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山水的诗句范文

描写山水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山水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山水的诗句

第1篇:描写山水的诗句范文

2、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终南山唐代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4、咏华山宋代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第2篇:描写山水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人类情感;花草树木;寄托笔者是学园艺专业的,因为自幼对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就十分喜爱,所以读书求学也选择这个专业。之所以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还因为接受家庭教育的缘故。记得小时候爸妈就经常告诉我,人有感情,花草树木也有,人生一世就如草木一秋,要像待人一样爱护他们,让它们自然生自然死,不要欺负它们。后来上了学,老师们时时告诫我们,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都有生存的权利,要学会尊重花草树木,尊重虫鱼鸟兽,因为它们是人类的伙伴。本文撷取古代文人诗歌曲赋的典型描写,说说人类情感在花草树木中的寄托,也想知音者能够共鸣响应。

古人吟诵花草树木,大多见于山水田园诗中。山水田园诗历来是我国文人吟咏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诗经》和汉乐府中都有吟咏的佳篇妙作,唐宋则将其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撷取古人的诗歌佳句,随之议论一番以尽个人之兴。

1古人描写草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草的情感

古代文人墨客对小草的描写作品不计其数,笔者只撷取几个典型诗句即可窥见人们在小草上寄寓的复杂情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这是一首北朝名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人们举目所见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苍苍”,是草的颜色苍翠欲滴;“茫茫”,是漫无边际大草原朦朦胧胧的形。风儿吹过,只见草儿随风起伏,高高低低如绿浪荡漾,牛呀羊呀悠闲地在草浪中忽隐忽现。这里描写的是草原美景,天地人和动植物和谐生长,这是自然恬静的美好的生活画卷,人们把对天地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把对大自然的无尽恩赐的感激之意充分地表达出来,既呈现了一幅壮美的牧民生活图景,又把自个儿民族的感情寄寓在诗句中,让读者受到感染。从这首民歌中,我们看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爱”是这首诗的浓情,而“草”是人们寄托浓情的载体,小草和风儿牛羊相依相伴,和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人们离不开小草,离不开草原!

描写草儿的诗句中,笔者尤其喜欢唐代著名作家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状写。诗句中作者把春天的小雨、草色、烟柳等景物,用欣喜的笔触描绘出来,抒发了“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唐,韩愈)的清新春景。草儿历来是报春的使者,也是装点祖国山川大地的尤物,诗人们借它抒情,但这种情却不是使人们的专享,诗人们把大家的喜爱和感佩浓缩在字里行间,抒发的是大众之情。

2古人描写花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花的情感

对于各种各样的花,人类肯定是“爱”字当头,“喜”字为首。古往今来写花赞花怨花乃至恨花的诗作数不胜数,让多少读者跟着文人墨客一起泼洒情感,一起喜怒哀乐。我们不会忘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不会忘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不会忘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红杏;其他如“带到重阳日,还来就”中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中的海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花、“桃花尽日随流水,泪在清溪何处边”中的桃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荷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的稻花等等。花是有情之物,它有灵性,和各种各样的小草一样,它们以不同的形色和馨香,阐述着人生的哲理,或起教育作用,或表达各种祝福,或表示祈求和希望,或表述各种心态和冥想。在中国,人们把不同的情感寄寓于花儿,主要凸显在花的象征意义上。如牡丹象征富贵和大气,梅花象征无畏和顽强,荷花象征高雅和清纯,兰花象征清馨和优雅,玫瑰象征情爱和忠贞……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引起读者由此及彼的联想,以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象征就是托物言志的一种技巧。当然,人们对花儿寄寓的情感,绝大多数是真善美的追求和讴歌,与对小草的情感寄托有不一样的地方。人们赏花赞花,因为它们“浅笑留花间,朵朵为君妍”;人们赏花爱花,因为花中蕴含着人们十分肯定的正能量――美好的人格寓意、伟大的精神力量。花以实用和美化相结合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娱人感官,撩人情思,寄以心曲。花已形成了“花文化”,其含意博大精深。

