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仿古建筑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仿古商业街的后现代性
现代主义建筑大多数都是强调使用功能性,很少去强调建筑的装饰性。那么从建筑的形式和意义去分析,商业街的仿古建筑应属于后现代主义。而且很多商业街在进行仿古建筑设计时,也运用了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传统元素。如果仿古商业街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地域文化和传统内涵,那么商业街建筑就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1.2仿古商业街的商业性
商业街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商业利益。因此,更多的开发商将商业街的设计采用仿古建筑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作为一条商业街,首先要在使用功能上遵循功能合理性,然后再进行考虑仿古性建筑设计。如果要建设仿古商业街,那么首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何仿古、仿古的意义、仿古所传承的文化内容是什么等,以此来凸显仿古的真正用意。现代人们为何钟爱百年的文化商业街,因为其更多的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其就像现代社会的人们吃惯了大鱼大肉,如果去吃一些野菜的话,就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因此,需要去考虑生长在钢筋混凝土建筑里的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建筑,如果更好地将地域文化和传统内涵展现给人们,这些才是仿古商业街必须去面对的问题。
2现代商业街仿古建筑方法
2.1拆除重造
将旧建筑进行整体拆除,然后在拆除的位置上按照设计的年代风格进行重建。这种拆除重建的方法,从设计方和施工方的角度而言,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而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首先,对旧街道房屋进行整体拆除的话,设计者就相当于在一片空地上进行设计,根本不需考虑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另外,新的商业街设计风格可以按照某一个年代的风格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就可以在人力和物力节约大量成本。这种拆除重建的方法固然有自身的优势,然而它也抹杀了人们对旧街道一些记忆,将传统建筑文化的底蕴进行了“拆除”。换而言之,这些百年老街可以认为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不属于某一代人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将之摧毁。
2.2局部改造
局部改造就是在保留一些原建筑的基础上,对一些局部外观进行改造,或者是对旧街道进行整体的景观规划。这也是很多旅游景点惯用的方法,例如我院设计的文殊坊,文殊坊是国内最集中的禅文化中心之一,汇集了千年古寺文殊院,道教圣地五岳宫以及爱道堂、金沙庵等多处古迹,被誉为“都市禅林”。
3解析仿古商业街设计失败的原因
虽然,国内商业街更多是采用仿古建筑设计,但是没有继承原有的传统文化,以至于失去了原居民生活的气息。让人们感觉到商业街的仿古建筑大多只是流于形式,给人一种肤浅的感觉,也可以看作是换了外衣的便利商店而已。例如苏州寒山寺古街改造工程,其主要是以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苏州寒山寺为中心,因为苏州寒山寺是非常著名的佛教圣地,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古香古味的建筑群。政府和开发商意识到苏州寒山寺所能够带来的商业价值,于是在寒山寺的临近地段进行了商业街规划,建造出了一条在建筑风格、比例等多方面都极为相似的仿古街道。从外观上观察,仿古商业街和寒山寺的建筑风格是一致的,不存在任何不协调的地方。然而在苏州寒山寺的仿古商业街的建造时,将原有的居民全部搬迁,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气息,而且出现了很多五花八门纪念品的商店,以至于后来的游客只认为这只是一个现代便利店而已。如果在进行现代商业街仿古设计时,更多是考虑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而不仅仅是建筑风格,那么商业街的仿古设计也会取得一定的成功。
4小结
【关键词】现代设计,仿古建筑,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居多.木结构有很多优点,倒如卯榫结合整体抗震、雕粱唾栋艺术纯粹、单体组合空间丰富等;但也有许多致命的缺点,例如取材匮乏、腐朽老化、制作复杂、单体空间单调等。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何合理化、规律化的在古建筑中应用,使现代结构的仿古建筑既保持浓郁的中国古代特色又能摒弃木结构的致命缺点,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特点分析
1.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概念简述
中国建筑文化历史悠远,形成独特,建筑物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宏伟中不失细腻,庄严中不失优雅。而“仿古建筑”一词正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上世纪末学术界在理论上的探讨, 褒贬不一, 可以说它经历了一个坎坷不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仿古建筑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或传统建筑材料, 对古建筑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狭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传统建筑材料, 在特定范围内对古建筑的复原,严格讲属于文物修复范畴。
2.仿古建筑的特点简述
仿古建筑通俗点讲既是用现代的施工工艺体现古代建筑的外形。而我们知道由于古代建筑材料和理论的局限性,古建筑并不存在高层结构;故而现今的仿古建筑多以单层和多层为主。众所周知,现代多层建筑多为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所以在仿古建筑中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一)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体现在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并保持构架制原则。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鉴于木结构的耐火性很差且使用周期短,在现今建筑中已经不提倡使用;而构架制的结构形式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极为相似:传力途径明确,主体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分开。这就说明框架结构是最能体现古建筑精髓的结构形式。这也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但彩画制度这一形式在现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也只能通过外贴或喷绘等装修手段才能达到。
(三)中国古代建筑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所特有的形制,它既是梁和柱之间传递荷载以及承担抗震作用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为一体的精华所在。随着现代结构形式及建筑材料的发展,斗拱这一重要的结构构件应用在仿古建筑中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质性作用,而仅仅作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装饰构件。但是它作为古建筑的代表性构件是不可或缺的。
(四)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正是由于这种理念,古代建筑的单体建筑形式也是高度统一,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这些特点难免单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古建筑的多样性,而古代建筑师则从建筑组群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从而使庭院变化丰富多彩的。而在古代园林的设计中这些特点并不明显,原因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这才有了现在我们熟知的各式园林。
