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观察日记植物范文

观察日记植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观察日记植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观察日记植物

第1篇:观察日记植物范文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去看了一下我的凤仙花和吊兰,它们好像有些变化 。

我发现那株红色凤仙花叶子本来要干枯的,经过我的浇灌没想到它的叶子变绿了,原来要变黄的叶子吸收了水分正生机勃勃地向上生长。突然我发现有一条小虫子,趴在枝叶上,不知道它在干嘛,是不是被那些嫩绿的颜色所吸引来“偷食”?我赶紧喊来妈妈把它活捉了。凤仙花又结了几个花骨朵,那些回老家前开的花已经结出了“种子包”,等那些种子包熟了,轻轻一碰就会爆炸。现在还有些花正在盛开,也有些花凋谢了,那些还没开的花骨朵正含苞欲放显示出强大的力量。那株紫色的凤仙花,生长得不那么茂盛,花稀稀落落的,叶子也显得不那么健壮,但他还是在努力第向上,刚刚谢的花也结了种子包,有几片新长的叶子也泛绿了,相信经过我的劳动它也会开得更茂盛。

而那盆吊兰的叶子长得更绿了,也更鲜嫩了,枯黄色的叶子几乎没有了,它是那么健康,迎着炎炎烈日示展着它强大的生命力,是啊,炎热怕什么,别看它那么不起眼,只要有拼搏的精神,它就敢和炎热抗争,多么坚强的吊兰!小小的植物都敢和那么炎热的环境抗争,我们小朋友又怎么能被困难吓倒呢?你看这么小的吊兰,都不怕炎热也不怕困难,那我们也学习学习它的精神吧,努力学习、勇于攀登。

怎么样我养的好吧!凤仙花很漂亮,吊兰也很漂亮。你也养养看看吧!今天的收获真不少,还知道了那么多东西。

第2篇:观察日记植物范文

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习作指导】

记录观察人、事、景、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就是观察日记。写观察日记,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事物,积累知识,提高作文水平。

会观察,才会写观察日记。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们都乐意仔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听一听,想一想,试一试,这就是观察。生活中,谁会观察,谁就有发现,谁就会有写不完的故事。请看:

花坛里种着一棵美丽的月季花。它那墨绿色的枝条又细又长,上面长着一个个暗红的小刺。我用手轻轻碰了一下,啊,真痛!小刺又尖又硬,好像在提醒我只许看,不能摸。枝条上绿绿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有软软的锯齿。枝头开放出一朵朵鲜艳的花,粉红的花瓣一层叠一层,簇拥着金黄的花蕊,花蕊顶上沾着花粉,散发出阵阵芳香。蜜蜂伴着花朵唱起了“嗡嗡”歌,跳起了圆圈舞。月季花看着边歌边舞的蜜蜂,笑得更欢了。

读着这段话,小朋友仿佛看到了怒放的月季花。这就是作者仔细观察、善于想象的结果。你看,作者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用眼看,不光看清了花的颜色,连绿叶边缘的锯齿状也看出来了;用手摸,使自己感到枝条上的小刺硬而尖;用鼻闻,闻到了花的芳香;还用脑想,小刺仿佛在提醒“只许看,不能摸”,把蜜蜂边叫边飞想象成边歌边舞,多美呀!可见,观察是写观察日记的基础,是这次作文的重要环节。

第3篇:观察日记植物范文

一、说好一句话

我们知道,说是写的基础,说不好当然就写不好。刚入学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说话能力,但在说话过程中,语病很多,意思表达不确切,所以就要从句的训练开始,要求学生把一句话说完整、说通顺。即包括四个条件:时间、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让他们从最熟悉的事物说起。如:书包、课本、学校、家庭、天上、地上、星星、月亮、路上所见、心中所想都可以说出来,让其他同学听,并规定学生一日写一句话,天天写,日日练,天长日久到二年级,所有学生都能写出语意完整、通顺的句子。这就为中年级写记叙文打下了基础。

二、说好一段话

学生能说、写一个完整的句子之后,就要指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地说一段完整的话,如看图说话,开始先找一人一事的连贯性较强的多幅图进行观察。直到学生分析画面说出时间、地点,想好如何表达,然后分析每幅图中人物的主要行为,用三两句话说出来,还要让学生在两幅图之间展开想象,添上关联词,使之更连贯,在结尾再加上两句点题的话或抒发自己情感的话,这样文章内容会更生动、更感人。

