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

第1篇: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等级医院评审;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05-01

我院护理部按照卫生部于2011年出台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 1年版)》.并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等级院评审工作[1]。运用质量管理PDCA 的原理,把每条标准执行力分为四档,采用现场评审的方式对医院整体系统进行评审。其中69 项条款与护理密切相关,医院等级评审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金标准” ,“全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则是创医院等级评审的载体[2]。针对这一特点,我院以落实新标准条款为版本,以规范护理管理流程为重点,以提升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为核心,扎实落实评审的各项要求。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常态化管理机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护理学专业为安徽省“十二五”重点临床特色专科;实际开放床位1234张,全院护士床护比为1:0.60,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95.02%,实际开放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为1:0.48。护理单元35个,护理人员746名,其中男12名、女734名,年龄20~56(31.6±3.6)岁。职称: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8名,护士323名,护师228名,主管护师186名。学历:中专82名,大专582名,本科82名。

1.2 方法

1.2.1 解读标准,齐动员。运用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原理,并以ABCD4档表达条款的评审结果,实现护理安全质量的持续改进。护理部将提高全员思想认识作为迎接评审的第一步.召开全院护士大会,对等级医院评审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通过举办培训讲座,深入细致地解读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标准条款,使护理管理者能够深刻理解标准的内涵,领会标准对医院长远建设发展、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重要意义,结合医院的实际,拟定一系列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措施,护理部与护士长,护士长与护士分别签订迎接评审责任书。

1.2.2 梳理条款,查问题。新的评审标准更加关注医院系统化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效结合,护理工作要有制度、流程、培训、执行、监管、反馈、整改和持续改进,并要明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为此,护理部首先从完善护理工作各项制度、流程、标准和记录入手.以PDCA循环为指导。按评审标准,护理部成立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建立护理三级质控组织,设10个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护理部对质量检查的频次、方法与形式进行总体部署,检查频次由每月1次综合大检查改为每周分组和分项目检查,由管理经验丰富的护士长组织护理质控小组成员定期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专项督导,帮助临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检查程序包括检查、反馈、整改、复查。同时注重每月重点检查(上月检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下月的重点检查内容)与平时随机抽查相结合,纵向检查与交叉检查相结合,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质量信息。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反馈、整改,并在全院护大会上进行案例分析。

1.2.3 关注护理安全,抓重点。护理部根据专科护理发展的需要,先后编印了护理工作规范、护士岗位说明书、住院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应急预案、出院健康指导等5本手册。修订了护理管理制度、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安全、护理质量考核等25项考核标准,新制订输血安全、预防导管滑脱、压疮等十二项核查表,并汇编成册,让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使护理质量的控制、评价处于良性运转状态。

1.2.4 推进优质护理,重内涵

1.2.4.1 制订了黄山市人民医院《关于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方案及实施细则》、《黄山市人民医院优质护理绩效奖励方案》、《护士岗位说明书》,按照先试点、再推广、到全覆盖,分九批逐步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全院100%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1.2.4.2 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士实行分层分级管理。实行对临床护理岗位的N1—N5级护士科学分层,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培训重点和发展方向,护士分管患者、护士在职培训、晋升评优和绩效考核均体现能级对应,推进绩效分配模式改革,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的积极性。优化护理队伍人员结构,鼓励护士自学本科段的学习考试。对特殊岗位实行护士岗位资质认证制度,各专科岗位严格据此进行培训、考核、发证。

1.2.4.3 改革护理排班模式和方式,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扁平化排班责任护士包干患者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3]。每名责任护士均包干病人,负责所分管患者的病情观察、专业生活照顾、治疗处置、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全面、全程的连续性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开展热心、爱心、细心、耐心、精心、诚心的“六心护士站”活动,创新护理服务的模式,各临床护理单元,以“温馨服务月”为契机,开展各具特色的护理服务。

1.2.4.4 实施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需求制定并落实个性化护理计划。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的规范化管理,各专科制订了健康教育内容,印刷了专科疾病的出院健康教育资料。

1.2.4.5 采取“护士沙龙”的形式,对护士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大家畅所欲言、发散思维,定期总结、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集护士智慧,开发“金点子”项目,采取“1+3”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即:发现一个问题,找出一个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一个改进方案及制定新的护理流程,让一批人收益。建立并及时完善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制度,全院统一各类标识,制定规范的电子信息上报的压疮、跌倒/坠床、管路滑脱上报制度;加强对高危药品以及易混淆药品的综合管理。对患者佩戴腕带标识,新生儿按不同性别使用不同颜色,做好患者的身份识别,有效地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1.2.4.6 创新“夜督导”管理模式,加大对“七类”病人的管理。高度关注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及“七类”病人的管理。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每夜专门安排临床高年资护士及护士长对“危重、高热、腹痛待查、诊断不明、区县转入、压疮、跌倒坠床、有纠纷隐患”等病人实施夜间护理质量督导工作,有效地加强对夜间年轻护士上班等重点时间段及重点环节管理,从而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运行。

1.2.4.7 危重患者“链条式”的护理质量管理。医院建立并对实施危重患者登记报告和质量检查制度。加强危重患者的风险识别,根据生命体征及意识、血氧饱和度。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为基础,制定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重点识别新入院的危重患者、识别危重患者的潜在危险,健全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及风险源,严格“三查七对”和交接班制度,重点落实岗位责任制,规范操作流程。

1.2.4.8 拓展护理服务范围。骨科护士介入一期手术创口的换药,PICC门诊护士为来医院的肿瘤晚期患者提供专科护理服务。伤口造口护士对全院疑难伤口进行会诊与换药。糖尿病专科护士开设了糖尿病专科咨询健康教育门诊,设专科护士坐诊,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

