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网络教育范文

关于网络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网络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网络教育

第1篇:关于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教师;学生

基于网络开展的教育中,资源建设对整个教学的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及的网络教育主要是指基于网络开展的课堂教学,因为就我国的国情来说,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的最主要实施方式,这一点在基础教育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就远程教育的发展来说,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将逐渐一体化,两者没有分流,网络只是手段,重要的是内容。

由此我认为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应该是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辅学”服务的,应该从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角度出发进行建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应包括人才资源建设、知识资源建设和应用资源建设,人才资源建设是指优秀教师资源和学有所成的学生资源的共享,例如把优秀教师和学生的E-mail地址公布于网上,让学生可以与他们联系,请教问题,交流心得体会;知识资源是指网络课程、优秀课件、学习资料、教师的个人网页、学生的电子作品集等等;应用资源是指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资源,例如题库,或者是资源建设中心提供的需要有兴趣的学生在网上协作完成的课题等等。

我国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大院校、企业也在积极的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总有一些制约网络资源建设的因素存在,而由谁来建设,怎样去更好的建设以及建成后使用效果如何检验成了一直困惑我们的问题,下面从个人的认识角度加以分析,不妥之处有待商榷。

一、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

(一)各级组织高度重视,资源建设积极发展

教育部高度重视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2000年5月,教育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出台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资源建设,标准先行,有了统一的标准,各个单位进行资源建设才会有的放矢。

国内一些大型的教育软件开发公司也先后出台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平台、公布了自己的远程教育网页、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2001年3月,“现代教育资源建设全国共享行动计划”在清华同方揭开帷幕,该“计划”包括三个部分“2001/2002高考名师资源共享行动”、“基础教育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库与知识库”、“中国名师教育网”。科利华公司研制开发的中国教育资源网也逐步走向成熟,这是一个以面向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性教育资源网站,是中国第一个提供E-ASP的网站。

(二)教育资源种类繁多 学习者选择面广

目前网上的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有支持教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学生课后自学;有支持某一课程全程学习的网络课程;有支持学生进行电子作品创作的各种素材资源库——音频、视频、图片等;还有大量的网校,提供对课堂教学中的辅学教材或课后自学的各种资源。网上教育资源建设的蓬勃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由于资源种类的繁多,也导致了各种资源的不系统性和重复建设,而且就资源的利用情况来说,由于没有完善的导航系统,迷航想象严重,学习者在各种链接的吸引下,观看了大量光怪路离的信息后,反而忘记了自己最初的学习目的。

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关注的三个方面

教育资源建设应关注三方面的事情,一是由谁来做,二是怎样去做,三是做出来效果如何:

由谁来做

1、政府统筹 校企结合

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已经成了网络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资源的质量,教育部应重点扶持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研究所、企业等分门别类的开发具有全国范围的大型资源库建设。

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课件、大量的教学素材;学生有深刻的心得体会、不断完善的电子作业集还有个人课余收集的学习资料以及个人网站;企业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专业的研发人员,对于大型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应采取校企结合的形式进行。

2、教师积极 学生参与

每名教师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所教课程的系统研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这对于网络资源的建设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仅只限与对本学科的熟知,还应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在局域网或者全球网范围内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学生可资借鉴的资源。

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体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业通过电子作品集的形式出现,学生们不断探索计算机新技术,制作出了大量具有个人特色的网页,学生们的经验体会和学习成果成了资源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学生参与资源建设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学生通过对资源的筛选、鉴别、利用、重组,创新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了个性,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全面教育的目的,所以不应忽视学生在资源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怎样去做

1、系统规划 明确分类

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资源内容有长有短,针对教育资源的这个特点,在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前,应对所要建立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明确的分类,并在资源的建设中对分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正。

资源的分类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有时也无济于事,在实际的资源库建设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分类。可根据其表现形式分为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图片资源,可根据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分为教学课件、背景资料、自学辅导等等。

2、抓好选题 加强交互

选题时要认真分析所要表现的教学内容,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此外,在选题时,还应分析论证此选题以网上教学信息资源形式出现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推广价值,以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网络教学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方式进行,所以良好的交互对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存在个性差异,每个学习者都希望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和适合自己接受能力的媒体形式进行学习,所以在客户端的界面上除了一些常规的操作键以外,还应该设置一些专用键,以提高灵活性,加强交互。

3、开放性 小粒化 网络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nter网的普及,各种网络教育的平台不断出现,每个网络教育平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应用于网络教学的资源应能够在各个平台上应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具有跨平台的开放性;同时资源应不断的小粒化、可拆分,人对知识的需求具有整体性,而对资源的需求较多的具有定向性,例如需要一张圣诞老人的图片,需要Photoshop烟火特效的制作方法等等,小粒化更有利于使用者取其所需。

根据教育资源的应用环境,可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单机版主要用于个人自学,网络版适合于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所以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资源建设多采用Web网络版形式,随着网络的普及,Web网络版教学资源显示出了强大的优越性。网络版教学资源可满足小粒化、可拆分的要求,它克服了有些课件打包后不可改变的弊端,能够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方便的进行修改,学习者可以把有用的资源copy下来,进行重组,成为自己的资源。

4、自动索引 合理导航

网络教学资源种类繁多,要想从中查询所需的资源较为麻烦,所以索引工具和导航系统非常关键。索引工具有关键词检索和主题检索等等。关键词检索是让用户选择关键词进行检索,有些可提供全文检索,有些只能从文献的题目和标题中检索。主题检索是让用户选择主题词进行检索,这种方式快捷高效,能够收集大量的教学信息,将所有与查询内容相关的信息检索出来。综合利用各种索引工具,可以迅速检索出所需网络教学资源,减少盲目寻找所浪费的时间。