再如,让学生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小动物,教师应先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这种植物或动物的外形特征,它有什么用途,并让学生说出这种动植物最可爱的地方。然后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一段话,讲给同学们听,教师对说得不通顺的地方或语法错误要加以指导,但要注意多表扬学生。这样的说话训练要经常开展,给学生提供大胆说话的机会和说话的环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三、坚持写日记

写日记是学生学会写作文、写好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开始写日记时,学生可能只写一句话或几句话,并且多是流水账,但只要做到语句通顺能写出事件或事物的主要过程主要特点就可以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天天写日记的习惯,特别是写观察日记,使他们每天写,且不厌其烦,日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把写日记当作一种兴趣,一种爱好,这样学生的作文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第4篇:观察日记植物范文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 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 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 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 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 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 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 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小升初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第5篇:观察日记植物范文

二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一】在新的课改要求中,加大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要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通过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灵活运用。结合新要求,我校初二年级在开学初,精心设计,组织实施了由数学、地理、生物、美术、计算机、综合实践活动六个备课组设计的以“探索新校园”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这次实践活动综合了六门学科,内容丰富,视角多样,有效的将各科知识进行了有机融合。在年级组和学科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全年级学生参加了实践活动。经过班级展示初选,1月15日,初二年级举行了题为“寓学于行促成长”展示活动,十一个优秀课题组汇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李梅主任对这次实践活动的效果给予好评,并结合新的中高考形式,给学生提出“生活即学习,学习为生活”的要求。

展示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校园主人的作用,为了能尽快熟悉校园建筑物的分布情况,在对活动时间进行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测量了校园主要建筑物的尺寸,并绘制了校园平面图,对校园建筑设施有了整体认识,并对活动过程进行了反思。还有同学希望能为家长等其他社会人员了解校园提供帮助,他们绘制了校园平面图并从高效率游览校园和参观教学设施两个角度设计了两条校园游览路线。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利用文献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亲手绘制校园平面图,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还学会了如何辨别方向,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有活动小组关注校园安全,他们将视角落到到面对火灾等情况自救和逃生问题,他们重点研究校园安全设施并在绘制的校园平面图突出设计了火灾、赈灾等情况下的自救和逃生路线。

此外,同学们还运用数学知识画出了校园的主要建筑分布图,设计了问卷,并从自身角度为校园改建提出建议。

同学们从自己在校园的日常生活入手进行多元化调查研究,比如关注课间操,他们发现课间操跑步后,同学们回到教室的时间总在第三节课上课铃响了之后,影响第三节课上课,于是,他们提出对课间操跑步速度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不停留在表象,而是有充分的数据支撑。他们不仅仅测量了同学们课间操跑步的速度,还与体育中考满分要求的跑步速度相比较,得出“同学们现在课间操跑步速度慢于中考满分跑步速度”的结论,并进一步设计了体育老师在督促学生跑步时站位的方案,以便有效提高同学们课间操跑步的速度……

每个课题组成果展示后,学科老师都对课题组进行了点评。鼓励、赞扬不绝于耳,同时也对学生展示中表现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和建议,为同学延续性研究指出方向。

二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二】开学初,为了美化教室,小朋友们纷纷带绿色植物放在班级的窗台上、书柜上、走廊。下课后,发现孩子们对自己所带的绿色盆栽充满了好奇,只要一下课就会围到花盆前,议论纷纷,说说它的名字,几天浇一次水,这两天有什么变化……另外,虽然我们属于城区小学,但周围环境却同乡村,孩子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家长也能指导,而且老师小时侯也是在农村长大,研究条件比较优越,为什么不能让他们亲自参与绿色种植活动呢?于是,就确立了“绿色小种植”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这样体现了现在的教育理念——环保教育,还可以借机美化室内环境。

我们让所有小朋友一起动手,用废弃的酸奶盒、雪碧瓶或精美的花盆亲自种植绿色植物,同时学生管理自己的种植物,给他们浇水、施肥,然后通过观察,写观察日记,写观察记录,最终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在种植中体验种植的乐趣,知道劳动的不易,劳动人民最光荣,并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开展了近一学期了,结合学期初制定的活动计划,现将我们的具体活动过程作一个总结。

