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资本的概念范文

金融资本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资本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资本的概念

第1篇:金融资本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产资本;金融资本;金融危机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7-0042-03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7年底开始的金融海啸,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使之陷入新一轮的衰退,全球股市无一幸免于暴跌的命运。此次金融海啸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而对于其产生的真正原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有公司治理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说、金融创新过度说、市场自由主义失灵说、信用危机说等,其实这些均只能从表面上解释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经济发展史中从来不乏此类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机,远期有17世纪30年代的“郁金香热”,18世纪早期的“南海泡沫”和“密西西比泡沫”;近期则有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以及眼下的次贷危机等。几乎每隔10年左右,就有一次危机爆发。这些都不是上述学说所能解释的。

那么究竟是谁一次次地导演了这一场场的金融悲剧,而又究竟是否能够避免悲剧的再次上演呢?我们认为,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的周期性脱离是金融悲剧产生的真正“幕后黑手”;而金融资本的贪婪和人的本性又使得这种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

二、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的关系演变

(一)资本的概念

所谓“资本”是指行为者的某些动机和标准,正是这些动机和标准引导着具有某种特定技能的人(或者雇佣他人)去执行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的职能。其中生产资本代表着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者(包括运输、贸易和其他提供实现条件的活动)的动机和行为,是财富的真正创造者。金融资本则体现为以货币或者其他账面形式持有财富的那些当事人的标准和行为,是重新配置或分配财富的行为者。二者本是经济实体的不同方面,但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使得二者职能的分离成为必然,而且二者运行机制也不一致,就埋下了金融危机爆发的种子。

一般来说,金融资本具有流动性高、逐利性强、风险规避手段多等特点;生产资本则由于资产专用性高且难于变现等原因,流动性差、套利成本高和风险规避途径少等特点。在风险面前,由于金融资本在本质上是无根基的,故容易逃离风险;而生产资本由于扎根于所能胜任的领域,甚至扎根于一定的地域,总是不得不面对每一场风暴的洗礼。二者虽然存在上述诸多区别,但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而这种互动关系并非总是能保持下去,在有些时候二者会产生离心化运动,这也是金融泡沫产生之时。

(二)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间的互动关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以技术革命或创新主要形式的生产资本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变迁并非是连续的和随机的,而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路径。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不仅提供新的技术产品、技术原理和技术规范等“硬性工具”,还将会使组织原则及制度、实践模式乃至社会文化和人的意识形态等“软性工具”发生重大改变,技术革命的这种双重性质被人们称之为“技术-经济范式”(Per-ez,1985;Freeman和Perez,1988)。因此,技术革命的发生必然伴随着新产品、新行业和新基础设施的爆炸性发展,以及新技术-经济范式的产生和扩散,同时使得资本的相对价格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商界人士、投资者和消费者等在个人决策及社会互动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作用。

每一次技术革命一般要先后经历爆发、狂热、协同和成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二者间的关系也不一样(见图1)。

1 导入期早期――爆发阶段:技术革命的开始到来,应用新兴技术的企业获得超额利润,金融资本逐渐抛弃利润微薄的旧生产资本,不断涌向新的生产资本,并开发出适当的新金融工具支持它。然而不久,金融资本便会发现新兴技术部门毕竟只占经济体的一小部分,很难维持高收益的习惯性预期。于是,金融资本就会变得极富“创造性”,从房地产到艺术绘画,从敌意收购到衍生工具等,开始漫无边际的金融创新。

2 导入期中晚期――狂热阶段:一方面,金融资本为新范式基础设施的巨大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另一方面,金融资本进一步脱离服务于生产资本的中介角色这一运行轨道,新生产资本沦为金融资本操纵和投机的对象,二者几乎完全对立。此时,在这个资本收益、房地产泡沫和国际游资盛行的世界中,为逃避价格竞争的并购狂潮四起,新部门的过度融资现象比比皆是,真实价值的概念被抛弃,账面财富与真实财富之间,真实利润或红利与资本收益之间的比例越来越失调,资产泡沫迅速膨胀,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的断裂程度达到极点。然而,这种幻觉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泡沫总是要破灭的。

3 展开期早期――协同阶段:泡沫破裂后,疯狂的金融资本被迫回到现实,与生产资本重新耦合,生产资本被明确视为财富的创造者。金融资本从服务于生产资本的过程中获取自己的利润份额,二者共同扩张,从而促进财富的真实增长。

4 展开期晚期――成熟阶段:此时,新产品和技术体系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新投资机会逐渐变少,为提高生产率所作的投资越来越没有成效,新的盈利机会难以把握,追求规模经济的兼并潮兴起。利润从境况不佳的经济中和依然活跃的企业和部门流出,由于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机会日益减少而成为“闲置资金”。金融资本承受的压力迫使其寻找新的利润源,如贷给遥远地区和投向新技术开发,前者会导致债务危机,后者则孕育着下一次浪潮的到来。

三、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

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世纪之交互联网泡沫的继续或者说是延伸。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兴技术――互联网络的兴起,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几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处于互联网技术革命爆发期的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由于丰厚的利润使网络行业获得了不少金融资本的青睐,围绕着互联网通讯的金融创新工具也不断涌现,风投活动盛极一时,硅谷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期间,与网络相关的行业基础设施得到大力发展,出现了一些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快速成长起来的跨国巨头,如微软、雅虎、甲骨文和亚马逊等,金融资本以一种间接但极为重要的方式推动了互联网技术革命的进程。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的狂热期,网络行业的暴利吸引了大量前期累积的闲置金融资本的涌入,从而致使一方面网络行业过度投资现象开始出现并日趋严重,1995~2000年仅网络经济就为美国每年增加了超过5000亿美元的产值,每

年提供了超过230万个就业机会,并以每年60%的年增长率飞速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行业投资机会的减少意味着高收益机会的减少,不满足于此的金融资本发展出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以钱生钱,开始脱离生产资本的运行轨道,踏上了独自起飞的“非理性繁荣快车”。金融资本在爆发期所积累的信心空前膨胀,开始操纵并主宰生产资本的命运,兼并浪潮接踵而来,行业垄断逐步显现,它的直接利益支配着整个体系的运作。此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金融与生产相分离,经济力量和调节框架之间的裂痕也逐渐扩大,而任何管制的尝试被认为是阻碍了财富增长的道路。这种新的钱生钱的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网络泡沫不断被吹大,其主要表现为以网络股为先锋的股市空前繁荣。在互联网泡沫高峰期,美国股市市盈率约40左右,远远高于正常水平。以高科技股为主要代表的NAS-DAQ连创历史新高,高科技股约占美国股市市值比例的40%以上。于是,在导入期尾声出现了一个针对互联网技术和通讯网络基础设施疯狂投资的阶段,它刺激着股市走向繁荣,并最终形成泡沫。

资产价格泡沫总有一天会以各种形式破裂。NASDAQ指数在2000年3月冲至创纪录的5048点后,标志着达到互联网泡沫的最高峰。次月3日,NASDAQ暴跌349.15点,比3月份的最高点下跌了16%;到年底,NASDAQ相比最高点下跌51.1%,创下其开市71年来最大的年跌幅。另外,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平均值也出现了10年来的第一次下跌,年下跌6.2%。随后,雅虎等公司收入急剧下滑,大量互联网公司倒闭,全球IT泡沫开始破灭。

一般来说,泡沫的破裂必然伴随着经济的衰退,同时金融资本也应该回归到服务于生产资本的中介者角色的现实中来,使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重新取得一致。而走出衰退时间的长短则取决于政府当局建立和引导制度变革的社会能力和政治能力。为了扭转IT泡沫破灭后美国经济的颓势,美联储采取了以降息为主要手段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到2003年6月25日,连续13次降息后,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创下45年来最低水平。低利率政策的实施,意味着资金成本的下降,刺激储蓄率本来就低、消费观念超前的美国消费者积极购买各种消费品,包括房产等耐用消费品等,从而导致美国房价急剧上升。根据Case-Shiller指数,从2000年开始到次贷发生前的2006年中期,美国10大城市房价累计上涨了126.3%。

另外,网络狂热期间培育起来的衍生品创新浪潮并没有在泡沫破裂后得到有效管制,而是继续大行其道,逐利性投机资本迅猛增长,市场投机气氛愈来愈浓。2006年,全球流动性最大的对冲基金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基金只数发展到近1万只,基金管理资产达1.2兆亿美元。而道德伦理的软化和金融活动的不透明,会极大地助长狂热期金融资本的自信心和嚣张气焰。许多金融创新工具利用法律漏洞来逃避监管,如寻求不被纳入存款的资金,以降低准备金率,或者通过操作表外金融中介业务从而收取佣金的诸多新方式(Strange,1998)。尽管2001年安然公司的倒塌和2002年世通公司的破产,让美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但并无多大改观。在华尔街创造的房屋次贷产品链条中,从R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ABS(资产支持债券)、CDO(担保债务权证)到CDS(信用违约互换)等,信用不断放大,风险层层转移、层层掩盖、逐渐累积,金融资本(衍生品)离生产资本(房产)越来越远,直至金融危机的最后爆发。

