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基本情况自述范文

大学生基本情况自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基本情况自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基本情况自述

第1篇:大学生基本情况自述范文

【银行金融部副主任竞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首先衷心的感谢领导提供这次公平竞争的机会,使我有幸站到这里参加竞聘。同时谢谢这三年来所有帮助、关心我的同事,也正是你们的鼓励与教导,使我从一个走出校园懵懵懂懂的大学生,成长为今天稍渐成熟、掌握一定实践工作技能与本领的银行职员。

三年的成长,使我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培养了良好的实干精神。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干,为支行做出更多的贡献,我决定竞聘xx支行个人金融部经理。站到这个竞聘的舞台上,有一种成功的期待,但更多的是感到一份责任,对xx支行,对xx银行的一份责任。

下面我对自己的基本情况及工作思路作一介绍:

一、个人基本情况:

我于XX年7月毕业于xx财经学院外贸外语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历,获经济学学士学位;XX年10月进入xx银行工作,先后在xx 支行从事营业厅柜面综合业务工作与信贷工作,现为市场营销科一名信贷员。在谦虚谨慎、脚踏实地、戒骄戒躁的干好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先后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经济师中级职称、银行业从业资格证,将自己不断丰富的理论知识有效的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尽最大努力为支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工作思路及工作目标:

为良好发展我行个人金融业务,增加个人类贷款及票据类业务在授信业务总额中所占比重,为支行创造更多利润,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制定具体经营目标:

第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滑影响,作为银行业,我们不可避免的受到或深或浅的波及与撞击,这种不良影响会在XX年逐步漫延与显现出来。自XX年下半年几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后,每发放一笔贷款的利润空间在逐渐缩小,同时整体经济不景气导致的个人收入水平下降势必影响到个人贷款的偿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需有效的协调好利润增长与风险防范的关系,既要稳保利润增长,又要谨防个贷风险。

第二、目前我行开展的个人类金融业务主要涉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非交易贷款、存单质押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信用贷款,就几个贷款品种而言,要齐抓并管,一则是创造更多的利润点,各项个贷业务平衡发展;其次是个贷业务的多样化经营也有利于分散和降低整体风险。

第三、在每笔贷款、票据业务受理中,严格按照金融业法律法规及我行的金融制度、政策执行,把握、控制风险于各个细微环节;同时深刻理解总行事业部制改革的经营理念,并将这种理念切实有效的贯彻于支行具体业务开办中,促进个人金融业务良好发展。

第四、我行目前的按揭工作主要开展万豪国际大酒店与金茂豪庭两部分。今年,由于房地产市场萧条,按揭贷款发放笔数较之前有大辐度减少,为了促进这项工作的持续发展,需要与两个合作伙伴保持良好沟通,包括售楼人员,调动他们与我行共同营销个贷业务。个人非交易贷款,是风险小、但利润稳定可观的一项业务,要进一步对其做好宣传、推广,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客户群体。此外,总行零售业务部现在有规定允许以公务员工资60%的额度标准发放贷款,对我们而言这也是一个风险小很不错的市场,要积极拓展。

第五、今年要实现我行个人贷款业务的综合平稳发展,预计年末累计发放个人类贷款100笔,累放金额3000万元,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办理票据贴现业务260笔,贴现金额共计1亿元,实现贴息收入240万元。

以上为我的个人基本情况及工作思路、目标,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尽自己绵薄之力,积极有效开展个贷业务,推进支行个人金融工作新发展;如果没有竞聘成功,我也决不气馁,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我的竞聘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的支持!

【附】竞聘演讲稿注意事项:

如果是正式的演讲,速率不能太快。一是听众难以听懂,二是容易使人产生怀疑,误认为演讲者怯常因为,人们胆怯时往往语速较快。

当然,讲话也不能太慢。太慢就显得拉腔拖调,给人以愚笨、迟钝、缺少教养的感觉。

第2篇:大学生基本情况自述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社交恐怖;案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287-02

1.来访者情况

申某,女性,汉族,独生女,18岁,高中二年级学生,身高1.59,比较胖,自幼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性格怯懦,但对家人很好;母亲在商场工作,脾气特别不好。申某受到的家庭教育传统、古板,从小性格内向,怕见人,特别爱面子。父母对其要求特别严厉,要求她做一个规矩的女孩,不允许其与男生来往,父亲认为女孩子不应当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由于又矮又胖,遭到同学的取笑,不愿与人交往,课外活动特别少,大部分时间主要用来自己学习。

