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司资产审计报告范文

公司资产审计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资产审计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司资产审计报告

第1篇:公司资产审计报告范文

一、案情陈述

A公司是一家建材超市有限公司,由6家股东组成。为了共同转让各自的股权给B公司,A公司于2000年1月,委托S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199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审计,同时委托某资产评估事务所进行净资产评估。会计师事务所在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等自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资产评估事务所依据审计报告,出具了A公司净资产评估报告。

2001年1月,B公司以“审计报告和评估报告严重失实;全体被告隐瞒重大事项,共同实施欺诈”为由,提起股权转让纠纷诉讼,将A公司原6家股东列为第一至第六被告,资产评估事务所列为第七被告,S会计师事务所列为第八被告。请求第七、第八被告对原告支付的股权转让价款1750万元和损失670万元,与前6位被告一起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原告B公司诉称,1999年12月,原告与A公司6家股东共同达成受让其所持A公司51%股权的《意向书》。基于充分信任中介机构,原告同意股权转让价格以转让方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对A公司审计和评估后的净资产值确定。2000年2月,原告与前6位被告正式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以审计报告确认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以及以审计报告为依据做出的净资产评估报告为准,确认A公司51%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750万元。原告依此支付了股权转让价款后,成为A公司控股股东。B公司随即对A公司的资产、负债等状况进行了审查,发现A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严重不实,审计、评估结果严重失实。主要事实如下:①征地劳动力安置费903万元应作为负债处理,而不应列入资本公积,导致虚增净资产;②1998年末,公司开业仅一年余,违规将420万元存货作盘盈处理,导致虚增利润;③1998年末,公司会计在无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违规将一笔应付账款71万元直接转为营业外收入,导致虚增净资产。

上述严重问题,审计报告均未披露,也未作任何调账处理,审计报告和评估报告确认的净资产值与A公司资产实际价值相差达1800余万元。

二、原告对审计单位的诉权问题

涉讼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会认为,本案诉讼标的是股权转让协议纠纷。该协议是原告与第一至第六被告所签订,而会计师事务所仅与前6位被告投资组成的A公司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据以承担审计业务,这是两个主体不同,独立的法律关系,彼此并无必然联系。因此,在程序法上不构成共同诉讼之被告地位。况且审计报告明示会计报表由委托人负责。委托人在委托审计业务时,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客户声明书”明确承诺:“本公司管理当局对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所以,在实际处理上,审计单位不应承担当事人在股权交易中应由自己承担的交易风险。

然而,基于以下事实和法律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恐怕很难摆脱被告的地位。①《注册会计师法》第42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②《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③股权转让协议书约定,A公司的股权转让价格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和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依据,审计报告是股权转让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原告是审计报告的直接使用者之一,会计师事务所既然接受了审计委托,出具了审计报告,就应当对其产品--审计报告承担法律责任,按照法律规定,共同侵权人构成民事诉讼共同被告。

如果原告能举证证明会计师事务所明知审计报告作为股权转让价格的依据,会计师事务所在股权转让协议上签章确认审计职责的,或在业务约定书上明确审计报告将用于股权转让价格的,可列为共同被告。如果将审计报告作为股权转让价格的依据,仅是股权转让与受让双方的约定而未告知会计师事务所的,则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在本案中,由于审计业务约定书未就委托目的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范围作出明确的约定,在原告无力举证证明审计报告将用于确定股权转让价格的情况下,举证责任应转移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约定书未约定审计报告的使用范围,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过错。

三、审计风险,从业务约定书开始

审计单位对客户的责任,包括对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责任,是建立在委托合同关系上的,由于审计业务不同于其他商业行为,审计业务的委托常常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合同,取而代之的是由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签订的业务约定书。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规定:“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法定约束力。”为了保证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合理、无误,该准则第一章、第二章还对签订业务约定书的程序和基本内容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业务约定书是审计业务执行的必要环节和审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措施。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庭将会十分重视注册会计师行业准则中,关于业务约定书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以便查清委托审计的目的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范围、使用责任等案件事实。

在S事务所的审计业务约定书中,把“委托目的”条款变为“业务范围及目的”,条款全文如下:“乙方将根据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对甲方的内部控制度进行和评价,对会计记录进行必要的抽查,以及在当时情况下乙方认为必要的其他审计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会计处理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从文字表述上未清晰反映委托人委托审计的目的。而委托目的的约定,直接到审计报告的用途,判定委托人是否合法、适当使用审计报告,以及由于使用审计报告不当所造成后果的法律责任等一系列问题。在“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条款中,则约定为:“乙方向甲方出具的审计报告一式四份,这些报告由甲方分发使用,使用不当的责任与乙方无关。”也未对审计报告的使用范围作出明确的约定。因此,条款中关于“使用不当”的责任,也无从区分。由于S事务所提供的业务约定书采用格式条款订立,按照法律关于“对格式条款有争议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的规定,因此,在诉讼中,原告关于审计报告是作为股权转让价格依据,审计单位应当承担审计报告失实的民事责任的主张,与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审计报告使用不当的后果与己无关的抗辩,法律可能会向原告的主张倾斜。

由于审计业务委托人,以及审计报告的直接使用者或潜在的使用者对委托目的具体要求不同,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也会千变万化。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重大审计业务或特殊用途的审计业务时,尽量避免使用格式条款业务约定书。而应当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的规定,事先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经初步评价审计风险后,以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客户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予以说明,并认真签好审计业务约定书。同时,对正使用的格式条款约定书,进行必要的审查、修订。这些格式条款业务约定书,有的是依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业务约定书》制定的;有的甚至根本不符合准则的规定,但均为格式条款形式;有的规定了免除自己的主要责任;有的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而这些条款,依照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定,均应认定无效。因此,应当注意到法律环境发生了变化,业务约定书也应该作出符合法律规定的调整。

四、对审计结论认识上的分歧

原告认为经过审计确认的报表,应该是挤干“水分”的。而会计师事务所却认为,由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采用事后重点抽查的,加上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固有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难免存在会计报表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反映失实,而注册会计师又可能在审计中未予发现的情况。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责任并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委托方的会计责任”。涉讼的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仅以此为抗辩理由,主张造成A公司资产、负债、收益不实的责任在委托方,自己应当免责,则显得苍白无力,很可能不被法庭所接受。

在法庭上,涉讼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充分其专业知识,举证证明审计是严格依据《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进行的,并确实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特别需要举证证明审计人员已经充分注意到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和舞弊》,以及《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8号--违反法规行为》的规定,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和实施了审计计划,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证实错误或舞弊是否存在,或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的相关。对一些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审计人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客户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作出恰当的评价。使法官充分认识“审计固有的风险”。弄清会计信息失真的真实原因。

