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

培养德育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德育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养德育的方法

第1篇: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

摘要:中学数学教材中包涵了丰富的德育素材,比如:利用数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利用数学家的事迹,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坚毅的意志品质;利用数学美,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利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实现德育的外推效应,等等。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家的事迹;数学美;德育

数学教学除了应充分考虑其智育功能外,还应考虑其德育功能。从表面上看,数学不如文史学科那样德育观点很明显,渗透德育容易浮于表面,似乎难以深入学生心灵,实际上数学教材本身以及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谈一谈基于自主性学习兴趣培养模式下的数学德育渗透方法

一、利用数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数学史是实施德育的好材料。但教学中如果仅停留在某一成果比西方早多少年的简单比较上,就显得肤浅了。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生动、具体的材料,学生才能信服,能有效地实施德育。如教学勾股定理,不仅要讲明我国发现勾股定理比外国发展毕达哥拉斯定理早500年,而且还要说明我们的证明方法比国外简单得多。我国已发现了近400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教师还可以结合该定理的证明,简介我国数学家吴文俊利用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的情况。讲授数列极限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的辉煌成就:早在两千多年前,惠施就在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提出了无限变小的过程,这是我国古代极限思想的萌芽。三国时的刘徽,基于《庄子》无限分割的思想,独立采用类似穷竭法的思维进行了伟大实践,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用割圆术来计算圆面积,也采取了用正多边形对圆周不断进行分割,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是第一位采用割圆术的极限思想方法来推算圆周率的数学家。庄子等人的极限思想要早西方好几个世纪。莱布尼茨、拉普拉斯、黑格尔等西方数学大师和哲学大师都从中国数学中受过启迪。这些都说明中国古代在数学研究领域有着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思想教育自然、流畅,能收水到渠成之效。

二、利用数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勤奋坚毅的意志品质

德育的方法之一是榜样教育。让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发展变化的过程,领悟数学家走向成功的艰辛,认识到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就不可能推动数学向前发展的道理。教学无理数时,向学生介绍无理数的曲折历程: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希伯斯在研究边长为1的正方形时,发现对角线的长 既非分数,也非有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比来表示。在当时找不到一个恰当的称呼,就称之为“无理数”。这个新数的发现,动摇了毕氏学派的信条――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之于整数或整数之比。希伯斯在权威面前毫不动摇,坚持真理,最终被抛尸大海。说明了数学的发展每向前迈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家的事迹,能培养学生勤奋坚毅的意志品质。另外,教学正弦曲线时,可以向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教师告诉学生:人生历程不可能是直线,也决不会是个圆,应该是此起彼伏、蜿蜒连绵的曲线。从而引入正弦函数的图像而导入新课。让学生想像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与艰辛,教育学生不能被困难所折服,要知道道路是崎岖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老师生动形象的一番话,不但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精彩了,而且教育了学生该如何面对困难曲折,如何对待高考落榜。

三、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并具有一定审视数学美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审美角度来教数学,将数学美有机渗透到教学之中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除了许多几何图形闪烁着美的风采外,数学中还有更深层的美,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以及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奇异与突变等。教学“0.618”线段的黄金分割时,可介绍:“黄金分割”是被毕达哥拉斯称为神赐的比例,把长为c的线段分为a(较长)、b(较短)两段,使之符合a∶b=c∶a,得到a∶c=0.618。这个0.618正是最美、最巧妙的比例,人们称之为“黄金分割”。希腊人按“黄金分割”建造了庄严肃穆的帕提侬神庙。埃及胡夫金字塔、米洛的维纳斯中的一些长度比值,都采用了“0.618”。舞台上报幕员的最佳位置、《最后的晚餐》中犹大的形象都处在“黄金分割”点上。生物学家认为,当气温为23℃时,人感觉最舒服,这是因为人的体温37℃与气温之比正好为1∶0.618。运动员上、下身之比接近5∶8,看上去修长而挺拔,但很可惜一般人的上身长了两寸左右……教师对“黄金分割”进行这样的介绍,不仅能让学生从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美感,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利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实现德育的外推效应

第2篇: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role of interest in sports in physical study,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the concept of interest in sports, and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way of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 to improve their exercise capacity.