申某自述自从上高中以来除了寝室同学以外,很少与其它同学交往,担心自己长得胖被嘲笑,一个月前因为与寝室同学发生矛盾,主要因为影响了他人休息,逐渐在宿舍受到孤立,大部分时间独处,总是胡思乱想,无心学习,晚上常常失眠,有时会产生胸闷现象,对自己处在现在这种状态很痛苦。由于家里经济、教育条件落后,众亲戚家只有我一个大学生,因此对我希望比较大,每次放假后回家,都督促我好好学习,并期望我一定有一个好发展,这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父母除了在期末关注我的学习成绩外,对其它事情并不关心,心里话从来不与他们说,主要是说了他们也漠不关心。最近一个月,深切地体会到完全被孤立的感觉,开始逃课,害怕回寝室,没有人可以交流,特别尴尬,没有话说,也很痛苦。在公共场合感到很不适应,觉得自己和大家没有共同语言,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和大家在一起,感到浑身不自在。

根据症状学标准、心理测验结果可以断定申某目前的问题是一般社交恐怖性心理问题。

2.咨询过程

一般将咨询过程划分为诊断、咨询和巩固三个阶段,本文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将咨询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咨询关系建立和评估诊断阶段。第一次咨询:咨询者采用无条件积极接纳、共情及倾听等咨询技术。这个阶段非常关键,是与来访者建立互信关系的前提,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咨询效果。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行为特点,指导她做相关的心理测验SCL-90、SDS、SAS,做出评估和诊断,诊断为社交恐怖。最后,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第二次咨询:巩固咨询关系,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介绍咨询方法、原理及过程,鉴定书面协议。

为了消除求助者的紧张情绪,增强她的信任感,从而能配合心理咨询的实施。特别重视倾听、询问、鼓励、同情等会谈技巧,使求助者消除紧张情绪,详细地叙述了病史。然后向她剖析了本病的本质及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解释了如何治疗等,求助者表示愿意接受咨询并积极参与方案的制定。

2.2咨询阶段。第三到五次咨询,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重点帮助求助者纠正不合理的认知,并进行系统脱敏训练。

为了缓解求助者精神紧张、焦虑的痛苦,对求助者进行了放松训练。第一步是,进行了放松技术的指导。第二步是进行30分钟放松训练,患者反应,情绪放松多了。第三步是嘱咐求助者回去后坚持每天早晚训练一次,每次10-20分钟,体验放松的感觉,缓解情绪。

认知领悟疗法:针对求助者存在的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和观念,采用了认知领悟疗法。首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使求助者对其有个概括的了解。其次,让求助者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求助者认为,寝室同学本质上是友好的,只是需要更多的沟通,没有嘲笑她的意思。她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恐怖症状,原因是过分关注他人的评价,再加上她自卑心理的作怪,就会体验到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委屈,才会出现这些不合理的恐惧心理。通过几次的交谈,使求助者真正的意识到人无完人,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弱点要坦然面对,要学会积极的自我关注,对别人的评价也应理智地批判地接受,学会用成熟的心理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系统脱敏法:首先,在认识领悟的基础上,为其讲解系统脱敏法的原理及其对恐怖症的作用;然后,根据其恐惧程度的高低,确定恐惧的等级;最后,配合已经掌握的放松技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实施了脱敏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减低了她的社交恐惧程度。

可以适当的布置家庭作业,例如:每天到人多的地方去,看来往行人的脸,至少15分钟,最初每天1次,以后增至每天2次。刚开始也许紧张,不敢抬头,每逢此时用深呼吸的办法来放松自己,以克服恐怖情绪。另外,可以尝试每天见到朋友主动打招呼,增加与别人交往的次数。

2.3巩固与结束阶段。施测SCL-90、SDS、SAS,并与咨询前对照。对前面的咨询进行总结,让小申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过程中小申的成长。

3.咨询效果评估

申某在咨询后精神状态良好,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恐惧日益减少,和同学、老师沟通不害怕了。对自己也有了正确的认识,觉得别人对自己还是肯定的。在公共的交往场合也不再尴尬了。

老师和同学反应,申某能够正常地与人交往,更爱表达自己的想法,性格开朗了许多,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参加班级组织的课外活动。

