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的原则和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例如:幼儿开始学英语时,一般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如果教师能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引起幼儿的求知欲,使他们兴致勃勃地去学英语,当他们学会了一句日常用语,学会说几个英语单词后,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趣体验,从而产生更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启蒙教育阶段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人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乐在其中,越学越爱学。兴趣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和保护才能形成和发展。幼儿的特征是好动、爱表演、不怕羞,乐于接受新奇的、趣味性强的事物,而教师教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游戏教学,为幼儿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可以为幼儿创造一种良好的语言交际情况,这样,有利于幼儿的英语学习,同时也能培养幼儿各方面的素质。
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英语的兴趣
幼儿园英语教学是一种启蒙,要把重点放在学习英语的兴趣上,如果幼儿对英语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情绪,会主动融入到活动中。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游戏化,注意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慢慢学习单词。比如把要掌握的单词以图片、头饰、动作等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实行整体定量输入,那么,根据不同孩子的记忆特点,他们会或多或少记住不同的单词。在玩中学、学中用能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并巩固所学的语言形式,激发幼儿的成就感。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反复感觉,会将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尽情投入到游戏中,同时还给孩子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使得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1.故事教学法。故事对学龄前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情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在故事中贯穿英语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幼儿在和谐的气氛中增进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教“Come in,please.”与“Go out.”时,先为孩子们讲一个兔妈妈要去买菜,要兔宝宝在家等候,却来了一只大灰狼要兔宝宝开门,兔宝宝发现是大灰狼,一齐将大灰狼赶跑的故事。在讲述中,将“Come in,please.”“Go out.”穿插其中,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会在不知不觉中全部掌握,且印象极深。
2.情景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很多幼儿会说一些英语,既流畅又标准,但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便“哑”了。如,对幼儿说:“Nice to see you!”幼儿会回答:“Nice to see you!”却从来不会自发性的用这句话跟别人打招呼,只是在别人对他说:“Nice to see you!”后回答别人:“Nice to see you!”造成幼儿只会说而不会用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幼儿不明白每一句英语的含义。
针对这种现象,不提倡教师教一句英语,马上用汉语来解释,但应该提倡积极为幼儿创设情境,而且这种情境要生活化,使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语的含义。例如:教师创设按门铃、拜访朋友的情境,使用与当前情景直接相关的英语,并辅以大量的动作和表情,然后再让幼儿玩开门、请朋友的游戏,就会及时地巩固教学内容。
以这种方式学习英语,幼儿即理解又能学以致用。这种形式能够比较好地培养孩子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能够培养彼此之间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从而提高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有了一定量的词汇、句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孩子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3.游戏教学法。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形式之一。游戏能激起幼儿学英语的兴趣,密切师生间的关系,提供幼儿充分运用语言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应尽量游戏化,寓教育于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轻轻松松学英语。如:户外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这个游戏是幼儿熟悉而喜欢的。于是,我把游戏改为:“Wolf,wolf,00 what can you do?”请一位幼儿当老狼,其它当小羊。小羊问“Wolf,wolf,what can you do?”老狼回答“I can eat.”然后开始追逐小羊。幼儿在他们原有的游戏经验的基础上轻松愉快地习得了英语,学会了句型“What can you do?I can jump/run.…”锻炼了英语听说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觉得学习英语好玩,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英语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好奇是幼儿的天赋,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皮亚杰指出:儿童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实物、直观教具等教学手段,尽量创设情景和语境,让幼儿进行丰富有趣的对话活动。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印象深刻,有助于记忆,且适合于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能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好奇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幼儿学习动物名称时,使用一些手指玩具,用自我介绍的方式引出动物名称,“Hello,I‘m a…How do you do!”而后让幼儿手戴玩偶,学说句子和新单词。这样,幼儿争先恐后地抢着说,大家兴趣很高。在学习表示颜色的句子和单词时,可以设计一个“幸运转盘”,转盘上面有七种颜色,教师问:“What color is it?”幼儿纷纷举手回答,有的猜红色,有的猜绿色,有的猜蓝色。最后教师转动转盘,猜对的幼儿可以得到一件小礼物,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不但激发了幼儿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而且记忆深刻。
四、重视“自我表露”,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喜欢自我表露是孩子们共同的心理特点,尤其是这种表露能受到教师的夸奖,能使幼儿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满足。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在活动过程中,让他们充分进行表露。这样,既能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还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任何一种活动形式,时间久了,孩子都会厌倦。冷漠的情绪会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引入竞争机制,这一难题便会迎刃而解。竞争能激活幼儿潜在的支力,能激起幼儿的进取心,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运用竞争机制,并配以各种形式的奖励,以表示对胜利者的赏识,对进步者的鼓励。有时可以是几句鼓励的话语,有时也可以是一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孩子们在热闹的气氛中会你追我赶,学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
当然,调动幼儿学英语的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还很多,如:谜语法、儿歌法、顺口溜法、歌曲法、形象教学法、肢体语言教学法等,我们要根据教学参考书及自己的工作经验,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六、创设多层次的课外语言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实践证明,英语教学仅仅靠孩子每天20分钟的学习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学习只能让孩子掌握零星的单词,达不到学英语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着力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英语教学深入到一日常规的各个环节。
1.要坚持不懈地运用日常用语,将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如:早上幼儿入园时,对幼儿说Good morning. Nice to see you.在幼儿课间休息时,说Go to the washroom,please. Did you wash you hand?Drink some water,please.在幼儿准备进餐时,让幼儿认识餐具和介绍食谱等。如:These are plates/bowls…We have noodles/milk…for breakfast,etc.在非英语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对孩子们说Stand up、Raise your hands、Put down your hands等。在生活中,要将双语生活情境贯穿幼儿一日生活中,抓住一切机会与幼儿进行交流,努力消除上课与生活的界限,不断丰富幼儿的语言,使生活与教学连接起来,打破固定情境对幼儿英语发展约束的认识界限,使他们在生活情境中自如地运用英语,让他们学得无意,学得随意,学得乐意。
