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

高血压病的防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血压病的防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血压病的防治

第1篇: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

我们知道,高血压病是一种由遗传多基因和环境多种危险因素交互作用而成的全身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即为头痛、头晕、头重、胸闷、心慌、失眠,同时伴有四肢麻木,肌肉酸痛等。内因只起20%的作用,主要决定因素是环境因素即生活行为方式。

科学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55%的高血压发病率,对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和规律治疗又可使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再减少50%,这说明75%的高血压及其引起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控制的。

当今,我国高血压及其心血管病的预防和人群防治任务非常艰巨。有调查表明,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不良,如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嗜好香烟、体力活动少懒得锻炼或根本就不锻炼等等;早期防治很不够,许多地区没有建立起防治网;有大量病人从来没有测过血压;约75%以上查出高血压者过去自己不知道;已确诊高血压者进行治疗的比例不足50%,其中血压得到良好控制的仅占3%。高血压的“三低”现象比较严重,许多患者知晓率低,即有1/2的病人不知道自己患病:服药率低,即真正合理科学服药的人数只有1/4;控制率低,即控制的发病率只有5%。而在治疗的病人中,许多病人或不愿服药,或不难受不服药,或不按病情科学服药。要知道,提高服药率及控制率是当前治疗高血压成败的关键。目前真正合理科学服药的人数只有1/4。

可见,防治高血压病的任务是如此艰巨!

高血压发病原因有几多

说到高血压病的病因,传统观点归咎于遗传、基因表达与血管活性因子异常以及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这些看法不无道理。

其一,遗传因素。许多临床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病是多基因遗传,在同一家庭高血压患者集中出现,不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有遗传因素存在。遗传性高血压患者有两种类型的基因遗传:(1)高血压主基因,随年龄增长必定发生高血压:(2)高血压副基因,这些人如无其他诱发高血压病的因素参与则不发病,但目前如何从形态、生化或功能方面检测出这些遗传因素还是比较困难的。

其二,体重因素。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从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三,营养因素。过多的钠盐、大量的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酸比值过低,均可使血压升高。

其四,吸烟。现已证明吸烟是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据科学测定,吸2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其五,精神和心理因素。调查发现,从事紧张度的职业,如司机、售票员,其高血压的息病率高达11.3左右:其次是电话员、会计、统计人员,其患病率达10.2%。说明高血压病在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的工作,又缺少体力活动者中容易发生。

近年来,一些专家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四肢动物罹患高血压的现象十分少见,而在灵长类动物一—人与猿中却很普遍。于是认为直立行走可能是引起高血压的“主凶”。其道理很简单,人的直立姿态促使动脉血管经常不断地进行收缩来提高血压,以保证身体各部的血液供应,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高血压病。

想想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不少人长期处在紧张的工作与生活包括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一些人一天几乎有3/4的时间处于直立状态,岂能不容易与高血压病结缘? 血压降到多少好?

血压值处于正常范围的人也需要降压吗?最近,来自国外医界的信息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临床研究显示,即使血压正常,微降低仍是益处多多,可以令心脏病等心血管疾患远离你,特别年老者、吸烟者以及中风、糖尿病患者等,更要注意这一点。

道理很简单,你的血压值虽属正常,但并不理想,维持在理想水平会使你生活得更健康。当然,降压的措施不同于高血压患者,不必动用药物,主要采用减少食盐摄入量、适度进食有降压作用的食品,如芹菜,荸荠、海蛰头、菠菜、绿豆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等。

高血压≠高血压病

如今,许多人将高血压与高血压病混为一谈。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大有学问。我们知道,高血压仅仅是一个症状,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即可由多种疾病所引起,如肾炎、甲亢、糖尿病、颈椎病等。这种高血压是其他疾病在发病过程中所反馈出来的一个症状,所以医学上称之为症状性高血压,但其仅占所有高血压病病人的10%左右。而高血压病则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人的90%,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所以又叫原因不明性高血压。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

