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毕业教育范文

大学生毕业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毕业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毕业教育

第1篇:大学生毕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仪式;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5)04-0078-03

2010年6月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时任校长李培根的演讲《记忆》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并迅速蹿红于网络和国内各大高校,在很大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培根校长也因此被广大学子亲切地称为“根叔”。之后在他担任校长的四年时间里,每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不仅成为华中科大每届毕业生的一种期待,也成为全国亿万学子一种共同的期待。闪耀着人性光芒、散发着人文情怀、氤氲着浓郁人情意味的毕业仪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华中科大的关注度,更是让每一个毕业离校的莘莘学子真切感受到来自师长的最后一次温暖,在欢乐的笑声中愉快地接受了离校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课。

在国外,或源自百年学校文化的传承,或源自仪式上那些别出心裁的节目,欢乐的毕业季,传统的毕业礼,总是能让每一个亲历者铭记一生,念叨一世。在美国,每位毕业生的家长都会获得校方邀请前来参加子女的毕业仪式,毕业仪式上,每个毕业生都会登台亲手接过校长亲自授予的学位证书。在英国,毕业典礼入场券和嘉宾票需要提前到网站预订,而且要自掏腰包,即便如此,前来观礼的亲朋好友依然是络绎不绝。

反观国内,不少高校毕业典礼要么流于形式,要么程式僵化,要么干脆缺失,毕业季作鸟兽散,漠视大学别样思想政治教育至为宝贵的“最后一课”。一些学校即便举行毕业典礼,也是匆匆走过

场,缺少经典传统,缺少个性特色。有的高校甚至只让少数毕业生代表参加,至于邀请每一位家长出席恐怕连想都没想过。近几年,随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日趋深入人心,不少高校也开始重视毕业典礼,但仪式的议程大多是领导致辞,优秀学生代表讲话,象征性地为部分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台下的大多数学生都无缘亲身体察从校长手中接过证书的激动一刻。如此简单、呆板、僵化的毕业礼很难成为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们铭记一生的美好回忆。

一、毕业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思想价值观的日趋多元化,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日趋朝着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方向转变。传承好历史的记忆,发挥好仪式的功效,对于高校迎接思想教育的挑战就显得格外的重要,由仪式所塑造或唤起的情感体验能够长期凝结在群体和个体的内心深处,能让参加者反复回味和再体验并作为一种源动力固定下来。而毕业仪式教育作为给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上的“最后一课”,其所具备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不言而喻。

仪式对于一个人情感归属和价值认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毕业仪式作为校园仪式中一个重要形式,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更是值得

我们去发掘、去传承、去光大。大学生如果缺乏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感,往往会导致迷茫和困惑,行为也会失去规范和约束,进而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和后续的角色行为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毕业仪式作为大学生迈向社会的一个基点和坐标,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为仅仅是校园一个平常活动。借助毕业仪式这个有效的媒介、载体和平台,可以使得毕业生在特定的共同体内实现与同伴之间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进而达成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别具一格的毕业仪式本身就承载着鲜明的教育功能,寓教于乐、寓教于思、寓教于行、寓教于仪式的教育作用自是不言而喻。

毕业仪式更像是一个人生的加油站,它标志着一个阶段“学校生活”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漫长时期、一个“社会人生阶段”的全新开始。不管这之后,他们是选择继续求学还是开始职业生涯,毕业仪式都是他们人生的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毕业礼,不仅仅是学子们对过去时光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他们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无限憧憬和展望;既是学子们作别过去熟悉的一切,更是年轻人开启对其新的身份、新的责任和新的义务的全新审视和思考。更何况毕业仪式本来就是在大学文化体系下,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不仅是大学文化不可切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手段和渠道,对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长远影响。

二、毕业仪式缺失造成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在不少高校里毕业仪式几乎只是走过场,毕业仪式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渐渐也被大家所遗忘,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学校文化传承的缺失

毕业仪式不仅仅只是一次象牙塔里的嘉年华,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但能让毕业生感受到毕业的神圣感和步入社会的使命感,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大家去了解一所大学的价值理念是什么,一所大学秉承的传统是什么,学校的文化和价值理念都可以藉由毕业仪式得到很好的表达和传递。

遗憾的是如今的很多高校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校区的建设上,很多高校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底蕴却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大楼中消失殆尽,再加上对毕业仪式没有很好的建构,导致很多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对于母校没有丝毫的眷念和自豪。对于不少高校而言,毕业仪式不过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从根本上忽视了毕业仪式作为仪式的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不少学生也只是把毕业仪式当成是一次简单、平常的校园活动,思想上也没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如果都没能从认知和行为上真正认识到毕业仪式的价值和意义,只是象征性地举办一次例行校园活动,那么不仅让毕业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得不到发挥,同时也会影响一所学校优秀文化的积累和传承。

(二)象征意味的缺失

毕业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不仅是因为它是要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形成一套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规范程序和模式,还在于它让一群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按照规范程序和模式,在共同完成一次极具象征性的特定行为的过程中,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一次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毕业是一个人开始踏入社会的起点,从这个“点”出发,每个人都将面临全新的世界。如果说拿到录取通知书是一个人开启知识大门的新篇章,那么获得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应该就是开启另一个世界的金钥匙。很多学校对于每年的开学典礼都是格外的重视,但是对于毕业典礼则往往随随便便地敷衍了事,有的学校甚至从来都不举行毕业仪式,或者演变成了以同学之间的“散伙饭”取而代之。毕业仪式独有的程序和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减和弱化,使其难以发挥自己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学生的大学生涯留下虎头蛇尾的不好印象,对于即将踏出学校大门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难免会让他们在这种特殊的时候在心灵最深处产生一丝抱怨,留下些许遗憾。

(三)家长和学校共同教育机会的缺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重要一环的作用也日益被大家所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和重要。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长而言,对子女所在大学的认知恐怕都只是停留在当初送孩子入校时候的样子,随着子女进入高校就读以后,学校和家庭的紧密联系好像突然间就断层了一样,在子女就读的三、四年时间里,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是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到学校来和老师、子女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因此像毕业典礼这样重要的人生时刻,就更应该为家长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得以亲临现场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虽然在现阶段,要求所有高校都能像国外一样举办隆重而有意义的毕业仪式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并不能成为让毕业仪式“缺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理由。