2.创设物质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英语。在幼儿英语学习中,语言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安排一定的情景画面、活动工具和动手材料。在观察、操作中引发他们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如:墙面设置,它是幼儿园环境布置中最大最为醒目的画面。它如同一幅大的广告,浓缩了教育内容和目的,还渗入了思想道德教育,给幼儿以直接的刺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如英语活动角,它是一个让幼儿通过对实物、图片、头饰等物品的摆弄和操作,在游戏中运用英语的一个区域。十分吸引孩子,孩子们只要一有空,就会主动地指读单词,或是两两结伴玩语言游戏,愉快地游乐于英语语言的气氛中。
七、家园配合,帮助幼儿学好英语
关键词: 词汇 应用 构词法
一、引言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词具有三个要素:固定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意义、属于一定的语法范畴。它是可以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一种语言里面的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被称作词汇。词在词汇中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其他词产生某种联系,使词汇中形成若干个集体,即词组或短语。法语的词汇总量约为六万(小罗伯特词典收录)。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使用的词汇都不尽相同,但这并不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法语中常用的词汇约有2600个,学识渊博的人会掌握5000个或者更多的词汇。如果交谈双方的文化修养相差太大,甲方使用的专业词汇超出乙方使用的词汇范围,那么他们的对话效果就会打折扣。理论上讲,掌握的词汇越多,语言的表达就越丰富、灵活多样。
法语有特定的构词法,了解并掌握法语单词的构词法有利于扩大词汇量、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二、法语构词法的方法和原则
在法语的发展过程中,法语吸收了众多的外来词,如德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和英语都向法语提供了大量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语言的扩充与融合使语言变得更加复杂,原来有限的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便创造了一些新词来表示新有的事物和概念。而新词的产生,大多服从语法的规则,遵从一定的语言发展规律,“语言的这种‘弃旧创新’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体现出的就是一种规律——构词法”。
法语大部分词汇是在罗马征服高卢后引进的,并且又增加一些外来词汇。原始词汇的构成中还应该包括数量不大,但不可忽略的一些高卢语词和日耳曼词。在历史进程中,法国不断吸收他国的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如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和阿拉伯。比如alcool(酒),camarade(同学),bizarre(奇怪的),banque(银行),soldat(士兵)等,这些都是法国和其他国家交流时产生的新词。不少从外来语中借来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音和拼写上逐步演变成法语的形式。
法语中新词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法:派生构词法和复合构词法。派生指在基础词(词根)上加一个或者数个词缀构成新词的方法,这种方法构成的词称作派生词。法语中派生的类型不外乎四种:只加前缀、只加后缀、同时加有前缀和后缀、没有词缀。以单词porter为例,它派生的词语有:apporter(带来),déporter(流放),exporter(出口),reporter(拿回),portable(手提的),portatif(可携带的),porteur(搬运工),comportement(行为),exportation(出口),port(港口)等。前缀和后缀含有不同的意义,它们能根据使用需要改变词根的意义。
复合构词法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成一个新词的构词法,用这种方法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或介词都可以用来构成新的复合词。复合词的组合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名词+名词;(2)名词+介词+名词;(3)形容词+名词;(4)名词+形容词;(5)动词+名词(6)动词+介词+名词;(7)动词+动词;(8)介词(或副词)+名词;(9)介词(或副词)+动词;(10)形容词+形容词;(11)句子充当复合词等。比如:un chien-loup(狼狗),un chef-d’oeuvre(杰作),une pomme de terre(土豆),un dé à coudre(顶针),un beau-frère(姐(妹)夫),un chateau-fort(城堡),un porte-monnaie(小钱包),un sous-lieutement(少尉),tire-au-flanc(偷懒者),laisser-passer(通行证),bien-dire(好口才),aigre-doux(又酸又甜的),avant-dernier(倒数第二的),je-m’en-fichisme(满不在乎)。构成复合词的成分大多属于法语的基本词汇,所以复合构词法是人们最喜欢采用的一种方法。
除了上述的两种构词方法外,法语中还有转换构词法、缩略构词法等。
转换构词法指的是不改变词的形态,而只改变词的语法属性,使原来的词汇单位具有新的意义,从而成为新词的这样一种构词方法。词类的转换主要有名词化、形容词化和副词化等,其中以名词化最普遍。比如:blanc(白色)原是形容词,写作les Blancs时,意思为白种人;Tartufe原是人名,现在常用来指代伪君子;Champagne原是法国一地名,盛产香槟酒,现在便用champagne指代香槟酒。
缩略词是以缩略的方法构成的词,包括普通缩略词和首字母缩略词。大量出现的缩略词是当代法语的显著特征之一,代表法语词汇演变的一个倾向:
(1)普通缩略词的形式。普通缩略词指通过将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词缩短,除去一个或数个构词成分而构成的词。普通缩略词有以下几种缩略形式:用一个词或两个词取代词组,如quotidien取代journal quotidien(日报),pull取代pull-over(羊毛套衫);用一个或数个字母取代一个词,这种缩略词常见于书面用语,如M.取代Monsieur(先生),Dr.取代Docteur(博士,医生);用单音节词或双音节词取代多音节词,这种普通缩略词又称为音节缩略词,如gym取代gymnastique(体操),prof取代professeur(教师)。
(2)首字母缩略词。首字母缩略词只适用于词组的缩略。构成方法是:取原词组各词的第一个字母,用这些字母组合成缩略词;介词、连接词、冠词一般不参加组合。如RPC(république populaire de Chine)中华人民共和国,T.G.V.(Train à grande vitesse)高速火车。
三、法语构词法的应用
从法语语言的发展过程来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词语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便通过构词法来产生新的词语以便应用。复合构词法和转换构词法便是最常用的构词方法。如:canapé-lit(沙发床),wagon-restaurant(餐车),coffre-fort(保险箱),abat-jour(灯罩),cache-nez(围巾),saute-en-barque(划船者穿的短上衣);sans-travail(失业者),pourboire(小费),le onze(足球队)。这些词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际政治的发展,一些新的词汇应运而生。比如:franco-britannique(法英关系的),député-maire(众议员兼市长),nationnal-socialisme(国家社会主义), casques-bleus(蓝盔部队)。
在新兴科技(生物、化学等)等领域多采用派生法构词。科技术语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致,种类越来越多。同样的,有些学科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词缀系统,构词十分有规律。根据参加构词的词缀和词根,我们便可以了解词的意义。如entéro-(肠)这个词根,同下面的词缀组合,可以构成一系列医学术语:entéro-加-ite(有炎症的疾病)——entérite(肠炎),entéro-加-lithe(石) ——entérolithe(肠结石),entéro-加-algie(痛)—— entéralgie(肠痛)等。再比如一些有机化学术语:-ol(醇)——le méthanol(甲醇),-al(醛)——le méthanal(甲醛)等。由此可见,在新兴科技方面的词汇上,大多数词汇是由派生构词法构成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就可以很快地掌握大量的科技方面的词汇。
随着通信发展,报刊书信等也随之加入大量的缩略词。一般在报刊书信等领域采用首字母缩略法构词。了解了缩略词的代表意义,可以更好地读懂报刊书信等。如:P.D.G.(président-directeur général)董事长兼总经理,SMIG(salaire minimum interprofessionnel garanti)各行业最低保证工资,H.L.M.(habitation à loyer modéré)低租金住房,F.N(le Front National)法国国民阵线。
在网络和日常口语中,人们常用普通缩略法构词。在现在的网络上,人们经常使用一个词代替几个词,使得语言简洁。如:SVP取代s’il vous pla?觘t(请),P取代page(页),Mlle取代mademoiselle(小姐),fac取代faculté(院系),slt取代salut(你好),bcp取代beaucoup(许多)等。
四、结语
对于在校的大学生而言,法语单词虽然难记,但它本身却有内在的规律可循。掌握法语词汇基本的构词法,学习者就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分析理解一个词的含义,举一反三,由记一词而忆多词,以点带面,使词汇学习变得简单、高效,使得迅速扩大词汇量成为可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构词法可以较好地提高词汇记忆和法语运用能力,学习者通过构词法批量有规律地记忆单词,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单词是构成法语大厦的砖石。法语单词学习的首要任务就在于通过对法语单词的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提高掌握单词的能力。虽然法语单词很多,但是只要记住这些构成单词的基本元素,了解构词法在法语单词构成中的影响和构成规律,掌握法语单词就不再困难了。掌握了词根的意义,就掌握了词汇的基本意义,学习者可充分利用单词之间的形式和意义联系,对大量的词汇进行模糊记忆,从而大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浩.法语词汇揭秘.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程依荣.法语词汇学导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李汶苪.学习从法语后缀的语义和语法功能来辨析和扩展单词[J].群文天地,2011.