由此可见,网络泡沫的破裂,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断裂后的重新耦合只是体现在网络通讯行业(也许此时只有该行业的泡沫最引人关注,而其他行业的泡沫还不明显)。由于过分关注经济增长目标,调整时忽略了在诸如房产等行业中,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的离心化趋势,导致泡沫在该行业中继续滋生放大,最后引发了席卷全球的华尔街风暴。

虽然这次金融海啸的发源地远在美国,但对于一直在努力寻求融入全球化市场、当前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中国来说,它通过出口贸易、资本流动以及心理预期等三个主要渠道传染进来,令国内市场感觉到了明显的震感,从而加大了国内A股市场下跌的速度和深度、对外出口明显减速等。

四、结论与启示

第2篇:金融资本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金融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探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帮助扩大社会就业、繁荣文化市场、调节经济结构,因此党的十报告明确强调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相结合,切实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然而,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地区资源的制约表现出一系列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融资困难,与金融资本融合不足,严重阻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以金融服务文化产业链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我国现有文化产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资产相融合的新思路。

二、金融创新与文化产业的内涵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

金融创新是指通过支付制度促进银行及一般金融中介作为资金供求纽带作用的改变,即通过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新的金融市场、新的组织机构、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变革。

(二)文化产业的内涵

在党的十六大上,文化产业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国家文化部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通过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等方式从事文化产品相关活动的经营。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伴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能有效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三、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改善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缓解就业压力、抗击经济下行压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即将到来。1.文化产业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文化产业将进入深度深化变革期;3.文化产业进入将进入强化融合期。二是“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1.文化产业放权力度不够;2.文化产业存在国有企业垄断;3.文化产业品牌竞争力不足;4.文化产业支持落实难。

(二)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目前我国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一是我国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融合现状;二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渠道;三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创新方式。但是,目前我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处于瓶颈期,遇到一些障碍,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因为对文化产业了解不够导致对接主动性不强;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合理有效利用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制定的门槛比价高;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性与金融资本融合度不高;服务与文化产业的金融中介体系薄弱等。基于以上现状,急需探究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新思路,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推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四、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探究

“产业链联姻模式”有助于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金融资本有效融合。在这种模式下,不仅仅是让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简单合作,而是基于双方各自的产业链发展战略,进行优势互补进而实现金融资本支持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金融助推文化产业发展要求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资本的前提下提供项目建设和管理服务,利用自身优势使金融资本更深入到文化产业中去,实现二者高效结合,最终实现高效利用金融资本降低文化产业投资风险的目的。

金融机构依托文化产业链的核心企业,针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为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文化产业链下游企业的特点是交易活跃,比较有规律性且各企业相互依存,所以适合金融机构设计综合性和标准化的金融服务方案。

五、加快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当前文化产业提高发展速度才能满足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要实现这一发展就必须破解金融难题,实现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完善资本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机制,实现文化产业投资的多元化。二是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融合路径,突破文化与金融融合的瓶颈,包括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分散对文化产业的贷款风险;创新与文化产业更匹配的金融产品;引进保险和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三是文化产业自身大力发展核心竞争力,创造融资条件,包括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行上市融资;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发放债券融资。

参考文献:

[1]段桂鉴.加快文化金融服务创新[Z].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08-29.

[2]许新,彭宇臻.中国文化产业金融投资前景分析[J]产业经济,2012,(11).

[3]刘昕.当前中国文化产业财税金融政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徐鹏程.当前阻碍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主要问题[J].经济要参,2016,28,2-8.

作者简介:

第3篇:金融资本的概念范文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在科技金融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金融概念,并从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主体、功能、结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构建其理论框架。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的构建拓展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开辟了农业科技金融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对于实现科技创新战略、“四化”同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技金融 农业 理论框架 逻辑起点

引言

农业科技金融是在科技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农业自身的特征,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限定在农业领域,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研究范畴、研究对象以及本质等重要概念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界定。本文首先依据历史的逻辑对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演进进行回顾,进而对农业科技金融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解释,最后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的构建是科技金融理论研究的拓展,对未来科技金融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也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历程

从历史的研究逻辑上来看,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农业科技金融导入阶段、农业科技金融的铺垫阶段和农业科技金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阶段等。

农业科技金融导入阶段是指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阶段。在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的初期,国家政策主要是推动科技和金融的融合、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在这一时期,科技贷款、风险投资等形式也开始起步,但金融资源的配置并没有体现市场的特点,更多的是将金融元素“有计划”的引入科技领域,以实现资金对科技的支持。

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的铺垫阶段是指国家开始从政策层面重视农业科技与资金的结合,这其中又分为农业科技金融雏形期以及农业科技金融形式不断创新的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至2009年这一阶段。这一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风险投资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科技金融的其他形式更加的丰富,并且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形式日益成熟。

农业科技金融概念的提出源于2010年7月首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举行。这次大赛开创了农业科技企业和金融资本对接的新模式,创新了农业科技领域科技管理体制,延伸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也为农业科技金融的研究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证材料。

上述对农业科技金融发展历程的回顾表明,农业科技金融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进的。

农业科技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农业科技金融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起点

鉴于国内对科技金融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相关的理论体系还很不成熟,本研究借鉴目前农业科技金融工作的实践,总结农业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经验并加以提炼,进而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这一过程遵循归纳式理论构建模式,属于理论构建研究。

本质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本文采用本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认识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起点,从本质出发,可以把农业科技金融理论结构中各要素有机统一起来,且有利于农业科技金融各项工作更好地运行。

(二)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构建路径

本文借鉴了其他学科理论的构建过程,以本质为起点来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三)农业科技金融理论体系构成要素

农业科技金融理论的构成要素包括: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主体、功能、结构、目标和内容。

1.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农业科技金融可以理解为一个产业概念,即支持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就可称之为农业科技金融。具体而言,农业科技金融的完整概念应该是:在一定制度背景下,汇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在农业领域的有机结合,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安排。该定义需要进一步说明:

政府和市场的结合。由于农业的弱质性、较低的资本产出比和较高的风险等特性,使其很难吸引市场化的金融资本进入该领域,再加上我国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所以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以财政性的资金为主。但是完全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在资源配置上又有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在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式上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大胆的创新。

农业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活动。农业科技金融是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有需求,农业科技创新要求金融工具或是金融服务形式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满足包括融资、分散风险、监管在内的各种需求。

农业科技金融是全社会投入性活动。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需要政府、银行、科技企业自身、担保机构、各种中介机构等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进行资金投入的一体化组织构架和机制。

2.农业科技金融的主体。一是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根据前面对农业科技金融定义的阐述,农业科技金融需求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融资需求、农业科技金融服务需求。其需求主体包括:农业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政府和农民等。其中农业科技企业是农业科技金融的主要需求方。

二是农业科技金融供给方。与农业科技金融需求相对应,农业科技金融供给包括:资金供给、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供给。供给主体包括: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政府和个人等。其中,投资机构是农业科技金融最有潜力的供给主体,在提供资本的同时,还能提供人力资本、企业管理方法及社会资源等附加服务。

三是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是连接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和农业科技金融供给方的桥梁。中介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科技中介机构;另一类是金融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中介机构包括: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担保公司、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

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是指科技创新主体的融资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功能性机构。包括:信用评级公司、资产评估公司、咨询公司、以及各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

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供给方和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及其活动构成了农业科技金融市场。

3.农业科技金融的功能。满足科技资源的融资需求。解决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农业科技金融的核心。农业科技企业在起步阶段无足够的固定资产,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类的“软”资产很难变现和估价,导致传统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其融资。再加之在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现阶段无论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探索科技银行、建立政府引导基金,还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都是为了解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为科技工作提供包括融资、担保、评价、监管在内的一系列的服务。在融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融资前的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价,融资过程中的融资担保,融资后的监管等诸多问题。因此,农业科技金融不是简单的投融资体系,而是包括投融资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政策法律体系等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其作用是为了满足融资以及为融资提供相关的服务。

4.农业科技金融结构生物学视角剖析。和DNA的双螺旋结构相似,农业科技金融也呈现出双螺旋结构。农业科技金融的双螺旋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可以概括为:

第一,农业科技金融的双螺旋结构中,农业科技和金融分别是两条主链,这两条主链也呈现反向平行的方式。农业科技金融实际上是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是从结合到高度融合的演进过程。当农业科技与金融达到高度融合,农业科技金融也就达到了稳定的结构。第二,科技活动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会有不同金融的工具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来配置金融资源。这就实现了农业科技与金融的“配对”。第三,碱基对不同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在农业科技金融当中,由于金融资源与农业科技活动结合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农业科技金融形式的多样性。第四,在农业科技金融当中充当“氢键”的是一系列的运行机制,包括: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信息共享、财政投入、金融支持、风险管理以及创业风险投资等一系列的运行机制。第五,DNA处于一定的环境当中,不同环境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农业科技金融也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即政府一系列的政策以及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

5.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当农业科技金融双螺旋结构稳定后,就会实现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具体而言,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可以分为初级目标和终极目标。

初级目标是帮助农业科技资源解决融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但是在科技创新的初级阶段对金融资本有着巨大的需求,而该需求是农业科技企业自身难以提供的。农业科技金融能够用金融资本来孵化、支持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解决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最终目标则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四化”同步。农业科技创新是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量,但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将农业科技与金融结合,就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为农业科技注入大规模的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科技的资金问题,而且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浪潮。

6.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内容剖析。农业科技金融的体系分为农业科技金融的投融资体系、农业科技金融的支撑服务体系、农业科技金融的政策法律体系三部分。

农业科技金融融资体系是为了满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按照金融制度的一系列规则,而建立的资金融通系统。农业科技金融融资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将金融资源进行聚集,然后再进行相应的配置。在借鉴国内外融资体系建设,并结合目前我国融资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农业科技企业融资体系应呈现出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主,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和政府支持体系为辅的结构。

第4篇:金融资本的概念范文

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汽车金融是与国内的轿车工业同步诞生的。1993年“,北方兵工汽车”第一次提出了汽车分期付款的概念。国内早期的分期付款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经销商自筹资金,以经销商为贷方向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服务;另一种是厂家提供车辆,经销商向厂家还贷。分期付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购车一次性支付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但却要求经销商具备较大的资本实力、资本运营力及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市场上总体的信贷规模有限。199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允许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法人和自然人发放汽车消费贷款。用户用取得的贷款向经销商购买汽车,并按分期付款的方式归还贷款。银行的介入改变了过去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孤军奋战的局面,社会信贷资金规模迅速扩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持续发展。但是由于许多具体的政策壁垒和银行经营方向的限制,使银行未能将汽车信贷作为自己的利润增长点,信贷规模长期处于收缩低水平状态。同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可以为支持集团产品的销售提供融资。截至目前,我国汽车信贷的提供方主要还是银行,仅有少部分由商业银行与汽车经销商汽车企业附属财务公司联合提供。2003年10月3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实施《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2004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取代了1998年的《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了汽车金融服务提供主体的范围。2004年8月10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专业汽车金融公司相继获得中国银监会颁发的金融机构许可证,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汽车金融服务主体诞生,并且打破了国内银行业汽车信贷一家独霸的局面。2008年1月30日,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进一步促进了专业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汽车金融市场有效性不足,汽车金融的法规建设、信用体系构建、汽车金融产品模式创新等方面有待完善,汽车金融服务在我国的发展必将面临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汽车金融发展的阶段及建议

有关资料表明,美国汽车经销商集团上市公司的收入中,金融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1%,其贡献了利润30%,因此,实现汽车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中国的汽车金融还处在推广发展的阶段,为了让汽车消费者从金融服务中获得更大收益,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汽车贸易企业及汽车金融机构为经销商提供了包括进口车,存货融资、第三方的融资等多种金融产品,推动了中国进口车市场的发展。2008年,中国的进口车数额仅为十几万台,截至2011年,进口数额增长至100万台,进口车销售数量达到80万台。可见,金融对进口车的推动作用极大。因此,第一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消费信贷等汽车金融业务来做大市场,以推动为主,促使产业资本跟金融资本的合理分工、有效融合,这是初步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规模深化的阶段。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金融的产品都是大数法则,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就会导致金融产品成本较高,或汽车价值链条上的人无法获取利益等情况的出现,因此,需要一个深化发展的过程。从美国的发展历史来看,80年代初,汽车金融一方面是针对消费者,为消费者购车、用车,甚至到消费汽油,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极大地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汽车金融是针对厂家和经销商的资本化过程,从80年代开始,美国的福特、通用做了大量的并购,成了全世界的“巨无霸”,汽车产业的资本化推动了并购的发展。在深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引导汽车金融向全产业链的服务发展,还需要将汽车金融产品资本化,通过资金的放大效应,将汽车跟社会资本有效结合,从而有效推动整个汽车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另外,这个阶段的顺利实现也需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支持。第三个阶段是一个完全混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厂家、经销商、消费者之间互相影响,形成一种共同发展的机制。这个阶段就目前中国汽车金融来说,还相对比较遥远。当下,我国的汽车金融处于第一阶段的中期,正在朝第二个阶段发展,相较美国用了100年发展到现阶段来说,中国可能只需要用5年、10年即可发展到第二阶段蓬勃的时候。为了促进中国的汽车金融健康快速地发展,笔者从经销商的角度,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建议:第一,加大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目前,大量的产业资本集中在厂家的手里,并不是经销商集团的手里,同时,汽车流通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经销商集团开展汽车融资租赁、汽车保险等业务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经销商集团要把大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拉进来,与金融资本联合,将厂家、经销商、消费者、金融机构跟汽车金融紧密结合在一起,坚持汽车产业为本,金融为辅,在融合中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在融合中促进金融资本做强,借用产融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我国汽车金融的跨越式发展。第二,加强政策支持的连贯性。经销商集团发展汽车金融服务不能仅靠一己之力,还需要外部政策的持续支持,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在制定灵活有效的政策时,需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此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进行必要的微调,循序渐进地引导经销商集团提供汽车金融服务,为汽车金融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连续、稳定的外部政策支持。第三,经销商集团引入更多的金融产品创新。经销商集团更多地引入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并加以创新,在此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汽车金融服务。由于经销商集团对汽车行业、行业的消费者、行业需求、消费者生存的背景均比较熟悉,通过经销商集团去了解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可以有效降低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使各方受益,从而推动汽车金融的健康发展。总之,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大众消费增长阶段,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汽车金融对汽车工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汽车金融必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在这个过程中,加大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推动汽车金融产品资本化至关重要。

本文作者:伍刚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第5篇:金融资本的概念范文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利于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金融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信息源共有,互相合作协调等方法,进行集成化的产业运作,将资金、物流以及信息流统一起来运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的目的,是一种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具体来说,就是由作为金融资本的银行(或者是保险业,本文则单指银行)以某个信誉优良、资金雄厚的大客户为供应链中的轴承,银行利用自身的信贷服务、票据服务等形式,为该大客户的上下游与之有密切业务联系的多个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性金融服务,并通过这种金融服务,促进了中小企的进一步发展,保障了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活力,为银行赢得了更多的客户源,为银行带来了信贷资金的快速流转等优势,促进了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的良性互动以及实体企业之间的良好的互助发展的商业信贷模式。

(二)供应链金融构成要素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供应链金融模式是将作为实业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作为第三方监管人的物流企业以及代表了金融资本的银行,通过供应链模式连接起来。核心企业是指那些在市场上占有足够多的份额,在银行中拥有做够良好的信誉,并在市场上拥有稳定的下游中小企业与之贸易的能够独立支撑供应链经济模式的大型企业;作为金融资本代表的银行,在该供应链中通过“1+N”模式,为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和第三方监管人提供与信贷、票据等贸易有关的金融服务;上下游中小企业则是在市场交易中始终围绕核心企业的产品进行各种营运的企业,它们与核心企业是一种依附于被依附的关系,为核心企业的生产提供部分服务;物流企业在传统贸易中并不存在于产业链中,在这里他作为第三方监管人出现,不仅对供应链中的需质押货物进行存储、运输,还起着监管质物被符合程序地提走的作用。对于它们之间的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三)供应链金融特点与作用 有别于以往的传统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更加注重团队的能力,它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合一”地融入到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供应链中,摆脱了传统企业“一对一”单打独斗的形式。如此一来,这个相对封闭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就具备了团体的能力、团体的信誉(由核心企业信用作保获得的),因此对该供应链中单个相对而言弱势企业的融资能力和风险评估将采取整体性的考察,从该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核心企业自身的信誉度、市场规模等考虑该中小企业所现实具备的抗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这种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所做的静态的、保守的评估,它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正确地评价中小企业实际的融资能力和业务能力,可以使更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接受到银行融资,从而盘活供应链内所有的企业。当然这种融资风险能力的评估仅仅是限定在上下游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特定的贸易关系下的评估,即以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与之有关的贸易融资,避免了资金的挪用,从而加强了银行对贷款的监管力度。同时,物流业的引入,也增加了第三方监管人的监管质押物的责任,可以随时为银行提供预警信号,使得整个供应链更加稳定、流畅 。

