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设蔬菜科技创新平台是推动蔬菜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支撑蔬菜产业创新成果和技术的重要源泉。构建和完善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国际科技信息交流、综合技术创新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中试等专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强资源创制、育种技术研发及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组装集成,整体推进成果的转化应用。
构建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平台,加快优异种质资源的创制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为纽带,吸纳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园艺所、品资所、生物中心、小麦所、资经所等省内蔬菜研究力量,建设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平台,建立科学完善的种质资源特性鉴定技术和程序,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优异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分析,提高育种的主动性。加强对已有资源的鉴定、评价、改良、创新,逐步进行数字化管理,完善种质资源信息,建立不同类型的蔬菜种质资源数据共享和服务系统,在平台成员单位之间共享,做到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利用基因工程、分子标记、辐射诱变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挖掘利用栽培种内种质资源潜力,加强近缘野生、半野生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特优种质资源。广泛搜集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及时交流种质资源信息,为蔬菜育种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种质和新材料。
构建国际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瞄准国际前沿,研发前瞻性技术依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网站,开辟蔬菜科技国际信息交流专栏,搭建全省蔬菜科技国际信息交流平台,收集、整理并及时国际科技研究最新动态和合作交流信息,实现省内与国际资源的共享。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智力成果和管理方法,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蔬菜育种创新起点,推动蔬菜育种尖端研究,开发前瞻性技术,把国际合作、技术引进与地方优势相结合,全面加快蔬菜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步伐。
构建综合技术创新研发平台,为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围绕制约山西蔬菜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为依托,以实施重大项目为抓手,建立综合技术创新研发平台,集聚全省具有强大实力的农科院有关研究所、农大园艺学院和山西科萌种业、山西强盛种业等蔬菜研究方面的优秀科技人才,产学研创新联动,共同推进蔬菜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加强小孢子育种、雄性不育系利用、组织培养等育种技术和方法的创新研究,选育主要蔬菜早、中、晚熟配套的系列专用新品种,组装集成露地蔬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模式,创新以土壤处理、合理轮作、育苗技术、嫁接技术、CO2施肥等技术为核心的设施蔬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5],为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构建科研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完善熟化配套技术,加快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省级科研院所联合企业进行产业化基地建设,为企业提供成熟的技术服务,共同搭建育种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根据创新平台育成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生态适应性,进一步研究每个新品种最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研发设施蔬菜安全高效生产、标准化无公害节本增效栽培等配套技术,制定和完善蔬菜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为实现产业化提供技术保障。形成“蔬菜创新平台成果—种子生产加工企业—种业流通企业—种业综合服务配套企业”的新型蔬菜育种产业化创新体系,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抗衡进口品种和技术的冲击。
加强山西省蔬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积极探索蔬菜育种创新管理机制加强蔬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稳定创新团队建设、科研绩效评价、领军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流动,自主创新人才评价及产学研分工协作和联合攻关等的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促进突破性大成果的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提高[6],为蔬菜育种创新平台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蔬菜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引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领军人物是创新平台的核心,一个在国内外有较高科研造诣和学术威望、具有较高战略思维和责任心、掌握核心技术、亲和力强的团队核心人物,可以带动或挽救一个研究团队。因此,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平台核心领军人物的引进和培养,同时抓好学术带头人、课题主持人、课题研究骨干、科研辅助人员五位一体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打造学科全面、专业互补、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充满活力、优势突出的科研创新团队,不断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7-9]。
多渠道争取蔬菜科技创新经费投入蔬菜科技创新作为公益性事业,省级财政应集中财力、物力建设重点和优势学科,装备省级蔬菜遗传育种和设施蔬菜栽培重点实验室,加大对农业科研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尽快改变农业科研基础设施老化、设备陈旧的状况,为蔬菜科技创新提供物质支撑。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220-02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学校各学科的发展。它是应用技术型院校提升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的内容逐渐成熟,从学科发展规划、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学校和企业的契合度越来越高。
一、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概况
钦州学院于2013年6月成为教育部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2014年8月成为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钦州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先导,注重教研教改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其产品设计专业为钦州学院特色专业。陶瓷与设计学院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强化基础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钦州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的开展始于2007年,它是一种普通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企业的合作,作为一种培养创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从早期以解决学生实习为主要目标到逐步企业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转变,合作的内容涵盖专业建设、学生管理、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质量监控、实训基地建设、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极探索,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运行稳定良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二、合作双方利益分析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合作模式,能实施开展并能长期坚持下去,必须要有能积极调动各参与对象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体现在“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陶瓷与设计学院的校企合作在合作之初就非常注重内在动力的分析,学院充分展开调研,在与众多典型坭兴陶厂家进行深度研讨并客观梳理自身办学能力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陶瓷与设计学院和企业的利益点。从企业的角度看,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储备。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企业能够掌握该专业的学生学习情况,有利于招到大量符合生产需要的优秀人才。同时,能够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再培训,减少了人才继续教育的成本。二是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获得政府的政策性优惠;利用学校长期稳定开展的学生生产性实践活动获得经济利益,减少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开发新产品,申报各级别项目,获得科研经费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继而转化为经济效益。三是形成良好的企业宣传效果。通过校企合作,树立负责任、敢担当的积极社会形象,有利于打开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从学校角度看,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改善办学硬件条件。通过企业投资改进教学设备,提高教学科研条件;利用企业场地开展生产性实训活动,拓展了教学空间,节约办学成本。二是提高办学软实力。建立实训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获得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并使其参与到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利用企业资源开展科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时有利于教师双师型人才的培养。
三、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
