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湘西苗族;舞蹈;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60-01
湘西苗族舞蹈历史悠久,它来源于苗族人民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中,苗族人民为了生存,在荒山野岭之中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在精神以及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情况下,苗族人民仍然对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在闲暇之余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舞蹈艺术。这种舞蹈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巫文化与湘西苗族舞蹈
湘西苗族人信巫好巫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他们拥有独特而体系完备的巫教文化。对湘西苗族的民间舞蹈追本溯源可以发现,其与巫在很久以前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苗族舞蹈是原始表情手段的表现形式,从诞生之初就与苗族人的劳动、战争、娱乐密不可分,随着它们的发展而发展。湘西文化之所以守成受动与当地贫困的经济环境是分不开的,而巫风盛行就是其突出表现。湘西苗族舞蹈的动作、神态甚至装饰都可以看到巫术行为的影子,此可谓“巫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可以说,湘西舞蹈与巫术的文化根源是一致的。在原始氏族社会里,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缺乏准确的认识,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灵在主宰着一切。而人们又普遍希望遇事能够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于是开始求助于神灵,以歌舞作为娱神的手段,祈求神灵能够赐福人间,对自己加以庇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宗教性的歌舞聚会,这也是歌舞表演最原始的状态,对于促进原始艺术的发展及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当时社会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苗族舞蹈在苗族社会生活中渐趋物态化,一直到现在都与其社会习俗和糅合在一起。因此,难以从单个层面上来理解其中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有学者认为巫术是湘西苗族舞蹈的起源,这种看法虽然比较武断,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巫术与苗族舞蹈确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现实情况来看,苗族民间舞蹈仍然比较纯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社会日趋功利化,苗族民间舞蹈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湘西苗族巫术包括了一切,这是与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
二、耕猎文化与湘西苗族舞蹈
作为最早的农耕民族之一,苗族早期活动于中原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在这里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繁衍子孙,开创文化。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苗族舞蹈也就很自然的与他们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其在崇拜活动中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湘西苗族舞蹈在表演内容方面就记录了其先祖的生产活动,质朴的再现了他们的社会生活画面。
农耕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农耕文化的繁荣,民间舞蹈也因此应运而生。最为直观的是在湘西苗族民间舞蹈中,民间祭祀活动、原始猎兽场面以及庆祝丰收等情景屡见不鲜,有的舞蹈内容还与兽类有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苗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来获知苗族农耕文化的原始形态。苗族民间舞蹈无论是类型还是动作都取材于与农业有关的日常活动,在这一时期,舞蹈风格也不再像原始舞蹈那样拙朴粗糙,而是渐趋华美和精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农耕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这么说,湘西民间舞蹈已经成为反映苗族先民原始生产生活的一面镜子。
苗族先民在远古时代的生活以渔猎为主,随着生产方式的逐渐演变,鱼猎活动在经济生活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这种风俗却得以世代相传。探究众多的鱼猎文化活动我们可以发现,猎神崇拜作为苗族人的原始信仰是在鱼猎生活中形成的。由此可知,鱼猎生产在苗族人早期的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农耕时代开始之后,鱼猎经济成为农耕生产的重要补充,而其相应的猎神崇拜习俗也沿袭下来。传说在围猎之前一般会有祭祀猎神的舞蹈,这种舞蹈就是苗族的木鼓舞。从表演形态上来看,苗族民间舞蹈具有线条粗犷、动作朴素的特点,同时也颇具野性。它来源于苗族先民原始的狩猎生活,反映了他们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强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表演的动作和情节来看,苗族民间舞蹈蕴含着丰富的原始鱼猎文化元素。
三、歌乐文化与湘西苗族舞蹈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苗族民间舞蹈也在不停的发展和进步。苗族舞蹈在应用方面不再局限于宗教祭祀活动,在各种传统节日、婚丧嫁娶以及日常交往中也都能看到苗族舞蹈的表演,逐渐成为苗族人民交流情感、表达欢乐的群众性舞蹈。
苗族民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就反映和表现了苗族先祖灿烂丰富且充满神秘气息的民歌文化。由此可知,民歌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对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苗族先民有崇巫信鬼的文化传统,他们好歌好舞,有声有色的表现了巫歌傩舞的艺术形式和特点。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发展。苗族人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不仅在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上独具特色,而且还成功的将舞蹈和歌乐糅合在一起,形成了歌、舞相得益彰的歌乐文化。它主要分为祭祀仪式和娱乐两方面的内容。
苗族的歌乐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还是一种文化载体。作为苗族人民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它将歌乐与舞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湘西苗族地区,尤其是群体场合,常常是歌舞相伴,唱和相继,很容易形成热烈的气氛。
四、战争与湘西苗族舞蹈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中,战争始终如影随形,战争已经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给苗族人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从上古时代开始,苗族舞蹈就反映了各种各样的战争场面,以武舞为主,文武糅杂是苗族传统舞蹈的重要特点。苗族部落经历了从远古时期到明清之际的无数次战争,在战争历史环境中产生的苗族社会文化,必然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舞蹈文化也是如此。如“猴儿鼓”活动据说就起源于部落战争时期,苗族先民用鼓声来鼓舞士气,激励苗族勇士们奋勇杀敌。从这方面来看,苗族武舞以一种艺术表现的形式对古代战争进行了叙述,从其动作姿态上来看具有很明显的操练以及征战性质。
五、生、死与湘西苗族舞蹈
生死观是人类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生死观价值评价也不一样,湘西苗族人的生死观可以从“踩鼓舞”上得到充分体现。苗族人民主要生活在高山地区,平常爬坡上坎上山下山时,从他们的身体姿态、步调可以看出他们有一整套比较协调的习惯动作。谙熟苗族人生活规律和习惯的人不难发现,他们的行走特征隐含着“踩鼓”的韵律。一定的文化特征和习惯都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苗族人的这种行走韵律也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是民族特征的自然流露。
不同民族对丧葬有不同的理解,在丧葬方式、丧葬价值观上也存在区别。苗族在近代以来倡导土葬和洞葬,在停棺期间一般都要绕棺而舞,以“踏歌”、“闹尸”的简练方式表达一种长寿、吉祥的人生态度和境界。这种强有力的生命节奏能够激荡人的心灵,也表达了人类共有的心理倾向。
六、总结