这种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实际上是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在这种模式下,金融资本对中小企业的能力不再单纯地以其现有成本、能力评估,而是将它看作是核心企业的一个有机部分,认可中小企业真实的市场运营能力;对于银行来说,这种模式也帮助银行从过度依赖核心企业、过度投资核心企业造成的贷款风险中解脱出来,培养了新的、有活力的中小客户,降低了客户开发成本,提升了客户增长率;对核心企业来说,将信誉转化为资本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生存的应有之义,通过这种供应链,它的信誉成功地转换为价值并有了市场交易的价格,不仅是它的现实资产得以盘活运用,还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利润也随之增加。

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概念、目的及流程

(一)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概念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买方以其所应收入的预付账款为保证金,向银行等金融资借贷融资款用于其发展业务的模式。当然,无论何种形式,金融机构需要对质物、资金流拥有控制权,并签署四方协议(金融机构、借款方、监管方、上下游企业)保障全部结算通过银行进行。在供应链金融下的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指由核心企业提供担保,以买卖双方真实有效的贸易合同为依据,用就此合同产生的预付账款下的买方的提货权、或者是已在途中、已库存的货物为质物,银行向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以垫付货款,卖方将据此合同收入的第一笔款项作为还款额,由上下游中小企业直接将货款支付银行,首先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融资模式。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再是单纯的“库管”或者“运输队长”,它的新使命还有对已质押货物的提取等进行监督管理。

(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目的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与核心企业所处的地位、实力相比,依附于其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在相互的市场易中处于劣势,中小企业得以继续生产的资金源于核心企业的预付款,而预付款的支出无形中增限制了资金流动,不利于资金流在市场中快速、流畅地运行,而一旦资金匮乏,这必然需要融资。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市场中为大型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在与大型企业进行稳定、长期的贸易时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对宽松、便捷的融资服务。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融资企业以向为其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提供保证金为前提,在核心企业为其信誉担保的情形下,通过从第三方监管人处分批提取货物,减轻其无力全额支付资金或者是支付全额资金后负担沉重的压力;同时分销商批量采购可获得批量优惠价款。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对银行而言,是一举多得,利远大于弊。这种模式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不再或者盲目或者保守,这为银行充分挖掘了优质的客户资源,降低了银行选择客户的风险,而银行承兑汇票不仅作为物权凭证还可以令供应商承担连带责任,又给银行上了一层保险锁。

三、案例分析

以注册资本6亿的L手机制造商为例,L公司为了不断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扩大销售规模,就需要增加下游某中小企业G作为其稳定的经销渠道。那么,L作为核心企业现款后货的经营模式,G公司产生的现金流缺口在A银行传统担保模式下就不可能获得贷款,无法满足L公司的要求。而在新的预付账款模式下,L公司能够以其被价格化了的信誉为担保,为G公司向A银做保,而A银行则为G公司提供信贷以完成G公司购入L公司手机的目的。

(一)融资存在的风险 对于经销商G来说,它销售L公司的产品的风险来自于市场竞争,由于目前手机行业竞争激烈,手机更新淘汰比较快,其价格波动也很大,往往上市3000元左右价位,半年后价位就跌倒了2000元左右,对经销商们来说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差,也会造成A银行由于对市场预期的偏差性评估导致投资资金的损失。对于L公司而言,如果经销商G没有良好的经营,达不到销售量,就可能造成L公司必须回购其手机的风险。对A银行而言,如果L公司由于经销商G的订货量低于双方所签的合同规定而违约拒绝回购,那么A银行不得不承担剩余手机库存的风险。

(二)融资方案分析 面对L公司的下游企业G公司因资金缺口产生的融资需求,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A银行的风险评估是针对L公司进行的,它需要对L公司的营运能力、规模、实力以及银行信誉等一系列资质信息进行评估,此外,它还需要对L与G之间的合同是否真实有效做出判断。根据评估,A银行认为L公司实力雄厚,无不良贷款,信誉良好,因此A银行认可L公司的信誉担保,并基于L公司与经销商G之间的真实有效的手机购销合同,与经销商G签订了对G的融资授信协议。A银行在购销协议签署以后,向经销商G提供预付账款融资服务,即代替G公司向L公司支付部分购买手机的货款,经销商G在这部分手机销售后将销售款支付给A银行,银行再根据G公司此时在银行的保证金额数,通知L公司提供补货。当A与G的融资协议到期以后,如果G经销商没有向银行完成支付足额保证金,则在第三方监管人库存中的手机应有L公司全部赎回。

(三)融资效果 在向G公司提供了预付账款融资以后,G公司不再因为资金短缺而无法增量提取L公司的手机货品,这实际上是扩大了L公司的销售规模,随着G公司营业额的提高,L公司的销售额也提高至62% ;

而由于G公司对市场行情的评估正确,使得其拿到的手机货量与市场需求接近,这样L公司所要承担的手机回购任务就非常的小(不足以影响其正常运营),而G也因为能够拿到足够量的手机货品销售,而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业绩提升了53%以上;而A银行由于愿意为有核心企业做信誉担保的中小企业提供预付账款融资,同年与其他银行相比它的手机行业细分类销售商多出30余家,获得存款近4亿元,通过供应链金融获得的利息、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大69万元。

(四)案例数据化 对A银行为供应链中中小企业G经销商提供的融资服务进行数据化分析,首先要假定市场对于L公司的手机需求量D是呈现正态分布,如此可以将均值和方差固定下来;其次,不再单独计算第三方监管人(物流企业)库存、保管、监管所产生的各种费用,均折入银行贷款。结合当前手机市场的年销量,手机厂商、经销商的行业信息四、预付账款贸易融资模式的风险规避

(一)预付账款贸易融资模式下可能产生的风险 对商业银行来说,可能的风险基本上有:一是虚假保证金的风险。即在没有实际资金从买方账户划入银行保证金账户的情况下,买家向银行申请提货并获得了银行的同意,导致此后银行“货、财”两空的风险发生。二是质物控制风险。作为金融资本的银行并不实际参与到买卖双方的实际物流合作中,这导致银行可能对第三方监管的货物是否存在、存在多少、质量如何等问题不得而知。这里以A银行与L公司和G公司的手机销售融资为例,L公司是否向第三方监管人发出货物,第三方监管人是否已经接受货物并将A银行作为手机存货的所有人,G公司是否在未追加保证金的情况下获得了第三方监管人保存的手机货品。就银行来说,对信息流的不掌握将导致其丧失对质物的控制权。三是赎回时间风险。在银行开出承兑汇票以后,买方中小企业没有按时到第三方监管人处提取货物,那么无论买方的事实原因如何,只要有买方占用银行信贷资金的事实的存在,就会发生银行信贷资金被长期占据的风险发生。四是资金与质物脱离的风险。这种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中的质押物品始终是处于动态的,是随着企业经营不断变化的,这就使得银行的风险也在动态的变化。五是监管公司信用风险。作为第三方监管人,物流公司负有保管、运输质押货物,以及监督质押货物按协议提取的义务,尽管监管公司与银行之间有协议,但是处于自身营运成本等的利益考虑,可能发生不按照协议方式提取或者是与授信客户串通而产生的风险。

(二)预付账款贸易融资模式风险规避 一是通过对现金流封闭式运作规避风险。所谓资金流的封闭式运作就是银行将资金票据支付给客户的交易对方,从而确保贸易单据的安全性。在现实操作中,就是银行将授信交付核心企业,并通过跟踪调查核心企业的运营状态和交易流程,确保资金流的安全。同时,关注与银行金融产品有关的各种潜在的权责具有连带责任或追索能力的权责,如应收账款转让、商票保贴等。二是通过对质押物的选择规避风险。质押物的价值来源于其品质本身以及良好的仓储保管,简单来说质押物越是生产生活所必须的、越是宜储存宜保管的,越是容易变现或流通的,对银行来说就是越好的质物。因此,银行通过规避风险的不二选择就是把住物品质量关。三是通过会计审慎性原则规避风险。银行通过审计,掌握质押物相应的价格走势,设定价格变动模型,并与企业约定一旦质押物在市场上的价格跌幅达到固定比率时,该融资企业须补足因质押物价值下跌而造成的保证金差额。四是完善银行内部管理机制。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有效预防预付款融资模式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商业银行应采取专人管理、专人监管、专人稽核,各环节独立操作,独立运行,互不干扰。当然还可以要求私营企业的负责人提供个人无限责任担保,以约束融资企业行为,增强企业还款能力。五是综合治理,全面防范。银行在开展预付款贸易融资业务时,也事先确定好融资企业的资质要去,对于融资企业成立年限、融资企业负责人的从业记录、企业缴纳税务和银行借贷信誉记录,其与核心企业发生贸易的时间都应该有量化的规定,不能以概括性的言语一句带过;银行在选择第三方监管人时,也应该关注监管人的实际运营能力及企业信誉,比如说可以要求第三方监管人具备成立不少于3年的时间,不低于100万的注册资本,拥有合格的物流也的相关资质,拥有完善、清晰的物资管理结构,拥有足够的物资存放场地,同时第三方监管人还应具备足够的违约赔偿能力。在第三方监管人具备了上述条件以后,银行仍然需要尽到自己对质物不定期监管的权责。