涉讼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的“真实性”的抗辩中,应该改变职业思维定势。如果仍以为注册会计师对被审验的会计报表,只要按照《准则》的规定,谨慎执业,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则审计报告就符合“真实性”的要求,而不应该承担由于会计报表虚假而致使审计报告失实的责任。以这样的理由抗辩,肯定将会招致对方律师有力的反驳,亦难为法官所接受。法律界一般认为:“不真实”是指审计报告的与事实不符,即“虚假”。这也是法律界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定势。会计界想在这个问题上以自己的思维定势来改变法律界的思维定势,特别是要改变掌握审判权和裁决权的法官,恐怕不切合实际,难以奏效。法庭对审计报告的关注,首要问题是审计报告是否具备预期的质量和功能,而不仅是审计的程序是否符合准则。只要不真实的审计报告提供给了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他们据以作出的决策遭受了损失,注册会计师就难以以恪守了执业准则为由,来主张免责。

从上讲,审计准则所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是能够有效地保证注册会计师在特定的审计成本下取得真实的审计结果。当注册会计师严格执行了法定审计程序时,得出的应当是真实的审计结果。但是,这并不排除审计固有的风险,以及被审验单位的会计责任。因此,在诉讼中,会计师事务所要证明自己严格执行法定审计程序,没有过错。并假以完整、规范的工作底稿,论证这一事实,非常重要。这样,独立审计准则的权威性也得以充分的展示。反之,如果审计单位不能提供完整、规范的工作底稿,来证明自己的审计程序和内容的合法性、规范性。那么,本身就违反了准则的规定,只能咎由自取。

第2篇:公司资产审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资产减值损失

一、资产减值及相关原则概述

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的或者得以控制的资源。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的现时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未来经济利益的评估值,在会计上表现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历史成本,这种差异源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根据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当资产发生减值时,财务会计应当正确反映资产的减值,其实质是对减值资产按减值后的现行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当企业的未来可预期经济利益高于账面成本时,记录为一笔资产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会计相关的会计原则主要有两个:一是资产减值会计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如今,因通货膨胀的存在增加了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资产减值会计是针对现有的环境和条件提出来的,是基于历史成本计价模式的重大突破;二是资产减值会计是对稳健原则的应用。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滋生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经营风险的不断增大,就需要更加广泛深刻的运用稳健原则,该原则要求企业正确地反映风险,以有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资产减值会计就是如此应运而生的。

二、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资产减值会计实务中常遇到的问题

1、上市公司财务预决测能力偏低。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对于现金流量预测缺乏经验,预测结果可靠性低。证监会曾先后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提供3~10年期的盈利预测,结果都不理想,只能把盈利预测列入自愿披露信息。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的财务预决测能力偏低方面。

2、弄虚作假层出不穷。在我国证券市场取得重大发展的十多年中,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屡见不鲜。2001年爆发了银广夏、麦科特等多家上市公司造假案件。这些公司的每一份虚假财务报告的背后,都附带着一份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虚假审计报告。

3、会计专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低,操作能力受到局限,缺乏对市场信息的洞悉能力,对于错综复杂的资产减值问题,一些会计人员有心无力,这就影响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施的效率,也让我们必须加快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才能达到要求。

4、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现在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这使得所有者缺位,对经营者的约束力小,企业形成不了一个健全的监管约束经营者的机制,这就为经营者创造了为获取自身利益而利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进行盈余操纵的可乘之机。

5、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合理。上市公司受其利益的驱动性,通常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新的利润操纵手段以逃避市场的监管,从而达到上市、“保牌”、“摘帽”、“扭亏增盈”和增发配股等多重性目的,且在相关信息披露时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和内容予以披露,利用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及其他减值准备的计提操纵利润。

(二)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成因分析

1、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在经济发展程度不足以形成一个统一的交易信息系统,便不能取得具有实际意义的预期未来收益信息。这使会计人员在考虑资产减值的因素时,不能获取可观的估计数据。而且在多变的当今环境下,公司的运作不合理,经营状况不稳定,偶发性因素较多,因而在市场上要获得准确的信息仍需时日。

2、外部审计监督力度不够。注册会计师是会计外部审计监督的主要力量,它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力度还不够,这主要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制度的不健全,会计师聘用、轮换制度尚不完善,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同时还缺少给予注册会计师支撑的专业审计准则。造成我国独立审计报告失真的原因很多,其中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外部审计制度的固有缺陷,是造成审计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3、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匮乏,而低学历或无学历的会计人员还占有相当大的比率,有的甚至没有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虽然他们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是由于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新的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实施,一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实际工作的需要。有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对政策法规的运用和业务处理不够准确,导致业务处理的估计、判断偏差较大,会计信息失真。另外,我国会计专业教育对会计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对一些会计人员的营私舞弊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还有些会计人员不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法制观念淡薄。

4、上市公司治理机构不完善。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明显的缺陷:一是在授权审批控制时没有做到按资产减值准备额的大小进行分级审批和审核;二是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的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工作没有做好,有时原始数据的提供、计算和审核都是同一批人完成;三是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的审计监督弱化,真实有效的信息并未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而是为了上市公司自身利益进行编制。

5、会计政策选择权运用不合理及减值准备披露透明度不够。很多企业并没有正确运用《企业会计制度》赋予的会计选择权,而是将其视作了利润操纵的机会,往往利用会计选择权重组“报表业绩”,违背了资产减值会计相关规定的初衷,造成股票市场资源的不良配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不高,也没有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详细披露其对利润的影响。

三、解决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有效的信息和价格市场是顺利实施资产减值准则的重要保障,它可以使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到公正合理的确定和公开。健全和发展我国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就必须健全和发展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等,进一步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报价系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公正合理的信息,使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具有可操作性,提高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

(二)强化外部监督作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公司年度报表中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具有鉴证作用。因此,注册会计师应该评价资产减值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计提方法;检查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批准程序;比较前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数与本期实际发生数;复核资产减值准备的正确性;评价资产减值准备披露的充分性。在审计工作报告阶段,注册会计师依据审计证据所估计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列示有差异时,应判断差异是否合理。只有加强外部监督才能更好地规范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

(三)增强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会计人员应结合资产减值规范规定的计量标准,正确确定资产减值的数额,并及时通过会计记录反映在会计报表上,使报表使用者及时了解企业资产的实际状况,以做出正确决策,这都要求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会计人员应自觉、主动去学习、思考、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来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来适应会计变革的需要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资产减值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更多注入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因素,这需要会计人员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主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上岗要求、后续教育等方面进行规范。

(四)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构。公司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构来行使决策、管理等权利,承担责任,相互监督和约束,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机构是很重要的环节。加强所有者的控制权,真正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变股权过于集中的局面,形成国有股权适当分散持有,国有股权人间有效竞争、相互制衡的国有股持股结构。通过激烈竞争的外部市场,形成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外部监督,使其因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而去监督和约束经理人,这样能提高上市公司动作的自律性和自觉性,还能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五)加强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信息披露和减少人为因素。在准则中尽量采用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减少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主观性差异,减少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的人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主观上有目的的操纵利润行为。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应该尽可能明确资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比例更先进、更科学,严格限制可能导致会计信息模糊和失真的处理方法,尽可能缩小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和判断的范围,避免企业执行会计政策的主观随意性,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人为的估计和判断,加强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信息披露。

四、结束语

由于新准则具有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减值迹象要求明确以及计提的减值不得转回等特点,所以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和会计信息都有重要影响。不得转回的规定,符合上市公司监管现状,也是我国在赋予企业资产减值会计选择权的谨慎性体现,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有关问题,不仅仅是准则因素,更重要的是制度因素。因此,要上市公司真实地计提资产减值,一方面是技术问题,有赖于公允价值的研究;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管理者的诚信问题,这就有赖于整个社会、企业和广大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相结合,不断的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规范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恒泰.试论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政策选择[J].财会研究,2008.2.