2 结果

2.1 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各项护理工作及时落实且更加规范,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在等级医院复评审中,得到评审专家高度评价。促使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8.2%,医生满意度达96%以上,护士满意度达95%以上。我院被评为“省级优质护理示范医院”、两个病区被评为“省级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国家级、省级优质护理“优秀个人”各1人。

2.2 护理科研成果有突破。近5年共有5个项目获得市科技成果,1个项目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2.3 学科整体优势突出。我院护理学专业被评为安徽省“十二五”重点临床特色专科(全省地市级医院仅2家)。成功申报ICU、血液净化、手术室、糖尿病、骨科五个省级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培养了我院省级专科护士21人。临床带教了省级专科护士16人。

3 体会

3.1 营造氛围是前提,全员参与是基础。新的医院评审标准,它引领着护理管理者的工作思路,应用其理论,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实施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及时总结经验。采取组织学习、加强教育及检查、考核等措施,本着三级质量管理及前瞻性管理的原则,充分体现护理质控前移[4]。因为不论推行任何形式的质量管理模式,都是以制定标准,执行标准为基础展开的[5]。在要求完善医院各种制度、规章、流程的同时,更强调护士能够遵守规范、认真履责,贯穿到每名护士的日常工作和行为中。其内涵是要通过员工的实践,营造一个“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工作有激情,处处想到升等级”的良好氛围。

3.2 安全管理是根本,质量提升有保证。PDCA系统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为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工作的循环,能持续改进,使护理管理更为便捷、高效,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率[6]。护理部结合新的评审标准,确定护理质量标准和实施方案,狠抓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的落实,在分析改进的基础上,强化追踪验证和评价,确保各项措施的持续改进。

3.3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是核心,巩固专业是根基。护理工作模式是一种为了满足病人的护理要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数量,设计出各种结构的工作分配方式[7]。专业要发展,服务求品质,关键在于基础的牢固。基础护理为专业的护理服务提供充分的空间与平台,是发展专科护理的基础,有助于提高专业化水平[8]。实行护士长—领班—责任护士分层级管理,护士—医生—患者为一组的管理形式[9]。使质量管理能够层层落实,为实现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提供保障[10]。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每位护士包干病人,不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医护患之间的情感指数和信任度也大大提高,为打牢专业根基奠定了基础。我院六年来创建的“六心护士站”,打造优质护理服务的品牌,“六心服务”已成为护士的职业习惯,使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塑造了护士在病人心中的形象,并配合护士的分层次专业培训,以专业人才引领专业团队的思想为指导,做大、做强了专业根基,实现了我院对护理工作塑形一塑心一塑品的过渡。以迎接评审为契机.加强医院日常工作与管理.形成常态机制,稳步推进优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通知[s]2012.

[2] 郑桂芳.准备医院等级评审提高门诊护理质量[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3):149.

[3] 金艳艳,兰晓娥.扁平化排班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J].护理学杂志,2011,26(22)(外科版):53—55.

[4] 岳利群等.PDCA循环在护理关键指标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9):1064-1065.

[5] 高万良.质量文化建设与医疗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1):38-42.

[6] 孙秀玲.王玲勉,薛晓英.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163-164.

[7] 叶志弘.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09,9(8):8-9.

[8] 兰晓娥,姚美蓉,吴雪华,李涵. 护理管理新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101-102.

第2篇: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范文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核定床位2500张,现有护理人员1517名。其中女性1494名,占98.48%;男性23名,占1.52%。年龄20~55(32.68±8.64)岁。职称:副主任护师及以上43名,占2.83%;主管护师324名,占21.36%;护师864名,占56.95%;护士286名,占18.85%。学历:硕士6名,占0.40%;本科723名,占47.66%;大专680名,占44.83%;中专108名,占7.12%。

2方法

2.1建设非惩罚性的安全文化

Singer等[4]于2003年首先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创造一个“针对系统+非惩罚性”的环境[5]。我院护理部2003年开始建设护理安全文化[6]:①强调非惩罚性原则,鼓励当事人或发现人主动上报。②强调及时报告并积极处理,把伤害和影响降到最低。③注重信息共享,把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处理经验、改进措施在一定范围内通报。④分析不良事件时注重系统问题和环节问题。⑤重视安全教育和防患于未然,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⑥鼓励上报未遂事件[7],并奖励杜绝未遂事件的事例。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

护理部修订完善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临床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输血安全制度、预防跌倒管理规范、医用管道标识规范、病情变化报告流程、各类意外事件紧急处理预案等多项制度和流程。同时,在实习生上岗培训、新护士岗前教育、在职教育、护理管理等多种培训计划中设置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培训内容,让各层次护士树立安全观念,知晓不良事件的防范、分类、应对和报告流程。

2.3制订标准化上报表格

目前上报内容包括临床可能发生的护理相关或护士现场发现的所有不良事件和未遂事件,共有7种10类的标准化上报表格,见表1。根据事件特点,各类上报表格的报告内容各有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住院号、护理等级等)、经过描述、严重程度、对患者的影响、处置措施、原因分析等。

2.4规范报告流程

在上报种类中,除了杜绝未遂事件,其余6种护理不良事件一旦发生,规范的报告流程是:①当班护士立即汇报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对患者健康的损害。②立即汇报护士长。③紧急事件、情节严重的不良事件通过电话2h内上报护理部。④其他不良事件48h内逐级上报至护理部。⑤各级护理管理者口头或现场指导当事人处理事件,必要时联系其他部门取得协助。⑥护理部分类登记护理不良事件。