心理测验结果也表明来访者各项指标除焦虑外,其他各因子分在常模范围,情绪也稳定了很多。一个月后电话回访,来访者自己说,状态良好,而且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与父母的关系也和谐多了。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改变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对现实问题的误解和错误评价,减轻了恐惧症状,社会功能有所恢复。同时,求助者通过咨询,能够开始自我认识和探索,重拾自信心,并能够有能力开始面对和解决问题,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中国心里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6-103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1999:31-35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9-96

第3篇:大学生基本情况自述范文

关键词: 贫困生资助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 现状 问题 解决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

1.认定标准。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意见的指导下,各省均出台了高校贫困生认定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在生源地属最低水平,一般年人均在1200元以下;第二,学生在校消费水平在学校所在地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一般人均在80-120元;第三,学生家庭生活状况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和生源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第四,学生家庭有特殊情况。如单亲家庭、父母亡故、父母下岗失业、学生家庭短期内突发变故、债台高筑,等等。

2.认定方法。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主要采取学生生源地认定和高校相关认定标准相结合的方法,即由生源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出具贫困证明,证明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及贫困程度,高校以此为参考依据,结合学生在校消费情况评出。各高校一般由校学生处负责组织和管理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二级学院或系成立以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组长,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辅导员为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本学院或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组织和审核工作;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学生代表为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本班贫困生的民主评议认定工作,贫困生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以电子文档形式报学校学生处审查备案;贫困生材料由学院归档备用。

3.认定方式。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主要包括生源地认定、高校自身认定两种方式。生源地认定主要是由生源地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或父母所在单位出具的贫困证明或家庭经济调查证明来判断。这种认定具有降低高校贫困生认定成本的优点,但也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人为影响因素较大,不具有真实性、可信性与可比性。高校自身认定主要是由学校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经过班、系、学院的层层审核与把关,最终确定贫困生的办法。这种认定相对于生源地认定方式,理论上讲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认定成本太高。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1.认定依据可信度不高。许多认定还仅局限在凭经验、主观式的定性判断上,无详细、具体的与贫困生认定相关的量化指标体系,致使贫困生认定工作含混不清,指导性、实践性不强,可比性、可行性不高。

2.认定系统化程度不够。大多数高校对贫困生认定没有制定多维度、多层面的配套措施与制度,往往仅凭某一单方面的标准或办法,如仅凭一张学生困难情况调查表、学生生源地贫困证明或学生个人的贫困申请,没有收入监控机制,没有多环节的班级评议、公示审批、跟踪调查、违规惩罚和动态管理监控制度。实践中,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与规范性难以得到保障,一些具体做法与措施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3.认定规范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学生说―教师定―学校批”已成为当前许多高校对贫困生从认定到资助的主要模式。特别是有些学生干部和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不熟悉、不掌握情况,不按贫困生认定的办法与程序办事,工作随意性较大,使高校有限的贫困资源“轮流享受”或“平均享受”现象屡见不鲜。

4.认定平台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贫困生认定还仅停留在原始的纸质记录和传统经验式的操作上,没有建立关于高校贫困生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这既不利于规范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操作流程,提高贫困生认定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又将耗费高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高校贫困生的认定成本,挤占高校贫困生的有限资助资源。

5.认定理念创新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强调“经济贫困”,忽视“精神贫困”;二是存在认定成本与认定收益的矛盾与冲突。导致高校要么采取“撒胡椒面”的资助方式,造成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要么采取内部成本外化的方式,完全交给学生生源地办理,造成资助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1.客观因素。首先,我国特殊的国情不利于贫困生认定。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人均GDP收入差别很大,各地的支出及物价水平也有较大悬殊,使得我国高校很难用一个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来进行量化。其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由于目前受我国法规体系的不健全、网络技术的不发达、市场环境的不成熟及配套制度的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制约,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起来,这给了解和确认学生生源地的收入、支出、物价水平、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学生个人家庭的各种情况带来了很大障碍。