三、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仿古建筑中应尽可能的以现在设计方式来使得各个方面的特点得到显示。中国古建筑中以明清时期的苏式园林古建最具代表性,也最为人们熟知;所以在仿古建筑形式中以仿明清苏式古建为主。仿古建筑的主受力构件大体可分为:柱、梁、桁、檩、椽。传力方向为:屋面椽檩桁梁柱;途径明确,受力简单。笔者将以一个简单的仿古建筑设计做出分析。
1.景点的整体规划
如图1,该景点是为纪念一个上古凰落架”的传说依山而建。简单地分为两个标高平台。
首层平台是一个小型的游园,二层平台是围绕一颗老梧桐树的纪念游园。两个高差所形成的两个立面采用汉阏组合造型,第一立面两组组合,中间设神道,通过神道台阶上至第一层游园平台,该平台采用对称手法完成以铺装、落差广场、旱地喷泉等要素组合的休闲广场;第二立面一组组合,中间设过门阀门,阕门两侧分列两组阁和宫墙,通过阕门上至二层纪念平台。该平台上设纪念亭和老梧桐树遥相对应。其间夹杂绿化、铺装、廊道、水池等园林设计因素。
2.单体设计
如图2,汉阕的造型古朴刚劲,别名凤阕,能够很好地突出该景点纪念。凤凰落架”的古老传说。将单体的阗分体量大小,前后不一地组台在一起形成立面造型就要求单体的阔比例及大的构件仿古特点明显,且利于现代结构施工。
设计中通过对古代汉阋造型有选择取舍,强调大形体的同时忽略某些结构细部,尽量通过小型装饰构件体现古朴的昧道。单闫分上下两层檐,中间是空口回音腔体,内置风铃致枚,每当山风吹过铃声清脆引人寻觅。戗脊、覆瓦条等构件粗拙刚劲.线条挺拔。双层阕顶面覆墨绿琉璃平瓦,其余外露面铺青灰陶土砖。阕体正面中间置古式青铜浮雕。总体组合色调以青灰的阕墙、青灰的铺装地面、墙上铜制金属花箍、古松柏、红绿的花草构成既庄重又活泼的纪念场所。单体组合方面通过阕体的高低、前后错落,材质的转换,横向竖向线条的对比,墙体古式花盆的点缀形成单体的统一,丰富的多角度观感组合立面。
3.结构分析
如何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百分之百解决建筑设计的思路,在基础承载、基础形式、墙体形式、阕头形式、细部构件等方面分别对待,既要考虑安全合理.又要考虑经济实用。由于该地盛产石灰石,所以在基础和墙体上采用了M7.5水泥砂浆浆砌MU20石灰石,在围头标高范围内采用了内部框架,两层檐板和竖向腔板从框架梁上以折板的形式挑出,板厚100 mm,壬10配筋,根部由于双层板厚承载剪力不是问题,主要荷载考虑板自重、瓦板重量、风荷载、雪荷载。内部框架柱基础伸人浆砌石灰石满足锚固,并每隔800mm环形拉结一道框架梁,框架梁内侧挑出基础板,上浆砌石灰石作为压载。且为防止风的侧向力,必须在框架基础上砌够足够压载的石灰石,防止阕头的侧倾。其余戗脊等构件按照加工尺寸,用细石混凝土9号铅丝做骨架,壁厚15 mm,预制后,焊接在相应位置的预埋铁件上。外露装饰分90采用铺装、抹面涂料、斩假石等做法。
四、结束语
通过对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对现代结构的仿古建筑借助古老传说的优美意境,和谐地与景观规划有机地融为一体有了浅显的认识和大胆的尝试。该景点建筑建成后,给人以建筑总体布置。彰显雄浑大气,单体建筑突出沉稳厚重,细部装饰刻意精雕细琢的感觉,是谓成功的现代设计思路,同时也成为人们在闲暇时观赏、游览、休闲、散步的理想场所
参考文献:
[1]牛毅胜 浅析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7年28期
[2]张向东 肖胜利 夏琪谷 洪勋 马学 仿古建筑地震灾后重建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施工技术》 ISTIC PKU -2011年6期
[3]张福萍 仿古建筑结构设计实例简介 [期刊论文] 《煤炭工程》 PKU -2003年9期
[4]谢海燕 浅谈仿古建筑的设计――永定下洋温泉度假酒店设计 [期刊论文] 《建筑设计管理》 -2012年7期
由于建筑群落存在潜在的垮塌风险,已经不能满足文物建筑日常的使用及安全,结合市政府全面整治保护历史街区,恢复文物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因此需对该街区建筑进行有效的修缮维护。在修复工程中采用的原则是修旧如旧,尽量保持原有的形制及结构,尽量保证本体原料不变,坚持运用传统工艺施工,保持文物与本体环境的协调。这次修复的主要是院落群中的27号院,27号院修复工程包含原杨爱源公馆(四合院)和西跨院(旧警察所),现修复方案按两院合并考虑,整体实施。修复后布局为四合院+西跨院。正房为两层带檐廊(柱式),东西厢房为二层挑檐廊(垂花),南房为一层半挑廊(假);西跨院北屋为两层,南屋为一层半;其中四合院一进院东西厢房同为两层但不做檐廊,二进院东西厢房二层通过穿山廊与正房檐廊相连。
二修复过程中所考虑到的防火设计
要求对于古建筑而言,由于采用了木质梁柱、木屋架,火灾荷载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规定的火灾负荷量,起火后对建筑的危险非常大。古建筑中的木材,历经几十年、上百年的风干,材料的含水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干材,因此极易燃烧。一旦起火,火势将沿着整栋建筑的柱、梁直至屋顶而燃烧起来。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缝隙多,大多数通风条件比较好,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快,燃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燃烧。
1耐火等级的设定
古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其耐火等级低,多为三、四级。所以当我们在做修复工程的时候对于防火方面不能把标准定位过低,古建筑的使用时间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考虑到院落旧址所在地块界限尺寸有限,加大防火间距势必破坏建筑群的整体性,因此我们将建筑的耐火等级定为二级,等同于目前低层商业及多层建筑的耐火等级要求,东西房与两个正房的防火间距均为6m以上,这样在保证了整体的同时也满足防火要求。
2建筑防火分区的设定
现代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是防火安全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也是防止火灾蔓延以及人员疏散的安全保证,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枢纽。因此,通过火灾危险性的分析我们对27号院落中根据实际的距离大小来划分防火空间,形成物理性的防火分隔,再以此空间的间隔,规划设置各项防火措施及设备,达到防火安全目的。在27号院落里面的两个正楼一、二层建筑面积为100m2~200m2左右,按照现在的防火标准可设为一个防火分区。在楼下均设有一层地下室,我们将每个地下室划分为不大于500m2两个防火分区,并且每个防火分区中均设有直通室外的疏散楼梯和垂直疏散口,以此来符合现在制定的防火设计规范和要求。在地下室建筑组团西侧和南侧均设有消防车道,在西跨院和四合院设计有室外消火栓,每个房间配置两个干粉灭火器。这样在防火设备上就含有移动和固定两种灭火设备。
3建筑材料的使用
古建筑原先所使用的材料很难达到现在的防火规范标准。对于古建筑的修复,首先在保证结构的安全和坚固的基础上,所使用的材料还要采用必要的防火措施来满足疏散和救火的要求。原有27号院落群的主体建筑采用的是砖木材料,根据多方探讨和研究决定在修复院落群建筑原貌的同时要积极运用现今成熟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做法,因此院落的主要屋面和楼板采用基底材料,墙体基底则选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砌块,这些材料的使用使得整座院落的耐火性能基本达到现今砌体建筑的水平,同时在建筑里还砌筑有砌至梁底的防火墙,并在木构件的表面涂刷防火涂料,从而为发生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救火留有一定时间。为保障安全疏散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和尽量地延长逃生时间,在建筑中设置防火门成为必备的逃生和防火设施。会馆建筑里设置有双扇乙级防火门,管井门为丙级防火门。
三结语