关键词: 中学生;培养;体育兴趣

Key words: students; training; interest in sports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235-02

0引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成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1体育兴趣

兴趣是人行为动力的一种形式,而且是非常活跃的、具有很强烈情绪色彩的动力形式。

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探究需要为基础,推动他们优先认识和积极从事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基本功之一,影响着学生体育活动的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它把学生的注意和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与具体的体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促使他们对体育活动倾注时间和精力。它还是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意向的表现,是学生未来长期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准备条件之一。

2体育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兴趣是学生体育活动心理选择、趋向和准备的突出表现,对他们体育活动的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和训练在学校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几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去,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无意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这种兴趣,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兴趣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有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只要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刻苦进行锻炼。克服主观困难,提高运动水平,逐步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

3体育兴趣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3.1 进行目的性教育,营造体育运动的文化氛围心理学上这样讲到,体育兴趣与一个人的追求有关,追求是人们用积极行动经过努力争取达到的某种目的,体育运动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指标,使学生懂得经过努力才会产生所需达到的效果,促使学生对练习有浓厚的兴趣并产生进取行为。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给学生讲解某种体育运动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特点及其规则,再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体育运动的教学片及一些精彩的比赛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和参与这项体育运动的动机;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通过各种激励策略,努力营造一个愉快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

3.2 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体育教材的特点,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去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要因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及他们对不同体育活动的接受能力去安排一些容易学习和锻炼又有技术含量的项目以此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项目应具有实用性和竞争性以及适当的惊险性。例如舞蹈、健美操等。此外,体育教师应常常给学生讲一些书本上未曾涉及的新知识,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若能精心地去设计教学模式,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自然会提高。然而,那种组织无味的体育课,只会给学生带来枯燥和单调,无疑让学生失去了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由此可见,知识和运动技能应该时常更新,及时的淘汰陈旧的学习内容和枯燥的练习方法,以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增强体育教学的诱惑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诱导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体育运动的功能和目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及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陶冶情操。

3.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景,化理为情融入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精神灵魂。例如:在篮球课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唱国歌,然后再让学生观看中国篮球队在比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录像,接着介绍一些中国篮球界的名人如穆铁柱、姚明、刘玉栋等在赛场上的动人事迹,这样许多学生被他们的爱国行为所感动,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紧接着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新时期作为青少年应如何报效祖国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好知识、学好技术,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这样就可以利用感情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懂得在体育运动中能锻炼一个人的坚强意志,也能培养一个人勇敢顽强品格的一种文明行为,更能培养学生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3.4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树立良好的体育榜样体育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往较多,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以健康的人格、积极的情绪、乐观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相反,如果体育教师具有自卑、懒散、极度内向等不良人格,或对学生冷漠无情,随意惩罚打骂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恐惧、等问题,严重影响中学生的陕西健康。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在给学生讲和示范的时候内容一定要准确,动作一定要到位,这样让学生觉得老师知识渊博,技术精湛,才可以让学生敬佩你,感受你的专业魅力,就会对你的专业产生兴趣,你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的榜样。

3.5 因材施教,完善学生的性格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体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于意志力薄弱的中学生,可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锻炼,通过游戏、长跑、滑冰、登山、游泳等运动项目磨练其意。对于身体有残疾的的孩子,应主动热情的帮助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像正常学生一样快乐的生活和成长,使他们对体育产生兴趣。对于过度肥胖的学生,应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让肥胖学生通过简便、有趣的体育活动,消耗多余的脂肪,进而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习惯,已达到强身壮体,健康成长的目的。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难度低、运动量小的活动,使他们通过努力独立完成任务,充分体验快乐,对体育就产生兴趣。

3.6 多组织一些体育项目的比赛,丰富学生的爱好中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有限,生活也比较单调,他们每天除了上课,就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对体育的概念就很平常,就不会再课余去锻炼身体,对体育也就没什么兴趣。相反如果我们组织一些体育项目的比赛,就可以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关注,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运动兴趣,让学生在课余无聊的时间参加比赛项目的练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也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学校的正常秩序。

3.7 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提高学生本身对体育的认识,进而使其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我们可以采取家访和正面教育学生的方法。教师一方面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两一方面,可以在课外时间或星期天和学生一块到广场跑步,做一些强健身体的活动,例如打太极、踢毽子等。力争把社会的体育氛围营造好。另外,教师在上体育课之前,可以将教学场地和锻炼器械干净、整齐的布置一下,以一个有序、整洁的环境迎接学生,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4小结

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而且,应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之。

参考文献:

[1]王中和.现代体育教育改革[J].体育科研,2004,(4).

[2]周兵.体育教学任务[J].体育心理学,2005,(4).

