工作,提高生态港口建设的效率,并降低海域环境污染的指数。这些制度条例贯穿了生态、经济和法规等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和完善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在围绕《海洋法》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同时也要加强整体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只有在基层方面做足工作,才能更好地落实管理制度。(2)加大政府监督管理力度。政府加大管理力度,这是保证生态港口建设符合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的重要前提,是践行国家《海洋法》,提高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质量与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经济和环境共同进步的重点手段。在具体的实践方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对基层管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学习,加深他们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和重视,提高基层人员的基础监督管理能力和综合管理素质,由此让基层人员可以更好地辅助领导实施管理工作,让监督管理自上而下地全面贯彻下来;其次,对外界实施政策、制度的约束手段,比如在港口、码头的告示栏上进行明文规定,或者是利用法律教育的形式将海域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到群众中,让当地的民众充分意识到海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目前,在加大政府监督管理力度方面,除了出台一系列的管理政策之外,海南省当地还建立了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在明确其职权的基础上还实施了一系列激励基层人员工作效率的方案策略,其中便包括了奖惩机制,这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其客观、正确、认真地看待自己的岗位,而且还能为当地的政府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监督管理人员。(3)完善并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海南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遵循《海洋法》要求,提高法规政策的有效性,保障其功能性,这是建设生态港口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内容。《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中明确指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合理确定用于渔业养殖的海域,控制养殖规模,科学确定养殖密度,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在该制度的管理和监督下,任何一家渔业养殖企业在规模和密度上都会有所控制,这样既能保障海域生态的平衡发展,还能为其它企业、个人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而在此基础上,政府进一步增强监督管理力度,则可以让个别心存侥幸的企业和个人收起自己的私欲,为创造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打造高效率、高环保、高发展的港口提供助力。日前,海南港口建设全面提速,为构建“四方五港”的格局而加大建设力度。在方案实施期间,海南省港务公安局召开了干部大会,会议的主题是“保障港口生产建设”,会议期间就完善法规政策,落实统一思想等问题展开了明确的解读,并提出要抓好当前工作,致力维护政治生态环境,从政治的角度去提高生态港口建设的效率和科学性。2012年,海南当地政府还出台了《海南省港口条例》,以此完善对港口建设管理的方案规划。条例中指出:省港航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港口岸线资源的统一规划,坚持深水深用和集约使用的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该规定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海南省水域生态资源鱼类和非物资源的保护力度,而其集约使用的原则还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让港口建设即符合客观要求,也具有层次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二)技术措施
(1)污染事故检测与装备建设。开展污染事故检测与装备建设工作,这是基于海域生态保护为依托的港口建设所要关注的基础前提,也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环境污染事故检测和装备建设在生态港口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海南各个生态港口的建设和运行都是围绕检测来进行的,而检测中心则成为了处理事故的核心区域。海南省相关部门在事故的处理中,首先建立了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以此来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从而全面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此外,海南当地政府还出台了应急检测装备体系建设政策,并将该方案下达到了相关企业。通过应急检测装备体系,当地相关部门可以快速有效地完成各项监测工作。同时,这个体系中还包含了现代通讯信息系统和现代交通与安全系统等体系的建设,并且这些系统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特点,互相扶助,有效地实现了技术方面的一体化目标,进一步增强了风险监测方面的实效性。(2)完善环境风险应急机制。针对海南省生态港口建设的现状和制定的发展目标来看,当地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应急机制。近日,海南当地培养了清污公司队伍,这让完善环境风险应急机制的建设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在应急事故处理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这个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进一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港口建设方面所采用的手段,比如:清污公司通过与油码头业主和船舶公司方面签订清污合同,让事故发生的同时双方都可以获得权利与义务。在这个基础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监督清污公司的工作质量,并制订定期考核策略,对清污公司的质量和能力展开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当污染事故中的肇事者走失,或者是事故的程度超出了清污公司的承受范围,这时可以由相关部门全权负责处理,组织并开展清污活动。(3)加强大气、固体、水污染的治理措施。海南省在生态港口建设的技术措施方面对各种污染制订了有效的整治方案。首先,当地管理部门重点加强了散货物流中心的建设,并提高对散货密闭运输系统的建设力度,在防风网的建设方面也趋向定型,这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大气和固体污染的持续扩散;其次,在水污染的治理方面,除了提高污水调控和清污工作的质量,实现二者的集合作业之外,管理部门还强调了污水处理使用化学药剂方面的注意事项,并对污水回用和再生水的回用与排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海南省在污水处理和控制等工作上,主要体现在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和船运及港口污染这两方面。其一,要有效处理水产养殖污染,要集中科技优势在水产养殖排污监测和高产精养技术推广方面下功夫。这也是打造生态港口建设的一个重点,用以保护渔业产量的持续发展,保障生态资源的平衡。其二,在船运和港口污染处理技术方面,海南省加大了对船舶作业废水排量的控制,并下达了相关管理条例,同时也在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方面给予了进一步完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海南地区打造生态港口,这是提高当地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效率的关键前提。而在此基础上,不但需要法律法规的扶持,更需要在技术方面投入大力度。现阶段,虽然我国在该方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理论和实践技术方面依然优待持续的深入和探索。本文在论述期间,笔者着重从制度措施和技术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制度是扶持技术持续进步的前提,而技术是巩固制度的根本,二者之间缺一不可,是提高生态港口建设有效性的重中之重。因而,围绕海南省生态港口建设展开分析,对于如何运用相关法规制度和技术措施来保证经济与环境共同进步,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点。
作者:侯丽维 单位:海南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尹丹宁.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技术方法的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东北师范大学,2012(05).
[2]李宜良.基于海洋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海域关闭立法制度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1(03).
[3]季千惠.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4(04).
