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园林和景观设计范文

园林和景观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园林和景观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园林和景观设计

第1篇:园林和景观设计范文

园林景观的苗木养护与管理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的园林景观主要是以植物绿化为主,因此在施工中主要的任务就是景观苗木的种植与养护管理。然而,有一部分施工人员在进行景观苗木的施工过程中,常常忽视了苗木的季节性和生活习性,只是按照设计图纸随地、随意种植,并且在完成苗木的种植施工环节后,也没有对苗木进行及时地、科学地养护和管理,这就直接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且发病率极高,甚至会发生大量死亡等现象。这就使得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效果较差,还会浪费大量的不必要的经济开支。

2解决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的有效措施

2.1园林景观设计应融入传统文化,彰显民族个性

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和思想意识的不断转变,园林景观设计也应该与时俱进,设计人员必须不断地转变设计理念,认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并且通过自己的理解,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彰显出民族个性,而不是一味地抄袭和模仿欧美国家的园林景观。同时,设计人员还应该重视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以当地的文化风俗为主,综合运用树形、叶色等表现手法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进而就可以使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地提升,还能够让人们在休闲娱乐、欣赏美景的同时,充分感受到该地方的文化魅力,以满足各个年龄段、各层次的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2.2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尊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目前,城市人口数量急剧攀升,这就要求景观设计一方面要满足人们的休闲、散步等物质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必须满足人们的欣赏景物、放心心情等精神方面的需求,让人们在城市这个喧闹的土地上找到一片安宁闲适的地方。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就必须始终尊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设计过程中在不破坏自然生条的基础上,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当作设计的重心,不但要创造出舒适、自然的景观空间,还必须设计出舒畅、美丽的景观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且能够让人们在园林景观中得到心灵的释放。

2.3加强园林景观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只有加强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双方相互交换各自的观点与看法,才能有效的避免设计与施工的脱钩。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让施工人员彻底地理解设计人员的真实设计理念与设计意图,并且能够按照设计图纸顺利地进行施工,尤其在塑造多维景观空间、植物大小、植物种类、姿态定位以及颜色搭配等方面,施工人员更应该与设计人员进行有必要的交流沟通。同时,设计人员还应该到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勘探,然后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并与施工人员共同制定施工方案,这样就会降低施工的难度,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和缩短施工周期。

2.4加强景观苗木的养护与管理工作

当园林景观的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就要进行景观苗木的种植与养护工作,此时,施工人员就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特征,选择合理的苗木进行种植,还要注意植物的种植密度和层次感。并且,在苗培栽培之后,要立即做好养护与管理工作,定期的浇水和喷洒农药,以防止因干旱、虫害或者人为破坏而使苗木出现大量的死亡等现象。

3总结

第2篇:园林和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园林 景观设计 空间 生态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在中国,“园林景观”这个富有魅力的词语闪烁于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因此至今仍然光鲜而璀璨。园林景观设计在我国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造林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有世界绝佳的传统园林规范和理论,说它年轻是因为这门学科在实践和发展中不断的演变,近十几年来才与现代社会融合相接轨。80 年代以前,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还很肤浅,国内的专业园林景观设计人士也很少,因此在研究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到了90 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在观念和领域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园林景观设计师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吸取国外先进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将园林景观设计发挥到极致。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重点关注空间的秩序性,尺度的适宜性,视觉的艺术性,场所的包容性和环境的生态性这五个方面,园林景观设计师可根据这五个方面内容来理清思路,有方法的进行园林景观创作。对景观的合理设计应渊源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包括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土壤、地形,气候等影响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只有这种认识同园林美学的融合,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类,并在维护这种整体美的前提下,适当利用造景的其他要素,来展现园林景观的丰富内涵从而使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2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

2.1空间的秩序性

首先,界定景观轴线园林景观轴线的界定是十分必要的,轴线是连接两点或更多点的线性规划要素,可以使景观系统具有方向性和秩序性。由于园林景观不同于其他的景观,因此轴线有时要求是笔直的。如:苏州园林景观的曲折轴线就让我们体会到了景观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其次,确定出空间序列

确定空间序列原则是在我们明确空间等级之后,给景观空间以节奏的变化。通常来说,空间序列是连续的、独立的空间场所通道相连,让人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空间。确定空间的序列是空间秩序原则的最后环节,在正确的秩序基础上赋予园林景观形式上的美感,从而引发人们的哲学思考。园林景观的空间序列处理就是解决空间与空间关系的艺术,使园林景观在良好的逻辑关系中凸显和谐的情感内涵。

再次,区分好空间等级

我们在研究空间内涵时,我们要首先明确各种景观的需要,确定出景观空间的等级,在空间等级确定后,我们可以合理的利用空间场地,从而保全园林景观的总体系统逻辑。

2.2视觉上的艺术性

首先,领会空间之美

空间之美主要是指空间带给人的美感,空间和谐会给人舒畅的感觉。在园林景观中,空间之美是确实存在的,它能唤醒人们对这一虚无概念的情感意识。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人们将空间之美作为了追求的目标,在美好的景观中尽情享受。

其次,引用自然之美

引用自然之美是应用自然元素自身的美学优势创造景观,将山水作为远景引入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引用自然之美重点在于关注美的内涵,挖掘出自然景观的特色。引用自然之美也是将自然景观与人为创作的景观连接起来,突出形式美、具象美和意蕴美三个方面。

再次,隐喻人性之美

隐喻人性之美无疑是贯穿于视觉的艺术性原则的核心线索,同时也是主宰一切园林景观创作的美学定义,美的最终是要公众感知。人性之美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层次,也是我们对园林景观的最终期盼。

2.3环境上的生态性

首先,尊重生态价值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价值观是我们设计中必须要尊重的观念,这是确立生态性原则的核心。生态价值观是影响着设计师设计方向的主要因素,是生态景观设计的依据,也是解决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其次,不断挖掘乡土资源

挖掘乡土资源要契合环境自身来进行,契合乡土不仅是体现在生态环境的营造上,还在于它是观念层面的意识导向,因此契合乡土的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再次,修正场地环境

