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

小学德育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德育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德育的方法

第1篇: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新课标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当务之急。教育学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学和其他所有学科一样,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实施德育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是这样来进行德育渗透的:

1 关爱学生,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中,教师要诚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课堂中,教师要恰当地组织教学,灵活地选择方法,通过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总之,教师应努力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感,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

作为教师,必须明白学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纯真善良的人格是美好的,无私正直的道德是美好的。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每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次掌声都是对他们行为的最高奖赏;正如,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生命既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无助的、极易损伤的珍宝,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需一句冷酷无情的话语,一个漠不关心的眼神,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

去年我接了一年级,其中有一位学生经常与人打架,管不住自己。通过对他的深入了解,我知道他家庭状况,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了,一直由他的爷爷奶奶带着。此后,我对他特别关爱,课堂上常走到他的旁边指导他;下课时常与他谈谈心,哪怕是一分钟;寒假里我和班里有爱心的同学到他家为他送礼物。在我们的关心下,班上的同学都认为他进步了,现在没有与他人发生打架的事情;这让我倍感欣慰。如果作为一名教师知道他的情况后,对他很平淡或是对他不闻不问,我想他是很难有这么大的改变。所以,教师要满腔热情的关心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撒下一颗颗关爱的种子。

2 联系实际,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思想品德教育与用数学相结合,是最灵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出一些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应用情境,就是很好的思品教育素材。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把一节课的内容编制成“同学们去商店买东西”这样一个情境,把课堂设计成商店里发生的事情,学生和老师分别扮演了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在商店里,售货员阿姨拿出各种钱币让学生分类,接着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在本课教学中,教育学生要节约用钱,不能随便乱花钱。

3 动手操作,创设生动的育人课堂

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数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学时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爱玩、好动等思维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拆一拆、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变抽象为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促使知识内化。随着数学课堂教学辅助工具的不断更新,大量学具的使用,既启迪了学生们的思维,更为广大教师带来了许多方便。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学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边背口诀边摆小棒,比如背诵5的口诀时,先摆5根,背诵一五得五,再摆一个5根,背诵二五一十,再摆一个5根,背诵三五十五,以此类推,学生很容易的分清了几个几相加这一难点。当小棒不够用时,同桌合作摆一摆。这样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形成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小学数学学具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帮手。因此,教育学生要好好爱惜自己学习用具。

4 示范导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2篇: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教师;学生;策略

小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小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的伟业能否实现。长期以来,通过各方面努力,小学德育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为我国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德育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德育的现状以及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具体办法。

一、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1.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现状

(1)教师和家长重智育、轻德育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很少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了德育很难落到实处的情况。

(2)小学生有严重的逆反心理

很多教师发现,学生对教师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总是持漫不经心、无关紧要、应付差事的态度。此外,很多小学的德育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内容,这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是造成学生有严重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

(3)很多小学生有双重人格

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优异、关心他人、团结同学、不怕吃苦、热爱劳动、具备良好的素质。而在自己的家中,对家人大呼小叫,什么活都不帮父母干,自私、懒惰、任性、贪图享乐。

2.小学德育实效低下的具体原因分析

(1)教师的德育观念严重背离了学生的成长目标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很多小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评选职称,为了选先进,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智育方面。而德育在他们眼里根本没有什么用。教师的这种观念和态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

学校德育的内容应紧跟时展潮流,不断增加新的道德教育内容。然而我国小学德育内容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显得很空洞,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一些德育内容明显就是针对成人而言的,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特征和发展需求。此外,德育的内容缺乏全面性、稳定性和层次性,也是导致我国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3)德育教学中忽视了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德育方法过于单一

德育方法采用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高低。研究发现,很多小学的德育还主要局限于课堂,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造成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

(4)缺乏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

很多学校还没有设立完善的德育评价机制。德育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很多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不重视德育,这也是导致德育实效性较低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具体策略探究

1.转变小学教师的德育观念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生优秀的品格和人格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工作以及社会发展起着保证和导向性作用。所以,小学教师必须紧跟时展潮流,更新德育理念,认真学习德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主置,以促进小学德育的发展。

2.结合学生的成长目标,树立现代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必须摆脱理想主义的目标,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追求的目标,切实落实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核心地位。不仅如此,学校还要以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道德主体为目标,在德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3.革新德育内容

要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的内容至关重要。一方面,德育内容要紧紧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校还要把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德育内容吸收进来,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4.丰富德育方法,注重道德实践

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德育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实践。小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修养。此外,在德育的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丰富德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使德育更加有感染力和渗透力,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的。

5.提升教师德育能力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教师德育能力的高低会对德育的实效性有很大影响。因此,学校应当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设立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师资队伍。小学教师也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小学教师要更新德育观念,不断丰富德育方法,调整德育目标,革新德育内容,不断提高自身德育能力,以不断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婷婷.对小学德育实效性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2(73).

