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我国,“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尤其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思路,制订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确定了7个关键领域,23个重点方向,将“新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新兴产业发展上,为新经济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但即便如此,我国以新兴产业带动的新经济发展的步伐仍显缓慢,“传统产业升级难,新兴产业生根艰”形象地概括了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彷徨。正如前文所述,新经济的最基本特征在创新,而我国“新经济”发展的软肋恰恰就是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我国本土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仍然投入不足。统计资料显示,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每个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5%~10%,而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2%。我国高科技领域中的发明专利,如无线电传输、移动通信、半导体、西药、计算机领域,来自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分别占93%、91%、85%、69%、60%。核心部件、尖端制造设备方面仍严重依赖进口。
二、我国企业目前仍是重引进、轻吸收。一些企业在技术引进费用和技术消化费用的投入比在最高峰时超过了12∶1,即花12元引进花1元钱消化,出现了技术上“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循环局面。亚洲四小龙在经济高速发展期间,通常用40%~50%的钱用于先进国家的软技术,而我国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用来购买软技术方面的资金通常不超过10%,90%的钱是购买硬件设备。
三、我国企业在管理制度和生产方式创新方面,步伐仍然缓慢。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仍然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董事会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私营企业仍然多为较为落后的家族治理,管理上的家长制和决策上的一言堂制约了企业管理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创新。
犹如身体的疾病是由于内部的基因缺陷和外部的不良环境所引发,我国新经济发展缓慢的病因也与我国企业内在的发展方式缺陷和一些外部制度的不健全息息相关。
其中企业的自身缺陷包括:
生产方式粗放。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驱动,是“要素或投入驱动型”,而非“效率驱动型”。1993~2003年,我国GDP以年均8.6%的速度持续增长,但我国大陆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仅为24%,而同一期间,美国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为84.7%。现在,我国的单位资源平均产出不足发达国家的1/10。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源定价偏低,使得我国企业可以长期依赖低成本优势发展,对技术、管理创新的内在需求不强。
企业管理体制制约。重引进,不重吸收,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提升,除了有企业家本身的短视之外,还存在深层的体制根源。国有企业领导是有任期的,在当前国企负责人考核机制下,这些人更希望能引进立竿见影的技术和看得见的硬件设备,而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研发的投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且成效并不直观,不少国有企业领导不愿冒此风险。因此在技术引进上乐于花钱,而对消化、吸收却吝于投入。
外部的因素制约包括:
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力度不足,企业维权成本过高,导致了创新不如仿制,而自己的创新成果一旦被别人仿制却又得不到足够的赔偿,企业创新的动力就会受到致命的影响。
中小企业融资难。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投入技术创新应用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且主要用于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应用于企业的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国有企业集团,而创新活动活跃广大中小企业,却是创新融资的弱势群体。我国金融业严格的准入管制,使得面向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求助于民间融资机构的中小企业不得不为贷款而面对更高的利率。融资的高成本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限制了企业的创新活动。
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的摇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等不规范行为和不确定因素使我国企业的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了企业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和对当前行为的短视化,而对于技术、管理创新这种周期长、投入大、收益不确定的行为,自然不会抱有太大的热情。
为消除以上制约企业创新能力的不利因素,激发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改变企业粗放的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利时机,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转变生产方式。通过进一步完善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诸如环保法律、技术标准、安全卫生法规等法律法规,促使企业逐步淘汰传统的低成本、高消耗的生产方式。
第二、改进企业管理体制。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需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加强企业董事会职能,特别是制定企业长远战略规划的和任免企业负责人(总经理)的职能,并加强对负责人执行董事会决议的考核,保证企业长期性的创新战略能够得到一以贯之的执行而不因企业负责人的变更而改变。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执法,向知识产权执法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提高其违法成本。消除产生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公开地方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并作为衡量地方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对知识产权系统内部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采取更加严厉的惩戒措施。加强对企业和公民知识产权意识的培育,提高他们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树立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同等重要的观念。
在新经济时代,每个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呢?关键在于对新经济时代营销的发展趋势的认识,以下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趋势一:创新是新经济时代营销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常盛不衰的源泉,是新经济的核心。全球性信息网络的形成,使得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因而造成产品和工艺在技术上的趋同化。企业间竞争实力,就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惟有大力创新,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方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与此同时,技术贸易壁垒也必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日趋强化。在这种形势下,开发自己的技术,提高本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成了新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1)产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和成长的基础
在新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企业的最高目标。产品创新与企业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产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产品创新在促进企业自我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大作用。多数企业都重视开发新产品,力图向市场投入更多的新产品,扩大本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某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可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特别是新开发的产品,一般技术含量高,多为高附加值产品。这种新产品投入市场,必然使企业获得高收入,这对企业的成长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产品创新可以维护企业的竞争地位。
一般说来,产品竞争双方都力图通过新产品开发去取得某一特定市场的主导或支配地位。例如,当加拿大的米勒公司推出了LITE啤酒获得成功后,几乎所有的啤酒公司都相继投入了自己的类似产品,参加市场竞争在几个月之内类似LITE的新产品有40多个,但由于米勒公司不断创新产品,结果其他公司都无法取代米勒公司在这一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3)产品创新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基本手段
当企业发现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或者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预示着企业的现有产品正出现衰退的可能,则必须采取产品创新的方法开发出新产品为企业寻找新的机会。以北美为例,当企业发现城市居居民对酒类的偏好发生改变。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喜欢饮烈性酒时,便争先开发出品类繁多的低度饮料新产品。另外,近些年,在工业市场上由于能源的短缺和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愈加重视,现在很多厂家都把新产品的开发方向放到了高效、低耗、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的开发上。由于产品创新适应了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因此,也使企业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趋势二:新经济的营销是体验营销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更重视顾客的体验、感觉。企业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将感官、情感、思考、联想、行动五个点作为一种设计思考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地区特性及终端销售环境,展现不同的体验需求。广告做到哪里就说哪里的话,把消费者见物所思、见景生情完全控制在手中,但品牌的整体理念、定位、系统都必须讲究一致性,这样品牌资产才不至于丢失殆尽和受损。如西式的速食龙头麦当劳,为充分掌握时代趋势,近日在国内大玩“体验营销”,特别是近日在广州地铁上推出的新广告,充分将感官的体验呈现而出,以至让人耳目一新。麦当劳在跨入21世纪,就力推“欢乐欢笑每一刻”的品牌形象,一改过去的“欢乐美味,在麦当劳”,“百分之百顾客满意”,以及后来使用的“麦当劳都是为你”等口号,并以“完全用餐经验”重新定位,期望征服顾客的心,在不同的时段,针对不同的顾客群,提供“对口”服务,从而创造一种互动的欢乐气氛,让顾客觉得好玩、有情趣,用体验来达到顾客满意,进而增加顾客重复购买,这也是造成国内外许多小朋友对它情有独钟、忠诚度极高的原因所致。
这次麦当劳推出的广告,在体验营销上玩得更是精彩纷呈,可以说将体验式营销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麦当劳近日推出的这一系列的平面广告:
第一则:在地铁的车门旁,一左一右有两幅广告一模一样,都是一个大的汉堡包,1:3语化的广告语很特别——“张口闭口都是麦当劳”,整张广告简洁明朗,一目了然,卖点很是突出,让人不由不去联想。伴随着地铁门的一开一合,就会让人想到嘴巴一张一合的用餐情景。
第二则:在地铁车里的进口处位置,也有一则广告,广告语也很特别——“想吃只需多走几步”,似乎人人在车内走都是想吃麦当劳。试想,车门一开,谁不往里走呢?