随着我院校企合作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制度体系也随之逐渐改善,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和制度保障,促进了校企合作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自治区政府出台了指导性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制定了激励约束制度:《钦州学院二级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试行办法》、《钦州学院差旅费管理办法》、《钦州学院物资采购审计实施办法》等;制定了科研管理制度:《钦州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钦州学院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钦州学院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学生管理制度:《钦州学院学生学风与文明行为督查实施办法》、《钦州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学科专业建设制度:《钦州学院学生课程设计实施管理办法》、《钦州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钦州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钦州学院校外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钦州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师资培养制度:《钦州学院“双师型”教师建设和管理办法》、《钦州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钦州学院选拔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办法》等。上述制度文件中,将校企合作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考量,写入各项制度文件中,使学校和企业更加深入融合和规范。通过这些制度建设,确保了校企合作能良性持续开展。
四、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科研创新平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具有文化研究、产品开发、资源共享等功能,是学校和企业合作沟通的桥梁,是培育高级别项目、发展产业的载体,是区域文化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学科发展的助推器。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注重科研创新平台的搭建,自校企合作开展以来,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平台的建立工作。目前,共成立四个科研创新平台:“坭兴陶研究所”、“坭兴陶工艺与创意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坭兴陶泥料研发中心”、“钦州坭兴陶传承与开发”平台。校企共同派出骨干人员组成科研团队,建立校企合作技术创新体系。本着资源共享、联合研究、成果共有的原则,以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究内容涵盖坭兴陶窑变技术研究、坭兴陶新产品研发、坭兴陶标准化研究与制定、坭兴陶造型与装饰、陶瓷制作工艺技术、坭兴陶新型泥料开发、坭兴陶产业化研究和坭兴陶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突出地域特色,为教育和企业共同发展提供服务。通过多年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得到贯彻,深化了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校企为主体、产学研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五、突出成效的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习教学的质量,实习教学是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的重要训练环节。为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校企合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目前实习基地的建设采取校内外结合,企业、学院共管的模式。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壮壶坭兴陶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所,企业提供设备,拥有设备40余件,固定资产金额达20万元,每年能容纳学生开展实训项目200人次。同时,以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强化校内实训场所建设。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本着突出“实训实效”的原则,学院对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始终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考核,确保能将学生实训落到实处,同时兼顾企业利益。学生校外实训采取分批次实习的方法,既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有充足的实训实习时间,又能保证企业常年有一批人数稳定的技术骨干。现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4个,每年能接纳实训实习人数100人左右。
六、实现多方共赢
自2007年开始校企合作以来,经过八年多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宝贵经验,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实现了多方共赢。企业获得利益。提升了员工素质,通过校企合作,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得到持续补充,利用学校的资源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一大批新专利申请成功,企业技术能力获得提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通过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校本教材的合作编写、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陶瓷与设计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成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近三年来,学生生参加亚洲陶艺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和全国陶瓷技艺大赛等系列大型活动,均获得了好成绩。获得国家级一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2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156项;毕业生共有80多名学生自主创业成功,收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口就业率达到98%以上。教学科研显成效。通过校企合作,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吸收了一批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充实了科研力量,近三年来,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获得了一系列省厅级课题。通过一系列科研项目的开展,钦州坭兴陶文化得到了沉淀,为钦州坭兴陶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解决思路。通过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全国陶艺大赛中多次获得金奖,该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了90%。推动了区域产业的发展。校企合作8年来为坭兴陶产业输送了300多名专业人才,为坭兴陶产业的发展持续注入生力军。尤其是这批专业人才接受过系统的现代设计教育,其设计思想与传统坭兴陶制作产生融合,使坭兴陶产业更有活力,极大丰富了坭兴陶产业内涵,更有利于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艳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以我国首批国家骨干院校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科技领军人才;成长因素;创新;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012-03
2016年5月,国家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创新团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首要任务是必须将科技领军人才的特点分析研究透彻,寻找其成长成才的关键所在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营造科技人才培育成长的良好环境,如何培植科技领军人才涌现的社会土壤,如何更好地让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当下亟需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科技领军人才的挑战与使命
当前,世界正处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之际,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世界格局走向的最核心因素是科技竞争力。科技既对经济持续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也决定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和人民的社会福祉。放眼当今世界各国,无不将促进科技进步作为本国发展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而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关键取决于人才,尤其是科技领军人才,这是事关整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战略的成败所在。
我国历来重视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近年来,科技领军人才的发展状况日益成为全国上下都十分关心关注的问题。系统研究分析影响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的能力特征和培育途径,是制定符合科技领军人才成长规律的政策举措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是加快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在世界科技竞争中领潮争先的必然选择。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国家寄望深切,使命光荣,挑战与责任并重。
二、科技领军人才素质能力特征
(一)高成就动机――学术前瞻,独树一帜
科技领军人才都有高目标的成就动机,追求崇高理想的价值信念,勇于开拓的事业进取心,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这是从事科研的动力源泉:一是追求卓越。科技领军人才读书时,就要求自己必须出类拔萃;做科研,就要求自己必须独树一帜,研究必须具有前瞻性,能反映学科创新的未来走势及其内在规律。同时,这种前瞻性能够发挥引导作用,使科技领军人才能发现团队研究中容易忽略的方面,及时弥补,适时调整。这既是科研攻关中的巨大乐趣所在,又是独立谋篇布局带领创新型团队的工作动机。二是洞察时展和变革的前沿趋势,又能积极追求创新、学以致用,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并加以应用推广,掌握核心技术并在实践中出成果。首先,要对所从事的专业有强烈的兴趣和成就动机,其次,工作要讲求条理性、严谨性。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做科学研究,必须未雨绸缪、眼光要远要广,才能具有前瞻性,才能赢占先机,积极主动跟踪学术前沿的发展动态,结合自身的学术积累优势,确定个性化的研究方向。
(二)领域技能――才思敏捷,兼容并包
科技领军人才具备深厚的领域技能,这是科研的根基,是进行创造加工的“原材料”。一是领域基本知识的先天认知能力,善于在学科发展中寻找“序参量”,即本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关键需求的结合点。二是本专业前沿知识的层。富有幽默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对文学艺术有一定的爱好,能有效地拓宽研究视野。重大的创新性突破往往需要跳出现有的范式,进行思考整合。
(三)人格魅力――潜心钻研,坚韧不拔
科技领军人才在学科基本理论建设上,要甘坐冷板凳,真正为学科的内涵发展做点事情。坚韧不拔,奋斗不息,就是决心和毅力的一种表现。“十年磨一剑”的毅力,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勤奋好学的钻研精神,积极乐观的研究热情,诚实与机敏的独特人格魅力和坚韧不拔的拼搏毅力。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成长,科技领军人才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蛮劲,在团队攻关最艰难的时候,常常吃住都在实验室。
(四)领军才能――善于组织、谙熟管理
科技领军人才必须善于“领兵打仗”,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高瞻h瞩的战略发展眼光,塑造团队的共同愿景,激励团队孕育无限的创造力,激发团队产生强大的驱动,凝聚和带领团队开拓创新。既有善于沟通协调的分工布阵能力,又有善于统筹组织选贤任能的统领出击才能,是创新型科技团队的核心与灵魂,能激励团队成员梦想更多、学习更多、行动更多、成就更多,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促成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团队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有强大的意志力,品质出众,能排除万难,带领团队攻关。做科研必须抓住核心技术,去粗取精,抓住重点、带动全局。科研带头人需要开阔视野,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三、科技领军人才的培育路径
