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拿来主义问题探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

第1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少教多学”这个理念既古老又新鲜。早在1632年,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着作《大教学论》开篇就提出“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想,着作中提出,“寻求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现如今,在我们国家很多基层学校里已经渐渐开始在尝试着做,并将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目标。

在以“少教多学”为宗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当下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四个问题:学生对新授内容不知情;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踊跃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不清楚“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哪些是学生最疑惑、最想解决的问题”;教师的备课是单项的,师生间缺乏双向的交流。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计划以学生“预习”为突破口进行“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少教多学”的核心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教”,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他们大胆地提问、思考。而课前预习,是少教多学的前提,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好方法,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又可以使每位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便于因材施教。

在课前预习中,这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怎样认识和对待课前预习的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几点浅薄的见解:

一、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

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许多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认为既然老师要讲,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必须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经常无预习习惯的高中生来说,要求他们预习课文是件难事。但是,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这就需要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三、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但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会用知识。预习也是一样的,只有掌握了好的方法,才能更好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更有条理地、循序渐进地先学预习。预习方法具体介绍:

1.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2.课本、学案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或学案的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3.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充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

四、借助导学案的帮助

导学案包括早读配餐、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练习这五个环节。我们一般提前一周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按照学案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辅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的阶梯。比如,在预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时,我们的导学案是这样设计预习的:

【课前预习】1.知识积累:(1)了解作家作品;(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2.字词积累:(1)给生字注音;(2)改正错别字;(3)成语积累;3.诵读并理清文章思路:(1)诵读文章;(2)回答问题:a.什么是“拿来主义”,b.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c.怎样实行“拿来主义”,d.实行“拿来主义”的作用与效果。这样具体的预习学案有助于学生较全面地预习课文,为上好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第2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1.紧扣教学目标

教师的导入设计必须围绕具体的三维学习目标,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一个好的导语既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要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有熏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不可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而脱离目标,离题万里。

2.适应不同的文体和课型

抒情散文的导入要突出情,以情动人,说明文的导入要突出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议论文导入突出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时,教学导入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具体设计,如新授课的导入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自然衔接,自然过渡,复习课时要注意方法的总结归纳。

3.体现“精、新、奇、巧”

“精”指一节课的导入时间不能过长,要明白导入与整节课的关系,千万不可喧宾夺主,不分主次,时间上的安排一般不能超过5分钟。“新”指创新,如果一种方法经常使用,势必引起学生反感,不可形成定势。

“奇”是指要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导入语。“巧”是指导入要有悬念设置,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1.温故知新,引入新知

联系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导入新课经常使用的方法。教师采用检查旧知的方式导入新课,既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能把新旧知识逻辑打通,使教师的授课做到循序渐进,承上启下。这种导入法能使课堂有效、自然、准确地衔接。如在讲李煜的《浪淘沙令》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快速回顾我们前面一节课学过的课文《乌夜啼》,接着再自然回到新课的学习上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快速进入状态,而且还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

2.巧用音乐,营造氛围

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营造出让学生心情愉悦的氛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课堂教学导入时播放与课文基调一致的音乐,会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新课。如讲《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感人泪下的《烛光里的妈妈》这首名曲,让学生沉浸在对母亲的回忆和感恩的情景中,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3.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把问题弄清楚,转变学习的观念,由老师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要学习。如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发问:“同学们,你们了解三十六计吗?本文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呢?”这样提问一下子就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又如《诗经・氓》一课,我问:“诗中描写的女子聪明、勤劳、专一,这么好的一位女子最后为什么被抛弃呢?”学生听后,就认真阅读文本,主动思考。

4.讲述故事,启迪思维

有些课文偏重说理,有些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如我教《拿来主义》时,这样导入:“作家冯骥才访问法国时,有位外国记者问:‘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你们难道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的回答幽默机智,得到满堂喝彩。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之处,当然不会成为资本主义,同样,我们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并能坚持原则,就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拿来主义’。”学生在这时就迫切想知道什么是“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这样一来就吊足了学生胃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制作课件,引人入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已普及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它有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势。如我在讲解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在给学生讲解荔枝的外部和内部构造,尤其讲到内部构造的薄膜、果肉、果核时,制作了优美的、形象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对本文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3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一首《满江红》震撼人间、流芳千古,令多少人为之动容。每当读起这首诗,我的心中便充溢着一股报国热情,但其中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总是读不懂,贺兰山在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处,而金国的领土在中原、东北一带,岳飞在伐金,可为什么要进军西夏呢?

为此,我查了不少资料,有的说是“代指”少数民族势力,有的说是贺兰山是着名古战场,王维等唐代诗人都在诗中提到过此地,写贺兰山是为了指代古战场,使气魄更大,诸如此类。但我认为不可信,因为岳飞首先是一个军事家,他应该有理性的思维和超强的部署能力,如果说是宁夏的贺兰山则驴唇不对马嘴,当前大敌是金,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西夏,即使代指,至少也应该是“踏破太行山缺。”于是上网问百度求解,有一种说法是我们邯郸磁山的贺兰山,“蜿蜒十多华里。”

支持这种说法的有很多种原因,原因一:“朱仙镇大捷”发生在河南朱仙镇,根据当时双方激战的情况和程度看,金兵的老窝而很可能就在离朱仙镇不远的地方,而磁县恰好离朱仙镇不远,其中的贺兰山则很可能是其直捣金兵老巢的必经之地。

原因二,《磁州志》中明确记载有贺兰山,并且宋真宗时此山即有此名。

原因三,许多专家学者经过考察,证实现在磁县贺兰山所在位置是宋代京师开封的南北官道,交通要冲。磁县贺兰山是岳飞早期军事生涯的活动中心,他曾六经此地,磁县南部的岳城有其驻兵操练的演兵场。贺兰山一带的人民,至今保留了许多军事活动遗址。