第3篇: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发挥教师的引导教学作用,给学生充分、全面的讲解课程的内容,同时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两者相互影响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不可忽视的是在教学中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兴趣是该门课程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讲到:“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说,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明确思想政治课的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为提高学生兴趣打下基础

按照心理学的研究理论,任何兴趣都是在一种重视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就是指,人们对待任何外界事物的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不断的接触、具有某种需要的时候产生的。[1]因此就要求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首先向所有的学生明确该门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明确。

1.该门课程在教学中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要且核心的课程

现代的中学教学要求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所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在德育教育中往往是通过思想政治的课程教育,同时结合其他爱国主义教学实现的,这其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核心和关键。因为该门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保障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在课堂上的讲课,使学生们充分理解的基本理论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觉悟,形成优秀的品格。

2.明确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现代化优秀人才的必修课程

该门课程所教学内容的根本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是人才的思想部分,也是指导学生未来选择道路的基本思想,其本质是德育教育。因此说,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不可或缺的课程,在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明确,能够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使其明白该门课程对于其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都具有巨大的作用,所以,学生在上课时就能集中精力听讲,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打下了基础。

二、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兴趣

前面已经提到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充分明白其中的内容是有一定难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作用,比如通过一些录像或者多媒体技术进行直接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内容,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之中,优化教学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涉及到环境保护的内容时,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录像及产生的一些后果的图片或者片段,让学生充分明白当前我环境的现状,既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又能引起其共鸣,提高其注意力。[2]再如,在进行涉及到法律内容的教学上播放一些法制类节目,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焦点访谈》、《法制在线》等,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三、创新教学受到,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过:“教改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通过不断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这里所提倡的讨论方法不是简单的由学生主持或者策划的讨论,而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制定一定的讨论计划,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3]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理解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社会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充分重视思想政治课,激发其兴趣,提高其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自觉性。比如在设计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城市或者农村,真切的感受到社会的变化。还可以让其自己制作调查问卷,获得其想要知道的答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而提高其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俊国、魏凤军、孙小利:《政治理论课常用教学方法例谈》,载《德育天地》,2011年第1期

第4篇: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师 素养 知识储备

教书育人是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的过程。教学是实现教书育人的主要途径。那么,怎样做好教学工作呢?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素养。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更应该为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而努力。那么,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呢?

一、语文教师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人们在环境和教育包含自我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修养,由各种品质和能力构成。就语文教师素养的内涵而言,应该包括如下几点。

(一)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亦指观念,是指理性认识;道德则是指做人的原则。对于教师而言,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出思想道德素养的水平。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而且,这些都是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文化素养方面

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包含两方面,即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知识。专业知识是业务水平的标志,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保证,是教师影响力的源泉,同时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知识是其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三)心理素养方面

教育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凡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或模范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良好的心理素养除包含乐观的精神、开朗的性格、稳重的处事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外,还特指个性品质,如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

二、语文教师素养的培养方法

优秀教师于漪老师也说过:“语文教育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要造就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下工夫提高教师的素养。”那么,如何培养语文教师素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具体实施。

(一)学会读书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林语堂曾说过:“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视,得所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教坛上也盛行这样一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由此可见,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语文教师更应该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只有注重周围的一切,博览群书,扎实文化基础,才能底气十足,才能使课堂上处处闪现亮点。在这个发达的信息时代,做一个只懂得教科书和教参的教师,那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每个语文教师具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教师的文化根底不仅要“渊”要“深”,还应强调“博”和“广”。现代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发展潜力,才能在面对学生时得心应手,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二)勤于钻研

教学科研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等有重要意义。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就不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是教师,因此,研究语文教学如何改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也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勇于创新

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顿悟、一种灵感、一种妙想,是教学能力的至高境界。创新是民族之魂,因此,教师也应学会创新。新课程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开放性的课程体系,需要教师以建设性的态度,创造性的劳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拓展途径。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建设上强调大教育观,即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教育观的指导下实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根本变革,构建开放创新而富有活力的课文课程体系。”因此,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自己的思维,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用健康的心理接受新事物,并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乐于奉献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动情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诚心对待学生,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尽心尽力地对待学生。只有以心交心,才能做到通过谈心达到交心的目的,才能做到畅所欲言,才能与学生在情感上进行沟通,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知心,方能宽心。因此,教师应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用高雅的情操去教育学生。并且,教师要学会奉献。