2.5定期分析反馈

对导致患者伤害的不良事件,护理部要求3d内随访事件的处理和后续进展、患者的转归等,必要时连续跟踪事件进展。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所在科室组织护士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护理部每月、每季度、每年对上报事件进行汇总讨论,从制度管理、制度执行、工作流程、职业道德、主观态度、部门合作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奖惩意见(部分由于当事人违反职业道德、主观态度恶劣或者有意瞒报导致严重后果的不良事件给予相应的处罚)。根据事件分析和处理的情况,必要时与医务处、感染管理科、药剂科、信息科等部门沟通,从医院管理体系上争取保障或落实整改措施。已经讨论过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在每月的全院护士长会议上通报,实现信息共享,使一个人发生的不良事件成为大家共同的教训,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

2.6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与专科护理发展相结合

不良事件的细化分类和深入管理随着专科护理的发展而进行。例如:压疮事件早年只是包含在突发事件中进行报告,被报告的也仅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个别案例。但随着伤口、造口、皮肤护理各专科护理的发展,压疮防范与处理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充实,培训也越来越全面,医院成立了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各护理单元都设有小组的网络成员。压疮及压疮预警成为护理不良事件的一个类别。同样,静脉输液不良反应作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重点关注事件、非计划拔管作为危重症护理小组的重点关注事件而陆续被单独分类,分别予以报告、处理与防范。

2.7开发护理不良事件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2011年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开发了护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统[8]。按是否直接发生于个别患者,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2种节点,一类直接放在电子病历的患者节点下,将其基本信息直接带入表单;另一类放在病区节点下,自动带入填写人、填写病区等信息。再将各类事件在每个步骤中可能出现的要素内容进行分类、罗列,让填报者以选择和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录入,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根据护理管理的三级体系设计上报、查询、统计的权限,既体现了“非惩罚性”的上报精神,鼓励当事人主动上报,并保护填报人隐私;又实现了逐级审签、处理等功能。“护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统”的开发,让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反馈和管理路径更加方便快捷,数据真实客观而且便于追溯和统计,提升了管理的速度和效率。

3效果

3.1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提高(见表2)

3.2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见表3)

4体会

4.1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高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

结果显示,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率逐年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通常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往往能暴露系统、流程或制度的缺陷,及时收集和发现各种不良事件信息对改进系统、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具有重要意义[9]。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依托于先进的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的培养需要时间,需要所有管理者共同营造[10]。在一种无惩罚的环境中,人们才愿意暴露更多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解决问题。通过加强对护理管理者和临床各级各类护士的培训,保证整个报告系统的落实,保障患者安全。通过完善制度,制订预案,改进医院环境,从制度和系统上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获取数据和填写,并增加不良事件上报的准确性,因此,提高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

4.2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

第3篇: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护士继续教育 在职培训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95-01

我院是一所县级二级综合医院,全院护士副高职称2.3%,中级职称43.5%,初级职称54.2%,本科学历2.3%,专科学历60%,中专学历37.7%,。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主要形式是外出学习,存在参加继续教育不能全面展开,同时护理继续教育没有连续性和针对性的缺点。导致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准提高难,不能满足社会对护理的需要。鉴于此,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院建立和完善了护理继续教育体系。

1 建立护士继续教育管理体系

1.1 明确继续教育管理体系的目的:

为适应社会对护理的需求,护理学迅猛发展,出现新的护理理论、护理技术、护理理念,促使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为使护士适应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满足病人多元化的需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护士进行规范化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综合能力。

1.2 健全组织,建立继续教育管理体系组织

我院护士继续教育管理体系为二级负责制。在分管护理工作副院长领导下,护理部设立护士继续教育委员会;由护理部负责教学管理的副主任负责,下设护理教学小组。负责对全院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定期向护士继续教育管理委员会汇报教学进展及效果。教学小组成员由3名主管护师及以上护士长组成。建立了护理示教室,购置教学用具,设立年度护理教学专项经费。护士继续教育委员会制定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考核、记录。

1.3 制定护理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制度

根据《中国护理发展纲要(2005―2010年)》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院制定了“护理教育专项经费管理制度”、“护士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新聘护士岗前培训制度、”“重点部门护士准入制度”、“在职学历教育制度”“专科护士培训制度”以及“护理示教室管理制度”等。使护士继续教育有章可循,有计划性、连续性和经费保障。

1.4 制定护士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方案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指出:根据临床专业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的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为了落实文件精神,培养基础技能牢固、专业技术精湛、处理问题能力强的护理人才,我院决定护士培养方向向全科护士、专科护士发展。方案确定各个阶段培训人员、内容、方法、标准。有针对性的对高、中、初的各级护士的继续教育做出具体规定和要求,制定教育计划,学习内容及时间,组织理论学习、操作培训、考核。使每一位护士培训目标与专科培训目标一致。

2 实施护士继续教育规范化方案

2.1 按方案定期评估护士学习需求

护士继续教育管理运用PDCA法,定期评估全院护士目前学历、专科发展需要、带教能力和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等了解护士学习需求[1],适时调整培训计划,使培训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2 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

依据培训方案,对全院各层次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考试合格,具备应具备的综合能力。新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模式和按计划实施教学,护士长对新护士老师具体指导,护理部每月对新护士进行考核,检查学习进度。新护士学习内容包括:常用五十项护理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常规、护士岗位职责、医院工作制度、职业暴露与防护、护理应急预案与流程。专科护士学习内容包括: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护理常规、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操作技术、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的急救技能、具有带教本专科护士能力。全科护士应由护理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经过国家规范化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鼓励低学历护士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及提供学习的病历条件与奖励。

2.3 评价护士继续教育规范化培养效果

护士综合能力评价包括:沟通交流、健康评估、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具备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护理能力。

3 效果

2007-2010年,4年内全院护士培训率达100%;护士继续教育学分/学时率100%。护士晋级考试成绩达标率为98.7%。护士每年以5%数量递增。2010年病人对护士满意度96.4%,逐年年增长率为0.8%。

