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股市资金走向范文

股市资金走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股市资金走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股市资金走向

第1篇:股市资金走向范文

关键词:股市;平准基金;市场稳定

正常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是有章可循的,其中存在着一个价值中枢,股票价格应当围绕着该价值中枢呈现小幅度的上下振荡,除非宏观经济基本面发生根本变化,或是有突发性事件出现,股市的波动性一般不会太剧烈。“平准基金”成为曝光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不仅仅因为推出平准基金将深刻影响中国股市,另一方面,各方对中国是否该出平准基金莫衷一是,互相辩论,而平准基金一词在媒体的曝光率随之也升高。

一、股市平准基金的内涵

所谓平准基金,又称干预基金,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这种基金可以通过对股票市场的逆向操作,比如在股市非理性暴跌、股票投资价值凸显时买进;在股市泡沫泛滥、市场投机气氛狂热时卖出的方式,熨平股市非理性波动,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平准基金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证监会、财政部、交易所等)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通过对股票市场的逆向操作,熨平市场的剧烈波动,以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平准基金的来源有法定的渠道或其基本组成是强制性的,如国家财政拨款、向参与证券市场的相关单位征收等,也不排除向自愿购买的投资者配售。

从平准基金作用的市场来分,目前主要有外汇平准基金、国债平准基金、粮食平准基金、股市平准基金等几类。股市平准基金不同于其他股票投资基金。它是一种政策性基金,主要目的是服务于股票市场稳定这个目标,因此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目前国际市场上设立了股市平准基金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主要有中国香港、日本和中国台湾。从运作的情况看,香港特区政府在1998年就利用平准基金成功地阻击国际热钱的袭击,韩国政府1990年设立的4兆亿韩元股市安定基金和中国台湾省的5000亿新台币安定基金,在当时也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功效。应该说上述平准基金在维持投资者信心和稳定股市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好处

股票市场是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促进企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场所。经过多年的发展,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股票市场发展的好坏将极大地影响整体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搞好股票市场,使之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然而,从多年状况来看,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股票市场的非理性的大起大落,在股票市场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的今天,已经严重地抑制着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本来股市的起起落落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正常的涨跌是符合市场运行的需要的。但是,超过正常范围的大起大落不仅不会促进市场的发展,反而会给市场带来极大的危害。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暴涨暴跌给投资者带来重大的损失,社会财富被无情地吞噬,投资者信心消失殆尽。没有投资者的参与,国家的税收受影响,股票行业萧条,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社会消费受到抑制等一系列不利后果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市场的非理性暴跌已经带来一系列问题。在未来的几年内,各种因素将继续给市场带来压力,股票市场的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危机。因此,就当前中国股票市场来说,设立平准基金至少有以下好处:

1.丰富政府平抑股市波动性的手段,提高政府针对股票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当前设立股市平准基金,能增强中国股市的稳定程度,促进中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众所周知,A股目前仍然存在如国企股权重大、大小非解禁规模巨大、金融衍生工具单一、市场封闭性较强等制度缺陷,同时,也存在着只能做多,无法做空、T+1制度、涨跌停制度、扭曲的新股发行制度等交易规则硬伤。这些缺陷的存在,特别容易助推A股疯涨爆跌!具体来说,2007年大牛市时,大盘涨疯了却无人顾及市场风险,而2008年的大熊市,股指跌去70%多,很多基金却不敢贸然入场。尽管市场管理层一再表示同时也在行动旨在健全法制,加强监管,逐步解决市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以前,市场的大起大落将仍然伴随着市场的发展。所以,设立平准基金就显得很有必要。

2.推出平准基金,实际上是股票市场建设的一部分。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平准基金的存在对于维护股市的稳定,有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股票市场瞬息万变,为了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现在应该抓紧推进平准基金的构建。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股票仍是新生儿,市场充满缺陷,充满问题。如果我们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无法走向成熟,无法面向世界。只有不断完善股票市场的建设,中国的证券市场才能走向成熟,走向规范,才能摆脱苦难,重获新生。比如股权分置改革中,各类利益集团为了保全自身利益,置投资者利益于不顾,纷纷抛出大小非,投资者损失惨重,对市场带来灾难性冲击。

3.夯实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基础,增强中国股市整体抗御系统和非系统风险的能力。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中国加入WTO的影响,中国的股票市场已逐步向国外投资者开放,即股票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化。众所周知,国际资本对一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正日益加大,国际资本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活跃股票市场,另一方面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可能导致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股市的异常波动。在此情况下,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要自觉地以WTO的基本原则为参照体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恰当地组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股市进行监管。在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严重灾难的国际化背景下,拥有一个强大的平准基金无疑对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有重大的意义。1998年8月香港政府为狙击国际游资的恶意进攻,毅然动用巨大的外汇基金入市干预,从8月14日至8月28日,共动用了千亿元资金,将恒指推高了1100多点,上演了一场“世纪大战”,极大地打击了对冲基金,扭转了股市单边下挫的危险局面,确保了香港的金融稳定,使香港经济快速地摆脱亚洲金融风暴的阴影得以稳定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综合以上分析,未来市场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市场的运行仍将出现非理性的局面。所以尽快建立平准基金,控制股市风险,减少或缓冲市场冲击,已成为目前股票市场的当务之急。

4.通过股市平准基金的运作,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市场资金的流向,促进重点产业的发展。虽然近期政府出台的许多措施,比如说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它与平准基金入市操作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一方面不是所有股票都具备大股东增持的条件。因此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平准基金的作用。而“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它所直接针对的是经济而非股市,事实上股市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不是“四万亿”可以解决的。因此,虽然现在的市场条件与前一时期是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对平准基金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中国股市设立平准基金,通过股市平准基金的投资流向,进一步引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的有效推行。所以,中国股市,需要平准基金。三、当前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弊端

1.设立股市平准基金,需要耗费巨额资金。现在,中国股市已经发展,具有较大市值规模,若入市干预资金规模太小,将不足以影响股市,干预政策必然无功而返。据有关估计,要将上证指数上托200点预计要耗费资金2000亿元人民币。然而,要达到足够入市规模就面临资金筹集问题。如一次性筹集巨额资金,若临时筹集,恐难满足时效性,若预先筹集好,则将承担高额的资金成本。如分阶段筹集则不能保证后续资金及时到位,难以达到预期调控目的。

2.股市平准基金入市时机选择不当,将适得其反。入市时机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近来股指不断创新低,这究竟是股市向投资价值的回归,还是股市的不合理崩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正确判断中国股市真实客观的股指水平是平准基金入市的关键问题,而我们对这个关键问题却没有定论,存在着平准基金入市时机的决策风险。

3.设立股市平准基金会滋生寻租行为。股市平淮基金入市必然影响股价走向,引起股市波动,相关决策人员所拥有的事前信息具有极高含金量,这种信息优势为寻租腐败提供了可能性。

4.设立股市平立准基金会造成市场扭曲。不恰当地、过于频繁的入市干预可能对资本市场正常价格形成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等造成人为扭曲。而我们很难判断什么是恰当的干预,如何实现恰当干预。这是许多学者反对设立平准基金的根本原因。

5.设立股市平准基金,可能面临亏损。股市平准基金存在着投资亏损的可能,有关资料显示,台湾“国安基金”到2004年底按12个月的月均价计算,2004年持有股票价值为543亿元新台币,当年亏损约138亿元新台币,2003年度的跌价损失为221亿元新台币。中国运作平准基金也很难避免被套牢而造成亏损的风险。

6.设立股市平准基金,会背“违反自由经济原则”的骂名。1998年香港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做法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的辩论,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和默顿米勒在内的反对者对香港政府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种政府干预违反了自由经济原则,破坏了游戏的基本规则,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造成了严重损害。从当前关于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争斗”来看,这也是管理层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兵.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周正庆.抓紧建立平准基金[J].中国科技财富,2008,(10).

第2篇:股市资金走向范文

政策市环境未变

中国的股市很特别,很难想象一个发展了超过20年的资本市场仍然如此不成熟。它可以持续霹雳走势(上蹿下跳),它可以在2年内增长6f占,也可以在接下来1年里跌掉75%。股市似乎从来不关心经济走势,而只关心两个字一政策,因此有政策市之说。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本刊编委贺强教授认为,影响我国股市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股市运行与经济运行之间存在的政策因素。一方面,经济决定政策;另一方面,政策决定股市。经济越低迷,越需要政策放松;政策越放松,股市越上涨。相反,经济越过热,越需要政策收紧;政策越收紧,股市越下跌。贺强认为,股市20年来,政策市的特征有逐步减缓的趋势,用政策手段直接干预股市的行为逐步减少,但政策市的存在基础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天相投顾董事长兼总经理林义相认为,中国的股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其发展也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由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来掌控和调节,“中国股市20年以来,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和转折的背后都有重大的政策。这是我们可以看得到的。当然官方不会承认,因为如果一旦承认是政策市,那么股市上赚钱的人不会感谢政府,但是赔钱了就会找政府。”

在中国社会,用政治的眼光看透经济的人,是可以在资本市场赚大钱的。中国经济的质变,往往都是用政治的方式来表达。投资者可以抱怨股市圈钱太急,也可以抱怨业绩地雷太频,甚或可以抱怨违规犯法太多,这都因为抱着外国的理念来炒股,中国股市的利润最主要的是来自政治空间。1997年十五大透露了经济所有制大改组的信息,国企股份制改造即将推开,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股民更要讲政治,只有深刻理会十五大精神,才会意识到1999年的大牛市就在眼前了。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发展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说,长期来说,如10年,中国股市主要看基本面,因为价格不能偏离价值太远。但真正对投资者有指导意义,决定股市短中期走势的是政策面,依次才是基本面、资金面、技术面、主力面。 “政策是决定股市走向的最重要因素。中国股市的政策决定了股市走向,最终股市走向会服从股市政策。连续出利好政策,总有一天会涨;连续出利空政策,总有一天会跌。时间在6个月到1年。美国此次危机,与格林斯潘当时的政策有关,连续出利好,延迟和加重了危机的发生。”