第3篇: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管理网络;队伍建设;德育评价;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少年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结合多年德育工作的实践,就小学实施德育的方法和有效途径谈几点体会。

一、健全德育管理网络,落实德育目标任务

德育工作事关青少年发展大局,学校必须确定以德育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完善以“校长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的德育管理网络。要根据学校实际合理确定德育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方案,详细具体安排德育工作。要加强德育工作督促检查,建立德育工作评价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近年来,我校确定了“追求真善美,培育有智慧、明是非的阳光学子”的育人理念,提出“以真求真、以善扬善、以美育美、以爱育爱”的落实路径和措施。在全校开展“真善美在课堂、在校园、在校外,真善美在语言、在行动、在礼仪,真善美在教师、在学生、在家长”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系列活动。从“弯腰捡起一片纸”“随手拧紧水龙头”“不闯红灯文明行”“在家我做小帮手”等细节入手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基础

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的德育工作队伍。班主任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他们能组织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德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我们的做法:(1)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如开展“读书点亮智慧人生”“放飞心灵,成就梦想”等为主题的班会课观摩,让班主任互相学习、共同提高。(2)开展思品课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每学期我们都安排1~3节思品课的观摩教学,组织班主任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低、中、高年级思品课教学模式。(3)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每学年除有计划地送部分班主任参加外地培训外,学校政教处还按月开展班主任培训,培训做到月月有主题、有点评和反馈、有实效。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教育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奠定了基础。

三、实施德育评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长春52中开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为平台,对学生实施德育评价:(1)引入学生标志性发展评定卡评价、班级捆绑100分评价、课堂优化评价、等级评价和积分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每种评价方法都注重及时性和激励性。等级与积分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更有实效。(2)改变了单纯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做法,从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养成、实践与操作素养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评价。(3)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4)学期末通过评价平台,对所有学生一学期来的思想表现形成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等级,并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予以通报。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系统的引入,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学生德育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真正实现了以评促学、以评促进,提高了德育评价的实效性。

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升华

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实现知和行的统一,是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德育多元化

由于我校地处城郊,生源复杂,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混杂,还有外地来做生意、打工者的子女,也有父母都不在身边在校外公寓寄宿的学生。这就导致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仅靠一两节品德课教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在课堂上对全体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和辅导。学校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建立了心理辅导室,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点针对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家庭以及公寓寄宿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品行。

参考文献:

[1]陈瑞瑞.德育与班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1.

第4篇: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

一、加强德育工作立体化建设

德育工作立体化,强调全员参与德育、处处彰显德育、各方支持德育,让学生在全方位、立体化德育合力的文化沐浴下,感受成长的快乐,体验生命的多彩,享受教育的幸福。

一是全员参与德育。在导师团建设上,每个年级组根据班级数量成立若干个导师团,班主任为导师团的组长,学科教师为导师,确保每一位导师都有相对固定的被导学生,每位学生都有导师。

二是处处彰显德育。在学校的建设上要切实营造良好的育人情境,学校的每处建筑物、每幅宣传画、每个景观花园、每条文化走廊等等,都要用智慧去打造和完善,切实造浓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三是各方支持德育。学校在努力创建浓厚的德育环境的同时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德育,让社会支持学校德育。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校联谊会等活动;聘请社会知名人士为校外辅导员,并要求校外辅导员经常性地为同学们作激励性的报告,以洗涤心灵、激发斗志。

二、注重德育模式的科学灵活

全员育人导师制一改以往的德育模式,尝试将育人模式与课间活动、学科教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促进德育模式的科学化和灵活化。

一是巧用课间活动。我们可以尝试将德育工作和每个课间灵活地结合起来,组织丰富多彩的小活动,比如:大课间操、成语沙龙、两人三脚走、互相评价找差距、折纸比赛等,在活动中促进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在平等、欢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调节心情、减轻压力、增强意志、树立自信。