三、提高认识,促使毕业仪式的回归

毕业仪式本身具有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如果毕业仪式流于形式,不能融入当代大学生最普遍的活动之中,则无法树立根基,传承不息。如果毕业仪式不注重内容上的时代性和现实性,那么也很难和广大毕业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无法保持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大学应该让毕业仪式重新回归校园,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一)正确认知毕业仪式的意义

毕业仪式要想起到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需要组织者和参与者首先从思想认识上给予足够重视并能充分认同、理解毕业仪式本身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只有毕业仪式在人们心目中具有神圣地位,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才会得到充分体现,如果参与者缺乏这种情感,无论多么庄严、隆重的毕业仪式都会流于表面,其感染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就无从谈起。

不难看出毕业仪式作为仪式的一种,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应该能在学校文化体系中存在并发挥着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多种社会价值观念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很难做出正确的价值观选择,这样很容易导致他们在初入社会的时候感到迷茫和困惑,他们中的不少人往往让个人利益占了上风,强烈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已然成为其衡量价值标准的重要尺度。[2]通过别开生面的毕业仪式给每一个年轻人上好融入社会、投身实践的“最后一课”,自然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二)加强毕业仪式的建设

毕业仪式的存在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组织者和参与者心目中的地位与感知的程度,地位越高、感知程度越深,就越容易得到大家的关注,由此产生庄严的仪式感和积极的教育意义也就会越发强烈。同时还要注意仪式的传承性、延续性和创新性,学校应该在特定的时间年复一年不间断地举行隆重的富有地域特色和本校唯一性的毕业仪式,使之在坚持中得以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毕业仪式的总结和探索,挖掘毕业仪式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同时,要借鉴古今中外有关仪式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建构别样的仪式规程,以不断实现毕业仪式本身的丰富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胡宝国.仪式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2009(9):45-47.

[2]余莎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与教育引导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77-80.

The Lack of Graduation Ceremony's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YU Sha-sha

(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China)

第2篇:大学生毕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比较研究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国务院总理指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业,大学生是其中的重要力量”。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薄弱。我国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大学生都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因此,学习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瑞典创业教育贯穿整个教育体系

据统计,以相同的人口基数计算,瑞典在全世界拥有专利及专利申请是最多的国家爱之一。创业教育贯穿于瑞典的整个教育体系,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直至研究生都有创业教育。瑞典在小学教学中,将创业教育溶于课程和游戏,让创业的理念根植于孩子心中。瑞典的大学为学生们的创业教育做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开设创业理论课程,二是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们传授经验,三是学校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会、创业中心,创业中心提供创业孵化器,四是提供资金支持,不少瑞典大学设有创业教育基金,该基金为优秀学生的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二)法国政府大力扶持创业教育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法国政府积极扶持大学生创业。1979年,“创业资源援助计划”得以启动。1983年,“新企业技术革新指导计划”得以实施,国家为新企业提供长达二十年的固定利率,从资金上扶持创新企业。同时,在大学开设创业课程,为大学生普及基本的创业知识。不少大学成立顾问委员会,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后续扶持。为了解决创业人员对创业失败的担忧,法国政府2006年规定,凡创业之前个人收入低于最低工资的创业申请人,均可得到失业创业补贴。2007年,法国政府又简化了申请失业创业补贴的程序,申请人仅需在互联网上填写必要的表格即可。

(三)韩国遍布高校的“创业支援中心”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韩国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诸多促进就业的政策中,效果最好、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韩国政府在高校设立的“创业支援中心”。寻找创业机会的大学生向“创业支援中心”提供详细的创业计划书,由韩国政府和学校组成的创业投资委员会来评价决定。通过层层筛选,优秀的创业计划会进入创业支援中心。进入创业支援中心,大学生的创业之路会便利很多,中心会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会协助学生进行市场分析以及提供法律、财务方面的咨询,甚至会为大学生积极筹资。

(四)美国

美国作为移民国家,追求自由,勇于创新,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美国的课程设置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全面的知识。美国大学开设了大量的跨专业学科,文理科交叉,多学科渗透,教育涵盖了专业课程以及人文学科。美国大学实行学分制,不受细细年限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合理的知识结构,弹性的学习年限,都有利于大学生创业。

美国各高校非常注重开设创业课程。1947年《新创企业管理》作为一门创业教育课程首先在哈佛大学开设。迄今为止已有一千多所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学校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担任兼职教师授课,并组织学生体验创业。

美国高校努力促成产学研相结合。美国大学开设了“创业计划”,又名“商业计划”,创业学生撰写创业可行性计划,由学术界和企业名流共同评选出优胜者,并为优胜者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加上几千年“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从社会到家庭到个人的创业意识都不强。据调查,仅有20%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真正创业的大学生不到5%,创业成功的不到1%。许多大学生选择就业,缺乏创业意识。

(二)学校教育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而我国,在大学,仍然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大学教育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缺乏通识课程的教育,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老师的授课以理论为主,实践知识较少。很多老师就缺乏创业经历,谈何进行创业教育。

(三)创业科技含量低

选择科技含量高德行业进行创业,意味着需要更高的知识储备,更多的启动资金和更高的奉献。这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难以承受。于是,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选择风险较小的传统行业来创业,比如饮食、零售,这些行业启动资金相对较少,技术含量不高,风险也相对较少。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国家政策的扶持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重,以创业促进就业势在必行。平均每一人创业,就可带动五人就业。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简化手续,工商、税务、人事、银行贷款手续尽量简化。银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尽可能优惠的贷款政策,比如利率较低,或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固定贷款利率。

(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勇于创业,不怕失败,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要成为大学生的理念,必须有个长期熏陶的过程。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都应贯彻创业教育。社会舆论导向,社会大众心态,应从单一地追求高工资的就业模式到对创业精神的认同。

(三)大学设置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设置

我国大学生以进校园就基本确定了专业。大学课程设置太专业,文科理科交叉太少,学生知识结构太专业。大学生在大学学到的基本是本专业的课程,人文课程、法律、财务知识接触太少。

大学将《大学生职业规划》作为一门公共课,但创业教育并未全面铺开。大学要开设创业教育这门课程,不仅要从理论全面教育,而且要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进行创业指导,分享创业经历指导学生创业。