我们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废弃的酸奶瓶、雪碧瓶或精美的小花盆,并装上泥土,贴上标签,没有贴的老师帮忙贴上,然后整齐地排放在班级外的走廊上。下午班队活动课上,首先让学生们自己给泥土浇了水,然后让一组一组的学生拿出准备的大蒜和青菜籽,最后亲自指导学生如何种在盆子里。学生们小心翼翼、专心致志地种植着。在他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惊奇,看到了欢笑。当学生们亲自种下大蒜和葱后,我又教给学生们一些护理种植角的方法,以及一些观察记录的方法。首先,我让孩子们做下面的三件事:1.每天来校后去看一看自己种的和别人的大蒜、青菜;2.定期给自己的大蒜、葱浇水;3.及时观察,及时写观察记录和观察日记。接着,我在班上给学生们演示如何记观察记录,如何写观察日记,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的日子,孩子们每天早晨来校后观察,课间观察,放学前浇水,回去后写观察记录和观察日记。两个月后,孩子们种植的大蒜长出了嫩绿的蒜叶。与此同时,我们的孩子也通过观察和记录积累了许多的资料。记录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可爱的一面。有的用画画出了蒜的,有的用简短的几句话写出了蒜、青菜的生长过程,虽然只有简短的一些话,却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用心。孩子们人人参与种植活动,在种植中体验到了快乐。

第6篇:观察日记植物范文

【关键词】幼儿;绘画日记;绘画能力

一、激发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潜能

幼儿进行“绘画日记”的初期,教师的指导起着重要作用。幼儿身上与生俱来存在着包括艺术感受力在内的巨大艺术潜能,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幼儿亲近生活,进行美的熏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幼儿的发现美、创造美得潜能。

(1)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世界万千变化,各种建筑、漂亮服饰、自然现象等都能让幼儿从中发现美。例如:春天来临,大自然悄然发生着变化,草变绿了,花儿开了,小蝌蚪在水中快乐地游着……对幼儿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仿佛一朵花,一滴雨都注入了生命,能让他们的心灵感到震颤。教师可以结合春天的主题活动,充分利用自然角,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春天,观察并记录春天的信息,使幼儿不断地发现大自然的美丽。

(2)引导幼儿欣赏名画。美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一些名家的作品题材和表现手法非常新颖,我们能够利用这些名画激发幼儿创造美得潜能。例如:梵高的《向日葵》,形象生动夸张、色彩艳丽多变,能使幼儿感受到向日葵的夸张表现手法和颜色的多变性,从而大胆进行创造。

(3)提升幼儿创造美的自信心。仅是发现美是不够的,要让幼儿敢于创造美。作为教师,要深入探究幼儿的内心世界,要用幼儿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幼儿的价值观去理解他们。要尝试读懂幼儿的“绘画日记”,捕捉画面的闪光点,正面表扬、鼓励提升幼儿创造美的自信心。例如:幼儿绘画之后,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很想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别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的冲动,布置绘画日记展板,让幼儿展示一幅自己满意的绘画日记,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引导他们讲述画面的布局、色彩、意境等,长此以往,幼儿绘画的信心必定大增,也更愿意进行美术创造活动。

二、提高观察能力,积累创作素材

绘画日记是幼儿观察记录生活、抒感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但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幼儿观察能力较弱,观察得不够仔细,常常会把握不住事物的全貌和本质特征,也不知道如何表现,因此,不断完善绘画日记,能够帮助幼儿提高观察能力并积累创作素材。

(1)创造观察条件,积累创造素材。经常引导幼儿观察,能够让幼儿关注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既培养观察兴趣,又丰富绘画素材。观察的面要广,要能够扩大幼儿的视野,从不同形式的艺术中汲取营养,这样,他们的绘画题材就会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渐丰富,为绘画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利用周边环境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山水、动物植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博览会,了解优秀的美术作品;观察建筑物、环境设计、产品装潢、广告设计等,培养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观看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等。

(2)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让幼儿学会有目的的、整体地观察。幼儿观察的随意性较大,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转移观察目标或仅仅关注艳丽的色彩或奇特的外形而对整体却视而不见或顾及不到,教师要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观察。

其次,在全面观察得同时,培养他们分析、比较,抓住事物突出特征的能力。例如: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各种小动物。幼儿会非常兴奋地说出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兔子、黑熊、老虎、狮子、金钱豹、马、骆驼……,这时,教师引导幼儿深入细致地观察比较动物的外型、颜色、特征等。幼儿会发现长颈鹿是橙色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长长的脖子和腿,头和身体近似三角形;松鼠是咖啡色的,有圆圆的身体和蓬松的大尾巴等,通过比较,了解每种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从而加深对小动物的特征的记忆。

最后,要让幼儿学会观察事物的细节。对同一个事物多次观察,反复观察记忆,使幼儿对事物的印象越来越深刻。例如: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社区,可以分多次观察,每次观察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观察,要求幼儿从整体观察,了解房子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房子的布局等,第二次观察,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窗户、阳台等,比较各种房子之间的区别,第三次观察,可以在第一次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作更深入的分析、如不同房子阳台、窗户的变化,屋顶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室外机、落水管等细节,加深幼儿对楼房形状、结构及其细部特征的理解。通过如此反复观察,幼儿的认识才会全面深刻,画出的形象才会具体、生动。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有利于幼儿比较全面了解事物,既能认识整体,又能认识局部,加深幼儿对观察对象的印象,有时还会发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奇妙景象。

