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一体化建设范文

德育一体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一体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育一体化建设

第1篇:德育一体化建设范文

一、确定课程理念―勇于出海,构建“济沧海”课程体系

学校地处胶州湾畔的沧口街道,是青岛最早开埠的码头之一。一代代渔民以勇于出海的精神哺育了青岛文明。传承这种文化是学校的使命。同时,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正面临一个全新的社会,只有拥有勇于出海的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必须构建具有明确育人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学校结合当前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求,在勇于出海的核心理念引领下,将各类课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合,形成了有明确核心素养统领的“济沧海”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路径与措施

1.“三人行”互助小组―践行课改的最小单位

基于对多种不同形式学习小组利与弊的思考,学校在常态班内采取“异质构组”的办法,组成以三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在座位的朝向上,学习小组采用整体向前的座位方式,而不采用对坐、围坐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有利于学生单独学习。在座次排列上,采取嵌入式的方式,即凹凸结合式。每间教室都配有电子记分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会转化为小组的分数被记录下来,呈现在电子屏幕上。一到“三人行”讨论和展示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1)学教导引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学教导引单是“三人行”小组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学与教的桥梁。引导单包括四部分:表头、学教环节与流程、学教内容与形式、收获与思考。引导单从设计到使用,均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水平。如“学教环节与流程”的表述,教师不用词和短语,而是用学生一看就懂的句子。又如“学教内容及方式”的陈述,教师不能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教师很清楚而学生不易理解的词汇,而是用更能清楚表述什么是自主、什么是合作的外显行为动词―默读、认真写一写、组长检查组员等,使学生更清晰地知道应该用哪一种方式学习。

(2)VIP课程―让课程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

教室里电子计分屏上的分数每个月统计一次,每个班级都会评出几个优胜小组。学校专门研发的VIP课程,就是对优胜小组的奖励。学校的VIP课程包括电影赏析、实地参观、生存演练、咖啡、茶艺、烘焙等。学校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利用自身资源条件,开设了这些具有趣味性、生活化的课程。

这些VIP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将各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在丰富学生课业生活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进一步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用课程奖励学生,避免了物质奖励的功利化和短效性。优胜小组获得了体验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的机会,课程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实现了学生的良性发展。

2.学案走班―我的课堂我做主

为了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打破原班级界限,进行“基于信息环境下的按学案走班”的教学探索。教师通过调研学情,以单元为单位重新整合和梳理教学内容,制作出更贴近学生的基础类、拓展类、探究类、专题类等学案,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定时推送学案。学生通过选择学案进入不同的班级学习,最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生成学习效果测评。基础型课堂上,学生们开始跟上教师放慢的脚步;拓展型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实现知识迁移;探究型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搭建的竞争环境中提升自我能力。虽然学案不同,但每一间教室里都洋溢着积极快乐的学习气氛。学生们纷纷表示喜欢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既“吃得饱”,又“消化得了”。

3.情境德育―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学校始终将活动作为情境德育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主题化、序列化、生活化的活动中进行道德体验和自我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实施了“情境德育”。以“每月一事”活动课程为载体,跨年级整合教材内容,并根据各年级特点,对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层次性进行梳理,形成了适应、爱国、环保、法治、助人、诚信合作、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8个主题的“情境德育”活动。这改变了用智育考试的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方式,改变了用知识德育代替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感知和内化的情况。

4.新六艺―我来逛逛技能“超市”

学校推行生存教育、生活课程、和美艺术、健美体育课程,要求学生在九年教育学习之中必须掌握生存技能、生活技艺、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器乐以及一项美术的“新六艺”。

为了实现“新六艺”课程目标,学校在n程管理提出几项新的举措:生存和生活课程,通过VIP课程和社团活动方式进行;音、体、美三个学科实行两节课联排,形成长课时;对教师进行合并全校统一管理,对学生进行目标考核。

三、课程改革的思考

1.实现了学校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

为了提升课堂授课质量,更好地为走班制定有针对性的学案,学校建立了课例研究制度,设置课例研究室,形成了六种课例研究方式。这种课例研究,不是以研究成果为导向,而是以教师自身发展为导向。教师们为备好一节课,会提前在课例研究室集体备课、磨课。课例研究的备课形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不仅帮助教师备好课,提升课堂效率,而且教师们在磨课、研讨的碰撞过程中,大幅度提升了自身的学科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了一个灵动共享、齐头并进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2.信息技术助力学校课程管理的一体化

信息技术作为学校教学一体化的重要媒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三人行”互助小组使用量身制作的“电子积分牌”累计积分;信息环境下按学案动态走班时,学生使用专门的“走班软件”选择学案和班级;小组积分、学业反馈的数据分析都是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此外,每间教室都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走廊里随处可见电子班牌、体感游戏区等先进设备。学校的未来教室是青岛首家具备“全媒体兼容、数字化分享”特点的现代化高科技教室。

3.九年一贯的优势实现小初自然衔接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充分发挥优势,对育人目标和文化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对学校课程统一构思布局,并专设中小衔接的牵手课程;学校管理上不区分小学部、中学部,而是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九个级部;在师资运用上实现了九个级部互相交流;学校的活动空间共有、环境共享。学校还专门设计了一些一贯制学校特有的活动,比如“三年级小朋友交一位九年级的大朋友”的活动,就是培养学生跨年龄段的沟通交流能力。

4.家庭、社会、学校融合,凝聚学校多主体共建课程的力量

第2篇:德育一体化建设范文

我国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非常匮乏。高级技工学校将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一体化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对高素质、高技能师资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师资问题,就是“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技工院校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所以,建设一支优秀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技工院校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一体化”教师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是技工院校教学的特色所在,是对技工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对“一体化教师”的内涵,目前我国正处于探讨阶段,尚无统一的、科学的定义。有“双证”说、“双能(双素质)”说、“叠加”说、“双职称”说、“双师”说等等。因为理论上认识不一,各个技工院校制定的“一体化”教师评价标准也不一样,由此而建立的“一体化”教师培养方案、评聘制度等也千差万别,“一体化”教师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对“一体化”教师的内涵,笔者更认同的是“双师说”,即“具有理论教学与实习指导教学资质与能力”的教师。实践证明,专业实践能力是技工院校专业教师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习实训指导,而且在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组织协调和创新发展等方面有较高水平,即既是经师又是技师,既是人师又是事师。技工院校专业教师理应成为“一体化”教师。

二、“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老师阅历较浅

在技工院校,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职业教育的,没有从事与所教专业和课程相关的岗位工作经验,其实践与动手能力、现场教学与指导实训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需要。

2.教师的证书与教学能力脱节

不少专业理论教师经过培训,获得了技能“资格证书”,却不具备实习教学指导的能力,上不了实习指导课。还有一些来自企业的技师,尽管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很强,但由于文化功底薄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论阐述不透彻,语言表达不清晰,让学生如坠云雾,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3.“一体化”教师的认定和培养机制亟待理顺