4 讨论

通过护理继续教育体系对全院护士实施规范继续教育,全院护士护理理论、护理基础操作技术、护士医学专科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及卫生指导能力得到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逐年提高。认为建立护士教育管理体系,规范护士继续教育可提高护士综合能力,满足病人对护理的需求,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并且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4篇: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4-8824(2008)-12-0045-02

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是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提高的关键[1],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核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之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2]。护理工作是医院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为提高护理质量,常抓不懈,我院实行院科护理质量管理,通过层层检查,进行质量控制,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我院共有护理人员220名,其中本科15名,占6.8%,专科155名,占70.5%,中专33名,占15%,无学历17人,占7.7%。职称:护士24名,占10.9%,护师87名,占39.5%,主管护师104名,占47.3%,副主任护师5名,占2.3%。共16个护理单元,护理管理者22

名,占10%,质检员52名,占23.6%。

2 方法

2.1 院科护理质量检查 即护理部随时下疗区查,护士长值夜班每晚查,6个质量小组成员由疗区护士长担任,每月对疗区进行一次护理工作大检查,疗区护士长和二名护士每周一次自检,工作目标明确,分工到位,做到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实现了齐抓齐管,全员参与,使全院护理质量检查形成常规化和制度化。

2.2 落实护理管理体系职责 规范护理行为,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规范是护理人员的行动指南,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准绳,是保证患者得到安全高质量护理的前提[3]。

2.2.1 提高全员医疗服务安全意识,护理部每季度,科室每月一次安全教育和检查、摆问题、查隐患、有记录,做到安全护理,警钟长鸣。

2.2.2 认真落实《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2.3 严格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护理部组织护士学习基础理论,2次/月,专科护理查房1次/月,疗区护理业务学习1次/月,护理查房2次/月,医生学习专科技术操作规范,专科诊疗指南护士参加学习。

护理部每半年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考试,前10名奖励,加分,后10名质量否决,扣分,罚款。

2.3 制定护理质量检查考评制度 院依据护理部检查结果行质量否决,作为年末疗区评先依据。护理部将每月检查结果汇总、打分,作为考核护士长依据。疗区护士长将检查结果汇总打分,作为年末考核护士的依据。

2.3.1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1次/季对护理质量、护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1次总结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改正。

2.3.2 疗区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一次会议,总结质量工作,找出不足和薄弱环节,护士长每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提出工作要求,布置工作。

2.3.3 每月将质量检查结果向医院考核小组汇报,与当月奖金挂钩。

2.3.4 院每年举行二次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比赛,对推动护理工作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获奖者给疗区加分,做到有奖、有罚,奖惩分明。

2.4 实行全程监控 从患者入院开始到病情治愈出院的整个过程,把涉及护理活动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控视野,实施全程、动态质量监控,从入院宣传到出院指导,从表格书写、护理记录到巡视病房、基础护理、院内感染控制、调查患者满意率来获得信息,看护理工作是否到位。

院1次/季召开患者座谈会,科室1次/月患者座谈会,听取意见,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使护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2.5 充分发挥考评功效 做到随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护理部检查与科室自查相结合,护士长检查与科室质检员检查相结合,考评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做好事先控制、环节控制和终点控制。

3 结果

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护理差错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

4 结论

通过质量管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常规工作程序化,日常管理制度化,各项要求标准化,技术操作规范化,监督检查经常化,我们做到目标、要求、责任、奖罚明确,对护理工作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整体护理工作的发展,患者满意率大幅度上升,为医院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瑞兰,董玲玲,薛阳,等.由国内外护理工作的不同点引发的思想[J].当代护士,2007(1):108.

2 于秀荣,叶文琴.当前临床护理队伍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3-5.

第5篇: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范文

1.1加强护理人员准入制度

按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规定:“护士系指按本办法规定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注册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凡申请护士执业者必须通过卫生部统一执业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未经护士执业注册者不得从事护士工作。”护士是一个专业性强的职业。护士不仅需要了解常规的医疗护理知识,而且还要熟练地掌握护理的三级操作技能。除此之外,护士的职业道德还要求护士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和细心,需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够随时以病人为重,关心病人。医院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例规定,加强护理人员的准入管理制度,没有护士职业证书的一律不能进,即使有执业证书也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的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才能进入本医院工作。这样就从源头上保证了护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安全管理系数。

1.2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工作

护理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如果是一些病情严重的病人,那么从病人的吃喝拉撒睡到病人的吃药、打针等,护理人员都要兼顾。而且一般医院的护士都要负责几个甚至十几个病人。因此护士的工作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工作负荷极大。所以很容易会出现身心疲劳、行为认知变慢、注意力不集中、护理质量下降,这样就会很容易出现差错,发生医疗事故。所以医院要合理配置护士的工作。例如加大护士编制,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其次,合理分配任务。考虑护士的身心特点,让每一个护士只负责一定数量的病人。再者,合理安排护士作息时间,护士休息假期可以适当延长。

1.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是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最重要环节,医院应定期开展护士培训活动。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很多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产生都是因为护士的专业知识缺乏,技能不足,不能很好地观察病人病情,并把病情及时告知医生;遇到紧急情况不能采取最适当的措施,从而加重了病人病情。因此医院必须定期开展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例如新护士的培训,凡入职的新护士都要经过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考核,而且要实行一对一的带领管理制度,让优秀的老护士带领新护士上岗,手把手地教新护士每一个护理步骤,确保规范到位。另外,还要对在职护士开展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并有定期的专业水平考核。第二,职业道德的培训。护士首先要树立患者至上的职业理念,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维护病人的健康为己任。其次,护士还要有热情的服务态度,规范的服务质量,对待病人要爱心、耐心和细心。另外,护士还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对待病人亲切,细心回答病人的问题,让病人感到温暖。对待不听医嘱或言行不轨的病人要严肃、劝阻。第三,法律意识的培训。护士要清楚知道护士的义务和权利,严格遵守护士的职业道德规范。另外护士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蛮不讲理的病人或者医院的不公平待遇时,也要举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