(四)高校开启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创业体验

美国的知名大学与企业、医院、政府机构等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机会。大学生会在大学阶段接触社会,培养市场敏感,有利于他们以后掌握创业商机。斯坦福大学坐落于硅谷地区,学生师生经常去企业实习,斯坦福大学被评为最具有创业精神的大学。

我国的大学重理论轻实践。大学也可与企业、政府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提供大学实习场所。

第3篇:大学生毕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德育;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使得大学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踏入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终身。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正确的创业方向,使大学毕业生不再盲目地求职,而是有计划性地成为岗位的创造者。

一、现阶段加强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必要性

1.我国大学生的德育水平

现如今,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忽视德育这个问题。据调查,某大学的一个新生班级,以全班45名学生为样本,针对关于学生公益活动进行简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曾经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有4人,愿意参与无偿志愿服务的人数不超过总数的一半。大学生价值观渐渐与之前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有所偏离,但各种主流和非主流的思想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大多数人开始有悖最初的理念,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价值观念。所以,各大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德育发展现状制定与时俱进引导方案。

2.德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人才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初出茅庐踏入社会,更是择优取之。为符合社会的教育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观的要求,德育在大学生的培养中占了很主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二、加强德育,从而加强创业教育

1.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他们踏入社会的有效保障与行为规范。更值得一提的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是为了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对个人的素质和文化程度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针对创业教育而言,高校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活动,让广大的大学生对于创业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

(1)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以提高民族的创新精神为宗旨,坚持德育,全面实现我国高校的总体教育目标,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发展观、全面的世界观,成为社会主义新型的建设型人才,成为社会的栋梁。

(2)坚持发展创业教育。当下的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型社会,他们对未来有着无限的畅想和期待,但是他们并不了解创业的迷茫与艰辛。有很多的大学生不是很透彻地了解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特别是自己所在专业的存在价值和所起到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创业教育实现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规划教育。

2.德育对创业教育的影响

加强德育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必走之路。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较强的专业技能、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加强德育,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生存能力,树立创新型教育观念,从而开展自己的创业计划。大学生的德育一定要符合现实社会的规律和要求,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和道德品质,从而培育出更优秀的大学生。

综上所述,大学生作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资源,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因此,加强德育,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选择创业的方向,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选择权利。对于我们建设国家而言,社会需要更专业的人才,我们需要秉承传统文化的教诲,记住“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有有志向的培育都要从道德规范与诚实守信开始,而大学生是我们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建造者,所以,当前,应该加强大学生德育,使大学生抓住学习机遇,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加强道德品质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创新发展而奋斗。

参考文献:

第4篇:大学生毕业教育范文

一、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必要性

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需求,满足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规格变化的需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中的起步阶段。高校的创业教育不只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老板、经理,更关键的是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以实现真正意义上高新技术和全新服务理念的创业创新,高质量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

大学生创业活动,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萌发的。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对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企业家队伍的培育要求,使得创业教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调查显示很少有学生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创业教育。参与创业活动的创业者绝大多数受到过初等以上的教育,但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则呈下降趋势。更多的大学生会在毕业后选择就业,原因是人们都习惯做自己熟悉的事情,说明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美国学者曾调查了1985年到1998年间美国Arizona大学Eller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的2484名毕业生,其中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2024名,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460名。调查结果显示,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和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性,说明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一是承担风险方面存在差异,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更能承担风险,更容易创业;二是创业企业资产情况存在差异,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创建的企业总资产明显高于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三是个人收入方面存在差异性,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收入比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高出27%;四是创业教育有利于企业成长,特别是小企业成长;五是创业教育更能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移,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更容易卷入技术型创业。

二、正确认识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些高校对创业学生的情况及其创办的公司企业并不了解,从而也就无法对本校学生的创业进行分析、研究,并指导该校的学生创业行为。虽然学校对大学生创业表示支持,但很多却没有长远的计划和打算。国家虽有政策支持,但学生创业和就业不一样,不能归入反映学校成绩的学生“就业率”,因而一些学校对待大学生创业显得“动力不足”。

学校加强创业教育不能是一句空谈,应该具体落实到与大学生创业相关连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关于自主创业的讲座,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创业的经历和心得,或者是请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对创业进行理论分析;要像组织“招聘会”一样,组织“自主创业会”,使创业在学校里有组织、有保障地开展;另外,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应该建立起“一条龙服务”的机制,为大学生创业解决后顾之忧;要降低大学生创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使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市场实践中学习生存,并获得充分的经验。

当前高校更应该明确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现在学校所欠缺的不单纯是创业教育,而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应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笔者认为不论创业教育目标的内容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具备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国内也称企业家精神是将一系列独特的资源集中在一起来开采机会的过程,是无须考虑目前所掌握资源的情况而对机会的追求(Stevenson,1999)。纵观全球,最伟大的创业家都拥有如下四个基本的特征:使命感、产品服务的愿景、快速创新和自我激励。要使得学生坚信创业能够为消费者、员工,当然也包括他们自己创造价值。要使创业者爱自己的客户、爱你的产品。要使学生明白当今的世界上,很难找到做得更好、价钱更低的方法来作为创业者的竞争法宝,快速的创新才是创业家的秘密武器。要使学生明白自我激励是创业家和者的显著区别。

美国的创业教育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热情、冒险意识、团队精神入手,使学生形成发现新的市场商机,捕捉市场机遇,提高筹集资金、寻找合作伙伴、创立企业的能力和管理与运作企业以及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的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有效解决就业。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不仅可以创办新的企业,也可以在现有的企业或其他部门中开创新的工作领域。开展创业教育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我们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大力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相对较晚,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仍由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各院系主抓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兼任,没有经过培训,缺乏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这一现象已成为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开展中的最大问题。然而,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创业必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互动式的教学,从思想上深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欲望,从而调动他们的潜能,去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可以说,教师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加强专职创业教育师资的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并给予一定的创业实践机会,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感知,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大学教师需先有创业意识;另一方面,从校外多领域聘请一批具有创业经历的专家作为“创业导师”来开讲座和辅导,让学生体会直接来自实践的真知灼见。

