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辩论相关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单反相机的基础上,索尼数码单电相机以半透镜代替反光板,在保持单反相机性能、沿用α镜头等附件系统的同时,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梦想,开启了专业相机领域的又一轮变革。在短短的两年内,索尼已拥有包括α77、α65、α55、α35、α33在内的五款数码单电相机,成功完成从入门到中端专业应用的产品线布局,初具规模。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显示,索尼α系统数码单电相机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扩大,这也意味着索尼α系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采用半透镜 改变的不仅仅是机身结构
与数码单反相机相比,索尼数码单电相机没有传统的结构略显复杂的反光板设计,象征单反相机专业水准的五棱镜(入门级产品均采用五面镜技术)也随之被取消,而是直接利用CMOS成像元件成像后通过LCD和EVF取景,这也是索尼将之称为“单电相机”的根源所在。
光学和机械技术的亲密合作诞生了相机,但让它们走向大众和更专业化应用的却是电子技术。在如今的数码影像时代,电子技术更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带来比光学技术更具想象力的应用。作为消费类电子产业巨头,索尼产品线跨越了数码影像、移动计算、电子通讯、电影、电视机、电池等众多领域,让它能够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较其他传统相机厂商更了解用户拍摄数码影像的消费习惯和需求,不断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相机领域,从而能够率先推出单电相机。
事实证明直接采用实时取景的方式很符合大部分用户(尤其是大众用户)的拍摄习惯。即便对于专业用户来说,电子取景器+LCD这种更为直观、方便的方式也并非不能接受,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改变其拍摄习惯。从这个角度来说,相对单反相机,数码单电相机是相机结构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它们将在今后并驾齐驱,共同满足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需求。
反光板是个桎梏半透镜更具优势
与数码单反相机相比,数码单电相机采用的半透镜技术不仅仅是改变了取景的光路变化,也在拍摄性能及应用上带来了更巨大的优势。
1 减轻机身重量、降低拍摄噪音、减小机震。与结构复杂的反光板相比,固定于镜头卡口后方的半透镜可谓简单至极,不必在按下快门的同时弹起、落下,从而大大降低拍摄噪音、减小机震,这在弱光环境下拍摄极为有用,有利于获得更高的画质,出片率更高。
2 不亚于单反相机的高速实时自动对焦性能――不仅是拍照,动态影像拍摄也可以!半透镜的存在,最大的目的就是为反射光线至相位对焦和测光模块,从而获得与单反相机差不多的自动对焦自动测光性能,而不必如反光板需要将取景和对焦、测光光路分开,不仅简化了结构,也使单电相机能够在实时取景状态下,随时获得高速自动对焦性能。特别是在高清动态影像拍摄方面,大大提升了相机自动跟焦的能力,这一点甚至已经超越了专业摄像机,尤其适用于跟拍孩子、追拍野生动物等。
3 实现更高的连拍速度,甚至超越了最顶级的数码单反相机。反光板是个复杂的机构,它跟整个拍摄系统是联动的,在拍摄中需要不断地升起、落下,让它成为了单反相机中较为脆弱的部件,而且它始终是种机械结构,运动速度有限,从而限制了单反相机的连拍速度。而半透镜则没有这种限制,只需提升机械快门的速度和单电相机的数据处理速度即可,这也是α77能够实现超越最专业单反相机的12fps连拍性能的原因所在――在连拍过程中,没有反光板升起、落下对光路的改变,用户就可以随时监控画面,而不会如通过光学取景器会看到黑屏的现象。
4 更为智能化的拍摄应用。在随时实时取景状态下,单电相机不但可以保持单反相机的性能,还能如小DC一般进行智能应用。索尼就专门为单电相机提供了扫描全景、手持夜景、背光HDR及多种照片效果等,现在a77还提供了3D拍摄模式,这都是目前的单反相机无法做到的。
EVF抗衡OVF 直观更重要
数码单电相机以根具创新性的半透镜结构取代反光镜,OVF(光学取景器)也随之变为EVF(电子取景器)。单反相机的用户们也许会认为OVF明亮而自然,但这样取景拍摄后的画面却往往需要摄影师在显示屏上进行确认。单电相机应用半透镜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所见即所得”!