1.4医院加强制度管理

是否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相关措施能否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的关键。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才可以有章可循,做到规范,达到安全。在医院评审标准中已经明文规定了“医院各部门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与改进的相关制度”。所以医院要根据实际,补充和修订相关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一些重症的护理操作规范、程序等。另外,还要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价标准及奖惩标准,把护士业务质量与奖金、奖励挂钩,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其次,一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医院也要制定相关条例、规定,让医护人员有章可循,维护自己利益

二、小结

第6篇: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器械;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6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1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手术器械管理不好,一个不经意就会造成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体腔内的事件发生,诸如此类的报告屡见不鲜,因此,医院要重视对手术室器械的管理[1-2],不仅要分类存放、注意保养,更要做好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减少感染的几率,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专人管理,明确责任分工

由于医院的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因此我院实行专人管理,配备1名器械管理组长,多名专科组长及下属护士,器械管理组长需由主管护师或以上职称的资格人士担任,要求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熟练,负责整个手术室器械的宏观管理工作,专科组长由工作时间较长、对所负责业务娴熟的资深护士担任,应根据各专科手术需求,设置各科常规器械包卡片,按卡片准备好各科的常用器械和特殊器械,每包都要求有打包者的签名和消毒日期,专科组长还负责反馈所在科器械使用情况,做好日常器械的使用登记,及时清点器械,对有损坏的器械及时申报[3-4],并负责对下属护士进行培训,下属护士准备手术器械,器械分类、清点、消毒,医院不定期的组织检查,其工作质量好坏与年终考评挂钩,使器械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2清点和管理制度

下属护士每天要对器械进行清点,如有破损、缺少、不好用的器械,要及时报告专科护士进行更换、维修、淘汰,并根据需要及时增补或销账,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注意根据器械包卡片上面的清单对包内器械进行清点,手术结束后,护士将器械清洗干净并在卡片上面签名,避免器械丢失无人可查的情况发生,并将执行的情况列入科室的质量管理控制,与奖金挂钩。

3严格外来器械准入制度

医院的外来器械一般采取公开招标的方法,对投标方严格审核资质和医疗器械的三证,比较后确定相对固定的厂家和商合作,禁止使用未注册、过期、失效的器械,它是进入医院临时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外来器械进入手术室须依据《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择期手术所需外来器械,直接送供应室灭菌,再送手术室备用[5-6],供应室与手术室有交接登记,急诊手术所需外来器械直接送手术室,清洁灭菌后使用,外来器械的使用由器械供应商提供一名专业人员来协作操作,手术完毕后,器械护士初步清洗,去除血污,再交供应室严格按消毒规范彻底清洗、消毒,供应室专科护士与供应商对照器械交接卡共同清点无误后,双方签字,方可取走,避免了外来器械在运输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4严格借物制度

手术室器械原则上不外借,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外借时,须经医务科、管理组长和专科组长同意后办理外借手续,由借物人认真填写借物登记本,要求详细写明所借何种器械,借物者的姓名等内容,归还时有归还记录并有接物人的签名并销账,若到期仍未归还的要问明情况及时处理,但外借以不耽误本院手术使用为前提。

5严格消毒制度

对消毒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组织他们学习手术器械的管理制度,器械清洁、保养知识,使其能准确、熟练地掌握新技术,掌握器械的安全性能、特点、操作规程、清洁保养方法等知识,提高他们对消毒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器械的清洗和消毒,日常器械使用后应先用滚动水冲洗,去除表面污物,配制一定比例的多酶清洗液,掌握不同器械应运用不同的消毒方法,严格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程序,水温不得超过40℃,防止菌体蛋白凝固,如果不能马上清洗,应浸泡于多酶清洗液或冷水中,防止污物干燥,结痂,增加清洗的负担,在消毒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要碰撞,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消毒完成后要在每个器械上面标明消毒的日期,在消毒的有效日期内使用,避免重复消毒或使用已经过了消毒保质期的器械,从而保障安全。

6贵重物品登记保养制度

手术室的贵重器械较多,价格比较昂贵,维修保养所需费用高,维修周期长,一旦损坏将严重影响临床手术工作,因此对于这些器械的管理要建立登记本并且常备部分库存[7-8],一旦发现库存不足要及时向专科组长汇报并及时申领添加,专科组长每月将贵重器械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的建议及库存信息告知采购员,以确定是否补充器械库存,这样既防止浪费,又防止大量库存占空间,同时也防止物品过期而造成经济损失,价格昂贵器械库存可以很少,但是其他的必须有一定的库存,并且保持一条快捷有效的进货渠道,以供手术室使用,专科组长还要定期检查仪器的运转情况,定期检查不锈钢移动架的车轮是否良好,完成对仪器设备的除尘、加油、局部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各种医疗器械、设备随时保持在一个完好安全的工作状态上,把差错事故率降至最低,初次接触器械时需要由技术人员传授器械的使用方法、保养守则,待熟悉后经过考核,给予使用权限,登记造册,由专科组长负责监督,未取得使用权限的不予使用,确实由于手术需要临时使用者,需要在有使用权限者指导下使用,并对越权使用者进行处罚,监督不力者负连带责任,杜绝因使用不当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术后器械经刷洗烤干后由下属护士负责保养并打包,保养时,注意检查器械功能是否良好,若有损坏的器械,应及时送修并更换后方可打包行高压消毒,对于一些精密器械如冠脉手术、电子耳蜗手术、血管手术等,进行专人保管,专柜放置,在使用和保养时应轻拿轻放,打包时应置于浅平的器械盒内,利刃部分用硅胶管套住保护,器械间不要直接接触。