关键词:房屋建筑;抗震设计;加固措施;现状;改进措施;分析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for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China, and the era of economic reform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strictl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to analyze realistic factor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of the specific conten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reinforcement show full order form processing function of the overall seismic content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requirements, quality, satisfy the stability requirements of life, reduce unnecessary accidents happen, realize the reasonable maintenance cos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o promot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security will boom construction.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seismic design; reinforcement; present situation; improvement measure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72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不同地区的震害现象一直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对于不安定结构的住房设施的维护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另外,新型建筑的防震设计方案虽然已经投入实施,但还有许多尚未发掘的外部因素,这些隐患将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社会安定秩序的合理维护。因此,必须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的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同时结合我国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及周期强度预测,保证不同设计结构在质量加固处理与维持的合理价值,确保整体坚固质量的全面维护,保证人民生活秩序的稳定,提高整体模式作用下我国社会经济格局的全面转换。
维修加固的主要原则
受损房屋的主要应对手段
受损房屋结构主要体现在砖混、框架结构以及框剪的展现形式,其中关于具体房屋的设防烈度的调整工作需要进行具体工作量的细致划分,保证整体加固结构的简单呈现,同时保证拆除结构程序的经济合理性,在进行适当的调整处理之后,进行具体维修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分析。首先,针对关键部位的受损状况进行细致的盘查,注意必要的加固和整修部位的合理控制,通过对受损程度不高,但实际数量分布较为丰富的建筑进行总体的安全质量估计,结合不同的施工步骤进行具体工期和资金的评估,确保适应不同地质状况的具体建筑水平的适当维修,保证资金在整个建筑最大维修处理工作中的合理应用效果,避免过度浪费造成的具体工作难以落实现象,因此具体的实际因素对于整个应对手段的选择有着一定的影响效果。
实际的检验与鉴定程序
对于不同危险状况的房屋建筑需要进行系统的技术检验程序进行一定指标的鉴定,针对具体细节需要的处理效果进行具体的加固设计。大量的危房检测与鉴定工作必须保证具体细节资料的完整性效果,包括现有建筑的实际材料强度、裂缝的具体分布位置以及整体遭受破坏所展现的具体形式,以此作为今后整修的主要依据,保证后期加固设计的标准性效果,因此就如何进行细化处理需要针对几个方面进行深度的考虑:首先,对于灾区的房屋建筑检测工作,必须积极落实先进处理技术和相关经验的人员,而实际的检测与鉴定工作需要满足一定的程序步骤要求,对于危险系数较低的房屋建筑进行检测处理,可以优先考虑进行加固设备的安置,主要部件根据具体的受损程度进行次要构件的合理选择,实现优先修缮处理,确保居民正常居住生活早些落实,减少对于人们生活与工作等方面的影响,待设防标准上升到一定指标的时候,再进行新标准的加固改造工作;而针对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确定的时段进行新标准的积极贯彻,而实际加固费用较大,同时稳固重要不太大的房屋可以省略检测鉴定程序,可以考虑进行拆除,保证具体工作落实的效率水平,促进整体加固与改造工作的进一步落实。而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应该进行优先改建,特别是一些医院、学校等部门,面对具体工作落实的高节奏要求,需要按照轻重缓急以及重要性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特别是教学楼与医院部门的检测处理必须保证及时,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人民每天的正常生活需要,具备较为重要的社会地位。
加固措施的科学分析与改进
(一)加固方案的设计
针对整体结构的支撑效果与抗震能力的合理维持,以及细节结构在局部位置的承载力加强和刚性变化规律需要进行细致的考察,保证框架在经过加固处理后实现整体结构的维护效果。对于加固后的结构质量和刚度分布需要保持均匀、对称的水准,避免扭转效应的产生,同时避免经过局部结构加强之后产生的实际刚度的突变;对于抗震较为薄弱的部位包括房屋的凸出部位以及不同结构的连接位置进行整体修整;新增构件与原有构件需要保持一定的联系性,保证可靠连接工序处理完毕后的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爱你的可靠基础程度;对于出屋顶烟囱等容易发生倒塌的非结构部件也应注意具体防震设计的配合。
加固设计针对新建建筑以及未完的主体建筑需要按照同年度新修订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严格执行,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包括学校、医院等应按照调整后的设防烈度进行加固的系统设计,包括具体的使用年限在加固后的延续效果;对于违章建筑不进行抗震设计结构的加固范围的列入,其中造成严重安全威胁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表现形式应立即给予拆除。
加固补强的主要手段
加固补强的手段有着丰富的形式,对于目前现有房屋建筑的破坏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后,结合实际修整的经济性和可能性判断,实现具体标准化控制成效的加固设计图集以及实际施工要求,提高整体设计方案的制作速度,加快加固处理的进度和效率水平,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不同墙角裂缝与预制板搭配的处理必须按照板实际的搁置长度进行系统的分类处理,结合抹灰处理修缮,如果板的实际长度不足可运用附加角钢进行控制板搁置长度的手动增加,确保整体施工效率的全面改善;对于承重砖墙的长斜裂缝的加固处理可以采用钢筋网片与水泥砂浆的结合进行结构的具体加固,而砌体结构的加强处理可以运用砂浆进行勾缝;框架结构内部的质量缺陷需要运用黏贴钢板进行梁、柱的加固,针对预制板间的裂缝可以采用聚合物砂浆进行补缝,特别是门、窗角位置的裂缝需要借助细钢丝网和抹灰供给进行实际补充。
对于学校等建筑的加固设计建议
学校在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经济格局的促进水平有着相当高的决定作用,因此具体抗震设计功能与加固整修工作必须及时落实处理。针对外廊形式和单跨框架震害较为严重的现象以及倒塌状况,需要结合实际分析这类房屋横墙比重的分布情况,考虑满足一定采光要求设计后的纵墙支撑效果,在只有单道抗震防线支撑的状况下,具体的抗震要求就不能实现全面的满足;同时由于整体结构下的横梁经过偏心受力,抗倾覆力矩较大,加上悬挑不小的现状,使得竖向地震作用下的防护功能基本失效;具体校园对于整体混凝土结构建设失去一定的衡量与认同标准,会造成砌体不受约束限制,导致最终的抗震强度严重不足的现象;楼屋面板在预制空心板的应用方面比较广泛,因此整体作用下的板间与墙体之间的结构,主要指连接部位易出现严重的裂缝,长期不管会造成整体结构框架的垮塌。
针对以上现状首先需要对地方学校建筑进行不同建造年份的分类,做到具有针对性的组织排查工序,保证实际安全隐患检查工作的全面落实。学校的使用功能以及具体的结构类型需要结合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不同年限的工作质量状况进行综合因素的统计分析,保证维修加固工作的积极作用。在我国房屋建筑规范逐渐完善的前提下,进行实际抗震设防方案的实时修正,确保具体施工标准在不同工序的实施效果,保证系统分类后的实际整修工作的高效率与高质量进程。学校在进行整体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抗震性较好的结构体系进行混凝土框架的合理搭配,禁止使用预应力预制空心楼板和预制楼梯,最好运用现浇混凝土进行不同结构的替代支撑,保证整体施工的细致结构质量与具体连接点的稳定效能;同时针对具体的楼层进行一定的限制,保证建筑设计在整体平面空间布置和造型设计等方面需要进行抗震要求的具体展现;对于人文活动较为普遍的图书馆、食堂等结构最好运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避免发生灾害过程中组织疏散工作的严重滞后,保证具体空间的宽度要求,并在外侧增设一排钢筋混凝土柱,是整体结构受到横向大梁等结构的有效支撑,增强整体建筑在抗震方面的稳定性能和质量效果。
总结:我国的房屋建筑在现下时展的要求下,以及具体人民生命财产权力维护效应的作用下,需要做出具体的科学改进,结合具体建筑结构的实际支撑效果,以及实际材料在外部混凝土结构的黏补功效,进行整体防震功能的全面扩展,保证我国房屋建筑的高度安全效果,维护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施工方法