在最新的α77/α65上,索尼为其搭载了采用高达236万有效像素的XGA OLED Tru,Finder电子取景器――使取景画面清晰明亮的同时减少画面的拖影,拥有比OVF更薄的厚度和3313。的宽广视角和明亮的100%视野率(EVF基本上部拥有此视野率,而OVF则大都不是),真正做到了即时照片取景、拍摄参数调整及照片回看三大步骤一步到位。
或许你会认为,单电相机的显示系统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更耗电。但我们来看看α77,充满电后500张照片的电池续航力足以媲美任何中端单反相机,如果采用搭载两块FM500H锂电池的竖拍手柄续航时间会更长,完全不值得担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关于开展“解放思想求发展、转变观念快致富”大讨论活动的精神,凝聚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团结一致向前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快速推进我场事业和林地经济的发展。根据大林党字[2006]21号文件要求,经林场党支部研究,决定在全场开展“解放思想求发展、转变观念快致富”大讨论活动。为使活动取得切实成效,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司大讨论活动会议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联系实际找差距,针对问题议对策,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理清加快发展的思路、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凝聚加快发展的合力,为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刘生店,推进我场各项工作快速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内容
认真、深入学习贯彻公司“解放思想求发展、转变观念快致富”大讨论活动精神,积极参与公司提出的五个观念和林场提出的“十个怎么办”的大讨论,同时,面对新的阶段、新的形势,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总结过去的发展经验,找出存在的差距,深入思考和研究加快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在五种观念上实现突破,一是破除安于现状、甘于落后的旧观念,树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发展意识;二是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乱的旧观念,树立与是俱进、敢创敢试的改革意识;三是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旧观念,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创业意识;四是破除自我封闭、固守田园的旧观念,树立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开放择业意识;五是破除坐等靠要、靠天吃饭的旧观念,树立面向市场求生存、某发展的市场意识。同时结合单位实际认真讨论“十个怎么办”,重点开展“三学三比”,坚持做到“三个结合”。认真讨论“十个怎么办”即:1、为什么说刘生店林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全公司迈向新阶段过程中,刘生店林场积累了哪些基本经验?要创造新经验、新成就,在全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同时,我们应该怎么办?2、面对重要发展机遇期,全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与新的要求和先进单位相比,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差距和不足在哪里,在扬长避短、扬优成势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办?3、新的形势对刘生店林场在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工作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公司提出的打造“鲲鹏战略”的要求,进一步凝聚人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公司快速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办?4、实施开放型经济主战略,优化投资环境,打造招商引资平台,主攻大项目,我们应该怎么办?5、推进林地经济进程,培植支柱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场域经济发展后劲,我们应该怎么办?6、推进"小康社会"进程,建设文明美丽的山水园林场,进一步提升林场品位,打造最佳人居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办?7、统筹林地经济发展,破解“发展”难题,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促进林地经济发展,改善职工群众生活和林场面貌,我们应该怎么办?8、加快林地经济发展,做大做强现有项目,吸引更多的林区在外成功人士回林场创业,进一步扩大民营经济在林场经济中的比重,我们应该怎么办?9、打好山水生态牌,发展旅游产业,尽快把牛心山建成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型的风景区,我们应该怎么办?10、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新刘生店林场,我们应该怎么办?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要把讨论的重点放到怎样提高和推进事业和林地经济的发展,林地经济工作怎样贴近公司中心工作,如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重点开展“三学三比”一是学理论,比创新。每个人要按照“解放思想求发展、转变观念快致富”大讨论的各项要求,切实学以致用,强化创新意识,用新理念、新思想武装头脑,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学业务,比能力。面对时展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争当“学习型”干部,切实加强业务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亲民、为民、富民的本领。三是学先进,比贡献。每个人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深入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在推进工作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在“三个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大显身手,争先进位,为推进我场各项工作做出贡献。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大讨论活动与当前的“冬采冬运”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大讨论活动与“建设和谐平安林场,打造文明富裕刘生店”主题活动结合起来。三是要把大讨论活动与推动单位当前工作结合起来。