综上所述,湘西苗族舞蹈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和文化性,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同时,湘西苗族舞蹈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社会历史与人类情感的表现手段,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以及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熊晓辉,郑艳红.湘西苗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本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关键词:浙江;地域文化;舞蹈创作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民间艺术融会贯通了乡土、乡情、乡音、乡风等,体现出了普普通通老百姓的审美追求,也构成了中华儿女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越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创作优秀的符合地域文化特征的舞蹈才会像源头活水不断滋养这样的希望。下面笔者就以杭州市上城区吸取本土文化特色为例,来谈一点关于如何创作浙江地域文化特征的舞蹈的看法。
一、上城区民间舞蹈乡土特色文化的传承
杭州市上城区地处南宋皇城核心区域,历史悠久,区域内集中了杭州的文化精华,全区目前共有物质文化遗产100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3000多条。其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杭州西湖就在上城区的区域内,此外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10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17项,而市级与区级非遗名录有29项,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都为我们创作出富有区域特色、上城特点的舞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的挖掘和整理,认为深厚的民间舞蹈乡土文化,是研究、保存、继承、发展上城区传统文化艺术和人文资源的珍贵史料和活化石;是我们开发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要人文资源。上城也创作出了《南宋鼓韵》、《吴山香女》、《脊梁》、《药堂里的小学徒》、《快乐的弹棉匠》等一系列具有上城特色的民间舞蹈,给民间舞蹈的本土特色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二、上城区民间舞蹈本土特色文化发展的特性
(1)民间舞蹈本土文化发展的继承性
上城区作为南宋的都城,早在南宋时期,舞蹈便作为一种宫廷活动存在。随着的时间发展,如今民间舞蹈已不仅仅局限于宫廷宴会和对神灵崇敬的表达,而是在内涵里,结合区域特色之后,其自身的层面有了本质的飞跃。因此,继承性已成为上城区民间舞蹈发展基本特征之一,这几年我们文化工作者也是一直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吸取历史上好的典故和精髓,运用现在的元素,创造性的发展民间舞蹈。
(2)民间舞蹈本土文化发展的群众性
民间舞蹈是在一种在群体化的自我审美中来完成继承文化过程的。它从最初的个体感情抒发,演绎成群众集体创作的成果,又从最初的田间地头式的劳动讴歌发展成为一种自我娱乐,并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陶冶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它与广大人民的劳动生活、宗教礼仪、节日庆典等风俗习惯紧密相连,是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像《药堂里的小学徒》的创作就是在千百年来群众去药店看病抓药、药工手工制药为背景的舞蹈,充分体现了古代群众市井生活的气息。
三、上城区民间舞蹈本土文化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要对传统的“原生态”舞蹈创作注入更多的本土特色
要以上城本地区地域历史文化为主要特征,即要对其进行加工和技艺上的提高,使之兼具诗意、技艺性、感性和舞蹈性,而不是照搬式的机械复制或简单模仿。需要特别重视的是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整理和创作,不仅使其形式得到充分发展,还要同时在技艺上得到提高。如在创作《快乐的弹棉匠》前,一次单位组织去“潘永泰”观摩学习,当时看到一些资料,发现了非常珍贵的弹棉工具及制作过程图。从表面看,弹棉匠在舞蹈中虽有动态,但动作单一无美感,难以很好的树立舞蹈型像。那如何用舞蹈去表现呢?经过细致的观察,我们发现弹棉花的动作加以肢体的语言,可以运用欢快灵动的手法,展示弹棉匠的辛苦与平凡。
(2)要用现代的手法来充分体现舞蹈艺术中的本土文化内涵
走出狭义认知局限性的必然途径
凯瑟琳・斯莱塞在《地域风格建筑》一书中,不仅简述了地域风格建筑的共性,而且还通过不同国家当代四位建筑师(其中就有我们所熟悉的安滕忠雄)的作品,进一步指明了,由于“都散发出他们各自拥有的哲学修养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背景”,所以尽管在建筑形式与材料运用上表达出了某些“共性”,但“他们的作品仍各自具备了强烈的且富生命力的地方语言。”[1]作者在批评“对于地方乡土风格粗俗地迎合大众的模仿”之风的同时,十分赞赏那些“坚持理想”、“对于特定的地域主题做出严肃而缜密的思辨”[2]的建筑师。斯莱塞在这里所批评的“对于地方乡土风格粗俗地迎合大众的模仿”,也正是我们司空见惯地将新地域建筑文化及其艺术风格标签化、简单化的缘由所在。《地域风格建筑》一书言简意赅,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地域建筑文化共性特征与其个性特征的完美整合,是我们走出狭义认知局限性的必经之途。这其中,既包括了建筑师对共性因素――特别是“地境与气候”(斯莱塞语)的尊重,也包括了建筑师对自身所具有的个性因素――文化修养、审美观念乃至设计才干的发挥。实践证明,这两方面的交合与圆融,必然会使建筑作品的外显特征,既不同于对传统地域建筑机械地进行模仿,也不同于流行建筑单纯追随时尚,这里,我们不妨统称其为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
隐性特征中的建筑文化气质
地域主义也存在于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领域中。“地域主义着眼于特定的地点与文化,关心日常生活与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3]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是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特征一脉相承的,它们所具有的建筑文化气质是一脉相通的。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北方建筑与南方建筑的不同,山区建筑与江河流域建筑的不同。这种区别不在于建筑类型,也不在于建筑规模,而在于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乃至民风民俗等所带来的总体建筑风貌的特质――也即建筑文化气质方面的差异。我在《自在生成论――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一书中,将建筑的文化气质归纳为质朴型、粗犷型、文雅型、浪漫型及混合型[4]。这种分类虽只是大体上的勾画,但对我们去把握建筑作品文化气质的创造,却还是有一定参照意义的。
任何建筑文化气质的表现,都是综合考虑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结果。脱离开地域建筑文化中的这种共性特征,也就失去了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的基石,到头来建筑师只有随风飘、跟风走。当今我们分不清自己所见到的是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是沿海城市,还是内陆城市,究其原因,都无不是由于它们失去了应有的建筑文化气质的缘故。
隐性特征中的建筑文化表情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巨大变化,集中地体现在现代形态的文化“正在以各种方式消解着传统社会的古典文化曾确立的那些类型和边界。”[5]尽管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各自的口味不同,但“推陈出新”仍被视为“游戏的共同规则”。这样,赋予地域建筑以面目一新的个性特征不仅成为时代审美的需要,而且,也使时代催生新地域建筑文化成为可能。
仅仅认识到地域建筑文化生成的源泉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不同的具体条件,从实际的生活感受与审美体验中去学习,这样,才能在把握地域建筑文化气质的基础上,对其外显系统中个性化的形象特征加以琢磨、比较、取舍、调整和修饰。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我们就不再会是“照猫画虎”似地去照搬传统地域建筑的形式语言了。
建筑的文化表情,也即通常说的建筑表情.是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中艺术个性的生动写照,也是建筑师的“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徐中教授语)[6]在建筑创作中的真实反映。关于“建筑表情”在建筑审美中的诱惑力,以及它与“建筑形式完美”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已在《自在生成论――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一书中作了论述。这里要再次强调的是,对建筑表情的敏锐眼光与艺术直觉,可以使我们在体验中捕捉到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某种特定联系,并使这种联系形象而艺术地反映到建筑作品的外显系统中来。
追寻隐性特征的辨证过程
如上所述,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的共性,是体现在建筑的文化气质方面,而其个性则是凝聚在建筑的文化表情之中了。同样是质朴或浪漫的建筑,它们的具体表情仍会给人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建筑文化气质是建筑文化表情之魂,因此,建筑作品若失去了它应有的文化气质,也就失去了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的基础,而如果仅仅停留在文化气质的把握上,缺少它独特的文化表情,那么,我们也同样追寻不到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也就只能停留在对传统地域建筑的模仿上。这样看来,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这既是一个执着坚守地域建筑文化气质(常常被称之为“乡土特质”)的抽象化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发现地域建筑文化表情的具象化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反复穿插与调整,最终会在建筑作品的外显系统中得到整合与统一。