高效的导航系统应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元认知理论,针对学习者的特点进行设计。一是突出主干导航线。根据教学资源的内容设计几条主要的主干导航线,一般不宜超过三条,对非主干线上的次要节点的链接应进行限制,减少次要节点,降低Web页的层次,避免学习过程中的过多翻页,以降低迷航的可能性和导航系统的复杂程度。二是体现多渠道访问功能。每个节点的设计均应能实现从不同角度呈现同一内容的不同信息资源,也能实现从不同内容的不同角度反复呈现同样的信息,以体现认知的灵活性,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三注重提示。节点上除设计返回上一节点或主页面的按钮外,还应在主干线的关键分支处特别是易迷航的地方设计帮助说明文字,以方便学习者的访问,增强学习者的定位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做出来效果如何——注重反馈

资源的建设是为了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把教育资源放在网上并不等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结束,还应注重它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建立友好的反馈系统,不断的从学习者处得到反馈信息,调整信息资源的内容,加强其教育实用性。

反馈系统的建立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整个教育资源系统共用的BBS定期或不定期设立对教育资源意见的专题讨论;可以通过意见本或留言薄广泛征求学习者对教育资源建设的意见;可以通过“网镜”效果,确知在线学习者人数、姓名,资源建设者实时征求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建议和看法,取得第一手的反馈信息;还可以通过Chat实时的开展有关资源建设的讨论,听取学习者的建议,改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

反馈系统的建立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补充、修改、完善,对于教育资源不断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馈系统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位教育资源建设者在进行资源建设时都应建立相应的反馈系统。

三、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转变观念,自觉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网络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地位发生了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是教育资源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中“中心地位”的观念,既懂得教育艺术又懂得教育技术,以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还要参与应用于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

网络教学打破了学生单向获取知识的渠道,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自参与,去发现问题和体验结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学生也要适应网络教学环境,学会使用网络进行知识的摄取,并运用网络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同学交流,在协作互助中不断进步。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转变观念,同时各级部门应加强对教师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培训,使建设者从资源建设的自发状态走向自觉建设,不断充实网络教学的资源。

(二)提高技术,保证网络教育资源的运行畅通

包含视频在内的网络教学资源,数据量很大,一个文件一般都是几十MB,甚至几百MB,对于这样的网络教育资源,即便是采用加了扩展功能的数据库系统来存储,存取率仍然很低,不能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因此,在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时,要注意资源库系统硬件、软件和开发工具的选择,采用合适的方法,保证多媒体教学信息在教学应用中存取方便,稳定安全。可采用“分布式外挂牵引技术”,使数据库和文件服务器无缝连接。索引信息存放在数据库中,而资源信息则存放在文件服务器中,使教育资源的存取不受文件多少、数据量大小限制,并且有较快的存取速率,解决网上大数据量教学资源(包括视频)的存储和管理这个技术难题。

多路并发是指网上多个用户在同一时段内访问同一数据。多路并发是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资源共享。影响多路并发的主要因素有数据库系统、交换机、路由器的功能和传输网络的带宽等。因此在建设网络教育资源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参考文献

[1]朱百刚 陈洪生 《现代远程教育及校园网建设全书》 中国工人出版社

[2]崔亚峰 杨保明 邓祖道 《突破网络教学的“瓶颈”》 《电化教育研究》2001.4

[3]陈玉宝 《美国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2001年中国网络化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

[4]汪琼 《网上教学支撑平台现状分析》 2001年中国网络化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

[5]《科利华之页》 《中国远程教育》 2001.4

第2篇:关于网络教育范文

论文关键词 网络教育 学校社会 政府政策

论文摘要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教育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高低便对教育的成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资源共享程度的高低与与其开发过程有密切关系。因此,笔者对网络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对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提高提出合理的意见。

经过相关的数据分析与问卷调查,在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影响其共享的因素主要有教育资源开发单位、学校与教师以及政府政策等,因此我们需要对各个影响因子进行详细的分析。

1 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单位与市场经济

1.1 研发机构与学校单一的客户关系影响资源共享

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大多是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如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网站等一些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在客户上普及的不是很广泛,多是学校、网络教育结构等,而且教育资源开发的专业人员很少,因此,网络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小的市场空间,使网络教育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研发产品也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在后需研究上缺乏资金上的补充,这无疑进一步阻碍了资源的共享。

1.2 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能遵守资源建设标准

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使用对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我国教育普及和建立终生学习体系,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的互操作、实现有效交流和共享,避免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工作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并能与国际网上教育体系相沟通,保障网络教育服务质量。①但是当下的问题是:按照这个标准开发造成了难度的加大,因此很多机构为了省事而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这种没有标准的教育资源,在共享上便受到了限制。

2 高校和教师

2.1 高校管理者与教师保守观念无法推进共享

数据显示,很多高校教育不喜欢借鉴别人优秀的教育资源,认为那样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或者害怕使用了别人的资源体现不出自己的独创性。学校也是这样,高校之间不情愿实现彼此的教育资源共享,感觉使用别的资源就是自己实力不够强大。这些保守落后的观念使得教师们开发出的优秀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拥有这些资源的学校更不愿意拿出资源与人共享,正是这些观念使得教育资源共享收到了阻碍。

2.2 学校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与合作

由上可知,由于落后观念等原因,致使学校间的教育资源不能实现共享,虽然有些学校在实施教育合作,如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在共同参加教育部“远程教育关键技术与支撑服务系统和天地网结合项目”的推动下,提出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优化解决方案及技术规范;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共建、共享优质数字化课程,实现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及信息的共建、共享和共管。②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合作仅仅是局部的区域或同类的学校,这些资源的共享与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合作来说作用甚微。

2.3 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的目的逐渐向功利化方向发展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最初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在实际状况中,教育资源的建设性成果如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掺杂了不少我饿了评职称的因素,这样导致了网络教育资源的重复性建设,扎堆现象严重,大多的教育资源多是教师临时为了职称而进行的创作,致使教育成果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发挥很大的用处,造成了资源建设的浪费,可见网络资源的开发不再是单纯的教育,而是逐步向功利化发展。在全国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不计其数,尤其是网络教育学校的生源上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收入。这使得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编制自己的教学资源就成为一种创收的手段,自己的有特色教学资源能够吸引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愿意使自我的教育资源与其它学校共享,这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