第三则:在地铁车内的对门位置,一包薯条放在广告的一侧,仍是配以醒目的广告语——“站台人多不要紧,薯条越多越开心!,,没错,就连我们在车上挤来挤去,这种滋味,它都知道!,.
第四则:还有一幅贴在车窗上的广告——“越看它越像麦辣鸡翅?一定是你饿了!”,画面上有一块麦辣鸡翅烤得黄亮亮的,很是诱人。看看,这则体验广告替我们把体验都说出来了,绝!
第五则:在地铁座位的上方,原先有一块各站点的指示牌,也被取代成麦当劳的指示牌了,广告语——“站站都想吃”,每一个“站台”都是麦当劳在中国推出的产品.逐个相继标出,并用连线串起,“巨无霸、薯条、麦辣鸡翅、麦乐鸡、麦香猪柳、板烧鸡腿、圆筒冰淇淋、新地、麦辣鸡腿汉堡、汉堡包、开心乐园餐”。……
麦当劳一改以往的传播手法,这些在地铁里的广告,放到哪里,就说哪的话,让消费者感受、留下印象,以至产生强烈共鸣。
体验营销是21世纪营销最有力的秘密战斗武器,它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最有力,谁能牢牢地把握,淮就会讨得消费者的欢心。这种体验式营销的实施,可以让品牌更有竞争力!
趋势三:高科技产品大行其道
高科技是新经济时代营销的基础,新技术革命直接催生了新经济,使新经济成级数增长。在新经济社会中,随着高科技产业化速度的加快,它对新经济的量增效应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呈放射网络状的态势全面展开。新经济是一种信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是未来主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朝阳经济”。随着高科技因素在经济形态中的含量不断提高,经济形态必然会飞跃到以知识技术、智力为主要资源的新经济形态。
电脑、互联网、激光、生物工程、卫星通信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改变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还改变了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和原则。全球知名企业咨询专家科克·泰森在他所著的《世纪企业制胜法则》中指出:在20世纪时,科技不断发展,改变更是屡见不鲜,21世纪的改革步调,将呈现前所未有的速度,20世纪末的后20年,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进步,远胜于过去200年的发展。21世纪末的发展,又相当于今日的10倍。可见,未来高科技营销管理将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重点。在产品策略的组合方面,高科技所占比重会越来越高。高科技产品在市场总体份额中逐渐超过传统产品的市场比重,出现供应引发需求而不是需求决定供给的现状,源于新产品的问世皆是基于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在这一点上完全不同于传统营销强调的由调查研究市场需求之后而确定供给的模式。
产品日益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速了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同时,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速度快以及科技发明层出不穷等原因,加之消费者对高科技产品认识不足和缺乏消费经验,促成高科技市场营销环境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营销人员无法按照常规预测、把握该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特性和相关数据。这就是为什么近年高科技行业利润高、风险也高的原由。
显而易见,高科技营销除了注重持续创新,建立专业分工协作体系抵御其风险性经营之外,围绕高科技产品创建相应的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服务体系不止是解决客户对高科技产品缺乏了解和购买的后顾之忧,更为必要的是,21世纪的高科技产品竞争最终归结为服务的较量。
总之,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能够以高价销售,能够在满足顾客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趋势四:网络世界,连接未来
21世纪人类迅速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商业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网络化将市场营销中的分销移植到了互联网,实现真正的虚拟营销。电子商务改变了工业时代传统的、物化的分销体制,企业必须为适应BtOB或BtOC的业务开展在网上建立全新的分销模式。
数字化分销渠道缩短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节省了商品在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消费者或用户通过互联网在电脑屏幕前直接操作鼠标就可完成购买行为。
在网上购物不仅可以节省时问,方便快捷,而且还省钱省力。互联网对于传统的市场营销最具革命性的影响就在于此。据统计,1992年全球网上购物总值达50亿美元,而到1998年已增长30倍,总额达1500亿美元。
2003年6、7月间,浙江举办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网上交易会“浙江省工业品网上交易会”,首次尝试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品交易会相融合。结果,网交会能量惊人,短短一个月吸引参展企业5千多家,参展产品涉及30多个行业2万多种,页面访问量累计达2千多万次,其中国外访问量占14.6%。参展企业共协议成交14.2亿元,当月实际成交量就达到4.57亿元。
随着竞争的激化和复杂、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很多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改变组织结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靠单干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战略联盟的道路,营销的重点从交易转至关系,采用关系营销战略,进而又不断地转移到管理独立组织问的战略联盟,企业从交易型营销向网络组织型营销模式转变,企业及其市场环境间的传统外部界线变得日益模糊不清,企业不断开发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的战略营销伙伴等网络组织形式,通过网络的开发,网络成员都提供了一种其他成员缺乏的核心能力,网络成员通过高度复杂的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价值增值系统,为企业带来优势。
趋势五:速度经营、快速致富
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质量更重要的是速度。高速度、快节奏是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之一。有速度就能及时满足客户之需,有速度就能走在时代的前头,有速度就能创造出高效益。速度与竞争是密切相关的。美国著名科技营销战略家里吉斯·麦肯纳把这种关联喻为“竞争压力锅”,他指出,能最快地把有生命力的产品推向市场的公司存活的几率最大。有一种管理模式认为,这种压力锅式的环境等同于生态系统,竞争的压力就如同达尔文主义的命令,迫使公司以更快的步伐进化。对于科技公司来说,这意味着不仅要跟上变化,而且要能预见变化。正如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地理合作研究公司总裁吉姆·摩尔所指出的:“你必须了解趋势,技术是如何提高的,以及什么样的补充技术能创造客户价值”。速度决定一切,领先者淘汰落后者,企业需战略重组,以求更快更强,这就是新经济时代告诉企业的新的游戏规划。
总之,新经济的发展要求新世纪的营销手段必须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市场营销需要了解顾客的需要,创造顾客满意并获取利润。摘要:新经济时代营销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创新是新经济时代营销的核心;新经济的营销是体验营销;高科技产品大行其道;网络世界,连接未来;速度经营、快速致富。
关键词:新经济营销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经济;电力;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一、新经济发展下电力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填充,各种新型的管理方法也得到相应的实践,极大的满足了不同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在新经济发展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重视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制定系统性的培训计划,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其次,建立清晰的管理制度,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责任与权限,以此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第三,建立较为科学的晋升机制,合理的进行人才的选拔,为全体员工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第四,重视绩效考核,将员工的工资与实际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重视技术骨干的深度培训,提升人员招聘的标准,打造出一支综合素养较高的技术团队。
二、新经济背景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在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增长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效益的提升,并未全面的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并未予以应有的支持和重视,致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无法全面的开展,同样对于工作氛围的改善也是十分的不利,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予以重视和改进。
2.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责权界定模糊
受管理意识的影响,人力资源更多的是体现在行政管理上,无法直接为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因此,部分电力企业并未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开展日常的工作,致使其实际的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责权界定的不清晰,也会极大的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综合价值的体现,无法给企业营造较好的工作氛围。
3.对于人才的考核不重视
目前各大电力企业对于应聘者的学历比较重视,但是对于个人的综合能力的考核却存在较大的缺陷,致使部分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和较强职业素养的人才无法得到相应的竞争机会。同时,受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影响,并未制定出较为全面的管理制度,无法更好的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人才培训计划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受到较大的质疑,无法满足新经济发展下的人才需求。
4.缺乏公平的奖惩机制
对于技术性人才而言,较好的待遇与长远的发展空间才是其择业的关键,但是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在奖惩机制的设置中并未予以明确的规定,在传统的奖惩机制的执行下无法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致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三、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1.加强人才管理意识的提升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加强管理者对各项人力资源工作的支持,在实际的工作中逐步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来进行人才的管理与开发。可以通过电力企业的文化构建来逐步的落实,在电力企业内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以便于更好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
