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化学公式总结范文

初中化学公式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公式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化学公式总结

第1篇:初中化学公式总结范文

一、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对化学都很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发现学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繁杂,尤其学到化学用语、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认为化学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对化学逐渐失去兴趣。为此我就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一些化学家不畏困难危险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讲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和近代的落后,讲中国的崛起也需要化学,多数学生都能感到学好化学知识重要。

初中化学需记忆的知识是比较多、比较繁杂,时间又十分紧张,因此我从第一节课时就将化学的特点告诉学生,提醒他们注意巧记的一些方法。教学中将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浓缩成几句顺口溜,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高锰酸钾制氧气,固固加热的装置,集气首选排水法,向上排空也可以,操作步骤7个字,”查装定点收离熄”。

“过氧化氢制氧气,固液不加热的装置。常温可行节能源,操作安全又简单:“查装定收”只4字。”

再比如: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较难理解,我将之归纳为“构成物质有三子,分子、原子、和离子,其中原子是根本,3条路径构物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这3类,都由原子直接构。”“非金属原子先组合,构成分子种类多,多数物质分子构:双原子分子单质,非、非组成的化合物…”等等。

二、开发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兴趣,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在教学中我常借助图片、模型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例如,本学期我开的组内公开课“探究氧气的制取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生动脑、动手,气氛严肃活泼,取得较好的效果;平时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能得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小实验。

三、精讲精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我紧扣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利用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情境,设疑破难。教学中总是提醒学生学法-----“念”和“练”,这是巩固知识的途径。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让他们动手练习或口头表达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炼铁的原理是还原时,我让学生书写出换一种还原剂氢气或炭粉还原氧化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明确异同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等。

四、尽力做好单元复习工作

初中化学知识内容繁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数量众多的化学方程式,所以要抓住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归纳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是提高化学成绩的途径之一。我在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每一章都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打印相应的过关复习作业,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获;练习题、测试题都精心选择,量质合理。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平时就注意培优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在适应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竞赛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第2篇:初中化学公式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试验;教学设计

G633.8

前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体制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完善,初中化学课程也得到了相应的教学方法转变,但由于应试教育还占据重要的位置,使得学生往往还是被动式的受教,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很大制约。并且,尽管初中化学课程内容难度颇低,但众多化学公式、元素形式、化合物生成规律等较为繁琐和庞杂,无法掌握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的学生很难有效的将初中化学课程理解并掌握。而将探究性实验引入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和教学之中,则能使学生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能够通过操作寻求到问题的答案,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提出问题并由学生通过试验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对于“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的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课程在初中课程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于纷繁复杂的初中化学知识,若想简单的清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就必须明确化学原理公式的运用和方法的有机结合,而多数初中生所具有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较弱不能够被人理解,则需要用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出结论,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不断的进行分析和理解,并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使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掌握程度极大增强[1]。同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化学教师作为辅助,以实际教学内容为设计中的问题设定,以此形成完整的探究性实验。在此以初中实际课程内容为例,做简单介绍,例如:初中化学中学到的“硬水”,是含有钙、镁盐类的水,化学教师将“硬水”作为探究性实验的内容,让学生将“硬水”逐渐加热,会产生出何种化学物质或化合物,怎样进行区别和鉴定。随后学生根据这一问题,对“硬水”进行加热实验,发现一段时间后,生成沉淀物质,进而再对沉淀物质进行酸类溶解分析,得出生成物质为强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镁等。当此化学实验进行到一半,学生已经能够清晰了解到该探究性实验所使用的物质为“硬水”,并得出结论,生成的物质为镁、钙等的化合物。进而,教师进行简单总结,对学生实验做出肯定,并提出全新问题,此种生成物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哪些生活用品中会出现这样的化学反应,如何才能够消除。随着另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很好的将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转化为全新的化学知识――酸类与钙镁等化合物的反应,即生活中水垢的去除。

学生通过学习中和实验中积极思考,分析出该物质中钙、镁化合物生成的位置大多在用水较多的烧水壶或储水热水器中,长期沉淀物质的积累,会影响生活器具的使用寿命,应当采用同样生活中家中常备的醋酸,即食用醋与之反应,生成氯化镁或氯化钙,对器具进行及时冲洗,即可有效消除。这样就能够将两部分的教学内容融入探究性实验中,并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学生的探究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实验中,教师所采用的方式均为演示法,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对所进行的操作进行解释和说明,对化学反应和生成的化合物更要做重点的讲解,学生没有得到实际操作的机会,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也无法完全理解。而在探究性化学实验中,则是以学生为实验主体,教师作为辅助。在提出研究问题后,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实际动手操作,自行制定实验步骤和顺序,并自行得出实验结果,此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且能通过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理解能力[2]。