另外,如今有人对高血压病的称谓提出了质疑。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对高血压病发生与发展过程的研究不断深化,原来的高血压名称已不能反应和概括其本质。高血压病不只局限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还包含了诸如动脉顺应性异常,糖、脂质以及胰岛素代谢障碍,凝血机制不正常,中心型肥胖,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厚等一系列病变,够得上”综合征—了。切莫简单地以为仅仅是添加了”综合征”这三个字,其三个字的“加盟”拓宽了人们对高血压这一古老疾病的认识思路,升华了近百年来的理性与感性知识,为寻找新的防治方法指明了方向,其意义不亚于当初对高血压这一疾患的发现。

维持血压稳定是个长期的“战争”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如果采用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现在,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将比现在发病人数要减少2/3;脑中风患者将比现在发病人数要减少3/4。看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为此,为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我们必须加强防治措施的力度,不断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和理想控制率,并人人树立健康的意识,杜绝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膳食,经常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常测血压,从而使高血压发生的后果如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它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以控制。

让我们都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和健康的头脑来生活、工作和学习!

第2篇: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脏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500-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高血压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防治高血压病已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延长人类期望寿命的关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8.8%。根据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资料,估算目前我国至少有2亿高血压患者[1]。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居民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治疗者控制率、控制率30.2%、24.7%、25.0%、6.1%。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的快速增长,维护人民健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

高血压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提高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重视高血压危险因素,是社区防治的主要任务。

1 开展健康教育

1.1 社区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由于患者居住环境、家庭背景、职业、文化程度等有所不同,所以健康教育应做到个体化、形式多样化。

1.2 定期开展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发放高血压防病知识手册、健康教育处方,利用板报、宣传栏、张贴画等进行高血压知识宣传,每月更换1次内容。

1.3 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诊断标准、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危害,如何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定期进行家访及电话随访等形式来提高群众的高血压病防治知识。

2 生活行为方式干预

2.1 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可对抗钠盐的升高血压作用。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

2.2 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特征的中心型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最简便和常用的生理测量指标是体质指数(BMI)和腰围,前者反映全身肥胖程度,后者反映中心型肥胖程度。最有效的减重措施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以BMI

2.3 不吸烟:吸烟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

2.4 限制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2.5 体育运动:定期的体育锻炼可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的体力活动,每周进行1次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等。

2.6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过量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患者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及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

3 药物治疗

3.1 降压治疗的目的: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的发生。

3.2 降压治疗的目标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降至130/80mmHg以下。

3.3 降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3.3.1 小剂量: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3.3.2 尽量应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3.3.3 联合用药: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采用2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HOT研究表明[2],约70%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方能使血压控制达标。

3.3.4 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3.3.5 长期用药:对患者进行终身治疗,并随病程进展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3.4 降压药的选择

3.4.1 常用的降压药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 RB)、钙通道阻滞剂(CCB)、α受体阻滞剂5大类。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临床疾患情况,合理使用药物。

3.4.2 降压药的联合应用:两药联合时,降压作用机制应具有互补性,同时具有相加的降压作用,并可互相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常用的优化联合方案有:CCB+ACEI;CCB+ARB;ARB+利尿剂;ACEI+利尿剂;CCB+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次要推荐使用的联合方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CCB+保钾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4 建立健全社区高血压防治管理体系

4.1 定期普查,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具有下列一项危险因素者,列为高危人群,应作为重点筛检对象:(1)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高血压病史者;(2)体重指数超过25kg/m2 的超重肥胖者,包括少年儿童;(3)摄盐量超过10g/d者;(4)饮高度白酒超过100g/d,且每周饮酒超过4次者;(5)血压为正常高值者;(6)吸烟量超过20支/天,持续1年以上者;(7)长期高度紧张、接触噪声、情绪不稳定者;(8)少运动者。

4.2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建立健全高血压患者人群、高危人群、社区一般人群的健康档案,分类分级进行管理,定期随访并做好随访记录。

4.2.1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根据高血压患者分级,结合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临床情况等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危险分层[3]。

4.2.2 分级管理:根据患者血压级别和其他危险因素情况,进行患者危险分层,分级管理。一级管理要求3个月至少随访1次,二级管理要求2个月至少随访1次,三级管理要求3个月至少随访1次。随访方式可以为门诊、家庭或集体随访等。

