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探究活动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实施课程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区域活动也称活动区活动,是指教师以一定的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材料,幼儿在丰富的环境中进行自主的、自由的探索性活动和个性化学习[1](P24)。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活动,通过与环境、材料、教师、同伴等的相互作用获得学习和发展。区域活动正以自身独特的价值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成为当今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区域活动的开展却并不尽如人意。由于教师没有真正掌握探究的内涵,以及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探究行为的指导不当,导致区域活动没有真正发挥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作用。
本文以对探究的内涵的分析为基础,以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探究活动的特点为根据,对幼儿教师指导区域活动中的探究活动提出一些粗浅的个人观点。
一 、探究的内涵
什么是探究?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当一个人面对一未知的事物或问题而急切的想要能清楚时,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去看看、摸摸、亲身体验一下、动手操作一下。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感性认识,通过动脑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人类正是通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探究的本质是实践。在探究中,活动者亲身参与,观察、操作、实验、交流、讨论、反思和质疑。因此,探究是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相结合的过程。但是在幼儿园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认为探究就是单纯的动手操作或是简单的机械训练。例如:交给幼儿一些树叶碎屑,让幼儿将这些树叶碎屑粘在已经准备好的各种树叶图片上。这并不能看作是一种探究活动,因为幼儿从事的只是简单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成分很少。
其次,有些教师将探究活动等同于机械训练。例如:认识汽车的活动中,教师只是交给幼儿一堆汽车模型,然后让幼儿反复的拆装。而事实上,这种活动只能称之为训练,不是探究活动。
二 、区域活动中幼儿探究的特点
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和工作性质的游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自主发起、自由选择活动,通过与材料、伙伴、教师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各方面的经验,实现自身的发展[2](P56)。我们一般将区域划分为类:生活区、语言区、角色区、益智区、自然角、建构区、美工区和表演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是积极的学习者和探究者。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探究的特点包括:
(一)自主性
幼儿天生具有探究的愿望和兴趣。新生儿通过自己的感官来初步认识世界;两岁时,他们通过走路进一步探索周围的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幼儿园的幼儿的探究意愿更加强烈。他们总是会对每一件物品,每一件事情感兴趣。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活动应是幼儿主动的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过程。
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幼儿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各领域教育内容与要求及指导要点中,特别注重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
(二)差异性
加德纳将智力分为八种,他认为每个人身上都不同程度的拥有这八种智力,智力的组合方式是多元的,因而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也是独特的,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智力强项和弱项[4](p103)。每个幼儿在这八种智力上的组合方式是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性。多数情况下,幼儿的探究都是一种个体行为,它多以一种个别化的、适合不同幼儿特点的方式来进行。多样化的活动区设置,使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中心,幼儿可以唱歌、跳舞,可以绘画、角色扮演,可以阅读、搭建积木。
(三)操作性
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学前儿童属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思维受到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是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世界的。操作在儿童的探索游戏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幼儿通过活动区的操作可以直接获得经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材料性
对幼儿来说,材料是引发他们主动建构对世界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活动区的材料可以是成品材料,也可以是自然材料或者是半成品材料。区域材料之间及材料内部各要素之间具有相关性,这样幼儿在操作这种材料时,才能获得某种发现,建构某种经验,扩展某种认识。
在提供材料时,教师需要考虑材料是否丰富,是否有层次性,是否具有操作性,是否具有引导性等特点。材料的丰富性和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材料的操作性帮助幼儿进行探索;材料的引导性能够帮助幼儿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向。
(五)互动性
在区域活动中的注重幼儿的自主探究,同伴跟教师对于幼儿的探究活动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当幼儿与教师的兴趣、 智慧在共同的问题上集合时, 双方就会在认知、 情感、 社会经验等方面进行积极的交流、 互动, 幼儿可以分享到教师丰富的经验, 教师可以分享到幼儿独特的视角。同样, 当幼儿之间带着各自的兴趣、 需要直接对话、 互动时, 他们也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 并在分享中激励探索[5]。