(一)改革财政投入体系,完善科技领军人才科研生态环境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法规政策
一是加快建立财政科技投入法规制度。在现有法规的基础上,推动省人大常委会加快制定《科技投入条例(细则)》以及配套政策措施,明确政府科技投入法律地位。二是健全财政科研投入保障机制。财政科技投入预算模式应适当作出调整,量化财政科技投入的硬性指标,以法定方式确保研发经费投入占GDP合理比重,逐步实现财政科技投入增长超过GDP增长政策目标。三是建立重大科研项目财政支持制度。通过重点科技创新的突破,带动更多一般科研项目跟进,集聚社会更多力量将资金资源投向重点科技创新,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
2.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投资体系的多元化
一是探索丰富财政科技的投入方法。加强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的创新,建立适合于科研机构与商业企业研发合作的政策支持模式,加大对企业研发经费的支持,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二是打造财政、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平台。通过财政的牵引作用,充分释放市场经济的正能量,以金融创新助推科技创新内动力,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发展动力。三是以资金配比等多种方式,对市县财政的科技投入形成有效的约束和带动作用。尤其要通过财政倾斜或转移支付的方式,加强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的培养。
3.强化引导扶持,制定科技财政政策促进协同创新
一是政策上要倾斜和扶持从事基础研究的团队。重点支持有市场发展前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建立健全稳定支持和竞争择优相结合的投入机制,逐步提高基础研究领域的财政投入比重,提升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二是继续加大对省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的经费支持。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加大财政对原创性基础研究的投入。三是加强财政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培育。围绕大力发展国家和省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制订鼓励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的薪酬制度,对人才培养在政策上予以重点支持,为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提供强大人力支撑,以人才强促科技强。四是优化科研环境,通过提供科研启动金、充足的安家费以及宽松的学术环境,吸引全球科技领军人才。
(二)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激发科技领军人才创新活力
1.重视科研项目集聚过程,建立人才培养特区,实现团队与项目的良好匹配
波兰尼提出,“只有适切而匹配的项目才能最大程度地内嵌自我”。意即项目对团队来说,必须难度适中,同时符合团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只有这样的选择才能够激发主体最强烈的兴奋度,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最活跃的思维。”科研创新团队集聚过程是选择匹配的过程,科研项目通过招标、自由申报、同行评审等方式产生,将处于分散状态的团队成员集聚起来。领军人才在集聚过程中脱颖而出,以重点科研开发项目为载体,以凝炼研究方向为先导,保持自身强势学科的长足发展,以梯队建设为纽带,加强中青年优秀人才培养建设,引导团队形成内部结构合理、项目匹配良好的共同愿景。周密系统的选择中,领军人才的学科、专业、声望以及价值观,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市发展核心位置,坚持自主创新、人才引领、科技创业道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新服务体系,发挥省会科技、教育、人才、文化等方面独特优势,最大限度激发全市创新资源潜能,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推动创新型经济成长,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使创新驱动成为城市发展主要动力,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自主创新,注重协同创新。走自主创新道路,以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标准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2.坚持深化改革,突出市场导向。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完善以高校院所为骨干的知识创新体系,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坚持优化配置,资源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4.坚持统筹协调,快速有序推进。统筹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支持力度。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
(二)大力引进研发总部。规划建设企业研发基地,大力吸引世界500强等大型企业到我市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使我市成为大企业大集团的生产研发基地。加大我市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积极联合大院大所在设立科技研发中心和成果转移中心等。
(三)加快创新型骨干企业培育。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信息与服务、管理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四)构建产业集群、产业联盟。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构建电子电力、汽车电子等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力争进入省级、国家级试点。鼓励处于同一产业集群的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形成在省内、国内技术领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启动市级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支持产业集群试点工作,推动县(市)区政府加大对区域内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扶持引导。
(五)加快特色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高新区建设发展,以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世界级软件、计算机、网络通信、数字装备等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县(市)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推动“创新谷”、国家火炬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和各县(市)区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发展,加快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步伐。
三、完善产学研创新合作机制
(一)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建立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投资的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重点推进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国家超算中心、浪潮高性能计算中心、量子技术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产业层面应用研究与开发,带动相关重点产业跨越发展。
(二)鼓励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采用市场化方式,向企业开放各类科技资源,鼓励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检测、测试、标准等服务,建立完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开放科研设施的合理运行机制。
(三)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开展创新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创办专业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政策引导、科技项目管理综合改革等举措,引导政府、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购买科技中介机构的科技服务。
(四)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实施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战略,由市科技局牵头与驻济高校、科研机构全面合作,建立面向产业集群的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联合体。充分依托省会科技资源优势,创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合作模式,鼓励支持共建开放型或实体型创新研究机构和联合研发中心,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原始创新及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转移。
四、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一)加快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跨境流动的良好环境。建立以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将成果转化、授权专利和论文一并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定晋升的依据,给予相应加分或优先推荐。
(二)鼓励科技人才创业。允许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离岗创办科技创业企业,其中属于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的,经办理辞职、辞聘手续,3年内如本人要求回原单位,经单位同意且有岗位空缺的,可按有关规定重新办理聘用手续。允许和鼓励驻济高校全日制学生(包括各类研究生)创办科技创业企业。凡进入园区开展创业工作,可视为其参加学习、实训、实践教育,按相关规定计入学分,并免费享受创业导师辅导。
(三)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对新创办的科技创业企业,在注册、财税、金融、产品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高校、科研院所创办的科技创业企业,注册资本中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最高可允许70%的比例。申请设立企业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内资公司(1人有限公司除外),其资本注册实行“自主首付”办理注册登记,允许“零首付”。“零首付”的股东在公司成立之日起3个月内,按《公司法》有关规定缴纳注册资本。鼓励社会资金、财政资金在园区设立投资基金,支持园区科技创业企业发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创办科技创业企业,加快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按至少60%的比例分配给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省、市科技计划对此类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先立项。允许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创办的科技创业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相关科研团队和个人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达到约定成效的,兑现相应股份期权;以股权形式量化给予个人,依法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五、增加科技金融财税支持