2.改革课程设置,重构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包括主体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课程设置之中。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新技术革命的内容、企业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以及企业家成功的经验等都是创业成功的知识保证。因此,实施创业教育,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就是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课空间;开设创业教育讲座,增强创业意识,普及创业知识等,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管理能力。另外,在创业教育全新的课程设置模式下,教育质量的评价将主要由社会做出,对学生来说,与创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创业欲望以及自信心与进取精神,因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

3.大力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校园创业文化是指全体师生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之和。创业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及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硅谷创业文化”,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在创业中成功与失败并存,创业与风险同在,但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此的文化氛围,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及所蕴涵的创造力是非常巨大的。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的高等学校同样需要这种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4.推进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需要以创业实践活动作为载体。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如“大学生电脑大赛”、“数学建模比赛”、“ACM程序设计大赛”、“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挑战赛”等各种赛事。在活动中培养锻炼大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在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要处理协调好教学计划内与教学计划外、专业内与专业外、校园内与校园外活动的关系。特别要组织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活动。这项活动在1998年由清华大学发起,目前已在全国大部分高校风靡开来。这种创业计划大赛不同于一般专业比赛,它借用了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模式,要求参赛的学生围绕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经过深入研究和广泛的市场调查,完成一份把产品推向市场的完整而又具体的商业计划,同时创造条件吸引投资,推动商业计划走向市场。抓好这项活动,对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5篇:大学生毕业教育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5-0041-07

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一环。这一问题早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在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时就明确指出,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源于高等教育的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就业能力的大小与高校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密切相关[1]。而目前从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上、高校人才培养措施的采取等方面显然没有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其中一个突出问题表现,高校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系统与职业系统的需求之间还无法取得共识,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合理的职业或就业导向,对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毕业后应有怎样的就业能力的认识欠缺,能力开发目标不够清晰[2]。可见,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的弊端。那么,大学毕业生对高等教育体制有着怎样的认知与期望?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内在机制又是什么?这是本研究试图关注的中心问题。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假设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凸显,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众多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能力的欠缺。职业选择能力(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大学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不强,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不扎实,职业素养不高。职业发展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获得工作、进入职场后获得发展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和一些基本的心理素质等。因此,使其培养对象获得各种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并使这些知识和技能成为培养对象在走出高等教育系统后在社会中谋生和为社会服务的必要手段,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按照职业能力开发理论的观点学生能力的开发应该在真实的职业情境、真实的生活情境、或者真实科研活动中进行,并且学校教育的改革应以此为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实践机会。因为只有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生才能有效地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在真实环境中通过观察、干中学来形成职业能力。基于此,提出本研究的基本假设: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相关性。高等教育体制越完善、大学毕业生对高等教育体制的认可度越高,其获得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业质量也越好。

2.变量界定

高等教育体制(自变量):本研究中的高等教育体制是指高等学校围绕人才培养形成的一系列的制度体系。本研究将其具体操作化为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质量评价制度、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六个指标,按照大学毕业生对其评价等级(分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很满意)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式量表记分,“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很满意”分别记1至5分。

大学毕业生就业(因变量):指的是大学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的过程。本研究将其操作化为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两个指标。其中,就业机会是指大学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的次数(即初次就业获得的就业机会次数),就业质量包括工作收入、劳动条件、工作稳定性与福利保障、工作挑战性与晋升机会、利益表达机制与工作决策空间、人职匹配性与工作满意度六个方面。

3.资料来源与样本情况

本研究所有数据,皆来源于实证调查资料。调查地区为广东省、湖南省和贵州省,调查对象是2009、2010、2011、2012和2013届大学毕业生。共发放问卷3000份(每个省各10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2916份,问卷有效率为97.2%。样本涵盖“985工程”院校(18.7%)、非“985”的“211工程”院校(19.6%)、一般本科院校(39.9%)、专科院校(21.8%)所有专业各层次(其中专科占21.8%、本科占50.7%、硕士占18.6%、博士占8.9%)的毕业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结构式访谈和文献法等资料收集方法,对收集的数据主要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二、数据结果分析

1.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影响

为探究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影响状况,我们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初次就业获得的就业机会次数)为因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具体见表1。

从表1的模型中各变量决定的显著度可以看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有显著作用的变量有三个,即“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其中,“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影响最为显著,对因变量的贡献最大,其Beta的绝对值为0.289,T的显著性为0.021;“人才培养模式”次之;然后是“专业设置”。三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均有正向影响,即大学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越合理,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的认可度就越高,大学毕业生获得的就业机会就越多。

2.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1)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工作收入的影响分析

为探究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工作收入的影响,研究中我们以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收入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具体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对大学毕业生工作收入有显著作用的变量有两个,即“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两者对“大学毕业生工资收入”均有正向影响,即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越合理,大学毕业生对“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的认可度就越高,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收入就越高。

(2)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劳动条件的影响分析

研究中我们把劳动条件操作化为大学毕业生从事工作的危险系数和工作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状况两个指标(两指标均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式量表记分),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分析数据显示,各项自变量均未能通过显著度检验,都不能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的劳动条件产生显著影响。大学毕业生从事工作的危险系数和工作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状况,并不取决于这些高等教育相关的因素,或者说不能从其中发现统计学规律。

(3)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与福利保障的影响分析

对于工作稳定性本研究主要从“是否为正式员工?在编人员”和“工作后,您的单位变动、地域变动和职业变动(工种或岗位变动)的次数”两个方面来考察。“是否为正式员工在编人员”,“是”=1,“不是”=2,是定类变量,所以要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取置信度为95%),而“单位变动、地域变动和职业变动(工种或岗位变动)的次数”是属于连续变量,可以通过对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分析数据显示,各项自变量均未能通过显著度检验,都不能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大学毕业生是否为正式员工?在编人员、大学毕业生岗位变动次数,并不取决于这些高等教育相关的因素,或者说不能从其中发现统计学规律。

关于福利保障和福利待遇,我们主要考察样本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十项福利的情况。根据国家劳动法的规定,任何企业和单位均得为员工至少购买“三险一金”,所以,在十项福利待遇中凡是能享受其中六项及以上者,视为工作福利保障“良好”,否则为工作福利保障“较差”。依此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取置信度为95%)。具体见表3。

