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1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209

1 高校物理实验室的特点

(1)实验人数多、涉及面广。物理学是高校工农理医等专业的基础学科,因此物理实验也就成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然而,不同的专业学生的物理基础不同,实验能力也就高低不一。物理教学所用的设备仪器价格昂贵,高校不可能大量配备,各实验能力不同的学生也只能共用实验室及设备,这样肯定会加大设备的耗损。虽然师生对固定的实验内容都会有所准备,但是参加物理实验的学生人数众多,流动性极大,安全意识薄弱,这样就必然增大了事故发生的几率。

(2)科研工作的探索性。高校教师除了本职教学工作外,大部分还承担省、校等一些部门的科研任务,这些科研任务大都需要大量的物理实验。虽然这些教师经验丰富,但很多的科研项目都需要进一步实验、探索、研究。其过程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实验结果也难以预科,这种情况就可能造成一些事故的发生。

(3)基础设施老化。经过对高校进行调查显示,物理实验室的设备仪器大多都存在着设备使用年限过长、基础设施老化的情况。有些物理实验室还存放在很旧的建筑里,里边的结构通风差、防火差。再加上实验仪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用电功率较大,以前设计使用的线路难以负荷。此外,物理实验设备价格昂贵,很难及时更新换代,一些仪器不得不超限工作,这就使学生在操作时更容易形成安全隐患。一些气候潮湿的季节和地区,其空气湿度较高,这样就容易造成电线短路,不但缩短了实验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可能发生重大的事故。

2 物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类型

(1)用电造成的安全事故。高校里物理实验设备的使用大部分都是需要电的,没有电就不能正常地进行物理实验。电力的使用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在使用的同时也容易形成一些安全隐患。根据相关部分的统计,高校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原因,有很大部分是用电引起的,所以,用电的安全直接影响着高校实验室的安全。

(2)辐射造成的安全事故。高校现代的实验室里不但有传统的实验,还开设了一些微波、入射性射线等的实验,这些辐射如果不进行合理的防护都有可能给人们造成伤害。

(3)气候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天气潮湿,空气湿度增加,容易使实验仪器锈蚀损坏或造成一些电力线路的短路,过于干燥的天气容易使实验使用的易燃物品起火。温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改变一些实验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学生对其安全认识有限,当实验中考虑不够全面时,就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各种不同的实验也存在着不同的安全问题。同样,师生的安全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也是和事故发生的关系密不可分的,事故的发生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其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于环境、人、安全意识等。这就要求负责高校物理实验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对发生过的事故认真分析,充分了解存在的不安个因素及安全威胁。

3 高校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实验室安全的防范措施。针对高校物理实验室安全的情况,要制定规范的安全制度,并且要求实验室的负责人员严格执行,责任落实到个人。并要求:新实验设备在使用以前必须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牢记须注意的事项,不可凭借以前的经验任意操作;使用长久不用的设备仪器时,首先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正常后才可以使用;一些电器的开关、接头、插座等不可设置、摆放在潮湿的地方,并根据使用的规格配备相应的线路,以免线路负载过重,确保电路外部绝缘的完整,以防露电事故的发生;拉开电闸的同时应关闭供水、供气的阀门,以免再次使用水、电、气时发生事故;实验室使用完毕后,人员在离开以前要对实验室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看看各开关是否关闭、阀门是否关紧,各实验所用物品是否摆放妥当;各个电器设备要按其安全标准使用,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刻切断总电源再进行灭火。

实验室里的放射物品应附上明显的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对实验完后的废弃材料要妥善地进行外理,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遵守纪律,了解防护知识和具备自我防护能力。

尽可能地将实验室建设在高楼层上,并确保其良好的通风效果,保证楼道时刻的畅通,在雨季的一些潮湿天气里,要对实验室不间断地进行抽湿处理,保持空气的适当。

(2)安全教育落到实处。高校每年都要进行安全教育,但其过于形式化,所见成效也就太少。因为高校一旦发生事故大多都是由国家负责,不是学生教师的责任,所以大多对安全也就不太重视,因此如果发生事故,就应该对其起因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予以相应的处罚,这样就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3)完善应急措施。实验室如果发生火灾,首先要切断电源。根据燃烧性质及时采用相应的器材进行灭火,同时安全地把易燃易爆物品搬离现场,并及时报火警。

(4)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要求。在物理实验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才是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人员的安全意识、实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着实验室的安全。因此,要求实验人员必须做到:有关实验人员必须定期体检,以证明其身体状况良好,听力、视觉等生理素质符合要求;有关实验人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专注地操作,如果心情杂乱,不能专心实验就极有可能引发事故;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地进行安全培训,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现场环境和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对紧急事故处理的能力。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高校物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越发重视,实验室的一些制度在逐渐完善,教师和学生对自我的保护意识和公共财产的爱护也在逐步增强,广大师生应当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的各项制度,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让高校物理实验室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懋华,洪显兰,彭翠红,赵旭光.对比中美实验安全规则反思我国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6).