(二)教师自身能力的加强

尽管教师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处于辅助位置和引导作用,但作为探究性实验的引导者和协助者,教师的自身能力极其重要。首先,在课程进行之前,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探究性实验设计,找准问题的关键性核心,使学生有前期的理解。

其次,在教学的应用过程中,要对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做出指导和协助工作,对于出现的不同实验结果,教师要找寻出出现问题的步骤,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讲解。最后,在实验结束了,教师还需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同时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化学知识与课程内容,并做到学一点就掌握一点。这些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实践经验,且需要能力和素质兼备[3]。

(三)营造教学氛围

在进行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应保持教学环境的良好和氛围的轻松、愉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较为舒畅的心情进行学习,更能使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提升,并且,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轻松的教学氛围,也能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尤其作为化学实验课程而言,环境的优劣能够对实验结果产生相应的影响,进而制约有效的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化学课程是初中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课程,而化学实验对学生掌握化W知识、促进化学知识有效吸收的有效方式,将探究性方式引入化学实验设计和教学之中,能够使化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并且,由于学生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化学实验,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得更加的牢固,此外,因此种探究性方式还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故还能够逐渐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为素质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兴平.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5(11)08:43.

第3篇:初中化学公式总结范文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之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要真正的将化学应用到人类的生活中,就要实现对化学人才的有效培养。而化学教学则是实现化学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从这点上来说,有必要将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视起来,并加以解决,从而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1.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随着对化学教学要求的提高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的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的高低,现在的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对于化学方面的涉猎明显不足,其掌握的知识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相对落后,对于初中化学内容的理解过于肤浅,甚至有部分老师采用边自学边教学的方式,对快速有效的教学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1.2 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农村初中,一名教师担任多个年级化学课和一名教师担任多个班级化学课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部分学校由于缺乏专业型的化学教师竟然随便地委派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任教,对实现良好的教学产生了很差的影响。化学教学的工作量很大,专业知识的要求很严格,要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改变这一现象。

1.3 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不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主观作用,然而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初中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不足。化学是一门知识点非常丰富的学科,彼此之间的衔接多样,需要学生全心地投入,很多知识比如分子公式、元素组成等比较难以记忆,因此造成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较低,甚至有许多中学生对化学课产生了抵触情绪,越来越不想学习化学,恶性循环,最终放弃了化学,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1]

2.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对策

2.1 转变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思想。初中化学教师要通过教学思想的转变促进教育教学中教学主体的改变,以提高教师全面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真正实现初中化学教师的全面发展。当前,教师的"师本位"思想是初中化学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很大的阻碍,所以就必须要改变是这样的思想。所以在进行初中化学的教学时,教师应该放下身段,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享受到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使他们从被迫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成自己想要接受知识,渴望接受知识的过程。[2]与此同时,很多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师的自身素质不过关,对于新课改的要求和新教材不能做到很好的把握,对于这些教师要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进行化学教学。

2.2 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学的中心还是在学生身上,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不能只关注化学成绩优秀的学生,还要考虑成绩偏低的学生,因材施教。化学本身属于比较困难的学科,学习的内容比较复杂,经常出现复杂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难以理解记忆的知识,例如,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03(稀)一3Cu(N03)2+2NO+4H20"等等,所以教师可以把许多抽象的知识简单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便于他们的记忆。教师还应该把原本枯燥无趣的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除此之外,光靠老师单纯地教授学生知识还是不够的,教师应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碰到困难的地方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

2.3 彻底深化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学校应该彻底深化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总结学校在化学教学模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去探寻行之有效的化学教育教学模式。学校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宗旨,不能只注重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 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及时的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及时的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设置的问题,先让学生分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鼓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引发学生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应努力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都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思想更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教师恰如其分地点评,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思路时,教师要极力赏识和表扬。

2.5 加强教育设施设备的建设。做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非常有效的途径,因为实验既让学生更形象具体地理解了课本中抽象的知识,还锻炼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而实验设备的齐全是实验顺利进行的最基本的保证,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在化学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以及化学药品方面经费的投入。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多做实验,更不能为了学生的笔试成绩的提高而取消化学实验课。在实验课上,教师要详细耐心地讲解实验过程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增加学生对实验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对于陈旧破损的实验设施和过期的实验药品要及时地更换,比如,破损的试管,过期的酒精、乙醇等,以免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危险。