由于对“一体化”教师认知的差异,目前各技工院校中“一体化”教师的资格主要认定方式也千差万别。不少学校追求的是“能力认定法”,即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称为“一体化”教师:

(1)具有讲师及以上职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累计有二年以上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2)具有讲师及以上职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取得本专业非教师系列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本专业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半年以上相应行业的实际工作经历,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3)具有中级及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胜任本专业一门及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4)在企事业或科研等单位取得中级及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在职业院校任教1年以上,胜任本专业一门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建设一支优秀“一体化”教师队伍,不仅是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有效地将“一体化”教师的认定、培养、激励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在技工院校中显得尤为迫切。

三、江铜高级技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江铜高级技校属于国家大型企业――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办学,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针对“一体化”教师缺乏的现象,通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出“校企合作、多元综合”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

1.开展“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校企合作

学校积极借鉴西方国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结合”、“英国的工读交替制”,立足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面向社会,多渠道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学校是企业办学,校企合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校领导与企业领导经常进行岗位交流,在领导层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认同与支持意识。校企双方将“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定期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去“顶岗实践”,也长期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担任教学工作。目前,学校聘用的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8%,到企业参加过“顶岗实践”的专业教师占91.8%以上,有的专业教师甚至多次“顶岗实践”。

2.完善“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校本培训机制

聘用企业能工巧匠来学校担任专职或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同时,以他们为主导,对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的技能追踪培训。采取“导师带徒”的帮扶结对形式,从根本上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格,促进学校大部分骨干教师逐步成为名符其实的“一体化”教师。

3.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外出培训

针对现有教师自身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的特点,每年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到外地进行强化培训。通过送外培训,学校一大批教师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掌握了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取得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师资资格证、技能鉴定考评员证等。

4.一岗多能,搭建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新平台

根据教学安排,学生第三学年为赴企业实习期。应企业的要求,学校经常派出教师管理学生实习,称之为“带队老师”。“带队老师”不仅要协助企业管理好实习学生,还须参加企业实践,与实习学生一起参加企业生产和管理,掌握企业生产与管理的第一手信息。学校多数年轻的专业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丰富了专业见识,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加快了成为合格的“一体化”教师步伐。

5.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一体化”教师自我进取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内在动力的激发,突出教师的内在价值和需要,以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学校在课酬标准、评先评优、进修深造、职称评审等各方面向“一体化”教师倾斜,激发教师个体在“双师”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教师向“一体化”转化。

四、对“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建立一支师德高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关系到整个技工院校办学特色、人才质量及可持续发展。

高素质“一体化”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一的培养模式、短暂的培训方式都难以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师的培养,需要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高等院校的培养培训、企业生产实践的磨练、技工院校的校本培训和教师自我的学习提升等多方面相结合,持续不断地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

第3篇:德育一体化建设范文

中图分类号:P2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本文介绍了辽宁省基于SuperMap软件二次开发的1:1万的基础地理信息建库建设思想,实现“一库两用”目的。

0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GIS在各专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地图制图与GIS逐渐分离,导致很多空间数据库存储两套数据用于地图制图和地理分析,即增加了生产成本,又产生数据冗余,同时不利于数据更新维护。基于上述的问题,辽宁省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更新过程中,引入“图库一体化”思想,目的是实现“一库两用”。

1建库原则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含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数字栅格地图(DRG)数据、地名注记、元数据和其它专题数据。建库原则如下:

(1)实用性

以辽宁省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维护和数据制图的满足应用需求为出发点,确保建立的数据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首先满足1:1万空间数据的生产、入库和制图的要求,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立空间数据管理的基础框架和管理平台,为后期整体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做好准备。

(3)可扩展性

数据库系统是需要随技术和应用而发展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可扩展性,为数据库的内容扩充、数据增长、数据更新和功能增强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4)开放性

选择大型通用的数据库管理软件,采用标准的空间数据模型,同时提供良好的数据交换能力,以利于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

2图库一体化的设计思想

图库一体化思想实际上就是地理空间数据通过符号化,图形编辑直接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图式的地图形图。实现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GIS数据生产,依照现行技术规范和扩增代码采集空间数据;

第二步,地图符号化,按照空间数据的地理编码与地图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地图符号化;

第三步,制图信息补偿。由于空间数据与地图表达之间的矛盾造成地图的空间数据表达的过程是一个地图信息损失的过程,因此在实现空间数据的地图表达时,必须进行地图信息的补充,才能得到符合地图规范要求的地图。所谓制图信息补偿是只对GIS核心数据库中舍弃的制图数据进行恢复。补偿的制图数据包括注记、线型化对象和填充对象三大类。几何对象的注记来源其属信息,由程序设定其标注位置;线型对象和填充对象的注记通过算法实现。

第四步,建立制图数据库,依据制图标准生产传统地图并输出。

3生产过程

图库一体化分为入库数据的生产和数据库系统建设两个部分。

3.1入库数据的生产

(1)数据准备。根据辽宁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DLG入库生成规定,提交的数据格式为MBD交换格式,规定以1:10000图幅号作为文件夹,所提交的数据要求在数据制作中符合以下标准:

①有向线的符号部分放在采集前进方向的右侧。

②单粗线、铁路等按符号中心采集。

③要素不得自相交或重复数字化。

④具有多种属性的公共边,只采集一次,其他层用拷贝的方法生成,保证每层数据的完整性。

⑤数据采集时应保证线条光滑、严格相接,不得有多余悬挂。

⑥约束/条件:在属性表中,规定了属性项为要素的必选属性或条件可选属性。必选属性用字母“M”表示;可选属性用字母“C”表示;空值表示要素没有属性内容。

⑦Overpass字段:整型,宽度为1,默认值为0,主要用于识别地理要素的正确压盖顺序。

(2)格式转换,将MBD格式数据转换为超图的SDB文件型数据源,可以批量转换。

(3)属性质量和制图检查,针对每一个SDB文件进行质量检查,以及图面检查;

(4)数据入库与更新,经过上面步骤后,可以进行数据入库,系统判读当前成果数据库中是否已存在对应图幅数据,并进行历史数据存储操作;

(5)符号化:这一过程主要是根据数据的编码和属性对数据进行符号化。

(6)后期编辑:对于由软件自动处理生成的地形图,还需要进一步的编辑,编辑内容主要是处理符号之间的压盖问题,在内外图廓之间加一些行政区注记,对数据层进行一些微调。

3.2数据库系统建设

该系统基于SuperMap的软件。按照地理信息工程开发的设计流程,开发了基于四叉树、R树和网络的多级混合索引技术SuperMap SDX。实现了海量影像存储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历史版本管理。