三、方法与步骤
大讨论采取分阶段、分层次、分专题、有重点的方法,从10月下旬开始,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开展。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10月20日—11月10日)。通过召开动员会,让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大讨论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林场广播、有线电视和板报,要配合大讨论活动,大力开展大讨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举措的宣传,同时,推出一批心得文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学习讨论分析查摆(11月10日—12月10日)。即学理论、学讲话、学经验。要注意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联系实际找不足,对照先进找差距,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要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紧紧围绕大讨论活动的主题,从加快刘生店林场工作发展的高度,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广开言路,分析问题,查摆不足,建言献策。
第三阶段:总结整改(12月10日—12月20日)。通过总结“大讨论”活动的成果,疏理归纳合理化建议,形成加快刘生店林场工作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把大讨论成果和建议疏理归类,书面报送公司大讨论活动办公室,制订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为加强对大讨论活动的领导,林场成立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郭晓忠、郭克金;成员:吴长吉、陈浩、李文渊、张修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张修义兼任办公室主任。
[关键词]教学法;新生研讨课;辩论课;发动机研制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062-03
研讨课是小班化的通过专题讨论而进行的课程教学方式。通常研讨课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写作、演示和辩论,其特点是不再以讲授为主,而是实施研讨课教学方式。[1]当强调教师把课程交给学生时,一些新生研讨课直接把过去的教师主导课程转换为学生主导型研讨课[2],学生像走马灯一样轮流上台进行课件演示。这种翻转课堂的做法初步实现了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换,但没有最大化地利用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
教师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可鼓励学生相互理解和同时参与。然而,由于个别学生过于自信而滔滔不绝,可能会限制某些学生的参与。[3]针对如何设计一个参与度高的研讨课这个问题,笔者设计并实施了一种分组讨论与全班辩论的研讨课教学模式。
一、辩论式研讨课的教案设计
为培养学生的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笔者在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发动机研制概论课程中采用了这种辩论式研讨课。该课作为面向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通识核心课,为学生初步了解航空发动机复杂产品研制过程,从宏观上了解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目标、周期长的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掌握航空发动机研发流程中必要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设计好一堂辩论式研讨课,并尽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辩论式研讨课是具有辩论赛特征的研讨课,需要设计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题目,划为正反双方两个讨论组群。设计的题目通常是涉及人文类、多领域或系统性多学科知识的课程,是有多目标等多种观点类型的讨论题。研讨课通常应安排在课程即将结束阶段,其研讨主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都已讲授过,研讨题目要当堂布置,当堂进行研讨和辩论。辩论式研讨课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分组讨论,第二阶段正反双方进行辩论。
第一阶段,两个组群的划分原则是把学生随机分组,按照3人一个小组分为正方或反方,双方各有相同的小组数。可根据教室的布局,将正反双方分别划分在教室的左右两个区域。例如,对36人的小班进行分组,3人一组,36人共分为12小组,正反双方各6个小组。通常3~5人一个小组较为理想,增加人数会使小组讨论不够充分,减少人数则会降低讨论的水平。不建议将同宿舍熟悉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小组,最好是男女搭配,这可以促进学生间交流的机会,同时增强团队意识。
讨论活动开始每小组先在各自的白纸上写观点,10分钟后将各自标有组别的记录纸依次传递给下一组,即正方A1组传递给A2组,A2组传递给A3组,……最后A6组传递给A1组;反方B组也在本组群内进行依次传递。在拿到上一组的记录纸后各小组成员要进行学习讨论,下一组可以在上一组观点的基础上补充新观点。之后每隔5分钟将记录纸传递到下一组轮换,进行观点补充,直至本组群内轮换回自己最初的记录纸,并进行归纳总结完善。