力求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设计中要处理好隐性特征与几个方面的关系作一些简要分析。
1.与符号运用的关系
在许多情况下,传统建筑中典型部件的造型,即使是经过提炼加工,也很难自然而有机地融入到新生的建筑作品中来。因而,在对空间与环境设计合宜选择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从建筑的文化气质与文化表情上去推敲形构、色彩、光照与肌理(均属广义上的建筑符号类别)的运用,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处在黄河三角州中心的东营地区,原是一片荒滩碱地,根本找不到可以参照的地方传统建筑。然而,它毕竟还是地处黄河流域,平实、朴拙、粗犷应是它建筑文化气质的根基,再加上北方气候的特点,所以,我一向倾爱于在空间组合的层次及其量感和雕塑感上做文章,并取较疑重的色彩基调,较粗糙的材料肌理。为了强化视觉效果,我从黄河流域窑洞建筑造型特征中吸取形构灵感,将大尺度的圆券和半圆券引入到不同类型的建筑中来(实例1、2、6)。这类形构符号的运用,既丰富了建筑形体的光影变化,展现出与使用性质相协调的建筑表情,同时又起到了在视觉关联域内使建筑群富有“变化中得统一”的凝聚力作用。虽然都是圆形母题,但建筑语境不同,给人的审美感受也就不同。受黄河奔放性格的启示,结合室内空间构成,
有时还采用土黄色带或色块“跳跃构形”的表现手法(实例3、4)。
总之,摆脱对传统建筑典型部件造型变异的完全依赖,是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探索途径。
2.与气候设计的关系
国内外众多专家称,建筑超常耗能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极大隐患。我十分赞同张钦楠先生指出的,“用贫资源建造高文明”是创造中国建筑特色的基本精神所在[7]。就常规而言,通体玻璃幕墙建筑或全封闭巨构式塑形建筑,均与节约能源、节约投资、节约日常运营成本的原则背道而驰。当有实力真正能做到常年采用系统空调和人工照明时,那也是以牺牲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为巨大代价的。退一步,即使是从建筑艺术的视角去看,这一类完全着眼于外表的“大手笔”,也往往与建筑所在地域、所在城市、所在场所本应具有的建筑文化气质相抵触。所以,在我看来,对待建筑非要以玻璃或金属去作“通体包装”的做法,还是取“慎之又慎”的态度为妥。
建筑发展至今,气候设计也并不绝对排斥特定情况下“大玻璃”墙面或屋面的引入,关键在于,要像“惜墨如金”那样去精用和巧用,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换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防直接暴晒、防辐射热渗入、对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进行组织与引导,以及各种改善室内外环境小气候设计手法的运用等,都可以激活我们的创作思路,并进而大大丰富建筑语言的表现力。我最早以浓厚的兴趣引入气候设计的建筑项目,是20多年前建成的重庆白市驿机场航站楼(第一期),取得了良好效果[8]。最近设计的位于武汉长江边上的金都・汉宫A公馆,其设计灵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适应武汉夏季炎热(过去称“三大火炉之一”)的气候设计分不开的。作者曾对该公馆平面――空间组合所展示的个性化特征反复进行推敲,以求与创意中“取龟山之神凝,借蛇山之灵动”和“神凝于外,灵动于内”的建筑文化气质相吻合(实例5)。
3.与场所意义的关系
场所意义的表达.是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生成的一个重要源泉,我们常说的地标建筑也往往会由此胜出。对场所意义的核心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探求恰如其分的建筑语言加以表达,这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要点所在。下面通过列表,来简要
4.与文脉延续的关系
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城市建设中所保留下来的难以更改的问题,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投资规模之间的矛盾.乃至当地领导的文化观念、审美意识与决策水平,都无不会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文脉延续产生直接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情况。在综合应对上述各种矛盾的过程中,通过城市设计去探索城市文脉延续的方向和途径,往往可以为我们对新地域建筑文化领域的开拓提供舞台和表演机遇,山东广饶新区城市设计论证就是其中的一个实例。
该论证方案设计,是要将广饶新区的行政中心与文化中心向东推移,并与城市南北干道相邻.以便使新区的这两个中心与开发区,以及与另外两个重要城镇之间,在地理上与心理上都能有必要的直接联系。想不到,有两个因素对该核心区的城市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历史上形成而又难以变动的南北斜穿的地下输油管道,二是南北干道东北角一侧为需要加以保护的地下古墓群。正是这两个重要因素,导致了城市设计中北侧行政中心与森林公园《地下古墓群保护区)的对话.以及南侧文化中心步行街呈斜向自由式布局等外显特征的出现。此外,由于城市规模与投资规模所限,文化中心采取了“低层数、小体量、有转折和多层次”的人性化空问设计手法,使其隐蔽于行道树和重点绿化之中(这也是受巴西利亚新都花园城市设计的启发),而不是去与宽阔的南北干道比尺度、攀高低、争街景。这种文脉延续所形成的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虽没有传统建筑符号系统加以渲染,也没有主干道上流行街景中的那种夺目体量加以陪衬,但其深层文化内涵所包含的地方环境因素与地方人文气息,却仍然会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实例8)。
5.与时代气息的关系
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要想得到社会,特别是相关决策层的认同,确实是一件相当艰难而困苦的事情。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决策人往往会把”要时代感“的审美判断,与“要时髦样式或流行风格”等同起来。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中看,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建筑作品,无一不是它外显系统中艺术气氛,文化气质与时代气息三位一体、彼此融合的结果。有必要强调指出,如果脱离了应有的建筑文化气质,那么,建筑作品中所要体现的艺术气氛与时代气息的创造,就必然会失去基础,失去方向。在建筑创作中.如果不能始终如一地贯彻这个原则,那么,不仅会有损于建筑外显特征中艺术个性的表现,而且,还往往会破坏“视觉关联域”中建筑群的整体风貌。
东营职业学院图书馆顶部的轻薄挑檐和顶盖上挖大圆洞的造型处理,便是某决策者只认同“流行风”,而于校园新建筑群平实、朴拙,简洁的外显特征予不顾的一个典型实例。在实施过程中,作者最担心校园新区各建筑不能一气呵成,为此,曾做过取消落挑檐并与新建筑群文化气质相协调的改进方案[9],但还是受到冷落。看来,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建筑表现中文化气质与时代气息之间的关系.确实是我们在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要害问题。
注释:
[1][2][3]凯瑟琳・斯莱塞 地域风格建筑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布正伟 自在生成论――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P34-p40
[5]周宪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徐中 论建筑风格的决定因素 见纪念徐中先生诞辰90周年暨建筑教育研讨会文集 天津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2
[7]张钦楠 特色取胜一一建筑理论的探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布正伟 当代中国建筑师――布正伟(作品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P17-p24
[9]布正伟 创作视界论――现代建筑创作平台建构的理念与实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见图lV-2.10
Abstrat: Guanzhong area is one of the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areas. Its residence contai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precious wealth of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the shape、the layout、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form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action and mutual relations with traditional cultural.
关键词:关中地区、民居、建筑特征、文化
Keywords:guanzhong area、residence、architectural features、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关中地区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中部,因居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北萧关、南武关,四关之中而得名。渭河东西横贯,史称“八百里秦川”。连续广阔的黄土覆盖层连绵起伏,构成了关中的地表层。在这种特定的自然地理、地貌环境条件下,关中民居形成了构架民居和窑洞民居两种主要类型。据记载,古人靠近陵阜掘穴为“窑”,可以避风寒,但不防潮,于是人们便创造了“宫室”。此外,还有地上房屋,即构架民居,其地处高地势可以防潮,周围密实可以挡风,上有屋顶可以避雨。关中地区的构架民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总体上看似乎没有很大变化,但其形制、布局及空间形态却非常丰富和具有研究的价值,是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理念的集中表现。本文主要探讨构架民居在关中农村地区的发展。