关键词:导入原则;导入方法;学习趣味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1.课堂导入要简单简短
课堂导入的时间以3-5分钟为宜,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也不宜太难,否则导入显得冗长会影响整节课的进程。导入要在短时间内起到知识联结作用,要有实效。导入必须为课堂的主体部分服务,不可喧宾夺主。
2.很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的知识现状,教师还要熟知教材
对于导入的设计要能够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教师必须熟知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并充分了解学生当前掌握知识的情况,还需要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保持新鲜感。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使他们的学习注意力集中起来
我们在设计导入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英语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年级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爱
玩的天性和求新、求异的心理,不断变换花样,标新立异。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就会体会到学习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能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
4.课堂导入要起到新课的铺垫作用,而且应该尽可能多地和本堂课的重难点有关系
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学习新知的办法,让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建立在对英语国家风俗习惯,历史的学习基础上,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可以利用复习重点句型、词汇题型的办法导入新课,从而降低新课难度,提高课堂效率。
5.目的性与针对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首要前提是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其次,要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施、学生的认知特点等确定不同的导入方法。
总之,导入的设计要灵活多样,不变的教学内容可设计出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导入,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更好地推进课堂教育。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1.单词、句型、典型、易混题目优先
特殊练习法,把这些题目放在一节课的黄金时间可以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刚上课精力旺盛,愿意动手动脑研究繁琐、难度大的题目。
2.悬念导入法
课前可以设计魔术口袋,里面有很多题目和礼物,有难有易,而且还可以设置一些表演和歌唱的简短的导入。学生会很好奇,注意力也会很集中,能很快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回课堂。
3.游戏法和知识结合法
重点难点单词句型在进行学习时把握句型难—单词易或单词难句型易的原则,可把难单词替换下来,先练句型,后学单词。比如,我在上七年级英语下册,Would you like noodles?句型,我把noodles 换成fruit ,并且装了一些水果(苹果,香蕉……)在口袋里,鼓励学生回答,yes,plese.或 No,thanks.以及句型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以实物鼓励学生练习这两个句型,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效果也非常棒,最后出示面条图片作对话学生都完成很好。
4.谈话法
谈话法,可以舒缓学生的情绪,增进师生感情,使课堂更加人文化。自由谈话导入法是指在新课内容呈现之前,师生围绕一个和多个话题,事先叫学生作好就当天所学的新课内容有关的话题进行交谈,使这个交谈能达到承上启下、水到渠成的效果。
5.演讲法
针对学生的英语实际程度为了使学生能坚持每天说英语并进一步提高口语的能力每天安排同桌两个同学进行2分钟的自由交谈。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导入 原则 方法
语文教学导入的目的就是通过鼓励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启发和引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老师精心设计语文教学导入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情趣、情感是组成学习动机的三大要素。兴趣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诸如听歌曲、讲幽默故事、演滑稽剧这些活动必定会促使学生对后面的教学活动更加热情。一旦学习热情被激发,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情趣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学生需要几分钟来进行心理调整。在一定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有助于进行合理的语文教学导入。老师应精心设计语文教学导入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从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语文教学导入的原则
加上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即在上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成功驾驭一堂课至关重要。
1.要有针对性。
语文教学导入应当针对教学实际,首先要针对教学内容,其次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差异等。教学易多从联想类比、启发谈话、设置疑难问题入手。
2.要有启发性。
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后,进行这种带有感情的脑力劳动不但不易疲劳,而且反应敏捷。所以老师在上课开始时就要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启发性的语文教学导入设计应注意给学生一个适当的想象余地,让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别想到一般,收到启发思维的教学效果。
3.要有新颖性,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教朱自清的散文《绿》时,有位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欧洲有个叫摩根的商人,长得高大魁梧,他的夫人却小巧玲珑,他们夫妇俩运了一大批鸡蛋到非洲去卖。到了非洲,丈夫先去卖,一连三天都卖不出去,于是他的夫人接着去卖,不到一天就卖完了。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引起学生诸多猜想,但多不得要领,老师便托出谜底:摩根人大手大,鸡蛋在他手里便显得小,他的夫人人小手小,同样一个鸡蛋在她手中就显得大了,所以人们争着买,这就体现出衬托的道理。新颖性语文教学导入往往能出奇制胜。
4.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导入,既要有情趣,又要有意味,让学生笑过之后,引起进一步的深思,而不仅仅是一笑了之。
5.要有简洁性,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
二、语文教学导入的方法
1.奇闻趣事拓展式。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奇闻趣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如在教王之涣的《凉州词》时,一开始就穿插王之涣的一段经历:“有一次,诗人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在一酒店饮酒,并听几名歌女唱歌。他们私下约定,谁的诗被歌女唱出,就证明谁的诗受欢迎。结果最好的一位歌女第一曲就唱了王之涣的一首诗,这首诗是千古佳作,同学们知道这是王之涣的哪首诗吗?”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自然地导入新课,并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探索诗中的意境。
2.歌曲导入。
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既能使学生获得音乐的享受,又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是这样进行语文教学导入:同学们,首先我们共同欣赏一首歌曲――《泰坦尼克号》主题曲。这便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轨道,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泰坦尼克号》,从而老师教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3.活动导入。
活泼好动是初中生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中不妨投其所好,设计一些既新颖别致又包含教学内容的活动,既可以作为教学的引子,又可以作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为新课的呈现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游戏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导入手段。但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与教学密切相关。
4.前后知识联系法。
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例如导入新课《范进中举》可以这样开头:我们学过了《孔乙己》,鲁迅以传神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今天,我们要从范进的喜剧命运的另一个侧面,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诞和罪恶。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孔乙己”这一刚学过的人物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