(一)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打造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逐年提高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确保财政对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进一步发挥市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及商标国际注册,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及兼并国外知名品牌等工作。
(二)落实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认真执行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支持等各项政策规定。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三)完善科技金融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市科技金融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试行)》,2013年使风险补偿资金总额度达到1亿元,“十二五”末达到2亿元。用好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等引导资金,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有效模式,鼓励金融机构面向科技型企业开展更多形式的投融资服务。
六、深化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改革
(一)创新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开展创新型园区示范试点工作,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为契机,研究出台相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实施办法。梳理完善现有各类科技政策,让各类政策措施发挥更大效益。按程序启动科技进步条例修订工作,依法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全市科技进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发〔2008〕4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政策意见。
一、支持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
1.鼓励各类主体创办为特色产业服务的区域(行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对列入国家、省和市级(含*市级)建设计划并通过评估(认定)的区域(行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分别给予60万元、30万元和15万元的奖励。
2.对行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根据需要,添置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设备的,通过上报计划、组织评估等程序后,科技部门在安排科技项目经费时予以重点支持。
3.鼓励创建企业研发中心。通过国家、省、市(含*市)当年认定评估的,分别给予40万元、20万元、5万元的奖励。同时对各级企业研发中心实行动态管理。另行制定《*市级企业研发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4.推进科技创业孵化中心建设,对于入驻*市科技孵化创业中心的高科技项目给予创业资金、用房租金等优惠支持,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支持各类科技创新项目
5.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的项目,通过验收后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奖励;对列入省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的项目,通过验收后分别给予5万元、4万元奖励。
6.对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的,给予10万元奖励;经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的,给予3万元的奖励。对通过省级鉴定、省级验收的省级新产品,每项给予2万元的补助。
7.对列入*市级重大、重点和一般科技计划项目的,视项目情况,给予分期或事后补助,具体按《*市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办法》和《*市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经费事后补助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8.对列入国家、省各类科技项目,且尚未享受本级激励政策或科技经费支持的,可按上级要求或项目合同,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
三、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9.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包括省级农业科技企业、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奖励。对于不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国家级(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以企业被认定上年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为基数,环比增长10%以上部分的100%分别在5年内、4年内补助给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以企业被认定上年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为基数,环比增长10%以上部分的100%3年内补助给企业。
10.鼓励民营资本进行科技风险投资,凡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市认定的科技风险投资项目,给予实到注册资本中民营资本注入部分的15%、最高50万元的奖励。新办企业注册起3年内对地方财政贡献的100%由市财政补助给企业。
11.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凡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方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经投资各方约定、市有关部门认定,技术要素入股比例最高可达注册资本的35%,科技人员红利所得对地方财政贡献部分前2年100%、第3年50%补助给相关科技人员。
四、支持专利创造和产业化
12.支持企业、单位和个人开发专利产品,鼓励创建各级专利试点示范企业和专利示范镇(街道),安排专利专项资金予以资助,具体按《*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五、支持产学研合作
13.重点支持市外机构或个人来我市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对来我市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进行补助,安排科技合作专项资金予以资助,另行制定《*市科技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六、扶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
14.鼓励科技中介机构转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对当年度实际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的科技中介机构,每完成1项给予5万元的奖励,单个科技中介机构最高资助额度不超过10万元。
七、支持科技创业(风险)投资
15.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实行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和直接投资四种方式。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八、推进信息化建设
16.支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工程项目建设。鼓励全市性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经市立项(下同)、建设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后,给予投资额30%(或软件投资额50%)、最高20万元的补助。继续推进公共服务、新农村建设、城市和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信息化应用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后,给予每个项目软件投资额50%、最高15万元的补助。
17.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凡列入“CAM、CRM、ERP”示范性和重点推广项目,建设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后,给予每个项目软件投资额50%、最高15万元补助;对获得国家、省信息化示范企业称号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补助。
18.鼓励发展信息技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对本市企业申报列入省级以上信息技术产业化项目且尚未享受本级政策补助的,可按上级规定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
19.鼓励企业申报软件产品和软件企业。本地企业软件产品通过省信息化协会新认定的,给予每项软件产品1万的补助;通过软件企业新认定的,给予5万元的补助。
九、附则
20.建立激励和约束双重机制。激励政策的享受建立在企业严格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认真落实约束性指标的基础上,凡违反税务、环保、国土资源管理、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工商管理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或未完成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指标的企业,不能享受所属年度优惠政策。
21.企业享受各项财政补助实行最高限额,除明确注明限额外,同一企业在一个年度内享受的各类财政补助最高限额为100万元(不含与对地方贡献相关的补助,下同);凡享受“一企一策”优惠政策的企业不再享受本政策;同一事项符合本政策意见多项条款的,不得重复享受,但可按最优惠的条款执行;同一项目进档升级,属定额补助的给予两档之间的差额补助,按年限补助的,按更高年限减已享受年限补助;本意见所指企业研发中心、省级新产品与经贸系统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业新产品不得重复享受。
22.为规范核算,企业收到的财政补助计入“补贴收入”科目核算,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各级财政按企业逐个建立优惠政策兑现的档案和清册,详细登记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依据、期限、标准和实际享受金额等内容。审计部门将政策兑现列入审计范围。
23.本政策意见出台后,除本政策意见列举外,市委、市政府以前出台的优惠政策与本政策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政策意见为准。
[关键词] 高校 科技中介 发展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中介机构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促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企业之间共同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1]。在知识创新系统中,企业是知识的需求者,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的供给者,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作为连接二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 科技中介机构是福建省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海西建设事业的重要途径
1.1 通过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发挥福建省高校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