2.科学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建设
电力企业可以借鉴其他单位的管理机制来武装自己,并在实际的工作中逐步的进行细节的改进,同时,按照电力企业各阶段的发展规划逐步的渗透到日常的生产、招聘等活动中。在全面了解电力企业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之后,综合的进行技术人员的评估,制定较为科学的人才招聘及培训计划,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实现专业性人才的输送,确保电力企业的人才队伍逐步扩大。同样还能在电力企业内部营造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促使全体员工逐步的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
3.重视激励机制的健全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开发员工的潜力,致使其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日常的工作中,激励机制就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需要依据不同的需求来进行激励机制的健全,物质需求与精神激励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不同的年龄段其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电力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培训机会、公平的晋升机制、工资、奖金等形式来实现,要做到不吝奖赏,有错必罚,在企业内部形成较为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因素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要着重于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
对于电力这种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来说,人才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了解和分析电力企业生产和工作的现状,在现状的基础上制定长远的人才发展计划。时代在发展,只有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了解和学习这些新技术和新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促使企业的进步。特别是新员工,加强培训非常必要。发挥企业的优势,想方设法留住人才、吸收专业人才。通过对员工专业技术的考核,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注意合理使用人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总结
加强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同样也是实现自身管理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电力企业的管理者予以应有的重视和支持,为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重视人才的管理及开发,依据工作性质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制定科学的绩效制度。立足于长远,有计划性的进行员工个人能力的培养,确保技术团队实力的逐步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地方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292-01
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知识化、创新化、全球化、网络化、科技化是其明显特征。
新经济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新经济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狭义新经济是指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经济的新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实现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情况下经济持续增长。
一、新经济时代对企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新经济时代,知识型人才是新经济的主体。新经济时代所需的人才,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人才高素质。
1.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新经济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电脑将取代一些脑力劳动。例如:信息记忆、信息的检索、复杂的计算都可用计算机完成。也就是说,计算机的应用,要求我们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逐步形成知识产品。知识产品的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的能力,特别是人的创新能力。另外,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化,而是劳动者知识的转化。所以要求劳动者必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90年代为70%~80%。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唯有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才能提升经济竞争力。所以,新经济时代需要创造性人才。
2.个性化人才的素质要求。在工业社会,生产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而在新经济社会,生产是个性化。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谁能设计出个性化的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经济学家把新经济称为个性化经济。个性化经济需要个性化人才。所谓个性化人才,就是让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员工适合学什么,就让其学什么;适合干什么,就让其干什么。员工有哪一方面的兴趣与特长,就让其在哪一方面充分发展。当然,个性发展,并不是发展个人主义,更不是否定集体主义。个人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必须与所在组织的需求相适合,这是个性化发展的基本前提。
3.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多种专业能力的复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索的复合。新经济时代很多创造活动是跨领域的,这种创造不可能依靠某种单一知识和单一技能来实现,它必须借助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综合来完成。社会越发展,创新的复杂程度越高。高度复杂的创新需高度发展的能力系统,也就是对知识而的要求越来越宽。实际上,不用说创新,在新经济社会就是对付日常工作也离不开综合能力。日本学者曾说过:“单一能力时代已经结束了,只有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能在现代竞争中获胜。”所以,复合型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的人才,同时也是企业的稀缺资源,企业要努力培养这种资源。
4.合作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在新经济时代,许多项目只有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实现共赢,信息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合作的组织,银行是网络服务,信息是网上共享,创新是多种知识技能的协作。因此,新经济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高度社会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需要更紧密的联系和协作,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也就是说,在新经济环境中,要从事科研、发明、创造,或从事生产和经营,靠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美国学者认为,竞争是工业社会的价值观,而新经济社会的价值观是合作。因此,合作型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求的人才。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创新性、个性化、复合型和合作型的特点,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根据新时期人才的特点进行创新。
1.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的理念来驱动。企业的人才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管理的核心,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已成为企业最关切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高速度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员工,思想开放、技术精湛、自信自强。要想吸引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创新文化。企业应致力于创造一个激励型,充满创新氛围的开放环境。以利于发明创造和未来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企业要提倡挑战性思维。挑战性思维鼓励广大员工对现实状态提出质疑,不断思考和创新,企业这种文化氛围会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增强员工的竞争能力,并会以此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加盟。企业要设立能激起人们奋斗精神、愿为事业共同努力的目标,在充满生气的创新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2.因人制宜,实行柔性管理。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真正才华横溢的人才,往往是充满个性而难以驾驭的,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主动抛弃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运用柔性管理,给员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给他们更多的授权,让他们成为工作的主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欲,使才华横溢的人才的潜能和天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新经济时代以其独特的发展轨迹,特别是近十年来世界格局的深层次变动,促使整个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规律虽然从根本上符合了一般的经济规律,但是其市场状态、各产业的业态以及货币的表现上,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比如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新经济时代的经济周期性衰颓呈现出快速化,但是其自我调节机能也呈现出更为强健的状态,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成为了新经济时代国家等政治性负债人的一种调节手段,并且这种手段使用更为频繁。因此,根据当前世界经济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状况,对新经济时代的经济行为的特征提出以下的思考。