3 政府政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信息化社会我们对网络教育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为了应对这个新形势,(下转第27页)(上接第17页)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某种意义上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现实发展中,都还未充分对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做到足够的重视。表现为:

(1)国家缺乏统一的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在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现状中,重复建设现象很普遍。这由于缺少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上的统一协调机制、专门的远程教育法律法规等,这样使得各个高校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特色而不使用其他学校优秀的教育资源,而是花更多的费用去请专门的科研单位开发一套教育资源,结果网络教育资源内容基本相似,花费多,制作出来的网络教育资源在质量上并没有很大的提高。可见,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缺少统一的机制,已有的教育资源也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致使在资源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不断重复,网络教育资源的水平也得不到明显发展。

(2)网络教育资源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标准推广力度不够。影响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工作的另一个来自政府方面的因素就是缺乏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在现实中,我国公民法制意识淡薄,侵权盗版现象司空见惯,这使得各个教育资源开发单位与各高校都从维护自己的特色网络教育资源出发,必然使得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得不到更好的实施。

(3)对网络教育资源缺少长期的资金支持。远程教育是在大量化的专业网络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运行的,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作一个专门的网络教学课件就是几十万的费用,也就是说一个网络教育学院有200门课的话,要投入上亿元,这个是一般的高等学府所不能够承担的,因此,为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国家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如教育部实施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政府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三百余门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试题库等,到2004年,有近一半验收,但是这些成功的网络教育资源只有一小部分在个别的教育学院使用,这也使得资源得到了浪费。

另外,政府或者社会团体不能给科研单位提够长期有力的资金支持,致使教育资料在质量上与共享上受阻。社会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完善,那些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的一方为了保护自己的版权不愿与人共享,这对教育资源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为防止自己的利益被损害,网络教育资源所有者在资源开发之初就要求教育资源开发单位对所开发的资源中所含知识给予适当的保护,很多网络教育资源在开始就设置了用户和密码机制。网络教育资源市场体制也不完善。

注释

第3篇:关于网络教育范文

[论文关键词]烹饪专业 远程网络教育 全日制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学习知识、提高学历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目的,而以何种方式学习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烹饪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而烹饪专业职业教育发展更是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直接影响着烹饪专业职业教育,其中办学条件的局限性、办学成本的加大等因素是影响烹饪专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烹饪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特点。烹饪专业作为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要求技术人员既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又要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烹饪专业的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不断的修改,以便更好的指导烹饪专业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将网络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可以把职业教育中的办学场所问题、办学成本问题、学员经济条件问题予以解决,这样烹饪专业的教学会有一个新的、快捷的、方便的教学模式。本文以烹饪专业为例研究将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较 

 

(一)远程教育的特点 

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通过直播课堂进行教学的一种授课形式,它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而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只要配备一台电脑、接通网络就可以进行学习。这种授课形式方便、快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到网上去学习,并且可以在指定的时间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直接答疑解惑。但是这种方式没有真实感,不直接,对于那些需要实际操作的专业则不适合。 

(二)全日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成为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这种教学方法属于全日制教学,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接受教师面对面的授课,很直观。特别是对需要实际操作、需要技能训练的课程更是方便,而且是必须的。但是,要想把职业教育做好,加强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则是至关重要的。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们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较晚,受重视程度也不够,好多职业的中等职业教育设置更是空白。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讲,关乎着一个国家的进步与提高,而职业教育在我们国家的普及与发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却是相差甚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远程教育提供了一个区别于传统全日制教育的虚拟学习环境,远程教育提供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习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个性化学习,实现了打破时空界限、实现无限沟通的学习环境。 

 

三、我国烹饪专业的基本情况 

 

在了解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烹饪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与专家、学者的探讨,研究出一套适合于我国烹饪专业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就是说,本文主要是要研究一个以烹饪专业依托,延伸到相关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方法。 

烹饪专业是一个高成本的专业,而且,来职业学院学习烹饪专业的学生往往又存在着这么一些情况:一是学生基础较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这些学生来学校学习烹饪专业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个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二是学生想通过学习学到一些较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烹饪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三是学生仅仅是为了要个毕业证。 

四、远程网络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烹饪专业的应用 

 

(一)烹饪专业的教学特点 

1.课程设置。烹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不同的学校其设置虽是各不相同,但是主要有《烹饪生物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烹饪营养学》、《烹饪原料学》、《饭店经营管理概论》、《餐饮管理与实务》、《烹饪成本核算》、《中国饮食文化》、《厨房组织管理》、《中国饮食文化》、《烹饪技艺》等课程。上述课程,有些是纯理论性的,有的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等。 

2.专业建设。以往我国各类院校的烹饪专业都是进行着全日制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比较符合普通高校教育,它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往我国烹饪专业的教学模式多是“注入式”的、“填鸭式”的以及“教师主导式”的,这些教学模式理论多,实践少;讲的多,做的少。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感性认识,毕业之后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低。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有办学成本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受限等,因此,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搞好专业建设是每一个职业院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将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矛盾予以化解。 

(二)远程网络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烹饪专业的应用 

远程网络教育与全日制职业教育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大大节省办学成本,可以节省一部分教室、师资、宿舍等设施,而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及实习基地建设却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要。 

烹饪专业中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前所述,可以全部实行网络远程教学,开通直播课堂,使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进行学习,能够随时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网络上直接与教师对话,并且可以通过视频与教师进行交流。如《烹饪营养学》这门课程完全可以将烹饪过程中涉及到的加工的时间和火候、加工的方法等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影响、不同食物具有哪些营养成分、哪些食物是不能混在一起食用的、不同人群适合哪种配餐等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进行网络远程教学;《烹饪技艺》课程中的切墩、摆盘、配料、烹制等教学内容就必须要在实验室完成。 