一.关中的自然条件因素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关中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因此关中民居多采用坡屋顶以利于排除雨水。“房子半边盖”,就是指关中地区农村传统房屋建筑形式。这种房从侧面看正好是两面人字形房屋的一半。下雨时,雨水朝一边流。这种—边盖的房子,农村人叫“厦房”(图1-1)。同时为适应夏季闷热及沙尘侵袭的气候条件,两旁的厦房向内单坡高耸,院落在夏季成为一个很好的阴影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要求的同时可防风沙袭击。 图1-1
二.关中居住建筑与当地文化习俗、、风水思想
2.1 关中传统文化习俗与关中民居建筑
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是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区。夏、商之后,在约两千年的历史时期中,先后有13代王朝和政权在关中地区建都。由此可知关中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文化积淀极为深厚,传统民居也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居住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中人历代都很注重居住建筑。
关中民居在建造的过程中受风俗的影响,大体可分为几个程序:
1)择地和择日;建造房屋前,会请风水师按主人生辰八字等,来判定基地方位、地点和修筑日期。现在大多是择日,基地是依据有关部门的规划而定。
2)动土;动工前要向测定的神袛方向摆香炉贡品,在场院里挂起一块红布燃黄表,举行仪式,告知神灵,俗称“动土”。
3)起基;即打地基,也称“打夯”。
4)架梁;房屋在墙基打起后就要起架上梁,通常要举行上梁仪式。仪式一般在中午举行,届时要请人在主梁画八卦,系红布等(图2-1),贴吉祥对联,放稳大梁后,便放鞭炮庆贺。主人家一般要摆宴席宴请亲戚好友。
5)钉橼;
6)盖顶;即上好橼用和上麦秸的泥土 抹面,或铺瓦。图2-1
7)粉刷;抹泥、抹灰、装修门窗、贴地砖,墙砖等。2.2 关中地区与关中民居建筑
关中民居是中国传统院落式布局,表现出“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形态。传统院落是家庭社会伦理观念的产物,院落空间在性质上就是伦理空间,严格的等级秩序、明确的轴线关系、窄长的院落空间以及院落空间的纵向推进。这种模式一方面体现了关中传统文化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院落空间首先讲尊卑等级秩序。也就是讲“礼”。尊崇礼教成为院落功能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现如今关中院落庭院建筑也大体遵循这种长幼有序的居住秩序。
其次,院落空间重礼仪规范。关中窄长型的四合院用于礼仪、农作,聚会活动的面积超过用于起居生活的面积。
再次,关中民居的布局形态与人们的封闭传统意识也是分不开的。一座宅院几乎被房屋围满,院墙很高,宅院两侧的厦房都是“一边倒”,山墙向外,这和防御也许有很大的关系。院内所有的房屋都面向院内,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与“外隔绝”空间。
2.3 关中地区风水思想与关中民居建筑
阴阳哲学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始终,民居建筑文化也是如此。风水思想视住宅为“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空间模式与伦理关系,祈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关中民居的院落空间,其庭院的构成与空间组合,非常注意阴阳法则。首先,院子在形态上是由四周房舍相围合,外“实”内“虚”构成一对阴阳关系。其次,依据“门堂制度”,在轴线主导下次第排到门屋和正堂,再配以两厢,而“门堂”这一主次又是一对阴阳关系。在两厢的配置上形成第三对阴阳关系,以横轴线贯之。而在纵横轴线交织控制的院落关系之中,纵为主,横为次,形成第四对阴阳关系。
三.关中民居建筑特色
韩城党家村选址合理,房屋建造符合传统阴阳八卦之说,有很高的研究鉴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村中有建于600年前100多套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风塔等建筑以及祖谱、村史,被专家称为东方人类传统民居的活化石。党家村融合中国文化、建筑之精华,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扶风温家大院是一所典型的关中古民居,它的平面与空间结构属于中国传统四合院模式,布局由前向后依次为:门房、庭院、正房和后院。庭院两侧两栋单坡顶厢房组成四合院,由4个建筑风格一致的多进式院落连接为一体,组成一个建筑群。从门窗、墙壁到方砖瓦片都体现了关中人雕刻技艺的精湛。在温家大院,建筑雕刻装饰是宝鸡民居的一大特色,赋予了关中民居独有的艺术、文化气息,是我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
四.当今关中地区民居建筑的发展趋势
现代关中民居从传统民居发展而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有选择的保留其精华部分,改善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部分。一方面要传承关中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地方建筑艺术特色,发扬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另一方面也要适应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更高层次要求,借鉴传统民居的技术价值。
现代关中民居建筑受到外来建筑材料和建筑类型的影响,越来越少的保留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只是一部分建筑文化习俗得以保留,其民居建筑类型越来越趋于大众化。因此,在关中地区我们有必要探索和设计出反映当代关中人民和关中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以传承关中文化和关色,弘扬中华民族多样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
建筑是人类一项重要的创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的记录。建筑的发展起始于民居,民居的发展记载着历史。由于关中地区独特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形成了关中民居特有的建筑艺术特性与风格。正是关中5000年的历史积孕、文化沉淀,筑就了关中民居的恢弘,使其成为我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作为陕西乃至全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我们应保证关中民居建筑的发展,为关中文化及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浅析陕西关中构架民居文化》武联、霍小平,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9第3期
2.《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郑鑫、邸芃,新西部下月刊,2010.07期
3.《山西传统民居》颜纪臣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地域性城市特征就是要发挥各地区建设、文化、艺术的独创性,融合创新,通古今之变,建设富有文化氛围浓厚、富有健康、积极、浓厚的文化内涵的居住地域,反映地方的传统特色,同时也要成为符合时代生活功能的场所。
【关键词】:环境,地域性特征,文化,传承,创新
1、地域性城市特征的影响因素
1.1自然环境
“地域性”是自然和社会的特征属性,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它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因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环境势必会形成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两大因素又影响着栖居于此的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因而产生不同的传统文化,即生成不同的地域性城市特征。
随着经度、纬度、地形、海拔、日照强度、植被以及水等气候条件的变化,各地区的地域性地理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情,城市和地区的精神风貌也相应有着不同的变化,例如山地城市与滨水城市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完全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性城市特征,且居住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与程度也都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特征的地域性文化,人文精神与物质生活的融合使得这里的居民有了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城市特征。
1.2人文环境
城市环境的建设与城市文化和地方习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个地域所蕴含的独特的民俗传统与文化脉络都是长时间以来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历史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下积淀的产物。世界上不同的地域和民俗在传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风格迥异的民俗风情使不同地域的居民对于形式、色彩、风格的喜好也不尽相同。
1.2.1历史背景