第2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引言

实验室是科研人员的培养基地,也是培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必备途径,同时也是高校安全隐患的主要来源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问题逐渐被高校所重视,因此加大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具有现实意义。确保高校实验室安全平稳运行,加强事故防范意识,营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

1、仪器涉及内容较为复杂

我国高校实验室的专业面涉及较为广泛,加上高校理工类的科研项目、高校实验室的转型和发展、以及科研人员的培养等教育需求。大多数高校都陆续开展了相应的教学及实验,实验室是高校实验研究以及科研的重要阵地,实验室的设备管理对于高校实验室安全极其重要。高校实验室仪器较多,种类复杂,实验室的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都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和管理。实验室的安全检查需要全面,才能真正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

2、仪器种类繁多危险性大

高校实验室所进行的实验种类非常多,相对来说危险系数也就越高。加上许多的外在因素影响,高校实验室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实验室安全隐患中包括机械设备、危险化学用品、电气压力以及军用科研材料等较多类型,且个别设备安全隐患极大,不容许有一点操作失误或疏忽。例如机械设备隐患,焊工、机械加工等实验,存在刺伤、高温、飞物等安全隐患。

3、教学与科研存安全隐患

由于许多外国高校长期以来重视科研实验,科研仿佛成为高校的主要职能,我国大部分高校也开始了教学科研的路程。此时,实验室安全管理成为了科研顺利进行的保障。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实验时,多数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但仍有许多学生,不顾危险擅自操作实验仪器。教师对此有很大的责任,教师在实验前,就理应为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促使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集中注意力,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实验,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因为实验事故的结果往往不是我们所能承受的。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较为疏忽,往往是高校的领导层非常重视实验室安全,到其下级的系或院中往往重视度不够,而到了实验的操作人员,往往安全意识淡薄,对于实验安全没有强烈的意识。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实验的基本操作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导致学生认为实验是安全的,不会存在隐患。在实验过程中一心专注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安全隐患。高校实验室的大多数实验人员为学生、青少年,对于安全隐患认知较为浅薄,始终对事故抱侥幸心理,在事故发生时往往措手不及,甚至对身体及心灵造成伤害。安全问题是实验过程中相对于实验结果和实验目的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安全管理不容小觑。

2、实验室安全机制不完善

许多国外的发达国家在实验室安全问题上的细则较为科学规范,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相对较为健全。我国的整体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相对而言有待完善,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实验室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高校的二级院校中许多教师和领导对于安全管理构架体系不清晰,导致了在完善制度时无从下手。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落实管理到个人,明确管理人员负责的区域,注重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管理者应严格要求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首先进行登记,其次检查携带物品是否存在危险隐患,最后佩戴好实验室专用手套、服装等进入实验室操作。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忽略了这些小事所带来的无穷后患,安全机制必须进一步完善。

3、管理人员执行力的匮乏

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严格规范的执行这些安全管理制度,则成为了主要应注重的问题。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执行方面并未严格遵守,很多高校仅仅是挂在墙上展示,并未真正的贯彻落实。在执行过程中往往碍于情面,导致事故责任划分不明确,对于实验事故的处罚力度也没有实施,导致了制度成为了形式化的摆设,对于事故的处理方式,也多是进行批评教育结束。因此,可以明显看出,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实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实验室事故都是人为造成的,管理人员缺乏执行力度,对于规章制度的模式,对于安全意识的淡薄,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安全隐患的几率。

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施策略

1、严格实施准入机制

大部分的高校实验室都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在实验人员首次进入实验室之前,都会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及严格考核,但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为实验者灌输的都是安全教育意识,缺少专业系统的实践培训。实验室的开放制度,应针对培训以及考核制度,只有通过培训及考核的实验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根据实验室不同的物品的危险系数,进而设置相对应的课程标准,其中应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化学及物理物品的安全、仪器设备使用后的处理方式以及发生安全事故时如何保障自身安全。同时,高校在实验理论课教学的同时,设立安全教育课堂,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方法相结合,详细的为学生讲述实验安全常识以及应对安全问题时的具体措施,加强学生自身事故防范意识以及安全观念。

2、建立专业管理队伍

高校实验室的主要管理人员为资产管理部门、设备部门、实验室以及保卫科等,管理的部门人员多数为高校二级行政管理人员。相对而言,这些人员对于化学药品、辐射、物理知识以及机械设备方面缺乏认识,在安全检查过程中,不能及时准确无误的发现设备的问题,为学校实验室加大了安全隐患。若想高校实验室规范科学严谨的运行,离不开专业的管理队伍,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对实验室器材设备以及药品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安全隐患,学校需要对管理队伍进行培训,保证每个管理人员在安全方面具有极高的防范意识。建立专业的实验室管理队伍,不仅能够维护实验室的安全,还能在高校师生进行实验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告知,做到实验室安全防患于未然。

3、完善安全检查制度

无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人员有多专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多完善,如若没有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这些起到的作用将微乎其微,不足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实践,最终安全管理制度将会流于形式。安全检查制度需要具备三方面素养,一是严谨、二是具有权威性、三是跟随问题导向。高校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高校实验室进行安全排查,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完备、化学药品是否保存完整等多项内容。安全检查制度必须落实到个人,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整改,若因检查不到位而发生隐患,则免除该检查人员一年评职称、评奖资格,并对造成的问题负全部责任。安全检查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所以对检察人员应给予较高的福利待遇并进行严格筛选,通过检查监督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维护实验室以及校园安全。

4、规范管理高危实验用品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最大隐患之一,便来自于实验室的高危实验用品。所以,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在规范严格的管理下,使高危用品能够发挥积极地实验效果,同时避免实验室事故的发生。高危实验用品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章程,对其与其他实验用品进行分别管理,挑选专人负责检查和管理。对高危物品进行单独存放,进行双门双锁以及双人保管和领用的制度,此外,应彻底排查高危用品数量和领用记录,保证高危物品只能在实验室进行专门存放。高危物品在进入实验时,应有严格的领取、实验以及用后销毁制度,做到高危用品的严格规范科学的使用,使用、归还或销毁都应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统一操作,不允许师生在实验后私自处理,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从根本上排除最大的安全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室是科研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体现高校整体水平的标志。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也是一项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工作。伴随高校实验事故频发,高校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与管理,制止一切不安全不规范的行为在实验中发生。实验室安全关系着学校科研成果,为高校科研能够顺利开展,师生实验安全得到保障,实验室安全管理应被学校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徐红岩,曾令宇,陆召军.地方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2).