3古人描写林木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林木的情感

与花草等一岁一枯荣的植物相比,树木是形体高大、生长周期较长的植物。高的大树可达十几米甚至数十米;树龄长的树种可生长几十年数百年乃至几千年。树木不但形高体硕树龄很长,它们中的很多乔木,一年四季还都郁郁葱葱蓬勃旺盛,为大地山川撑持出莽莽苍苍的森林绿,所以,树木成为历代人们敬仰崇拜的主要对象。远的不说,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就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此诗描写的是柳树,其貌“碧玉妆成”,其形“万条垂下”,它的细叶如裁缝巧制,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制的结果。笔者看过不少古人写柳的诗歌,因为柳树依依婀娜多姿,不少文人都将依恋之情寄寓在柳树身上,看到它们你就会产生依依不舍的柔情。又如南宋的志南和尚写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此诗写的是古木参天荫翳蔽日形成的绿荫下一位老者的感受,老者的感受其实就是作者的感受。读着诗句,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浓荫下过路人的喜悦:杏花雨纷纷,微风轻吹面,惬意舒适的老者,虽然已需“杖藜扶我”,但对古木凉阴十分感激。诗中透露出来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古代描写树木的诗句,和描写花草的一样,也是数不胜数。这些诗句中对树木的吟诵,无不寄寓着文人墨客们的多种情愫,而赞赏崇拜却是主旋律。清代文人郑燮吟诵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中的“青山”他要“咬定”,其实“青山”指的是“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满山树木。他把做人要经受千锤百炼、不怕风吹雨打的告诫寄寓在满山的树木中,读之你会收到很多启发。中华民族崇拜树木,视树木为护身符,把多种复杂的情感寄托其中,这一自然物已成为图腾文化积淀深植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

以上的议论,是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读了许多诗词作品后对花草树木十分钟爱的表达。花草树木是大自然的灵物,人们把自己的丰富情感寄托在它们身上,托物言志,言志寄情,让人类高尚的精神意志和多种追求喜好在这些灵物的生长中显现传扬,过去是这样,以后仍然会这样。参考文献:

[1] 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第3篇:描写山水的诗句范文

画,尤其是山水画是非常讲究意境的,画家要用心“经营”他眼中的物象和手中的色彩去表达他深远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诗也是应该创造意境的。王维的诗之所以诗中有画,也在于他创造了一种言可尽而意不可穷的境界。

严羽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辩》)基本言中了王维以虚求实,以动求静,物我交融的境界构思特征。

以虚求实。清代画家方熏说“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山静居画论》)王维的诗之所以诗中有画,也在于他创造了一种言可尽而意不可穷的境界。如《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四句写远景的诗句,就用“有无中”的山色、“天地外”的江流这种因远而虚的境界,展示了江面之宽,江流之长,十分耐人寻味。而一个“浮”字,似乎把群邑描写成海市蜃楼,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切表现在“前浦”波澜壮阔、浩渺连天的风貌。王维把水墨山水的造境和运笔,用到了诗歌的创作上。他从大处落笔,浩渺的江水与天地之起浮动,山色若有若无,甚至写出了南国空气的湿润和光线的柔和,这恰象一幅水墨“渲淡”的山水画一样,清淡得不加饰绘,善意创造谐美,完整的意境。

以动求静。王维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常常独树一帜,就是舍弃了片面,孤立地去写寂静的方法,而是巧妙地攫取动意和音响去相反相成地写空廓与寂静,使诗中静谧的意象荡涤了那种死沉沉的气氛,呈现出独特的、优美的画面,大大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如“落日照秋草”、“渺渺孤烟起,草草远树齐”,不难看出诗人极注意自然界的“动”物对他创造的“静”极相得益彰之妙。