现有建筑物结构进行合理的监测,在安全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加固建筑结构的改造方案,可以提高现有建筑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满足正常的使用功能,提对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对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有积极作用。既有建筑加固逐渐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待改造和加固的既有建筑结构的改造范围大,具有巨大的工程量,具有现实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给建筑结构加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现行加固规范归纳了我国的较成熟的加固技术,主要有增大截面法、预应力加固法、干式外包钢法等。此外国内很多的科研单位对探讨和研究新型加固技术进行了探讨。其中,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立了低价高效承重膨胀螺栓、混凝土结构锚栽钢筋技术以及提高混凝土强度加固技术等相关课题。相关新方法的研究对我国加固行业的发张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结构加固的技术及方法分析
1.1 加固方案具有良好的施工性
加固方案和施工在进行结构施工时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建筑物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方法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是否具有施工作业的可行性是加固工程的必要条件,阻碍建筑结构加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良好的施工性。某些施工方法虽然理论是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施工难度较大,造成劳动力使用量大、安全性低以及工期较长,使得加固质量受到了影响。
1.2 加固工程和加固方法
间接加固和直接加固是的两种类型,我们实际中根据使用要求以及实际条件,采用合理的技术和方法。我们应该根据实际工程条件,进行方案的比选进行加固方法的选用,同时我们也要考虑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的合理性。对于构件加固和体系加固同时存在的情况,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体系,然后考虑构件。针对不同的构件进行加固是,我们首先考虑的是重要的结构和关键的构件。对于单一方法有效性不稳定时,我们采用综合法。
介绍加大截面加固法。受弯构件的受压区增加现浇层,这样可以扩大受压区的截面尺寸,层架截面的高度,从而增大结构斜截面的抗剪能力、正截面的抗弯能力以及整个截面的刚度,对结构起到了补强加固的作用。钢筋强度和面积的加大提高了混凝土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其前提是在适筋的范围内。有效提高正截面的抗弯能力可以增大主筋的面积,条件是原构件截面配筋不高。通过在受拉去的截面增加现浇混凝土围套课增加截面。为了提高构件的承载力以及改善使用性能,我们可以通过原构件和新加部分共同协调工作。次加固法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同时工具简单、适应性强,可以用于一般构造物包括板、柱、墙的混凝土加固,缺点是具有长时间的湿水作业,对生活和生产有负面影响,并且对建筑物的净空有影响。
置换混凝土和预应力加固。此种方法和加大截面法的优点是一样的,相对优点是对净空的影响较小,缺点是同样存在较长的湿作业时间,在有严重缺陷以及受压区混凝土强度低的梁、柱等的适用。在新增外部荷载以及预应力的共同作用下,预应力水平拉杆内会产生轴的拉力,通过杆端的锚固偏心传递到构件上,此时偏心受压作用在杆件中,缓解并控制了构件裂缝的发展,同时提高了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
运用外粘型钢进行加固。在用外粘型钢进行加固的条件下,在梁截面的四隅贴角钢,在梁的受压区有楼板或是翼板是,用钢板替代梁顶面的两隅。使用粘贴钢板加固方面计算斜截面以及正截面的承载力,在计算时用角钢的截面面积额代替钢板截面的面积。
采用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的方法。为达到加强加固改善受力情况,我们利用胶结材料将纤维复合片粘贴于构件的表面,纤维复合物理材料的优点:具有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强度高,其为钢材的十几倍;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会与盐碱等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工程加固设计的必要性
2.1 现实需求
由于现实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在熟练掌握新建筑的结构设计基础上,对房屋的改造好加固设计工作也要掌握。现实生产中很多方面造成加固的必要性,有些建筑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层;被迫与相关规定,楼层的周边凹凸部分进行补平改造;抗震要求进行加固;遭受超载,火灾以及不均匀沉降等相关原因要进行加固等。
2.2 鉴定及检测的必要性
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和适用性的要求,鉴定和检测是改造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同时,对其可靠性做出合理的评价。检测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特点和情况对重点内容进行检测,钢筋配筋、混凝土碳化深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是着重检验构件。
2.3 建筑结构的改造、加层加固设计必要性
首先,既有建筑物进行改造加固设计实施后,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责任有承担此任务的实际单位承担,未参与改造的原单位不为此负责,所以研究单位和设计单位承担改造加固设计。
其次,要与施工单位进行配合,施工单位的水平以及经验,有助于确定更加有效的实施方案。如果在设计时并不能确定施工的单位,开工之前应该针对设计中结构的是施工要求以及做法与施工单位进行讨论以及交底,同时必要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设计,保证工程最低造价和质量。
3、施工实施中的技术要点及施工方法
首先,对原来的钢结构进行取样、考察、实验的工作一定要认真落实,有专业权威的实验室对原来的钢材就行取样实验,做出具体的报告,从而确定所需要的新钢材的焊条规格型号和材质等。
其次,对现场原来的就钢就行清除表面所存在的氧化层,并对钢结构进行喷砂除锈,完成后确定使用可靠地改造、处理以及加固方案。
最后,对于腐蚀氧化层以及渣物的清理要彻底,使用专业的空压机连接专用的喷砂除锈机进行处理,对于腐蚀严重的部分,可以使用榔头等进行处理。晒干喷砂除锈机中的细黄沙,在施工时要做好施工人员的防护工作,同时搭设环境保护设施。
4、总结
总而言之,建筑结构的加固是建筑工程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应该从源头上抓起,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加强工程管理水平,除此之外,我们要掌握加固方法、设计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受作者水平所限,针对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同行之间相互指正,我们会吸收各个方面的批评意见,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科研态度,为我国建筑结构加固方面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谦,彭必斌.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设计[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01:21-23.
[2]朱黎峰.澳门银河度假村楼板结构加固施工新技术[J].建筑施工,2012,03:203-205.
[3]朱纯宜.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经济性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2.
[4]江学良,杨慧,孟茁超,毛妙.FRP在土木工程结构加固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0,18:111-117.
[5]段英丽.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中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中外建筑,2004,01: 165-166.
[6]赵雁,罗劲松.重视结构加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05:227 -228+236.