(五)善于养心

教师在做到耐心、爱心、信心和进取心的同时,还要学会养心。这里所谓的养心指的是心理健康的养料,专指平常心。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造成了许多人的浮躁心理,教师也被这种不良之风充斥着,在心力交瘁中消退了意志,磨尽了斗志,耗费了青春。对此,教师应自始至终保持一颗“平常心”,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多参加实践活动,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以此来更多地汲取心理健康的养料。这不失为培养心理素质的一条好途径。俗话说:“养智以养心。”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的。

三、结语

教师应该配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教师职业应该担得起“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的称赞。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自己应该具备的素养,并时刻注意培养和加强自身素养,努力成为指导学生信念的调色板,成为引导学生奋发学习的进行曲,成为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的望远镜,成为鼓励学生学会做人的推进器。

参考文献:

[1]陶志琼.教师的境界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

[2]刘经华.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吉林大学出版社.

[3]张万兴,郭玉成编.全面提升教师素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第5篇: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

社会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结构性转变,其基本特征或表现形式,就是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复杂化。其中,在道德层面,出现诚信缺失、良知溃乏、盲目拜金、行为失范等丑恶现象,种种表现在拷问人们道德底线的同时,也暴露出社会道德现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离,暴露出道德文化建设的漏洞。社会价值观绝不应迷失在价值的多元化之中。如何走出价值迷失,重建社会价值规范,成为值得社会各界深思的问题。

国民的品德高低与该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形式密切相关,德富律和德福律即反映国民品德高低与经济、政府内在关系的两个规律。建立自由且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形成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国民品德的基本方法;民主则是政治清廉和德福一致的保障,是提高国民品德的主要方法。

国民品德高低与发展变化同一国的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科教文化等都有一定关系,深入分析其内在规律有助于国民整体品德的提高。德富律和德福律即其中两个规律,德富律即品德与经济的内在关系,而德富律探讨的则是品德与政治的内在关系。

德富律

物质财富的增加是个人满足的前提。国民品德的高低与发展变化,无疑取决于他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欲望的强弱多少;而这种道德需要和欲望的强弱多少,正如马斯洛所言,取决于国民物质需要或生理需要的相对满足是否充分。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及欲望由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安全、爱、自尊、自我实现五种,进而发现,比较低级的需要优先于、强烈于比较高级的需要,而比较高级的需要则是比较低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结果,即人的需要和欲望建立在生理需要基础之上,是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①管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也是相同的道理。

可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充分不充分又取决于什么?显然,不仅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同时也取决于他物质需要的多少:物质需要越少、物质财富越多,他的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充分;反之,物质需要越多、物质财富越少,他的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不充分。换言之,一个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充分不充分,取决于物质财富和物质需要双重因素:一方面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而与之成正比;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他的物质需要的多少而与之成反比。

准此观之,并非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人们的物质需要才会得到相对的满足。在任何社会,人们的物质需要都可能得到相对的满足,也都可能得不到相对的满足。因为社会发展的较高阶段,物质财富固然较多,但人们的物质需要也较多,因而人们的物质需要也可能得不到相对的满足。反之,社会发展的较低阶段,物质财富固然较少;但人们的物质需要也较少,因而他们的物质需要也可能得到相对的满足。

那么,人们的物质需要能否得到相对满足究竟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人们生活其中的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慢,财富的增加便慢,便不能适应人们物质需要的不断增长,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经济发展快,财富的增加便快,因而便能够适应人们物质需要的不断增长,便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那么,人们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是否仅仅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呢?否!

分配公平影响个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还取决于物质财富的分配是否公平。假如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物质财富增加得快,但该社会对于这些财富的分配却不公平,应该多得者得到的却少,应该少得者得到的却多,那么,人们绝不会感到满足,即使他们拥有的财富并不算少;只有当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财富增加得快,而且分配公平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感到满足,即使他们拥有的财富并不算多。因此,我们往往看到,一个社会虽然经济发展比以往快得多,物质财富增加比以往多得多,个人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几番,但人们还是不满足。究其原因,岂不就在于分配不公?岂不就在于应该多得者得到的却少,应该少得者得到的却多?