《鸟呜涧》:“人闲桂花落,夜静青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描写了山涧的静澄,但诗人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呜,这些生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又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山洞的宁静幽美,创造出“鸟鸣”山更幽的境界,表现出作者古井无波,静中观照的心理状态。

物我交融。古人论诗强调“物我交融”,也就是说,诗歌创作应该是情融于景,意融于象,让读者欣赏诗时既能感到诗人所描写的物象,也能领会出诗人渗透深藏在我们所能领会的景物之中的诗意,使读者不执着于感情,而是产生深远的联想。

第4篇:描写山水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苏舜钦;光影;效果

王夫之云:“以追光摄景(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ii苏舜钦毫不掩饰他对于光影的喜爱,大量的光影意象――朝霞落日、辉光夜月,雷鸣中闪过的耀眼霹雳,日影返照的细微痕迹,都被他一一捕捉入诗。有些诗作虽没有直接写到光影,但是从行文中却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光影的存在,如“云合老树明还灭,石碍飞泉咽复流。”等诗句,仍然带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刺激感。

一、 对光影的细腻展现

首先,苏舜钦对光进行了入微的描摹和细腻的展现。他注意到光与色彩的配合。光与色的搭配组合,既使光线的亮度得到提升,将虚化的光芒变得更加地浓烈可感,盈盈可掬,也令色彩变得鲜活,产生艳丽的观感和效果。像“春入水光成嫩碧,日匀花色变鲜红”写得极富特色:春气似乎是浸入了水光里,化成了鲜嫩的碧色,“匀”字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日光被揉碎抹匀,融解在了花面上。诗人将光线打碎重组,与色彩揉和于一体,将春日的生机和明艳表现得极为细腻动人。再如《中秋松江新桥对月和柳令之作》,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称赞此篇为古今绝唱,“秋、月、色成三绝。”苏舜钦正是有意凸显出月的光彩照人,长桥的色彩明艳,将光线与色彩相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一个光艳绝美的诗境。

苏舜钦还善于将光与冷暖色调相配合。本来光线只有强弱,并无冷暖之别,但是诗人运用通感手法,将视觉与触觉打通,根据不同的环境、情绪和视角,给光线抹上一层主观的、情绪化的冷暖之感,打造出别样的诗境。有时他直接叙写日光或月光等光线直射时产生的不同感受,有时直接将冷光、寒光等词用入诗句中,将光线与寒暖之感直接表现出来;有时又在同一联中,将寒暖两种感觉对举,用跳跃式的写法来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苏舜钦在状写光的同时,也将声光搭配起来表现,一句写耳闻,一句写目见,有时在一句中同时出现声和光,有时以声音带动光影,有时又将两者打通融为一片。诗句中的光和声穿插交织,产生的是比只表现光或者声音更为出色的艺术效果。

其次,苏舜钦还运用多种手法,细致地展现出光的变化之态。诗人特别偏爱那些光线变化较为剧烈的时刻和季节,如初晴、傍晚、春日、雨前等,这些在其诗题中就已经有所反映。诗人有时将光线变化的完整状态写入诗中,有时是抓住光的瞬间变幻来描写。更有甚者,诗人将较长时间内缓慢的光影变化压缩到一句诗中,从而呈现出一种略带夸张的、充满着变异色彩的画面效果。

对于光线的处理,“遮”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法。在人和光影之间设置一定的障碍,光线不能直接照射到人眼中,也会产生很强烈的变异效果。如“密树重萝覆水光”一句,作者并没有直写水光的明亮晃眼,而是说密树重萝覆盖着,这样就遮挡住了水光直面的耀眼和炫目,但又没有完全地遮住,我们仍能感觉到有零星的水色和光线从树枝和藤萝的间隙中透出。这样写就将水光盈盈欲遮未遮的状态写活了,就如同一位含羞的美人,半遮着面,眼波流转,极为动人,比直写多了不少的韵味。诗人有时候甚至将画面中的光源给 “埋”、“贮”起来,直接让光线消失。光是明亮的代名词,一旦失去了光,处在黑暗之中,就会给人一种昏暗不定、阴森可怖的心理感觉。像“夜中岩下埋斗杓,日午阴壁风雪号”“峡束苍渊深贮月,岩排红树巧装秋”等句子,诗人借助这一手法,来营造出险怪的氛围,从而创造出生新的艺术效果。