[7]黄春华,胡新丽.结构加固的现状与探讨[J].广东建材,2008,02:13-16.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21488.92m,地上5层,地下3层,檐高26.50m,建筑物为长方形建筑,南北向长度86m,东西向长度28.2m,屋面为平屋面,屋面四周为仿古屋檐,屋檐结构为钢结构,上部为琉璃瓦斜屋面,下部为双层椽子造型。
2方案选择
本工程椽子为双层椽造型复杂,常规的做法很主要存木结构椽子n叮:方便,可现场裁切,防腐及装饰工艺复杂,耐久性欠缺,装饰层易脱落。采用混凝土直接浇筑成型,结构牢固,重量较大,影响结构受力,且支模比较复杂,装饰层易脱落。采用GRC空心椽子仍需以混凝土板为背板,且安装复杂,进度较慢,装饰层易脱落。本工程屋檐椽子造型采用铝板加工成型,表面喷氟碳漆。工厂加工成型,现场组装,成块安装,速度较快,自重轻,氟碳漆耐久性强,不易污染。
3椽子设计
3.1总体外观设计
参考北京多处古建筑,先设计双层椽子造型,确定长短椽子比例,见图1。小椽子截面尺寸为宽130mm~高130mm,长度为410mm;大椽子端部尺寸为130mmx130ram,尾部尺寸为宽130mmx高190mm,大椽子下部为弧形椽子,弧形半径为12m,大椽子长度为1330mm;大小椽子长度比例为10:3;屋檐高度为22.64m,立板高度为380ram;根部挡板高度为290mm。
3.2组件分解
根据椽子外观尺寸将屋檐分解为:小椽子、大椽子、背板、立板、根部挡板5部分。5部分通过拉铆钉及自动螺丝组装成整体,见图2。4个转角处根据实际尺寸,椽子尺寸由大到小,设角椽子。
3.3单个组件设计
板材选用:根据现场样板,大小椽子采用2.0mm厚铝板加工制作,立板、背板及根部挡板采用2.5mm厚铝板加工制作。椽子:采用铝板焊接制作成六面体,为节省材料及加工方便,五面为整板,顶面仅为20mn碗折边,中间为空腔。背板:为折型铝板,四周20ram折边,单块背板宽度为1300mm,为增加背板的刚度,在背板折角处设三角型加强件,保证背板折角处在安装时不变形,保持9O度直角。立板:为u型铝板,下部宽70mm,折边与背板对接形成一体,其接缝宽20ram,起滴水槽作用,采用塞橡胶棒打硅酮胶密缝。上部宽120mm,折边起到与斜屋面结构连接的作用,屋面防水可直接做至山部折边的外侧,保证屋面水不进入椽子内。立板四周20mm,折边起到加固及连接作用。单块立板长度为3m。根部挡板:为宽290mmeh~板条,单块长度为2m,见图3一图7所示。
4组件加工
粥板下料,将铝板设计尺寸输入电脑,采用精密.及雕刻机切割铝板;采用折板彻将铝板弯折成型,然后采用氩弧焊将接缝进行焊接,并进行打磨,确保焊缝平J帆光洁、无漏焊。椽子外观尺寸必须大小一致,偏差不得大于0.5mm。各组件的铝角码在工厂安装完成,连接螺丝为沉头螺丝,不露出铝板,确保铝板安装平顺。各种组件外侧喷涂氟碳漆,采用工厂氟碳喷涂,分为喷底漆、面漆及清漆三道工序,要求颜色均匀一致,涂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氟碳漆在车间进行风干,完全风干后,各组件氟碳漆部位贴塑料膜进行保护,防止运输及搬运过程中损坏。
5组件安装
5.1测量定位,设置控制线
在建筑物4个大角放出定位角点,用直径16短钢筋焊接固定在屋面钢结构上,将定位角点引至短钢筋上,四角拉通线,且每隔10m用钢筋头固定通线。每面设置两条平行的控制线,两条控制线在同一标高。因外脚手架上无法支设水准仪,故在平屋面上支设水准仪,采用长~!-FE进行标高抄测。
5.2骨架安装
采用1O号槽钢作为水平主龙骨,采用50X50X3角钢作为竖向吊I%,~_7R''''-W-次龙骨,提前除锈并刷两遍防锈漆。将钢结构屋架焊点处的厚型防火涂料手工剔除,焊接水平主龙县I根据与甸角钢吊杆及水平次龙皿,用水平仪检测7k平次龙骨的标高,偏差控制在5—Tl/1om以内。焊接点的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刷两遍防锈漆。骨架安装完成后,由监理单位进行隐蔽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椽子组件安装,见图8所示。
5.3组件组装
将椽子各组件运至屋面,在星面{殳i乍平台,用于椽子组装。揭掉塑料保护膜。在背板上放出椽子位置线。采用拉铆钉先将小椽子固定在背板上,然后,将大椽子固定在背板上,拉铆钉固定在椽子的2付擞,拉铆钉问l~200mm。背板、大椽子、小椽子组装成为1个组件,称为背板组件,整体安装;立板和根部挡板分别为1个组件,在背板组件安装完成后,分别安装。
5.4组件安装
5.4.1先将四角大椽子安装固定坛然后,由四角向中间安装。
5.4.2先安装组装好的背板组件,用自攻螺丝将背板上固定好的铝角码与水平次龙骨连接。如角码有偏差,可在旁边重新打眼安装角码,单独焊接短角钢固定角码,后焊接的焊点及时清理焊渣并刷防锈漆,做好隐蔽验收。
5.4.3背板与背板拼接第一块背板安装完成后,进行第二块背板安装,每g~-I=板三面采用角码与龙骨连接,与第一块背板交接处,压在边椽子的折边上,宽度为8Inm。如此,看不到背板的接缝,见图9所示。
5.4.4中间背板安装椽子为从四角向中间安装,当椽子安装至中间剩余4m左右长度时,进行精密测量,确定椽子的间距及单块背板的尺寸,现场对背板进行修改,确保椽子间距均匀,并最终交口。从四角向中间安装,最后一块背板无法从下部安装,需钻到斜面的空腔内,从上部进行安装,单独焊接角钢吊杆与背板连接。
5.4.5立板安装立板采用上下固定,下部角码预先在工厂内安装。安装时,下部角码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水平角钢上,上部通过自攻螺丝与焊接在斜屋面钢板上的扁铁连接,见图1O所示。
5.4.6根部挡板安装根部挡板直接用拉铆钉固定在椽子根部,每根椽子根部设2个拉铆钉,挡板与外墙石材接缝处打硅酮胶封闭,见图11所示。
5.4.7立板与背板接缝处理。立板与背板接缝宽度为20mm,立板与背板的角码交错布置,通过自攻螺丝从下部固定在水平骨架上。安装完成后,缝中塞橡胶棒,打硅酮胶,此缝起到椽子滴水作用,见图12所示。
5.4.8硅酮胶选用硅酮胶为专用硅酮胶,根据椽子氟碳漆颜色调色生产。
5.5安装完成效果。
6细部要求
要求斜屋面防水做至立板端部,盖过立板的折板,防止雨水进入椽子内,见图14所示。椽子端部向下倾斜20mm,防止雨水顺椽子流至外墙面。立板与背板的接缝都设在椽子部位,不得设在两椽子之间,以保证美观。立板与立板接缝处的折边在工厂加工时需要刨槽,确保折角为直角,保证两立板接缝处为平缝。小椽子前端突出立板10mm,此部位与立板的接缝处要打胶封闭,防止雨水进入椽子内。
7质量控制
定位放线需进行2次校核,确保位置准确;骨架封闭前,需进行隐蔽验收,确保骨架焊接牢固,全部焊缝都应涂刷防锈漆;铝板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采用游标卡尺检alJ;成品椽子的尺寸必须准确,不得有歪扭现象,现场制作检测模具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行安装;拉铆钉连接要牢固,2个组件的连接至少要设2个以上拉铆钉;自攻螺丝连接要牢固,要一次性完成钻孔及紧固,不得在同一孔上多次紧固,如一次成孔失败,需在别处重新钻孔紧固;外墙石材安装收尾时,需对椽子进行保护,如有局部污染需及时清理,外架拆除前,需对椽子进行全面清理,验收后,方可拆除外架。
关键词:旅游项目;商业古建;设计