因此,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满足与否,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加的速度,且与之成正比,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这些物质财富分配的公平性:社会的经济发展越快、物质财富增加的速度越快,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公平,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满足程度便越充分;社会的经济发展越慢、物质财富增加的速度越慢,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不公平,人们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满足便越不充分。

总而言之,可以得出结论说: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越快,物质财富增加的越多,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公平,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程度便越充分,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便越多,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尚;反之,经济发展越慢,物质财富的增加越少,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不公平,人们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不充分,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便越少,人们的品德便越恶劣。这个品德高低发展变化的规律,关乎人们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与经济以及财富的关系,属于品德的道德感情因素高低变化的前提和基础之规律,因而可以名之为“德富律:品德与经济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个规律,国民品德培养的根本方法显然就是:迅速发展经济、公平分配财富从而使国民物质需要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这也是“仓廪实则知礼节”的真谛所在。

经济体制与财富分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迅速发展经济和公平分配财富呢?或者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究竟取决于什么?

不难看出,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固然取决于劳动者和管理者的个人品质,但是,根本说来,则取决于国家的经济体制。因为劳动者和管理者的个人品质不过是经济发展快慢和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的偶然的、特殊的根源;而国家的经济体制则是经济发展快慢和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的普遍的、必然的根源。那么,能够保障经济迅速发展和财富公平分配的经济体制究竟是怎样的呢?是市场经济。

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没有外在强制的自发的、自愿的经济,因而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每个人都享有经济自由;而经济自由无疑是经济繁荣昌盛的必要的、根本的条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哪个国家实行市场经济而经济自由,哪个国家的经济便繁荣昌盛的缘故。不过,如果没有政府干预,仅凭市场经济自身不但不能实现经济公正,而且不能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经济自由也不能实现,市场经济自身无法自动消除垄断。因此,为了实现自由而公正的市场经济,必需由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但是,政府的干预应该只限于确立和实现市场经济自由且公正地运行,而不应该指挥市场经济活动:政府应该是经济活动规范的制定者与仲裁者,而不应该是经济活动的指挥者。

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并且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只限于对经济自由与经济公正等市场经济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因而只是充当市场经济的仲裁人而不是市场经济的指挥者,那么,该国便建立了自由而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来,该国的经济便必定迅速发展、物质财富必定迅猛增加,对于这些财富的分配必定公正,从而国民的物质需要必定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因而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必定强烈,最终势必导致国民品德的普遍提高,势必导致好人普遍增多。因此,建立自由且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形成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国民品德的基本方法。

德福律

孟子赞成管子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进而断言“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可是,他又谈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岂不自相矛盾?并不矛盾。因为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只是一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并不必然地导致好人的产生。因此,使人们具有强烈的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除了必须使他们的物质需要得到相对满足,还必须具备一些其他条件。那么,这些条件究竟是什么?主要是德福一致:越有美德便越有幸福。

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美德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只是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需要产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获得幸福则是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需要产生、发展的目的和动力:幸福是美德的唯一动力。一个人所具有的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需要,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美德作为利己的手段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把美德作为目的的需要。美德自身是对自我欲望和自由的一种限制、约束、侵害,因而一个人最初决不会以美德为目的,为美德而美德;相反,他最初只可能把美德作为求得利益和幸福的手段,为了利己而求美德。美德之所以会成为一个人利己的手段,是因为人作为社会动物,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赖于社会和他人:他的一切利益都是社会和他人给的。所以,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便是他一切利益中最根本最重大的利益:得到赞许,便意味着得到一切;遭到谴责,便意味着丧失一切。不言而喻,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之关键,在于他的品德如何:如果社会和他人认为他品德好,那么,他便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和给与;反之,则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谴责和惩罚。

这就是一个人最初会有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需要的缘故:他需要美德,因为美德就其自身来说,虽然是对他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和恶;但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和他人的唾弃、惩罚)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和他人的赞许、赏誉),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因此,美德乃是他求得幸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手段:他对美德的需要是一种手段的需要。但是,逐渐地,他便会因美德不断给他莫大利益而日趋爱好美德、欲求美德,从而为了美德而求美德,使美德由手段变成目的;就像他会爱金钱、欲求金钱,使金钱由手段变成目的一样。这时,他对美德的需要便由手段的需要转变成目的的需要了。

可见,一个人以美德为目的的道德需要,源于以美德为手段的道德需要;而以美德为手段的道德需要又源于个人的利益和幸福,源于社会和别人因他品德的好坏所给予他的赏罚。因此,说到底,一个人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需要,不论是以美德为手段的需要,还是以美德为目的的需要,均以个人的利益和幸福为动因、动力。换言之,个人利益和幸福虽然不是一切美德的目的,却必定是一切美德的动因、动力。这意味着:

如果德福背离,有德无福、无德有福,那么,美德便失去了动因、动力,人们便不会追求美德;如果德福一致,有德有福、无德无福,那么美德便有了动因、动力,人们便必定会追求美德。因此,德福越一致,人们追求美德的动力便越强大,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强大,他们的道德意志便越强大,他们的品德便越高尚。

政治清明与德福一致。各个社会人们德福一致的程度则主要取决于各个社会的政治状况:社会的政治越清明,人们的德福一致程度便越高,便越接近德福完全一致,以致每个人越有德便越有福,越无德便越无福;社会的政治越腐败,人们的德福一致程度便越低,便越接近德福背离,以致一个人越有德却可能越无福,越无德却可能越有福。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人们的品德高尚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的政治清明与否:

一个国家的政治越清明,人们的德福便越一致,人们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动力便越强大,他们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强大,他们善的动机便越强大以致能够克服恶的动机和实现善的动机,他们的道德意志便越强大,他们的品德便越高尚;一个国家的政治越腐败,人们的德福便越背离,人们追求美德的动力便越弱小,他们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弱小,他们善的动机便越弱小以致难以克服恶的动机和实现善的动机,他们的道德意志便越弱小,他们的品德便越低劣。

这个品德高低发展变化的规律,关乎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道德意志与政治以及幸福的关系,属于品德的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因素高低变化之规律,主要属于品德的道德感情因素高低变化的目的和动力之规律,因而可以名之为“德福律:品德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根据这个规律,国民品德培养的主要方法是:政治清明从而使国民德福一致。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国民德福一致呢?或者说,一个国家的政治清明抑或腐败以及德福一致与否究竟取决于什么?

不难理解,只有民主的政治体制才可能保障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进而防止政治腐败和德福背离。一方面,只有民主才符合政治自由和政治平等两大国家制度价值标准。因为只有在民主政体中,每个人才能平等地共同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平等地享有政治自由,平等地使国家的政治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这也是民主政体能够保障政治清明的缘故。另一方面,民主政体意味着国家最高权力完全平等地共同掌握在每个公民手中,因而造成最高权力最大限度的分散和分立,使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政治权力互相分立、牵制、监督和抗衡,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各级官员的腐败和德福背离,从而保障其清廉和德福一致。

这样一来,如果一个国家实现了民主,那么,恒久说来,该国的政治必定清明,国民的德福必定一致,最终势必导致国民品德的普遍提高,势必导致君子、仁人乃至圣人的普遍增多:民主是形成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的目的和动力之方法,因而是培养国民品德道德感情因素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国民品德的主要方法。

综观德富律和德福律中关于国民品德的变化规律和培养方法可知,良好国民品德的培养涉及市场经济、政治建设等因素。这些方法虽然并不能保证提高一个具体的、特殊的个人品德境界的提升,但对于一个国家国民总体品德境界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本文受“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经费资助)

第6篇: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

在英语的测试中,如果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得分率不高时,我们时常会归纳于"英语语感"不强。何为英语语感?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语感?培养自己良好的英语语感是提高英语学习的必要前提。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要,本文探讨了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关键词】培养学生 英语语感 方法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和领悟的能力。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强化语感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语言表达上也有很多不同。所以在情景对话时一定要了解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这样才能学到地道的英语。如:

-I have got a bad cold. I feel terrible. -________.

A. All right. B. Is that so?

C. Sorry to hear that. D. I'm afraid so.

英语中听见对方不好(身体不好、遇到一些灾害)的事情,常说:I'm very sorry to hear that…/ (I'm) sorry to hear that. 以此表示同情或安慰,也注意表达出一份为人分担忧愁的心情。此题选C。切忌按照中国人的模式去套用,注重西方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约定俗成的习惯。如:Your sweater is very beautiful, Joan! 习惯上用Thank you/Thanks!等表示感谢或感激之类的话,而不是自谦。又如:

-Hello! Is that Mr. Wang speaking? -Yes. _______

A.Who’sthat B.Whoareyou

C.I’mspeaking. D.I’mMr.Wang.