“十五”以来福建省高校科技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科研经费不断增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高校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占全省的比例达80%以上。高校已成为科技创新平台的主要依托者,截至2009年底,福建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5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27个、省产学研研发基地15个,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平台群。高校已成为福建省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提供者,福建省2009年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40%以上为高校所获得,全省高校获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31项,占全省的89%。这些优秀的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技术转移和转化,将造成很大的浪费,通过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可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以多种形式向社会转移,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
1.2 海西产业的技术进步需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来实现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是满足企业技术需求的主要途径,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技术转移中心(TTC)、技术转让办公室(TTC)、"科技市场"等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机构大多是依托高校建立的,对本国的经济发展、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美国一项关于技术转移的研究发现,通过技术转移,企业的平均收益为55%,而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的平均收益仅为22%[2]。
福建省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普遍较弱,绝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技术转移,特别是来自高校的技术转移是满足企业技术需求的重要途径。
1.3 通过科技中介机构实现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经济建设的社会职能
高校的三个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以福建省高校为依托建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促进高效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行使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当前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中介机构,用以整合和组织高校科技资源,开发和扩散行业共性技术,参与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高校技术转移,加强科技、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是完善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和有力措施,也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实体化、具体化的一种体现[3]。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可以成为政府推动产学研工作的重要助手和抓手,成为产学研与金融、资本要素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
2 福建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现状
目前,依托福建省高校建设的科技中介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研发基地、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等。这几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定位各有不同,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也不相同,从不同的方面和途径服务于企业多样性和层次性的需求。
2.1 福建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
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移中心成立于2009年8月28日,由福建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负责日常管理,各共建高校在本校设立分中心,重点开展本校技术转移工作。
2.2 大学科技园
目前我省建有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福州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这两个大学科技园分别以厦门大学和福州地区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组合,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
2.3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依托我省高校建设的有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国家、区域的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开发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开展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转移和扩散,持续不断地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的先进技术、工艺及其技术产品和装备;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工程技术验证和咨询服务;为行业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4]。
2.4 产学研研发基地
目前依托我省高校建设的产学研研发基地有15个,基本涵盖了海西建设的各个关键行业领域。产学研研发基地的任务是:为产业集群和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主要针对产业集群和区域产业中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开展技术攻关、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实施;研究开发具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装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转移和扩散,为中小企业提供成熟的先进材料、技术、工艺及其技术产品和装备;开展调研和研讨,提出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向主管部门申报属于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科技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组织协调国内外专家开展科技攻关;负责收集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最新科研成果,直接推介或通过基地创新平台的消化吸收和技术集成后推介给企业,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为行业提供发展战略报告,成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参谋和连接产业和科技的桥梁;为行业企业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5]。
2.5 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
2008年、2009年,在福建省教育厅的牵头组织下,相关企业和省内外高校、及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共同成立了环保、电机、改性塑料、集成电路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力图将高校优势科技资源系统地注入福建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的转变。
3 福建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福建省高校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致力于服务我省科技创新。但总体上看,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整体发展水平,远不能满足海西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也处于落后位置。
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推动我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提高认识,明确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
“十一五”是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高校科技工作特别是高校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提高对建立高校科技中介体系的重要性的认识。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延伸,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在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科技资源优势,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促进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纽带作用,将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营造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良好氛围[6]。
3.2 加强政府对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政策引导和扶持
为使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符合海西经济战略的需求,政府应从海西科技经济的战略高度和长远目标出发,支持、鼓励和引导高校科技中介服务的发展。尽快出台有关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组织制度、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法律地位、责任等,明确政府通过项目委托、经费支持等途径培育扶植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引导和推动它们开展有效服务的责任和办法。
3.3 加快高校科技中介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中介活动,积极引导省内高校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兼职从事科技中介工作,加快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门类较全的科技中介人才队伍。组织开展高校科技中介人才培训工作,建立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培育一支科技中介人才队伍,为技术供需双方牵线搭桥,促进产学研结合[7]。
3.4 建立现代化的高校科技中介网络服务体系
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统筹规划全省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信息支撑体系,建成覆盖全省高校的网络系统,通过这个全省高校科技中介服务网,实现不同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对接,将互联网的优势与科技中介的性质特征有效衔接,为省内高校和企业提供服务,促进科技中介市场的发育。
3.5 加强闽台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台湾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相对发展比较成熟,已经积累了一些较好的经验,通过学习借鉴,可提高我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应加强闽台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与台湾科技中介机构进行合作交流,通过海峡两岸科技中介服务论坛等方式,为海峡两岸科技中介机构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促进两岸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赵沁平,加强高等学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J].