[2]谭棉,冯夫健.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5).

第3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一、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验室建设。高校实验室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技能培养、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高校实验室又是高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必要场所[1]。建设安全舒适的实验室环境关系到高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是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是学校与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与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职能的增强,实验室建设投资规模的大幅增加,实验室的设备种类、数量、开出的实验课程及科研实验日益增多。但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不健全,实验室使用过程管理和实验环节脱节,导致实验室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研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保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已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现状分析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通常由安全保卫部、校办和实验室管理部负责。管理体制相对宽松,职责分工重复,容易导致安全工作责任不清的现状。部分实验室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安全责任落实不彻底,实验室未配备专职安全人员,日常安全管理浮于表面,应付检查,安全管理职责无法层层落实到基层[2-3]。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滞后,思想观念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或执行不到位。

(二)安全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足目前,高校实验室科研人员的研究任务往往比较重。他们的工作重点一般集中在项目申请、撰写科研论文和成果申报上。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不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强调科研和教学而不是强调安全的思想。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缺乏也是一种常见现象。一些大学实验室甚至没有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导致实验室准入制度实施不到位。在实验课开始前,教师往往会对实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往往只是形式化的,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并没有真正重视。

(三)实验室硬件设施不完善(1)安全设施陈旧老化。由于实验室使用寿命的延长和电路的老化,随着电气实验设备的增加,负荷增加,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室没有通风系统,或者仅仅安装排气扇,达不到良好的通风效果。(2)消防器材配备不足。许多实验室的用房老旧,没有按要求配备固定式灭火系统或移动式消防设备,维修不足,甚至因查验不及时导致过期不能使用。(3)实验室用房严重不足。实验室设备摆放拥挤,同一间实验室摆放不同类型的设备,存在安全隐患。(4)设备管理不规范,设备布局不合理,实验室过于拥挤,甚至占用安全通道,物品混放现象普遍;设备操作规程不够完善,部分设备没有相应的操作规程;设备使用记录不规范,未及时填写,日期变更或随意使用,或用一些符号替换相同的填写内容;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定期检定。

三、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策

(一)加强安全教育,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往往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技能缺乏等现象。对高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显著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这就要求高校要重视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实验室人员应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技能、突发事件和常见安全事故处理等实验室安全教育,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4]。实施实验室准入制度,督促实验室人员重视安全管理和教育。进行安全教育后,对每个学生逐一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学习。否则,需要继续接受安全教育,直到考试合格。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实验室人员的行为,确保实践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其可行性[5-6]。建立安全责任制,由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职工对本岗位安全负责这样一种“纵到底、横到边”的安全责任制。坚持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对检查的问题登记台账,跟踪整改,直至隐患消除。

(三)建立安全责任制逐级签署“安全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建立安全责任制,并逐级签署“安全责任书”,这是落实安全责任的有效措施[7]。

(四)做好防范措施,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制定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层层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来严格贯彻执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考核,来不断提高和强化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避免和降低突发事故造成的不必要的损伤和伤害,并开展应急演练,保证实验室人员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故时,能够做到沉着冷静,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验室人员应定期对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情况记录,排查安全隐患,做好日常维护,以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五)加强对事故的管控根据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管理与控制,从人、机、物、法、环五个方面入手。在进入实验室和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检查实验人员是否有不安全的状态和违章操作行为,如带食品到实验室,或将饮料放置在工作台上的问题;检查试验设备是否能够安全运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存在缺陷,如通风问题、实验环境是否清洁等。实验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只有进行全方位的管控,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安全对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一方面要从实验室管理制度入手,完善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相应的安全检查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水平。高校实验室要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不断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各种应急演练,确保应急响应和有效性。确保安全响应能力并逐步落实到岗位和人员。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高校师生和社会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金开军,尚厚玉.人工智能在实验室安全系统中的运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7):124.

[2]刘攀攀.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9,46(12):177-178.

[3]邹德斌.浅析如何做好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J].品牌与标准化,2019,(03):68-70.

[4]崔玮.高校研究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思考[J].时代经贸,2019,(18):33-34.

[5]王斌楠,陈建新,宫世雯,胡伟石,苏醒.绩效管理理论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6):259-262+266.

第4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13-02

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必备条件,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然而,目前不少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存在的这些安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粗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有些高校语音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致使责任难以落实。有些高校语音实验室隶属于不同的管理机构,实验室建设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没有完整、科学且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有些高校则根本没有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而是将仪器设备的购置和语音实验教学的管理隶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二者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出现问题需要解决时,相关部门会出现关系不好、职责不明、互相推诿的现象,难以保证语音实验室管理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地运行,不利于优化高校实验室教育资源和管理。

(二)经费不足,设施陈旧

由于物价上涨等原因,语音实验室实验器材价格上涨,但有些高校的语音实验教学经费增之甚少,甚至没有增加,实验经费严重不足。由于实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语音实验室的安全设施陈旧落后,线路老化,消防设备配备不足,且许多早已过了使用期,火灾隐患重重。乱设防盗、防护门窗,安全过道乱堆物体,致使安全通道受堵。一旦发生意外,没有施救条件和逃生通道,后果不堪设想。