二是植入学科思想。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把学科思想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比如:语文课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自然课要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科学地利用大自然,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是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导师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他们都能学得会、学得好、学得有兴趣。对学得好的优等生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让他们有努力的方向;对中等生要不断进行鼓励,让他们产生赶上优等生的决心;对后进生也要不断进行辅导,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不丧失上进的信心。

三、强化导师三重角色的协同

育人导师制下的教师,要自觉承担起三种角色――像父母,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做良师,在学习、品德、心理等方面鼓励指导;成益友,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思想交流。

一是像父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发不出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导师要牢固树立“爱而后教”的教育理念,要学会用两只眼睛去看学生,一只是母亲慈爱的眼睛,一只是教育家期望的眼睛。

二是做良师。导师在完成学科教学的同时,要认真批阅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对责任内的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定期开展“导师主题活动”,如打球、郊游、游戏、德育体验实践活动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教育学生。

三是成益友。我们要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只有学生把我们当成知心朋友,我们才可以毫无遮掩地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对症下药,引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四、做足学生励志教育的文章

1.文本励志。朗诵励志经典是最好的励志途经,因此,建议每天早中晚集体朗读励志文章各一次,周一升旗时,全校学生在国旗下集体朗读励志经典。同时,指导孩子认真填写成长记录,勤于反省一天的收获,记录成功点滴,学会运用Franklin(福兰克林)自我评价法,克服生活学习中的不良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

2.班会励志。班会是学生最为认可的集体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将励志因素引入班会,班主任每周要确定一个励志班会主题,让学生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这样就可以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

3.活动励志。励志活动是让学生保持昂扬斗志、乐观豁达人生观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尽可能丰富活动载体,活化活动形式,例如:在校开展各种主题的励志演讲比赛、搜集励志故事比赛、聘请社会成功人士及名牌大学优秀学生进行励志专题报告、组织观看励志影片等。

第5篇: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方法

小学文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要提高我们的德育实效,必须要转变班主任德育理念,用新时期班主任德育理念指导我们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才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必须要在班主任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教育,进而大大提高我们小学班主任德育的实效。

一、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很多老师已经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所以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从整体来看,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仍然不够,甚至很多小学不注重德育工作,具体表现在: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不重视德育,更不注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作用;由于部分老师对教材内容的中德育挖掘不够,所以让小学语文德育作用大受影响,在主观上不注重德育对校师生的思想人格的作用。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必须不断渗透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让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展现。

二、提升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2.1为学生树立榜样,提高自身素质。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极为重要,其榜样也是学生进步的标杆,小学生在校园的每一分钟,,班主任以及老师的自身行为及素质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因此,小学班主任日常应该以身作,树立良好榜样带领新一代。另外,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时俱进,教学和育人两不误,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掌握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用正确的方式以合理的途径在保护他们幼小心灵的前提下传播前卫的德育知识,在教育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展现自身积极健康的正能量,潜移默化塑造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并积极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利用小学生的模仿心理以自身的行为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

2.2增加和学生的感情交流。每个人孩子都是人间的精灵,都需要用心去呵护,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对待每个学生的方式都应该和他们的性格相符合,正确的引导他们,另外需要加强沟通,多关心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有利于多了解学生,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是指单纯的思想建设工作,更是要对学生的心理方面和人际关系的协调方面做正确的引导。小学班主任在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后,对于每个学生在照顾的时候应当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应当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殊心理,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万不可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做学生的好朋友。

2.3加强与家长及同事之间交流,实行全方位合作教学。每个小学生对每个人展现的一面可能不同的,同时在进入校园后,不管是父母还是任课老师、班主任与其的接触时间都是有限的,在不同的环境中每个人都他的认识都是不同的。因此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家长、班主任、任课老师的通力合作,而小学班主任则是他们的重要纽带。

2.4加强与其他班主任进行交流,学习经验。每个班主任在管理班级都有自己的的心得体会,遇到棘手的小学生加强与其他班主任的交流,交流经验,找出合理的处理办法,不能用自己的一种教育方法对一个班级进行教育。班主任之间加强交流,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分享各自的班级管理方式和教育技巧,对德育工作会有实质的促进作用。