[2] 赵沁平.加强技术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1):13-15.
[3] 刘洪民,杨艳东.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及发展思路[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19(5).
[4]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7,(52).
[5] 福建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暂行管理办法,福建省经贸委,2007年8月.
坚持“四个突出”,加快构建创新链
突出创新平台建设。按照“合理布局、特色发展”的原则,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布局,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加快青山湖科技城建设。科技城是浙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型省份的重大平台,临安集全市之力推进建设。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3亿元,核心区主干道路、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项目相继建成,浙商研发总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化基地“一总部一基地”完成城市设计。引进院所、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34家,成为全省最大的科研院所集聚地,目前已有17个院所项目动工建设。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园和自主创新示范区,荣获浙商最佳总部基地(园区)、首届浙江省最具发展潜力十大新城称号。二是搭建企业孵化平台。科技孵化中心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9家,累计毕业企业60余家,并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目前,正依托青山湖科技城“一总部一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近40万平方米的孵化(总部)大楼建设。三是搭建科技加速平台。建立中国坚果炒货食品电子商务平台,首期投入使用面积1?郾5万平方米,成为杭州市首个专业科技企业加速器。推进阿里巴巴临安坚果炒货产业带项目和淘宝特色中国馆—临安馆建设。四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在推进4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5个行业研发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组建了分别由两位中科院院士牵头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临安本地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互补,协同创新。
突出创新主体培育。按照“梯度培育、分类指导”的方法,对创新主体进行针对性的扶持发展。一是积极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制定出台科技型小微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实施蒲公英计划、雏鹰计划,每年培育100家以上企业成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并鼓励加快成长为科技“小巨人”。二是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311工程”,每年培育3家科技领航企业、10家科技标兵企业和10家科技成长企业。今年,“311工程”培育企业中已有9家申报为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三是狠抓创新人才培育。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推进“天目春雨”、“天目彩虹”等人才引进和培育工程,累计引进硕博士创新人才250余名,建立博士后(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据测算,已入驻科研院所建成后,还将带动1500名硕士或副高以上人才入驻,其中“国千”、“省千”人才近30名,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突出服务民生导向。始终把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活力源泉。紧密结合全市农业发展实际,推动科技与农业的嫁接融合。如依托浙江农林大学研发优势,通过“竹笋早出覆盖技术”和“山核桃丰产技术”两大成果的推广应用,培育出了两棵“摇钱树”。2012年,竹笋和山核桃的一产产值分别突破9亿元和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10余万农户直接受益。围绕城市管理、公共交通等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加快以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为核心内容的“智慧临安”建设。“宽带临安、光网城市”工程加快推进,“数字城管”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在全市主要街道路口、公共场所、案事件高发区等重点部位,实现视频监控布点全覆盖。
突出创新机制完善。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一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出台增强工业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等系列实施意见,引导企业持续增加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去年以来,全市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优惠1?郾65亿元。二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机制。开展“专利清零”行动,每年对100家企业进行重点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专利授权量“零”的突破,创建成为省知识产权示范市。三是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每年征集和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200余项,组建企业技术难题项目库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和中国临安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坚持“两促一拓”,着力提升产业链
加强技改促转型。全年实施省技改“双千工程”重点项目16个,杭州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0个,完成技改投资53?郾8亿元。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如杭州宇中高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累计投入1亿余元进行自动化技术改造,年生产能力从2007年的1亿只提高到2亿只,年销售产值从6亿元上升到12亿元,而员工却从5000余人下降到2400余人。
筑巢引凤促集聚。推动“向山要地、工业上山”,每年新增工业平台开发面积3000亩以上,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的三级工业平台体系更加完善。经济开发区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占全市比重提高到43?郾2%,亩产税收超过28万元。依托本地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产业集群,继荣获国家火炬计划电线电缆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城、中国节能电光源制造基地等称号后,去年又获得中国五金工具生产基地、中国装饰纸之都两块“国字号”招牌。全面完成农业“两区”建设任务,成功创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启动建设浙西省级旅游度假区,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加强招商引资库、项目生成库建设,实行平台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推进“浙商回归幸福城市”建设,出台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等招商政策,为临商、浙商创业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
腾笼换鸟拓空间。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和企业,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环境容量、腾出发展空间。去年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1家,腾出空间500多亩,同时,通过企业收购、项目合作等方式,挖掘和利用企业闲置土地520亩。
把握“四大环节”,主动对接金融链
完善金融体系。引进中信银行、上海银行、泰隆银行等银行分支机构,全市金融机构达16家。组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11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积极引进创投、科技担保等科技金融机构,并积极筹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
突出服务重点。要求辖区内金融机构把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作为信贷服务的重点之一。2012年末,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63?郾86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51?郾97%,其中当年新增21?郾44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4?郾68%。在一年一度的政银企大型对接会上,又把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为企业解决了11?郾9亿元的融资需求。
创新融资模式。出台企业上市扶持政策,上市企业达6家,1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天目药业、鑫富药业分别是杭州市首家上市公司和首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与浦发银行等银行合作,建立“机器换人”专项贷款业务,专项用于支持企业的设备改造。探索行业协会参与企业融资,如精密元器件协会与市信用联社的签署了总额1亿元的融资合作协议。
强化风险防控。制定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分别设立临安市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池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单个项目创业引导基金注资最高可达600万元。设立运作1亿元的应急周转金,积极稳妥、依法规范地防控和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
关键词:仪器设备;高等学校;科学管理
作者简介:杜伟胜(1976-),男,河北大城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实验师;王翠艳(1979-),女,江苏沛县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4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基于高校创新平台建设的实验设备资源配置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Z201132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53-02
仪器设备作为高等学校发展的主要物质资源组织方式,是高校发展的载体和基石,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其诸要素和谐统一发展对于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1]随着近几年国家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高度重视,依托于政府的高校设备经费投入不断攀升,很多理工科院校仪器设备数量激增,一些突出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露出来,主要包括盲目扩张、资源分配冷热不均、管理不到位导致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很多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长时间闲置等。如何实现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的科学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尽可能减少设备的闲置和浪费,是高校仪器设备科学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针对仪器设备管理已经采取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石家庄铁道大学对此也进行了积极地探讨和实践,本文将介绍石家庄铁道大学在仪器设备科学管理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