【案例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片断。在八年级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一节试教课中,教师最初是想完全放开,自主探究。即创设情景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但是,试教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到学生自己实在太难驾驭,有的学生甚至对教师的意图也不完全明白,结果只好临时调整教学策略,效果自然不理想。通过评教、反思,认识到即使有好的愿望、好的理念,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自然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在上公开课前,我们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特点重新设计了教学方案,适当增加了教师的指导和课堂教学时间的整体把握细节,针对同学们的猜想,在分步实验,逐个检验,及时交流中将教师融入研究主体中的一员,这样在公开课的教学中效果就理想多了。原因是把学习过程还给了学生,没有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天性、智力水准,自然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认知过程,他们的热情自然高涨,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讨论,设计不同的方案,选取不同的实验用具,积极动手实验,再思考、讨论、交流,俨然一幅科学研究的情景。除了通常一些方法(如人举左手,镜中的像则举右手等)外,学生在活动中又找到了几种很有创意的方法。例如检验平面镜成像和物体相对于镜面是否对称时,一学生在拿起点燃的蜡烛在镜前移动,发现蜡烛倾斜(开始并不是有意的)时,镜中像也发生了倾斜,但倾斜的方向与蜡烛正好相反,运用数学中轴对称的知识,便得出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的结论;另一学生在实验时,手中没放下的火柴盒“帮了大忙”,他发现手中的火柴盒在蜡烛的左侧时,火柴盒的像在蜡烛像的右侧,调换一下位置,像也跟着变化,于是也得出了物像对称的结论。显然,同学们在课堂活动中已经成为了教学主体,他们为自己的发现(或称为创新)而欢欣、自豪,我想这样的亲历的探究过程他们将会终生难忘。
【反思一】:探究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也必须成为主体,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能动作用,履行各自的角色,并且和谐互动,只有这样,探究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如果教师、学生中任何一方不能积极、能动、自主、创造性地履行自身的角色,便失去了主体的特性,那么,探究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
【反思二】:由于器材、环境、知识水准、操作技能等原因,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有时误差较大。教师若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改进实验方法,这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会大有益处。切不可轻率指责、否定。同时,课前分组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状况,活动过程中及时组织交流,以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携手合作活动目标。当然,课后的补救也是必要的。对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应提供再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完成探究,消除失败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课题。这很正常,正是有了问题或错误,才有了改进和创新。
【案例二】:研究串联电路特点教学片断。《研究串联电路特点》的一节课中,由于分组自主探究,学生的活动热情很高,八个小组中的五个都由实验数据归纳出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但是,有一个小组,实验数据几乎无规律可循,另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近似与电路特点相吻合。在交流时,由于受到有正确结论的小组的影响,后两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的实验数据显示: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中的电流基本相等;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电压之和基本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而实验数据出现问题的那个小组的代表交流时讲道:“我们小组的实验不能验证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猜想是否成立。”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正常,由于连接电路时导线接头处接触电阻的影响或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考虑到本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只做了对三个小组探究活动的肯定和对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认可,先请同学们(包括实验结论正常的同学)就此实验现象自己分析原因,留待下一节课再交流、讨论。虽然教学进度被打乱,教师还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来“善后”,但能让同学们动起来,积极地探究新的、更深一步的课题,这不正符合课堂教学的目的吗。
【反思一】:开放性决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整个教学事态的发展必须处于教师的引导、控制之下;也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更轻松一些,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够有序、有效?这就要求设计者更充分地估计学生学习现状、教学内容的难度,同时更恰当地进行教材取舍、过程设计等。
一、章节名称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二、学时
2学时。
三、学习内容分析
教材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安排大量的探究活动,以达到重点认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这一目的。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一个“探究实验”和一个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时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在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发挥主动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四、教学资源
1、鱼的各种鳍的作用
鱼在水中生活的视频:通过观看鱼在水中生活的视频,了解鱼各种鳍的作用。
2、鱼的呼吸系统
鱼的标本和模型:通过观看鱼的标本,了解知道鱼是用鳃在水中呼吸的。
五、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生物课上学习过了人体结构和生理内容,在本节生物课的内容中教材简化了鱼的结构和生理等方面的内容,着重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由于学生的想象力较强,所以应该让他们通过探究和观察来得出结论,从而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提前做出的假设,教给他们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六、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探究分析鱼类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强化结构和功相适应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建立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2)说明水中生物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2、教学难点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八、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说出知道的各种动物名字,相互比较看那组说的动物最多(注意区分它们的生活环境)