2.6 重视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可以只是自己做实验演示给学生看,还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很好理解初中化学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例如:在学习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时,教师要先带领学生学习进行实验的相关步骤,并且把该试验应该注意的问题讲清楚,然后教师把学生以4人为单位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进行试验,要及时发现并改正学生出现的错误,保证学生实验顺利进行。

第4篇:初中化学公式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化学思维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化学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通过化学学习,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对学生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因素。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设计化学教学活动,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化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忽视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等问题,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因素。

(一)化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当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仅仅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化学知识的学习成为了一种化学理念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较差。枯燥而繁杂的化学公式甚至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十分不利于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二)忽视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

我国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而忽视了化学思维培养对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影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较为重视学生的化学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思维培养,使化学评价方式较为片面,化学教学产生了局限性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和化学思维的培养。

二、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可以通过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借助化学实验项目,发散学生化学思维以及丰富课堂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式来开展。

(一)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开展游戏教学活动

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将化学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性格特点融合,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竞技性的游戏活动,在充分激发学生化学知识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之后,开展知识辩论或者知识抢答游戏,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刻记忆。例如,在指导学生对人教版初九年级化学《盐化学肥料》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对本堂课程化学知识的学习之后,通过游戏抢答的方式,为学生提出“硫代硫酸钠的化学式是什么?”“过滤的流程是什么?”等问题,最快抢答并答对的学生加一分,打错的学生减分,最后统计分数,对优胜的同学给予鼓励和嘉奖。这种化学游戏的方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抢答的方式也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使教师更加明确当前每一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灵活掌握能力,也使学生更清晰当前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导完成之后,为学生布置特定的任务,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这些任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方式对于初中化学课程的深入开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借助化学实验项目,发散学生化学思维

化学是一门具有丰富原理和实验活动性内容较多的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定的化学实验活动,在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初中化学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燃烧毛、动物毛发以及合成纤维等物品,或者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小实验等方式,证明每种材料是否是有机化合物,通过化学实验不断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化学教学的质量。同时,这些小实验能够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化学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初中学生的化学实践参与热情,在化学实验中,将所学习的化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丰富自身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比如,在指导初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这项内容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进行使用较少的硫粉进行化学实验,因为硫粉会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硫,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三)丰富课堂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结束之前的10-15分钟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评价活动,在评价中,对本堂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梳理。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教学语言,多鼓励、少批评,给予学生更多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而不是仅仅通过“好”或者“不好”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采用“你这次表现得非常棒,但是如果能够在化学实验中,更加注意化学实验后材料的处理会更好的”等话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同桌之间互相评价或者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丰富课堂评价的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思想和行为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化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忽视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等问题,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因素。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借助化学实验项目,发散学生化学思维以及丰富课堂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式,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使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能够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为初中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和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化学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青梅.新手型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调查研究——以首师大化学系教师教育专业部分毕业生为例[D].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2013,(05):1-48.

[2]钟超.重视教材习题促进有效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习题体系的分析及教学建议[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01):154-156.

[3]李世清.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着力实施有效教学——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探索[J].赤子,2013,(12):165-167.

第5篇:初中化学公式总结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原则;应用策略

多媒体是一种融汇多种现代信息科技的教学手段,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正是这种优势,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教学中普及开来。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有助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多媒体教学对初中化学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既具有丰富的图文,也有各种音视频,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一些化学公式或化学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都能细致入微地观察和分析实验过程。

(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学习的重难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直观地演示出一些难度较大、危险性较强实验,这可以解决缺乏化学实验工具无法试验的难点,还可以避免危险的、有难度的实验不能演示的难点。

(三)有助于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它以生动、直观、有趣的图文和音视频,将抽象、晦涩的化学知识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坚持适度的原则