一、统筹协调,突出学科优势,实现设备的科学规划与合理配购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的科学规划与购置是其管理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规划,与学校的专业规划、教学计划、学科发展、科研方向的要求结合紧密;学校的专项资金额度分配合理;设备选型科学先进、论证充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才能提高,投资效益才能得以体现。
随着中央财政对高校发展专项建设资金的逐年增加,为做到实验室建设整体协调和特色相辅相成,切实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规划管理工作,石家庄铁道大学从管理层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学校领导和相应的职能部门成立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建设筹划小组,其成员包括:主管实验室教学、科研、资产管理、财务、审计工作的处室及主要院(系)的负责人。建设筹划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以学校全局为立足点,依照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方针及战略,凝练学科方向,注重各学科交叉集成实验平台总体规划和创新,按轻、重、缓、急提出以学科专业方向为基本框架的多学科融合的大实验平台建设规划思路,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保证添置的仪器、设备达到最理想的性价比,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效益。控制经费分配额度也是建设筹划小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要根据学校每年的整体预算和上一年度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绩效考核情况做好经费额度的切块、分配工作。在充分发扬民主基础上,由小组集体讨论决定,并经校长办公会裁决。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做好设备的选型与论证工作也至关重要,该过程是保证利用率的关键因素。建设筹划小组的最后一项任务是按照实验平台建设目标和教学任务或科研任务,结合市场价格行情和兄弟院校调研情况,遵循技术先进、功能实用、经济合理、性价比高的原则,完成拟配置仪器设备的选型与详细论证。通过统筹协调,多步联动,实现了设备的科学规划与合理配备,突出了学科优势,注重实验室功能的整体协调性,提高了各学科实验平台的综合实力。
二、转变观念,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多层次教学与科研实验平台
打破传统思想观念是关系高校仪器设备科学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过去,仪器设备建设的重点往往是各个独立实验室设备的投资建设,很多时候是“照方抓药”,不善于思考和探索,造成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不高、资源分散、实验室封闭独立、实验类型单一等现状。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现有设备利用率,避免“小而全、大而乱”作坊式的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对学校各实验室现有设备资源进行调整,向一定空间、区域集成,系统整合,优化配置,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共享的多层次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具体包括专业课程实验平台、综合实践实验平台、科技创新实验平台。
1.专业课程实验平台
专业课程实验平台主要集中在各二级学院专业类实验室,如土木实验中心、机械实验中心、交通实验中心等,保留了一些专业验证型、演示型仪器设备,开设重要的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演示性实验教学课程,[2]作为理论教学的巩固、补充、深化和提高,旨在对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让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强课程知识的整体理解与应用。
2.综合实践实验平台
课内教育是基础和主渠道,课外实践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升华。[4]石家庄铁道大学属于工程类高校,开设的专业应用性很强,对学生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建设大学生综合创新实践实验平台,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快速成长,保证学生个性发展、实现知识拓展、延伸学生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有着独特的作用。
石家庄铁道大学在2006年初就专门成立了工程训练中心,在对学校现有制造类、机电类、印刷类、大型机械类资源整合调拨的基础上,新购置700多台套实验训练类设备,建成了工业基础、机电创新、文印技术、工程机械四个综合创新实训基地,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实践基础的差异性,分层次、分步骤地开设创新实践项目,如认知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课程,将原来由各学院单独开设的一些实践课程整合为按课群划分的专业实践课,使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整体优化,从而使重组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转变为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有独立的教材、独立的学分、独立的实践指导教师。通过实践发现,建立综合创新实践实验平台,在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才能。为此,近两年石家庄铁道大学针对自身办学的行业特色,积极与校外合作企业联合,筹建了铁道实训基地,建设了300米传统铁路轨道、50米无砟轨道、桥梁、隧道、站台等室外实践基础设施以及铁道信号、牵引供电、交通模拟沙盘等实训室,购进了机车和车辆,涵盖了学校土木、机械、交通、电气等多个相关专业,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实践的需求,调动学生对实践学习的兴趣与积极主动性,达到实践训练的目的,保证实践的作用与效果。同时引导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进实训基地进行多元化的创新实践,使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即使有繁重的学习任务,也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使实践教育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3.科技创新实验平台
科技创新实验平台是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来,整合、集成已有的“高、精、尖”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并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建设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验平台,最大限度释放学校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竞争实力和创新水平。[4]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点,石家庄铁道大学坚持服务国家及地方重大工程需要,瞄准科技前沿,“十五”以来,通过对校内外综合资源的有效整合,已建成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在隧道施工新技术及环境控制、国防交通应急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大型结构健康诊断、TBM掘进技术、交通环境与安全工程、虚拟现实技术等研究方向独具特色,承担了一大批国家或省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汇聚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术团队,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为国家和地方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千方百计,利用经济杠杆,提高大、新型精密仪器设备利用率
充分发挥大、新型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提高设备利用率,建立一种自我约束机制,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石家庄铁道大学利用经济杠杆,制定并实施了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有偿占用管理办法。以学院、系(所)等教学科研机构为单位,针对原值在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从购入验收第二年起,按设备原值的3%征收10年有偿占用费,同时考虑仪器设备承担的实验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科研论文、著作及科技奖励等成果的数量等应减免金额。
学校对上缴的有偿占用费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成立“仪器设备有偿占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主要用于仪器设备的运转、维修及再投入。自该办法实施以来,石家庄铁道大学新型、大型仪器设备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展,实验室开放度不断提高,促进了教师、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的使用积极性,从而提升了整个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
在满足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学校鼓励教学科研设备用于对外服务,建立科学仪器的共用协作机制,于2011年加入了河北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联盟,使仪器走出学校的“深闺”,面向全社会按市场规律公开合理配置资源,以专业服务为特色,大力宣传学校大精型仪器设备建设成果和服务内容,为企业提供科技人员专业技术培训、产品检测、标准制定等服务,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促进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5]科研人员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及时挖掘和提炼总结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通过进行攻关,增强实践创新能力。
四、成效及建议
通过几年的努力,石家庄铁道大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已有很大提高,有效地避免了盲目计划、配置后长期闲置的现象,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然而,对于高等工科院校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仪器设备报废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管理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普及应用,对现代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提高管理策略的同时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增强管理意识,[6]不能忽略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要定期组织相关方面知识的培训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利,李强.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平台科学管理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5):48-50.