刘景德指出,政策面决定走势,基本面决定幅度。这些年每轮行情都是政策引导,每次的行情结束都是政策干预。政策市的特征在逐步减弱,但不可能完全改变和消失。现在市场涨得过高时,用的手段主要是提醒风险,市场化的程度更高了,像原来发表《人民日报》社论这样的方式就少了。

股市涨幅远落后于GDP

刘景德认为,中长期来看,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好了,大家对未来预期就好,进入股市资金更多,股市上涨。反之亦然。但是实际上,股市与经济走势并不经常一致,甚至完全相反。2001~2005年,GDP一路上涨,企业的效益也非常好,但是股市总体下跌。宏观经济或者说企业基本面的情况,不一定在股市中完全地或者当时就能反应出来,可能有一个提前或者滞后,一般会提前反应,而且有时候提前得太多。中国的股市目前还不真正具备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功能,许多时候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是相背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政策市。

股市并不在意过去,更多的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经济的预期,这就是股市的前瞻性(股市更多是先行,而不是反映过去经济的发展成果)。例如,援疆政策刚剐得到落实,而新疆板块的上涨早已展开,这正是市场预期援疆政策的结果。在政策落实后,新疆板块的公司发展应该走上良好的轨道,但其股票却未必能保持前期的升势。美国股市流传一句话,Buy on the rumors,sell on the news(传闻时买人,证实时卖出),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地产股亦是如此。

实际上,把经济增长率曲线作为判断股市涨跌依据,被证明是最不成功的预测方法。1993~2009年,中国名义GDP上涨了9.5倍左右,而股市涨幅不足4倍,股市远远跑输宏观经济。

近期走势与政策未落地有关

回顾近阶段来的调整,多头都不敢放手一攻,不是因为空头的力量太大,主要还是政策未落地,导致市场信心不够,谨慎心较强。国家有关部门表示部分城市房价仍然过高,调控工作繁重,显示政府不会因为部分地区房价略微下滑即放松调控政策。在观察调控成果的基础上,政府将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房产调控不放松,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投资者对宏观环境的预期,当前我国热钱流出持续性得到确认,也开始怀疑紧缩政策是不是在暗中进行,这些对于市场上放手做多都很不利。

第3篇:股市资金走向范文

23日,在银行板块和房地产板块的拉升下,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自16日开始回落之后,首次“现红”。24日,大盘指数接过23日的接力棒后,继续回暖。“这次回升可能会超过6000点,近期像这样在6000点上下震荡的调整应该还会出现两三次,但是应该不会探到22日的底线了。”雪鑫理财团队分析师昊然说。

短期急涨致使下跌

银行板块在9月底至10月初的几个高开高走之后,十七大前后出现了大幅跳水,有色金属板块也不例外,在十七大期间也大幅回落。而地产板块在9、10月一直都处于震荡调整阶段。权重股板块的回调带动了市场的整体走弱。作为流动性良好、同时获利极为丰厚的板块,权重股首当其冲成为了获利盘兑现的最佳选择,蓝筹板块的走低对大盘构成了冲击。22日,中国石化、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权份较重的个股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5500点有一个跳空缺口,短线获利资金比较大,需要进行回吐。”昊然分析。“自年初以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存贷款利率的不断提高,在市场中效用开始显现。另外9月份红筹和H股的回归,使得打新股占有资金量比较大。”

权重股的整体走弱显示了大盘股的估值分歧在机构资金中开始扩散,连续涨升后机构的获利筹码开始松动,出现主动性减持迹象。随着股价的逐步攀升,主流资金谨慎态度开始占据上风。“530调整之后,在短短几个月,指数就上升了近2000点。此次蓝筹的回调,主要是由于大盘蓝筹股的疯狂上涨,致使市场失控造成的。实际上,蓝筹股并不具备成长性,盘子大,成长空间小,收益主要依靠分红,属于奶牛股。但是,过去由于国家对大盘蓝筹的普遍定价不高,不愿在国内上市。目前,红筹股和H股的A股上市,吸引了一大批有预期的投资者,迅速拉升了指数,导致市场指数的不理性上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霞辉说。

权重股行情的回落,是机构投资规模扩容和A股权重结构扩容的必然结果。在9月份建行、中国神华等大盘蓝筹股回归后,A股市场的市值权重结构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挤出效应引起的资产配置调整使得A股股价结构调整现象突出。因此每逢有大盘股发行或上市,基于资产配置调整需求的市场结构性调整也会同时增强。据了解,今年下半年至明年是大盘蓝筹股海归的高峰期,权重股行情会时常显现调整也属正常。

因此,目前A股市场中的金融、能源等板块,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广泛青睐,成为决定指数走向的重要力量。因此,权重股行情不仅是目前A股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标志牛市行情的重要旗帜,是投资者观察市场气氛的风向标。“目前的高指数并不完全是基金等机构炒起来的,更多的是很多投资者抓住了跟着指数走风险低效益还不错的规律,拉起了大蓝筹。跟着机构炒,比自己花时间和精力选股要省事很多。一方面,花的精力少,另一方面,效益还不错。”刘霞辉说。

A、H股两市连动

“我国股市不是全面上涨,而是结构性上涨。本轮行情下,主流蓝筹板块的轮番走强助推了指数的连续攀升,几大蓝筹板块此起彼伏互相呼应,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指数难以出现大幅的调整。”刘霞辉分析,“但是,前段时间,美元次级债风波,导致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股市的震荡,给了大盘蓝筹的回落调整一个说话的机会。”

据了解,23日A股市场的当日反转走势,与香港市场的银行股的不俗表现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业绩超预期增长的交通银行H股更是暴涨19.42%,从而推动着A股市场银行股出现同步的领涨走势特征,交通银行大涨6.7%,工商银行大涨5.50%,中国银行大涨3.98%。另外,地产股也异军突起,地产指数暴涨3.6%,而银行股和地产股又是A股市场当仁不让的指标股与权重股,因此,银行股的大涨直接牵引着A股市场出现反弹走势。

目前,由于神华、建行等H股的A股上市,使得两市联系更加紧密。因此,研判A股市场的趋势,不仅仅要看A股市场内在的股价结构特征,还要看港股的走势。23日,港股恒生指数暴涨1003.23点,涨幅达3.54%,国企指数更是狂升不已,大涨827.48点,涨幅为4.4%。“由于A股市场与H股的血亲关系,香港股市的走势对A股市场有一定的连动作用。”刘霞辉说。

有分析师认为,银行股、地产股在H股旋风的倒逼下仍将重心上移,从而迅速化解基金等机构资金在二线蓝筹股、私募资金在三线股大幅减仓所形成的压力。如此看来大盘有望再续“二八格局”,即市场仍将形成银行股、地产股火爆,但其他个股大多调整的局面,只不过由于银行股、地产股的权重份额大,所以大盘在23日的走势仍将相对乐观。“股市‘二八’现象不消失,指数踏着跷跷板上升的形势就难以改变。”刘霞辉说,“中国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形式并没有结束。”

释放蓝筹泡沫

近期由于资金狂热追捧大蓝筹股,使其在短期内被快速拉高,大蓝筹板块的估值也迅速脱离合理区间。“目前,A股市场上的部分大蓝筹市盈率达到了100倍,甚至150倍以上,而在国外,正常的市盈率值超过25倍以上的可能性非常低,基本都在20倍以下。前段时间,国外的调整,以及香港股市的调整,给蓝筹进行调整提供了一个说话的机会。目前,H股和A股的指数差达到了50%以上,香港涨一年都不一定能赶得上A股。大蓝筹的回归,调整A股缩减两市差距是正常的。”刘霞辉说。

实际上,近期不少投资者对蓝筹股可能产生的结构性泡沫担忧日益加重,大蓝筹股的结构性泡沫已经形成,如果继续上涨,其未来的业绩增长将难以支持其估值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大蓝筹板块低估值和高防御特性在改变,主流资金对大蓝筹股开始产生疑虑。

大蓝筹泡沫相比题材股泡沫,对市场造成的危害可能更大。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但机构投资者甚至连管理层也不可能放任蓝筹泡沫的扩大化,从而动摇资本市场的稳定。

“现在市场进行了反弹,回补缺口。通过半年报的业绩表现静态来看,目前泡沫还是存在的。这次回调只是被挤压掉了一些。具体泡沫多大情况还要看三季度季报。由于目前季报还未完全,不好评论。”昊然说。

第4篇:股市资金走向范文

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阐述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影响时用了一个关于西医和中医的比喻来加以区别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不同,也凸显中国特色在每个角度的渗透、货币政策也不例外。周认为治病方式有“中医”和“西医"之分,西医是对症下药,服后很快见效,但后遗症很多;中医是动态调整,即根据病人情况调整药方,往往用十味药而且见效很慢,但后遗症极少。这反映出中国货币当局对政策调控的把握态度,显现出我们和他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这一论述中流露出货币当局对政策走向的把握留有较大的余地,还要根据现时状况作出动态调整,这在通常角度来理解就是政策存在一定的变数或者是摇摆。这一表述背后的含义在某种程度上透露出央行在决策上的不确定性。我们想借着周行长提及的这个中医话题略微展开加以分析,周行长理解的中医是要根据用药之后病人的反应来进步加以调整,而实际上真正的中医应该是这样的吗?