2.主观因素。首先,生源地政府或部门。生源地认定的相对标准与贫困生认定的绝对标准存在落差。生源地认定只能代表该生在生源地是贫困的,但该生在学校所在地却不一定是贫困的。另外,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导致许多假证明,甚至空白证明屡见不鲜。其次,高校方面。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与公平性直接受到高校工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影响。当前,这些人为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1)受“成本―效益”矛盾与冲突的左右。导致大多数高校大多没有进行严格的贫困生认定,而广为采取撒网式的贫困生资助方式,浪费资源,降低效益。(2)认定工作责任心不强,随意性现象普遍。表现为不深入调查,不规范程序,不严格审批,而往往采取经验式的决策方式。最后,学生个人方面。贫困生个人思想认识存在差异。有的贫困生善于说明贫困情况,并积极寻求支持;而有的则自卑心理严重,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导致应该得到贫困资助的却难以得到。另外,有些学生依赖思想较重,缺乏诚信意识,提供虚假证明,欺骗学校,谎称“贫困”,而现行大多数高校对贫困生认定的办法主要以学生自述为主,因此,很容易造成认定失误。

四、解决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便于从量化的角度全面考察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的效率与效益情况,避免贫困生认定的盲目性、随意性。指标体系设计应有反映学生及其家庭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等方面状况的指标。同时,还应考虑到一些特殊性的、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指标。具体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所在地保障线、学生所在地保障线、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人均月支出、供养人员职业、劳动力情况、家庭有劳动能力与无劳动能力之比、家庭所在地、家庭的社会关系网及其资助状况、学生德育综合评定等第、有无特殊性重大事件(如事故、灾害),等等。

2.建立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政府应出台关于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明确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并加大对造假的惩罚与追究力度;应建立包括政府、高校、社会、学生在内的“四位一体”的生源地贫困生认定主体监督机制;应建立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担保与责任追究制度等在内的生源地贫困生认定“三查”制度。

3.建立健全贫困生认定审批、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包括:建立贫困生评选、审批、监督相互分离的制度;建立贫困生认定归口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落实责任单位,强化职责与责任,加强监控和约束力。

4.建立贫困生消费信息调查和公示制度。要在贫困生获得资助后,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贫困生消费情况、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思想教育和说服的方式加以制止与纠正,对无良好转变的,要采取惩罚和取消贫困资助的措施,并及时记入个人档案。还要及时将贫困生资助信息进行公示,以透明评议结果,接受学生群体和教职工的监督,不断完善与健全机制,提高贫困生资助资源的使用效益。

5.建立动态贫困生档案制度。要积极建立包括贫困生的生源地、家庭人员组成、职业、收入情况、收入来源、贫困证明及受助情况等在内的全面的贫困生档案制度,并及时进行跟踪调查与管理,及时进行信息调整与增删,全方位进行动态管理,为贫困生认定提供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规范化的工作平台。

6.加大贫困生认定的软硬件平台建设力度。要在建立动态贫困生档案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开发贫困生信息管理系统,并及时上网,实现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信息化与网络化,扩大工作平台,大力节省贫困生认定的信息成本。

7.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力度。其中重要的是加大对大学生的政策宣传与诚信教育,一方面通过诚信教育使那些“假贫困生”增强诚实守信的意识,从而有助于降低贫困生认定成本,提高贫困生认定效益。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贫困生资助的程序、方法、方式和标准,积极参与到贫困生评定与监督的行列之中,提高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

[2]汪娟等.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政府伦理维度[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李少荣.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认定制度的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

第4篇:大学生基本情况自述范文

关键词:案例报告;焦虑障碍;合理情绪疗法;角色扮演

一、一般资料

(一)基本情况

马某,女,17岁,甘肃舟曲人,兰州新区某寄宿制高中三年级学生。自述母亲性格好强,从小经常被母亲打骂,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母亲经常吵架致离婚,离婚后孩子留给母亲,但长期在姥姥家生活,由姥姥和舅舅带大。七年级的时候母亲与他人结婚,生育一个男孩。该学生高大约1.60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高中入学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