第3篇:公司资产审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持续经营能力;标准审计意见;非标准审计意见;实证研究

近年来,为了减少审计期望差距,审计界制定并完善了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及相关指南,特别是加强了对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模型的研究,期望提高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客观性和一致性。2003年7月1日,颁布实施修正后的《独立审计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修订后的准则在要求上更加明确和严格,规定了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意见是会计报表审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在承接审计业务和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充分关注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自独立审计准则修正后,有关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审计意见是否已经规范?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如何?有许多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大多数文章都是以文字叙述为主,而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着重分析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现状

审计意见反映了审计师对于企业财务报表公允性、合法性以及政策一致性的评价。有些学者的研究以文字描述为主,论述持续经营能力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田利军(2004)主要从出具审计报告角度考虑,列举上市公司实例,考察持续经营能力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蔡春等(2005)对2003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显示不论是在保留意见还是无法表示意见的具体原因中,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出现的频率总是最高的。张晓岚等(2006)分析国内外对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模型的研究成果,从研究目的、变量设计、样本选取、建模方法等方面比较研究各种模型,指出现有模型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对改进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手段与方法提供借鉴。还有少部分学者用实证方法研究财务指标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Bao、Chen(1998)对可能影响审计意见的11个会计和市场因素进行了检验,发现资产负债率、盈利或亏损、总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具有显著影响。资产负债率高、总资产收益率低、企业亏损等因素对审计意见产生不利影响。朱小平、于谦(2003)从公司管理层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不佳需粉饰报表以操纵利润的角度,提出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会影响公司的审计意见类型,其检验结果显示: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市公司年限等因素与公司收到非标准意见的概率负相关;资产规模、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比率等因素与公司收到非标准意见概率正相关。

二、研究样本和数据

(一)样本的选取

本文主要针对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研究反映持续经营能力的指标是否影响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甚至被摘牌。从统计信息可知,2005年共有8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被出具了有解释性说明无保留意见、有解释性说明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简称:非标准审计意见)。我们依据2005年度沪深股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作为研究对象,但是由于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公司中部分样本公司没有披露其中部分信息,故排除这样的观察值,最终得到67家公司,同时相应的随机抽取被出具标准意见的220家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寻找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意见与反映持续经营能力指标之间的关系。该样本的财务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及巨潮资讯网;样本公司的审计意见主要来自2005年上市公司年报。本文利用SPSS13.0及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数据分析

从统计数据看,截至2006年4月30日,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共有784家公告了2005年年报审计报告,其中标准无保留意见669份、有解释性说明无保留意见44份、有解释性说明保留意见26份、无法表示意见13份。非标准审计意见共83份,占10.59%,同时,我们对样本所涉及的非标准意见的原因进一步描述分析,我们发现:上市公司50%以上面临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怀疑,导致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在被出具有解释性说明无保留审计意见中,因为借款逾期或持续经营亏损导致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怀疑的占60%,因为诉讼和担保等不确定事项的占40%左右;而被出具有解释性说明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公司中,有50%左右因为持续经营能力有重大不确定性,50%左右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上市公司股东变化、关联方交易、应收帐款坏帐损失以及子公司违规等特殊事项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项目,是审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行业职业水平。

三、研究方法及实证结果

(一)审计意见的估计模型

其中OP为因变量,表示审计意见类型,OP=1为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OP=0为出具标准审计意见。

解释变量主要考虑反映持续经营能力的指标。这里选用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资产利润率、上期审计意见类型5个解释变量。

1、资产负债率变量。根据朱小平、于谦(2003),夏立军、杨海斌(2002),Bao和Chen(1998)的研究,可以知道资产负债率和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资产负债率指标既反映了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又反映了公司的资本结构的稳定性。一般的看法是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的偿债能力越差,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也越差。所以本文预测该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的估计系数为正值,即与非标准意见正相关。本文用ZFBL符号表示资产负债率。

2、流动比率变量。Bell和Taber(1991)研究显示,流动比率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文选择了该指标作为自变量。因为流动比率反映了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影响很大,本文预测该指标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的估计系数为负值,即与非标准意见负相关。在本文中用符号LDBL表示流动比率。

3、现金流量比率变量。朱小平、于谦(2003)的研究结果显示现金流量比率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影响,因为该指标反映了公司偿还债务的现实能力,故本文预测该指标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的估计系数为负值,即与非标准意见负相关。本文用CASHCL表示现金流动比率。

4、资产利润率变量。Kida(1980)的研究以及Bao和Chen(1998)的研究的结果都显示,资产利润率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该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公司资产的获利能力,故本文预测该指标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的估计系数为负值,即与非标准意见负相关。本文用ZLL表示资产利润率。

5、上期意见类型。李爽、吴溪(2003)以及方军雄等(2004)的研究显示,公司上期的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公司的本期意见类型。本文根据以前的研究预测该指标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回归系数为正值,即与非标准意见正相关。本文用QUAL表示上期审计意见类型指标。

(二)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逻辑回归(LOGISTIC)对所选样本进行研究分析,输出结果如表1:

由上表进行逻辑回归及相关性的检验可知,反映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财务指标中现金流量比率(CASHCL)、资产负债率(ZFBC)与审计意见显著相关,并与预测符号相同,说明现金流量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两个指标的估计系数对审计意见的解释能力都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由此,我们可以写出估计模型:

但是流动比率、资产利润率及上期审计意见类型对审计意见的解释性不强,他们的估计系数对审计意见类型的解释能力都达不到0.05的显著性水平。这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论不同,对此,可能的解释有:第一,在主观上,注册会计师对持续经营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并没有超过其他财务指标;第二,样本的选择问题,本文样本中的非标准意见公司是由于多种原因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而非仅限于持续经营问题;第三,公司的债权较重要,通过应收帐款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更为人们重视,更加扭曲了公司的会计信息,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性或虚夸管理期内的盈利能力。这样,企业突然由盈利转为亏损的可能性增强,从而增加了上市公司潜在的风险,而对存货的操纵风险相对较差。

四、结论及局限性

本文试图考察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关系,选择的解释变量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资产利润率及上期审计意见类型,通过逻辑回归(LOGISTIC)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ZFBC)与审计意见类型成正向关系,现金流量比率(CASHCL)与审计意见类型成负相关,即二者与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相关性。理论上来说,上市公司业绩好坏与该公司当年度所获得的审计意见并无必然联系,但是上述实证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并非如此,绩差公司确实比绩优公司更容易获得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遵循了审计准则的要求,关注了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各项指标。

本文的研究尚存在以下局限:仅研究了2005年沪深股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检验的时间为一年;反映持续经营能力的指标不全,没有把非标准审计意见分类研究。所以增加检验年数和扩大相应指标、细划非标意见来研究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关系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2003.