让学生自己区分哪些是水中的、哪些是陆地上的、哪些是天生飞的。进一步由鱼、虾、蟹等动物可以生活在水中,引入课题――水中生活的动物。
设计意图:活跃气氛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明确学习内容。
鱼的形态结构特征。
提到水中生活的动物,最熟悉的是――鱼
请一位学生到黑板生来画一条鱼(简笔画即可),其他学生在纸上完成。结合学生完成的板图(鱼),引导学生分析鱼的特点,如:体形为梭型(减少中水运动的阻力)体表有鳞片(保护鱼的身体)具有鳍(用于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绘画,认识鱼的一般特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
认识鱼的各种鳍。
观察实物-----活鲫鱼,结合课本图示,分组认识鱼的外部形态,进一步讨论区分鱼的位置和数量。完善黑板上的简图----突出尾鳍、背鳍、胸鳍、腹鳍、臀鳍的位置。教师进一步介绍鱼的头、胸、腹的划分。
设计意图:互动合作,对鱼的整体进行初步的认识。
观察讨论不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播放视频资料,结合实物观察鱼在游动时尾鳍、胸鳍、腹鳍、臀鳍的动作,讨论各自的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锻炼观察推理能力。
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时的作用的探究思路。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能以得出结论,比如直接观察就难以区分不同鱼鳍在游泳时候的作用,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和辨别某鳍的作用。
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如:
捆扎某个鱼鳍,看鱼游泳时有什么异常;或者直接剪掉某个鱼鳍,通过鱼的失常表现来推断,…….
设计意图:培养交流参与,推理能力。
介绍模拟实验。
学生提出思路时,可由预习而进入模拟实验,借此介绍:在难以直接拿出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候,有时可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拟实验。
设计意图:学习科学研究新方法。
各组制定方案探究。
对常用的方法讨论,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本组实验方案,由预想结果推断结论,准备课下模拟实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实验动手能力。
知识拓展。
鱼类运动要有鱼鳍的参与,只有鳍就能运动吗?鱼游动时摆头摆尾,跳出水面落到地上还能动,这是为什么呢?
鱼身体里有骨和肌肉,大多数鱼靠肌肉收缩舒张使躯体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动力,各种鱼鳍只是辅助作用。
回想吃鱼时,看到的鱼体内的骨――鱼刺,排列成一长条的脊柱,由好多脊椎骨组成,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另外,虾、蟹等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设计意图: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课堂小结,展示随堂练习作答。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明确鱼是水中生活的动物,突出特点之一是能游泳来在水中活动包括取食和御敌。练习:
常吃的鲤鱼生活在__________里,它身体呈_______形,体表有_______通过______的摆动和________的协调作用来运动。
设计意图:拓展小结,加强知识的巩固。
九、依据的理论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要求。
十、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区分各种动物的生活坏境;(2)所用时间:5分钟;(3)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各种动物名称;(4)学生活动:学生先自己在小组内交流汇总,数量最多的组在班上公布成果;(5)设计意图:活跃气氛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明确学习内容。
2、鱼的形态特征
(1)教学内容:体形为梭形,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具有鳍,由于游泳;(2)所用时间:15分钟;(3)教师活动: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画一下简图,画一条鱼,其他同学在纸上完成;(4)学生活动:学生分析所展示的鱼的特征;(5)设计意图:通过亲自绘画,认识鱼的一般特征,有利于自主学习,锻炼表现能力。
3、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
(1)教学内容: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鳍保持鱼前进的方向;(2)所用时间:15分钟;(3)教师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4)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提出实验方案;(5)设计意图:锻炼交流参与、推理思维能力。
4、课堂小结展示随堂练习作答
(1)教学内容:回顾已知的鱼类适应水中游泳的特征,进行练习:常吃的鲤鱼生活在____里,它身体呈_______形,体表有_______通过______摆动和________的协调作用来运动。如果鲤鱼左侧的胸鳍损伤,游动时有什么现象;(2)所用时间:10分钟;(3)教师活动:提供练习题目;(4)学生活动:完成练习作业;(5)设计意图:拓展小结,巩固练习。
十一、课堂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鱼的形态特征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思路课堂小结、展示随堂练习作答。
【关键词】课本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必须与学生对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的深入思考紧密联系起来。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创造自己的思想并把它们表达出来,而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因此,他认为“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这种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尤为重要。
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因此,倡导问题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地理课堂改革的特点之一。在初中地理新课标(2011年版)的评价建议中要求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的学习过程。在评价学生参与探究性活动过程的表现时,应重点评价学生:(1)能否提出地理问题;(2)能否通过阅读地图、图表等以及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收集、获得资料;(3)能否将地理住处资料恰当归类和将地理住处资料绘制成地理图表以及简单的地图;(4)能否通过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5)参与地理观测、调查、实验、讨论等活动的质量。这些都是自主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的要求,也就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无疑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教材中有不少有特色的“活动”版块,这些是新教材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活动”版块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资料收集类、实践操作类、语言表达类、图示图表类和应用信息技术类等,我们统称为活动系统,它们具有教材正文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利用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一、运用用课本”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读图、深入探究能力