有光就必然会产生影。苏舜钦绘影多少受到了前代诗人的影响。他最常用的是对照法,将水面当成镜子来写。如“人游镜里山相照,鱼戏空中日共明”,就与李白的诗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iii很相似。但是苏舜钦的描写显得更为细致和生动,他甚至将倒影中景物,就是镜子里面的内容,也进行了生动的展现,下联写由于水的澄清如镜,天空倒映在了水中,竟让人产生了这样的观感:水里的鱼不像是在水里游,倒成了在空中嬉戏游动!这是怎样的奇妙的幻境!苏舜钦其实就是利用水面特殊的反射作用,将天空和水面重叠在一起,合二为一,从而产生了这种特异的观感。

二、 光影的效果呈现

层次感。光影的大量入诗,不再是单纯地只表现景物的外观,而是将景物置于一个变化的空间,将光影的浓淡虚实加于景物之上,诗歌画面变得更加繁复多变;光影的对照和重叠,打破了明与暗的决然的界限,使明暗产生交叠和重合,出现时而灿若流星时而昏黑不明的动态的美感,画面也由单一层次走向多层次。如 “夜中岩下埋斗杓,日午阴壁风雪号”上联是夜景,陡峭的岩岸似乎将斗杓的光芒都沉埋了,下联写日景,明明是白日当空,由于风雪怒号,阴壁耸立,反而给人一种阴冷刺骨的感觉。这里已经是两层的明暗反差,再加上日夜景的对比,层层明暗堆叠重合,将太行道的险峻和危险,写的极为鲜活。诗人正是利用光影的差异进行对比和叠加,创造出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空间。

动态感。苏舜钦描绘的光影多呈现动态的效果,写金山寺的佛像是“宝像浮海来,珠璎冷光滴”。珠璎上闪耀着一种清冷的光彩,犹如水珠一般流动欲滴,将静止的佛像写活了,苏舜钦喜爱强烈的、短暂的光影变化,着意于对光影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他状写光影,时常将自我投射到光影中,有时直接将光影意象人格化,而王维却很少将自我映照于光影之中,甚至有意将自身抽离于其外;他常将静态的光影写的生鲜活泼。这种光影展现差异产生的原因,从具体的艺术手法上说,是由于苏舜钦将大量光影变化入诗和光影手法的使用,使其诗歌充满了一种“视久无定形”明灭不定的变化感。这与苏舜卿的个性和诗歌风格追求相关,苏舜钦诗歌中许多雄豪之景,都是依靠光影效果来呈现的。像“孤峰涌沧江,突兀台殿积。惊波四面起,日夜走霹雳。”、“石势向人森剑戟,滩光和月泻琼瑰。”等诗句,有意利用光影的的变化和明暗对比,营造出险绝之景,打造出生新的艺术效果,而这些光影与他的粗豪磊落之气相结合,更是加强了这种视觉冲击和刺激感。

通透感。苏舜钦的七绝曾被人称赞是达到了唐诗的意境,正是与其部分诗歌风格的明丽清新,有很大的关系。大量的光影描写使得这类诗歌充满了亮度感和通透感,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了山水诗“清”的特点,显得非常的清丽自然。苏舜钦有时是凭空落笔,将光线直接融入水光中,甚至是直接透过整片水,光线与水融为一体,霎时整个世界都被照亮了。《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中先是描绘出一片在月照中变得澄澈透明的夜空,清凉而微寒的月光在这样一个空旷透明的宇宙中微微流转,“江平”句则直接打通了天水之间的界限,将青碧色的江面与长空合二为一。