(三)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

受传统观念和我国教育机制的影响,语音实验教学一直得不到重视,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有些高校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的数量不足、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技术力量薄弱,实验设计能力低下和应急处理能力差,实验室工作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比例少之又少,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很不稳定。许多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职务结构、职称级别、学历结构偏低,其职称评定和待遇不高等许多问题致使大部分实验室技术人员不能够安心在实验室工作,想方设法调离实验室,造成了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工作不稳定,不仅很难调动现有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很难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到语音实验技术队伍中来,进一步加剧了语音实验技术人员的短缺。

(四)卫生环境差,学生破坏行为严重

不少大学生实践知识少,纪律观念和责任感不强,造成了他们素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社会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不注重公共卫生,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肆意破坏学校公共财物。当前,大学生可以任意出入语音实验室,完全不管鞋上干净与否,带进很多灰尘和沙粒,遇到恶劣天气,情况更糟糕,满实验室里一片泥泞。不少学生根本无视语音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私自携带食物和饮料进入实验室,乱扔垃圾,这都给语音实验室环境的保持和安全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隐患。有的学生私自拔插硬件、安装软件、修改系统或CMOS配置、割破电线、拧坏耳机、偷走电脑零部件,在桌子、记录本、墙壁上乱写乱画等现象常常发生。

二、解决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一是高校语音实验室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加强语音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用科学的方法,创新和改革的理念,为高校实验室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才会把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为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根据,使语音实验室管理有章可循,是使高校语音实验室管理走向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有利于高校语言实验室教学的规范运作,方便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价。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

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专业素质高、应急处理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队伍相对稳定的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是科学管理语音实验室的根本保证。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是有效管理语音实验室和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不仅要对语音系统设备的技术进行维修和维护,而且还要对设备使用者的操作使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尊重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让其拥有在职称评定、评优、外出进修等方面同等待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二是通过学历深造、外出进修、短期培训等方法,培养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技能的高级实验技术人员,增强其自信心,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三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责任心,树立热爱本职工作、遵守规章制度、尽职尽责为广大师生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施

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需求,主管实验室的行政机构对实验经费进行统一规划和调配,不断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对高校语音实验室的资金管理,要有一个合理的相对稳定的比例加大资金投入,以便及时更新语音实验室设施,避免实验设备的重置和闲置,保证语音教学的顺利进行,使语音实验室建设整体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保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落实,推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加强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动手、动脑能力的结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不断提高语音实验室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

不断提高语音实验室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让其学会正确使用语音实验室设备是提高语音实验室使用效率和安全的重要保证。教师一般在不固定的语音实验室教学,所以他们必须学会正确、灵活使用多种语音实验设备,学会及时排除一些基本故障。要经常对使用语音实验室的教师进行全面的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培训,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水平,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代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使其学会灵活使用多种语音实验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语音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五)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方式,要在高校语音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学会避险技术,遵守语音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语音实验室里的一切设备,以新时代优秀大学生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好下面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在学生进入语音实验室前要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语音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具体语音实验的操作要求、流程、禁忌和危险应急处理方法,并请专业人员对学生举行消防演练,讲解消防知识、灭火常识等,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责任心。二是遵规守纪,爱护设备。严格遵守语音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室的一切设备和财物。学生上语音实验课时,应按要求有序进入教室,按要求操作设备,不得随意摆弄和破坏桌面器材,保持实验室内的清洁卫生,严禁乱写乱画、随地吐痰和乱扔废纸、果皮等杂物。

总之,我们应该重视高校语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用科学发展的眼光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不断提高语音实验室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施。高校语音实验室管理和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它需要高校相关机构和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密切配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补充完善,科学管理,勇于创新,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高校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

参考文献:

[1]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8-170.

[2]王晓琼.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思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9(5):66-67.

[3]王海燕.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2.

[4]崔鹏.加强高校实验室的科学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26,16(9):246-247.

[5]张景兰,陈东来,吴国江.高校实验室管理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3(2):37-38.

第5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一、实验室维护

目前,根据各高校的外语专业性质的不同,安装的软件也不相同,需要安装office2007办公软件、CoolEdit音频及mp3录制制作软件、金山词霸翻译软件、涉外旅行社经营管理软件、涉外模拟导游3D软件、涉外会展策划软件、外贸跟单、单证等教学软件。如此多的外语类专业教学软件,一不小心删除或者移动文件都有可能造成使用故障,而且由于当下网络病毒猖獗,学生在上课时经常会下载一些教学辅助小软件或携带带有病毒的U盘、移动硬盘等,这样会使计算机感染大量破坏性很强的病毒,从而导致教学软件无法使用甚至系统彻底崩溃。因此采用一套有效和规范的方法来维护是非常必要。

(一)采用硬件维护计算机。硬盘保护卡主要的功能就是还原硬盘上的数据。每次开机总是让硬盘的部分或者全部分区能恢复先前的内容。硬盘保护卡的原理就是先将FAT文件分配表、硬盘主引导区、CMOS信息、中断向量表等信息都保存到保护卡内的临时储存单元中,用来应付我们对硬盘内数据的修改。每当我们向硬盘写入数据时,其实还是完成了写入到硬盘的操作,可是没有真正修改硬盘中的FAT,而是写到了备份的FAT表中。硬盘保护卡功能的实现完全不依赖于任何其它软件及操作系统。防误删除、误格式化等各种对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人为破坏,防各种病毒,硬盘保护卡真正实现了机房维护管理自动化、零维护的目标。是机房维护现代化管理的解决之道。当然,如果硬盘发生了物理性损坏,硬盘保护卡是无能为力的。