5.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在教授新课时,巧妙的设问往往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地思考问题。例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老师从漫谈一些城市的美称入手,先在副板书的位置上写上“城市的美称”几个字,然后说:“我国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美称,例如,上海可叫不夜城,广州可叫羊城,南昌可叫英雄城……那么苏州叫什么城?同学们猜猜?”老师在正黑板位置上写“苏州”两字,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响亮回答:“园林城!”于是,老师顺势在“苏州”两字后面写上“园林”。这样,引导学生在感受新知识的乐趣中导入新课,话语不多,却使学生豁然开朗,增加了他们学习新课的驱动力,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了解苏州的园林特色。
6.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法。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语文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先播放《愚公移山》Flas,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他们展开想象将整个身心融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进而产生愉快的情感,调动他们渴望学习的积极性。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教学《春》一课,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导入时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
7.感情先行导入法。
在学习新课时,学生对教材涉及的内容先有感性认识可大大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我先根据自己的阅读感悟即兴修改了别人的一首诗进行配乐朗诵:我老了,我以为我已经把你忘记了,只要我不去回忆,可我的灵魂始终是个孩子,不可以当作什么都不曾发生,你总在我梦里出现,唤醒我心中对你,不能忘却的思念……以此来引发学生对那段耻辱往事的怀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插入圆明园美丽景色图和被掠夺后的断壁残垣图,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起伏中进入文本,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式很多,比如简介背景的方式、释题导入的方式、设置悬念导入的方式等。它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能够把学生很好地带入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课堂 合作学习 分组方法和原则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但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往始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具有大致一样的思想情感、年龄特征、学习经验和知识水平,他们之间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比较容易,也易于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交际化教学,增加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往机会,加快掌握外语交往能力的进程。因此,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很有必要。
合作学习目前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欢迎,这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富有创意和实效。由于它十分有助于改善课堂心理气氛,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非认知品质,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法就是在借鉴现代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的基础上,把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氛围关系作为落脚点,以目标设计为引领,最大可能加大师生、生生合作的机会,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为单位进行成绩的评价,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改善班级内部的心理氛围,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实践技能。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的时空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又能兼顾教学的差异性。因为有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究和思考形形的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本文拟从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入手探讨课堂合作学习策略。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成形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受到了极大的青睐,取得决定性的发展,被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是富有创意和明显效果的教学方法。它以不同水平成员构成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利用成员与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充分的互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小组的最终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共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为出发点,在集体内集思广益共同尝试探索知识,并实现个人成绩与小组总体成绩的一致,评价和奖励也是以小组的成绩为依据。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掌握的应该掌握知识,而且还要重视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成功,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共同进步。在实现小组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个体成员要增强责任感,保证全小组的每一个人互帮互助,协同努力,高效率掌握消化学习内容,以团体为单位接受检测或各种形式的综合评价。在合作学习中课堂上的人际互动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即小组与教师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都要进行充分的相互交流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意义上的角色,充当导演和咨询者,学生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在自己所处的小组中扮演“教师”或“专家”的角色,与小组其他成员共享资料,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实现小组目标。
二、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
首先是确定分组方法。可采用三种分组方式:第一种是自由组合,由老师定小组人数(一般为3~6人/组),学生自由选择,组合成学习小组;第二种是抽签定组,由老师定小组数和每组人数,组员由学生抽签定;第三种是老师编排,由老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来编排小组。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学生的意愿和学习形式(课内与课外),选择分组办法。不管是哪种分组办法,每次活动,每个小组都要安排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学习活动。
1.吸引——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每节课前,教师开展说课活动,讨论本节课所授内容,并精心制作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围绕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从不同侧面提出一系列的假设。这样的假设要依托课文,同时要贴近学生生活,有讨论价值,并且充满“迷人的”吸引力。
2.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各组成员选择了他们各自感兴趣的主题、问题或者假设后,教师要给出任务、要求,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假设或问题,并寻找证据直接或间接来证明本组的假设或解释、本组选定的问题。本过程是学生充分交流思想,积极讨论,拟订解决方案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自己从计划、理论上寻找和设计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教师要做好观察,巡视各小组,做好各小组的过程评价及讨论气氛的引导;但对各小组的方案不应加任何个人性的、权威性的评价。
3.迁移——展示成果,提交疑难
各小组根据本组的计划、分工,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材料或者自己查找资料,并将资料组织整理,写成书面报告;或者收集证据,澄清现象,解释问题;或者调查实践,实验求证等等。这是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发展和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阶段。
4.呈现——班内交流,各抒己见
可以参照科学家、学者等作报告的形式,给予每组成员向同伴呈现和分享其发现的悲与乐、收获及成果的机会,也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可以是成果展、板报展、宣传小册等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小品、话剧、报告等艺术形式,还可以是模型、产品、艺术品等等实物形式。
5.反思——精讲点拨,深化理解