2.5利用个别谈话,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小学班主任,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用心去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用心去做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理,并且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当孩子发生一些错误时不能当众批评,为照顾孩子的心理,个别谈话时必须的,同时,谈话技巧也是必须的,同时也是最有效、直接的方式。小学班主任可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运用合理的谈话技巧,促进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班主任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为小学生的错误改正指引正确的方向。

三、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的德育管理

3.1优化课堂组织方式。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可以让德育工作顺利渗透进去,平时认真分析小学班级管理目标,站在班级总体管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管理优化。让学生处于和谐的学习状态,相互尊重、合作互助。同时还要优化课堂组织方式,以科学的组织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领悟自律管理的重要性,感受规则意识、道德规范对于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性,并贯彻在具体的生活与学习中。优化课堂的组织方式,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一是实施合作学习。因为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贵生课堂”的核心内容。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借助合作探究模式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相互配合、共同探讨,以提升其交流能力与处事能力。二是运用课堂小故事融入班级管理思想。

3.2发挥语文课程优势,强化学生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与目标包括语文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两个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基本的语文知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当前,背诵三字经在小学已经成为一种风尚,这也落实了语文教育中思想教育的理念。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时可以发挥语文课程教学的优势,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以此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可持续发展。发挥语文课程教育的优势,教师则可以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朗读的课文中,让学生在朗读中陶冶情操、感悟道德熏陶。借助文字练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素质。选取班级管理中的核心思想与素材作为作文的主题,如关爱他人、尊敬师长和铭记责任等。

3.3注重有效言传身教,全面融入爱心教育。教师以身作则,注重有效的言传身教,全面融入爱心教育。以关爱之心关心学生,以仁爱之心引导学生,以大爱之心规范学生,以友爱之心融入学生。教师言传身教,将语文教学与小学班主任管理结合起来,运用语文教学的便利性、人文性和思想性,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和规则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解读、模仿。学习方面,教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和自身学习计划,并制作计划监督表,由班级小组长监督完成。德行方面,谦虚谨慎,不贪图利益,不损人利己,不。生活方面,勤俭节约,保护环境,尊老爱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教师以身作则,规范言行、德行与品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言传身教,做好学生榜样。

3.4营造班级良好班风,鼓励学生自律。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个性差异较大,且面临着儿童到少年的成长变化,这让处于认知水平较低的小学生一时难以有效、合理地面对,同时也会引起小学生学习、生活与性格的很大改变。基于此,为有效实施小学班级管理,教师需要践行以学生为本,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基础,实施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一方面,由“心”和“爱”出发,通过营造良好班风,鼓励学生自律、自强与自爱。努力做到贴近学生心灵,与学生对话,将班级管理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潜力,实现全面化、差异化学生自律管理。

结束语:小学生班主任德育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每个班主任用心去呵护、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以身作则引导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沟通,培养师生间感情,因材施教,引导小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 张冬良. 思维与智慧. 2016(20)

第6篇: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方法;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中居首,而小学又是人生成长阶段的起点,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1],所以小学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班主任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德育教育的骨干,尤其在小学阶段是除父母之外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因此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既光荣又艰巨。

一、摒弃陈旧观念,开展幸福教育

(一)传统德育教育症结

传统德育教育目标设定“高、大、上”,过于理想和空泛;教育方法单一,过程呆板、生硬;忽视学生差异,教育内容一刀切。由于主要依靠说教,脱离实践,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结果教师应付了事,学生将信将疑。德育教育既得不到学生认可,也无法转化为学生信念。

(二)什么是幸福教育

幸福教育是以教育人获得幸福为终极目标,教师从教育过程中获得幸福,展示个性,享受职业所带来的满足感;并把幸福传递给小学生,让孩子们获得幸福的童年并对未来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在德育教育中表现为理解、关怀,并伴随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协调发展[2]。

(三)如何开展幸福教育

教师坚持幸福教学理念,并以不断创新的精神、灵活多样的方法迎接每一天。从细微处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并给予鼓励,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们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获得快乐。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挖掘自身潜能,使学生们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

二、身教胜于言传,打铁须自身硬

(一)教师垂范的重要性

小学生自我控制和教育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在儿童时期,学生们容易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行为不端,学生们也会有样学样。陶行知说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就是说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二)教师如何躬身垂范

教师要让学生品德高尚,首先自己不能有低级趣味;要让学生讲文明有礼貌,教师就要学会尊重学生人格;教育学生爱劳动,教师先要不怕脏不怕累;要让学生诚实守信,自己必须言而有信。只有这样,教师的言行举止才能感化和影响学生,就像榜样一样发挥示范作用。