【关键词】堤防工程;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共存、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就是对自己的保护。所以,社会经济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自然与人同步发展、和谐相处的关系,这是惠及子孙和人类延续的大事,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须。对于水利行业来讲,今后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原则,对各项水利工作进行指导,从而推动治水事业不断进步。
1、对于保护堤防工程来讲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重要生态系统的河流,要求人类在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的时候,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必须加以维系,其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给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被人们所认识,这在两个方面有充分体现:首先,人工渠道化自然河流,包括硬质化的河床材料、几何规则化的河道横断面、直线化的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其次,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堤破坏的侧向水流联通性,筑坝使得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对这种负面作用要有充分认识。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要采取积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实施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
当前我国有些地区在开展河流整治和防洪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尝试着河流的生态建设,采取了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比如采用堤防绿化手段,生态型护坡技术等。然而,认识有些问题存在片面性,缺乏应用技术指导和系统理论,比较模糊高度不够,在实际操作中标准和依据也很缺乏,对有关技术指导和技术规范的支持迫切需要,从而可以更家科学、规范的开展河流整治工程建设。
2、现代化堤防工程的设计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建设也随之面临新的要求,在对水利设施安全经济进行考虑的同时,生态景观的需求也日益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要结合城市现代化防洪堤工程建设,以防洪安全为基础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居民的休闲给予全面的考虑。只有这样的堤防工程才能与仅以防洪安全为目的的堤防工程产生区别,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相符合,是现代化的堤防工程。
2.1宜宽则宽是明确堤防间距应遵循的原则,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要求和行洪与之间的矛盾要加以妥善处理,河漫滩和河槽保持一定的植被空间和浅滩宽度,还要满足设计洪水行洪需要,提供栖息地给生物生长发育,使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充分发挥。
2.2在布置堤线的过程中,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要尽可能保留,对其分汊散乱状态或蜿蜒性应恢复或保留,也就是恢复或保留急流、浅滩、湿地或河湾。
2.3自然与人的生态和谐建设是岸坡防护工程设计的重点,在工程安全满足的条件下,实施与自然景观协调的形式,确保景观和生态的护岸形式具有多样性。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多孔混凝土构件和具有良好垫层和反滤结构的堆石应尽可能使用,对那些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浆砌块石、混凝土等要尽可能不用,创造有利条件为两栖类动物、鱼类和昆虫栖息与繁殖,以及植物生长。
2.4设计河流断面的过程中,要根据自然河多样性变化特征,采用非规则断面,对河床的平坦化要尽量避免,深潭与浅滩一样原则,这样对与自然风景协调性和与生物的亲和性极为有利。
2.5工程滑动稳定和渗透稳定是堤型的选择原则,其建设不仅仅满足安全条件外,还要与恢复技术或生态保护要求相结合,尽可能实施缓坡和采用当地材料,创造有力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使河流的侧向联通性能够保持。
2.6在开展城市水域景观建设整治的过程中,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要重点保留,生物栖息地建设应多加重视,避免将水流置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和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中。水利工程设施要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建设一种自然与人亲近的环境。水利工程还应创造良好条件,为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和公众广泛参提供有利因素。
2.7为了保障工程效果的实现,使施工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对生态工程的维护、监测和评估必须提高,积累丰富的数据和经验,并在前期养护和后期管理上不断加强。
2.8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保护和恢复生物栖息地是其施工期强调的重点,在动植物发育期应避开进行施工。在施工期对特殊区域的物种要实施相应的辅助保护措施。适当处理开挖后的采料场应,改善植被生长条件,平整地形,合理设置排水,以满足环境及美观方面的要求,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
3、结论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水利的突出特征,保持自然规律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协调与平衡。争取每一项水利工程都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水资源保护工程、生态工程。良好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维系,是水利工作的基础性目标,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水利工程为“生态工程”,使水利工程的环境美化功能和生态效益功能得以全面发挥,满足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要求的要求。水利工程要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使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各项要求获得满足。在实施工程的全过程中对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要加以充分重视,从而兴利除弊,把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有效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洪安全是现代化堤防工程提出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形成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反哺生态环境,保证了现代化堤防工程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韦港,冀建疆.堤防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J].水利规划设计(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院刊),2000年第1期
[2]董哲仁.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与补偿[J].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07期
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建美好家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根据市委的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20__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历时三个月,先后赴市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水利局、发改局、经贸局、工业园区等有关部门和__镇、__镇、__镇、__镇、__乡、__乡、__镇等乡镇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剖析原因,寻求对策。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在开展生态市创建、经济结构调整、__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森林资源培育、城乡环境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进一步推进了我市的生态工贸城市建设。
根据我们的调研,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在水环境质量、产业结构和布局、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力资源开发、阔叶林保护、环境基础设施、生态思想认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
从过境断面监测结果看,__江(__段)受外县(区)上游外来污染影响严重,如新罗区的养殖业污染;大田县谢洋乡仕福村铅锌选矿厂废水直排我市__镇长塔村河道,造成严重污染。城区内菁城、桂林城区污水管网尚未完善,部分生活污水仍直接排放于__江,__江干流水质不容乐观;受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影响,支流水质富营养化指标高;洛阳溪依旧受到大深矿区选矿废水、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存在超标现象。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目前我市在产业结构上以能源建材、资源型企业为主,深加工、高科技方面工业企业较少,资源型占60%。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从城市空间布局看,规划区域功能布局不合理,城区周边围绕着工业企业,特别几个大的高耗能企业,加上目前无集中供热系统,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特别是东坑口以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振鸿水泥、__电厂距离城市中心较近,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群众反映强烈;从企业生产装备方面看,我市工业企业大部份是高耗能、资源型、传统型企业,高科技、附加值高的企业少,如电厂(2×30万千瓦)、红狮水泥、振鸿水泥、大深矿区、挂山矿区等均为资源型能耗企业;从单个企业方面来看,部分企业中存在占地大、投入少、土地空置闲置、使用率低、土地投资强度小,企业投产滞后,创造效益不明显,贡献不足等问题。