两干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还有一个例子是扁鹊,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扁鹊的这一阐述相当清晰地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才是中医的真正含义,周行长的理解和扁鹊的叙述之所以有较大偏差,是在于我们现代人对中医的理解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而且这种偏离已经成为习惯性思维,才造成了错误看法。那么,在这种理解偏差下,运用中医理论来”治疗“中国通胀的当局是否会精准用药,在周行长的十味药里面,能够准确把握“君臣佐使”各味药的搭配合理、以中医严密的体系来系统性解决问题?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来治理7能够减少试错次数能够把尚未入膏肓、还在腠理和肌肤的疾病控制住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定调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这与前两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有所不同的,主要是因为2010年内外部形势的复杂性要较以往更高,海外各国冷热不均、政策取向也各有不同,而国内正是“十二五”开局第一年,而且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节点,在相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承前启后的交织时期,要实现。抑通胀稳增长、调结构”的多重目标,注定是极具智慧的挑战。因此,“审慎灵活”的政策取向是客观现实和主观需求的叠加选择。

这样一个复杂的政策目标下面,多个因素的角力将在动态调整过程中妥协和平衡,当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通胀容忍度和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取舍。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出的精神可以预判出,这对矛盾的均衡点最终将落到一个合理的区间,把明年的通胀目标从今年的3%提高到了4%,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物价趋势作出的现实展望,也是对经济增速保持的客观选择。可以预见的是,政策取向在这个目标指向下“通胀一增长”的天平将会有所摇摆,政策波动也是不可避免的。这里药方不一定是一针见血的、因为目标的变换,通胀高的时候可能会压通胀、而经济增速缓和之后又可能提增速,此时彼时会不一样。

我们在这里想借着中医这个话题,从个比较独特的角度展开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走向的预判、以及所引发的对A股市场的影响。

从积累到爆发

中医有“望闻问切”几个基本功,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表象和本质往往并不 定统一,所以才需要用多个手段来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够准确把握。

我们是想说明对于通胀这个问题,很可能表里不一,简单下结论可能会失误。从表象上来看,人民币升值预期驱动的热钱涌入是流动性的主推手、食品价格上涨是通胀的主要表现,而这些表象和真正的通胀成因是否统一还需要推敲,很可能脉象反映出来的病症并不是绝对准确的。

桓公的病并非一日之寒,扁鹊之所以能够预见性地指出其要害是他深刻了解这背后的规律。表象和内在的辩证观需要仔细考量。我们在讨论股市资金和流动性的时候,会从存量和增量两个角度分析。市场更多的是去关注增量资金的问题,眼光集中在明年信贷额度和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上面,尽管这种关注增量资金供应的看法我们也是赞同的,不过我们更认为存量资金发酵的因素在201 1年会占上风。我们想试图回答通胀似乎猛如虎,为什么本该呈现出反映通胀热度的“浮脉”,可是事实上却是和缓的呢?

脉不浮是因为没有到夏天

我们选取了多个国家作为样本来加以讨论,从横向对比来说明情况。 (见图1)

尽管央行行长强调中国由于储蓄率高而导致M2偏高的状况持续存在,以此作为超发货币的解释。不过,上图非常清楚地向我们陈述了中国和其他国家货币和经济体量的对比情况。尽管各国经济由货币推动的上升趋势都较为明显,但是M2/GDP的上升速度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处于高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日本和巴西,而澳大利亚、欧洲、印度和美国则相对上升缓慢。

图1告诉我们这样几个事实: 是近十来年各个国家都在使用货币扩张的手段,和自身的经济体量相比,货币的超发现象都较为明显,那么全球货币存量的上升是一个逐步累积和加剧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的延续从目前看来并没有停止的迹象。

二是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相比,货币推动经济的力量更加明显超过经济体量,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非常手段挽救经济所采取的大量货币投放导致这种格局愈发突出,曲线上升的斜率十分陡峭,这跟其他国家平稳格局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货币存量溢出问题较其他国家要严重得多。这也是存量货币发酵效应体现在很多领域的结果。

三是滥发货币的美国实际上其货币供应和GDP的匹配一直比较平稳,这个现象该如何解释,是美国超发的货币都流到别的国家去了还是它庞大的衍生品市场吸纳了呢?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只是从对比美国和其他国家的M2/GDP比重来看,美国的状况要稳定和安全得多。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存量货币的溢出效应是必然的,这是全球范围内共存的问题,这对于A股的资金供应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也是潜在和客观的。尽管浮脉没有出现,我们认为是夏天还没有到来,存量货币沉积一段时间过后,脉象会显露出热度来,为此,我们认为2011年存量货币对股市构成较好的支撑因素,市场要出现深跌的可能性较小。转贴于

由外至里有时间和环境的问题

存量货币发酵的力量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央行前期大量的货币投放导致的后续效应,另一个是热钱涌入导致的货币被动投放。超量的货币供应就像水龙头,只要拧开了,水从管子的一头进去,就一定会以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形式从管子的另一头流出来。二战后被凯恩斯主义长期影响的美国和英国均被弗里德曼不幸言中,受害最深的英国,其通胀率在1970年代节节攀高,1975年曾达到近二百年来登峰造极的24.2%。

但是中国这么多超发货币并没有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CPl尽管在持续上涨但仍然维持在温和的状态,该如何来理解货币超发和通胀之间联系并不密切的现状?这并不是弗里德曼的货币铁律在中国的失灵,而是央行的调控,或者简言之就是修建了一个“货币水库”,从经济体中抽出并暂时蓄住了经年超发的货币洪流,这也就是近期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说的“池子”吧。当然,近期关于“池子”的讨论和猜想已经蔓延广泛,行长的解释并没有让市场的看法清晰起来。

之所以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被作为经常性的工具使用,是因为“蓄洪”的必要、通过它们来传导,承担着传递央行货币政策意图的重担。但是,央行从公开市场回笼资金可谓困难重重,既不想抬高货币市场利率而加重市场升息预期,又面临着大量回笼过剩流动性的艰难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这个手段的使用已经受到制约,央行难以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所以,要想继续通过数量手段来实施池子水位的控制,恐怕央行的难度是越来越高了,水满溢出的结果必然是流动性的长期泛滥。

在谈及发酵环境的问题时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土地的“吸金”问题。近年来伴随着飞速发展的地产行业土地供应大大增加,土地价格也逐级爬升。这个庞大的土地市场实际上是一个无形中“消化”和吸纳流动性的场所,换句话说,存量货币发酵受阻的一个原因也在于此。这 因素由于市场统计缺乏有力数据而可能被忽略,但实际上这些土地吸纳了流动性之后再释放到经济循环中的时间以及周转速度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流动性泡沫的膨胀,也可以作为一个潜在因素来考量。

阐述清楚了以上问题,我们就不难发现弗里德曼的水龙头在中国并没有失效,而是央行在某种程度上人为控制和阻隔其发酵过程和发酵程度。这种人为的控制在历年能够维持和奏效是因为央行投放的超量货币规模比较稳定的缘故,而自从2009年大规模投放贷款的先河开启之后,央行的操控难度就无形中加大了,要有足够容量的“池子”、而且完全控制好“池子”的满溢程度是需要央行的超水平智慧和能力的。因此,2009年之后这种难度加大的背景下,超量货币发酵的力量会较之以往显现得明确而有力。从目前货币政策对流动性控制的“用药”来看,脉象的温和与内在的冲突并没有被准确把握,以“寡人无疾”的心态来对待可能错过在腠理的治疗良机,通胀这个脉象还没有爆发出来并不是不存在这个因素、而可能是时机没有到,货币发酵尽管仍然存在时滞,但是发酵的力度仍然会很明显。

局部的浮脉

无论从股市还是CPI的角度出发来看,存量资金的发酵现象似乎都不严重,这里有一个流动性表现形式的问题。

一是CPI权重的问题。食品在CPI中的权重约为三分之一,2010年10月食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0.1%,而非食品价格涨幅仅为1.6%。因此,CPI对存量货币发酵体现并不明显,或者说CPI不是适当的体现形式。

二是不在物价指数上表现出来的结构性问题。“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苹什么、油它去、棉里针、不蛋定、药你死、煤超疯”都是近来流行的网络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部分供求存在缺口的商品价格泡沫膨胀程度是超过通常消费者可接受范围的,这反映的就是存量货币流向这些供求存在缺口的部分商品之后所制造的泡沫。

浮脉的根基并不稳

存量资金发酵的途径通过储蓄搬家的方式来实现对股市资金的输送是客观的现实,这种状况也将持续,在存量资金充裕的背景下未来较长时间都会表现出来,从较长时间来看该利好因素是毋庸置疑的。下图表现的就是当月新增居民存款和股指的波动关系,储蓄搬家对股指上行的贡献尽管可能存在一定的时滞,但是正相关的关系还是非常明显的。

不过,我们想要探讨的是月亮的另外一边脸。居民负债率从金融危机之后的攀升速度较快,甚至超过了2006-2007年大牛市的时候。这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轮储蓄搬家的力量并不比前面大牛市时候弱,存量资金发酵的表现形式可能更多是以房产泡沫体现了,而对于股市的资金供应产生了一定的结构性差异;另一方面是负债率达到一定的高度、已经远远超过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是否意味着储蓄搬家的潜力存在后续挖掘困难的问题呢?我们不可能得到非常确切的是或者非的答案,但是这个隐忧从一个侧面来看是存在的,这也就是存量流动性发酵的一个远期的阻碍。简言之,我们将看到浮脉体现出流动性泛滥和通胀的热度,但这种浮脉却是虚火上炎,根基并不牢固。