多媒体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并不是万能的工具,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地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合适的环节进行应用,不能过度追求和沉溺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二)多媒体课件要突出教学重难点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化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选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重难点,将其制作成生动有趣的课件,这样能增强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避免大而全的泛泛应用。只有突出重难点,学生才能在课堂中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轻松、深入地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趣促学,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而且,由于其比较枯燥、晦涩、难懂,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化学教师应当本着以趣促学的目的,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增加一些动画、音效等,以增强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模拟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中有很多实验内容,化学教师一般都会亲自示范和演示,并带领学生进行操作。但是,由于教师不能一一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因而导致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也无法通过实验获得有效的思考和经验总结。另外,受到教育经费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初中学校的化学实验设施不完善,每个实验都进行操作的话,不仅时间不够,实验设备与资源也不足。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将能很好地改观传统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增强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前将实验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所有的学生都将能清楚、细致地地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可以随时就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问题,并进行教学导引,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利用多媒体模拟化学实验,既能解决因设施和资源不足,不能逐一做实验的难题,也能避免一些具有污染性、放射性或者危险性的实验给学生带来伤害,还提升了教学效果。不过,在利用多媒体模拟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应强化对学生操作规程的培训,使学生养成严格遵守化学实验室规范和标准的意识,保证实验操作安全。

(三)演示物质结构与化学反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丰富和强大的表现力,能够将复杂的物质结构以三维动画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而且也能将化学反应的原理与过程生动地模拟出来,这样,学生能轻易地观察到物质内部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例如,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表现原子和分子的形式与关系,应用三维动画来对氧化汞分子形成氧原子和汞原子的过程进行模拟和演示,然后再将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生成一个新的氧分子,而多个汞原子则直接组成汞单质。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和领悟到分子分裂的过程,以及新物质形成的经过。

(四)辅助利用相关软件,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一些相关的学科教学软件也不断被开发出来,这些软件操作简便,应用简单,而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生成性。在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学科相关软件,以便更好地展示化学知识与化学实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综上所述,现代多媒体技术在科技的发展下也在逐渐完善,中学教师应把握好多媒体技术的各项功能,结合课件,实现科学化和合理化运用,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确实的提升化学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韩莲.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0).

[2]王振勤.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1).

[3]郭立明.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

第6篇:初中化学公式总结范文

【摘 要】高一化学是衔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关键,也是高中生接触新的课程标准的开始,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比较重要。因此,做好高一化学的衔接教学成为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过程之一。本文将从几方面来谈谈高一化学衔接教学的关键和一些教学上的建议,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顺利过渡。

关键词 高一化学;衔接教学;教学方法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高一化学课程作为整个高中化学课程的开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化学教师来说,也是奠定高中化学在学生心中地位的关键点,是教师在学生心中建立形象的第一步。因此,教师有必要在高一化学开始阶段花时间,花心思去做好高一化学的衔接,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做铺垫。

从课程内容上来说,初中化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其更强调学生做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能简单地记住化学现象和结论。但高中化学则要求学生能做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这就要求学生在弄明白化学“是什么”的前提下,掌握化学原理,弄明白“为什么”,并运用公式计算“是多少”。从思维上来说,初中化学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思维,而高中化学则要求学生通过掌握基本化学现象,进一步地进行抽象概括,建立化学模型,理解化学规律和原理。基于各种不同的要求,笔者将结合历年教学经验,从教学模式、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三方面来提出做好高一化学衔接的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与借鉴。

一、改变教学模式,做到新旧融合

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课程的安排,必修一化学前面大部分是对初中知识的再现和巩固,也就是一开始要上初中化学的复习课。对于刚刚上高中的学生,他们对高中化学课程会充满了好奇,却发现要上复习课,情绪上难免有些失落。如果教师依旧是采取列表归纳,概括总结式的复习,学生很快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将新知识和旧内容进行融合,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学习的过程。通过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和脑,激发学习热情,使复习课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有关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学习。教师在课前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参考各地的中考或者高考中涉及初中知识的实验题目,挑选学生易错题目,汇编成一套题。在第一节课就给学生练习,让他们相互讨论,有不懂地方再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个过程使他们认识到初中实验在高考中一样有涉及,一样要注重初中知识的复习。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就初中的知识从高中的角度去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初中知识在高考的应用,教会学生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考点。这样既可以复习旧的知识,又可以结合新的高中学习要求,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增加学习兴趣。

二、完善知识结构,向高中延展

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由于学生的思维复杂度还不够高,课程要求上对许多知识进行了简化,这就导致初中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存在这种局限性,知识结构上往往是有缺陷的,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时,会遇到较多的困难。教师需要及时地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引入高中的化学课程要求并且用高中的知识来打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局限,从初中知识延展到高中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初中课本中只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作为例子,指出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的铜,就是还原反应。学生容易误以为氧的得失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教师应明确地指出这种表达的局限性,并通过分析(Mg+2HCl)=MgCl2+H2和Fe+CuSO4=FeSO4+Cu指出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有氧的得失,而关键在于有化学价的变化。接着继续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揭示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导致化学价的变化。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从初中知识延伸到高中上来,也能认识到初中知识的局限性,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化学成绩

