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猪市场前景范文

生态猪市场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猪市场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猪市场前景

第1篇:生态猪市场前景范文

烟叶蛋白可以补充到蛋白制品、小食品、肉汁、汤料、糊状食品、代乳晶或肉的填充物中,如欧美国家用烟叶蛋白制成的豆腐白嫩细腻;用烟叶蛋白代替鸡蛋制作的馅饼口感极好,其风味、外观、质地、体积也和鸡蛋制品一样;另外,低温条件下制成的奶油也松软可口。烟叶中还含有较多的叶黄素,它是一种天然黄色素。此外,烟叶蛋白中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及矿物质,烟叶脂类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提取烟叶蛋白后,可将富含纤维素的残渣作为反刍动物饲料:将粗蛋白浓缩物作为单胃动物饲料:将提纯的蛋白应用于人的食品,这样可使人和各种动物各得其所,物尽其用,使本来不能利用的叶子也有了利用价值,因而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开发利用烟叶蛋白,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食用蛋白,还可以提供较安全的卷烟原料及多种副产品,因而具有良好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环保型镀铝纸有市场

在我国,镀铝纸因其优秀的性能和特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如应用于软硬包香烟的镀铝内衬纸,纸因镀铝有一定的定型度,能满足香烟的包装要求,镀铝纸生产所用原辅材料必须无气味、无毒。硬包香烟的外包装和酒类包装盒所用镀铝纸要求光泽和平滑度好,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适合于压纹、模切及压凹凸等机械加工。

应用于酒类和饮料的标签镀铝纸,主要贴在可回收的玻璃瓶上的标签,该品种要求有良好的耐碱液性和碱液渗透性、适于胶印、凹印和柔版印刷性能及贴瓶性能和洗瓶时脱标性能。应用于食品包装的镀铝纸,如罐头食品包装,该品种的镀铝纸要求尺寸稳定性和印刷性能好、表面平直。用于快餐食品和杯型冰淇淋、雪糕包装的镀铝纸,所用的化工原辅料必须无气味、无毒。应用于化妆品包装的镀铝纸,应具有金属光泽又易于印刷,能最大限度满足化妆品要求的美观和时尚。应用于礼品包装的镀铝纸,应具良好的光泽度和平滑度及良好的印刷性能。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镀铝纸的市场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企业应切忌一哄而上造成市场过剩。

竹浆造纸前景广阔

研究表明,竹将造纸有利于林业和造纸业的可持续发展,代表了未来造纸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纸及纸板消费总量将达到7000万吨,年均增长7%。纸浆、纸及纸板市场需求较大。竹子是一种较好的造纸原料。造纸用材有针叶木、芦苇、阔叶木、麦草等。针叶木浆相对较好,阔叶木浆和竹浆基本相当,各种草浆则较差。高质量、高白度竹浆可以造胶版印刷纸、铜版原纸、静电复印纸等高级文化用纸。竹子出材周期短,一般3至4年即可成材使用,而木材则需7至10年成材。竹子再生能力强,且价格较低,每吨浆所需要的竹材成本比木材低1/4左右。

更为重要的是,以竹为原料的纸浆一体化项目,可以充分利用竹子的再生能力进行合理砍伐,不但不会对生态造成破坏,还将极大地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积极性,扩大生态恢复面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茶油价高可发展

茶油是从油茶树种子提炼的一种食用油。茶油亩产低,大概每亩产油5公斤,而且这种资源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开发前景广阔。

茶油俗称茶籽油,与橄榄油并称世界两大木本食用油,自古有“油中珍品”之称。木本油料植物自然生长在山区,无化肥、农药污染,因此木本油比草本油品质好。

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97%,为各种食用油之冠。此外,茶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物质山茶甙。精炼茶油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售达每吨10多万元人民币,一些外商开出了每吨15万元人民币的订货价,而国内顶级茶油的卖价为每公斤100多元。

我国高档食用茶油市场几乎处于空白状况。目前,我国茶籽产量60万吨左右,可以生产15万吨茶油,绝大部分茶籽仍以民间榨坊方式生产茶油,仅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等地采用现代工艺生产2万余吨精炼茶油。由于茶油资源相对较少,高档茶油进入消费市场目前仍以沿海大城市为主,售价较高,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阳离子黑丝水洗绒受青睐

阳离子黑丝水洗绒是一种时尚面料,亦是人们钟情的佳料。该品经丝采用阳离子POY黑丝125D,纬丝采用涤纶DTYl50D为原料,选用平纹组织在喷水织机上织造,先后经过打线、加捻、预缩、定型、套染等工艺加工而成,使布面更具诱人魅力,令人赏心悦目。它以织纹细腻、手感软滑、色泽纯正、隐格诱人、悬垂不皱、服用性佳等独有优势博得城乡消费者的欢心。适宜于扮靓女性制作时装、套装、休闲装、裤装等,成装上身令人陶醉,给人一种美不胜收之感。

其坯布幅宽为165cm,每米布约重200克,现上市白坯成交价5.30元/米,虽然此布价格比常规同等水洗绒要昂贵,但因其质地优良、穿着舒适、外观新颖、独具魅力,故有市场消费空间,尤其是大中城市消费者乐于享用,有望成为人们喜爱的大众面料。

打印机兼容耗材待开发

品牌打印机原装墨盒的过高价格,给能够兼容不同品牌打印机的兼容墨盒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随着电脑、数码相机的普及,国内打印机兼容耗材业前景广阔。

由于我国尚不掌握打印机生产的核心技术,所以打印机销售普遍存在“价格倒置”的现象。即高技术含量的打印机价格低,大量使用的耗材价格高。

业内公认,目前市场上原装墨盒产品、假冒产品和兼容产品的占有比例为4:4:2。这个数据说明,正规的兼容耗材产品面临着原装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双重挑战。但另一方面,从“挑战”的背后也可以看到,高性价比的兼容耗材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有些国产兼容墨水的技术指标、环保性能等已经达到或接近原装产品的水平。据了解,目前国内生产兼容墨盒、墨水的企业已有200多家,其中不少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条件差,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激烈,不利于健康快速发展。专家建议,面对庞大的、高利润的打印机耗材市场,应该鼓励国内兼容墨盒、墨水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有序竞争,共同打造中国耗材的品牌,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市场看好水洗猪皮光面服装

第2篇:生态猪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编制 林地经济 发展规划 

        1 编制规划的原则 

        1.1 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 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 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2 规划编制的内容 

        2.1 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 村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收集、整理乡镇、村已有林地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本村自然状况(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本村社会人口状况(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动力等)、林地状况(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现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产业种类、面积、产量和效益、经营水平等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技术文化和收入水平等)和其他情况。 

        2.1.2 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对全村林地经济、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判断本村发展的潜力与优劣势,找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佳发展项目,并按照林农意愿和要求,提出规划期内本村林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及林农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2.1.3 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2.2 确定林地经济发展内容 

        2.2.1 林地经济目标:提出规划期内(近期分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林产品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项目构成测算;村组及农户经济发展的项目、产值、效益等规划内容。 

        2.2.2 产业发展与定位:应对全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规划布局,明确全村的主导产业和一至二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布局、年度目标、增长速度以及规划期末的发展规模、工作措施等),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提出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对村内林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2.2.3 围绕产业发展,对推进林地经济建设的基层组织机构提出规划建议;对市场组织化程度高、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则要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建设,提出名称、种类、规模和农民参合率的规划建议。 