修正景观环境是基于噪音、尘土、建筑和不良气流等不良因素而提出的设计原则。以景观环境的界面为媒介进行调节场地的生态环境,并在实践中准确的发掘所论证的理论。

2.4场所上的包容性

首先,呼应心灵需要

当人们将园林景观作品推出让人自由选择时,通常最多的选择会是心灵需求的作品,因为每个人都渴望亲近自然、亲近绿色、亲近运动。在设计实践中,将契合高级的心理需要必然是最佳的途径。

其次,汲取地缘文化

园林景观设计是将地域、民族、历史及生活中人们的文化沉淀于生活模式转变成园林设计中空间组织的依据。地缘文化所提炼的深度与广度也决定了文化景观的品质。

3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并不足发生在“真空”之中,而是受到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各种权力因素的制约,是一种操控行为。园林设计者往往会不自觉的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多的将自己的作品殖民化。因此,追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应该是现代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在中国的艺术领域中,最重视的是艺术品的神思和韵味,这就要求人们以主观的感觉去体验、捕捉和创造出那种渗入心灵的感觉。

3.1走向生态的设计之路

近几年来,我国的很多园林景观设计专家及学者对“生态设计”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研究的层面还处于理论阶段,缺少实践。因此,如何将理论付诸实践是园林设计师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在生态系统中,各个构成因素的关系是千差万别的,只有对生态中的每一事项都做具体的分析才能调整好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生态平衡。

3.2走文化的设计之路

园林景观设计的立意构思是要使园林本身蕴涵的丰富精神文化显现出来,也是我国园林行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代表着园林行业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我国古典的园林景观的文化底蕴给人提供了一个“触景生情”的广阔天地,现代的园林设计师继承古代园林师的衣钵,在传统的设计基础上赋予了园林一定的文化内涵。

3.3走向区域设计之路

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从原有的传统意义上的古典园林已发展到“大地景观规划”,行业的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现代园林设计在原有的造园、城市绿化、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发展到小尺度的造园项目、中间尺度的城市绿化项目及大尺度的景观规划项目。园林设计师通过对人类的生态系统的思考和分析。使整个人类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和信息达到最佳的状态。

第3篇:园林和景观设计范文

中国园林具有景观的独特魅力

世界园林景观基本上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类,即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

西方园林是以欧洲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式,以中轴线所牵引的几何形图案构成一种和谐美为其独特的风格特色,整齐、规则、对称均衡,各类植物布置也都表现出其规划式的造型原则。

西方园林把美学建立在“维理”的基础上,并左右着其它艺术表现形式。

东方园林则是以自然山水为其表现形式,更显厚重,浑然一体。景观特色表现为不对称均衡,以曲线或自然基线作为结构各景观组的自然式山水园林,更具和谐之美。由于各种构思受到历史、文化、地域、民族、宗教、哲学和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以致出现了不同年代时期的园林景观文化分布和典型的地域特色。

东方园林源出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和光辉灿烂的哲学思想,具有特殊的伦理价值观及艺术审美观。儒家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人也;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崇尚的是“天人和一”观,把美学建立在“意境”的基础上,并借助于文学,绘画和建筑诸艺术于一体,这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1、“意境”――中国园林景观的内涵。“意境”是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核心。

所谓“意境”,意是寄情,境是借物,景情交融而产生意境。

古人说:“情与景遇,则情愈深,景与情会,则景常新。”所以“意境”赋予艺术以灵魂,灌注以生气,化景物为情思,变心态为画面,对景观产生意象含蓄,情致深邃,具有飘然于物外之情,玄外之音,画外之境,味外之致的特殊魅力。在审美活动中,高度发挥了意想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之于实际的景物远为丰富的艺术情趣。在体察感受中,让游者从身入心入情入至神入,心领神会中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提高到深层性崇高的精神世界,这是中国园林艺术传统中的审美心理结构,都是建立在内心境界的基础上的“心物感应”和“兴到神会”的审美价值,而西方园林文化唯独缺乏“意境”这一灵魂的审美内涵。

2、“诗画园林”――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诗意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中,中华园林景观成为古诗人写景寄情的主要内容,成为诗中不可缺少的“景”与“物”,而每一位大诗人,都可堪称中国古代园林最富鉴赏水平与设计水平的设计大师。盛唐时期出现的,以诗人画家自成一派的“诗画园林”以来,深深地影响着后人在园林设计的创意及布局构景,也影响和推动着后人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文化遗产的憧憬与学习、研究和借鉴。奠定了人们对中国古代园林景观所谓的“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这一重要的美学基础。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而历代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民间山水,巨富庄园,也无不从中国文学,绘画中得以借鉴,这种自古以来的互为表里,彼此借鉴,交互引发,相资为用,构成了中国文学艺术与园林景观艺术相得益彰的,独具风格的传承文化遗产,按诗情画意而创意组合的园林类型,犹如中国画咫尺千里的山水画立轴或横幅手卷,成为众多当代艺术家,设计师创作始初的灵感和动因。

中国山水画,追求“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边走边赏边构思的民族传统的方法,表现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自由观察,集大自然之精美于方寸之中。中国山水园林犹如画幅一样,集大自然之精美于一园。在组织时间和空间的游览路线中,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转变,都观赏到如诗似画的中国古代园林景观。

3、“路回峰转”――中国古代园林景观的面壁布局构思。大至皇家园林、苏杭景观,小至水乡农舍,在设计时首先体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审美系统。借鉴于文学艺术的立主题,分段落,讲究起、续、转、高、结的程序组合。因借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布局构景中,坐落在潍坊市的“十笏园”便是以“石”与“竹”为主景、配景,划分景区、景点,讲究游览路线在组织景区中的序幕、连续、转折、和结尾的系列组织程式;犹如诗歌中的抑扬回转,富有韵律节奏感。园内水木清华,建筑布局新巧。在仅有的2000平方内,建有楼、台、亭榭、书斋、客房等67间,曲桥回廊连接,鱼池、假山点缀其间,小巧玲珑,匀称紧凑。春雨楼、漪览亭、水帘洞、小瀑布等,虽出人工,宛如天然。壁上镶嵌“扬州八家”郑板桥、金农等人真迹石刻。清代潍县县令,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书画真迹和碑刻陈列在园内。在中国“四大名园”中,无不体现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园林中的一个景区引向另一个景区,由封闭到开敞,从路回峰转到柳暗花明,又好似运用章回小说中的一波三折、隐喻等手段,引向主景,然意尽,噶然而止,令人产生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意境情趣。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形式因借于文学和绘画,景观富于诗情画意,便是中国古代园林东方民族形式独具的风格和特色。这些宝贵的艺术形式和手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充分借鉴,仔细研究和发扬光大。