(一)无形产品的量化问题第一个方面,是针对新经济时代的无形产品的量化问题。上个世纪末由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渐渐提出的知识经济问题,知识经济当中必然需要将知识进行一般价值衡量,这种量化过程包含了两个基本问题。其一就是在新经济的无形产品一般价值量化过程当中,什么才能够被定义为有价值的无形产品。无形产品的范畴至今仍然存在着争议,比如信息、情报、创造能力、管理能力或者是知识,乃至于某种观念,这些能不能够都纳入到无形产品的范畴。其二,无形产品,乃至于服务或者是创造的过程,又如何进行价值的衡量,量化的尺度也就是依据是什么,这些都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所以,新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必然和无形产品相互对接,其与无形产品之间的联系如何,究竟是衡量这种无形知识的本身,还是要衡量供给这些无形知识的服务商,那么这个量化尺度和量化对象都存在一定的争议空间。
(二)生产单元的圈定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对于生产单元的圈定问题。过去的经济时代之中,生产单元的界线十分明确,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过程当中,这种细化促使了人类生产单元的细致化,这种细致化的过程也是衡量各个生产单元的生产贡献的一个重要尺度。不过随着当前的新经济形态不断发展,其生产的形态也在发生改变。比如代工形式当中,生产的产品所属就出现了争议,代工生产者和委托方,一个是其加工的技术,一个是加工产权所属,那么生产单元应该厘定在哪一个方面?尤其是针对上一点出现的无形产品量化问题,这一个问题则处于更多的弹性区间之中。
(三)经济行为被赋予社会意义第三个方面,随着外部生产环境的持续转变,新经济时代的经济行为包含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当前新经济时代实际上也是后工业化的时代,很多早期通过工业化进行资本原始累积的国家或者城市,日渐出现的社会问题更为突出。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最为明显的,而不明显的问题诸如工业化生产促使小圈子文化盛行,工业化对于个人特色的抹杀及个人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流水线和独立创造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无形的影响不一定是完全负面的,但是这种影响依然持续,从而滋生了更多的社会矛盾,社会矛盾的激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促使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更多考虑到社会意义。
(四)经济体投资分析细化第四个方面,经济市场当中,经济体在执行投资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更多的投资分析。与过去的经济时代不同,新经济时代下的经济体进行投资,要充分考虑到经济体在经济行为过程当中会出现更多的无形投资,这些无形的投资以及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技术等,都必然会促使这些经济体在进行会计核算以及财务预算决策上更为审慎,其投资分析的框架也会更为细化和复杂,直接对其经济行为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其经济行为的决策受到的影响因素也越多。(五)投资模式、价值的解构和重构第五个方面,对于资本的有效运用,以及价值的重新估算。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投资?什么才是合理的资本运用?什么是最能够立足当下,放眼长远的投资?这无疑是新经济时代里,各层次经济体对于自身资本有效运用问题的价值估算。而从实质上看,新经济时代其实正处于一个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其解构的正是旧经济时代即工业化时代的投资模式,因为新经济时代的生产模式,无论从形式和内容都与工业化时代大为迥异,所以,新经济时代必然要在重新解构旧有工业化的投资模式,从而在新的时代里面,赋予资本更新的价值和意义。
二、新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发展趋向:创新与核心的构建
新经济时代的关键仍然在于无形产品,而无形产品,特别是知识的把握,则决定了新经济时代经济管理的发展路向。当前经济学界以及管理学界,都将知识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阀门,所有的经济管理学人,都将知识这种无形产品,作为新经济时代的破冰之船。然而,对于如何进行知识的管理,如何进行创新,如何厘定知识的价值,也就成为了整个企业在新经济时代进行经济管理的一个瓶颈。所以,笔者认为,新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发展当中,知识的管理应该侧重于创新以及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上。
(一)企业对知识的创新管理新经济时代对于知识的管理,首先要从哲学的界面上进行界定。知识的管理和信息的管理是不同的,知识的管理实际上应该侧重于形成知识创新的基础。新经济时代的知识应该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重视领会的知识,另一种是相对有一定脉络和规律的知识。这两种类型的知识都应该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当中进行重视,并且促成这两种类型的知识进行互相之间的转化,为创新奠定一定的基础。所以,知识的管理其目的是服务于创新,而其管理的过程,也是与创新相互结合。在知识管理的过程当中,所有影响到知识创新的外部限制就应该进行打破。并且具备不同知识的不同领域的经济体,所面对的经济大环境以及发展的路向也都不同,其操作规程以及运行原则也是不同,所以,这种过程里,企业必然会面对更多的挑战。因而,企业对于知识的管理,应该更侧重让组织内部的成员能够更顺利地面对各种知识管理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执行、规划不应该太过保守,企业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提供一个更为合适的创新氛围,这样的氛围就需要管理者具备更高的管理哲学修养,能够打破繁文缛节,更趋向于创新。
(二)企业针对创新问题进行核心能力管理和构建新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对于价值的创造以及呈现,并且注重构建企业团队的核心能力,从而形成更强的竞争模式,让组织的价值真正得到实现。所以组织的价值在初期构建的过程中,就需要重视企业团队当中每一个人的价值创造能力,这种价值创造能力建构于个人的综合能力,以及对于过往文献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企业在进行创新化的知识管理,就需要对于个人的创新能力予以激发。虽然从事实上看,能力或者是知识都是无法用薪酬福利进行完全客观衡量的,但是员工实际上应该感受到自己创造价值的乐趣,这种创造是企业进行创新环境打造所希望达到的管理目标。企业不应该被繁文缛节所摆布,而是能够感受到员工对于创新的渴望,并且提供给具备更多创新能力的员工更多的个人发挥空间,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一部分的企业组织成员虽然在经营市场方面具备独特的能力,但是他们可能并没有非常长远的创新能力,而一部分的员工虽然并不能够在当下创造出一个更广阔的市场,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具备创新的能力,他们有打破传统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内容的方法。所以,企业应该整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创新和市场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当中发现组织成员的能力价值。因此,进一步看,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当中,进行核心企业创造能力的构建,其归根到底仍然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格局问题。企业应该以能力作为导向,而不是以业绩作为导向,并且无论企业的组织成员多或者寡,都应该是注重生产部门的细化,这种细化能够促使人才的能力的发展,保障能力得到尊重,从而最终能够重视能力的解决以及技术的广泛应用。不过这一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那就是过分追求创新能力,忽视当前经济利益的构建问题,因此,只有付诸于实践的能力才能够真正称之为使用价值。这是新经济时代在创新能力版图上最为核心的一个解构,这一点需要管理者给予关注。
三、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经济管理另一个趋向:人才结构的重新整合
(一)以中层管理者为转盘的钮钉实现经济管理层次多元化在新经济时代当中,要真正推进企业的发展,就需要中层管理者在企业当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这一点实际上就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擅长将中层管理者作为整个管理转盘的钮钉,能够迅速收放自如,从而为新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层次多元化提供结构上的支持。中层管理者实际上是整个企业经营部门细化的必然趋势,而高阶层的主要管理者,应该更多重视中层管理者在经济管理上的意义。现代的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当中,不可能仅仅只是在某一个特定的经济领域进行经营,而是通常具备多个生产领域之间的生产。中层的管理者进行经济管理,可以更为直接地把握自身部门的生产以及经营风险,这些经营或者生产上的风险实际上就是一种合理的规避,能够保障企业的主要经营者不会因此蒙受太多的损失。所以,中层管理者的经济管理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不是命令式的自上而下的。新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自身管理结构应该是一种折扇形的结构,这种折扇形的结构当中,中层管理者应该是起到钮钉式的作用,能够尽快地将市场拓宽,同时一旦产生了生产或者经营上的风险,则可以更快地将经营范围收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企业经营复合化,更需要中层管理者发挥出作用,这一点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新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思考面对新经济时代的经济形态发展,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更加注重多元化管理在过程当中的运用。在上文当中笔者也在知识的创新化管理当中,提及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而实际上,面对新经济时代的市场变化,应该更多重视企业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矛盾的调和。部分高层的管理者更多是注重自身在人力资源导向管理上的导师化角色,但是实际上,对于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经济管理上,导师角色不能够完全解决问题。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是具备宏观管理的能力,也要具备微观操作的实际技术。这样,其自身在面对企业当中诸多的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碰撞时候,才能够更显现出调和的作用。
所谓新经济主要是针对传统经济而言。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旦失业率低于6%,通货膨胀率就会急剧上升。但自1991年3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特别是90年代后期经济增速平均超过4%,失业率降至3.9%,而核心通货膨胀率却低于2%。一些经济学家把美国出现的这种“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即“一高两低”的经济称之为新经济。