三、创设情感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一)传统教育效率低下的原因

传统教育采用灌输式方法很难获得预期效果,因为在信息社会各种信息、思想是开放的,小学生们受到各种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们仍灌输学生们已经知道的信息,只会增加他们的厌烦感,所以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二)良好情感氛围的创设方法

作为教师不可能限制学生不接触来自社会上的各种信息,然而教师可以创设一种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例如将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加工,然后再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传播出去,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有效的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语言中投入情感,让学生受到教师情感的感染而共鸣,反之教师语言刻板、单调,就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肯定不好。

四、正视学生差异,践行因材施教

(一)学生差异的客观性

“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种性格;有多少种性格,就有多少种差异”,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就像有优等生就会有学困生一样。有差异不奇怪,也不可怕,怕的是不能正视这种差别,以致忽视差异,漠视学生个性发展。

(二)如何因材施教

要实现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掌握各个学生的特点,这就需要善于观察学生,通过与学生谈话、做调查、去访问或在各种活动中了解学生。其次,要学会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优等生聪慧敏捷值得赏识,中等生勤奋努力也值得鼓励,学困生身上闪现的亮点更值得发掘和赞赏。

五、巧用激励策略,提升德育效果

(一)当前德育教育中激励不足的现状分析

首先,小学德育教育激励机制不健全,开展德育教育的班主任往往费力不讨好,在德育教育中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其次,激励策略缺乏有效的实践性,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少,单向灌输也很难针对实际问题。由此,德育教育对学生惩罚有余而激励不足。

(二)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方法

首先,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激励策略,例如不乱丢垃圾口头表扬,主动捡垃圾给予加分一次。其次,在责任承担方面应用激励策略,例如让学生轮流担任“小小班主任”,经过全班同学投票,得票最高的学生获得“德育小能手”称号。

六、培养班级干部,发挥助手作用

(一)培养好班级干部的重要性

班级干部不仅可以分担班主任的一部分工作,使班主任将更多精力放在其他教学方面;而且好的班级干部是全班同学的带头人,恰当地发挥表率作用,可以带好班风――班风正,则学风正。

(二)培养好班级干部的方法

首先,班主任对班干部必须严格要求,遇事不能偏袒班干部,但也要给予其尊重,不能因此而打击其积极性。其次,班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并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和表率。

七、联合家庭社会,整合德育资源

(一)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体

德育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战场,学校必须发挥德育教育的主体作用,重视德育教育。

(二)家庭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家庭是孩子们教育的起点,所以家长们也有接受教育的义务,开办“家长学校”是发挥家庭渗透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社会在德育教育中的良好辐射

人既是社会中的人,就离不开社会,小学生也同样如此。要发挥社会的良好辐射作用,就要重视社会媒介的正向传播作用。其次是利用社区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八、结束语

小学班主任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然而“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勤于思考和总结,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班主任;以身作则;因材施教;主题班会

俄国思想家别林斯基曾直言:“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其言论在给予德育高度评价的同时,也向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揭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着重对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索。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及分析能力就受到了限制;相反,他们对于自身周围的常见事物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而不同于其他人,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也最为频繁的人,其对于学生的影响更是其他教学工作者所不可比拟的。鉴于上述两点,我个人认为,要想更好地展开德育工作,作为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的实际行为为学生树立起良好道德的榜样。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例如,在一次手工课后,我发现教室的地上有很多碎木屑,于是,开始蹲在地上一片一片地捡。刚开始,学生并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可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捡碎木屑的队伍之中,有的用手捡,有的用扫帚轻轻地扫,还有的用簸箕在装捡起来的碎木屑……很快,地上的碎木屑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什么都没说,更没发表所谓的高谈阔论,但我明白,我以我的实际行为及举动为学生上了重要的一课。我想这就是以身作则的作用与效果。综上所述,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样才能在无声中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其身正,不令而行”即是这个道理。