2、田利军.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与审计意见类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9).

3、蔡春.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5(1).

第4篇:公司资产审计报告范文

1.一步到位,全家移民。

2.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投资移民的义务仅限于其作出的投资,在加拿大落地后,投资移民有权选择是否在加拿大开展生意。

3.申请人无学历和英语、法语能力的要求。

4.美加两国有“兄弟”之称,加上两国订有自由贸易、文化协定,加国的公民可自由进出美国,无需签证 ,亦可在美国读书或工作,并可享受美国福利。对于想申请美国移民,却又被美国移民条件太苛刻挡在门外的人,申请加拿大移民是最好的跳板。

枫叶的故乡 ,居住的天堂

加拿大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但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20世纪的加拿大已然成为经济强国,加之其稳健的移民政策、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的教育水准、完善的福利保障等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安居乐业。

加拿大生活稳定,一般家庭年经济收入超过5万加元,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为加拿大移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先进、政治稳定、法律健全、提倡民主自由,尊重各种文化遗产,鼓励新移民,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和传统,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加拿大移民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加拿大未受过战争及地震影响,人民热情、真诚、淳朴、善良;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法语,由于华人移民已经成为加拿大移民第一大少数民族,汉语也被列为第三大普遍使用的语言。优越的语言环境也成为吸引更多人来加拿大移民的因素之一。

持有加拿大护照,可以免签自由出入美国,各英联邦国家;德国、法国等所有欧共体国家;所有独联体国家和原东欧以及巴西、委内瑞拉等绝大多数拉美国家。

加拿大有良好的发展机会与完善的社会福利。加拿大经济的稳步上升,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优秀的教育和培训制度为新移民提供了充分、良好的发展机会;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又彻底免除您的后顾之忧。

社会福利

工作保障:完善的失业保障制度,失业救济金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使您不再为失业而苦恼;

医疗保险:实施全民公费医疗保障制度,任何家庭和个人仅需交纳很少的医疗保险费,即可免费享受全部医疗服务,包括住院、治疗、妊娠检查和婴儿出生等各种费用;

老年福利:年满65周岁的退休人士可领取退休金和养老金; 家庭福利:儿童从出生到18岁每

月可领取儿童福利金(又称牛奶金)。妇女还有产假和其他各项福利。

优秀的教育制度:小学、中学免费教育,且毕业后无需考试可直接入大学、大学教育可申请政府提供的助学金或学生无息贷款,免除经济压力;

新移民可享受免费的英语、法语培训及新移民生活辅导。

加拿大投资移民类别

目前加拿大的商业移民主要是:魁省投资移民、爱德华王子岛PEI投资移民及联邦投资移民;另外联邦项目中还包括:企业家移民和自雇移民。技术移民包括:联邦技术移民,魁北克技术移民。

一、魁北克省投资移民

1、个人净资产总计不少于Can.$800,000。

资产形式包括现金存款、股票、房产、公司资产审计报告中的所有者权益(只算主申请人名下的房产和公司资产)

资产来源为申请人本人经商或管理所得资产积累

承认配偶的合法收入(2009年2月2日实行)

2、两年以上经商管理经验。

3、申请人需在魁北克实际投资,投资形式分为两种:

A 实际投入Can.$120,000到魁省移民局指定的投资银行,无资金返还

B 实际投入Can.$400,000到魁省移民局指定的投资银行,五年后返还本金

二、联邦投资移民

申请要求:

1、拥有至少Can.$800,000净资产。

资产形式包括现金存款、股票、房产、公司资产 (审计报告中的所有者权益)

资产来源可为申请人个人资产积累、财产赠与、遗产、仲裁、夫妻财产共有等

2、两年以上经商管理经验。

3、申请人需在加拿大实际投资,投资形式分为两种:

A.实际投入Can.$130,000到联邦政府指定的投资银行,无资金返还

B.实际投入Can.$400,000到联邦政府指定的投资银行,五年后返还本金

三、萨省提名投资移民

1、资产要求低:总资产只需25万加元即可申请。

2、投资数额小:萨省提名项目所需投资额度仅为Can.$150,000。该投资将用于在该省开办自己的企业,或入股该省合资格企业,申请人应至少在该企业中占有1/3的股权。

3、申请速度快:省政府2-3个月内便面试并批准申请人,颁发省政府提名证书。有了提名证书,只要体检合格,并通过联邦政府审核,签证在6-8个月左右即可颁发。全程办理时间为12-15个月。

四、曼省商业移民

1、至少3年的经商管理管理企业的经验。

2、必须拥有至少Can.$350,000的净资产。

3、到曼省进行商务考察并提供详细的商业计划书。

4、获得曼省的提名后,交纳Can.$75,000的保证金。

5、移民成功后,投资为Can.$150,000,而且参与日常管理工作,政府退回Can.$75,000“保证金”。

五、NB省投资移民

1、申请人的商业计划书必须获得NB省官员的核准,并被视为对该省具有经济上的益处。

2、申请人有成功经营或管理一个企业的经验。

3、申请人必须前往NB省作至少一次的考察,并与省官员会面。

4、申请人必须成为NB省的居民,并积极地落实其商业计划书。

5、申请人应说明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其资产须能维持其商业计划书的实施及其本人与所有眷属的生计。

6、申请人具备Can.$350,000以上资产。

7、申请人具备3年以上管理经验。

六、爱德华王子岛(PEI省提名计划)

1、个人净资产不少于Can.$400,000。

资产形式包括现金存款、股票、房产、公司资产 (审计报告中的所有者权益)

资产来源可以为申请人个人资产积累、夫妻财产共有等

2、5年以上经商管理经验。

3、高中以上学历。

第5篇:公司资产审计报告范文

我集团公司针对企业的现状,对固定资产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管用结合,分级负责、安全高效的原则。即:固定资产的核算由集团公司直接负责;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日常管理由基层单位负责;固定资产的增减处置由基层单位申报、集团公司审批。

一、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管理和控制

(一)集团公司上收所属各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权

集团公司对各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实行事前报批及预算核准制度。任何单位、任何人员都无权擅自投资、购置固定资产。由于固定资产具有一次性投资较大,回收期较长,通用性较差、抗风险能力较低的特性。基层单位申请购置固定资产时,应充分考虑生产任务、生产规模、资产利用率以及购置、借用、租赁等不同投入形式下的收益率、资金来源等情况,综合评估,谨慎从事,避免盲目投资,特别要杜绝公司范围内低效资产的重复投入。

(二)固定资产购置的审批程序

1.基层单位确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首先根据投资项目的性质、类别、用途、使用效率、资金预算、资金来源、投资回收期等情况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及《固定资产购置预(决)算审批表》,上报集团公司财务处及设备、基建等部门。

2.集团公司主管部门通过对《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及《固定资产购置预(决)算审批表》等资料进行调查核实、分析论证后,对确实必须的、可行的购置项目进行批复或逐级上报领导审批。