养殖业规划所列的禁养区、禁建区、适度养殖区范围内仍存在养殖或环保设施建设没有跟上;部分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够强,“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落实不够到位,治污染资金投入不足,治污染设备不够完善;投入关闭拆除的补助资金不够(猪舍关闭每平方米补助30元,改为仓库或其它用途的每平方米奖励30元),由于猪舍建筑成本较高,补助60元养殖户不给予拆除,猪舍只关闭没拆除,容易导致复养;散养户点多面广,由于其规模小、投入少,大多建在房前屋后、采取家庭作坊方式,污染治理设施不配套,废水不能做到达标排放;按照省、龙岩市要求,在20__年底前完成80%的规模化养殖场治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点多面广、治理工作存在较大难度。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主要体现在一是超标准、超范围使用农药、化肥、农膜,随意丢弃有农药残留的袋、瓶等的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给地表水、地下水、农产品质量和土壤带来严重影响;二是水土流失、土地退化问题显著。2010年__市水土流失面积28.875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6.47%,其中茶园果园过度开发、工程建设、采矿区,特别是非法稀土开采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污染尤为严重。由于农用地重用轻养及水土流失,地力普遍下降。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未全面有效建立,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路边、河塘或低洼地,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造成河道淤积,污染水体,使得农村河网水质普遍较差。
水电站分布在全市大大小小河流上,把河流截成阶梯式水库,河流湖库化加剧,因利益驱使,不少水电站企业没有严格执行最小流量规定,河流自净
能力变弱,水库大坝蓄水本身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有的电站清库不彻底或根本不清库就蓄水发电,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有的在施工过程中,弃土、弃渣乱倒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道路施工时有的直接把弃土往河里倒,堵塞河道,河水中悬浮物明显增加,河水变浑,导致水库库面漂浮物很多,水葫芦疯长。我市一些群众受利益驱动盗伐、滥伐阔叶树甚至生态公益林中的阔叶树来加工木屑作为种植食用菌原料,严重破坏了我市的森林资源,特别是北片新桥、__、__、__等乡镇形势尤为严峻。同时,毁林开山,毁林营造茶园、滥挖树头等的现象屡禁不止,每年破坏的阔叶林相当可观。而阔叶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过度砍伐阔叶林,已给我市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破坏,我市境内新桥溪和__溪水量已逐年减少,就是很明显的例证。另外,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生态林保护、管理和建设。
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低,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尚未完善,污水收集率低,大部分的乡镇未建成污水处理厂,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影响地表水水质的改善;未形成规范的危险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系统,乡镇垃圾收集处理率普遍较低,处理设施简陋,未能达到无害化填埋要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不同程度地使土壤、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城区环卫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城区脏、乱、差还没有根本改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绿地管养不到位。
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保护生态环境尚未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在经济建设中由于考核考评机制不够合理,存在重量不重质,环保工作仍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局部地区形成先破坏、后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现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长期偏低,生态建设措施难以真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体制不够健全,人员、设备、经费不足,执法监督能力不足、监测技术与手段较为落后,部门、地区之间的统一协调有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生态理念有待提高。
围绕“打造闽西对接闽南的桥头堡、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海峡西岸经济区宜居宜业的生态工贸城市”目标,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保障、公众参与的生态市建设机制为手段,实施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弘扬生态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力争全市80%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镇指标要求,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县(市)目标,把__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的宜居宜业生态工贸城市。
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重大事项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要充分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把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事项以人大决议、决定的形式确定下来,充分体现全市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确保实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决策实行公众听证制度,对重要规划、政策以及重大项目实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加大决策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程度,形成政府、专家与社会团体、公众相互配合的民主决策机制,科学有效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在市域进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时,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进行环境战略评价。实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依法对各类建设项目进行环评预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治本之策,一严格产业准入。要制定产业发展导向,设置鼓励、限制和禁止建设的产业目录,限制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工艺技术落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较高,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产业和项目,凡列入禁止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不得办理新建、扩建的相关手续,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明令一定期限内淘汰、关闭、停产的发展产业和项目,政府主管部门依法检查、督促其按相应规定执行。二优化工业结构。要充分利用__市区位优势,促进轻纺、机械电子、冶金矿产、农林产品加工和建材化工等主导工业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循环利用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能源和物质的利用效率,目前,要着力推进水泥产业的深加工发展,水泥企业不能只生产熟料等初级产品,而是要在生产水泥成品的基础上,向下游的制造水泥枕木、预制板等方向拓展。同时,加快推广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应用,提高支柱产业的发展质量,优先发展环保产业,支撑主导产业生产生态链的形成。三调整产业布局。要强化各类工业区块的功能整合,明确各区块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目前,应抓紧推进东坑口化工小区“优二进三”,做好规划搬迁工作,并在搬迁中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做大做强;按照产业集聚模式,明确各片区主导产业,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向龙头企业集聚,增强产业的关联度,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应重点督促金大鑫钢铁企业下游高附加值产业的落地,打造百亿产业园;对物流、商贸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站在未来和整体的高度加以考虑,宁缺勿滥,以构建大物流为目标,通过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做强闽西南现代物流业。
促进工业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统一规划排污等环保设施,发展特色园区,实行排污集中控制和处理,以保证治理设施共享和污染物集中治理。针对我市规划区砖瓦行业较多,尽快制订我市淘汰落后产能计划。推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拆除小锅炉,配套相关优惠政策。要通过强化技术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延伸工业产业链等途径,促进工业经济的循环体系建设。尽快启动红狮水泥两条生产线烟气脱硝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加强建设项目投产后的环境管理,确保增产不增污,通过清洁生产,发展节能、降耗、节水、节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循环型经济。