 

五、结论 

第4篇:关于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73-03

网络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空上的局限,为众多的求学者特别是成人继续教育提供了进名校,聆听名师教诲的机会,是新型的高等学历教育形式。网络教育使原来处于封闭状态的高校教育资源为社会共享,教育不再受校园的限制。从1999年迄今,已有68所高校开展了网络教育,学生达数百万。高校网络教育开发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管理方式。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方式的探讨、网络技术的实现备受国内大多数学者青睐,而对教学管理模式关注较少[1-2]。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网络教育在给每位学习者提供全新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新问题,教学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普通的教学管理相比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对教师、学生进行管理和评价,如何制定教学计划、进行专业设置等新问题亟需解决。网络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教师、网络教育媒体、学生等诸因素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具有教学功能的有机整体,教学管理是这个整体的核心部件[3],为全面持续地提高网络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探索和构建了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一、化学网络教学管理基本思路

以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制定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试行)》中的关于远程教学管理系统的要求及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为基础,在以质量为核心、以人为本、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基本理念指导下,与学校网络教育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合作,融合双方力量进行科学化管理,从学院层面的系统管理、教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四个模块构建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二、模块化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

1.系统管理。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由于受到网络运行状况、计算机性能等因素影响,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有与它契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鉴于西南大学网络学院已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我们重在研究为有效指导与监督教学过程的系统制度化管理,制定了《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和《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和管理。

2.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管理(学籍管理已由网络学院完成)。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学院在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教育《化学》专业,2008年在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和修订后,专业更名为《化学教育》专业,同时新增《应用化学》专业。两个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采取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的方式,突出网络教育的继续教育特色。教学计划是根据网络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习年限和教学对象而制定,没有盲目照搬普通教育计划。网上教学组织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作为考核、验收教学质量的标准。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各自包含不同的11门专业课程、各有特色的6门选修课程、教育实习或工业见习以及毕业论文。《化学教育》遵循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模式和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有所依、学有所用;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是来自基层教学单位,因此依托基层教学单位完成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计合理的与学员从事教学相关性强的毕业论文题目,精心进行指导。而《应用化学》则遵循当前经济改革浪潮中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来自工矿化工企业的学生实践优势,依托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化学网络教育教材包括文字类(一般使用统编教材制作为电子课件、题库和案例库)、图形(像)类、音(视)频类,动画类等教材,各类自成体系,独立使用。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主要从资格审查、培训管理、责任管理和考核评价上进行管理。学院规定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有一定网络教育经验。教师任课前均需经过岗前专门培训,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技能,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能够主导学生的在线讨论活动,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和指导。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并建立化学网络教育教师档案。教学队伍建设: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均有相应要求,按照“化学化工学院关于成立网络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决定”,针对学院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利用不够,缺乏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情况,通过外聘请内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队伍。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多个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有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内容涉及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探究、高校网络教学的设计原则、高校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化运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等。鼓励教师总结自己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想,按照科学论文的规范格式撰文投稿,给予相应奖励,推动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

4.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网络教育具有“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性质,教师角色淡化,教学管理弱化,而学生的自我管理凸显。我们在每个年级实行班组管理,自选班长,定期轮换,让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管理,锻炼自主能力,加强自我服务,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治的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管理由自我性评价和客观性评价组成。自我性评价:学生先完成自测题目和思考题目,提交后与标准答案比较而做出自我评价。客观性评价: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等给出具体的分数,通过提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受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学秘书定期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相关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做相应教学调整。

三、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特点

西南大学校是教育部批准开展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化学化工学院是学校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传统学科,拥有具有学术理论基础的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为网络教学管理的实施提供智力、人才,结合网络教育学院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教务管理,形成较好的资源共享,为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点。

1.制度管人。学院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从教师选派、教材选用、网络课件建设、具体教学(直播、录播、网上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和答辩等)一一做出相应规定,使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制度管人。

2.责任到人。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学校和学院的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责任到人。

3.监控有人。学院成立的“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定期检查各教学环节的完成情况,定期与不定期通报检查情况,如增加了对作业批改和论文指导的中间检查次数,做到在网络学院检查日期前,提前2天进行院内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有效避免了各类教学事故的产生,教学事故率为零。

化学网络教育的管理与其它学科网络教育教学管理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需要针对各功能模块,认真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林娜.我国网络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219-221.

[2]尚元东,张宝歌.从美国网络教育看我国高师院校网络教育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68(4):54-56.

第5篇:关于网络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信息社会网络语言得到了发展。网民通过网络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点,促进了网络交际的发展。网络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新视点,它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络语言也随之迅速发展,一些网络用语更是频繁地滚动在人们的口头舌间,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它的结构形式、性质特征、产生动因、使用规范等方面。本文试图从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入手来浅析一下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

网络语言的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一切语言;狭义的是指在聊天室和bbs上使用的语言。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下面几种:

1.符号类:1)符号:--)表示笑脸,----表示悲伤;2)符号和字母的组合:--p表示吐舌头,t-t表示流泪;3)符号和数字的组合:3_3(刚睡醒),8--)表示睁大眼睛;

2.数字类:如9494(就是就是)、886(拜拜)、7456(气死我了);

3.汉语拼音类:如gg(哥哥)、mm(妹妹)、dd(弟弟)、p(臀部)、bt(变态);

4.英文缩略类:gf(女朋友)、bf(男朋友)、diy(自己动手做);

5.汉字类:酱紫(这样子)、偶稀饭(我喜欢)、恐龙(丑女)、偶像(呕吐的对象)。

以上列举的这几项只是最普遍的形式,还可以分的更详细些,如汉英混杂等,本文就不在此详析。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通过网络语言的主要存在形式,我们再来看看网络语言的特点:1.简洁明快。网络语言之所以发展迅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言简意丰的特点,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让我们来看下面的文字:“大虾,你好油墨,粉丝,偶倒。”这是说:“大侠(高手),你太幽默了,说话很会拐弯抹角,我晕倒了。”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简洁。