        2.2.4 提出发展林地经济的融资措施和途径,比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2.3 林地经济开发适宜条件 

        2.3.1 森林类别:商品林、除特殊保护地区以外的公益林。 

        2.3.2 林龄:幼、中龄林、成熟林。 

        2.3.3 坡位:中、下腹。 

        2.3.4 土层厚度:20厘米以上。 

        2.4 林地经济开发项目 

        2.4.1 林菌模式。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主要原料为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林下种食用菌既利用了林下闲地,又能实现林菌互补共生,比另辟新地建大棚、温室,不仅省地,成本也只相当于大棚生产的10%左右,而经济效益与大棚生产相差无几。林菌模式也可选择保护和发展野生食用菌采集基地,如松伞蘑、榛蘑、松茸菌等。 

        2.4.2 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笨鸡、山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是发展林下养殖的主导模式。该养殖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

第3篇:生态猪市场前景范文

(黑龙江省五常市畜牧兽医站 150200)

1 五常市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五常市北接松嫩平原,距省城哈尔滨115km;东南靠张广才岭西麓与尚志市相邻,东北部与哈尔滨市阿城区相邻,西部、西南部、南部与吉林省的榆树、舒兰、蛟河毗邻,是黑吉两省经济结合部。幅员面积7512 km2,五常地域呈狭长形,西北倾斜。

五常市素有“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之称。市域内中山面积达481km2,占总面积的6.4%,低山面积l653km2,占总面积的22%,丘陵面积1118km2,占总面积的14. 9%,高平原面积2270km2,占总面积的30.2%,堆积谷平原面积323km2,占总面积的4. 3%,冲积平原面积1667km2,占总面积的22. 2%。中山、低山、丘陵面积3252km2,占总面积的43. 9%,高平原、平原、河谷平原面积4260km2,占总面积56. 7%,水面183.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 5%。

全市辖24个乡镇,261个行政村,总人口100万,其中农业人口63万,农业户12.7万户。

五常地处北纬42~45度,属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全年平均气温4.6℃,无霜期为130天。

五常市地貌构成为“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除一水外,其它资源均可作畜牧业的大文章。全市幅员面积为7512km2,耕地面积370万亩,其中水田150万亩,旱田200万亩,经济作物面积为20万亩。旱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的14个乡镇,年产玉米、大豆约10亿kg,这是五常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同时,年产玉米秸秆20亿kg,这是五常发展“两牛”和山绵羊的主要饲草来源。

水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山区、半山区乡镇,150万亩的水稻,每年可生产秸秆7.5亿kg,这些水稻秸秆是东部、东南部乡镇农户养牛、养羊的主要饲料。但由于这些地区畜牧业发展比较缓慢,畜禽饲养量较少,致使这些水稻秸秆大部分被烧掉,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如果这部分资源被开发利用,那么,必将推动山区、半山区乡镇畜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2 五常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五常市是农业大市,也是畜牧业大市,几年来,畜禽饲养规模、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均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2014年,全市生猪、肉牛、家禽、山绵羊饲养量和奶牛存栏分别达到了73.1万头、16.4万头、799.3万只、12.2万只和3.1万头,同比增长分别为2.2%、4. 8%、4.6%、4.0%和1.2%,全市有养畜禽“两户”2. 12万户,专业村屯80个,各类牧场120处,建立了奶牛、肉牛、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全市现有改良站点24处,良种奶牛、肉牛和三元杂交猪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8%、80%和70%;全市实施了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建设,建立了市级动物诊疗中心和标准化化验室,开展了动物重大疾病的化验、解剖和诊治等多项业务,建立了261个村级畜牧兽医综合服务室,开展了常见病的诊治和畜禽免疫注射业务。

五常市畜牧业具有完备的畜牧保障体系,实行市、乡、村、屯四级联动。普遍开展了繁育改良、疾病防治、产品检疫、技术指导等多项业务和生产经营业务,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61个行政村基本上建立了村级畜牧兽医服务室,主要由个体兽医或繁育改良员承担村级服务室的业务工作,基本上形成了以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畜牧发展中心为纽带,以村级服务室为基础的服务体系,为畜禽户提供了繁育改良、防疫灭病、饲料供应、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产品销售等项服务。

由于五常市幅员广阔、地貌复杂、资源多样、养殖基础不同,决定了我市发展畜牧业不能一刀切,搞一个模式,而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全力推进,走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加工系列化、品质标准化之路。

五常市区域布局的重点是:北部和中部旱作区乡镇,要充分利用饲料和秸秆资源充足的优势,重点发展奶牛、生猪等产业;东南部山区、半山区乡镇要充分利用草原面积大、草质好、生态环境优等特点,重点发展肉牛、山绵羊和特种养殖生产;五常镇、拉林镇、山河镇等中心城镇要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物流顺畅,市场较大等特点,重点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和饲料加工业,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龙头作用。

五常市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五常市的畜牧业结构调整,既要考虑国内市场,更要着眼国际市场,既要瞄准现实要求,也要着眼潜在要求,要立足多样化、优质化市场要求,重点发展奶牛、肉牛等市场占有率高,国内或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畜种。同时,要稳定发展生猪和蛋、肉鸡等耗粮型畜种,要充分利用五常市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肉羊、绒山羊、大鹅、特种养殖生产,为特色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 五常市畜牧业发展前景

3.1 奶牛发展前景

五常市奶业正处在加快发展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而落后于双城、呼兰、杜蒙、扶余、肇东等市(县)。制约五常市奶牛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良种奶牛数量不足,单产水平低、饲养规模小而分散,奶站建设数量少。但随着城乡人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奶类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增长潜力巨大。五常市农作物秸秆、草原、粮食等饲料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鲜奶在生产成本、运输距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五常市又是生态建设示范县,绿色畜产品生产有了良好开端,随着优良品种的推广,新技术的普及,奶牛业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空间。

3.2 肉牛发展前景

五常市是仅次于阿城、宾县的哈市第三大牛肉生产县,但从总体上看,五常市肉牛饲养水平不高,平均胴体重、出栏率和出栏头均产肉量都比较低,牛肉产品档次低,优质和高档牛肉比重小,出口数量很小。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的国内消费需求将逐步增长。同时,由于牛肉每千克生产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比发达国家约低55%,具有成本优势,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牛肉的需求量增加,为五常市大力发展肉牛业加快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

五常市具有丰富的肉牛品种资源和饲草、饲料资源,近年来,建设了近30繁改站点,改良了当地的黄牛品种,形成了以西门塔尔改良一代为主体的肉牛基础群,今后,五常市要按照“饲养上水平、上规模,质量上档资、保安全”的要求,加大肉牛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力度,加快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引进加工企业,全面提高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创建名牌牛肉产品,增加高档牛肉的国内市场份额。

3.3 生猪发展前景

生猪生产是五常市畜牧业的重要产业,2003年,生猪饲养量88.1万头,实现了农村人口人均1头猪的目标,但由于五常市缺乏龙头加工企业,生猪生产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今后五常市将加大对畜牧业加工企业的招商力度,努力引进大型的生猪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我市的生猪产业。

第4篇:生态猪市场前景范文

项目地址: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聂村

项目负责人:崔义峰 陈科宁

技术依托单位:陕西正大有限公司

概 述

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顺应国家产业政策,拟在我省扶县武功县武功镇建立基础母猪300头商品仔猪猪标准化繁育基地。