三、练习绘画技能,提高绘画水平

绘画技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技能,二是专业技能”。基础技能指造型原理,包括构图、造型结构比例、透视空间、明暗、色彩等。专业技能则是指不同画种的技能技法,如油画用油彩造型,讲究质感、色调、笔触等,中国画用线和笔墨造型讲究意境效果等。对幼儿而言,我们通常以基础技能练习为主。绘画技能是绘画表达的基本条件,只有学会表达方式才能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幼儿进行绘画日记,是幼儿绘画技能练习和绘画表现相结合的表现,是相辅相成的。幼儿在进行绘画日记的同时,也是对绘画技能进行了一次次训练。

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会构图构思。幼儿作画时,不同的幼儿要有不同的要求,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应充分引导幼儿回忆发生过的事与物,以采用举例法、谈话法等引导出幼儿心中强烈的感受,帮助幼儿在大脑中浮现出形象形成完整的构思,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各种方法表现出来。例如:《参观动物园》,整个活动教师不需要示范讲解,也不需要提出统一的绘画技能要求,而是让幼儿回忆讲述在动物园的所见所闻,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绘画要求。幼儿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情绪体验无拘无束地绘画,不同幼儿所表现的画面内容和形式明显的不同,富有个性特色,如有的用冷暖色块来表现,有的用线条或抽象图案来表现等。

第7篇:观察日记植物范文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呢?我针对学生往往把它记成流水账、疲于应付的问题,在设置上花了一番心思: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拓展学习空间,博览群书,引申课本内容,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下面略谈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写随心日记,养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习惯

这里的“心”指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随心日记可以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来。就是因为无拘无束,才使学生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

诸如“妈妈”“关爱”“感恩”“生活”“老师,您辛苦了”等都是典型的范例。如唐小翠同学在“妈妈”中写道:“妈妈这个人,说她慈祥吧,还真是,每次我回到家,她都搂着我‘宝贝,宝贝’地叫个不停。可我有时又觉得她挺残忍的,一次杀鸡的时候,吓得我都不敢看,可她一点都不手软,你说生命是真正平等的吗?”李晓蓉在“生活”中这样写:“‘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是什么?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却认为,这是生活!不是吗?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开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鲜花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鲜艳。以豁达的态度笑对人生吧!”你们看,多么富有哲理啊!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来自小学生的作品,这真是应了“只要相信他,就没有干不好的事”这句话。

二、让学生写随文日记,养成借鉴和模仿的写作习惯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它们内容不同,方法各异。但不管是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是起承转合、过渡衔接、首尾照应、语言表达、修辞运用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和模仿之处。在教学中,我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读中悟法,写中用法,凭借教材,让学生以课例信息资源为话题来写日记。

记得我在教完《珍珠鸟》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把全文自始至终贯穿了人性化的语言和笔调,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借鉴过来。有的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虽然没有冯骥才爷爷那样耐心地照料小鸟,但我深深地明白动物与人一样都是有灵性的,只要你对它付出了真情,它也同样会对你友好。记得我家有这样的一只猫……”也有许多同学模仿这篇课文的笔调写出自己与心爱小动物、植物之间的真情实感。还有的同学写出了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再如学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以后便有了对父母的建议——“把爱搁在高处”。

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而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获得“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素材。

三、让学生写随事日记,养成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写作习惯

首先,要求学生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发生在校园里、社会上、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是写日记的好素材。这些素材捕捉的都是身边的亲身经历的小事,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王跃同学的“难忘的篮球赛”,他把昨天刚举行的篮球赛,在当晚就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把那个场面写得栩栩如生。还有叶远昌的“‘六一’感触”,唐小鹏的“单元成绩出来后”等等,都是同学们成功的即兴之作。可见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通过日记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了。

其次,适当引导学生留意观察一年四季的自然景物、自然现象和各种动植物。如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星星、月亮、太阳,风雪、雨露等的景象和变化,各类花草、树木的形态特点和各种鸟、兽、鱼、虫的生活习性。如唐文清同学在“油菜”一文中这样写道:“八月,奶奶家的菜园里多了一片绿色,微风吹过,就像一潭此起彼伏的碧水,好鲜好靓!那碧绿的叶子下面有白玉般的茎,把叶片分成好几块,好像人的手掌……”唐燕在“秋晨的田野”中这样写道:“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哎呀,那景色美得让你留连忘返。特别是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庄都笼罩起来了……”你们瞧!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融入大自然,你会让学生感到可写的东西太多了。