第二阶段,正反双方各派代表上台陈述各自的观点和论据,之后学生可自由发言补充或反驳对方观点。这样设计,课堂氛围会十分活跃。通过激烈的辩论,双方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同时学会了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进行点评综述,并在肯定学生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围绕本门课的相关知识进行概括总结。
二、辩论式研讨课的教学实施
在新生研讨课发动机研制概论课程中,笔者实施了一节辩论式研讨课,按照辩论式研讨课的要求,设计了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题目“造发动机不如买发动机”。研讨内容涉及发动机研制的有关概念和知识点,正反双方学生组可从多视角论述发动机的研制问题。
第一阶段,把选修的42名学生分为两个组群,按照3人一个小组分为正方和反方各7个小组。讨论活动开始,各小组成员在各自的白纸上写观点。由于涉及航空发动机研制阶段的复杂性,学生所罗列的观点涉及发动机研制的多个领域,形成了图1所示的围绕发动机研制的逻辑关系图。
第二阶段,正反双方各派代表上台陈述各自的观点和论据,如表1所示。之后学生可自由发言补充或反驳对方观点。经过前期对辩论题的思考,学生们发言十分踊跃。通过激烈的辩论,正反双方学生不仅能从不同视角来看待问题,还学会了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教进行点评综述,肯定学生分析问题的各种观点,并围绕本门课的相关知识进行概括总结。
过去,学生只能从技术角度谈论国产发动机落后的原因,只能从材料问题、工艺落后、加工能力差等方面去议论这个话题;现在,学生学会了从需求分析入手,从经济发展、技术难度和需求、军事意义、政治和国家意识、研发周期等方面,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其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不仅视野扩大了,还坚定了发展国产航空发动机的自信心,增强了航空情结,提高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教案设计要求教师围绕着发动机研制所需的知识体系进行研讨。答疑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但通过研讨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变,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
三、教学效果分析
通常辩论式研讨课安排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因为其必须以前阶段的知识传授为基础,其教案设计与前期教学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目标是贯彻始终的。涉及人文类和系统性多学科知识的课程更适合采用辩论式研讨课,也更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思辨能力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要内涵的两个方面,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培养。
大学的课程要使大学生从高中的被动学习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从记忆知识向解决问题转变。[4]高考作为大规模考试的一种形式,不得不采用以客观题为主的考试模式,从而使学生形成了任何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大学教学要转变教学方式,要更多地设计开放式的问题,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5]
在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发动机研制概论课中成功地采用了辩论式研讨课之后,笔者又在面向大四学生开设的航空发动机维修性工程课程和面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维修性设计课程中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辩论讨论的题目是“发动机性能达标比发动机维修性设计更重要”。同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分享观点,学生参与度百分百,思辨积极主动。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好的教案设计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设计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把相关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研讨性和互动性,增强学生参与度。
2.以提升思辨能力为目标。把航空发动机设计中的一些典型案例作为研讨内容,做到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为出发点,以提高主动获取系统知识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为落脚点。
3.以培养素质为核心。通过课堂辩论式研讨课等途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述能力。通过教师进行点评,以提升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手段、方法和能力。
四、结语
辩论式研讨课可以培养大学生运用系统知识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使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向研究型教学方法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研讨课的主题需围绕课程大纲内容来设置,是相关知识的系统性扩展,促使学生掌握和深化相关知识的作用。辩论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研讨课就是要点燃大学生心中渴望知识的明灯,同时也要激起大学生挑战难度的欲望和雄心。
[ 参 考 文 献 ]
[1] 陈雅清,刘淑彦,张艺芋,卢晓东.北京大学小班研讨课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11):25-30.
[2] 汪小刚,戴朝卿,陈均朗.教师主导型研讨课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物理通报,2015(4):32-35.