[2]张中脊,田仲初.结构试验超市平台的构建与研究[J].高教论坛,
2010,5(5):52-54.
[3]沈剑敏,陈强,管丽萍.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04-105.
[4]郑士珠.地方高校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管理,2010,12(3):138-14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由“生存型”转向了“健康型”,消费者对未来农业发展及农产品的要求不单体现在数量上,而更多地体现在质量与品种的优选上,需要更多的卫生、营养、无污染的农产品。同时,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我国就提出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将是绿色农业,在保持农业高产、高效、低耗的同时,产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因此,当前形势的发展对农产品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生产技术要求有更高的突破,需要在优良品种选育、绿色循环生产等“绿色技术”上实现农业技术的创新。相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唐山市的农业企业比较少而且规模都很小,上市企业就更少,受人员与资金的限制,作为农业技术的主要需求者对技术创新的参与有限,农业技术创新还主要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然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往往是“自己有什么就推广什么”,而农业企业是“政府给什么项目就做什么项目”,农民则是“什么赚钱就种什么”,这就导致供求双方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完成技术交易,造成了产学研的脱节,大量农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停留在科技创新阶段,无法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影响到了农业企业的发展和整个农业的竞争力。构建和发展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能够打破界限,有效整合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资源、信息和服务,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联合突破重大共性技术,并快速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的紧密结合,是解决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的重要举措。唐山市首先在农业领域开始了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步伐。2010年9月,唐山市迁西县板栗研发中心、河北省板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联合17家板栗生产基地、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成立了河北省板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总体来说,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规模,为提高唐山市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其他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步伐还有待加快。
2推进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对策建议
2.1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支持
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不但涉及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还涉及农业、科技、教育、工商、财政、税务、金融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政府行为对联盟的组建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各级科技部门负责全面的指导和协调工作,负责制定联盟成立的程序和管理办法,并围绕农业重大技术创新需求,沟通协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联系,做好组织推动联盟构建的日常工作。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当强化自身职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和支持联盟的建设,营造有利于联盟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2.2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协议
联盟成员共同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是各方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知识产权归属的重要依据,是保证联盟成功运行的关键。联盟协议的制定应尽量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联盟协议首先应规定联盟的目标、成员任务、运行机制以及制定与联盟运行相关的项目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文件。联盟协议的重点则在于要对合作创新的投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产业化收益等问题的分配进行说明,对技术研发失败、技术泄密、市场变化等风险的控制、承担进行约定。同时,还要提高联盟成员欺诈和背叛行为的惩罚力度,以使技术创新者的利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不受侵害。此外,针对联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对协议进行补充,从制度环境上为联盟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2.3构建沟通交流平台
研发机构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之间农业科技的合作创新涉及投融资、技术研发、中期试验、成果转化、营销管理等多个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联盟成员间容易产生争议、摩擦,影响其技术创新的效率,切实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沟通交流平台,是联盟稳定发展的基石。首先,建立联盟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制定情报互通、技术交流、人员交流等制度,加强联盟各方知识与经验的交流共享。其次,建立联盟合作学习平台,通过正式学习形式如讲座、报告和非正式学习形式如座谈、研讨等,加速联盟成员间创新知识的流动速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尽快产业化。此外,联盟还需建立冲突协调、争端处理制度,以妥善处理联盟成员间的摩擦,增强彼此的信任,最终实现技术创新联盟各方的多赢局面。
2.4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
科技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营造有利于联盟发展的经济环境,如引导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联盟成员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具体来说,可对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项目给予优先或低息贷款,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充分运用融资租赁、买方信贷、卖方信贷等金融工具支持参与联盟的运行,并增强金融政策的针对性,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开发推广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对联盟企业给予上市融资的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和完善科技保险市场,积极开发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以转移联盟技术创新的风险。
2.5完善财政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
政府财政税收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有限的R&D资金向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倾斜,完善有关农业技术创新的财政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如给予新成立的联盟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或奖励,加大对农业重点领域中的关键性技术和共性技术联合研发的补贴力度,并制定专项引导资金,支持联盟组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对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企业获得的创新收入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税前扣除或税收抵免、税收优惠的结转或追溯、加速折旧、提取技术准备金等。
2.6建立监督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