图4-1 辽宁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设计流程图

5结束

第4篇:德育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CDIO; 实践能力; 自学能力; 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1-70-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based on CDIO

Chen Chunyan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18, China)

Abstract: CDIO education model applied in recent years in th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courses show good results. The model is student-centered, takes "the concept-design-implementation- operation of the" as the main line, to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team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 model is introduced in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local area network security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model can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 promot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CDIO; practical ability; self-learning ability; project teaching

0 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将工程产品、生产流程、或生产系统的生命全周期抽象为“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阶段[1]。以全生命周期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建立课程的关联,通过学习和完成项目来训练学生以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发现知识(技术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理念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在该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笔者在“局域网安全与运维”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以项目为依托,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运用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和实践,并对一体化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在CDIO的一体化模式的指引下,本课程教学小组经过企业调研,招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多种途径,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局域网安全与运维”课程以培养学生“用户终端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能力”和初步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与框架结构,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能够正确合理使用计算机网络,安全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培养学生具备小型企业局域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获得计算机网络应用和信息安全核心职业能力。

1.1 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

以教、学、做为核心开展的“局域网安全与运维”一体化教学,体现了由“职业分析”到“课程定位”的纵向一体化,以及从“项目导向”到“任务驱动”的横向一体化。如图1所示。

[项目导向

项目1

项目2\&][任务驱动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 [教] [学] [做] [职业分析] [课程定位]

图1 模块化教学体系

1.2 教学内容的设计

局域网安全与运维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更加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依据从“项目导向”到“任务驱动”的横向“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本课程实践性强的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两个具体的项目为依托,共设计了八个具体的任务,如图2所示。

[项目][计算机系统的主机安全防护][小型计算机网络的组件和运维][计算机访问控制与安全漏洞修复][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备份与恢复][计算机系统病毒的防护][加密计算机数据安全][计算机网络在办公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接入][局域网互联][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维护][子任务]

图2 教学内容设计

项目1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机防护通过信息备份与恢复、计算机病毒防护、计算机系统的访问控制与漏洞修补和加密数据安全四个方面来保证主机安全。

项目2 小型计算机网络的组建与运维实现计算机网络接入、通过办公网络提高办公效率、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维护,来有效的管理小型办公网络,进行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2 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CDIO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使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由引入项目、分解任务驱动、讲解操作示范、知识归纳、能力展开、问题讨论解决、任务实施与验收到反馈,在整个过程中反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整合归纳。

2.1 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基于CDIO导向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目标)设计并提出“项目任务”,针对所提出的项目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该项目任务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做),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2]。任务驱动法中的任务大体上是这样的:以一定社会文化为背景,以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待处理事件为目标,通过操作使用来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我们在“任务驱动法”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下面几个具体环节:①提出并分析项目任务――目标、背景及要求,主体是教师;②制定计划,安排进度,主体是学生;③分析项目任务――完成任务的思路、途径等,主体是教师和学生;④任务实施、完成工作――核心环节,边学边实践,完成任务。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上网查找资料、对市场考查等获得实用信息,反复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⑤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成员和教师;⑥总结――由学生演示任务成果并讨论,老师作点评和总结。

2.2 以学生为主体

在CDIO的一体化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从被动变主动,突显教学中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每一个任务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简明扼要地讲授该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能力目标、任务内容、任务重点和操作难点。余下时间由学生进行任务制定与讨论实施,出现问题一般由学生自主研究解决,教师加强巡视,作启发性提示、释疑和引导。在任务完成后,都要由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检查,作小结。使学生从任务中不断积累经验,并按要求认真完成相应格式的任务报告,教师逐份批阅,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指正和解决,巩固和深化教学成果。

2.3 通过网络教学完善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常用的一些网络产品、应用软件和网络管理软件等进行查询,包括它们的性能和相关技术与应用领域;也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结合实际比较紧密的应用问题,让他们通过上网来进行资料的查阅,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

3 CDIO一体化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CDIO的一体化教学是针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形式,能有效地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技能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

3.1 提高教学质量

CDIO的一体化教学是在一体化教学平台下以一体化的双师型师资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在理论和实践的同步教学中学习知识,增强了学习直观性,使学生能在实践中直接消化学到的理论知识,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由于学生在CDIO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完成了理论和实践的同步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引入行业标准和规范,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得学生在就业前就能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训练,进入企业后可以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岗位。

3.3 完善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

CDIO的一体化教学要求老师不能只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实践的经验,而且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专业技能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实践的需要。因此,一体化教师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要熟练掌握专业实践设备的技能特点和操作方法,甚至还要了解设备的基本问题解决方法。

3.4 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3]。在一体化教学环境中上课,其科学研究的情境和氛围能很好地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课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写出课题总结,从实践操作上升到理论层次,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点和原理的理解。

4 结束语

在“局域网安全与运维”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基于CDIO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一体化教学环境的创建、一体化教学内容的设置和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设计,并充分结合当前国内市场的典型应用,跟上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更新的节拍,不断改进,与时俱进,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为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把握以及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就业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旭辉,吴克寿,姜春艳.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工程教育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10.18.

第5篇:德育一体化建设范文

铁岭市规划局局长王长生 铁岭市规划局副局长兼规划设计院院长吴亚权 铁岭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孙益杰 铁岭市规划局规划编制管理科科长徐颖

年初,省委书记同志到铁岭调研时提出,将开原与清河两个城市统筹考虑,沿京哈大通道建设铁岭地区的第二个中心城市。按照省委领导的指示,2005年2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专题办公会议。按照专题办公会议的精神,由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我们和东北师大的有关人员,到开原、清河两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形成了《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区域范围与区域概况

(一)区域范围

拟定的开原---清河一体化发展区包括开原市区和清河区,区域总面积约为63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约为28.58万人。

(二)区域概况

开原市区由新城街道、新开街道、老城街道三个办事处组成,市区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约18.8万,开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32亿元,其中,市区(新城街道和新开街道)约占总产值的57%,基本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包括食品工业)、纺织和造纸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老城街道是具有明清建筑特色的传统街区,2003年人口为2.7万人,建设用地区面积为2平方公里,是以旅游、农业、商业为主的城镇。

清河区辖红旗和向阳两个街道、张相镇、聂家和杨木林子二乡,区域总面积为465.0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为15.03平方公里,2003年总人口为9.78万人,其中,城区人口约3.7万,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4亿元,基本形成了以电力、钢铁、建材和旅游业为主,水产、农副产品加工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二、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背景和发展条件分析

(一)一体化建设的宏观背景

1、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不断加强,产业的转移与重组趋势明显,新的国际产业地域分工格局正在形成,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地。

2、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

2003年,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针,这一政策给东北区的城市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遇。