对地方历史背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地域人文特征的历史渊源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借助历史遗留的痕迹,能够全面把握设计某一区域环境所面对的社会背景,并从中提取设计元素运用至设计方案之中,保留了地域的历史记忆。
1.2.2人文符号
人文符号是通过语言、色彩、纹样、建筑、服饰等多种类型表现的地域特征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对符号的辨别和识读来界定和区分区域。人文符号的辨识,可以快速的寻找符合某一地区的文化环境并且辨别出区域人群。
1.2.3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在自然环境、宗教、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较相对稳定的生活地方习俗,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生产模式,穿着打扮和语言交流等各方面都与其他地区居民有着明显的差异与不同。
2、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联系
2.1环境艺术设计受到地域性特征的限制
地域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设计师在设计环境景观的时候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环境艺术的设计就是要在某一地区的文化脉络之上建设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城市,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设计师只有通过地域文化的整合才能设定出更好地设计方案,从而满足地域发展的需求。
梅山文化园地处湘中,地势险峻,烟雾弥漫并且潮湿多雨,但基地环境优美,因而人们常用“八山一水一分田”来形容此地的自然环境。由于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存着很大的制约,所以建设此处景观环境时,设计师便灵巧的运用了它依山傍水的自然属性,打造了一个具有山野理念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了具有古朴、自然、神秘的文化园区。
2.2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地域特征是由漫长的过程发展而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演变和完善,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可以说这是一个地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将地域文化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不但符合当地的文化土壤,精神追求,也能够使设计方案更具可行性,只有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并进行设计才能真正的符合地域发展的核心需求。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大到国家还是小到地区,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糟粕与精华,科学的认识传统文化,尊重和弘扬其中精华,通过加工和改造,赋予其时代内涵,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始终保持创新继承,并推动其发展。但是文化是非常抽象的存在,将其抽象应用于实践,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3现代化设计与地域性传统文化相结合
当今时代下的人居环境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必不可少,反之, 环境艺术设计也存在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二者息息相P。通常条件下,每个地区的地域条件都是难以被改变的,把握当地的地域性特征,沿用当地特有的材料与结构形式,例如眉山文化园的建筑就地取材,大多运用当地的石材、木材、土材等建筑材料,结合地域文化的设计理念,达到一个“深山藏古寺”景观效果。
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对地域文化的重视,是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水平的展现,将当地的人文精神和风土人情作为设计的首要前提,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也迎合了当地人的心理,让设计充满亲和力和人情化。
通过多层面、多空间、多角度、多形式的元素提炼,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和设计原则将地域特征引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加深当地人群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增强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力,打造出适合人居的优美生活环境。营造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乡土人情,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与艺术表现力。
总结
城市环境的建设反映地方传统特色的同时,还要成为符合时代生活功能的场所,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是一段历史过程的见证,反映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形象具有很普遍的意义,而城市特色就是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对于城市则有更特殊的意义。通过地域特征的引入,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这种内涵不但包括物质的内涵还包括精神的内涵。将这些地域特征所包括的内涵,引入到设计之中,不但影响设计的形态、含义,还影响设计的框架结构,因此,为了取得更显著的景观效果,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必不可少,而且只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才能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林┿. 梅山文化园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性表达[D]. 长沙:湖南大学,2013
[4]李喜彬. 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分析[J]. 艺术时尚,2014,J022,132-1
[5]张绮曼. 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地域文化;景观设计
商业街步行街是城市商业经济和来往人流最为集中的繁华场所,它承担着表达城市经济实力、社会和人文内涵的任务。经过历史的沿袭和文化的积淀,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发展必然与地域文化变迁息息相关,融入了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文化习俗特征,形成了当今商业空间的地域性特征。作为设计师来说,在进行商业街的景观设计时,既要关注自然条件及地域文化的集合,又注重现代技术和当地材料结合运用的具体表现,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具有地域特征的现代商业步行街景观。
1目前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地域文化缺失
受到现代商业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一些地区的商业步行街设计缺乏对地域文脉延续的重视,其整体设计注重追求商业效益,缺乏各城市所特有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如空间的处理手法单一粗糙、景观设施缺乏人性化设计、景观特色塑造欠缺无新意等。大量仅仅注重商业目的、忽视地域文化特征的商业街道,充斥在城镇的最繁华的中心地带,形成“千城一面”城市形象特色缺失的现象。究其本质,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才是导致问题的关键。
1.2地域特征的生搬硬套
在国内现阶段规划设计中,出现了一些不合时宜、不符合地域特征的步行商业街,现代中掺杂传统,中式融合欧式,肆意掺杂称之为地域性设计。不同地域背景下,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同质化严重,过于崇洋,过度模仿抄袭是根本原因;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本身就不是一个工业标准化的产物,每一条商业步行街都不应摒弃自身特有的地域风格。
2地域文化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性
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式不同,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写道,“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1]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须注重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和利用,加强区域的“归属感”和”亲切感”。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会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体现城市特色,成为外地人了解城市的名片。
3地域文化在商业街环境与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1利用自然条件