2.反叛和戏谑。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网络语言是网民内心真实思想的流露。家庭的负担,工作的压力,社会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使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少年承受着强大的心理压力,网络语言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因此,大量的网络语言包含了针砭时弊,描绘现实的内容,来达到自嘲、释放和宣泄压力、不满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的内心的反抗意识。

3.新颖和创造性。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可以使人们任意发泄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可以将自己的真面目很好地隐藏起来,因此网民们大胆自由地自创了一些便捷的语言符号进行语言规则重组来传达自己复杂的思想意识,如给传统词汇注入新的意义:天才(天生蠢材)、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潜水艇(没水平)、钓鱼(追女孩子),还有形式杂糅的情况,英语字母、符号和汉字混用:p9(啤酒)、i服了u。

4.开放性。萨丕尔说:“语言就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令人景仰,就是因为它兼容并蓄。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到后来的佛教文化的大量涌进,再到近代的西学东渐,中国文化无不是积极吸收对自己有用的营养。在信息时代,网络文化也呈现出了它开放的一面。据统计,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很多网语也是由英文字母或是英语词的缩写形式构成,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

总上所述,网络语言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由于网络语言的这些特点,促进网络交际的发展。据统计在2005年以前因特网的用户就超过了1.5亿,跨越240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交往也就要求更加快速、便捷的方式和手段,网络语言的特点正好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于是网络交流给跨文化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二、网络交流与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由于在网络交流中,人们惟一可以依据的就是语言,因此语言的功能在网络交际中被发挥到了极限。跨文化交际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往。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主要是语言交际的过程,那么网络语言的发展和特点必然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笔者主要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推动了跨文化交际领域和范围的扩大。网络的发展是跨文化交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纵横交错的全球跨文化交际的庞大格局。

2.为跨文化交际者提供了平等交流的空间。在传统的跨文化交际中发表观点者会受到身份、地位的限制,同时还存在着对自己不利的顾虑。网络交流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因此它可以更好的实现言论自由和平等。

3.可以丰富语言系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网络使不同领域的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一起交流,使新词语,新观念不断地出现,从而丰富了语言词汇。

4.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加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他人或他国的长处,为我所用,共同进步。正如“硬币有正反面”,网络交流也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挑战:1.许多网语是以英文形式出现地,大多网上信息是用英文地。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对英语的这种霸主地位对汉语的影响感到担忧,有“文化霸权”说。网络语言的“英语化”倾向,使网民在网络交流时不得不人为的进行汉语英语化的改造,遵从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变异规则。

2.网络交流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包括某一特定社会成员所共享的信念、价值、行为、风俗等。我们中华民族拥有自己悠久的稳固的文化传统,但在网络时代,它正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

3.由于生长的文化背景不同,网络交流无法更好的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言语交际,因此造成误解的情况也是时常发生的。我们是阻止不了网络的发展和应用的,但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引导和规范,面对挑战,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

1.加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中华文化灿烂悠久,我们应心存自豪感,相信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加强我们文化的传播可以让外人更好的了解中国,促进中国和国际的接轨,这也离不开借助网络的力量。

2.政府给以重视,加强对网络系统的规范,同时开展和外国的网络合作,比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提到的“中美网络语言教学项目”。

3.积极展开网络教育并提高国民的素质修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因为青少年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快速的接受力,最容易受网络的影响,而且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跨文化交际的范围越来越宽,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因此加强教育不但可以抵制不良影响而且可以增进他们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减少误解的发生,更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柴磊.网络语言的问题特征及其成因探析[j].山东省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2]黄月胜.论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传播与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5.

[3]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j].新华文摘,2002(6).

第6篇:关于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远程教学;发展规划

一、网络远程教育的优势

就当前社会发展的态势看,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在职人员的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加上现在多数在职人员没有时间去学校接受教育,而他们又普遍有较强的求知欲,想通过各种途径为自己充电,以增强自身竞争力,适应未来新环境的挑战,因此远程教育就成为他们的理想选择,从而将影响更多人的生活。

1、利用Internet远程教学:学习者不会有太大的学习压力,轻松学习,娱乐学习、这是因为Internet远程教学表现形式多样化:有游戏教学,娱乐教学以及丰富多采的视听觉的艺术感受。使学生真正放松身心又有吸引力在知识的学习上。

2、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与人交流不受空间物理特性的约束,学习时间也不必受上下班,上下学,还是白天晚上的限制。

3、取代了19,20世纪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旧传统,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遵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Internet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教育的广泛性,平等性、监控力度公平化。班级里没有前排、后排之分,老师对待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视听效果也是平等的。

5、不仅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而且还打破了学生的年龄限制。在当今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有很多成年人仍需要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网络远程教学就给这些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其实所谓的这些人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有条件,人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求学网的理念。

6、教师控制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化。教师起到学习者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控制手段减弱,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应用更多的手段方法来控制教学。而由于师生互不相间,这种控制是比较隐蔽的,是潜移默化的。

7、交互操作好。使交流师生有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学生可以随时在网上请教所学专业的一流专家,学者或教师,可视电话如同面对面的交流一样。

8、经济实惠。学校进行网络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节约实际成本,对于高校来讲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对于学习者来讲,也是非常划算的,给教育者也带来的许多的便利。

二、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分析和推断

根据我们对远程教育具有多重属性的认识,从上述6条分析推断远程教育发展的原则、思路,历史发展机遇的启示,以及远程教育的发展必须将理论上和规律判断上的优势,转化为实践优势这一命题和假设出发。中国远程教育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1、理论和学科建设日渐成熟而成为一个独立学科。远程教育是一项朝阳的教育事业,也是一项前景看好的教育产业,把它作为一个专业和学科去建设,正在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中,教育学是一级学科,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同属二级学科。目前远程教育只是教育技术学

2、办学与服务领域将从高等学历教育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转化。历代(阶段)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在其创办和起步时期都是以扩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提高就业人员的素质为主要目的的,高等学历教育一直是远程教育办学的重点。的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应用、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

3、高校的网络教育必须要及时了解相应的市场变化以及实际的需要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一定要有创兴新的思路。考察远程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关系: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关系;新老媒体的关系;教育观念、教学法和教育技术的关系;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关系;标准化与品牌特色和市场化的关系等等。

4、学习的服务体系会按照实际的需求,网络教育会朝着多方面的方向进行发展。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远程教学系统中,区别于传统面授教育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子系统。这是由远程教育师生之间、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处于一种准永久性分离状态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三、总结

我国的高校等一系列开展的网络教育,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希望未来应该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扎实推动我国现在远程教育事业稳步而快速的先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莹.远程网络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18).