仿古建筑继承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因而在近年来的旅游项目中,仿古建筑设计俨然成为一个亮点[1]。如何做好仿古建筑设计成了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焦点和热点。下文将基于肇庆包公楼片区的商业仿古建筑设计进行相关探讨。
1 项目概况――肇庆包公楼片区
1.1 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肇庆城市东北部鼎湖区,砚洲岛东侧,与肇庆新港隔江相望。砚洲岛位于西江羚羊峡下游,岛在江中心,总面积6km2,其中有自然冲积而成的沙滩2km2,有烧烤区及溜冰场等中小型旅游点,拥有专用码头,除了包公祠,岛上还有陈家祠(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焕章祖屋)等旅游景点。
1.2 现状建设情况
地内道路为一车道水泥路,主要供村民生产生活使用。基地内现有建筑主要为包公楼,建筑质量较好。另在渡口有入口城楼,钢筋混凝土结构,瓷面砖,风格与景区格格不入,需要重新设计。从渡口到包公楼道路两侧布局着临时的旅游产品商店,整体风格设计老化,空间单调乏味,需要重新设计,见图1、图2。
2 设计思路
2.1 总体定位
文化之舟――宋文华、法家文化、廉政文化的载体;休闲之心――都市人群放松心灵,洗涤倦怠的自然疗养胜地;田园之梦――体验原汁原味的田园诗意生活,打造都市倦族的郊野花园。
以文化之舟为例。以宋文化资源开发为重点,以挖掘包公文化为突破口,打造“北有开封,南有肇庆”的宋文化、法家文化、廉政文化展示区。以现有包公楼为核心,扩建祈福片区,新增三大旅游项目:①再现宋朝古端州包公府衙场景,重现南宋衙门办公的特色景点。设置“包公事迹展览馆”,“法学文化基地”及“廉政培训基地”;②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宋朝结束了前代唐朝的里坊制,形成了繁荣的街市。为重现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再造清明上河图的胜景,设置集“饮食、购物”于一体的文化、商业“宋街”;③设置宋文化体验馆,如蜡像展览,宋瓷艺术展览、宋词展示、宋朝书画展览等展示体验平台。
2.2 街区规划
在设计现代都市交通时,应满足宽敞通达的特点,而在设计商业旅游交通时,则需要满足步行观赏的需求。现代商业业态给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其宽高亮透,另一方面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仿古风貌,而这两方面又存在不小的矛盾[2]。
片区部分街道虽然在形式上进行仿古,然而由于街面尺度太大,且缺少停车位置,因而越来越不适宜现代商业旅游;部分街道虽然大体上满足了现代商业的一般需要,然而缺少宋文化的传统风貌,因而也就没有发挥传统建筑所具有的文化传承作用;部分街道存在街道宽度和两旁建筑高度无法协调的问题,虽然宽阔有余,但是收拢不足,亲和感不理想。所以,应使道路两旁的房屋高度适当大于街宽,如此可给游客以视觉上的繁华享受,另外,商业仿古建筑一方面要适应21世纪商业业态所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应尽可能地复兴传统风貌,这样能够让游客在亲近商业的过程中更好地亲近建筑本身[3]。
2.3 建筑平面设计
传统商业以经营手工业产品以及农牧产品为主,所以,大部分属于小门小户,拥有1~3间店面。现代商业所兜售的商品大多奢侈华贵(如金银珠宝店等),要求内部空间开敞,同时要求店面宽阔。由此可见,传统商业和现代商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包公楼片区的商业街虽然曾经是老字号林立,创造和拥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然而更需要观察到时代的变迁,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顾客群体的变化等。老字号商业业态中的相当一部分无法满足当前购买群体的需要。因此,不管是何地的商业区,均不可以纯粹地凭借“老”这一元素来创造新的商机。通过实践总结发现,对商业仿古建筑进行平面设计时,建议采用外碎里整的设计手法,换而言之,应合理规划立面分间长度,不宜过长,以2~5间为宜,而对内部进行改造,采用大柱网(7.5~8.5m)形式[4],同时留设一定的纵深。这样设计,一方面能够较大程度保证传统商业区建筑面貌,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商业经营的实际需要,从而实现二者的协调与统一,见图3。
2.4 建筑立面设计
传统建筑在外立面上大多采取封闭式设计手法,借助墙、窗以实现室内外的隔绝,而现代商业建筑对大橱窗以及落地窗等表现出了更大的需求。为解决该矛盾,则需要对门窗样式予以重新设计,如采用现代材料制作门窗,然后借助传统图案等点缀出传统门窗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不宜整个街区全部采用相同设计手法以避免导致游客的视觉疲劳。另外,位于街区重要地段的发挥广告作用的传统招幌,其起到的装饰效果也不容小视。除此之外,若想使建筑立面更好地表现传统建筑的独特质感,建议选用真材实料。面砖、仿石、涂料等最好不要应用于仿古建筑的立面装修,如果使用,则有可能产生浮躁之气[5],势必会严重影响仿古建筑本身的韵味,见图4~图7。
3 外古内新
仿古建筑下方可设计有地下室以解决仓储、设备间以及公共管道等相关配套设施问题,与此同时,还可对上部房屋的基础设计进行必要简化。
对于仿古建筑而言,其结构主体不仅可以使用传统材料砖,也可以使用以钢筋混凝土为代表的一系列现代建筑材料,如此可在不影响建筑整体外观的前提下,强化仿古建筑质量,使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借助钩连搭设计,有机利用屋顶中间的平台合理摆放空调机位,从而有效避免室外机给仿古建筑立面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设计建筑外部照明的过程中,应结合装修要求考虑,除泛光照明之外,建筑自身灯饰应尽可能地巧妙隐藏起来,最好达到一种“见光不见源”的效果。除此之外,全街照明最好接受统一规划布置,防止个别“亮点”太过突兀,影响全街夜景的和谐。
4 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现代商业业态环境中,如何设计出更加出色的仿古建筑是一种新型的、重要的课题。出色的仿古建筑设计能够为旅游项目增光添彩,吸引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有必要予以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慧娟.西岳庙古建一条街改造规划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2,26:19~21.
[2]未宫瑾,尹梅芳.古建动画自动生成系统中构件推理的设计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3:3484~3488.
[3]傅峥嵘.传统古建园林营建的一次探索――金庸书院设计[J].浙江建筑,2013,05:1-4+22.