尽管经济学界对是否出现了新经济、什么是新经济以及新经济形成的原因还有不同的见解,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持续高增长、经济周期特征淡化、同时伴随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不断创新完善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急剧增长的风险投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务实和稳健的宏观经济调控等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电脑、通讯、网络和金融化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成为度量一个国家(地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在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比美国落后是欧盟经济存在的弱点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一系列打造新经济的措施,力争在10年内赶上或超过美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新经济地区。
一、欧盟新经济的发展
过去十年来,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到2000年,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493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6%上升到4.4%,年均增长15%左右,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2.5%的增长水平,自1995年以来平均每年推动欧盟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但和美国相比,欧盟仍相形见绌,1995年以来,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 到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8.3%,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从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说,1996-200年,欧盟只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相差近5年。各成员国的情况差别较大,爱尔兰、芬兰、瑞典、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发展较快,其中爱尔兰的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芬兰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美国。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率的发展。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除了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引起的增长外,其他的都叫全要素生产率,实际上是技术要素的增长率。测算表明,1995年以来,信息技术对欧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为每年推动经济增长约0.2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
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降低,20世纪80年代,硬件设备、软件和通讯服务的价格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8%、0.3%和0.2%,90年代前半期,其分别下降3.3%、0.7%和0.7%,而到90年代后半期,其下降的速度分别达到10%、1.4%和1.3%。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自1995年以来每年降低0.2个百分点。
新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计算机拥有量、上网人数、移动电话使用量、电子商务发展等是主要的指标。在这些领域,欧盟远不及美国,根据初步的估计,1999年,欧盟每100人均拥有计算机为20台,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欧盟只有14%的人上网,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电子商务额约为170亿欧元,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只有人均移动通讯电话拥有量和美国持平。欧盟人均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支出约为1600欧元,不及美国的一半。实证分析也表明,在欧盟,信息技术以外的部门没有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总之,虽然,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但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看,欧盟要比美国落后5年。
二、欧盟新经济落后的原因
从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和形成的经济结构看,欧盟与美国同属工业发达国家,区别不大,有的国家如德国甚至比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明显。但为什么新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而不是欧盟。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有比较优势;二是欧盟的经济体制僵化阻碍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和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建立了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大量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和军工产业的技术外溢等。人才优势是美国最主要的比较优势,美国的信息技术人员比例明显高于欧盟,在欧盟内部,芬兰、爱尔兰、瑞典等信息产业发展快的国家其受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教育的人员比例居于欧盟的前列。由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效应和第一发起人效应,即使欧美在信息技术发展初期的差异很小,也可能由于研究与开发以及专业化生产的正反馈作用而使美国形成巨大的比较优势。欧美双边的信息技术贸易也说明了美国有比较优势,近几年来,欧盟从美国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占双边贸易的25%,而美国从欧盟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仅占双边贸易的6%。
经济体制差别的理论论证了欧盟僵化的经济体制束缚了新经济。首先是劳动力市场相对僵化。欧盟严格的解雇程序、高昂的解雇费用、最低工资限制、工作时间约束等各种就业保护措施和强大的工会势力使解雇工人的成本极高,抑制了企业利用节约劳动成本技术的积极性,减低了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和应用。其次是金融体制不成熟,缺乏创新。美国实行的是股权资本主义,其发展的路径为:个人创业合伙制股份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风险投资在美国的出现和迅速膨胀被认为是一场金融革命和股权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为一些极具发展潜力和成长前景但又有高风险的新兴科技企业提供投资,催生了一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并使之迅速发展,英特尔和微软等都是通过风险投资而成长为富可敌国的科技巨头的。而欧盟国家多为银行债权资本主义,其储蓄大多流入资产雄厚的少数大企业,许多依赖于科技成果创立的新兴企业因其无形资产不能做为抵押品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支持,银行也不会提供风险投资,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建立新企业的各种行政障碍、公共研究和私人研究严重分离等科研体制僵化也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欧盟发展新经济的举措
虽然在新经济方面,欧盟落后于美国。但欧洲具备赶上来的机会和条件,一是欧美从事新经济的企业已相互兼并和投资;二是可以利用美国现有的经验和做法;三是欧元启动以后,欧洲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筹资越来越方便。但欧洲必须在经济结构改革和科教两个方面行动起来。去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提出了建立电子欧洲计划,并把该计划提高到和欧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同样的高度,此外,还制定了金融服务行动计划、风险投资行动计划、欧洲研究区战略等各种计划,力争在2010年前赶上美国的水平。其发展信息技术的主要政策如下:
1.坚决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把物价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从而鼓励投资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2.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步伐,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法,实行统一的专利法。到2001年完全开放电信市场, 2001年前欧盟境内所有学校上网,政府采购全部上网,加强网络培训,鼓励终生学习,。
关键词:新经济下;市场营销;发展模式
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新经济时代随之到来,与此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新经济时代与以往的任何经济形态不同,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跳出以往的思维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看待并解决相关问题。如此,运用与时俱进的市场营销模式才能使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下论述将会重点阐述在过去经济体制下所实施的市场营销的特点,其次,再分析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所需要实施市场营销的策略。
一、浅析传统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战略
对于企业而言,市场营销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动力所在。工业革命之后,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买卖双方的地位随之逆转,企业开始有计划地开展市场营销,这些营销活动越发引人关注。旧时的营销活动单纯侧重于卖东西,在市场流通之后,如何将产品顺利交换给消费者的方式较为单一。在旧时的市场买卖中,价格是消费者的主要考虑因素。因而,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成本投入,并不重视产品的外包装、内涵及服务等,以求低成本高产出进而从中盈利。
二、新经济对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的冲击