[2]焦昆,高立稳.发挥教师在现代网络远程教育中的积极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7).

[3]景婉.关于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究[J].才智,2011(10).

第7篇:关于网络教育范文

1多媒体数据库与网络教育

所谓数据库(DataBase),是指长期存在于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它不仅包括数据本身,而且还包括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库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主体,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所谓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technique),是指把文本、声音、图形和图像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加工处理、存储和传播而综合为一体化的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可以对多媒体信息高效的组织、存储和管理,是当前网络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因此,网络教育中教育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可以依赖于性能完善、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多媒体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是网络教育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核心环节,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在计算机的三大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与过程控制)中,数据处理约占70%。因此,在信息社会里,如何利用和管理数据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当今社会对数据处理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满足各类信息系统对数据管理的需要,多媒体数据库技术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多媒体数据库技术主要解决如何存储、管理多媒体数据的问题,是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最新阶段和最好的组织方式之一。近年来,多媒体数据库技术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现技术上,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研制出了许多应用于商业管理、工业生产等领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得计算机应用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各类管理工作中。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都是使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或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的不断成熟,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主要技术基础包括:多媒体技术(这是前台技术)、数据库技术(这是后台技术)、通讯技术,将这三大基础整合起来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因此,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实施网络教育时,如果不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管理海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那么数据管理仍然会停留在人工管理或文件管理的阶段上,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应用和资源共享就可能成为空话。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网络教育教育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好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因此,在实施网络教育中,应当对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的设计与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各级教育部门正在探索开展数字化教育与数字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是新世纪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方向。分析数字化教育与数字化学习,重视网络中的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工作,有利于创新学习环境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多媒体数据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利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建设多媒体数据库系统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网络资源的存在和应用方式是网络教育中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何解决网络资源的组织和管理问题,是多媒体教育资源对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提出的新要求。一是强有力的数据建模能力。数据模型是以实际事物的数据特征的抽象来刻画事物的,描述的是事物数据的表征及其特征。它是帮助人们研究设计和表示应用的特性及完整性约束的完全数学定义的概念集合。这是任何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二是新的查询技术。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特制查询语言功能(提供一种特制查询语言或具有这种语言能力的服务),如特制的图形浏览器、使用语义知识的查询设施、实时查询技术、时间联接与时间索引技术等;二是新的查询优化策略,如语义查询优化、时间查询优化、整体查询优化(对一个查询的集合产生单个查询计划,而不是各查询计划的集合)技术等。三是支持元数据处理。许多工程型应用是数据密集和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要求提供自由地改变和更新有关应用语义和结构的工具,以及支持维护关于应用数据本身的专门数据记录,它们包括关于数据的所有权、建立时间、用途、变更历史等帮助信息。四是强有力的数据存储与共享能力。关于数据的存储与共享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不仅是传统含义下的数据,还可以是图形、“过程”、规则、事件及控制知识等;不仅是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还可以是非结构(如声音、视频等)和超格式化数据;不仅是单一介质的数据,还可以是多介质的数据。二是人们能够(假定他们有相应的权限)存取和修改这些数据,而不管他们是何种形式及物理地在何处。五是高级的现代事务管理。包括从事务的模型(如复合数据模型)、特征,直到实现技术(如基于优先级的调度策略)。六是先进的交互界面。如各种工具的图形接口、图形数据结构、对数据库或模式的图形浏览式存取、语义联系的可视化说明以及应用本身(如各种CAD等)的处理等。基于这些问题的出现,这里提出一种进行多媒体数据库设计和建设的思路:在资源的组织上,根据学校课程改革发展及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设计合理科学的数据组织方式;在元数据建立上,依据元数据IEEE-LTSC(这也是中国制定元数据标准的主要参考标准)的标准,建立数据库的概念结构;在应用程序设计上,提供合理的应用程序界面,方便用户有效地管理、使用资源。

3未来数据库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展望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它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网络教育中,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有关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信息技术将对网络教育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3.1网络数据挖掘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用计算机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新方法。然而,多媒体数据库的数量和规模的爆炸式增长,再次超越了人们从数据库中获取有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在数据库应用领域广泛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的数据集合中发现有用的信息,进行网络资源信息的二次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KDD(KnowledgeDiscoveryinDatabase)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技术就是其中一种,KDD的任务就是从数据库中提取隐含的、以前不知道的、潜在的有用信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KDD技术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在将来,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将日趋成熟和完善。

第8篇:关于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跨语言;知识管理;MOOC;文本挖掘

G40-057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自2011年上线以来就倍受人们瞩目,它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展了教育的范围,教学形式较为新颖,对学习者来说,MOOC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1]。MOOC的优势在于便捷和开放,能提供课程的相关学习资源,如讲义、笔记、学习小组、论坛等。还有一些英语课程配备了中文字幕,可以帮助中国学习者进行学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促使学习者更快融入在线学习中,最后完成整个课程。