3、我国产业发展的重化工业阶段

目前,我国产业发展正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围绕着汽车、建材、石化等重型产业的产业链正逐步形成。

(二)发展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

(1)区位条件优越

开---清整合区位于辽宁省北部,处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和吉林中部城市群的结合部,哈大和京哈交通经济隆起带上。

(2)物产资源丰富

开---清整合区内物产资源丰富,资源优势互补性较强。开原市的矿产资源丰富,历史古迹较多。清河区环境优美,山水资源丰富。开原与清河一体化建设后,将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开发、优化配置,增强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

(3)工业基础较雄厚

开---清整合区内现已形成了以电力、机械、建材、轻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初步建成了东北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能源基地。现有的工业基础将成为推动开---清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为其承接辽宁中部经济区和吉林中部经济区的制造业转移奠定了产业基础。

2、不利条件

(1)现行行政体制分割管理

行政体制分割问题是影响开---清一体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长期的行政分割使两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等现象,导致在区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开原与清河两地的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开原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为32.6:40.7;26.7,清河的三次产业比例为14:55:31。产量结构失调的问题将成为制约开---清整合区未来发展的基础。

(3)环境保护缺乏综合部署

开---清整合区是以机械、建材等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地域,由于区内行政分割的影响,致使开原市和清河区都以各自的发展为主,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统一的综合整治,造成近几年的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4)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

开原市和清河区基础设施建设各成体系,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形成区域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

(5)城市建设局部有序整体无序

开---清整合区内的开原市和清河区由于行政问题的影响,城市建设各自为政,形成"小而全"的特征。

三、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开---清整合区的发展定位

开原---清河空间整合区发展定位是根据城市空间内部的经济资源共享、产业联动、优势互补等所彰显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比较优势所确定的,根据对整合区比较优势的认识,确定未来该区的发展定位为:

1、功能定位:

是东北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基地;东北区重要的生态与文化旅游基地;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能源电力基地;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是辽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

(1)东北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定位依据

东北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是和开---清整合区乃至铁岭市的农业发展优势相适应的。整合区及其腹地土地生态环境好,为发展优质农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整合区周边半径百余公里范围内有辽吉两省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长春、吉林、四平、辽源等10余个大中城市,总人口3000万。这些大中城市均以重化工业为主,唯有铁岭在区域分工上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及开发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加之整合区内一些农副产品的加工企业已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凭借其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和吉林中部城市群的中间地域便捷的交通网络,有望将该产业通过提升专业品质,强化现代化管理来做大做强,成为开---清整合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2)东北区重要的生态与文化旅游基地定位依据

开---清整合区成为东北区重要的生态与文化旅游基地的态势已经凸现。山水相依的清河水库风景区和极具传统古镇风韵的开原老城的空间整合,加之底蕴深厚的东北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使整合区内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与特色优势在东北区独树一帜。

(3)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能源电力基地定位依据

清河发电厂是铁岭市的两大发电厂之一,从未来发展看,铁岭地区自有电煤供应能力800万吨,可满足清河电厂的用煤需求,水资源丰富的清河也为电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从市场需求来看,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未来发展也急需电力支持,所有这些优势条件均为把清河建设成为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能源电力基地奠定了基础。

(4)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的定位依据

装备制造业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经济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需要配套基地的支撑,如果开---清整合区能利用现有基础率先规划建设配套产业基地,极有可能在辽宁中部经济区中抢占发展先机。届时,整合区内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必将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

(5)辽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定位依据

开---清整合区介于辽中城市群和吉林中部城市群两个城市型经济圈的结合部,辐射区范围较广,依托优质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的逐步壮大和开原市区内规划修建的18座专业市场和8处基层农贸市场的形成,整合区作为辽中城市群及更广域城市生产、生活物质供应和保障基地的地位必将得到迅速提升。物流中心的腹地范围现已初具规模,呈扇形展开,辐射吉林省的东丰、辽源、四平、沈阳市的康平、法库、抚顺市的清原、铁岭市的昌图、西丰等地。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备、类型齐全、初具规模,效益显著的市场网络。

2、空间定位:

是辽北地区副中心城市,是京哈、哈大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定位依据:开---清整合区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和吉林中部城市群的交汇点上,如果能形成一个30~40万人口的中心城市,不仅能带动铁岭北部的发展,也可成为辽北地区的副中心城市,促进辽中城市群和吉中城市群的经济社会联系。京哈和哈大交通走廊是东北地区与关内外、国内外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该通道正成为东北经济社会集聚的新热点,整合区应力争成为这一地带中重要的节点城市。

3、形象定位

是山水型生态城市,是东北文化名城。

(1)山水型生态城市定位依据

开---清整合区的山水型自然景观是松辽平原少有的,区内的大清河、清河水库及周边山林是建设山水生态型城市的自然基础。随着大清河开发工程的启动建设、清河水库旅游区的有序开发、生态产业的发展和生态人居环境的建设,该区将成为松辽平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型城市。

(2)东北文化名城定位依据

东北文化是汉、蒙、满等文化长期融和发展的产物,而开---清整合区恰处于汉满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带,以汉满为主的传统东北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弘扬,随着近些年来东北文化在全国的崛起,区内涌现了一批具全国影响的名人、名戏,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形象氛围。

(二)开---清整合区发展规模预测

1、开---清整合区人口规模预测

(1)人口现状及发展特征

开---清整合区由开原市区、清河区两部分构成,其中开原市区2003年总人口约为18.8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为12.67万人,城镇人口约为12.5万人;清河区2003年总人口为约为9.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为3.51万人,城镇人口约为3.4万人。

表1给出了开---清整合区近年人口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开---清整合区人口变化特征。

表1:开---清整合区近年人口变化情况 单位:万人

可以看出,开---清整合区人口增长变化比较稳定,历年人口增幅变化不大。其中,开原市区人口增长变化相对较缓,清河区人口增长变化较快,主要原因是清河区的行政区划在98年时做过一次调整,将开原市的杨木乡和聂家乡划归清河区,导致清河区人口机械增长较快。

(2)开---清整合区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开---清整合区现状人口变化特征,考虑开原、清河一体化后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开---清整合区人口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是人口自然增长趋于平缓

根据开---清整合区十余年人口发展特征,总体看来人口增长比较平稳。考虑到198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受计划生育控制而变得比较低、比较稳定,这样,开---清整合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将会变小,未来的人口增长将主要依赖人口的机械增长。

二是人口机械增长将会加速

开---清整合区未来将成为铁岭市的第二大中心城市,其作为铁岭市的次中心城市,会拉动周围市(县)产业向该地集聚,从而促进人口的大规模集聚。

三是城市化将迅速推进,人口结构将迅速变化

人口结构变化加快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开---清一体化后,将实现资源开发统筹安排、产业发展分工互补、城市用地协调布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从而促进整合区的功能优化,带来整合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用地的大规模调整,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从而促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人口转变,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业人口转变。