7器械分室存放制度

器械室分为两室,分别为有菌器械存放室,主要存放未消毒,暂时不需要使用的器械,另一为无菌器械存放室,主要存放无菌备用器械及急救器械,常规器械固定放置在无菌器械室内,专人管理,器械架上标识要醒目,各类器械归位放置,器械架为可移动、钢质材料合成,轻便、灵活,术后器械由洗手护士送至清洗室,器械班护士负责接收、核对、浸泡,常规器械由一名护工负责清洗并放烘干机烘干,器械烘干上油后,由器械班护士按照手术器械准备卡的数目清点,两名器械护士核对、签名,并打包备用,根据使用顺序将即日灭菌的器械放置在里侧,灭菌时间临近有效期的放置在外侧,保证器械的使用在安全期范围之内,常规器械备有器械交接班本,每班严格交接,根据手术分科,把无菌间分成心胸外科、普外科、耳鼻喉科、贵重物品、急救物品等几个器械架,每个器械架贴上醒目标识,每个器械架之间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以便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所需要的器械,已消毒好的精密、稀少仪器,专柜上锁放置,器械班护士每日检查,取用者要登记,以便及时查找,器械架上无菌器械消毒有效日期由近到远,依次排放,器械班护士负责对无菌器械检查有无过期,先用近期再用远期,急救器械每日检查二次,用后要立即补充,普通常规器械要有一定的基数,以备增加手术或急诊。

总而言之,做好手术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减少了手术时间,而且降低了手术感染的几率,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强了医务人员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改善了医患关系,杜绝了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刘小铃,聂智容腔镜管理新模式在手术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2):152-153

[2]贺大菊加强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9,22(1):145

[3]郭永芳手术室器械管理模式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4(2):2188-2189

[4]陈蕾消毒供应室手工清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9(1):115-116

[5]林天华,刘承军,王晓玉加强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108-1109

[6]秦二英,高玲,宁玉环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4(10):2721

第7篇: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范文

一、加深临床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临床教学和毕业实习属于医学教育当别重要的一个时期,其中临床教学质量对于医学生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医德医风的养成都有着极大的影响。由于医学模式从的转变以及医学事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往的临床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提出的需求,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后备人才,因此提升临床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目前医院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如何保证医院的临床教学质量并紧跟时代的步伐,都是目前教学医院所面临的重点难题。

二、提升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

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是提升教学管理质量的基础;构建完善的教学制度是确保做好临床教学的前提。

(一)加强组织管理,健全教学管理体制

因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的实习生层次繁琐且数量极多,想要实现临床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质量,就一定要加强组织管理、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全面的教学管理制度是获得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例如,在实施医院临床管理教学的时候,医院应该建立由护理部负责人以及教学干部和每科的主管教学护士长构成的临床教学团队,担负整个医院的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定期开展教学工作会议,进行讨论和总结,研究探讨每个层次的学生教学计划开展和完成的具体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同时,在基于之前教学管理制度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改进,把管理体系装订成册,发放到每个教学病区,内容包括每个级别的教学管理者和带教老师的资格及职责、学生和教学管理体制、教学质量管理体制以及多种教学评价制度,让教学管理做到有理可据、有规可依。

(二)强化标准化教学档案管理

针对教学特征和每个层次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统一的教学管理资料内容与布局,将其装订成册。例如:我们可以编制每个教学病区共同使用的临床护理教学记录本。每个层次的实习生应使用专门的实习生记录本,教学管理也应当使用相应的临床教学质量完善记录本。对于标准化教学档案资料,将其整理出来并分类,使用计算机管理,构建教学档案管理的数据库。例如:每个月把每个科室护士实习生的考勤、考核成绩以及实习情况以教学月报的形式整理出来之后,交到护理部保存起来,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将其登记造册,确保资料的完整与规范。

三、提升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管理的途径

(一)构建专业的师资团队

1.提高总带教师与阶段带教教师的评选要求

带教教师属于临床实习生实际实施临床教学时间的启蒙者。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师德、师才以及师风对于学生的心理以及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医院教学部门应该针对不同时期学生对于教学方面的不同需求,选择对应层次上的教师,例如:选择那些职业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拥有极强责任心、乐于施教的阶段带教教师负责前期的教学工作,在实习生活的开头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总带教教师应该选择那些综合素质强且具备管理意识、管理能力的教师充当。

2.提升带教教师能力,改变培训方式――分层教学

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相应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临床教学的教师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并且还要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所以教学医院应该不断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能力,体现在:(1)不仅要加强业务方面的培训,还要加强临床教学训练,这也是提升临床护理教师授课能力的主要方式。(2)教学医院必须依照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和教师个体的特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灵活地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技巧,以满足临床教学对带教教师的要求。因此,教学医院应当尽可能地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和分层教学活动。

(二)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1.岗前培训

应该让即将实习的卫生医疗学生熟悉医院的日常工作流程和医院的基本情况,教学医院应该在课堂和临床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例如:我院的护理部门在所有护理实习生来到我院实习的时候,在进入科室前,一定会实施相应的岗前培训和入科宣教,培训的核心内容包括护士的素养要求、护理相关的管理制度、护士礼仪和行为等。安排医院护士长和带教教师运用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典型事例对护理实习生实施爱岗和敬岗训练。

2.组织教学公开课及理论教学课

教学讲课主要由各教研室及护理部负责,二者都是每两个月轮流组织一次讲课。全院教学公开课主要给每个教学专科辅导小组人员进行现场示范,所有带教教师均到场观察、学习并对授课人员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方式的运用进行现场评价等。带教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设问,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带着问题听课,课后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有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情况下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同同行交流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科区中的教学活动