一要加强水源地水污染源治理,实行严格分级管理,保护水源。严格按照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禁止在保护范围内开展影响水源保护的一切活动,禁止新建工业企业项目,加强上游污染源治理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二要完善__江流域监管机制,坚持流域统筹、疏堵结合,建立分区控制、联动治理、上下游联合交叉执法、全面控源的污染防控体系,要加强执法监管和监测监控,探索完善分段管理、分段负责制,将各项整治任务和整治责任落到实处,构建流域上下游水质水量综合监管系统,加快流域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加强涉水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加强跨区、跨部门水质信息沟通,构建上下游的水环境综合预警预报系统,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水量水质综合调度,提高水污染风险预警能力和防控水平。当前,特别是加强对湖库甲藻监测工作,建立有效应急处置措施,防止藻类异常大量繁殖现象的发生。三要强化水生态保护,提升重点区位的森林、湿地
生态功能,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加快污染严重河流水环境治理,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落实水电站库区垃圾清理责任制,严格执行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在线监控制度,关闭并拆除部分严重影响流域生态修复功能的小型水电站,提升流域自然净化功能。几年来的养殖污染治理实践证明,以离河流远近来划分禁养区、限养区,简单地把养猪场往山上搬,并不能解决养猪污染问题,反而会使污染往支流、山涧甚至水源地蔓延。要根据区域环境容量、流域水质现状、山林植被吸纳能力来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合理规划布局生猪养殖场。积极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采取封闭型生态养殖产业链,目前要重点推广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干清粪减排措施,扶持发展以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厂,要鼓励试行“养治分离”的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组织养猪户成立养猪合作社或养猪协会,由养猪协会征收养猪污染集中治理费,委托有机肥厂或专业化的公司集中收集和处理猪粪尿。要禁养与治理并举,奖励与处罚并用,对在禁养区、禁建区违规新建的养猪场要坚决予以;对没有环保设施的违规养殖户和超标排放的养猪场要依法征收排污费,并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要依法关闭。对治污措施落实好和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的规模化养猪场,政府要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以政策引导农户走生态养殖的发展模式。
一要严格矿山开发建设准入条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依法审批备案,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检查巡查,共同指导矿山企业实施“边开采、边治理”,督促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义务。二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范围和复垦指标,由采矿权人负责保护和治理;对无法落实业主的废弃矿山,根据属地原则,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整治。三要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突出解决矿业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坚决取缔关闭不符合最小开采规模规定的矿点,依法查处非法采矿,严禁在禁采区内新建矿山、矿点,当前要重点打击稀土的非法开采活动。
一要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积极落实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和森林资源多元投入机制。二要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快生态公益林基地建设,停止炼山造林、停止毁林造茶园、停止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及大面积单一竹林。三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落实防治措施,加快林种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阔叶林,严格控制以消耗阔叶林木材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规模,从源头上抓好严控落实,加大对锯台、滥砍乱伐和非法运输木材锯屑的打击力度,同时,要做好食用菌种植户的转产工作,鼓励其开展竹业、烟叶、金银花、熏衣草、蔬菜等种植,建议提高烟农生产补助,烟叶税返回烟农鼓励发展,增加收入。四要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措施,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可采取逆向倒查机制,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林木,蚂蚁搬家式偷盗林木、滥挖树头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林木采伐,大力提高林木蓄积量,恢复和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实现林业和林产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五要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提高并多方筹集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
以人为本,坚持“适居性”、“特色性”的原则,遵循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根据__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协调推进,把居住环境的改善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以建设生态型江滨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城市绿地管养,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加强城市坡道路交通、停车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改造完善城市水厂建设和供水管网,提高城市供水安全;加强城市雨污水管网建设,完善城市排污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同时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升城市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道路扬尘和机动车尾气与餐饮废气的治理,建立健全空气质量日报制度;加强对娱乐场所、建筑施工、车辆等的噪声污染管理;加快完善垃圾池(场),垃圾中转站、果皮箱、垃圾运输车、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管理,打造专治优美人居环境。
一要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从治理农村“脏、乱、差”入手,扎实推进以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全面清理公路沿线、沟道两侧、村道里弄的垃圾,加快完善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垃圾清扫保洁、清运和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要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五改”(改圈、改厕、改厨、改水、改路),要通过建立一批沼气示范村,以点带面,带动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净化美化村庄环境,同时,建议有偿回收农药使用完后的残留袋、瓶,以防止二次污染。二要做好生态移民工作,对生活在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高山区、深山区,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群众,以及配合生态建设重大工程项目需要移民的群众,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的引导农民下山,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山区农民向中心村、中心镇和城市集聚。三要积极调整农村能源结构,逐步推广以电代薪,增加电力、液化气、优质煤的供应以减少对薪柴的信赖,鼓励使用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
一要开展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领域是生态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我市应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生态知识和环保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和优先群体包括决策者群体、生态环境工作者群体和学生群体等。二要借助现有的教育途径,广泛深入地普及生态知识,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政府互联网、宣传标语和墙报等多种形式,进行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征集一些形象生动易于记忆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语与广告语。三要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推行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组织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和志愿者行动、设立公众举报电话、奖励举报人员、建立环保问题公众听证会制度等公众参与活动,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激励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同时推进企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树立企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 陕北民歌 生态环境变迁 保护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智慧、才能的结晶,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是陕北人民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并由此孕育出其他陕北民间音乐体裁形式。在中国民歌中陕北民歌对中国乐坛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是陕北最具分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陕北民歌顺利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意味着陕北民歌的价值和保护被提到了一个国家级认可的高度。问题在于,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把陕北民歌选入目录置于高台,而是如何切实地将陕北民歌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得更好,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陕北民歌保护的研究文章已经不少,提出的保护措施也很多。本文从陕北民歌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及对陕北民歌的保护角度,就陕北民歌的传统价值的发展与变迁,为陕北民歌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