马某是家中独生女,出生后身体较健康,小学期间,父母离异,从此觉得低人一等,生活没有乐趣,并与同学很少来往,朋友较少,性格也变得更加内向;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想法都闷在心里,不向任何人说。七年级的时候其母亲与他人结婚,经济情况有好转。上高中的时候学习很刻苦,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的爱好,朋友特别的少,和她经常交往的只有一个女生(韩某),属于同一个县城,并且初中就是同班同学;上高中进入文科班后,给班主任写信,要求与韩某坐同桌。两人关系十分友好,学习上互相帮助,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在40人的班级中从二十几名逐步进入前十名,生活上互相关怀,同学们都很羡慕他们的关系。后来因为宿舍内和其他同学闹矛盾,马某情绪特别激动,要求班主任为他评理。而班主任调查此事后,对双方都做以批评。马某情绪失控,和班主任吵了起来,班主任要求其作检讨,他情绪更加激动。韩某私下给班主任说明情况,请老师理解马某。马某通过别人知道韩某专找班主任谈话,有可能说她的不好,就和韩某撕破脸皮,大吵一架,韩某不在和她成为同桌,认为马某人品很差。后来马某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发现没有任何自己玩,就尽量主动去接触韩某,请求班主任帮忙。后来,同学关系逐步正常化,情绪逐步好转。她平时遵守校纪班规,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学习刻苦努力,英语成绩名列前茅,但数学成绩偏低,也是他最头疼的事。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说话,也不爱主动与人交流,几乎不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时常感到自己压力很大,觉得任何时候只要不学习就是浪费时间。

(三)个人陈述

过完暑假返校后,马某进入高三阶段。由于学生们意识到高三的重要性,学习压力逐步加大,很多学生都开始刻苦学习,竞争特别激烈。自己看见其他同学都在疯狂的学习,更比以前刻苦。由于数学学科基础较差,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心别的焦急。数学老师赶教学进度,讲课速度较快,步骤简写,自己就什么也听不懂。下课想问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又因为人际关系的不良,碍于面子,不再解决那些疑难问题,日积月累,数学成为自己的短板学科,我的内心产生了焦虑。回想起暑假生活,妈妈和爸爸(继父)在家不是怎么关心我,而特别的疼爱他们的儿子,心里特别的伤心。我觉得妈妈把我生下来就嫌弃我是女孩子,看不起我,还打我。我一点都不想回那个家,那个家不属于我。自开学以来(24天),我没有和妈妈打电话了,我不想和他说话。我现在特别发愁我的数学成绩,这样下去我什么大学都考不上,那时候他们会另眼相待我的。我觉得我从一开始来学校读书,就是很大的错误。我现在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我考不上我到底要干什么去?我最不想回的就是那个家,我很讨厌,我不想让他们排斥我们。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说话速度适中,表达清楚,思维清晰,到激动处就变得烦躁不安,最后竟然泪流满面。同学反映求助者最近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言语较少。

二、诊断

(一)诊断结果

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心理测验结果

选择SCL―90和焦虑自评量表作进一步评估。

SCL―90各因子分分别为:躯体化1.60;强迫1.80;抑郁2.10;人际关系2.63;焦虑2.80;敌对1.63;恐怖1.13;偏执1.83;精神病性1.80;其他1.14。其中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略高于常模。

焦虑自评量表分数:总分 47;标准分 59;分数等级 2。

(三)诊断依据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φ罩⒆囱П曜迹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等

症状。

从严重程度来看,该求助者的反应不太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从病程来看只有三个星期,时间较短。

从焦虑自评量表分数分析,受测者常能体验到中等程度的焦虑、不安、烦恼的心境,易紧张、激动,不容易放松。受测者对自己的评价较低,有时灰心丧气,对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容易陷入消极状态。受测者比较多疑、不太相信他人,常回避与他人交往。需要做决策时,受测者往往优柔寡断,担心出错。有时,受测者还会体验到莫名的恐惧和威胁,但不是很严重。

总体来看,求助者心理问题不严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三、病因分析

生物原因:该求助者的问题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社会原因:家庭环境使得求助者形成不合理的认知;人际关系方面,知心朋友较少,和舍友之间有误会;缺乏社会支持,未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

心理原因:性格偏内向不稳定,追求他人对自己的理解与关爱。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目标的确立

具体目标:解决目前的焦虑,抑郁状态,平静情绪;改善自己人际关系,尤其是和寝室同学的关系;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

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感受别人对自己的关爱与支持;学会换位思考。

(二)理论原理和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治疗和模仿法(角色扮演)。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件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其基本理论依据为ABC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其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而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五、咨询过程

(一)诊断阶段

共做一次咨询,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步骤。

(二)咨询阶段

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良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并用角色扮演法让其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会不一样,并学习关心他人的方法和措施。

第二次咨询开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她进行心理调适。

诱发事件:数学学科成绩逐步下滑,成为高考成功的绊脚石。

自己的不合理信念:1)我的数学基础差,老师让我从最简单的做起,但高考不会考那些最简单的题目。当前我数学听不懂,就怪那个数学老师,讲的太快,太简洁。2)听一些同学说,数学对于文科生很难,想要提高分数基本不可能,费多大的力气都是白搭。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提高数学成绩,还不如多学习其他科目。3)我不会向数学成绩好的学生问题的,他们都看不起我,从来不和我问英语,我凭什么去问他们,犯贱吗?4)数学成绩考不好,有可能会影响高考的总成绩,万一考不上的话,家人、请朋好友肯定都瞧不起我,那我怎么办?