但是我们发现,在线学习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以学习资源中的笔记为例,笔记通常按照记录时间顺序显示,还存在着很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信息,这导致学习者不能查看某个知识点对应的笔记,还会被无关信息打扰。而且课程中的中英文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也不能体现。为了改进这些情况,让MOOC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本文研究了如何通过文本挖掘技术和跨语言知识库的构建,管理MOOC学习资源中的知识。

一、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

1.跨语言知识管理

WordNet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发的大规模的汇总英语词汇知识的在线资源库。它是一个由普通的词典内容与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成功结合的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词典,主要按照词汇的意义而不是字母顺序而组成的“词汇网络”[2]。经过20年的研究工作的进展,WordNet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上非常有影响的英语词汇知识库,为知识管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单一语言知识库的飞速发展和各语言信息多样性的增加,跨语言知识管理以及规模性跨语言知识库的建设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具有研究价值。UKC (Universal Knowledge Core) 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

UKC是一个由意大利特伦托大学开发的扩展的多语种版的WordNet,包括几十万个概念。UKC扮演的角色是世界上所有的自然语言的中心枢纽,对于每种语言,都存在一个独立的LKC (Local Knowledge Core)。每个LKC都有一个源语言(目前为英文)和一个目标语言(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可以独立发展并且与UKC同步。事实上,LKC是一个本土化进程,通过UKC,所有LKC可以均衡协作、互相使用,多种语言可以得到匹配。

UKC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词语,义项,同义词集和概念[3]。它们的含义如下:同义词集是一组拥有一个共有的含义的词语;概念是可以表示一个同义词集含义的一句描述性质的话;义项是一个词语的含义;注释是一个同义词集的简短描述。此外,UKC中还有词目和词性这两个

元素。

2.关键技术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人们的生活中大量产生着社交媒体中的文本数据、通讯数据、GPS位置信息、传感器数据甚至还有图片和视频,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有了爆炸式的增加。但是人们目前面临的严峻的问题是数据丰富而信息贫乏,只是把海量数据存储起来并不会带来任何价值,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并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10]。数据分析基本上都经历了数据获取、预处理(清洗)、选择分析算法、展示结果、评估这一流程。本文的研究基于文本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包括文本数据的获取、清洗、信息挖掘和数据可视化。

获取数据是数据挖掘的初始步骤。对分析者而言,外部数据比内部数据更容易获取,获取外部数据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开放数据、在聚合数据平台上购买或下载专业数据集、网络爬虫、调查问卷等方式。目前应用较多的外部数据的采集方式的主要有两种:商业化工具与网络爬虫,我们的研究就基于Python爬虫程序来获取网络课程的笔记。

文本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分支,也是一个由机器学习、统计学、数学、自然语言处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而成的领域。顾名思义,就是从大量文本数据中抽取隐含的、未知、可能有用的信息,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其中潜在的知识信息[4]。文本挖掘的数据主要是指非结构化文档和邮件、网页内容等半结构化数据,常见的算法有关联规则算法,聚类算法 和分类算法。

数据可视化是指将身居分析的结果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以便进一步分析和报告数据的特征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它的首要任务是准确地展示和传达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并用直观、容易理解和操纵的方式呈现出来。它的基本流程是:⑿畔⒂成涑煽墒有问剑选择合适的图表,删去不突出的对象或属性,最终呈现出关键属性的明显特征。

二、跨语言知识管理的应用

我们研究的数据来自网易公开课中斯坦福大学开设的计算机系课程《机器学习》。首先使用Python爬虫程序获取最优笔记内容作为实验数据,然后用R语言分析文本数据、提取关键词,模仿UKC构建跨语言知识库,最后实现学习课程时对感兴趣的知识点的查询功能。跨语言知识管理研究的流程如图1所示。

数据获取与关键知识点提取

首先,利用编写的Python爬虫程序从网易公开课的课程页面获取前30页最优笔记,获得的数据保存成文本格式。

关键知识点提取是研究的核心部分,是文本分析算法的具体实现部分,此部分使用R语言完成,步骤如下:

第一步:读入待处理的文件,对数据进行清理和格式转换之后,经过排序,得到了共380条可用的笔记;

第二步:由于课程讲授是具有连续性的,而且为了方便统计,这里人为地将笔记按每3分钟为一段进行分段统计。然后对文本进行分词,然后全部去除文本中包含的标点、数字、多余的空格和停用词,生成语料库;

第三步:生成词汇文档矩阵,行为词汇,列为文档,使用tf-idf算法计算每个词语的权重,用余弦相似度算法计算出段之间的距离,对数据进行层次聚类,得到图2所示的聚类图。

由图可见,有一些类聚合效果比较好,如{5,6,7},{10,11,16,17,18}等。下面以{16,17,18}为例,提取这个时间段内的关键词。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是统计词频,因为词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词语在文本中的重要性,一般越重要的词语,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就会越多。{16,17,18}这一类代表的时间是45~53分钟,下面就单独抽取这一时间段的最优笔记,统计词频,得到图3。

我们可以断定{16,17,18}代表的笔记数据中,“梯度下降”,“算法”,“随机”,“descent”,“gradient”,“数据”这几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结合机器学习的知识背景,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45~53分钟,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是“随机梯度下降”。同理,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分析出聚类结果里其他类的知识点,如下表所示:

三、结语

随着MOOC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与壮大,毋庸置疑,网络教育资源将成为未来自主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关于网络学习资源中跨语言知识管理的研究是很有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本文以学习笔记为例,设计了一个关键知识点提取模型并构造了跨语言知识库,实现了知识点的跨语言查询和最优笔记推荐。下一步我们将改进层次聚类的算法,加深研究深度,进行基于开放数据的跨语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5(18):48-50.

[2] 宗成庆.统计自然语言处理(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68-69.

[3] Ganbold A, Farazi F, Reyad M, et al. Managing language diversity across cultures: The english-mongolian case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Advances in Life Sciences, 2014, 6(3):167-176.