4.2.3 评估:每年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评估,按照患者全年血压控制情况,分优良、尚可、不良3个等级。优良:全年有3/4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尚可:全年有1/2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以下;不良:全年有1/2或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上。根据患者的全年血压控制评估结果,结合其高血压危险分层重新确定管理级别,进行分级管理。

4.3 建立社区门诊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对血压高于正常值的要在标准条件下,统一规范再次进行测量,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

4.4 社区与医院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4.5 人员培训

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培训。专业人员是社区防治计划实施的骨干,可通过举办高血压防治最新进展学习班和研讨会,使专业人员能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让人们充分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性,使人们对高血压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使居民普遍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主动预防,主动关心自己的血压或治疗效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及社区居民的重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调整其行为向健康转变,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21.

第3篇: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

【关键词】 护理干预;高血压;防治

【中图分类号】R4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078-01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的心脑血管类疾病仅依靠药物治疗,很难从根本上治愈,因此,有必要进行多种护理干预措施[1,2]。在社区内,高血压病作为常见和多发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中对社区内12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社区内的高血压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55例,平均年龄50.3岁。所有患者符合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继发性高血压或严重心、肾、肺、眼并发症。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住院患者(n=76)和非住院患者(n=50)两类。护理过程中将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试验组(n=40);将非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5)。分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血压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和护理方法:住院患者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后分别于半年和1年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及服药依从性等情况。非住院患者中对照组自行服药,试验组每月进行1次面对面护理干预,详细询问全面健康情况,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随时发现新问题,及时进行解释、指导。

1.2.1 一般护理:入院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社区内高血压病患者均由医务人员登记建档,进行病情评估,在全面了解病人健康状况后,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1.2.2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主要是帮助患者解释和分析可能造成病人心理紧张的影响因素,社区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情况,进行细致心理疏导,对容易激动或性情暴躁的患者需给予特殊护理,时刻关注患者心理状况,使其保持乐观与平和的积极心态。同时要避免患者情绪过于激动、紧张。

1.2.3 健康教育:对社区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包括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进患者日常膳食结构及坚持运动等。社区内运动方式可多样化,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此外,需要戒烟限酒,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1.3 治疗效果评价:疗效按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主要包括以下:①显效:患者舒张压≥10mmHg,并且治疗后降至正常水平或较原来降低20mmHg以上;②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10mmHg,但达到正常范围或者患者舒张压下降10~20mmHg,但尚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30mmHg;③无效:尚未达到以上标准。

2 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显著提高(p

从疗效来看,行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的增高为主,而表现出来的临床综合征,在大多数病人中难以查明病因者占95%以上。如果长期患有高血压,会影响患者脏器,如心、脑等的功能,甚至造成部分器官的功能衰竭。病人的情绪,如焦虑、恐惧等都是影响患者高血压的发生、治疗,以及康复的重要因素。因此,行护理干预,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着手,积极干预将有助于弥补现代医学中单一药物治疗难以满足高血压病治疗要求的现状,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并的治疗会起到积极作用[3]。

本研究中,试验结果表明在社区内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思想情绪、日常生活和饮食结构,以及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积极地护理干预,将有助于全面治疗高血压病效果的显著提高[4]。此外,在常规治疗方法及方案的基础上,社区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不增加医疗和药物成本的基础上完成,并且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对该病的防治效果,以及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内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艳容, 何金爱, 余健.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09, 30(12): 1938-1939

[2] 纪萌健.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J]. 青岛医药卫生, 2008, 40(3): 235-236

[3] 黄珍柳.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09, 7(2): 336-337

[4] 高应涛. 浅谈人性化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9): 77

第4篇: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

1 开展社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人群的有效手段

1.1 社区宣传 社区医生可以开展社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办健康专栏、专题讲课培训,播放录音录像,办社区黑板报等形式,定期更换高血压病的防治教育材料。教育病人提高心理素质,保持了好的心理状态,要心胸开阔,避免紧张、急躁、焦虑状态,要劳逸结合、心情放松。

1.2社区巡视 社区医生有计划地到高血压患者家中进行巡视,掌握患者的基础血压值,给与面对面的咨询指导,使患者能够控制食盐、糖的摄入,戒除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建议患者遵循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的饮食原则,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值等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用药、运动等综合治疗方案。