(3)开---清整合区人口发展规模预测

开---清整合区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是在分析历年人口的基础上,结合现状人口结构特征,采用综合增长率法、逻辑斯蒂增长曲线法、容量规模法、趋势回归模型法、经济相关法等五种人口预测方法,分别对开原市、清河区人口预测,加以汇总,并运用开原、清河的人口数据综合预测加以校正,初步确定开---清整合区人口发展规模见表2。

表2 开---清整合区人口发展预测统计表 单位:万人

2、开---清整合区用地规模预测

(1)开原市区、清河区用地现状与趋势

2003年底,开原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20平方米;清河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为147平方米。

开原市区面临着南面低山丘陵和开清铁路专线,西部京哈高速公路,东部行政边界,北部开丰铁路、大清河等自然和其他因素干扰,难于向周边发展,开原市的城市用地以向北跨越清河发展为主,同时做好向东连接,与清河区整合发展。

清河区发展用地试图向西发展,在三台子收费站处建物流中心,清开公路东段南北两侧分别作为一类工业用地和二类工业用地,清河电厂附近建重工业区,昌盛路未来实现与开原新华路对接,并加快沿路用地开发。

(2)开---清整合区用地发展趋势

开---清河一体化后要实行统一的用地部署,按开原、清河各自现状用地发展方向、用地局限,并综合开---清整合用地考虑,未来整合区用地发展主方向为昌盛路以北、清河以南,开原、清河现状建成区所围成的区域。另外,在开原以东与清河接壤处、清开公路以南可作为商贸居住用地;清河电厂以东可划出部分土地作为工业用地。

(3)开---清整合区用地规模预测

对于城市建设用地,我们在遵照国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定的前提下,结合开---清整合区现状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用地结构和用地发展趋势,确定开---清整合区规划近期人均用地指标为120平方米/人,远期人均用地指标为110平方米/人,开---清整合区近期城镇人口为28万人,远期城镇人口为40万人,得出开原-清河空间整合区用地规模近期为34平方公里,远期为44平方公里。

(三)开---清整合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组织

1、开---清整合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开---清整合区是由开原老城、开原市区和清河区组成的三角形区域。开原老城是开原市的一个街道,清河区与开原市区相毗邻并隶属于铁岭市。从地缘看,清河与开原属同一经济区划范围,两者的经济腹地具有同一性。因此,在开---清一体化过程中,城市的功能在综合三者区位条件和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区域范围内重新进行战略上的调整,使整个区域在未来实现运行状态的最优化。

开---清整合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按照"一城两翼三中心"的扇形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其中:

一城:开---清整合区按一个城市进行建设。

两翼:以开清线和开老线为两翼面向大清河开敞的扇形城市结构。

三中心:以开原为中心、清河为副中心、老城为片区中心。

2、城市功能组织分区

根据"一城两翼三中心"的总体思路,调整开原市区和清河区的功能,构建开---清整合区的主中心和副中心,同时,继续完善开原老城的旅游服务中心功能,构成城市主、副中心之外的一个独立片区中心。

(1)开原市区

基于开原市区现状的功能及其分布特征,开原市区在整合区的功能定位为工业、物流、行政和居住的综合功能区。

(2)开原老城

充分挖掘古城的历史文化,在保护古城风貌的同时,开发古城旅游。使古城在未来的整合区中,成为以古城风貌旅游为主导功能的旅游服务中心。

3、清河区

以清河水库风光为特征的清河旅游是清河区在未来整合中发展的主导功能之一。同时,基于清河区现状基础,在清河区建立以清河电厂及其链条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和轻工业基地。

4、三角形待建区

在开原市、开原老城和清河三者组合而成的三角形待建空间,主要依托大清河发展商贸居住区。

3、各功能区的空间组织

(1)开原市区

依托开原现有的铁东、铁西工业区并向北延伸,作为整合区的工业用地;依托京哈高速公路开原出口,在现有物流集散地的基础上,建设物流中心;对开原城区的居住、行政和商贸用地进行改造建设整合区的行政和居住的综合功能区,形成开---清整合区的主中心。

(2)开原老城

调整开原老城的城市用地性质,在工业外迁的同时严格保护古城风貌,形成以古城风貌旅游为主导功能的旅游服务中心。

(3)清河区

在清河区开清路南部建立以清河电厂为主体的重工业基地,在开清路北侧建立一个封闭性的一类轻工业区;依托以清河水库为主体的清河旅游度假区, 调整清河区现状的城市用地性质,建立清河旅游服务中心,形成开---清整合区的副中心。

(4)三角形待建区

开---清整合区的新型商贸居住区在开原市、开原老城和清河区三者组合而成的三角形待建空间中建设。形成一个面向大清河开敞的、亲水型商贸居住空间。

4、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从开---清整合的城市结构入手,综合处理开原市区、清河区和开原老城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解决自然水体与城市、铁路交通与用地布局、城市对内对外交通以及古城保护、旅游业发展与城市的关系,确立整合区"三环、三带、两楔、一心"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空间格局。

"三环"即在开原市区、清河区和开原老城区的三个组团构建三个环形绿带,形成空间环境的有效分隔和对历史的记忆。

"三带"即由开原市区与清河区之间的交通带、开原市与开原老城的交通带、清河与开原老城之间的交通带构成的三条带状联系廊道,使三个组团有效的融为一体。

"两楔"即在开原区与清河区之间,开原市区与开原老城之间建立两处楔形绿地,共同构建城市生态环境绿肺,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一心"即在整合区的三角形待建区中心建立一个绿心,面向大清河开敞,成为整合区的生态绿肺和生态环境良性运行的起搏器。

通过"三环、三带、两楔、一心"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空间格局的建设,使开原-清河整合区城市建设及其生态环境建设达到最佳的模式。

第6篇:德育一体化建设范文

重要功能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层所提倡、企业上下共同认可遵守并传承的,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企业经营宗旨、价值标准、基本信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员工群体性和代表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复合体。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指企业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目标指引员工向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既定目标努力奋进,它体现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律和经验。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能够给员工提供一种精神向导,能够将员工的行为引领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能够将员工的个人追求、观念和目标诱导到与企业目标一致的道路上,并为企业的发展心甘情愿奋斗。

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的价值观,当员工认同企业文化中这种价值观,会使员工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使企业形成一股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步调一致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企业的根本目标是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基础,只有根本目标选择正确,才能把企业的利益与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才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是指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信心、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企业文化所形成的内部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最大化的运用自身的优势与特长,提高员工的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