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优质商品仔猪供不应求。而且农户素有传统养猪习惯和经验,养猪生产已逐步地向集约化、标准化的方向转变。

建设优质生猪良种繁育项目,可以同蔬菜、苗木等种植产业有效结合:养猪业可以提供种植产业优良的有机肥料,提高蔬菜果品质量,二者结合相得益彰。并可以有效调整并优化农村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农村养殖种植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统一。

第一章 项目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

据统计的现状:20__年,全国存栏48200万头,出栏61800万头,猪肉产量4702万吨,而真正好的品种仅占当年肉类总产量的14.9%。

陕西省近年来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建设畜牧业强省,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实现了全省畜牧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为适应陕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标准化养殖项目。该项目将采用“种猪基地自繁自养”的经营方式和“同源引种、分段饲养、全进全出、科学管理”的经营方针,创建绿色肉品养殖基地。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目的

一、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进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建设步伐。

二、促进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三、发展绿色品牌产品,带动区域养殖规模。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意义

一、该项目建设是消费市场的需要。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安全、优质、新鲜及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二、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率,降低养猪生产成本的需要。

三、本项目的建设是养猪业标准化发展的方向,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需要

四、推广标准化养猪利国、利民、利场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市场分析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新鲜、优质的猪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优质安全的猪肉食品较少,因此,肉猪销售市场潜力更大,而且售价比一般猪肉市场售价高,带动了当地农民养猪增收,发展了当地经济。

一、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1、生猪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母猪补栏难以同步,正是切入和发展的良好机会

2、生产效益显著,生猪补栏谨慎

3、猪肉价格市场分析

根据农业部对347个县的定点调查,20__年4月末,肉猪的市场价格为110.65元/千克,同比增长46.43%;猪肉价格为18.72元/千克,同比增长38.74%。按目前的价格水平,养一头商品猪获毛利300-350元,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企业每头毛利400元以上。

4、我国猪肉消费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__年1月-11月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为每月1.67千克,与20__年同期消费量基本持平,占肉禽类消费比重为55.31%。

二、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有专家预测,到20__年,我国人口达14亿以上,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约70千克,其中猪肉约为45千克(占65%左右),猪肉的需求量为6300万吨,以平均体重82千克计算,需出栏肉猪7.[,!]68亿头。

第二节 产品销售

一、自繁自养,标准化养殖,提高蓄牧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产业经营模式,是生产经营真正做到种猪供应标准、养殖管理标准、防疫标准、治病用药标准、流通外销统一。

二、实施绿色品牌战略,使企业推销出的产品成为信誉高的著名品牌,并对公司的产品注册商标,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应用现代先进的食品生产危害性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可从良种繁育、养殖育肥的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制定科学养殖生产技术规范和技术管理措施,确保终端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四、强化养殖基地的技术服务与指导,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优质高效养殖技术与无公害饲养技术。

五、该项目建成后,建立猪肉定点销售网点,形成信息畅通、反应迅速、高效运营的市场销售网络。搞好猪肉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拓宽销售渠道,进行网上销售,争取取得最佳的销售效果。

第三章 技术方案

一、技术来源及水平

依托陕西正大有限公司养猪生产管理技术。

二、总经营流程

本项目采用整体经营一体化模式,建立全封闭的良种繁育体系。

三、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的总体指导原则:同源引种、分段饲养、全进全出、四良配套

本项目采用两阶段饲养、“全进全出”的流水线生产工艺流程。 以达到有计划地配种繁殖、合理利用猪舍和相关设备、全年均衡产仔的工厂化生产。

四、 项目技术工艺标准。

品 种:正大优良种猪。

工艺设计:采用正大集团生产流程及标准化设备设施。

布 局:两点式饲养方法,分为母猪区和育成区,所有项目都设参观通道。

生产方式:以周为生产节律,分段两阶段饲养,全进全出。全部生产过程实行电脑控制、自动化饲养方式。种猪年产2.25胎,母猪每胎活仔数10头,母猪分娩率高于85%,仔猪平均出生重1.5公斤,21天断奶仔猪重6.5公斤,断奶仔猪成活率97%。

营 养:采用正大集团养猪标准营养体系,全价颗粒饲料。

疫病防治:采用正大疫病标准化控制。

环境控制:采用正大养猪的环境控制标准,实行温度、湿度、通风、空气质量等综合环境自动化控制。

粪便处理:全部粪便污水采用沼气发酵处理。

五、 疫病防控制度

(1) 按照NY/T 5033的规定要求,建立健全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2) 种猪必须从无疫病区的种猪场引进。

(3) 种猪引进后至少经4-6周隔离检疫,期间确诊健康无病原体带入的,根据原种场免疫史,对症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后,方可进入猪群。

(4) 生产场原有的猪群发生传染病时,要划定疫区,进行封闭隔离,限制猪群移动,加强消毒,禁止工作人员进出,防止疫病扩散,再选择疫苗、血清、药物、以减少损失。

(5) 发生烈性传染病时,对所有的猪只进行隔离扑杀或焚烧,以免疫病扩散。

(6) 每年对猪群进行一次疫情检测,并结合猪群抗体水平修订和完善 免疫程序。

(7) 病死猪及其产品按GB-16584的规定进行处理。

(8) 养猪场定期进行灭鼠和无害化处理,药瓶等废弃物按GB -8596的要求进行处理。

第四章 项目计划目标及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主要目标

建设300头基础母猪的标准化商品仔猪繁育基地。

第二节 项目内容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1、设计原则及建设标准

推行“自繁自养”产业化运作模式确保绿色商品猪产品基地的建立。

2、建设规模

利用养猪场原有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扩建新的猪舍,建设年存栏基础母猪300头、种公猪8头的养猪场。全负荷生产年出栏5000头商品仔猪。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

1、项目布局

分为三大功能区,即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包括按工艺流程布置的各栋猪舍、更衣室、消毒室、隔离室、值班室等。生产辅助区包括兽医室、饲料加工间、水塔、配电房等。生活区包括生活办公区等。

第三节 项目的技术关键

一、仔猪繁育工艺

本项目采用自繁自育、两阶段式饲养、“全进全出”全年均衡饲养的标准化养猪生产工艺流程。舍内采用自动引水、人工送料、人工清粪的生产模式。

1、品种选择

采用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

2、生产工艺

采用分阶段、“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采用同期措施,批量定期配种,批量生产,以每周为一个生产周期,保持每一生产阶段的固定性。

二、绿色优质商品猪生产要求

生产过程的具体要求是:

1、生产标准化。

2、品种选育、营养科学化。

3、疾病防治规范化,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

第四节 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一、建设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国和国行业标准《种猪场建设标准》以及建设部有关土建标准。

建设工厂化养猪场,猪舍内的环境条件执行GB/T17824.4《中、销型集约化养猪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二、养猪场设备

种猪的饲养设备包括猪栏、保育箱、饲料饲喂系统、自动饮水系统、清粪系统、通风系统、卫生防疫系统、供电系统及饲料加工设备。

根据生产工艺各阶段需要的猪栏数进行认真的计算,并留出必要的调动用栏,使猪栏不在任何一个阶段缺少和余剩,既不影响生产,也不浪费建筑面积,使生产车间达到最佳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第五章 效益及市场风险分析