[3] Stephen D. Brookfield, Stephen Preskill,著._静,褚宝堂,王文秀,译.实用讨论式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1).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合作学习 小组分工 实施策略
1.引言
合作学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提出的,作为一种新兴学习方式,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合作学习一般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在小组中间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会评估每个学习小组的表现情况,实行相应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初中物理课程比其他学科更需要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来让学生开发思维,培养实验动手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笔者就此进行了探索实践。
2.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方法
2.1关于合作小组的人员安排
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首先是把小组的人员分配好。在人员分配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活动经验及教学资源与设施等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分组可以参照异质分组来进行,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实际操作水平、性格及年龄、性别等不同因素将学生安排到不同的小组中,小组人员分配好之后,然后就是解决小组内的任务分工问题,要给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分配好明确任务,这样才有利于学习小组中的学生合作。但是很多教师在分配学习小组时,花费了很多精力,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原因是教师在进行分组时没有把学生的感情意愿考虑进去,没有让学生跟与自己关系不错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以便消除学生的顾虑,同时更快更好地融合进去。此外,学习小组组建好后,教师应针对每个小组做出相应的行为准则规范,同时要安排好每个小组的负责人,通过小组负责人来维持好每个小组之间的秩序,以避免出现与学习无关的现象。
2.2重视学生的合作参与性
合作学习的另一关键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这会直接影响到学习小组的施行效果,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都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对很多事情都会作出自己的评判,同时对于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兴趣。如果教师想要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及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充分观察学生,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同时,在教学方式上,要适当应用一些技巧性的教学手段,多设置一些带有一定悬念的问题,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把学习当做是一种乐趣,既学到知识,又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最后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要多多鼓励,每个学生都会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如果自己的看法能够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就会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成为不断思考和进步的动力。而如果经常批评斥责学生,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2.3培养科学有效的小组讨论方式
首先,设置讨论主题时,如果只是直接地把课本上的知识照搬下来让学生探讨,效果并不会好。人类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发展的,课堂学习也不例外。课堂学习主要是锻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材料的能力及分析总结的能力,所以在问题的设置上,既要突出重点,又要联系实际。我们可以结合相关的社会热点,来发散思维进行讨论,并针对一个主题,组织小组之间进行辩论。这样小组里边的每个成员都会行动起来,去主动搜集相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加工整合,以便在辩论中取得好成绩。通过辩论,学生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在积极发言的同时又开动脑筋,最后对于讨论中所涉及的知识接受和学习起来更快。而在加深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培养积极动脑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总结归纳在讨论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可以采用相关例题讲解的形式来进行。这个环节非常关键,通过最后的总结陈述,学生可以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最后还要对学生及时进行评价,对每位参与辩论和讨论的学生进行点评,表扬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同时积极鼓励在小组中突破自我的学生,可以采取相应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奖励,以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的动力。
2.4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进程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不能忽视自身的引导作用,要全程仔细地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与特点,对于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相关指导。每个学生的学历基础和能力都不一样,有的学生可能刚接触物理这门课程不久,基础理论知识非常薄弱,对于一些物理相关概念和定理难以理解,学习进度会比较慢。同时,物理中很多概念和原理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很多学生对于这块的掌握程度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应该针对这类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对于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要展开学习小组的讨论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涉及的知识点,并在讨论中与同学一起充分交流这些相关知识点,以提高学生在薄弱环节上的知识掌握水平。
3.结语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重视的是书本理论知识传授,导致学生学习参与性并不高。如果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方法,就会大大地增强学习的效果,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氛围。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对于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同时初步探讨了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使用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物理教师应当不断钻研,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且要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地探索和引入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物理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庆国.对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的探讨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2(10):98.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重要途径。有了疑问,学生才有了探索的欲望,继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顺利开展后续的学习活动。所以,老师在政治教学中要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自主思考、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收获的喜悦,产生学习兴趣。但高中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有限,老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决不能抛出理论性过强的概念性知识,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要联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易于理解,且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问题。比如,学习高中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陈奕迅的歌曲《十年》,让学生仔细听歌词,或者让学生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一是能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歌曲中,且《十年》是一首比较经典的流行歌曲,大多数学生都会唱;二是能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之中处处蕴藏着政治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学习兴趣。