2 指导健康饮食

2.1 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要定时定量,切勿暴饮暴食。减轻体重血压就会下降,所以必须控制体重。

2.2 限制食盐的摄入 食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每人每天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过多食盐,可使水钠储溜,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另一方面,使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增高,引起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高,使血压增高。因此,限制食盐的摄入能够降低血压。

2.3 低脂肪饮食 血液中的脂质过多特别是胆固醇过多,可引起动脉硬化,使血压升高。每人每天食用食物含胆固醇的力量应在300mg以下,尽量使用植物油,尽量使用动物油、内脏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2.4 适量蛋白质饮食 高血压患者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1g为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奶类和豆制品等。

2.5 补充足量的粗纤维,维生素和水 高血压病患者应多吃蔬菜、水果,提高食物中的膳食纤维;摄入适量的钾、镁、钙等;维生素能促进脂质代谢,尤其是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心血管动能,预防高血压的进展。每天饮一定量的温开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净化血液,有助于血压下降。

3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正规的、长期的和有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针对患者年龄、性别、体质以及生活习惯和血压值高低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及重要靶器官的生理、生化指标和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对心身造成的影响。

4 戒烟、限制饮酒

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酒精能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输出量,间接增加肾素释放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长期饮酒导致心肌细胞损害,是心脏扩大导致心肌病;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戒酒或严格限酒,每日饮用的酒精含量应少于20克。烟中的尼古丁能使心率加快而血压升高。

5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使心率减慢,增加心脏泵血的效率,扩张血管,从而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正常血压。运动可以愉悦心情、增强体质,也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措施;可根据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爱好选择适宜的活动项目,如慢跑、快步走、游泳、太极拳等。

第5篇: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

【摘要】高血压病的防控有几个方面: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生活方式的指导和个性化的治疗。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呈正相关,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的。我国四次修订高血压定义,与目前国际上两个主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血压分类基本一致。1999年2月出版的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亦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与JNC-VI指南相一致。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身体的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心、脑、肾等器官是高血压的损害对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这些靶器官的损害,就标志着高血压病正在发展。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1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糖尿病伴微蛋白尿;葡萄糖耐量降低;肥胖;以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

1.1低危组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属低危。典型情况下,10年随访中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15%。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尤低。

1.2中危组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危险因素,病人应给予药物治疗,开始药物治疗前应经多长时间的观察,医生需予十分缜密的判断。典型情况下,该组患者随后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15%~20%,若患者属高血压1级,兼有一种危险因素,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约15%。

1.3高危组高血压水平属1级或2级,兼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兼患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患者或高血压水平属3级,无其他危险因素患者属高危组。典型情况下,他们随访后10年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20~30%。

1.4很高危组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TOD,或高血压1~3级并有临床相关疾病,典型情况下。随后10年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最高,达≥30%,应迅速开始最积极的治疗。

2高血压病的防控

2.1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而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在护理活动中可通过个别咨询、书面指导、团体授课,也可采取走廊张贴科普宣传画、出黑板报等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形式,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和规律服药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以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

2.2生活方式的指导①合理膳食限制食盐摄入,一般成人摄入盐5g/d~6g/d。此外,过多摄入脂肪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的病人,要严格控制饮食,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多吃蔬菜、豆制品、瘦肉、鸡肉、兔肉、海蜇和鱼类,尤其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以减少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限制食用动物脂肪、蛋类、内脏等。要合理膳食,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等。②限制体重除了宣教肥胖的危害外,还应指导病人如何防胖减重,适度增加有氧活动量,超重者要逐步减轻体重,但不宜过快,病人在减轻体重时应保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若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可引起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等。③适度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从事一些户外活动,并持之以恒。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均有好处。运动能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尤其是脑力劳动者每天早晚可以跑步或散步,逐步地增加运动量。④避免过度紧张,生活要有规律,以保持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过度兴奋、过度紧张、情绪波动都不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⑤限制饮酒,提倡戒烟:长期饮酒者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高,易引起高脂血症,应戒酒、戒烟。告诉病人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毒害作用,对已吸烟者劝其戒烟。