中华古代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传承与发扬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往往注重以“人”为本,人性化空间设计,但真正能够落实到位,运用到实际当中去的并不多见,中国人的“人体”和对“园林景观”的需求,不能离开传承文化;西方的东西好,但离开了具有浓郁的西方文化,便很难推动他的灵魂和存在价值;同样,东方园林也离不开具有传承几千年的东方文化。

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一代先驱,首届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师联合会(IFLA)主席杰弗里吉利柯曾经说道:“在先进国家,个人在其所拥有的家园住区之中产生、演化,并形成其个人信仰。对他(她)存在的最大威胁可能并非商业第一主义,并非战争、污染、噪音以及主要能源消耗,甚至亦非断子绝孙的危险,而是由于鉴赏力的严重缺乏和历史上价值观念的相继解体毁灭所导致的盲目无知。”所以,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借鉴传统。不能违背自然而盲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更不能违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选择。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在传承、发展中国园林景观文化中创新。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类的行为方式,各个领域人的精神追求,这才是真正的体现中国人的“人本主义”。

1、尊重人的精神追求:“哪吒”博士夏建统在阐述传统的设计手法的继承和创新时曾说,地域文明的体现,并不影响用很现代的方式和素材来表达。

文化首先是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地方性、民族性的,任何跨越文化传统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认同都必须基于这一前提下,它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生存理由和命运前途,包括经济文化的传承发展。除非人类世界不再存在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和区别;因此,来思考全球化中的中国和中华文化时,就不可能放弃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责任和文化责任。本人非常赞同这一说法,景观园林设计,首先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无论是设计内容还是表现手法以及体现形式,都必须尊重这个区域的人的文化观念与精神追求。

2、尊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存在权力。对很多人来讲,总觉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是很遥远的事情,尤其和当前房地产开发的效益没有发生什么关系,其实也不然。我们一直在说 “设计以人为本”,其实还是存在片面性的。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概念,土地和环境都是有生命的。环境是一个社群,这是生态学最基本的概念。而环境中的土地、动物、植物等等都应该拥有各自的位置,得到相应的尊重,那就是生态伦理的范畴,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你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流;大地也告诉你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树木和花草,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表现为爱和恨,继承和摒弃,人类的过去是、现在是,甚至未来也是。因此,尊重他们的存在,实际就是在尊重自己。

3、追寻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在美丽的海南岛有一个叫做“宝安江南城”的高品质小区,总建筑面积30万方,面对集世界各地风情之大全的海南房地产特色,他们首创“影响影响中国的人”的集“江南园林景观”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国园林景观小区,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浑然一体,其销售业绩创海南房地产奇迹,他们不仅实现了商业第一主义的目的,更是表达了中国人追求传承文化和对真正的生活的理解与感悟,他们不但真正“影响”到了“中国的人”,同时,也更多的引发了众多开发商、设计师,以及人们都对此举的思考;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到底是什么?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园林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园林文化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以及中国园林文化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当更好的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不仅是摆在园林景观设计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且是一种历史责任。

第4篇:园林和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现代园艺技术;园林景观设计;结合创新

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升,很多新型的现代园艺技术随之发展起来,并逐渐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这些园艺技术能够使园林景观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有利于缓解精神压力,打造更和谐的城市园林景观。

1.现代园艺技术概述

1.1花卉园艺

花卉园艺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速的现代园艺技术,相关部门对其生产与运用也给予了充分重视,无论户外还是室内,花卉园艺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户外应用中,主要存在于城市绿地、道路绿化以及城市建设中,室内的应用主要是指居室园艺,主要有插花与盆景。近年来,花卉园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为园林景观设计增添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1.2观赏园艺

我国的气候与土壤非常适合各种各样观赏园艺植物的生长,随着我国农业战略结构调整步伐的推进,观赏园艺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当前,观赏园艺已经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之一。早期的观赏园艺只局限于对园林植物的分类、描述、栽培、生产等领域,随着行业的发展,现代观赏园艺还囊括温室种植、种苗生产、花卉保鲜、花卉引种、良种培育等方面,更多地应用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规划中。

2.结合现代园艺技术的园林景观设计

2.1高档居住小区中的园林景观设计

在我国很多高档小区中,绿地覆盖率都有严格的要求,当前高档居住小区的绿化面积标准是要保证在园区总面积的35%以上,公共绿地的宽度应≥8m,面积保证不少于4000m2,另外,绿地的设计地点不能背光,需保证1/3以上的绿地能够常年接受到阳光直射。所以,很多小区都会选择园林景观,其不仅能够满足高档小区中的绿化面积需求,还能够提升小区档次、优化住户生活环境。

高档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小区已有的地形与土壤特征,还要考虑到小区所处的自然环境与气候环境,选择与小区环境相适应的植物。另外,在观赏树种的引进方面,要尽量选择成活率高、后期养护费用较低、能够改善小区植被结构的树种,如北美香柏(Thuja occidentalis L)等。

2.2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中的园林景观设计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根据景区区域的不同,配置不同的植物,可以按照乔木、花木、灌木、水生植物进行组合搭配,从而使得整体性的园林景观更具有层次感与色彩感。其中,乔木类可以选择云杉(Picea)、花木类可以选择西府海棠(Malus micmmalus)、灌木类可以选择丁香(sy-ringa Linn),水生植物类可以选择睡莲(Nymphaea L)。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内的道路是各功能区的纽带,不仅担负着功能性作用,还能够提升园区的整体性美感,在道路两侧错落有致的种植植被。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主要的建筑群落都位于农业技术示范区,这一区域的主要植被主要为灌木与乔木,还需要在建筑周围点缀花径或花坛,以增添园林景观的美感和灵动气息。此外,还可以增加园区内滨水景观的树种配置,以获得园区园林景观浑然天成的自然效果。