由此可见,磁县贺兰山应该是确凿无疑的。可令人失望的是,大多数人还是对宁县贺兰山深信不疑。很多参考文献上都说应该是宁贺,甚至有人怀疑此词不是岳飞所作。

唉,该怎么说呢?只能说发现了一个问题:国人有偷懒的天性,喜欢轻松的“拿来主义”。

据一个实验证明,一件事情,被十个人传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十个人说话不过脑子,做事没有刨根问底,格物致知的精神。我想中国人说话的创作力好像远不及欧美,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国人只是习惯于接收知识,只是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自己却不想搞点儿发明创造。习惯于这样,人就会失去创造力,成为知识的奴隶,而非创造的主人,这就造成了中国山寨泛滥的现象。

同样是父母,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孩子一生庸庸碌碌,而有的父母就能培养出科学家?同样是小孩子提出的看似荒谬的问题,多数人的父母都会说这些问题没用,而爱迪生的妈妈就会为他找很多书,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爱因斯坦的父亲就会让他亲自去拆手表一探究竟。

我们的政府应去鼓励人们去搞发明创造,在60、70年代,我们国家一穷二白,却能搞出两弹一星,在今天,我们国家如此富裕,可为什么发明创造如此之少?相反海外华人却不断有人获诺贝尔奖,在某些国际科研大会上,华人甚至占据1/3的席位,我们变得有钱,但也变得浮躁,变得喜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得喜欢搞山寨。

第4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一、课件演示。出现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大的对小的说:“我三个角的度数和一定比你的大。”小的问道:“真是这样的吗?”

二、量一量。(1)引导学生用量角器量自己手殊的三角形(三角板),得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从而其他的三角形也有同样的一个结论,于是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量一量三个角各是几度?然后算一下它们的和是多少度?生:老师,不用量的,因为以前量过,一块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分别是45度、45度、90度,另一块三角板的三个角分别是30度、60度、90度。

这个意外的生成让我非常尴尬。

显然这是我课前备学生备得不够充分,没有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还一厢情愿地要求学生去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多此一举,画蛇添足。都是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惹的“祸”。

三、验证。师:刚才通过量一量我们发现了三角形内角的和接近180度,有没有其他办法来验证?等了一会儿,我看没有人能想出办法来,就开始推荐教材上的方法了。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分别把它们三个角撕下来拼一拼……我们班的“数学王子”――孙威插嘴:“老师不用撕下来,我用三角板也能拼出来的。”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我硬着头皮让他到黑板上演示,没想到他真的办到了(他借了同桌的三角板一起拼的)。对于这个意外的生成,我只好自圆其说:如果只用自己的一副三角板,显然是办不到的。

课后交流时,有人对我的两个教学环节提出质疑。(1)在让学生量三角板上的角时,有学生说:“老师,不用量的……”思考:一副三角板中的六个角的度数,上学期就已经量过,学生都知道它们的度数分别是30度、60度、90度,45度、45度、90度。课上老师再引导他们量,是多此一举,这是老师没有关注学生学情引起的(其实心知肚明是照搬人家优秀教案所带来的后果)。(2)验证时,在没有学生想到用“撕”和“折”的办法时,老师介绍此方法时,一个学生插嘴说道:“老师,不用撕下来,我用三角板也能拼出来。”老师让他上去拼,结果拼成功了。思考:由于老师一开始就引导学生选择三角板作为探究对象,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验证的环节里,学生很自然地又想到了三角板,由于三角板已经在学生脑海中“扎下了很深的根”,因此学生很难想到用“撕”和“折”的办法,所以出现了第二个不受欢迎的推销是不足为奇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综合大家的意见,我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构。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同上)

1.猜一猜;2.量一量;3.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相等)

二、猜一猜

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三、量一量(先分工后操作)

1.讨论:你们想量什么样的三角形?(相机提示按角分、按边分,尽可能让学生说出所有不同的三角形)2.分工:分小组让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来探究。3.操作:量一量。

四、观察发现得出结论

1.汇报量得的结果;2.观察发现得出结论。

五、验证

第5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改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26-02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模式进行教学?是否不必考虑教师的个性差异和学科特点,一概而论地实行统一化的教学模式?是否可就具体模式施以行政化干预和企业管理式的量化考评?本文就以上疑问进行浮浅的分析,以期能够和关心教学改革的同仁共同学习、进步。

一、教改乱象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的整体推进,与新课改相应的教学模式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如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东庐模式、衡水模式等,不一而足。多样性的模式并存,符合教学改革的方针要求,对教学改革的深化必然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各地教育部门总是热衷于组织学习考察,盲目地把先进的经验树为典型、奉若神灵,机械地奉行拿来主义,靠武断的行政手段和量化机制推行统一化的教学模式;最终只落得个东施效颦,做无效的教改推进。在实际推行新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并不会一以惯之地贯彻上级舶来的典型,只把它当做教学研讨的门面来应付上级的教育督导。左手接,右手抛;真可谓“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最终导致教师们在疲于应付一波又一波的“教改运动”中,迷失了即有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只留下干瘪的统一化教学模式。

二、原因分析

造成目前教学改革过程中先进教学模式教师不愿用、不会用的原因有三:

一是决策者一厢情愿的行政化手段把统一化的教学模式机械地强加于教师身上,使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无法形成对教学自觉的探索。浓厚的行政化行为对教学模式改进的干涉,直接导致了教学模式僵硬地统一化倾向;因为行政的过程就是追逐统一模式的过程,决策者总是有热衷于大一统的思维。教学改革本质应该是学术的,且学术是开放的,而行政往往是保守的;因此当学术遇到行政,教改本质则异化为行政化的学术。