第一节 效益分析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本项目采用现代化设施养殖三元商品瘦肉型猪,是对传统养殖方式的突破,有利于培植区域支柱产业。该项目的建成可大大推动武功县一方养殖业的发展,带动当地25户农民(每户饲养100头育肥猪),年出栏5000头育肥猪,每户增收3万元。对推动区域养殖业现代化及当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等方面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副产品利用分析

养殖业的副产品――猪粪,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后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当地苹果等种植业的单产和质量。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从而使养殖业、种植业形成良性循环。

三、预期经济效益分析

每年出栏优质育肥猪5000余头,直接经济效益可达 150万元。

四、社会效益

实施本研究项目的目的就是探索改善和控制猪舍环境的有效措施,为猪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以保持猪群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产力。从这点看,它产生的社会效益是现实的和显著的。

第二节 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

对养殖业而言,疫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全面采用“同源引种、分段饲养、全进全出、科学管理”的经营方针,并且由高级兽医专家全程指导,确保疫情的发生和防治。

另外市场风险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何来掌控这一规律,除了自身的严格管理外必须壮大企业本身的经济实力,在把握市场盈亏周期规律的同时,优存劣汰,更新品种,适时增减出栏数量。

第六章 计划实施进展经费预算及来源渠道

第一节 投资预算

一、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0万元,流动资金60万元。

1、建设投资

该项目建设投资300万元,主要包括:

(1)工程费用22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180万元,设备购置费40万元。

(2)引种费80万元。

2、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以经营成本费用基数,按扩大指标估算法(资金率按20%计)估算,该项目所需全部流动资金60万元。

三、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为120万元,个人贷款资金80万元,需 财政配套支持资金160万。

四、资金使用和管理

1、资金使用计划

该项目申请的地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引种费以及设备购置费及部分土建工程。

自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其余的土建工程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和铺底流动资金。

2、资金管理

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设立专门账户与项目资金核算机构,接受商业银行及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发挥资金效益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销售收入估算

该项目全负荷生产年销售收入为150万元。

第八章 可行性研究和结论

第5篇:生态猪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编制林地经济发展规划

1编制规划的原则

1.1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2规划编制的内容

2.1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村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收集、整理乡镇、村已有林地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本村自然状况(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本村社会人口状况(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动力等)、林地状况(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现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产业种类、面积、产量和效益、经营水平等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技术文化和收入水平等)和其他情况。

2.1.2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对全村林地经济、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判断本村发展的潜力与优劣势,找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佳发展项目,并按照林农意愿和要求,提出规划期内本村林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及林农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2.1.3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2.2确定林地经济发展内容

2.2.1林地经济目标:提出规划期内(近期分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林产品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项目构成测算;村组及农户经济发展的项目、产值、效益等规划内容。

2.2.2产业发展与定位:应对全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规划布局,明确全村的主导产业和一至二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布局、年度目标、增长速度以及规划期末的发展规模、工作措施等),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提出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对村内林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2.2.3围绕产业发展,对推进林地经济建设的基层组织机构提出规划建议;对市场组织化程度高、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则要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建设,提出名称、种类、规模和农民参合率的规划建议。

2.2.4提出发展林地经济的融资措施和途径,比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2.3林地经济开发适宜条件

2.3.1森林类别:商品林、除特殊保护地区以外的公益林。

2.3.2林龄:幼、中龄林、成熟林。

2.3.3坡位:中、下腹。

2.3.4土层厚度:20厘米以上。

2.4林地经济开发项目

2.4.1林菌模式。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主要原料为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林下种食用菌既利用了林下闲地,又能实现林菌互补共生,比另辟新地建大棚、温室,不仅省地,成本也只相当于大棚生产的10%左右,而经济效益与大棚生产相差无几。林菌模式也可选择保护和发展野生食用菌采集基地,如松伞蘑、榛蘑、松茸菌等。

2.4.2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笨鸡、山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是发展林下养殖的主导模式。该养殖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2.4.3林畜模式。在林下可规模饲养肉牛、奶牛、森林猪、野兔,圈养、放养均可,饲草、饲料来源广,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产值高、效益好,是林下养殖的重要模式。也可在林间养殖鹿、狍子、狐狸、貂等特种动物,效益更高。也可以选择野生动物林下驯养繁育如野猪家养等。

2.4.4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需光特性,选择种植种类,也可根据林间光照和蔬菜需光二者的生长季节差异选择种类。如利用春秋季节林间的光照种植山野菜以及蒜苗、菠菜、圆葱等蔬菜,销售容易,效益良好。

2.4.5林莓模式。在郁闭或基本郁闭的林下种植草莓,采用草莓的分植苗或组培苗在林间覆膜种植,惊蛰后顺行搭建小弓棚,四月下旬上市,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投入较小,技术简易,是城市近郊区发展的好模式。

2.4.6林药模式。在未郁闭的林地内种植较耐阴的中药材,如人参、细辛、天麻等,技术简单、收益可观。

2.4.7林草模式。在适宜郁闭度的林地内发展,可选种类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优质饲草,年收三茬,可出售鲜、干饲草、也可放养畜禽,也可在林下种植园林绿化的草坪,收入较高。

2.4.8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营造模式。可选择适合林地或沿海农田林网营造落叶松、杨树等速生丰产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2.4.9发展果材兼用林模式。如培育红松、山核桃果材林。

2.4.10培育食用菌原料林摸式,可选择封育天然阔叶林进行抚育改造等,定向培育食用菌原料林。

2.4.11山地苗圃模式。可选择山势平缓、土层深厚、交通便利的山地(包括河滩地、堤坝、果园等林地),采取发展和保护并重的培育方式培育绿化苗木,解决绿化市场大规格乡土树种苗木紧缺问题。

2.4.12林蛙围养模式。山林小区围养林蛙是养殖林蛙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利用天然生长阔叶林混生灌木丛、杂草及地面覆盖枯枝落叶的山坡,附近又有可靠水源等自然条件,围成适度面积的小区,以天然植物为主要遮阴设备,形成半封闭式的养蛙方式。

2.5林地经济规划设计

2.5.1林地踏查。根据已有资料和了解的情况,结合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确定适合发展林地经济项目的条件,利用森林资源分布图和行政区划图,了解资源分布区树种、林分、林龄、生长情况、地形地势、立地条件等。

2.5.2外业调查。要认真细致调查,要实测小班的面积,并逐小班记载下列因子。a、林地类型;b、地形、地势、坡向、坡位、坡度;c、土壤种类、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层厚度、地下水位、酸碱度;d、植被类型、林木组成、郁闭度、林龄、生长及幼苗幼树状况;灌木种类,盖度;草本种类,多度;e、病、虫、鼠害情况。

2.5.3详细统计本村林改情况、家庭承包造林地现状、经营水平,本村林地经济发展优势和大户生产销售情况。

第6篇:生态猪市场前景范文

一、龙泉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现有龙泉市凤阳春有限公司、浙江金福茶业有限公司、龙泉市阳光农业有限公司、浙江顶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拥有“凤阳春、白天鹅”两只浙江名茶,其中“凤阳春”和“必福”品牌先后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称号,新开发的“龙泉金观音”茶 2006年通过了省科技厅新产品鉴定,经过品牌系列推介,“龙泉金观音”品牌知名度得到迅速提升,被誉为“龙泉第三宝”。