(一)市场微型化趋势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慢慢提高,消费意识也渐渐苏醒,个性化消费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需求模式,市场发展趋向于微型化。这种微型化趋势,需要企业细分市场,结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制定相关策略进行针对性营销,提供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产品,使消费活动达到双方共赢的最佳效果。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各国经济先后复苏,许多跨国公司相继出现,全球经济步入了新的纪元。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国内市场逐渐走向国际化,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新的市场营销策略和销售手段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与传统营销相比,网络营销十分自由,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互联网在带来新营销方式的同时,也对传统市场营销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给企业带来一系列问题。调整优化完善市场营销理念和相关管理理念显得势在必行。
(三)产品发展趋向大众化、多样化
市场发展趋向微型化,而特殊产品的模仿跟风日益严重,特殊商品随之成为大众化产品,产品大众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与此同时,在跟风模仿之下,特色服务被标准化服务形式所取代,产品发展越来越大众化。随着市场的发展,新的经济时代需要足够的新鲜感。为满足消费者需要,产品不断花样翻新,单一型产品逐渐衰微,趋向于多样化。故而,企业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全面发展多种产品,满足市场需要,实现企业盈利。
(四)市场营销的绿色化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能源危机逐渐加剧,我国的能源也日益紧张,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煤炭、水等资源出现了严重匮乏的问题。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开始注重产品的绿色营销,以期能够提升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在市场营销中,企业将公众利益与消费者利益相结合,促进市场营销绿色化的同时,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形象,让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信赖,从而确保营销活动更好地开展。
三、新经济时代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模式
(一)更新市场营销观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旧有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因而我们要适时更新市场营销观念,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倡导绿色环保销售理念。传统市场观念不重视环境保护,以牺牲人类生存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要倡导绿色营销理念,将环保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环境保护。其次,企业在进行产品营销时,要考虑到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政府是宏观经济的调控者,企业在产品营销过程中只有依据相关政策进行才能确保交易的稳定性。因此,为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更新营销理念,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电子商务诞生于新经济时代,如今已日臻成熟。电子商务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企业可以一对一地直接与消费者之间沟通,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市场营销的许多中间环节,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大大缩减了营销时间。电子商务营销是与实体营销不同,在虚拟空间中触发,而通过这种营销模式,营销人员可以直接和消费者沟通,及时了解掌握消费者的消费情况,结合消费者购物需求,有的放矢地对其开展相关营销服务,以此实现盈利。通过电子商务实现推广互联网经济的目的,全面落实现代化经济发展路线,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
(三)注重能力竞争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加剧了市场竞争,企业的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能力的竞争。在旧经济体制下,市场相对稳定,产品的竞争是企业竞争主场,有优势的企业多表现为产品品牌好、性能强、营销方式多样化等。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网络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企业在对抗国内竞争的同时还面临着国际竞争。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市场发展必须重视企业的发展能力,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能够在市场中突破现有的限制,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提高市场发展水平。四、总结一言以蔽之,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形势随之发生变化。与传统经济时代相比,企业市场营销有了长足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大众开辟了创业的新途径,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也随之兴起,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为促进企业市场营销与时俱进的发展,满足新经济时代的需要,我们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企业发展的营销战略。
参考文献:
[1]喻莉.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发展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6.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发展对策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一场迅猛的信息化浪潮,世界经济因此而表现出以信息产业发展为特征的崭新面貌。在这一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应如何深刻认识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对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应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对策,采取哪些有力措施,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和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本文的中心内容。
一、信息产业在当今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信息产业在当今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表现在很多方面,集中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问题之中:
(一)信息产业是新经济中的核心产业
自从1996年l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一组文章中提出“新经济”这个概念之后,对于新经济的讨论颇多,但到底何谓新经济,至今仍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大多数人所说的新经济是指由于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材料科技和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发展导致经济形态的变化。有不少人则干脆把新经济等同于信息经济,认为新经济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这是因为:
第一,信息产业是新经济的先导产业。新经济中最突出特征就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产业成为新经济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使信息网络成为新经济社会最重要的大众联系手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新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信息技术是高科技的先导技术和关键技术,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占有极其显著的地位。
据有关资料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初的5%一20%上升到70年代至90年代的70%一80%,在全球gdp中已有2/3以上的产值与信息产业有关。
新经济发端于美国,主要根源于美国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1991-2000年美国经济的高增长,主要源泉是其5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世界500家最大公司。据美国商务部和美国电子协会发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5年中,美国经济增长的1/4以上归功于信息产业,如电脑和电讯业的增长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信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15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其产业内职工工资比全国私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高出7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美国1999-2000年前几个月失业率降到24年来最低点,通货膨胀率回落到30年来最低水平。可见,信息产业已成为新经济的先导产业,成为支撑新经济大厦的支柱。信息产业最终将成为牵引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第二,信息高速公路是新经济的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是对新经济时代信息流通和传播的基础设施的形象比喻,它是新经济高速、快捷运行的通道和途径。
大家知道,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社会经济形态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基础设施之上的。例如,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流通的形式是“物质流”,其所依赖的基础设施是铁路、公路、航海和航空线。而人类社会进入新经济时代以后,社会经济流通形式已变为“信息流”,这种经济形态存在的基础是资讯设施。类比工业经济形态下的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我们称新经济形态下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新经济时代最显著的标志,它拥有很高的信息量,其信息带宽远远大于现有的电话网和因特网的带宽。它能提供声音、图形、动画、数据和活动电视画面等多种多样的综合。信息高速公路的终端信息服务设备都是多媒体计算机,它能向用户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可见,信息高速公路是新经济的基础设施,对新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新经济社会,信息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引导着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信息的掌握和传播成为决定因素。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四通八达的通信交通网络转瞬之间就可以把信息传递到全国乃至全球。在工业社会中,一个国家的铁路、公路、航海、航空等运输基础设施往往是提高它的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未来社会中,信息高速公路将发挥如同工业社会的交通运输网一样的重要作用。