二是管理者滥用量化手段,就模式推行过程做僵化的考评,使得教师接受新模式的积极性备受打击,而不能主动地研究学习。泛泛的量化管理,更深层地反映着管理者对教师的不信任。量化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对人的量化。在教学中,量化是一个可怕的概念,是一个毫无生机的词语,量化具有思想的、情感化的人类永远都是恐怖的。

三是教师旧有的教学理念对新模式产生了自然的排斥反应。有的教师总是带着逆反思维看待新事物,有的教师只会视工作为谋生的手段而非看做人生的事业,有的教师缺乏教科研习惯,只一味地因循守旧。固守旧理念的教师显然是错误的,不会接受新事物的教师必然是无法发展、没有学术前途的。

三、破题探索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有这样一个矛盾:新课改宣扬教师应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的同时,决策管理者却不敢把教学改革的主动权还给教师。缺乏换位思考的决策和管理必然是武断地,现实的教学改革使教师成了带着枷锁的舞者!教学改革过程中,泛行政化和量化管理对教学的直接干涉使得教改本质异化,成为基础教育的顽疾;而教学模式的片面统一化问题只是反映行政化和量化染指教学改革的冰山一角,更多的问题将会慢慢地浮现。

实际上,在教学中痴情于追逐统一化的模式,不如沉下心来研究每一节课,研究每一位学生;采取灵活机动的模式应对每一个章节,把握每一位学生。要善于在变通中掌握主动,而非在不变中变的被动。

针对以上主客观因素分析,就如何改善教学改革中泛模式化的现象做以下探索,以求共鸣吧。

1.让行政手段和量化考评退出教改舞台,解开束缚教师创新思维与参与热情的枷锁,使得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互动中创建适合于本班的、本学科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样既体现了参与者的自主创新能力,又避免了因机械的拿来主义使参与者成为教学改革的被动接受者和旁观者。让决策者成为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导者,而不是教学模式的探讨者;让管理者成为教学改革的服务者,而不是教学模式的评判者;让教师成为教学模式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而不是教学改革的旁观者。认请形势,找准位置,各司其职;错位的改革必然招致失败。

2.恰当引进外地教学模式的精华,灵活地运用到教学过程的每一堂课里。外地课堂教学经验既然能够在全国推出来,自有可取之处,我们就是要那可取之处,但是一个中心思想不能变,就是切不可把课堂演变成模式化的演练场。每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都自有其特点和不同之处,自然教学中就不应该用一种模式来教授。

3.着力构建教师教育思想,积极引导教师的高尚灵魂和情操。尽管各地模式不同,但都有一个“还课堂于学生的集体论调”。笔者以为其实不然,传统的讲授法其实仍然是我们现行教学的主体模式,探究教学却往往忽视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一概而论地采用探究教学模式,而是针对教学中章节的特点灵活自如地变换方式于一堂课上。再者,“还课堂于学生”于教学方式无关,其本质是教师能否做到把学生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看,而不是把学生当做纯受众来对待;当我们放下架子,和学生之间做到平视了,“还课堂于学生”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所以,教学改革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是对教师教育思想的构建和引导,而不是拿量化之类的什么来恐吓教师。

总之,新课改深化时期,不可轻言放弃原有的教学资源,重要的不是学习别人的,而是发展自己的。要把握住改革的度,才能在自我发展中走好每一步。先进的理念还未战领教师大脑这个教改的主阵地,就急于对具体模式拿来主义,教改效果可想而知。努力做好教学分内的事情,努力平等地对待我们的改革对象,相信教学改革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第6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一、阅读教学不是“学生在阅读”

针对阅读教学“学生主体性”的论调,徐教授这样认为:

阅读教学不是“学生在阅读”,而是“学生学阅读”。……阅读,本身是人作为人的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在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中,人还要以这种方式为手段获取其他的生存资本,使自己的生存更完善。学生,作为尚未独立生活的社会成员,在学校里接受阅读教育,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是为了跟老师学习有关阅读这一存在方式所必备的规律知识和技能知识。即使他们在这一阅读教学活动中有“阅读”行为,比如阅读课文,其实那是“学阅读”活动中的一种形式。当然,在“学阅读”这种阅读教学活动中,具体的文本所有的各种积极内涵会作为一种积累储存于学生的脑库中。但这种积累还是有限的,因为他们三年下来所学课文不过百十篇而已。所以,他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其本质任务是“学阅读”,即学习有关阅读这一存在方式的规律和技能。

而“在阅读”强调的是这一群人就存在于这个阅读方式中,或通俗地说这一群人正以阅读这一方式活着。这种做法,使这群尚未独立的人提前进入成熟成员社会性阅读存在方式,看似是积极的,主动的,但他们失掉了重要的“学”的特性……收获是微小的,进步是很慢的。学段愈低,问题愈大。

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其本质任务是‘学阅读’,即学习有关阅读这一存在方式的规律和技能”。徐教授的这一说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根据学生心智发育的阶段性和学习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有矫正“教”的分量不足、“学”的效率不高这样的时弊流俗之意。而“学生在阅读”的提法则剥夺了学生“学”的权利,结果往往是不自觉的同学不动脑耗时间,自觉的同学在浅层次上徘徊思考,收效甚微。这样让“学生在阅读”,成绩也许会不错,而对学生的成长而言,是很成问题的。这里面涉及考试评价方式的转变问题。语文考试的命题增加开放题型这一方向没错,这就要求阅卷者有足够深厚的语文素养、足够准确的研判力。

关于素养,我认为不能限于语文素养,最起码还得有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比如《〈论语〉选读》的教学。我们当然要吸取其中为人处事的智慧,但也要注意到孔子及其儒家的学说落脚点是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和利益的,儒家后来为封建统治者利用的意识形态工具,以及“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无不说明这一点。这时,有批判意识很要紧,而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更要紧,否则你怎么能做到批判地吸收这一点?