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每个社会个体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与区别,小学生也不例外。受到家庭情况、受教育程度、性格因素等多重影响,小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极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掌握班级大体情况的同时,必须深入了解个体与个体的不同差异,实施有区别、有层次的德育渗透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例如,对于班上一些所谓的“后进生”,班主任除了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与每个学生学习成绩、性格等各方面的不足与缺点以及之所以造成这些不足的可能性原因,更要着重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或者长处。这样才能在避免伤害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并给予其肯定与鼓励的同时,真正做到在了解不同个体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区别、有层次、有对待地开展德育渗透工作,如此,方能真正成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领者与良好向导。很显然,这要比单纯地指责学生不求上进、自甘堕落等打击式教育效果好得多。

三、精心筹划主题班会

所谓主题班会,即班主任以教育目标、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为基础,制定相符的活动主题,并要求班级学生围绕所制定的主题进行分析与讨论的一种教育形式。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认知水平,促进其树立起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重要形式之一。鉴于此,我在日常的小学德育工作中经常有意识地为学生筹划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主题班会,并促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建立起了良好的道德标准。如,在“世界无烟日”到来之时,我策划了“珍爱生命,拒绝吸烟”的主题班会,在班会活动上,不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了他们之前搜集到的有关吸烟危害的图片、实例、戒烟方法等资料,还带领他们做了一个关于吸烟的小实验(将两条小鱼分别放入清澈的纯净水以及浸泡有大量烟丝的水之中,期间不间断地对两条小鱼的活动状况进行观察与记录),最后还让学生踊跃发言,谈谈关于吸烟危害的认识或者看法。如此,不仅使学生对“吸烟有害”这一常见用语形成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树立了他们自己不吸烟同时也尽可能帮助周围其他人戒烟的决心。而这,恰恰是本次主题班会所要达到的德育效果。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足可见一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渗透工作时,并不能一味急于求成,须知,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只有认真遵循小学生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并付诸切合实际的德育渗透策略,方能切实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也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少飞,宋立梅.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学周刊,2013(09).

第8篇: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民素质,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寓德育于小学数学之中,这是教书育人、全面实施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仔细分析小学数学教材就会发现,教材的许多地方都蕴涵着德育内容,如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渗透,尊师爱生情感的培养,美的情操的陶冶等等。这些德育内容与具体的数据相结合,以优美的主题图呈现,对初谙世事的小朋友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关注这一领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积极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小学数学教学,知识性和思想性是相互统一的,寓德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是完全可能的。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悟道明理,坚持将德育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结合教材内容--数学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的重点

我们应该明确,数学课中的德育是有机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而不能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来教学,更不能喧宾夺主地外加许多德育素材,把数学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因而,数学课中的德育内容因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来决定。教材中有许多的数学史料或插图,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如:"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我国在2000多年前用算筹记数","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数》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这样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比如,在教材中有这样的问题:"光明小学校想向贫困山区的小学捐献桌椅,每张桌子要配2把椅子。那么,光明小学校已经捐献了20张桌子,还要捐献多少把椅子才能正好配套呢?"教师就可以充分把握这个问题所隐藏的德育内容来对学生进行一次"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关爱弱势群体,增进同学之间友谊"的德育教育。具体过程为:同学们,你们可以说说为什么光明小学校要为山区的小学捐献桌椅吗(因为他们没有桌椅)?对于贫困山区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办,除了桌椅,还可以捐献什么(还可以捐献书、本子、衣服、书包等)?对于不认识的学生大家都这么有爱心,那么对于自己的同学,你们觉得应不应该相互友爱,相互团结呢(应该)?这样一步步地引导,使学生从关爱贫困山区的学生开始到关爱身边的同学,他们的同情心与爱心就得到了培养。

二、挖掘生活素材--数学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的难点

挖掘生活素材渗透,需要数学教师多观察生活,尤其要用数学的眼光、德育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德育问题。在多观察的同时要注重积累,随时记录观察所得,为数学教学准备素材。另外,要注意避免非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发生,要注意在选择生活化的数学素材时,不要选择一些"过去"的生活内容,不要选择一些远离学生实际的生活内容。在教学数学第一册几个与第几个时,我先让学生看情境图,观察小朋友在干什么?学生说:"排着队买冰淇淋。"接下去我再让他们看情境图,问:"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学生齐声回答说:"小胖插到了队伍中间。"借此机会,我就问学生:"小胖这样做好不好?"学生都说不好。我接去又问:"为什么说他不好?"有的学生说:"这是一种不守纪律的表现。"有的说:"这是自私的表现。"还有的说:"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短短的几句话,让学生懂得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应该自觉遵守纪律,得到了很好教育效果。如在教学《6、7的认识》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大扫除的情境,让学生在数数的同时展开对图上小朋友的讨论,使其深受爱劳动、爱清洁的教育。二年级教材中:如第四册"认识角"的教学,教师可以创设引导学生到生活中找角、动手做角等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认识了角,又感受到角的美,还无形中渗透爱生活、爱公物等的教育,可谓一举多得。又如《统计》的活动中,我们这样创设了导入情境:"大象过生日,好多小动物都给他庆祝生日,还带去了鲜花作为礼物。你们看小动物它们的感情真好啊!你能想个好办法让别人看清楚来了什么小动物吗?"我还适时地插入团结友爱的教育,"过生日"这是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的参与兴趣很高,适时的德育教育也会有良好的效果。