造成的结果:每天神经都处于紧张状态,说话、行动都特别谨慎、小心,惟恐浪费了时间,数学成绩继续下滑;感到特别焦虑、郁闷、苦恼。

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1)我的数学基础差,老师让我从最简单的做起,但高考不会考那些最简单的题目。当前我数学听不懂,就怪那个数学老师,讲的太快,太简洁。──万事开头难。任何事情都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过程,高考题也不例外。老师讲课针对全体学生,不能只照顾你一个人。过程听不明白,可以下课主动地与老师交流。2)听一些同学说,数学对于文科生很难,想要提高分数基本不可能,费多大的力气都是白搭。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提高数学成绩,还不如多学习其他科目。──人要有自己的思S与判断,杜绝人云亦云。要深刻理解短板效应,用水桶装水,挡板低了,肯定装的水就少了。数学成绩过低,一定会影响总体成绩。3)我不会向数学成绩好的学生问题的,他们都看不起我,从来不和我问英语,我凭什么去问他们,犯贱吗?――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冲突要看你怎样去看待它,对事件的看法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一次人际冲突――我很失败”犯了过度概括化的认知错误,可以改为“一次人际冲突――我在这次人际关系中有点失败”这样关注的就是事件本身,而不是求助者自己本身。人贵在相互理解与包容,包容别人的缺点,就是放大自己的有点。4)数学成绩考不好,有可能会影响高考的总成绩,万一考不上的话,家人、请朋好友肯定都瞧不起我,那我怎么办?――对于高考,结果虽然很重要,但最美的是我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持之以恒的过程。只要我努力了,我就不后悔。对于父母,她们不会因此而对我产生“深仇大恨”,不会不理睬我、故意疏远我。其他人更没有理由疏远我。往最坏处设想,就算很多人都冷淡我,我就一定一无是处了吗?我既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只有我自己最了解自己,我应当对自己充满信心。

产生的心理效果:咨询师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观点,指导求助者对其不合理信念原因进行分析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目前心理问题的原因:自己太过于注重结果,过于敏感;把所有情况归咎于分数和要求别人施舍关爱的错误认知;以前对于父母的负性情绪被数学成绩一再下滑激发了,并形成觉得自己父母看不起自己的过分概化的不合理信念。通过咨询,求助者自述卸下了心理包袱,心情轻松了许多。

接下来运用角色扮演,咨询师先扮演求助者妈妈,内容为那次冲突情景的对话,这样可以了解求助者平时和父母沟通交流方式。然后把角色互换(让求助者扮演她妈妈,咨询师扮演求助者),这样有助于求助者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自己的一些语言,从而认识到自己在对父母关爱的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改变一些说话的用词和语调进行扮演,让其认识换位思考在母女沟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巩固阶段

共做一次,回顾咨询中新涉及到的关于求助者对关爱理解的主要问题,使求助者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思维中的缺陷,帮助求助者学会运用合理信念,巩固咨询所获得的结果,同时让其积极认识自身的优点。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对母爱的特别理解和缺乏换位思考的处境是出现人际问题的关键,帮助求助者要学会运用合理信念对待父母爱的施舍,另外还练习了怎样给关爱别人,尽量用委婉,温和的口气,而不用愤怒的口吻。最后还建议她到图书馆借一些描写父母之爱方面的书籍,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六、咨询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求助者反映,心情好多了,已经和父母亲打电话了,电话中常常传出母女彼此的笑声;同时,注重数学基础题,和周围同学乐于探讨,开心交流。

咨询师也明显感觉到求助者情绪比较稳定了,后几次来咨询的时候心情都是很愉快的。

心理测验复查:SCL―90中焦虑抑郁分值恢复到了正常值,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求助者身边同学和老师,尤其是同寝室同学反映张某变得比以前通情达理了,大家都愿意和她交往了,每周末都打电话向家人问好,心情轻松了很多成绩也开始提升了。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14-137.

[2]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