二、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近年来应用得非常广泛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中合理运用,能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便于学生对政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课堂主动权,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创设情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模拟情境。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相关知识时,可以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买家和卖家,模拟交易^程。学生要分析商品的价值,对物品进行标价,两位学生在交易的过程中,对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中讲述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寓言故事、时事新闻等,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例如,在学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就可以给同学讲述“按图索骥”的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主题。寓言故事本身就有比较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故事情节相对比较简单,便于学生的理解。第二种是图形模拟情境。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时可能受教学内容或教学时间的限制,不便开展情景模拟,这时老师就可以用图形模拟法,用图片、视频等视觉信息为学生创设情境。
三、丰富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一、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培养起了学生的兴趣
可以说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提高最为关键的一步。而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则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关于这一点,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找到思想品德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话题。初中阶段有一个章节就是关于“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内容,这是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相信很多的学生对这个问题也有所关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其他科目的知识,如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相关知识来谈一谈自古以来中国的分裂、统一历程。通过这种科目之间的融合教学,学生对分裂、统一问题就有一个具体而准确的认识,进而进入到思想品德中的“统一、分裂”问题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自然被点燃,学生在课堂上会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能够结合相关的思想品德知识。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获得发展和提升的同时学生的课堂表现欲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二、适当的课外活动巩固课堂教学质量
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课堂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之外,这一教学同样重要。所以,教师要适当地在课外开展相关的活动,一方面巩固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学生正确三观形成的关键步骤。此外,课外活动的开展还能够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也将实现。开展的课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开展辩论赛,可以辩论为促进台湾回归应该不应该使用武力,为什么。还可以辩论为什么社会注意发展到了今天依然还处于初级阶段等等。
2.开展思想品德常识竞赛。
《汽车文化》是汽车专业的主要课程, 对高职高专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汽车文化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其中有汽车的基础知识,汽车的发展,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相关知识的介绍,汽车运动,汽车发展等内容,在这个课程的学习中,我们的老师利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电影等方式向我们传授了丰富的汽车相关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培养了我们同学对汽车的兴趣,也是我们对汽车这个现代化的高科技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汽车相关产业知识也有了较多的掌握。
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由此可见,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效益关系密不可分。其实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课方法的选择得当与否,不但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理解与接受,还会对学生的思维本领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公选课《汽车文化》课程不仅充实表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具有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性、历史性和趣味性相联合的特征,又要表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技术内涵,要具有前瞻性、科技性、创造性的特征。所以,在班级课程授教中,除了曾经的课堂讲授法外,还要选择采取小组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难题带领的教学方法,充实刺激引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变更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显得至关重要。
1、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2、.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每次上课,教师提出1~2道思考题。思考题都是选择生活中和汽车文化相关的现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
课上用5~10分钟的时间进行提问式讨论,由学生自主回答,作为本门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在总成绩中得到加分。例如,在讲授法国汽车品牌雷诺汽车时,提出“变速器、传动轴是谁发明的?”学生们经过讨论,引出了发明者路易 雷诺,加深了印象。同时,使学生对汽车变速器和传动轴作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今后汽车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组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教学法。每次课以专题(是指某样方面的内容集中收集,就形成专题,网络上通常指游戏专题或者新闻专题)形式讲解,联合社会上有关汽车的热点难题和与汽车文化相关的情形提出相应的议题,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和辩说。每次的专题(是指某样方面的内容集中收集,就形成专题,网络上通常指游戏专题或者新闻专题)和议题提前通知学生,这样每次课都有难题必要学生思考,下课之后要求学生资料查新,为下次课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或辩说准备材料。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大大变更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课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其他方面熬炼学生资料检索本领并把所学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应用到处理实际难题中来。这样方便于促进学生对汽车文化基本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掌握,教育学生对本课程或专业的兴趣,教育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本领。
3、小组展示学习法。小组展示学习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角色扮演或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运用小组展示学习,大部分学习任务都由学生来完成,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学生多参与课堂,给学生个人展示的机会。老师要组织好小组合作展示,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等得到发展,对于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例如,在讲解汽车发展史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扮演某品牌车型的市场营销团队,讲解某一国家某款车型,并加入个性化的理解,每个小组至少有3人参加展示,这样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师生和学生间建立良好的友谊,也为职业道德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英语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49-02