2.3现代商务建筑区中的园林景观设计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商务建筑区应运而生,为了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很多现代商务建筑区采用了园林景观布置园区,不仅能够增强园区的艺术感,还能够提升整个园区的文化品位。可通过营造景点的方式进行现代商务建筑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如将山水意境融入到园林设计中。利用各种花卉与植物,营造出与商务建筑区相符合的园林设计风格,切忌过于平面化的园区设计,营造出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园林景观美感。

另外,现代商务建筑园区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具有一定功能性,在强调观赏性的同时注重实用功能。可以利用一些装饰性的花卉点缀休息桌椅,也可以有一些利用植物打造的凉亭,都会有非常良好的园区景观效果。同时,园区内部的喷泉、池塘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可以在园区池塘内种植滨水植物,使园区内部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第5篇:园林和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色彩;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物象所造成的色彩现象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和应用,使色彩在人的生理和心里方面产生出不同的反应。例如,当人们看到红、黄、橙色时,在心里上就会联想到给人温暖的火光以及阳光的色彩,因此给红、黄、橙色以暖色的概念。在生理上,由于这几种色光的波长比较长,有扩张及迫近视线的感觉,在视觉上有拉近距离及扩散感。而当人们看到蓝、青色,在心理上会联想到大海、冰川的寒意,给这几种颜色以冷色的概念。在生理上,冷色波长较短,会产生视觉上的后退感和收缩感。由于心理作用与社会活动的参与,不同色彩会对人产生兴奋、愉快和压抑等不同的感觉。正是由于不同色彩有着各异的作用,人们利用色彩为生活服务。

1 暖色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暖色系的色彩中,波长较长,可见度高,色彩感觉比较跳跃,是一般园林景观设计中比较常用的色彩。暖色系主要指红、黄、橙3色以及这3色的邻近色。红、黄、橙色在人们心目中象征着热烈、欢快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多用于一些庆典场面。如广场花坛及主要入口和门厅等环境处,给人朝气蓬勃的欢快。例如:昆明世博会的主人口内和迎宾大道上以红色为主构成的主体花柱,结合地面黄色、红色组成的曲线图案,给游人以热烈的欢,从而形成一种欢畅热烈的气氛,使游客的兴致顿时提高,也象征着欢迎来自远方宾客的涵义。暖色有平衡心理温度的作用,因此宜于在寒冷地区应用。

2 冷色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冷色系在色彩主要是指青、蓝及其邻近的色彩。由于冷色光波长较短,可见度低,在视觉上有退远的感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一些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可采用冷色或倾向于冷色的植物,能增加空间的深远感。在面积上冷色有收缩感,同等面积的色块,在视觉上冷色比暖色面积感觉要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使冷色与暖色获得面积同大的感觉,就必须使冷色面积略大于暖色。冷色能给人以宁静和庄严感。例如:南京中山陵的建筑屋面以蓝色为主,从入口拾级而上,远看蓝山与白色构成的建筑,配以两边深绿色的雪松,给人产生一种可敬的肃穆感。

3 对比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对比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适宜于广场、游园、主要入口和重大的节日场面,利用对比色组成各种图案和花坛、花柱、立体造型等,能显示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欢快、热烈的气氛。例如:建国50周年庆典大会,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以对比色块组成的大型花坛、立体造型,给人热烈、鼓舞和兴奋的感觉。又如西安的钟楼广场,以暗红色的大理石为主,分块嵌着草绿色的草坪,形成不同明度的色相对比,给人一种明快的休闲感。

在补色对比中还有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对比,不同面积的对比,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特别是植物花卉组合中应用较为广泛。补色对比的运用在园林植物造景表现得尤为突出,人们通常所描绘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园林景观即是该方式的具体体现。在大面积的绿色空间(绿树群或开阔绿茵草坪)内点缀小体量的红色品种,形成醒目明快,对比强烈的景观效果。这些红色品种有长年树叶呈红色的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var.atropur purea)、红叶碧桃(Prunus persica atropur purea)、红枫(Acerpalma-tum atropurpureum)、红叶小檗(Berber~thunbergii atop-ur purea)、红继木(Loropetalumchinense vat.rubrum)等以及在特定时节红花怒放的花木,如春季的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紫荆(Cercis chinensis),夏季的花石榴(Punica granatum var.pleniflor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秋季的木槿(Hibiscus syriscus)、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等。

4 同类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同类色指的是色相差距不大,比较接近的色彩。在色轮表中指的是各色的邻近色,如:红色与橙色、橙色与黄色、黄色与绿色等。同类色也包括同一色相内深浅程度不同的色彩。如:深红与粉红、深绿与浅绿等。这种色彩组合在色相、明度、纯度上都比较接近,因此容易取得协调,在植物组合中,能体现其层次感和空间感,在心里上能产生柔和、宁静的高雅感觉,例如:上海浦东开发区的陆家嘴绿地中心,整个色调以大片的草地为主,中央碧绿的水面,草地上点缀着造型各异的深绿、浅绿色植物和树木,结合白色的一些园林设施,显得非常的宁静和高雅,与周围喧闹的环境形成对比,给人以休闲和美的享受。同类色也在一些花坛培植中常有应用,如从花坛中央向外色彩依次变深或变淡,给人一种层次感和舒适的明朗感。

5 金银色及黑白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金银色、黑白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多应用在建筑环境、园林小品、城市雕塑、护栏、围墙等方面。

金银色在色性上讲,金色为暖色、银色为冷色。在传统园林中,金银色一般作为建筑彩绘中一种装饰色彩,其它环境中使用较少。在现代园林环境设计中应用比较普通,而且多采用的是现代工业材料,如铜、不锈钢、钛金和一些合金材料等。在设计上,选用什么样的色彩,主要取决于小品、雕塑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还有一个客观因素,即小品、雕塑本身所处的周围环境色彩与质感,既要协调,又要有一定的对比关系。在现代感较强的环境中设置小品、雕塑多采用银色-不锈钢等合金材料。

黑、白色在色彩中称为极色,在传统园林中多在南方的园林建筑和民用建筑方面应用,如南京秦淮河的建筑和苏州、杭州等地的私家园林建筑,灰黑色顶部与白色墙体对比分明,表现出古代文人墨客高雅、清淡的风格。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黑白两色在全国各地应用较多,特别是在护栏、围墙等方面采用。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美的追求更为强烈,对于色彩的应用更为广泛,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从植物配植、道路铺装、园林建筑及小品的修筑等色彩应用中,都体现出更为丰富、协调的时代感。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第6篇:园林和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字】:园林规划;园林设计;空间合理运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landscape business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enable the cause of landscape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 and my door should b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design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tatus, use of the design concept, design and space for a clever combination of, so thatrapidly ma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andscape business.