3.集团公司批准购置的固定资产项目,财务处及相关部门在批复基层单位《购置申请》的同时,还要对《固定资产购置预(决)算审批表》进行核实、审批。基层单位凭《购置申请》的《批复》和审核批准的《固定资产购置预(决)算审批表》安排固定资产购置事宜。

4.顶账进来的固定资产也要履行上述审批及内部评估等手续。集团公司要求各单位顶账进来的固定资产,必须在接收资产30日内履行审批、内部评估等入账手续。内部评估价值与顶账价值之差直接调整本单位经营损益。

5.购建大型固定资产应采取招投标方式进行。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管理和控制

根据《会计法》和《会计两则》规定,各类固定资产都必须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可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根据集团公司所属固定资产及实际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两种形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具体折旧形式由财务处根据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别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残值率不得随意变更。更不得将折旧作为调节利润多少的杠杆。基层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统一由财务处负责计提,结转计入资产使用单位成本或费用。

三、固定资产使用的管理和控制

集团公司财务处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对各单位使用、管理的固定资产及使用台帐,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现场抽查、核对。对固定资产利用率较高、管理维护较好的单位进行褒奖;对固定资产利用率较低、管理维护较差的单位进行惩戒,并提出低效资产的调拨、价让、报废等处置方案。

四、固定资产调拨、价让及报废的管理和控制

(一)固定资产内部调拨的管理和控制

资产调入单位凭《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及其评估价值到集团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处办理固定资产的新增手续。

集团公司根据调拨固定资产的评估价值和再用年限,重新核定折旧率,资产调入单位依照新核定的折旧率计提折旧。

低效的、闲置的固定资产在实施调拨、价让、报废处置之前,都必须按月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调出单位凭《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到集团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处办理资产的(调出)注销手续。

(二)固定资产价让的管理和控制

基层单位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及时上报集团公司资产主管部门和财务处,并提出调拨、价让、报废等意见。在集团公司正式批复之前,资产使用单位要按资产现状保持其完整,不得任意拆卸和调换。

基层单位不得随意低于国资委批准、确认的资产评估价值处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变价收入与帐面净值的差额,计入让售单位当期损益。

基层单位凭《固定资产价让审批表》到集团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处办理固定资产注销手续。

(三)固定资产报废的管理和控制

固定资产报废须由资产使用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并填制《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报集团公司资产主管部门和财务处鉴定后,依据调拨、价让、报废等批复意见处置固定资产。

报废的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扣除评估计价入库残值部分的差额,由固定资产所属单位计入当期损益。基层单位凭《固定资产报废审批表》到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办理资产的注销手续。

五、固定资产核算的管理和控制

集团公司上收所属各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折旧等核算职能。

(一)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1.房屋、建筑物等土建工程的核算

(1)竣工土建工程的审计验收。新购建工程项目完工后,首先按规定进行投入资金的审计核实,确定投资成本和拨款使用情况。(2)决算报告审批。竣工工程项目经过审计确认后,承建单位根据审计报告确定的工程实际成本,编制《工程决算报告》,并填写《工程验收交接记录》。工程验收完工,移交给使用部门后,财务部门配合基建部门在半年内完成决算手续;基建部门在一年之内完成各种证照的注册登记。(3)结转固定资产。工程交付使用后,财务处按工程预算价格办理增加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并确定折旧方法和折旧率。待工程决算后,财务处凭审核批准的《工程项目验收交接记录》和《工程决算报告》,按工程实际价值对固定资产原值及已计提折旧进行相应调整。

2.车辆、机器设备等资产的核算

集团公司对固定资产购置实行事前报批及预算核准制度,基层单位按集团公司批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及《固定资产购置预(决)算审批表》进行购置。

(二)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

第6篇:公司资产审计报告范文

审计收费自从被强制要求披露后,一直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内研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的文章很多,但因为风险因素较难衡量,所以研究风险因素的文章相对较少。本文的数据来源为2013年A股上市公司,对可能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相关风险因子进行了有关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审计收费;风险因素

一、引言

审计收费作为审计服务本身的价格,是一种能有效传递审计质量的信号,也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能有效调节审计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变量。随着审计收费的强制披露,相关数据逐渐被公开,不仅只为公众传递审计服务的价格信息,而且可以有效比较各上市公司的不同审计费用,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进而对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会有助于证券市场的有关主体加深对相关审计服务的认识,便于相关部门的监管。

二、研究假设

根据之前的研究结论表明,客户的资产规模是对审计费用影响最强的一个因素。显而易见,客户资产规模越大,审计师进行相关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则越大,相应的难度也提高,所要花费的时间就越多,所要求的审计报酬则理所当然的提高,所以审计费用也越高。因此,提出:假设1:上市公司资产规模与审计费用成正比例关系应收账款总资产比指标,表明企业的资产总额中的应收款项的多少,可以反映上市公司资产构成的稳健性。从成本角度,企业应收账款越多,更偏向采用实质性测试进行审计,会使审计成本相应提高。从风险角度,这一指标越高,会使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也相应较大,进而提高对审计服务的收费。因此,提出:假设2: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与审计收费成正比例关系存货总资产比指标也存在相似的关系。存货项目金额的多少会影响实施的实质性审计程序的多少,总额越多,会使审计成本提高。同样地,存货总资产比率越高,由于存货的不可快速变现性,会加大公司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导致审计风险增加,从而审计费用相对增加。故此,我们提出:假设3:上市公司存货总额占总资产的比率与审计收费成正比例关系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能较大程度的反映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面临偿债压力越大,则到期不能偿还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大,因而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所以可能会适当提高审计收费。所以我们据此提出:假设4: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与审计收费成正比例关系我国对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需要做特别处理,连续三年亏损的公司有退市预警,因此ST、*ST类型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财务异常状况,可见,对这类型公司进行审计时,审计风险要相对其他公司要高,那么事务所也会对这类型的公司收取更高的费用。因此,提出假设5:假设5:上市公司是否被ST、*ST和审计收费成正比例关系。

三、样本选择及模型建立

(一)样本选择本文选取了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1、剔除掉金融保险上市公司;2、剔除2013年未披露审计收费的上市公司;3、剔除掉A股B股、A股H股同时上市;4、剔除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最后得到2187家上市公司样本。样本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上市公司研究板块。用EXCEL及STATA12.0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模型建立本文以Simunic审计收费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参考张继勋、陈颖和吴璇(2005)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由第五部分的实证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假设1成立,说明正如前人学者所研究的结论一致。公司的资产规模能较强的解释审计收费。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越大,本身对应的审计成本就越高,且资产规模本身就是风险的一个度量因素,规模越大,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风险就越高,相应要求的风险补偿就越高,所以对应的审计收费就会越高;假设2不成立,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非常不一致,按照理论,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能较强的表现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该结果应该显著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我选取的应收账款数额只是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净额,而实际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应收账款应该是广义含义,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股利等等,如果选取加总额可能结果会不同;假设3不成立,与假设正好相反,即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与审计收费呈负显著相关,我们认为可能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性,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审计收费时并没有将存货比重作为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来考虑,这从另一侧面说明,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审计费用时,对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关注不十分充足;假设4成立,即资产负债率越高,审计收费越高,说明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潜在的经营风险较大,注册会计师需要投入较多的关心和精力,成本较大,审计收费较高;假设5成立,即上市公司一旦被特殊处理后,其相应的审计收费会提高,这也符合我们的常识理解。因为一旦被特别处理,说明上市公司的经营存在违规情况或不合法不合理情况,则需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做出特别关注,所以审计收费会相应提高。