以每个科的护士长、各阶段带教教师和总带教教师为首在本科室开展并实施专业教学讲课,每周两次,临床医学包括基本的专科理论知识讲课、病例讨论、主治医师教学查房等;护理的有护理教学查房、护理病历的探讨、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与护理临床指导小课等多种授课方式。旨在使临床实习生能不断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业务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三)改进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1.构建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秩序地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是提升临床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方式。想要确保教学计划能够正常实施,提升每个时期的教学质量,构建每个时期带教教师和教学病区护士长以及科总带教教师等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层层有管理、质量有保证。

2.使用多维评价教学质量

在所有科室实习完毕之后,发放多份调查问卷,一份用以调查学生对各病区带教教师、护士长、总带教教师的教学评价,一份用以带教教师对实习生在科室实习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具体评价,另一份用于上级教学工作者对于下级教学工作者进行评价。各教研室和护理部在规定期限内定期抽查学生在各科室的理论知识成绩、技能操作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临床工作评价;鼓励病区带教教师对于病区整体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总结活动,例如:病区每周1次、科区每月1次、护理部每2个月1次的教学工作阶段性的评价和总结。通过以上多维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评价教学的质量。且把科室管理评价科主任、护士长与科室工作质量评价的内容当中,把每个时期带教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放到医生、护士个人工作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中去。

第8篇: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护理组长;护理管理;质量控制

安全是人们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新会人民医院是基层医院,其外科病房患者人多,病情复杂且变化快,其护理服务具有复杂性多需求性特点。随着APN排班的开展,普外科设立护理组长负责制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控,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减轻上班护士负担,有效防范夜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病区现设有固定床位54张,由于人力资源紧张,我病区现有床护比远远不足。护士层次难以平衡。在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为做好APN连续性排班,减轻上班护士负担,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病区护理人员的层级管理在科内把护士分为5个层级: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把各层级的护士分为两组,患者也分两组,每组护士固定管一组患者的,组长由具有大专学历,护师或以上职称,在本科室工作满5年者轮流担任负责观察病情开护嘱,安全评估,健康教育,护理质量监督和指导。责任护负责技术性的专业治疗、护理及指导助理护士的工作。助理护士负责基础护理非技术层面和低技术层面的操作。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状况比较:见表1。

表1  护理质量状况比较(%)

比较项目病区管理护理质量达标率基础护理质量达标率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达标率护理文书护理质量达标率急救物品管理质量达标率实施前9492959496实施后98989797992.2  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患者满意度比较()

比较项目例数入院指导巡视病房护理技术出院指导实施前15090.7±1.892.3±2.391.4±1.992.7±2.8实施后15095.3±2.196.0±2.694.8±2.595.6±2.2t值

19.8913.0513.269.97P值

<0.001<0.001<0.001<0.0012.3  考试成绩比较:见表3。

表3  考试成绩比较()

比较项目理论考试平均分(n=19)操作考试平均分(n=19)实施前86.7±4.984.3±5.2实施后91.9±3.593.3±4.3t值3.765.81P值<0.01<0.0013 讨论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护理工作点多面广,琐碎复杂,存在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护理效果[1]。合适的护理管理制度能使各级护理人员各施其职,保证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我科在进行了护理组长管理制度改革后,在实践中逐渐摸索,不断细化补充。我们发现,护理组长制度的确是一种高效而保险的制度。

传统的护理管理结构为“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护士”。其中管理者只有护士长一人,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协助护长工作,但显然面对一个科室如此纷繁复杂的事物是不足够的。而护理组长制度在其中增加了护理组长这一环节,由护士长管理高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管理护理组长,护理组长管理下级护士。同时护理组长对护士长负责,下级护士对护理组长负责。

护理组长负责全组的护理工作质量,必须全面了解病情,落实护理评估、制订护理计划、评价护理效果、组织健康教育及指导出院患者,直接护理急危重症患者、疑难纠纷患者,检查和指导下级护士的工作,处理当班时段的护理突发事件。与相关专业团队,如医生、医技、辅诊人员的有效沟通与协调,其充当指导的角色,使护士单独承担责任和风险变为由小组团队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

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护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取决于护理队伍中各种人才有机构成的综合效应[2]。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后突出和发挥了护理专业技术骨干的地位和临床技能,解决了中午班、夜班时段的监管盲点,减低其风险和安全隐患,从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实行了护理组长制度后,我科护理质控的各项指标的达标率均有显著的提高(P<0.05)。

从表2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行护理组长制度后住院患者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在实际工作,我们发现,由于APN排班,分组后护士分管患者的数量减少,有效的降低了护士管理患者的宽度,相对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触患者的频度。护士巡视患者,与患者沟通时间增多,服务由变被动为主动。与实施前相比,护士更加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

普外科涉及胃肠、肝胆、甲状腺、乳腺、肿瘤等多个专科,很多患者病情既复杂又凶险,而且变化迅速。同时我科手术量大,且多为开腹全麻的大手术。这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多元化的理论知识,能熟练地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和操作多种专科器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除了护理部定期开展系列的系统培训考核外,我科根据专业分组学习,推行学习培训。专科护理经验不足和知识缺乏也是导致护理措施缺少针对性的主要原因, 另外由于专科知识不足,临床判断能力不强 ,护理评估注重表象 , 收集资料没有特异性,抓不住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我们定时组织二级、三级查房使教学监督贯穿于临床工作之中[3]。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实施护理组长制度后,我科各级护理人员无论理论知识还是操作技术均有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我科在实施了护理组长管理制度后,将护士长的部分权力以及责任下放,发挥了高年资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各项护理操作制度以及质量控制得到更严格的落实,也让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得到更及时、更到位的指导和帮助,保证了护理安全,同时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护理组长全权负责本组的护理质量,使护士长的管理更系统和宏观,也使得护士长能从更多的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进行科室整体、宏观的管理[4]。

4 参考文献

[1] 林秋里.儿科设置护理组长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学报,2009,16(4B):24.