规范功能。规范功能是指企业文化能够对员工的行为起到控制、约束、规范的作用。企业文化通过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作为外在约束表现渠道,不断强化员工的道德观念和纪律观念,自觉地规范和约束组织和个人的行为。这种约束经常通过舆论、共同的价值观等精神方面使员工产生共鸣,使员工在个体行为和思想上进行自我控制。

互动功能。企业文化的互动功能表现为对外互动和对内互动两个方面。企业文化不仅对外协调着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使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擞肷缁岬姆⒄狗较蚝鸵求一致,使企业尽可能地从社会中获得企业发展的各种资源,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而服务,并且承担着对外树立企业形象的使命。企业文化对内协调各分支机构、各部门及员工之间的关系,与企业内部的物质资源、时间资源和精神资源等互动,使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配置。

主要原则

企业文化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两者之间看似无关,但这之中却包含着“人”这条纽带。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同时,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企业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形容为一个企业的灵魂和精髓,无论企业管理者是否意识到,企业文化总是客观存在的。能够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靠的一定是文化,企业要走得长远必定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样,企业的宝贵资源“人”也离不开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员工进入企业最大的梦想就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希望企业能提供给自己大展身手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所以,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以促进员工满意度的提高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哈佛商业周刊》的调查数据表明:员工满意度每提高3个百分点,可以使企业运作成本降低10%,劳动生产率提高25%-65%。因此,提高员工满意度势在必行。具体到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就是要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一是要信任和尊重员工。给下属提供具有适当挑战性的工作,并且充分尊重员工,相信员工有能力完成任务。二是企业管理者应学会有效授权。当员工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后,意识到上级对自己的信赖,就会利用一切资源、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这样既能增强员工的自信心,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员工满意度。

坚持员工参与的原则。很多人认为企业文化是总经理文化、高层文化,这是片面的认识。一线员工比高层能够更多地接触到产品和顾客,相对于高层而言,员工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提升能提出更有建设性的建议,对企业文化的看法和感受更贴近实际。因此,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员工参与企业相关的决策过程和管理工作,能够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员工不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沟通,使他们更了解公司的发展和运营状况,员工有了主人翁意识,就会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企业共同成长。

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优秀的企业文化通常都是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在员工中有着较高的认可度,要善于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使其代代传承下去,成为企业制胜的秘诀和成功的法宝。同时,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文化的发展更需要创新,创新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文化的设计、创建过程,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要根据当前越来越趋于知识型的员工构成,越来越多样化的员工需求,越来越活跃的员工思想,不断倾听员工的建议和反馈,及时调整完善企业文化的构建体系,增强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形成良性互动的文化建设循环。要科学研究预判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紧跟时展,在企业文化建设模式、方式及手段方面不断创新,使企业文化在不断地创新中充满生机,迸发活力。

对策建议

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鼓舞员工士气、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首先要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闭队精神,员工之间只有以诚相待、团结互助才能更好地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还要重视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领导者应当引导员工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促进个体间相互理解和彼此间感情的交流,使员工关系更和谐融洽,产生和加强合作精神,促进团队协作型文化的建设。

建立公平的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否公平关系到员工士气与组织承诺,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满意度。公平的企业制度包括薪酬政策的公平、男女员工的公平、绩效考核的公平和晋升制度的公平等等。企业应当增强企业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给每位员工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和相应的待遇,对员工的努力及其创造的价值给予中肯的评价,使员工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工作,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公平的回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充分挖掘员工潜力,使得企业充满活力。

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企业物质生活指环境、设施、设备、产品等物质展示出的文化特征、以及各种文化活动。而对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企业环境。主要是企业环境会对员工的工作心情产生直接性影响,所以必须营造宽松美好的工作环境,以此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当企业员工能够在一个良好、精致、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必将会提升对企业的满意度。此外比较重要的一点,企业要重视人文关怀,可以组织各种人文关怀活动,以此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心与温暖,提升满意度。

第7篇:德育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10-03

一、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各类社会公共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这些都加快了国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苏南地区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江苏、无锡、常州的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位居全国领先地位。通过征地扩大城市范围、通过征地引进外资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结果必然要求改革农村经济,把农村纳入城市整体发展的规划上来。农民集中居住、新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也就产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新型社区。

二、社区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社区教育的生活化是一种基于人的生命展开的、需要将主观意念和客观需求形成课程,并在日常生活和超日常生活中以生活的方式和手段世代传递的取向。社区教育本身不再作为独立于个体生活理念之外的事物存在,而是作为个体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丰富多样的展开不断拓展其领域。其重心应是跟随个体的当下生活之需要,在实践中实现个体的知识、技能、心理、道德等各方面的发展,并直接指向个体生活的完满和幸福。

三、常州市河苑社区教育现状

河苑社区位于戚墅堰街道西南端,南接312国道,北临京杭大运河,东起圩墩桥,西至潢河桥。社区成立于2000年12月,现有居民住宅楼130幢,住户3900余户,居民9900余人。

1.社区居民休闲生活。调查发现,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既保留着传统农村生活特点,又有现代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情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生活方式层面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①内容多样性,以传统休息方式为主;②休闲活动地点多方位性,以社区居民生活区为活动中心;③休闲价值多元性,以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和丰富精神生活为主;④居民参加户外休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以女性和老年人为主。

2.河苑社区居民教育需求情况。①大部分被调查者愿意参加社区教育学习;②被调查者参加社区教育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呈现多样化;③双体日和晚上是举办社区教育最合适的时间;④居民个人爱好及习惯:被调查者的兴趣爱好主要有运动、计算机应用、旅游、音乐舞蹈等;被调查者平时使用计算机,主要用来查资料、看新闻和聊天娱乐;被调查者最喜欢的学习场所是“在家学习”。

3.河苑社区居民的社区教育及教育需求。①社区教育是最好的学习渠道之一。我们在戚墅堰区河苑社区、南大街安阳花园社区进行“你所了解的社区教育活动”、“居民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收获”、“居民对进一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要求”及“居民的休闲生活”等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许多居民认为“社区在寒暑假对青少年的教育做得好,不仅解决了家庭教育的不足,还使孩子们学得一技之长;社区还经常组织一些培训、讲座,但参加的人员多为老年人,许多教育活动和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有些脱节”。②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调查结果表明:43.00%的被调查者参加社区教育希望学习个人的兴趣爱好;37.10%的被调查者希望学习社会文化生活。另外,有20.00%以上的被调查者,参加社区教育希望参与精神文明活动、学习家庭生活知识、青少年校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38.40%的被调查者表示参加社区教育最喜欢的学习形式是“自学”,表示最喜欢“培训班学习”和“网络学习”的形式的均超过20.00%。再者,有50.90%的被调查者表示参加社区教育最喜欢在家学习;最喜欢在“社区学校”、“文化场馆”学习的也均达到20.00%。这些数据表明,作为适应全民学习的社区教育,需要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教育教学形式,积极探索适应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学习内容、形式,如开发贴近社会和社区居民实际需要的课程和教育资源,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高质量的服务,探索研究性学习、集体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突出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内容,努力找到适合每个居民学习的最佳形式,更大程度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