第6篇:金融资本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公民财产权利;社会资本;纽带关系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2-0005-05

公民财产权利,是公民个人和家庭对于依法拥有的财产所享有的各项权利。西方社会公民财产权利的确立和财产权体系的形成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逐步完成的,并最终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财产权结构。从转型期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伴随着我国公民财产的积累与分化,个人财产权利的意识日益增强,不仅形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公民财产权结构,而且引发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产权结构的思考。而在我国公民财产权利逐步确立的同时,我国的社会资本也在迅速增加,那么公民财产权利确立与社会资本之间是否存在纽带关系呢?本文拟对此阐明一己之见。

一、对于社会资本的基本理解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曾指出①:“人类在转变和交易活动中花费时间与精力创造出来的所有资本形式,都是为了发展出可以在未来增加收益的当前工具和资产。当人们从当前消费中抽出资源并将其用于增加未来消费(或生产)可能性时,资本也就形成了。”可见,资本作为经济学的范畴,指的是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资产与资源。②经济学最先分析的资本是与劳动力、土地相对应的物质资本,其后金融资本也成为经济学的分析范畴。到了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贝克尔(Becker)等人又将人力资本概念引人经济学分析中。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e Bourdieu)倡导的社会资本概念迅速流行开来,③ 不仅受到多学科的关注,而且引起了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那么,社会资本是否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一样,也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一类资源呢?

物质资本是人们为生产活动进行投资的产物,而金融资本则有条件地为投资(包括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提供资金。自人类创造出金融资本以来,物质资本的形成已经与金融资本息息相关。“物质资本是在将时间和其他资源用于制造工具,建造工厂、设施和其他物质性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们反过来又能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或增加未来收益。”(奥斯特罗姆,2003) 物质资本是人们投资形成的物质性的资产,同时也是必须由人力资本来运用的资本。“人力资本是使用和维护物质资产以生产新产品和创造收益所必需的。”(奥斯特罗姆,2003)由于人总是社会的人,人类生产具有社会性,合作与协同自然成为人类劳动的特点。生产活动中个人对待合作的态度,工作中能否协调一致,也自然成为影响总体工作效果与质量的非常重要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共识、人际关系、社会网络、信誉信任、合作的规范等,则是影响合作与协同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有的属于社会结构性质,有的属于认知性质,但其共同点都是人们在社会性相互作用中的产物,是在人际合作性互动中形成并积累起来,并能够产生收入流的一类资源,同样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④ 这些社会资源均需要投资才能形成和积累,并且同样能够产生投资收益,因而也就具有了资本的基本属性。于是,使用社会资本这样一个基本概念来指称此类社会资源是必要的,社会资本也因此成为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并列的一类资本。

然而,认识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在漫长的人类生产合作史中,对于影响合作与协同的上述诸多因素,人们似乎总是习以为常,而并未将其视为一类资本。直到20世纪下半叶,当世界银行在扶助发展中国家的项目实践中,对于同样的项目在不同地方实施,为什么投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大致相同却结果迥异而倍感困惑,从而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开展研究,由此对于社会资本的认识才揭开帷幕。世界银行资助的专家、学者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他们深入项目实施的不同地区进行研究,所揭示的因素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与人际合作息息相关。如果概括他们的研究成果,结论就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地区,存在导致合作顺利开展的一些因素;而项目未能成功实施的地区,所缺乏的正是导致合作顺利开展的因素。世界银行资助的这些研究成果所揭示的与人际合作息息相关的因素,涉及人际关系、社会网络、共享的隐含知识⑤、信任、合作的规范,等等,都是人际交往的产物,它们影响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合作与协同,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一类资源。这类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资源,显然不是经济学此前揭示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所能够涵盖的,是一类人们以前并未进行过理论概括的、同样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资源,也就是一种能够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并列的新的资本。借助业已存在的社会资本概念,人际关系、社会网络、共享的隐含知识、信任、合作的规范等与人际合作息息相关的因素,遂被称为了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虽然具有资本的共性即一般属性,但也存在着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某些个性。如物质资本会因为使用而耗损,而社会资本则相反,不使用反而耗损而使用则会增加。在这点上,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相似。在物质资本的投资上,投资者为了获得经济利益的动机十分明确,而人们投资形成社会资本却不一定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物质资本是有形的,而社会资本是无形的。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类个体身上,而社会资本则存在于人际交往之中。因此,在研究社会资本时,既要看到它作为资本的共性,又要看到其所具有的特点。同时必须认识到不论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存在哪些不同之处,社会资本同样具有资本的基本属性,并且,无论是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抑或社会资本,“所有资本都是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单独一种资本是不够的”。(奥斯特罗姆,2003) 而诺曼・厄普霍夫则进一步指出:在社会资本缺乏时,因为缺乏信任、义务、独创性、合作、可靠性和其他人类能够展示或抑制的特性,其余资源可能有较小的生产能力。⑥ 可见,社会资本这类人际合作性互动的产物,是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本并传递到物质资本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生产能力的放大作用。

世界银行所资助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成果,大多与发展问题有关。在1998年世界银行的24篇社会资本系列工作论文中,除了Paldam 等人的文献评述(Martin Paldam和Gert Tinggaard Svendsen,1998)以外,无一例外都是以经验研究为基础,关注了发展中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此后,关于社会资本的经验研究迅速扩展到各个领域,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治理、村庄公共项目管理到世界银行的小额信贷项目,直至劳动者就业、企业创建、产业集群,甚至转型国家的民主政治等,社会资本的研究出现了如Fine(2001)所说的遍地开花的“手工作坊”式的兴旺景象。世界银行的迪帕・纳拉扬(Deepa Narayan)和兰特・普里切凯特(Lant Pritchett)将这一研究社会资本的特点,总结为“以主题为导向的社会资本的功能定义的”分析,并且认为这可能导致“永远也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⑦ 不过有幸的是,对于社会资本的理论研究已经受到重视,对社会资本类型的整合也正在进行。克瑞奇纳和厄普赫夫(2004)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型和认知型两种,也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加进了关系型社会资本。⑧ 而安妮鲁德・克里希娜(Anirudh Krishna)则将社会资本分成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两种类型。⑨本文将基于结构型社会资本与认知型社会资本的划分,分别探讨公民财产权利与结构型社会资本与认知型社会资本的纽带关系。

二、公民财产权利与结构型社会资本的关系

结构型社会资本涵盖人际关系与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中属于社会结构性质、而与认知型社会资本相区别的社会资本类型。相对于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与网络因系客观存在,比较容易辨识。虽然迄今社会资本研究中的大量文献均是对关系与网络的研究,但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将公民财产权利与关系、网络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以揭示公民财产权利与结构型社会资本的纽带关系,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就结构型社会资本所包括的关系与网络的关系论,网络即社会关系网,是主体所建构的所有人际关系的网络,而关系则是社会网络上的节点。因此,建构关系成为建构网络的基础,而关系与网络的建构同公民财产权利之间存在着纽带关系。

迄今的研究,无论是思想实验还是历史考察,都揭示了产权之所以形成,与稀缺性以及随之产生的人们之间对资源的争夺不无关系。对于那些能够给人效用的资源与物品,在产权形成之前,由于是无主物,谁都想占有与夺取,因此而争斗不断。对稀缺资源与物品的争夺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于是在争夺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确立一定产权规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无论产权规则是最初的“谁先占归谁”规则,还是社会大分工后形成的“谁劳动归谁”规则,从历史上看,由于形成了一定的产权规则,人们之间的争夺开始受到产权规则的一定约束。但直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市民社会的形成,个人方得以摆脱人身依附关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式的财产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界定和保护始得以制度化。

对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界定和保护,大大减少了人们之间由于财产权利的不明晰而产生的利益矛盾,自然也有利于人们之间关系的改善。在财产归属清楚的前提下,只要人们彼此尊重他人财产权利,相互之间遵从财产制度的规范、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经济交往,各自的经济利益也就能够得到保障。即便是由于不确定性而产生某些问题,通过彼此之间的协商也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双方的经济纠纷还能够诉诸法律以求得公正的解决。于是,基于公民个人的财产权利进行经济交往,无论是交易还是合作,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相对清晰。