二、教师要讲述自己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针对“阅读教学不是语文教师讲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的说法,徐教授认为教师要讲述自己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教”有两层意思:一是教者要努力给学生带来可学的;二是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努力”是指一个教者的职业道德问题,他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负责任的职业意识;“带来”,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有他独到的研究;“可学的”,就是值得学生去学的东西。

目前语文界,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为四大类:一是所教内容根本就是错的;二是所教内容虽是对的,但却是无用的;三是所教内容是对的,是有用的,但却是学生自读即会的;四是所教内容是对的,是对学生发展有用的,学生自读不会的。我这里所谓的“教”就是指第四种内容,并且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大胆地向学生讲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这些理解和感受是学生自己阅读不可企及的,而且对学生有积极意义,值得学。如果教师做不到这样的“教”,那么,他就不是一个适应课改需要的语文教师。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这里实际上学生处于教学的主动地位,教师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做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强势控制课堂的态势,但也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每堂课都如此。把学生的阅读积累想得太理想,把学生的理解水平想得太高,把阅读过程想得太完美,都不利于阅读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这里涉及三个概念——“教师”、“学生”、“教学”。让我们回到原点,“教师”是教人的老师,“学生”是求学的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相长是理想的教学状态,但首先一定要有教师的“教”,否则不能算是“教学”,而是师兄弟之间的切磋。“点拨”是学习者的水平处于相当高的层次上的点醒,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大多数同学而言是不合适的。尤其在各个学校或者同一学校不同班级之间生源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一律让学生自主学习呢?教师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这固然是不错的,但可以传达给他们,这自然就需要方法。教师可以引导甚至传授,也要与启发、自主相结合,双轨运行,尤其是对中等偏下的学生而言,不能仅仅满足于低层次、低思维值的自主阅读,可以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甚至讲授提高自主阅读的层次,比如经典文本《拿来主义》很难通过自主阅读来获得其中的深蕴。总之要结合文本、学生学情而定。

三、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

徐教授是这样表述的:

“以特定文本使用者所在学年段教育目标为依据,以文本所能有的为选择范围,以相对教育值高为选择标准,选择文本所蕴相对于教育目标之达成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内容为教学点。”

学情 对于“以特定文本使用者所在学年段教育目标为依据”,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初一学生只要能读出其中的孤独与寂寞感,读出李白对敬亭山的喜爱也就可以了;高一学生,还要读出这种孤独与寂寞所自何来,以及“相看两不厌”所蕴含的哲理与禅意。我们从学生情况出发去备课的话,除了王教授所说的三句话之外,还要加上三句:一是要思考从这篇课文当中能衍生出一点儿什么特别有用的东西;二是要思考从这篇课文里汲取一点儿什么特别有用的东西,不能满足于让学生“读懂”它、“读好”它,而是要思考学这篇课文要用它一点儿啥;三是思考在现实生活、学习中怎样把这些从文本中所得到的东西用起来。概括说,根本的学情是认识“学什么”、“用什么”、“怎么用”。这也是由“教”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真正的生存实践智慧这一点决定的。从学情的角度去看“文本所能有的”的选择范围,“文本所能有的”既包含“文本所有的”,也包含文本“能”启发读者创造所有的。

认定根本的学情是“学什么”、“用什么”、“怎么用”,就是以特定年段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生发文本中有用的东西。比如在教学《我与地坛(节选)》一文时,可以适时拓展这样的问题:“你从史铁生身上学到了什么——假如你身处困境,你该如何自处?”通过思考讨论,能让学生叩问人生,明白每一生命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和感动这样的体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像他那样感受、品尝、体会大自然的美,读懂自然,从中获得生命的启示。这就不是一堂课的问题,而是一生受益的问题。这样的课就是大大超值的。当然在“以特定文本使用者所在学年段教育目标为依据”时,要注意高年段学生低年段水平问题,特定文本使用者所在学年段教育目标不是确定“学生学情”的唯一依据。对于我们老师而言,最好通透文本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育值 对于教育值的问题,其实是关于应教与不应教的问题。因为文本解读既然有选择问题,就意味着并不是“文本所能有的”任何内容点都可以作为教学点,都是适宜的。我们不要把“教育解读”或者说“解读教育”与常规人们的自由解读混同起来。这是特定的解读,所以,我们的选择应该是能对教育目标之达成有较大促进效应的内容。

在正常的语文教学范畴内,诸如文本解读、写作、演讲等等语文教学活动,凡属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而他们自读自学又搞不明白的,就是“应教的”。学生发展不需要的,肯定是“不应教的”。即便是学生发展需要的,但学生自己能搞懂同样也是“不应教的”。

徐江教授并不完全反对以文本体式来选择教学内容,但他认为仅仅以此为依据就有点固步自封了。“我们应该奉行这样的原则:在探索事物的过程中,方法论视野应该不断开拓,应该接纳一切具有积极意义的方法论元素。”如,关于《背影》的教学。徐教授认为大部分语文教师强调的内容都是《背影》文本内容是什么的“说明性”解释。作为《背影》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父爱伟大”和“难忘父爱”,再就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由于“父爱伟大”和“难忘父爱”这些内容学生初读即可理解,所以,它们都不是教学重点,课堂三言两语点一点也就可以了。而应该把文本“怎样”表达这些内容作为重点,这就是“解构性”教学。

形象大于思想,文学形象往往超越作家塑造这个形象时所意识到的思想意义。文本就内容而言,有浅显与深奥之分,教师对教学文本的处理一般是深奥文本(如哲学文本)浅显化,深入浅出,浅显文本(如新闻报道)深奥化,浅入深出。

以文本体式选择教学内容是形式确定教学内容,以哲学思维来选择教学内容是形而上确定教学内容。走向哲学思维,这里有个难度,要求教师铺好路,光是一些哲学概念足以吓到学生,更遑论走向思维。