四、外来人员及其子女对社区教育的需求

1.外来人员及其子女对社区的认知。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到社区外来人员子女及其家长享受社区教育的感受及对社区教育的认识,课题组设计了6个判断性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87.3%的外来人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参加社区教育。在“你是否希望您的孩子与城市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服务”的选项中,绝大多数外来人员选择了“是”,仅有1.4%选择了“否”,这说明外来人员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2.外来人员子女的社区教育需求。为了解外来人员子女的社区教育需求是什么,课题组首先了解“外来人员子女想干什么”这一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外来人员子女在放学后最想干的事情中,上网玩游戏占的比例最高,为43.40%;帮父母干活11.30%。这与外来人员子女实际中放学后所做的事情有着较大的反差,这是值得本课题研究注意的问题。这反映出文化知识仍是外来人员子女迫切想得到的服务,当前农民工更注重其子女享受社区教育类型的多样化。

3.改善外来人员子女社区教育现状的对策。①设立外来人员子女社区教育专项基金。资金缺乏是制约社区教育的瓶颈,仅仅依靠社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机关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从财政预算中拨出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社区教育;其次,利用社会力量,深入展开扶贫帮困、爱心助学等各项爱心事业;最后,社区应该整合上述两者的资金支持,成立一个针对外来人员子女社区教育的基金项目。②立足外来人员子女发展需求。外来人员子女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心理更加脆弱,更加需要社会的关心,因此,他们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沟通、理解、认同,是一种思想品德的教育。③整合外来人员子女社区教育资源。青少年社区教育资源不仅仅是设施、场所等各类硬件,还包括实施教育的人力资源。首先,针对社区各类硬件设施的缺乏,可采取两种途径解决:其一,利用专项基金购买、添置部分必需的硬件设施;其二,提高现有的各类设施的使用率,加大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开放力度。而针对社区教育人员的缺乏问题,政府和社区内部工作者需要整合、优化和拓展各种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五、城乡一体化社区的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构建

1.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生活化的可行性。①教育生活化理论的发展,为社区教育生活化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家陶行知强调“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陈鹤琴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胡塞尔提出“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②城乡一体化、社区多元化的居民生活需求,为教育生活化模式提供了现实土壤。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以及外来人员都是服务对象。他们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例如,老年人要追求老年期在人生中更多的剩余价值,那就需要教育的介入;失去土地的中年人,他们急需学习职业技能,重新实现就业和创业,以缓解经济压力,对他们来说,就业是谋生的手段也事关成人的尊;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从事技术含量低、收入少且极不稳定的工作,因此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常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便顺利融入城市。③全民学习理念下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为教育生活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终身教育”与“全民学习”在本质方面具有生活性、民主化和动态性的特征,都强调教育内容要与生活和工作结合。在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社区教育已经不再是为当前的生活做准备,而是在不断充盈社区居民当下生活的同时引导社会,促使他们沿着生活道路寻求未来生活的完美价值。所以,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人才辈出的当今社会,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是人们的必然选择。

2.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生活化模式实施的路径分析。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社区教育生活化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最终达到个人与社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②切实解决居民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人的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社区教育活动属于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需要物质生活作为可靠的保障。③重视社区情感的投资与培养。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居民都要向社区注入自己的情感和热情,进行情感心理的整合,同时利用各种宣传、联谊机会,建立社区群众自治团体,增强社区亲和力、归属感和对本社区的认同感,为解决公共问题寻求共识与合作并服务社区,而这种共识正是一体化社区欠缺的。

3.社区教育生活化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从调查结果来看,认真分析和思考社区教育如何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需求推动、从教育本位到社区本位、从单向行动到双向互动的转变,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社会和居民在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对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为社区教育立法,明确社区的教育义务与责任。我国教育部有相关的规定,如《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等,但并未进行专项立法。我国可以借鉴各国的有效经验,综合各地方关于社区教育的规章制度、规定等,进行立法工作,为社区教育的推进提供法律支撑。②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教育办学机制。发展社区教育的目的是满足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与社区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对社区教育需求的研究,从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教育办学机制,从能满足单一需求发展到满足多样需求,从能满足一些人的需求发展到满足全体居民的需求,最后满足社区居民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③形成并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是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提升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支撑。社区中的企业、单位、家庭乃至个人都可以成为社区教育的宝贵资源。他们不仅可以为社区提供物质资源,同时他们也是天然的人力资源。社区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区教育队伍作用的发挥。全体社区成员既是被教育者,更是社区教育者,因此,充分开发和合理配置社区内有利的人力资源,将会对社区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力。社区居民接受社区教育的目的、动机、内容和形式有明显的差异,青少年和中年人以提高技能和学历为主,老年人以提高生活质量的休闲教育为主,外来务工人员、失业、下岗人员以再就业培训为主。依据多样化学习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项目。同时,学习和培训的方式要因人而异,以业余为主,不与居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矛盾,以居民为中心提供个性化学习方式,形成综合化的社区教育平台,提高社区教育的时效性。

六、结语

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在政府重视、社区努力、居民参与下,取得一定的成效,社区教育硬件设施齐全、教育内容丰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一定的社区凝聚力。但也存在着居民被动参与、外地人员甚少参与、办学主体单一等不足。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各方的努力,社区教育作为重要的基层载体,必将取得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光辉,蔡亮光.社区教育:从任务驱动到需求推动的转变――福州市居民社区教育认知度和学习需求调查研究分析报告[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04).

[2]张瑞.过渡型社区教育模式的理性选择和创新――社区教育生活化[J].绥化学院学报,2010,(04).

[3]李慧(导师:陈立明).城镇化地区妇女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3,(05).

[4]李训贵,刘楚佳,赵小段,等.广州市居民社区教育需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术研究,2007,(12).

[5]马定计,黄复生.学习型社会背景下上海社区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8,(02).