本环节是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启发诱导,精讲点拨,解决学生的困惑;同时对搜集到的零碎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实现知识的重新建构,为学生学科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6.巩固——整理反思,当堂测验
面对教材中的知识量大,知识面广,教师应对每节课作出整理反思,也就是总结本节课内容,描述出主线和关键点,便于同学整理并有重点的掌握所授内容。
至于当堂测验,英语高效课堂有分层要求,即分层目标、分层作业、分层测试。当今,我们“崇尚”的是精英教育,平时总期望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习惯用同一种标准来要求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实际上,我们明知这是不可能的。五指有长短,如果统一要求,不仅学生不能快乐地有效提高,且影响了自己。
三、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
将班级学生按英语教学的需要分成小组,但无论怎样划分都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应有助于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能使小组成员彼此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绩。“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分组的基本原则,组间同质保证了组与组之间能公平竞争;组内异质则可保证同一组内有差异的成员能够互补,使每组发挥最大作用。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坚持组间同质将全班学生异质分组,保证组与组之间的平衡及组内成员的差异互补。且应采取多种措施,使组内学生密切合作,保持和谐的同伴关系。同时要使小组保持一定的竞争态势,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本文为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开展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研究》DX[2012]GHBZ8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创心理疗法和技术;必要性;评估;不可转译性
一、问题的提出
精神分析疗法也许可以说是心理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疗法,但是精神分析疗法问世后不久,就有许多人或发现了它的不足,或对之有所质疑,并因之而不断创立新的疗法去补充它或反对它。在百余年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中,新的发现和新技术的发明也层出不穷,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据了解,目前心理疗法多达四百余种[1]。
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较为滞后,虽然很早之前就有一些零星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成规模的实践活动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而且多为引进学习国外的方法,学习的层次也较为粗浅,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才有一部分人能比较好地掌握国外的心理疗法和技术。在掌握的基础上,也逐渐有本土心理学家或根据中国的文化现实去改造国外的心理疗法和技术,或结合本土文化心理学资源创立新的心理疗法或技术[2-4]。预计在未来,新的心理疗法和技术的创立将会越来越多。
在新的心理疗法层出不穷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也凸显出来,那就是如何评估这些新的心理疗法和技术。一方面,我们需要评估它们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此,心理科学中有相对较好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从这些心理疗法和技术的理论逻辑结构、实证研究对理论命题的支持等来评定其合理性,也可以通过疗效研究去评定这种心理疗法和技术的有效性。通过评估决定这些心理疗法和技术能否被科学家接受。另一方面,也需要评估新心理疗法和技术的必要性。如果一种新的心理疗法和技术在理论上并无创新,只是把已有的知识换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而且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并无特别的优势,或者这种新的心理疗法和技术在操作方法上也没有创新,只是把其他心理疗法中的技术稍加改变,那么,这个所谓“新”的心理疗法和技术即使没有理论错误并且在实践上有效,我们似乎也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疗法和技术来认可。
每一位科学家都有创新、发现和发明的愿望。但如果不对创新进行必要性评估,则有可能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纷纷创立自己的“新”疗法,而实际上这些新疗法中的新内容却寥寥可数,甚至有些根本不具备任何新的内容,只是把已有的疗法换一种方式重新表述。这样的话,将会造成许多的混乱,导致每一种疗法都只有创始人及其少数学生或合作者使用,各种不同的疗法各说各话而无法沟通,进而使任何一种疗法的发展都受到严重的限制。实际上,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这样的现象已经存在。
二、确定必要性的原则
为确定一种新的心理疗法和技术是否有存在的价值,笔者提出的基本原则是:新的心理疗法和技术应包含不可转译为已有心理原理的新原理,或者不可转译为已有技术的新技术,或者有能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新方法。
此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可转译”问题。不可转译,也就是说一种新的原理或技术,和已有的原理或技术之间有真实的差别。如果可以转译,也就说明它们和已有的原理或技术没有真实的差别,表面上的差别只是指称术语的不同。用通俗的话说,猫被英国人称为cat,但猫和cat并不能算两个物种,除非你发现了狐狸,才能叫作发现了新物种。
当然,如果我们说,只要新的原理和技术与旧有的原理和技术不是绝对同质,有任何细微的差异即可算成新的,我们就会发现,不可转译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比如奥地利人的恋母情结和中国人的恋母情结在表现上必定有少许的不同;但是,在笔者看来,这并不应该让我们称为不可转译。因此,另一个原则是,所谓不可转译,一定要保证被转译的双方之间的差异足够大。用通俗的话说,英国cat和中国猫肯定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严格地说每一只猫和其他的猫都是不同的,但是至少你也要发现一种新的猫,它和以前发现的猫有足够大的遗传差异,才能叫作发现了猫的新亚种。如果我们不坚持这个原则,则随便一个人都会给自己家的猫起一个名字,比如叫作,然后就宣称发现了新物种叫作。
任何一种心理疗法和技术从发源地传到另外的文化中,必定都会有所改变,但是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尺度,即使不是完美的尺度也应当是有一定共识的大致的尺度,决定改变到了多大程度才能算有新的内容产生。从这个意义上,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精神分析、行为疗法、系统家庭治疗和人本主义疗法还都不是新的疗法。
是否可转译,可以通过对新旧疗法的比较研究来确定。我认为,新心理疗法和技术的创始人首先有义务证明自己的疗法和已有疗法的差异(如果不可能和所有疗法相对比,至少应和主要的疗法对比,或者和与自己疗法最类似的疗法相对比),其他同行也有权利对这个心理疗法和技术的创新性提出有根据的质疑。
三、新原理、新技术和新应用:创新的不同内容
根据创新的内容可以将新疗法或新技术分为新原理、新技术和新应用。
新原理指发现了心理活动的新规律。例如,巴甫洛夫发现了条件反射原理;弗洛伊德发现了梦的活动规律、潜意识中初级过程的规律等一系列的原理。新原理本身并不是一种疗法的中心,就像发现了血液循环的原理并不是一种医术一样。但是,一种原理的发现可以成为一种疗法的基础。它可以给疗法提供一种更好的解释,甚至可以从这个原理中衍生出一种或多种技术。
心理学的原理是有层次区别的,有些原理适用的范围非常广,这些原理可以称为基本原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就是一种基本原理,它适用的范围几乎可以遍及当时心理学的全部领域。有些原理适用的范围相对比较局限,这些可以看作局部原理。例如,光环作用只是社会心理学中人际知觉方面适用的原理。如果我们用物理学作一个比拟,则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属于基本原理,而电学中的法拉第定律则属于局部原理。
如果达不到发现新的心理学规律,但至少达到了能对一个心理学现象给出比以往的原理明显优越的解释,也可以算作一个新原理。如果做不到比原有的原理好,只能达到同样程度的解释,则一般来说我们不能认为这是个新的原理。因为,接受一个新的解释需要社会付出努力,新的原理和解释如果不能表现出更大的优势,我们就没有必要转换我们的解释。
新技术指在新或者旧的原理指导下,解决心理问题的新方式。它必须和旧的技术有明显的区别,区别越大,“新”的程度越高。新技术的存在可以成为判定一种疗法为新疗法的根据,技术创新程度越高,新技术越多,则这个疗法越有资格称为新疗法。
同样,一种新技术必须对解决心理问题有更高的效率或更好的效果,或至少要在解决某类问题上有更好的效果,亦或效果虽然和已有的技术差不多,但是,心理咨询师学习这个技术比较容易,再或者是它有其他的优点。否则,从原则上看,即使是新技术也没有价值,我们也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学习和采用新技术。当然,在这个方面,笔者个人的意见是可以允许一些暂时没有更高效果的新技术存在,因为技术是可以改进的,暂时没有更高效果的新技术,也许代表着一个未来通过改进会有更好效果的方向。
新应用指的是把已有的原理和技术应用于新的人群、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原理和技术本质上没有变化,但是,细节上必然会有一定的改变。
四、创新的不同程度
新的心理疗法和技术的创新程度是不同的,笔者在此提出一个评估的参考性等级。
1.对基本原理有新发现,并形成理论和技术体系,是创新程度最高的疗法,或可称为全面疗法
这类疗法在原理的创新上达到了基本原理的层次,并且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体系。这类疗法中,创新的技术不只一两项,而是由多项方法构成了有组织的体系。它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构成一种疗法。
心理疗法中,能达到这个等级的不多。精神分析疗法、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疗法、行为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系统家庭疗法、格式塔疗法等少数疗法可以当之无愧地达到这个等级,其他如现实疗法、交互作用分析等虽然也有自己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但是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可以转译为之前的疗法的,所以是不是可以算作这个等级还值得商榷。如果以物理学中的理论来比喻,这类创新等级最高的疗法如同牛顿力学或量子力学,它们适用的领域也相对较广。