从开天辟地起,自然界就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任何景观空间都必然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它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共生的关系。孕育在不同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中的自然观,是商业街区等城市环境地域性差异的重要根源。如苏州园林将江南地区独特的阴雨连绵的朦胧意境,太湖石那“皱、漏、瘦、透、”的峻美,结合亭台楼榭、春花秋月的婉约,从而才能咫尺之内再造乾坤。任何城市在进行商业步行街景观规划时,都应该综合考虑并发掘利用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尊重自然规律,规范组织步行街的景观空间序列,形成自身的特色。
3.2对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提取和运用
商业步行街景观和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紧紧相连,便形成了商业步行街的地域化特征。以南京夫子庙商业步行街区为例,秦淮河畔滨河绿廊体现出传统江南水景之美,秦淮小游园内的诗碑小品、传统风格的灯具、名人雕塑、传统过街楼桥、亭、阁及各种画舫游船,与疏浚后的秦淮河将附近的乌衣巷、中华门城堡等景观串联在一起,构成了具有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魅力,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步行街区景观。承载着历史文脉的现代步行商业街,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赋予城市的灵魂,表达着城市特有的语言和符号,指引我们用心去领悟历史文脉的意义所在。
4结语
作为现代城市风貌的窗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是塑造城市形象内涵的重要手段。设计师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须综合分析地域特征,遵循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延续地域文化连绵发展的脉络,实现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地域价值,创造出个性鲜明、富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满足环境中的人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直长运.史学民:地域文化在老城更新中的延续与生长[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
2王晓.商业步行街地域性设计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石冰.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0(1)
地域文化是指因地理分布不同为基础的,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以现实为表象的人文精神活动的总和。地域文化主要说的是一个地域与其他地域不同的地方如民间建筑、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说到地域就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一个城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特点正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地域性的概念要求必须是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等的结合。一个城市如果想很好地表达自身的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景观设计来表达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以地域文化为背景的景观设计,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过去、回忆过去,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情结。
2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
城市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的元素可以从城市文化方面进行获取,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色建筑方面、材料及城市的彩色等。进行提取后可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分解、抽象和重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2.1从历史文化方面获取
西安的大雁塔广场,祥龙造型的仿唐路灯,整个造型上是条大气磅礴的祥龙,灯柱的图案是中国典型的脸谱造型,色彩浓艳,造型大胆,让人仿佛回到盛世唐朝。除了路灯,几乎大雁塔广场上出现的所有建筑和小品都采用了仿唐设计,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宣传城市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这也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依据。
2.2从传统建筑符合中提取
有时我们经过一个城市会看到一些城市的公交站牌的造型设计借鉴了该城市传统建筑的造型元素,这样就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同时也传达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如中国传统的合院空间、天井空间都是在历史文化与意识形态下共同建造的,是人们在实践的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元素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2.3从传统图案纹样与色彩中提取
传统图案纹样往往被认为是当地的最能体现城市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所以称为最常见的装饰手法,图案纹样不仅本身具有很好的形式美感作用以外,背后蕴含的“意”也是人们喜欢的关键。人们对美好事物总是心存向往。因此,传统纹样蕴含的意义是非常适合于景观设计的。如西安城市广场中的公共座椅设计,木材与石材进行了完美结合,下方腿足部分加入了中国典型的莲花纹样,寓意富贵吉祥。
3地域性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传统文化可以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例如,四川杜甫草堂外的公共设施,其电话亭的设计就是采用传统文化石亭盖的形式进行设计的,极其富有装饰性。传统地域文化也可以运用于城市景观设施的材料和色彩设计中。例如,桂林地区多产石灰岩,所以当地人就将石山上开采的石灰岩加工后制成公共座椅,这样公共座椅不仅经久耐用而且与当地地域特征结合了起来。具体将传统文化融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通过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分解,转化成新的形式
对于具有地域性的传统文化符号采用分解转化的方法,形成新的形态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去。经过分解可以从地域性文化符号的形态中提炼出新的形式形成设计元素,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3.2利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打散再构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
如原始器皿中的鱼纹、叶纹等图案装饰就运用了这种方式。它是利用分解、合成的方法对原始形态进行分解形成的。打散的方法一般有:对传统文化符号分解以后选取最有特征的符号进行重新组合,打破原来的组织形式通过变异进行重新排列,对原来的形态进行分解,保留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重新构造。
3.3运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置换
也就是选择一个原始形态作为原点,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符号组合成新形。如把建筑的某一局部作为载体进行再创造或置换构成。
3.4利用地域文化符号的基本型变异的手法来进行设计
例如,借用古建筑的外部形态或者服饰造型等,在保留其基本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变异设计。传统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是相互交融的,这样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符号系统。本土的地域文化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吸收才能永葆青春,跨文化的相互交流是景观设计创新的手段,用民族文化结合外来文化使城市景观设计更有生命力。
4结语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44-01
前言:不同地区的气候、水文、地理条件不尽相同,发展的历史背景也不一样,所形成的人文风情和特色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历史上,众多不同地域和不同时间段的园林设计都遵循了一个相同的地域特征规划原则。充分体现各地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其中包括体现不同时期的人文历史,社会属性和自然环境,尊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域特色建设和规划风景园林。了解到这些内容,才能使风景园林规划与施工意义有更清楚的认识。
1.风景园林规划中地域特征的内容
1.1 地域自然特征
地域自然特征包括水文特征、气候特征、地质地貌特征、植被特征等。根据某些特定地域的气候不同我们会设计不同的建筑构建不同的植物配置来有效地将自然地貌合理运用起来。山、水是风景园林塑造的重要元素,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所不可或缺的。地貌特征的形成是来自地球表面在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而成,而地质地貌与风景园林中的植被和建造亭台楼阁有这密切的关系。植被是人居环境建设中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因子,具有净化空气和欣赏的作用。植被的地域性变化较大,且分布规律,因此,地域植被特征对风景园林的影响非常大。