陕北民歌的生存环境
一种民俗事象的产生,总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联系, 陕北民歌的产生和发展与陕北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陕北民歌的自然环境
陕北民歌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生长起来的,黄土高原是培养、塑造这种民间歌唱的决定性因素。黄土高原原本指甘肃、青海、宁夏祁连山以东、山西太行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南、陕西秦岭以北这一六省区毗连的广大地区,属黄河中上游地带。其内部又包括了山西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陕北高原、宁夏川区、祁连山地、陇东高原、青海川区等多种地貌,但由于以黄土为特色,故统称为黄土高原。如果说以上只是广义上的黄土高原特色的话,那么,处于这个高原中心的陕北,则更是黄土高原地理地貌的一个典型。与周边黄土高原诸邻居相比,陕北黄土高原内部塬、梁、峁、壑及丘陵、沟川纵横交错的状貌,不仅凸显,而且更具统一性。河里流黄水、黄土地上刮黄风的地域特色更加普遍,而在自然条件影响下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在农牧并举,种植谷子、糜子、青稞、玉米、高粱、豌豆、黑豆等及居住窑洞等方面,均成为黄土高原自然人文景观最明显的标志。它们当中的每一种因素都对陕北民歌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自我封闭的大格局中,由于陕北与周围四邻存在的某些自然边界,如东侧之黄河,北面、西北面之沙漠、长城,正西之土塬、丘陵,南边之低山,使这里又在一个“大封闭”格局中建构了自身相对的“小封闭”境域,从而更加强化了陕北经济、社会、文化与外界的隔绝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传播中因地理条件而促成的一种较普遍的“隔绝机制”。它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对于地域性传统艺术的保存、保护、沿袭,却十分有利。陕北的民间艺术之所以在上千年的传播中保持并强化自己的独特个性,既得益于它们与当地生产、生活和当地民众精神的密切融合,更受惠于这种“隔绝机制”所建构起来的天然屏障,千百年来它随时都在吮吸着黄土地里的养分。
2.陕北民歌的人文环境
草木稀疏、沟壑纵横,可以从地理上这么概括陕北,经济上贫穷,交通上闭塞,可以这样想象30年前的陕北,也许这样的情况已持续了上千年。秦代陕北成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农耕民族的战场,蒙恬曾经在这里屯耕,归降东汉的匈奴一部分移迁至此,这里曾经建立过辉煌的统万城,几乎所有在历史上和中原发生战争的民族都曾经在这里活动,占领这里的中原政权不断屯耕,少数民族渐渐的汉化,在唐时代这里已经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地区了,可生存环境的恶化很快,犯罪的汉民很多要被发配到这里充军。半放牧、半农耕的生存方式慢慢地形成,但主要的食粮依靠的是农耕。
谁也不知道陕北民歌从什么时候诞生的,也无从考究哪个民族的音乐是母体。总之,很久以来它就存在了,没有人去记录它。它依靠的是口头传唱,引起我们的注意是那些牧人,在山梁上、沟谷里,而听众大多是一群默默吃食的山羊。它的小曲多数很酸很悲,多数是情歌。当然,不是只有牧人会唱,在家的妇女也会唱,更多时候它发生在一个人独处的场景里,陌生人的闯入可能会打断它。没乐谱、没记录的歌词,任何人可以根据心情即兴创作,随后可能就将它忘记了。它可能以第三者的身份将故事唱出来,也许会传唱一方、风行百年,成了人们的共同记忆。歌者可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开口,只有情动于衷的时候,它才会唱起。
陕北民歌价值观的变迁
1.大潮冲击与“传统萎缩”
在热浪般全球通信、经济发展的大潮下,陕北民歌的生存现状同样很不乐观,民歌作为一种特殊的口头艺术表现形式,存活在民众的脑海之中,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在农村生活的人数直线下降,近年来农村又实行合并学校的政策,农村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拥入城镇上学,家长随其做饭打工,于是在农村除了过年,一般见到的都是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幼儿。
2.人文环境的变迁导致价值观的演变
物质生活条件改变导致人文社会环境的改变,改革开放使陕北地区生产生活水平发生很大变化,随之带来了陕北人民生活习俗的演变和发展,传统的风俗和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娱乐方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饭养身,歌养心”的价值观也随着文化环境的变迁而慢慢淡忘和消失。
3.陕北民歌传承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1)老年歌手相继离世,在世名艺人稀如晨星。根据笔者近十年来的田野采风调查,每到一处,打问一个当地出名的民歌手十分困难,找到的大多是六七十岁颤巍巍、上气不接下气,歌词七断八截,极少有不打绊子完整唱完三首歌的,这表明老艺人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唱歌了。
(2)中年歌手青黄不接,出现严重断层。在陕北农村,五十岁以下的艺人极其罕见,导致在正月闹秧歌时老伞头唱不动,新伞头又接不上班,于是很多村子已经停止了闹秧歌,年轻伞头就更没有机会学习锻炼,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近20多年来从未见过农村有人唱陕北民歌,山上也未曾听过悠扬的信天游。据笔者采风调查发现,即便农村找到的五十岁以下的歌手,他所演唱曲目都是从磁带里学来的。
构建陕北民歌保护体系
1.生态博物馆保护理念
生态博物馆是将某一社区或某一区域整体作为博物馆,包括其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博物馆学专家海教授认为: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从而使人与物及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并使之和谐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念。
以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理念来保护陕北民歌文化,应强调社区居民是文化的主人,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他们有权对自己的文化作出诠释;生态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应当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
具体措施是:在社区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可重点考虑以政府扶持办节,鼓励和拉动民间节日的“复苏”,这里用复苏一词有特定的含义,因为很多民间节日并没有在民间完全消失,只要略加扶助,进行鼓劲政策,就能重新举办得有声有色。这样以节日唤醒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记忆,也符合“关于鼓励利用优秀民间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鼓励传承人的办法多种多样,但保护陕北民歌,最重要的是要让歌师后继有人,要让歌师既有经济地位,又有社会地位。生态博物馆保护的县区不宜过多,要精选有代表性的,又便于道路通达的自然村庄。
2.静态保护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学理论,任何一个民族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消亡,陕北民歌作为陕北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样不例外。但保护却是当今一个不回避的事实。以静态的形式将侗族大歌保护起来,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陕北民歌申报国家文化遗产成功后,原生态的形式也不会因为申报的成功而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因此必须组织对陕北民歌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通过摄像、录音、照相、音乐整理,全面准确地记录侗族大歌的各种歌词、谱、系、传承人及生存环境情况,然后按原生态的存在形式进行静态的复制,建立侗族大歌博物馆,展示厅、展览馆。在展览馆内以影视、幻灯、图片等等形式加以保存和展示,再组织专业团体现场表演。
3.“移植”保护
人类在植物学、医学等众多领域都成功进行各种“移植”,旅游业也进行大规模的“移植”工程,“黄土风情园”、“中华民族园”、“民族风情园”、“中华民族大观园”等等都是移植的旅游景点,这些以展示民族风情为主的景区,虽然是人造的景观,但客观上却为保护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这样一种尝试,那就是在众多移民搬迁工程中,进行部分类式文化移植的做法,对民族文化进行异域移植。也可以考虑以政府的行为,将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民族村寨进行搬迁,以搬迁进行异地保护,然后进行综合建设,扶持民族风俗习惯,再现真实的民族文化环境,开发旅游业,以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支撑其经济发展。
移植地可以是城镇也可以是交通沿线便于开发的场所,为了有效防止新移民与周围文化环境的很快同化,可以采取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保护态度,让移植区成为特色文化的亮点,让生活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的居民因为文化能带来效益而对民族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产生自豪,从而产生文化自觉。
4.建立陕北民歌表演团队
建立陕北民歌队伍,是陕北民歌保护的必要措施。陕北民歌表演队伍可以集表演传承为一体,这种歌队与歌舞团性质完全不一样。它应该产生于陕北民歌,以陕北传统民歌歌队的组合方式进行组合和传承,以老艺人为核心,以表演传承民歌为主要形式,演员就是本村寨的村民,农闲时进行训练,传歌、教歌、学歌,农忙时依然是农民,进行生产和劳动。演出收入,按劳取酬。嫁到本村的其他民族妇女也可以通过学习成为歌队成员。歌队可以按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布局组建,开始政府可以适当给予支持和扶持,在旅游的带动下,增加村民的收入,对付出时间和劳动得到应有的补尝。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8.