在教材“活动”设计中,一般先让学生利用地图找出地理事物,或指出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这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和空间思维能力。是“活动”中比较容易完成的部分,接着,在读图、识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这部分问题往往具有一定深度,有的还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串,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示。
案例1:通过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亚洲自然环境“活动”,探究如何描述某一地理区域的地形地、地势特征。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自主读亚洲的主要地形区,分析其分布特点,以培养学生归纳某一地理区域地形、地势特点的能力。
探究过程:1. 读图:读亚洲地形图,找出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指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 讨论:根据亚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讨论亚洲地形类型构成、地形分布情况及地势特征。
3.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某一地理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
探究结论:
拓展延伸:1. 猜想:亚洲的地势特点与亚洲河流流向之间的关系;
2. 如何通过河流流向来判断地势变化的特点
以上系列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合理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从中获取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地势特征等地理信息,在这种读图归纳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了学生获取地理信息、提出地理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利用课本“活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能力
学习地理必须过“地理原理”关,即扎扎实实地掌握各种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这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还有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案例2:八年级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三节台湾省“活动”探究台湾工业城市分布特点和原因。
活动目的:通过分析台湾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探究工业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
探究过程:1. 读图:找出台湾的主要工业城市;
2. 归纳:工业城市分布的特点;
3. 收集:让学生分别收集台湾地形、主要矿产、农产品、人口分布、开发历史等资料;
4. 讨论:小组讨论影响工业城市分布的原因。参考资料:台湾省地形图、台湾主要矿产农产品分布图。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地形条件、交通条件、人口分布、开发历史等方面进行分析,可将台湾省地形图与工业城市分布图对照起来读,学生会得出西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读台湾的位置图,可得出西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外交通便利;读台湾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可知西部农产品丰富,可养活较多人口,因此西部人口多,从而得出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的条件;另外,台湾西部开发历史悠久,这个条件学生可能不能马上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台湾西部与大陆的相对位置,学生便可得出西部离大陆最近。大陆移民可能最早在这里定居,因此开发较早的结论。
探究结论:工业城市的一般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沿海地区,这里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劳动力丰富,为工业发展,城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拓展延伸:利用已探究的结论分析澳大利亚或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以上的分析过程就是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过程,也是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提高了读图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利用课本“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地理实践活动中,以观察、观测、实验、调查、制作、辩论等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线,以生活所在地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内容,通过实践中的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创新精神和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如果学生具备了这样的学习能力,兴趣就会延续,学习地理的能力就会得到较大的增强。
案例3:八年级下册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活动”,家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地理条件?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家乡经济,提出自己的建议。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家乡经济发展的不利和有利条件,认识到因地制宜、加强区际联系与合作是区域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活动过程:1. 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家乡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的资料
2. 交流讨论:小组成员根据所收集资料进行交流讨论、梳理自己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
探究结论:发展经济应深刻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才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拓展延伸:下图是我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的低山丘陵。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请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一种能够科学地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方案:
A. B.
C. D.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B-0018-02
本文所说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自身学习动机的驱使下,主动地参与发现知识或获取知识程的一种学习方式。与探究式学习相对应的概念是接受式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外在需要的驱使下,在教师的影响下获取以现成的、定论的形式呈现的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接受式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参与仅限于认知活动,学习的内容是间接的知识。当然,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并不是相对立的,任何学习活动都离不开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也离不开对客观信息的接受。所以,没有纯粹的“探究式学习”,也没有纯粹的“接受式学习”。任何学习都是“混合式学习”,只不有的自主性特点鲜明一些,有的他主性鲜明一些而已。
接受式学习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学习并掌握大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对于传承文明、保持文化传统是有利的。当今的时代提倡自主性学习,这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工业化社会的学习要“学会知识”,因为那时的社会知识总量不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快,人们通接受式学习学到的知识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一生发展的需要。而知识经济社会的学习要“学会学习”,因为人企图以一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爆炸式”增加的知识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必须通学会学习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因此,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程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目前,课程改革正是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实施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鲜明特点,而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则成为新时期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为此,中小学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尤其要对探究式学习的特点、目的、要求等因素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正确实施探究式教学。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探究式学习进行探析,以期对中小学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一、探究式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探究式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主要的目标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获取知识本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探究式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责任感。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教师已经没有了先知先觉的优势,他的作用只是组织和指导学习活动。
(3)体验程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通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和逼近科学结论,而不是通老师的讲解或使用书本上的间接经验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程的曲折艰辛可能使学生终生难忘。
探究式学习的这些特点也是它的优势。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活动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探究知识,适应21世纪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探究式学习的根本目的
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我国目前的教育比较注重灌输,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动手实践能力差,缺乏质疑问难的创新品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易于致使学生树立起一种“乖孩子”的标准: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这种教育观念,培养出来的多是循规蹈矩、缺乏创新能力的人。因此,倡导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迫切要求。
当然,用教育的手段来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良好的教育,可以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首先,教师在教学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能激趣的教学环境,要经常结合教学向学生提出一些他们愿意解答且又需要动脑思考才能解答的有趣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孜孜不倦地去学习钻研,才可能博学广识,积累大量的知识与经验,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集中体现了思维活动的创造性特点。而在传统教育中注重训练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的做法会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成压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育学生突破聚合思维的束缚,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三、创设问题情境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学习之母、创新之母。把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探究式学习活动的第一要务。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设计一个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心理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寻找问题上来。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要具有趣味性,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二要具有针对性,要紧扣学习目标,贴近教学内容,避免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三要具有创新性,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1)类比情境,即用甲物比喻乙物,由此产生联想。用类比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往往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直观情境,就是使人的感官直接受到触动的情境。直观情境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故错情境,即把错误呈现给学生,把学生引入“陷阱”,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情境。适当创设故错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提高学生知错、改错的能力。(4)动态情境,即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集音、像、动画为一体的情境。它生动、形象、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园本课程教育宗旨的提出,势必让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寻找融合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培养探究意识。所谓融合性,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不单一,也不只是对一种知识的学习,而是整合在一起的。只有将学习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能力,包括幼儿的探究能力。探究性,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幼儿,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幼儿认知的特点及音乐感知的规律,引导幼儿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发现学习知识的方法,它是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幼儿的探索发现的有机的统一。而在我们音乐教学摸索过程中,很多教师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1.音乐活动中,教师缺乏幼儿探究性培养的意识