对存量货币发酵的判断

尽管以通胀热度来衡量,目前的脉象还是比较和缓平静的,我们不能被这个表象所干扰。存量货币这个“笼中虎”在近两年被央行增添了双翼,和GDP不相配比的超量货币带给它较强的泛滥潜力,而且从央行可控的蓄洪防洪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大背景下股市的资金供应是乐观的,也是我们得出股市在充裕资金背景下难以出现较大幅度下跌的理由。

但是,我们同时也强调其流向的结构性矛盾问题,表现形式的变化告诉我们的是货币>中击方向并不一定流向股市,再有就是储蓄搬家的力量消耗给潜力释放难度增加埋下了一定的伏笔。因此,存量货币的发酵会给股市资金供应营造有利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股指就一定会出现上扬。

增量流动性的政策困扰

增量流动性之于股市,更体现出“病从心出”的特征,心理波动左右这个市场要大于实质。央行在“保增长”和“防通胀”的天平之间摇摆的用药,在央行的决策层看来是中医的动态调整,而在股市看来可能针对性并不理想,间接对市场心态带来较大波动,我们将在这种格局中渡过。

增量货币供应取决于货币政策走向

置于全球通胀特别是新兴市场通胀格局明确的大背景下,央行2011年的货币政策走向成为左右市场神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也是市场最关注的焦点,尽管存量流动性发酵的力量不可小视,但是增量流动性受困于政策扰动、心理层面的影响会表露得比较明显。

首先,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紧缩预期的确要比2009年底时要强烈些,但我们并不认为这种紧缩会表现出较大程度的逆转。

如果将这种预期和市场表现结合来看,2010年后面两个月缠绕在这个基调中的股指对此反映得相对是比较充分的了。或者可以理解为市场对这个紧缩预期的看法在定程度上超过了政策实施力度的本身。这种紧缩效应在短期内控制市场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央行在执行该政策目标的过程中也是有权衡的,并不可能一味地收紧和打压,这给2011年部分时段、特别是上半年还是留有了一定的回旋空间。我们对这一基调的看法是,2011年的增量货币供应不如2010年宽松,这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谨慎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逆转,从紧的程度仍然是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的,这对股市资金供应没有构成逆转性的威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是“控通胀、调结构、保增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具体办法稳健的货币政策搭配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定调正式转向,从而引发了市场对于货币紧缩的判断,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转向并不代表逆转的出现。

当局的“审慎灵活”在较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边走边看,这也符合周行长对中医的理解,这将会导致2011年货币政策出现波动和摇摆,不确定性会暴露出来,后遗症也会留下来。这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更加充分地流露出来,在“保增长、抑通胀”这对跷跷板式的矛盾统一体面前,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就成为牵动市场神经的一个重要砝码。货币政策的波动将造成市场更大的波动。所以货币政策走向对心理层面影响的力量要大于其实质。

信贷额度多寡的问题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M2的增速定调来推测2011年的信贷规模,目前市场普遍对2011年信贷额度的预期从原先的7—8万亿元下降到了6-7万亿元,这个预期的下调因素主要还是缘于近期央行频繁采取紧缩政策以及高层会议的定调。在“保增长”和“抑通胀”这个平衡技巧掌握难度较高的状态下,很可能在这天平两侧左右摇摆的可能性很大。换句话说,央行仍然可能采取边走边看的相机抉择,这和今年也仍然较为类似。阶段性的增量资金供应在紧缩和扩张之间摆动,市场神经也就跟着敏感地波动,因此从这个焦点数字对市场心态影响力来分析,2011年的市场会在其支配下出现波段式行情,单边牛市或者熊市的概率都不大。(见图2)

加息的“靴子”将始终成为困扰

2011年加息周期即便开启,这个过程也仍然可能是漫长却持续的,而对于股市来说,仍然可能会如同2010年这样,控制市场神经也呈现出波段式、而非警钟长鸣。2010年四季度已经演绎过一次类似于“猫捉老鼠”的游戏了,在周边新兴市场都普遍加息的背景下,市场加息预期最终却以准备金率上调的方式替代,成为 个短暂的喘息,但是实际上“靴子”并没有消失。估计这种情况在2011年仍然会多次上演,剧本可能会略有区别,但是实质却是相同的。

市场对于决策层提高通胀目标的看法比较复杂,一方面是说明通胀压力已经成为共识这也将成为较长时间存在的困扰;另一方面说明加息周期开启之后并不意味着密集调控手段会加以实施。对于决策层来说,通胀成为长期困扰但又难以消除。

这对于通胀压力下的股市来说有以下的影响:加息的频率反映出通胀演化速度和央行控制通胀的决心,在明显不愿意频率过快、力度过大的当局调控意图下,“靴子”悬着的杀伤力其实要比落下来的力度更大,暗耗可能成为常态。所以,很可能在“靴子”落地后的一段时间里市场演绎出波段式的上涨行情,但当“靴子”又重新再悬一只在高空,那又成为一个制约的因素。对通胀用药的不精确将导致市场的多头“元气”被耗损在无形当中。

热钱的扰动

其实用“热钱”这个概念来阐述并不严密,不过较难找到合适的描述外部资本对市场所造成的影响。中国经济目前的困境是:过度依赖外贸导致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人民币升值恐惧症则让越来越多的热钱押注人民币必定要升值,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保增长”战略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不是往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撇开其他因素不讨论,单从外汇流入和央行操作的角度来看,由于外汇占款等变量并非央行所能控制,这就加大了其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

处理外汇占款问题的一个途径是“走出去”战略。鼓励海外投资的闸门打开了:一是中国居民已获准投资海外股市670亿美元,这是外资能购买中国股票额度的2.5倍还多,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这个举措并不理想:二是鼓励企业增加海外投资,2003年到2009年间中国对外投资增长18倍至560亿美元,但是这里也有各种原因,包括地域、政治波动等等,而且资本倾向于流向那些收益较高的地区,2009年中国吸引到的外商直接投资比其对外投资高出70%;三是政府对外投资,比如购买外国国债,或者和其他国家货币互换,但是总体上来看也有各种因素制约。这些可能归结到最终只有一个因素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资金流向不太可能发生向外的方向性改变。

这对于增量资金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我们可以有这样的判断,在人民币升值大前提未发生改变和逆转的条件下,外资的流向仍然是有利于股市增量资金的供应的。

2011年流动性对股市影响

是通胀这个病因的根源并非一日之寒,存量货币的酝酿发酵潜力并未得以重视,“治未病”的关键点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央行用药准确性问题带来的流动性泛滥将持续,通胀的温度将持续。结果是2011年通胀控制的难度加大的同时存量货币带来的股市资金供应会表现出较好的状态。

第5篇:股市资金走向范文

市场是无序的。欧债危机尚未全部落幕,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基金,却登上了晨星亚洲三个月绩效前10名的荣誉榜(截至8月8日)。7月A股迎来期待已久的反弹,追踪沪深300指数的嘉实300基金,月涨幅高速11.5%。该基金1月至8月10日止。亏损仍达19%。

同期,全球主要股市升幅最大的是新兴欧洲乌克兰PFTS指数,涨幅46%;亚洲地区,印尼综合指数上升20%领先;成熟市场,瑞典股市上涨11%居前。如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获取盈利,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在一个锅里搅饭吃,不把所有的资金放在A股一个市场中。

人民币走向世界的进程也比预期的快。人民币以结算货币的新面孔刚刚面世,香港开始确立人民币的离岸中心,留在港埠的人民币,不甘心只做定存吃利息,有关人民币的投资产品在港埠应运而生,这就为人民币走向全球资本市场,也就是用人民币计价投资全球资产提供了一个窗口。由于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借道香港走向全球不仅可能而且可行了。

原本带有试验性质的“港股直通车”,在种种原因下已废了。但人民币走向全球,成为世界货币的大目标并没有废,相反,在确立香港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进程中,“港股直通车”已向“人民币全流通”行进了。对于资本市场这一重大的变化,理应引起更大的关注。其影响和意义将远大于“港股直通车”。

其实,股市仍是最灵敏的市场晴雨表。当A股跌回10年前的点位时,A、H股的溢价缩小至历史最低点,A股已用“暴跌”方式在与H股作整体接轨了。封闭市场造成A股的股价过高问题,可能将一去不复返了。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市场继国泰君安券商后,交银国际最近宣布,推出人民币直接买卖港股业务,无需兑换港币,人民币就可进入资本市场,人民币的“全流通”时代渐渐向我们走来。此举对资本市场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

据交银国际此项业务的细则,客户可在该行开设人民币保证金账户,存入最少10万元人民币作为抵押资产,以此获得等值港币,并可直接买卖港股。由于账户中的人民币无需兑换成港币,既可省下兑换成本,又可享受人民币及港股的升值潜力,还可收取人民币活期存款利息,可谓一石多鸟。

相关细则还规定,用人民币买入的股票可作抵押再融资,利率仅5%。也就是说,存入10万元,最多可买入相当于16万至19万元的港股,这比当年“港股直通车”相关规则优惠得多,对内地投资人无疑是有相当吸引力的。

人民币从结算货币走向世界货币,必然是一个渐进过程,也是利用香港市场不断试验的进程。过往的经验告诉投资人,抢得市场先机,无疑比大众先赢一步。

第6篇:股市资金走向范文

从2008年4月2日开始,中国平安、中国铁建、海螺水泥等H股股价都曾一度超过A股,成为A+H倒挂股。从某种意义上说,A股与H股的高溢价时代也许渐行渐远了。 A股从几年前的特立独行,到现在与世界经济融合,已经不能再与过去同日而语了。对于投资者来说,也随着市场的变化,渐渐走向成熟与理性。本期“机构视点”邀请了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满平、申银万国证券市场研究总监、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国海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研究员钟精腾来共同关注A股、H股及美股联动。