Keywords: garden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rational use of space.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规划设计是将待建园林进行创意设计,完善其功能,丰富其内涵。根据经济条件和艺术法则的相关指导进行落实,并在图纸上创作的一个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为人们创造优美舒适、健康文明的让人流连忘返的游憩环境。因此,园林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技术和生态问题,同时还要在艺术上考虑美观的问题。那么这就涉及到了设计出来的形象与空间的结合。园林规划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观察周边的环境与自然特征。

1.中国现代园林景观发展

任何的园林的设计都不是十全十美,或无可辩驳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同时尽管原理相同,不同人的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在形式也各有差异,同时都有自己的可行之处。自己的设计尽管经过论证,亦难免有忽视或处理不当的地方,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论证拿出来供建设单位及相关人士进行研究讨论,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删除,吸收别人合理的意见,最后尽可能地完善设计方案,同时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这既给别人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可以让使用单位能一目了然各项指标的基本要求,也使自己的设计理念得到充分的发挥。

2.园林规划

城市绿化对社会经济的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园林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按地域来分,它包含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绿地规划和公园规划;按规模来分,可分为规划大纲、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它的重点在于分析建设条件,研究存在的问题,确定园林主要功能和建设规模,确定地皮和地皮之间、地皮与工程之间、工程与经济间的合理时间和空间关系。合理的园林规划可以为整体的园林设计带来整体的协调感,同时也可也进一步为园林的规划设计和空间的合理结合以及应用提供保障。

3.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在我国应该说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造园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有一批在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论,然而说它年轻,是由于这门学科在实践中发展、演变和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接轨,却又是近几十年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之前,园林规划设计业内人士很少,加上国力有限,除了出现过个别优秀作品外,总体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途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

在设计建筑或者规划设计时,对周围环境的整体考查和设计时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协调自然,让它在使用时更方便,更舒适,提高整体的艺术价值。我们还需要把握景观的主题化、生态化、情境化、娱乐化、动感艺术化等景观设计五大技术。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独特性、新颖性和自然性。尤其是在当今的时代,个性化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理念,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可以使整个园林的感觉截然不同,在不同的细节上用以不同的装饰方式,这便可以使得园林的整体上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4.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首先是保护多样性原则,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保护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保护乡土树种及稳定区域性植物群落组成,有节制地引种;在发展而草地的同时,保护野生草花与杂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而我们无法想象的是一个美丽的园林可以坐落在一片沙漠之上。

其次是应用生态学原理的原则,只有应用生态平衡原则创建的生态系统才可能稳定,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协调绿地系统与自然地形地貌的关系。应用生态位原则,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然后是适地植树,因地制宜原则,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给园林带来属于它本来的生机景象。

最后是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统一规划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之间保留绿地,并用绿地环绕市区外缘。营造公共绿地时,尽量少建园林建筑和小品,以提高绿地率。营造生态风景林时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安排各林种的布局。

5.园林空间的利用

园林的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的作用。它像一个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连成整体。然而中国传统园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园路规划决定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并且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有方位的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到园林艺术之美。园林的空间不具有独立性,好比一片空地,如果没有参照物那么他也不能说明是片空地。通过规划虽然设计了园林,但并不能给人看到一个自然美好的园林,这时便需要规划与空间的结合。在空间上把握好整体的协调性。

6.设计规划与空间的结合

这个结合包含了很多层意义,比如植的树要与周围的假山、小路相协调,给人一种整体的感觉,要有美观大方之感。结合的时候要具备建筑美、绘画美、整体美的特点。结合的时候也需要避免一系列问题。如:

1.不可生搬硬套,把其他园林的优点搬到自己设计的园林当中,使景观缺乏新意,让它在游客心中大打折扣,造成没有创意、乏味、枯燥之感,最后景观就成了“一潭死水”。

2.植物的分配不合理,在园林中植物占着很大的比例,如果没有合理的安排好植物的分布,就会使结果适得其反,使他看起来像一团乱麻,让游客心生反感,想要抓紧时间离开此地。

7.结语

总的来说,对于园林设计我们应加强管理,规范它的内容,使它变得制度化,与设计共同受到重视,相互结合并配合,有效地对设计进行补充,完善设计工作与任务,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园林艺术是一门既高雅又复杂的学科,所以需要我们一面创造美一面维护美,营造一个唯美的氛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园林设计不同于其他非生物性建设的设计。园林除了道路、土地、休息建筑之外绝大部分是活的植物世界,植物受自然环境因素的主使而生存,它们的生长绝大部分取决于生存的环境。对于许多不可知的自然界变化是难以预估的,所以论证后的规划

在实施中也许会发生些许变化,需加以注意。在进行设计的同时,我们要科学的分析城市环境的现状,科学而全面的了解景观设计的自然性和平衡性。

【参考文献】:

【1】吴泽椿.“园中院”的园林艺术评价[J].广东园林.1981年01期

【2】宛素春.现代园林空间设计中的一些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2年04期

第7篇:园林和景观设计范文

摘要:园林是城市化的产物,城市中园林树木除了防风固土、降低噪声、遮阴降温和隔离防护功能外,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景观等功能,本文就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和发展趋势作以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趋势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趋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土地受损、污染和退化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越来越重视绿化和园林建设。城市建设设计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城市中植物应用的设计,而园林植物对城市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努力形成自然和谐、生态健全和环境友好的城市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植物修复的理论和技术得到重视和发展,利用植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降解、转移、挥发及其促进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等特性,清除污染物,是经济、安全和有效的环境修复途径之一。因而在园林景观造景中,应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环境修复功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绿化特点,选择观赏效果良好、环境修复功能强的植物,突出园林绿化与环境修复技术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精髓和发展趋势。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的空间秩序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等因素,都是园林景观设计者在实践创作时应该关注的问题,准确地介入设计需要考虑各个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园林植物景观的创造研究。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土地受损、污染和退化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越来越重视绿化和园林建设。城市建设设计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城市中植物应用的设计,而园林植物对城市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努力形成自然和谐、生态健全和环境友好的城市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植物修复的理论和技术得到重视和发展,利用植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降解、转移、挥发及其促进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等特性,清除污染物,是经济、安全和有效的环境修复途径之一。因而在园林景观造景中,应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环境修复功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绿化特点,选择观赏效果良好、环境修复功能强的植物,突出园林绿化与环境修复技术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精髓和发展趋势。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的空间秩序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等因素,都是园林景观设计者在实践创作时应该关注的问题,准确地介入设计需要考虑各个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园林植物景观的创造研究。