从表3可以得知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福利保障有显著影响的自变量有三个即“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三者和大学毕业生工作福利保障呈正相关:即“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越完善,大学毕业生对其评价越高,大学毕业生享受的工作福利保障和福利待遇就越好。

(4)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工作晋升机会的影响分析

对于工作晋升机会,我们以“您目前所在岗位是否具备晋升空间”来考察,根据提供的答案选项:具有很大空间、有较大空间、一般、空间较小、完全没有,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式量表记分。然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具体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晋升空间有显著作用的变量有三个,即“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三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晋升空间”均有正向影响,即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和“专业设置”越合理,大学毕业生对“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和“专业设置”的认可度就越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晋升空间就越大。

(5)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工作利益表达机制与工作决策空间的影响分析

对于工作利益表达机制,主要从“利益表达渠道是否畅通、利益诉求是否会作出相应回应”两个方面来考察。根据其程度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式量表对上述两问题的答案选项进行赋值:很畅通、畅通、一般、不太畅通、不畅通,分别记5、4、3、2、1分;都会、大多会、一般会、很少会、从不,分别记5、4、3、2、1分。然后以两分值之和来衡量“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与否,得分越高,利益表达机制越完善。然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分析数据显示,各项自变量均未能通过显著度检验,都不能对大学毕业生工作利益表达机制产生显著影响;大学毕业生工作的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与否,并不取决于这些高等教育体制相关因素,或者说不能从其中发现统计学规律。

对于工作决策空间,主要通过“a.在制定某项工作计划时,会受到单位的限制;b.工作决策或建议会被单位采纳;c.决定/想法/感受能得到同事的认可;d.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个人工作日程;e.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却无权决策;f.自己的日常工作对整个单位的工作进程有影响。”六个方面来考察。根据问题提供的答案选项,以李克特(Likert)五点式量表对样本的回答情况予以赋值,对于a、b、c、d、f五个问题,按“经常、较多、一般、很少、从不”分别记5、4、3、2、1分,而对问题e则反向积分,即“经常、较多、一般、很少、从不”分别记1、2、3、4、5分。然后以这六项的分值之和(分值区间在6-30分)来衡量工作决策空间的大小,得分越高,说明工作决策空间越大,反之,工作决策空间就越小。然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具体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对大学毕业生工作决策空间有显著作用的变量有两个,即“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两者对“大学毕业生工作决策空间”均有正向影响,即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越合理,大学毕业生对“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度就越高,大学毕业生工作决策空间就越大。

(6)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工作人职匹配性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对于工作人职匹配性,主要通过“a.目前从事的工作与理想的职业是一致的;b.对目前的工作感兴趣;c.目前工作是自己擅长的领域;d.目前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关;e.自己的性格特质适合目前的工作。”五个方面来考察。根据问题提供的答案选项,以李克特(Likert)五点式量表对样本的回答情况予以赋值,按“很符合、比较符合、一般、不太符合、很不符合”分别记5、4、3、2、1分,以这五项的分值和(分值区间在5-25分)来衡量工作人职匹配性的程度,得分越高,说明人职匹配性程度越高,反之,人职匹配性程度越低。

对于工作满意度,主要通过工作中的“a.薪酬;b.工作量;c.工作时间;d.加班;e.学习培训机会;f.能力和知识的提高;g.岗位晋升空间;h.五险一金;i.工作环境;j.工作福利;k.人际关系;l.单位日常规章制度;m.单位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n.单位处理员工的利益诉求;o.工作的自主性;p.工作带来的成就感”16个方面来考察。根据问题提供的答案选项,以李克特(Likert)五点式量表对样本的回答情况予以赋值,按“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分别记5、4、3、2、1分。然后以这16项的分值和(分值区间在16-80分)来衡量工作满意度的大小,得分越高,说明工作满意度越高,反之,工作满意度就越低。

然后,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分析数据显示,各项自变量均未能通过显著度检验,都不能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的人职匹配性和工作的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大学毕业生工作的人职匹配性的程度和对工作的满意度,并不取决于这些高等教育相关的因素,或者说不能从其中发现统计学规律。

三、结论与建议

1.基本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资料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产生显著影响的高等教育体制因素有“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三个,这三者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均呈正相关。

第二,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情况为:“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与“大学毕业生工资收入”呈正相关;“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毕业生工作福利保障”呈正相关;“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晋升空间”呈正相关;“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毕业生工作决策空间”呈正相关。

第三,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学毕业生对现行高等教育体制评价不太高、满意度偏低。大学毕业生认为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教育难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期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希望在大学里面能获得较充足的实践锻炼机会,以提升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二是他们希望学校能提供切实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构建良好的就业网络平台。

2.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数据资料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先进经验,当前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应从课程设置体系、教育教学方法、就业指导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健全高校课程设置体系。传统的课程设置已难以适应发展中的社会现实,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了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等教育改革体系,必须对高校课程全面进行重新定位。重新设置高校课程,首先,要遵循主体性原则。课程主体是课程设置后的服务对象,高校课程设置的服务对象就是大学生。因此,在课程的开设上,不仅要开设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还要开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自主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体的特性需要,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只有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其次,高校课程设置要全面。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的人才。传统课程设置通常专业性有余而全面性不足,如理工科专业培养计划中少有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要求,而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基本不用参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不仅如此,传统课程设置里的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也流于形式,通常由学生自由活动或者交一份报告敷衍了事。不全面的课程设置就必然导致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要和社会发展匹配,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课程设置要具有创新性。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也不能一成不变,课程设置必须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和前沿性。但是这里的与时俱进,并不是对原有课程设置的全面否定,而是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删除陈旧过时的课程内容,按照社会新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开设具有时代性、前沿性的课程,以便使学生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结构。创新课程设置要紧贴现实生活,靠近市场人才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知识储备。

第6篇:大学生毕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

一、调查背景

2013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3〕35号),《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因此今年又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也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出现就业困难的原因,就像《通知》中所指出的,毕业生就业总量加大,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随着国民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国民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而造成今年的“最难就业季”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方面是很多学生抱怨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招不到毕业生;还有的毕业生到单位工作之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跳槽频繁,招致用人单位的不满。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了解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于2013年6月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4份,有效回收率达98%,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本科生270人,专科生24人,涉及四个专业;其中党员71人,占24.15%,团员233人,占75.85%;男生273人,占92.85%,女生21人,占7.15%(这与理工科学校的男女生比例有关)。