在组织科学活动等这类探究性比较强的活动时,更能体现或注重幼儿的探究性。而在音乐活动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考虑的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传授歌曲知识,显得不那么单调,而其过程缺乏对幼儿探究性的培养。
2.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性
很多教师还是运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只注重单纯的歌曲知识的传授。随着园本课程的展开,音乐教学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能够体现教学的融合性、激发幼儿的探究性,但很多模式还是过于重复,没有创新。
3.没有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来挖掘幼儿的探究性
音乐自身有很多的特点。摇篮曲,抒情、优美、静谧,它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进行曲,节奏清晰,强弱分明,节拍规正,雄壮有力、刚健豪迈;流行音乐,有的清新明快,有的低沉哀怨、缠绵婉转,具有鲜明的通俗性和娱乐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般运用比较、倾听等方法去感受音乐,而运用多种形式的方法却很少。
二、研究策略
(一)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性的影响因素
1.了解幼儿音乐学习的特点
对于儿童而言,音乐是一套有联系、相互依赖和个体化的活动,也是其个体发展的一种表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以音乐内在的特性和感染力来唤醒儿童的主体意识,促进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具有其特殊的教育价值。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来挖掘幼儿的探究意识是一种必然、有效的方法。如,音乐欣赏《老鼠减肥》音乐,当幼儿听到最后一段快速音乐时,便情不自禁地做出快速摆手、快速蹬腿的冲刺动作来表示,这说明幼儿能听懂音乐的内容,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气氛。于是,就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的动作。
《老鼠减肥》是一个三段体音乐。三段音乐节奏分明,通过倾听音乐,可以让幼儿区分音乐的不同。而鲜明的节奏,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反应,这就是音乐给予他们的感受。当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后,就发现了节奏的快慢,于是,就与胖老鼠和瘦老鼠对上了号,慢的音乐是在说胖老鼠,快的音乐是讲瘦老鼠,而中间不快不慢的音乐讲的是老鼠减肥的故事。
音乐的特性,决定了孩子学习的特点。于是,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就将《老鼠减肥》的三段分开练习,让幼儿听音乐配上合适的动作。孩子们理解音乐后也能给音乐配上好看的动作:如A段音乐,胖老鼠用摇摇摆摆的动作;B段讲的是老鼠减肥过程,是音乐的重点部分,孩子也想出了很多的运动项目,然后讨论改编成易于表现的舞蹈动作;C段音乐,则是用轻巧的动作来表现。这样的听音乐寻找合适动作的表现过程,也是激发幼儿探究的过程。
2.运用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
音乐本身具有一个需要表现的特点。自然,学习音乐必然需要幼儿的表现与参与。这就需要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
如歌曲《小鸭洗澡》,以游戏形式进入主题,教师先演述小鸭跌倒、弄脏衣服的事,然后自然地引申到“帮小鸭洗澡”,让幼儿思考“怎样帮小鸭洗澡”的问题。在学唱歌曲时,也还是和做游戏一样,让幼儿帮助小鸭子洗澡,然后再围绕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展开、结束的,孩子们学得很开心,掌握也快。
(二)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探究的方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图谱和课件):
幼儿学习的特点是形象化、直观化。而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图谱可以直观地将音乐内容展现出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而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是在对音乐的感受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激发幼儿的探究性,要让幼儿理解音乐,图谱的作用在这点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如音乐欣赏《老鼠减肥》,我们用图谱脚印的大小、绘画运动标记等,让幼儿对ABC的三段体音乐进行理解,而中间空白的部分可以让幼儿用“做运动”来创造节奏。
而节奏练《做糕点》,也是用巧妙的方法,将难点部分用图示加以明朗化。让幼儿知道儿歌殊的地方,“摸‘一点’”和“磨‘细’一点”的时候是要跟好朋友进行合作,而其他的地方根据儿歌节奏做糕点的动作,在图示的地方提示幼儿再进行合作,可以有效突破这一难点,又可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敲打进行尝试。
(糕点、糕点、糕点、糕点,假如你要做麻球;敲、敲、敲啊敲,敲啊、敲啊、敲啊敲;然后把它抹一点水,抹一点、抹一点、抹一点水; 然后把它磨细一点,磨细、磨细、磨细一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特点;教学实施
探究式教学过程是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自行搜集和分析相关材料,探究问题,并从中感受和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而初中数学的教学特点与探究式教学也有相应之处,“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让中学教学充分体现个人体验和逐级探究的实践过程,而此理念与初中数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是如出一辙的。
一、 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开展的原因
中学数学教材的结构安排,首先是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设计的探究性题目;然后才进入这一单元数学概念和具体方法的学习;而在最后的习题中,题目总是围绕着探究性的原则,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这样,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就决定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除此之外,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也同样决定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不应该被看成是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学习与探索。现今,初中教师大多教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即课前自己预习,课上与同学讨论课本中不懂的知识,最后再由教师指导改正,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是与探究式教学相适应的。
二、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探究性教学的过程是以问题为载体的,因而,提出问题,诱发学生思考,是其主要的特点之一。问题是生活的来源,没有问题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也是毫无生机的,数学也是如此。在数学学习中,没有提问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不会去深入思考。以提问为主要特点的探究式教学,围绕数学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能够促进数学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
交互性是探究式教学的又一突出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源源不断的讲解课本知识与习题,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由此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都是机械的模仿,缺少自身的探索,不能深入了解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而探究式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解决不同问题时,通过学生内部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仅可以亲自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还可以培养自身探究问题的能力与研究问题的思维。
探究式教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这种开放式教学不仅表现在活跃的教学与学习气氛中,还体现在练习题型的变化,这些题型不再只有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价值,更被视为是唤醒和养成学生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是形成学生灵活思维品质的一种载体。