电话用语中表示“你是谁?”应用Who’sthat而不是Whoareyou若表示“我是……”则用Thisis…(speaking).表示。此题选A。

三、在朗读中感悟英语语感

语言的学习是相通的,要让自己获得语言能力的根本途径就是多读、熟读、反复吟咏,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比如,阅读时没有准确的语音和正确的语调是难以表情达意的。如以轻松愉快的语调读“Goodbye!”表示一般的客套和再见,对方也以同样的语调作别;以次重、低平的语调读“Goodbye![gudbai]”表示向远行或要去从事某种有危险、让人不放心的工作的好友道别,流露出依依不舍,希望平安再见的感情,意为“再见啦!一路平安!”。让自己在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领略文章的意味。

四、在加强背诵中积累语感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背诵能使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增强语感,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所背诵的材料中有许多精美的句子、段落和篇章,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输出,用心去背诵,也利于自己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英语中有很多重要的句型,它们是平时考查的重点,应多加注意。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第7篇: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过于注重语文分析、语法逻辑辨别、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直觉思维和感官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直觉思维和感官探索,是很难激发起对语文这门学科热爱的。因此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语感的含义

语感是行为主体对语言产生的一种直接感受,这种感受一旦形成会对语言形式和意义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属于心理行为能力范畴。语感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成为判断语境、理解予以、创造性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只要把握好语感,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中语感培养方法

1.激活生活体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生活是语文的土壤和源泉,生活的宽广决定了语文的广度。语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语感的培训应高从生活体验开始,学生要全面开启个人的生活体验。而教师要善于开启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多引导和点拨,善于让学生将隐藏在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畏难、逃避等心理,为了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生有兴趣后才会全神贯注于学习,学与乐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学生学好一门知识的前提就是对这门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产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动力,并能够在乐此不彼的学习心理状态下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语文课堂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因此营造轻松自由的语文教学环境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文化、自由化、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为核心,激活语文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自由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语文教育环境,首先自身必须调整好自我心态,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每一个学生,仪表整洁大方,面带微笑,尽量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为主。

2.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阅读是积累语言知识和言语经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涵盖了默读和出声朗读,与诵读的作用并举。学生在阅览过程中,手、眼、脑等感官协调互动,这是训练学生直觉感官能力的基本方式。快速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学生在快速阅读过程中,视觉上呈现的不是独立零碎的语言文字符号,二是字、词、句、段、标点符号等组合起来的整体篇章,在阅读古城中学生可以调动自身的直觉感官思维、期待预设思维来简化阅读过程,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逻辑分辨能力。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积累大量的词汇、句子,能够将其语言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3.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文本朗读过程中能够培养汉语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汉语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汉语语言的热爱,同时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教学方法。人获取知识,五分之三来自视觉,五分之一来自于听觉,而其余来自于触觉、嗅觉以及味觉。可见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而朗读也是人类最原始的教育方式之一。朗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文本朗读过程中能够培养汉语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汉语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汉语语言的热爱,同时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重难点。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感知能力,即语感,对于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具有很好的效果。而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时,要注重教会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比如词句停顿、轻重音等,这样有助于加强对语言、词义以及句意的理解。

4.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语感。

语言作品除了具有字面含义之外,往往还具有言外之意。而这些言外之意的勘破需要用到联想和想象修辞手法。在小学语文中,会出现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单单从字面上理解是很难懂得真实内在含义的,只有透过语表文字进行联想和想象,将书面文字以画面的形式在脑海中联想或想象出来,实现了固定化想跳跃性和自由性的转变。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小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在学习探究中获得创造性的语言学习情感体验。

四、结束语

第8篇: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感;培养方法

 

 

英语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使用英语教英语,培养语感;加强英语阅读,体会语感;背诵英语课文,深化语感;精泛结合,培养语感以及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用合适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培养语感等。 

 

一、使用英语,培养语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英语语感的形成。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糊涂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英语片断或句子的材料或录音,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反复听、读和理解。这样既可以培养语感,也会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加强阅读,体会语感 

 

教学实践证明,加强阅读,可以体会语感,而且读的文章越多,即阅读量越大,越能增强语感,也越能体会到思想内容并受感染。因此,英语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体会语感。阅读的形式很多,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单人读,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读。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和朗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程度。

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英语语言的学习也遵循此规律。 

 

三、背诵课文,深化语感 

 

背诵课文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背书时输入的‘语言形式’和已有的各种知识融汇,共同作用于大脑,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活动,如感觉、知觉、思维、判断和分析,这就是语感的形成。语感强了,语言表达就会流畅得体,表现出来就是学习外语的高效率。 