强调哲学解读,培养学生智慧的过程中并未弱化能力培养,不用担心走向非语文教学。其实我们必须要正视的问题是有些课堂上不怎么听的学生也能取得较强的语文能力,考试也能不错。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语文的外延非常广阔,涉及各门各科乃至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地为牢,固守语言,排斥它类,是打不开语文教学的新局面的,反而可能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最终连语言也学不成。要知道,语文教学本质上是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思维教学,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的教学。

文本体式说其实包含读写结合的理念,认识文本问题为写作提供借鉴,这也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光是写作教学是教不好学生写作的,必须通过阅读,读写结合。

四、关于文本解读

要把被文本给予的东西变成被我们思维的路径和方法。按照文本体式去选择教学内容必然会导致按照文本体式解读文本。对于《安恩和奶牛》有的老师根据小说体式去解读,必然得出类似于“安恩是一位比较清贫的却富有仁爱之心老奶奶”这样的结论,安杨华老师认为这样的结论只回答“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而这种非概括性的陈述性知识是无法转化成学生的智慧的。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就是一种无效教学,至多是低效教学,停止在“知”的层面。而徐江教授主张引导学生探究类似于“安恩为什么会好心办尴尬事”、“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行为更为合理”这样的旨在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才是发展学生能力、启迪学生智慧的关键,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才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其根本性的特点是落实于实践。

如果我们满足于充斥着“是什么”的课堂教学,那么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底子”是肯定打不好的,即使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你来我往,对答流畅,那也是伪对话。低层次的阅读教学探讨只能浪费大家的时间,一旦这样的探讨成为教学探讨的常态,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而“为什么”“怎么办”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落点,这样的问题探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真正促进学生心智的生长和成熟。当徐教授从空间意识的角度解读《安恩和奶牛》,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安恩不能仅仅从自己和奶牛的关系出发去到牲易市场‘散散心’,自己的规则只有在公众的规则之下才是合理的”这样的道理时,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就已经得到了提高。如果学过的每个文本都有这样的一得,显然也是很可观的一种积累,这样的“底子”算是夯实了。

徐教授还认为:

我们不但要把“被给予的东西”中所含精神意识的东西提取出来变成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要把“怎样”给予的“运行机制”也变成我们自己的方法……我们要特意提醒读者——把“被给予的东西”变成认识的方法——这句话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方法论意义。它告诉人们面对所得到的东西还要作进一步的提升。在这里我们便把它作为阅读的一种解读方法,或者说原则——把“被”文本所“给予”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认识的方法。当然,还需要读者有较好的“转变”能力。比如上面所提到的认识对象的方法:“空间意识”和“联系思维”。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徐江教授在和赵建晖老师合写的《在叙事性联系中品读〈雷雨〉》(《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5期)一文中提到:

……在这里,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对金钱和地位的贪欲会泯灭一个人的人性,往往会造成各种各样的悲剧。但金钱和地位等等身外之物却是夏夜屋内的油灯,而人则是扑火的飞蛾。油灯不灭,总是有飞蛾前仆后继而来。这是一种社会现实。《雷雨》是对周朴园式的人物进行鞭挞的寓言,以“雷雨”对他们进行警示:他们制造了一些事情,随之,后续其他事情发生了,甚至故事中充满宿命论式的因果报应氛围——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同时,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侍萍也予以讽喻。她虽经历了生死考验,但对为富不仁者缺乏应有的清醒认识,只是在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会丢弃对他们的幻想。当她意识到是在周公馆时本应携鲁大海主动离去,至少免得第二次受辱。

作者或者说故事本身——周朴园、鲁侍萍一家人“分离”与“再分离”——告诉人们:只要能确定目前讨论的事件中的条件是什么——如周朴园的人性泯灭,那么,假如对于将来的事件人们能够确认有相似的条件存在,则可预见相似的事件还会发生。灭绝人性,违背人伦是要受到谴责的,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假如对于将来的事件人们能够确认有相似的条件存在,则可预见相似的事件还会发生”,这既是认识的结论,也是认识的方法,在推理上可以算是类比推理。徐教授的阅读教学理念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就是他不仅要把自己深刻的理解和体验“教”给学生,而且要把自己如何思考的思维轨迹、思想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随时运用方法论的武器解读文本,认识自身,认识世界,知道自己面临问题时该如何解决。假设鲁侍萍是徐教授的学生,她如能学以致用,就绝不会出现后面的悲剧。“授人以鱼”,以加强学生的积累;也要“授人以渔”,以加强方法论的指导,直奔他“致用”、“立人”的目的。

文本是用来质疑的。面对文本,语文教师不同于一般的读者。一般的读者,可以处于自由的阅读状态而与文本互动、沟通,那种状态往往是随意的、多样的、不确定的。而语文教师则是借助文本这个载体,来完成他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中的教师为最终实现教学效能的最大化,他往往要对文本做能动的开发,惟其如此,“最大化”才有保证。

教师在对文本进行二度开发时,除了对文本的隐性价值进行合理的阐释外,也可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质疑。比如,在季羡林《幽径悲剧》一文中有这样一处:“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有一位名师给学生评析说“的确很美”。徐教授以为这是很糟的描述。前边说“一朵朵”,后边说“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朵朵”与“一点红”是矛盾的。

面对教材文本,我们老师缺少质疑的精神,只会按近乎完美的“好”来分析,包括语言的表达、结构思路、甚至是标点符号。这就是“认同式教学”:先无条件肯定,再由此具体分析。只讲文章好在哪,语文认同式教学带来了什么?那就是在文本权威和教师权威下,学生质疑精神的丧失,阅读个性的泯灭。

徐教授的态度是,搞课改当然是“我主教材”。 他曾对经典文本《拿来主义》提出两点质疑:

(一)喻体选择质疑

根据文章开头所提出的写作背景,鲁迅先生在阐述“拿来主义”时所选择的例据应该与之相呼应,相平衡,这是文章写作应该遵循的原则。那么,与送“古董”、“挂”国画、送梅兰芳博士等背景论“拿来主义”应该选择从外拿来的东西为宜,比如与画相对介绍毕加索的抽象主义画作吧!讲一讲我们应该学人家一点什么,甚至还可讲一讲毕加索的抽象主义画法是否适合我们的审美欣赏习惯等等。

但是,鲁迅先生所选是某青年对待“大宅子”的问题。虽然,这“大宅子”里有一点儿洋货——“鸦片”——但这不是“拿来”的,是人家“送来”的,况且是在“大宅子”里面的。这就是说以如何对待“国货”系统的东西来阐释“拿来主义”,“大宅子”、“姨太太”使人想起山西的“乔家大院”或者“王家大院”,这样的喻体就背离了原来的写作背景,产生了前后不对称的问题,因而未能充分地、恰当地阐释“拿来主义”。

甚至有些读者认为对待“大宅子”的问题是如何对文化遗产的问题,由此大论特论《拿来主义》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错觉就是所选喻体——“大宅子”——这一国产货连带产生的。以国产货为喻去论“拿来主义”显然有南辕北辙之嫌。因此,由于喻体的选择失当导致了整个文本主旨发生扭曲,前后文章不协调。

(二)“不管三七二十一”质疑

鲁迅先生在以“大宅子”为喻解释“拿来主义”时,这样说——“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我以为,一般来说“拿来主义”首先就要考虑“拿什么”,就得弄准“三七二十一”之后才能“拿来”。在未拿之前,“要运用脑髓,放开眼光”,去“挑选”拿什么。比如“抢来的”或者“骗来的”还是不要“拿”的好。所以说,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逻辑上有点儿矛盾。

徐教授认为文本就是用来质疑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批判精神。但是批判的前提是真正弄懂文本。

质疑是对方的说法确实有错你才能提自己的看法,最起码是有争议,但你要学生接受你的看法,必须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教师的权威去压人,更不能以错误的看法引导人,比如李白《春夜宴桃花园序》一文,你从“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中读出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受,结合后文“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两句,你认为本文起笔“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这种说法就有待商榷。仔细品味“逆旅”“过客”,你会感受到这里蕴藏着李白彻底的人生漂泊情怀、深沉的人生感慨,于是才在“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具,二难(贤主嘉宾)并”的情形下宴从弟,欲抓住稍纵即逝的美好时光。而后下文的“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也就很好理解了。“悲观、低沉”云云显然不合适。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相当高的语文素养,练就一双慧眼,不能把白当黑,胡说八道忽悠人。其次要精研教材,不要光从好的一面去寻找其教学价值,不好的一面也可以。即使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文本,因为我们不知道修改到何种程度才是最完美的。当然不能为了质疑而质疑,质疑也要看是否符合教学的需要,也要有设计,使之成为推进有效教学的一个环节。

结语

第7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内容 开发 意义 原则 方法

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了许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原因,存在许多误区。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误区更多且不为人注意。主要表现在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转型而轻教学内容的改进。许多专家曾批评公开课热热闹闹,缺乏教学内涵,实际上这是批评语文教学只注重教学形式而轻视教学内容。一堂好课评价的标准既要有好的形式也要有好的内容,只有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才能真正达成语文课程目标。形式方面如自主、合作、探究方法的开展已经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了共识,但语文教学内容方面除少数专家高声呼吁外,能够在此方面形成共识的却寥寥无几。因此,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探讨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意义、原则与方法,以便与大家分享。

一、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意义

1.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第一个意义,在于它能帮助我们语文教师厘清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错误理念,破除旧框条、旧传统。要弄清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意义,首先要弄清楚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区别。王荣生认为,困扰我们语文教学实践运作的,“反映在术语上,是不辨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文(选文)内容,诸种含义紧紧纠缠在一起,乃至张冠李戴。”因此,“‘语文教学就是教教材’这种说法甚为流行,语文教材(语文教科书),成了‘语文教学(课程)内容’的代名词。一方面,这种混乱乃至错误的说法,强化了‘教教材’的传统理念,使教师习惯于、安心于灌输式的教学;另一方面,也堵塞了语文教材的革新、繁荣之路。”语文课程内容规定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这一问题,是课程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语文教材内容规定的是“用什么去教”的问题,是“课程内容的教材化”,是教材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而“语文教学内容又是教材内容的教学化”,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是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我们要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首先就要承认三者的区别基础。

2.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第二个意义,在于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是贯彻新课改基本理念、基本方法的基础。新理念、新方法属于教学的形式方面,新的形式总与新的内容相适应。因此,新课改要想取得新成果,不至于半途而废,落实到最后就是要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语文教学内容。新课改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平等、对话的教学范式,这是教学形式的变革,如果没有从内容上配合,教学就会僵化,甚至会走入死胡同。大凡名师的经典课堂,除了形式的新颖外,无不在教学内容上高人一筹。“好马配好鞍”,只有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精彩配合,才能创造出好的课堂。比如探究性学习,如果教师不能开发出与之匹配的好的教学内容,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没有思维深度、广度、难度的东西不适合探究,不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东西不适合探究,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东西不适合探究。

3.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第三个意义,在于能体现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语文教师的责任感,使语文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我国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大都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价值而轻视语文的人文性价值,教材是选文式形式,课程内容笼统抽象,教材编写者把课程内容的开发权让步给广大语文教师,也就是说,无论从课程层面还是教材层面都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语文教学内容,因此,对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完善程度就成了语文教师素养的体现。我们提出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命题,也在于赋予语文教师以历史使命,当广大媒体抨击语文教学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智慧来做出回应,而不是因循守旧的沿袭传统的灌输式,当社会注意人的综合素养的时候,我们语文教师还拿着“一张旧船票”登“新课改大船”,讲授与生活相去甚远的旧知识。语文教师必须学习,必须从专业发展的角度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参与到新课改的建设上来,成为语文教学、语文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必须与时俱进,成为新课改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和拙劣的剽窃者。