[2]余丛,周育德等.戏曲音乐简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乔建中.土地与歌[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5]洛 秦.音乐与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灾害与环境事故频发,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管理中得到大量应用,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美国、日本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目前在轨运行的和计划发展的国内外卫星传感器提供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已从公里级发展到亚米级,重复观测频率从月周期发展到几小时,光谱波段跨越了可见光、红外到微波,光谱分辨率从多波段发展到超光谱,遥感数据获取技术正走向实时化和精确化,卫星遥感应用正在向定量化和业务化快速发展[1]。当前,我国环境监测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对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环境遥感监测有着迫切需求。
1、遥感技术简介
遥感技术(remotesensing,简称rs)是在现代物理学、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方法和地球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是一门先进的、实用的探测技术,目前正进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及测量数据的新阶段。按遥感平台的高度大体上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按所利用的电磁波的光谱段分类可分为可见反射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3种类型,按研究对象可分为资源遥感与环境遥感两大类。随着热红外成像、机载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和高分辨力表层穿透雷达和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日益成熟,遥感波谱域从最早的可见光向近红外、短波本文由收集整理红外、热红外、微波方向发展。波谱域的扩展将进一步适应各种物质反射、辐射波谱的特征峰值波长的宽域分布。高光谱遥感的发展,使得遥感波段宽度从早期的0.4μm(黑白摄影)、0.1μm多光谱扫描)到5nm(成像光谱仪),遥感器波段宽度窄化,针对性更强,可突出特定地物反射峰值波长的微小差异;同时,成像光谱仪等的应用,提高了地物光谱分辨力,有利于区别各类物质在不同波段的光谱响应特性。
2、环境遥感基础工作的应用技术
水环境遥感监测方面,初步开展了水环境可遥感指标体系研究,对叶绿素a悬浮物有色可溶性有机物溶解性有机碳水面温度透明度等监测指标的光谱特征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初步开展了环境一号卫星在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分析研究;初步开展了水环境指标(如叶绿素a悬浮物水温)遥感反演与信息提取的技术流程研究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方面,初步开展了大气可遥感指标体系研究,对气溶胶悬浮颗粒物o3,so2,no2,co2,ch4等监测指标的光谱特征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初步开展了环境一号卫星在大气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分析研究以及大气环境指标(如气溶胶光学厚度)遥感反演与信息提取的技术流程研究[2]。
2.1 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
用可见光和反射红外遥感器进行物体识别和分析的原理是基于每一物体的光谱反射率不同来获得有关目标物的信息。该类技术可以监测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热污染等,是比较成熟的遥感技术,目前国际上的商业和非商业卫星遥感器多属此类。该类遥感技术用于环境污染监测,目前主要是要提高传感器多个谱段信息源的复合,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和信息提取方法,提高识别污染物的能力。重点发展其在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热污染等监测中的应用。
2.2 热红外遥感技术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无论白天或夜间,都以一定波长向外辐射能量。在热红外遥感中,所有被观测的电磁波的辐射源都是目标物。目前红外探测器所使用的电磁波段,主要有3~5μm和8~14μm两个波段,对地表常温物体的探测通常使用8~14μm波段。热红外遥感主要探测目标物的辐射特性(发射率和温度),鉴别出物质材料的类型,评价出各种现象根据热辐射特征。
2.3 高光谱遥感技术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在对地观测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之一,是21世纪的遥感前沿技术。高光谱遥感数据的特点高光谱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它将传统的图像维与光谱维信息融合为一体,在获取地表空间图像的同时,得到每个地物的连续光谱信息,从而实现依据地物光谱特征的地物成份信息反演及地物识别,因此在环境污染物监测中发挥主要作用。
3、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应用
我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如何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已经提到了决策者们的议事日程上来。建立生态监测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样的生态监测系统集生态环境信息管理、数据库管理、生态环境各要素的实时监测、时间和空间查询分析等多功能为一体,可满足实时动态、分时段监测、查询和分析的要求[3]。
目前,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些国家的突出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大面积监测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地污染以及各种污染导致的破坏和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利用航空遥感进行了多次环境监测的应用试验,对沈阳等多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城市热岛、烟雾扩散、水源污染、绿色植物覆盖指数以及交通量等的监测,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在渤海湾海面油溢航空遥感实验中,发现某国商船在大沽锚地违章排污事件,以及其它违章排污船20艘,并作了及时处理,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门新的科学——环境遥感诞生了。
关键词: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市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城镇数量剧增。据报道,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中国城市人口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和人口数量,是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集中地,是人类走向成熟与文明的标志。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我国推进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加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风貌政治的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也日益突显。部分城市在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发展时,却忽视了长期的环境效益,没有长远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加强环境的生态保护,是城市建设中保护城市传统风貌,创造优美和谐城市环境景观的关键。如何在优化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的功能,对城市建设进行长远规划,把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 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是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在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是城市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城市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的生活条件是当代人所追求的,但良好的环境是这种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初衷相悖。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除了考虑当代人的生活发展需要,子孙后代的发展才是关键,也是当代人在发展中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城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缓解城市人口住房紧张的同时,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很好的改善。加快城市化步伐,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是目前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亦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遇到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做好居民环境的规划和改造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从而服务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并非单纯的经济建设,不能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协调人口、经济与人口和谐发展,才能更好的平衡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中,环境也是生产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增长最好的助推力。
二、 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相互依赖和发展的整体。受到多种条件和因素的限制,城市建设中建筑设计、城市整体规划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存在不少弊端。
1、 城市整体规划不合理
在部分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规划起点过低,往往会出现规划不当导致整体不合理的现象。第一,城市生产区与生活区、工业布局与农业布局混乱,交错层叠,生活、生产区域没有分开,工农业不能很好地相互促进,居民生活呼吸的空气,饮用水等清洁度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第二,高密度的楼群,致使公共绿地面积减少,绿化水平过低,加之通风不畅或遮光等问题,极易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第三,整体布局不美观,部分道路规划狭窄,排污渠道管网不健全,不能很好的解决排水排污问题;第四在部分城市的建设中,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未能突出环保特色。
2、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城市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处理,节能减排等问题在城市建设过程往往被忽视,城市建设实施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排放的烟尘、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扬尘等使城市空气受到污染;由于建设项目需要,对资源过度开采,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污染水资源;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在日晒雨淋之后随地表径流流入城市河道,对城市生活用水造成严重污染;施工过程中的机器轰鸣,产生的噪声等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 环境保护管理、资金投入不够
在城市的建设中,即便是对环境建设投入重金,但城市管理力度的欠缺,对环境保护也产生了障碍。第一,在部分城市,城区内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规划到位,主要道路的硬化、美化等做了大量的投入,但因管理不当或无人管理,加上部分居民素质较低,乱倒垃圾,造成污水横流。第二,管理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违章建筑横行,占道为市、随意摆摊、违章广告随处可见等,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第三,由于部分城市经济基础不好,在环境保护方面资金不足,环境保护配套工程得不到完善,环境保护处于被动状态。