有关研究还表明,隐性语言知识(指那些内化了的语言知识),它们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层里,学习者不一定能清晰地表达出来,但能不加思索而流利地使用语言,这便是我们说的语感。背诵文章由于加强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因而能将原本是显性的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的语言知识,学生的语感也就因此形成了,这势必促成了其语言习得。随着背诵的不断输入,学生对所学的这门语言的敏感度也就会不断增加,隐性语言知识不断扩展,语言能力也就随之不断提高。

四、精泛结合,培养语感 

 

精泛结合在这里是指教学中的精细和粗略。事实证明,不仅阅读教学有精泛之分,听、说、写教学与训练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宽泛地学习英语知识,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形成英语语感。 

此外还应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用合适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培养语感。 

第9篇: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感 培养方法

新课程改革强调将教学的主题转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改变过去"读死书、死读书"的狭隘教学局面。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现在的教育中大多仍注重语文知识上的教学,包括,词义、读音、拼写、构词、构句等。教学方式上注重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能力,如此的教学模式,变相的将学生培养成为了一部部"复读机",学生的思维模式大多是在模仿教师。因此,要将学生从片面的教学模式中解救出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学的目的,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着手,打开小学生思维的"万花筒"。

一、 语感的定义

语感即是从整体对语言文学的整体感知能力,对语言有灵敏的认知能力。语感的培养是在长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的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只有在规范的语言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中才能潜移默化的成为自身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部分。杨炳辉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本身便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法对其量化,犹如每个语言学家有着各自的语言表达方式一样,它强调的是个人的感悟能力,因个人文化修养的不同定义也大相径庭。具有强烈语感的人能对语言点做到触类旁通,思维如泉涌般源源不绝,往往能够迅速、直接的扑捉到文字信息的本质内涵,能够深刻的理解语言的寓意和弦外之音。

二、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目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分析能力,然而语言知识不用与数学理论,没有明确的数值参数,对其学习成果的优劣也难以界定。语言中往往饱含着丰富的感彩,它是人类情感的外延,要充分的理解语言的魅力,需要的不仅仅的是坚实的语言文化基础知识,更需要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才能感同身受的理解语言中的深层内涵。小学生的思维仍处在一定程度的空白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就是小学生本身对语言知识的实践感悟和个体思维丰富的创造过程,教师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打开小学生的思维大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授人与渔的目的。此外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思维是拓展语言认识的能力的内在原因。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助于将学生的思维模式从一味的模仿教材和教师中解放出来,能够学会自我思考,自己组织语言进行描述。为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飞向更广袤的天空。

三、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感的方法

1、 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情感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正是朗读对提高语言能力的潜移默化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个小学生多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诵读是感知语言情感的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多组织情景教学,创设意境,让学生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的大体内容陈述出来,以在加强课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理解词句及全文所表达的意思,也可适当安排复述、讨论、说说印象深刻的画面等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初步感受表达出来。本文教学,教者让学生初读后,把自己最想抓拍的镜头找出来,有效训练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初步感悟。

2、 培养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会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习惯的养成要考教师的细心引导和督促,小学生的思维集中力不够,常常做事没有耐心和毅力,对新事物的兴趣为往往三分钟的热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抓住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多采用鼓励和奖励是教学方法,利用学习爱攀比的心理,鼓励和引导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在良好的习惯中培养学生的敏锐语言感知能力和思想的把握认知能力。多听可以学习他人的语言组织和思维习惯,多说可以健全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并发现自身存在的知识盲区并进行反思学习、多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语言符号储存在潜意识中,并能下意识的运用、多写有助于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组织能力,把握语言的语法和标点符号的运用。反过来,语感对听读,说写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起监督和指导作用,这样相互作用,谐调发展,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3、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察情感,感受语言情味

文章是人类情感外在表现的方式,蕴含了人类的各种情感,情感又源于生活实践和经验知识。小学语文课本为儿童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时,只有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情境教学特别强调教学教程中"情"的作用,主张让情感进入课堂。要求教师教学时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教师的真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蕴的情感因素。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十分需要的。

4、创设教学情境,以形象促语感。

阅读教学中常遇到一些抽象的、曲折委婉的、情深意长的内容,学生很难领会、理解。只有使概括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学生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感受,进而达到领悟。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导语、演示、图片、简笔画、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受、体会字里行间的情韵气势,为学生的想象、领会、说话提供语境,培养他们敏锐的语感。

参考文献

[1]朱萍.浅谈语感培养的阶段性及基本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

[2]曾春梅.领会朗读揣摩--培养语感小议[J].小学语文教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