1.2 地域人文特征
地域人文特征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地域人文特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在不断发展与变化,对社会的发展进程意义重大,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当地的历史遗迹、社会历史发展背景等等。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当地的历史文化也是自然形成的,包括民俗、生活习惯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各种文化成果等等,都是当地文化的体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将这些文化成果浓缩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而规划到风景园林中,可以为风景园林景观增添文化色彩。
1.3 地域实际应用特征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深受各种现代艺术思潮影响的设计师们不再仅仅 根据地形地貌、堆山理水、筑亭建台。他们从地貌中寻找地域自在生成的美,巧妙利用大地的肌理构成设计的语汇,重新审视现存物,用艺术的语言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场所方面的有关风景园林的设计主要体现在设计者善于利用需要进行设计区的现有物体,并且善于将那些不起眼甚至惹人嫌弃的物件美化。使之转化为适合当地特色符合设计主题的亮眼风景。
2.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2.1 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自然特征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自然界各元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拥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在风景园林规划中需要考虑的气候气象、地质地貌、植被等自然特征。在对园林规划设计时,设计师要对设计的每一个自然特征进行充分地了解,并对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注重将自然要素的特征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避免要素破坏,实施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对风景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假山水的设计,要依据地形地貌特点,做到园林构造与周围的环境要融合为一体,园林要具有艺术特色,虽然园林是设计而成,但是,要达到自然和谐,使园林景观给人以自然天成之感。
2.2 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尊重并延续地域的文脉, 是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特征。任何的设计流派,无论风格样式有着怎样的风貌,实质上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 自然条件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艺术形式,有着渊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技术背景。历史遗迹是人类在地域上活动所留下的宝贵财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的背后必定蕴藏着吸引众人的历史背景。在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应将历史遗迹与风景园林的设计相结合,在保留与尊重历史古迹的基础上添加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元素,既具有历史风格又不显得陈旧落伍,形成历史与现代风格的有机统一。
2.3 地域实际应用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现代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面貌和风格,与传统园林设计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是由于园林规划的实际应用特征决定的,这也是园林规划的地域特征之一。不同的城市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预期是不一样的,有些园林设计是为了满足市民的休闲互动需要,因此应该表现出更多的开放状态,园林中应该设计更多的休息区以及公民自由应用区。有些园林设计则以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水平为目的,因此应该表现出更多的生态元素,园林设计中要包含大量的多样化物种的生存环境,对人类的应用要求却不加限制,例如,广州一些生态园林中设计了各种水道和湖泊,但并没有为人们的日常娱乐设计更多的空间。由此可见,不同城市对园林应用的需求不同,也对园林设计的理念以及设计的风格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3.结语
在现代社会,园林景观越来越呈现出综合的特征,科学、功能、艺术是现代景观追求的目标。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大众审美和需求的提高又进一步影响着园林景观的变化。风景园林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等方面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断追求的发展目标。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是需要注意的内容,无论是地域自然特征,还是地域人文特征,都需要在设计之前有所了解,并将这些元素符号化,融入到规划设计中。
参考文献
[1] 任峰.地域特征性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9):154-154.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方性;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1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与风景园林的地方性
“文化景观”概念的普遍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2年首次使用“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包含了自然和人类相互作用的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人类与自然紧密结合的共同杰作;它“代表某个明确划分的文化地理区域,同时亦是能够阐明这一地域基本而独特文化要素的例证”[1]。文化景观可以存在于城市、郊区、乡村或荒野地等所构成的连续时空中。地域文化景观是存在于特定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类型,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是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且,地域文化景观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而产生和发展,保存了大量物质形态化的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化的传统习俗,共同形成较为完整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体系,主要体现在以建筑与聚落景观为核心的生活空间,以土地利用形态为核心的生产空间和以环境伦理为核心的生态空间三大方面。
文化景观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景观特质,突出体现地方性特征[2]。一是地方性自然环境。温度、水分、地形、植物、土壤等自然因子的分异性导致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成为地方性自然环境的具体表现,是地方性景观形成的本质特征和内在机制。二是地方性知识体系(非物质文化景观)。地方性知识是根植于地方社会特定人群的文化传统和对文化现象的整体理解,是具有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悠久历史的地方性知识。三是地方性物质空间体系。在地方性环境和知识体系的作用下,直接表达在地方性物质空间上,塑造出独具特色和独特认知体系的物质景观体系,主要包括建筑与聚落景观、土地利用景观和地方性居住模式三个方面。成为认识地方性环境和地方性知识体系最直接的方式和便捷途径。通过物质景观的特征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方性文化体系。因此,地方性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具体表现和载体[3]。
2 保护地域文脉景观的重要性与表现形式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造的资源,它代表了一个民族以及城市的记忆,保存有大量的历史信息,这不仅为我们了解人类的发展是提供线索,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我国的人民带来文化上的认同感和提高民族凝聚力,会使我们有种自豪感和归属感,使我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城市景观,必须能积极地融入地方的环境肌理,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并能有效的节能、节地、节省资源。真正创造出适合本土条件的,突出本土文化特点的,并深受人们喜爱的景观环境。
2.1 城市景观文脉延续的设计原则
2.1.1 保持历史与空间连续性―求真原则。