(二)使用软件维护计算机。除了硬件保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软件保护,例如影子系统也可以起到保护功能。影子系统主要构建现有操作系统的影子模式,它和真实的系统完全一样,用户可随时选择启用或者退出这个虚拟影像。进入影子模式后,所有操作都是虚拟的,不会对真正的系统产生影响,一切改变将在退出影子模式后消失。因此所有的病毒、木马程序、流氓软件都无法侵害真正的操作系统,它们的所有操作都只是假象。在启动影子模式后,仍然和原系统完全一样使用,但是在下次启动前如果遭到了病毒、木马的入侵,破坏了系统,一切的操作都是针对原系统的影子。一切操作,包括安装程序在下次用原系统启动时,也都是无效的,这对做程序安装测试非常有用,不会因为安装卸载而产生垃圾文件。但影子系统的保护还是非常有限,因为影子是虚拟的系统,而不是具有保护功能的防火墙,一旦系统中了盗号木马病毒,影子系统不但没有保护作用反而替黑客做了销毁证据工作。

除了影子系统之外,还有许多类似的保护软件。但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实验室功能不同来选择。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

(一)做一名合格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那具备怎样的素质才算是一名合格的计算机管理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点:(1)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宽容大度的心胸;(2)具有乐于为师生服务的思想;(3)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4)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5)能够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使实验室档案管理具有规范化;(6)以实验室管理人员考核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二)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1)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主动为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服务,认真地做好机房日常管理工作;(2)努力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和机房相关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技术,及时做好设备的例行检查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3)认真做好“计算机故障维修记录”、“计算机设备登记”、“计算机机房登记表”等机房使用登记工作;负责机房内所有设备的登记、保管、建立设备台帐,设备交接时填好设备交接清单;(4)坚持坐班和考勤制度,上课前,应至少提前十分钟开门,并提前做好机房准备工作;(5)保管好自己所负责机房房门的钥匙,不能随意转借,丢失要声明。下班后离开机房时要关闭各种机器设备和照明灯、空调等设备电源;要关闭并锁好机房门、窗;(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允许学生私自开机、关机或搞与课程无关的操作,不得让学生乱调、乱试、私自拆卸微机,特别是不允许带入个人的U盘、MP3和光盘进行装机使用,如出现上述情况将追究管理人员责任;(7)机房使用期间,管理员不得远离,要积极协助授课教师辅导学生,搞好上机教学,随时处理设备故障,及时排除或与厂商联系解决问题;(8)管理好各种软、硬件设备,未经批准,不得善自外借。因工作需要外借,要报主管领导批准,办好外借手续;(9)严禁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机房,机房及周边地区严禁烟火,不得明火作业。机房一律禁烟,凡不听劝告者,将其逐出机房;(10)掌握好防火技能,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警,断电源,用灭火设备扑救;(11)定期负责清扫机房卫生,保持整洁;(12)负责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6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随着学校专业的增多,实验室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需要做实验的科目越来越多,实验室的仪器以及实验人员也日益增长,实验室的安全隐患换也逐渐增多,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学校平日教学顺利进行,科研工作顺利完成。

1. 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所高校的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一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主要问题为:

1.1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文化氛围缺失

目前,很多学校重视教学却忽略安全问题,对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了解有限。实验室的安全宣传工作没有做好,使得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学校对于实验室安全问题的不够重视,忽略了对于安全文化气氛的培养。校园的文化活动局限于学生间的常规活动以及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对实验室的安全氛围基本忽视。实验室的安全文化气氛缺乏培养,学校师生的责任感和安全意思不强,严重的阻碍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1.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各所学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一直得不到完善,管理机构不明确,责任部门没有确定。并且,由于大部分学校扩大招生,造成实验室紧缺的情况十分突出, 实验设备的紧缺以及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紧缺,使得实验室的检查得不到保障,管理不能有效地落实,制度不能够有效地实施,严重的阻碍了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1.3基础安全设施不完备

因为学校师生安全意识的薄弱,很多学校在建设实验室时缺乏对安全设施的规划,实验室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很多的学校只重视实验室内实验设施的管理一七实验室环境的改善,基本上经常会忽视实验室那安全设施的规划,并且会存在一些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导致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

1.4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学校内实验室的安全教育较为缺乏,并且没有系统性,一般都是学生边做实验老师别说注意事项,没有形成一种系统是的教育体系,造成了学校实验室内安全知识教育缺乏,安全意识薄弱,从而间接地让实验室内的安全隐患日渐暴露出来,这样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导致师生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的损害,学校声誉的影响。

2.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2.1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职责

目前,很多学校现在对于实验室的监管部门一般是学校的保卫处,但是保卫处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很好地管理实验室,并且没有健全的制度来针对实验室的管理问题。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由上至下分级管理,实行管理责任制,落实到各个学院、导师,加强每一个人的责任心。

学校建立一个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每年可针对该体系组织学生老师进行学习与考试,通过考试起到教育的作用,并且通过的学生与老师才可进出实验室。

2.2 加强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

每所学校都会有着实验室安全观念淡薄、缺乏相关技术水平管理人才等问题。为了解决以往实验室的安全教育问题,学校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工作:通过上网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你用校园网文化,开发一套适合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学习系统,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系统来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

增加平日对于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制作实验室相关安全教育的PPT,通过课堂教育、学生竞赛、安全讲座等,增强学生对于实验室安全的认知。

增加对于学校师生教育的渠道。可以开展实验室安全竞赛,或通过校园广播以及其他的平台,使实验室安全教育传播普及到学校的各个角落。

2.3 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安全规划设计

很多学校在建设实验室时通常比较重视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忽略了实验室基础安全设施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安全规划设计以及仪器的采购和摆放等,从源头上保证实验室安全措施的建设。