2.发现局部原理,或以局部原理为基础创造一种新技术,是创新程度较高的疗法,或可称为局部疗法
如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等即属于这个等级。合理情绪疗法建立在一个关于情绪活动的具体原理上,即情绪不是外界刺激单独决定的,它也受到主体思维的影响。这个原理不能说明人的多数心理活动,而只涉及情绪的特点。合理情绪疗法的技术主要建立在这一原理上,所以只能算一个局部疗法。
局部疗法的适用范围相对较小。不过,即使它适用的范围比较大,也同样只能算作一种局部疗法,非最高创新程度的疗法。
3.创造一种全面的、体系化的方法
虽然在原理上并没有新的发现,但是创造了一种全面而有体系的治疗方法,这个方法由不只一个技术组成,也属于创新程度较高的疗法。它的创新程度或可以和局部疗法相当。
早期的行为疗法技术比较简单,后期的行为疗法虽然在理论上的创新内容并不多,但是在具体的技术中创新不断增加。产生了如代币法、系统脱敏技术、生物反馈技术等多种技术方法,而且这些方法可以很好地结合到行为疗法的体系之中,这些创新实际上就有资格被称为一种新的疗法。
4.创造一种具体技术,或可称为新技术
创造了一种具体的技术,则似乎创新的程度不能算高。为了区别于上述的疗法,不妨称之为“××技术”。如眼动脱敏疗法,在笔者看来就属于这一等级的技术。这个技术是指导来访者用某些模式转动眼球,达到消除一些创伤性事件带来的后遗症的目的。眼动为什么能消除这些消极的影响,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心理学原理能够解释。创始人只是发现了这个效应,并加以运用。其适用的范围也相对比较狭窄,只适用于那些有创伤后心理障碍的人。我建议不妨将其称为眼动脱敏技术。
我们看到,精神分析疗法、格式塔疗法等,都是包含了很多像眼动脱敏这样等级的具体技术的。如精神分析中的释梦技术、自由联想技术、移情分析技术等,以上任何一种技术都比眼动脱敏创新性高。如果把眼动脱敏放在和精神分析同等的级别,则显然对精神分析是不公平的。
5.组合一套适用于某一范围的方法,或可称为新组合方法或新应用
和专利申请中的实用新型一样,有时我们需要创造一种单独用来解决某一范围的具体问题的方法。比如,针对酗酒者的心理治疗方法、针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综合方法等。这类方法,并不需要在原理上有任何新的发现,也并不需要发明任何新的技术,只需要把现有的各疗法中的技术综合在一起,能解决这个具体问题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不需要有新技术,只需要对已有的技术进行组合来获得解决某一个范围具体问题的一套方法。
这样的一套方法并不需要永远有用,也许我们只用它来解决最近遇到的问题,也许十年后,这类问题比较少见了,这套方法也就可以不用了。
目前中国用于企业培训的一些技术都属于此类,如拓展训练、NLP技术等。它们对特定时期的特定问题很有实际作用。
这类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暂时性的产品,可以随时根据需要“组装”而成,但是并不需要把它们放到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法库藏中,因为他们对具体问题越适应,越有针对性,也就越缺少普适性,一般会很快过时。即使不过时,实用领域的人也需要用一个换汤不换药的“新方法”来取代它,从而让这些方法的购买市场保持新鲜感。
6.组合出一种适用于某一范围的具体技术,或可称为新组合技术
更简单的创新是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把现有的技术加以调整,或者简单地组合,形成一个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具体技术。例如,国内有一种方法,是把治疗强迫症的矛盾意向方法和行为疗法中的代币法结合在一起,用来治疗强迫症。其优点是有代币法的辅助,可以把一些在心理咨询室内的工作放到家庭作业中,让来访者独立完成,从而减少对心理咨询师的依赖。这一方法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是有所提升的。
以上是笔者对新创的心理疗法或技术必要性评估的一些看法,当然还不够全面细致,也远谈不上完善,希望各位同行给予关注、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
[1]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钟友彬.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关键词 文书档案 档案管理 档案工作 原则 方法
文书档案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管理、经营决策、问题处理、信息交流、研究开发等活动的重要载体。文书档案为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实践活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做好文书档案工作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文书档案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也在扩大。文书档案工作需要不断适应工作变化的需要,如何以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和方法开展文书档案工作,是摆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探讨了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1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不足
1.1 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文书档案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出成绩,因此一些领导也不大愿意更多地投入和关注,仅仅要求保管好文件,确保档案信息不外泄、无遗失,需要时可以及时提供参考即可。这些想法造成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也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工作质量不高。
1.2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存在脱节现象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实行分块管理,这无形中拉大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导致文书工作人员档案管理意识薄弱,而档案工作人员也很少关注文书工作,使两方面的工作存在脱节现象。公文格式和处理方面也存在着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使现有的文件档案内容繁琐、形式多样,不利于分类、保管。
1.3 各部门之间对档案工作缺乏配合和协作
文书档案分散在各个科室部门,归档时需要广泛收集,但各部门往往不太配合和协作。一些部门觉得自己留档方便工作,于是不愿意将文件资料交付档案管理人员统一保管。由于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也影响到一些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一些重要文件档案不能及时归档,长期下来,一些重要文件档案容易流失和不能归档。
1.4 档案收集整理不规范
一是所收集材料不规范,文书人员文件处理、版记和用纸不规范。不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如错用文种,格式不对,无标题、著名、编号、时间;文件用印不当;无主题词或主题词不准确;行文不规范;公文纸张克度不够,纸张大小、装订不符合要求;底稿书写用纸不规范等。
二是归档文件整理不符合规范和材料不完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对归档有明确规定,但文书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按照要求,如归档材料使用字迹易消失的传真纸,不用复印纸;只重视收集纸质材料,忽视其他材料,只收集正文,不收集附件和说明等。
以上问题,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也直接影响到档案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1.5 档案“重藏轻用”的习惯未得根本改观
受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许多单位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等环节的业务,而忽视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文书档案的价值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2 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原则和方法
2.1 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认识水平
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认识水平,是做好文书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档案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向教职工尤其是学校领导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提高大家对档案工作的了解和认识水平。学校领导需要足够重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二是增加物质投入,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三是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学校正常事物工作中,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影响力。
2.2 推动和实现“文档一体化”
“文档一体化”是把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加强档案部门对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既保证档案质量,也简化档案部门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2]。其做法是在公文生成制发至归档管理全过程都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生成公文部门按档案管理及归档要求以统一格式输入和输出,从而实现文书档案生成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现阶段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并存,档案部门需要同时收集纸质档案和电子文件档案,两者共同管理。