第8篇:德育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学生;主体;校园体育文化

一、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高校校园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整个校园为主要载体空间,以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和渴求知识的莘莘学子为导向,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为主要内容,在大学校园独有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中形成了特殊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人生价值理念,陶冶学生情操,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生活中,由于大学生的大部分基本生活都发生在校园里,他们每天在学校里居住、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行为上都要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大学是大学生人生进行系统学习的最后一站,大学生即将进入社会开始新的生活,可以说,浓郁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和生活理念的重要保障。

二、 校园体育文化

1. 校园体育文化定义及构成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广大师生员工参与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2]校园体育文化包括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和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其中,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指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由高校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以及其他一切与体育相关的精神通过沉淀、凝聚、整合、提炼出来的具有校园特色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意识、体育情感、体育道德等的总和。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起着主导作用,是经过长时间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文化,决定着每个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体育工作的物质保障,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体育雕塑、体育画报等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物质实体。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所体现出的文化并不只是体育物质本身,而是体育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透漏出来的文化气息,显示出体育智慧,能够吸引和发人的运动本能。体育制度文化介于体育精神文化与体育物质文化之间,包括各项体育规章制度、各种体育组织,只有全面完整的校园制度文化,校园体育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

2. 校园体育文化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载体,以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以及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相互融合,以一种富有深刻内涵而又有丰富外延的体育文化表现在高校校园中,在心理上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在行为上培养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法。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和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弥补了正式的体育教学所缺陷的主动作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体育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为其进入社会后的体育理念的体育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为高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支持。

三、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发展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理念在于不仅要让学生单纯的掌握体育技术理论或方法,还要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利用学习的方法和技术形成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满足自己的运动需要,能够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健身,以保证自己的体质健康发展。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开始进行新的系统的专业化知识学习,生活节奏不再像以往紧张,自主支配的时间增加,有些大学生沉迷于吸烟、酗酒和网络,过早的透支自己的身体。[3]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肥胖率和近视已经成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高校中度过的,只有通过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渗透,从精神上影响大学生体育意识、从物质上吸引大学生体育行为、从制度上规范大学生体育生活,提升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启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转变他们的思想,从被动到主动,形成正确的体育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以此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四、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体育文化理念

现在大学培养追求的是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人才,这包括了专业技术、创新技能、掌握的科学技术本领、心理素质、文化素养等多方面,而这多方面的因素都是建立在强健的体魄上面。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就是拥有再多的素质也是徒劳的。因此,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是整个高校工作追求的目标,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切实考虑到学生体育参与现状,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摆脱被动的体育教育,被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所影响,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2. 加大宣传,促进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部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体育思维、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等都是通过校园精神文化表现出来的。因此,高校应该有计划、有层次的开展体育文化传播,加大体育文化宣传,进行体育广播、开展体育知识竞赛等,促进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得学生在整个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中,能够体验到体育的快乐,理解到体育的深层含义,体会到体育中的运动美,懂得欣赏体育,从思想上理解体育的健康含义,能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感悟体育的魅力,能够自发、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加入到校园体育队伍中来,形成终身体育价值观。

3. 改善条件,加强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物质前提和保证,以一种可见、有形的物质状态存在于高校校园中,由于现在运动项目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体育物质文化要求较多,只有拥有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和器材,才能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合理的配置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资源,开发更多的体育项目和体育用品,达到学生的体育需求,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保障。因而,只有加大体育物质投资,修建体育场地、购置现代化体育器材,合理利用和分配现有的场地和器材,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作用,达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协调发展的目的。

4. 完善制度,改进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发展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重要保障,是保证校园体育文化有序进行的制度载体。学校应加强全校教师的体育文化素质,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制定符合本校特色、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同时制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管理,促进体育物质文化利用达到最大化,建立学生体质档案,动态追踪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及体质发展,制定体育文化节,加强体育社团的组织与开展。同时,在发展中不断修正各项组织措施和规章制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者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9(27)

[2]王成军,山西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5

[3]亢瑾,孟令一,王大川,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生活方式分析[J],企业导报,2014,9

第9篇:德育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一体化教室;生产车间;实训车间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场所是根据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结合课程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这个场所设施布置得合理与否,对于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场所可以设置成一体化教室、实训车间和生产车间。

一、一体化教室

与纯粹的理论教室相比,一体化教室与生产设备更接近,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专业理论教室、模拟教室、专业教室。

1.专业理论教室

在传统学科课程体系下的教学场所只具备一种教学功能,无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不再明确划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根据机械制造类的专业课程特点,如机械制图、测量技术等基础课程,可以在专业理论教室布置仪器仪表、设备(零部件)模型、技术标准、挂图表格等,这类教室可以将理论教学、学习讨论、查阅资料、小型零部件的拆装等融为一体,从而把理论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学生也不再需要上完理论课以后,接着再去实验室或实训室进行试验或实训。

专业理论教室可配置多媒体讲台、实物投影仪、零部件陈列柜、图书资料柜等,在理论授课的同时,也能进行实验的演示,还可指导学生现场操作。在理论教室设立小组工作区,学生按小组就座,培养学生制订计划、评估计划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模拟教室

在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教学中,全部依赖于真实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训练不现实,一般的学校也不具备条件,必须借助于模拟教室,除了数控编程与仿真以及CAXA、CAD/CAM等软件的学习之外,还需要模拟企业的生产过程,如PLM体验中心:建立前期的准备、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质量评估、反馈及成果应用六个环节,学生在设计平台学习机械制图、分析产品构造;通过工艺平台,根据产品进行工艺设计,并生成工艺卡片;依据编程平台,对工艺卡片的内容进行程序设计,并生成程序表;在加工平台(实训车间),根据图样、工艺卡片及程序表进行产品加工;最后在管理平台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并填写产品质量表。这样不仅实现了工作流程与校内学习的对接,也让学生能贴近岗位需求进行学习,而且使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专业教室

一些先进的高端设备,学生不可能人手一台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可以在专业教室中配置一套真实的设备,并在设备上配置视频监控,多媒体讲台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接收数据、播放课件等,教师可以演示真实的设备现场,并通过视频投放到电子白板上,解决了学生“看不清楚”的问题,还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解决了因为教师、设备、场地紧缺与学生较多之间的矛盾。

二、实训车间

与专业教室相比,实训车间更强调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性、真实性。按其功能可以将实训车间设计成单一功能和多功能的车间。

1.单一功能实训车间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或技能工种,设置单一功能的教学培训场所,如普通车工、钳工实训车间等,在同一教学场所配置多台配套相同的设备,主要用于学生学习的基本操作技能,便于教师的组织教学,也提高了设备和场所的利用率。

2.多功能实训车间

多功能实训车间是根据具体的职业或工种设计的,融该职业全部或多项职业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场所,根据机械制造类企业生产产品的需求,配置生产性的加工设备,将教学环境与实际工作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或学习小组)完成某个综合任务或产品,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提高某一项工作技能,而在几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某个产品的生产过程(计划、控制、生产、检验以及核算),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当然在多功能实训车间也必须设置专门的学习讨论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或讨论问题。

三、生产车间

引进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建立“校中厂”,校企共建生产型实训场所,将企业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和企业文化融入实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现场中学习。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既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快速提升,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学生身份的快速转变,使学生能以双重身份(学生、准员工)来要求自己,也降低了教学成本,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共赢。

通过对一体化教学场所的不断完善,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也有很多因素制约着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