在财产权利得到制度保障的条件下,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迅速突破特殊信任所划定的狭小圈子,交往半径普遍拓展。在这一过程中,从社会资本意义看的人际关系,即人们社会网络上的节点,较之以往也获得迅速增加。因为随着交往半径的扩展,人们在同更多交往对象的交往中,基于对交往对象的熟悉与了解,而筛选出可以作为社会资本意义的“关系”所建立的对象,以扩展自己的社会网络。这在现实的经济关系中也易于得到印证。现实的经济关系是在经济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无论交往对象是不是自己建构的关系网中的成员,哪怕是一次性的经济交易,也同自己形成了特定的经济关系,但这显然并非社会资本意义上的关系。然而正是在经济交往实践中,通过主体的筛选,那些“志同道合”的交往对象或将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成员,而那些非同类者则最终会“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见,由于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确立,在公民财产权利得到制度界定与保护的前提下,大大推动了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使得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得以突破特殊信任的藩篱。而迅速扩大了的交往半径,使得个人的交往对象普遍增加,最终通过个人筛选,个人社会网络上的节点也会增多,个人的社会网络也因此而得以扩大。

三、公民财产权利与认知型社会资本的关系

认知型社会资本包括共享的隐含知识、信誉、信任、合作的规范等,是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与人们的认知息息相关的社会资本类型。共享的隐含知识、信誉、信任、合作的规范等认知类成果,之所以成为社会资本的一类,系由于它们都关乎人们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及其效率,因而客观上也是影响人们合作成效的社会资本。

公民财产权利的形成与确立,在推动个人交往扩展,从而促进个人社会网络上的节点增多和社会网络相应扩展的同时,也会导致认知型社会资本的积累。下面我们即以共享的隐含知识、信誉、信任、合作的规范为例,揭示公民财产权利与认知型社会资本之间的纽带关系。

随着公民财产权制度的建立,公民个人的财产权利得到制度的保障。基于正式制度对产权的界定与保护,人们之间会迅速形成法定的财产权利的观念与意识。这种与制度息息相关的、依法获得的财产权利的观念,既会形成强烈的“我的财产权利依法不容侵害”的意识,也会产生“他人的财产权利依法得到保护,如果侵害别人的财产权利会受到法律惩处”的意识。在这样的观念与意识引导下,人们之间能够逐步形成彼此尊重财产权利的行为方式。而彼此尊重财产权利的行为方式,显然又有利于人们之间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经济生活中的和谐交往,从而有利于个人结构型社会资本即关系与网络的增多与扩展,当然这已经涉及结构型社会资本与认知型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这里不予展开。

有了依法取得和保护的财产权利,个人将形成稳定的预期并获得依法增加财产的激励,产生投资性使用财产的动机并在约束条件下进行投资决策。而随着依法获得并得到保护的财产的增加,人们将愈益约束自己的机会主义动机,着眼于长期利益进行考虑与决策,从而能够经受短期利益的诱惑。这也就是中国先贤所论的“有恒产者有恒心”的精义所在。自我约束机会主义行为的结果,就是主体信誉的积累与确立。信誉作为可信任的声誉,其建立无疑能够减少人们交往中了解与筛选交往对象的进入成本。而对于信誉主体而言,良好的信誉无疑又是其值得倍加珍惜的无形资产,会为其带来更多的经济交易与合作的机会即商机。正是基于这一认知,笔者明确将信誉归入社会资本中予以论述。⑩

信誉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但信誉一定有其主体,是主体在人际交往中信守承诺的行为为其带来的声誉;而信任则一定是双方的事,总是“谁信任谁”或“谁被谁信任”。有信誉者容易被信任,但信任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往往因为信仰、亲情、友情和恋情等而产生信任关系。这表明信誉与信任之间绝不是一种线性的因果关系。

就信任与公民财产权利的关系论,显然我们也不能得出信任与财产的多少有关的结论。因为大量的事实说明,穷人之间的信任往往比富人之间的信任更可靠。但我们也不能够认为信任与公民财产权利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信任与公民财产权利之间客观上是存在一定的纽带关系的,这在经济生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众所周知,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无论进行交易还是合作,都需要了解对方的经济状况,对于那些企图空手套白狼的人,了解对方真实财务状况的人们一定会退避三舍,而绝不会与其发生交易或合作关系。正是因为经济活动中任何对于对方的盲目信任都将导致自己的财产权利受到侵害,资产遭受侵蚀,所以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对于“皮包公司”才会抱有高度的警惕,而绝不会给予盲目信任。而国家之所以制定关于工商注册的有关法律规定,也就是要从制度上防范“皮包公司”的危害。

如果说“皮包公司”不具有普遍性,那么我们再举经济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一些事实,进一步说明公民财产权利与信任之间存在的纽带关系。在借贷关系中,借出款项一方为防止贷款损失,而要求贷款者提供资产抵押或要求第三方予以担保;货物或服务交易中,交易者要求钱货两讫;再如金融资产交易中的保证金制度设计等,无一不是经济活动中公民财产权利与信任之间纽带关系的反映。

合作至少涉及两方关系,也可能是多方之间的合作。合作的规范是人们在相互合作中,规范彼此行为以维系合作关系的共同认知与行为规则。人类生产合作已有漫长的历史,但在市场经济出现以前的生产合作大多以换工、互助或简单协作等形式存在。虽然共同遵守合作规范是合作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在公民财产权利获得制度确认与保护以前,由于合作形式初级,合作的规范也相对简单。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经济领域的合作愈益复杂,无论是何具体合作事项都会涉及资源或资产。合作各方需要就合作事项投入相互约定的某些资源或资产,既可能是商定的出资额,也可能是有人出资而其他人出技术、土地或设备等。但无论是资金、技术、土地,还是厂房、设备,无疑都是合作者拥有产权的财产。如果商议合作的任何一方,对于所约定投入合作事项的资源或者资产没有财产权,合作是不可能进行下去的。所以,市场经济中合作的前提是合作各方均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对于约定投入的资源或资产享有无可争辩的权利。在这一前提下才可能产生合作意愿、建立合作关系。合作规范是在合作关系建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作前提既然是公民财产权利的明晰,没有公民财产制度的确立,公民财产权利不能依法界定和得到法律的保护,合作将难以开展,遑论合作规范的形成!

注释:

①奥斯特罗姆的论文《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概念》原载于世界银行1999年出版的《社会资本》,由曹荣湘选编入《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一书。

②迄今学术界已公认的资本有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除目前引起热烈讨论的社会资本概念外,也有人提出自然资本、文化资本、制度资本等概念。

③布尔迪厄于1980年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了《社会资本随笔》,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

④参见程民选:《论社会资本的性质与类型》,《学术月刊》,2007.10。

⑤隐含知识,Joseph E.Stiglitz称之为tacit knowledge,Alfred Schutz称之为stock knowledge,是指成年社会成员用以处理其日常生活的已经潜移默化的知识,包括价值观、信仰、社会―文化概念等。

⑥⑦⑨参看帕萨・达斯古普特等编《社会资本―― 一个多角度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第355页,第91-121页。

⑧对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是另外一个问题。Gatzweiler和Franz(2005)从学科领域出发,将社会资本划分为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观点;特纳(2005)将社会资本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予以思考;Murray(2005)将研究社会资本的视角总结为网络方法、理性选择方法、公民参与方法;Woolcock和Narayan(2000)则认为政治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鲜明的视角:社区视角、网络视角、制度视角和协同视角。

⑩参见程民选:《信誉: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财经科学》,2005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程民选,刘益.论市场经济对信用秩序的要求[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2).

[2]C.格鲁特尔特.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Citizens Property Rights and Social Capital Ties

Cheng Min-xuan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of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Sichuan 610074,China)

第7篇:金融资本的概念范文

新粤商大会的主题选择了三个新:新粤商,新起点,新辉煌,这意味着凝聚新粤商的力量,提升新粤商的品牌,树立新粤商的形象。

应对考验

粤商敢为天下先,体现了没有广东人不敢赚的钱。广东商人比较低调,但略显保守。

现在所谓的粤商,这个概念跟原来的理解和差距也变得很大了,粤商最早是指在广东本土经商得地理之先、得政策之先,80年代、90年代初说广东话的粤商。现在经营企业的人已经远远不是这个范围了,而是指受了一些广东商业意识的影响而崛起的新的状态,现在已经很难用粤商来概括了。粤商是新的概念,不是说粤人就是粤商。

一直以来,粤商也历经着考验。每一个严峻考验,都迫使部分企业衰败或倒闭,但也催生了大批新企业。新粤商们在一次次集体变脸中继续抢跑领跑。

从1988年~1990年,商品经济秩序确立,“草莽致富”的第一代创业者或倒闭,或被吞并。有知识、善应变的第二代创业者走上舞台,“守法型”企业兴起。

1997年后,国内“金融紧缩”和亚洲“金融风暴”夹击,大批“盲目下海”企业难以为继,“新经济”、“新技术”大量兴起。

人们经常评价粤商经营模式有五个优点:实用实战,有狐狸般过人的敏锐度;求真务实,一切以结果为导向;勤奋刻苦,有永不疲惫的黄牛精神;敢于拼搏,有狼一般的攻击力;危机意识,从暴力时代向武力时代转型。的确,改革开放以来,粤商历经冲击始终屹立不倒,靠的是永远快人一步的敏锐。