3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3.1个体化即用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程进展和并发症,而采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除非紧急情况,一般不必急剧降压,尤其老年人,以逐渐降压为宜。无并发症者,可使血压降到18.7/12Kpa(140/90mmHg)上下,有心、脑、肾供血不足者,过度降压可加重缺血,药物降压,不是病因治疗,应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采取最小有效量,长期坚持。,尽量选用一天服用一次具有24小时平稳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其特点是:提高患者治疗的顺从性、更平稳地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性。可持续24小时的降压药物标志之一是降压谷峰比值>50%,即给药24小时后仍保持50%以上的最大降压效应。还要充分考虑患者长期治疗的经济承担能力。

3.2联合用药如第一种药无效,血压未能达到目标,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单药治疗,故通常是加用小剂量的第二种抗高血压药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联合用药可达到最大的降压效应、最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的联合用药组合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二氢吡啶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抵消副作用。如血管扩张剂常继发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多,并用β阻滞剂可对消心率加快。血管扩张剂可继发醛固酮增多,水钠潴留。并用利尿剂,可对消之。

第6篇: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66

妊娠期所患有的高血压病统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83年全国妊高征协作组将妊娠20周以后出现的血压升高、蛋白尿、全身水肿等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目前,妊高征仍然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母儿生命。因此,及时诊断、预防和治疗,根据病情轻重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减少母儿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孕妇15 00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200例,年龄17~41岁,平均29岁,孕周26~41周。轻度妊娠期高血压800例,轻度先兆子痫320例,中、重度妊高征(PIH)40例,合并有肝内胆汁瘀积症40例。诊断标准及分类采用第2版“中华妇产科学”国际分类法。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压积(HCT)>0.35 800例,血小板计数(PLH)<100<109/L 150例,血红蛋白(HB)90~110g/L 800例,60~90g/L 160例,尿比重>1.020者10例。

处理方法:400例孕妇直接收住院治疗,800例孕妇门诊定期检查,严密观察。

结 果

400例中、重度妊高征孕妇剖宫产280例,人工助产120例。剖宫产原因:要求手术160例,胎儿室内窘迫80例,活跃期停滞6例,相对头盆不称8例,重度妊高征10例,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16例。术中出血>500ml 20例,>1000ml 8例,术中发生子痫6例,新生儿窒息4例,无重度窒息儿。800例门诊孕妇接受预防性治疗的780例,拒绝治疗的20例。

讨 论

预防性治疗:对780例门诊接受治疗的孕妇,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日自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之日起口服至足月,同时口服钙剂1~2g/日,维生素E100~200mg/日,有效地预防妊娠高征的进一步恶化,确保母子平安。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妊高征的机制为促进前列环素(PGI2)合成,使血管扩张,使血流增加,并对抗血小板凝集;抑制血栓素(TXA2)及纤维蛋白的合成,抑制抗凝血酶-Ⅲ(ATⅢ)的消耗。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是简易、安全、有效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方法。

轻度妊高征一般在门诊治疗,中、重度妊高征则应住院治疗。休息对妊高征患者极为重要,左侧卧位休息更为重要,其原因为纠正子宫的右旋状态,解除子宫对腹主动脉、髂动脉及右肾血管的压迫,有利于改善胎盘的血液循环,预防胎儿宫内窘迫,使下腔静脉受压减轻,回心血量增加,从而使肾血流增多,尿量增加;脑血流改善后,脑水肿逐渐消退,预防抽搐发生。

加强基层妇幼保健组织,普通进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妊娠早期需测量血压1次,以了解孕妇的基础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孕36周开始,每周测血压、体重、化验有无蛋白尿、并询问有无头晕等症状,定期产前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子痫的发生率。

加强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发生于初产妇,特别是年龄>35岁或<20岁的初孕妇,双胎妊娠,体态矮胖,精神较易紧张及工作强度大或贫血等因素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有下列情况者:①平均动脉在(MAP),孕中期(20~24周)MAP≥85mmHg或≥90mmHg为筛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界线,试验敏感性为0~92%,特异性为53.0%~97.0%;②翻身试验,在妊娠28~32周的初孕妇,左侧卧位时测血压,至舒张压稳定后,翻身仰卧5分钟再测,若舒张压上升≥20mmHg为阳性,妊娠24~27周阳性预测率达93.0%,阴性预测率83.3%;③体重指数测定,孕中期的体重指数<0.24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可高达20.8%,而<0~24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仅为4.4%。