可以对实验物品进行标记,在实验物品上贴上标签,标明实验物品的基本属性和相关信息,分类保存,对每样物品进行归档,在网上登记实验物品的档案,加以管理。

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措施,比如增加门禁系统或红外感应系统,加大监控力度。对于危险物品要进行严格的监控以及防护。

安放必要的救援设施。比如在生物工程实验室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及专门的应急救援箱、防毒面具等,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的进行救援。

2.4培育良好的实验室安全环境文化

可以通过发放实验室安全手册、宣传单等物品,并且开展一系列的讲座,从各个方面帮助学校的师生树立良好的责任心以及安全价值。

在实验室的周围贴好适当的标语,并且在实验室的门口挂上安全须知,并且表明当意外发生时所需的措施。

2.5实施全面的管理效果评价

学校应该定期的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文卷、走访等方式方法筛选出最好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案,定期不断地完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方式。

3 ?结

第7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 高校化学实验室 危险因素 安全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逐步推进,实验室在高校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以试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本文就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谈一些看法。

1.化学实验室潜在的危险因素

1.1火灾、爆炸危险。

1.1.1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一些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如乙醚、硝基苯等,这些化学药品如果保管不善,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1.1.2高压容器、真空干燥装置、减压蒸馏装置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再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范要求,往往会酿成爆炸事故。

1.1.3一些新进仪器进入老实验室,加重了实验室用电负荷,加之用电线路老化,乱接乱拉电线现象,造成实验室内火灾事故。

1.2中毒事故。

化学实验室中大多数化学试剂是有毒的,像汞及其化合物、苯、黄磷等I级毒物[1](根据毒物的危害程度,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把我国常见的毒物分为四级)在化学实验室使用非常频繁。如果摄入微量剧,就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引发生命危险。

1.3腐蚀品引起的伤害。

化学实验室常会用到浓硫酸,氢氧化物,重铬酸钾,钠、钾类的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及单质,这些物质都具有强腐蚀性,若对这些腐蚀品管理不善,不仅会造成实验室环境污染,而且会腐蚀仪器设备,更会危害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

1.4放射事故。

实验室由于使用某些仪器设备或做某种实验,有可能接触射线或放射性物质。如果没有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这些放射性物质及射线有可能辐射到人体上,短时间大剂量的射线照射会导致人体机体的病变,长时间小剂量的射线照射有可能产生遗传效应,大量吸入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人体发生病变。

1.5高温烫伤及低温冻伤危险。

化学实验人员经常会接触到高温或低温环境,如做加热实验、加工玻璃仪器时,时常发生烫伤;在操作液氮等过冷物品时造成冻伤。

1.6机械伤害危险性。

实验室常有用压片机压片、切割玻璃棒或玻璃管、橡胶塞打孔等操作,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或思想不集中,都会造成皮肤创伤、割伤。

1.7漏水事故。

实验在进行过程中突然停水时,很容易忘记关掉水龙头,往往会“水漫金山”。很多化学品对下水管道有腐蚀作用,如果向水槽中倾倒未处理的腐蚀品,会造成下水道锈蚀、穿孔,出现跑、冒、漏水现象。

2.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的安全管理

2.1防火防爆。

(1)易燃易爆试剂应放在铁柜中,柜的顶部要有通风口,远离火源。严禁在实验室内存放总量20L的瓶装易燃液体[2];禁止将化学性质相抵触的药品混放[3],避免将氧化剂与有机物接触;钾、钠等遇潮易燃的药品要注意密封防潮、防水;搬运易燃易爆物品时要轻拿轻放,严禁碰撞、冲击和强烈震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建材必须用耐火材料,要求通风良好,远离热源,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和消防龙头,达到安全要求;使用易燃易爆药品的人员,要熟知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最小用量,若用后有剩余,应妥善处理。

(2)实验室使用的高压或真空装置如高压钢瓶、高压釜、固定床反应器等要由学校相关部门按规定统一购买。供货方要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气瓶充装许可证、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发票复印件,以及安全协议,等等[4],要定期对高压容器进行校检。同一室内危险气瓶的数量不得超过2只。存有氢气钢瓶的实验室门上必须贴有禁火标识。对于高压容器,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以免发生意外。

(3)电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实验室线路要定期检查,避免乱拉乱扯电线现象,实验室增加用电器时,要对用电负荷进行核算,合理布置用电线路,防止线路超负荷而引起火灾。要对用电器及其线路定期检修,做好用电器的防潮、防高温和防腐蚀工作。

2.2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

化学实验室必须加强剧的安全管理,使用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双人使用、双人保管[5],使用时应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剧毒物品要有使用记录,使用过程中要带塑料或橡胶手套,避免皮肤直接与药品接触。如果是有毒气体、粉尘或蒸汽,要带口罩或防毒面具,防止吸入体内。使用挥发性溶剂时,要在通风橱中操作。不要在实验室吃东西,工作服要勤换洗,离开实验室要用肥皂洗手。如果发现中毒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送医院抢救。

2.3腐蚀品的安全管理及应急措施。

腐蚀性药品要放在防腐蚀材料的药品柜里,严禁酸、碱性物质混放。做到专人专管,领用登记,确保责任到人[6]。使用腐蚀性药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最好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并在通风橱内操作。

2.4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带来的伤害,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因此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7]。如果条件许可,可以使用远程监控,避免工作人员接触射线。

2.5防高温烫伤低温冻伤。

操作高温试验时,尽可能戴上保护眼镜、厚手套,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操作液氮等低温物品时,要戴厚手套,避免液体溅出冻坏皮肤。

2.6防机械伤害。

拆装玻璃仪器时,要用布片包裹,以免玻璃仪器破裂引起割伤、刺伤。

2.7水的安全使用。

试验结束后一定要关好水龙头,避免漏水事故。不要向水槽倾倒腐蚀性溶液,要定期检查下水道是否有锈蚀穿孔现象并及时维修。实验室水管、水龙头要经常检查、更换。

3.结语

化学实验室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带来了诸多潜在的危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循规章制度,采用科学的操作方法,认识和熟知实验室所做实验的危害性和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高自救、互救、应急处理和逃生的能力,才能正确有效地做好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将实验室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局.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Z].国家标准局,1985-12-01.