在高一化学的衔接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教会学生用高中的学习方法去迎接高中的学习生活。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初中知识强调记忆,而高中更侧重逻辑思维。初中阶段的讲一题,学一题,会一题的学习模式已经不适合高中的学习要求了,教师要逐步让学生掌握用化学原理去解题,达到讲一题,学一理,会一片的效果,学会从本质上去思考问题,从多角度去理解知识点,慢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时,有关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涉及物质的量的计算。课本例题:

配制500mL 0.1mol/L NaOH 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

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在课本中也有明确的解题过程,教师在课堂中无需过多地讲解解题过程,而应该引导学生从这道题中思考物质的量的本质是什么,物质的量对化学实验的意义是什么。同时通过这道题要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三者的关系。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这道题的解法,而是掌握了这道题对应的考点。只有这样去学习一道题,才能把知识迁移到其他题目中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面对相同考点的不同考题也能游刃有余,提高化学成绩。

总的来说,高一的衔接教学是高中阶段的“第一课”。教师用心讲好“这一课”,即使是“炒旧饭”的复习,也能让复习课“炒出不一样的味道”,让衔接教学大放异彩,让学生以扎实的基础,以饱满的热情,以充分的自信进入高中化学的真正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慧.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第7篇:初中化学公式总结范文

关键词 化学概念 学困原因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造成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困难的原因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由于初三学生缺乏相关的化学知识,不能把握概念的本质及概念之间的联系,特别是缺乏化学学科探究事物的思维方法,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原子、分子、元素等,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如不能很好地理解将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学生已形成的日常生活经验概念会对科学概念产生干扰。例如学习混合物与纯净物时,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为依据,将纯净等同于干净、洁净、澄清透明等。(2)化学概念繁多。初中化学涉及概念种类繁多,包括物质组成和构成概念、化学用语概念、物质分类概念。有些概念既抽象,又相互关联,特别是学习化学概念中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形成认知跨度,造成学生思维障碍,记忆困难。(3)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具体表现有:教师忽视学生已有知识和认知特点,教学内容处理简单化或复杂化;认为概念教学就是讲清定义,学生学习只是机械记忆,忽视概念学习对促进学生思维和认知发展的作用;不能依据学生的阶段特征对概念教学作出合理定位;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等。

2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2.1 运用课本实验,形成化学概念

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化学实验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素材,又是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等概念时,课本上的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此外,教师还可就地取材改变实验,例如在做物理和化学变化实验时变成撕纸、燃烧纸两个对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撕纸和燃烧纸前后纸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经过观察很快会答出以下两点:撕纸前后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而纸燃烧后白色的纸变成黑色灰烬,不再是纸了。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出:撕纸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燃烧纸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通过对实验对比、分析、总结形成概念,还能加深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2.2 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理解微观概念

人认识事物总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但对初中生来说,要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建立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等概念很难想象,更难理解。因此学分子和原子等微观概念时,教师可利用模型或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将微观粒子宏观化,就能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原子、分子的结构,进而理解原子、分子等概念。

2.3 强调关键字、词,讲清概念

初中化学概念繁多,只靠死记硬背不可能真正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概念用词严密,善于抓住关键字、词对概念逐字逐词地剖析、讲解,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例如学单质和化合物两个概念时,首先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其次强调是由几种元素组成。

又如学酸和碱的概念时要强调“全部”二字,以KHSO4和Cu2(OH)2CO3两种物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加理解酸和碱的概念,理解为什么要强调“全部”二字,否则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难于区别。

2.4 深挖概念内涵,理解概念

初中好多化学概念中知识点层次较多,学生难于理解记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对这些化学概念深入剖析,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如“固体溶解度”概念是初中化学难点之一,因为这个概念里涉及的知识点层次多且句子比较长,学生往往理解不够全面。但如果将溶解度概念中的四句话剖析开来:①强调在一定温度下;②必须指明溶剂的量是100g;③必须达到饱和状态;④满足上述条件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通过剖析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更容易理解。再如催化剂概念,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其中变与不变的具体含义。因此对概念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内含。