二、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原则

语文教学内容开发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达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从五个方面使学生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高中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开发上就必须围绕并遵循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服务。

语文教学内容开发要遵循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征。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遵循学习的规律和认知的规律。学习要循序渐进,这是学习的规律,也是认知规律作用的结果。

语文教学内容开发要紧跟时代需要,与时俱进。要除去陈腐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要除去陈腐的语文教学思想和语文教学内容,摒弃像鲁迅先生《孔乙己》中描述的“茴”字的四种写法这样的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与时代相适应。我们语文教师要引进新的语文教育知识,要继续“寻找承认其课堂日益增强的学生成分的多样性的方法”,要“关注的是文本的文学分析、文学鉴赏以及对文学传统的理解”。要有开阔的视野,站在新世纪的高度以世界文化的视角选择语文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恰当评价”的识见和能力。

以上说的是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一般原则,对语文教学内容开发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它属于较高层次的原则,具有抽象性和非操作性。除了一般原则外,对于指导语文教师开发语文教学内容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是微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原则,这些具体原则主要有:

1.求趣。语文教学内容开发要遵循求趣的原则。这里的趣,主要是指“知趣”。所谓知趣,是指能引起学生求知愉悦感的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具有急切性,孙国成同志在1989年曾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是关键,我们必须纠正理论研究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失误,认真研究改革对象,已具有较强科学性的教学内容推动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今后语文教改的出路应在语文教学内容方面”。由于新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学生课堂以外获得信息量不断增加,如果语文教学教授的不过是学生感到厌倦的无聊的知识或技能,语文课堂将成为一潭死水。因此,“知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一项具体原则。

2.求新。语文教学内容开发要遵循求新的原则。这里的“新”,不是“标新立异”的“新”,而是引进新的科研成果,除旧纳新的“新”。语文教学内容需要除旧纳新,上世纪九十年代语法教学的遭遇,形象地说明了语文教学内容更新的必要性。可是现在的状况是,一些不合时宜的语文教学内容被不断地踢出语文课堂,而新的语文教学内容又没有形成,语文教学内容存在的许多真空得不到弥补,而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却不能及时的补充到语文课堂中去,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内容开发时就必须吸纳新的学科研究成果进入语文课堂。这一时期,语文教学内容正处在转型时期,正是广大语文教师施展才华、开发创生和建设语文教学内容的时候。

3.求精。这里的“精”,是指语文教学内容“精当合理”。语文教学内容要“精简、雅致,要去除臃肿的材料、环节,多余的话语、拖沓的习惯,删繁就简,在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中,在对学习和教学本身的超越中,营造自由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给人以灵活和干练的形式感觉,富有实效和艺术的神韵。”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学内容要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知识的引导和暗示下对课堂的超越,即语文教学内容要有引导性、启发性,使语文教学内容成为一种“召唤结构”,不断引导学生突破自己的局限。

三、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方法

根据语文教学面对的具体材料,语文教学内容开发就要有不同的方法。王荣生的《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中,从语文知识教学、文学作品教学、文章教学、古诗文教学、写作与口语交际教学方面谈到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魏国良的《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中,从现代诗歌类文本教学、现代散文类文本教学、现代小说类文本教学、现代或古代戏剧类文本教学、现代评论类文本教学、古代经传类文本教学、古代诗词类文本教学、古代史传类文本教学、古代议论类文本教学方面谈到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从文体入手开发语文教学内容,这是我们值得借鉴的。这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提供了范例和样本,对我们有筚路蓝缕之功。在这里,我想以他们的贡献为前提,从贯彻语文教学内容开发具体原则的基础上谈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即对我提出的原则进行实例的证明。

1.贯彻“求趣”的方法。贯彻“求趣”方法实际上就是利用学生对新知或未知的“期待视野”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通过求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利用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得实际。求取新知的“期待视野”是学习的动力之一,高中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更可以利用知识来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比如,在教学《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时为了探究其艺术感染力,我从修辞角度来设计开发语文教学内容。在这首诗中,像排比、比喻、对比、呼告这些显性的修辞手法学生不成问题,但是学生在探究时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学生就对这些未知的现象有浓厚的兴趣。针对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我从隐性修辞的角度引导学生步步探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贯彻“求新”的方法。引入学科前沿知识,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在新课改中推行知识的除旧纳新,能推动语文教改的更好发展。在这里,有必要对语文的基础学科作必要的说明。其他学科都有固定的学科基础,但对语文的学科基础却没有语文学,一般认为,语文的学科基础是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等。可是,这些学科的前沿知识却没有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比如,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可是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却没有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现在语文学科基础研究的新成果越来越多,但很少进入语文教学内容的视野。因此,向语文基础学科汲取营养,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是推进语文教学内容除旧纳新,更好的推进语文教改的基础。比如,现代文学主题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对深化语文教学内容除旧纳新有一定的帮助。我在教学《想北平》时,就引进主题学的思想,把它跟《故都的秋》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对两篇文章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因此也获得了新的体验。

3.贯彻“求精”的方法。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者,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也应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者。教师应出离教材本位,不唯教材是从,有能力对教材进行整合或创造性地解读,精当合理地使用教材。江苏版的教材内容丰富,篇目和老教材相比有所增加。很多教师抱怨内容太多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其实我们可以用“求精”的方法对教材进行处理。比如,在教必修三的“拿来与接纳”板块时,我们要善于整合,教学以《拿来主义》为主,《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为辅。《拿来主义》是经典文本,值得咀嚼的地方很多,教学时要善于取舍,简化头绪。文章前半部分可以简略一些,让学生理解并领会它是为下文正面阐明“拿来主义”作铺垫就可以了,教学的重点放在后半部分。而《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则可以成为《拿来主义》教学的一个有效的延伸和拓展。略作点拨,浅尝辄止,留给学生一片思绪飞扬的空间。