二、龙泉市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1.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宜茶资源

龙泉素有“浙南林海”之美誉,森林覆盖率84.2%,在全国2348个县市环境评比中综合排名第八。被称为全国生态第一市,优良的生态环境使龙泉市具有生产“有机茶”的先决条件,而“有机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特别是近年来山地开发的2万多亩耕地,土地平整,道路区块、蓄排水设置齐全合理,土地利用率高,为茶叶基地发展提供了空间基础。

2.优越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龙泉市领导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对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给予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特色茶产业。如此难得的政策环境,为龙泉茶产业的重振雄风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虽然龙泉市茶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但有市领导班子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农业部门和各乡镇信心倍增,干劲十足。从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看,将龙泉市打造成“中国第二个安溪”的奋斗目标虽然远大,但已呈现一线曙光。为了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2013年开始每年至少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茶产业的发展,给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3.技术优势

龙泉市以浙江大学茶学系、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福建省茶叶研究所为技术支撑单位,并与浙江大学联合建立“龙泉市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聘请浙江大学副教授汤一为龙泉市茶产业首席专家,通过与科技院校合作为龙泉金观音特色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而且与武夷茶区有着历史渊源。武夷市人口中1/6是龙泉人或龙泉后裔,其中不乏茶商和茶王级的技术能手,这为龙泉市茶产业在资金和技术上的内引外联,借东风,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丰富的品种资源

龙泉是传统的绿茶产区,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现有鸠炕小叶种面积1.75万亩,加上近年来引进的金观音等特色茶树品种2、91万亩,这些优良品种都非常适制红茶和乌龙茶,为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品牌建设初显成效

龙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成功开发质量上乘的 “龙泉金观音”新产品,该产品色香味形俱佳,外形圆紧重实,色泽砂绿油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甘爽,韵味独特,独具“香、活、甘、韵” 特色,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获杭州第七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和第八届“中茶杯”评比一等奖。2007年12月申请的“龙泉金观音”(文字图案)集体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受理,省地方标准DB33/T740.1-2009《金观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于2009年4月7日。近年来积极组织策划迎春茶会、品赏会、茶摄影、茶诗会、茶艺茶道表演等茶事和茶文化活动,并借助农博会、茶博会等开展了一系列龙泉金观音品牌推介活动,使“龙泉金观音”品牌知名度和品牌效益迅速提升。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杭州、丽水等地开设了“龙泉金观音”经销窗口,金福茶业公司、阳光农业公司等还在网上设立“龙泉金观音”销售网站,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龙泉市金观音产品先后荣获2008杭州第七届国际名茶评比会金奖、第九届“中茶杯”评比一等奖、2011省农业博览会新品名茶金奖、浙江省・静冈县2012绿茶博览会名茶评比金奖等,我市荣获“2012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2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茶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

6.经济效益明显,前景乐观,群众发展积极性高

茶叶前景乐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茶叶消费也在断增长,国际对中国绿茶需求量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中国茶叶增加新发展机遇。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据权威人士预测,二十一世纪中国茶叶内销量将持续增长,何况还要扩大出口,因此,现在发展茶叶仍然处于良好的时机。

三、龙泉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基础薄弱

龙泉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品牌影响力明显落后于松阳等周边县市,存在着茶叶基地规模小、加工和技术水平不、市场营销环节薄弱等问题,其中茶叶面积只有4.76万亩,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凸显。

2.资金投入不足

茶叶基地建设、茶叶加工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近年来龙泉市大力推广乌龙茶的生产,相对于绿茶生产,乌龙茶是一个集约化程度更高的产业,表现为产出效益高,同时对投入要求也较高。2012年全市茶叶产业政府性投资是499万元,由于产业发展正处于提升阶段,各环节都需要资金投入,资金缺口仍然较大,特别是投入到基地建设、茶厂改造、品牌宣传、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资金还远远不足。企业和农户资金投入也相对短缺,据匡算,种植一亩金观音至投产期的累计成本至少需4000元,一个小型茶厂投资10万元,一套乌龙茶加工设备5万元,如官埔村进机器、建厂房的资金投入缺口就十分严重。

3.加工能力滞后

龙泉金观音存在着加工能力滞后的问题,龙泉市“金观音”基地总面积6100亩,今年预计有3000亩投产,试投产茶园按照平均每100亩配备一个加工厂,就要建立30家加工厂,现龙泉市只有金观音加工厂15家,加工能力只有一半,如果不及时普及加工技术提高加工能力,将面临茶叶加工难问题。

4.技术队伍薄弱

龙泉茶产业无论是茶叶技术推广体系,还是企业专业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还是茶叶营销人才都十分缺乏。特别乌龙茶、红茶加工及品牌宣传等方面人才更是缺乏,直接导致技术服务难以及时跟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

5.产品质量待于提升

茶叶的品质是茶产业生存的源头,是品牌存在的基础,如何维护和继续提升龙泉金观音的内质,彰显龙泉金观音的品质风格,茶叶质量监管成为我市茶叶产业的一大难题 。

四、龙泉市茶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不断创新,全面推广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推广茶园生态栽培主要技术有:水平等高条栽以防止水土流失;开沟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人工种草或地面铺草以稳定土壤耕作层;科学施肥以防止土壤肥力衰退和污染;综合防治病虫害(利用频振式杀虫灯、信息素等综合防治技术),有效解决了农残问题,提高了茶叶品质;利用“猪-沼-茶”的生态循环模式种养结合,形成良性的内部生产产业循环链条,探索出适合龙泉山区发展的新模式,现金福茶叶基地(自动化节水喷灌)、竹洋乡际上金牡丹基地(猪-沼-茶种养结合)已成为龙泉市生态茶园示范基地的新亮点。

2.拓展销售渠道,加快茶叶市场建设

纵观福建的安溪、武夷山、浙江的新昌、松阳等地茶产业做大的关键在于市场的成功培育建设。目前,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面临销售渠道的问题,市场是流通的平台,要想做大做强茶产业,交易市场建设是关键,龙泉市因没有交易市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面临销售难题,也给许多制茶企业造成许多不便,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我市要突出市场带动,抓紧启动茶青、茶叶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打造浙闽赣茶叶边贸集散中心和金观音特色茶叶集散地,同时茶叶市场与茶旅游和茶文化紧密结合,谋划和实施龙泉红茶“一线两园一剧”文化产业项目。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

以“大招商、招大商”为切入点,着力引进和培育茶叶龙头企业,龙泉市已培育丽水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6家,丽水市级以上示范性茶叶专业合作社2家,成功实施茶产业招商项目6个,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千家万户农户参与龙泉金观音茶叶生产。积极培育基地型、加工型和产品销售型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加快“浙江龙泉茶文化产业园项目”的建设速度,使我市红茶产业在创优产品、拓展销路、提升美誉度等方面更上一个台阶,项目建成后,必将有力推进我市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完善服务体系,建立茶产业信息服务平台

一是扩大市级科技人员。建立市、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动的茶叶技术推广队伍,利用产茶重点村种植大户建立村级技术示范点,组建全市茶叶科技推广网络,围绕龙泉茶产业转型升级,以开展技术试验示范、发放技术资料、举办技术培训班等为主要形式,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基地建设、茶园无公害高效培管、机采机剪、“龙泉金观音”系列加工、名茶组合生产等一系列实用技术,提升茶叶生产水平。二是加大茶叶技术人才培养,提升茶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在重点乡镇、专业示范村等结合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工作;三是在电视、网络、农技110等通过“农技课堂”开展茶叶系列专题讲座;四是聘请专家教授、制茶师傅为我所用;四是组织茶叶技术骨干前往杭州、福建、上海等地参加中高级评茶员和茶艺培训班。