2.5 加强概念间的关联,从正反两面讲清概念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不少概念是容易混淆的。为了让学生对概念有较深的理解,要加强概念间的分析和比较,找出内在联系和区别,如原子量和原子质量这两概念要联系在一起学;有的要从正反两面来学,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如“中和反应”的概念,从正面来讲: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那么从反面来讲: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启发学生从正反两面积极思维,反复推敲,有利于突出概念关键点,提高概念学习效果。

2.6 通过习题练习,巩固理解概念

概念形成后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运用来掌握和巩固,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死记硬背和一般性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组织有效练习,习题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使学生通过习题实践,巩固和增强学生应用概念的能力。二是分析错误及时改正。三是还应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查了解,根据反馈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2.7 变式或变形概念,帮助理解概念

有些概念若死记硬背,是很难理解和应用的,但若结合概念的内容改写成公式或其它形式来表示,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可用下列形式表示: ①化合反应:A+B=AB;②分解反应:AB=A+B;③置换反应:A+BC=AC+B;④复分解反应:AB+CD=AD+CB。

通过这样变式或变形,则比文字叙述更简明清晰,容易记忆和理解。

2.8 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防止混淆概念

第8篇:初中化学公式总结范文

一、了解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习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发挥,就必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以生为本,从生出发.初中化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作业批改量较大,所以很少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与交往,造成师生交流的脱节,教师不熟悉学生,学生不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默契,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初中生由于受到小学教育思维的限制,在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上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必须从这个学情出发,采取一定的教学路径,实现知识的转化.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把抽象的内容变为具体,实现生活化教学;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实现分层剖析.为了了解学生,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现角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尊重学生、关系学生和呵护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用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去征服自己的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青睐.初中化学课是一门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而中学生对这些恰恰拥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化学课的特质,利用化学实验去吸引学生.

二、利用学情,实现参与式教学

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上涌现了很多的新理念和新举措,一些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开始在一线教学中得到推广和使用.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由于学习任务较重,学习难度系数较大,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不佳.新形势下,要想实现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回归学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从学情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依据教情、教学内容的变化转变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

要想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配合,也就是说,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为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参与式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服从,而基础教育改革下的思想认为,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教师只是协调者和组织者,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潜能来理解和接受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讲“物质性质的探究”时,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概念没有全方位的了解,根本没有任何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不转变方法学生将会沦落到传统课堂的教学中去,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如果教师能找到学生兴趣的出发点,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的话,效果肯定会截然不同.为此,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给学生演示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细心观察和总结,最后发现生成了不一样的物质,这就是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接下来再讲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就简单易解了.

三、考虑学情,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生出发考虑到教学的梯度和层次实施分层教学.

第9篇:初中化学公式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化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起来枯燥无味,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只有激起学生对化学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能满怀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整体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柏拉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是最好的教师。”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一、巧设导入,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于漪老师也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课堂的导入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住。常用的课堂导入法有故事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新旧知识联系法、直接导入法等等。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的有用性,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食品中的有机物时,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在家煮饭时,如果不小心将饭煮糊了,这时大家会发现哪些现象?”学生们都积极发言,有的说闻到了糊味,有的说锅底粘的饭黑了。当学生们兴趣正浓时,我引入了“食物中的有机物”这节新课,向学生们介绍食物中的有机物。可以看出,只要将化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学生们很快就会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兴趣提上来了,就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了。

三、实施科学探究,培养学习兴趣

提倡和实施“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好奇、探究心理是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产生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学习的动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例如,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成员都兴趣盎然、讨论热烈,就像科学家在研究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我们身边的事物,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常见现象,从中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不断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四、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拓宽学生视野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粉笔+黑板”的模式,实现了“交互式”的互动教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表演性、观赏性和趣味性。譬如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中的分子、原子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一些有毒实验和危险实验,我们都可以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使学生在兴趣中更好地、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理解。当然,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链接到Internet上的相关网站,了解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以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增强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五、培养情感,增兴趣

在教学中、生活中要多关心、鼓励学生,要做学生的知音,因材施教。清代的颜元先生更深信“适时夸奖”的教育之妙,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有“我能学好,我能学得更好”的良好心理品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六、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熔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五查”:一查分子式写是否对;二查配平是否正确;三查“等号”有没有写;四查条件有没有标注;五查该画的“”或“”有没有画。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熔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总之,学习兴趣的培养,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课前有,导课有,课后有,课外活动也有,学生生活中也有。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能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化学、学好化学,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娟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下), 2011,(02)。

[2]陈芳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