三、教师进行言行示范,引导学生接受德育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身高尚的言行来影响学生,进而产生德育的渗透。

比如,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犯错误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责骂学生,应该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先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之后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也会学习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面对问题时不会一味地责怪他人,而是会了解原因再找寻解决方案。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学科。同样,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积极渗透道德教育。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第9篇: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德育;方法;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德育工作逐渐成为了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小学各科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也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重视,保证学生的智力发展、专业发展和的德育发展并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本文就小学教育应该如何较强学生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简单分析。

1创新学校管理模式

德育的发展与学校的内部管理是分不开的,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必须要求学校能够从内部管理着手,创新内部管理理念,重视小学的德育工作。在过去的学校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采用的均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的特征是固定化管理、效率低。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为了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学校必须要创新“低重心运行,高效率工作,走动式管理,近距离服务”的管理理念,转变内部管理模式,实现扁平化管理。而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不仅要加强对教学的重视,做好后勤管理工作,还要将德育工作当作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学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决策系统、监督系统和执行系统,即创建德育处,使德育处和教务处对各班级和年级的德育工作进行实时监督,要求各年级和各处室必须要严格按照新的管理思想进行教学,同时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方便年级教师或者处室人员进行德育相关信息的反馈。只有做好以上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才能够真正取得实效,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德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和领导在教学和管理中应该要充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的道德素质。校园文化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反思文化。反思文化主要是针对各科任教师而言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压将反思的精神和思想贯穿于教学中。每堂课上,教师均需要做好反思工作,如做好案例的编写和教学记录工作,要形成习惯,逐渐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让教师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效果;其次,合作文化。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师均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但是,要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不能够仅仅将各教师的力量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将每个教师的力量相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认识到合作的力量,在合作中实现学校师资力量的乘积。因此,各教师一定要强化自我的团队意识,在教学中和日常的管理中要相互合作和交流,优化资源整合,提高校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再次,学习文化。学习文化的建设主要指的是让各教师和管理人员均能够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打造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就教师队伍而言,教师应该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学习,认真严肃其中关于师德方面的内容,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此外,就管理队伍而言,学校应该要加强对管理队伍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使管理人员能够不断接受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在培训之外,各管理队伍还应该要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如每周进行一次学习交流,交流大会中可以为管理队伍推荐管理类的书籍和文章,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做好必要的记录;最后,做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营造书香环境文化,进行布置校园,通过将文化、景观和绿色相结合的校园环境建设,为学生营造书香校园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

3举办多样化的主题活动

充分利用法定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节假日,如历史重大事件发生的日子、传统的节日、校庆日等,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主题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举办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保证学生德育的发展。例如,开学的第一周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定期让学生观看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以“孝顺、敬老”为主题举办多样的专题活动等,当然也包括“学习雷锋”、“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竞赛活动等。这些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够使学生在校园活动的参与中接受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为了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以德育为中心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独立的科目进行教学,如教授学生关于我国的景点诗词和传统文化礼仪,让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低年级学生可以以礼仪教育为主,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本原则,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情景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快乐的学习,提高德育的效果。而对高年级学生,校本课程则应该以诗词朗诵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诗词朗诵中加强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结语

德育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求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要求学校能够通过校园管理念的创新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完成奠定扎实的外部环境基础,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娜拉 单位:呼和浩特胜利街小学

参考文献:

[1]魏民.积极探索德育途径不断创新德育特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7).

[2]师瑞军.小学德育途径的开发与整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Z1).

[3]赵兴明.浅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途径的创新[J].新课程学习(上).2014(07).

[4]关洁馨.浅议思想品德课的说理教学[J].教育导刊.1994(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