1 空间组织植物造景设计

1 空间组织植物造景设计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利用园林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色彩、姿态、质地、季相变化等,本身就可以构成各式各样的环境空间,并形成引人注目的视觉焦点。植物还可以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建筑、水体、道路、地形、小品、山石等紧密结合共同营造特色景观。植物造景如同建筑的地面、天花板与墙壁一样,是景观建筑空间中的主要构成物,而且植物本身就是一个三维实体,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通过自身的特点和形态表现组合了不同的性质空间,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空间感受,如下: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利用园林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色彩、姿态、质地、季相变化等,本身就可以构成各式各样的环境空间,并形成引人注目的视觉焦点。植物还可以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建筑、水体、道路、地形、小品、山石等紧密结合共同营造特色景观。植物造景如同建筑的地面、天花板与墙壁一样,是景观建筑空间中的主要构成物,而且植物本身就是一个三维实体,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通过自身的特点和形态表现组合了不同的性质空间,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空间感受,如下:

1.1 开敞空间:通常采用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来限定空间,给人带来广阔和没有遮蔽的感受。

1.1 开敞空间:通常采用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来限定空间,给人带来广阔和没有遮蔽的感受。

1.2 半开敞空间:一般选用地被和低矮灌木相结合,在封闭一侧种植乔木,乔木的数量和密度不应过密,使得封闭和开敞特征明显。

1.2 半开敞空间:一般选用地被和低矮灌木相结合,在封闭一侧种植乔木,乔木的数量和密度不应过密,使得封闭和开敞特征明显。

1.3 封闭空间:一般用于创造森林景观,具有极强的隐秘性和隔离感。

1.3 封闭空间:一般用于创造森林景观,具有极强的隐秘性和隔离感。

1.4 覆盖空间:利用高大且树冠浓密的遮阴围合了顶部空间,而四周是开敞的,给人一种垂直度强烈的感觉。

1.4 覆盖空间:利用高大且树冠浓密的遮阴围合了顶部空间,而四周是开敞的,给人一种垂直度强烈的感觉。

1.5 连接空间:利用植物材料将其孤立的景观因素以视觉形象连接成有序的空间,如:通过大量的乔木线性的种植形式构成连续的空间围和,使空间布局更加丰富和生动。

1.5 连接空间:利用植物材料将其孤立的景观因素以视觉形象连接成有序的空间,如:通过大量的乔木线性的种植形式构成连续的空间围和,使空间布局更加丰富和生动。

1.6 障景:植物景观的功能是控制人们的视线,将俗物障于视线之外,将美景呈现在人们眼中。如: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枝叶茂密的植物,在不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稀疏的植物。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在满足植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藤本植物等素材本身的形态特征,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合理的空间秩序安排,从而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

1.6 障景:植物景观的功能是控制人们的视线,将俗物障于视线之外,将美景呈现在人们眼中。如: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枝叶茂密的植物,在不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稀疏的植物。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在满足植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藤本植物等素材本身的形态特征,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合理的空间秩序安排,从而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

2 植物观赏特性设计

2 植物观赏特性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不但是“绿化”的元素,还是万紫千红的渲染手段,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及风韵之美,所以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除了创造出各种空间外,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具有美学特性,美学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不但是“绿化”的元素,还是万紫千红的渲染手段,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及风韵之美,所以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除了创造出各种空间外,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具有美学特性,美学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植物的大小

2.1 植物的大小

园林乔木是构成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元素,如银杏、毛白杨等树干通直,气势雄伟,老年油松,侧柏等曲虬苍劲,铅笔柏、圆柏则亭亭玉立。秋季变色叶树种如枫香、黄栌等大片种植,形成层林尽染的景观,这些树木孤立栽培或者群植,皆可构成园林主景。所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植物的大小,植物大小直接影响了景观的空间和结构。

园林乔木是构成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元素,如银杏、毛白杨等树干通直,气势雄伟,老年油松,侧柏等曲虬苍劲,铅笔柏、圆柏则亭亭玉立。秋季变色叶树种如枫香、黄栌等大片种植,形成层林尽染的景观,这些树木孤立栽培或者群植,皆可构成园林主景。所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植物的大小,植物大小直接影响了景观的空间和结构。

一般来说,大于12m的乔木称为大乔木,9~12m称为中型乔木。在景观整体布局中,往往起到骨架和丰富立体轮廓的作用,使得空间感更加突出,在夏天可形成面积较大的阴凉起到遮阴的效果。高度4.5~6m的植物称为小乔木和装饰植物,此类植物适合于受面积限制的小空间中,也是植物造景的焦点和构图的中心。高度为3~4.5m的称为高灌木,0.3~1m的称为矮小灌木。高灌木在景观中犹如一堵围墙,构成长廊型空间,将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向终端,比如在陵园内,可以通过灌木衬托出严肃的气氛。低矮灌木尺寸较小,在使用时采用大面积使用,可获得较佳的观赏效果。

一般来说,大于12m的乔木称为大乔木,9~12m称为中型乔木。在景观整体布局中,往往起到骨架和丰富立体轮廓的作用,使得空间感更加突出,在夏天可形成面积较大的阴凉起到遮阴的效果。高度4.5~6m的植物称为小乔木和装饰植物,此类植物适合于受面积限制的小空间中,也是植物造景的焦点和构图的中心。高度为3~4.5m的称为高灌木,0.3~1m的称为矮小灌木。高灌木在景观中犹如一堵围墙,构成长廊型空间,将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向终端,比如在陵园内,可以通过灌木衬托出严肃的气氛。低矮灌木尺寸较小,在使用时采用大面积使用,可获得较佳的观赏效果。