参考文献

[1]陈宗懋,《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34-49

第7篇:生态猪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 产业 环境分析 保障

问题的提出

在十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小城镇是农村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环节,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将是小城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河北省侯村镇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将为小城镇如何实现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型城镇提供思路。

侯村镇概况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侯村镇位于河北省曲周县东南部,面积96平方公里,辖43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是市县农业开发示范乡镇、文明乡镇、省级重点小城镇、省市县中心镇。侯村镇主要产业(行业)现状,如表1所示。

(一)优势

1.区位优势。侯村镇地处曲周、广平、邱县和馆陶四县交界处,是四县边缘的中心乡镇,同周围县城距离均在30公里左右,一小时经济圈可覆盖周边曲、邱、馆、广、鸡、永、肥、广八县及邯郸市区,辐射约400万人口的市场范围。侯村镇可以充分利用四县交界区域所具有的人才、技术、农畜产品、市场等各种资源发展自己,同时可以整合利用四县交界区域经济互补、关联、错位发展的优势。

2.交通优势。侯村镇是四县交界区为数不多的具有高速交叉、公路交汇的乡镇。距大广高速曲周出入口仅1公里,距曲周县城车程仅15分钟,距309国道车程仅10分钟,距106国道车程仅10分钟,距邯郸市车程仅30分钟,距邯郸机场车程仅35分钟。

3.资源优势。侯村镇种植及养殖人力资源丰富,为侯村镇发展绿色种植与特色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以及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化成为可能;所在邯郸市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可为侯村镇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证;侯村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均匀,为农作物生长和牲畜养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为发展绿色种植、特色养殖、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4.基础设施完善。侯村镇电力充裕,有110KV和35KV变电站各一座;有大型供水站2座,日供水能力30万立方米;有宾馆、饭店多家,日接待能力千余人次。

5.产业优势。侯村镇是全县粮、棉、蔬菜、林果、养殖基地,有高产优质小麦、棉花近10万亩。日光温室大棚200余座,单棚年效益在3万元以上,小拱棚蔬菜2万余亩。在河渠路和村庄周围种有大量树木,全镇树木存量突破150万株,是曲周县重要的速生木材生产基地。晚秋黄梨1000亩,优质苹果2000亩,鸡存栏突破200万只,猪存栏超10万头。镇域内的曲周县乾赋春牧业公司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年出栏生猪1万头养殖规模,是一家集生猪生产、幼崽繁育、提供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养殖公司。

6.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侯村镇现有木材加工、塑料颗粒加工、粮食加工、服装加工等,为侯村镇的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郭照河,2011)。

(二)劣势

1.产业链条短。候村镇现有产业链条偏短,主要为种植、养殖、日用产品生产、小型加工等,且企业单兵作战现象较为普遍,协作意识差。镇内产业链条需进一步延伸,以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品科技含量,促进镇内产业聚集。

2.产品附加值低。侯村镇农产品多为初级农产品,缺乏深加工,使得产品附加值低。镇内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且高新技术企业少。由于总体上研发投入力度不足,致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以低价格、低附加值产品为主,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结构较差,市场竞争力较弱。虽有规模蔬菜种植,但缺乏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虽有规模养殖,但缺乏国家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或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种植和养殖特色不明显。

3.缺乏农业科技人才。侯村镇从事种植、养殖的农民科技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一般只能依靠自己积累或别人传授的经验进行种养殖,缺乏系统的农业科技知识专业培训及专家技术指导,致使农民的种植、养殖效益较低。

(三)机遇

1.有利政策。河北省“十二五”期间,坚持完善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蔬菜基地建设,壮大畜牧、果品等优势产业,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培植龙头、壮大规模、建立基地、带动农户,大力培育乳品、肉类、粮油、果品等产业,坚持建网络、创品牌、进城镇、上超市,充分发挥蔬菜生产合作社作用(陈全国,2011),对曲周县侯村镇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政策保障作用。邯郸市“十二五”期间,将集中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小城镇,打造以邯郸为中心的冀南城市群,构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特色县城、新市镇良性互动的城镇化体系(郑雪碧,2011)。侯村镇作为省级重点小城镇,将有良好的发展机遇。曲周县“十二五”期间,曲周县将壮大畜牧养殖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绿色蔬菜种植加工、优质棉生产加工四大基地,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高效农业,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白钢,2011)。侯村镇作为曲周县的一个大镇,将在十二五期间发挥重要作用。

2.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来,食品安全危机事件频发,人们的食品安全观念普遍显著增强,使得食品安全观念正深入人心,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显著增强,这为侯村镇发展绿色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可以预见,发展无公害粮食、蔬菜及绿色食品加工,是我国食品工业未来长期发展的主流和趋向,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挑战

1.周边乡镇及产业园区的竞争影响。侯村镇周边的安寨镇、依庄乡等乡镇以及永年县姚寨乡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园区的竞争日益激烈。侯村镇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应在充分利用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构建产品特色,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实施“蓝海战略”。

2.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日益提高。目前,我国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对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工艺、技术标准体系、准入制度、监管制度、售后服务等领域均设立了严格的制度要求,对侯村镇发展绿色食品、生态农业在技术支撑、管理水平、销售渠道等方面均带来一定挑战。因此,侯村镇应充分分析、研究当前国家政策和技术动态,努力打造国内外先进的绿色生态镇。

侯村镇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在利用侯村镇以上特有优势的基础上,利用机遇,构造了以绿色种植、特色养殖、速生林业三大基础产业,延伸出绿色蔬菜包装、脱水蔬菜、罐头、家纺制造、食品制造、饲料生产、肉类加工、有机肥制造、家具制造九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并相应衍生出污水处理、沼气发电、生物质发电三大静脉产业。侯村镇循环经济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一)基础产业

充分发挥侯村镇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均匀的自然环境优势,依托曲周县的蔬菜种植基础,以市民蔬菜消费趋向为导向,不断提高侯村镇绿色蔬菜种植水平及规模,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无公害水果种植、棉花种植、无公害粮食种植等绿色种植。充分发挥侯村镇作为全县养殖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良种生猪繁殖、自动化蛋鸡养殖、肉鸭养殖、林下土鸡养殖等特色养殖。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养殖布局,把特色养殖打造成农民增收、就业增加、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是侯村镇养殖业当前和今后的一个主攻方向。发挥速生林优势,进行规模种植,为产业链的延伸打下基础。

(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

充分发挥侯村镇及周边地区畜牧产品原料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曲周县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业基础,以食品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的变化为导向,以不断提高农副产品加工深度和广度,变农副产品种养殖优势为加工优势为目标,突出食品工业绿色、方便、营养、保健的发展方向,以方便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保鲜食品为重点,着力打造绿色蔬菜包装、脱水蔬菜、罐头、家纺制造、食品制造、饲料生产、肉类加工、有机肥制造、家具制造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