如今,粤商又面临着第三次冲击。新劳动合同法、成本上涨、环保要求提升等,向企业提出更高的社会责任要求。这一次,“掠夺型”企业将倒闭而“责任型”企业将兴起。

转型求变

首届新粤商一方面定位在广东,是广东的商帮大会,同时又不局限于广东,而是以广东为核心,办成全中国的粤商大会,全世界的粤商大会,立足于广东,面向世界。这是展示新粤商风范、打造粤商品牌、扩大粤商影响、凝聚粤商力量、粤商再次发力的时机。

对于首届新粤商大会,不少参会的企业家认为“树起新粤商大旗,吹起重新领跑的号角正逢其时”。

尤其是今年以来广东的制造业,一夜之间有很多的外商投资走了,或者是广东的制造业发生危机了等等,这也对粤商是一个挑战。

广东有很多的新型企业,是以科技作为前沿的。现在这种形势下,很多的企业都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包括深圳,深圳早几年的时候,八几年进来的企业都到东莞和内地了。珠三角的企业一夜之间走了多少,但是很多企业留下来了,很多优秀的IT企业下来了。

在广州,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7.76%,软件、生物、金融、中介、现代物流、动漫网游等新型服务业勃然兴起,打造“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佛山也提出了建立金融后台的发展规划,大力引进国际金融巨头。

在东莞,15000家加工贸易企业中已经有5000家涉足内销市场,与其说是企业倒闭到不如看做是重生。

在深圳,华为、中兴、比亚迪等新锐迭起,高新技术产值已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粤港共谱新的“前店后厂”的篇章。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之中,广东人只会在家门口发财,如今也有一些粤商开始“游走”,到异地投资。一群原本为“坐商””的广东人,拉开了向“行商”过渡的大幕―――中山的电脑商集体扎根重庆;刘志强、翟美卿的“金海马”全国遍地开花;万科、珠江地产、碧桂园向内地强势输出粤籍“地产文化”;TCL越南设厂,格力投资巴西,华为在非洲、俄罗斯扎根。

走出去的粤商传承着广东人的吃苦耐劳,新粤商在转型时期继续着财富梦想。

■动态

浙洽会首次推出国际金融资本专场

浙洽会将成为浙商对接国际金融资本的大平台。浙洽会组委会近日宣布,第十届浙洽会七场产业对接洽谈活动已全部排定,其中包括首次推出的国际金融资本专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走出国门,主动接轨新加坡、英国等境外资本市场。为帮助浙江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通过跨国并购、股权投资、公募上市等方式对接国际资本,提高抵御金融市场风险能力,第十届浙洽会产业对接洽谈活动将新增国际金融资本专场――浙江省民营企业对接国际资本洽谈会。

点评:实力雄厚的浙江商人最近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也屡有动作,民间大量的资金也开始在国际市场淘金。通过对接,将有更多嗅觉灵敏的浙商在资本市场大展拳脚。

慈溪南京商会近日成立

5月27日,慈溪南京商会在南京成立,同时还举办了中国宁波(慈溪)杭州湾新区投资环境说明会。

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的慈溪市,从交通网络末梢的滨海城市,大桥通车后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开放城市的枢纽,极大地提升了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而慈溪人也不甘于在自己的家乡创业,越来越多的慈溪人来到南京投资建厂。近年来,慈溪籍人士在异地经商办企业的队伍日益壮大,在南京的慈溪商人群体已经初具规模,现有200多家企业,行业涉及家电、电子、塑胶、五金、模具等。

点评:新成立的慈溪南京商会是继慈溪深圳商会、慈溪上海商会、慈溪北京商会、慈溪宁波之后,又一个异地商会组织。慈溪南京商会的成立将成为一座沟通南京与慈溪之间的桥梁,促进两地共同繁荣。

浙江商会投资营口塑料工业园

由浙江商会投资兴建的营口台州工业园,在辽宁省营口塑料工业园破土动工。该工业园总投资将达22亿元,占地25万平方米,旨在打造成东北最大的塑料模具工业园区。

第8篇:金融资本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资本运营;模式;特点

一、资本运营模式的分类

(1)实业资本运营。实业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集团将资本直接投放到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中,以形成从事产品生产或者提高服务的经济活动能力的一种资本运营方式。其目的是运用资本投入所形成的实际生产经营能力,以获取利润并使资本实现保值、增值。(2)产权资本运营。产权是指法定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的总和。产权资本运营是指在产权交易市场上,通过产权交易,使企业资本快速扩展或收缩,从而优化资本结构,使资本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企业选择的资本运营战略不同,采取产权资本运营的具体形式也不同,主要有兼并、收购、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形式。(3)金融资本运营。金融资本运营是指以金融资本为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资本经营活动。他主要以有价证券为表现形式,如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同时也有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金融资本运营活动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有价证券的价格波动以及它本身的固定报酬,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其持有的金融资本通过交易升值,达到资本增值保值的目的。但金融资本运营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在选择金融资本对象时,应考虑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和便利性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二、资本运营的特点

资本运营尽管是一种经营活动,但与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1)以资本导向为中心。资本运营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始终以资本保值增值为核心,注意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资本运营以存量资产形式所表现的产权为运营对象,他通常会导致产权的转移,使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生产经营以产品导向为中心,只注意产品生产开发和产品品种质量,不能导致股权结构的变化。(2)资本增值速度快。资本运营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可迅速地扩大资本,使资本快速增值。而生产经营从购入原材料、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到生产出产品来,销售后再取得货币资金,靠内部积累扩大资本,因而资本增值速度较慢。(3)可分散经营风险。资本运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经营风险较大。为了保证资本的安全,资本运营可以进行资本组合,利用金融工具回避经营风险。而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旦主导产业发生危机,由于经营行为的单一性,经营风险无法分散。

三、影响企业资本运营的主要问题

(1)企业的战略规划是影响资本运营的主要问题。企业在进行资本运营的过程中,事前是否进行了科学的战略规划以及资本运营的过程是否符合事先的战略规划,是关系到企业资本运营和科学有效进行的重要问题。我国的企业在进行资本运营的过程中总是缺乏有效、科学、完整的战略规划,只是传统性的盲目追求企业规模快速扩大,资产快速膨胀,这对企业多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很重要,例如,规模扩大后整体能否协调,长期发展中效益的发展以及成长能力的增强,如果一味追求扩大规模,而不注重整体的协调成长,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企业就非常容易出现资金问题,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也必然会导致企业资本运营的绩效不佳,甚至企业走向破产的深渊。(2)企业的资本控制体系不够健全。第一,预算制度有名无实,资金管理有章无序。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有些企业虽然有预算制度,但该制度没有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原则性依据,只是有名无实,随意地人为更改,预算制度只是企业中的一个摆设,并没有起到它应该有的作用。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没有一个标准的筹划和控制,根据领导的个人意愿随意支配,内部使用也十分混乱,没有根据应有的比重使用资金,私人占用,挪用生产用资金到长期投资方面,缺乏严密的考核依据,成本费用不能按照规划准备等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企业运营时间的加长,这些不合理的现象会越来越常规化,甚至根深蒂固,即使企业发现了这个弊端也难以短时间根除。第二,企业的监督考核体系不完善。有些母企业对子公司的投资融资情况资金收支情况对外担保的详细情况或者负债情况利润分配等重大的资金问题掌握严重不足。还有一些母公司为了扩大资金规模,盲目随意地进行投资,并未对投资对象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只是凭关系或者主观判断,有的企业领导对自己内部的财务状况了解不清,财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不了解,而且财政权利也不足,再加上内部审计等制度建立不完善,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运行,而会计核算跟着领导的主观意志走,这样使得财务监管疲软乏力发展滞后,也造成由于上下级之间沟通不及时或者由于隐瞒甚至等出现较大的资金问题时才能发现漏洞的情况。第三,资金使用效率低。很多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与内部多级法人的资金占用的矛盾凸显,使得使用率低下。甚至有的企业子公司违背法律多头开户,资金难以控制。有的企业集团内部有大量的资金储备,宁愿用来闲置也不愿为了急需的小额资金割肉,导致子公司的资金短缺,用高额贷款来缓解一时压力却造成了高成本运营,财务费用居高不下。