三、加强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怎样提高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环保意识。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防治,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合理处理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的关系,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甚至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促进城市环保水平的整体提高。
2、 提高城市居民参与意识,深化城市污染治理。积极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在环境保护日与环境保护相关部分开展“白色污染”等活动,从而推动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参与意识;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认真开展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检查,对城市饮用水源地,工业污染企业等进行重点检查,提高抽查频率。
3、 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管理,提升环境保护执法水平。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项目的审批,严格把关新上市的工业污染源,严禁工业污染项目建设于环境容量低甚至没有环境容量的区域或是水源地上游;其次,对于环境建设项目的审批,精简审批事项,加强队伍建设,拓展环保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小群.《城市周边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生态环保信息),2010(1)
[2]陈俊.《以景观绿化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园林设计),2010(10)
1.1 农业资源短缺
我国耕地、淡水、森林和草地资源仅在世界平均水平的32.3%、28.1%、14.3%、32.3%。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农村思想观念的转变,纷纷进程务工,加之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不到有效改善,致使农业资源大量浪费或流失。
1.2 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呈逐步恶化的趋势,如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不协调,总体出现短缺、污染严重的问题;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总体质量较差,存在耕地面积连年减少的现象;森林资源不足,湖泊水面积不断缩小;水土流失加剧,因水土流失而减少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266万公顷;土地沙化严重,因荒漠化而导致的草场退化高达1.38亿公顷,耕地退化已达773.33万公顷。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持续性、公平性原则。
1.3 生态系统功能破坏加剧
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日趋严重,使得土壤中的养分大量丧失,导致土地日渐荒废;农业水资源被严重污染,影响农业的正常生产;对森林进行无节制的滥砍滥发和对草地的盲目开垦,致使农业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荒漠化的能力弱化;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加之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不适度使用,致使农业生产用地大面积板结,最终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失调。
1.4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洪涝干旱、沙尘暴、暴雪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得我国受灾、成灾面积逐渐扩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 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建设良好生态环境。首先,加强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工作,做好城乡工业布局规划,改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防止新污染的发生;其次,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治理,积极探寻除填埋、焚烧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垃圾处理做法;再次,大力发展沼气,提倡资源循环利用。一方面有利于净化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能源消耗压力,为绿化植物增加有机肥料;最后,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设施,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2.2 切实保护农业资源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对耕地资源实施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是防止耕地资源进一步退化和缩减的有效措施,从而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所以,政府应在加强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将非农业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严格限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确保有限的耕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此外,加强保护水资源的力度,对水资源实施统一的管理。农业部门应积极推广节水技术,构建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转变传统的大水灌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灌溉利用率。
2.3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有利于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我国可以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品种资源等,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逐步转变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的传统观念,从而缓解生态环境被不断污染和破坏的现状,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宣传教育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环境意识淡薄的现状,增强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这也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首先,有关部门应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森林法》、《土地法》、《环保法》等法律法规,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其次,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加深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逐步培养社会公众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将环保意识上升到生存意识、民族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再次,政府官员和环保干部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决策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去做落实。
3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既要考虑生态资源的保护,又要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平.探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大观周刊,2011(14).
[2] 庄小朱.浅谈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C].福建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 “应对挑战创新服务三农”分会场论文集,2009.
[3] 陆旭蕾.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
[4] 关文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J].吉林农业:下半月,2011(5)
关键词: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自西部大开放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在高速增长。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缘,黄河、长江的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甘南藏族自治州存立于甘南生态环境脆弱敏感且生态价值庞大的甘南高原之上,甘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只有建立在稳定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甘南地区各领域才能有更大可持续性发展潜力。保护生态环境与甘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对促进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东西长360.7公里,南北宽270.9公里,土地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自治州辖7县一市,104乡,3镇,总人口582360人。地形构造复杂和有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草场,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力,丰富的矿藏,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构成了自治州的五大优势资源。甘南州地区当地的民族工业以畜产品加工、水电能源、采矿冶炼、藏医药和山野珍品等为主的体系目前已经得到了初步建成。
作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点环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均衡发展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须要率先遵守的一个重大诺言。
二、甘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作为延续千年的绿色自然生态的高原区域,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从上个世纪50至80年代开始的,其破坏是随着甘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在经济生活活动中对环境愈演愈烈的破坏,特别是随着全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污染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甘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一)草地沙化、退化、盐渍化问题极其严重。甘南藏族自治州现有天然草场约300万公顷,其大约占到甘南总土地面积的80%。根据2015年统计报告显示,草地重度退化面积2100万亩,约占全州草地总面积的一半。草地鼠虫害面积1700万亩,约占自然情况下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5%。临夏水土地流失面积632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5%,水土流失非常严重[3]。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一带沿河谷地区的滑坡、泥石流、坍塌等地质灾害明显加剧。
(二)森林被严重破坏。甘南林区是甘肃省最大的林区,总计森林面积约占整个甘肃省森林总面积的39%,其中活立木积蓄量约占全省的47%,这里原本曾经是甘肃省中最大的木材基地之一,却因为人类长期对林区的过量需求,对其采伐,造成了森林资源严重受损的结果。
(三)水资源日益紧张,高原湿地全面消退。据1985年甘南地区土地资源管理局数据显示,甘南州水土流失面积从仅仅只有80万公顷,而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然扩大到1.18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土地总面积的26.2%,增幅达44.5%,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此外,数据对比显示,甘南州河流年输沙量由记载的34700吨/年上升至目前的35820吨/年,特别是白龙江流量出现了20.6%的下降,含沙量增加了73.3%。相应的是,土壤侵蚀模规模的扩大,由1985年的44吨每平方公里飙升至目前的60吨每平方公里,而年土壤侵蚀量竟达69487万吨。