五、本文结论及建议

第7篇:公司资产审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 规模 审计质量

一、文献回顾

(一)国外相关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就开始研究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已取得广泛的研究成果。DeAngelo(DeAngelo1981)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事务所期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认为大规模事务所能够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因为规模较大的事务所非常注重声誉,不会因为个别客户而降低自己的审计质量。同时,规模大的事务所也有较雄厚的资金作为赔偿保证而颇受客户的青睐。客户通过可以观测的审计质量特征,比如大量的专业培训投入,严格的内部复核制度,由享有声誉的机构论证等来评价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因此DeAngelo开创性地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WattsandZimmerman(1986)也证明了事务所规模是审计质量的较理想替代指标,认为审计服务就是一种信用保证服务,只有规模最具备传递审计服务信誉和质量的信号效应,即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信誉和审计质量要好于规模小的会计师事务所。Moore和lScott(1989)针对事务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建立了相关模型,得出事务所规模越大,越有可能执行更详细的审计工作,因此审计质量也越高的结论。Dye(1993)也从法律诉讼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在涉及法律诉讼时,拥有更多财富的大事务所有着更深的“口袋”,更有动机为避免遭受财产损失而发表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因此也认为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ubramanyam(1996)通过对原“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和非“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比较,检验了审计质量和可控应计利润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证明原“六大”比非“六大”具有更高的可控应计利润审计质量,因此也支持规模大的事务所审计质量更高的结论。另外,也有学者针对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与上述不同的结论。Pehtni和Beaslev(1996)考察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估计差错与事务所规模之间的关系,结果并未发现经大事务所审计的客户的会计估计差错显著地低于小事务所客户的会计估计差错,即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在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得到了绝大多数研究结果的支持,并在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了广泛的、深刻的影响。

(二)国内相关研究近年来,国内也出现很多学者研究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相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二者的关系得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论。(1)支持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支持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正相关的研究主要有:李树华(2000)对我国1993年至1996年证券审计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无论是在独立审计准则颁布实施以前还是颁布实施以后,大事务所都比小事务所具有更高的审计独立性,表明大事务所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王跃堂(2001)考察了大、小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倾向,发现单纯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来看,大所比小所高;而在尽量剔除其它可能影响会计师质量的因素后,大所仍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具有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倾向,说明了相对于小型事务所,大所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章永奎、刘峰(2002)以1998年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修正的Jone模型来估计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研究发现审计师有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而且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有差别,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识别盈余管理并出具较严厉审计意见的能力显著强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漆江娜、陈慧霖、张阳(2004)研究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品牌、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四大”审计的公司每单位资产可控应计利润额略低于本土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这从一个角度说明“四大”在中国审计市场保持了较好的审计质量。蔡春等(2005)发现“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较低,进而说明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量较高。(2)其他不同的结论。有些学者通过对我国审计市场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王澍、李常青(2003)选取沪、深制造业11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收集其2001年审计公费和相关财务数据,利用Simunic审计公费研究框架,对比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和本土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公费水平与审计质量差异,发现相对本土小所,本土大所未能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原红旗、李海建(2003)以2001年的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Logisfic回归模型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出资方式、规模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在控制样本公司财务特征变量后,以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比例表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得出审计意见与上述因素不显著相关的结论。刘峰等(2005)发现四大的客户并没有报告更少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将此解释为四大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近乎于零,因此没有动力去提供高质量的审计。蔡春等(2005)从十大与“非十大”的角度说明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量较高,发现“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较低。陈信元等(2006)从操控性应计利润出发,并未发现“四大”或“前十大”的审计质量较高。基于国内学者对于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存在比较大的分歧,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来进一步验证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同审计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本文以2006年12月31日的沪市A股610家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样本筛选:第一,在进行操控性应计利润计算时,按照证监会所划分的行业分行业进行系数回归计算,为了确保回归结果准确性,故剔除样本数据较少的行业的上市公司共19家,其中,传播与文化产业3家,采掘业9家,金融保险业1家,无法确定行业分类的公司6家。第二,剔除了未披露2006年业务收入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25家。最终得到56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二)数据来源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WIND资讯数据库,会计师事务所2006年业务收入排名来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200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数据处理采用了EXCEL、ACCESS和SPSS 11.5软件。

(三)模型建立与变量定义为了检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使用以下Logistic回归模型:OP=β0+β1SIZE+β2TA+β3ROE+β4LEV+β5ROWTH+β6CFO+β4DA+ε。模型中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1)审计质量的计量。本文选用审计意见类型代替审计质量。已有研究中,许多学者直接用审计意见类型代表审计质量。如李树华(2001),夏立军等(2002),原红旗等(2003)对审计质量研究时都体现了这一思想。也就是说,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占其全部审计意见的比例越大,就会被认为越独立、客观公正,审计质量就越高。模型中,OP为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O表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1表示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2)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定义。本文利用会计师事务所年业务收入的自然对数作为事务所规模的替代变量。在众多衡量事务所规模的指标中,年业务收入即体现出事务所的行业竞争能力,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事务所在行业中的排名,因此是事务所规模较理想的替代变量。

(3)控制变量的选取。控制变量主要是可能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的客户公司财务指标。本文选取了公司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现金流量和盈余管理程度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第一,公司资产规模。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公司规模越大,公司内部控制比较健全有效,经营管理活动水平越高,公司经营也越稳定,因此可以认为资产规模是企业风险的一种表述。而经营越稳定,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预期公司规模与审计意见呈负相关关系。在回归模型中,公司资产规模用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表示。第二,公司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差的公司通常资产质量存在问题,面临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甚至持续经营能力也会受到怀疑。因此,盈利能力差的公司被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很大。本文用净资产收益率表示公司盈利能力。可以推断,净资产收益率将与审计意见负相关。第三,公司偿债能力。本文选用了资产负债率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如果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较差,管理当局将面临更大的财务压力,经营状况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就越有动机违背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师事务所为降低审计风险,会评估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因此当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显性化时,审计师比较容易对客户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预测资产负债率与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第四,公司成长性。公司成长性(GROWTH)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相应数据的比值。可以认为,对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的公司,其业务发展前景较好,发展潜力也较大。这样公司的管理层出于稳定发展的考虑,越不可能进行利润操纵,因此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越大,即公司成长性与审计意见负相关。第五,公司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指上市公司当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年初总资产的比值,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公司当期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的能力。指标越大,说明公司创造现金流入的能力越强,因此,公司的经营业绩比较好,财务压力较小,进行会计造假的可能性越小,也越有可能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可以预测现金流量与审计意见负相关。第六,盈余管理程度。如果审计师注意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更倾向于对盈余管理程度严重的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此,可以预期盈余管理的指标与审计意见存在正相关关系。目前,学术界主要采用非预期应计利润模型估计司盈余管理程度。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调整的Jones模型来估计得到操控性应计利润,即为非预期应计利润。本文也采用调整的Jones模型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衡量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全部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可以看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均值和中位数较接近,且各变量的标准差较小,可以推测样本数据分布较均匀稳定。