三、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施应注意的方面
(一)问题要有合理性
在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以数学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提出数学问题,这些问题要结合课本知识,并且不能超出学生的思考能力范围。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究性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开展,这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将探究性的知识内容和例题布置给学生后,由学生分组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设计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便更有利于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实施。
四、 对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从开始实施到普遍实施总会遇到许多困难,而面对这些困难时,教育者不应退缩,而是积极面对并努力解决问题。
(一)探究性教学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为学生的探索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数学环境,所谓的良好的探索环境就是活跃的课堂氛围。而教师要想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就有可能导致课堂秩序混乱,这是教师和家长所不愿看到的,家长的不支持,就可能导致探究性教学实施的难度加大。为此,教师更应努力管理好课堂秩序,说服家长,做出最好的教学成绩。
(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会超出学生思考能力的范围,使学生讨论时无从下手,这样就会使探究式教学难以达到其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备课,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僵硬的教学模式,它以提问形式开始,引发学生思考,开展课堂活动,开发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潜能,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讨与解决数学问题。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可以说直接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好坏,师生关系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而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在保持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拉进教师与学生的友好关系,从而使学生由对教师的喜欢与尊敬,进而转向对教师所教授的科目感兴趣。当然,面对研究性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解决。
参考文献:
1.宁连华.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研究[J].数学教学报.2009(4).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特点;实施过程
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是当今基础教育的主旋律。探究性学习是当今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历史探究性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之一。历史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为前提,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文本或材料,令其自主寻求答案的活动或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发展历史探究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成为当今各学科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起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功效。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体性。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展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2)探究性。探究性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初中历史课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
(3)实践性。在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观、访问、手工制作、故事表演等形式,感知历史情境,探究历史问题,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互动性。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多向互动的学习过程。课堂上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合作交流,解决他们自主探究过程中存在的疑惑问题,既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过程性。探究性学习追求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它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交流反馈、启发引导、归纳小结、拓展延伸等。
(1)提出问题。古人云:“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同时也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整个探究活动围绕问题展开,也随问题的解决而结束。问题的设计既可以由教师完成,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面窄,提出问题和设计问题的能力比较低,因此,问题的设计主要还需教师引导来完成。
(2)自主探究。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一阶段,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指导者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和查阅相关资料,积极思考,寻找合理答案。
(3)交流反馈。交流反馈环节,也是展示提升环节,这是学生相互交流自主探究结果的过程,也是教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结果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采取个别提问或让学生自由发言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主探究学习的结果反馈给全班同学。其他同学可在听取反馈的基础上,相互补充完善探究结果。在反馈交流过程中,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启发指导。学生小组讨论之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指导,解难释疑。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在这一环节中得到充分发挥。
(5)归纳总结。在师生探究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小结,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介绍两种类型的综合探究活动
1.“虚拟角色,解决真实问题”的综合探究活动
学习《经济生活》,需要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需要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综合探究活动。在学习生产、劳动与经营这一单元时,我们发现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于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就从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就业”切入。教师设计调查表,通过对全年级学生调查表的统计,发现70%同学对自主创业感兴趣,于是我们要求学生扮演自主创业经营者,独立完成“创建×××公司的方案设计”。我们用支架方式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具体采取“设计方案流程图示”的方式指引探究,见下图:
方案设计用小报形式完成。学生作品交上来后,用展板形式展示。老师对展出的作品进行点评并留出空间让学生参与点评,形成全年级学生参与互动点评的态势。每到课余时间,总有学生观看小报,参与点评,造就了延伸课堂教学的态势。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反思,学生的反思集中于两个方面,通过活动不仅理解经济知识,而且知道怎样发现他人长处,学习他人长处。学生也提出问题,老师如何评分?