城市景观始终与一定时间维度相联系,城市与时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处于动态的演变之中,城市景观也随着时间不断演化,城市历史地段的景观是遗存下来的记载着城市演化过程的片段。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城市历史之中所谓“真”的东西越来越少。千城一面让我们失去了许多“记忆”。当然,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可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在二十世纪初我国出现的“中西合璧”建筑,同样也是中西文化撞击的产物。它是当时历史、文化的真实反映,至今其中许多建筑成了文物建筑,它们所在地段成了今天现代城市中的历史地段。历史遗产珍贵之处不但在于他得外在物质形式,也包括它所携带的历史信息,外在可以模仿,但是历史信息是无法模仿和复制的。
所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对象风格的确定总是会有意无意的与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与过去民族风格保持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时,始终保持其创造性。其中通过类聚的手法与过去的风格保持连续性、相似性;通过对比保持新旧信息的可识别性。
2.1.2 保证景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表层形式美原则。
城市景观具有复杂、多样和多元的形态,并与地段的功能相对应。这种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是人们多样性的生活内容的物质反映和历史积淀。一个城市的景观空间特征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城市中的标志物,更多的是由大量普通建筑所具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的性状决定的。城市历史地段景观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地段景观“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二是对整个城市而言,如果存在多个历史地段,在做城市景观设计时要尽量保持各个地段各自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不能为了取得整个城市景观表面形式的统一,而采用同样的设计方法和思路,而应该具有各自的主题,表层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但是要达到深层的统一;三是对于单个历史地段而言,不能采用单一的设计方法,不能仅仅追求平面形式以及某一个画面的视觉效果,而要根据具体情况,仔细的推敲每一个建、构筑物的功能和形式,保证普通建、构筑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
当然,我们并不能单纯的强调表层的形式美,因为景观作品的艺术表达应该是更深层次的,但是由于现代人在生活中对于美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加强景观外在的表现力,利用各种手段方式等,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想要传达历史文化的氛围就更应创新景观的创造了,比如,南京的夫子庙,各式的灯饰让当年秦淮河畔的繁荣呈现在了众多游客的眼中,使人们对这里的感受更加深刻。利用现在手段去体现历史的元素,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2.1.3 强调传统心理的延续性―中层与深层审美特征原则。
景观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特征原则的体现。特征原则是贯穿整个景观设计始终的,尤其是在中层以及深层审美层次上更为突出。特征原则在地域文化的体现则是传统的一种体现。地域传统源于一定地域生活的经验,形成地方特色的风俗礼仪、道德及习惯等等,构成一个亚文化区域。人们对自身传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的延续有如生物“基因”,这些“基因”存在于一定的人群中,他们的行为习惯、情感意识、审美体验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类似性,这种集体的无意识行为正是地域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设计师应该充分挖掘积留在我们传统经验中与记忆相对应的设计元素,唤起当地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情感认同。每个人对城市都能产生意象,通过看、听、感觉、感知产生心理形象,一般来说,个性强的、形象鲜明生动的、意义重大的、能激起情绪活动的,与观察者关系合宜的,多次重复出现的事物,其意象性越强。通过一些文化传统的共鸣,我们更能达到一些深层的感动,关乎生命、历史、宇宙、当代等等。当然,美是不存在真伪的,但是要得到情感上的升华,有时往往需要我们内心所有的历史文化的底蕴帮助我们去理解这些情感认知。
3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传承与规划设计
从风景园林的地方性来看,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地方性的本质体现。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传承和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景观的调适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核心之一。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规划设计思路:一是依托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内涵综合设计地方性景观多元化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深入研究和把握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构成和形式是地方性设计的重要途径。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分解为地方性环境、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物质空间三个方面,研究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必然性。其中,地方性物质空间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点,以建筑与聚落、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方式和居住生活模式四个方面为核心和设计切入点,将各自的特征通过设计语言进行提纯和归纳,并综合反映到新的地方性设计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地方性特点中。打破传统设计中只关注建筑特色的传承,而忽视其他三个方面设计的不完整现象。全面、系统、综合传承地方性精神的景观要素[4]。二是将地方性建筑与聚落、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三者在特定空间中结合所形成的与自然高度协调的生产和生活居住空间才是地域文化景观的最高体现。只有对居住模式的研究,才能将各个地域文化景观要素进行有机综合,进一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传承地方性景观图示,强化和传递居住模式的内在规律和特征。三是依托不同尺度景观特征综合设计地方性景观的复合性尺度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特征,也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尺度不同,生态过程和景观生态格局不同,决定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不同。
4 结语
地方性是保持风景园林多样性和文化性的重要属性,地方性园林就是文化园林,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大成。风景园林的地方性设计更是学科发展的根本和营建可持续景观的核心。在传统地方性认知中大多存在以建筑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核心,忽视传统地域景观在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方式和居住模式上的独特地域文化特征,因而在传统村镇保护过程中就形成了对建筑和村镇保护体系,忽视了对周边与生活空间紧密联系的生产空间的景观延续,更忽视了土地利用景观、水资源利用方式和居住模式展现的文化地方性、景观地方性和综合特征的保护。以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为切入点,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核心,建立解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图示语言体系,系统展现风景园林的地方性,将成为未来生态景观和可持续景观营造的重要方式和发展前景。
城市景观是体现城市文化,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如何让景观的塑造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色文化、能够与人们产生更多的共鸣,寻回城市的人文精神是我们设计者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在保持城市历史原真性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丰富景观的表达方式方法,让景观可以真正的走入人们的心里,让人们记住历史,保留传统并使人们能够感动,让我们拥有更多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UNESCO. 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Z]. 2003.
[2] 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
[3] 王云才,郭焕成,陈田.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
[4] 王云才,石忆邵,陈田.江南古镇商业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