(二)相关性分析对样本变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见(表3)。通过分析可以发现,SIZE与TA(相关系数为0.311)和CFO与DA(相关系数为-0.366)的相关系数较高,但都没有超过0.4,可以认为相关性并不高。其它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处于-0.2与0.2之间。因此,可以认为样本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影响模型回归的高度相关性,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三)全部样本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可以发现,会计师事务所规模(SIZE)与审计意见(OP)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255,符号与预期一致,但并不显著。这说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并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回归结果不支持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质量越高的假设。而控制变量中,上市公司资产规模(TA)、资产负债率(LEV)和公司成长性(GROWrH)三个变量和审计意见(OP)在1%水平显著相关,调整过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O)与审计意见(OP)在5%水平显著相关,估计参数分别为-0.518、2.083、-2.330和-41655,符号与预期是一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审计意见(OP)的关系不显著,但参数估计的符号与预期一致。而盈余管理(DA)与审计意见(OP)估计参数符号与预期符号相反。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会主要考虑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资产负债率和公司成长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公司财务指标。此外,净资产收益率也影响审计意见类型。

(四)分组LgLogisae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证实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不显著,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关注更多的是被审计公司的财务指标这一结论,将全部样本分成两组,即由“二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会计师事务所2006年业务收入排名前20名的事务所)审计的样本公司为一组(以下简称“二十大”样本组),由“非二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样本公司为另外一组(以下简称“非二十大”样本组)。这样完全去掉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利用下述模型分组进行回归来验证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各因素:OP=β0+β1TA+β2ROE+β3LEV+β4GROWTH+β5cFO+β6DA+ε。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回归结果显示,“二十大”样本组中,上市公司资产规模(TA)、资产负债率(LEV)和审计意见(OP)在l%水平显著相关。公司成长性(GROWTH)与审计意见(0P)在10%水平显著相关,且估计参数分别符号与预期是一致的。“非二十大”样本组中,公司成长性(GROWTH)与审计意见(OP)在l%水平显著相关,资产负债率(LEV)和调整过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O)与审计意见(OP)在5%水平显著相关。两组样本中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审计意见(OP)的关系均不显著,但参数估计的符号与预期一致。而在“二十大”样本组中,盈余管理(DA)与审计意见(OP)估计参数符号与预期符号一致,但并不显著,而在“非二十大”样本组中,盈余管理(DA)与审计意见(0P)估计参数符号与预期符号不一致,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更关注被审计单位盈余管理的程度。分组回归结果与使用全样本回归结果整体上是一致的,也进一步验证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指标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显著。

第8篇:公司资产审计报告范文

韩守富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财务处)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舞台,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特别是上市公司审计业务时,面临着很大的审计风险。笔者结合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实务中出现的风险情况,暂将其归纳为十大审计风险。

1 不合理关联交易中的审计风险。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利用与改组前母公司及其下属公司之间存在的关联方关系和关联交易,利用关联方购销、转嫁费用负担等手段调节其报告业绩。如低价向关联方购买原材料,高价向关联方销售产品;无偿占用关联方的资产;集团公司将获利能力强的优质资产以低收益形式让上市公司托管,以填充上市公司利润等。但上市公司在对关联交易的披露上大多简单含糊,故意避开实质性内容。对此,注册会计师首先应让上市公司提供关联方及其交易清单,并对其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已经发生的关联交易进行必要的内控检查和实质性测试,尤其应关注该公司是否已按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披露,否则注册会计师将要承担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2 非合理交易和非货币交易中的审计风险。在上市公司面临着连续三年亏损遭“摘牌”和要达到配股资格线的双重压力下,地方政府往往以“看得见的手”帮助上市公司通过不等价交换的资产转让及置换、税费返还、补贴收入等非合理交易方式改善报表形象。上市公司的非货币交易主要有:①转让土地、股权等收益,这些收益往往并无现金流入,与应收账款同时增加的只是账面转让利润;②对无法收回的投资和拆借资金仍然确认为投资收益、利息收入;③购买母公司优质资产的款项计入往来账中,且不计利息及资金占用费,上市公司既获得了优质资产的经营收益,又无须支付任何代价。如果上市公司非货币性收入占公司收入总额的比例过高,就难免令人对该公司的生产和获利能力产生怀疑。因此,大额的非常交易和非货币交易只要加以必要的关注并不难审查。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这些交易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协议约定的交易条款是否均已完成、产权是否已过户,在确认大额收益无现金流入时,应考虑谨慎性原则。大额非常交易和非货币交易应作为重大事项予以披露,注册会计师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审计报告类型。

3 主管收入萎缩,一次性收益骤增情况下的审计风险。有些上市公司的主营持续萎缩,主营业绩严重滑坡,经营难以为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产业结构调整,全行业不景气,如纺织业;有的是因产品在市场上日趋饱和,市场竞争激烈,如商业零售业;有的是因公司管理混乱,导致主营业绩萎缩,公司亏损,等等。但为了不使会计报表太难堪,有的公司便设法虚计主营收入,或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或者在其他利润构成上煞费苦心,以期公司业绩一次性得到改观,如变卖家产,出售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出让股权,以取得巨额收益;有的地方政府为维护本地上市公司形象,还会以各种手段进行补贴。目前,上市公司作为稀缺的“壳资源”,在危难时刻,母公司或上市公司往往会伸出“看不见的手”进行粉饰打扮,或由政府伸出“看得见的手”进行援助。注册会计师对此必须给予重点关注,尤其要关注以出售长期资产方式取得高额收益的行为,还要密切关注其协议中是否有回购条款,或虽无回购条款但存在回购可能性。

4 资产重组和“报表重组”中的审计风险。资产重组在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改善资产结构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在实施了“突击重组”后就产生了立竿见影的丰厚收益,未免有“报表重组”之嫌,因此,资产出售和股权置换作为业绩提升最快的方式,颇受上市公司青睐。在资本市场上,资产出售是上市公司将盈利能力弱、流动性差的资产售出,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促进公司新肌体的健康发展。但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现实中,“魔术游戏”层出不穷,人为操纵痕迹明显,似乎企业在主业不景气、扭亏无望的情况下,舍此就无他途。对于资产重组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关注交易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如是否进行资产评估及确认,有关部分是否获得批准,董事会、股东会是否表决通过并如实公告,涉及收益的,还应检查收入确认的条件是否已具备等。