注重加强孕妇的适当营养与休息,在孕期中适当加强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及叶酸的摄入,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的作用,指导孕妇从饮食方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并加强钙、铁、锌及其他元素食品的摄入,均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和神经细胞肉敏感性的作用。从妊娠20~24周开始,每天补充钙剂2g,维生素E100~200mg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7篇: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 规范化管理 健康教育 社区防治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05年在我院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260例,其中男151例,女109例,平均年龄68.2±15.6岁。入选标准:年龄35~70岁。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和(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

健康教育的内容:①高血压定义。②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肥胖、长期饮食过咸、吸烟、过量饮酒、精神紧张。③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适当蛋白质和钙;适当运动和锻炼,注意劳逸结合,禁烟限酒,情绪稳定,保证适当的休息和睡眠。④定期监测血压的重要性。⑤高血压的并发症:心、脑、肾损害。⑥高血压危险分层的概念和意义。⑦药物治疗: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合理用药,坚持长期规律用药选择每日最佳用药时间;注意降压药的不良反应。⑧高血压是可以治疗并可以预防的。

健康教育方法:①医患之间面对面零距离接触,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克服对高血压病的担忧、恐惧、自悲心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②定期健康讲座。③发放健康宣传资料。

对患者进行随访和管理:建立档案、定期随访、指导用药、控制血压和健康教育,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患病人群中,轻度高血压病人每季度随访l次,中度高血压病人至少每月随访1次,重度高血压病人每半月随访1次,重度高血压病人应根据病情及时转诊或动员入院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DBP<90mmHg/SBP≥140mmHg,按轻度管理。高血压病人均应建立随访表,每次随访结果应填入随访表中,并及时录入电脑。随访内容主要包括:①患者主要症状、阳性体征和测量血压及有关项目;②生活方式指导和非药物治疗;③药物治疗和用药指导,提高治疗顺从性;④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效果评估:在规范化管理半年后对患者一般情况。行为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并统计。

结 果

干预前后血压均值、治疗率及控制率比较,经过干预,260例患者整体血压水平SBP下降了11.0mmHg,DBP下降了2.4mmHg,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

不良行为改变情况,通过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在膳食结构改变、控制食盐摄入量、限酒、规律服药、坚持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情况明显好转(P0.05)。

讨 论

(1)社区规范化管理是高血压病患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原发性高血压病受神经、体液的调节和内外环境的影响,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1]。服用抗高血压药显然可以降低血压,但由于生活行为习惯、运动及精神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病患者控制有深刻的影响,因此除要求患者规范服药外,必须督导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调适病人的心理状态,运用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随访,方可使患者形成良好的服药及遵医习惯,使高血压病患者得到综合的治疗与照顾,掌握相关健康知识,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延缓高血压患者病情的进展,减少心脑肾的损害,使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发生大大降低。

(2)社区高血压病的规范化管理密切了医患关系:高血压病的规范化管理除使用专业知识外,还利用心理学、行为医学、人文知识,逐渐建立了密切的医患关系。

(3)健康教育是社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措施,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变患者不健康的行为,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而行为的改变过程要经历“服从、同化、内化”态度改变的阶段,遵循健康教育“知、信、行”的行为改变模式[2]。本观察显示,定期给予相关保健知识及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知晓率及相关知识的认识,使患者通过参与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改变行为生活中的危险因素[3]。

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不仅给患者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在社区进行规范化管理,采用综合治疗模式是一种减少家庭、社会经济负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宁玲,韩建德,赵华,等.A型行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1):4-5.

2 包家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概论,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12-223.