关键词:仿古建筑管理对策消防
1引言
台儿庄古城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内东南部,是古运河畔唯一一座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一城,南北交融、东西合璧的文化名城。台儿庄古城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7万,分为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古城建设按照“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融入数字古城、节能古城、生态古城的概念。集商贸、旅游、文化、娱乐为一体;融八种建筑风格于一城(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是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台儿庄古城建设主要表现为古迹修缮、复建和仿古新建。其中仿古新建建筑占古城建设的主要部分。在此,笔者结合台儿庄古城消防安全现状,就仿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以及消防管理提几点对策。
2 仿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仿古建筑指在建筑形式上较忠实地模仿传统建筑,并保证建筑外观、形象、风格上基本反映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其结构、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均反映近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近现代的建筑作品。因为仿古建筑的特殊性,为了保护原本建筑式样、功能,在建筑结构、建筑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等方面往往与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不符,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
2.1 建筑结构的火灾危险性
台儿庄古城中的仿古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较少。主要通过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及建筑内部采取一定的措施,不同程度地体现传统建筑结构及装饰风格,或有木柱木梁、木檩木椽,或有木隔扇门窗、或有斗拱挑檐、或有雀替挂罗、或有彩画灰塑等。这些木质材料的大量应用,降低了建筑结构的耐火等级。为展现古风古韵,建筑内部装饰装修以及家具摆设多采用木质、苇箔、棉麻等易燃可燃材料,使火灾荷载增加。仿古建筑中所采用的木料多用油脂含量高的柏木、松木、樟木等优质木材建造,且采用各种木雕技术,从消防角度看不仅增加了木材的表面积,而且使木材更加通透,一旦燃烧,火势蔓延迅速。
2.2 建筑布局的火灾危险性
台儿庄古城集中体现了“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等八种建筑风格,多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在庭院布局中,基本采用“四合院”、“廊院”的形式。如古城中的“万家大院”具有典型的鲁南民居特点,就是以一座座单体的房屋、楼台、亭阁组成的类似于“四合院”的建筑布局。这两种布局形式都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在建筑布局上,为体现其规模壮观,气势宏伟,各个庭院之间廊道相接,建筑物彼此相连,组成较大的建筑组群。这种布局导致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足,有的甚至没有防火间距,一旦起火,火势就会迅速蔓延,形成大面积的燃烧,导致火烧连营的局面。2.3消防通道的火灾危险性
古城中的消防通道最宽处6m,最窄处不足1m,多数通道宽度大多不足3m;通道上往往设置台阶、石桥、木廊等,使大型消防车辆无法通行;一些通道两侧栽种花草、树木,不仅占用了疏散通道,而且增加了可燃物,降低了消防通道的耐火等级,一旦发生火灾,势必影响人员疏散逃生。2.4消防设施存在的危险性
仿古建筑的屋顶多为曲面屋顶,如锥形、穹窿、双曲拱屋顶等,结构复杂,自动消防设施特别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难度较大;并且为保证建筑的“仿古”、美观,往往以牺牲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为代价。古城建筑内已经安装的室内消火栓,由于与古城风格不符,往往被遮挡、掩盖或拆除。2.5 致灾因素多
2.5.1建筑使用性质多样。台儿庄古城集文化、商贸、旅游、娱乐于一体。在文化展示上,围绕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文化,规划建设运河奏折展馆、兰祺书寓等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博物馆;在经营业态上,主要以国内高端品牌的酒吧、茶楼、客栈和运河沿线及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主,景区内商铺、客栈、茶楼、酒吧、咖啡厅云集;在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上,围绕“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建有8大景区和29个景点,这些景点以及建筑物性质多样,功能复杂,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量大,致灾因素多。
2.5.2人员密集。台儿庄古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人流量达万人。 游客带进火种或易燃易爆危险品,特别是乱丢烟头等行为难以控制;古城内各店铺经营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较强,消防安全意识相对淡薄。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重大伤亡。
2.5.3宗教活动多,火灾危险性大。台儿庄古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宗教活动场所多,号称七十二座庙宇汇于一城。因此,民间佛教信徒进行烧香拜佛等宗教活动者甚众。宗教活动常见的用火形式主要有烧香化纸、燃点蜡烛、供龛上的植物油灯、灯节等大型用火活动。此外,还有定时的庙会,临时性的超度道场等宗教用火活动,无形之中埋下了众多火灾隐患。
3消防管理对策
3.1做好仿古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防火工作
3.1.1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新建仿古建筑设计时要特别注意防火间距,应尽可能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对确实无法解决的防火间距,可借鉴古建筑中原有的防火墙设计,设置硬山墙、马头墙、风火檐等,在形式和功能上达到统一;相邻隔墙上应尽量减少门窗、空洞数量和面积,必要时设置防火门窗、防火卷帘等进行防火分隔;也可通过调整或改变使用性质和规模等方式解决。
3.1.2阻燃处理。对新建、修缮工程,尽量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材料,非使用不可的木材应浸泡在磷酸铵、硼酸、氯化镁等阻燃剂里进行阻燃处理。已建成仿古建筑,其主要建筑构件如柱、梁、檩、椽和楼板等主要木质构件须进行阻燃处理,一般可采取在木材表面涂刷或喷涂阻燃物质,在木材表面形成一层阻燃层,以降低木材表面燃烧性能,阻滞火势蔓延。建筑内部装饰装修材料,如胶合板、饰面板等墙面装饰材料也应采取涂刷阻燃涂料、防火漆等方式降低燃烧性能;对各种纺织品饰物应采用阻燃品或用阻燃剂进行防火处理。
3.1.3消防车道。仿古建筑的每个群组都应至少应开辟出一条消防通道;在不破坏整体布局的情况下,尽可能设置环行消防车道,消防通道宽度不应小于4m,路面上不应设置台阶、拱桥等,已设有台阶的,可设置钢质材料的台阶护桥,以便于消防车通行;消防通道上设置的石桥、路面下的管道、暗沟应能承受中型消防车的压力。
3.1.4消防站、消防车辆装备。要因地制宜建设消防站,配置消防车辆装备。消防站的建设不必参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要求,可结合仿古建筑的特点,建设小型、适用的消防站。消防站的建筑形式可设计为与古城建筑群格调相一致;配备的消防车辆装备器材也要与消防通道相适应。如目前台儿庄古城配置了两部中型消防水罐车,还配备了适合在狭窄街道和不平路面行进的2部全地型消防摩托车,在此基础上,结合台儿庄古城“水乡”实际,配备了一艘消防艇,巡逻在古城内河道上。
3.1.5消防设施器材。在仿古建筑范围内,应设计、布置消防供水系统。充分利用台儿庄古城水量充足,水网分布广的特点,设置环状消火栓供水管网、消防水喉、鹤管、取水码头以及手台消防水泵相结合的消防供水系统,满足灭火实战需要。应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配备足够的移动式灭火器,可按照每建筑面积100配置2具,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建筑,每层配备不少于2具4ABC干粉灭火器的标准进行配备。在不影响原有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古建筑艺术风格的前提下,在重点建筑内或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第4.1.1条规定的场所,应安装闭式自动或简易喷水灭火系统,火势容易蔓延的场所或区域应安装水幕。
3.2做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2.1要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安部73号令有关规定,参照《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有关要求,成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建立专兼职、志愿消防队,明确各级防火责任人,逐级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3.2.2要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要经常性地开展消防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标语,张贴宣传画,设置宣传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要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和定期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定切合实际的灭火疏散应急预案并经常组织演练,切实提高群体防范能力。
3.2.3要加强消防设施和器材日常管理维护。发现擅自停用、挪用、遮挡、损坏、拆除或埋压圈占消防器材设施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必要时,移交执法部门依法进行处罚;要加强自动消防设施管理,严格消防控制室值班和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加强安全疏散设施器材的管理,确保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完好有效。
3.2.4要定期地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和每日防火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防火检查应至少每月开展1次,由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有关部门,围绕消防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检查;防火巡查应每日进行,按照营业期间每2小时巡查1次的频率进行,防火检查和巡查都应填写记录,并由负责人和当事人签字存档。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能当场改正的应责令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应及时反馈,并采取有限措施加以整改。