[2] 刘芳环,李庆印,张学军,等.护理组长负责制在心脏外科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28.

第9篇: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层级管理;专科分组排班;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9-0116-02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关系到手术的顺利完成。层级管理是指在组织管理过程中,明确各职位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层级管理制度实行纵向管理,明晰责权,管理到位而不越位,合理用权而不专权,善谋实干[1]。外科手术向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而手术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手术室专科分组管理适应手术专科化的要求,手术室分组管理能够提高专科化护理质量的水平。我院2012年将专科分组APN小组责任制排班和层级管理相结合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在编护理人员共有22位,其中副主任护师2位,主管护师2位,护师8位,护士10位。年龄21~46岁,平均(31.7±11.8)岁。其中本科6人,大专14人,中专2人。

1.2 层级管理分层

共分为5层。第一层为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第二层为专科组长,共5人,第三层为专科组员,共13人,第四层为轮转护士2人,共22人;第五层助理护士共3人。

1.3 APN排班方式

A班上班时间为8:00~16:00,P班上班时间为15:30~22:30,N班上班时间为8:00~12:00和22:30~次晨8:00,将护理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班岗位职责上,根据当日手术量安排A班人数,一般情况下P班2人,N班2人,实行标准化排班,以手术病人为中心,满足临床手术需要为原则,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弹性安排,每天由一位专科组长担任当日小组责任制组长,落实科室二级管理工作。

1.4专业分组

共有12个科室开展手术,包括普外科、胸外科、微创外科、妇科、产科、小儿外科、神经外科、整形烧伤科、泌尿外科、骨科、耳鼻咽喉口腔科、眼科。根据开展手术的类型、数量等综合考虑,12个科室分为5个专科护理组进行管理。第一组:涵盖微创外科,第二组涵盖普外科、小儿外科、妇科、产科;第三组:泌尿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第四组:骨科、整形烧伤科;第五组:耳鼻咽喉、口腔科、眼科。每组根据层级管理,专科组长1名,专科组员2名,轮转护士2~3名,助理护士1名。

1.4.1 专科组长的评选 专科组长要求大专以上学历,职称主管护师及以上,8年及以上手术室的工作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责任心重,集体意识强,能够团结同事。由竞选产生。每年竞选一次。

1.4.2 专科组员 3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熟练掌握本专科的护理工作。由护士长和组长选出,每年选一次。

1.4.4 专科组员的职责 (1)在护士长和组长的带领下完成护理工作;(2)协助组长完成技术培训、贵重仪器的管理;(3)参与轮转护士、助理护士、进修生、实习生的带教工作;(4)参与本组培训人员的考核,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组长反映;(5)承担一线和二线值班。

1.4.5 APN层级小组责任制 负责该小组培训、考核、带教管理、手术配合、应急抢救等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组员有事休息,组长顶替。

1.5工作方式

将专科分组排班和层级管理结合起来。每台手术由组长或专科组员带1个轮转护士进行手术。手术前一天根据手术情况对轮转护士、实习生、进修生布置需要学习的内容,为手术室的带教做准备。手术时一带一进行带教,手术后对整个护理情况进行总结,接受培训的护士做好笔记,上级护士定期检查。

1.6 评价方法

我科从2012年1月开始实施层级管理APN小组责任制模式。在实施前对总体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实施3个月后再次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项目包括理论考核、器械准备、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技术、巡回配合能力、司械配合能力。理论考核统一由护士长安排,满分100分。实践技能考核由护士长、组长、专科组员共同组织,每个项目20分,共100分。在实施前后分别选35台手术,对患者及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护士的自我评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配合、巡回配合、护理态度、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等几个方面。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患者的生命安危,所以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不允许有错误的发生,往往1%的失误都有可能发生100%错误而无法挽回,因此解决流程工作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的问题,加强流程质量的监控管理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关键,发挥专科组长的职能,配合护士长进行科内的二级管理才能使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无缝隙管理。我科实行层级管理结合APN排班模式收到较好效果。

层级管理的思想源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十四条原则”,具有直线指挥、分层授权、权责明确、标准统一、关系正式等特征,具有秩序性和效率性[2,3]。我院根据情况按照护士的学历、工作年限、整体能力分为5个层级,不同的层级具有不同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职责和工作,以确保护理质量。专科护理按照整个手术科室情况、手术特征划分组别,每个组别的侧重点不同,使专科护士对本专科组的手术、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使护理工作更加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4]。将层级管理制度和专科分组APN排班相结合,一方面保证了分组的针对性,一方面,在组内又施行层级管理,使责任制的护理完整、延续、无缝隙。满足专科护理需要,保证护理质量,也保证每台手术的患者得到稳定的护理[5-8]。层级管理制度也保证了高年资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工作的指导,有利于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提高,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本文2013年1月对手术室实施层级管理结合专科分组APN排班模式,结果显示,实施后理论考核总分显著高于实施前,而实践技能考核的总分及各项评分也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分别对30台手术的患者和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满意度,实施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对30台手术的护理人员进行自我评价,实施后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实施前。说明层级管理结合专科分组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医生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实施层级管理结合专科分组APN排班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管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技术能力,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邓香军,李玫. 层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探讨[J]. 护理研究,2009,23(9):2333-2334.

[2] 文英. 浅谈科室护理目标层级管理[J]. 医学信息,2012,23(2):344-346.

[3] 吕时花. 放疗科护理工作的层级管理[J]. 护理学报,2011,18(7B):32-34.

[4] 杨淑芬,程学武,赵亮丽,等. 手术室护士专科分组的实施及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7):650-651.

[5] 孙启云. 分组排班制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 社区医学杂志,2008,6(1):70-72.

[6] 彭维. 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制度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7):56.

[7] 徐芳,陈洁. APN分层排班法在优质护理病区应用的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