信息高速公路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全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入网以后,每个家庭都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全球事。在经济交往方面,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可从全球获取市场信息进行网上交易。信息高速公路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无限的网上商机,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使信息产业又成为新经济起飞的跑道。
(二)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如前所述,信息产业促使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开创了人类经济发展的新纪元。实践证明,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经济结构,但从当今各国的经济结构来看,总的趋势是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结构向新经济时代的经济结构转变,即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超过了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如计算机业、设备业、网络业、信息服务业等信息产业及其相关部门,在现今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已有50%以上的增加值是由信息产业创造的。比如,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45%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信息产业的生产与分配,目前这一比例已达到80%以上;日本1970-1981年投入使用的各类计算机以年平均24.5%的速度增长,信息经济活动创造的价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5%,到1980年已占到经济总额的47.3%,目前,日本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使新产品和新部门不断涌现,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因而使得产业结构处于不断改革和变动之中,近些年来在微型计算机等领域每隔6个月就有一代新产品问世。
第二,信息产业的发展促使原有产业部门的改造,使原有产业部门的技术不断提高,从而促使这些部门的产品更新换代,甚至创造出新产品。据统计,由于计算机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使汽车、金属加工、纺织等工业节约劳动力30%一40%,最多可达85%。西方国家由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工业能耗大大降低。在农业领域,美国用信息技术建立的农用灌溉自动决策系统投入运行后,充分开发利用了原有的水利资源,投资效益比为1:250。日本通过信息化改造,1994年制造业中电子计算机辅助设施和制造系统普及率在大企业中已达90%以上,在中小企业中也达到40%,数控机床比例由1985年的50%上升到1998年的86%[33(p393)。被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称为“夕阳产业”的汽车、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在获得信息技术改造之后,不仅没有衰落,而且,坚强地挺立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浪潮之中持续增长。这改变了托夫勒关于“夕阳产业,朝阳产业”的命题,即没有“夕阳产业,朝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朝阳技术”。
第三,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强国际竞争力。20世纪初,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5%一20%是靠新技术成果的采用。而现在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0%一80%是靠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例如,美国自1980年以来,信息技术在工业和服务业中普遍应用,使工业生产和管理的效率大为提高,平均达3倍以上。1979-1989年信息技术使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33%、88%、90%、130%。从1990年以后,美国由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迅猛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超过了日本,使其国际竞争力于1994年在世界竞争力排行榜上重夺榜首。
二、“入世”呼唤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2001年11月11日我国正式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然而,wto不是免费的午餐。相反,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从有利的一面来说,加入wto以后,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充满诱惑和风险的机会。我们企业面对的是一个更广阔的国际大市场,新市场、新规则、新的竞争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机遇是多方面的。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必然会有力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因为,加入wto,客观上更加有利于企业引进外国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会给我国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的后起者优势。
其次,从迎接挑战方面来说,观念的落后,机制的僵化,人才的匮乏,技术的落后……如果不尽快改变,我们将无法应对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浪潮和国际间的激烈竞争,无法面对新经济的挑战。我们的企业家基本上是土生土长,对全球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缺乏切身的感受和经验。然而,如果他们长期对国际商业游戏规则不了解,怎能参与国际竞争,如果把握不住科技的发展方向,又怎能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中抢占有利位置。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飞速发展已经使卷入其中的企业疲于奔命,而加入wto以后的全球竞争更使我国企业倍感压力。面对生死存亡的高压态势,必将迫使我国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
第三,进入wto以后,面对的是全球市场,跨国经营,这样就要对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进行重新认识和调整。这也迫使我们要尽快发展信息产业,以便以其发展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以便在经济全球化情况下,扩大企业选择市场和资源的范围,达到最优化选择。比如,通过网络的迅速发展,带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网络接人、网络运营、应用服务、网络设备等行业发展,就可以抓住国际市场商机,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运营能力。
第四,加入wto以后,必然要加快我国迈人新经济时代的步伐,而新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网络经济,所谓网络经济其本质内涵是一种交易关系,网络只是为这种交易提供一个更加简捷、经济的交易方式,网站的作用就是沟通买卖双方,给交易双方提供一种手段,一个交易平台,或者说将市场移到了网上。
因此,从长远看,未来所有的企业都是网络企业。目前,因特网在世界每100天就增加一倍,我国网民也呈与日俱增之势。可见,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信息产业会逐步成为先导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
三、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发展极为迅猛,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0%一40%,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目前,信息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例如,美国的微软、英特等已经取代了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当年的地位。面对信息产业在全球如此迅猛的发展,我们怎么办?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制定发展信息产业的新战略。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信息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这样的现实,首先必须在思想上转变观念,立足全球,放眼世界,在国际大环境中运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大思路、新战略。
在发展目标上要逐步把信息产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最终建成国家最大的产业,使之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发展思路上,在满足国内需要的基础上,应该把扩大信息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加速信息产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的进程;在发展方针上,要把国民经济各种产业协调发展的方针转变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方针上来;在发展模式上,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信息产业的竞争;在技术开发上,要把引进为主,转为自我技术创新为主,引进为辅的轨道上来;在发展速度上,信息产业的发展应保持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定幅度,使其保持快速持续发展的态势。
第二,建立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应建立在自主开发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基础之上。为此,必须着眼于国家长远利益,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关系,努力做到合理匹配,有机衔接。在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网络及通讯、计算机及软件数字化电子产品等方面,一定要形成一大批拥有自己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信息技术企业和信息产品。当然,从总体上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研究开发工作还是跟踪性的,主要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结合中国情况,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这是后进国家实现经济振兴的成功途径。