语文教学内容开发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领会它的意义及掌握的原则,运用合适的方法,才能使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真正达到语文课程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健康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8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优化

前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虽然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已经在积极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但就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讲,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学生阅读量不够、阅读面较窄,实际分析文章困难和理解偏差等问题,直接影响学生语文成绩,最终影响学生的高考整体成绩。为了有效缓解这一现状,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方法的更新优化,还要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与需求等方面做出综合考虑,将学生阅读的兴趣点挖掘出来,引导他们进行科学、高效地阅读,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知识储备。

1注重兴趣意识

首先,环境优化。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构建出和谐、民主且轻松的课堂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育民主化也是教育革新发展的必然趋势,相比于传统教师在课堂上的那种主导与权威性来讲,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自己只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引导者,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论是对在授课效果上,还是学生的终身发展上都难以带来积极影响。在构建民主课堂的同时,还应树立“获得发展”这一目标,也就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时刻督促学生获得发展是自己的学习责任意识,让其真正懂得发展对自身、社会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投入到创造性活动中[1]。其次,兴趣保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产生的学习兴趣都是短暂的,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采取更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并在此过程中真正爱上语文阅读学习,主动进行阅读,主动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形成自己对文章的观点和分析结果。有兴趣,就要表达出来,给大家听,与大家交流心得体会,让自己的视野和思考问题方式更开阔,更灵活有序。再者,评价兴趣。新课改强调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多采用形成性评价,真正关注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协调统一,积极构建学生主体精神,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受到了正面积极的评价,自信心得到增强。在评价指导中,不仅要积极鼓励学生加强合作学习,还应对整个学习过程做出全面反思,优化其学习方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进行有序的干预,不强推自己的学习方法,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科学引导,科学评价,多鼓励、多激烈,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高度的信任和尊重,放下负担,主动进行阅读。

2重视主体意识

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利用,还要重视起主题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以此来全面体现其自主教育的效能。而这里所指的自我教育主要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构建独立自主的阅读学习空间与时间,让学生真正获得自主选择内容与方式的权利,真正尊重、信任学生。主要是因为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与背景,个性特点也各不相同,以此,要想让每位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都能够获得一定提升,就必须要对其个性需求做出充分考虑[2]。其次,应真正关注学生的自我感受与需求,真正将善教育乐学有机整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就要重视民主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在授课中,要积极与学生商量,而非对教材进行完全照搬,注重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以此来将学生悟性与创造性全面激发出来,进而不断丰富学生阅读中的自我感悟。要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主动写出来,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将读到的知识讲给别人,建立自身的荣誉感。

3强化主导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虽然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过度干预下有所下降,但优化并非是要全面消除,而是要重视主导作用的科学实施。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并非只体现在方法上,最明显的其实是在人格魅力上。对于心智已经比较成熟的高中上来讲,其已经能够正确认识到教师高尚品质特点对自身学习发展的积极影响。对此,教师应从目标、指导方面来强化自身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目标上,应为学生指引更明确、层次感较强的教学目标,为其下一阶段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而指导则是强调要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指导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与能力,并从教师的提问、反馈中得到更多启发,通过师生互动来优化阅读学习效果[3]。教师要适当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自己来完成。

4强化训练意识

强化练习并非是指要不断的进行阅读训练,而是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特点,并让每篇课文教学都能够成为训练学生的一个良好过程。比如:在讲解《拿来主义》过程中,若只是让学生理解、掌握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讲解了什么道理,其实很难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主要是因为鲁迅先生在当年提出的“拿来主义”在现代已经不是一种高深的道理了。因此,要想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真正获得一定收获,则是要引导学生对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论证方法,以及整篇文章的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学习,或者是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掌握重难点,从严密、准确等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训练,突显针对性,逐步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结语:综上所述,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进一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不论是对增强授课效果,还是对全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水平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教师应从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入手,采用更新颖、先进的教学策略与手段,在全面适应学生认知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推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中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2.

[2]柴树梅,李青云.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5):117-118.

第9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1 唤醒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精神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陶行知先生曾说:“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他们必须同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我想这“共甘苦”也正是合作的真谛。过去,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教学将学生个体孤立于群体之外,学生自我表现封闭,孤芳自赏,这并不利于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人才。新课程理念下倡导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使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同认知技能、动作技能一样,得到系统训练和重视。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当今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之间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不善于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那么,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一旦意识到合作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就能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合作学习也才会有效果。

2 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

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合作学习效益高的较少,大多数只是流于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相互依存地来研究或者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还太少。合作小组以前后桌相邻的四人组建在教学中较为方便有效。四人小组宜采用异质分组。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已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当然,同桌讨论的“预热”或全班性讨论的“加温”有时也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

合作学习,即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利用个体与群体智慧的相互启迪作用,多层面、多角度地深入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鼓励同学之间开展讨论或争辩,但不人云亦云,不盲目附合。如果同学的发言对自己有启发,要学会“拿来主义”,但必须要经过自己头脑思索验证后,并与自己已有的认识相磨合,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到知识不仅来自书本、来自老师,还来自于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合作中学会学习”要的就是“拿来主义”。

3 给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创造合适的氛围

合作方式的学习使小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使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鼓舞、帮助,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氛围,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是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在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采取的都应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

重视学生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每一次合作学习都会有一个学习的具体问题。这个问题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来确定的。如果问题太简单,对学生来说太容易,没有真正让学生行动起来就可以解决,显然没有探究的价值。

4 充分肯定学生们的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