2.2 植物的色彩

2.2 植物的色彩

园林灌木或者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者具备宜人的树形,在园林植物景观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灌木往往以丛植为主,以充分表现群体美的观赏特性,如成片的种植榆叶梅、紫荆、杜鹃等,在春季的盛花期会形成绚烂的花海,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主要应用方法有单色处理,多色配合,类似色的配合。观赏植物配色的应用有:观赏植物补色对比,邻补色对比,冷色花与暖色花,类似色的植物应用,夜晚植物配植。甚至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还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逐渐演化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象征,如加拿大的枫叶,日本的樱花等都为世人皆知。

园林灌木或者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者具备宜人的树形,在园林植物景观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灌木往往以丛植为主,以充分表现群体美的观赏特性,如成片的种植榆叶梅、紫荆、杜鹃等,在春季的盛花期会形成绚烂的花海,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主要应用方法有单色处理,多色配合,类似色的配合。观赏植物配色的应用有:观赏植物补色对比,邻补色对比,冷色花与暖色花,类似色的植物应用,夜晚植物配植。甚至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还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逐渐演化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象征,如加拿大的枫叶,日本的樱花等都为世人皆知。

2.3 植物的质感

2.3 植物的质感

植物除了不同的叶色外,其叶片还有不同的形状和质地,如棕榈科植物姿态优美,孤植可以独立成景,如三药槟榔、银海枣等,适于种植成林或列植成行,营造浓郁的热带风情。

植物除了不同的叶色外,其叶片还有不同的形状和质地,如棕榈科植物姿态优美,孤植可以独立成景,如三药槟榔、银海枣等,适于种植成林或列植成行,营造浓郁的热带风情。

3 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化趋势

3 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化趋势

近十年来,园林绿化逐渐摆脱了单调和萧条,植物种类也从少到多,然而在园林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现象,追求大尺度、大手笔,不栽或少栽乔木,一律是草坪和由低矮植物组成的各种图像,这种图案只能供人在飞机上鸟瞰或在高楼上俯视,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园林绿化成了展览品,这显然违背了园林的生态原则,不是园林发展的正确方向。

近十年来,园林绿化逐渐摆脱了单调和萧条,植物种类也从少到多,然而在园林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现象,追求大尺度、大手笔,不栽或少栽乔木,一律是草坪和由低矮植物组成的各种图像,这种图案只能供人在飞机上鸟瞰或在高楼上俯视,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园林绿化成了展览品,这显然违背了园林的生态原则,不是园林发展的正确方向。

生态化是现代园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应该以园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作为园林植物种植的重要依据,充分认识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的特点,以体现现代景观风貌为目的,遵循本地区域植被的自然规律,强调地带性植物的应用。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尊重自然,时刻有着重视环境状况、理解自然的态度,挖掘乡土资源,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变“平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增加城市绿量,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生态化是现代园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应该以园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作为园林植物种植的重要依据,充分认识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的特点,以体现现代景观风貌为目的,遵循本地区域植被的自然规律,强调地带性植物的应用。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尊重自然,时刻有着重视环境状况、理解自然的态度,挖掘乡土资源,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变“平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增加城市绿量,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4 结语

4 结语

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中的主要题材,具有综合观赏的特性和生态的功能,以不同的姿态、色彩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园林植物的绿地质量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设计。通过对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秩序、植物的观赏特性和生态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获取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从而创作出更优秀、更适合大众需要的园林作品。

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中的主要题材,具有综合观赏的特性和生态的功能,以不同的姿态、色彩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园林植物的绿地质量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设计。通过对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秩序、植物的观赏特性和生态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获取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从而创作出更优秀、更适合大众需要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张庆费,郑思俊,夏檑主编.环境修复绿化植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

[1]张庆费,郑思俊,夏檑主编.环境修复绿化植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

[2]尹吉光等编著.图解园林植物造景.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

第8篇:园林和景观设计范文

论文摘要:在园林水景工程设计中,驳岸的设计是重点考虑的一个要素。不仅要考虑到相关水体的力学特性,同时要考虑到整体工程的美观和经济性,为园林水景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在驳岸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要点,提出驳岸设计的科学的方法。

在园林景观中,水是重要的构成因素。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水为主体的景观设计方案,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更是将水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设计目标,通过对水景的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品味和水资源的利用。驳岸是水景和陆地的交界处,是水景建设的关键环节,设计良好的驳岸可以提高园林环境的美观和安全。本文通过对驳岸常见的破坏形式分析了在驳岸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工程力学和美学的相关内容在园林景观驳岸设计的效果、力学特点和常见应用案例。

1驳岸设计的原则

在驳岸设计过程中,有很多灵活的设计方式,根据驳岸坡度的大小可以分为斜驳岸和直驳岸两种。直驳岸主要包括基础、墙身、垫层、压顶等;斜驳岸包括基础、垫层、和保护层等。在进行相关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工程的质量,体现园林景观的环境美观需要,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1 工程设计力学原则

在园林景观中,驳岸是水面和路面的交接点,是保障水流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流动的基础。驳岸的设计要能承受水流的冲刷和破坏,不同的驳岸结构在遭受水流的冲刷的力大小和方向等会有不同的情况,故而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1.2 美学原则

美学是建立园林景观的重要要求。驳岸设计需要和整体园林的环境等保持协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重选择与整体环境一致的建筑材料和设计方法,避免因为驳岸的设计不周而导致了整体欣赏性和艺术性的价值降低。水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市政基础设计的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来做相应的考虑。