三、当前大学毕业生思想状况

(一)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有92%的被调查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意义和价值; 66%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影响“非常大”或“比较大”;有87%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形势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86%的被调查者认识到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毕业后就业有影响。

(二)思想积极向上,学习态度端正,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成才愿望,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对未来充满期待。学生有74%的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乐观。

(三)随着网络和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网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有58%的学生承认网络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影响,57%的学生会经常浏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四)毕业生择业观呈多元化趋势,就业期望值逐渐趋于合理。毕业生对就业问题十分关注,认识到就业渠道的多元化,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找工作”,许多学生选择考研、考公务员、选调生和选聘生等就业形式,而且随着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力度的加大,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国家的就业政策导向逐渐趋同,有45%的毕业生愿意选择中小企业就业,有55%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地区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利于个人发展,在哪儿都一样。

(五)毕业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肯定态度,有71%的学生认为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经常通过面对面谈话或者通过电话、短信和邮件的方式进行交流。

四、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就学生层面来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竞争的意识已深入人心,且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增加,激烈的竞争导致部分毕业生思想波动大,因此这段时期也是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期,部分毕业生会出现失眠、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另一方面,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现象在大学生中也表现出来,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采取一些造假的方式,导致诚信的缺失。且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多的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功利主义倾向明显,缺乏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二)就学校层面来说,首先,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学生就业率也是评判学校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中更多的是关注教育的实用性,强化服务功能,而忽略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对于毕业生来说,最后一个学年课程相对较少,很多学生外出找工作,还有部分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到用人单位实习或见习等,导致学生流动性很大,在校时间相对较少且不固定,这也给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第三,目前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都存在一些问题。从内容上来说,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联系不够紧密,理论空洞抽象,很少能与实践相结合;从形式上来说,教育形式简单陈旧,单纯的口头说教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开展世情、国情和社情教育,大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预期;唱响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教育毕业生将国家的需要和自己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毕业生树立长远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就业工作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学生就业意愿不强,或者是对工作岗位挑三拣四,期望太高,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从一线做起,而造成就业难现象;还有一些学生到单位报到之后,发现现实的工作与理想差距太大,一时不能适应,从而频繁跳槽,甚至极端的情况,个别学生第一天去报到,第二天就辞职,这也引起了就业单位的不满,也不利于毕业生个人的发展和成长。因此,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深入毕业生班级、宿舍,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进行心理危机排查,与“双困生”(即就业困难学生和学业困难未能按时毕业学生)单独谈话,对于有消极悲观情绪的学生要予以重点关注,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于个别比较严重的学生,要通知家长,在家长的帮助和配合下开展教育、治疗工作。

(四)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开展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拓宽教育渠道,加强网络等新媒体的应用,针对毕业班学生流动性大,在校人数不固定的特点,采用电子邮件、QQ、飞信、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达到便捷有效,针对性强的效果。其次,利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期中答辩,毕业答辩等学生集中在校的时间,采用年级大会、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集中教育。第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可以邀请一些成功校友在广大毕业生中开展座谈、主题报告会等形式教育学生,分享其成功的经验,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发挥毕业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支部理论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

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毕业生个人的成长,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高等学校及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来说,要切实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R].教思政厅[2009]1号.

[2] 贾文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

第7篇:大学生毕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05-02

大学毕业生处于向社会化转型的过渡时期;他们面临诸多的人生选择,如找工作、考研、和同学的分离、生活方式变化等。由于生活工作都处于不确定的变数中,因此这个时期呈现出的许多心理问题。前人在对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毕业生焦虑是最常见的心理异常表现之一,而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保持与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水平。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

在常州市选取三所大学作为施测对象,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345份。其中男生133名,女生212名;毕业生189名,非毕业生156名;文科生208名,理科生137名;来自城市83名,来自城镇107名,来自农村155名。从345名有效被试中筛选出189名大学毕业生,占全体被试的54.8%。

(二)研究工具及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经过修订后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被试进行团体施测;将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类、整理。运用SPSS10.0版对整理出的数据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检验等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上表显示:除了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两维度之间相关比较显著之外,大学毕业生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总分之间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对感受到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他们对社会支持的支持利用度都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同样,大学毕业生所感受到的焦虑状况在各维度及总分上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

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各纬度以及总分同焦虑状况各纬度以及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大学毕业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则有较少的焦虑情绪;相反,得到较少的社会支持,就会感受到较高的焦虑程度。

(二)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以及社会支持的对比分析

本文除了对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同时针对毕业生的性别、学科、地区等方面的焦虑倾向及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对大学毕业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毕业生除了主观支持维度之外,男女生之间的焦虑倾向以及社会支持状况各维度差异显著,社会支持方面女生平均分均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得到较高的社会支持;在焦虑分上,男生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男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女生。

不同学科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以及社会支持的对比分析中,除了主观支持维度之外,文理科毕业生之间的焦虑倾向以及社会支持状况各维度差异显著,社会支持方面文科毕业生平均分均高于理科毕业生,说明文科毕业生得到较高的社会支持;在焦虑分上,理科毕业生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文科毕业生,说明理科毕业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文科毕业生。

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在所有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来自于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在社会支持及焦虑倾向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用LSD方法做后续检验,结果显示:在客观支持维度上,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1.01,P=0.037),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1.07,P=0.014);在支持利用度的维度上,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0.88,P=0.020),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0.84,P=0.014);在社会支持总分维度上,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2.64,P=0.045),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3.26,P=0.006);在状态焦虑维度上,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3.32,P=0.039),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4.24,P=0.004);在特质焦虑维度上,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2.85,P=0.050),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4.44,P=0.001);在焦虑总分维度上,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6.17,P=0.033),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8.68,P=0.001)。

(三)大学毕业生与非毕业生焦虑倾向以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对比分析

在大学生中,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三个维度上,毕业生与非毕业生差异显著,非毕业生在以上三个维度上平均分均高于毕业生,说明非毕业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毕业生;其他方面二者差异不显著。

三、结论

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内部正相关显著,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系统能有效地减缓大学毕业生焦虑的程度,社会支持越丰富,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则焦虑状况越轻。