2.3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档案部门和文书生成部门都应当围绕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大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才能确保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经常主动同其他科室部门的同事保持沟通,既要明确文书档案收集的范围和要求,也要尽量帮助其减轻工作量,以获得对方最大限度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共同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做好。
2.4 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
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其原则是:⑴坚持和贯彻“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⑵在上级和本单位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和指导下进行;⑶提高档案工作标准化的科学性。档案工作标准化应在硬件建设和做好文书处理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上下功夫。“文书部门立卷”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环节,要做好及时归卷、及时收集、及时分类工作,避免积压。
2.5文书档案管理要注重创新
墨守成规是不能使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进步和完善的,改革发展和信息化使文书档案工作面临新的机遇,所以应抓住机遇力求创新。可在以下几方面创新:⑴机制创新,建立主动参与机制、自我营销机制及互动、衔接、协调机制。⑵优化文书档案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文书档案管理队伍培养,首先是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二是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⑶提高创新意识,变等、靠、要为主动进取。⑷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2.6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现代化水平
文书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当前信息化发展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大力推进。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信息化建设:⑴按照系统论和集成化的要求,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⑵建设系统数据库。⑶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满足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的原则。⑷做好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⑸实行统一管理和人机结合的原则。
3 结语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学校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克服和改变陈旧落后的观念和行为,不断创新和提高管理效率,采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工作方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加快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以适应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一、现代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其价值意义
1.现代职业精神的内涵。职业精神指的是人们在对职业理性认识基础上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表现,是对职业理念和职业责任及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对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及职业荣誉的升华与深化条件下的职业态度及其职业操守。职业精神既是一个认识思维系统,是对职业的理性认知及其崇尚景仰的心理状态,又是一个实践系统,表现为从业过程中的热爱、严谨、细致、负责、高效的行为及风貌。职业精神最基本的就是爱岗敬业,事事以岗位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重,以服务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为目标。
现代职业精神是对传统职业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在对职业本质认识的基础上所具有的敬业、勤业、创业、立业的职业情感和执业态度及其行为表现。现代职业精神表现为:第一,一种思想意识。即职业团队的归属意识、职业岗位的热爱意识、职业理想的实践意识、职业协作的和谐意识、公平合理的竞争意识和精益求精的责任意识。第二,一种风范品格。即实现职业憧憬的执着态度、发奋图强的进取性情、艰苦奋斗的创业作风、开拓创新的求异品格、服务社会的人文情怀和诚实守信的仁义品质。第三,一种实践动力。即昂扬激越的工作豪情、充满活力的实践风貌、坚持不懈的信念追求、紧跟时代的活泼朝气、敢于竞争的不屈斗志。现代职业精神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分别从特定方面反映着新时期社会主义职业需求的特定本质和基础,同时又相互配合,形成严谨完整的职业精神形态。现代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
2.现代职业精神的意义。现代职业精神的培育是促进各行各业兴旺发达的需要,是调整和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业缘关系的需要,更是人们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意义更为重大。这是因为:
第一,构筑以现代职业精神为核心的精神家园,是有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己任,学生拜师求学的直接指向就是职业岗位,所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都是以培养高职生胜任职业岗位所需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工艺等为本位的,其中,又以职业精神的培育为重中之重。
第二,构筑以现代职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世界,是促进高职生素质全面提升的需要。锻造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构建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包括多个方面:一是职业理想与职业信念;二是职业荣誉与职业态度;三是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四是职业责任与职业纪律;五是职业绩效与职业评价。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培育现代职业精神,在促进高职生素质全面提升中占据怎样的位置,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
第三,构筑以现代职业精神为核心的对接平台,是校企深度融合的需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路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也好,工学结合也罢,关键在于精神的融通、文化的交汇、理念的投合。因此,要努力培育高职生的现代职业精神,使他们尽可能多的了解职业需求,加速职业认知,激发职业情感,养成职业意志,践履职业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深度融合,也才能消弭高职生作为“准职业者”的心理障碍与情感距离。
二、高职生现代职业精神培育的方法
1.情境教育法。高职生虽然还不是正式职业者,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仍在学校,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尚不具备顶岗实习的条件。但这并不妨碍学生接受现代职业精神的教育和熏染。如何使学校教育与职业精神的培育接轨,使学生深切体会职业精神的内涵呢?将学生置于“职场”这一特定情境,可以使学生真临其境、真闻其声、真见其人,这无疑提出了创设真实的职业场景和工作情境的客观要求。其实,工学交替、生产性实习、班级的企业化管理等都是“情境教育法”较好的实现方式,此外,“高职学生工”的打工锻炼,亦可使他们获得真实体验,使他们与职业岗位短兵相接,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磨砺意志,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培养能力,在物欲横流的名利场中塑造品格,无疑是最真实、最严酷,也最有效的“实战演习”。
2.社会实践法。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并为社会服务。因此,社会实践便成为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社会实践以了解职业社会、服务职业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职业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就高职生而言,社会实践的方式有很多,如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
3.理性反思法。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任何一种知识的传授,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任何一种品格的塑造都离不开教育对象的自我提升,现代职业精神的培育也不例外。无论是情境教育法还是社会实践法,都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即自我参与、自我规划、自我调节、自我反思。其中,自我反思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
4.典型激励法。教育学家卡奈基就曾开创一门“成功学”,其中一种鼓舞人、激励人的重要方法就是塑造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下岗工人到创业先锋,从推销员到企业老总,这些传奇而又真实的故事屡见不鲜。它们无疑是高职生创业立业的强心剂。当学生们还在为能否闯出一片天地怀疑自己时,这些故事会告诉他们:“Just do it!”然而,重要的不是渲染故事的传奇色彩,而是理性地分析他们获得成功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践行这些成功经验,这才是典型激励法的要义所在。
三、高职生现代职业精神培育的原则