随着A股市场的下跌,投资者的股票市值也在迅速缩水。经过了大涨大跌的股民们,已经比以前成熟很多。蓝筹股回归、美国次贷危机、QDII和QFII的放开,让投资者在关注A股的同时,也在关注港股和美股的走势。特别是对于A+H的公司,人们已经习惯了用港股价格与A股作比较,而港股又与美国股市存在着较强的关联度。所以,关注A股、H股及美股的联动已经是投资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A+H形式促使 A股与H股联动

《新财经》:近一段时间,港股与A股的联动效应日趋明显,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陆满平:近期,A股市场受海外股票市场的影响明显,包括美国股票市场对A股的影响。当然,港股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为直接,有明显联动效应。这种国内外股票市场的联动,在本轮下跌行情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原因有多方面,第一,这种联动性来源于资本的融通与实体经济愈加广泛的相互渗透。第二,受美国次贷影响的香港H股市场是一个重要通道,直接影响到A股。第三,汇率变动导致的资金流向,香港具有的“窗口效应”也会使H股影响A股。第四,QDII和QFII的交互运作,也使国内外股票市场具有一定联动效应,H 股市场首当其冲地影响A股市场。第五,A股绝对估值偏高,但从股权风险溢价趋势看,相对估值趋近使国内外股票市场联动,H+A或A+H更易使估值趋近。第六,港股市场联动还和H与A股、红筹港股与A股、香港创业板与A股直接与间接关联互动有关。如大型国企回归A股,令两地上市公司结构更加趋同,尤其是含H股公司在A股市场的影响力大大提升。上证综指的前14大权重股都是A+H股,在上证综指的权重就约占一半。因此,香港H股的走势对A股影响很大。

桂浩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开放,境内资本市场也逐渐开始融入到国际市场之中。虽然境内资本市场还存在不少管制,在理论上无论是外资进入还是内资出海,都受到限制,QFII、QDII到现在的规模都不大。但不可否认,由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趋势,再加上资本流动形式的多样性,还有投资理念与研究思维的趋同,境内外市场越来越表现出联动,这种态势还在不断被加强。

《新财经》:这种联动效应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陆满平:最突出的表现是:近年来,上市的国企大盘股几乎都采用A+H股两地同时上市,相信这种方式将成为国企大盘股境外上市的主流,为A股、H股的联动性注入新的联动机制。

桂浩明:两年前因为境内资本市场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是海外市场所没有的举措。因此,可以凭借这一点走出独立行情。那么,在股改基本结束以后,情况就变了。境内市场因为没有了这一特殊因素,其独立性不可能不受到削弱。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为标志,海外市场的大跌就不可避免地传导到了境内。从目前来看,这种传导机制大体是这样的:美国次贷危机――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发达国家股市下跌――各国流动性收紧――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疲软――新兴市场国家股市下跌。虽然,中国基本上是处于这个传导过程的末端,但还是免不了受到冲击。

钟精腾:因时区关系,晚间美股大涨或大跌(因为美股较A股晚开市),逐渐成为第二天A股开盘甚至全天走势的风向标。实证分析显示,境外股市对A股市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同股同权的香港H股比价传递的。

A股与H股联动 将更加紧密

《新财经》:由于很多H股回归A股,上市公司也是A+H的形式,这种趋势是否会使A股的股价与H股趋同,是否也将预示着港股与A股的联动效应更加强烈?

陆满平:随着H股的回归和QDII的逐步扩大,A股与港股的联动性在逐步增加,港股和A股的联动主要集中在A+H股身上。由于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基本集中了国内绝大部分特大型企业,在恒生指数中所占比重很大。随着H股的逐步回归,A股中A+H股的权重越来越大,同时,随着进入港股市场的内地资金逐步增加,将预示着港股与A股的联动效应更加强烈。

钟精腾:随着2006年A股市场的好转,很多H股逐渐回归A股市场。统计显示,虽然从数量看,目前在香港H股市场上市的公司不多,但H股市场集中了境内航母级的蓝筹股。随着它们回归A股,超级大盘股权重占了上证指数七成多,净利润也占总净利润的67%。可见,A股市场与H股市场的股权结构及估值结构已趋同,因此,港股与A股的联动性更加强烈是必然趋势。

《新财经》:由于近期A股大跌,市盈率已相对较低,有些上市公司A股股价已经低于H股股价,这是否也是这种联动性的表现?

陆满平:在2002年以前,内地资本市场一直游离于全球金融资本市场之外,股指走势更多受政策影响,所以,很多时候都把内地证券市场叫“政策市”。自本轮牛市开始以来,A 股市场也一直特立独行,走出了一轮世界瞩目的大牛市,远远地把美国及香港市场甩在了身后。但自2007年8月底,尤其是11月份开始到目前的持续下跌,A股市场与美股、港股的走势表现出了相当大的联动性,可谓亦步亦趋。近期,数次调整都是跟随美股而动,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联动性有强烈的内在相关性。

钟精腾:实证分析表明,同股同权的A、H股价差越小,其比价效应越明显,A股与H股的联动性越强;若价差越悬殊,其比价联动性较差,如2001年B股开放前,A股比价较其同股同权的H股平均溢价高达4倍多,A股与H股的走势几乎是独立的。

A股受国际市场影响将逐渐加大

《新财经》:近两年来,A股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在提高,这使A股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也凸显,您认为美国股市及其他国际市场对A股的影响有多大?

桂浩明:有人对境内外市场的联动很不以为然,认为由于市场本身是分割的,相互之间影响有限,出现大的联动走势是市场进入误区的表现。其实,境内市场亦步亦趋地随海外市场波动而波动,这的确有反应过度之嫌,也未必能够真正表达境内市场的实际状况。但是,如果我们承认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国际市场变化对中国有重大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海外市场影响。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进步,它要比在封闭环境下运行的政策市理性得多。从未来发展看,境内外市场的联动只会加强而不可能被削弱,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必然的运行趋势。应该看到,在全球视野中,境内股市不过是世界经济中的一条船,不可能不随波逐流。

陆满平:美国股市和其他国际市场对A股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并且有逐步加大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股票市场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我国股票市场将面临海外股票市场,尤其是成熟资本市场的竞争。同时,股票市场运行面临国际化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的风险,外部金融动荡对我国股票市场冲击的可能性将加大,这种冲击往往会表现出长期性和突发性特点。我个人认为,至少可以从美股对A股联动影响的一个侧面来看,在过去数月中,由美股下跌引发的A股调整需由美股稳定来获得支撑,而最终落脚点就在于如何判断美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上。

钟精腾:可以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演进,A股与美国股市及其他国际市场的联动性也日益增强。但相对通过同股同权的H股比价传递影响的A、H股联动性,可以说美国及其他周边股市对A股的影响相对较小。

《新财经》: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使全球资金在大量套现,特别是港股。您认为这一现象对A股的影响有多大?

桂浩明:最近披露的外贸数据显示,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幅已经大幅度下降,这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元加快贬值、经济不振、消费能力下降有关。显然,这样的经济数据变化会对境内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从资本市场来说,海外股市的下跌,其估值水平的回落,一方面从比价效应的角度对境内股票构成压力,另一方面则对境内投资者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对于前者,香港股市的影响力借助A股与H股的价差表现得很充分。而对于后者,美国股市的作用力更不能忽视。实际上,前一段时间境内银行股的大幅下跌,就与当时美国银行股的不断回落直接相关。

陆满平:我认为这种影响还是比较大的,A股市场近期大跌,反弹乏力,也与美股、港股联动影响A股密切相关。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美国股市涨跌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的起落牵一发而动全身,香港市场直接受其影响,进而影响内地股市。受次贷危机的持续影响,美国房地产市场继续萧条,次贷危机的影响在近期将出现扩大化。房地产泡沫已经开始破灭,而这将放缓美国经济的增长直至走向衰退。

同时,境内投资机会相对减少以及美国经济项目巨额赤字持续恶化等原因也将恶化美国经济。我国的出口依存度仍然比较高,经济增长的外需驱动特点十分明显,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尤其是消费增长放缓,将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下降,尤其是低端电子制造、航运、家具、纺织等四大行业。美国经济增长减速,还将使美国资产收益率降低,并引起大量资本流出,导致美元继续贬值,增加中国外汇储备的汇兑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特立独行。而我国以高通胀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否具有持续性已经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或许A股与美股还会出现背离,比如美国经济真的走向衰退,而中国经济继续持续高速发展。但这种背离可能性大大低于美股与A 股联动的可能,从而使市场不明确和信心丧失。

钟精腾:确实,美国次贷危机使得一些相关公司出现现金流短缺,一些国际资金在港股出现大量套现,一度使得H股重挫,而通过比价传导效应使得A股也受累下挫。但目前H股中的蓝筹股已跌出投资价值,套现压力明显减缓。因此,目前对A股市场的负面影响已较为充分地释放。

投资者应适应国际化需求

《新财经》: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以前比较适应“政策市”,现在出现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怎样来适应新的形势?投资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要注意哪些问题?