第三,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产业产品和服务,在我国市场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我国有近13亿人口,3亿多个家庭,随着现代化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强大的市场需求必定会拉动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信息产业也势必成为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信息产业及其产品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其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大,经济效益好,对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由于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对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也大,具有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三种类型增长点的特性。因此,它不仅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一个新的经济成长链。
第四,加速信息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入wto,意味着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全球化。中国的信息产业,不仅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要适应wto的要求,全面走向国际大市场。因此,必须加大信息产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在经营机制上,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尽快和国际社会接轨;在行业管理体制上,要由主要依靠行政管理转到主要依靠政策、法规管理上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依法实施管理的能力;要通过制定技术质量标准和工艺规范等方式,依法对企业进行技术质量监督;通过组织建立信息产业市场体系,为信息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总之,加入wto之后,中国信息产业应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采取与世界主流技术和产品兼容的方针,制定与国际相一致的产品、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创造中国电子产品和技术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条件。
第五,大力发展软件产业,使信息产业向高级化发展。软件产业是2l-世纪的主导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其发展规模和水平已经成为当今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由于软件是人类智能的载体,它可以在社会、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如果中国不很快跟上世界潮流,在世界软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会使我们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中国软件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入wto又面对与国外大公司的激烈竞争。因此,要缩短与国外的差距,后来居上,必须把软件业列为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制定特殊政策,重点支持,优先发展。针对信息产业结构变动频率较高的特点,要不断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由硬件为主向以软件为主转变,达到使信息产业升级的目的。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市场经济;营销策略;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营销成为了当代企业主要的生存发展渠道。传统的营销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市场的变化,企业基本已完成了信息化、电子化、智能化、商业化,很大程度上促使着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在新经济时代的冲击下,传统营销模式随着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转变另一个方面也决定了企业生产条件的转变。
一、当代市场营销的特点
1.对战略更为重视。企业战略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经济体系下,大部分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与规划,将企业的既得利益看得过于重要,使得经济发展中缺乏持续发展条件与环境。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局限了企业战略发展之路,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市场营销越来越重视战略模式在企业中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2.对合作更为重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新时代市场营销有别于传统营销,摒弃了战胜对手等于成功的观念,避免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因此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更加重视企业同行之间,甚至跨行多方之间的合作,秉持互利共赢的观念,建设一个良性的市场发展环境,拜托传统的枷锁。
3.对“知本”的观念更为重视。对于传统市场营销,依赖于企业的资本,习惯于利用有形财产确保企业发展的顺利进行。新时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市场营销更加看重的是营销人才,该种人才称之为“知本”。通用总裁有一句名言:即使我一夜之间失去所有财产,只要员工还在,我就能够重新开始。由此可以看出“知本”在一个企业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无形资产在现代市场营销中的作用[1]。
二、当代市场营销新趋势
1.营销理念发生改变。传统的经济营销理念着重于营销业绩,畅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主要模式,部分企业营销过程中不断重复传统营销模式,使得企业整体经济的发展缺乏新意、记忆点,甚至会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而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要求企业从根本上改变营销理念,主要体现在从以前的既得营销理念转变为持续发展的科学营销理念,更加注重企业长远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不会盲目的进行畅销,有着将企业做成大企业、成功企业的长远目光,积极规划企业前景。
2.战略范围出现变化。以前的经济体系中企业市场营销的战略范围仅重视局部既得利益,对工期规划显得过于狭窄、短期,不注重企业整体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也使得企业渐渐的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最终导致企业生产、营销的方式无法跟上时代的节奏,淘汰出局。在新经济时代下企业的市场营销重点强调企业的系统全面的利息,不断将企业的营销战略标准化、现代化,适应时代的发展。
3.营销领域改变。作为传统的市场营销的领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特征,很少与外界交流,这种情况也导致了企业领域难以全方位的符合市场需求与发展。对于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领域则具有较为灵活的混合性特点,有利于企业不断地登上世界平台,并且根据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念不断的深化营销的模式。营销领域发生的改变除了能够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还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企业营销领域不断扩大、混合成为当代市场营销发展中势不可挡的趋势。
4.营销方向变动。以前的营销理念是产品技术为营销核心,企业的营销策略为企业-消费者-企业,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营销策略侧重企业自身。当前的营销理念是以消费者为营销中心,企业营销策略不仅仅是单一方向的营销,而是多向、全方位的进行。
5.营销管理模式的变化。以前的营销管理模式一般呈刚性或者偏向刚性,缺乏灵活性,使得传统模式无法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其弊端主要体现在员工间或者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缺乏深度沟通,员工积极性遭到扼杀等。然而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则是呈柔性或者偏向柔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人际之间的交流沟通,让营销管理更加人性化,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2]。
三、当代市场营销的驱动因素
经济发展过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产生波动,市场营销朝着新趋势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来自国家之间逐渐紧密的联系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驱动因素主要有:一是来自外界力量,这里的外界主要是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及消费结构的改变。当代是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消费者所处在的环境中文化、思想、经济、政治等观念都在发生这改变,也影响着消费者的偏好、消费习惯,随之消费水平的不断增加,让企业挖空心思的迎合消费者的胃口,创新的营销模式不断涌现。二是内部力量,这里的内部是指企业的创新精神。当代社会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反之企业则将失去核心竞争力,走向衰退。
四、当代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1.服务策略。传统营销策略中着重产品质量以及销量,对售后服务并没有重视对待。新经济时代的营销策略中强调了服务质量,提出了只有实现服务价值才能取得消费者的支持与信赖。
2.价格策略。价格的构成随着社会进步的需求正发生着质的变化,并不是简单的生产成本,还包含了创新成本、知识技术成本、品牌投入成本等。
3.促销策略。促销作为企业营销中常用且有效的销售形式之一,能够快速实现产品的推广。在新经济时代的营销过程中,企业能够利用网络、公共关系、传统媒体、大型活动节点等开展促销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实现与消费者的深度沟通[3]。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经济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不仅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的作用。对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渐引领着中国企业走国际化、全球化路线。因此市场营销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策略值得我们继续深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梁海燕.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发展新趋势分析[J].中国商贸,2012,1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