1.循序渐进。之所以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从认知过程的一般规律看,只有夯实基础才能登堂入室。其次,从现代职业精神的构成看,它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它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因此,渴求一两场报告、几次实习就能成功是不可能的。再次,从高职生的身心特点看,他们刚刚成年,很多地方还不成熟,需要逐步形成和完善,盲目求快无异于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2.潜移默化。所谓潜移默化原则,即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润物无声地渗透现代职业精神。在高职院校中,学生们要学习包括专业课程在内的许多课程。我们所说的现代职业精神培育并不是要开设一门专业课,而是要求各门课程的老师在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现代职业精神。
3.知行并进。知行并进,即知识与能力相互促进,认识与实践相互统一,认知与行动相互吻合。这是由现代职业精神的内涵所决定的。现代职业精神既包含认识层面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又包含实践层面的敬业、勤业、创业、立业等方面的内容。职业素质教育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言行一致、知行并进,把职业理想与职业实践统一起来。
4.情理交融。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个理,就是职业之理,即关于职业的理性认知,要使学生了解本专业、行业的发展史、创业史,在史论结合中加深对现代职业精神的理解;这个情,就是职业之情,即关于职业的情感认同,要使学生热爱本专业、行业及其相关职业。在教育与培养过程中,教育者的理性认知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有科学的理性认知;教育者的情感渗透,不仅表现为充满感彩的教学语言,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者本身对待自己的职业是否充满感情,工作中是否充满激情与活力,从而身体力行地给学生以情感激励。
四、高职生现代职业精神培育的路径
1.在校企合作中培育。“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双赢的适用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将更加有利于学生在职业实践的基础上了解和理解职业精神,在融入企业的过程中践行职业精神。
2.在工学结合中培育。校企合作为工学结合提供了条件,也为培育高职生的现代职业精神提供了最好的契机与舞台。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交往知识可以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和修正,工作中的困惑可以在后续的不断学习和实践中解决。无论是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还是教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使学生不仅学会了解决生产中的技术性难题,而且懂得了遵守操作规程和生产纪律、加强协调与合作、公平竞争、质量第一、创新创优等现代职业精神的精髓,使高职生在职场氛围和学校环境的交替中,完成从十足书生气到洋溢现代职业精神的嬗变。
3.在打工实习中培育。让学生走进企业和社会,成为企业和社会的一员,为企业出力与出谋,是高职教育的初衷与宿愿,也是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一环。如果说工学结合是边工作边学习,企业、学校“两点一线”的话,那么打工实习就是植根企业和社会,在工作中学习,在实战中提高。高职生只有从书堆里突围出去,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到工厂、进企业、跑街道、下农村,打工修习,闯荡社会,才能接受和融入企业文化,真正培育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转变生存和发展理念。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的原则
何为激励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根据自身的素质水平,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身心全面发展。激励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发掘问题的真谛,通过自身的认与知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励教学体现的是一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一种特有艺术。首先我们根据小学体育教学中常有的现象探讨体育教学中激励时应遵循的原则。
1.激发性原则
激励一定要“激”在点子上,即通过教师实施的有效手段让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找出问题的实质,通过自身解决问题。“激”的时候可能只是一句简单的语言,但往往一针见血,“激”在点子上,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2.简明性原则
激励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问题的要害,与生活相近,简单明了。太过复杂的激励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无法理解的,并且激励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一定要点到即止,寻找最简便的途径。
3.及时性原则
激励一定要及时,否则效果不佳。当学生出现思路阻碍时,老师要及时疏导。在学生产生沮丧的心情之前,“激”在学生出现问题的点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思路连通。
4.准确性原则
激励一定要准确,在激发性、简明性、及时性原则的铺垫下,确保激励的准确性,以有效地让学生学习体育,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整个课堂,从而真正地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的方法
激励运用的巧妙是一种艺术,对于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当一名体育教师掌握激励这门教学艺术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把体育课上得欢快,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1.融通式激励
这种激励需要建立在情感之上,从第一次见面,学生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学生的情感需要被满足后,他们会喜欢上体育课,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融通式激励需要建立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分为情感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这种感情的交流可以很好地提高师生间的信任度。
2.勉励式激励
这是教师包括体育教师最常运用的一种激励方式。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用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而非下达命令的口气,积极调动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其努力完成这项任务。如果教师用命令的口气一开始就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弱化完成这项任务的动力。如教师布置学生练习跳绳:“你们必须每天回家认真练习,没有认真练习的同学,跳不到规定的个数考试就是不及格!”这种命令式的口气会让学生心里感到不舒服,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练习,无法体验到这项运动的乐趣,没有乐趣的练习也无法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如果换成勉励式激励:“同学们回家认真练习,跳不熟练没关系,只要每次获得一点进步,那么你会跳的越来越棒!老师会再继续辅导你们。”这样的沟通会使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没有心理负担,自然也就乐意练习,肯定会比前者获得更好的练习效果。
3.参与式激励
体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就是参与进去表现出来。小学生也不例外,每个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上课的表现获得教师的关注与表扬。因此我们要创造这样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通过参与练习与游戏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花心思,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适合学生参与管理、决策的教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要求,收集学生的建议。像这种从实际出发,贴近生活的教案,学生会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4.期望式激励
无论是表现好的学生或者是表现差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期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和鼓励。当遇到学生调皮捣蛋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这样的:放大他的优点,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愿其更上一层楼;有过失的地方,不要抓住不放,进行适度的讨论即可,记住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认知意识,克服自身的缺点。
5.宽容式激励
小学生的很多现象可以形容为“童言无忌”。课堂上,学生调皮、教师生气在所难免,当师生之间遇到矛盾时,首先教师要有宽容之心。其次,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用真情感化学生,让其懂事明理。
6.影响式激励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对其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课堂上教师散漫懈怠,学生就不会听从这样的教师,课堂纪律就无法得到保障。教师品行端正、严于律己,要求学生能做的事情自己先做到,学生就会以这样的老师为榜样,向其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素质,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素质高的老师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