桂浩明:更大的问题也许在于,既然联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应该创造条件发挥自主性,主动影响海外市场。而不是全然被动地接受海外市场的影响,在世界上形成“中国价格”。作为一个市值在快速提升的新兴市场,它的不断发展的确会导致境内市场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的增强。但是,这需要有个过程。从目前来看,必须承认在境内外市场的联动中,境内市场还是受到海外市场的影响比较大。投资者需要做的,是积极适应这个变化,在投资中更多地考虑世界市场的变化,树立国际化的投资思路。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才能跟上变化,在市场操作中游刃有余。

应该说,境内外市场出现联动不是坏事,这表明境内市场在逐渐成熟。同时,它也要求境内投资者具有全球视野,具备更大的抗风险能力与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

陆满平:投资者应在全球股票市场联动视野下,寻求跨境股票市场套利机会。在宏观环境趋好、人民币升值、股价联动和资金融合等几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的“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但由于市场分割、外汇管制和A股市场与香港市场监管上的区别,以及由于在机构、制度、投资者的基本构成、产品与工具等方面的差异将在较长一段时间继续存在,使得A+H公司的股价差不可避免,这就为投资者利用这些差异进行套利提供了机会,A、H股套利,一般是超短线操作,充分利用香港市场“T+0”特点,炒H股落后的时间差。不仅A股有领先H股表现的特点,很多时候也是H股领先于A股,其中,有很多套利机会。投资者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高企、国家鼓励对外投资的情况下,内地资金要出去,特别是到香港还算比较容易。但是,投资者的资金要想获利“回归”难度就非常大。二是法律政策风险,由于内地居民投资海外市场政策上尚未全面放行,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从事中间业务的证券公司,风险都不容忽视。如果境内证券公司参与H股业务,不仅在资金流通上有可能涉嫌非法洗钱,在监管上也面临法律和政策的违规风险。投资海外股票市场涉及违反我国外汇资本管制,一旦内地投资者与香港证券公司出现法律纠纷,法院将很难立案。投资者只能依据香港法律,而到香港去打官司,难度和成本都很大。

钟精腾:目前,A股市场不再是封闭式的市场,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研判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不仅要看国内及国际经济等基本面,也要看美股特别是香港H股等“脸色”。

因为香港国际化、机构化程度较高,投资理念较为成熟,香港H股的估值往往代表着境外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认同程度,有先行指标的作用。投资者可关注一些股价与香港H股接轨特别是倒挂的A股。但一些与香港H股价差仍较悬殊的三线股,建议投资者回避,这些三线A股未来仍有较大的下跌“接轨”空间。

第7篇:股市资金走向范文

但在资金大进大出的背后,却是A股固有的利益分配和权力平衡传统的再次演绎。股市的利益攸关者,比如各类金融机构,它们是最积极的“造市者”,它们只要做出一个吸引资金入市的“局”,投资者便很容易被自己的欲望裹挟而入。这一次,杠杆是最有效的做局工具。

而掌握权力的监管者,既要适当考虑前者的利益诉求,对“造市运动”网开一面。同时,也要维护市场稳定,最好能来一个容易掌控的“慢牛”。

但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市场资金流动放慢的情况下,权力要像以往那样保持这种市场的平衡,正变得越来越难。一旦平衡被打破,A股便可能瞬间实现“牛熊转换”。

A股的未来,以及这场国家救市行动的最终走向,必然离不开对这个A股“权力场”和“利益场”的重新审视。中国股市往哪里走?改革的突破点在哪里?这一次的“股灾”和救市,或许是个极好的求索契机。 谁管股市?

股市的钱从何来?这是研究A股震荡的起点。至于杠杆,只是一个把钱放大的工具。

中国人的钱主要都存在于银行体系之中,因此,如何能把这些钱“搬出来”炒股,一直是股市“利益相关方”打造“牛市”的头等大事。但银行是国家金融体系稳定的根本,考虑到这个体系的稳固,中国的《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严格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条规定被称为中国金融体系的“43条军规”,它奠定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宏观框架,更把银行这个凶猛的现金巨兽关在了笼子里。更重要的是,它把银行资金和“牛短熊长”的A股隔离,保证了居民储蓄的安全。

不过,在A股的每一轮大牛市之中,都会出现银行资金被通过不同方式“搬出来”投资股市的现象。要么是居民自己取存款来炒,要么是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金融创新”。

与之相对,银监会、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的主要任务,则是不断强化对银行资金的监管。在每次牛市初兴之际,这种“猫鼠游戏”几乎是惯例。

本次牛市,银行资金入市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伞形信托。2014年年底,一些银行推出了“伞形结构化业务”。所谓“伞”是个形象的说法,我国并不禁止信托公司买股票,在一个母账户(类似于伞的尖顶)之下,可以存在多个虚拟子账户,最多可达20个。这种结构就如同一把撑开的雨伞,形象些说,股民可以“躲在伞里”炒股。

更重要的是,在这把“伞”里,还安排了一个“结构性”的信托计划。银行的理财资金购买信托计划的优先级受益权,可以获取固定收益,而炒股者则获取劣后受益权。这等于在“雨伞”之中,藏着一个投资者和理财资金混在一起的“资金池”,最终达到了把理财资金配给投资者炒股的目的。

伞形信托最大的风险是“伞中伞”,这意味着杠杆会被成倍放大,甚至大到监管部门都无法掌握的地步。高杠杆也意味着高风险,从2014年年底开始,证监会就在不断对伞形信托进行严管,并多次叫停不规范的伞形信托。

比如,在4月17日,证监会对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提出了7项要求,其中就包括了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等。规定堪称严厉,因此有人认为是监管部门明确释放了股市要降杠杆的政策信号。

但杠杆并不是那么好降的,因为有些机构证监会“管不了”。在伞形信托的结构中,有着三方利益主体,分别是券商、银行和信托公司。作为券商,其不过是为伞形信托提供交易的账户,而对“伞下”结构未必掌握,而信托公司和银行同样关键。前者的监管机构是证监会,而后两者的监管机构是银监会。

因此,问题只有银监会出手才能彻底解决。实际上,从6月中旬开始,市场就传言银监会在对伞形信托和结构化信托场外配资情况进行“摸底”。一些地方银监局还下发“紧急通知”,表示按银监会要求,各家信托机构需申报伞形信托的规模、期限、杠杆率、资金来源等具体情况。

股市大跌也差不多始于6月15日。或许这是巧合,但市场却有观点认为,对伞行信托等场外配资的严管,是股市下跌的导火索之一。一些人认为,一旦监管部门释放了明确地去杠杆信号,靠着杠杆堆起来的5000多点“牛市”恐怕难以支持太久,于是一些大户开始抛售走人,进而引发了后续的踩踏和狂跌。

但股市大跌显然不能只归因于监管的强化,因为这个市场本身的脆弱性早已无须论证。券商融资、伞形信托,外加那些场外更加疯狂的配资,这个“牛市”根本就是个“债务牛”,岂有不跌之理? 诸侯造市

2007年的大牛市,大盘飙升到6124点,远超过本轮最高的5177点,看起来本轮牛市更保守,但要知道2007年中国的GDP的增速是13%,而现在一直在“保7”。

GDP的狂潮也是信贷狂潮,在资金的快速流动之中,必然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市,股市的繁荣会让所有金融机构都可分一杯羹。但GDP下调近半之后,资金流动速度放慢,“存量资金”成了总理都关注的大问题,企业贷款欲望严重不足,金融机构坐吃山空。它们必须改变这一切,要人为地打造一个大牛市。

银行也不是无辜的。长期以来,银监会都有着严管银行的传统。存款肯定不能拿来炒股,但理财资金则有文章可做。因此,每当遇到股市初兴,银监会都会有严控理财资金入市的规定出台。“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这样的表述,经常出现在银监会的相关文件中。

除了伞形信托,委托贷款也是银行资金入市的路径之一。今年1月,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受托发放的贷款应有明确用途,“资金不得用于从事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理财产品、股本权益等投资”。

但对银行而言,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必然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特别是随着央行不断降息和降准,以及楼市的长期低迷,银行理财产品的最终投资标的乏善可陈,收益也大幅下降,唯有股市才能为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提供足够的收益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严管措施都有遭到挑战的可能。

银行资金固然有着入市冲动,但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老大哥,股市繁荣带来的资金增值不过是锦上添花。但对于其他一些利益主体来说,股市好坏则事关它们的生存。

证券公司首当其冲。在2008年之后的熊市之中,中国的证券公司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期。2013年,中国的115家券商全年实现净利润440.21亿元,工商银行当年便实现了2630亿元的净利润,是券商全行业的利润的6倍左右。一时间,券商人心惶惶,昔日高富帅,几乎丢掉饭碗者不计其数。 2015年4月17日,武汉,一名女大学生一边啃黄瓜一边盯着大盘行情

随着牛市的到来,券商的日子开始好过了。2014年全年,中国券商净利润为965.54亿元,超过2013年的两倍。2015年上半年,全国券商实现净利润1531.96亿元,超过过去两年的总和。

券商盈利靠牛市,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在这个意义上说,两融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和一些券商对场外配资的热衷也不足为怪。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券商的两融业务其实早在2008年就已经启动。但真正的却是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其重要推动因素是证监会旗下的交易所不断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范围。换言之,不扩大这个范围,融资融券就如无米之炊,只有扩大范围,杠杆才能做起来。

推动本轮牛市,信托公司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信托是最灵活的金融工具―没有之一。在任何时候,它们都可以通过神奇的“信托计划”将资产进行华丽“打包”,出售给愿意出钱的人。

信托的终极目标是去收益最高的地方。房市的不愠不火以及资源行业的低迷,让房地产信托和煤炭信托的高收益成了往事,信托公司迫切需要寻找能为投资人提供“10%以上”收益的投资标的。那么,股市这个收益高地,必然成为主攻方向。事实上,在几乎所有场外配资和银行理财资金入市的操作中,都可以看到信托公司的影子。