参考文献:

第8篇:大学生毕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社会工作 视角 毕业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35-02

每年6月我国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将走出大学校园,走向社会,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据统计,2012~2014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分别为:680万、699万、727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继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后,2014年被毕业生们称为“更难就业季”。面对这一大群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人,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就业大环境,顺利就业,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以及个案、小组、社区的工作方法,来探索做好大学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

一 社会工作相关概念介绍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也是一个职业。主要是指工作者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为遇到问题和困境的个人、家庭或团体提供帮助,并通过发掘案主的潜能,使案主获得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进整个社会福利的专业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自诞生之初,就秉承着博爱、平等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提升整体福利水平。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吸收了传统文化中仁爱、互助的重要内涵,形成了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等一系列基本理念。

1.专业的价值

社会工作具有其他专业所没有的一套价值观,包括平等尊重、接纳、个别化。这些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也是社会工作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

平等尊重,社会工作专业认为,当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的时候,双方在地位、决策权上处于平等的地位,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人格和自由。

接纳,指的是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能够接受案主、相信案主、尊重案主。强调去问题化和去标签化,才能真正地认识案主。

个别化,是一种将案主分别逐一对待的工作原则。

2.注重人的潜能

比斯台克认为①,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力和权力;并且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所以,在服务的过程中注重案主的潜能、发掘案主的潜能,是成功帮助案主的重要环节。

3.致力于案主自身能力的提高

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即在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的过程中,通过发掘案主潜能,培养案主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理念在香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扩展为“助人自助,自助助人”。即为了实现助人能量的持续流动,在案主获得自己帮助自己的能力后,再利用助人的能力来帮助其他人。

4.PIE理论

PIE②即People In Environment的缩写,中文译为“人在情境中”,意思是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场景中,并受到环境场景的影响。这一理论从系统论发展而来,对社会工作专业最大的影响在于,开阔了寻找解决案主问题的途径,并强调要关注案主当前所处的环境。

二 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就是做人的工作,其注重感染人、进步人、成功人的特性,与社会工作的理念有许多契合之处。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看,毕业生在即将进入社会时正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毕业生提供帮助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用PIE理论来认识学生的就业支持系统

要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对现在的毕业生有充分的了解。一般来说,毕业班辅导员已经带了学生多年,对学生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毕业之际,对大学生进行个人生态系统的梳理,认清资源,认识现状,建立毕业生档案,显得非常重要。根据PIE理论,需要我们从时代特征、社会现实、家庭关系、自身特点四方面来认识学生。现在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90后,出生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社会文化多元的冲击,并且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在他们身上最大的矛盾在于,自我意识强烈和自身能力不足。而这个矛盾又存在着农村和城市的差异,还有专业的差异。以法学专业为例,大部分城市大学生的就业主要依赖家庭资源,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就业主要依靠自身的人际资源或者自身的努力。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明确针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即注重以真实案例为教育内容帮助大学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做好就业规划、注重与环境沟通、注重认识和整合就业资源。

2.注重心灵的感染力,重点帮助特殊毕业生群体

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寻找合适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是管理和教育好90后学生的关键,只有让他们愿意听、听得进,才能最终受用。社会工作专业强调“用生命影响生命”,即认为,在思想政治领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沿的辅导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知道流行趋势,才能通过这些共同话题,顺利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同时,辅导员要注重分享自我的人生经历和感受,达到与学生以心交心,才能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欢迎。特别是对遇到就业困境的特殊毕业生群体,要予以特别关注。如:女大学生面临就业歧视,需要予以支持;贫困大学生就业资源偏少,需要给予帮助。

3.注重能力的培养和迁移,从辅导就业过程中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升

高校教育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有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如果说专业能力靠的是课堂,那么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就主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社会工作中的“助人自助”和教育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相通的,都强调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学生的问题单单由辅导员来解决是行不通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出谋划策,才能有效解决。当学生在参与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能力后,再用来帮助自己身边的同学,并将获得的正能量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就实现了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了社会工作专业“自助助人”的延伸。

三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社会工作的理念同样强调对人的尊重和教育,在长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发展出了个案、小组、社区三种社会工作方法,这三种方法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个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最早的工作方法,将这个方法运用到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主要表现为辅导员与毕业生在一段时间内有目标的定期会谈。毕业生即将毕业,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感受到求职受挫带来的失落情绪,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自信心不足、就业技能欠缺、对前途迷茫这三大类。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重塑个人价值观和增强心理能力的过程,社会工作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在互动和渐进式的谈话过程中达成。所以,区别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目标设定上强调设立一个总目标,并设立循序渐进的分目标;在过程中强调由感觉到行动,并强调巩固和推进并举。虽然个案社会工作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效果却是持久的。

2.小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小组社会工作突破了个案工作一对一的局限,形成了一对多的模式,可以在集中的时间里,解决多个人的问题,这是目前学校中最受欢迎的方式。在高校毕业生中,比较适用的是两种类型的小组――同质性小组和异质性小组。同质性小组是指把具有同样特点和需要的学生集中成一个小组,通过辅导老师的活动设计,大家一起共同讨论、充分交流、共同支持面对问题。如:就业压力舒缓小组、贫困生就业支持小组。异质性小组是指小组由具有不同需要的人共同参与,这个小组更加强调经验的分享,即由在同一问题上的成功者分享自我经历,以带动其他的组员寻找到适合自我提高的方法。如:求职技能提升小组、考研复习分享小组。由于组员在小组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使得他们能够在自我感觉安全的环境中主动分享,获取所需。这也是充分调动学生互助资源,弥补教师资源不足的好办法。

3.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可能都不单纯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可以归结到家庭、社区的环境中。那么为了更好地解决个人的问题,社区社会工作就被提出来。这一方法在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做好沟通交流,在学生就业问题上与家长达成共识。(2)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区资源,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支持。如在学校范围内营造分享就业的氛围,搭建就业信息的空间,明确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的单位。(3)在社会层面上给予大学生就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如:为经济困难、身患疾病的学生争取社会组织的支持,为需要发展锻炼的学生搭建社会的平台等。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除了要理解各类方法的特殊性外,还要注重对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在小组工作或社区工作中,针对个别新生的情况,开展个案工作。