5 会计政策变更及会计估计导致的审计风险。会计政策变更是为了满足在会计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使会计报表重新达到可比、相关与真实公允反映的目的。合理的会计政策变更可以看作是企业在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创新。然而,大量的事实和证据表明,企业管理者当局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主要动机和目的并非为了公允反映,而是为了操纵会计报表利润。其常用手法可简述如下:①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如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降低折旧率,这样可收到降低当期成本费用与高估资产价值的双重效应。②潜亏挂账。根据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惯例,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开办费及待处理财产损失属低效、不良资产,系利润的抵减项。上市公司为了提高当期的经营业绩,往往会对这些应摊销项目不作摊销而长期挂账,从而虚增资产和利润。③利息资本化。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属于日常生产经营用的利息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属于在建工程用的资金利息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如果某项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即使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也应该停止利息资本化。但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故意混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通过对已竣工工程的利息资本化而虚增资产价值和当期利润。④巨额冲销。已连续两年亏损而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为免遭第三年亏损而被摘牌的厄运,往往通过把以后会计期间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即所谓的“长痛不如短痛”,以便减轻以后期间的盈利压力。⑤坏账准备。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大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坏账准备金,由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并未对提取比例作出规定,故一些上市公司便将此作为其调节利润的法宝。在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比重普遍较大的情况下,过低的提取率可以平滑收益,既虚增了当期利润,也夸大了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⑥存货计价。企业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高或过低,其当期利润有可能因此相应减少或增多,期末存货计价的高低则与当期利润呈正比例变动,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为上市公司操纵会计报表利润留下了较大的空间。⑦收入的实现与确认。尽管《具体会计准则———收入》中提出了收入实现的四因素,较之原有规定更为严谨,但上市公司会计实务中提前确认收入的案例仍层出不穷,特别是在会计报表的截至日前后。⑧长期投资的计价。上市公司经常还利用长期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串换”高估长期投资的价值以及虚增当期利润。⑨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伸缩。上市公司根据报告资产和收益水平高低多寡的需要,调节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范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故意对编制范围含糊其辞。

6 非规范资金运作中的审计风险。按照现行有关规定,企业之间不允许相互拆借资金,但现实中的这种情况却司空见惯,似乎是法不治众。较为普遍的是上市公司对资金占用的数量、资金占用费的标准均不公告,投资者无法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特别是某些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并未选择好投资项目,只好把上市后筹集到的资金存放在关联方或者委托某些证券公司炒作股票等。对于大额的非规范资金运作,注册会计师应首先根据取得的资料判断其合法性,同时以函告等形式确认证实资金存在的真实性及安全性。对于非规范资金运作获得的收益一般宜在取得现金流入后方能确认,以防虚构大额收益,否则就应在选择审计报告类型时加以考虑。

7 期后事项和或有损失的审计风险。重大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可能会影响审计报告的类型,注册会计师应将其列为审计的重点。如: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出现重大失误,投资效益很差,连续出现巨额亏损,使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值得怀疑;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因素,会计估计难以确认,牵涉到法律诉讼;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诸如合并、清算等重大事项,等等。注册会计师应对上述上市公司的期后事项及或有事项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不可轻易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因为无论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还是为了维护自身的职业形象,都需要注册会计师勤勉尽职。

8 客户屡次变更审计委托和时间的审计风险。少数上市公司为了护短遮丑,最简便的手段是频繁地变更会计师事物所;有些上市公司在时间上苛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将此视为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障碍。对以上两种情况注册会计师都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

9 客户的诚实及信用度带来的审计风险。缺乏正直品行和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上市公司,自然存在着制造虚假财务信息的嫌疑,与这样的客户打交道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冒较大的审计风险,若不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有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第9篇:公司资产审计报告范文

在定增浪潮中,通过定增募资收购资产成为一大看点。据统计,1-8月份,在所披露的定增预案中,涉及资产收购的总共有234家上市公司,占预案披露总数的40.98%。

并购重组的风生水起在让许多公司尝到甜头的同时,也带来了极高的风险。近日,先河环保(300137)披露了定增预案,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广州市科迪隆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和广西先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各80%的股权,至此加入了并购重组大军。在跨界并购成为潮流的今天,先河环保能够“守身如玉”,坚持业内重组,实属难得。但是,由于其并购标的估价过高且流动性极差,存在利益输送嫌疑,使得投资者也难以心安。另外,公司在没有对外债务的情况下,却优先选择股权融资,也令人费解。

标的公司现金流不足 高增值率难寻依据

公司定增预案中显示,本次定增拟募集资金8800万元分别收购科迪隆和广西先得两家公司80%的股权。根据定增预案中列示的对两家公司的资产评估结果,科迪隆资产基础法下评估值为3076.26万元,增值率59.08%;收益法下评估值为25956.48万元,增值率约为856.11%。先得环保的资产基础法下评估值为3254.55万元,增值率71.86%;收益法下评估值为7105.41万元,增值率约为275.22%。最终,两家公司的评估值采用了收益法的结果,分别给予评估值25900万元和7100万元。公司给予两家被收购公司如此之高的增值率,其依据何在呢?记者了解到,收益法下的评估值系将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益流进行折现而得到,那么,这两家标的公司的收益前景真的有如此乐观吗?

对此,记者查阅了先河环保提供的两家标的公司的资产评估报告和审计报告。标的公司资产评估报告并未提供收益法的具体过程以及资产评估增值和定价的依据。而从审计报告中,记者注意到,虽然两家公司的利润水平持续大幅提升,但是经营现金流量2012年以来均为负数。以广西先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例,2013年,公司并表后净利润为158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1.85%;而2014年仅1-5月份的净利润就高达480万元。然而,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的情况却令人堪忧,从2012年到2014年五月份持续亏损。标的公司现金流的惨淡现状显示出公司的回款能力极弱,公司创造的高额净利润却无法真正收入囊中。有投资者担心,先河环保完成收购后,将会不得不为标的公司的现金流不足“埋单”,从而先河本身的业绩或会收到影响。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被收购公司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净值差距过大,回款能力弱也许能够解释其中的一部分原因,而标的公司盈利情况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

再结合前面提到的定价依据问题,对于这样两家现金流极差的公司,上市公司为何仍然给出了如此高的溢价?如果仅仅以利润水平来进行资产收购定价,显然被收购的两家公司的利润是个虚值,缺乏真实现金流支撑。

实际上,在资产收购过程中,被收购资产的定价如果偏高,意味着公司无论是以现金支付还是发行股份支付,都将付出更高代价,并且公司的众多中小股东利益会因高定价受损。记者亦接到投资者电话称,公司此举或是存在与被收购公司的合谋,并暗含利益输送,共同侵害中小股东利益。记者就此向先河环保求证,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方仍未进行答复。

优选股权融资令人费解

记者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上了解到,上市以来,公司的长短期借款一直为零。同时,从公司2014年中报公布的数据来看,公司的流动比率为7.61,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同时,公司的产权比率仅为12%,处于行业低位。可见,公司资本结构优良,偿债能力也较强,也让公司的融资选择具备了更多的灵活性。

根据融资优序理论,债务融资交易成本较低,且相关费用可以税前扣除;而股权融资信息约束条件严格,因此债务融资往往优先于股权融资。因此,从公司目前财务状况来看,债权融资实为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