2引起驳岸破坏的状况和应对措施

2.1 直驳岸的破坏和应对措施

直驳岸有基础、墙体、垫层和压顶等构成。主要出现的问题是基础和墙身的损坏。基础损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驳岸基础下的地基不能承受基层的重量而引起的下沉造成基础的下陷甚至断裂;另一方面是在冰冻层的体积变化引起基层的不稳定。墙身的变化则是由于水流的冲刷和内部土壤等蓄积的水对墙体的推挤造成的损害。   针对直驳岸的损坏的可能情况,可以分别采用合理的措施来避免损害的发生。首先,增强地基的硬度,采用桩基和填充混凝土等方式加强承载能力,避免下陷等情况的发生;其次,对于因温度差异引起的墙体体积的变化,可以采用设置变形缝的措施,实现墙体内力的缓冲,避免墙体积压产生变形和坍塌的情况;

2.2 斜驳岸的破坏和应对措施

斜驳岸由其自身的结构决定其稳定性取决于采用的材料之间的结合程度等因素,并且驳岸的稳定性与垫层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斜驳岸可能受损的情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选取的建筑材料,不同的施工材料具有在受湿度和温度控制下不同的力学系数,需要选择相互匹配的建筑材料,注意材料在吸水后的稳定性的变化。另一方面是驳岸下垫层的材料的使用,需要根据级配和厚度等要求,去除基层中的尖物等杂物,避免存在的挤压等破坏情况,保护好边缘面和保护层等重点部位。

3驳岸设计中美学因素

驳岸设计中的美学因素主要体现在驳岸造型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与环境的匹配、环境适宜程度等方面。

对于直驳岸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天然的山石和木材等。在选择石质材料时要注意避免因为气候和温度因素引起膨胀压力和冷冻变形导致驳岸的损坏,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强身断面,设置相应的变形缝和排水孔。对于木质材料,需要注意采用和周围环境较为适合的材质和景观效果的材料。木质材料由于存在空隙,需要在接缝处设置反滤层避免对土基造成的冲淘破坏。并且木质材料可以轻易设置成参差错落的景观效果,具有极大的美观性。

4总结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驳岸具有重要的位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状态的收集,通过综合考虑工程力学理论和美学需要,合理选择材料,设定适当的驳岸形式,为园林建设增强稳定性和美学价值,为提高城市品位和居民生活环境美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陶颖颖,张洪东,魏巍.园林驳岸和护岸设计[J].山西建筑.2009(32)

第9篇:园林和景观设计范文

1.1提倡绿色产品

因为观光园主要是靠农业生产发展而来的,通过旅游行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的宣传工作。其具有绿色产品的特色,帮助城市人民远离城市污染的产品,为提供具有特色并且绿色的产品是其最终的目的。

1.2游者身临其境

观光园很好的融合了景观园林的设计以及农业经济生产的有机结合,对其观园区进行种植花卉及农作物,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对于其生态环境的营造,可以使游客置身于其中,体会着大自然的韵味,远离城市的喧嚣。

1.3提供游憩场所

为促进农业经济的生产发展,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中,对于观光园内要设置各种游乐场所,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

1.4学习农业技术

由于现代城市的人们长期处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无法体会到农业中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其设计过程中,可以引进学习区以及个人体验生活区,通过亲自的种植以及摘取农家产品,从而亲身的感受到了农村的人文风情。此种场所,不仅有益于身心发展,还增长了其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尤其是对现代的学生来说,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手心之上,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缺乏了解,不懂农作之中的快乐,可以通过体验来更好的了解生活。

2园林与农业结合模式的发展问题

2.1建园前期条件受限

很多情况下,由于其建园前期的条件不允许,且不具备建园条件。从某种实现功能意义上来讲,农业的生产是第一生产力,旅游业为第三生产力,为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需求,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对于能否建立一个能与这个地区城市居民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园林,就要与周边的城市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质量、所处人文风格等等相关联的因素同时考虑。

2.2园内的生产内容单一

对于观光型的园林来说,在其设计上既要求美观大方,又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具有合理的色调调配以及相匹配。切记避免过于单一的品种以及色调的使用,使得设计单调、乏味。在进行园内的景观布置时,要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文化及主要特色为一体。同时附加与其特色相匹配的景观进行点缀搭配,这样有利于使其园林设计与农业生产在结合的同时,又增添着丰富多彩的韵味,以及自然的生态景观。而且对于产品的选择,要避免季节的荒凉与单调性景象,还有保证田耕土地的交替方式等等,这些对于景观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地结合有着很多的作用。在设计中,要凸显出其地方特色,不能一味的使用一种元素来进行建设。对于外来引进的设计很多都与当地的人文文化不相匹配,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现象产生。而且,在设计中一定要设计分明,吸引旅游者的眼球。

2.3建园不经济合理

就国家目前而言,农业园林的良好效益是众目所看得到的。因此,有一定的投资者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不了解当地的水土情况就对其进行大量的改造,为了得到良好的效益成果。甚至可能对其设施、娱乐公关场所和住宅等进行改造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于这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未能很好的权衡当地情况,将资金大量浪费的行为都违背了最初建园的意义,因此,即便投入大量的资金,也没有看到很好的建设成果。同时,还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破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4未考虑因地制宜

由于投资者的思想意思薄弱,并且对相关园林生态概念的缺失。致使投资者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温室的培养,即不利于现实中利用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影响,同时还对因地制宜的概念进行违背。更坏的可能性,导致水土流失,发展不平衡等等。

2.5园址选择不当

在选择园址中,既不能离城区较远,也不可以离城区较近。如果距离城区较远的话,人们不方便对其进行采购,则不能促进其消费能力;如果距离城区较近的话,由于城市污染严重,很多工业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其园林中的产物收到污染,很难创造出田园中的生态结构体系。同时,在选择园址时,对于原有的地形、地貌、水土等不符合造园的情况,一定要采用大量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改造,从而来改善自然条件的水平。反之,对其地址不进行改造,致使园林建造之后,所生产的产物不相匹配,且不便于管理,最终导致资金大量流失,园林建造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3景观园林设计对农业经济生产的影响

景观园林的设计对农业经济生产带来着正面的影响,对于其城市生活的质量以及农业生产结构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对于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中国的农业发展现状表明,我国的农业生产与空气净化竞相矛盾,并且越来越严重的凸显出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最终为达到生态平衡而为之努力。而且,农业经济的生产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观光园的建立,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相关经济的发展及劳动力的浪费。同时,有利于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研制、应用以及传播,并且具有观赏性能。通过使用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做到更好的栽培技术以及贮存、运输各个环节,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度。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