(四)动植物中生物多样性锐减。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也出现了急剧减少的情况。在亚高山草甸随处可见的秦艽、甘肃贝母、冬虫夏草、红景天等药用植物日趋减少,稀有昆虫和飞禽无处可寻,在上世纪80年代前经常可以见到的盘羊、麝、豹、狐等野生动物近乎绝迹,曾经成群在草地上觅食的黄羊、马鹿等动物也销声匿迹。
(五)不断恶化的水土流失和由此导致的频繁的地质灾害。由于大量植被被破坏,地表被严重侵蚀,致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进而使得地质灾害频发。甘南全州在1985年全州的土流失面积仅为87.18×104 hm2,而到了2015年,则飙升至136.47×104hm2,增幅达56.52%。
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提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我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充分体现了以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的持续发展模式和指导思想。对甘南地区来说,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建立正规且权力受法律保护的生态保护区经济社会组织,其主要职责需要对生态林保护区域和物种等各种信息进行确定,并合理分配可利用资源。
(二)推进生态经济建设。甘南地区的生态经济必须要使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发展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最终实现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甘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而处于生态文明环境地区应采取应地就宜的发展政策,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共同配合发展,循序渐进,不可因发展需要而毁坏环境。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一种人类文明发展模式,它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宗旨,我们必须要将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甘南地区开发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努力在甘南地区建立持续和谐的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模式。
四、甘南地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甘南州应该首先以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和谐互动为前提,紧抓西部大开发中扶助生态环境建设这一难得契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甘南地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环保宣传。面对群众应针对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现状加强宣传力度,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思想深入人心,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要结合甘南地区环保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对各项环保工作与环保理念进行宣传,不断增进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他们对环保重要性的认知,激励他们共同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构建美丽甘南。甘南地区必须不断改变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引进先进环保技术,主攻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及新能源开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与开发,做到对环境最小程度的破坏,使生态环境能够在自然恢复和人为保护中得到改善,大力构建美丽甘南
(三)适度开发,永续利用。对于甘南地区应该建立正规有具体权力的生态保护区经济社会组织,其主要职责需要对生态林保护区域和物种等各种信息进行确定,并合理分配可利用资源。以藏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创造了适应甘南高原自然环境的畜牧与农耕方式,而这一方式今天仍然可以在部分地区实行。从而使甘南地区自然资源免受过度开采,树木森林可永续生长,动植物可蔓延传递生物物种信息,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生态平衡发展的目的。一是加强对神山神水的保护,特别是当地群众普遍认可的神山阿尼玛卿雪山、迭山、太子山等。二是农村民居及其环境。对退化严重的草地和砍伐过的林地进行适时补播,并做好宜林地的退耕还林工作。
总结总之,保护地区植被,严禁乱砍乱伐,乱采滥挖,竭力防止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作用。(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培涛.甘南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2):156-157.
关键词: 生态环境;绿色物流;绿色物流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5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部署经济建设的战略任务时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为重视。在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就是21世纪的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一、生态环境与绿色物流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绿色物流是:(Environmental?Logistics)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
现代物流活动是由实现物质、商品空间移动的输送、时间移动的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等元素构成。现代物流活动中的各个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交通工具本身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如飞机起降时的噪声、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等众所皆知,尤其是在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的城市,汽车尾气经太阳照射后形成的光合烟雾,使城市空气长期处于污染状态。另一方面,输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如石油在海运过程中发生泄漏而造成大片海域污染。可见,现代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威胁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构建和谐社会,要有强大的经济做基础,但是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的基础上。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以及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型发展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代生产消费活动领域中,“清洁生产――绿色流通――合理消费”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模式。绿色流通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循环系统。那么将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来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
生态经济学者认为,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现代企业是一个由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复合组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对象、目标、任务、职能、原则等都具有经济与生态的两重性,必须通过有效地管理来实现其中经济与生态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与协调发展。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彼此联系的桥梁。 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另外,只要有人到的地方,就会出现物流,伴随而来的将会出现环境污染。而绿色物流则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经济与生态相协调的现代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绿色物流发展势在必行
向绿色物流方向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需。首先,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环境壁垒逐渐兴起,进入WTO后,在物流服务方面,经过合理的过度期后,将不限制外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市场。而国外物流企业起步早,物流经营管理水平相当完善,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所以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将是其理性选择。 其次,物流绿色也是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物流而过分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三是更有利于全面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环节。而绿色物流则是伴随着人民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绿色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试想再绿色的生产和产品,如果没有绿色无污染物流的维系,绿色消费就难以进行。
绿色物流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应从政府政策、企业经营战略和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协同上建立科学的绿色物流发展对策。
四、实施绿色物流,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保物流的全面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一齐行动,才能够有效的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一是政府重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政府要把社会经济全过程的绿色环保作为施政的基本策略,不能只强调生产和消费的绿色化,而忽视物流的绿色化,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采取措施全面引导,使物流企业绿色化能顺利进行。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二是转变观念,树立全民参与意识。绿色物流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要求企业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着眼于长远利益,这就要求企业领导与员工转变观念,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全员参与还包括企业要运用绿色理念来指导规划和改造产品结构,并切实制定“绿色计划”,实施“绿色工程”。
三是物流企业物流流程的绿色再造。通过企业物流流程的再造,解决对环境的污染。有两方面的要求:首先是要对货运网点、配送中心的配置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路径和降低空载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另一个要求是,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同时防止运输中的资源和能源泄漏问题。其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共同配送统一集货、统一送货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可以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
四是加强对绿色物流实用人才的培养。要实现绿色物流的目标,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绿色理论和实务的物流实用人才是当务之急。各相关培训机构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和训练计划,努力为绿色物流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提升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的理论业务水平。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长琼.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