(三)静脉产业

对侯村镇大量的秸秆资源,可以利用其进行生物质发电、生产沼气,产生的沼渣又可以生产有机肥和喂养猪,猪的粪便又可以入沼气池发电或制造有机肥,有机肥用来给棉花、小麦等施肥,并且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又可以进行沼气发电,农副产品深加工后产生的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可以用来养殖和种植,使初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真正实现无公害。依托污水处理、沼气发电、生物质发电三大静脉产业,使得候村镇的物质流及能流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循环流动。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人民出版社,2012(11)

2.岳志春,任向阳等.曲周县侯村镇2011-2020年总体规划[R].河北工程大学,2011(7)

3.郭照河.侯村镇党委五年工作报告[R].侯村镇党委,2011(3)

4.陈全国.关于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N].河北日报,2011-1-13

第8篇:生态猪市场前景范文

问:特色农产品及其优势区选择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规划》共确定了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道地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10类144个特色农产品。

在特色农产品选择上,主要有三条标准:一是品质特色。产品品质独特,功能特殊,有一定认知度。二是规模优势。产品具有一定的规模,产业可延伸性强,经济开发价值高。三是市场前景。目标市场相对明确,现实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或具有潜在市场需求。

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确定上,主要有三条依据:一是生产条件:原产地或区域具备最适宜的自然生态条件,能生产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特色产品。二是产业基础:有生产传统,技术成熟,相对集中连片,市场半径和市场份额大,具备形成知名品牌、组建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体系的基础。三是区域分工:特色产品发展符合区域分工,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农业区域格局。

问:本轮《规划》与上一轮相比有何区别?

答:上一轮规划实施以来,多数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少部分地区生产优势有所减弱、有的甚至丧失。本轮规划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和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对上一轮规划品种及优势区域重新进行确认和划定。对新增品种,按生产优势选择重点县,划定优势区域。

从品种上看,上一轮规划确定了10类114种特色农产品,而本轮规划确定了10类144种特色农产品,保留的品种有110个,新增的品种有34个,调减的品种有4个。新增的品种包括:特色蔬菜中的山药,特色果品中的槟榔,特色粮油中的豇豆和木本油料,特色花卉中的园林花卉,特色中药材中的白术、藏药、甘草、黄芩、桔梗、细辛、龙胆草、山茱萸,特色草食畜中的延边牛、渤海黑牛、郏县红牛、复州牛、湘西黄牛、奶水牛、德州驴、关中驴、晋南驴、广灵驴、泌阳驴、福建黄兔、闽西南黑兔、九疑山兔、吉林梅花鹿、东北马鹿和奶山羊,特色猪禽蜂中的滇南小耳猪、互助八眉猪、太湖猪和特色肉鸽。调减的品种包括:特色蔬菜中的百合和松茸、特色果品中的巴旦杏、特色粮油中的扁豆。

第9篇:生态猪市场前景范文

这家档口的承包商,是一个毕业将近3年的大学生张庆源。每天早晨,张庆源都在档口里挥舞着那把分割刀,或砍排骨,或剁肉骨,娴熟的刀工时常赢得不少顾客啧啧称赞。

“你那忧郁的眼神,稀疏的胡渣儿,神乎其神的刀法,都深深地把你出卖了。”周星驰在《国产凌凌漆》中对于猪肉佬的描写,放在张庆源身上并不为过。

2009年2月,从南昌工学院毕业后,张庆源被壹号土猪招聘过来作为管理培训生。此后,张庆源便在壹号土猪的体系下承包了一个档口做起了小老板。“我现在从事着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在市桥这个档口一个月也有8000元的收入,更何况连网易的大佬丁磊都来养猪。”张庆源认为卖猪肉是一种全新的职业选择。

而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公众脆弱的神经一次次被瘦肉精等问题刺激,因此突出绿色、有机等概念的农产品极易脱颖而出。

打着“狠土狠香狠安全”这一绿色农业旗号的品牌壹号土猪,在2007年创办当年就实现收入3000万元。此后收入便以每年几乎翻一番的速度成长,至2011年,壹号土猪的收入已经突破4亿元。甚至,此前还传出联想等机构意图入股壹号土猪的消息。

土猪,虽然很土,但也很香,更能创造财富。而这,仅仅是绿色农业的冰山一角。

学院派猪肉佬

4月20日早晨5时,300斤屠宰后的“壹号土猪肉”,被运至广州市桥的一家农贸市场。像平常一样,“猪肉佬”张庆源手起刀落开始“庖丁解猪”。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张庆源便将猪肉的不同部位完全分解好,并准备开门迎客。由于一头猪可以分解成23个部位的产品,分出的部位、质量和价格都不一样,因此刀工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档口的经济效益。

“我这刀功可是经过45天的专业培训,也算是学院派出身。”张庆源一边炫耀着自己的刀功,一边讲述着公司(壹号土猪)给予他的技术培训。

与多数猪肉佬不同的是,张庆源是正规全日制大学的毕业生。与大多数大学生不同的是,张庆源没有中规中矩地找工作、打工,而是看准了绿色农业的前景,包下农贸市场中的一个档口做着土猪肉的生意。

事实上,张庆源并非第一个卖猪肉的大学生。早在2000年,迫于生计开始摆摊卖猪肉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是最早名噪全国的大学生猪肉佬。当年,壹号土猪的创始人陈生在报纸上看到陆步轩的新闻后,曾试图去“接济”这位北大校友,后来发现,陆步轩卖猪肉的收入不菲,根本不需要别人贴补。

“一个档口平均一天卖一头猪左右,而老陆(陆步轩)一天可以卖十几头猪,对于档口经营颇有心得。”陈生认为,陆步轩的“卖肉经”可以帮助自己的学员提升销售能力。

于是,2008年8月,陈生邀请陆步轩到广州,提出共办“屠夫学校”。两个北大的“卖肉佬”,一拍即合。进而,陈生出资办学,陆步轩为屠夫学校编写教材,内容涉及市场营销学、营养学、礼仪学、烹饪学等学科。

另外,陈生还要求学员必须到饲养场去了解生猪的科学饲养,希望“培养出来的都是通晓整个产业流程的高素质屠夫”。“卖肉也要卖出北大的水准”,是当时陈生常挂在嘴边的话。

北大猪肉佬陆步轩在屠夫学校上的第一节课,大受好评,他将多年卖猪肉的心得,浓缩成20万字的教学U盘。“其实卖猪肉就是一个口碑经营,我是2003年出名,但早在2001年我就达到卖猪肉的巅峰状态,关键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做服务。”一脸憨厚形象的陆步轩说道。

“我当时卖猪肉是迫不得已,而如今的学生来卖肉会有着更为精明长远的打算。”陆步轩认为随着养猪产业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屠夫学校会为这个产业输送越来越多的通晓整个产业流程的高素质屠夫,真正地成为一个可以谋划职业发展的“营生”。

张庆源就是通过屠夫学校谋得营生的人之一。“我是在2009年2月进入公司培训的,那时的培训机构叫龙虎豹培训学校,还是一个很‘土鳖’的名字。”张庆源回忆道。到了2010年5月,龙虎豹培训学校才正式改名为屠夫学校。

“由于做的是高端绿色土猪肉,所以服务还是非常重要的。”据张庆源介绍,在这45天的培训当中,大到学术方面的营销理论,小到基本的礼仪、仪表都有所涉及。现在,每当有顾客来光顾时,他都会根据顾客的需求提供最适合的产品,而老家在广西的他还能说一口地道的广东话,这也拉近了他与顾客的距离。