第9篇:金融资本的概念范文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始纷纷走向世界。伴随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资金管理在企业经营工作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走上历史的舞台,在企业发展道路上扮演着资源配置、资金管理等重要角色,不仅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且也弥补了金融体系功能的不足,产融的结合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本文通过探讨采用合适的产融结合模式以适应企业集团战略发展要求,从而促使企业集团实现跨跃式发展,在经济大舞台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 产融结合 财务公司 企业集团

一、引言

1. 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状况

资金如同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均离不开其支持,资金管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

当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资金管理上或多或少会出现如下问题:集团内部各个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经营情况均多头开户,银行存款分散在各个企业当中,达不到规模效应,因而影响企业集团的贷款力度和资金使用效率;各个企业分别与各自银行发生业务关系,造成企业集团财务费用与资金成本的大量增加;管理效率高、经营效益好、资金周转快的企业往往有大量的经常性存款处于闲置状态,没有真正发挥出资金使用价值,而资金投入量大的企业或效益好的投资项目却因为资金匮乏,不得不向银行大量举债,增加了企业贷款利息成本支出;由于母公司只是对下属公司的资金头寸进行管理,因此很难了解和掌控下属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下属公司不顾集团公司利益经常挪用、拆借本企业闲置资金,从而极有可能造成资金管理上的失控。

正是企业集团出于为加强资金管理,降低财务费用和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出发,促使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应运而生。

2.财务公司发展历史

财务公司最早的雏形是于1716年法国创设的通用银行。在美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非银行的财务公司出现于1878年,之后财务公司从19世纪初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满足消费者信用需求的一种新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美国金融体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财务公司约占整个美国金融机构数量的11%,达到近1300家。

我国第一家财务公司是于1987年5月批准设立的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约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近百家,资产近万亿元,业务规模越来越大,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发展过程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在金融体系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二、基础理论概述

1.产融结合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内在结合。当前在产融结合的理论研究中对其定义大致有两种:从广义上来说,产融结合是指产业和金融业的资金合作和相互流动,包括体现为债券债务的信贷关系和体现为产权的投资关系;从狭义上来说,产融结合是指在生产高度集中的基础上,产业和金融业通过股权参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事结合等方式所形成的资本直接融合关系,其中包括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的单向渗透和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相互、双向渗透。产融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结果,是资本追逐利润的运动形式之一,是资本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适应不稳定市场环境的必然选择。渗透性、互补性、组合优化性、高效性、双向选择性是产融结合的特点。

2.产融结合实现途径

在我国实现产融结合的途径大致可以总结如下:(1)金融资本参股产业资本;(2)产业资本参股金融资本;(3)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参股;(4)企业集团在集团内部设立财务公司。在以上几种产融结合的途径中,由于受到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限制,加上金融资本所具有的较高行业收益率和较大风险,对于金融资本参股产业资本这种产融结合途径较难成为产融结合的主要方式。其他几种产融结合形式比较常见,特别是财务公司更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重要选择。

3.财务公司

对“财务公司”概念的认识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加以理解。广义上的财务公司是指银行以外的专业融资机构,能提供贷款及类似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金融服务,包括企业附属财务公司和非企业附属财务公司。狭义上的财务公司专指企业附属财务公司。

在国外财务公司没有一个统一定义。在我国财务公司是指依据《公司法》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设立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的非银行机构。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战略选择

1.企业集团成立财务公司的战略意义

(1)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实现产融结合的有效方式

①产融结合是产业和金融通过资本合作实现特定职能的结合,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产融结合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

②财务公司能够促进企业集团快速发展。财务公司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结果,是产业资本向金融领域渗透的一种有效方式。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企业集团在实现多元化经营和资本增值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集团内部资金、资本和资产进行集中化、集约化、集团化的管理,而且对外部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企业集团需要有自己的金融机构服务于产业的发展,这就促使了财务公司的产生,其作为企业集团的融资平台为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新鲜血液。

(2)财务公司有助于企业集团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

企业集团要走向世界,实现全球化战略经营目标往往会采取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战略。通过实施纵向扩展战略,将企业内部各种资源集中优化,尤其是把分散在各个成员企业内部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庞大的资金规模。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资金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的利用价值,使企业集团内部各个企业共享统一的资源,降低对外部金融机构的依赖。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中发挥金融职能的重要环节,可以为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实现金融资源的共享,能够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集团的竞争力,从而成为企业集团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重要途径。此外,财务公司由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组建,其与成员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较好地消除信息不对称、节约交易成本等问题,有助于企业集团及其财务公司的更好发展。

2.财务公司模式对企业集团经营战略影响

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公司在同一个时期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的选择模式也有所不同。因此,企业集团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发展阶段进行选择,并有所侧重。

(1)“司库型”财务公司

当企业集团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内部资金管理、运作和风险控制的任务会变得越来越重,集团母公司的资金管理职能部门迫切希望成立在管理职能上更为健全的部门或组织进行资金的专门管理;另一方面,内部资金、资本市场或内部银行、内部结算中心本身并不是金融机构,因此难以同外部金融机构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建立有效地联系,而且在寻求外部融资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这就促使企业集团把内部资本市场分离出来,成立财务公司以满足越来越多的金融需求。

由于司库型财务公司是在原有集团内部各自公司财务进行简单组合的结果,业务扩展能力不足,加上在金融风险和控制风险方面相对较小,业务范围较为狭窄。因此,司库型财务公司适合刚刚成立不久,出于对集团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为主要目的,而且对外部融资、咨询、保险和信贷等业务还不熟练地情况下建立的财务公司。由于目前中国的财务公司在人员专业化、风险管理、治理结构等方面专业性不足,大多数都集中在这个范畴之内。

(2)“信用型”财务公司

制造业公司在销售过程当中为了扩大其产品销售,尤其是耐用消费品或者大型工业机械设备,经常会采取以租赁或分期付款的形式为客户提供信用。这样的做法常常给企业带来财务上的巨大负担,甚至可能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以致失血过多走向破产。因此,制造业企业集团就会通过建立附属财务公司,将母公司的产品销售业务与应收账款的管理相分离。销售部门只负责产品销售业务,并且直接从财务公司获得产品销售款,而将信用发放与应收账款的管理移交给财务公司处理,从而使制造业公司从催账、收账的烦恼中摆脱出来,保证制造业公司更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由于信用型财务公司是在司库型财务公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具备其所有功能,而且功能进一步提升,还具备了某方面的专业化职能。目前主要有两种专业性信用型财务公司,即“信用信贷型财务公司”和“投资理财顾问型财务公司”。我国虽然有不少耐用消费品和大型工业机械设备集团,但由于人才配备、专业化管理、风险控制方面与国外尤其是美国公司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加上管理规定财务公司只能从事“办理集团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因此信用信贷型财务公司很少甚至没有,还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以及政策的支持。投资理财顾问型财务公司就是将上市咨询、证券投资咨询、证券发行、基金信托管理、咨询评估等金融咨询类业务融入到财务公司,由财务公司来从事集团的投资银行业务,在这方面我们的差距就更为明显了。

(3)“全能型”财务公司

全能型财务公司不仅具有上述两种类型财务公司的业务功能,同时还在很多方面具有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形态。这种模式下的财务公司,不仅具有银行业务,而且具有证券、保险、租赁等金融业务,可以说是一种金融混合体,一般由多个国家的不同类型的金融子公司组成。它的发展得益于金融自由化、多元化与企业集团的跨国经营。

全能型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更广,业务功能更全,其不仅可以发行本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的股票,筹集集团可长期使用的权益资金,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吸收集团成员企业之外的战略投资者,不但增强财务公司的资本实力,同时还能增加企业集团可用的权益资金。但是,由于全能型财务公司在人力资源、风险控制、量化分析和控制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涉及到金融业务方面,对于金融风险的控制非常严格,因此组建该类型财务公司的方方面面要求会更高,业务管理要求也更加规范,然而其是要走向国际化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财务公司距离这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不断努力和提高,也需要金融环境的支持与帮助。

(4)产融一体化集团

财务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财务公司朝着产融不断集中和壮大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巨型产融一体化控股集团。其主要承担着综合型金融服务者的职责。金融业务包括商业和投行的几乎所有业务,或者朝着单一的投资银行发展。由于其规模巨大,集团对所在行业形成垄断,因此对行业的影响深远。

目前,大多数财务公司的主要业务仍然局限于集团内部,为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服务。未来以企业集团为核心,巨型产融一体化将打破集团限制,扩展到整个行业的垄断。

四、结论

随着企业集团在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应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财务公司。从初始阶段为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的司库型财务公司,随着企业的成长壮大,逐步走向世界,实现跨国经营而应当采用全能型财务公司来为企业集团保驾护航,这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然趋势,到最后伴随着国家的强盛、经济的发展,终将涌现出打破集团限制的巨型产融一体化集团,实现行业垄断,维护国家经济命脉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金志刚.中国财务公司在产融结合中的功能.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