结语

苏舜钦诗歌中着意于光影展示,既与诗人积极向前代诗人学习,汲取写作经验相关,又与苏舜钦的诗歌艺术追求有密切的关系。他一贯的诗歌风格追求是险怪雄豪,比较偏向于写那些明亮的、较为光彩照人的意象,来适应气势奔腾,纵横开阖,变化大的诗歌风格。加上苏舜钦性格粗疏慷慨,特立独行,因而常常在仕途受挫。有很长一段时间,苏舜钦都是寄情于山水之中,借以消解心中郁闷不平之气,对山水草木的细致观察也使得他对于光影多方面的体悟和展现。(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参考文献

[1] 《苏舜钦集》

第5篇:描写山水的诗句范文

从听觉上感受

我国古典诗歌,语言雅致,音调铿锵,音韵和谐,节奏回环,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这样的古典诗词需要朗诵,靠听觉去感受美。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音乐很难描摹,白居易描写了美妙的琵琶曲。在教此处时,笔者让男女生二重读,男生的重浊音和女生的娇软的声音,再现了琵琶音乐的美,让人联想到嘈嘈的急雨,联想到情人间的温柔的私语,又让人联想到宛转的莺语,又能想象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情景和声音,想象到泉声及画面,组成了美妙的琵琶音乐。

诵读既能表现古典诗歌铿锵的音调、和谐的节奏,也能表现诗歌内在的情绪旋律,能表露多变的情愫、鲜明的爱憎,让奔腾的激情流淌在胸间。比如,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可以吟诵,甚至可以唱出岳飞心中的愤怒。“怒发冲冠,凭栏处”节奏可以一字一顿,“怒”从喉咙深处流出,激起无限的愤怒,撞击着心灵。“潇潇雨歇”中“潇潇”状风雨交加,“歇”音微而短,“仰天长啸”声音加强,且从心底处长啸,无处可泄的怨愤喷薄而出。“空悲切”之“切”,发音重而短促,表现悲痛的深切。在某种程度上说,诵读的过程就是对作者创作时一喜一怒、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乃至他的心跳、呼吸、哽咽等内在细微的情感涌动所作的再现体验。这种体验之深刻、真切,对读者心灵的震撼力量,是诗歌词语一般概念意义所引起的联想体验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可诵,可唱,可手舞之,可足蹈之,或采用个人朗诵,还可以采取集体朗诵,让学生的情绪随着诗歌的音乐再现而充分表现出来。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配乐朗诵,把个人的情感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这样诗歌的音乐美、意蕴美才会感受得到底。

从视觉上感受

古典诗歌中景物形象美,不仅表现在听觉上的完形,还可以表现为视觉上的完形,特别是对色彩的感觉。古代的诗人,在色彩的选择、色彩的搭配、色彩的对比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骆宾王在孩提时所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学生闭上眼睛,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一弯清澈见底的池塘,几只浮云般的白鹅,仰天长鸣,在水中嬉戏、游玩、追逐,红色的鹅掌拨动着绿水,这样的描写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群鹅戏水图。这样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用作画的教学形式体验诗歌意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我国北宋画院选拔人才时试题是画“踏花归去马蹄香”诗句,一位应试者只勾勒几只蝴蝶追随马后,突出了香味。作画的诗歌教学就是在填补诗歌令人想象的空白,从而获得了品味诗歌的美感。

而像王维的诗,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美称,像陶渊明、谢灵运等诗人的山水田园诗,特别适合这种作画的教学方式。如教到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教学这一首诗时,笔者让学生画出意境,学生画了“白石、红叶,湿衣……”寥寥几笔有力地表现了诗的静美的意境。

有些诗歌是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再现画面,以弥补学生经验的不足造成的理解之困难。但是,当前的诗歌教学常常滥用多媒体,诗歌画面设计得很精美,学生们享受了视觉盛宴,但是诗歌的美还是体会不深。这就好比是囫囵吞枣、拔苗助长,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掉鉴赏诗歌的能力。所以多媒体尽可能少用,让学生尽量多玩味文字,通过文字意蕴来感悟空白之美。