在A股的“利益场”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该代表投资者利益的基金公司,却在这轮牛市中给投资者提供了很多高风险的产品。2014年下半年,一些基金公司推出了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被称为“结构性基金”,可以理解为,同一个投资组合品种被分成A级和B级两级产品,A属于固定保守型收益,B属于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超过A级收益的部分会分给B,但如果出现亏损,也会保证A的收益,但亏损会转嫁到B级,这会加大B的亏损。根据不同投资需求,不同投资者可以购买不同级别的产品。

从“结构性”来理解有些隐晦,但从杠杆角度则很容易理解。根据一些分级基金的结构,其实可以将它简单立即为,对投资者来说,买A级,相当于借钱给别人,为别人“配资”,自己获得固定利息。而买B级,相当于从别人那里借钱投资。这和伞形信托之中的优先级收益和劣后级收益,异曲同工。

在“牛市”上涨阶段,B级购买者享受了大牛市的红利,他们的财富增值速度和利用券商融资或者场外配资的股民有得一拼。但下跌时,大家的损失也都全被加倍,分级B的“下折”成了很多基民的噩梦。

A股就是一个“利益场”,银行、券商、信托公司和基金都是其中的利益主体,它们设计了牛市的形成路径,而股民则被自己的欲望裹挟着一路狂奔,直到跌落低谷。 “牛市”走向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A股狂涨的无序和狂跌的无法遏制,在于A股监管者和利益相关方的各自为政。而在救市运动之中,唯有中央政府以国家的力量才能调动最关键的市场要素,真正止跌A股。

7月第一个周末开始,中国展开了A股史上最强力的救市行动。除了金融机构之外,“一行三会”和财政部等主管经济的强力部门都出台了救市政策。其中,公安部门出面打击做空,更传达了一种“国家救市”的信号。其后,军工国企负责人 “敌人是冲着五星红旗来的”之类的表态,再次强化了救市的政治色彩。

银行是中国金融市场最大的“现金牛”,观察救市的走向,仍必须以银行作为观察支点。在本轮救市操作中,两个来自银行体系的支持极为关键。

之前,银监会曾长期对股权质押融资进行严控,但本轮救市中,银监会大幅放宽了对股权质押融资的限制。除了允许银行对股权质押贷款延期之外,还鼓励银行业向证金公司提供同业融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回购本企业股票的上市公司提供质押融资。

证金公司可以视为是“券商的央行”,其职能是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证券。鼓励银行对其融资,必然意味着银行体系的资金将可能通过证金公司流入股市。此外,支持质押融资的规定,也颇有鼓励“贷款买股票”的味道。

另一条银行体系的支持也围绕证金公司展开,即央行向证金公司提供再贷款的举动。央行再贷款绝非一般的救市措施,在世界各国,它是只有金融机构出现严重流动性危机,并危及金融市场整体稳定才会祭出的“杀手锏”。

在金融海啸中,美联储旗下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陷于破产边缘的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帮助其渡过难关。因为AIG是一家保险公司,关乎美国普通人的身家,所以美联储才会采取再贷款的手段予以帮助,而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这样的投行却没有这样的待遇。

但作为投资者,也不能对“国家救市”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在本轮救市大战中,一个插曲耐人寻味。证监会在7月8日公告表示,“从即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但在7月15日,中国人寿却公告,其以每股27.38元的均价减持了券商龙头股中信证券A股股份。

于是,市场有人质疑中国人寿违反了证监会的要求。但中国人寿澄清说,减持前后,集团公司、本公司合计持有中信证券的股份数量占中信证券总股本的比例均未达到 5%,所以未违反规定。

和大型基金公司一样,保险公司是A股资金实力最雄厚的买家之一。由于险资投资的长期性,其更被看作是市场的稳定器。在“牛市”来临之际,多数的券商研究报告都会告诉投资者,保险公司会入市,牛市前景大好。而保险业老大中国人寿的这次减持,对市场的影响可想而知。

实际上,证监会可以管保险公司在股市的交易行为,但保险公司的直接监管者却是保监会。因此,市场也有观点认为,分业监管的模式在应对重大金融事件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因为都是“各自管好自己的地盘”,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目标。这个因素,和本轮A股巨震有密切关系。

还有“坏消息”在流传。最近,市场传言国家队的主力代表证金公司将研究如何“减持”的问题,市场反应很大。但随后,证金公司予以了否认。

投资者也不用太揪心。中国股市发展程度较低,衍生品缺乏,市场的牛熊转换,在技术上并不复杂,本质上都是个流动性的问题。因此,国家要救市救到什么程度,并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唯一要看的只是国家对资本市场改革方向和速度的预设。

显然,“灾后重建”才是中央政府的考虑的重点。从近处说,建立金融监管的多部门协调机制,确保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或许已成必要。

第8篇:股市资金走向范文

简述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一,纯粹的市场经济,这种模式下,一切商业活动,一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但如果存在市场不灵,比如垄断、倾销、金融危机等情况,市场的灵活性就会失去效益。

二,计划经济。这种模式一个国家所有的需求和供给都由政府来决定,并按份额分配。缺陷是指令太多,经济难以创造效率。

三,混合经济模式。就以市场经济为主,当市场出现不灵的情况下,政府通过改变政策来调控经济的变化。

财政政策对股市有哪些影响?

1、财政政策,主要就是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上,大部分来源于税收,加上少量的自营项目。支出,主要是对各行业的投资,对有潜力项目的开发,公共设施的建设(修路、建学校等),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等。

当价格水平上涨过快,增加税收可以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一定的CPI。这对股市而言就是利空,税收增多,人们的可支配性收入就减少了,从而投资于股市的资金就减少。反之减税,则是利好。

而政府的支出上,支出越大,代表某个项目、行业获的资金越多,这是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对股市而言,大资金主力也就有了方向,对股市是利好。反之,支出减少是利空。

政府支出和收入之间如果出现差额,会对国债产声影响。当出现赤字,也就是支出大于收入,政府就发国债来平衡资产负债表。这时候国债就会上升。反之,有盈余,会下降。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影响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

当经济出现相对衰退时,或物价大幅下跌时,利润降低,企业生产较少的产品,从而投资减少,国内产出降低。这时降低利率,可以使企业贷款后的还贷压力减小;人们买房积极;利率降低,汇率也降低,净出口也会增多。国内投资增多,从而使刺激经济高速发展,对股市是较大的利好。

如利率上升,汇率也上升,是政府觉得经济过热,短期的紧缩措施,对股市是利空。但在国际市场上,本国 利率上升,那其他国家的货币相对贬值,就会有很多国际热钱投入中国,往往金融地产受益,但这样就会不断产生较大的泡沫,泡沫越大,引发的风险就越大。

宏观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证券市场历来被看作“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只有把握好宏观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才能较为准确的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宏观经济状况良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表现会比较优良,股价也相应有上涨的动力。

为了把握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投资者有必要对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运行变量给予关注。

A.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总体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通常而言,持续、稳定、快速的GDP增长表明经济总体发展良好,上市公司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优良的经营业绩;如果GDP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宏观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也难以有好的表现。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2006年GDP同比增长10.7%;07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1.1%。近一两年来,上市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正是处于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工业企业效益整体提升大背景下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上市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持续普遍上涨。通常,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被用作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影响较小;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围内持续,且经济处于景气阶段,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严重的通货膨胀则很危险,经济将被严重扭曲,货币加速贬值,企业经营将受到严重打击。除了经济影响,通货膨胀还可能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和预期,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CPI也往往作为政府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观测指标,今年以来我国CPI高位运行,因此在每月CPI数据公布前后,市场也普遍预期政府将会采取加息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引发了股市波动。

C.利率

利率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利率是资金借贷成本的反映,利率变动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投资水平和消费水平,间接地也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利率上升,公司的借贷成本增加,对经营业绩通常会有负面影响。第二,在评估上市公司价值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采用利率作为折现因子对其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利率发生变动,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利率上升,未来现金流现值下降,股票价格也会发生下跌。

D.汇率

通常,汇率变动会影响一国进出口产品的价格。当本币贬值时,出口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就会降低,有利于促进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因此本币贬值时出口导向型的公司经营趋势向好;进口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将会上升,本国进口趋于减少,成本对汇率敏感的企业将会受到负面影响。当本币升值,出口商品和服务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上升,国际竞争力相应降低,一国的出口会受到负面影响;进口商品相对便宜,较多采用进口原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成本降低,盈利水平提升。

目前,人民币正处于渐进的升值进程中,出口导向型公司特别是议价能力弱的公司盈利前景趋于黯淡,亟待产业升级,提高利润率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进口原材料或者部分生产部件的企业,因其生产成本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受益;国内的投资品行业能够享受升值收益也会受到资金的追捧。人民币小幅升值,房地产、金融、航空等行业将直接受益,而对纺织服装、家电、化工等传统出口导向型行业而言则带来负面影响。

看了“简述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的人还看了:

1.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2.2016年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3.2016年财政政策对股市有哪些影响

4.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5.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第9篇:股市资金走向范文

而这样的过山车内地投资者经常都在坐。只不过有的人坐的是“长途”有的人坐的是“短途”。从长周期来看,早在2001年6月,上证综合指数就到了2245.43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作为实体经济影子的股市却踏上漫漫熊途,一口气跌到2005年6月6日的998.23低点,市场的净损失超过1万亿元。

然后,股市步入牛市,到2007年10月16日,创下6124.04的历史最高点。随后,又踏上快速下跌之路。截至1月29日收盘,下跌幅度接近30%,而即便深受次债危机困扰的美国,截至2008年1月29日其股市跌幅还不到13%。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中国实体经济几乎没有什么明显变化。

从短周期来看,2007年5・30大跌,短短几天时间就使不少股票下跌达40%,即便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在实体经济未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出现如此走势也再找不出第二个。