我们老师进行了反思性总结,认为这次探究活动的确达到了“兴趣、知识、能力”融为一体的教学效果,的确使学生产生了需要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对于学生提出的“评价标准”问题,我们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到学生的需要,学生希望老师公布细化的“评分标准”,具体指点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明明白白的努力方向。
2.“真实体验,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探究活动
“《政治生活》很难走入我们的心灵,应该怎样做才能学好呢?”这是学生经常问老师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折射出一种困惑、一种焦虑,引起我们教师的心灵震撼。带着学生的困惑和期盼,进行教学探究。我们认为学习《政治生活》的课程知识尽管有难度,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有兴趣的,教材编写得好,大多数学生有兴趣阅读。学好《政治生活》课程不仅仅需要有兴趣愿意学习,更重要的是愿意投入精力理解知识提升技能,认同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在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学习难度在于能否认同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有些现实与政治理论知识不一致,学生就会先入为主地怀疑教材知识,造成学习误区的原因在于缺乏感性认识。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本市某一具体政府部门的工作。我们教师统计调查结果时,发现学生对政府部门工作有自己的具体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往往是朴实美好、具有一叶知秋的特点。我们组织学生进行“我为×××政府部门提建议”的综合探究活动。用支架方式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公布评价标准,并用设计方案流程图示的方式指引学习,见图示:
学生的探究学习成果用小报形式表示,展示优秀作品,要求学生进行互动点评。活动结束后,我们把对学生评价记入期中考试成绩。学生对这次探究活动进行反思,认为有了评价标准指引的探究学习,指向明确,知道什么问题需要运用什么知识加以解决,最为重要的是了解了现实的复杂性,看问题要辩证全面。教师也一致认为,这次综合研究性学习质量优,目标达成度高。
二、剖析两种类型的综合探究活动
两次综合探究活动都用支架方式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都获得好成效,值得剖析研究。从三方面进行研究:
1.活动主题――学生活动中来
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活动中进行,是为了使学生在主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而有特色发展。同时,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能力也是通过活动这个中介形成的。学生主动进行活动是建构新知识的载体,也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手段。能否有成效进行综合探究活动,首要因素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因此,教师对“主动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高中生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对研究问题仅有兴趣还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研究这个问题,具有实践价值,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探究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投入探究。因此活动主题必须具有实践性与挑战性特点。
综合研究活动的主题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活动,选择活动主题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选择活动主题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第一,学生是否具有探究这个问题的知识和智能;第二,学生是否能将具有的知识技能迁移到其它情境中;第三,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辨别能力,认同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也就是说,主题是活动的主旨,教师要明确学生经过活动,能够得到什么?有什么转变?实践活动是了解学生的途径,教师不能闭门造车。我们在学生中开展有效的调查活动,设计调查内容让学生调查,了解学生具备什么知识和技能?学习这个单元知识的兴奋点在哪儿?造成学生认识误区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什么方面比较缺失?教师统计学生社会调查结果,研究活动切入点放在哪儿较为合适?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寻找确立综合探究的主题。
2.活动过程――学生亲自体验
高中政治的综合探究活动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要求,在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技能方面有具体要求,在情感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尤其高。因此,对综合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的教学与管理就成为令人关注的核心环节,我们用“抛锚”理论指导活动过程的教学管理。“锚”指的是包含某种问题或学习任务的真实情境,这个“锚”蕴涵着知识技能要求。为了科学地开展活动,教师用支架方式为学生探究问题建构学习性“脚手架”,对含有学习任务的问题或情境进行分解,分解学习任务,就像学生在大海中航行一样,有固定学习内容,固定的学习进程,有明确的探究目标,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活动延伸――师生互动升华
一次有意义的综合探究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探究活动的成果,用开放的方法展示小报,每一份小报旁边留出空白,展出教师对该份小报的评价,教师点评的下面留出空间给学生点评。学生既看到教师的评价观点也看到学生的评价观点,形成师生互动点评的态势。在展示点评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参与率高,学生觉得收获大,用学生的话来讲,展示探究活动成果使我们开窍,有许多东西在课堂上是不可能学到的,独立探究过程好比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觉得自己有特色,参与互动点评好比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开眼界,学了不少。对两次同质的研究活动进行比较,发现第二学期达到优秀水平的比第一学期多25%。可见,学生参与评比活动成果是综合探究活动过程的,是认识过程中的飞跃,是更高层次上的知识技能的建构。
三、提供“支架”要求是有意义的探究活动
“虚拟角色,解决真实问题”与“真实体验,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虽然学生在活动中角色不同,但是从学习技能看,“虚拟角色,解决真实问题”的综合探究活动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低一些,几乎是在“净化”的社会条件中运用知识。“真实体验,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探究活动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高,既要考虑复杂的社会条件又要考虑如何改变条件,为追求较为完美的境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从这一特点看,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从较高层次上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
提供探究学习的“脚手架”,在每个支架框中嵌入学习任务,即实现“框架中的概念学习”任务,每个支架框之间存在知识运用的逻辑要求,即借助框架运用知识实现“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学习要求。整个支架式探究活动过程,逐步消除了学生对所需要解决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由低到高,分步消除差异,达到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