工商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科学性、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英语教学不再只停留在“高分低能”的纸上谈兵,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多语种的工作需要。如何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的难题。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目的主要是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商务英语氛围,提高管理工作用语及日常工作用语的交流能力,熟悉中外企业常用专业用语,及能熟练进行商务对话。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文将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由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两部分来综合分析。
1 教学模式创新
1.1 “教与学”地位的转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及主导地位,负责课堂设计、课程教授、课堂疑问解答等一系列活动;而学生处于“唯师命是从”的接受者地位,只负责抄抄笔记听听课,主要输入较少输出。而对于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英语课程,课程的目的在于多听多读多说多练,为此教师应该打破传统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教师应该从自身教授风格创新,运用有声语言及肢体语言等多种手段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应当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设计,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科学的质疑、批评和改进意见。其次,教师和学生身份可以互相转化,由学生参与甚至负责某些课程篇章的教学设计、课堂讲述以及疑问解答,而教师则转化为学生的角色在讲台下参与课程的学习、提问及点评环节。一方面学生在整个课堂中作为“教学”角色负责整个课堂,在讲述过程中充分锻炼了英语的听说读写四块基本技能,同时通过讲解促使其加强对学科的理解巩固以及对相关知识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学习”角色,在聆听过程中更容易发现学生的理解的难点及误区,同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课堂,促使学生不断拓展知识面。
1.2 突破“标准答案”的限制
工商管理专业英语不同于大学基础英语。后者主要针对于基本词汇,日常用语等方面做基础性训练,强调对基本语法语序词汇等学习。而专业英语应该更偏重与对专业领域的适用性,培养其专业技能。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更要为学生在日后商业管理活动中的沟通奠定基础。在真实的商务世界,没有一成不变或者唯一正确的答案,因此本课程也应该贴合实际,更加注重在具体商业环境中的实际运用而非单一模式化传递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质疑以及创新的观念,不能否决学生的见解,而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更合适的答案。在讨论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发挥空间,鼓励其积极探索各种可能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适合实际情况,即可以为“适用”答案,从而打破“标准答案”的简单衡量尺度。
1.3 注重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多文化沟通贯彻了全球化经济的各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英语的课程设计中也应当穿插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更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环境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单纯课文翻译及词汇讲解的情况下学生仅仅掌握了正确的语法用词以应对考试,但无法真正做到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英语。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大跨国企业均将多元文化发展提上战略地位,企业文化中也倡导跨国文化交流及开放式氛围的构建。为此,在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入多元文化教学。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应适当进行文化知识背景介绍,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文化意识,了解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及共性,以及在现实使用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通过英语课程的教学配合多元文化的解析,让学生能更深入的理解管理专业英语的内涵。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开放式的课堂氛围,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2.1 案例讨论教学方式
在管理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多采用案例教学方式,特别是结合本章节的主题进行案例分析。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在国外工商管理众多实例中挑选经典案例,以案例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英语对案例的代表性问题进行讨论发言,老师在旁边对语言使用予以纠正指导,同时对管理相关知识进行启发式教育,促使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相关章节的关键知识点。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要点提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2 情景模拟教学方式
在某些管理教学章节,特别是特殊情景的管理知识点解析时可以采取模拟情景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克服英语怯场等问题。比如在讲述人力资源管理章节中的招聘面试环节,可以由学生分组,分别扮演面试官及应聘人员,将课堂模拟为公司面试现场。教师作为第三方人员,一般不参与模拟现场的角色,在模拟结束后对各角色进行点评及对人力资源相关英语知识点进行总结。在面试模拟过程中,作为面试官的学生必须按照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及岗位要求,自己准备面试问题及面试步骤,最后,面试小组选出应聘成功人选,并进行评选理由陈述;作为应聘人员的学生必须按面试官要求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回答,并且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晰。在整个面试环节要求学生均用英语来进行答与问,如果遇到无法正确表达的情况,可先用中文表达,由教师从旁进行英文辅助。再比如学习管理沟通章节,可以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能是客户、同事、合作伙伴、上司等等,由学生共同参与特定商业活动,教师要安排相关活动内容,设计多方沟通环节,由学生代表的角色间进行信息传递,最后完成整个商业活动。教师通过此类模拟练习来帮助学生培养专业英语的语感,提高英语实际表达能力,以及增强英语表达的自信心。
2.3 主题辩论教学方式
商业实践中有许多现实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切合真实商贸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安排主题辩论,引导学生由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解决问题。在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后期阶段,结合前期所学的管理知识,可在实践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有兴趣的并且能有较多认识的主题进行辩论。教师首先安排管理类相关主题,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准备论点论据。在课堂辩论时间中,教师应当尽量使用英语引导双方的辩论的方向,并对学生的英语表述给予指导,使学生在整个辩论过程中自觉使用专业英语陈述观点反驳对方,从而锻炼学生的英语辩论能力。更进一步,主题辩论可以延变为商务谈判。商务谈判是商务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模拟商务谈判,使学生了解熟悉商务谈判的流程、技巧和表达方式,在商务实践中提高专业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课程设计后期教学中,可以在对学期知识总结的基础上,模拟商务谈判的环境。在商务谈判环节中学生分组,分别代表对立两方公司,进行相关主题的商务谈判。由教师设定基本信息、角色和主题,学生负责资料收集、谈判论据准备等工作。最后由老师点评双方学生在谈判中的专业英语的表达,谈判技巧使用及管理知识的运用。
3 结语
总之,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对教学模式创新及对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学与练紧密结合。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引导角色,鼓励学生多学多练,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主题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配合多媒体教学材料的辅助,全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峥.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0):32.