身临其境的作用

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要让学生调动所有的感官系统。除了大家经常用到的视觉、听觉之外,还可以调动学生触觉、嗅觉、味觉和动觉等种种感觉,使其眼前浮现出生动而鲜明的画面,从而感受到诗歌的美境。

第6篇:描写山水的诗句范文

李白的诗歌在中华历史中成就最高,正是他的性格所致。他笔下的文字放浪不羁,毫无拘束,随心所欲的任他而行,变幻莫测又万变不离其宗,而他又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痛斥黑暗的权贵和残酷的社会,摆脱桎梏,追求心的自由。同时他又乐观向上,坐船荡漾,喝酒吟诗,不同于杜甫晚年的苟延残喘,李白的死也是干净利索,喝醉酒的他不慎坠河,连生命消散也是如此痛快,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

细品他的文字,像是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剑阁中融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夸张手法,凭借李白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将蜀道之难的险峻高大描绘的淋漓尽致。李白与大自然有着理不清的联系,他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加上他潇洒的性格,使他笔下的山水超凡脱俗,即使是苏轼对大自然的描写“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似乎也无法相比于李白,诗仙就是这样先声夺人,因为自由,所以他不受拘束,随心所欲的游荡时间,造就他奔放乐观的精神,他的诗句,怎样一个雄奇了得。

李白一生的经历坎坷,他也有过报效国家的理想,但却因为权华富贵的黑暗而漂游江中,游历各地,李白自爱喝酒,一生嗜酒如命,甚至说过“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喝酒的人潇洒,没有杂念,饮酒时酣畅淋漓,下笔如神,纵使再多坎坷曲折,他乐观向上的性格,永远伴随他,选择自由。

李白的内在永远有一颗高尚自由的心,更多的剖析无法体现出他的伟大,只有仔细品味他的诗句,才能理解他的精神。用一个字了来展现李白,就是“奇”

第7篇:描写山水的诗句范文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4、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李远

5、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

6、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赵蕃

7、因过竹院闻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李涉

8、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

9、醉翁之际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北宋·欧阳修

10、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机多是隐天台。——刘沧

11、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观天上云卷云舒。——范文澜

第8篇:描写山水的诗句范文

一、诵读标题

诗歌语言凝练。它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丰富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诗歌的标题也不例外,它往往可以给我们不少提示。如《山居秋瞑》,从标题便可知,诗歌写的是深山秋天之景,“暝”的意思是“落日黄昏”点明了时间;《归园田居》的标题则表明诗人回归农村田园生活,诗歌内容主要是描绘田园生活的情趣。

二、联系作者

诗人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虽然有的诗人也创作不止一种风格的作品,但其主要的风格特征仍然无处不在。如陶渊明诗歌闲适恬淡的风格,“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二)。这些诗句所描绘的优美的农村风光,歌吟饮酒抚琴、读书赋诗、访问邻曲、闲话桑麻的种种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宁静闲适生活的衷心喜爱,表现出恬淡旷达、安贫乐道的旨趣。李白的诗歌清俊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于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登庐山瀑布》),如此奇特的想象、富于创造性的夸张、豪迈奔放的气势非“诗仙”莫能为之。而陆游的诗歌激越悲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些雄浑豪迈、奋激昂扬的诗句,犹如燃烧在诗人心里的一支爱国火炬,始终吐射着赤热的火焰。其他诗人如王维的清灵空旷、杜甫的沉郁顿挫、“郊寒岛瘦”、曹操的悲凉苍劲莫不如此。