今年1月21日,上证综合指数下跌266.07点,跌幅达到5.14%。1月22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创史上最长的阴线,下跌点数分别高达354.69点和1215.08点。沪深两市近千只个股封于跌停。1月28日又重演了这种暴跌形态。在这期间,中国实体经济同样没有什么明显变化。

股市脱离基本面而独立行走,不是疯狂的暴涨就是同样疯狂的暴跌,是“政策市”的一大特征。面对这种走势,哪怕国际上最能征惯战的投资人也无能为力,中国散户投资者更难以走出迷途羔羊的命运。

从去年10月至今,A股股市有的股票跌幅已经超过了50%。今年刚好也是个寒冬。当中国股民为资本市场的发展付出万亿元的巨大代价后,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政策市”,走不出的困局

所谓“政策市”,就是利用政策来影响股指涨跌市场,政策出台的目的和调控的对象非常明确,那就是股票指数。

在一个公平、公正、透明、成熟的资本市场,支撑市场的基本是一种各方(包括政府)都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这一游戏规则的确立需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各利益主体的意志。在这种市场中,投资者博弈的是智慧、眼光和对机会的把握。这个市场对试图破坏规则或者利用规则漏洞牟取私利者严厉惩处,对其他投资者进行严格保护。而在“政策市”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游戏规则,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影响、修改游戏规则。

股市有涨有跌,这既是资本市场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也是资本市场独特的魅力所在。但是,其走势应该能够基本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轨迹,即使有短暂的脱离,也至少不应该经常与基本面相背离,而是应该具有一定的可确定性、可预期性。无论在哪个国家,股市在一定程度上的可预期性都是吸引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否则,就一定存在着某种制度性缺陷。

海外投资者无法理解,为何当股市暴跌的时候,投资者寄希望于政府出面干预。股市的涨跌难道不是正常的吗?世界上哪有只涨不跌的股市?

是的,在成熟资本市场浸润的人,他们无法理解“政策市”,也无法理解“政策市”下投资者的焦虑和痛楚。

政府曾经想摆脱“政策市”这一符号。在股市从998.23点走出后――这其实也是政策力量拉动起来的,政府对股市的态度就保持着一种难得的“袖手旁观”。即使在股市走到3000点附近的时候,政府依然保持了足够的“理性中立”。当然,这种中立也与此前中国资本市场近乎垂死般的低迷教训有关。

这中间,监管部门不断发出风险提示,强调盈亏自负。这种变化令海内外耳目一新。但是,当股市在2007年5月突破4000点后,政府机构中的部分“智慧”突然不安起来,调控股市的冲动日益强烈,相继出台了一些调控,股市的措施。一些社保资金开始抛售股票。但股市上涨的势头似乎难以遏制。5月29日,上证综指创下4335.96的新高。

5月30日,财政部决定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股市迅即下跌,短短几个交易日的跌幅,竟然相当于过去4年熊市的跌幅。

调控“成功”了,但这次政策干预下的“股灾”震惊海内外。中国资本市场为此付出的是失去了一个摆脱“政策市”名声的绝佳机会,其代价是难以估量的。即使没有这次调控――对股市指数进行调控在海外投资者听起来永远是那么匪夷所思――中国股市也会因为内在的调整冲动,市场阶段性地进行自,我挤压泡沫、释放风险。但是,政府早于市场之前,越位取代市场,充当了对泡沫的确认者和挤压者。

5・30股市下跌的剧烈程度,也超出了政府的想象,出于对股市走向崩盘的担忧和由于政策市主导下跌而连带产生的对广大投资者的“责任”,政府不得不再次走向前台,出台利好政策,重塑市场信心。

5・30的经历,让试图走出“政策市”的政府更深地与股市联系起来,投资者对“政策市”的性质确信不疑。他们最操心的不是所投资公司的经营业绩,他们像蜜蜂一样四处跑着打探消息,研读大大小小的讲话。“政策市”没有培养出一批理性的投资者,却培养出一大批“机会”迷和投机者,他们经常像研究藏宝图一样猜测“讲话”,试图从中发现市场涨跌起伏以及赢得巨大财富的机会。这种被扭曲的投资理念的生成,或许比财富本身的损失更值得追问。

“政策市”,泛滥的投机

“政策市”由于过多的人为痕迹而留下诸多漏洞,终难免被嗜血之徒、腐败分子作为工具利用。因为,在“政策市”中,游戏规则是变换的――政策就几乎等同于一个个的游戏规则,在每一次博弈中,靠近政策资源者就会成为暴富者。

“政策市”的漏洞还不仅于此。由于游戏规则是不定的,强势的利益主体只需要实现与权力者的嫁接,即可以提前获取游戏规则的漏洞,即使偶尔触犯规则也往往受到保护。

资本市场包含着利益的分配,当游戏规则本身被打上权力的烙印,弱者必然受到损害。这是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的一个“寒冰如铁”的规律。在实现与权力的对接后,强势的利益主体也会模仿权力持有者对规则的驾驭,实现对信息的主导。对于资本市场这一个信息至上的市场,一旦强势利益主体的特权地位得以确立,中小投资者妄想摆脱被屠宰的命运,便是天真。

过去,许多人曾经认为,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源于机构投资者力量太弱,在散户主导资本市场的情况下,价值投资的理念无法真正树立起来。但是,目前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比例已经超过50%,股市暴涨暴跌的现象反而更为明显,根本原因则是政策市里圈养的投机性机构投资者拥有了更强大的

左右这个市场的能力,而且能量更大,甚至有玩转政策于鼓掌之上之势。

在证监会要求券商提供的服务中,“普及证券知识”是第一位的,但是,中小投资者看到的,没有券商这样做,而且似乎券商本就不愿意让中小投资者真正按照价值投资的原则冷静持有股票,因为这将减少他们的佣金收入。

目前看来,在中国股市,最大的投机者不是散户,而是机构。此前早有报道,我国基金频繁吞吐买卖,基金交易风格出现类似庄股特征的频繁交易行为,例如在2006年业内多数基金公司年周转率在300%到800%,在2007年达到极致。在当年上半年基金平均换手率达到236%,有的基金在2007年上半年换手率高达358.02%,折合年周转率超过600%,有的基金甚至仅一个交易日之后就从大量买进某一股票向大量卖出该股票转换。

机构这样炒作,有两个原因:第一,隐蔽的掠夺。一些机构本身就与券商之间通过互相参股紧密联系在一起,炒作增加的佣金收入双方都能得到好处。第二,他们比散户投资者更容易“理解”、“领会”政策的意图,从而利用政策。制度赋予的更快地获取巨量财富的优势,没有谁会让它闲置。

价值投资者是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石。当机构都以投机为重,价值投资的理念承载者再难觅。

“政策市”,散户永远的痛

“政策市”的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但这里所说的不确定性是相对的。对强势的利益主体而言,“政策市”是比非“政策市”更容易把握和确定的市场。

因为,在“政策市”中,通过与权力的嫁接,他们即使不能成为游戏规则的一个制定者,至少可以通过影响相关政策的出台来引导游戏规则向着自己的一方倾斜,最起码也能提前获知相关政策信息的动向。“政策市”中一个不朽的主题是题材炒作,而题材炒作一个是炒作政策(权力层面),一个就是炒作相关信息(上市公司层面)。在这方面,强势利益主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弱者而言,“政策市”永远是琢磨不定的。明明是实体经济持续发展,自己却深套其中。这是因为他获取的信息是滞后的,同时,对这些信息的解读,也更是滞后的。

这次大跌,许多人想到了中国平安的融资。1月21日,多家媒体在首页重要位置刊登了这则新闻:中国平安在A股上市近一年后,再次融资,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同时拟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不超过412亿元。加在一起,中国平安的再融资规模将接近1600亿元。高于中国A股市场迄今为止两个最大的IPO中国石油(668亿元)和中国神华(665.8亿元)相加之和。

几天后,《理财周报》等媒体以翔实的数据证明,105家机构在暴跌前夜已经逃遁中国平安:上证所授权的Topview数据显示,去年12月28日,超过330家机构持有中国平安约62.8%股权;今年1月3日,持股机构缩减为253家,持股比例下降至57.3%;1月11日,机构再次缩减为243家,持股比例下降至53%。在1月21日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18日,持股机构已缩减至225家,持股比例首次低于50%,仅有46.3%。而在这一过程中,散户手中的筹码约上升了10%。

中国平安股价从2007年10月24日149.28元的最高点,跌到1月29日的72.48元,跌去了一半多。在机构逃遁之时,散户接过筹码,饱尝亏损之痛。

新股发行的规则也在向强势利益主体倾斜。在我国,一级市场的新股申购是以资金为条件的,谁的资金量大,谁拥有的中签机会就多。每当新股认购,常常有几万亿资金快进快出,这种“资金为王”的新股发行模式,实际上剥夺了散户投资者的机会,而散户只能在二级市场以高价购买股票。这种畸形发行模式的结果,是强者恒强、弱者更弱。

权证同样在向强势的利益主体倾斜。资金成本几乎是券商创设权证的唯一成本。在现行的游戏规则下,权证创设者几乎是不可能亏损的。统计表明,自2007年6月26日到今年1月4日,券商创设南航认沽权证账面浮盈就达到了近200亿元。如果考虑到此后南航认沽权证的进一步下跌,账面浮盈可能更为可观,而这些浮盈都是建立在散户的损失之上――他们甚至在还没有弄清楚权证的概念时,就发现自己的财富已经被洗劫一空。认沽权证原本是作为避险工具推出的,却成了加大中小投资者风险、为掠夺者提供良机的工具。

“政策市”,注定是散户永远的痛。中国资本市场要发展,必须摆脱“政策市”的阴影。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