[2]化学试剂手册编委会.化学试剂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07.

[3]陈必友,李启华.工厂分析化验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08.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气瓶安全监察规定[Z].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46号,2003-06-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08-17.

第8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一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分析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由于人为疏忽、设备老化、安全教育宣传不到位、管理缺陷等原因,从而发生的安全事故,使人触目惊心。因此,各高校应根据本校自身的教学、科研需求及特点,探索与本校相适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

二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高校化学实验室承载了教学及科研任务,是高校化学类专业课程进行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工作。教育部针对实验室安全工作,分别出台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教备[1992]44号)等文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也于2013年出台了《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对实验室管理和安全工作做出一系列有章可循的规定。但随着我国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发展规模的扩大,各类新型实验技术、实验仪器设备、药品试剂的不断涌现,实验室安全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仅仅依靠国家颁布的各种管理办法文件很难满足各个高校化学实验室的个性化需求。所存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各类问题中,有以下几个共性的问题: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但在法律、法规或各种规章制度上仅依靠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等文件,很难有针对性的实现对各大高校的化学实验室进行有效管理,提出的文件要求也是总体指导性精神,很难落实到工作实处[2]。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分散

各大高校均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及管理机构设置特点,不同学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方式不同,有些由设备管理处与教务处共同管理,有些则分散到保卫处、设备处及科研处共同管理,部分高校将安全管理划归到综合治理委员会或发展规划处等部门共同管理。由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涉及水电、房屋、消防、设备、保安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方面分属不同职能部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问题,多个职能部门协调沟通、共同工作的情况下,很难迅速有效解决问题[3]。

(三)安全教育重视度不足

许多高校在教学科研过程开展前,未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的宣传和系统讲授。虽然在实验室中悬挂有本实验室的安全须知,但并未在开课之前进行系统实验安全知识的讲解,也未针对实验安全方面开设专门的课程供教师和学生进行专门学习,安全教育往往是走过场,不能达到实验室安全教育本应达到的效果。

(四)实验室安全专项经费投入不到位

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综合排名,往往出现“重科研、轻安全”的情况,因此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教学、科研设备的购置等,但对于安全方面的专项经费则投入有限。有些实验室由一般教室改造,水电布局、防火防盗等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如烟雾报警器、喷淋、排风系统不足或根本无法配备,同时有毒有害、具腐蚀性或易燃易爆试剂的放置间防盗系统不足,使实验室存在安全隐患。

三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针对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各个高校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室安全体系构

(一)制度建设

在任何工作开展前,制度的形成和建设都是核心工作,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更是如此。建立符合高校自身发展需求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考虑两个问题:①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各高校在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所指定的制度,需要考虑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同时针对化学类实验自身的特点,以及各个化学实验的不同内容,该制度还应具备特殊性和可操作性。针对不同实验提出不同的实验要求以及事故预案,每一流程均有指导性的操作意见,使制度落到实处;②制度针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处理流程。一旦发生事故,除了进行紧急处理及善后工作,还需在制度中明确应急处理上报流程,使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流程清

(二)管理体制建设

制度建立是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但体系建立和完善才能将制度落实。高校化学类实验室管理一般由学校管理层、教务处、设备处等各系分层管理。其中各系管理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核心。化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各层领导下,由实验室主任及化学类实验室负责人主要执行安全管理工作,检查安全隐患,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同时责任落实到人,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到实处,授课教师同样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从而达到将安全管理工作层层负责,提高实验室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

(三)安全教育建设

针对学生,在大学第一个学期开设普适的实验安全教育课程,使每个学生均构建基础的实验安全意识。同时在开设的所有化学类课程开始前,均应根据本门课程实验的特点和危险性,提供专门的实验安全课程内容学习,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实验特点,提升学生安全操作意识。针对教师以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开设安全管理教育类课程以及风险应急处理等课程或专业培训,使授课教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从业务上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及应急处理方法。

(四)硬件设施建设

化学类实验往往需要进行加热、各种化学试剂反应等,有许多试剂具有腐蚀性或有挥发性,因此化学类实验室必须配备通风橱、洗眼器、烟雾探测器、喷淋设备、消防设备等安全设施,用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化学类实验的废弃物有许多直接废弃会污染环境或侵蚀管道,因此还需配备废液、废弃物回收设备,用以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结语

高校化学类实验室是高校化学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保障。近年来的安全事故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化学类实验室的管理漏洞,表明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不能有一丝松懈和马虎。通过制度构建、体制构建、安全教育、硬件设施贾强等方面的不断推进,努力提高化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从而保障化学实验课程及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28号[Z].2009-10-19.