三、明确背景

诗歌总是诗人的精神世界的坦露,即使是对客观生活的描写,也是经过诗人主观感情的淘洗、升华。使之充满感情力量,在鉴赏时,要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就必须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王维的一生,除了开元十五年秋天出使塞上以外,长期在京中做官,一生比较安定地住在山林优胜的长安郊外。因而大多数诗为描写自己幽栖生活和自然景物的山水田园诗,他沉溺于内心生活、寄情山水、陶醉自然,正体现了他安适自得、追求清静、爱好孤独甚至参禅信佛的心境。李商隐一生在党争的夹逢中过日子,一直不得志,没有担任过重要的官职,奔走于四川、广西、广东和徐州等地,寄人篱下,做些幕僚工作。他的诗歌思想消极、情调消沉、凄凉婉转、意义隐晦,正是他一生遭遇的形象写照。

四、品味词句

虽然诗歌是用形象说话,但诗人的情感思想总是要化成具体生动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仔细揣摩诗句中所饱含着的情感。抓住了关键字句,就相当于找到了理解诗歌的钥匙,这在中国古诗中尤为明显。如王维《山居秋瞑》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句。着一“空”字,不仅将秋雨之后瞑色四合、山林空寂、万籁无声的画面展开,而且还将诗人寂然空旷、清雅幽静的胸怀和盘托出,真是一字之妙,境界全出。杜甫诗《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自”“空”二字,既描绘了丞相祠堂冷清的景象,又抒发了诗人自己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感慨。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无论梦游是出于虚构或是诗人果有此梦,都是现实的曲折反映,而现实的黑暗和丑恶便被浓缩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即使像《离骚》这样的长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仍能集中反映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炽热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五、识记术语

学生在分析鉴赏诗歌时,往往不能准确表达思想,出现辞不达意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归纳一些诗歌分析中的常用术语,让学生熟记。这样,学生不仅能读懂诗歌,而且能将自己的理解准确规范、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术语:

1 表现手法:常见的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联想、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烘托、渲染等。

2 表达方式:常见的如以物托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景等。

3 整体风格:如清新飘逸、沉郁顿挫、质朴平实、典雅庄重、雄浑悲壮、凄美缠绵等。

4 语言风格:如清新秀丽、生动形象、简洁凝练、幽默诙谐等。

第9篇:描写山水的诗句范文

我喜欢上了王维,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诗歌成就大,而且山水画造诣深。读王维的诗如同观山水画一般,使人不由地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是雄浑壮丽,或是清幽、静谧。几组简洁明快的词句,便勾勒出了寓意深长的图景,让人在品味诗句的同时,眼前自然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难怪后人称赞他是一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家诗人。

外公给我讲,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的绘画作品就是以诗歌内容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例如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就是依曹植的《洛神赋》绘制而成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绿波……”文字很美,读起来却有点儿费力,但经大画家顾恺之将内容表现在画卷上,人物与场景便栩栩如生了。梦幻般的境界,飘飘欲仙的灵动,洋溢着画家丰富的想象力。还有的绘画作品是在作品中题诗作赋,像画家李可染的《赏荷图》,画面上有一执扇的老翁在塘边赏荷,神态十分惬意、悠然,画的上方题诗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国画和诗歌关联密切,诗情要靠画意来丰富,画境更要有诗情来充实。因此,“诗情画意”成为评价中国画和诗歌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也就不足为奇了。

语文课上,老师在讲解中国诗歌时提到,诗人常常运用一些“比喻”的表现手法,使人产生想象和联想。诗歌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作品才更有活力,才能使意境深远。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他不直接写笛声的凄凉、哀婉,而是将笛声比作风,像风一样吹满洛城,散入城中每一个角落,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我觉得这是诗歌中运用“比喻”手法的典范。

有一次欣赏齐白石的作品《小鱼图》时,看到整幅画除了题款和印章就只有两条小鱼。“水”在哪里?针对我的疑问,父亲给我讲,中国画非常重视“虚实”关系的处理,画中水并没有出现,但画面却通过两条小鱼悠然自得的游弋之态让人感觉到了水的存在。这种“化无为有、化虚为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是画境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