我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将其当作重要任务来抓。但是由于缺乏具有时代感的理念和适当的方法,使得许多学生觉得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这一现状迫切呼唤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亲切感、感染力、科学性、合理性可以在新时代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期待着我国高校社会工作方法的普及和应用。

第9篇:大学生毕业教育范文

关键词:就业危机 专业与课程设置 师资结构

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就业危机现状

1.就业需求不旺

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就业危机主要就是就业的需求不旺,从山西某师范大学2016年度的毕业生人才招聘情况来看,根据目前大概情况统计,现有60多家单位参加招聘,其中包括各个中小学校、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少量的企业等,只有很少几家单位招聘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其他近50家单位几乎都是只招聘有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背景的毕业生担任语、数、外专业教师。其中,在招聘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几家单位中,需要的教育学专业人才的数量很少,一般仅一个或两个,且职位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的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管理人员或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学老师。在师范大学的招聘会上,很多招聘学校希望在师范大学为自己学校招到高素质、高能力的教育储备人才,这对师范大学专业学院的学生来说是机遇,而对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来说却是不小的挑战。一些招聘学校非常质疑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生的能力,认为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学科知识不扎实,他们的专业素养存在不足,那么就导致他们看好一些专业相对来说对口的人员,反而不愿意招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担任各科任教师。

2.专业对口率低下

一多半教育学院的毕业生认为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不太对口或不对口。由于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比较困难,教育学院学生只能退而求其次,到相关领域或完全不同的领域谋生。看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就业危机已经不是潜在的危机,而是作为一种实实在在发生的危机困扰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整体发展,并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地位的重新判断。

二、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就业危机的原因分析

1.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1)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本科专业设置主要包括一些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各科专业,然而在那么多的专业设置中,学前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学专业与中小学任教科目比较相似,其他专业基本上都不太合适。由此可见,教育学院的某些专业形同虚设,这极大的浪费了学校的教育资源,降低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成为教育学院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中专业不对口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不合理的或形同虚设的专业可能会对新生报考和选择相关教育学专业的过程产生诱导,因为很多新生在选择教育学专业时只是凭专业名称或一时兴趣来判断,至于毕业后能否学以所用还比较茫然。如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从一开始就规范教育学专业设置,那么新生在报考初期便会少走很多弯路,也能有效节约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学院学生的就业签约率和工作对口率。(2)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不仅专业设置不合理,其相应的课程设置也差强人意。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一半以上的毕业生认为,教育学院开设的课程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没有帮助或帮助不大,因为教育学院的课程理论与实际不相符合,课程的结构也不平衡、知识比较老套落后等。看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并适时更新教育课程理念,因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的素养是要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来获得的。

2.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师资结构混乱

目前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内部的师资分布大致如下:教育学与心理学教师隶属于教育学院,学科教学法教师隶属于其他各专业学院,这是大部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占统治地位的师资分布方式。这种混搭式的师资培养模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为师范院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快速解决了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但随着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这种混合式的培养模式逐渐显露出自身的弊端。学科教学法教师分布在各专业学院负责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学习,而教育学院教师则负责全校教育学课程的推广和普及,且教育学的“老三门”课程只是作为大学公共课和学科专业课的陪衬和辅助,因此院系领导将刚毕业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安排在教育学院负责教育学公共课程的讲授,而有资历、有经验的老教师则主要负责教育学专业课程或研究生课程的讲授。学校不重视,老师不重视,学生也认为教育学门槛低,专业性不强,因此将教育学课程当作修学分的一个工具。这样的师资安排导致学生根本不能准确地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能也是懵懵懂懂,很容易引起师范大学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对立。这种师资分布方式无形中也降低了教育学课程的标准,本应作为师范大学师范特色的教育学专业反而成了其他专业学院的点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优势和特点在这种混合式的人才培养方式下受到抑制而不能充分发挥。

三、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化解就业危机的策略探求

1.优化教育课程体系

国际上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一般都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如学科专业课程、普通文化课程、教育学科课程和教育实习,一些先进国家学时比例是四个部分平均分开的,而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分为公共课程(普通文化课程)、专业学科课程、教育实习或实验设计等。其中公共课程占40%的学时,学科专业课程占50%的学时,而教育实习占10%的学时,其中,教育学科作为公共课程占不到10%,是整个课程结构的6%。这样的比重分配是不均衡的:普通文化课程太“普通”,以大学英语、马列主义原理等为主,学生认为没有什么深度;教育学科课时比重太小,只作为大学的“装饰性”科目而存在,不能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由于专业学科课时比重太大,所以显得师范大学的学术性不够突出,为了拓展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精神,我们应该调整现行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实习部分课时比例进一步提高,要把这三方面的学时以及学分平分开来,兼顾教师教育发展的双专业性特点。在教师教育的课程内容方面,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过于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传输,一般往往比较忽视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素养这方面的培养。教师教育的课程内容比较老套,也比较单一,显得枯燥乏味,理论方面脱离实践,教育实习时间与考研或考博时间不符,实习的质量不能保证等。我们应针对这些情况做些改善,如普通文化课程中在大学英语课程和马列主义原理课程的原本基础上加一些管理类、哲学类、人文社科类或经济类等比较有深度的课程,学生才有足够的动力带着兴趣学习,而不是仅将其作为消遣的过程;教育专业学科课程可以在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中增设教育心理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学等课程,在教育专业技能类课程中可以增加教育研究方法、教学辅导、教学管理、教育评价、心理咨询等课程,也可以加入现代信息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教育教学专业技能的训练。另外,增加教育实践类课程,并适时调整实习时间,如可以将实习时间调整到大三阶段,这样既能保证部分学生考研或考博的需要,也能让所有学生提早在实践中意识到自身的教师教育使命,这更有助于学生对今后学习的规划和对人生的展望。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也要尽量创造机会,增强与中小学、幼儿园或企业间的合作,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生蓬勃生机的一面充分展现出来,让外界有更多的机会对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重新认识和定位。在教师教育课程模式上,把单一定向的培养模式构建为比较多元素、开放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多元化课程形式,如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增加专家讲座、教授培训的内容,由教育学院统揽大学中的全部教师教育课程,好让做教师的一些其他的专业学科学院的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到教育学院选择与其相关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