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要求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知识基础上,加强与时事政策以及人文社会领域其他科目的联系,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高中政治的学习兴趣有很多途径,主要包括课本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发课内外资源等。
关键词
高中政治;积极性;途径
一、融课本理论知识和社会生活主题于一体,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事物与我们周围生活主题发生联系时,我们对这种事物的注意力也会有所提高。高中政治也不例外,当课堂知识联系到学生课外日常生活的时候,他们潜意识中对这种课堂知识的印象和关注度也会提高。那么如何才能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学社会生活内容融合起来呢?就拿高中政治课本中的政治、经济、哲学基本原理来说,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其枯燥乏味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不妨拿一些同学们身边的实例作为引子来间接引申出这些理论的内容和意义。生活化的情景在形式上可以发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例如,在讲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创设市场买卖的情景,以同学们日常接触的猪肉价格为例,让一名同学扮演养猪场的老板,另一位同学扮演市场调研人员,并创设各种不同的市场状况。由第三位同学扮演客户与养猪老板进行一次交易,再现这场交易的情形,并演示出老板如何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市场供需状况来调整自己的猪肉价格,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之后让同学们讨论老板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必然会运用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这种贴近生活的实例每个同学都不会陌生,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还可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高中政治的理论深度较初中有了很大程度的加深,道理普遍比较抽象,与社会现象有了更加直接紧密的结合。但是高中生对社会现象了解的并不够深入,因此很多同学对政治提不起兴趣并产生厌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多在教学技巧上下功夫: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设计多样的课堂导入,使所学知识深入浅出。可以使用视频导入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例如,在讲解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节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纪录片来解释说明当今世界形势以及各国为应对新形势所采取的措施。这一过程让学生以看电影的放松愉悦心情来接受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另一种是新闻导入,这主要是针对时事政治部分来说的,高中政治还要考察学生对国内外时事政治的掌握情况。由于平时课程比较紧张,好多同学没有时间去关注这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导入一些近期新闻中的重大事件,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缓和紧张的学习气氛以及掌握近期时事,诸备相关知识。
2.组织合作分组辩论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方式。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可避免的会使他们缺乏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同学们自由结合、分组,通过辩论的方式来增进知识交流。例如,内因和外因这一课,同学们分成两组,围绕“内因重要还是外因重要”这一话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辩论。这一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最后进行总结点评,得出结论,点出课文中心思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分析事物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通过这样的分组辩论,既可以增进各小组内部合作学习,又可以与其他组同学的观点互相交流,进行火花碰撞,让学生积极主动加入学习的行列。
三、开发课外资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输知识
1.如果教师只是照着书本“划重点”,那即使勉强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不会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最终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边学边忘。高中政治教学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牢固掌握知识,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开发课外资源,间接传授课本内容。除教科书外,其他涉及经济、政治、哲学的报刊和书籍都是重要的教学辅助资源。还有那些关于这方面的影音图片等资源,也都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政治的垫脚石。毋庸置疑,这些课外资源的吸引力要比课本上那些理论知识大得多。
2.开发课外资源还包括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例如,我们讲到企业和经营者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邀请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代表来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实例课。让企业代表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解释我们课本上的理论。这样既可以使课堂别开生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参与互动,从成功人士身上学习经验,一举多得。
3.课外资源还包括借用其他学科中的相关知识,高中政治、历史、地理都属于文科类,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课程中的关于政治方面的内容作为引申。这种穿插既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可以使课程趣味性增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四、结语
对于高中政治这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学科来说,要把课程设计的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难一蹴而就,我们需要从日常的点滴做起,按照科学恰当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相信通过本文前面提到的方法一定可以使高中政治课充满趣味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政治知识。
作者:龚益辉 单位: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孙佰玲.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研究,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