第9篇:关于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平台 师生 高校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74-02

高校教育管理引进网络平台是时代进步的结果,更是与学生沟通的实际需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育管理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1网络平台在高校师生沟通中的特点和作用

1.1网络平台沟通的虚拟性和真实性特点

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教育管理中来,而网络平台也为教师和学生的即时沟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当然,网络本身具备一些特点,比如它的虚拟性,如果不限定范围,是很难确定在网络的另一端对话的是什么人。当然,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比如学校的校内网,或者一个班级的群里,每个人都是真实可靠的。在高校师生网络沟通中,是以大学校园为特定的背景,所以,双方的沟通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之上的,一方是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另一方是学校的学生。双方之间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在网络上沟通起来跟现实并无太大的不同。

1.2网络平台沟通的即时性和便捷性

网络平台能帮助高校师生超越地理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师生之间提供一种即时性和便捷性的交流服务,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即时的回复对方的消息,特别是手机网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便捷性,这使得师生随时随地可以交流,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的高效性。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通知和信息瞬间传遍网络,因为学生的注意和反馈。同时,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也可以第一时间在网络上传遍和扩散,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动态。充分实现了互动,安全、快捷、高效。

2高校师生网络平台沟通对学生的影响

2.1网络平台沟通更容易解除学生的防卫心理和心理障碍

大多数时间里,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方式都是面对面的直接沟通,而很多学生由于处在青春期和性格转变期,心理上会有潜意识的抵触和防护,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的学生,而通过这种网络平台的沟通,不用面对面,很多学生的心理更容易接受,也少了很多防卫心理,往往会打开心扉,向老师诉说一些自己的心理话,起到了面对面起不到的效果。除此之外,网络平台沟通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话语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由和归宿感。

2.2网络平台沟通可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在日常生活的面对面交流中,有时因为各种原因,师生双方会陷入尴尬的沉默,而在网络沟通中,双方不会因为面对面交谈的紧张而经常陷入这种尴尬中,双方都会从容的去思考接下来的回答,即使有时需要思考,因为没有压力,所以效率也会很高,经过这种思考的出来的意见和回答也是比较成熟和有效的。

3高校师生关于网络平台沟通的技巧

3.1高校师生网络平台沟通应注重友好、平等、民主的原则

网络平台的沟通中,教师首先是学生的朋友,其次才是其长者、良师,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交往关系。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友好和平等的气氛,学生才会更加的信任老师,才会跟老师谈心里话,教师也只有拿出自己的真诚态度,并且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才可以进一步的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在网络上的文字语言的表达,以免引起学生的误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增强沟通效果。

3.2老师应该耐心倾听,恰当引导

在网络平台的沟通中,有些学生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可能有表达不准确,思维混乱等情况发生,这就需要教师在跟学生进行网络沟通时一定要耐心倾听,当不是很明确学生意思的情况下,要进行适当的反问,以弄清楚他要表达的意思。同时,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师者高高在上,把自己的想发强加在学生身上,而应该与学生分享观点,共同探讨一些话题和困难,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

3.3跟踪了解,做知心朋友

在师生网络平台的沟通中,往往学生要了解或是解决的问题没有当时得到解决,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在后续的过程中继续关注学生的想发和要求,并对问题的解决及时的告诉学生,或者是约定好下次网络沟通的时间,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能一次谈话结束就再也不联系学生。必要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网络交流中回到现实交流,进一步进行跟踪了解,增进交流,直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总之,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有始有终,帮助学生把问题解决好,要有一种责任感和危机意识。

4构建高效的高校师生网络平台沟通机制

4.1有效的网络工具建设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效教育管理借助网络平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正是由于网络平台的建设,更加高效的促进了教育管理的发展,所以为了更好的、更加高效的促进高效教育管理事业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网络工具建设:

(1)高效教师应该多开博客或微博。博客是一个个人信息和展示的舞台,这里可以书写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心得等,师生、朋友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对老师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深入的了解,也让老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加具体可靠。

(2)高校师生应该多建QQ群。QQ群是一个方便快捷的网络沟通平台,这里是一个封闭的小团体,不仅可以快捷的把多年都不联系的同学、朋友联系到,还可以QQ群里跟自己想沟通的人进行一对一的选择行沟通,也可以在公共聊天室里进行群体聊天,对于教师来讲,利用QQ群的公告栏公告和通知等信息非常方便,还可以在群论坛上进行话题的讨论和答疑,同学们都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发言,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教师为了更好的和学生联系,应该主动公开自己的邮箱。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反馈回来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方便学生及时的反映学生中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4)高校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在校园网建立他们自己的聊天室。因为是校内网,所以网上聊天的人被限定在学校的师生,就是整个校园里的老师和学生,聊天室可以根据参与的人数,按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类。比如运动迷团体、音乐联盟、教学探讨、影迷俱乐部等。全校师生都可以匿名或者实名进入聊天室参与话题的讨论和聊天,可以没有顾虑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其他老师和同学进行心灵的沟通。当然,如果发现不健康或者违法的言语应立即进行相应处理。

4.2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个大学的水平是由在校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来决定的,高校为了的水平则是又现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来决定的,作为重要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及其复杂并且非常艰巨的工作。为了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确保教育管理工作做的更好,正确的引导学生,就要求教育管理工作要结合教育学、管理学和信里写等学科的知识,科学的引进高素质教师并培养自己的优秀教师,使教育管理工作在正确、高效的道路上取得长足的发展。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4.3制度保障

制度是做任何事情的原则体系,只有按照固定的制度去办事,才能确保高效不偏颇。对于这样一个发达的网络教育管理平台,怎样的制度才能更好的促进工作的进展是一项科学的计划,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制度做保证,一些同学群体的聊天室应该安排专人值班,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主题,也要安排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引导,以便更好的发挥讨论的作用。同时,还要保证设备安全,网络畅通。同时,为鼓励教师在师生网络沟通上的工作投入,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总之,在时代告诉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网络平台沟通的办法和方式,更好的服务于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的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学府,才能把无数有梦想的年轻人,培养成为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