为方便工作,张庆源在农贸市场附近租了个房子。其房间布置和普通的单身上班族一样——一台笔记本电脑、杂乱的被褥以及简单的家具。但其床头的笔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我当时培训的笔记,除了军训以及去市场实地作业,几乎所有的培训内容都记录在案。”张庆源说道,“当时公司从大学里招聘了大概180多名大学生,其中30%-40%的人被淘汰后,剩下的人才成功走向档口。为期45天的培训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剩者为王的淘汰赛。”

“公司在招聘时所宣传的8万年薪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赚到的。”他回忆起当时的艰辛不无感慨。

对此,陈生也坦言,高达30%-40%的淘汰者主要是公司主动淘汰,社会以及家庭压力造成的被动淘汰并不占主流。

老板手下的老板

“虽说卖猪肉算不上‘高富帅’的职业,但还不至于沦为‘偏见一直很抵触,“《水浒传》里郑屠那种粗鲁型的猪肉佬已经成为过去时,猪肉佬这个行业也在发生很多变化。”

像张庆源这样的大学生,变身猪肉佬,并非个案。“大学生当业务员给公司打工,月薪也就是3000多元,如果承包档口,收入就可能达到5000-10000元/月。与其做业务员还不如自己做承包商,有个别人已经承包了好几个档口,一年下来有四五十万元的收入。”陈生表示,由于收入差距可能很大,很多大学生业务员都会转做承包商,自负盈亏来当老板。

“目前我还是公司的员工,只是从每个月领固定工资的业务员转变为面临一定销售风险、拥有更大自主空间的销售人员而已,和公司的关系更像是老板手下的老板。”张庆源解释称,自己还没有脱离壹号土猪。

作为从业务员成功转型承包商的大学生典型,张庆源已经成为了公司对内对外宣传的楷模,他非常得意地说:“每次开会,都会讲我的事情,我都快成明星了。”

“公司可以帮助我来选择档口的位置以及档口的宣传口号,甚至可以帮我支付一些进场费之类的,我只要承担档口每月1300元的租金即可。”张庆源表示,另外还须给公司(壹号土猪)押金2万元,合同到期后就可以全部退回。

事实上,在壹号土猪体系内,就有着两种业务模式。一种是做普通业务员,每月旱涝保收可以拿到3000多元工资。另一种是像张庆源一样,转做承包商来经营猪肉档口。据了解,承包商的收入大体包括:公司支付的1000多元的底薪+销售差价+超出预定销售额的奖金。其中销售差价是最大的收入来源,比如说公司给承包商每斤15元的价格,承包商再以每斤17元的价格出售,便能赚到2元的差价。而且,承包商的出售价格必须在壹号土猪规定的正当市场价格范围以内,以避免出现低价竞争扰乱市场的行为。此外,在每个月超出完成的既定销售额的部分,还有一定比例的奖金。

“壹号土猪的模式给很多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一个创业平台,相比于其他行业,卖猪肉可以说是一种成本最低的创业行为了,在有了原始积累后,我可以实现一些自己的想法。”张庆源如此盘算着自己的未来,“希望进一步扩大自己承包档口的数量。”

但即便是低成本运作,这个营生也并非是毫无风险的“无本钱买卖”。因为出来转做承包商要完全自负盈亏,单纯依靠公司支付的1000多元工资在广州这种一线城市生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猪肉销售存在一个剩肉的问题,一旦出现大范围的剩肉将令人非常头疼,最多的时候,张庆源的档口曾出现过50多斤的剩肉,而他目前一天最多的销售额也就是300斤。

“公司对于贩卖隔夜肉的态度几乎是零容忍,有专门的监察部门在监管此事,一旦被发现极有可能被开除。”张庆源回忆起当初出现大范围剩肉的窘境,无奈只能低价出售给周围的餐馆酒楼,在刚刚接手档口的时候并无太多餐馆酒楼渠道的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出来做承包商也并非是真正的无本生意,若想赚得更多,还是要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

关于风险,还不得不提猪肉价格的波动性,目前中国养猪方式仍然以农户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不够,因此时常出现赚钱时一哄而上,赔钱时又纷纷弃养的现象,从而使得猪肉价格近几年始终呈现出涨跌的轮回。

“猪肉价格在长周期上受三年一轮的母猪生产周期影响,短期波动主要受疫病等突发因素对存栏量造成重创,进而导致猪肉价在短期内暴涨暴跌。”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表示。

猪肉价格的不稳定使得张庆源的生意时刻受到影响,但他表示应该按照公司的既定步伐来走,相信公司的规模效应带来的抗风险能力。

张庆源抱壹号土猪大腿的行为也得到了相关专业机构的肯定,中投证券研究员蒋鑫长期看好行业整合为行业企业带来的政策红利与企业养殖屠宰等相关上游市场份额提升后的规模效应。

华泰证券研究员邱阳表示:“到了 2015年,国家将取缔50%的手工屠宰、私宰组织,这将加速整个生猪产业的整合,非常有利于规模化较高的大企业。”

绿色农业前景广

不但吃的是玉米、番薯藤等土饲料,在源头上保证了健康无污染,同时由于乡下养殖空间相对较大,土猪还可以四处走走,活动筋骨,提升猪本身的免疫力,因此,通过一年的养殖后,土猪膘肥肉厚,味道香甜,嚼起来更有胶质感。

但由于土猪的生长周期为10到12个月,远远高于普通生猪4个月的时间,使得土猪的瘦肉率只有30%,远低于普通瘦肉猪60%的瘦肉率。这让原本不懂行的人不愿意尝试如此肥的猪肉。但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公众脆弱的神经一次次被瘦肉精等问题刺激。因此突出绿色、有机等概念的农产品极易脱颖而出。

陈生认为:“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生猪养殖流通模式是农民养、猪贩子收购、城市生猪批发、半垄断的屠宰场屠宰、城市个体户零售,环节多、费用大,食品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

食品安全问题,让很多老百姓对绿色农产品趋之若鹜。“哥卖的不是猪肉,是健康。”张庆源一再强调十分看好绿色农业的良好前景。而打着“狠土狠香狠安全”旗号的壹号土猪在创业第一年就实现了3000万元的销售额。此后几乎保持着每年翻一番的速度成长,至2011年,壹号土猪的销售额已经超过4亿元。

这种成长速度凸显出绿色农业的市场前景。

高速成长中的壹号土猪,吸引了不少投资机构的关注。此前,就曾传出联想等投资机构意图入股壹号土猪的消息。但陈生拒绝了所有的机构,“壹号土猪并非不想卖,而是时机未到,未来将通过规模扩张,来增加自己的谈判筹码”。

陈生同时透露,已将此前涉足的房地产公司和酒业资产售出,如今专心打理天地壹号与壹号土猪,最终目标是争取成为百亿规模的企业,计划将壹号土猪和天地壹号分拆上市。

绿色农业

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一般来讲,绿色农产品包括“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发展绿色农业也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需要。与之相对应的“黑色农业”这种经营方式,往往高度依赖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不但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也造成土壤流失、空气和水污染等恶果。而发展绿色农业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绿色农业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

过去几十年,人类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使人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此,中国许多地方和企业立足中国的国情,投资发展绿色农业,用符合经济和环境发展的方式提升中国农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