最后,倡导学生应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胸襟。为灾区小朋友捐款、抗击甲型流感、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访华之旅、上海世博会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日记中的内容。

第8篇:观察日记植物范文

【关键词】科学科;探索研究;实验为基础

科学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科学课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精心设计实验,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搞好科学教学的实验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学科特点

一切科学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科学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科学始于观察科学,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科学。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察四季星空,保证观察的持续、完整。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认识和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季节星座交替出现,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周围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则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冬天关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科学现象,总结科学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2、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科学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科学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科学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验设计要联系科学条件

教学大纲规定:“科学课要密切联系科学条件。”我县地处鄂西山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抬头可见,垂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科学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一科学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科学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第9篇:观察日记植物范文

一、提前阅读积累

要想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我认为教师需做“有心人”,要有“大局观”。比如,四年级第一学期伊始,我即引领学生通览课本,让他们知晓本学期八个单元依次分别要写“景观或景物”“观察日记”“童话”“喜欢的动物”“导游词”“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成长的故事”“奇思妙想”等。同时,我会告诉学生写好作文的秘诀就是“三大一细”,也就是大量阅读、大量积累、细心观察、大胆联想。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再加上细心观察生活,写作时进行海阔天空的联想,才能下笔如有神,笔下生花。

紧接着就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我要求学生在预备周和第一周重点阅读描写“景观或景物”的文章;第二周和第三周重点阅读各类“观察日记”;第四和第五周重点阅读古今中外的“童话”;第六和第七周重点阅读描写“动物”的范文;第八和第九周重点阅读“记叙生活中的真实经历”的习作;第十和十一周则重点阅读关于“成长的故事”的记叙文;第十二和十三周就重点阅读描写“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第十四至第二十周,可以自由选择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确,如果学生能多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能为写作做好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我坚持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并且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过提前阅读类似的文章,提前积累语言素材,学生就能克服“没什么可写,语言贫乏”的通病,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文章。

二、坚持先说后写

说话是写话的前导和基础。从人类语言发展的历程来看,先出现口头语言,然后产生记录它的符号――文字,最后才形成书面语言。从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来看,最先学习的也是口头语言。两岁左右,儿童已能和成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上学之后才开始认识字词,学习书面语言。

我认为“说”和“写”不应当脱节,而应该交错进行、互相渗透、紧密结合。“说”和“写”的训练应当一直贯穿在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过程中。

三、适时化整为零

时下的作文教学多为按部就班,教完每组课文的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后,即进行“布置任务”式的作文教学。其基本套路就是,一明确写什么,二明确怎么写,三明确注意事项,四布置作业。

要破解学生“畏惧作文”这个难题,我认为教师必须要提前谋划,在讲读课文读写结合的练习中,让学生在读写小练笔中不知不觉地逐步完成单元习作。

比如,为了完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作文教学任务――观察日记,我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学第一单元讲读课文《鸟的天堂》时,即要求学生完成读写结合的作业――观察你最喜欢的植物的叶子,仿照第八自然段总分的写法描写你看到的叶子;接着,在教学第二单元讲读课文《爬山虎的脚》时,则要求学生完成读写结合作业――观察你最喜欢的植物的茎和花(或果),仿照第二自然段抓住颜色变化的写法,描写你看到的植物的茎和花(或果)。

这样,通过读写结合,适时把单元习作的任务分解在课堂读写结合的练习中去完成,不但学生学得轻松、压力骤减,而且能让学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应用到写作中,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养成。

四、学会构思提纲

学生步入中年级,知识较为丰富,见闻较为广博,为什么仍有部分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就发愁,不知从何下手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懂得构思,不知怎样把自己的“隐性思维”显现出来。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板书时有意识地综合运用了“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树形图”“括号图”“流程图”“复流程图”“桥形图”等思维导图,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熟悉这些思维可视化工具。

通过板书,让学生懂得“圆圈图”可用于联想,“气泡图”可用于描述,“双气泡图”可用于对比,“树形图”可用于分类,“括号图”可用于拆分,“流程图”可表示程序,“复流程图”可表示因果关系,“桥形图”可用于类比。

通过实践学生就会明白,写作文时,只要恰当使用这些思维导图进行构思,就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维、拓宽思路,不仅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而且可以让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写出的作文会言而有序、言之有物,更加具体、生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