第9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完善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场所,近年来,教育体制随着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性实验项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较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另一方面,为高校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需要。目前,高等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意义、实验室安全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就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等内容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看法。

1 高职院校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分析

导致实验室不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是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实验室的设备、仪器等处于危险状态,如位置放置不合理,未有专人保管等等。人为因素主要指工作人员的或者本身能力的欠缺。

1.1 高职院校实验室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实验室的设备、仪器等处于危险状态,如位置放置不合理,未有专人保管等等。

(1)仪器设备、配套设施

某些安放实验室仪器不合理,贵重仪器、设备缺乏专人保管,仪器档案的建立不完善,没有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导致实验器材的损坏与存在安全隐患。

(2)化学药品

1) 一些剧毒、易致毒危险化学药品没有妥善加锁存放在指定的存放环境下与其他药品试剂一起贮存。

2) 一些易燃、易爆危险化学药品试剂及易燃、易爆气瓶和压力容器没有陈列整齐,一些易挥发易燃试剂没有按要求放置在避光、防潮、通风、干燥的环境下保存,瓶签不完整。

3)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化学物质没有储存在特制的专用储存器储存。

4)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化学试剂可能带有腐蚀性,试剂在使用时可能对环境带来污染或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伤害性。

1.2 主体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指工作人员的或者本身能力的欠缺,未能达到实验室需求的水平和标准。

(1)管理体制

1)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团队

近几年来,为了扩大经济效益,高职院校在面临着两难的抉择,许多高职院校采取了扩大招生规模的形式,所以实验内容不断更新,而高职实验技术人员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大幅增加。毕竟实验技术人员精力是有限,在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后,在没有专职人员的情况下开放,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很难保证。开放的实际效果不是很好,利用效率不高。开放教学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对实验技术人员管理维护仪器的能力、知识储备和指导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现有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急待大幅提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高校对实验室的需要。

2)实验室安全制度和模式不完善

实验教学中心在高校中的地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学校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大部分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的相关安全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的权限,即使有执行力度也不够。责、权、利不明确,没有专业人员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排查和完善,造成许多管理漏洞、盲区、责权不清晰等巨大隐患,即影响了实验教学人员的积极性,也改变了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初始意愿。

1.3 安全意识

1)对安全的认识度不高

在高校普遍认为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是承担教学任务的传统观念,随着教育的改革实验中心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数量和质量迅速增加与实验室的开放。高校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加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使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普遍学生认为只要有教师在就安全了,认为安全管理可有可无。但这些都需要有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做保障。

2)安全管理执行不足:

在高校普遍在实验教学中心教学时,虽然,往往在实验课程前,教师都会对实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对于安全的教育都只是基于形式,没有真正把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未真正重视。

2 实验室安全管理

2.1 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是进行各种实验教学及科研的场所,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为了保证实验室安全,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安全应急预案、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办法、实验室“三废”处置管理办法、实验室定期安全排查制度等。

2.2 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还必须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为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要对不安全环境因素进行整改,确保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安全稳定。二是在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奖惩制度,做好岗位安全培训教育,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掌握安全操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三是进行必要的人事安排,重要岗位要配备业务熟练、安全意识强、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

2.3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为以防万一,有必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案准备,在有情况发生时,能够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措施。在实验室必须配备一般治疗伤害的药品和急救箱,并制定安全急救措施,对相关的实验人员进行急救训练,以便在实验人员受伤或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及时地进行合理的急救处理。

2.4 加强实验安全教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自古以来无数血的事实归结成的教训。预防工作,教育为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把安全教育纳入新生的入学教育,启动实验室安全培训准入制,并将培训及其考试制度化,与学生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作为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才能进入实验室。

3 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高职院校实验室肩负着培养应用人才、出成果和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重要使命,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要从战略高度,运用政策导向和竞争激励机制,把广大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实验室建设上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进行规范化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验收,勇于创新,认真实践,创出特色。

3.2 探索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促进资源共享

应将分散的各教学实验室相对集中,形成以技术实验中心为行政管理机构,院级实验室和功能性实验室并存的管理模式,技术实验中心在一位主管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具有一定学术造诣,治学严谨、热爱实验室工作的实验室管理干部、实验技术人员组成。另一方面,应加强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无线射频等技术,把各实验室的设备信息、业务数据方便地、更好地集中到实验中心的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校内实验室资源共享。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使实验资源的共享扩大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范围。

3.3 强化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创新体系中重要的核心部分,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基本素质。一方面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充实队伍,改善结构;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在职进修提高。学校要加大经济投入,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岗前培训、鼓励实验人员攻读学位,定期参加新技术的学习或讲座等多种途径,帮助实验工作人员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派专门人员学习专项技术。使新设备、高新技术在短时间内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切实赋予实验技术队伍相对独立的地位,改变仅将其视为教辅人员的做法,他们的技能的不可替代性应由相应的职务(称)、级别、待遇等来体现。还要在人事部门建立较完整的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档案,实验人员聘任、晋升、奖惩都按规定通过考核评定。对不适应实验技术岗位的人员要及时进行分流。

3.4 健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

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实验室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实验人员、教学任务、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各种技术档案及基本信息的建立和管理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学生和实验技术人员时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聘请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经验丰富的退休专家和老教师协同技术实验中心组成监督检查组对全院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的状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出谋划策,同时积极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的立项论证与评估,使实验室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总之,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好坏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要尽快改变实验室目前的落后状况,必须有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才能改变实验室管理模式;强化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挖掘实验室自身的潜力;与外界加强联系;吸引外部资金;合作开发项目。只有这样,才能把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艳秋.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37-38.

[2]赵水俭,汪春华,朱西桂.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6):106-108.

[3]徐苗苗.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6,(7):137-138.