3.2.5严格用火、用电管理。在仿古建筑物内使用煤炭、液化石油气、柴油、酒精等燃料的,必须制定严格的防范措施,有专人负责监管;设置的炊煮炉灶与烟囱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要求。设置“严禁烟火”等醒目标志,警示游人不要在公共场所和旅游景区内吸烟;要加强动火管理,严格动火审批手续。进行电气焊、木材加工和熬炼桐油、沥青等明火作业,必须经批准后发给动火作业许可证,并落实防火和灭火措施后方可进行。 要对拜祭用的香火实行严格管理,香炉、焚纸炉应在殿堂门外的安全地方采用不燃材料设立,并有专人值班巡查,经常清灰;禁止在仿古建筑区燃放烟花爆竹等。要严格用电管理,严禁乱拉乱扯电源线路,在殿堂内禁止使用碘钨灯等大功率照明灯具和电炉、电水壶等电加热器,所用照明灯具不准靠近可燃物;营业结束离开时,要做到人走电断。
3.2.6加强综合治理,形成安全保障的合力。仿古建筑主管部门要积极会同规划、建设、公安、消防、民政、旅服委等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把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到综合治理中去。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公安派出所等基层组织的作用,真正使消防工作深入到每个社区,每个家庭,教育到全体居民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关键词:技术方案;绿色建筑;预评估模型;研究
在如今工业化和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建设领域中,绿色建筑的发展必不可少,其影响十分巨大,由此建筑的节能势在必行。绿色建筑是世界建筑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途径之一,通过对绿色建筑的相关技术的研究与运用,从而对建筑的各项信息,例如其几何空间的信息、空间功能信息、相关材料和设备等等进行数据的统一管理,从而为绿色建筑设计和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利用三维数据可视化技术能够实现对绿色建筑预评估,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绿色建筑评估
当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建筑领域也掀起了绿色建筑研究的热潮,但是目前国内存在着对绿色建筑本质认识模糊的现象,因此建立一个客观公正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有利于澄清概念,对绿色建筑的实施起指导作用。首先我们回顾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现状,对现阶段研究绿色建筑评估系统有重大意义,我们可以了解国外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例如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GBC的GBTool,通过从版本发展、权重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市场运用等方面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共同点同时也看到它们的局限性。在分析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估发展状况时,我们可以主要参考《中国生态住宅评估手册》和绿色奥运评估体系,通过对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实施情况分析,提出绿色建筑评估必须要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议,强调政府在发展绿色建筑中的作用。通过对各种体系的比较分析,构建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评价指标,分为目标层W,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对每个二级指标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阶段的评价要点进行说明。
国外的绿色建筑起步于建筑节能,在发展建筑节能的同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产生了绿色健康的建筑。如今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建立相关的而绿色建筑的预评估模型,自90年代以来,各个国家都建立了不同的绿色建筑的预评估模型或是系统,为绿色建筑的实践与推广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前景。目前较为成熟的几种预评估模型是BREEAM、LEEDTM和GBC,本文主要介绍其中一种BIM。所谓BIM是指建筑信息模型,其技术是建筑领域中的重要计算机应用技术,它能够有效的整合建筑的设计全过程,其中涉及的关于建筑生命的周期管理是绿色建筑的主要考虑与影响的对象。利用该项技术能够将建筑的各项物理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于设计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与评估模型,从而提高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中的管理。然而,我国的绿色建筑目前吃鱼起步的阶段,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制约因素也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缺乏绿色建筑的意识与知识,缺少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互相影响及相关能源之间的分析和评估。如今,也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设计辅助系统对建筑进行一定的评估,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推广也存在相关的问题,例如缺少有效的工具与技术的手段利用。
二、建立绿色建筑预评估模型
目前,很多应用在建筑领域的评估系统都是以后评估为主,一般而言在建筑使用一年后才进行评估。但是由于绿色建筑各项关键的要素都出现在其设计、规划和施工的阶段,因此后评估的系统并不适合于绿色建筑,由此绿色建筑预评估模型的利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使设计师在设计绿色建筑能有直观的评估。
1、预评估模型建立的难点
预评估模型的建立主要针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根据设计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来对绿色建筑进行一定的评估。因为不同阶段涉及的专业、外部条件、设计的理念等等因素也不尽相同,每个环节对于其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而由于各类绿色建筑设计时涉及的相关规范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又没有有效的手段和实施的方案对集成数据进行相关的规划调控,导致在绿色建筑的整个设计过程很难根据那些影响因素对其进行量化的分析与评估。
2、绿色建筑预评估模型
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的BIM数据集成体系建立的模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绿色建筑的量化分析以及预评估。利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设计建立的三维信息BIM模型,其原理是以BIM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建筑相关数据的载体,从而对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材料利用、能源消耗等等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然后利用分析的结果,对建筑在设计规划和施工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解决与优化,从而合理高效的利用能源和资源,也能最小限度的影响周边环境。而模型的建立,对于建筑空间的信息和功能、设备等进行综合统一的而管理与分析,从而对绿色建筑的各项指标分析提供依据,对绿色建筑进行相关专业的评估。
三、绿色建筑预评估模型的应用
绿色建筑的预评估模型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体现在很多方面,以下主要介绍了其中主要的三方面:
1、在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预评估模型根据收集到的建筑规划方面的信息,例如建筑布局、场地分布、单体数据、道路设计、环境设计等等来对规划方案进行相关的分析,利用其中涉及的各项指标,结合各项影响因素,如日照、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等对建筑进行预评估,从而根据绿色建筑的相关设计规范对已有方案进行优化,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2、在技术设计与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目前的各种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结合基于技术方案设计的绿色建筑预评估模型建立的建筑能耗分析的可视化三维模型,能在建筑能耗分析方面对相关数据的生成以及建筑能耗分析产生的结果,对数据的处理实现可视化的模拟,能够有效的控制与评估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预定的节能标准。
3、在建筑室外绿化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根据建立的绿色建筑预评估模型对绿色建筑的周边环境进行一定的分析,植物绿化设计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例如温度调节、空气湿度、吸滞尘埃和衰减噪声等等,利用建立的三维建筑模型收集的相关数据对室外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各项影响因素对其的影响,从而达到设计方案的优化目的。
总而言之,基于技术方案设计的绿色建筑以评估模型能够实现“节能、节地、节材”这一目标,根据各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得出的评估结构,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有重要的指导和优化的作用。同时根据其评估结果还能使得各项资源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对于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消除作用。通过对生态环境的分析与评估,也能为建筑设计提出合理的技术方案,从而降低能耗并合理利用资源。绿色建筑预评估模型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参考文献
[1]马智亮;BIM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和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10年
[2]支家强、赵靖、常晨晨;基于技术方案设计和运行管理分析的绿色建筑评价模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