第8篇: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生活方式;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精神压力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严重的脏器功能衰竭。迄今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有5%的高血压病人,血压升高是由于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发病率较高。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群体在我国大幅度的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危害。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调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北方高于南方,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青年期男性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略高于男性[1]。笔者将生活方式指导对高血压病人的干预效果观察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2年1月自2012年12月我院收治了300例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其中200例患者。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98例,年龄在28岁至89岁,平均年龄在48.4岁。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指导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一般情况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采用抽查问卷的方式以及体格检查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治疗方法、危险因素、预防措施以及并发症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对于患者的自身因素例如:年龄、体重、吸烟、酗酒、生活习惯、精神压力以及遗传因素进行调查统计。

1.3生活方式指导

1.3.1运动指导高血压患者由于缺乏锻炼,可适当的进行长期运动有降压健体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必须接受相关的检查以排除运动禁忌及继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有氧运动户外运动要比无氧运动的降压效果更加显著[2]。

1.3.2饮食指导临床医学认为只有健康的饮食才能控制良好的血压,饮食习惯不仅对人体有滋养的作用,而且饮食疗法是防治高血压的首要步骤。早期或1级高血压的患者,单纯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就可以使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而2、3级高血压的患者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可提高药效,从而可以减少用药的剂量。指导患者进行低盐膳食,膳食中的约80%钠盐都来自烹调和各种腌制品,因此应减少烹调用盐,食盐量不超过6g/d为宜,因此限钠盐入量首先要减少烹调用调料,并减少食用腌制品[3]。减少脂肪的摄入量,膳食中脂肪的控制量应在总热量的25%以下。适当的进行补充钙和钾盐,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牛奶。限制饮酒量,饮酒量每天不得超过50克乙醇的量。禁止吸烟。减轻体重尽量使BMI控制在小于25以下。降低体重对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左心室肥厚均有明显的意义。

1.3.3减轻精神压力指导患者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脑力劳动过度兴奋,减轻精神压力,保持生活环境起居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嘈杂,避免精神紧张。禁止情绪激动、不规律服药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听听音乐、看报纸杂志、下棋、练气功、打太极拳等,以调节紧张情绪,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稳定心态。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础上适当休息与活动提高机体的活动能力,但不宜做剧烈运动,如登山、提重物、跑步等,合理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

1.4判定标准血压控制效果,显效率是指在用药和护理后72h得到控制,此次比较就针对两组患者的显效率进行比较,并发症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心、脑、肾、眼等其他症状疾病均为并发症,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的例数。

1.5数据统计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使用SPSS11.3软件包完成,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危险因素之一,而高血压症状又是一种人为可以改变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防治高血压的方法是针对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导的护理干预,由上述证明,可以通过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人群认识到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指导患者坚持有效的治疗,规律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重点措施[4],而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坚持合理适当的运动,让患者配合治疗,提高了高血压治疗效果,减少了相关疾病的发生,而且在有效的控制血压的同时,明显的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这种生活方式指导的护理干预可以在临床广泛实施,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愈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彩云,卢燕.关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2):156.

[2]谢静,陈秀丽.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4):176.

第9篇: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

【摘要】 目的 通过居民健康建档了解月山小区居民的高血压病患病情况,为制定适合当地居民健康状况的保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至2011年通过居民健康建档了解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 结果 2009年至2011年共健康建档1670份,其中高血压患者档案381份。 结论 年龄、BMI、WHP、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应注意加强高血压健康体检与健康教育,从饮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预防高血压。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建档 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万,2009年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2]。随着慢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渐成为慢病综合防治的最佳平台。各地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居民健康建档与管理成了社区慢病工作的核心与主要内容。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医生全面、系统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它全科医生可以了解居民患高血压情况并制定科学合理预防高血压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至2011年我站通过居民健康建档更具体地了解了月山小区的居民健康状况。1.2方法:采取病人主动体检和上门体检两种方法,对月山小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

1.2.1 问卷调查,内容:一般情况;慢性疾病行为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等主要慢性病的现患情况。

1.2.2 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以及视力,帮助病人做肝肾全套、血常规及B超心电图等。

1.2.3 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低于上述标准者。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23为超重,≥25为肥胖。吸烟饮酒的判断以《血管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3]标准执行。

1.2.4 统计方法:先给居民建立纸质档案,完善后建立电子档案。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应用x2检验。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